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局部写生教案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行车局部写生教案(推荐7篇)

自行车局部写生教案 篇1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第7册第5课)

高店中心学

金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条造型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采用课堂模拟写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2、如何用线精细的表现自行车。

教具:

实物自行车、图片、图画纸、学生作品、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交流,引导出主题——自行车。

同学们,谁会骑自行车啊?谁骑过自行车啊?看来大家对自行车都非常熟悉了,今天我们的美术课就跟自行车有关,板书课题:自行车局部

写生。

二、新授。

1、了解自行车的历史。

自行车是最简单的一种交通工具,别看它简单,它也经历了将近200年的变化才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最先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课件展示图片)

仔细观察,思考,提问:和现在的自行车相比,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已经有了哪些相同的结构部件,又缺少哪些部件呢?

2、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1)拼图游戏(课件展示),初步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部件。(2)每个部分还有一些小部件,比如:车身,车把,前后轮。

课件展示举例部分,引导学生说说有哪些小部件。(3)欣赏不同类型的、新颖的自行车。

3、观察引导: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1)我们平常画画用到了哪些线条?(直线、曲线、折线、螺旋线、交叉线等等)

(2)分析:自行车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各部分有哪些线条?)

车把、车轮、车身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较明显的比如,车身和轮胎钢丝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条和刹车线是曲线、减震是螺旋线、齿轮是折线……

三、教师示范画

(1)师展台示范画车身、轮胎、链条等。

(2)对比、讲解:车身零件之间的衔接,轮胎要画几个圈、钢丝的画法,链条的精细描写等

四、让学生讨论:

你认为这些画为什么画的好,哪些地方不足等等。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朋友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五、布置教室,实物写生。(要求只画一个局部,构图饱满,线条丰富、流畅。)

教师巡视辅导。

六、评价与交流:

(1)学生评价优秀学生作业,师小结

(2)师最后总结,我们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板书:

自行车局部线描写生

基本构造:座垫

车把

车身

后轮

行车局部写生教学设计(模版) 篇2

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线造型能力。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5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自行车局部写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5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三)学习材料

白行车、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语言组织教学。

探究式学习活动

提问:

l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

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

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5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

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自行车局部写生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

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小组讨论:

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组际之间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课后拓展

《风景写生》教案 篇3

课程性质:风景写生是美术学专业的技能实践课程,为必修课。授课班级:2014级美术学1班 授课题目:风景写生 教学时数:5周

一、教学目的:风景写生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景物写生训练使学生掌握对周围环境色调的表现能力,同时通过外光作业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对色彩的感受和提炼概括能力。运用色彩材料表现外光色调,结合素描中的基本要求,探求大自然光色变化规律,研究天、地(或水)、物三者的相互关系,学习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着重解决画面的构图、色彩色调、表现手段,探索风景画的各种表现技法;提高捕捉自然色彩和提炼概括的能力。

2、难点:学会整体观察色彩的方法,掌握风景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

三、教学要求:

通过本阶段的练习,要求学生学会用概括的手法,表现繁杂的自然景物,构图简练,色彩整体,能动的去把握和控制画面的能力,能够运用油画材料表现不同的物象,画面丰富耐看,每幅画都有明确的色调,有一定的个人特点和追求。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示范、写生实践。

根据学生专业基础不同的情况,要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课堂教学除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外,同时采取作品赏析、直观写生示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其色彩审美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

1、风景画的特点 ⑴、时间

风景写生是指在户外进行的写生训练。与室内不同的是光线在不断的变化,大自然所呈现的物象复杂繁多,色彩丰富而多变,一般不宜做长期作业和细致的表现。做画的时间段一般应选择在清晨至上午九点之间,下午选择在五点至日落之前,中午光线太强,色彩极为单调,不宜作画。

时间因素在静物写生中并不那么突出,但在风景画写生或创作中,有时显得非常重要。大自然所呈现的晨曦、中午、傍晚和夜幕,无不影响着形象的外视形式。即使我们面对同一方向,观察同一景色,在不同的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由此引起不同的心态共鸣。

⑵、空间 在大自然中,空间是无限的。在静物写生中的空间,远不过数米。而大自然那无限的空间必然包含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如果从形象和空间双重角度去理解,把静物写生比作一首小诗,那么,风景画无疑是一部巨著。只有风景画才能浓缩辽阔的田野、茂密的森林、繁华的城镇和一望无际的海洋,也只有风景画才能展示大自然那种博大的风姿。风景画是描写空间的最好形式。

