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四首教案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杜甫诗四首教案

杜甫诗四首教案 篇1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教学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初读诗歌,把握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5、请概括各段的内容。板书设计: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 “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四、诵读指导

1、讲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2、教师示范朗读。

3、学生试读、齐读。

4、理清思路,背诵诗歌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诗歌的第一段

讲解: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

1、朗读诗歌的第一段,思考: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一个普通“走”字写出众多“行人”被抓,急促出征,更写出了家人不忍亲人离去,惟恐一去成永别的心情。

2、说说“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3、试对“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进行一定的评析。

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二、分析诗歌的第二三段

1、朗读诗歌的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1)诗人在第二段中怎样具体陈述“点行频”这一诗眼?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什么不同?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仍守边的“行人”为例以及描写华山以东田园荒芜的景象证明这一事实。由点到面。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2、朗读诗歌的第三段,思考下列问题(1)“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租税从何出?” 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这样前后照应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的后果,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

明确: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3、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

明确:开头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点行频”为下面叙事的总纲。以下分成五层:(1)第二段的前六句为第一层,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死于边庭者极多。(2)第二段的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造成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3)第二段的最后两句用“况复”转而单叙“关西卒”之苦。

(4)第三段的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和“不重生男重生女”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5)最后四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明确:前后呼应的地方:

(1)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2)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思考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把“君不闻”和“君不见”这两幅画面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第一问:用“君不闻”“君不见”开头翻出一层新意。第二问:直接诉诸听者(读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讲解: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托为征夫自(同‘诉’)之词”,用以讥切时政。此说有理。既是“托为”,则所诉也就不限于征夫的个人痛苦经历。“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可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

5、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提示:读古代长诗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开头往往要用一两个诗句提挈全文或设置悬念;中间按一定的层次叙述;又往往出现可以概括全诗主旨的警句(又称“警策”)等等。

本文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三、艺术特点分析

明确:①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②巧妙构思。③善用口语。

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四、名句赏析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五、拓展延伸

1、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后面的问题。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2)表现技巧。

明确:

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2、三幅画面是:羽檄飞驰,喧呼救边;京城安定,四海清平;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 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 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 十分看重现 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 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三、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五、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情感蕴藏: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六、情读诗歌,再次体悟感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旅夜书怀》教案 【教学目标】

1、比较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直抒胸臆手法的运用。

2、建立初步的鉴赏能力

3、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当时孤苦寂寞、漂泊无依的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写作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投靠好友严武,在其帮助下,杜甫本可以在成都长久居住,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突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带着家人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二者异曲同工。诗的后半是“书怀”。

四、艺术手法,鉴赏点拨

1、寓情于景

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写岸,次句写舟。称“独舟”者,仅此一舟之谓也;“夜”,用于点明泊舟时间。这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简直冷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流逝,愈发增添了凄苦无依之感。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这时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含在这景物描写之中,由此再发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2、直抒胸臆

最后两句的意思很明白: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和此后不久写的“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秋兴•其七》)语意相同。

五、再次朗读,当堂背诵。

六、布置作业

杜甫诗四首教案 篇2

以激发兴趣, 启发、引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为指导思想;以师生互动, 指导学生诵读、讨论、感悟、适时点拨、为主要教法;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要求学生充分预习, 利用图书、网络资源广泛收集学习资料、,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积累古诗文知识, 完成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诵读、默写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提高诵读和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预习掌握注释内容、找出疑难问题。主要用用点拨法、诵读法、讨论法。

重点、难点、疑点:

1.重点:反复诵读, 体会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

2.难点:

(1) 引导学生与古代作者对话,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诗的时代背景。

3.疑点:第三首诗的结尾, 诗人怎么没有被抓走?

教法、学法

教法:以指导学生诵读、讨论、感悟为主, 适时点拨、引导、启发, 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学法:充分预习、收集相关资料, 在理解基础上背诵积累古诗文知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充分预习、搜集作者生平和作品资料, 了解写作背景, 在疑难处作标记。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讲读《望岳》、《春望》。

教学内容及步骤

1.导入

(方法:设置情境法。由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杰出成就导入。并板书课题、作者。)

(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2.课前热身

(方法:多媒体展示。)

(目的: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积累文学常识, 为全面理解课文作准备。)

(1) 杜甫简介。

(2) 写作背景。

3.诵读、整体把握

(方法:先诵读感悟。然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明确)

