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合规执行力建设
11月21日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获嘉县支行全体员工聚集在那里,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合规醒言》。《合规醒言》是河南银监局制作的警示教育片。该片收集了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典型案例,教育和警示大家一定要合规经营、合规操作、合规管理,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该行要求全体员工认真观看,做到有所启迪、有所提高,要深刻领会,做到坚守底线、奉公守法。要深入分析每个事件、每个悲剧的成因,真正领会实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举一反三,做到遵章守纪、照章办事。要恪守职业操守,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遵章守纪,端正言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提高自身的合规经营意识和制度执行力,时时、处处、事事以敬业、真诚、严谨、自律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做到人人主动合规,事事处处合规。
从3月份以来,按照河南银监局统一部署,获嘉县支行围绕“合规执行年”这一活动主题,制订了活动方案,签订合规执行责任与承诺书,组织了学习活动,制作了条规卡,强化合规执行力建设,严防各类风险和案件,在全行上下掀起了一股自上而下“讲合规,促经营”的学习教育风气,形成了“人人学合规、人人懂合规、人人讲合规”的良好环境。
一、制度制定存在的问题
1. 制度的可操作性差。
主要表现为: (1) 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 政出多门, 前后矛盾, 让员工左右为难, 无所适从, 最终产生逆返心理。例如, 在我们的工作调研中发现有的基层企业, 同是一项安全的管理要求在不同的制度中要求不一, 让员工不知如何遵守, 去执行哪一个? (2) 制度过于文字化, 或者意义含糊。例如, 某单位在厂务公开有关制度中规定, 凡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公开, 凡关系单位发展的重大事项要公开, 凡能够公开的一律要公开, 但操作起来还是不清楚具体有哪些事项要公开。没有具体的说明, 含糊不清。 (3) 制度定得过于繁琐, 一般员工很难准确掌握, 不能很好地执行。
2. 制度体系不完备。
一是对制度的执行没有规定相应的保障条款。如某单位《现场施工管理规定》中有一条:严格禁止无照施工队伍施工。但至于怎么样算是无照施工队伍, 出现了无照施工队伍怎么办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奖惩规定不明确。如翻阅一些规章制度, 可以发现诸如表现优秀者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违反规定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等措辞, 没有一个量的概念, 让人看后不知所云。三是对制度的执行者缺乏必要的约束。如制度规定, 对在工地不配戴安全帽者, 发现一次罚款5元。为什么这么一条简单且很有必要的规定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原因在于管理者即使不执行这一规定, 一般也不会有人认为他有过错。应该明确的是:员工不配戴安全帽, 是员工违规;而管理者发现员工不戴安全帽却不进行处罚, 则应看作是管理者违规。遗憾的是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了。
3. 制度长期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
一条规章, 十载不变, 许多制度存在的条件已经不存在, 但制度却照施不误。建立制度的唯一目的是提高效益和效率, 当一种制度已成为发展的障碍, 我们为什么一定还要遵守它呢?因此, 我们还有一项很重要但往往不被人重视的工作就是:废除制度。发现有很多制度早已不实行了, 但仍然堂而皇之地存在, 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一种假象:既然有的制度存在, 但可不遵守, 那么其他的制度也不必遵守。
4. 制度的制定者一厢情愿。
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 往往过于强调机构的利益, 希望员工规范言行, 服从指挥, 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行事, 但却很少考虑被管理者的立场和个体利益, 所以这些制度生来就是不公平的, 也不可能被大多数员工认同和接受。有的企业制定制度没有规定严格的程序, 未经论证, 未经必要的审核, 更没有经过事实的检验便草草出台, 结果是一经实施却发现漏洞百出, 最后也只有草草结束。
二、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制度本身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而制度的实施行为是主观能动的, 制度难以执行除了客观的因素外, 也有其人为的主观原因。 (1) 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如某社区物业管理制度, 其中有这样的规定:“凡在公共地段乱搭乱建者, 罚款50元~100元;私养家禽, 公共地段种植蔬菜农作物者, 罚款10元~50元;践踏草地、攀折花木者, 罚款10元~50元, 。”但自笔者搬入这个小区近6年来, 却从不知道有人因此而受到处罚, 且要乱建的还在建, 养禽种菜的还在种, 践踏花草树木的也还是屡见不鲜。为什么这些制度执行不下去?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三:一是制度执行者缺乏公心和责任感, 要么碍于情面, 要么有心偏袒, 要么是司空见惯, 麻木不仁;二是执行制度不能持之以恒, 热一阵, 冷一阵, 时间一长便熟视无睹;三是制度的学习宣传不到位, 甚至连执行者自己都很难把制度的详细规定一五一十说清楚, 更何况是一般的居民, 早将其抛之脑后。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我们的制度执行中是否存在呢? (2) 制度的权威性。我们在执行制度是否会出现“弹性过大、灵活性太多、原则性不够”的现象, 对出现的问题自作主张、先斩后奏、明知故犯等行为。有人认为:制度遭到破坏, 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缘于领导者自己首先破坏制度。这一观点固然有失偏颇, 但也不无道理。作为普通的员工或者管理者, 他们迫于压力一般不敢违反制度, 而只有领导者有权超越、甚至改变制度, 因为领导即使违反企业的内部制度往往并不会因此受到处罚。现在这种现象并不是没有, 只要有领导的批条, 有领导打招呼, 问题都可以解决, 而不管是否违反了原则。因此, 领导者要严于律人, 自己要做好表率。 (3) 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一是是否有人监督, 二是监督的方法是否可行。制度的执行情况要有专业部门去考核, 做到责任明确;监督或考核机制要切实可行, 否则适得其反。举个案例:1997年, 美国安然公司为了保证员工不断进步, 采用了一套绩效评估程序:对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横向比较, 按绩效将员工分为5个等级, 这些级别将决定员工的奖金和命运。但是, 事与愿违, 这套系统实际上形成了个体重于团队的企业文化。有位老员工说:原因很简单, 如果我和某人是竞争对手的话, 我为什么要去帮他呢?到后来, 这种压力拉动型的绩效评估机制也就逐步转化为一种拉帮结派的官僚系统。甚至有些部门经理开始捏造问题, 篡改记录, 赶走那些自己看不顺眼的员工, 公司的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三、如何搞好制度建设, 提高执行力
1. 让制度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最有效手段, 也是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企业建立、制定的制度不要求多, 要科学、规范, 在于能够被更好地遵守执行。衡量的标准有四点: (1) 制定制度要有标准; (2) 检查制度的实用性; (3) 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4) 与上级要求是否合拍。
举个例子说明:假设三个人要分一块金币, 如果由第一个人切金币并且又先挑金币, 尽管你对切金币的人进行反复的思想道德教育, 也很难保证他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如果我们从制度上这样规定, 可以由你第一个切分金币, 但是必须让其他两个人先挑。制度稍作调整, 结果会怎样?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做到平均, 因为一旦分得不均, 吃亏的是他自己。检讨一下我们的工作方法, 往往就像第一种分币法, 热衷于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空洞的说教和作指示上, 对制度本身的缺陷却关注甚少, 而这恰恰是制度难以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
2. 制度的发布要规范。
