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精选8篇)
一、中学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中学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从我国的中学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学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做具体的分析,以探讨师生特别是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了解学校中集体与个体的心理活动,并预测其心理发展,为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提供心理科学依据,以利中学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管理效能,实现中学的教育目标。
心理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探索中学领域中的心理规律是中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如果不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年龄特征,就难以确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可靠指标及促使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有效措施;如果不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品德的心理规律及个别差异,就不能自觉地进行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巩固率,也不能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只有依照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才能在中学教育活动中,实现预期的中学教育目标。
一一、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学习态度
首先, 合作学习尤其对学业不良的学生可以缓和焦虑, 减轻学习心理压力, 提高学习兴趣。课堂上愉悦和谐的合作气氛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产生乐学情趣的重要因素, 各小组围绕筛选出的重点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 每人既是老师, 又是学生。有时, 老师也参与进去, 与学生一起平等地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们享受到了探索的乐趣, 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优等生有帮助差生的责任, 差生也不能无动于衷而拉了本组的后腿, 这种生生之间的交往, 改善了以往那种激烈竞争造成的恶化了的同学关系, 有利于形成民主、合作的课堂气氛。同时, 可以帮助弱势群体学习成绩的提高, 促进小组共同提高, 共同发展。合作学习提倡的合作淡化了学生之间的竞争, 减轻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 减轻学习压力, 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进他们的学业提高。
其次, 合作学习增加了不同学生成功的机会。学生学业的成功是学生的一种需要, 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再次鼓励学生对兴趣的指向, 强化兴趣的稳定性, 同时支持希望, 不断增强自信心。学业成功具有等级性、广泛性、激励性特点。一般来说, 学生的学业成绩好坏, 学习的成败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学习的成功者, 学业成绩优良, 自尊自信, 奋发向上, 憧憬美好的未来, 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而学习的失败者, 成就低下、自卑, 缺乏理想, 缺乏目标, 甚至“破罐子破摔”。由此可见, 成功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二二、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促进和谐师生关系和高质量同伴关系的生成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学校群体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两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的学习是轻松愉快的, 学生可以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 并充分展示个性, 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师生交往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交往, 还包括人的物质层面和心灵之间的交往, 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更多地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氛围, 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研究表明, 同学关系困扰程度不同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非常显著, 由同学关系演变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乏其例。
