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精选12篇)

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 篇1

滨海骏伟针织厂,成立于2006年5月25日,座落在县城阜东北路219号,法人代表是金雄伟,企业性质是个人独资企业,企业所得税在地税征收。主要进行服装、手套加工销售。现有职工总数36人,按置六残人员10人,六残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27.8%。经企业申请,2007年10月19日被盐城市民政局批准为“社会福利企业”,根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7]第92号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精神,我们对该企业多次进行巡查,核查,该企业符下列条件:

1、是生产销售货物取得的收入;

2、六残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25%以上;

3、企业同残疾人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

4、企业残疾人上岗人员公司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基础上划卡发放;

5、企业按月为残疾人缴纳养老、医疗、伤残、失业、计划生育等五项保险。符合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2007年10至2008年9月计实现销售收入206万元,应纳增值税18.9万元,已享受即征即退税收18.9万元。该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条件下,残疾人就业政策得到了更好落实,也不断扩大残疾人的就业面,促进了民政福利企业健康发展,也给企业增强了后劲,生产能力不断扩大,2009年该企业计划再增加缝纫机20台,增加工人30人,增加残疾人就业7名。力争在近两年内力争产值突破500万元,税收45万元。落实残疾人就业、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给地方带来了活力,仅东坎镇就成立了10家社会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215人,为稳定社会,带动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策解读: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7]第92号

一、对安置残疾人单位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

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的办法。

(一)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或减征的营业税的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单位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确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二)主管国税机关应按月退还增值税,本月已交增值税额不足退还的,可在本(指纳税,下同)内以前月份已交增值税扣除已退增值税的余额中退还,仍不足退还的可结转本内以后月份退还。主管地税机关应按月减征营业税,本月应缴营业税不足减征的,可结转本内以后月份减征,但不得从以前月份已交营业税中退还。

(三)上述增值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生产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但不适用于上述单位生产销售消费税应税货物和直接销售外购货物(包括商品批发和零售)以及销售委托外单位加工的货物取得的收入。上述营业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提供“服务业”税目(广告业除外)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但不适用于上述单位提供广告业劳务以及不属于“服务业”税目的营业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

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单位的条件

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包括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和其他单位),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并经过有关部门的认定后,均可申请享受财税[2007]第92号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单位实际上岗工作。

(二)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

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但高于

1.5%(含1.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5人(含5人)的单位,可以享受财税[2007]第92号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但不得享受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增值税或营业税优惠政策。

(三)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单位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四)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了不低于单位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五)具备安置残疾人上岗工作的基本设施。

三、其他有关规定

(一)经认定的符合上述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单位,应按月计算实际安置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平均比例,本月平均比例未达到要求的,暂停其本月相应的税收优惠。在一个内累计三个月平均比例未达到要求的,取消其次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

四、对残疾人人数计算的规定

(一)允许将精神残疾人员计入残疾人人数享受本通知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仅限于工疗机构等适合安置精神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具体范围由省级税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民政部门及残疾人联合会规定。

(二)单位安置的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及有关规定的劳动年龄的残疾人,不列入财税[2007]第92号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安置比例及第一条规定的退税、减税限额和第二条规定的加计扣除额的计算。

五、单位和个人采用签订虚假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伪造或重复使用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残疾人挂名而不实际上岗工作、虚报残疾人安置比例、为残疾人不缴或少缴规定的社会保险、变相向残疾人收回支付的工资等方法骗取本通知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除依照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外,其实际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内实际享受到的减(退)税款应全额追缴入库,并自其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起三年内取消其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94]财税字第004号

第三条的规定,对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征增值税。

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 篇2

最近, 财政部、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租赁企业进口飞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财关税[2014]16号) 。《通知》明确, 自2014年1月1日起, 租赁企业一般贸易项下进口飞机并租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 享受与国内航空公司进口飞机同等税收优惠政策, 即进口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的飞机减按5%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自2014年1月1日以来, 对已按17%税率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上述飞机, 超出5%税率的已征税款, 尚未申报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 可以退还。租赁企业申请退税时, 应附送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进口飞机所缴纳增值税未抵扣证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租赁企业从境外购买并租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不能实际入区的飞机, 不实施进口保税政策, 减按5%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

煤炭企业税收管理及政策分析 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税收管理;营改增

0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及相关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原有税收制度存在的弊端对企业影响越来越大,税收制度改革已是必然。为了避免企业的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改革政策,如营改增政策,将原来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降低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可能性。煤炭企业作为缴税大户,应充分利用改革的税收政策,做好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1 营改增税收政策分析

