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

2024-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推荐8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 篇1

21世纪,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话、因特网让处于地球两端的人变得不再遥远。人与人交往已越来越密切,利用口语交换信息和表达思想的量越来越大,突发事件的汇报与指挥,招聘工作的陈述等都预示着只有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雄辩者,而那种“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喏”的人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了。《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因此,在区教委的关注和领导下,在区教科室的指导下,我校在区级课题《边远农村小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研究与实践》顺利结题的基础上,于2007年12月申报了并确立了市级课题《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探索》。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将1~6年级分设实验班,把实验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渠道,把现实生活作为练兵场,全方位、多渠道的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通过研究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如何提高自身说话能力的方法技巧。最终让学生突破不说、怕说的心理障碍,变“金口难开”为“口若悬河”。

一、我们的目标是:构建我校口语交际课典型课例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二、我们的任务是:

研究时间

研究内容

预期效果

1、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

2、在识字课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

1.听得专心

2.说得清楚

3、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

4、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

1.流利交流

2.文明交流

5、在口语交际课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

6、由说到写“交际作文”的模式。

1.主动交流

2.能说会道

三、我们的成员:我课题组成员及各子课题成员大都由中高技术职称老师组成,他们分布在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各自都参与过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有着一定的研究水平。有条件、有能力、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并且他们均有很高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具有科学的科研管理和研究水平,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负责协调研究活动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及时推广阶段研究成果。

唐海燕: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数十年,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承担项目申请、制订实施方案,、提供理论指导,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四、我们的做法是:

(一)、科学的管理是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基础——课题研究作为实现学校

办学目标的一个突破口

我们认识到口语交际是当今社会对人才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基本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因此,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堂为实验主阵地,把课题《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探索》的研究作为实现学校“以服务升品位,以质量求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一个突破口,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生,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因为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科学有序的训练。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的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听、说交往的能力。

1、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活动。而这种言语交际活动往往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就会调动出来,学习时的自我表现欲望才会增强。学生就会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创设的情境,最佳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的题目多种多样,需要创设的情境也是各不相同的。

(1)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材中有些内容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语言文字经过老师的口头描述会更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把口语交际回归生活体验,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

(2)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声音媒体、视频录像、演示逼真图画等,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逼真、充满感情色彩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口语交际情境中激活语言思维,自觉融入交际情境

(3)通过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教师能参与学生的活动,师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共演中,进入情境,实现交际能力的训练。

(4)通过模拟社会活动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中虽然能让学生掌握酝酿的口语交际的知识、技能,但单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慰问、做好人好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如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的话,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风土人情、景物;模拟“银行”、“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这样模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往活动打下基

础。

2、在多元互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训练、体会,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作好“互动”前的准备,让学生有话可说。

(2)加强“互动”中的调控,让学生会说。

3、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或突发事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动态的课堂生成和突发事件,是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课程教学资源之一,更为我们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4、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口语交际实践机会

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每分钟都应该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在每次的口语交际课中,让学生学到更多交际的本领,教师的课前准备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交际课应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交际心理,给学生创设听说互动的交际情境。

(三)、以现实生活为练兵场,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它具有长效性。短短的45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四)、定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检阅科研成果

学校在重大节日,(如国庆、元旦、五一、五

四、中秋等)举行各种大型活动,如:“祖国妈妈,您好!”作文比赛、“与坚强同行”诗歌朗诵、“月圆中秋”故事会等,各实验班也经常利用班会课举行各种活动。这样,在全校形成了一种口语交际的氛围,学生也乐于交际,从而善于交际。

五、我们的收获

1、教师的变化

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激发了教师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研究热情,促使其不断提升理论认识水平,迅速走进新课程,步入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快车道,在实践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2、学生的变化

通过研究和训练,学生掌握了如何提高自身说话能力的方法技巧。除了说的知识、技能训练外,还注重了说话时的态度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说话能力。另外还注重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多样的,变化的情景中学习、训练。最终学生突破了不说、怕说的心理障碍,变“金口难开”为“口若悬河”。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 篇2