(目的: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望岳》是早期的作品。热情赞美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 抒发了诗人决心登顶的壮志。表现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极富哲理性。

《春望》由“望”着笔, 情景相融。抒发了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石壕吏》是叙事诗。表现忧国忧民的感情。

4.研读《望岳》

(方法:充分的读, 结合生活实际谈感悟。先让学生发表意见, 再及时地引导、明确)

(目的:探究诗意、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培养合作、探究感悟能力。)

诵读、背诵, 积累语言

小结学习诗歌的方法

明确:朗读———解读———品读———诵读。

5.自读《春望》

6.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读《石壕吏》

教学内容:

1.导入 (设置情景式)

杜甫为什么被后人称为“诗史”?

他的诗中包含了大量的社会历史内容。在他的“三史”、“三别”中表现尤为突出。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 结合注释, 通读通译课文。

(2)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石壕吏》是叙事诗。主体部分是第3段, 老妇人的“致词”。全文前四句:“致词”的由来, 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全文后四句:尾声, 暗示老妇人被差吏抓走。诗的内容叙事、有抒情色彩。流露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全诗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 揭露了官吏的横暴, 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3.佳句赏析

“有吏夜捉人”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这两句独立成段。作用:强调了吏呼的怒, 妇啼的苦, 并统领后文。

4.合作探究

(1) 老妇含泪“致词”, 从哪些侧面揭露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2) 《石壕吏》的构思艺术?

5.归纳总结, 提领全文

(1) 概述课文内容。

《望岳》写望东岳泰山。表现诗人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报负。

《春望》写诗人看到京城被叛军焚掠一空的荒凉景象和诗人的感时、恨别, 表现了诗人爱国、爱家的美好情操。

《石壕吏》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 揭露了官吏的横暴, 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2) 写作技法:

(1) 《望岳》诗篇气势雄伟、豪放, 表现了诗人卓越的创作才能。

(2) 《春望》深沉凝练。

(3) 《石壕吏》构思巧妙, 语言精练。

() 主旨:

(1) 《望岳》写望泰山, 希望凌绝顶而小天下, 以抒雄心壮志。

(2) 《春望》通过眺望长安的破败景象, 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的感情。

(3) 《石壕吏》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 揭露官吏的横暴, 反映人民的苦难。

6.质疑、解疑

(方法:学生质疑、教师解疑。)

(目的:培养质疑能力。)

诗人怎么没有被抓走? (诗人是朝廷命官。)

7.板书设计:

略。

8.课堂活动

(1) 改写、表演

2) 飞行连诗

(活动方法:给字连线成句, 组成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

30课《诗四首》教案 篇3

1、面向学生:初中,学科 : 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查阅资料,明白诗作者当时的处境,为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打基础。

二、教学课题:30课《诗四首》教案。

三、教材分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分别以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友、欢夜饮,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本诗为其三乐农事,包含了诗人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亲近自然的那种欣悦,以及远离污浊现实的决心。世人在南山下种豆,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从表面看,写的是劳作之乐,但其内涵,是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一首边塞诗,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王维,盛唐著名诗人,人称“诗佛”。当时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本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前两首诗

2、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朗读背诵前两首诗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利用百度搜索和多媒体,查阅资料,增长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2、诵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把握节奏,感知意境,实现心灵的探求,激发学生读诗、品诗的兴趣。

3、降级处理法,理解品评诗歌

五、教学过程:

(一)、巩固理解,解释引读。

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字----------,一名-----------,字----------,谥号--------------别号-----------,---------﹙朝﹚伟大诗人,少时颇有壮志,博学善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等。

2、《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

3、秽()荷锄()候骑()燕然()

4、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粗的字。

晨兴理荒秽_______ 带月荷锄归_______ 但使愿无违_______ 长河落日圆______

(二)、诵读背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① 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读诗要读慢些,字句凝练,给人以思考的空间。读出节奏。

方法指导:五言诗句的节奏221或212,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这样朗读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2、译一译:

学生对照注释,解词析句,扫清障碍,理解诗歌内容。

3、说一说:

同学们,你觉得这两首诗中哪些诗句写得好?你能说一说理由吗?

(三)、研读品析,语言品味。

1、《归园田居》中哪一个字揭示了诗歌主旨?

2、“盛”和“稀”是两个形容词,在诗中表达了什么含义?