既然是制度就必须规范, 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不能凌驾或超越国家法律法规。但如何保证实现上述目标?这就要规范制度的发布程序, 企业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直接面对广大企业员工, 这些制度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经济效益, 制度的发布更应规范、透明。应遵循以下程序: (1) 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相结合, 制定制度初稿; (2) 基层管理部门初审并修改; (3) 专业管理部门审核并签署修改意见; (4) 根据两级管理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初稿; (5) 基层管理人员将修改后的制度报专业管理部门审批; (6) 企业高级管理层审查, 签署审批意见后的制度发布执行。
只有按照规范的程序发布规范的制度, 才能规范各项管理工作, 才能保护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 才能避免以上各种问题的出现和发生。
3. 量化制度内容。
管理就是一门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管理者水平的高低, 不在于能否让高素质的员工把事情办好, 更重要的是让素质一般的员工把工作做好, 让每一位员工在执行同一项命令时, 能够按照管理者的意识, 把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好。这才是领导高素质和管理艺术的反映。这里所说的“保质、保量、按时”就是一个量化管理的概念。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 制度的内容就要量化, 要让企业员工知道去做什么, 到哪做, 什么时间做, 怎么做或做到什么程度。这些内容都要在制度里明确量化, 这样才能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知道工作怎么干, 工作标准是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有的员工认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订的太多, 不利于员工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我们十分赞赏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员工, 企业的发展也需要许许多多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职工, 企业才能健康地发展。但任何个性和创造性都必须有利于企业整体的利益, 否则其个性越强, 创造力越强, 对企业利益的损害就越大。所以对于企业的所有员工, 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制度来约束每一个人, 只要你是企业的员工, 你就必须接受, 而且必须按现有制度来执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就是说, 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没有制度不管的人。制度的执行标准都一样, 这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一个保障。
有了好的制度还要有规范的执行者, 人的因素不可忽略, 毕竟制度的执行、考核还是要由执行制度的人来完成, 所以制度的执行者要一碗水端平, 保证制度执行公平公正, 才能真正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 制度的考核要严格。
在这里再给大家讲两个管理学著名的定律——酒与污水定律和木桶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 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 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水桶定律则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 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污水和短木板像果箱里的烂苹果, 如果不及时处理, 它会迅速传染, 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 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间精心制作的陶瓷器, 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 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 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 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 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 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 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我们如何提高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是光有完善的制度就行了, 还要有严格的考核, 管理制度一经公布, 就对企业组织内部任何人都具有约束力, 都要严格遵守执行。领导也不例外, 领导只有以身作则, 带头执行。一旦有违反行为, 同样接受处罚, 坚决不搞特殊化, 这样才能形成下梁正的良好企业氛围, 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与有效, 企业的管理才能真正的提高。
5. 制度的修改要及时。
就像前面讲的一样, 有了污水要泼掉, 木板短了要加长。企业的制度建设也一样, 也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否则“污水和短木板”就会成为阻碍我们工作的瓶颈, 妨碍企业的发展。
制度都是人订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 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及生产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订、完善我们的各项制度。制度的修订要注意及时和定期。
当我们的设备更新改造了、当我们的工艺流程发生变化了、当我们的运行参数重新调整了, 那么制度就要及时修订, 操作规程就要及时修改, 应急预案就要及时变动, 巡回检查路线图就要及时重新制作。这就是制度的及时修订。
当我们总结一个阶段的工作时, 就要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和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是执行力不够的要加强考核力度, 是制度有缺陷、不完善的, 要组织有关人员修订完善制度。这就是制度的定期修订。这样才能保证美酒飘香, 不被污水污染;木桶完好, 甘甜清澈的泉水才能盛满木桶。
关键词:电力安全;执行力;考核机制;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4-0128-02
电力安全建设执行力是指电力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执行安全建设策略、完成安全建设任务的能力,是电力企业强化内部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电力安全生产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由于电力生产潜伏着诸多不安全因素,属于高风险行业,若安全建设不到位极易给职工生命安全、电力企业发展乃至社会和谐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强化电力安全建设执行力,严厉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出现,确保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得以贯彻落实,保证电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1 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呈现出持续迅猛发展的态势,这与各行各业的支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力行业便是其中之一,其为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是其他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比拟的。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国内大部分电力企业都纷纷开展了以安全为核心的系列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电力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使我国电力事业逐步走上了一条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而,现阶段的电力安全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需求之间仍就存在一些差距,尤其是电力安全建设执行力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总的来讲,可将电力安全建设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电力安全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我国当前现行的电力安全建设技术规范的角度上看,已经相对健全。然而,在电力安全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对有关技术规范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却显得不足。较为典型的问题有工作票的填写与执行缺少规范性,对于惯性违章、未遂事故事件的处理跟踪力度过小等等。究其根本原因是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技术规范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电力安全建设的认识,抓好预防工作,控制事故的发生。