1.1 营改增税收政策

国家结构性减税方针的举措之一是推行营改增政策。传统税收征收方式按行业不同进行营业税征收,同时开征增值税;而“营改增”是在商品流通服务环节进行增值税的征收。税收改革的主要目的在减少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煤炭企业从事项目较多,例如煤炭勘测、港口码头服务、研发设计服务、货物仓储-运输-物流辅助装卸服务、广告宣传服务、有形动产租赁、咨询鉴证服务、认证服务、会议展览服务、信息系统服务等。应税劳务涉及的主要部门包括:设备管理中心、审计处、财务部门、电视台、计量中心、通讯处、供应处、运销处、建设发展部、经营管理部及办理上述业务的其他机关部室。由于煤炭企业运营涉及环节较多,企业管理水平及管理模式落后,改革后的税收政策不仅没有减轻企业的负担,反而加重了煤炭企业的赋税。煤炭企业应做好各项应对措施,以减少企业的涉税风险。

1.2 营改增政策对煤炭企业的负面影响

1.2.1 煤炭企业税务筹划难度增加

营改增税收政策理论上可以降低企业的纳税额,但这种理论的实现基础是企业外部市场票据管理规范。我国当前税收环境难以达到以上要求,一方面煤炭企业涉及项目种类较多,交易环节也多,供应商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造成增值税专业发票无法获取,给企业增值税进项税抵扣造成困难;另一方面,劳务费是煤炭企业成本中重要组成部分,劳务主体为企业员工、外包单位及零散临时工等,劳务费用不能计入进项税,反而计入销项税,这就使在原来3%的税负上增加到8%,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影响煤炭企业的发展。

1.2.2 会计的核算难度增加

改革后的税收种类较多,会计科目复杂性增大,核算方式难度也随之增加;改革后,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剔除增值税后的税后收入,企业固定资产入账金额减少,相应的累积折旧同样减少;改革后,对发票的规范性要求严格,若不按规定填写,容易造成错误,影响票据的使用。

1.2.3 煤炭企业资金紧张

煤炭企业资金紧张主要原因是“营改增”使得煤炭企业的经营现金支出加大,企业与相关施工企业的工程资金支付与工程进度极度不符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如生产流通环节,“营改增”前增值税率为17%,企业可抵扣进项税率,其中汽车运费税率为7%,火车运费部分税率为7%,装卸、中转服务费不能抵扣税;营改增后新增服务、科研、物流等,企业可抵扣进项税率,汽车运费税率11%、火车运费税率11%、装卸、中转服务费税率6%。资源税改革前按原煤销量2.50元/吨征收,改革后按从价税率2%征收,每吨煤炭资源税高达8.5元,严重增加了企业税负。

1.2.4 煤炭勘测成本的变化

煤炭企业在进行煤矿勘测工程劳务分配后,可以要求施工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率为6%;若工程项目中材料耗用较大工程,可要求施工单位将材料单独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结算,17%税率应在合同中进行明确约定;企业财务部门在制定生产工程预算和经营考核计划时,应将煤矿勘测成本降低6%以上,进行财务预算时应考虑税收政策变化的影响。对于接受生产成本列支的工程项目设计劳务,企业可向设计方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认证抵扣。

1.2.5 劳务结算时段对企业的影响

税改前,企业进行劳务结算时开具营业税发票,若企业以增值税发票滞后结算,劳务提供方将损失6%,与此同时,企业可获得同等比例的回报;税改后,企业进行劳务结算时开具增值税发票,若企业以营业税发票提前结算,劳务提供方将增加收入,而企业则将等比例的损失;企业若不按相关规定结算,将受到税务部门的处罚。

2 煤炭企业税收管理對策

2.1 正确理解税收政策,做好税负转嫁工作

资源税改革最终目标是减轻煤炭企业的负担,但由于现阶段煤炭企业经营方式及生产水平限制,致使新的税收政策反而加剧了煤炭企业的税负。在税负提高的情况下,企业可选择的应对方式为自行消化、转嫁给使用者或二者结合的方式,一般第三种方式的实用性更大。若选取第三种方式,更多的自行消化将有助于提高资源开采率。这主要是因为当税负提高而影响煤炭企业发展时,企业只能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消除增加的税负,提高开采效率是最有效的途径。

2.2 企业经营模式改变

2.2.1 煤矿生产科技化

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煤炭生产方面可通过大型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引进,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及生产效率;利用跳汰法、干法等洗选煤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的同时,还能节约运力,从而减少煤炭企业的成本投入,增大企业的经济效益。

2.2.2 完善发票管理制度

营改增后,企业在进行抵扣应缴纳税款时,税务部门对增值税发票的要求较为严格,若发票不符合相关规定,则会对煤炭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重要影响。为减少票据规范性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应加强对票据的管理。如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经营企业等不具备对增值税进项税额进行抵扣的资格,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权衡交易价格和税负之间的利弊,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作供应商。

2.3 增加进项税额

增加进项税额可有效减轻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煤炭企业应提高自身的合同谈判能力,在合同签订时尽量争取主动权,将足额、有效、合法的增值税发票让供应商承担,使其能抵扣进项税额,为企业减少经营成本。

2.4 加强纳税筹划研究

营改增税收政策为煤炭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税收筹划空间,企业可从固定资产采购、施工材料采购、无形资产以及纳税人身份等多方面进行税收筹划。例如,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应优先选择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能对设备或技术进行免费升级服务的供应商,以此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3 结语

营改增税收政策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应抓住国家政策提供的机遇,积极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改变粗放型管理模式,规范票据开具程序,慎重选择供应商或合作单位、提高合同谈判能力以及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做好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保障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谭鑫泉.浅谈“营改增”对煤炭企业的影响[J].财经界,2014(24):269-269.