追求人际和谐是合作学习的目标之一。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自己和了解他人的机会, 使学生能将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 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同时,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得到的不再是老师居高临下的指导, 而是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条件和机会。他们学会了自主和合作, 学会站在他人的观点, 学会分辨是非。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的建立。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的对话、讨论、竞争都是平等的。他们有充分的机会表达和交流情感, 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三三、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自尊心, 尤其促进弱势群体的提高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同时也影响着个性的形成, 制约着个性的发展方向。大量的观察研究发现, 高自尊的人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独立性、创造性、乐群性、乐于冒险以及积极进取的行为。相反, 低自尊的人因感到自身价值的不充分, 而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证明自己的价值上, 往往表现出消极、畏缩、无益于自我发展的行为。这说明, 自尊与那些能动的个性品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是影响健康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钱铭怡、肖广兰的研究发现, 青少年较高水平的自尊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境, 减少了面对困难、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及精神病性反应等;反之, 较低的自尊可能影响个性对环境的适应性, 从而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促进学生自尊自爱、互尊互爱。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动式的交流活动, 这种交流发生在小组的各个成员之间, 也发生在组与组之间, 既是学生之间个体与个体的交流与对话, 也是师生之间以相互信赖为基础的交流与对话。由于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在活动中个体的集体意识就大大地得到了加强, 个体加入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和谐的气氛中, 个体为自己同时也为集体承担着义务, 并以个体和集体的共同进步为满足。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 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劳动, 由此, 个体的自尊也得到了应有的保护。一些合作学习技术的研究者发现, 小组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自尊作为人格力量中重要的素质之一, 对人的行为具有暗示、稳定和调节的作用, 于是, 在合作学习中产生的尊重和自尊又转变为学习的基础。
在班级中, 往往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家庭、教育等因素, 常常处于孤独的状态。在学生之间的游戏、活动之中很少有他们的身影。同时, 他们表现出对人对事冷漠, 不愿意交往, 也不敢交往, 合作学习为这些学生创设一些交往的情境, 激发他们交往的热情。
四四、通过合作学习达到小组目标,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
责任感, 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 是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责任感是一种高层次的道德情感, 责任感的产生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个体, 在社会生活中总是与他人、社会紧密相关, 个体与他人在社会活动中总是互动的。责任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层次。高度的责任感, 是一切创造性劳动和高尚行为的内在动力。
合作学习采用的是异质小组, 每个小组都是班级的缩影, 任何一个人自由散漫, 都会给小组造成损失, 会损害大家的利益, 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初, 往往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差生照搬本组优生的答案, 抄作业、混水摸鱼、吃大锅饭……伴随着合作学习的深入, “搭便车者”会越来越感到自己在同伴面前没有面子, 立足地越来越小。因为在组内每一个学生都会“学到制定民主规则”, 并“了解到被小组接纳或排斥的条件”, 这就是学生的自发的“民主”责任感和责任意识的萌芽。
在没有成人干扰的同龄群体中, 学生会学到制定民主规则, 作出民主决定的基本准则, 并了解到被某一群体接纳和排斥的条件, 学生懂得在一个群体中不可能让他们自行其是, 需要遵循规则和纪律。这一点在合作学习的“个人责任”中体现明显。“个人责任”是指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的学习和表现。通过异质团体中的合作学习, 学生还必须学会承担责任, 不仅是对自己负责, 同时也要对小组负责。在单干性的学习中, 学生关注的是自己既定的目标是否达成, 而同伴的目标实现与己无关。在竞争性学习中, 我的失败意味着你的成功, 而你的进步就意味着我的受挫, 同伴之间是你输我赢的关系。但是, 在一个异质学习团体中, 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协同努力, 为小组目标的实现而竭尽全力, 如同足球比赛一样, 全体球员必须协同一致, 利益共享。这就要求全体小组成员必须勇于负责, 善于负责, 真正树立起“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观念。所以, 在一个缺乏合作, 弥漫竞争气息的课堂中, 同伴的帮助大多不是出于彼此负责, 而是出于“觉悟”与施舍, 因此每个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奋斗才能打拼出一片天地。但在合作学习中, 机制的作用推动着每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 谁也不能当“南郭学生”。“个人责任”把每个组员的成功与失败和集体利益联系在了一起, 每个人的成功将成为被小组同伴接纳的条件, 而不负责任的失误则可能成为同伴排斥的条件。
五五、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 增进交往智能