⑶、季节

季节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运动常态。它们也是风景画写生与创作经常需要考虑的内容。从可感、可视的双重因素着眼,季节的变化最基本的乃是气温和生态的变化。如春暖、夏炎、秋爽、冬寒,他们赋予大自然的风采,犹如演员扮演各种角色去登台,今天斑斓,明天繁茂,后天素雅„„类似这些永无休止的变化,都可归结为形象的形体、形态和色调的变化。

画者对季节的研究,通常围绕于形象。首先从整体关系上进行比较和把握,同时也不放松对形象细部的分析和研究。尽管天、地、树木、山水各有相对稳定的形式,但它们处在不同的季节,又会出现明显的或是微妙的差异。以天为例,即使同是晴天,四季也各不相同,更何况其他的景物。

⑷、气候

风、雨、阴、晴„„各种在空间中产生的气象运动的形态,如果从视觉效果上去分析,它们彼此的差别主要是光感、动势、色调和气氛的差别。任何形象处在空间之中,每时每刻无不受着光线、空间和环境的影响。比如刮风、尘土飞扬,树木、庄稼、花草势必产生反复的动势,有时连各个形象以至整个天色都起了变化。又如下雨,满天银色的水珠,似乎像一串串珍珠,笼罩于形象的表面;尤其那些平日隐约可见的远景,此刻或许已被雨水所“吞没”。再如晴天,其色调与阴天不同,前者艳丽而生发,后者虽然暗淡,但他有素雅宁静的感觉。

风景画对气候的描写,除了揭示它们赋予自然景色的各种美感以外,显然也是为了寓意人们的各种心态,所谓借景抒情。

⑸、地域

描绘地域特色,无疑也是风景画有别于其他题材的内容。有些题材只要如实记录就含有地域特色的因素,像海洋、雪山、黄土地、草原等。也有一些不同地域中的遗址和新貌,必然蕴涵着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常见的车站、码头、工矿、都市,均系人们建设的成果。更不必说那些纪念性建筑和历史名城了。

以上列举的五个方面,在大自然中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在具体做画的过程中要有所侧重,但它们又是完整的,互相交替。

2、风景画中表现空间的两个因素: 1)一是透视,透视是表现空间的重要因素。没有明暗调子和色彩,只用线画出景物的透视,也可以表现出景物的远近空间和立体效果。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油画中,后期印象主义画家中,有的也主要依靠透视来表现空间关系。

2)二是由于光与大气层对景物的影响,而产生的明暗与色彩调子的变化,给人产生空间感。在色彩画中,研究明暗调子和色彩与空间表现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3)近、中、远景三个空间层次的特征

根据景物近、中、远三个空间层次,景物的形体、色彩、明暗调子的视觉感,在互相比较的情况下,可以归纳以下一些特征:

近景——轮廓与结构关系比较明确,细节也较清楚,形体比较大,体积感强,色彩丰富鲜明,纯度较高,明暗对比强。

中景——与近景相比较,形体轮廓与结构关系减弱,细节模糊,色彩粉质增多,纯度降低,倾向冷调,明暗对比变弱。

远景——景物形体轮廓及结构模糊,色调单纯统一,含更多粉质,偏冷调;明暗对比逐渐减弱,立体感消失,给人以平面的感觉。

3、画面的空间表现

如何在平面的墙壁、木板、画布或纸上表达辽阔的空间,人们在绘画实践中总结了多种表达空间的语言。实际上各种语言均是利用人们的视错觉,使人在平面上观察图像,而能得到一种深度感。归纳起来大致有下述几种空间表达法。

1)线性透视法

透视学中有向心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仰视透视、俯视透视等诸多透视法则,人们运用近大远小、近长远短等视觉现象,运用线、形的走向等表现出深远的感觉。

2)空气远近法

空气远近法又称空气透视法。自然界中的景物因距离观察者远近不同,中间存在的厚薄程度亦不同(空气是一种物质存在,其透明性并非绝对透明),因而产生清楚与模糊的感觉不同,把这种愈远愈模糊的感觉表现在画面上,就叫做空气透视法。

