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精选2篇)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 篇1

周鸽 杭州师范大学

摘要:城市景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的方式,是一种可以看到、感觉到的物质形态,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水平的体现。本文从城市景观设计视觉秩序的所出现的误解的现象、原因、视觉秩序的重要性及解决的办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视觉秩序。

关键字:城市景观;视觉秩序;

Key words:City landscape;Visual order;

一、引言

针对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运动,城市景观的变化也体现了一个城市文明和品味的提升。在文明和美化的名义下,城市的整治的工作在全国不同的城市陆续展开——灌注的是视觉上的“文明与美”的理解。在展开的同时也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也就是把视觉秩序理解为视觉感受的统一性。因此本文提出“视觉秩序对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以及视觉秩序所隐藏的文化价值”等来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

二、视觉秩序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1.视觉秩序的提出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视觉秩序”这一概念的是奥地利建筑师和景观规划师卡米罗·西特(Camillo Sitte ,1843—1903年)在1889年著的《城市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es)一书中提出的。在工业革命之后,因为设计师们过分的强实用功能和生硬的规划,造成七拼八凑的物质面貌城市景观设计,而对传统城市的极大冲击以及当时建筑师和规划师日渐分离,西特提出:“建筑师的责任是使规划与建筑协调一致,城镇设计除了技术问题,还有艺术问题。”他反对以“现代化”的名义搞大拆大建,或从图纸美学出发追求刻板的网格式的规划,主张建筑师应重视外部空间的研究,城市规划中应分清交通干道与步行街的不同作用。

1960年,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City)》中。已经开始将城市景观同人们在城市中的体验与人们的行为心理结合起来。几乎同一时间,英国的戈登·卡伦(Gordon Cullen)在1961年出版的《城镇景观(Townscape)》中,卡伦从视觉、心理以及设计内涵等方面系统的论述了视觉秩序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其中,卡伦强调的视觉秩序是秩序的整体连续性,是人对秩序的动态感受。

① 秩序是指有条理的状态。如我们的心跳、呼吸、作息、思维反应速度等等。视觉秩序是由可视形象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景观中的视觉秩序与其本身的艺术形式是相联系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它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所具有的艺术形式是综合的。换句话说,城市景观设计是一种集体艺术。在本文中,所理解的视觉秩序不仅要满足平面中点线面的美学关系,画面空间感上前后、主次等关系,同时也要满足其功能性和文化内涵。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是人对景观的感受,又是与时间相关的一种秩序。

城市景观不仅仅是一个的空间而是有人活动构成的综合的社会场所。城市景观是与人相关的四维的结构,建构的目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因而城市景观的创造必须和人的真实感受结合起来,否则就成了只有表象特征的景观形式。

三、现实生活中现象的分析及原因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视觉秩序”整治在许多地方开展。如大型的基础性的就由大拆大建、高楼聚集、成片开发,新区平地而起等组成,而无法拆建的地带除了贴瓷砖、刷油漆,就是对街道或者公园进行景观硬质景观统一等手段进行修补美化。这些修补也许改变这个场所原有气质,破坏了原有的审美情趣,力求所达到的是视觉上的统一。离我生活最近的社旗古镇,为了达到视觉的统一,将原有古街道两边的建筑重新进行了整修,就是所谓的“修旧如旧”,虽然说建筑的形式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它却失去了原有街道的味道。街道变得整齐划一,街道上没有往日流动的商贩,没有了所谓的“乱七八糟”的宣传的“旗帜”式的招牌。这一系列的整治确实从形式上得到了统一,但是却失去古街道的活灵魂。

物质结构是社会生产力的一种体现,但相对于人这一因素来说也是相对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是景观中的主要角色,没了人的活动,景观设计的意义也就消弱了。在景观设计中,如果 ① 梁雪 肖连旺.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0(英)戈登·卡伦.王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09-01-01②

