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证考试总结资料(精选4篇)
第一章 行政许可的基本原理
1、行政许可的概念: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2、行政许可的特征:一是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为。二是行政许可是管理性行为。三是行政许可是外部行为。四是行政许可是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3、行政许可的功能:一是控制危险。二是配置资源。三是证明或者提供某种信誉、信息。
4、行政许可的分类:
一、普通许可。指行政机关准予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法人或者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行政许可。
二、特许。指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向相对人转让某种特定权利的行为。
三、认可。指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是否具备特定技能的认定。
四、核准。指行政机关对某些事项是否达到特定的技术标准。
五、登记。指行政机关确立相对人的特定主体资格的行为。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原则
5、行政许可的原则。
一、合法原则。指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进行。
二、公平公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有权依法要求赔偿。(三种权力)
五、信赖保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例外: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六、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一般不得转让原则)。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
七、监督原则。
1、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2、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监督,行政机关应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有效监督。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6、行政许可的设定:指国家机关依照职权和实际需要,在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中自行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定的形式: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7、行政许可设定的事项:(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体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5)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不应设定的事项:(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2)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3)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
自律管理的;(4)行政机关采取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8、行政许可设定的形式: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的决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在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可以设定行政许可。(选择)其他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第四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
9、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资格:是指行使行政许可权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能力。其含义有二:一是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必须能够行使行政许可权,行使其他权力如司法权、立法权的主体不是行政许可实施主体;二是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必须能够独立地对外承担由于行使行政许可权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只行使行政许可权而不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不是行政许可实施主体。
10、行政许可的主体:(1)行政机关(职权主体)(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授权主体)(3)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主体)
11、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制度中的创新机制:
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二、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集中办理或者联合办理。第五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12、一般程序:申请→受理→审查→决定 申请:申请方式较为常见的书面提出申请。受理:对行政许可申请的处理:
1、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去的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党立即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2、对于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处理的事项,应当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审查:审查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对已经受理的行政许可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查的过程。
审查的方式:书面审查、实地核查、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其他审查方式(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考试、考核)
听证的程序:(1)、告知听证的权利(2)、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3)、公开举行(4)、行政机关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需要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5)、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人(6)、指定审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7)、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进行申辩和质证(8)、制作听证笔录,听证参加人签字或盖章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期限: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其规定。
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四
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13、行政许可的特别程序
(1)国务院实施行政许可的程序
(2)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3)特许程序: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的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决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行政机关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具体程序,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行政机关按照招标、拍卖程序确定中标人、买受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依法向中标人、买受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
行政机关违反本条规定,不采用招标、拍卖方式,或者违反招标、拍卖程序,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的,申请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4)认可程序: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的行政许可,赋予公民特定资格,依法应当举行国家考试的,行政机关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法定条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赋予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特定的资格、资质的,行政机关根据申请人的专业人员构成、技术条件、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等的考核结果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依法由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实施,公开举行。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大纲。但是,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5)核准程序(6)登记程序 第六章 行政许可的费用
行政许可以不收费为原则以收费为例外
14、(1)、实施行政许可不收费原则
第五十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不得收费。(2)行政许可收费原则。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第七章 监督检查
15、行政许可的监督: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上级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活动的监督;二是作出行政许可的机关对被许可人并从事被许可事项的活动的监督检查。
★★★16行政许可的撤销: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六)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17行政许可的注销:
(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四)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
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第八章 法律责任
行 政 处 罚 法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
第15条: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条件是:第一,该组织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3)告知与申辩。《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4)审查决定。《行政处罚法》第38条规定;行政处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三层含义:
(一)行政处罚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当承担的责任。
(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是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
(三)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实施。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一)处罚法定原则
该原则的主要内涵:1.处罚依据的法定2.处罚设定权的法定3.处罚主体的法定4.处罚程序的法定 《行政处罚法》第3条规定,“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二)公正公开原则
公正原则要求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显失公正,则法院可予变更。公开原则要求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同时,处罚程序亦必须公开。
(三)、过罚相当原则(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原则)
(四)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实施行政处罚,不能忽视教育的作用,给予处罚时给予被处罚人以帮助教育。教育不能代替处罚。两者有效结合,使处罚的作用最大发挥。
(五)监督制约原则
行政机关内部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三、处罚种类
《行政处罚法》第8条,对行政处罚的种类作了统一的规定,有以下七种行政处罚: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非
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
6、行政拘留。(1天以上15天以下)。
7、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处罚。(如驱逐出境、限期离境等)
四、处罚的设定权 1.法律的设定权。《行政处罚法》第9条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2.行政法规的设定权。第10条规定,行政法规有权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3.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第11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4.行政规章的设定权。第12、13条规定,行政规章的设定权限于警告和一定数额的罚款。
除上述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都不得对行政处罚加以创设。另外,要关注规定权!
我国《种子法》规定,违法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某省人民政府在其制定的《某省种子法实施办法》中规定,违法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可处以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五、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一)行政机关
第二,法律、法规的明文授权;第三,在法定授权范围内行使行政处罚权。
(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六、行政处罚的管辖与适用
(一)行政处罚的管辖
1、级别管辖。所谓级别管辖,是指不同层级的行政机关在管辖和处理行政违法行为上的分工和权限。原则上,行政处罚案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2、职能管辖。
3、地域管辖。第20条: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4、指定管辖。第21条: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二)行政处罚的适用
1、对违法行为不予处罚的情形 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实施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违法事实不清或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超过追究时效的违法行政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2、应当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违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3)配合行政主体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4)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5)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3、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
罚款同一机关做出一次处罚后,不得重复处罚,如果并处应在一次处罚决定中作出,不同机关对连续行为应定一事处罚,不得作出数次处罚。
七、行政处罚的程序 1.简易程序
也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行政处罚机关对一些轻微的行政违法行为,当场给予处罚的程序。
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入以下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一般程序 也称“普通程序”,是指除法律特别规定应适用简易程序以外的,行政处罚通常所应适用的程序。具体步骤:
(1)立案。处罚实施机关对所发现的违法行为,认为调查处理必要的,应正式立案。(7日内;立案,填写立案审批表)(2)调查。收集有关证据材料。(两名以上办案人员出示证件,调查笔录要签字确认)
“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
(5)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违法事实。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旅行方式的期限。
五、救济方式。
六、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日期和行政机关的名称。
(6)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府当在7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3、听证程序
听证是普通程序的一个环节,当然不是必备的环节。《行政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之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4、执行程序
自觉履行和强制执行
(1)当事人逾期不缴纳罚款的,行政机关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2)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3)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三条 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返还没收非法财物的拍卖款项。
行政复议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概念
1、行政复议的概念: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和规定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救济制度。
2、行政复议的特征:一是行政复议的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二是行政复议以相对人申请为前提。三是行政复议是一种解决行政争议的行政司法活动。
★★复议和诉讼的区别,前者可以对抽象的行为。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原则
3、行政复议的原则:一是合法、公开、公正、及时、便民原则。二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适当性。(填空)三是审理复议案件可
第三节 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机构
4、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机构的区别:行政复议机关是指承担并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构是指行政机关内负责法制工作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的专门机构。
第四节行政复议的范围
5、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或执行公务而为的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依法定职权制定行关是被申请人。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6、行政复议的肯定范围:
(一)对行政机关第六节 行政复议的管辖 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 ★
12、一般级别的管辖:一选择管辖。二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政府管辖。三条条(垂直)管辖(海关 金融 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国税 外汇、国安)。四对国务院部门和省级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先由原具体行政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行为作出机关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可以直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三)对行政机关作出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们也可以申请国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务院作出裁决。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四)对