[2]张丽峰.营改增对煤炭企业税负及利润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176-176.

[3]李海燕.“营改增”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3(34):49-50.

[4]郑建林.“营改增”对煤炭企业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64-64.

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 篇4

申请社会保险补贴流程

一、企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流程:

企业提出社会保险补贴申请———就业管理办公室审核———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开发区财政局审批后将补贴拨入企业银行账户

二、企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须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一份;

2.企业工商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3.企业新招用人员申请社保补贴花名册一份;

4.应、历届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本人的毕业证、身份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5.个人缴费明细单一份(在社保分局打印);

6.在原开发区注册的企业,提供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本人乌鲁木齐市中国建设银行卡(复印件一份;在原头屯河区注册的企业,提供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本人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卡复印件一份。须本人签字确认,单位加盖公章。

7.企业与大中专技校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工资发放凭证原件(一个月的)及复印件一份;

8.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帐户和帐号一份。

享受补贴15人(包括15人)以上的企业由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负责审核,15人以下由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审核。

在新疆注册企业新招用新疆籍员工

申请社会保险补贴流程

一、企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流程:

企业提出社会保险补贴申请———就业管理办公室审核———组织人事劳动局审批———开发区财政局审批后将补贴拨入企业银行账户

二、企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须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一份;

2.企业工商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3.企业新招用人员申请社保补贴花名册一份;劳动用工备案花名册一份并加盖公章:

4.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一份及《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复印件一份;

5.个人缴费明细单一份(在社区或社保分局打印);

6.企业与符合条件的新疆籍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工资发放凭证原件(一个月的)及复印件一份;

7.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帐户和帐号一份。

享受补贴15人(包括15人)以上的企业由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负责审核,15人以下由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审核。

企业新增岗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

申请社会保险补贴流程

一、企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流程:

企业提出社会保险补贴申请———就业管理办公室审核———组织人事劳动局审批———开发区财政局审批后将补贴拨入企业银行账户

二、企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须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一份;

2.企业工商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3.就业困难人员名单;

4.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证明(机打);

5.新增岗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复印件;

6.由开发区社会保险管理局认定的上季度企业为就业困难人员缴费的明细凭证;

7.企业上年度社保年审表原件、复印件;

8.企业与就业困难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工资发放凭证原件及复印件;

9.企业员工发放工资凭证原件(一个月)、复印件;

10.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帐户和帐号

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 篇5

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可享税收优惠

2010年12月3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核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毕业内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向创业地县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认定申请,由创业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一并作为当年及后续享受创业税收扶持政策的管理凭证。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发放对象是毕业内在校期间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其中,高校毕业生是指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毕业是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

毕业内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创业的,可凭毕业证书直接向创业地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认定申请。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对有关情况审核认定后,对符合条件毕业生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并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

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应届高校毕业生

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流程

应届毕业生持有工商登记证和税务登记证者,可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并凭《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向创业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和《就业失业登记证》可按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向税务机关申请享受减免税(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

1.毕业生登陆: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2.点击“我要申请”,进入申请页面; 3.点击“证书申请”;

4.填写本人学籍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并选择学历类别; 5.系统自动根据学生姓名、身份证号、学历层次难学籍; 6.验证通过后,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及创业项目信息,提交申请; 7.在线上传照片信息,照片格式及大小必须符合要求(建议使用新华图片社统一采集的学历证书电子照片)

8.等待就读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和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审核; 9.高校打印审核后的《自主创业证》并送省教育厅盖章确认; 10.毕业生到就读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领取《自主创业证》。

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 篇6

论文关键词:新企业所得税 税收优惠 政策分析

论文摘要:税收政策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的重要政策调控工具。在明确税收优惠的内容和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制订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更好的经济发展服务。

税收优惠是我国主要的税收支出形式,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法定基准纳税义务的基础上,对一部分负有纳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免除或减少一部分税收。而一般认为,税式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通过对基准税制的背离,给予纳税人的某种优惠安排。税式支出的主要形式主要有:税收豁免、税额减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税收递延、盈亏相抵、优惠退税、税收饶让、加速折旧等。从严格定义来讲,税收优惠的范围广于税式支出,但从实践来看,应使税收优惠尽量多的纳人税式支出体系,以便于对范围和数量进行分析,从而增加对税收优惠的管理和控制,优化税收政策。

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20世纪70年代末即年代初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的深化,也出现了税收优惠不统一、内容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一、新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内容