③ 姚宁.美的视觉秩序【J】.教学相长.2006-06

强调的是新潮、是概念,或者追求的是设计所含的科学技术的成分,这就偏离了设计最初为人设计的目的,或者根本就忽略人这一角色在景观中重要性,这样的设计也就成了见物不见人的设计。这种无视人的设计是造成视觉秩序误区的原因之一。

在城市景观进行二次整修的背后发生了城市景观装饰运动。城市装饰运动直接地化为视觉的美化,而视觉的美化被简单地化为形式上的统一。所有的房屋必须被穿上“城市美化”的制服,人对城市景观的审美和趣好被忽略和统一;很多的城市不许流动经商,这也许就会让最有活力的本源失去了秩序的最初味道。这种视觉秩序就从简单视觉性的变成了对人精神的束缚。也许这才是现在视觉秩序误区又一原因。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身边的景观的质量也提出的了新的要求。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将增加,居住区密度也在不断的增加,住宅楼的高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很大程度上,由高点向下观景的位置,即形成高视点景观。我认为规划中“自上的而下”的决策方式较多,设计的决策权的掌握受政治的影响比较大。而“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和城市景观自发性成长机制受关注程度还不够。

四、视觉秩序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1.视觉秩序的基础性

城市景观设计的体系中包含着自然结构、物质结构和人文结构三部分。自然结构是一定的,人文气息也不是一时间可以改变的。在视觉层面上讲,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秩序的开始。所以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在尊重自然秩序的情况下,也需要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如杭州市江阳畈生态公园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破坏原有的湿地结构,即在保持在人秩序的同时,把人的需求也考虑的很周全。现在江洋畈生态公园(图二)成了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所以,视觉的特性与视觉心理.是美感视觉秩序的研究对象。在以人为中心.把人同环境联系起来的设计中确立秩序的概念,是使我们的设计不断更新的基础。

2.视觉秩序的是人的体验

城市景观是一个与人相关的四维的结构。更具体的说是与时间相关的设计。城市景观所给不仅仅是一个的空间而是有人活动构成的综合的社会场所。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约翰 O·西蒙兹(John O.Simonds 1913-2005年)说过:“我们规划的不是物质,不是空间,也不是某个东西,而是人的体验”。正如美国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中提出的保证规划中的“多样化”,即对多种功能、活动的参与,以达到空间中人的活动多样化,从而形成有活力的城市空间。(1)对人生理的影响

从人的生物特性来讲,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视觉是对秩序感知的根源。无论是人体的结构、形态还是运动状态均体现着秩序。心跳、呼吸、兴奋与休眠的都市有秩序的交替着。自然界中很多生物的形态正是因为秩序而让人激动和兴奋。(2)对人心理的影响

人对景观景观的认识首先是通过感官来体验的。如果景观的设计只是简单的重复以至于没有新鲜感和独特之处,人们在心理上就会觉得空间变的狭小甚至会挤压感产生,从而便会厌倦甚至遗忘,也就验证了凯文·林奇的“消失了”的原因。人们只有在充满活力和相互联系和错综复杂的用途才能会给人们一种愉悦的心理情绪,从而让人恋恋不舍,人才会因为景观而是自己的身心真正的放松。

①① 在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4001460.htm 搜索到 3.视觉秩序是城市的特征的体现

首先,我们来打一个比方,一个城市的景观就如同一个活生生的一个人。一个有风骨,有血肉,有性情的人,看上一眼,我们的印象就会深刻;如果毫无个性特征、千篇一律,当然是转身即忘。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18-1984年)在《城市的形象》中提到了城市的某些地方从人们的头脑里“消失了”的现象,他发现发现他采访的一些人完全忽视了他们的存在,或者是整个儿就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除非受到提醒,尽管这些地方的状况还不至于此。这也就说明了景观设计中视觉秩序不是简单的形式,而是内容对人的感染。