13、特殊级别管辖:共同管辖、派出管辖、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授权管辖、撤销管辖、转送管辖。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第七节 行政复议的受理 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14、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
(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行政强制的方式和手段要合理。能不采取就不采取,能采取轻的就不采取重的。
三、教育与行政强制相结合的原则。
四、不得谋利的原则。
五、救济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
第二章 行政强制的种类及设定
4、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5、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对公民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6、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7、可一并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
8、行政复议的否定范围: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五节 行政复议申请
9、行政复议程序:申请、受理、审理、决定
10、复议申请的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法院三个月)
11、行政复议参加人:
1、申请人。①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②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③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④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2、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被申请人指控违法侵犯其合法权益,并由行政复议机关通知参加行政复议的行政主体。(授权和委托的区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组织是被申请人。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组织是被申请人)
3、第三人。
4、复议代理人。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
申请人;对符合本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第八节 行政复议的决定
15、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六十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16、审查期限:三十天,复杂的可延长三十天。
17、举证:被申请人承担主要举证责任制度。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笔录复印件1份(10日内提供)行政诉讼
1、行政诉讼的概念: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受理,审查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2、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当事人选择复议原则。二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三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
四、不适用调解原则。
五、司法变更有限原则。
六、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3、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的期限为1年,申请人是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180日。国家赔偿法
1、国家赔偿的概念: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其中国家机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狱管理机关。
2、国家赔偿的种类:行政赔偿、刑事赔偿、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赔偿
3、.赔偿方式:以金钱赔偿为原则,以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为辅助。行政强制法 第一章 概述
1、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并称为行政程序立法的“三部曲”。
2、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突发事件不适用行政强制。特殊措施不适用行政强制。
3、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原则,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3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
7、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行政强制法明确规定有权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包括规章在内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8、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确定的义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9、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10、行政强制与行政出发的区别:(1)性质不同。行政处罚是在行政管理相对方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行政机关为其设定新的义务,直接影响相对方的实体权利义务的行为,本质上属于制裁性法律责任。而行政强制以行政管理相对人拒不履行行政决定或法律规定的义务为前提,不添加新的义务,只是强制相对人履行原定的义务。(2)目的不同。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制裁相对人违反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在于对“过去”违反行为的惩罚;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督促义务人履行义务,在于对“将来”义务内容的实现。(3)原则不同。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惩戒,因而处罚一般是一次性的,而执行罚则不同,执行罚的目的在于强迫义务人履行义务,如义务人受执行罚后仍不执行,可再施执行罚,直到履行义务为止。对于行政处罚和强制执行罚而言,前者是一次性作出的,后者是按日连续计算的;前者对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作出的,后者是效力及于将来,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义务。
第三章 行政强制的实施
11、行政强制的实施主体:
一、只有行政机关才能实施行政强制。
二、行政机关中,只有法律、发挥授予行政强制措施权的才能实施,未经授权的行政机关不得作为实施主体。
三、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的授权范围内,可以实施行政强制。
四、代表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必须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其他人员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而行政处罚可以委托。
12、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的一般程序:
(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制作现场笔录;
(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
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13、查封、扣押的限制: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一是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二是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三是不得重复查封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14、查封、扣押的期限: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5、查封、扣押的保管和解除。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行政机关先行赔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
(一)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
(二)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
(三)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查封、扣押;
(四)查封、扣押期限已经届满;
(五)其他不再需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情形。
解除查封、扣押应当立即退还财物;已将鲜活物品或者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的,退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款项。变卖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16、行政强制的程序: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规定强制执行。
17、纳税人未按照规定限期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限期解缴税款的,手误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根据这一规定,加收滞纳金是不经催告的。
18、行政强制执行的特殊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19、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得缴纳申请费。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六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实施行政行为的依据、过程和结果依法公开。但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文件、档案,应当依法允许查阅、摘录、复制。
(判断选择)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行政行为取得的正当权益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必须撤销或者变更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第二章 行政程序主体
(多选)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与受委托行政机关、组织之间应当签订书面委托协议,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委托协议应当包括委托依据、事项、权限、期限、双方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等内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解除委托协议,并向社会公布:(一)二)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组织超越、滥用行政职权或者不履行行政职责的;(三)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再具备履行相应职责条件的;(四)应当解除委托协议的其他情形。(多选)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请求相关行政机关协助:(一)独立行使职权不能实现行政目的的;(二)不能自行调查、取得所需事实资料的;(三)执行公务所需文书、资料、信息为其他行政机关所掌握,自行收集难以取得的;(四)应当请求行政协助的其他情形。
被请求协助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履行协助义务,不得推诿或者拒绝。不能提供协助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请求机关并说明理由。
因行政协助发生争议的,由请求机关与协助机关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第二十二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本人未申请回避的,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回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以书面形式提出回避申请:(一)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二)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其他情形。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回避由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决定。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的回避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
第三章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选择:哪些是重大决策)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重大行政决策,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定职权,对关系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下列事项作出的决定:(一)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政策措施,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二)编制各类总体规划、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三)编制财政预决算,重大财政资金安排;(四)研究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和重大国有资产处置;(五)制定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住宅建设、安全生产、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六)确定和调整重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七)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八)需要由政府决策的其他重大事项。重大行政决策的具体事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派出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程序参照本章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的智力和信息支持系统,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研究)5个程序
基础上,由政府行政首长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暂缓或者再次讨论的决定。
作出暂缓决定超过1年的,决策方案退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应当记录重大行政决策方案的讨论情况及决定,对不同意见应当载明。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后,应当依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自作出决定之日起20日内向社会公布。第四章 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
(什么是规范性文件)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外,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规定、办法、规则等行政公文。
(不属于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制定的内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决定、对具体事项的处理决定、工作部署、向上级行政机关的请示和报告以及其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没有直接影响、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以反复适用的公文,不适用本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为政府规范性文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为部门规范性文件。
议事协调机构、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和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判断)第四十四条 规范性文件不得织合法权利,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及上级规范性文件作出具体规定的,不得与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三统一)第五十条 制定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制登记号、统一公布制度。未经统一登记、统一编制登记号、统一公布的规范性文件无效,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厅(室)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规定自统一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送备案。部门规范性文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派出机关、乡镇人民政府的规范性文件,经登记、编制登记号后,不再另行报送备案。第五十三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载明有效期和施行日期。
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3年至5年;标注“暂行”、“试行”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1年至2年。有效期届满的,规范性文件自动失效。规范性文件施行日期与公布日期的间隔不得少于30日。但是,规范性文件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影响法律、法规、规章、上级规范性文件执行,或者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制定机关应当于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进行评估,认为需要继续执行的,按照本规定重新登记、编制登记号、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重新计算有效期;需要修订的,按照制定程序办理。第五章 行政执法程序 第一节 一般程序
第五十六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征收等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多选)第五十九条 行政执法不得滥用行政裁量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政裁量权的,行政机关应当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行政裁量权的标准、条件、种类、幅度、方式、时限予以合理细化、量化。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应当考虑下列情形:(一)所第三节 调查和证据
第六十九条 行政执法程序启动后,行政机关应当查明事实,收集证据。
行政机关调查取证时,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
因调查事实、收集证据确需勘查现场的,行政机关应当通知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到场;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拒绝到场的,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载明。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依据,否则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拒绝接受调查和提供证据。(判断)
照法定程序,采取合法手段,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不得仅收集对当事人不利的证据。行政机关对行政执法程序的办理期限作出明确承诺的,应当在承诺期限内办结。第六章 特别行为程序
(判断)第一百二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给付的,行政机关应当撤销,并予以追回。
第七章 监督和责任追究
(多选)第一百三十五条 追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责任的形式包括行政处理和处分。
对行政机关行政处理的种类为:责令限期整改、责令道歉、通报批评、取消评比先进的资格等。
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处理的种类为:告诫、责令道歉、通报批评、离岗培训、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立法目的、法律原则;(二)经济、社会、文化等客观情况的地域差异;(三)行政管理事项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影响;(四)可能影响行政裁量权合理性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一条 根据国务院的授权,省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依法设立的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是本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可以组织相关行政机关联合执法。