所谓税收优惠,实际就是指政府利用税收制度,按预定目的,以减轻某些纳税人应履行的纳税义务来补贴纳税人的某些活动或相应的纳税人。政府实施税收优惠并不是一种随意行为,而是政策的需要,以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是指税法中规定的对某些活动,某些资产,某些组织形式以及某些融资方式给予优惠政策待遇的条款,其实质就是减免其优惠对象的税负,但方式多种多样,如对制造业的投资给予免税期和税收抵免,给予特定资产以加速折旧,对小企业按低税率征税,对债务融资和股票融资的税收待遇不同,对住房所有权的估算所得不征税,对无形投资的投资区分研究和开发支出等。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对现行的税收优惠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税收优惠币点转向“产业优惠为主、地区优惠为辅”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原有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重点转向“以产业优惠为王、区域优惠为辅”,对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所得税上的优惠对待,发挥了税收优惠在体现税法政策性上应有的积极作用,有效配合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明晰了国家产业扶持的重点。

2.公共基础设施“三免三减半”

新税法将基础设施项目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由部分地区扩大到全国,适用对象由外资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并实行统一的优惠方式企业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听得,实行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3 非营利公益组织收入免征所得税

新税法中新设了此项优惠,对各类非营利公益组织取得的收入,予以免征所得税优惠。同时,严格规定非营利公益组织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防止偷漏税现象发生。农、林、牧、渔业项目继续实行免征优惠

新税法继续实行税收优惠向农业产业倾斜的政策,统一了内外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所得免税政策并实行统一的优惠方式。企业从事农、林、枚、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以及海水养殖、内陆养殖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从事环保节能项目的所得实行“三免三减半”

企业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实行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在税收优惠上的一定自主权力

在以产业优惠为重点的同时,新税法仍然保持了对区域优惠的关注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在税收优惠上的一定自主权力。

二、税收优惠的积极作用吸引了大量外资,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我国实行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各种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来,为外资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外商来我国进行投资。吸引了一批外资来华投资建场,外资的进入,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的改善。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积极引导投资方向

我国税收政策通过采取各种优惠措施,积极鼓励企业投资于国家急需的行业和地区,对我国产业政策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配合作用。社会需求总量由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构成,税收是消费和投资的一个变量因素,对个收入和支出增税将影响个人的消费支出;对企业收入和支出征税,将影响企业的投资支出。税收对需求总量的调节作用,主要是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制订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在总需求过度而引起经济膨胀时,选择增税的紧缩性税收政策,以控制需求总量;在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经济萎缩时,选择减税和实行税税收优惠的扩张性税收政策,以刺激需求总量。扶持补贴的迅速及时,增强政策效果

税收优惠形式的税式支出,是税收收入过程和补贴过程同时实现的,减少了税收收入的征收、入库等过程,直接形成了财政的补贴,因此,较直接财政支出更为及时,减少了政策的时滞,增加了政策的时效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和投资三个基本要素。土地要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的增长,但不会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已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建设实践所证明。劳动要素由于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无限供给和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也不会构成经济增长的首要约束条件。因此,投资形成的快慢,将构成经济增长的首要约束条件。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推动了我国出口贸易

需求、投资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推动了通过对出口商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推动了国家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关系中,如果出现总供给过大或过小的经济失衡,既可以通过控制需求来取得经济平衡,也可以通过控制供给来实现经济平衡。因总供给不足引起的经济失衡,通常是由于供给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某些部门,如高新技术产业、能源、交通、通讯等部门发展滞后;而其它一些部门,如纺织、机械、建材、钢铁等出现了供给过过大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就要通过调整供给结构来调节供给,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三、税收优惠的政策控制途径

税收优惠政策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政策,在促进我国经济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实施成本。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消极作用,是经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又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有力的工具。在实际制定与操作中,应尽量发挥优势,控制劣势,在此方面,各国都普遍采用税式支出理论,将税收优惠纳入国家预算,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便深刻揭示其实质。OECD国家计算税式支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收入放弃法、收入获得法和等额支出法。目前,各国对于税式支出的理论和方法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未全面完善,对于我国而言,应效仿国外的先进经验与管理方法,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税式支出预算体系,管理和控制税收优惠,扬长避短,发挥更大效益。

税收优惠有效率是指税收优惠能显著地增加经济的产出,对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利益大于由于税收优惠而导致的利益损失或机会损失。通常,直接投资给一个地区带来的利益有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技术转移与扩散以及拓展新市场等。同时,也可能由于损害环境、耗费原材料、割裂地区经济等而导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地区的较大损失。只有当投资利益大于损失时,税收优惠政策才是有效率的。不能因为片面追求投资的数量而牺牲本国本地区的利益,在制定优惠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该项政策的实施对本国的环境、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只有这样,税收优惠政策才能真正达到有效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

