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讨论会心得(精选9篇)
这学期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老师通过形形色色的教学方式传授了关于就业的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两次课堂小组讨论,分别是关于简历的准备和面试的应对。第一次我们被分为5人小组,拿到几份其他学院同学写好的简历,通过讨论评选出一份认为相对最好和最差的简历,并让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谈谈评选的理由。这种方法摒弃了传统的被动灌输,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写简历、什么样的简历才是完备的。而是通过比较和讨论,在借鉴别人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动思考得出答案。再与之后老师给出的建议进行对比,发现讨论中忽略的要点,从而加深了印象。
1 组织模式和参加人员
美国的临床病理讨论一般均根据临床科室根据需要, 由相应的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 笔者所在医院的临床病理讨论即由癌症中心统一负责协调实施, 包括讨论计划的制定、时间安排等, 一般会在讨论前2~3d将所讨论病例的简要情况分发给所有参加人员, 以便事先了解所讨论的内容, 也可以节省讨论的时间。根据讨论内容分为乳腺癌、前列腺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皮肤肿瘤和呼吸系统肿瘤等几个不同的专题, 每个专题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 包括3~4个不同的前瞻性或和回顾性病例, 且以后者为主, 即结合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资料, 对诊断和已实施的治疗进行评价, 同时对可能的进一步治疗方案提出建议。每一个专题约有20~30人参见, 一部分是与该病例直接相关的临床医生、病理医生、影像学医生和其他科室人员, 另一部分则是该癌症中心相关的科研人员, 包括项目负责人、博士后和在读的博士研究生, 而癌症中心一般会有1~2名管理人员参与组织和协调。讨论一般均由一名主管医生主持, 简要的病例介绍之后便是由影像学医生和病理医生分别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病理切片在通过投影设备进行实时的介绍, 因为参加人员对基本情况已有事先了解, 因此整个过程大约只有5min左右, 之后便是不同在座人员阐述各自的意见, 最后由主持人进行简短的总结。在所有讨论的病例当中, 笔者发现除了疑难和罕见病例外, 更多见的是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 而讨论的重点则是放在就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实施的诊疗方案和计划方面, 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个性化诊疗模式的讨论, 同时也是一种临床实践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其好处在于几乎所有的参加人员对所讨论的内容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也因此更容易展开深入和广泛的讨论, 使每个人都能得到提高。
国内大多数医院的临床病例讨论并未形成规律化和制度化, 也没有统一的组织实施部门, 一般多由临床科室根据自身需要在内部组织实施, 而参加的人员多以临床医生为主, 有时候会邀请影像和病理的相关人员参加, 而相关的科研人员则极少参与。对于讨论的内容, 与国外相似, 也基本以回顾性讨论为主, 但在病例选择方面, 更多的是一些疑难和罕见病例, 而对于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个性化诊疗则少有涉及。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要求也逐步提高, 对于患者在医院行医而言, 除了希望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外, 亦开始关注疾病对心理方面的影响并希望医生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 因此国内在今后还应加强这方面的努力, 也籍此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
2 讨论内容和方式
2.1 临床诊断与治疗
这部分是讨论的重中之重, 也是临床病例讨论的基本目的所在。对于前瞻性讨论而言, 可以在治疗前帮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操作, 一方面可以提高行医过程中的效率, 另一方面也可使患者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由于前瞻性讨论的针对性很强, 而且大多是一些疑难和罕见病例, 讨论的焦点则在于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针对性较强, 因此讨论的范围多局限于实施治疗的医生小组内部。而对于回顾性的病例讨论, 是一个集总结经验、吸纳教训和知识传播等多种内容为一体的过程,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因此也会有更多的人员参与。以临床常见的乳腺癌为例, 影像学医生把病例的影像学特点一一列举, 包括病变的范围、钙化等特征性的形态特点等, 并提出自己对该疾病的诊断印象和临床建议, 同时, 病理医生利用实时影像对组织切片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包括肿瘤的分型、浸润和转移情况、手术切缘情况等, 并提出诊断意见, 包括组织病理学诊断、病理分期以及对进一步治疗的建议和预后判断等, 之后在座的人员会分别提出自己的见解, 内容包括对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的评估以及对进一步治疗的建设性意见等, 通过这一过程, 一方面可以做到对已经实施的治疗进行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做到总结经验, 进而对将来临床实践水平和效率的提高提供积累。
2.2 与基础研究紧密联系
在临床病理讨论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需要科学研究解决的问题, 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讨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参加讨论的高年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在事先充分复习文献的基础上, 对于疾病目前的实验室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并展开讨论, 主要包括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研究的进展情况, 而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并探讨其可行性和整体研究方案, 通过这一过程, 做到了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紧密联系, 一方面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 另一方面利用基础研究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实现双方面的的共同提高, 有效避免了临床与基础研究的脱节。