1、优化体育活动环境

1.1、创造适宜的游戏活动环境

活动环境的创设在小学体育活动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活动环境不仅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 在小学教育实践中, 要特别重视小学的环境建设, 要千方百计的积极改善小学的活动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环境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如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场地开辟了游戏区、攀爬区、奔跑区、钻爬区、跳跃区、投掷区、平衡区等。利用家庭资源收集了轮胎、大油桶等, 放置在小学的场地上, 利用这些物体进行组装、改造、喷刷彩色后运用到小学体育活动中。做到了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体育活动环境; 同时在户外体育运动的时间安排上, 本着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安排学生活动的时间, 合理调配各个不同班级的体育活动时间, 除了统一设置活动的时间和内容以外, 还增加了不同老师、不同班级的自选活动时间, 让大家有一个自主活动安排的时间, 优化小学体育活动的效果。

1.2、创设小学良好氛围 , 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据调查, 学生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学生情绪的好坏, 直接受活动氛围的影响, 因此, 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对激发学生参与活动, 并在活动中展示学生的才艺至关重要。我们经常看到, 学生在活动中有时会因某种原因做不好某种动作, 或是一时掌握不了某种技能而不愿参与活动;以往的小学体育活动, 我们只买来现成的皮球、妞妞车、呼拉圈、绳子、风火轮等器材让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久而久之, 孩子对这些器材感到不新鲜了, 兴趣也渐渐淡薄了。此时, 我们利用废旧材料自制小学体育器材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 有趣的器材极大的调动了小学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搜集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体育活动器械, 如:沙包、毽子、棉棒、布制飞盘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优化体育活动器械及材料

2.1、统 筹多方资源 , 利用废旧材料开发研制体育器材

搜集废旧物品设计制作体育器械, 因为废旧材料的来源广泛, 所以会极大的丰富小学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既节约了小学在器械方面的开支, 又弥补了小学体育活动器具的不足。首先, 我们因地制宜, 充分搜集废旧物品自制各种环保体育器械。在体育器械的制作上我们力求简单并注重可玩性、安全性和艺术性, 趣味化多样化的活动器具会产生多样化的玩法, 这样会大大激发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利用饮料瓶、易拉罐、各种食品包装箱等, 经设计加工制作成各种花样的小学体育活动器具, 如用饮料瓶、易拉罐制作成梅花桩;用食品袋制作成供学生投掷活动的“流星球”;用食品袋和细绳制作成小小“降落伞”;用报纸制作成接力棒等。

2.2、创新性使用自制的体育器材

教师在使用自制的小学体育器材的时候, 在充分发挥其基本功能时, 还要创新开发此种体育器材的其他功能, 使自制器材充分发挥在体育活动中的多功能, 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如用旧花布制作成的“跳绳”, 还可以用来练习甩动等游戏;用废旧易拉罐等各种饮料瓶制作成的游戏活动器具, 可以用来发展学生的滚动、抛扔以及练习准确的投掷等各种训练;也可以当成“梅花桩”用来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再如老师和孩子们收集了很多很多的牛奶盒, 可以把牛奶盒当“标志物”进行障碍跑训练;利用盒子的大小, 摆放的角度不同来训练学生面对不同情况下的反应能力, 用增加难度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协调能力, 从而培养他们的机智果敢精神。

3、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长期规范的体育锻炼使学生运动的兴趣明显增强 , 体能和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且养成了一定的运动习惯, 不愿参与活动的学生几乎不存在。

(2) 使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游戏器具 , 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活动使学生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和思维活动得到的很好的协调发展与密切配合, 为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在体育活动中, 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 独立、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提高。

(3) 在体育活动中 , 学生的活动一般都是与同伴的共同合作 , 相互交往进行并完成的, 游戏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对输赢与友谊的概念逐渐有力认同感, 使学生对游戏的规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集体主义观念进一步增强, 合作与交往能力进一步提高, 促使原来孤僻的学生融入集体的大家庭。

(4)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体育器材 , 丰富了游戏活动的内容 , 使开展活动形式多样、生动、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恰到好处的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 所以, 使学生在活动中一直处于活泼、愉快、健康的氛围中, 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而且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5) 无毒无味安全的废旧物品制作的体育器械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 在小学体育活动中, 有效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教具, 不仅节省了资金, 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丰富了学生活动的内容, 增添了学生活动的形式,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活泼、安全、健康的活动氛围,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摘要:排球要:充分利用废旧材料, 进行组装、改造、加工, 将其应用到小学体育活动中去, 这样的玩器具既贴近学生生活, 又可一物多玩, 趣味性更强, 而且可以灵活变换活动方式, 不断更新体育活动材料,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废旧材料,体育活动,自制器材

参考文献

[1]徐莎莎.废旧材料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利用探索[J].小学科学 (教师论坛) , 2011, 05.