新税法中将内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政策适用对象由工业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同时取消了内外资企业研发费用比上年增长10%才能加计抵扣的限制条件,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规定摊销。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区域扩大,统一执行15%的税率。新税法将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使用范围由现有的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扩大到全国所有地区,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统一的15%优惠税率。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使用20%的照顾性税率。这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增强经济活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四.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税收筹划的思考投资方式的税收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国债利息收入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当企业有闲置资产时需要对外投资时,可以选择购买股票、债券或直接进行投资,但重点应考虑购买国债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在综合风险与收益的前提下,相对于其他债券和股利,企业投资于免税收入项目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投资选择。企业组织形式的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很显然后两者不适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前两者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后,个人投资者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鉴于后两者在责任承担上要大于前两者,因此企业在权衡自身 发展 前景、发展规模、市场风险等因素后,可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以期缴纳相对较少的税收。特别是对外商独资企业而言,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它归类于个人独资企业,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再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对外资企业来说,企业组织形式的税收筹划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税基型的税收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方面作了很大的调整,这将导致2007年和2008年的的税前扣除有很大区别。(1)取消计税工资标准,据实列指支工资和相应的职工福利费。企业可以将员工工资的数论文联盟整理额进行调整,力争减少今年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数,将工资和奖金转移到明年发放。(2)放宽广告费用列支标准、捐赠扣除标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条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变化,在用足今年支出限额的基础上,将今年支出的广告费、捐赠和和新技术研发费用改在明年支出,就能增加更多的税前列支。(3)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规定,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对发生费用的时间进行调整,及时核销已发生的损失,增加明年的扣除数额,降低企业的总体税负。税率型的税收筹划

由于2008年实施的新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同今年相比,名义税率会下降8%,因此企业应合法降低今年的利润,力争把利润递延到以后。具体措施有:(1)递延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通过销售方式的变化,销售目标的调整,力争使销售收入往以后递延;(2)重新优化投资方案,调整费用支出计划,争取使今年税前支出的费用最大化;(3)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进度,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将利润留在以后;(4)争取适用较低的税率。新企业所得税法虽然对不同档次的税率进行了整合,但仍然保留了对小型微利企业实行较低的税率,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的预测,在权衡之下,可将有限的盈利水平控制在限额以下,以期适用较低的税率。对于有分支机构的企业而言,如果总分支机构都有盈利,且分支机构的盈利水平较低,可考虑将分支机构设为子公司,以争取较低的税率,降低集团总体的税负。5 税收优惠型的税收筹划

《新 企业 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1)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2)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3)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5)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税收优惠的规定与现有税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①税收优惠体系由原来的“区域优惠为主,产业优惠为辅”转变为“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②是对劳服企业、福利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直接减免税政策采取替代性优惠政策,即采用工资加计扣除、减计收入的政策;③对原有老企业的税收优惠实行5年的过渡期。针对新企业所得税法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企业在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方面必须作出调整。(1)注重企业投资方向,淡化投资区域。为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选择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创业投资或投资于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及农林牧渔业、基础

设施等。而对 经济 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定区域投资不应过多关注。(2)对计划投资于劳服企业、福利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要慎重,要考虑到税收优惠政策的改变使得述上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时变得更加严格、合理和 科学。想利用对上述企业的投资进行投机取巧将会变的很困难。(3)对于可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的老企业来说,应充分利用这一过渡期,在该过渡期内可加大投资力度等,扩充实力,增加积累,为将来与新企业平等的竞争中打下坚实基础,或者在不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在五年时间的过度期内尽量做大利润,最大限度地享受税收优惠。纳税方式的税收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以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组织为纳税人,分公司与总公司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当企当业及下属单位有盈有亏时,理应设法使企业合并申报,盈亏相抵,否则一个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一个单位还得等待弥补亏损,将影响企业整体利益。企论文联盟整理业可根据纳税方式的变化,利用两者的特殊关系合理安排盈亏分布,以达到整体承担较低税负的目的。避免税收违法行为的筹划

企业社会责任与税收政策刍议 篇7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狭义的概念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而目前我们所通常使用的是广义的概念, 即企业对自己的股东和股东以外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应履行的责任。换句话说,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要求企业对股东利益负责, 还要求其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以及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具体来说, 包括遵守商业道德、提高产品质量、重视对劳动者的保护、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公益事业、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等。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能源短缺、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诸多社会问题随之而来, 生产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断。20世纪70年代以来, 欧美国家出现了一场与国际劳工运动、消费者运动、环保运动、女权运动密切联系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社会公众通过拒绝购买不符合基本人权标准的企业的产品、设立“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等方式来修正企业的行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出现了包括跨国公司、工会组织、消费者组织、非政府组织在内的生产守则多边机构, 对跨国企业进行社会监督, 并逐步形成了一些评价体系和认证制度。1999年1月,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正式提出“全球协议”计划, 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启动。该协议规定了企业在人权、劳工、环境三个方面的九项原则, 是国际公认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 并很快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政府以及跨国公司的积极响应。

纵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企业和社会各方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社会要求也是世界趋势, 是每个想获得长远发展的企业都不能回避的话题。从本质上来说,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其实是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归根结底, 是企业利益实现机制的重构。企业已经无法在不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情况下, 单纯通过战胜竞争对手取得胜利。失去社会公众的支持, 不仅会削弱企业的社会资本和核心竞争力, 甚至会被直接取消竞争资格。