今天,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程度日益增强的时代,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可以使我们随时和生活在地球任一区域的人取得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 在校期间学会与人沟通, 与人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 在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下, 交往方式只是师生之间的“继时互动”——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问, 学生答;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缺乏“同时互动”。通过教学, 学生虽然学到了学科知识, 掌握了读、写、算的技能, 但在现代社会极为关注的交际技能却没有形成, 学校教学并不能承担交际、沟通技能的传授之责。合作学习则不是这样, 其高明之处就在于, 它把交流、沟通技能的学习与学科内容的学习有机的融为一体, 学生必须掌握学科任务, 又必须学会作为小组的一员协同工作所要求的交际技能和小组技能。如果学生不是善于人际交往, 那么势必会影响掌握学科内容, 小组成员的交往技能越强, 学习的数量和质量就越尽如人意。确实, 在合作学习中, 通过小组的互助与交流, 学生可以学到沟通的技能与本领。通过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能够学会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会维持、辩护自己的观点, 当然也要学会能够善解人意, 甚至适当的妥协。不学会这一切, 合作小组中不能体现出这一切, 真正的合作学习就不存在, 合作学习就有名无实。
作为教育工作者,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教育领域,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本身的工作态度、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准困难学生的症结都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许多孩子,在学校让老师费心,回家更让父母头疼。同龄人之间发生误会总是以自己幼稚的方式解决,甚至易于把小事放大化,以粗暴的方式造成严重的恶果。老师询问不愿开口,常见做法就是假装认罪态度好,低着头默默地接受说教。心理却想着不知老师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自己要怎样才能尽快离开。待一切无果而终后,离开老师办公室,他们又阳光起来了。老师们自觉无奈,唯一能想的办法就是联系家长配合教育。可谁知道,学生回到家,家长又有什么高招呢?更多是一顿训斥或臭骂。学生呢,开始恭恭敬敬地坐在家长面前,后来就是敬而远之。对于师长们的长篇大论,他们根本不是在左耳进右耳出,而是当成门前吹过的一阵风,从未进过耳朵。
多少父母、老师曾哀叹过,现在的孩子真是难教育。无奈之下他们总结出一个相同的道理,把这种现象归结于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在他们看来,父母、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主要是因为年龄的悬殊。其实,真是如此吗?不自觉间被消极心理学侵蚀思想的师长们从未往反方向考虑过。很多都只能被动地选择让其自生自灭,还美其名曰:”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
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笔者无数次细细斟酌,为什么孩子存在问题时不首先考虑找父母、老师交流,而是选择保持沉默,把心事深埋于心底,或许以自己拙劣、冲动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接触积极心理学后,笔者茅塞顿开,总结教育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找出问题之所在。
中国自古就是个礼仪之邦,上下两代人之间本来就存在着身份差别,下代人对师长本应该是有敬重。可受到消极心理学桎梏一辈子的师长们还坚守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旧理念,对晚辈的教育多半是严厉、板着面孔的指责和批评。这使得晚辈们把敬重变成了敬畏,哪还敢自如地坦白真实的想法。譬如说,老师发下试卷,学生带回家,大部分家长首先关注的必定是分数,第二步关注的是老师们愤怒地画上去的大红叉;再接下来就是一通批评。孩子呢?基本没有解释的余地,默默地接受完训斥后,下次依然不长进。干脆就不再上交试卷了,家长问起就推脱老师没有安排考试。平时的生活中也差不多,师长们更多的是找孩子的缺点、错误,揪住就是喋喋不休,唠唠叨叨。
据积极心理学家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从1967年至2000年的心理学研究中,研究愤怒的有5584次,研究沮丧的有41416次,研究抑郁原因的有54040次。可是研究喜悦的只有515次,研究快乐的有2000多次。马斯洛就曾说过:“过去一个世纪中,研究缺陷的太多,研究积极的太少。“其实,正如三字经所说:“人之初,性本善”,乐观、积极本是人的潜在本能。可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欢找别人的缺点而忽视优点呢?
作为教育工作者,真该学习积极心理学,从中去找寻答案,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转化为自身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相同的问题总是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老师布置下6个题,一名学生做对了5个。甲老师告诉学生的是“你怎么做错了1个呢,这么简单?”乙老师告诉学生的是“很不错,6个题你做对了5个。”哪种说法会更好些呢?不难看出甲老师带给学生的是消极心理暗示,学生得到的是“差”的定论,学生只会变得更加自卑。乙老师带给学生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觉得被定论为“优”,他肯定会思考争取下次全做对,让老师更加满意。
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师长们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对于孩子们来说都至关重要。著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因为小学时一位数学老师的一通话摧毁了他想学理科的梦想,断送了他对数学的热爱。还因为这个原因留下后遗症,多年以后因为摊贩要他算菜价,这位名人因被揭到伤疤而与之发生争吵。在他的书中就提到:“对我来说,数学是疮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老寒腿……”相反的,小泰迪因为汤普逊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给与他急急地心理暗示而走向成功。多年以后他在教师节送给汤普逊老师的贺卡上写了三句话“谢谢您相信我;谢谢您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谢谢您让我觉得我能改变.”