1.2 电力安全建设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现如今,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都已经日趋完善,各类文件条款的规定也都十分严格,但是在实际落实执行上却显得有点不足。电力企业对于上级提出的问题都十分重视,而对于日常工作中的一些违章情况却总是不以为然,加之对违章行为的处理也比较随意,处理的方式也有以罚代管的嫌疑,这在一定程度不但没有有效地控制住违章行为,反而助长了违章的恶习。同时,有些单位在安全建设工作的落实上缺乏应有的深度,安全工作虽然安排的很多,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是少之又少,对于上级安排的工作重传达、执行,却缺少跟踪,总是要求安全管理人员要深入到现场中去,却并未结合具体的岗位职责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这些种种都是由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的,所以,有必要强化执行力,做好执行与跟踪不相离。
1.3 电力安全建设的考核机制不完善与执行不够
评价考核机制的完善与执行直接关系到电力安全建设的成效,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实际中,随着电力行业的日趋完善,考核机制却未能及时地更新与完善,而就现有的考核机制,在执行中也有畏首畏尾之嫌。如有些单位在日常建设工作中,未按照具体情况对职工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也不查明原因一概从严考核,更有甚者还随意加重考核力度,对由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更是如此。过于严格的考核不但无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给职工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出抵触情绪,这极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此外,还有部分单位在对某些普通问题的处理上力度较重,却对严重违章情况处理较轻。以上种种都与考核的最终目的和原则相背离,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是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与盲目的执行。为此,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与准确的执行是电力安全建设到位不可或缺的。
2 强化电力安全建设执行力的措施
2.1 提高对电力安全建设的重视程度
在电力企业生产建设中,要想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建设的重视程度,强化安全建设执行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1.1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人的安全意识是强化电力安全建设执行力的关键。电力企业要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途径,重视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使其能够将专业管理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人员在生产安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还应当深入到班组,定期对员工开展交谈及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通过剖析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使员工吸取事故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再发生,并从自身做起,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生产作业,从而改善电力安全建设现状。
2.1.2 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强执行力氛围。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能够被员工接受和遵循的安全作风、安全思想、安全建设机制以及行为规范等。当前,由于部分企业缺乏安全文化建设,致使领导和员工普遍存在轻视安全建设的思想,进而导致安全基础工作不稳妥、安全建设工作重点偏离、安全工作作风被弱化等现象的发生。所以,电力企业必须重视以强执行力为核心的安全文化建设,使全体员工受安全文化的影响自觉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三违”现象,真正做到“四不伤害”。
2.2 加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是强化安全建设执行力的有力保障。为此,电力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首先,电力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下,企业第一负责人为安全生产总负责人,每一名员工均为安全责任人,安全生产总负责人要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电力企业要遵循“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按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职责规范要求》,将安全生产责任经层层分解之后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和员工身上,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负责的安全管理体系,以此让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建设的工作中去。其次,应对业务流程进行细化。想要进一步提升职工的执行力,就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细化和优化,并针对不同的业务流程制定出与之相应管理制度。可依据具体的职能定位,结合科学化、标准化的要求,对现有的职责以及流程标准重新归类,使之细化。同时,还应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且高效的业务流程,并制定出不同的制度及其相关标准,借此来增强可操行,从而达到提升安全建设效率的目的。
2.3 健全电力安全建设的考核机制
电力安全建设应当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并借助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消除或减少不安全行为,同时应在容易出现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以及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借此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监督考核是确保安全建设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其能够及时发现各类不安全的隐患,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2.3.1 加大监督力度,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从客观的角度上讲,监督是安全建设执行力的核心,监督工作做得好可以及时发现安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便可以使相关责任人积极采取有效的行动进行控制和改善。为此,应当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合理的监督方式。监督人员应对各个岗位及其辖区内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督促执行人员对安全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改进,借此来增强执行力。