[2]刘波.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小学特色活动[J].新课程 (教研) , 2011, 07.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 篇3

关键词:语文;积累资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44-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探讨的能力,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广泛进行积极的社会实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因此,要积极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和积累材料。

一、创建班级“图书角”储备资源

由于我校是农村小学,阅读资料十分有限,除了学校图书室有一些书籍外,再无其它的阅读材料,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阅读这方面的资料极为匮乏,学生往往是吃不饱、吃不全、不够吃,就更不用说能够汲取阅读“大餐”里的营养了。但我们又不能等到有阅读条件的时候再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这样的等待可能要到猴年马月。基于这些问题,要想让学生能够有阅读材料,就需要主动创造学生阅读的环境。首先,教师带头把自己家中的书籍捐献出来,然后动员学生,把自己已经看完的课外读物拿到学校进行交流学习。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零花钱节约下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订阅自己喜爱好报刊杂志……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渠道拓宽书籍来源,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建班级自己的“图书角”,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有书可读,有自己喜欢的书读,能够读到适合学生自己的、健康的书籍,为学生积累素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注重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

著名教育叶圣陶说过,课文教材其实就是一个例子,学生学习这个“例子”的目的是学习方法技巧,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让学生自学将方法运用到教材中所有课文中。比如,在教学《卜算子·咏梅》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自主查询课外书籍,收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文字等资料,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在课前召开一个关于课文的展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短短两天时间里,学生就收集了近三十首关于毛泽东的诗词、关于毛泽东及红军长征的歌曲,甚至还有毛泽东诗词的手迹图片,收集了二十余首赞扬梅花的古诗。经过分析大家搜集到时的各类资料和素材,组织一个关于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红歌演唱会和图片展览会,并围绕梅花组织了开展故事接龙、诗配画等活动,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壮大胆量,大胆开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在教学《厄运中的海伦》一文时,先在课堂教学前安排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张海迪、霍金的资料,让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在班级中召开班会或演讲会,并让学生分组排演课本剧。教学前准备充分,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效果特别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如,在教学《向往奥运》时,先让学生通过课外书籍、互联网等搜集有关奥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感悟到体育精神与奥运的魅力,让学生了解北京奥运的盛况,激发学生对奥运的向往之情。这样的任务一布置下去,在几天的时间里,学生便搜集了非常多的关于奥运的资料,有奥运会的会标、会歌,每一届奥运会参赛图片,各种比賽项目的成绩单、各个国家获得的奖牌及排名、每一届奥运会中体育明星的图片及情况介绍,给体育明星们建立了档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放手让学生去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惊人的,这也是教师个人教学不能比拟的。因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指导学生整理好的资料等,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绘制插图,并在班级内开展评比活动,表扬优秀,树立典型,激励后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三、拓展课外学习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发一切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积极参与实践,搜集与学习相关的生活信息、资料,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推进多样化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就像是一本丰富多彩的“百科全书”,包罗万象,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观察,学会发现,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班级的小记者、文学等兴趣小组,让学生走到农村去,参观农村的新貌,通过调查访问,了解近年来农民生活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并指导学生与几十年前进行对比,通过调查采访,分析对比,写成传记或报道;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户家中,搜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俗歌谣、民间笑话等资料信息,激发学生多收集、勤整理、多练笔、多交流的良好习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写作等能力。让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联播》,并要求将《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第二天早读课时让学生复述昨天发生新闻,鼓励学生用心阅读《四大名著》,多阅读爱国故事、成语故事,在阅读结束后,通过写作的不甘落后内心感受,组织学生开展对名著阅读后的评论、感想写作等,既巩固了学习成果,又使语文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累材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日积月累。课内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到课外去实践,去应用。无论课内课外,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事事都做生活的有心人,爱积累、学会积累、并养成积累的好的习惯,做到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徐冬月.提高语言积累实效性的探索[J];语文学刊;2009.14期

小学语文试讲材料 篇4

1巩固“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二.教学难点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认识到乌鸦的聪明能干,并从中受到启发。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乌鸦喝水》的故事。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诶,谁的记性好?(指名复习生字)(二)自学第一自然段