摘要:
挫折是我们人的一生中所要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如今大学生一路走来大多数是伴随着挫折。研究大学生的心理挫折成因及其现状,可以不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让我们健康成长。增强我们的意志力以及对挫折的适应力有非常多种方法,我们研究收集了主要的几种有效的方法,主要针对大学生,使促进身心和行为的健康发展,为将来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做好前期的心理正在准备。
关键词: 大学生挫折挫折教育心理
正文:
挫折是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障碍,但他并不是人生的终点。古往今来,多少面对挫折打击最终成为一代杰出人才的例子数不胜数。“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曾两次落榜;三次科考失利的李时珍经过27年潜心努力终成一代“医圣”;著名剧作家曹禺年轻时曾报考北京医学院三次落榜。挫折可以断送一个人,也可以磨炼一个人的坚强意志,面对挫折,培养自己的抗挫能力才是成才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挫折?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心理学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适度经受一些挫折是有益的。挫折能激励当事者增强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创造性的变迁。人的倾诉和宣泄,说出心中的委屈和疼苦,并得到及时的安慰和鼓励,通过释放达到了心理平衡。然后正确归因挫折,属客观必然性的、不可避免的挫折,要能正确对待;属偶然性或主观因素造成的,则须以顽强的意志通过不懈的努力摆脱挫折的阴影,才能获得最合适状态。当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挫折每天都会遇到,自我逃避和自我防御均是消极的反应,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挫折,将挫折变成动力,在挫折中不断增强我的心理承受力。
一:大学生心理挫折成因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个体在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表现,都是他本人内在的因素同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的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大学生挫
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因素。每个人都体验过许多挫折,引起挫折的原因成为挫折源,挫折源是多种多样的,有客观的挫折,也有主观的挫折。
1,家庭教育不当。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父母只要求他们学习好,为他们创设了一种过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免受一切挫折,致使他们缺乏生活的磨练,养成了一种依赖的心理,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差,情感意志非常脆弱。进入大学后,随着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要独立地面对新的人际关系和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挫折感。
2,学校教育欠缺。学校过分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试教育”使学生长期封闭在校园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完成学业、为提高考试分数、为考上大学而疲于奔命,限制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大部分高校学生理想中的大学教师是学识渊博、能言善辩、平易近人的专家学者。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接触后,他们发现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一样,也是平常之人。有些教师的学识方面,也存在欠缺,并不能解答所有同学提出的疑惑和问题。由于教师自身及教学方法等原因,学生开始烦躁、郁闷。
3,社会影响。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社会进入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转型时期,原有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受到了冲击,社会上出现了信仰丧失、人格扭曲、价值坐标偏离、行为选择失调等不良现象,而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又未完全建立起来,于是形成了群体躁动现象。在这种心态作用下,一些不正之风,如权钱交易、竞争不公、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泛滥,这些都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
4,主观因素。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引起的挫折,也有个人生理、心理因素导致的挫折。
二,大学生挫折心理表现及现状
学习方面的挫折。这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学习方面遇到的主要挫折,与中学阶段的学习方式不同,大学实行的是流动教室,教师指导是粗线条的,教学管理也比较宽松,主要靠学生的自觉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这种学习方式使一些大学新生无所适从。笔者这两年在高校给大学生上心理学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通过对管理系804名一年级和二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其中挫折感来源于“学习不适应”的占26%。另外,考试失败也是大学生经常遇到的挫折。