3)色彩远近法

色彩远近法亦是透视法的一种。因为景物的距离越远,空气在阳光下呈现微微的青灰色,致使越远的物体色度越低,对比也弱,把这种色彩间的关系表现在画面上称之为色彩远近法。

4)平面重叠法

即将景色中的各个平面,一个放在另一个的前面,利用物体前后的重叠关系表示远近关系的画法。越近的东西形体越完整,位置也比较低。远处的物体则刚好相反。这是最原始的透视法则。

5)焦点透视法 运用照相术中的焦点透视原理,只有焦点所对之物是清楚的,其余则比较模糊。6)印象派的色彩模糊振动法

印象派画家无论在远、中、近景上,同样使用高色度的色彩,运用色点的互相侵入,模糊物体的边线;利用色彩的互相反拨、互相衬托,在色点的模糊振动中表现出深远的距离感。

4、风景写生选景遵循的原则 1)选取朴素的对象

比如村落农舍,几株老树,普通的小工厂,古老的建筑、野外的草地、河湖等等。这类对象的造型与色彩都比较自然、和谐,往往能传达某种意境。初学时最好少画人工雕琢痕迹很重或过于花俏的东西,这类景物似乎很吸引人,但容易使画面零乱,没有色调,这类东西画多了还会造成审美能力下降。朴素的对象的另一个好处是随处可见,减少到处乱跑之苦。只要用心观察,随时都可能发现优美的景物。

2)选择的对象要有意趣

画写生没有绘画的冲动是画不好的,只有吸引你的,有意趣的东西才能引起你的冲动。哪怕是水边的一组石块,小小的野花,只要它触动了你,就能诱发发现的愿望。有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去深入的观察和表现。

5、风景画的选材内容

风景写生的题材,范围十分广泛。如城市建筑、名山大川、乡村风光、海岛渔村、河港码头、工地厂房、山地丘陵、溪谷田野、园林花圃、森林草原、市场街景和一些人物的社会生活场景等等。有风俗性的场景,也有富有意境的风景写生题材。这些景物都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描绘自然风光的风景画,总是受到人们的喜爱。选景不在于空间如何的庞大,或内容多么复杂,实际上一些平常的景色,在季节、气候、光线、时间的变化情况下,也会显现出十分动人的诗情画意。每一个好的景色,如山区、水乡、海岛、渔村、森林、黄土高原等,都具有不同的环境特点与情调,能给人以精巧、绚丽、雄伟、壮阔、沉寂、活跃、幽雅、古朴、浓艳、清丽等种种不同的感受。这种对自然的感受,是选景取材的动机和依据。

6、风景画的写生地点选择

一些新鲜的事物,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而一个非常熟悉的环境,容易使人们对它产生描绘的激情,所以许多画家常常喜欢到一些风景具有特色的新鲜的地方去写生。如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秀丽的青岛海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还有河道纵横、黑瓦白墙、古朴幽雅的江南水乡,以及辽阔的西北草原和具有南国风光的海南椰林等。但是,也有许多画家,专心致志地画某一类题材的风景画,他们深入体验、观察、研究,把自己钟爱的题材,表现得特别深刻动人。于是,出现了一些专门画城市建筑的、画森林的、画海洋的、画水乡的风景画家。19世纪印象主义的绘画大师,常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线、时间条件下,进行多幅不同色调的写生,研究光与空气对色彩变化所产生的微妙影响。所以,选取题材时,应该有自己的意图和目的。

初学者应根据习作的要求与进度,去选择合适的景色来写生,最好选具有近景、中景、远景的平远风景人手练习,因为这类景色,可以明确认识到视平线在画面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形体与色彩由于空间距离关系所产生的变化规律。另外,不要总是局限于环境类似,色调类同,缺乏新意的选景,应该有意选择具有明显地域区别或环境特点的对象来写生。如画过色彩秀丽结构精巧的园林风景以后,可以去画古朴素雅的小镇河港;画过繁华活跃的城市街景后,可以接着画静寂广阔的田野山林;画过巍巍群山和高耸挺拔的森林古木后,再去画些平远舒展的江海景色„„在这些对比鲜明的景色写生中,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能力,从而促进对于不同环境的构图、色彩、形象、意境的充分认识,提高作品的绘画效果和感人魅力。