请把书翻到83页

⑴ 师:第一自然段的的内容很简单,现在老师不教,让小朋友自己学,看哪个小朋友本领强,能借助拼音把这段文字读懂,① 师:谁的本领强?通过自学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生:一只乌鸦口渴了,找水喝。

师:课文上说乌鸦到处找水喝,加上“到处”,怎么样?(乌鸦找了很多地方)

生:说明这只可怜的乌鸦找了很多地方,可就是找不到水,他心里很着急。

②师:如果,你是这只乌鸦,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这时候乌鸦看到了什么,谁能说说。生1:我会很着急,很难受“我要喝水,我要喝水”。生2:喝不到水真难受。哎 生3:谁能告诉我,哪里有水啊

指导:乌鸦看见瓶子里有水,真高兴!可是却喝不着,多着急呀。读第一节的第2句。③师:请哪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来说说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指名2人)如果瓶子怎么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说看。生1:如果瓶子不高,乌鸦就能喝到水了。生2: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生3: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④我们再一起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注意突出“到处、可是、怎么办呢”。(齐读)

师(小结):小朋友真有本领。老师不教,你们通过自己学,把第一小节读懂了。

(三)自学第二和三自然段

⑴ 师: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帮帮乌鸦,请大家把书合起来,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喝到水呢? 生1:把瓶子打破。生2:放入沙子、用吸管吸 生3:把瓶子倒过来,抱着瓶子喝水 ……

⑵ 师:小朋友想得办法真不少,现在让我们看看乌鸦想了个什么办法?课文第二三小节,老师还是不讲,让小朋友自己学,看你们有没有读懂。

师:乌鸦叼起一颗小石子放进瓶里,书上说瓶里的水怎么样了? 生:瓶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师:如果把“渐渐”换成“很快”,行吗?

出示句式:瓶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读一读。

(“渐渐”是一点儿一点儿升高,“很快”是一下子升高。因为放一颗石子就升高一点,一颗一颗地放,所以只能用渐渐。)“渐渐”就是慢慢的意思。例如:“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 “奶奶的病渐渐好了。”

⑶师:(评价)乌鸦从喝不着水,到喝着水。它想的这个办法真好!好在哪儿呢? 师:为什么乌鸦叼石子放进水中,不叼小木头块呢?(木头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师:为什么乌鸦叼小石子,不叼大石子呢? 生:石头太大,装不进瓶口。

师:为什么乌鸦叼小石子,不叼沙子放进水里? 生:沙子太小,水很难上升,太慢了。师:这只是一直聪明的乌鸦啊

(四)总结全文

1、师:小朋友们,这篇课文真有趣,让我们重温一下乌鸦聪明的办法,我们一起再读课文。2、乌鸦开始喝不到水,后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着了水。它喝着喝着,心里美滋滋的。想想这时乌鸦会说什么呢?

生1:我太聪明了,想了个这么好的办法。生2:这水真好喝啊 生3:喝了水后,好舒服啊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1:遇到困难要想办法 生2:我们要像聪明的乌鸦学习。

生3: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灰心丧气,要静下心好好想想该怎么办,就像课文里的乌鸦一样

师:请把掌声送给陈可欣。

(五)板书设计:

19 乌鸦喝水

口渴

喝不着

优秀小学语文科组自荐材料 篇5

K J.CO

M 4

优秀小学语文科组自荐材料

xx语文科是一支年轻有活力、热情高涨的优秀团队,教师队伍如一泓清泉活水欢腾地奔向课改的前方,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花园里,它宛如一朵娇艳的奇葩,散发出阵阵清香。

我校语文科组现有教师22人,其中高级教师1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三名,研究生学历一名。现有天河区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2名。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语文科组的建设,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狠抓常规教研和教师培养。几年来我校语文科组涌现了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骨干教师。同时我校语文科组积极创设多姿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三年来,在广州市六年级语文能力知识竞赛中,我校学生佳绩频传,连续两年获得广州市一等奖,实属难能可贵。此外,还有2名学生获得广州市三等奖,4名学生获得区一等奖,5名学生获得区二等奖,7名学生获得区三等奖的好成绩。2007年代表我校语文科组的课本剧《木偶奇遇记》获广州市第五届学校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在天河区美文演读比赛中,我校语文科组参赛的《狐假虎威》荣获区二等奖,片组一等奖;2009年在区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选拔赛中,代表我校语文科组的《乡愁,一条走不完的路》在全区45间学校参赛队伍中,我校获得前8名的好成绩。