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传入中国, 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从2005年“企业的社会责任”首次写入《公司法》到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国家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给予了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也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首先, 中国经济经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 企业在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受到一系列国际标准的限制, 如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制度的出现, 成为许多依靠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壁垒。如果企业不积极调整战略, 适应国际规则, 将会失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其次, 企业作为社会单位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唇齿相依。一方面, 企业在创造效益、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会对公共利益带来损害 (如环境、能源、价格垄断等) , 因此, 企业有责任对社会进行补偿;另一方面, 企业通过履行责任, 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再次,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新的竞争力要素, 对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只有能够顺应潮流、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并且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 才能够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获得长远发展。

在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现的今天,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社会需求, 也是企业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求。而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也绝不仅仅是法律或道义上的责任, 更是有眼光的企业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遇的战略投资。事实证明, 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够获得政府、投资者以及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从而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发展机会;相应的, 政府和社会通过对这类企业的扶持, 也能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税收政策建议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一方面需要企业转变生产经营观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之道, 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绝非一朝一夕之功。2006年3月, 国家电网首次对外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成为我国中央企业对外正式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目前, 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但总体来看, 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忽视自己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起的作用, 尽量逃避税收和社保缴费;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 较少关心公益事业;缺乏公平竞争意识;缺乏商业诚信等。现阶段, 我国企业来自消费者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压力有限, 因此, 政府无疑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导、激励和扶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税收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可以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 以其主动、直接和刚性的调节方式, 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

(一) 适时调整公益性捐赠税收政策, 促使企业关注公益慈善事业

现行税法规定, 企业对外捐赠涉及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捐赠货物视同销售政策以及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所得税前扣除政策, 主要涉及的税种有增值税等商品劳务税以及企业所得税。举例来说, 若某企业用自产货物对外捐赠, 一则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如果是消费税应税商品, 同时缴纳消费税。其二,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将货物用于捐赠应视同销售货物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同时按规定的比例计算当年可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 在营业税方面, 房地产开发商捐赠开发产品也应视同捐赠货物, 依法计缴营业税。由上可知, 企业无偿捐赠不但要承担捐赠成本, 还要增加额外的税收负担,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进行公益捐赠、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也减小了政府对企业捐赠的激励效果。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 在捐赠货物视同销售政策方面, 可以借鉴企业所得税法捐赠支出的税前扣除办法, 将捐赠支出划分为公益性捐赠和一般捐赠, 对于公益性捐赠改“视同销售”为“不得抵扣进项税”, 从而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降低企业因公益性捐赠而增加的税收负担。第二, 在所得税前扣除政策方面, 可适当调高捐赠支出的税前扣除比例, 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加捐赠额度。另外, 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等公益性捐赠项目, 可考虑税前全额扣除。第三, 为了有效防止企业借捐赠名义逃避税收, 应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捐赠管理体制, 加强对公益性捐赠行为的判定, 规范公益性捐赠票据管理。最后, 对于类似汶川大地震的重大突发事件, 可以采取临时税收优惠措施, 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鼓励企业在关键时刻向社会伸出援手。

(二) 完善环境税收制度, 促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

环境责任, 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需要企业逐渐树立环保意识、严格遵守环境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 也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手段进行限制和激励。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 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 我国也在积极探索税制“绿化”之路, 通过税收政策引导市场微观主体行为,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环境税收体系, 税收政策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就现阶段而言,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 增强资源税的税收调节功能。将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严重破坏或短缺的资源逐步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改进资源税的计征方式, 将现行的以销售量或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改为按产量计税;适当提高资源税的单位税额, 以矫正目前过低的资源价格。

第二, 加大消费税的环境保护力度。2008年11月5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将含铅汽油的税率调高至0.28元/升。目前, 可进一步将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如电池、一次性用品等) 。同时, 对低污染产品实行减税或者免税 (如无铅汽油等) 。

第三, 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 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包括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清洁的生产过程以及提供清洁的产品和服务。从企业所得税角度来讲, 企业用于治理污染的固定资产可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于环保类产品、技术的研发费用以及为治理污染而改进设备、改革工艺的投资可分别采取加计扣除和税额抵免的优惠措施;从增值税角度来讲, 对于企业生产的用于消烟、除尘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环保设备可增加减免增值税的优惠规定。2009年1月1日起开始全面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 对于鼓励企业购置清洁生产设备、加大环保设备的投资力度也有积极作用。

第四, 调整税收优惠政策, 发展循环经济。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税收政策可以从多个环节加以引导和鼓励。一是对于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以及销售能源综合利用类项目给予减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二是制定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 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 促进废旧物资的再利用;三是对循环经济的科研成果转让、技术转让通过免征营业税等方式加大税收支持力度。

第五, 适时推行排污费改税。目前, 我国开征独立环境税种的条件尚未成熟, 可以先从现有的排污费征收范围入手, 将排污费中的污水、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收费改为征收水污染税、空气污染税以及垃圾税, 之后再逐步扩大征收范围, 提高征收标准。通过排污费改税, 可以增强企业污染付费的刚性, 提高征收效率和管理的规范性, 有效促进企业履行环保责任。