7、风景写生的方法步骤 ⑴、选景

风景写生在选景时应突出一个主要表现物,也就是“主景”,要尽可能使周围的配景与主景有机的配合、烘托,不要面面俱到、平分秋色。画面主题指向要明确,如画一条古老的街道,构图时“主景”一定是街道,而不要过分突出旁边的民房,要将道路两旁的行人、道具、车辆等进行大胆的取舍,以免喧宾夺主;如果要画树,那就要选择树为画面主景、房屋、街道、人物为配景,才能使作品主题明确。所以,突出主景,舍去无关的因素,这在风景写生选时非常重要。

⑵、构图

风景的构图取决于主景物的形状特征:长方形、方形、竖长方形均可,物体的布局要主次分明,错落有序,上下左右取均衡。确定好画面以后,再用简单明确的单色画出物象的基本布局和框架。如果构图有失衡现象,可将取景框以外的物体移至画面当中,或者根据画面的其它因素,增加一些局部,以保证画面的构图均衡。要注意的是:不要上下或左右等分画面,另外对所描绘的对象要有预想效果。

⑶、铺色

选定画面主色调,一定要抓住第一印象,迅速判断大胆落笔。在迅速做出判断之后,用大笔将主色调铺于画面,但不要铺满得太满,注意空间感,调子明确即可。要找大的关系,切不可急于描绘细节。自然界中的客观物象各有其色,但无论是阳光或是天光都对物体产生影响,如没有明确的光线照射,就要选择色相相近的、面积较大的色块做主调。比如想表现阴天下黄土坡上的羊群,还有农舍和绿树,这时没有明确的光照,如选择羊群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定主调时可选择黄土坡的颜色为大面积的主调,房屋、天空、绿树可做点缀色等。从主调子色和主要对象入手进行深入,在刻画形体的同时丰富色彩的变化,但也不要过细的刻画,注意用笔和追求“画意”,对于有些细节点到为止,深入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而是做到主次协调一致。

⑷、调整完成

调整本该贯穿做画的始终,修改本身就是一种调整,每个阶段只是调整的内容、方式和程度的不同。这里所说的调整,是指最后阶段也是最全面最重要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完善形象、完美形式和深化内容的最终塑造过程,内容十分广泛,具体指向应根据各幅画面而定——既可能是描写形体、色调、空间、质感诸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神韵、意趣、艺术表现不够精到需要补救。调整画面,加强第一印象,这一步也可以根据记忆加工,主要是追求画面的整体“意境”,突出主题气氛和情调。

(二)、作品赏析

六、参考书目

《油画》 钱锋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油画写生技法》 李真胜编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七、教学小结

景物写生课,内容主要包括室内环境写生和室外风景写生,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景物写生训练使学生掌握对周围环境色调的表现能力,同时通过外光作业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对色彩的感受和提炼概括能力。

八、作业

1、每天两幅油画风景写生作品。

2、每天两幅风景速写作品。

静物写生教案 篇4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3.体会写生的乐趣。使学生更加的热爱美术,更好的能发现生活中的美。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具学具:各种静物、写生工具

教学重点:写生的基本方法,写生的构图知识。教学难点:简单的素描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物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其中蕴含的美)

师问:这几张照片中哪一张比较好看呀,为什么呢?

生答:略

2.导入课题:《静物写生》 二. 发展阶段:

1.什么是静物:生活中的日用器皿、文具、玩具、运动器具、以及蔬菜果品、盆栽植物等,都可以用美术的形式表现.2.什么是静物画

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 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3.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

师问:哪一幅好看,为什么?生答:略

4、学生实践:让学生自主选择静物

5、让学生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高、低、大、小

前、后、左、右等(学生讨论)三. 拓展阶段:

1、写生要注意什么?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师示范)

3、制作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四. 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六.教学延伸与拓展:

水粉静物写生教案 篇5

学时:40课时(10/周x4)

班级:14五专二班

一. 教学目的:认识色彩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及色彩表现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和色彩变化的规律。从而能较好的掌握水粉工具与颜料的性能,并掌握水粉画的方法与步骤。

二. 教学内容:色彩静物写生

三.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的观察方法和写生的基本规律。四. 教学难点:水粉写生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 教学要求:在教学中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六. 教学准备: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准备好静物;范画3-4张;色彩幻灯(课件)资料等。

七. 教学方法:本课题主要以课堂写生为主,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师改画和做范画)进行教学。八.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一)色彩基础知识 1.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内容?(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纯度:色彩的鲜明、饱和程度,又称饱和度。