生活方面的挫折。通过笔者的问卷调查报告中显示,有25%的学生认为挫折感来源于“经济困难”。有的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特别是来自农村边远地区,单亲家庭和父母下岗家庭的大学生,他们经济困难。有的同学又不甘心于艰苦朴素的生活,羡慕高消费,而家庭无法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心理长期不平衡,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挫折心理。
情感困扰的挫折。亲情,友情,爱情问题常常困扰着当前的大学生们。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有29%的学生认为挫折来源于“情感困扰”。在大学生中,因恋爱而引起的挫折特别多,失恋使当前的大学生失望,彷徨,心灰意冷,感情冷漠,造成心理失调,甚至导致精神崩溃,有调查表明,失恋在所有心理疾病中最严重,约占30%。
人际关系障碍的挫折。大学生交往渠道多种多样;交往的动机复杂多变。如果与同学,朋友,老师的关系处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不协调。在笔者对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有20%的学生认为挫折感来源于“人际障碍”。一些大学生厌倦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这样自然而然会产生心理挫折。
性格障碍的挫折。大学生的心理成熟与心理成熟并不是同步的,在心理上,他们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仍带有许多少年时期的痕迹,如幼稚,脆弱,依附性强,自卑感强,因此遭受挫折后往往会心灰意冷,意志消沉,而且当前的大学生社会阅历太浅,面对种种社会矛盾,心理难以调适,挫折也就随之而来。
理想与现实冲突造成的挫折。当前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社会开放使各种西方思潮源源涌入,中西方文化碰撞使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激烈震荡,一些大学生没有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期望值过高,从而造成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有强烈的失望感和挫折感。
三,如何增强我们的意志力及应对挫折
心理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应付逆境、挫折的办法不外下列三点:第一,要正确认识挫折。每个人都应懂得,在人生道路上和现实生活中,由于高考落榜、招工无名、事业不成、身染痼疾、工作事故、信仰破灭、家庭变故、生离死别、自然灾害以及政治、经济、种族、宗教、伦理、道德、风俗、民情、传统等等各种客观环境的影响,再加之个人诸葛亮多主观条件的限制,随时都会遇到大小、轻重不同的挫折。
它是社会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逃避。能认识到这一点,一旦遇到挫折,思想就会有所准备,不致惊慌失措。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一个人一生中经受一些适当的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因挫折可以磨砺人的意识,提高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古人说“多难兴才“、”人激则奋“就是指的这个道理。反之,一个人如果不经历困难和挫折,一生一帆风顺,就犹如温室里的花卉,经不住人生中的风霜雨
雪,很容易被一时挫折所压垮,这样的人就难以成才,难以有所作为。
第二,培养对挫折的耐受力。在挫折面前,每个人的耐受力往往不尽一致,甚至差别较大。比如,有的人即使接连遭受严重挫折,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拼搏进取,有的人稍遇挫折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甚至自寻短见。实践证明,身体强壮、心胸开阔、常处逆境、意识紧张、有理想、有抱负、有修养的人,对挫折的耐受力强;相反,体弱多病、心胸狭窄、娇生惯养、感情脆弱、缺乏雄心壮志的人,对挫折的耐受力则低。
对挫折的耐受力,虽然与遗传素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后天的教育、修养、实践、经验和锻炼。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通常自觉、有意识的锻炼,去培养提高自己对挫折的耐受力。
第三,学会应付挫折的技巧。凡是经历磨炼、有修养的人,每逢受到挫折时,大都有一些灵活应变、化险为夷的窍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期望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暂时得失,多想美好的未来,不断激励自己:”振作起来,一切都会过去,将来一定会成功。“
2、知足法。在挫折面前,要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同时多看看周围不如自己境况的人。这样,就容易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为将来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3、补偿法。古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即在某方面的目标受挫时,不灰心气馁,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而不致陷入苦恼、忧伤、悲观、绝望的境地。
4、升华法。在遭受个人婚恋失败、家庭破裂、财产损失、身患病疾等打击这后,化悲痛为力量,发奋图强,去取得学习、工作和事业的成功,这是应付挫折最积极的态度。最后,我想说一句话。聪明的人善于把挫折当成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阶梯,只有经受得住挫折打击的人才会有所作为,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地去面对挫折,把握机遇,挑战自我。
参考文献:
1.叶苑心理素质自测与咨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9
2.雷雳冯金华心理健康自测与咨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9
3.新浪微博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那么,心理健康在中小学生中有什么作用呢?心理健康对中小学生起着什么样的引导?