2.3.2 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就电力企业而言,其安全氛围的形成需要不断的强化。使违规的责任人从经济上、名誉上得到惩罚;使做得好的责任人获得应有的奖励。当职工的行为得到相应的对待时,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积极的,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执行力。为此,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对于安全工作成绩较为突出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做得不好的给予适当的惩罚,这有利于安全工作的正面执行。
2.3.3 贯彻落实责任追究制。想要进一步提升安全建设执行力,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责任追究制。通过对相关人员安全失职、失责和违章行为的责任追究,把职工岗位与其切身利益结合到一起,让全体员工都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制度,使各项安全规程在具体实施中获得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保瑞.以执行力建设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J].宁夏电力,2009,(S1).
[2] 轩华.电力企业执行力提升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08,(1).
[3] 余勇.探讨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风,2012,(7).
[4] 胡浩.分析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要素与途径
[J].经营管理者,2012,(9).
作者简介:刘光旭(1986—),男,四川资阳人,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安全。
合规是农商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农商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强化合规风险管理,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戴尔在他的《戴尔战略》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我们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成长时,如何还能保持创业者的精神?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在管理上遭到的神秘的事,是文化。”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先进的企业是用良好的文化做支撑的。因此,只有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才能确保农商银行业务经营稳健发展。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合规与发展的必要性
要实现农商银行可持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的指导思想,立足实际,确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合规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达到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风险,实现稳健发展。
一是把握好加快发展与依法合规经营的关系。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要生存就必须加快发展,提高竞争力。但加快发展必须把依法合规经营、防控风险作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在规定的经营范畴内开展业务。二是把握好加快发展与合规管理的关系。合规管理的目的是有效避免在经营中可能受到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经营损失或社会声誉损失的风险。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内控管理长效机制,防止弱化管理和习惯性地走违规经营的捷径,通过内部自律与外部监管有机结合,将正确理念渗透到经营管理全过程,真正解决经营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降低经营风险。三是把握好完成业务考核指标和依法合规经营的关系。剖析近年来商业银行发生的经营风险案例,其根源大多数都是银行没有把合规、审慎经营放在主要位置,甚至为完成考核等硬性指标,降低一些业务经营条件,打合规操作的“擦边球”。在业务经营中,应认真落实好合规绩效考核发展指标,根据合规情况进行加减分,严惩不合规行为,防止为迅速完成考核指标而进行违规操作。
四是把握好合规文化教育与各项业务经营管理活动长期稳定发展的关系。加强合规文化教育能有效增强员工遵章守纪的意识,培养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情操。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用合规文化培育员工,凝聚人心,将风险从被动防堵变为主动预防,进一步改善经营软环境,规范经营行为。
二、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和合规管理工作的策略
合规是农商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农商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强化合规风险管理,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一是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倡导合规经营理念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是农商银行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提高依法经营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据了解,目前不少农商银行居安思危,经常性地开展法规法纪教育,坚持以“建立防范隐患风险安全长效机制”为主题进行宣传,以爱岗敬业为中心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遵章守纪为重点进行法制讲座,增强了广大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农商银行中营造了“人人找风险、时时查风险、处处防风险”的浓厚良好氛围。二是培育合规文化,增强防范意识。防范经营风险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切实抓好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培育符合银行实际的内控文化,让风险意识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深处,使内控文化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加强业务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内控素质,通过实行严格的考评制度,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自我约束、相互监督能力,使员工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熟悉自身岗位工作的职责和要求,理解和掌握内控制度要点,及时发现风险隐患,确保各项内控制度自觉执行到位,促进各项业务健康发展。要把人的作用发挥当作第一生产要素,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个人的智慧和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全面提升制度执行力
为进一步提高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力,促进全行业务安全稳健运行,山东省分行根据银监会和总行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在自查自纠和整改提高阶段,该行将对照现行内控和案防制度,认真查找自身的薄弱环节,切实解决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问题,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制度意识,提高执行力。日前,就该行前期活动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将要采取的措施,采访了该行党委书记、行长杨杰。
问:在制度执行年活动中,山东分行如何推动工作传导机制建设?