联合执法中的行政执法决定,由参加联合执法的行政机关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依法分别作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 行政执法事项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办理。
对涉及两个以上政府工作部门共同办理的事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统一受理申请,将相关事项抄告相关部门,实行并联办理。
(判断)第六十四条 行政执法直接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且不属于必须立即执行的,行政机关应当先采取教育、劝诫、疏导等方式,促使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纠正错误。违法情节轻微,经教育后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追究法律责任。第二节 程序启动
第六十六条 行政执法程序由行政机关依职权启动,或者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六十八条 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当场不予受理,并告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的错误可以当场更正的,应当允许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视为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限定期限内未补正的,视为撤回申请;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按照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受理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当事人有权以书面、口头或者其他方式向行政机关提供证据。当事人有权提出调查证据的申请。行政机关不受理申请的,应当说明理由,并记录在卷。
(简答多选)第七十三条 下列证据材料不得作为行政执法决定的依据:(一)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二)以非法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取得的;(三)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四)没有其他证据印证、且相关人员不予认可的证据复制件或者复制品;(五)被技术处理而无法辨认真伪的;(六)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七)境外形成的未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八)不具备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的其他证据材料。(那种情况可以当场)第八十八条 行政机关依职权启动行政执法程序的,对事实清楚、当场可以查实、有法定依据且对当事人合法权益影响较小的事项,行政机关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告知当事人行政执法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当场作出行政执法决定,并在5日内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多选)第八十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不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事生效。行政执法决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的,应当载明生效的条件或者期限。第六节 期间和送达
第九十三条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执法程序有明确期限规定的,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办结。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执法程序没有规定办理期限的,实行限时办结制度。行政执法程序由行政机关依职权启动的,行政机关应当自程序启动之日起60日内办结;60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当事人。
行政执法程序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启动,涉及一个行政机关的,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办结;20日可以延长1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涉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的,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日内办结;45日内可以延长15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事项,负责审查或者批准的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审查或者批准完毕。
调离执法岗位、取消行政执法资格等。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习题
1.说说你对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
2.根据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际,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3.教育技术的视觉教育、视听教育、教育传播阶段各自有哪些特点? 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5.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在哪些项目上分别从技术和人文层面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6.谈谈你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的认识。
1、现代教育过程四要素: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技术
2、教育技术包括有形(物化形态)的和无形(智能形态)的技术。
3、AECT’1994与AECT2005区别: AECT1994 定义: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
内涵: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
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
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评价: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AECT’2005
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对与指定目标合适一致的技术过程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创设、利用和管理,从而促进学习,改善绩效的研究与合乎规范的实践。领域名称:从教学技术改成教育技术。研究范畴(内容):创建、使用和管理 研究对象: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 研究目标: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 研究领域: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AECT’2005 与 AECT’1994 的比较 •关于术语
–‘1994——“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2005——“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关于职能
–‘1994五个职能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2005三个职能范畴:创设、利用、管理(更加强调实践特征)•关于绩效
–绩效一词更多是用在企业培训领域。
–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教育技术从强调资源,教学到学习,又转到强调绩效。•关于理论与实践
–‘1994——theory and practice –‘2005——study and ethical(合乎规范的)practice
•关于过程和资源
–‘2005用technological对过程和资源进行限定
–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也强调了过程和资源的合适性。
换个视角看 “教育技术”
•作为学科
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作为专业
本科、硕士、博士专业——教育技术学 教育硕士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作为教师教育的必修课 •作为教师的基本技能 •„„ „„
4、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以美国为代表)A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B 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C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D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5、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异同点: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 ——我国教育技术的起步与发展
•20世纪20年代起,我国教育界就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等媒体作为教学工具。•组织机构:
–1979年教育部成立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现在,中央和各省市都建立了电化教育馆。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专业性的教育技术机构。
–1991年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现改为教育技术协会)成立。•我国的教育技术工作者:
–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者
–全国电教系统的专业人员,包括中央及省、市、自治区的电教馆人员以及各学校的电教人员 –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应用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师
6、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7、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2004.12,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包括“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及“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三个部分,其内容均涉及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该标准是指导我国中小学教学与管理人员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所需的基本依据。
–2005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启动(培训、考试、认证)。
8、教师信息素养体现的两方面:
•在技术层面上:
–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
息技术的技能。
•在人文层面上:
–信息素养反映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到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将在信息社会合格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过程,达到对某一学科或课程学习的改善。
实施过程: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注重整合的过程;注重综合学习;注重体验学习;提倡协作学习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 –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第2章 学与教的理论
10、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学习”的解释---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代表人物:古典行为主义理论--华生、桑代克 新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
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
认知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学习”的解释---认知学派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的核心观点是学习并非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要通过主体的主观作用来实现。代表人物:苛勒、布鲁纳、加涅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 :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和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代表人物: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皮亚杰、斯腾伯格
11、桑代克的试误理论-学习律-准备律
•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作好准备有关。–效果律
•只要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产生。–练习律
•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以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减弱。斯金纳:强化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学习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学习的成功要靠及时的强化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程序教学的原则:积极反应、小步子、及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12、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程序设计对教学设
计的影响。
13、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
•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加涅学习过程的九个阶段
•引起注意——变化刺激、吸引兴趣改变体态、语调、音量 •告知目标——激起期望
•刺激回忆——明确同化新知识的经验范围
•呈示材料——注意考虑年龄、基础、学习类型等因素,安排顺序和份量 •提供指导——注意掌握指导的程度
•诱引行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作出反应 •及时强化——给学生行为及时反馈
•检查评价——独立测试、单元测试等方法 •促进迁移——系统复习、及时布置新任务 信息加工理论的启迪
刺激选择不是一种随机的过程,不能仅仅考虑到刺激的特征,还要关注学习者已有的信息或认知图式。
人类记忆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不能一味要求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要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
组块理论:为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学习较多的知识,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少机械学习。
信息编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信息的存储和提取。
14、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主要内容 环节
支架式教学:主要内容 环节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情境性化教学、重视社会性互动
第3章 视听与传播理论
15、人眼的彩色视觉:红、绿、蓝三种感色细胞彩色光的三要素:亮度、色调、色饱和度
16、人眼的分辨力:彩色和亮度。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率要比亮度细节的分辨率要低得多
17、人眼的视觉惰性:人眼的亮度感觉滞后于实际亮度的特性。视觉残留时间一般约为0.1秒
18、人的视觉心理与构图关系:线条、色彩、明暗、视觉节奏的含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9、人耳的听觉特性(三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
人耳的非线性效应
人耳的掩蔽效应:一个声音在听觉上会掩盖其他声音。
鸡尾酒会效应:在纷乱的酒会现场,人们照样能听出其中某个人的声音来。颤音效应:人耳同时听到两频率相近的纯音时,会产生差频似的颤音感。
哈斯效应:当内容相同的两个声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仅当第二个音延迟时间达到35~50ms后,才会感受到有延迟音出现。
20、“经验之塔”理论
• 戴尔的“经验之塔”(三大类十个层次)A、做的经验
• 有目的直接的经验
– “塔”的底部是直接的、具体的经验、它是直接与客观事物本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完整的生活经验,去取得大量有意义的信息与观念。• 设计的经验
– 是对客观事物进行“仿造”的设计、制作过程所取得的经验。• 演戏的经验
– 通常有许多事情我们是不能直接去实践而取得经验的,如一些历史事件,我们便无法再去取得直接的经验。B、观察的经验 • 观摩示范
– 观摩示范是将重要的事实、过程与观念用形象动作去呈现出来,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准确的观察,从而获得一种观察经验。• 室外旅行
– 见习旅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观察在课堂上看不到的处于自然状态的事物。• 参观展览
– 展览有陈列的实物、模型、图表甚至照片,由他们组合起来说明某一事件的特定的意义。• 电视和电影
– 电视和电影主要是用图像与声音去表现客观事物,在银屏上呈现的只是客观事物的替代画面,而不是事物本身。• 静态图像、广播、录音
– 由静态图像、广播、录音等提供的信息,通常能为没有文字阅读能力的人所理解。C、抽象的经验 • 视觉符号
– 视觉符号是指平面地图、示意图、图表等抽象化了的符号,它们与现实事物已没有多少类似的地方,如地图中用圆圈表示城市、乡镇,用线条表示了公路、铁路,用曲线表示河流或等高线,用不同粗细的实线、虚线表示国界、省界、县界等等。• 言语符号
– 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所谓抽象化就是这种符号已经没有实在事物的形态,不再含有对意义的视觉暗示。“经验之塔” 的基本观点
• “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住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 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但若把具体经验看得过重,则是很危险的。
• 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 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21、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传播的类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的特点:有明确的目的性、内容的严格规定性、受者的特定性、媒体和传播通道的多样性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结合作业分析 贝罗传播模式:结合作业分析
22、教育传播的要素: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媒体、通道、环境等。
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自学传播、个别传播、课堂传播、远程传播
23、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举例说明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 • 共同经验原理
– 教师与学生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
– 要使学生了解一件事物,教师必须用学生经验范围内能够理解的比喻,引导他们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 共同经验模型 • 抽象层次原理
– 传播的内容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抽象范围上进行,并且要在这个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下移动;
– 既要说出抽象要点,又要用具体事物来支持;讲了熟悉的具体事物,又要分析、综合、推理、演绎得出抽象的概念。• 重复作用原理:
– 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新呈现,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 同一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能增强教育传播效果。• 信息来源原理:
– 有信誉的可靠的传播来源对人们有较佳的传播效果;
– 当传者是受者乐于接受的对象时,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 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树立为学生认可的形象与权威,同时也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选用的教材、资料的内容的来源应正确、真实、可靠。• 最小代价律与媒体选择原理:
– 最小代价律:以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的收获
– 媒体选择原理:预期选择率=可能得到的报酬/需要付出的努力。
– 教育媒体制作和选择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与教育媒体。要做到:方便省事;显著突出;吸引人;针对需要;注意受众已有的传播习惯。
第4章 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24、教育传播媒体的含义及分类?