(三) 完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 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无论是环保产业的发展还是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 都是以科技进步和持续创新为前提的。要想企业有“心”更有“力”来履行社会责任, 加大科研投入, 促进科技发展是源泉也是动力。税收政策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引导企业的科技投入:一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改变技术研发的成本收益对比, 增加科技投入的预期收益,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二是有效降低企业科技投入活动中的风险, 解除企业进行研发的后顾之忧。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 在投入阶段, 可以加大对企业研发费用的税收扣除力度, 对于科研设备实行加速折旧, 对于科研用房采取免征房产税的税收优惠措施;其次, 在产出阶段, 通过增加对新技术、新产品销售环节的税收优惠规定, 鼓励新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再次, 通过税收的“亏损结转”政策降低企业的科技投资风险;最后, 对企业的人才培养投入予以税收支持, 如培训费的所得税前列支, 教育费附加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酌情返还等。

(四) 营造税收法制环境, 确保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一个有序、高效的税收法制环境不仅能够保证各项税收政策的有效落实, 实现引导、激励和限制企业行为的政策效果, 而且有助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有效遏制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 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从而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 激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完善税收法制环境一方面应完善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 对于条件成熟的税收法规、条例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及时提升法律层级, 增强税法的权威性;另一方面, 坚持依法行政,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税收政策, 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健全税收征管工作机制, 完善纳税评估, 强化税源管理, 加强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同时, 应进一步加强税务机关与工商、银行、海关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协作机制, 促进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税收以税法作为保障, 相对于费具有较强的刚性, 有利于规范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对节约社会资源、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 从长远来看, 应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逐步改为税, 如前面提到的排污费改税、征收社会保障税以及适时开征燃油税等。

参考文献

[1]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龚辉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5.

[3]荣刚, 姚娟.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工会论坛, 2008 (7) .

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解读 篇8

隋博士答: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其中,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6万元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员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其中,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6万元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员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应适用于具备建账核算自身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国税发【2008】30号)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在不具备准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条件前,暂不适用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税率。

读者问:什么样的中小微企业可以获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隋博士答: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小微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里所称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读者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是什么?

隋博士答:1、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6、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經认定(复审)合格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复审)批准的有效期当年开始,可申请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读者问: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隋博士答: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

读者问:能享受“对中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需要符合什么特定条件?

隋博士答:(1)技术转让的范围,包括居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生物医药新品种,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技术。

其中:专利技术,是指法律授予独占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的外观设计。

(2)所称技术转让,是指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技术的所有权或5年以上(含5年)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的行为。

(3)技术转让应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其中,境内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认定登记,跨境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商务部门认定登记,涉及财政经费支持产生技术的转让,需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审批。居民企业技术出口应由有关部门按照商务部、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商务部、科技部令2008年第12号)进行审查。居民企业取得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4)居民企业从直接或间接持有股权之和达到100%的关联方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读者问: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计算方法是什么?

隋博士答: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

技术转让收入是指当事人履行技术转让合同后获得的价款,不包括销售或转让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收入。不属于与技术转让项目密不可分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收入,不得计入技术转让收入。

技术转让成本是指转让的无形资产的净值,即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在资产使用期间按照规定计算的摊销扣除额后的余额。

相关税费是指技术转让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有关税费,包括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及其他支出。

读者问: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还需要注意什么?

隋博士答: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应单独计算技术转让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

企业发生技术转让,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至报送年度纳税申报表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备案手续。

读者问:中小微企业从事农、林、牧、渔项目的,有何优惠政策?

隋博士答:1、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的项目由: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养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的;远洋捕捞。

2、可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项目由: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3、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具体的范围,包括种植业类、畜牧业类、渔业类,具体可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财税【2008】149号)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财税【2011】26号)。

读者问: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隋博士答:是的。这是国务院为鼓励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最新出台的优惠政策,而这里的小型、微型企业的认定,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新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再是按企业所得税法上的标准。

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 篇9

社会保险优惠费率申请

津开社保登字2号 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中心: 我单位于年月日成立,已在30日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在60日内核定申报全部职工应参保险种的社会保险费。符合《关于社会保险费实行优惠费率的通知》(津开发社保[2006]3号)的相关规定,特申请贵中心同意我单位自年月起享受优惠费率。

附:

1、《天津市享受(终止)社会保险费率优惠审核表》

2、《天津市社会保险登记表》

3、《天津开发区社会保险费征集申报月结算表》

4、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

5、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6、基本账户开户许可证

注:提供的复印件(A4纸)需加盖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申报单位(公章):

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 篇10

建筑业从2016年5月1日全面营改增之后开始实行注册地缴纳9%,项目地缴纳2%的纳税办法。对于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一般纳税人选择一般计税方法的,应按照2%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相比营改增之前的纳税办法程序相对更复杂。

接触了很多建筑工程的老板,在税收方面都会咨询我一个问题:“没有成本票怎么办?水泥石沙没有发票怎么办?”我反问他在没有遇到我之前是如何解决的呢?“购买发票”成了他们的首选,“发票肯定是真的,我们验过了”他们都会这么回答我!