答:山东分行在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中,坚持上下一体,步调一致,省分行整体推动,二级分行主体推动,支行直接推动,各部门牵头推动,形成合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求实效。一是树立大局意识。要求全省各级行,凡是上级行的工作部署,都要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在贯彻落实上不走过场,基本要求不走样,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各级行的工作计划和具体内容要衔接好,上下贯通,畅行无阻。二是各专业条线的内控和案防要做到既要严密,又要形成整体体系,各部门之间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该牵头的要切实起到牵头作用,同时要把本条线的工作抓好,对工作交叉点,要明确职责,避免出现空白和盲区。三是结合岗位实际,强化员工内控和案防制度培训,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其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能力,保证各项制度执行到位。
问:山东分行如何利用制度执行年活动,加强综合治理,推动内控机制建设?
答:山东各级行要以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为载体,以提高内控和案防水平为落脚点,体现针对性、实效性,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要环节、重要岗位从业人员的管理,同时要认真抓好涉及信贷、财务、人事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使内控制度得到不断完善,覆盖到每一个业务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职工。
一是结合实际,确定内控相对薄弱、案件风险比较突出的重点行、部门和业务环节,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对照内控和案防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认真查找在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各级行既要查找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要查找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既要查找有章不循的问题,又要查找无章可循或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既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要对近年来内外部审计、业务检查和各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认真对照检查整改落实工作是否到位,实行综合治理。
二是坚持内控理念更新、抓好工作重点转移。从培育和谐先进的内控文化做起,加强对新的内控理念宣传教育,正确处理内控与发展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通过大力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与内部控制相平衡的新路子。在此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过程控制上来,及时推进内控合规工作创新,积极尝试从以补救为主的控制向以防御为主的控制转变,从滞后性的管理向同步管理转变,从以事后检查为主向事前、事中的过程控制转变,强化对案件风险的控制和管理。通过发现和纠正违规
违章操作行为,解决和消除可能引发问题的疏漏环节,达到防控案件、规避风险的目的,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三是梳理整合内控制度,实行管理制度共享。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促进制度体系的持续优化与完善。积极开发总体反映全行内控制度的系统查询平台,努力实现全行内控管理制度规定共享,保障各项内控制度规定得到及时的贯彻执行。
四是试行“内控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内控联络员”联系会,听取联络员对加强内控风险管理的意见,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使一些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感情代替规章、以强调客观违背制度等存在的风险隐患得到及时发现,有效提高内控防范工作的综合效果。同时,要按照责任到位、追究到位、惩诫到位、整改到位的原则强化案件查处。
问:山东分行在注重预防、强化监督,推动案防机制建设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答:案防机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从而推动案防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注重发挥反腐倡廉及合规教育的先导作用,坚持以党性党风党纪和合规教育为工作重点、以岗位廉洁教育为重要载体、以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为重要形式、以廉政和合规文化建设为重要内容,把廉洁从业、合规教育融入各项制度规范之中,贯穿于经营管理工作全过程,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反腐倡廉及合规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增强全体员工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法
律法规,切实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是规范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全面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堵塞工作漏洞,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全面梳理完善内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纵横制衡的考核约束机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案件防范等责任书,明确责任,构筑约束机制,消除事故隐患。进一步明确部室的工作职责,在各项业务中建立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有效的相互核查制度,保证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营造一种层层设防、处处把关、事事监督、人人遵守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对要害岗位的监督管理。制定实施《支行长行长监督办法》《客户经理监督办法》,加强对基层行要害岗位各流程的监督控制,坚持重要业务换人复核制度,坚持重要岗位强制休假制度,坚持干部交流制度,努力增强员工的案件风险防范意识,杜绝按习惯办理不按制度办事,增强职工的制度观念、防范技能和工作责任感。加强基层行领导岗位人员的管理,掌握其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习惯,关注其思想变化,强化监督力度。建立跟踪检查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作用,切实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
四是抓好对易发案件的薄弱环节、要害部位、重点业务和重要人员的隐患排查。加强员工思想行为动态管理,以人为本加强内控案防工作。