五、视觉秩序背后的内在的逻辑

城市景观所存在的秩序性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结构,它不仅维持某种的已有平衡和某种既存的稳定及有序结构,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地经历着“无序一有序一新的无序一新的有序”的结构深化的过程。由此而不断改善自身的功能,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进化发展。一定的结构决定了它所具有的一定的功能,所以城市景观系统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1.由形式到功能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视觉秩序也许仅仅只是局限于景观设计中的形式。实际上蕴含在其中的是 ① 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加拿大 ] 简·雅各布斯 译林出版社 2005年5月

使用功能也很有秩序性。我们把使用功能看成一种秩序,也许我们身边的景观也就会变的更加适合于人的使用且更加的生动活泼。就像化学中的分子结构,结构的稍微变动就会使内容发生巨大的变化。如现在街道的设计在南方如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街道在视觉形式上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需要,不同的街道有不同的味道,也许你看到这些就可以了解一些这里的文化气息。但是从功能上来讲,如果将使用功能与观赏功能美化功能等结合在一起也许就会更加的完美。如路灯与花卉的结合、植物绿化与坐凳设计在一起等这写在满足形式的情况下,也满足了功能的需求。2.由显性的结构到隐形的文化内涵

从哲学的思想来说,形式体现内容,而内容决定形式。视觉秩序,并不是简单的结构,更不是简单重复,那样将会变的无趣,会让人觉得厌烦。内容的丰富,也不是凌乱的丰富,而是有秩序的丰富。所谓的有秩序,不单单是形式和结构秩序,而是秩序背后的一种文化秩序。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一)两次进行增建,1969年增加的一座长方形的3层辅助性建筑,1990年再次增建了一个矩形的附属建筑,在增建的过程中,设计师并没有将新增的建筑去掩盖住原有建筑的光芒。相反,新增的建筑是对原有建筑的一种尊重。就像人一样,是对长者的一种尊重。

六、景观设计中视觉秩序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人们视点的增高

随着楼层的增高,人们的视点也随之增高。这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过程中我们的设计由以前点的设计到面的设计。具体的说,就是在点线面的布置上,高视点设计尽少 的采用点和线,更多地强调面,即色块和色调的对比。如植物搭配要突出疏密之间的对比;水面的设计时,注重水体的全貌或水池的优美造型。2.城市景观设计中尺度的概念不够强

目前国内常常提出几十乃至上百、几百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对象,而且还要全部提出具体的三维形象设计方案,这就远远超出了人们能够感知的尺度。因此我们在设计应该有合适的尺度概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我们所需要的视觉秩序,从而设计出适合人审美体验和审美需求的设计。3.现代景观设计对旧有建筑及空间的态度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人们在利益化的驱使下,忽视旧有建筑的存在。在设计时,不能很好的尊重它们甚至与之冲突。西特对于历史的敬仰和珍惜的做法绝对值得我们思索,正如他所说,“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城市,其历史恰似一本纪录在这座城市中所作的宗教的、精神的和艺术的投资的分类帐。这种投资用它崇高的影响的方式对人类赋予永恒的投资。”因此我们设计中应最终原有的构筑物,以体现其历史性和文化性。

小结

总之,城市景观设计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变过程中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要形成一个系统的理念,把视觉秩序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这样景观设计才会真正的从人的角度出发,设计出符合大众的景观设计。使之人与自然更加的协调,城市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2】卡米诺·西特.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3】梁雪、肖连旺.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10 【4】艾伦.泰特著.周玉鹏 肖季川译.城市公园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姚宁.美的视觉秩序[J].教学相长 2006-06

在哲学意义上,人与环境构成了基本的结构关系,人对场所和环境的意义的体验构成了人作为存在的立足点,场所因人而有了“精神”,建筑是这种场所精神的视觉化表象。场所的结构形式可以变化,但场所的精神却可能继续存在。不过,舒尔茨所描述的这种场所精神存在的前提是人与环境的交流应予以保护,这也是城市保护的重要基本点,值得保护的不是徒有其表的物质形态,而是隐藏在背后的社会生活。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城市景观能够鼓舞并升华人的灵魂,成为一个城市永恒不变的城市象征的原因。就像意大利罗马的西班牙大阶梯那样(图2),成为游客和市民共同心驰神往的场所,因为它融进了城市的现代生活。