近年来,我们语文科组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全组老师在克服各种困难的基础上,科组建设不断得以发展和提高,并形成了工作扎实,教风严谨,团结协作,敢于争先,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科组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走出了一条符合校情的语文教研工作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以下从三个方面加以总结汇报。

一、队伍建设谋发展

1、制定三年规划,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习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我们一直以来致力于营造“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书香校园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的有关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为了教师的发展,我们科组提出了培养老师总的目标和要求是:“一年适应,三年成熟,五年挑大梁”。一年内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做好角色转换,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三年后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能胜任学校布置的教育教学任务;五年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挑大梁,把自己培养成为称职的人民教师,争取成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成为扎根教坛,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因此,根据学校的教师培养目标,我们要求科组的每个老师都要制定好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青年教师在三年培养期间,每人都要确立自身发展的计划和目标,每学年由学校行政和科组长根据个人发展计划中的目标来评价教师的目标达成度并提出下一学年的改进措施。通过教师的职业规划,科组的老师们有了自己的目标定位,有效提高了我们科组教师们的专业发展能力。同时学校还倡导教师“以书为师”,并为老师购买教育方面的书籍、教学刊物,很多老师自己上网购买教学用书,利用网络跟名师沟通,请教专家,讨论教育教学理论。

2、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为了有效促进我校语文科组教师们的专业化成长,我们每学期采用多种方式为教师们创造各种的学习机会,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几年来,我们紧紧依托区教研室的蔡小白、周卫华两位教研员,每学期定期邀请她们到校指导和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在两位教研员的引领下,我校青年教师们迅速成长,整个科组建设呈现出喜人的局面;同时我们还先后聘请了华师大梁永丰教授、张俊洪教授、市教研室教研员魏春峰老师、小学特级教师曾丽君老师、省教科所梅馨老师、小学德育杂志社的徐德卿主编、谢光灵社长、美国内华达大学王箭教授等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和教学沙龙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既让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悄然地改变,又不断提升了教师的文化底蕴,获取了大量有效信息。

我校语文科组还经常组织了全体语文教师参加名师课堂观摩活动和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师的教学观摩活动,观摩窦桂梅、王菘舟、薛法根等名师的课堂,争取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分期分批地派教师外出到上海、杭州、重庆、深圳等地学习,每次学习归来,教师们都要写一篇心得体会,作一次汇报,上好一节移植课。通过走出去的办法,既扩大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又提升了我校教师们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3、抓好青蓝工程,激励新老教师教学相长

“青蓝结对工程”是我校最为突出的一道亮点。我们科组对刚参加工作教龄在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由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带领,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从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辅导、论文等方面耐心指导,进行传、帮、带。师傅诚心实意地教,徒弟谦虚诚恳地学,达到师徒共同进步。根据师徒结队的工作目标要求,每一对师徒每周都要上交记录师徒结对的工作记事表,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徒弟的教学汇报课,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年青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及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我校参加工作时间不到2年的郭雅琴、邱平、侯月明三位新教师,均已经承担了区的研讨课,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好评。因此,通过青蓝工程和同伴互助,不但实现了骨干教师、老教师自身的不断提高,而且为我们语文科组打造出一支结构层次化,实践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化的教师队伍。

二、常规教研求实效

1、抓常规,夯基础,出实效。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我校行政人员和科组长深入课堂第一线,有效地把握好学校的教学方向。我们具体做法是:科组教研、集备、作业检查、批改、计划制定、上课、备课、中下生辅导、学生的各项比赛活动、总结反思等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常规工作,严格落实学校计划中安排:单周进行科组综合教研,双周进行年级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制度。在单周集体备课中,在集体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好中心发言,落实好课前进行集体备课,课中人人参与听课,课后大家共同评课的教研机制,真正使教研落到实处。全体语文老师以“天河部落”为学习、教研平台,定期浏览相关帖子及教研员的网页,关注全区的教学动态,了解最新信息,及时学习教研员推荐的相关理论文章。这样老师们在集备中共构教案,在授课中共同探讨教学过程,在评课中共同反思教学行为,在学习研讨中做到同伴互助成长。