问:山东分行将从哪几方面入手,推动制度执行机制建设?答:山东分行将以提高执行力为中心,以基层行为重点,以提高管理层及员工的合规意识为目的,积极推动制度执行机制建设。
一是明确制度执行的责权利。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责任制度,以权责利对等为原则,进一步明确所有岗位的责任、权力,确保职责清楚、权限明确,并在权责明确的基础上,科学界定“问责”的内涵和外延,使每项工作、职能、任务落到实处,保证问责制有效落实。二是维护制度的权威。加大对各级行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强化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制度的表率作用。三是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辅导和督导相结合,检查和考核相结合等方式,力促各项制度全面落实,确保贷款管理不出风险,财物管理不出问题,人员管理不出空挡,为全行业务稳健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强化对基层行的管理,认真抓好各项内控管理的考核、奖励和责任追究,引导员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进一步推动制度执行力建设。五是加强合规管理。以合规经营工作的成效带动全局工作的发展,以经营管理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建设的推进,不断增强制度执行机制建设的综合效能。六是注重发挥制度建设的基础作用。以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岗位制约和监督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着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内控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内控机制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合规执行年”活动心得体会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履行的职责,同时也是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有力武器。通过开展“合规执行年”活动,我对合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认清了岗位职责、树立了合规意识、提高了合规经营的能力。现就此次学习活动总结如下:
一、切实树立合规经营意识
首先, 加强合规经营,是防范操作风险的需要。开展“合规执行年”活动对规范操作行为,遏制违法违纪和防范案件发生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其次,合规经营是完善我行制度体系的需要。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质量效益源于依法合规经营,源于每条业务线的每个环节,源于每个岗位的每位员工。因此,我行的发展要以合法合规经营为前提,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预防风险。再次,合规经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发展开拓业务和同业竞争中,只有紧紧遵循合规经营的理念,提高管理的质量,才能保证我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学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首先,要坚持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包括银行业的相关法律规章以及本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全体银行从业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对我们具体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因此,要注重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用制度规范日常行为。同时,也要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建立健全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估和预警系统,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保证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要建立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操作风险防范。
三、要养成执行制度的良好习惯
要培育合乎制度的操作习惯。一个动作重复7次就会变成习惯,重复21次就成了永久习惯。对于银行从业人员来说,好的习惯是合规操作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坏的习惯则会成为违规操作的助推器,甚至葬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按照操作规程处理每一笔业务,把习惯性的合规操作工作嵌入各项业务活动之中,让合规的习惯动作成为习惯的合规操作。要养成终生学习的求知习惯。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一项新业务的推广就会催生一部新制度的产生,如果我们平时不关注制度的变化,对新制度提出的新要求,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就有可能在操作中出现违规的 2 行为。为此,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制度学习,建立有效沟通的平台,及时执行各项制度,真正使合规制度入脑入心。同时要保持时刻警觉的意识习惯。要增强自身防腐拒变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也要留心观察手边的每一笔业务,善于提出对异常业务处理的疑问。
四、有奖有惩,提高合规执行力
制度是公正的,制度的法则不容践踏,制度规定了的界限,任何人都不能去触碰和侵犯。这就好比是一个烧红的火炉,用手去碰就必然会受到被“烫”的惩罚。因此我们要敬畏制度的存在,遵循制度的铁律,严守制度的底线,让合规的人受到制度的保护,让恶意违规的人受到制度的惩处。要切记,职位再高高不过制度、权力再大大不过法律。不管是谁,无论官职大小、地位高低,只要违背了制度,就必然要受到制度的处罚。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位高权重,然而却由于经不起形形色色的诱惑,私欲膨胀,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逆规而动、越轨而行,最终走向了人生的另一个极端。轻者受到制度的制裁,受到党纪、政纪的惩处;重者受到法律的严惩,毁了自己、害了家庭。制度执行不可变通,个人的行为必须以制度作为衡量的标准,只要是违反制度的事情,都坚决不能去做,只要是破坏规则的行为,都要坚决予以抵制,只有每个人都树立了“合规操作是岗位 3 工作的第一要义”的理念,才能构建起牢固的案件防线。
合规操作重于泰山,只有做到人人讲合规、处处显合规,才能将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铸就企业成功的基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放飞思想与强化执行———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当前, 中国企业全面进入了战略转型期, 并将在思维模式、体制机制、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管理模式五个方面实现转型。站在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 首先要深入领会企业的战略发展意图, 进一步认识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全力破除当前阻碍我们发展的两大障碍:一个是思想, 一个是行动。头脑与行动, 两者必须完美结合, 缺一不可。