所有的经验,包括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都和一定的结构有关。应该在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视觉对象进行整体的把握。而由美国格式塔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中所创用的视觉思维,即视知觉的概念,更强调视知觉的感知过程,就是一种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书中,以艺术家的眼光,从视觉、心理以及内涵等方面关注了城市景观的细节及组成,比较系统的论述了视觉秩序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和古典主义的静态的视觉秩序相比,卡伦更强调视觉的整体连续性,是动态的感受。如果说林奇的《城市意向》是系统的论述了城市景观的要素的话,卡伦的《城镇景观》则把视线延伸到了各个细微的层次(图12)。

对城市美好形态的关注重新回到对生活本身的关注上来,从西特(Camillo Sitte)到 后来的卡伦(Gordon Cullen),林奇(Kevin Lynch)以及克里尔(Rob Krier)等,这些大师们不断的用他们专业的眼光关注并引导着城市的发展,不过城市形象的塑造其实更多地来自于城市中的各种人群。1991年,考斯托夫(Spiro Kostof)在他的总结性的书《The city shaped》中写道,“这些人群包括军事工程师,官方行政人员,也包括乡巴佬(开拓殖民地的领导人),他们创造了伟大的西西里希腊城镇,大量的中世纪欧洲贵族的新城镇,还有设计纽约的摩西斯(Robert Moses)以及设计费城的培根(Edmund Bacon)”39我们的城市有很多并没有设计者去设计,而是来自于对每日生活的自我适应,城市每天都受到来自真实生活的洗礼。

吉伯德就这样认为:“我们必须强调,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40(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p.70)亚历山大对于城市建设也有一条最基本的法则:“每一个新的建设行为必须有一种基本职责:它必须创建一种连续的自身完整的结构。”41(C.亚历山大,城市设计新理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p.19)在这里,他们都强调了要素之间的连续、完整的结构关系,看到了要素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那样:思想并非强加给社会的理性抽象形式,而是引发出一种 潜藏于物种中间组织秩序43(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p.18)正如克莱夫·贝尔45(克莱夫·贝尔,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认为的那样,视觉艺术作品中能激起我们审美情感的线条和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组合构成了“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这也是所有视觉艺术作品所共有的一种性质46(张德兴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世纪初的新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p.463)。城市景观的这种意义与形式的关系构成了城市景观的本质特征

现象学美学主要理论家莫里茨·盖格尔曾经讨论过艺术形式的价值,他认为这种艺术作品形 式的节奏韵律、和谐律动的协调性所具有的价值,不仅可以辅助审美对象的内容价值渗透到人们的心灵中去,而且也能对审美主体的深层自我构成影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50(司有仑,《当代西方美学新范畴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p.444)而如果将对城市景观的审美看作是城市生活的人的基本欲望和需求的转化,那么这种欲望和需求的不断实现的过程,既是人类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城市景观实践能力的提高过程。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 篇2

关键词:景观,视觉传达,生态,城市化进程

一、视觉景观带和尽管规划的产生和发展

大凡人们对眼前的世界总是不大满足,有所向往,向往一个理想的地方。这地方,顶顶完美的,就升华为宗教里的天堂。

这是基督教对于景观的描述,人类的祖先,在未有一切罪孽之前,都是住在“伊甸园”里的。

我想,这应该就是早期的对于景观的描述和定义了。

视觉传达视为传播特定事务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体现着设计的时代特征图形设计和丰富的内涵。

其实,景观设计(Landscape)和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其异曲同工之妙的。

美是审美价值的核心。景观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都是关于美的学科,美更是贯穿于其中的灵魂。景观也应该受到视觉效果的影响,辅助我们设计出更有利于保护我们环境的美。

视觉美学意义一直都是景观的重要核心价值。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于景观作为视觉资源的科学性研究,拓展了现代意义上的视觉景观资源管理工作,并逐步发展到世纪之交开始的景观生态价值观主导和以规划与管理为指向的趋势。