第一,促进学生生理肌体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对生理肌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我国最早的医书就总结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理论,说明了人的情绪变化时生理肌体的影响。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也表明,导致人体疾病的原因很多,有病菌、病理和理化因素,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还有心理因素。大量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胃病等生理病患,都会因为情绪紧张而被引发。所谓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可引起阴阳失衡,血气不和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生百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小学生正处于人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在生理肌体发育的作用下,情绪很不稳定,个体心理机制还不健全,意志控制能力较差。在这一阶段,如不能对不良情绪加以有效的控制,就会造成身心疾病的发生,导致教育的根本失败。目前,中小学生中自杀、出走,各种神经衰弱、焦虑、孤独、抑郁、社会紧张、性变态屡见不鲜。我们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本宗旨是查明心理疾患,确定病态程度,寻找医治方法,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从而带动生理肌体的正常发育,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促进学生智力的健康发展。发展学生的智力是中小学教育重要任务之一。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就人个体而言,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开发学生智力的积极心理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复杂的智力活动,是充满矛盾与困难的,对心理承受能力要求是很高的,这就要求有健康的心理来调节个体在学习中的各种矛盾,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健康心理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有推动作用。中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有意义的思想活动,需要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机制,以确保学生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比较坚定的学习意志,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强的学习注意力,这些个性心理品质一经形成便可以成为中小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第三,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所谓人格就是品格、道德。人格的核心是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要求,是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的基本任务。中小学生正处在品格、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但由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个性心理问题多而复杂,势必影响到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从个性心理上进行调节,使个性心理平衡,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现代教育在塑造现代人的目标上,把个性心理素质放到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位置上,认为人的身心潜能的开发程度和社会文化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程度,都是在个性的心理素质水平上综合反映。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中小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教育的失误容易造成他们心理的创伤,以致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目前现实的教育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有些智商比较高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好,家长、教师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养成骄傲、任性、虚荣、自私、经不住挫折等不良个性心理品质。现实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方法、考试、应付挫折、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生活消费等方面的困扰。因此,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不断完善中小学生人格的重要措施。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学生时期的儿童、青少年正经历着生活和学习的种种迷茫和困惑,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疗救当代中小学生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驱散学生成长中的各种迷雾,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全面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打下坚定的基础,已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责无旁贷。
第四,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第五,稳定、协调的个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
第六,热爱生活。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于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然而,只要我们及早加以重视和预防,现在开始努力也不迟,重要的是为父母、为师长者要切实了解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的职责不限于传授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技能,以及发展智慧能力,学校更负有促进与指导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主要职责。中小学生阶段,是人生中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强健身体、塑造体形,还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更是学生自我展示,培养自信心、自尊心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健康体质与气魄,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展示自身运动才能和天赋,获得师长同学认同,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长,反过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优秀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教学手段和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当代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王子公主,没吃过苦,所以一旦遇到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常选择逃避,培养和磨练其意志品质十分必要。 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其实就是锻炼和培养学生意志品格的重要途径。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精神魅力感染学生,使他们能够心态积极地看待面临的问题或困境,形成能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健康精神和完美意志品格, 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均会产生积极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针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信念,培养高尚的情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 教育内容过多强调理论教育
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给学生灌输理论规范,希望把学生培养成遵守社会秩序和规范的个体,忽略了其独立人格、责权意识、反思能力等。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强调正面的理论教育,忽视了一些现实的思想言论,并有意回避一些社会现实矛盾,学生所受的教育与其生活世界割裂开来,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这种与实际脱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缺乏现实活力的,其教育意义自然也大打折扣。