放飞思想是实现战略的前提。放飞思想有两层涵义, 一方面, 要关注外部。没有高远的思想, 就永远也走不出“红海”竞争困境, 发现不了更为广阔的“蓝海”空间。要紧盯市场, 做到把握机遇, 超前思维, 拟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同时, 更要关注内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结合企业实际引入先进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执行, 深入挖掘企业内部潜能, 激发企业内部创新活力, 进而实现突破与超越。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行为是思想的保证。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执行, 再高的思想也只能停留在思考和研讨的层面, 战略愿景就会落空。只有迅速行动, 脚踏实地地把企业战略分解, 使每个部门和员工清醒认识到自身在企业发展中的角色, 自觉承担起发展的使命, 不折不扣地抓好有效落实, 才能确保企业战略的顺利实现。
管理创新实践———炼就执行的高主动性
对于企业自身来讲, 要成为企业发展板块的重要支撑, 必须要尽快适应市场的变化, 找准自身发展的定位, 快速融入到企业的变革调整中, 突出培育核心能力, 赢得发展的先机。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激发内部活力。及时调整人事、用工、分配制度, 在健全和完善竞争机制方面有所突破, 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创建学习型组织, 强化人才培养与团队作用。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提升团队学习力和凝聚力的一条重要渠道, 积极开展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强化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 为领导干部成长和能力提升提供有效平台。组织好团队学习, 在学习中强化交流、沟通与共享, 形成员工与企业共赢成长的良好氛围, 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推行综合平衡计分卡, 有效实施绩效管理。洛德·蒙格马利确保他指挥的每名战士都清楚他的目标, 因为战争的胜利必须通过所有战士的共同努力以及创造力来实现, 作企业也是如此。近年来, 综合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工具和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有效管理手段, 正在被国内许多企业深入研究并逐步引入。将单一的财务指标考核变为全方位多维度的战略管理, 促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从而不断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新的竞争优势。
实现战略目标, 必须有卓越的绩效管理系统。在明确的战略的基础上, 强调战略准确分解, 让每名员工都清晰战略目标, 保持与公司高度一致。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提升执行力, 并进行有效改进。
培育并强化战略执行力———超越战略达到目标
关于如何强化执行力的问题, 朗·西韦尔在《核心竞争力》一书中提到:“我们只有通过确定目标, 并实现它才能获得成功。我们能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发挥员工的才能并让其承担责任。”有效提升执行力, 还要利用好几种重要的手段。
其一, 运用文化的力量, 共同打造执行力的“生命系统”。
企业竞争经历了生产竞争、营销竞争、战略竞争到现在的企业文化竞争四个阶段。“生命系统”的核心是, 在一个共同目标下的高度的价值认同, 执行力文化是企业得以持久不衰的力量保证。纵观世界业绩卓越的企业,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就是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开放性的组织中, 共享知识资源以及相互学习成长, 对企业愿景充满期待, 形成和谐共进的团队执行力文化, 使员工产生活跃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 提高绩效。
其二, 运用领导的力量, 强化责任落实。
于世维在《管理者情商》一书中借用微软比尔·盖茨的讲话阐明:“作为一名优秀领导者和管理者, 应该具备的三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思考力、决策力和执行力。其中关键的一环, 则是找到核心骨干, 来确保决策的有效执行, 落到实处, 细化、量化到过程之中, 这就是执行力。”管理者能力的高低, 对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效能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选好、用好管理人员。其中包括沟通与协调能力、领导与控制能力、决策与应变能力、洞察市场与行业发展的能力。重点要突破能力障碍, 提升管理效能。
其三, 运用创新的力量, 激发创造奇迹。
缺乏创新, 企业就失去了活力;缺乏创新的成果, 也就无法实现超越的目标。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 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 使员工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 形成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快速执行的动力,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自觉为企业自主创新贡献力量, 实现从完成任务到超越战略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认知:虽然有文化背景的原因、有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经验的诸多原因,但内部控制有效执行在公司已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强化内控;有效执行;方法;探讨
一、提高内部控制认知水平
内部控制是由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的风险控制过程。它是现代企业的管理元素。它不仅仅只是一个重要的、系统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工具体系,而更多的是一种管理机制。内部控制的形式从简单的会计控制、不兼容岗位的分离与牵制演变为建立在文化、道德、治理结构等软环境,以流程为基础的、规范企业整体内部运作的政策和流程体系。内部控制它本身还是风险应对的重要基础和工具,它的实施主体是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
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在内部控制这种工具发挥作用中扮演着设计者、执行者、监督评价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三种角色共同合力发挥的效用是公司制度的完善以及创新突破,从而达到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控制责任部门及关系