2.3 社会心理医学
这是国外临床病理讨论中会经常涉及的内容, 参会人员在讨论疾病本身诊治情况的同时, 也会讨论患病和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并经常有心理医生的参与, 诸如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会考虑到不同患者的性格、社会背景、医疗保险情况等因素, 并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 制定不同的诊疗计划, 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人文关怀, 同时通过长期资料的积累, 可进一步阐明诸如手术创伤等医疗行为对于患者的影响以及患者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情绪等因素与所采用治疗方案之间的关系等等。
3 个人心得
相比国外而言, 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尚处于发展阶段, 医患比例较低, 医疗任务繁重, 不同地区之间的医疗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如何针对这种特殊的国情建立不同的临床病理讨论模式是每个医疗工作者都应关注的问题, 以下则是笔者在比较中外临床病理讨论模式后的一些心得。
3.1 质与量的平衡
临床病理讨论不是“任务”, 也不是“形式”, 应该是一种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临床实践活动, 使得医生和患者都能从中受益, 而在目前医生少、患者多、医疗任务繁重的情况下, 如何做到即有质也有量的临床病理讨论的确是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所谓有“质”, 即相关人员要有一个精心的准备, 包括对病例的复习和文献专著的阅读, 然后再讨论过程中给予介绍, 使得参加人员对所讨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外延”和“内伸”, 即对疾病相关的其他情况以及疾病自身的规律和机制等问题一并讨论, 而不仅仅是就病而论病。所谓有“量”, 则是要坚持不懈的进行这一活动, 日积月累, 必定会有显著的收效。
3.2 普遍与个别的兼顾
临床病理讨论中人们似乎更感兴趣的是一些疑难和罕见病理讨论, 而往往认为一些常见和多发病例没有讨论的必要, 实际上并非如此, 笔者在美国参加的临床病理讨论反倒更为注重一些常见病例的讨论。疑难和罕见病例因为其“难”和“少”, 通过讨论, 集思广益, 方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常见和多发的病例就没有讨论的价值, 一般性中总是存在一些特殊性, 同样的疾病其诊治也并非千篇一律, 所以通过对这部分病例的讨论, 对于帮助临床医生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亦十分重要, 同时也可以做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进一步提高医疗实践活动的水平。
3.3 集中式讨论与“远程”交流的结合
人们关于临床病理讨论的普遍印象就是以集中统一的“开会”形式进行, 而在现实情况中有时很难将不同科室的人员集中在一起进行讨论, 而随着通信和电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们也应该考虑采用一些非传统的“远程”临床病理讨论模式, 首先将所讨论的内容通过电话、传真和互联网等形式分发, 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讨论意见反馈给组织人员, 然后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将信息再次反馈给参加讨论的人员, 同样也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具有操作方便、灵活性大等优点, 亦可将讨论范围扩大到外院甚至外省市, 有效提高临床病理讨论的效率和整体水平。
3.4 增加社会心理医学和人文关怀的讨论内容
国外临床病理讨论中经常会涉及社会心理医学和人文关怀的内容, 笔者在这一方面感触颇深。我国目前正处于各方面迅速发展时期, 文化观念的变革、人群收入的两极分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等因素同样会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社会心理因素对于疾病康复影响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而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应逐步建立适合国情的社会心理医学实践模式, 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 对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诊断, 提高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从而协助制订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也可以做到更好的人文关怀, 即所谓即医“病”也医“人”。
综上所述, 笔者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国情中临床病理讨论的一些异同, 认为中外临床病理讨论的基本要素和目的是相同的, 但在具体的操作模式和内容上则互有所长, 对于我们而言, 则应努力借鉴他人的长处, 建立适合我们自身情况的临床病理讨论模式, 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摘要:临床病理讨论是临床实践与提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相应的治疗方案, 使患者从中受益, 另一方面亦可使参加的人员拓宽思路和知识面, 提高医生的个人能力, 并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笔者在本文从组织模式和参加人员、讨论内容和方式等两方面介绍美国临床病理讨论的情况, 探讨两国临床病理讨论模式的异同, 并提出个人心得, 认为我国应结合自身的情况, 努力借鉴他人的长处, 从质与量的平衡、普遍与个别的兼顾以及形式多样化等几个方面出发, 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专业化和人文化的临床病理讨论模式, 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临床实践水平。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它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以教师点拨、指引、导向为辅”。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这一理念仍然可以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既防止“讲授式”的知识灌输,又防止“活动式”的游戏充斥。而“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要素,需要在“小组讨论与分享”环节得到融合和深化。在该阶段,教师应在引导学生自省、分析、分享中下功夫。