•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以教育教学为目的,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传统教育传播媒体
–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印刷材料、图片、黑板、模型和实物及教师的各种表情、体态等。
•现代教育传播媒体
–主要包括投影、电声、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等。
25、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传递信息、存储信息、控制学习
26、教育过程中运用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结合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特性说明
–教育传播媒体多样性; –教育信息传递的复杂性; –教育传播对象的特殊性;
–教育传播媒体的选择讲究经济实用性
27、视听教学媒体的基本工作原理:
投影仪、幻灯机、照相机----光学透镜成像 电视、摄像机、录音机----电磁转换原理
电视根据视频信号的高频调制方式不同,目前世界上有NTSC、PAL、SECAM三种彩色电视制式
摄像机安记录信号的方式可分为数码机和模拟机两类。数码机将光信号通过CCD转换成电信号 数码相机---模数转换
CCD(电荷耦合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 CD机---数字录音技术
主要设备:激光头-----激光束
28、视觉媒体在应用中的特点:能将复杂、真实、重要的图形、图片在课堂中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有利于细致、长久地观察事物现象,形象、生动,对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非常有益的。
视听媒体教学四种应用方式:主体式教学、补充式教学、示范式教学、个别化教学、(复习式教学)
29、电视教学片的步骤:选题、稿本编写、素材摄像、后期编辑、配音合成
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
30、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统称,它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指的是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或全部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
31、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
即: 通过计算机,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存储、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技术。多媒体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图像处理、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网络和通信等等广泛的技术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 集成性、交互性和多样性。其中交互性也是多媒体技术与电视、电影等单向信息提供手段的主要区别。
32、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四大类:
•Ⅰ:客观主义-个体主义(教师为中心-个别化); •Ⅱ:建构主义-个体主义(学生为中心-个别化); •Ⅲ:建构主义-集体主义(学生为中心-集体化); •Ⅳ:客观主义-集体主义(教师为中心-集体化)。
33、基本模式以及适用于哪种教学内容的呈现?
•(1)操练与练习
•主要用于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阶段的功能,这是多媒体教学最常用的模式。
•该模式并不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和新技能,只是用来巩固和熟练某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已经通过其它途径学会了的。
•优点:①可以及时反馈相关的信息;②能够以多媒体方式有效地激励学生;③可以将学生的成绩及时加以保存。
(2)个别指导
•也称指导型,它是由计算机扮演讲课教师的角色,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或技能。•通常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一些较小的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只讲授一个概念或知识点。在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中,计算机先在屏幕上讲解概念、知识或技能,然后向学生提问并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每隔若干个教学单元或学习结束时,计算机就针对所学过的内容来提问,这相当于平时的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检查。
•优点:(1)学生参与程度高;(2)有利于个别化教学的开展;(3)教学效率高。•(3)教学测验
•计算机辅助测验(Computer Based Testing,简称CBT)是CAI或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BT的主要内容包括自动出试卷、联机测验或自动阅卷、测验数据分析。•测验分成主观性测验和客观性测验两类。
•主观性测验包括口试、写作、翻译、回答问题等。
•客观性测试又称标准化测试(考试),通常采用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匹配题等形式。
•计算机联机测验也称在线测验,指的是由计算机在屏幕上逐道显示题目,由学生通过键盘输入答案,计算机当场判断并予以评分。
•计算机联机测验系统的优势之一,在于它能够进行“适应性”测验。
•计算机自动阅卷处理,目前较多采用光学标记阅读仪(Optical Mark Reader,简称OMR)。•计算机辅助测验分析主要包括测验项目分析、测验信度与效度计算,以及因素分析等。
•(4)教学模拟
•用计算机来模仿真实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模拟:
• 管理模拟。计算机模拟在管理领域的应用非常有助于学生在管理决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 训练模拟。由计算机控制的模拟训练器能够产生逼真的训练、操作环境,可以在节约很多训练时间和经费的前提下达到同样的训练目的。
•计算机模拟的优点:
①高效、安全;②低成本;③形象逼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5)问题解决
•指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那些与实际背景较接近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求解给学生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应用、检验和精炼已经掌握了的概念和知识。
•问题求解模式的两种实施方法:
–
特定的问题求解。–
工具性问题求解。
•(6)教学游戏
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产生一种带有竞争性的潜在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与一般的电子游戏类似,教学游戏通常都有一套明确的规则,具有竞争性,最后一定有赢家和输家。
34、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步骤: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评价与修改----使用发行
35、声音素材:
①波形声音文件WAV:对实际声音的采样,可以重现各种类型的声音,包括噪声、乐声,以及立体声、单声等。该文件的扩展名为WAV,主要缺点是文件的容量较大。由于原始声音数据量太大,解决方法:利用硬件或软件方法进行压缩;适当降低音质。
②MIDI文件:即乐器指令数字接口文件,文件扩展名为MID。MIDI文件中的数据是一系列指令,它将乐器弹奏的每个音符表示为一串数字,用来代表音符的声调、力度、长短等,在发声时,经过声卡上的合成器将这组数字进行合成并通过杨声器输出。MIDI文件的容量要小得多。主要缺陷: 表达能力有限,无法重现自然声音。
36、图像素材:①BMP格式:是一种位图格式文件,用一组数据(8位至24位)来表示一个像素的色彩。BMP格式文件的规模比较大,不压缩。
②GIF格式:是目前Internet上使用的最重要的图像文件格式之一。压缩比比较高,文件规模较小,但仅表达256色图像。目前,GIF格式还支持图像内的小型动画。
③JPG格式:也称JPEG格式,是一种十分流行的图像格式,它的文件可以非常小。JPG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因此不适宜于存储珍贵的图像资料或原始素材。
37、多媒体创作软件按其对多媒体素材的安排与组织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基于页面的工具、基于图标的工具、基于时间的工具等三种类型。
38、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后兴起的更高层次的计算机用户接口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融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的交互。VR系统的特性:交互、沉浸、想象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人工智能也是一门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与一般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解策略和处理手段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第6章
因特网教育资源利用
39、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无限性、丰富与新颖性、广泛与无序性、廉价性
40、网络检索工具可以分为目录检索工具和搜索引擎两大类
41、网上交流的形式:电子邮件、网上论坛(BBS)、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系统
•文件下载:FTP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al)的缩写,是一种重要的文件传输手段。通过FTP,可以在因特网上的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互传文件,而不管这两台计算机的硬件及操作系统平台是否相同。
匿名FTP(Anonymous FTP)
•为了方便广大因特网用户,许多公共机构如大学、研究所等将那些对大家都有用的信息资源放在公用计算机(也称为FTP服务器)上,通过因特网,任何用户都可以和FTP服务器连接并免费下载文件。
•匿名FTP服务器中可供下载的信息包括以下三类:免费软件(Freeware)、共享软件(Shareware)和公共档案文件。
42、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
•概念
–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模式,它是指学生主要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特点
–旨在伴随着学习过程使学生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体验,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
–教师给学生提出待学习的问题或待探索的主题,学生借助因特网网络、图书资料和其他多媒体信息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过程中,并不排斥其他学习资源的综合利用。
实施过程:确定问题与目标;提供资源和工具;搜集、分析、组织信息,在网上发布成果;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43、WebQuest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伯尼·道奇和汤姆·玛蒂开发的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第7章 现代远程教育
44、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或Distance Teaching、Distance Learning)是指师生凭借媒体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
远程教育的特征: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教育组织在材料计划准备和学生支持服务准备两方面的影响; 技术媒体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把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提供双向通信,使学生可以主动对话并从对话中受益;通常不设学习集体,主要用作个人自学。
45、远程教育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19世纪中叶兴起的适合自学的函授印刷材料(最早起源于英国)、第二代:20世纪初兴起的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视听手段,第三代:20世纪末期出现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三个发展阶段。
46、现代远程教育是师生凭借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手段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因特网在远程教育领域的新兴应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的远程教育形态的出现与应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和抛弃原有的远程教育形态。
做到“五个任何”,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
从教学媒体角度划分:函授教学模式、无线电广播教学模式、电视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
47、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它们通常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表现;第二是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它主要由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多媒体课件及其他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学活动等构成。
网络课程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它是远程教育和远程学习最基本的资源。基本特征:开放性
交互性
共享性
协作性
自主性
第8章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48、校园网基本概念
Intranet:就是一类基于Internet技术的企业内部网络,它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连接。在Intranet中,除了能够完成传统局域网的所有操作外,还可以实现Web浏览、FTP文件传输、E-mail收发、BBS讨论和聊天等原本在Internet上才能实现的功能。