2、搭平台,展风采,促成长。

我校是校本培训示范基地,加强教师理论修养、陶炼师德,不断提高实践新课程的能力,同时鼓励教师争上市、区公开课,努力给老师们创设一个发展自我的平台,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实现阶梯式的成长。十分可喜的是,我校语文科组的每个老师都非常积极,对市区公开课显出极大的热情。在两位教研员的厚爱和支持下,近三年来我校语文科组每学期都承担了区级研讨课例,充分展现了我校语文科组的精神风貌,也极大地调动起了老师们投身教学实践的热情。“外推辅助”与“内需驱动”的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我们科组教师们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近三年来我校语文科组教师参加区研讨课初步统计如下:

同时,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基本功扎实、符合现代化教育的教师队伍,我校语文科组老师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捷报频传。陈璧君、郭雅琴、阙梅、黄靖怡等老师参加校、区的青年基本功大赛,郭老师和王春华老师参加区的课内美文诵读故事组和散文组的比赛,阙梅老师参加区的阅读课展示比赛,她们出色的表现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张智坤、窦彩丽老师获得了市论文比赛的二等奖;窦彩丽老师参加区维权小品比赛获得了铜奖、参加广州市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和广东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分别获得了三等奖和二等奖。在各项比赛中,有效地促进了新课改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语文实践创特色

1、童心沐书香,阅读齐分享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已经成为xx小学语文科组建设学习型校园的一个抓手,我们科组每一学年都要举办大型的读书节,每一届读书节的有序开展,校园和家庭都洋溢着浓厚的读书氛围。例如我们开展“献一本看百本”献书建图书角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亲子共读活动,将家庭引入到热爱图书、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的行动中来;语文科组还分年段来举办了学生读书作品成果展,开展学生朗诵会、故事会、读后感集册、优秀日记集、书签设计等形式活泼的读书成果汇报会;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阅读之星”等的评选。在校园内营造了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同学们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教室里翰墨飘香,书卷味浓厚。

2、诵读美文经典,净化心灵

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地启迪自己的理性。我校各班坚持诵读不同的经典,低年段《三字经》《弟子规》《中华经典诗文》,中年段有《增广贤文》、《千古名句》、《80首唐诗宋词》,高年段《诗经》、《论语》、以及一些古文等。诵读经典使学生自我反省、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学生最喜欢欣赏古今中外的名人诗歌,如泰戈尔《飞鸟集》、冰心《繁星》,艾青《春姑娘》等等……利用广播站、兴趣班、晨会、午读等时间来评价孩子的诵读情况,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和现代诗的意境之美、情韵之美、哲思之美,吸引了许多孩子的阅读目光。在广州市万人读书比赛中,张校长指导五(2)班的林思颖获广州市二等奖,邱平老师指导五(1)班的罗依函《诚信为人之本》获广州市一等奖。有4人的新闻稿发表在2008年11月26日第2635期《中国少年报》等等。

3、创诗歌特色,打造诗香校园

一直以来打造诗歌特色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是我校语文科组努力追求的目标。科组以诗歌特色为突破口,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互融合,通过背、吟、唱、演、写等形式,引领学生积淀丰厚的人文素养,感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文学修养及理论水平,学校给每位语文老师赠送一本《美学散步》,并定期举行教师文学沙龙——美文朗诵会。现在“冰心班”“诗苗班”“淡月留香”“向日葵”诗社、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在校园中冒出。这些诗社的产生活跃了我校校园文学创作,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这些社团大部分由学生担任社长、总编,社员也独立承担了撰稿、收稿、选稿、评稿到改稿、编辑、校对、排版的全程工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对文学的兴趣。我们语文科组的各类社团还定期出版社报和班刊,如《诗芽》、《开启心窗》、《诗海》、《向日葵》等等。学校的诗歌特色活动,吸引了《现代小学生报》、《南方小记者》到校采访、报道。

现在我们科组一大批“文人墨客”,诗社、文学社的成立,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成为我校一面鲜艳的旗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见附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广州市天河区xx小学语文科组的全体老师,将锐意进取,描绘出教育蓝天上最美的图画,让我们在语文教学这一块园地里辛勤耕耘,幸福收获,22位语文教师将携起手来,并肩作战,争取再创佳绩。2012、5、6

xx小学语文科组创诗歌特色荣誉表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小学语文五年级听力材料题 篇6

1、短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列举至少四种写在下面。

2、请写出文中描述春天的色彩缤纷所使用的词语(不少于3个)

二、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1、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

2、下面3个题目,那个可以做这篇故事的题目。请你选择一个打“√”。(1)毛驴和老山羊()(2)老山羊和牛大哥()(3)毛驴和牛大哥()

3、毛驴听了牛大哥和话后“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说明了什么?