一、勇于自省是问题解决的钥匙和关键
在小组讨论中,由于小组成员的成长经历、世界观、价值观存在个体差异,导致对事物的看法产生分歧,出现同伴冲突,或内心不愉快是常有的事,这时,可以教给学生如下处理方法:一是停止“不恰当”的行为,如责怪、辱骂、攻击等;二是停止“不合理”的认知,如,“都是别人的错”“只有我的意见才是正确的”“这个群体不接纳我”“我就是个失败者”等;三是停止负性情绪体验,如愤怒、焦虑、嫉恨等;四是缓慢地深呼吸,把身体内不舒服的感觉都呼出来;最后,反省自我行为、自我思想、自我需要。
如在“理性消费”一课中探讨“学生校园手机依赖”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照手机依赖的标准进行自我反省,“我是否有手机依赖?如果有,这种依赖是怎样形成的?我有能力克服这种依赖吗?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能做什么?”这些现实问题无疑会让学生在对照自我行为的过程中感到矛盾而困惑,因为他们中有一部分人确有这些行为,甚至有“手机依赖”的某些症状,要摆脱“手机控”实则不是一两天能实现的。自省需要面对现实,不回避,不抗拒,在教师的指导下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自省是要让学生与学习生活的实际联结起来,看看自己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借助哪些途径可以达到目标,还需要努力积累哪些知识技才能最终解决问题。通过自省,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优势、缺陷、困惑记录下来,在小组讨论中有目的地收集信息,或者抛出问题,用集体的智慧来帮助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感受团队的力量,增强团体动力。
二、理性分析是小组讨论的延伸和渗透
在有关早恋的课程“因为等待所以美丽”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朋友告知你,她不小心已经有了性行为,她不敢对父母说起此事,但又害怕怀孕。你的第一反应如何?你会建议她如何去做?”
有关性的问题要放在桌面上讨论本就不易,何况小组是男女生的集合体。面临这种情况,教师要有先见之明,让学生放下包袱,就事论事,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去分析。
(一)分析所讨论问题对当事人造成的消极影响
分析消极影响能给学生更多的警示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过早的性行为会对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过早的性行为和无承诺的性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会给自己与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按照这样的方向,学生就不难探索出更多有关“过早的性行为”消极影响的观点。
(二)分析心理问题的积极面
分析问题的积极面能让学生全方位地看问题,把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这样才不会让当事人感到“糟糕至极”“无可救药”。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坦然接受现实,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情感付出。通过以往的经历可以看到在目前这个年龄,谁都没有能力去恋爱,没有能力去为对方负责。因此,应该什么年龄做什么年龄阶段该做的事。
(三)如果我遇到同样的问题该怎么办
停止抱怨和自责:抱怨和自责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多的纠缠,屏蔽了理智思维,让当事者头脑发热,行为变得茫然、冲动。停止抱怨和自责犹如紧急刹车避险,把动力转向内在,在冷静中思考,在思考中决定。
分清责任:分不清责任或混淆责任是逃避,把责任全部承担是自责、自罪的根源。面对已经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要分析责任的轻重,分清哪些问题是自己应承担的部分,哪些是别人的责任。责任分解能够减轻压力,更有针对性地弥补过失。
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是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诚实、善良、正直、果敢的优秀品德的有效途径。对于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不推诿,要勇敢面对。
立即行动: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付诸行动。
三、真诚分享是小组讨论的总结和升华
(一)积极关注同伴的发言,在肯定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发表自我见解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顾及同伴感受,营造积极、和谐、安全的小组氛围;学会在肯定、包容同伴意见的基础上发言;发言时要把握时间,表达清楚,条理清晰。在同伴分享时要当“好听众”,可以把分享中的精彩片段或与自己意见相左的部分记录下来,有机会时再补充说明。如果没有机会,自己已经分享过了,那么可以在课后找同学深入分享,或找教师探讨。
(二)不人云亦云、简单附和,要有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
讨论中的分享能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好习惯,能够从多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拓展思维。在小组讨论中,由于时间有限,相同的见解不宜在讨论中重复。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组讨论就是智慧的碰撞,是脑力大激荡。要形成有独特见解的智慧人需要广博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精心引导学生善于收集、整理和利用资料,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分组讨论要把握中心,不要停留在细节上斤斤计较或纠缠不清,否则会让其他小组成员不满,而且还有可能偏离讨论中心,牵扯出其他无关紧要的问题,夸夸其谈,离题十万八千里,让人不胜其烦。当出现这样的现象时,小组长要及时提醒,言归正传。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掘具有较好人缘,具有较强亲和力的学生来当小组长,培养他们的管理策略和调控能力,以便在小组讨论中实现“效率最大化”。