2. 教育方法单一
教育方式上,重形式,轻内容;重灌输,轻疏导;重言教,轻身教。过多依靠行政手段搞活动,作报告,造舆论,采取“我说你听”的“一对多”的方式,不注重受教育者的心理接受状态和感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引起了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教育魅力。
3. 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强调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意义,却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人的个体价值和主体地位,不利于同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往往将对先进分子的要求作为全部学生的道德标准,未能考虑学生的参差不齐和实际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4. 心理健康教育环节薄弱
大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变化中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多重视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没有从全方位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没有从心理学角度把培养人的心理素质、适应社会能力等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予以重视。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情逐渐增多,学生心理上应变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差,处理问题理想化、简单化,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和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借助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发展正常的智力,培养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人际关系,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 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或者简单地把学生的心理测量、咨询和治疗直接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高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忽视了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处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正确面对生活等方面的教育。
2.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数量堪忧。按照国际标准,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500,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在校生规模为13500人,专职心理咨询师仅4人,师资力量的匮乏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障碍。
3. 教育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当前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思路不清晰,理论上,研究不深入;内容上,不够系统完善;方法上,仍处于简单模仿的水平;教育形式上,枯燥单调,学生接受心理健康知识和提高心理调节适应能力的途径单一。许多高校仍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上,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干预作为主要的出发点,重治疗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和原则;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原理,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结合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一)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考虑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以历史—逻辑—现实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要考虑其发生源头、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客观规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个体差异,不能以固定的价值取向评论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机会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虽然在高校教育中蓬勃开展起来,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都需要广泛、深入、科学地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诸多有益可取的原则和方法,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引导、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的方法等。这些原则与方法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需借鉴这些原则和方法作为引导方向,在实践中渗透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拓展自身的实施渠道和途径。
(三)拓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渠道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理论课教学、报告讲座等集体教育形式开展,采取自上而下、强制性教育方式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服、榜样、评价等教育,强调社会标准的要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内心想法往往被忽视。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个别教育主要有心理测验、精神分析、个别会谈、心理咨询等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方式解决自我问题,其方法主要是以“听”为主,采取人性化的、平等的交流方式,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疏导和引领,这些方法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欠缺的。因此,二者的结合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适当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出发,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把育“德”与育“心”更好地结合。
(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预见性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缺乏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心理规律的深刻认识,往往容易把学生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合理认知、不当行为简单地归结为道德品质问题。这种简单、妄下结论的态度和做法,不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大打折扣,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和抵触逆反心理。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情绪、动机、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有效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而且还可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预测大学生的思想倾向性以及行为,发现潜在思想问题,开展有针对性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五)有利于丰富二者的内涵和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在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教会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国家,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等。心理健康教育适当扩充与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如自我意识的健全,健康个性心理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选择、挫折承受能力、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的培养等。