4、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四、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1、写出三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2、给文章选择一个恰当的中心思想。()a、本文赞扬了小草无私奉献的生命力。b、文中赞扬了小草奉献的精神。c、表达了作者敬爱具有小草精神的人。听老师读短文,选择最正确的答案。(4分)

1、美国人为纽约市感到骄傲的是:(1)全市有七百五十万居民。()

(2)有一百五十万辆汽车。()

(3)拥有最高的摩天大厦和最大的港口。()(4)每天有二千九百六十万磅垃圾。()

2、纽约人每年:(1)住摩天大厦。()

(2)坐最好的汽车。()(3)制造的毒气是他们汽车平均体重的五倍。()

(4)落后五十年。()(5)生活在最肮脏的都市。()

(6)有垃圾七百五十万吨。()

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篇7

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 要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得, 就需采取诸如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巧设疑问、小组竞赛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兴趣中获取知识。笔者在教学《周总理借书》这节课时, 为了把课堂打造成高效和谐的课堂, 特意翻阅了大量资料, 并在查找资料时写了一篇充分体现周总理一生鞠躬尽瘁精神的笔记。当笔者声情并茂地把笔记内容介绍给学生时, 学生可能是受到笔者“声情并茂”的感染, 都被感动得流泪了, 他们体会到了总理精神的伟大, 所以在笔者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听课听得特别认真。

二、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

有关资料表明, 小学生的定力和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为此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兴致盎然, 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主动性思维。一是当小学生在课堂上和教师说“教材课文内容掌握得差不多了, 没有其他问题了”时, 这说明学生要开始“偷懒了”, 此时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接续工作, 紧跟着追问加深课文理解的问题, 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课文。二是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跟进“服务”, 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惑答疑, 最后使学生了然于胸、豁然开朗。三是当学生的学习思维处于低谷不愿意动脑去解决问题时, 教师要及时提出可能引发学生注意力的问题,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只要学生有了语文的学习兴趣, 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进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会对学生将来的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的作用。因为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的形成, 会成为学生个人的一生的宝贵财富, 让学生受用终生。为此, 在小学阶段就要想方设法、下大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让他们边读、边想、边记, 从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后, 就能自己去找书读, 就能有所收获。“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特征、社会风貌等。如《祝福》中那“年年如此, 家家如此”的年终祝福的气氛, 鲁四老爷那阴冷、破旧的书房, 柳妈的愚昧迷信, 鲁家对寡妇的鄙视, 鲁镇人与人之间毫不关心的冷漠关系, 构成了一幅当时的社会风俗画。在这风俗画里, 无不笼罩着封建礼教的浓重阴影, 为悲剧人物祥林嫂设立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典型社会环境, 把她一步步逼向生活的尽头。这也使小说中的人物与主题更典型, 更具有普遍意义。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以上三方面鉴赏小说后, 还应注意启发学生认清人物、情节、环境、主题之间的关系。当然, 如果对某部然说得有些低俗, 但是它至少说明阅读能够给人带来“财富”。所以, 更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进行语文的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基础, 学生进行学习遇到什么难点和重点, 了解透彻后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减少教师课堂教学的无效劳动。在教学中注重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进而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去质疑。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告诉笔者应在小学生感觉到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提出不懂的问题。在讲《蝙蝠和雷达》这节课时, 有个学生很冒失地站起来提出了“为什么课文中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学生提出问题, 说明他在动脑, 此时教师要保护好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问题先去读教材想办法了解。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要注意发动全体学生互动交流, 经过讨论交流来着力培养学生解疑释惑的能力。

五、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

我们知道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家庭不同、经历不同, 所以小学生上学时, 会在事情的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也都存在差异。为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按照新课标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本,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的课堂互动交流要对学生分出层次, 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作业安排和不同的教学策略。