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要到各个小组巡查,以便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惑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善加引导,突破“瓶颈”。在分享中,教师要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或言语及时鼓励学生勇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达观点。对于个别胆小、紧张、焦虑的学生也需要鞭策他们走出“自我设限”,适当鼓励他们在团体的帮助下增强自信心。通过以上指导策略,“小组讨论与分享”环节的重要作用才能凸显出来,小组讨论与分享也才能真正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龙岩,364200)
知识因交流而变得广泛渊博,大多数同学都谈到了如何正确入党动机、如何起带头作用、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大学生,也有同学探讨了时事问题,例如核问题,两会及庆祝建党90周年。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大二学姐结合她自身的志愿活动经历所谈的“学习先进,发展自我”。她向大家所展示的是亲身体验,满腔激情和无限爱心,同时也让我们懂得落后的农村需要先进而有奉献精神的知识人去发展,而这又恰恰是实践“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的所在表现。这种朴实而富有生命力的话语更能打动人心,与苍白无力的泛泛之谈来的更为深刻。大二大三学长学姐们展示的是成熟稳重的风范,与之相比,大一的我们略显青涩但极富青春活力和希望。
从大家入学的半年里所参加的活动可以看出,我们是充满朝气的。无论是文艺还是学习,每个人都抱着满分的激情积极参与,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并及时总结,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我们缺乏足够的经历,但我们在努力丰富充实自己。在失误中总结,在实践中成熟。
为进一步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根据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部署,7月18日上午,铭功路街道班子开展了“四对照四反思”专题学习讨论会。专题学习讨论会由街道党工委书记路军主持,街道班子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学习讨论会。
学习讨论会上,街道班子每位班子成员结合“四对照四反思”的内容从查找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言语行动上的偏差;增强组织观念,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认真克服自由主义;带头讲正气、树清风、率动街道文明新风尚;认真检查自己工作有无失职、渎职和敷衍应付行为,有无损害群众利益和服务工作不认真的现象等四方面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和学习交流。班子每位成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对照每个具体的事例进行反思,互相交流经验,将学习教育更加具体化。使每位班子成员通过反思达到思想上有触动、行动上有改进、工作上有提高、作风上有转变、纪律上有增强。 最后街道党工委书记路军对每位班子成员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对本次学习讨论会做了总结发言,要求每位班子成员同志都要按照“四对照四反思”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做到敬业爱岗、甘于奉献,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党性三问大讨论心得体会范文一
“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纪律挺在前面,坚决防止违反纪律、防止‘四风’问题反弹,继续保持公司良好发展局面。”贵州电网公司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以上率下,突出问题导向,以“三学三问一清单”(三学:学理论、学典型、学法规;三问:问群众、问同事、问自己;一清单:问题清单)的工作方法贯穿始终,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切实抓好“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贵州电网公司进一步规范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党小组)政治学习,突出“四个下功夫”(深学细悟、模范带头、党性修养和思想引领),通过“主题学习月”“三定一强”(定内容、定时间、定方式,强检查),确保学习质量和效果双提升。
贵州电网公司要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县级供电企业、职工持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在专题教育中做到“三学”:学理论,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章党史党情和党的纪律规定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立起来;学典型,认真学习先进典型事迹,提升宗旨意识,为民用权,为民谋利,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起来,认真汲取违纪违法案件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教训,切实做到警惕长存;学法规,学习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学习相关业务的管理制度、流程,学习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树立法治思维,增强制度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遵章守纪,规范用权。
为加强对政治学习的检查指导,贵州电网公司实行“一月一查”,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每月抽查检查学习记录,现场询问党员参学情况;每季度运用网络、微信、问卷等方式开展知识“一季一测”;还将组织党员开展一次述学评学,将检查结果纳入党建责任制考核,督促学习到位。
目前,贵州电网公司党组以现场抽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对138个党支部、66个党小组的抽查,及时掌握基层学习情况,并针对抽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编制统一的学习记录模板。
三问:全面深入查问题
“关于‘两个责任’的落实,我们一些干部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怕得罪人,当‘老好人’的问题。我认为,强化责任追究的做法很好,‘两个责任’还需要进一步落实,自下而上要有‘声音’,必须‘敢发声’‘严问责’。”这是贵州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唐斯庆到基层联系点开展专题调研“问群众”时,基层领导干部和一线员工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之一。
连日来,贵州电网公司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等开展查找“不严不实”问题的专题调研,通过“三问”的工作方法,剖析思想根源,厘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