内部控制不是一套独立于企业现有的管理系统以外的体系,而是融合于现有管理体系的一种机制,其建设和运行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业务、财务、内审、计划、生产等多个部门的参与。内部控制责任部门涉及专业部门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从个体到部门,专业部门承担着设计、执行的职能,也就是说,专业部门既是制定标准的部门,也是执行标准的部门。两者在职能上存在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在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整个过程中,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只看重目标达到的效果以及实现效果的成本最小化。专业部门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内部控制受限于专业部门防范风险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制度规范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有效性。
要保证内部控制的完善以及适应业务发展的创新突破,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就要充当好信息与沟通的角色,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在公司内部、公司与外部之间有效传递。内部控制最终要通过制度规避风险,机制控制风险,责任降低风险。
三、内部控制执行效果差强人意
公司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被严格执行,出现制度与实际执行“两层皮”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职责分工界面不够清晰,执行起来相互推诿扯皮,权责配比不紧密,相应的激励约束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更多地维系在管理者的觉悟上,而不是建立在制度安排的基础上,相关各方权责不清,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动力不足,缺乏主动执行、维护及改善内部控制的热情。内部控制执行有效关键就是要有一套健全有效、管理科学、行为规范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及责任制度。
四、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的运行需要治理结构、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道德水准以及企业文化等管理软基础和有形的管理体系和工具体系硬基础两个层面的支撑。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更多的是人们主观上缺乏企业文化上的认同和对制度的尊重程度不够,个人的欲望代替集体的目标,个人的野心代替企业发展的梦想,缺乏内部源动力。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要强调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对制度体系的尊重和积极执行制度的意愿,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关键。
新疆联通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立机制入手,关心员工的全面成长,制订了员工关怀计划。员工关怀计划包括:员工成长计划、员工健康计划、员工休假计划。计划中对员工关系切身利益的职业生涯设计、岗位学习、在职继续教育、员工体检、体育锻炼及带薪休假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不断完善维权机制的建设。通过建立公示栏、信息栏、总经理接待日、开通网上总经理信箱,员工论坛,开展与员工对话活动,进一步畅通与员工的沟通渠道,提高企业内部信息的对称透视度,保证员工的知情权,并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加强各类业务学习,通过业务培训、技术竞赛和岗位练兵等形式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各地市分公司做到了岗位练兵经常化,业务竞赛每季度一次。
五、塑造诚实守信、激情工作、重在执行的新疆联通企业文化
新疆联通自融合以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先后制订了《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纲要》,特别是今年年初在公司总经理工作报告中将企业文化建设的提炼和推广工作纳入今年年度工作目标。今年以来,省公司召集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探讨,同时对地市分公司也进行了两次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意见征求工作,在公司主要领导的热心关怀和指导下,在各地州分公司和省公司各部门的群策群力下,《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已在公司全面宣贯和推广。“诚实守信、激情工作、重在执行”企业文化在省公司和16个地市分公司显著位置张贴或悬挂。
新疆联通以公司发展为使命,以员工共识为基础,以凝聚企业精神力量为目标,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公司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进一步提升,公司形象进一步改善,公司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员工创造力进一步激发,公司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
新疆联通强调诚信对客户、诚信对同行、诚信对伙伴、诚信对同事、诚信对国家、诚信对社会;要求全体员工诚实守信,正确、完整、真实地报告工作状况,确保各类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发生;禁止任何不诚实报告,禁止向公司内外提供虚假信息,保护员工据实揭发公司内违法违规和不诚信的行为。
“激情”是工作的灵魂,是一种能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的力量,是不断鞭策和激励人们向前奋进的动力。激情不管是聚积于内,还是显露于外,都能激活身心的巨大潜力。就个人而言,有激情,就对自己选择的工作和生活充满自尊、自信、自强和勇气;就团队而言,有激情,就营造了一种寓工作于乐的氛围,继而对工作产生责任感,对团队怀有归宿感;新疆联通重视员工的自尊与能力,让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热情及使命感。
在新疆联通,诚信已成为公司和全体员工精神品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员工的为人之本、行事之责、处世之道。在所有工作岗位、工作程序和工作环节上新疆联通全体员工体现了诚信品质,传递了诚信信息,合力塑造了中国联通的诚信形象。新疆联通人铭记诚信、践行诚信,诚信理念如影随行、根植于心。诚实守信、激情工作、重在执行的新疆联通企业文化进一步强化了新疆联通内部控制有效执行。
六、努力创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与理解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认知理解的程度越高,接受内部控制、执行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主动性越强,内部控制的效果就越显著。
创造主动学习的氛围,学习的过程不只是更新知识的过程,还是淘汰旧有观念、行为习惯等的过程,而旧的观念、行为习惯是内部控制实施的重大障碍。
【强化合规执行力建设】推荐阅读:
合规执行年活动总结10-28
强化执行力心得体会06-10
“合规执行年”应知应会09-18
强化责任感、提升执行力01-03
强化制度执行 促进廉洁自律07-05
强化执行促跨越学习心得体会09-30
合规建设征文11-23
合规文化建设自查报告07-10
银行合规建设“回头看”自查报告05-29
浅谈商业银行合规建设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