六、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教师和学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教与学, 因为没有了教就无法让学生跟着教师学, 反之亦然。在课堂互动交流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 即使是不正确的意见, 教师也要认真听, 然后予以及时纠正, 这样不会打击学生在课上发言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麻雀》一文小结时说:“这篇课文记叙了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故事, 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的母爱”。教师的话音还没有落, 有一位同学立刻站起来说:“老师, 我们不应说是母爱, 因为教材中并没有说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笔者当时脸红了, 马上笑着说:“你想得很对, 老师的概括不准确, 那么你觉得该怎么说才准确?”课堂顿时活跃了, 学生七嘴八舌地交流开了, 经过交流最后得出了结论。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十二小学)

小说作全方位的鉴赏, 还需从结构、文学语言、艺术表现等诸多方面进行细致分析, 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小说的精到之处。

综上所述, 在中职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分析中不仅得到了小说的主题, 更有助于提高中职生小说的鉴赏能力, 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个人文学修养和基本素质, 对其一生而言, 将受益匪浅。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研究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应该被进一步拓展,通过跨学科的方式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让学生在更加灵活的环境中,通过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要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增强语文实践能力。这一新要求实际上也是在强调,学生各阶段的语文学习都不应该仅仅是局限在基本的语文教学教材和单纯语文这一门学科内容的涉及,而是拓展学习的宽度和广度。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小学语文拓展教学也就有了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于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对于实际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重要性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其自我控制能力一般较差,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不容易被激发并且通常也不能集中较长的时间,这无疑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增加了难度。而相对于基础的语文教材来说,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素材一般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也更加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此外,没有了考试这一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轻松,也更容易融入到阅读中。

例如在学习课文《一夜的工作》之后或者之前,教师都可以选择适合的阅读文章提供给学生。甚至可以播放有关周总理的纪录片、电影等,通过这种更为形象、生动的“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补充。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对于语言的掌握和使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阅读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阅读素材,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指导下,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例如古诗、散文、童话等不同类型作品的选择的组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语言语言表达形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对某一种语言形式的兴趣。

3.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素材一般是教学内容延展,其中不可避免的也会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适合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观进行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观念。

例如在学习完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詹天佑》后同步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阅读一些有关中国铁路建设的文章。例如《驴拉的火车》、《青藏铁路》等。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了解铁路建设的不易和艰辛,还可以再结合有关詹天佑所在时代中国状况的材料从而让学生对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坚毅的品格有一个更为充分的了解,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措施

1.素材的选择应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不论怎样来说,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不应该脱离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拓展阅读素材的选择,一是对于教学内容的补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印象。二则可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对于三国的背景、人物关系以及周瑜和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教师可以选择《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内容让学生阅读。例如《三国演义》有关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都是很好的拓展阅读材料。选择《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这样虽然在内容上有所差别,但是文章的主题相似,都涉及了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智斗”。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将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再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自己找出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周瑜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的基础和关键,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也是如此。不论是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还是学生自己的阅读效率和质量来说,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关键性的内容。除了教师对于正确阅读习惯的介绍之外,教师更应该重视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观察,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阅读方式并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

例如在阅读小学语文课文《草船借箭》相关的拓展阅读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前首先思考一些问题,例如“文章体现了诸葛亮(或周瑜)怎样的性格特点?”、“你觉得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样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可以使学生阅读更加具有目的性和条理性。此外,教师也可以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笔标注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者是片段,在一遍阅读之后再对标注的内容进行反复阅读并进行思考。

3.营造适合的拓展阅读氛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活泼好动的天性可能很難长时间的坐下去阅读一篇文章,尤其是对于不同于课文教学的语文拓展阅读来说,没有了课堂教学这一形式的束缚,这一现象可能会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适合语文拓展阅读氛围的营造就显得十分重要。

例如,我校各班建立的班级图书角,学校设置的小书吧、图书室都成为了学生进行语文拓展阅读的场地,这样在具有浓厚阅读氛围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投入到拓展阅读中。组织学生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邀请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并且,读书对子、班级间读书交流会等都是很好的适合拓展阅读氛围的营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在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各项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学生正确道德品质养成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语文拓展阅读并对此积极提供机会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百川.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2).

[2] 冯惠.关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俪人:教师,2015(21).

[3] 郑彩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

上一篇: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下一篇:初中优质课评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