“三问”即问群众,深入基层联系点和一线调研,听取群众意见,查找发生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问题,查找干部工作作风问题;问同事,通过谈心、交流、研讨等方式,针对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问题问同事,查找自己在遵规守纪方面问题;问自己,坚持学习,深刻反思,针对思想困惑、认识模糊的问题问自己。
一清单:边查边改求实效
围绕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赵建国指出的公司系统“不严不实”的问题表现,贵州电网公司坚持以上率下,公司领导带头、各职能部门分头负责,通过调研、座谈、走访、书面征集等方式,初步梳理出各业务领域“不严不实”问题342个,并深入剖析问题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形成了问题和整改措施清单。
能改的,先改起来;可做的,先做起来。在专题教育中,贵州电网公司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对“问题清单”逐项整改,实行“销号式”管理,建制度、立规矩,抓好“三个落实”(问题整改实施细则要落实、整改结果要落实、常见问题的完善机制要落实)。
党性三问大讨论心得体会范文二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坚持把学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组织开展“三问三观”学习讨论,引导村两委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切实增强了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打牢了反“四风”的思想根基。
一、以“三问”树“三观”,要认真学习,解决好认识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摆在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搞好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
(一)以“三问”树“三观”,首先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代表的是全体人民大众的利益,任何一个党员、一个领导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这些,作为共产党员,是需要时刻记在心头上的。“三问”群众在心中的地位、与群众的距离,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作为人民群众政党的理想信念,时刻端正宗旨观念。我们是人民的政党,我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这是息息相关的,不可分割的。
(二)以“三问”树“三观”,其次要认识到人民群众与我党事业的关系。回想革命战争年代,是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子弟送上战场,作为革命力量的不竭源泉;是人民群众为了掩护共产党员,不惜挺身面对敌人的刺刀;是人民群众用自己的乳汁挽救了伤病战士的生命。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要实现我们社会伟大复兴的力量,必定来自人民大众,因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千百万人民的事业。离开广大人民群众,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将毁于一旦。
(三)以“三问”树“三观”,要明白实现“中国梦”,最终取得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力量源泉是人民群众。我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对人民大众以无限的信任,并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共产党人只有坚持对信仰的执著坚守和不懈努力,并以此来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凝聚中国力量,凝聚来自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才能最终取得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
二、以“三观”扫“四风”,要处理好思想和行动的关系
思想上认识到位,是我们事业能否成功的第一步。认识到了,还需要做到。而知行合一,是最难的,也是必须的。
(一)从自己做起。“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一个转折的时代,一个充满诱惑、机会良多、又使我们感到无可奈何的年代”,这几句话比较准确地描述了我这个时代、我们这些人的心情。很多事情,我们感到着急、感到愤恨、感到无奈,如环境污染、如资源争夺、如诚信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坐等,更不能只是指手划脚。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有一种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能做个旁观者,要把自己摆进去,做自己应做的事,尽自己应尽的义务。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领导干部有比一般群众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去改变现状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更有机会和可能去为祖国、为人民多做一些实事,为实现中国梦尽一份力量。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二)从现在做起。习讲了,我们抓作风建设,发布八项规定只是开端、只是破题,还需要下很大功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自今年七月份,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告一个段落。但是群众观念却要永远地贯穿在我们的工作中,群众路线是要我们永远走下去的。平时多到群众中走一走,听一听,聊一聊,尽可能地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望;政策制度出**,多征求征求意见,以公开求公正是最好的办法;多听听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政府内部自娱自乐的活动少搞搞,自我表扬自我陶醉的举动少出现;权为民所用,要以情为民所系为前提,心系群众不能是官样文章,而应该落实到我们的每一件工作中去。