•校园网络(Campus Network)–通常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讯介质和适宜的网络技术与协议(例如TCP/IP协议等)以及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将校园内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同时通过防火墙(Firewall)与外部的Internet网络连接,以用于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局域网。校园网络是Internet技术在学校中的一个典型应用,换言之,校园网络就是一个特殊的Intranet。
校园网络的功能
•信息发布
–学校的Web主页犹如学校的一个窗口,学校可以通过这扇窗口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充分展示学校的形象。一般说来,学校主页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校历史、院系、部门介绍、专业设置、招生与分配信息、教学与科研信息等等。
•教学应用
–校园网的主要功能就是教学应用,它可以由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支持,以网络教学信息资源库作为信息来源,运用多种网络工具完成网络教学任务。
–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是学校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的支撑系统,它可以包括网络备课、网络授课、网上课程学习、网上练习、在线考试、虚拟实验室、网络教学评价、作业递交与批改、课程辅导答疑、师生交流、教学管理等模块。
–教学信息资源库:教学信息资源库是学校进行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多媒体素材库、教案库、课件库、试题库、学科资料库等等。
•管理应用
–建立在校园网络基础上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MIS)可以为学校在人事、教务、财务、日程安排、后勤管理等方面,提供一个先进的分布式管理系统。•科研应用
–共享各类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及学术信息资源,从而提高科研的效率,降低科研的成本。同时,可进行信息检索,探讨最新的思想,发表、交流学术观点,交换论文等。•数字化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以数字化格式存储海量的多媒体信息并能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联机查询、借阅等高效的操作,还可为管理人员提供业务数据,及时分析研究,加强宏观管理。
49、什么是人机工程学:也称“人类工效学”或“人体工学”。它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工作与学习的器具、方式和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其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
得以提高。
50、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微格教室是进行微格教学的场所。
微格教学系统 :微格教学设施包括主控室和微格教室两部分(详见作业)
第9章 教学设计
51、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基本要素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
52、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1、前期分析
2、教学目标的阐明
3、教学策略的制定
4、方案编写
5、成果评价
前期分析
•学习背景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
–通过分析背景因素、物质条件和教学特性,来描述教学系统是如何在“真实世界”的系统中进行的。
•学习任务分析
–以学习理论为依据,它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和未来教学的核心内容
•学习者分析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态(学习起点水平的分析、认知发展水平的分析)及学习风格与动机等因素
教学目标阐明的理论依据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三领域)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由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等组成。
•比较成熟的是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包括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大类,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更加具体的亚目标群。
•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化和个性化。•动作技能领域:直觉能力、体力、技能动作、有意交流
加涅的学习结果目标体系
•加涅和布里格斯等人构建了新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其分类结果可以大致与布卢姆的分类形成对应关系,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相当于加涅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情感领域相当于是加涅的态度,在认知领域加涅是以学习的复杂程度来进行划分的,而且与他的教学设计理论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目标分类 :我国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给出目标
•结果性目标
结果性目标主要是用于明确阐明学生的学习结果,阐明结果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同时还把结果目标分为知识领域与技能领域。
•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
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教学目标的阐明:ABCD要素
•A对象:学习者。
•B行为:完成教学后,学习者的终点行为。•C条件:是指学习者终点行为表现的条件。•D标准:终点行为的最低标准。
教学目标的层次
内部心理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
•总体目标。侧重描述学生内部的心理发展,用“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创造”、“欣赏”等抽象语言来表述学习结果,反映教师总的教学意图;
•具体行为。侧重描述学生达到目标时的具体行为,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达到总体目标时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例子,是我们评价总体目标有否实现的证据
•评价试题的编制
53、基本的教学策略的要素:教学过程的确定 学习方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
54、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过程的。
55、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分组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56、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 教学目标;
学科内容;
学习任务; 学习者的特点; 教师态度;
教学方法; 目标受众、实际约束和环境因素等
57、教学设计方案既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总结,也是实施教学的依据。
教学设计方案的形式:文本形式、文本和流程图相结合的形式、文本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等等
58、成果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指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在我国,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产品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活的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改产品,提高教学设计产品的质量。
59:选择你所熟悉的教材中的一章内容,制定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层次、制定时选择表述行为动词)
第10章 教学评价
60、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教学评价的主要特征:从本质上看,教学评价是一种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应当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明确教学目标是搞好教学评价的前提;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教学功能
教学评价的类型
•按评价功能分类
–诊断性评价: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评价。
–总结性评价:在教学结束时所进行的教学评价。
•按评价对象分类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侧重于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它又可以分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方面。
–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侧重对资源建设质量的把关,目前常用的教学资源评价方法包括自我评价、组织评价、使用中评价和过程评价。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价内容
–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上的知识,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评价标准
–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 •评价方法
–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依赖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评价主体
–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互动的评价模式; •评价重心
–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难以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国内外教学评价发展的新特点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重视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技术
•定量评价技术:
–测验、统计分析
•定性评价技术:
–观察、调查、测验、成长档案袋
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明确观察的时间、地点、次数和需要记录的实践和行为,设计或选择观察记录的方式和工具。
•进入课堂,依照预定的记录方式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后,及时对所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从系统的资料中归纳推论出评价结论。
课堂观察的内容
•通过课堂观察,主要是收集课堂中与有效教学相联系的师生行为反应信息。
•师生的课堂行为反应主要包括:
–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如:投入学习和非投入学习)
–学生行为的改变或习惯的建立(如: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或改变)–学生学习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特定方面(比如学生的课堂语言活动)–教师教学中讲课的清晰程度 –教师教学中教学手段方法的变化
–教师教学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特定方面(比如提问或表扬)–学习氛围 –课堂管理
调查
•问卷调查
–由被调查者来填写事先印好的问卷或表格来了解问题。
•访问调查
–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
测验
•教学测验的类型
–入门技能测验 –前测 –练习测验 –后测
•测验题
–主观性试题 –客观性试题
•测验质量的指标
–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档案袋评价
•学习档案袋的含义
–也称为成长记录袋,用于存放学生的学习作品。
–国内学者将其定义为:“用于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档案袋的特征
(1)档案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2)作品的收集是有意而不是随意的;
(3)档案袋应提供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4)教师要对档案袋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的类型
五形态: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以及课堂型 三形态: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
•档案袋的建立和使用
–确定评价对象 –明确评价目的
–确定要收集材料的类型以及收集的时间和次数 –制订调动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 –确定为成长记录袋评分的方法 –制订评价结果交流与分享的计划
教学评价实践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着重于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即采用教学评价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并根据教学目标对所描述的学习过程或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评价过程
–收集评价信息 –信息处理 –报告和决策
教学评价实践
•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是对学习资源建设质量的把关,是资源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评价标准
–科学性 –教育性 –技术性 –艺术性
多媒体教学软件评价标准
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工艺学记录
–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记录学习行为和事件。
•学习反应信息分析
–使用专用软件收集、分析学习信息
•电子档案袋
–利用Blog等建立、使用电子档案袋
•数据处理软件
–使用Excel、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教学评价
1.什么是教学评价?实施教学评价的意义何在? 2.教学评价有哪些主要的类型?