(2)色彩的混合:一般绘画学习讲的是颜料的混合。要想调配、混合出丰富的色彩,就必须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原色:任何颜料都无法调配和组合出来的色,又称一次色。例如大红、柠檬黄、湖蓝。间色:用三原色中任何两种颜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例如红与黄、黄与蓝、蓝与红等混合而成的橙、绿、紫就是间色。复色:任何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就是复色。例如红与黄与蓝的混合所形成的黑浊色就是复色。

(3)色彩的冷暖:有些色彩会形成暖的感觉,例如红色、橙色、黄 色等就会联想到火、太阳的炙热和温暖,也就会在心里产生暖的感觉。因此我们把红色、橙色、黄色称为暖色。当见到蓝色、绿色、紫色等则会联想到蔚蓝的大海、树荫的凉爽,就会在心里产生冰凉和寒冷的感觉。所以我们把蓝色、绿色、紫色称为冷色。2.如何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时,由于物体不同,其吸收与反射的色光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物体分析不同的色彩关系,就要重视和理解物体三大色彩的变化规律。

(1)固有色:指物体本身的色彩,例如黑头发、蓝天、白云、红苹果等,其中的黑、白、蓝、红就是固有色。(2)光源色:指光的色彩,一般考场都是设在教室,光线是从室外射进来的太阳光,色调偏冷。另外其它有很多光源色,例如灯光。(3)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反射的色彩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 用的色彩。一般情况是物体越光滑,受环境色的影响就越大。3.如何把握色彩画面的“素描”关系?

在认识和表现静物的色彩关系时,一定要用单色表现出物体的外形及明暗的变化,特别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用单色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在头脑里形成一种画面大的“黑”和“白”的素描关系,许多学生一开始就去分析和研究色彩关系,结果画面色彩和明暗关系越画越灰。要记住的是:只有当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正确,这张色彩画面才会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4.水粉画的基本画法有哪些?

水粉画介于水彩画与油画之间,既有水彩画的水色淋漓、流畅、飘逸的感觉,也有油画的厚重硬朗的质感表现。有“干画法”、“湿画法” 和“干湿结合的画法”。其着色方法一般为“先整体后局部”“先薄后厚”、“先深后浅”、“先暗部后亮部”的作画原则。(1)干 画 法:

又称厚画法,笔上水分少,颜料较多,有时直接用色与色调配,要求用笔肯定、准确,笔触感强烈。适用于山石、树木、陶罐、水果等坚 硬的物体。

(2)湿 画 法: 又称薄画法,在调色过程中,水分很充足,通常是在前面的颜色未干时就接着画第二笔颜色,也有先把画纸刷湿,然后作画。在静物写 生中,背景部分,透明的暗部和柔软的衬布等适宜用此画法。(3)干湿结合画法:

指干湿两种画法结合使用的画法。一般在背景和物体的暗部多用湿画法,在亮部和物体的主要部分用干画法。一般用干湿结合画法视觉效 果会更好。

5.水粉画的用笔方法有哪些?

“勾”:“涂”:“摆”:“擦”:“点”:

“勾”:用小号的笔蘸适量的颜色,根据画面的需要画出长短、曲直、粗细、轻重、虚实等不同的线条。

“涂”:笔上蘸满颜料,在画面上到处涂刷所需要的色彩关系,注意 色彩的自然衔接和笔触的变化,用笔宜大一些。

“摆”:按照物体形体结构的走向,一笔一笔地把色彩摆在画面上,要求用笔肯定、有力。

“擦”:又称“扫”,从字面意思即可理解为在画面上快速揉擦。分 为干擦和湿擦。干擦可以表现物体的粗糙和某些物体的边缘,起色彩虚实过渡的作用。湿擦是用干净的笔在色彩未干和浓淡不匀的地方轻擦,可使笔触不明显,多用在湿画法中。

“点”:一般用来点物体的高光、画树叶、花瓣等。要求用笔准确、肯定。

(二)布置静物: 布置静物是一件创造性的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可供静物写生的题材很多,如室内一角、厨房炊具、文化用品、劳动工具,文物古董、蔬菜瓜果等均可入画。这种静物往往与其典型环境相配合,自然朴实,蕴含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观察研究:

摆在初学者面前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在作画之前,不要忙于下笔,先将静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而整体观察应始终贯穿在整个作画过程之中,要从色彩诸因素的相互联系中观察色彩。从相互比较中找出色彩变化关系,在变化中找出主调色彩,要敏锐地捕捉色彩总的倾向,确定基调,然后再进一步分析研究局部的色彩关系。但又不能陷入局部孤立地观察色彩,还要回到整体以观察色彩。

(四)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1、构图与画轮廓

经过观察研究以后,对所描绘的对象有了细致的分析和构思,在头脑中产生了未来的画面设想。构图的好坏是一幅作品成功的基础,也是作者艰苦设计的结果,同时也是作者的艺术修养水平和基本功的体现。构图要从形与色两个方面考虑,只有形与色的整体的结合,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效果。

2、铺大色调

铺大色调是着色的开始,要把握住静物第一印象的新鲜感觉,从整体着眼,主体物入手。把暗部色彩画准后,再画明暗交界线及中间色,然后逐步向亮部推移,最后加亮光。也可以从大面积的中间色画起,然后加暗部和亮部。画第一遍色一般从中间的色块开始,用较大的笔,调较薄的或不薄不厚的颜色画大块的色彩关系。将背景、主体物、桌面的区别及它们间的色彩关系画出来,然后将物体受光面的色彩画出,使画面形成一个基本色调。画时要胆大心细,要有激情又要稳重,因此在铺大色调时应根据水粉画的特点,用色时采用先湿后干,先薄后厚,先深后浅的步骤,最低限度地使用“白粉”。把大色调铺得既主体突出又与其他各部衔接得自然,对后来进入刻画和塑造形体阶段打下好的基础。

3、大体塑造

第一遍上色解决了大的色彩基调之后,即可进入大体塑造阶段。对静物每一个部分进行塑造,这是水粉画写生创作最艰苦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用色彩较充分地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空间。可以从主体部分开始画起,随后塑造每一个静物局部的结构和形体及色彩空间等关系。在完成某一部分的塑造过程中不要忘记整体关系。要经常保持整体看、局部看。局部画又不能画得过分,要适可而止。

4、深入刻画

作为训练基本功的写生练习,细节刻画是必不可少的,一张画如没有细节,就不会有表现的深度;精彩的细节刻画,能获得画龙点睛之妙。

5、整体调整

画面的每一个部分都已进入深入刻画阶段之后,各部分可能会出现与整体不谐调的现象,这样对整体会有所破坏。这时,就要跳出局部的小圈子,检查整个画面,做出适当调整。

(五)水粉写生常见问题分析:

“火”: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用色纯度过高,几乎用管装或瓶装的颜料原色未加调和即直接作画,给人以火、生、楞的感觉。此外,用色太厚,特别是用非常厚的颜色在画面上“干拖”、“干拉”都会造成画面的焦枯、火气。这些都说明初学者缺乏水粉画的调色和用笔经验。“灰”:是指在整幅画面中缺乏物体的暗部与亮部的色彩对比,这其中包括明度对比和色彩的冷暖对比。此外,静物中有些鲜艳、明亮的色彩因纯度不够从而产生灰的感觉。另外一个比较普遍的原因是用色彩表现某一物体时,调配色彩的种类过多,复色间相调必然产生灰、闷的感觉。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水粉写生用过量的水分调少量的色彩,画出的作品也会产生灰、脏的感觉。这是由于水粉颜料的特性造成的,因为水粉颜料主要由填充剂和着色剂混和而成,加水稀释后,饱和度就会降低,色彩会变得灰暗。它与水彩颜料的性能不同,稀薄的水彩会产生透明、柔和的微妙效果,而水粉颜色调了过多的水分就会变得苍白无光。所以调色时一定要控制用水量,以保证颜色的鲜明度。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粉的优势。

“脏”:调配的色彩种类过多,最后导致色彩倾向不明确而成为脏色。

另外一个很典型的原因是,很多初学水粉画或经验不足的考生,在水 粉静物写生中经常会用水或很稀薄的色彩在较厚的底色上刷抹、揉擦 并加以修改,以求协调柔和的过渡面色彩。这样画出的物体色彩,干 燥生就会产生脏、灰暗的感觉。