(三)从小事做起。慎微,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态度,面对小事不马虎,走群众路线,要从小事着手、从小事着眼。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的理解不同,而人民群众所能体会到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是落实到具体的一件一桩小事上的。群众路线不能只停留在活动中,而应该是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基层群众是最单纯、最善良、最感恩的,只要真心实意的为他们做一点点小事,他们就会无比的感动,就会当你是亲人。把群众最急、最想、最盼的每件小事办好,哪怕是盖个章、办个证、指个路的小事,就是最生动、最具体的践行群众路线,就会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赞扬。
党性三问大讨论心得体会范文三
刘云山指出,理想信念是作风的基石,深化专题教育,要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党章和党纪党规学习,打牢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基础。开展学习研讨,要联系实际、注重质量,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晒一晒,看一看在忠诚党的理想和事业上做得怎么样,在践行党的宗旨上做得怎么样,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上做得怎么样,防止泛泛而谈、流于表面。要发挥正反两方面典型作用,既从先进典型、英雄模范中汲取正能量,又从反面典型中受警醒、知敬畏,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操守。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曾子是勤俭自律和以身作则的典范,其“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也可以借鉴在我们党员干部打牢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基础上——坚持“三问”自身。
问自己是否坚定理想信念——在忠诚党的理想和事业上做得怎么样?常问自己是否坚持了认真学习党章党纪党规从而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仰?是否认真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否自觉加强了党性修养、提升了道德境界、远离了各种诱惑、抵制了歪风邪气、站稳了政治立场、永葆了先进本色?为了达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的目的,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员干部就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
问自己是否坚持服务群众——在践行党的宗旨上做得怎么样?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工作中,在自己的任期内,在自己的单位里,多问问自己是否千方百计的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群众关心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是否认真的落实了刘远山指出的“把组织力量、班子力量、个人力量、群众力量结合起来,认真查找解决不严不实问题,不等不拖、落细落小,从一个个具体问题改起,从一件件具体事情做起”的措施?是否真正做到了把群众的关心、愿望、需求和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而注意解决落实?是否有迫于压力而应付、流于形式而交差、有始无终而放弃或说得好听却失信的现象?“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做踏实诚信之人、谋务实服务之事、创切实为民之业。
问自己是否坚决遵规守纪——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上做得怎么样?干部问自己是否坚决遵规守纪,是否依然有不作为、乱作为、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是否时刻给自己敲响了杜绝违规违纪的警钟、预防腐败堕落的警钟和不可脱离群众的警钟?是否存在公车私用、假公济私、财经混乱、巧立名目、瞒上欺下、自由散漫等不符合纪律规定的行为?反思这些问题,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敬业奉献,公而忘私,不斤斤计较,不超越底线,不触及红线,才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1 在思想意识上
工作要认真、负责、细心、到位, 态度要端正, 待人要真诚。药剂人员在安全用药指导上应当认真细致, 耐心到位, 该说的话就应当说, 该提醒的问题就应当提醒。如非甾体类止痛药在餐前服用易造成胃溃疡、胃出血等不良反应;降压药应当在早上服用, 若在晚上服用易造成心肌梗死;一些容易错服、误服或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 如地高辛、呋塞米等在服用时应当告知患者多加注意。如果药剂人员工作马虎, 麻痹大意, 不负责任, 造成患者医疗事故, 就要承当相应的医疗事故责任。
2 在法律意识上
药剂人员应熟悉与专业有关的各种药品法规, 正确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的健康和法律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药学服务要求也逐步提高, 因此, 药剂人员要经常学习新知识, 熟悉有关新的药品法规,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药剂人员应改进以往的药学服务水平, 否则不仅会招来患者的投诉, 而且易造成医疗事故。药剂人员的一切工作都是按程序做, 严格执行四查十对, 符合规定的处方才可配药, 有违反规定的处方, 就当拒绝调配。西药内服袋的书写, 字迹要清楚, 片与包、内服与外用一定要区分开来书写。中药内服袋上的书写, 患者姓名一定要清楚, 不然就容易引起发错药领错药的医疗事故等。药剂人员应能按规定的标准程序去调剂, 核对发药, 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安全用药[1]。
3 在专业知识上
一名合格优秀的药剂人员, 工作态度不仅要真诚, 专业技术也要精博, 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患者。药剂人员, 除了需要扎实的 (中) 药学专业知识外, 还应了解其他学科, 如医学、生物学、文学、伦理学, 甚至天文地理学等。 (中) 医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 学无止境, 药剂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总之, 每一位从事药学服务的药剂人员都应当养成一种正确的工作态度, 培养一种崇高的思想品格和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 同时也要不断勤学苦练, 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 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2]。
关键词:药学服务,安全用药指导,药剂师
参考文献
[1]谢爱萍.谈合理用药与安全用药[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2 (21) :52.