解决人们对于美的需求,这是设计师最应该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领域也已突破了海报等得二维平面的限制,渐渐成为了景观规划的主要手段。

当我们面对景观时,评判美丽或丑陋,这时视觉效果就发挥出了其重要的作用。

过去,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创的视觉景观表现,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亨弗利·雷普顿(Humphry Repton)在他的红皮书中提到了革命性的设计方案,建造前后的可视化景观图(用水彩画做成的折页),类似绘画,这些是最早的景观和视觉的结合,而这些画作也成为了唯一的原件。

即使是在视觉景观有所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用于表现景观的技术还是极为有限,主要就是透视手绘、照片和照片合成技术。

二、视觉美学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视觉美学意义一直都是景观的重要核心价值。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于景观作为视觉资源的科学性研究,拓展了现代意义上的视觉景观资源管理工作,并逐步发展到世纪之交开始的景观生态价值观主导和以规划与管理为指向的趋势。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师需要尊重环境的客观性。景观规划还应注重因地制宜,注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在设计的时候更应侧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设计师要以自己的设计思想以及想要表达的理念为主体,切勿太过注重繁复的艺术表现形式,忽略了观赏者的视觉和认知习惯,反而不为观赏者所接受和理解。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规划时更应注重于观赏者的情感体验以及景观的文化属性相融合,通过人性化的视觉氛围和具有地域特色的视觉元素,加强对人性的关怀和文化内涵的表述,从而有效增加景观信息的传达效果。

景观规划时,设计师最应考虑的是人性化,所有好的设计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观念,景观规划的视觉传达也不例外,需要有效传递出设计者的想要表达的设计理念和内涵。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城市中的绿化面积也应随之做出改变,这就对景观规划提出了较大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绿化面积之中,做出即生动有趣,又能体现设计师思想的好的规划设计,这要求景观设计师要有较高专业素养,以及活泛的思维方式。

三、视觉景观带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

视觉景观还没有在我们的城市的景观规划之中,还没有得到极大的发展。这既是件好事,也有着极大的危险。

好处就在于,视觉景观的前景颇好,有极大的可能为人们所接受,能够给我们的城市生活带来极大的趣味性。

但因着视觉景观的发展时间不长,设计师在景观规划中,可能没有过多的设计经验以及施工经验。可能对于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不是很了解,这就要求设计师深入调研,了解当代城市人的审美需求,做出符合城市建设需要的视觉景观。

视觉景观不仅是在国外,在国内的发展程度都不是很高。但是在一些小区、学校、街区都能看见视觉景观的影子。在儿童游乐园,设计师会在各种道路分区,墙上的绘画都做出了许多脑洞大开的设计。比如,色彩鲜明的儿童爬行道路,趣味横生的墙壁绘画,温馨舒适的家长等候区,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设计师对于人性化以及视觉景观的别具匠心。

在国外设计师的设计中,不管是小区,还是停车场,以及其他的生活休闲区。都能或多或少直观的看见视觉景观的影子。例如,Montreal Canada的Jarry Playground趣味横生的儿童休闲区,与以往柏油马路上的斑马线不同,一切的标识标志全部采用彩色的设计,不仅使得大家眼前一亮,而且也开创了一个新颖的视觉景观的开端。

视觉景观总体上是一个新的设计美学,不仅仅是一个审美意义上的专业,更要结合大众的审美需要和实际生活需要。视觉景观在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将更好的视觉景观传递给观赏者就成为了设计者在设计时的重中之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极大程度的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连带着改变了我们对于信息获取的方式。人们对于景观和视觉的要求变得愈发严格。说到底也就是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日益上升。这不仅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埃卡特·兰格,伊泽瑞尔·勒格瓦伊拉,刘滨谊,唐真,Eckart Lange,Israel Legwaila,LIU Bin-yi,TANG Zhen.视觉景观研究——回顾与展望,2012,28(3).

上一篇:教科所工作评估下一篇:集团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