3、.《归园田居》中三、四句中表明时间的词是什么?诗人为何要点出时间?

4、《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内容?

5、你能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及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6、《使至塞上》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是哪一联诗句,你能画画它的图景,说说它的意境吗?

7、学生画完后,通过讲评找出符合意境的加以表扬,然后利用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画面,并播放诗词的诵读,加强学生对诗歌诵读的韵律感。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是教给大家读诗品诗的方法。读诗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读出感情;读出个性。

继续播放多媒体资料的画面与诵读,加深印象。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动手动脑、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通过听老师诵读和多媒体展示,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在得到美感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达到本次教学的目标。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地区: 潍坊青州 学校: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

姓名:李婷

通信地址: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

初二上册语文诗四首预习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基础激趣,引导基础自学。

(一)默读:读准加点字音并解释词语:

晨兴理荒秽( huì) 但(只要)使愿无违。

晨兴:早上起来。 荒秽:丛生的杂草。 带月:顶着月亮。

荷锄:扛着锄头。 道狭:道窄。 草木长: 草木丛生。

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柳暗花明:

闲乘月:

翻译《归园田居》: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道狭而草木丛生,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裳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

用自己的语言翻译《游山西村》: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二)诵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情感。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

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

《归园田居》朗读节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游 山 西 村》朗读节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杜甫诗四首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尝试写一首咏物诗。

4.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写出作者表达的情志。

5.从咏物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过程方法目标:

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一个诗歌类型,学习鉴赏咏物诗,对于奠定鉴赏诗歌的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在高一阶段,在进行唐诗宋词元曲的选修课学习时,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鉴赏诗歌是必要的。而咏物诗的鉴赏,从诗句的语言中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结合作者写作本诗的背景,将其两者相似点加以联系,感悟出作者通过诗歌要表达的情志。学生通过方法的掌握,学会鉴赏咏物诗,为诗歌鉴赏奠定基础。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学生合作赏析,感受诗人情感,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3.教师引导,师生互动,总结分析感悟作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涵咏法和讨论法。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

三、教学重点:

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四、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和禅意诗境。广东教育出版社

五、教学课时:

2课时完成四首诗的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世界真美好!这个世界给我们很多的美的感动!看着这姹紫嫣红的春天,时常感叹生命的绚丽;看着那辽远无际的蓝天,时常感叹宇宙的恒常;看到莲花,想起了纯洁的爱情;看到杨柳,感受到惜别的情意;看到黑幕中悬挂的一轮明月,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楚楚心皎洁,盈盈清如晶。纤柔光似泉,斜移树影倾。”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爱之物以深意,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咏物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一起来感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

(二)课文简析

子规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箓,后传其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顾况性诙谐,诗名较著。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如《囝》、《公子行》。2.基本解读

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主旨)

前二句“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说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闻而悲凄。“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为啼血所致。

后二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对此一传说提出质疑:历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著”,附着,栖息。此二句翻出新意,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如此看来,杜 广东教育出版社

宇倒是其中之幸者。写历代冤魂之多,正是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3.鉴赏要点

顾况的《子规》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作者由自然及社会,把杜宇和历代冤屈而死的人,通过子规巧妙地联系起来。矛头直指黑暗的社会,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

这首诗主题鲜明,托物言情,借写子规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

俗中见奇,翻出新意。开篇写杜宇化鸟,不过是相当俗见的题材。但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葡萄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后人称为“韩昌黎”。幼孤,由兄嫂抚养。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历任宣武军董晋、武宁军张建封二幕府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得罪当权者,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元年(806)召为国子博士。后曾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等职。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淮西有功,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宪宗迎佛骨事,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召为国子祭酒。后历任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寓所。谥号“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

韩愈以诗文著称,其诗长于铺陈,好发议论,以古文章法句式入诗,即“以文为诗”,风格奇崛雄伟,时有怪诞、滞涩,与孟郊齐名,为“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而近体诗却多亲切自然。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元齐名,人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对后世有巨大影响。其门人李汉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并《外集》行世,《全唐诗》存诗十卷,三百余首。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元年(806)五月在江陵(今属湖北)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原诗题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806)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广东教育出版社

葡萄原产西域,汉时由大宛国传人长安。蔓生木质,茎有卷须,能攀络他物,冬天落叶,初夏开花,秋天果熟,呈紫红色,状如马乳(马的奶头),味微酸,较甜。2.基本解读

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主旨)前二句“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支离”,指葡萄枝条杂乱的攀络状。