“花”:产生的原因是对整组静物大的色彩关系、大的明度关系缺乏把握的能力。有这方面问题的考生往往素描基础也比较薄弱,作画时容易一头钻进细节关系,一味去抠细小的色彩变化,从而丧失了物体大的色彩冷暖关系及色调倾向,特别是大的明暗层次关系。

(九)优秀作品欣赏:(略)

(十)课堂示范:(略)

(十一)学生作业点评:(略)

(十二)课时安排:

理论讲解 4课时

优秀作品欣赏 4课时

课堂示范分两次 共8课时

学生作业点评分三次 共2课时

1.简单静物写生练习(10课时)

2.较复杂静物写生练习(12课时)

3.复杂静物写生考试(8课时)

(十三)学生作业布置:

风景写生教案 篇6

第一章 风景写生概述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风景写生的讲解,让学生对风景写生的概念、风景写生的中西方文化背景,风景写生的工具、风景写生的表现技法、风景写生的步骤等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二.教学主要内容

1. 风景写生的概念:风景写生的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技巧手段,将风景写生中最优美动人的神态表现出来,并借以抒发作者真挚的内心感受的绘画形式。2. 风景写生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3. 风景写生的工具(钢笔、铅笔、马克笔、针管笔、彩色铅笔、速写薄、复印纸、宣纸、墨水、画夹等)

4. 风景写生的表现方式:速写、素描、线描、水粉、水彩、水墨等均可,表现方式多样)

5. 风景写生的步骤可以分为整体到局部或局部到整体两种。三.重点和难点分析

1. 中西方风景写生的文化差异。2. 风景写生如何开始着手。四.教学方法:讲授、示范、临摹

五.教改措施:可举实例,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六.课时安排:4个课时 七.教学手段:讲授为主及板书 八.授课程序

1. 开门见山提出风景写生的概念,让学生的思维能马上进入主题。

2. 接着对于风景写生的文化含义及中西方风景写生方式的差异作一介绍,并拿出图片作为展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

3. 介绍风景写生的技法知识,如写生工具,表现手法等; 4. 介绍风景写生的入手方式;

5. 将准备的临摹资料发放给学生(共20张)6. 学生欣赏作品及做些简单临摹,老师巡视指导。7. 课堂小节。九.板书设计

中间用大号字体写出本堂课讲授的题目“风景写生”,自左至右依次写出本课题的知识要点。十.教学小结

本章节主要是讲述风景写生的理论知识,及技法准备问题,因此知识点讲述得较多,下次课便进入临摹、写生等技法训练阶段。

第二章 风景写生的表现语言

一.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风景写生这门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风景写生的表现语言,能够对风景写生(花卉树木,房屋建筑,山水园林等景物有一定的临摹能力),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将不同的景物能够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的临摹性创作能力,并且尝试不同创作表现风格的风景临摹作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构图造型能力。二.主要内容及授课程序

第一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花卉树木)(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上节课我们讲述了关于风景写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准备工作,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 进行一些实战临摹了。这节课我们开始要学习关于花卉、树木等景物的表现语言。2. 教学内容

树是风景写生的主要表现对象,首先拿出一些图片给学生观看,指出这些花卉树木等风 景的风格特点,以及作者的构思和表现手法,然后一边讲述一边在黑板上做示范。

树概括起来由树干、树枝、树冠组成。我们在平时就应该仔细观察,对树的形态与生长规律有所了解,了解其结构组合关系,这样我们写生起来就会有所依据。(1)树的形态分析

树的种类多,形态各异。风景画一般不要求将不同树种的微妙变化找得过细,但要求在表现树种的不同特征时,最少要区别针叶树与灌木这三个大树形的分类,并要求在尽量在这三大类里分别作出细一层的形象区别。

针叶乔木的松、柏、杉等,其树形多呈伞形、尖塔形以及近似圆锥形。

阔叶乔木一般比灌木高大,基本树形也有卵形、圆形、伞形、半圆形等不同近似形。乔木中树形变化多样,如在大家熟悉的“馒头柳”。此种树形就象个馒头,呈规则半圆形。棕榈形如棕榈;圆锥形如雪松,卵形如悬铃木,半圆形如杏树,风致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生长成不规则形状,如鸡爪槭。灌木类型有丛生型如玫瑰,拱枝型有迎春、连翘等。(2)树的画法(边讲边示范、板书)