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方面等高层次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求等较低层次的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极大地丰富了二者的内涵和内容。
(六)有利于增强二者的教育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一种从社会到个人,从外到内的教育模式,往往关注社会对个人道德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从个人到集体、社会,从内及外的教育活动,它的价值在于满足价值主体的内在需求。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尊重理解,有助于构筑起思想政治教育“平等与对话”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中“助人自助,促人自悟”的人本主义理念和关注个体内在需求的观点,有助于构筑起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充分实现其自由全面发展”的平台。
二者的结合遵循层次性原则,按照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心理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和心理素质,实现低层次教育和高层次教育的完美结合,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使学生具有更健康的心理品质、更远大的理想和更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接班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其成长成才的必要基础。高校的人才培养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性作用和契合发展,以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安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论析[D].山东大学,200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3]陈昆华.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及其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物理学史 物理教育 物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082-01
物理学一词源自希腊文physis,意即自然所以在欧洲古物理学一词是自然科学之总称。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规律的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整个物理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a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可能进行完整的学史教育,只有从中选取很少部分内容。尽管如此,它仍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体会物理方法开阔物理思路
通过知识教育渗透物理方法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正像每一种物理方法都是其局限性样,这种进行物理方法教育的方法也存在着不足。中学物理的绝大多数知识是已经建立起严密逻辑体系的经典物理学知识,教材无论如何刻意组织内容和教师无论怎样注意渗透方法,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涉及逻辑的方法,对于知觉、灵感、信念等非逻辑色彩的但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很难涉及到,而且考虑到教学效率问题对于经典物理学的内容,我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尽可能地简化知识的教学过程。这样,知识的教学过程就很难充分反映出方法的各个侧面。比如说,我们通过洛伦兹力的教学传授假说方法,教学过程中很难将假说需要根据实验结果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最后发展为理论的特点反映出来。学习物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再就是空间能力,这些都要靠数学来支持的,不过语文起码要过关,能读懂基本的逻辑结构,物理其实就是靠逻辑的,很多问题就是根据基本的公式来一层层的出里的,关键是你能不能分析出来,所以锻炼基本的公式推算和逻辑思维是关键。
2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转变为自己发现和获取知识的主动地位。诸如,伽利略在教堂里面对摆动的吊灯注目凝视;伽利略确立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使物理学成为以实验为基础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牛顿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力学体系和严密的数学基础。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使物理学研究对象从低速扩展到高速。
普朗克使物理学研究对象从宏观扩展到微观。
3 科学态度的培养
学习物理学史后,我对前辈们执着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有感触。我觉得我们现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仅要学习前人的思想,还要加以创新,才能取得成就。培养学生怀疑一切,包括父母、社会、国家、老师、权威。包括课本。自己去探索。科学只相信证据,即使有证据,这些证据也只是这个条件和环境有效,永远不会说这就是真理。科学不会否认没有证据的东西,就像鬼和神,科学只是说:目前还没证据显示这个存在。科学不断探索,求真,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更新和向前。目标是揭示存在的本质。科学最终极是解开:自然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它要到哪里去。正如哲学的终极是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但,科学缺乏了慈悲,缺乏了爱,正如科学发明的生化武器、原子弹。科学里面没有了诗歌,将是人类的悲剧。培养孩子科学态度的好处:(1)实事求是,减少刻舟求剑,尽信书不如无书。大禹治水,不再堵而是导。(2)自己分析,创新,解决问题能力增强,随机应变能力也增强。(3)不容易被欺骗,像传销,像骗子骗局,都能分析出它的漏洞,拆穿它的诱人面纱。(4)理性、冷静。
4 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体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认知信息的加工者、认知结构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教育重演论(Recapitulation theory of education)中也指出:“现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即现代人的认知发展是对其祖先认知水平长期演化过程的浓缩。”教师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的探索提供桥梁和阶梯,诱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取知识。物理教师安排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教学过程要力图适应这一要求。物理学的发展规律与人的认知规律具有一致性,因而物理学史可以为教师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规律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教学中的难点常常是科学发展史上难以攻克的科学难题;教学中的重点,也正是科学发展史上关键性的突破和物理学大师们伟大贡献的精华之点。”物理教学从物理学史的角度入手,可以把文化的传授和学习转化成历史上文化创造者与今天文化学习者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中“身临其境”,从而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
物理学史应该成为物理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可以极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养成德行。
参考文献
[1]刘化君.简明物理学史[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
[2]朱连轩,王敏杰.物理学史教育的行为学原理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1999(52):149-150.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推荐阅读: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文07-28
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0-07
高等教育心理学必看试题05-27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银行信贷管理学试题06-08
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10-11
高等美术教育的研究论文06-29
审美教育的意义07-16
三生教育的意义10-10
观教育的意义有感05-25
有教育意义的影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