4.谈谈当前教学评价发展的主要动向与特点。
(1)遵循植物多样性和共生性原则,以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相对稳定、滞尘控温能力较强的本地常用和引种成功的植物为主。
(2)以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等为主,原则上不用大型乔木,有条件时可少量种植耐旱小型乔木。
(3)应选择须根发达的植物,不宜选用根系穿刺性较强的植物,防止植物根系穿透建筑防水层。
(4)选择易移植、耐修剪、耐粗放管理、生长缓慢的植物。(5)选择抗风、耐旱、耐高温的植物。
(6)选择抗污性强,可耐受、吸收、滞留有害气体或污染物质的植物。2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充分利用和保护绿地内现状树木。
(2)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
(3)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种类。
(4)合理确定快、慢长树的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
(5)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应控制在1:3---1:4之间。
(6)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左右。
3居住区绿化苗木的规格质量标准?(1)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cm.(2)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3.0m.(3)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4)宿根类不小于二年生。4居住区行道树的选择原则
(1)应选择冠大阴浓、树干通直、养护管理便利的落叶乔木。
(2)行道树的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径为准,株行距应控制在5m-7m之间。(3)行道树下也可设计连续绿带,绿带宽度应大于1.2m,植物配置宜采取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
5露地花卉应符合的规定
(1)
一、二年生花卉,株高一般为10cm---50cm,冠径为15cm-35cm,分枝不少于3个——4个,植株健壮,色泽明亮。
(2)宿根花卉,根系必须完整,无腐烂变质。(3)球根花卉,根系应茁壮,无损伤,幼芽饱满。
(4)观叶植物,叶片分部均匀,排列整齐,形状完好,色泽正常。6树木支撑,固定,浇水,应符合的规定
(1)种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5-20cm的灌水围堰,堰应筑实不得漏水。
(2)种植乔木应设支撑物固定。支撑物应该牢固,基部应埋入地下30cm以下,绑扎树木处应加垫物,不得磨损树干。
(3)新植树木应在当日浇透第一遍水,三日内浇透第二遍水,十日内浇透第三遍水,浇水渗下后,应及时用围堰土封树穴。再筑堰时,不得损伤根系。(4)浇水时应防止因水流过急冲刷裸根系或冲毁围堰,造成跑漏水。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致使树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
7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什么规定
(1)乔灌木的成活率应达到95%以上,并对未成活植物适时进行补栽。珍贵树种,孤植树和行道树成活率达到98%。
(2)花卉种植地应无杂草、无枯枝、无病虫害,各种花卉生长茂盛,种植成活率应达到95%以上,并对未成活植物及时进行补栽。
(3)草坪种植地应无杂草、无枯黄、无病虫害,覆盖率应达到95%以上。(4)绿地整洁,无杂物,表面平整。
(5)植物材料的整形修剪应符合设计要求。
(6)绿地附属设施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GBJ301的有关规定。8绿地建设责任规定
(1)公共绿地由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其中,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等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
(2)建设工程附属绿地由开发建设单位建设
(3)铁路、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的绿地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4)村庄规划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9绿地树木的管护责任规定?
(1)公共绿地由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其中,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分别由各主管部门或者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2)单位所属绿地,由该单位负责。
(3)居住区、居住小区内依法属于业主所有的绿地由业主负责,业主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护。
(4)建设工程范围内保留的树木,在建设期间由建设单位负责。(5)铁路,湖泊,水库等用地范围内的绿地由各有关主管部门负责。(6)村庄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绿地或者零星树木及管护责任不清或者有争议的,由所在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管护责任。
10损害绿化的行为有哪些?