后二句“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添竹”,指在架子上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

3.鉴赏要点

韩愈的《葡萄》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写春夏之交葡萄的生长之态:它的新生茎叶还未长满,葡萄藤不规则地缠绕在高高的葡萄架上,需要(种葡萄的人)为其搭起高架,将垂下来的藤条扶上高架,实际表达自己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思想感情。此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托物言志。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

赏牡丹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

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

牡丹是我国特产,素有“花王”、“百两金”之贵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牡丹花二首》)。2.基本解读

这是一首“花王”牡丹的赞歌。广东教育出版社

前二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花开艳丽,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溱洧》有句“赠之以芍药”,所以宋韩琦《北第同赏芍药》云:“郑诗已取相酬赠,未见诸经载牡丹。”但至唐,牡丹始贵,芍药地位渐不如牡丹,刘禹锡此诗也认为其格调不高,即“无格”。至于“芙蕖”,即荷花,自古以其高洁清静,或孤芳自赏,故刘此诗认为其“净少情”,即纯洁而寡情。

后二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正面写牡丹。“国色”,古代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以此比喻牡丹,写出牡丹姿色远远在其他诸花之上。“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真”字加强语气。如此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即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唐中书舍人李正封咏牡丹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国色天香”成了人们对牡丹的定评。

3.鉴赏要点

刘禹锡的《赏牡丹》采用抑此扬彼和对比反衬的手法,以妖艳却无格的“芍药”和素净却少情的“芙蕖”,来反衬牡丹的“真国色”和不凡不俗,赞美了牡丹的独特魅力。

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得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这些都是对这两种名花的赞誉之词;诗人并没有为了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花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物性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松

1.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但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还旧山。天占元年(904),朱全忠奏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2.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暗含了诗人身世之慨。(主旨)

“自小刺头深草里”,写小松幼时生长在野草丛中,不为人注意。“刺头”即埋头,寓生机旺盛之意。

“而今渐觉出蓬蒿”,写小松逐渐长大后,人们才发觉其已高出周围的蓬蒿了。广东教育出版社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人云后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材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凌云木”,指必将凌驾云端的松树。后一“凌云”指高高凌驾云端的状态。故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而被忽视掉啊!3.鉴赏要点

杜荀鹤的《小松》写松树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引来“时人”的不同态度:小松树刚出土,“时人”忽略了它;当松树长成参天巨木时,“时人”才惊叹松树是栋梁之材。小松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讽喻世俗之人以貌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抒发了对不公平社会的不满。

杜甫带“自”诗研究 篇6

杜甫善用“自”字, 体现了作者的性格、思想、情感和诗中的情韵。清人薛雪的《一瓢诗话》云:老杜善用“自”字, 如“村村自花柳”, “花柳自无私”, “寒城菊自花”, “故园花自发”, “风月自清夜”, “虚阁自松声”等, 一“自”字, 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 掬出纸上……

为什么讨论“自”这个字?这是一种自我意识,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在《汉语大字典》里有这样的解释:“ (1) 《说文解字·自部》:‘自, 鼻也。’段玉裁注:‘凡从自之字, 《言部》詯, 胆气满声在人上也。’ (3) 代词, 表示第一人称, 相当于‘自己’, ‘本身’。《集韵·至韵》:‘自, 己也。’ (5) 自然地, 不借助外物;仍旧, 依然。唐杜甫《滕王亭子二首》之二:‘古墙犹竹色, 虚阁自松声。”[1]P3046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 物皆着我之色。”“自”字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只要是有才的人, 一般都会自诩甚高, 一旦达不到自我的要求, 就会自悲自悯, 而且杜甫一生漂泊岁月多, 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内心自然会不平, 但杜甫又不是拘泥于小我之人, 这些带“自”诗可以看出杜甫狂放不羁的性格, 又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种自我思想的矛盾在他的内心挣扎, 最终就会表现在诗里, 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二、带“自”诗与杜甫性格、行为的关系

杜甫的性格和行为, 新旧唐书和唐才子传都有提到。《旧唐书》:“甫性褊躁, 无器度, 恃恩放恣, 尝凭醉登武之床, 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 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 结庐枕江, 纵酒啸咏, 与田畯野老相狎荡, 无拘检。严武过之, 有时不冠, 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 武卒, 甫无所依。甫以其家避乱荆、楚, 扁舟下峡, 未维舟而江陵乱, 乃溯沿湘流, 游衡山, 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 为暴水所阻, 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 自棹舟迎甫而还。”[2]P5054《新唐书·杜甫》[3]P5736、《唐才子传笺證·杜甫》[4]P356都有这样的描述。

究竟这些带“自”诗是怎样表现他的性格的呢?