【关键词】有效 讨论 课堂 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3-0086-0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们都在努力地更新着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着新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目标由以前的一维知识目标拓展为三维目标,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在过程中的体验和经历,也就是教育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历史学科就应当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怎样培养呢?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课改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历史课改的实践中,我认为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能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有效讨论中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在过程中构建历史知识,助燃思维火花、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讨论很普遍,可很多却留于形式。甚至在一些优质课比赛中,形式上的讨论很多,看似很热闹、学生在探究合作、在七嘴八舌……。而实际上学生只是按老师的既定要求在演练,并没有真正思维的触动,课后收效甚微,对历史课仍是兴趣不浓。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真正的热爱。”显然,这样的讨论是无效的,这样的课堂也毫无活力。
因此,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是十分必要的。什么是有效的课堂讨论呢?根据杜威的“活动课程”、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式”可知:大脑不应是被动的学习和记录信息,而应是主动构建它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得出推论。布鲁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可见: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不仅仅是最后结论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讨论的过程,过程中只要绝大多数学生思维起来了、合作起来了、表达出来了、或者从其它同学的回答中收获了一些新的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知识,那么讨论就是有效的,而不一定要有统一的认识。可见,有效讨论体现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怎样才能实现有效讨论,才能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才能让学生在过程中积极主动构建知识,开启历史思维能力?根据我在课改中的一些探索和实践,我认为要实现课堂的有效讨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实现有效课堂讨论的前提
1.1 了解学情、科学分组:
所谓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以讨论为主、各自发表见解、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最常见、有效的是小组讨论,其组织形式是小组,强调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交流,发挥集体力量。因此,要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就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了解学情、科学分组。
在小组构成上,布鲁纳曾提出5-6人是小组讨论的理想数字,不仅要注意人数的分配,还应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层次搭配、性别协调、性格互补。在一个班级内,尽可能做到公平分组、平等竞争。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与组之间竞争的格局,容易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分完组之后,就是选出组长,对成员分工,明确职责,让每位组员有事可做,让每个人为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努力,在过程中体验学习。
1.2 教师精心备课、合理设问:这是课前准备的核心环节,也是关系着课堂讨论是否有效的重要前提。
怎样才能做到精心、合理的设问呢?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的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设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问要体现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或有较大争议的地方,问题情境要具有思考的价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其次,设问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激起探究的热情,要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这样可以在课堂上呈现亮点,实现教学的过程生成。正如古人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如我在《鸦片战争》一课探究战争爆发原因时设问: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还会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吗?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中设问:穿越时空隧道,如果你生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的设置既体现了知识的重难点,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激起了他们极大的探究欲望。在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在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在学生的发言中,我感受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认识在不断的加深,情感在不断的升华。
1.3 预设课堂、准备充分的材料,有利于讨论顺利进行: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由于知识“瓶颈”、或占有材料不充分等原因,致使讨论的积极性受限,而影响课堂的有效讨论。因此,要求老师在课前准备时:首先,做好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以解决课堂上一桶水和一滴水的关系,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释疑、引导;其次,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和详细的材料,让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有据可依。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实现有效讨论。如:我的一位同事在《封建帝国的危机》一课中,设问:为什么闭关锁国政策是清帝国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初一的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危害的深层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老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在学生讨论时,给出了典型的史料(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及其危害的)。学生的思维与给出的教学材料在不断的碰撞、交汇,新的信息在不断的获取、新的认识在不断的实现。因此,学生在讨论中有效的克服了知识的“瓶颈”。这堂课始终颤动着思维的火花,不仅实现了有效讨论,课堂还充满了活力。
2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有效讨论的保证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轻松、乐观、愉快的良好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够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因此,在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溶入课堂,心情愉快、思维活跃、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让课堂充满思维的活力,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从而实现有效讨论。
为此,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要传递自信给学生;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甚至允许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因为有缺陷的发言远胜过缄默;再次,对于课堂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恰好是我们知识的盲区时,教师要有诚实严谨、谦虚的态度,因为在“后喻”文化时代的今天,我们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向学生学习的勇气。这样教师在学生心中才更有亲和力,才能更好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也能更好助飞学生思维的翅膀……。如我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中,为了突破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列强的一次分赃会议,体现各列强心怀鬼胎这一难点。我把学生分成英、法、美、德、意五个小组,让他们分别讨论各自的打算,然后各派一人上台表演……,学生讨论着所代表国的如意算盘,但由于他们对当时的国际背景知识了解不多、或不准确,发言的内容多来自网络的各家言论,导致发言时,出现了凭兴趣的言论、甚至非主流的历史观点……,面对这种情况、我并没有粗暴的打断发言,而是把关爱和信任的目光投向学生,鼓励、肯定他们上网获取信息的态度,然后适时的进行引导。正是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课堂才更具有活力、更显丰富性和操作性,同时也实现了课堂的有效讨论,让历史课堂充满了思维的活力。
3 教师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是实现有效讨论的关键
新课程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适时的课堂调控就是主导作用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堂课的成败与教师的个人素质——课堂调控能力至关重要,一个有着较好调控能力的教师能让学生始终跟着教师的课堂节奏,能让一堂课妙趣横生、充满活力。