(1)在树木旁或者绿地内倾倒、排放污水、垃圾、渣土及其他废弃物。(2)损毁树木、花草及绿化设施。
(3)在树木或者绿化设施上悬挂广告牌或者其他物品。(4)在绿地内取土、搭建构筑物。(5)在绿地内用火、烧烤。
(6)其他损害绿化成果及绿化设施的行为。11经批准可以砍伐树木的情形(1)已经死亡的
(2)发生检疫性病虫害无保留价值或者发生其他严重病虫害的。(3)因抚育或者更新改造需要且我移植价值 的
(4)因城市建设、居住安全和设施安全等特殊原因确需移植但无法移植或无移植价值的 12园林设计放线图应包括哪些内容(1)用地边界坐标。
(2)主要道路中心线坐标及道路宽度。(3)铺装广场定位坐标及控制尺寸。(4)建筑、构筑物及主要园林小品的定位坐标及控制尺寸。(5)水体定位坐标。
(6)假山定位坐标及控制尺寸。13植物器官根的形态与功能
形态:根是植物长期适应陆生生活的产物,在高等植物中的蕨类才开始有根的出现。根是被子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之一,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三类根类。主根和侧根由于发生于一定部位(主根源于胚根,侧根源于侧根原基),成为定根;不定根发生部位多种。由这些类型的根通过伸长、分枝、加粗和不定根的产生形成了直根系和须根系。
(1)直根系:一般为双子叶植物所具有,有一个粗壮并保持垂直向纵深生长的主根,和分枝繁多、粗度依次递减的各级侧根。一般由定根组成,少部分由胚轴上长出不定根参与其直根系。
(2)须根系:为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所具有。主根不发达,主要由多条陆续从胚轴和茎上长出的不定根组成,各条根的粗细相近,丛生如须。
直根系入土较深,为深根系,须根系为浅根系。功能:(1)支持与固着
(2)吸收、输导与储藏
(3)合成多种有机物
(4)分泌生长物质、核苷酸、酶等。14简述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答: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钟内和种间)与外界环境中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人们对演替的机制研究的还不够。在此列出的仅是部分原因:
(1)植物繁殖体(孢子、种子、鳞茎、根状茎)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15环境的功能及其特征
(1)环境的功能指以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构成的环境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发展所提供的有益用途和相应价值。
(2)环境的功能包括:空间功能、营养功能、调节功能
(3)环境的特征:整体性与有限性,变动性和稳定性、显隐性与持续性。16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分为5类:气候因子(光、温度、空气、水分、雷电)、土壤因子(包括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土壤动植物和微生物、土壤质地、结构和理化性质)、地形因子(地貌、海拔高度、坡度)、生物因子(群内部的社会结构、领域、社会等级)、人为因子(包括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引种驯化)。
按照有无生命的特征分为:生物因子(生物和人为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土壤、气候和地形因子)。
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程度分为: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17种群环境容纳量
在种群生态学中,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容纳量的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18演替的基本类型
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按照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按照基质的性质分为:水生演替、旱生演替、中生演替。按照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分为: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按照群落代谢特征划分:自养性演替、异样性演替。按照演替的动力可分为自发演替(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异发演替、生物发生演替。按照演替的方向可分为:进展演替、逆行演替和循环演替。19湿地生态系统
定义:湿地生态系统是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湿地植物的地区,它是开放水域与陆地之间过渡性的生态系统。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水文、湿地土壤、过渡性
功能:1)天然的基因库2)潜在资源3)净化功能(降解有机物)、阻截悬浮物、排除水中营养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的氮)4)气候和水文调节等功能。20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1、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例如光照强度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大气和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改变,这就是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同时,环境因子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生物对某一个极限因子的耐受限度会因为其它因子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2、生态因子的等值性和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不尽相同,不是等价的,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3、生态因子的补偿性。生态因子局部是能补偿的。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而不能以一个因子代替另一个因子,且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例如光照不足所引起的光合作用的下降可由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
4、生态因子的主导作用。虽然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具有等值性,但不不缺乏的情况下,一般有一种或几种以上的生态因子,对其生存和生态特性等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如春化作用中温度就是主导因子。
生态因子的主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发生转化的,处于不同生长时期和条件下的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要求和反应不同,某种特定条件下的主导因子在另一条件下会降为次要因子。
5、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数量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关键性因子叫限制因子。限制因子的消除对植物的影响较大,如北京城区的土壤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6、生态因子的阶段性。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这种阶段性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的变化造成的。例如低温对冬小麦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后的生长阶段则是有害的。
7、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参与生物生理过程或参与新陈代谢的因子属于直接因子,如光、温、水、土壤养分等。例如光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而那些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对生物作用的因子,属于间接因子,如海拔,坡向,经、纬度等就是间接因子,他们对生物的作用不亚于直接因子。例如四川二郎山的东坡湿润多雨,分布类型为常绿阔叶林;而西坡空气感干热、缺水,只能分布耐旱的的灌草丛,同一山体由于坡向不同,导致植被类型各异。
21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
1)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花卉为园林绿化、美化和香化的重要材料。在园林绿地中常用来布置花坛、花境、花台、花丛等。花坛、草坪及地被植物所覆盖的地面,不仅绿化、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防尘、杀菌和吸收有害气体等卫生防护的作用,大面积的地被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
2)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用花卉进行室内美化,装饰生活环境,丰富日常生活。花卉已成为表达敬意和友谊,增进团结,促进科学文化交流的最好方式之一。花卉不仅起到装饰美化作用,而且富有教育意义。
3)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输出国外,换取外汇或其它急需物资。又是花用植物,香料或其它经济植物。
22花卉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哪些?
花卉同其它生物一样,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大气及生物因子等。花卉的生长发育除决定于其本身的遗传特性外,还决定于外界环境因子,因些花卉栽培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花卉对这些环境因子的要求、适应以及对环境因子的控制和调节关系,正确了解和掌握花卉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因子有关的相互机理,是花卉生产和应用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课题。23温室栽培的作用
它可以调节温度、湿度、光照、CO2等环境因子。作用:1)在缺花季节提供花卉。2)在北方利用温室栽培热带和亚热带植物。3)进行促进栽培,提早并延长花期。4)利用低温温室保护越冬,还可用于春播花卉的提前播种。24对SO2,HF,CL2抗性强的树种有哪些?
1)SO2二氧化硫:忍冬、卫矛、旱柳、臭椿、水蜡、榆树、山桃。总之落叶树的吸硫力强于常绿阔叶树和针叶树。
2)CL2氯气:银柳、旱柳、臭椿、水蜡、卫矛、忍冬 3)HF:柑橘类、泡桐、梧桐、黄杨、女贞、梨 25园林树木叶色一般分那几类,并举例(6)
绿色类 :深浓绿色---油松、圆柏、雪松、云杉、侧柏、女贞、毛白杨、青仟
浅淡绿色---水杉、落叶松、金钱松、七叶树、鹅掌楸、玉兰
春色叶类:对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臭椿、五角枫的春叶呈红色,黄连木春叶呈紫红色。
新叶有色类:不论季节只要发出新叶就会有美丽色彩。铁力木
秋色叶类:呈红色或紫红色--鸡爪槭、五角枫、枫香、地锦、小檗、五叶地锦、樱花、黄栌 黄色或褐色—银杏、白蜡、柳、梧桐、柳、槐、悬铃木、胡桃、紫荆、栾树 常色叶类:紫色—紫叶小檗、紫叶李、紫叶桃
金黄色—金叶鸡爪槭、金叶雪松、金叶圆柏
有斑点或花纹—金心黄杨、银边黄杨、变叶木、洒金珊瑚 双色叶类:银白杨、胡秃子、栓皮栎、青紫木 斑色叶类:桃叶珊瑚、变叶木
26园林树木受生态因子(温度、水分、光照、土壤)影响产生的各种生态类型 温度:广温植物、狭温植物:大热量植物、中热量植物、微热量植物 水分:旱生(芦荟、龙舌兰、仙人掌)、中生(油松、桧柏、旱柳)、湿生(鸢尾、水松)、水生(睡莲、金鱼藻)。光照:喜光植物(杨柳松)、耐阴植物(人蔘、三七)、中性植物(槐、元宝枫、五角枫)。土壤:依土壤酸碱度划分—酸性土植物(杜鹃、山茶)中性((大多数花草)碱性(柽柳、沙枣)。
依土壤含盐量分—喜盐植物(盐蓬、老鼠筋)、耐盐植物(柽柳、红树)、抗盐植物(甜菁、盐地风毛菊)、碱土植物(柽柳、桑、白榆)。
27举例说明具有防护功能、美化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园林树种? 防护功能:1)改善环境—柳、卫矛、悬铃木、玉兰、女贞、黄杨 2)保护环境—柳、云杉、水杉、女贞、白蜡、侧柏 美化功能:1)色彩美—海棠、桃、杏、梅、玫瑰、合欢 2)芳香美—茉莉、玉兰、丁香、栀子花、桂花
3)姿态美—黄刺玫、榕树、球柏、垂柳、龙爪槐、垂榆 4)风韵美—松柏类、竹子、岁寒三友 生产功能:苹果、梨、桃、枣、柿子、板栗 28植物自然群落与人工栽培群落的区别