新、旧《唐书》中说到杜甫的性格褊躁, 无器度, 恃恩放恣。这样的性格当然会影响他的诗歌创作。钟嵘在《诗品》中写道:“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照烛三才, 晖丽万有, 灵祗待之以致飨, 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嘉会寄诗以亲, 离群托诗以怨。……凡斯种种, 感荡心灵, 非陈诗何以展其义?”[10]P2

以下是杜甫带“自”诗:《乐游园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大云寺赞公房四首》、《画鶻行》、《忆弟二首》 (其二) 、《示姪佐》、《遣怀》、《归燕》、《蒹葭》、《苦竹》、《蜀相》、《杜娟行》、《游修觉寺》、《后游》、《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六)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柳边》、《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早花》、《滕王亭子二首》 (其二)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其二) 、《雨》、《别蔡十四著作》、《晚晴》、《西阁二首》 (其一) 、《雨四首》 (其四) 、《月》、《南极》、《西阁曝日》、《瀼西寒望》、《愁》、《江梅》、《孤雁》、《鸥》、《雨不绝》、《园》、《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触目》、《八月十五夜月二首》、《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其二) 、《寒雨朝行视园树》、《日暮》、《即事》、《写怀二首》 (其一) 、《江边星月二首》 (其一) 、《江边星月二首》 (其二) 、《舟月对驿近寺》、《南征》、《清明二首》 (其一) 、《遣遇》、《宿花石戍》、《归雁二首》、《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简台省诸公》。[9]这些带“自”诗都反映了作者的那种矛盾的情感、褊躁的性格、狂放的行为和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正是有那样的性格, 作者才会有那么多带“自“诗,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 只能选取部分诗歌来解释。《西阁二首》 (其一) :“百鸟各相命, 孤云无自心。”“在夔先寓此。”[9]P758《南极》:“近身皆鸟道, 殊俗自人群。”“黄希曰:此用《尔雅》四极中之南极, 夔在长安南也。”“公诗:白谷气候殊。当是夔地名。”“亦厭居南土, 撫景感怀之作也。”[9]P763《瀼西寒望》:“猿挂时相学, 鸥行炯自如。”[9]P521“瀼西为来春移居之处。”“是诗为居瀼根由。蓋西阁之寓, 险绝人区, 賙烦亲故, 久欲去此而谋居矣。”[9]P522《日暮》:“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9]P558《写怀二首》 (其一) :“冉冉自趨競, 行行见羁束。” (一七八) “久困于夔, 而发为达观任运之词。‘冉冉’、‘行行’, 所谓‘劳生’也。”

诗歌能反映人的性格。金启华先生在《杜甫诗论集》中写道:“杜甫对一切事物希望听其自然, 达观随寓, 忘情荣辱, 绝圣弃智。”[11]P27“用世不成, 出世不得, 他见到山寺, 又怀疑到自己的信仰, 而产生卜居的念头。” (《南征》) [11]P29“他功名蹭蹬、仕宦无门、买药都市、寄食友生、残杯冷炙、到处悲辛。”[11]P33杜甫一生漂泊流离, 生活艰辛, 并且还是个恃才狂放的人, 所以, 在人生价值没有得到认可, 社会战乱不断的情况下, 他的自我意识就会表现得很强烈。他的情感和性格的矛盾就会表现得十分强烈, 所以, 诗中的字眼也很夺目。我们在此之前讲到“自”的各种意思。一种想要坚持自己, 但世俗的逼迫让他内心十分痛苦, 隐居让他的身心得到放松, 但是, 又不能让他的才能和济世的抱负得到施展, 所以这种矛盾就表现在了诗里, 表现在了“自”上。正像宋代葛立方在《韵语阳秋》里所说:“老杜寄身于兵戈骚屑之中, 感时对物, 则悲伤系之。故作诗多用一自字。《田父泥饮诗》云:‘步屧随春风, 村村自花柳。’《遣怀诗》云:‘愁眼看霜露, 寒城菊自花。’《忆弟诗》云:‘故园花自发, 春日鸟还飞。’《日暮诗》云:‘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滕王亭子》云:‘古墙犹竹色, 虚阁自松声。’言人情对境, 自有悲喜, 而初不能累无情之物也。”[10]P484杜甫的性格和行为更具体地反映在他的带“自”诗中。