由于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课堂讨论中难免会出现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讨论偏离主题、甚至出现一些错误的观点等等,从而影响讨论的有效性。这时,教师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就是实现有效讨论的关键了。
在讨论过程中:首先,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应该巡回在各小组之间,担负起指导和监督者的角色。当面对学生积极性不高,思维不活跃,教师就应及时的反思,采取有效的手段,调整课堂设问,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刺激其思维、激发其积极性。可把问题往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上引,也可及时的做出一些奖励性的承诺。其次,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进行合理、自然有序的引导,使其回归正常轨道。再次,在课堂上,针对学生不成熟的甚至错误的发言,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表达的勇气和可取之处,以诚挚的态度去点播、指导。这样学生会备受鼓励、大胆的投入讨论,积极思考和发言……,这样的课堂有助于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促进思维的共鸣,并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无穷乐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力量,这样的课堂不仅充满着思维的活力,更彰显着新课堂的无限魅力。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体现了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能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也能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experience bit by bit: to carry out effective classroom
discussion, let history classroom full of vitality
【Abstract】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practice, carry out effective classroom discussion, let history classroom dynamic, the ability to develop students thinking about history.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2013年10月13日,我们小组开展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的课题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和看法,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困惑,真理越辩越明,大家热烈讨论的同时,也是深化认识的有效途径。我们结合历史和现实,讨论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份子,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从亲身的经历中深切认识到这一点,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大幅度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力是社会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哪个阶级、政党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它就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掌握了领导和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动权。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去变革旧的社会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九十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屈不饶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打破了旧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新时期,党又适时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大发展,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我国初步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历史雄辨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九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辉煌的发展成就,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追求;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把发展作为党最大的使命、最重要的任务、最紧迫的课题,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群众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要看它的性质,看它代表谁的利益及它的理想和宗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党的全部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九十多年中,党的自身情况,党所肩负的主要任务所面对的主要矛盾以及国内外局势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始终没有变的是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真正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做人民所需,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真正做到了为民、务实、清廉,是一个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党,是一个先进的有着巨大优越性、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景的党。
三、用辩证的眼光认识党的领导
任何一个政党,都是由人组成的,都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有机体,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存在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一举一动、一步一行都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其理想、宗旨、纲领都是人的意识的产物。人的意识不可能全部理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可能都正确,因而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完美无瑕,就像没有绝对完美的人,任何一个政党都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在某些时候犯有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看它的理想是不是足够远大,它的宗旨是不是足够崇高,它的性质是不是良好的,先进的,它是不是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为之努力。
我们要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由表及里、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认识党的领导,这才是科学的做法,合理的、正确的做法。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本质上具有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无可比拟的先进性。这种先进
性,集中体现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坚持把实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本质要求,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宗旨。
我们党是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的党,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社会这一远大的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它没有自己的私利,它的利益和整个国家、整个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它每时每刻都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在努力为全体人民谋福祉。
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是我们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就如何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是顺应时代呼唤和实践要求的产物。
九十多年的奋斗史、六十年的执政史、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充分证明,我们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在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是历史所决定的,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决定的,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也无法改变和动摇的。回首过去,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展望未来,我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奋勇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和共产主义美好未来的共同理想!
【就业指导讨论会心得】推荐阅读:
2024年就业指导心得09-24
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心得感悟06-17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05-24
就业指导题目12-04
就业指导学习总结09-24
就业指导课要求11-07
职教中心就业指导11-29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09-19
就业指导课社会调研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