在这里我就要建筑工程的老板们说一下:

不要认为对方开票“虚开“,是对方的责任,这属于连带关系,一家公司有问题会清查跟之有关联的其他企业!

建筑工程企业因为“购买发票”而有牢狱之灾的企业比比皆是!所以,开票有风险、纳税要谨慎!

解决办法:

建筑行业企业可申请到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注册,因为当地在税收方面是有扶持政策的,这个是地方的红头文件,可以到搜索引擎中查询的。

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财政局总部经济招商:税收优惠政策

建筑业可享受增值税地方留存的40%-60%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可享受地方留存的60%的税收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可申请核定征收。

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 篇11

【关键词】 税额式减免优惠;税基式减免优惠;税率式减免优惠

一、税额式减免优惠

税额式减免,即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行的减税免税,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免率以及另定减征税额。

1.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其中企业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等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他的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

2.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企业所得税法所称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是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项目。该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项目的具体条件和范围由国家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法所称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5.税额抵免优惠。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相关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二、税基式减免优惠

税基式减免,是通过直接缩少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以及跨期结转等。

1.减计收入优惠。就是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人。综合利用资源,是指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人收入总额。

2.加计扣除优惠。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开发费,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人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2)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是指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lO0%加计扣除。

3.用单独计算扣除方法减少税基优惠。创投企业优惠,是指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4.加速折旧优惠。可采用以上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是指: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三、税率式减免优惠

税率式减免,即通过直接降低税率的方式实行的减税免税。具体包括重新确定税率、选用其他税率、零税率等形式。

1.小型微利企业优惠。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所得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如下:(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2.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所得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2)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3)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4)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5)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四、其他税收优惠

除上述税收优惠方式外,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还包括所得税优惠过渡政策。享受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企业,应按照新税法和实施条例中有关收入和扣除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与新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的优惠政策存在交叉的,由企业选择最优惠的政策执行,不得叠加享受,且一经选择,不得改变。

节能减排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篇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以及国家出台的支持节能减排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对节能减排企业主要可以享受如下税收优惠政策。

一、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税收优惠

企业从事规定的符合条件的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享受此项优惠政策,需要对应《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该目录对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所包括的具体项目内容和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

企业按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项目,在减免税期限内转让的,受让方自受让之日起,可以在剩余期限内享受规定的减免税优惠;减免税期限届满后转让的,受让方不得就该项目重复享受减免税优惠。

二、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税收优惠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

企业享受此项优惠政策,需要符合《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财税[2008]115号)、《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财税[2008]118号)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8号)规定,企业购置并实际投入使用、已开始享受税收优惠的专用设备,如从购置之日起5个纳税内转让、出租的,应在该专用设备停止使用当月停止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转让的受让方可以按照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

三、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

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企业享受此项优惠政策,需要符合《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财税[2008]117号)的规定,该《目录》对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废水(液)、废气、废渣,再生资源等三大类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的产品及技术标准进行了细化。《目录》内所列资源占产品原料的比例应符合《目录》规定的技术标准。

四、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税收优惠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0号)规定,对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以下

简称清洁基金)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以下简称CDM项目)实施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如下:

(一)关于清洁基金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对清洁基金取得的下列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1.CDM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上缴国家的部分;

2.国际金融组织赠款收入;

3.基金资金的存款利息收入、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

4.国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收入。

(二)关于CDM项目实施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政策

1.CDM项目实施企业按照《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外交部、财政部令第37号)的规定,将温室气体减排量的转让收入,按照以下比例上缴给国家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氢氟碳化物(HFC)和全氟碳化物(PFC)类项目,为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的65%;

(2)氧化亚氮(N2O)类项目,为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的30%;

(3)《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重点领域以及植树造林项目等类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为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的2%。

2.对企业实施的将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的65%上缴给国家的HFC和PFC类CDM项目,以及将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的30%上缴给国家的N2O类CDM项目,其实施该类CDM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减排量转让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实施CDM项目的所得,是指企业实施CDM项目取得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扣除上缴国家的部分,再扣除企业实施CDM项目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净所得。

企业应单独核算其享受优惠的CDM项目的所得,并合理分摊有关期间费用,没有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上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五、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税收优惠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 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规定,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可以享受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如下:

(一)营业税

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

本条所称“符合条件”是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相关技术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规定的技术要求;

2.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签订《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其合同格式和内容,符合《合同法》和国家质量监餐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等规定。

(二)企业所得税

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企业所得税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以及与其签订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的用能企业,实施合同

能源管理项目有关资产的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按以下规定执行:

1.用能企业按照能源管理合同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合理支出,均可以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区分服务费用和资产价款进行税务处理;

2.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用能企业从节能服务公司接受有关资产的计税基础也应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七教案下一篇:教师节表彰决定优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