一个植物群体应被视为该地区各种条件密切相关的植物整体,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该地区的环境因子、各种植物本身的习性以及各植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等综合影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栽培群体是完全由人类的栽培活动而创造的。它的发生、发展总规律虽然与自然群体相同,但是它的形成与发展的具体过程、方向和结果,都受到人类的栽培管理活动所支配。人工栽培的植物群体结构都是模拟自然群体结构配置的。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各种树丛、防护林、林荫道、绿篱、以及苗圃中的苗木、公园中的花坛、花境、草坪等都是栽培群体。29园林布局基本原则 1 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2 功能明确,组景有方 3 因地制宜,景以境出 4 掇山理水,理及精微 5 建筑经营,时景为精 6 道路系统,顺势通畅 7 植物造景,四时烂漫 30森林公园设计基本原则 1)、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森林旅游的同时,重点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2)、建设规模与游客规模相适应。3)、以维护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4)、统一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做好宏观控制。31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生态原则: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植物
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植物群落结构合理,遵循群落的演替规律 2功能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艺术性原则:多样与统一,均衡与稳定,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 5地域性原则
32植物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分生组织: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进行细胞分裂的能力,完成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营养组织:同化、储藏、吸收和通气
保护组织:初生保护组织-表皮,次生保护组织—木栓层 机械组织:巩固、支持。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输导组织: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水分和溶于水中的各种物质的组。导管和管胞—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组成分子;筛管和筛胞—运输同化产物的组成分子。
分泌组织:产生、储藏、输导分泌物质细胞或细胞组合。常见的分泌物有挥发性、树脂、乳汁、蜜汁、糖类、单宁、黏液、盐类、杀菌素。
33.茎的形态和功能
形态:除少数植物的茎为三棱(如莎草)或四棱等形状外,茎与根一样是辐射对称的圆柱形器官。茎上着生较多的侧生器官,如芽、叶、花等。功能:
1、支持叶、芽、花、果
2、输导水、矿物质、光合作用的产物
3、贮藏营养 34.叶的形态和功能
形态:单叶和复叶。在一个叶柄上生有一个叶片的叶称为单叶,复叶是生有两个以上的叶片的叶。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叶片、叶柄和叶脱三者俱全的叶称为完全叶,如缺少其中任
一、两部分,则称为不完全叶。叶的大小、形状因植物而异。叶形变化也大,分类地位相近的 植物相似。叶片的整体形状、叶缘、叶裂、叶尖、叶基、叶脉也有很大不同。功能:
1、进行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具有一定的吸收、分泌作用。35.花的形态和功能
形态:被子植物的完全花通常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几部分组成。有的植物的花可以缺少其中一或多部分,则为不完全花。
功能:花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在花中形成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雌雄生殖细胞,并在花器官中完成受精,进一步形成果实和种子,以繁衍后代,延续种族。36.果实的形态和功能
形态 : 参与果实发育的花得部分来划分,可将果实划分为真果和假果。单纯由子房发育成的果实,称为真果;如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柑橘、桃茶的果实。除子房外,还有花托、花萼、花冠,甚至整个花序也都参与果实的形成的,称为假果;如梨、苹果、瓜类、菠萝等的果实。
参与果实形成是由单花或花序,雌蕊的类型,花的非心皮组织部分是否参与形成等,又可以将果实分为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三大类。单果是由一朵花的一枚雌蕊形成的果实称为单果。聚合果是由一朵花中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生长在花托上,并于花托共同形成的果实。聚花果也叫复果,是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功能:
1、在发育过程中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
2、当种子成熟后,则有助于种子的散播;
3、储备营养为种子发芽时提供养分。37.种子的形态和功能
形态: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它的基本结构包括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
植物种类不同,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因种类不同而异。形状有肾脏形、圆球状、椭圆形、扁圆形等。颜色以褐色和黑色较多,但也有其他颜色,如有黑、红、绿、黄、白等色。有的种子还具有翅、冠毛、刺、芒和毛等附属物。但他们的结构是相同的。仅因胚乳的有无而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大类,和子叶数的不同而区分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
功能:
1、种子的作用是增加植物种的个体数量。通过胚的发育产生新的植株,以繁衍后代,延续种族。
2、种子是种子植物渡过不良环境的有效结构形式。
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枣胚得到母体的保护,并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种子植物能够代替蕨类植物取得优势地位。
38城市绿线范围内绿地大致分为几类?
答: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39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是指一定时空同种个体的总和,是物种具体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种群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数量特征(二)空间特征(三)遗传特征(四)系统特征 40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变异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生物多样性一般具有4个水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群落层次上物种的多样性保函以下含义:
1)种的数目或丰富度 2)群落中各个种的均匀度 3)岛屿生物学地理学平衡理论 4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功能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一个生态复合体。生态系统是客观存在的,范围非常广泛。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能量流是单向的,物质循环是循环式的,信息传递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等,构成信息网。
42以公园设计为例,在明确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关系确定了公园总体设计的原则和目标之后应进行哪些设计工作?
答:综合性公园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出入口位置的确定;分区规划;地形的利用等改造;建筑、广场及园路布局;植物种植规划;制定建园程序及造价估算等 43群落的基本特征
(1)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2)群落中的优势现象:优势种
(3)群落的中间关联性:构成群落要具备两个条件: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
(4)群落的结构特征:具有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
(5)群落的稳定性:现状的稳定、时间过程的稳定、抗变动能力和变动后恢复原状的能力。(6)群落的交错性和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使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现象被称为边缘效应。44.园林布局概念
园林布局,即在园林选址、构思(立意)的基础上,设计者在孕育园林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主要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景、配景;功能分区;景点、游赏线分步;探索所采用的园林形式。45园林植物配植要点
16年司法考试刚结束,终于通过的我松了一口气,我是非法本,可能2017年的司法考试非法本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所以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一下。网上的很多关于司考的经验文章,我建议大家大量的看,然后筛除不适合自身的,把前人的、自己可用的汇总,制定计划。我就是这样做的。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15年本科毕业,行政管理专业,同年参加司法考试,总分250.当时因为刚刚接触司法考试,并没有什么经验,加上复习效率低,由此败北。2016年司法考试的通过让我总结了一些经验,我是在职司考,学习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效率的提高我必须放在第一位,下面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一、从最难的刑法开始学习
因为本人没有法律基础,所以在网上买了一些几块钱的视频,看看了解了解,先入门再说,在宏观上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开始攻读刑法,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资料的选择上面,我花八块多在淘宝上买了三大本的电子版本,因为上班时间老板是不允许看工作以外的书籍的,电子版本的三大本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记得当时买的时候,还额外送了很多资料,包括厚大视频,168金题,非常实用。三大本是很枯燥的,必须要结合视频观看才有助于理解。
二、及时掌握司考动向(例如新法出台、热点现象、非重点舍弃,报班的价值在这比较能体现);
三、制定详细的计划
民法、刑法前期要放在重点,因为理论性教强,需要彻底掌握。
四、复习资料的选取
1三大本指定教材即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俗称的“指定教材”,共三本,按照司法考试前三卷的考试内容进行编排。原为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司考官方教材。后在《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取消了“指定教材”的称谓,但是,作为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唯一司考专用教材,其“指定教材”的地位仍然是毋庸质疑的。因此,作为考生,也应当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当某些教材或者复习资料对某个观点存在争议时,我们应当以辅导用书的观点为准。当然,三大本中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不少内容似乎 对于司法考试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我们在复习时也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2.历年真题
对于司法考试而言,历年真题的作用是相当突出的,我们必须对它要有足够的认识——善待真题。应该说,历年真题是司法考试的精华所在,它将司法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以题目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也是命题专家智慧的结晶。如何用好真题是关键问题。曾经有位考生,仅通过看重点法条和做真题通过了司考,由此可见一斑。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真题必须反复的做,并且要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够真正搞懂每一道真题,而并非单纯的记住答案。在制订复习计划的时候,应当把真题练习单独列出来,穿插在每一轮的复习过程中。我的建议是,真题至少做两到三次。希望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每次对题目的内涵都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
五、几点嘱托
1、真题要做,还要练习答题规律,例如选对选错,认真审题;
2、要刻苦,不要押宝;
3、心要静;
4、紧张感与压力要有;
5、不要以难吓唬自己,也不要太不以为是;
6、不要熬夜、不要生病,病不起!
【执法证考试总结资料】推荐阅读:
山东执法证考试09-14
农业行政执法考试试题06-20
通信执法职业资格考试题库07-23
执法考试试题行政许可法部分07-15
规划执法总结07-19
执法队员年终总结06-16
执法大检查统计总结06-11
行政执法专项总结11-28
2024年上半年路政管理执法考试试题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