杜甫的带“自”诗反映了他矛盾的情感和性格, 以及狂放的行为, 反过来他的这些性格、情感、遭际也促进了他的诗歌创作。

三、杜甫带“自”诗的分布与意象分析

带“自”诗占杜诗篇幅还是很多的, 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全唐诗》[5]只是收录诗歌, 并不对诗歌和作者作出分析, 本文只是用其来参照诗歌的数量。本文的诗歌来源于《杜少陵集详注》[6]、《杜臆》[7]、《杜诗镜铨》[8]和《读杜心解》[9]。天宝十年至至德二年写了上文中列出的前四首诗, 乾元元年至乾元二年写了紧接着着的七首诗, 上元元年至上元二年写了紧接着的四首, 代宗宝应元年至广德二年写了紧接着的七首, 大历年间, 杜甫写了三十三首带“自”诗, 从上面的《雨》一直到《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简台省诸公》。 (参看第二部分的第七段) 这些年杜甫在云安、夔州、西阁、瀼西等地卜居, 这些带“自”诗也反映了他的生活状况, 靠人救济, 穷困不能自已。

杜甫这些带“自”诗大体可以分为三大意象, 一是动物, 一是植物, 一是自然现象。第一, 动物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顾惟蝼蚁辈, 但自求其穴。”《孤雁》:“野鸦五意绪, 鸣噪亦自纷纷。”《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六)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鸥》:“江浦寒鸥戏, 无他亦自饶。”“羡其闲而自得, 伤己之触多愁多障也。全从反面照出自身。”[9]P524第二, 植物有《遣怀》:“愁眼看霜露, 寒城菊自花。”《蒹葭》:“摧折不自守, 秋风吹若何。”《苦竹》:“青冥亦自守, 软弱强扶持。”《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步屧随春风, 村村自花柳。”《柳边》:“枝枝总到地, 叶叶自开春。”《早花》:“臘日巴江曲, 山花已自开。”第三, 自然现象有《雨四首》 (其四) :“繁憂不自整, 终日灑如丝。”《舟月对驿近寺》:“更深不假烛, 月朗自明船。”《月》:“尘匣元开镜, 风簾自上鉤。”《日暮》:“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雨》:“轻箑烦 (一作须) 相向, 纖絺恐自疑。”“‘烦相向’, 用非其候也。‘恐自疑’, 服不以时也。‘烦’, 就人言, ‘自’, 指‘絺’言。”[9]P495

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写道:“然过于出奇, 不如杜之遇物而奇也。三江五湖, 平漫千里, 因风石而奇尔。”[10]P307许顗在《彦周诗话》中写道:“画山水诗, 少陵数首后, 无人可继者。”[10]P387梅圣俞云:“作诗须状难写之景于目前,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杜甫这些带“自”诗都是运用比的手法, 寄托自己的情感, 诗中的意象也给人清新自然之气, 是作者内心的一种疏放, 寻求解脱的心理。能看出作者向往自由的生活, 但又被那个社会所羁绊, 所以, 自然与自我意识撞击出了诗歌创作的火花。

综上所述, 无论是杜甫的诗还杜甫本人都让人感动, 他流露在诗歌中的真性情, 从带“自”诗中了然。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 (第五卷) [M].武汉:四川辞书出版社, 湖北辞书出版社, 1986.10.

[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 (全十六册) [M].第十五册, 卷一百九十,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北京, 中华书局, 1975.5.

[3][宋]欧阳修, 宋祁撰.新唐书 (全二十册) [M].第十八册, 卷二百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文艺上.北京, 中华书局, 1975.2.

[4][元]辛文房撰.周绍良笺證.唐才子传笺證[M].北京:中华书局, 2010.9.

[5][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6][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少陵集详注 (上、下册)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4.

[7][明]王嗣奭撰.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8.

[8][唐]杜甫著.[清]杨伦笺注.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3.

[9][清]浦起龙著.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61.10 (2000重印) .

[10][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 (上、下) [M].北京:中华书局, 1981.4 (2004重印) .

上一篇:市农机局工作职责下一篇:证券分析师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