先画出树枝,注意要顿挫运笔,并且画出枝干交错盘曲的形态。在画柳树枝干的时候,一定要画得很轻松,要画出那种飘逸、随风飞舞的感觉。画好树枝之后,就开始画树叶了。画树叶可用铅笔很轻地画一个大的轮廓。在画灌木树叶的时候,一定要一组一组的画,象画竹子一样,要三四片树叶一组,这样画出来的树叶才能有层次感和有疏密感,因此看起来也就特别有节奏。在画针叶树叶的时候,一定要有耐性,有平心静气地开始一笔一笔地画,不能急躁。(3)花卉的画法 花卉分根、茎、叶、花托、花瓣、花蕊组成。特别对花瓣和花蕊要仔细描绘,画荷花要表现出清水出芙蓉的清新感觉,画菊花的时候要由内至外,画竹子的时候要画出挺拔的精神。同时要注意画地面的小草的笔触,要凌乱但有节奏。3. 临摹阶段

按照刚才讲述的方法,学生开始对老师发放的资料进行临摹,或者自己有资料的同学也可以

自己对照自己找的资料临摹。老师在一边巡视,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边上做示范。4. 作业要求

临摹一张单个物体的花卉树木,同时临摹一张组合物体的关于花卉树木的风景作品。

第二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房屋建筑)(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指出,但是注意多夸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房屋建筑题材的风景写生表现语言。2. 教学内容

(1)房屋建筑写生的分析

房屋建筑也是风景写生里面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屋顶的描述,更是非常多见,也是房屋 写生的精彩之处。

(2)房屋结构的画法(边讲边示范、板书)

先用铅笔画出房屋的大致结构,注意构图和透视。在画现代建筑时用笔要流畅,画老房子的时候,用笔要有顿挫,画出残破和苍凉的感觉。(3)屋顶的画法(边讲边示范、板书)

瓦片的画法,瓦片是屋顶的重中之重。画瓦片一定要平心静气,不能心浮气躁,要一笔一笔地画,注意用笔要有顿挫感,有重有轻,中间还可留白,这样透气一些。(4)临摹阶段

按照刚才讲述的方法,学生开始对老师发放的资料进行临摹,或者自己有资料的同学也 可以自己对照自己找的资料临摹。老师在一边巡视,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边上做示范。(5)作业要求

临摹一张单个房屋,同时临摹一张组合建筑的风景临摹作品。

第三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山水园林)(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之处,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山水园林题材的风景写生表现语言。2. 教学内容

(1)山水园林写生的分析

山水园林也是风景写生里面的重要内容,山水园林一定要体现作者的构图思想,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方法。对学生强调山水写生应该从简单的局部开始。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云一水都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了解它们各自的结构特征,并从中找到它们之间内在的规律和共性。通过对局部的写生,逐步扩展为几个元素的组合写生(即小构图写生),这一步主要解决山石、树木、云水之间相互关系及处理手法,最后就可以进行大构图的写生。

在对山水园林写生,可以“移花接木”,要注重取舍、重组。写生的过程其实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要善于做减法,保留美丽精彩的场景,舍弃纷乱繁杂有伤画面感的材料。

同时,告诉学生山水写生是了解自然,锻炼表现技法的重要途径,古人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多加观察,多多积累。(2)山的画法

画山可先描绘出山的主要轮廓线,要注意从上而下用笔,线条要流畅。同时,可用毛笔,这样可以运用恥、皴、染、点的手段,表现力量更为丰富。然后,画出山的明暗面,这样立体感就更为强烈。(3)水的画法

在画静止的水面时,可有多种表现风格,要注意水波纹的疏密关系,注意有节奏但不能凌乱。在画河流时,可以画出小石露出水面。在画瀑布时,可以先用笔画出主要轮廓,然后用淡墨表现瀑布的流向,远处的瀑布只要画出轮廓和留白即可。(4)亭子的画法

要注意透视,同时注意屋檐的表现。先可画出大概轮廓,然后精细表现房顶。(5)临摹阶段

按照刚才讲述的方法,学生开始对老师发放的资料进行临摹,或者自己有资料的同学也 可以自己对照自己找的资料临摹。老师在一边巡视,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边上做示范。(5)作业要求

临摹一张单个山水园林,同时临摹一张组合山水的风景临摹作品。

第四节:风景写生临摹性创作(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之处,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风景写生的临摹性创作问题。2. 教学内容

(1)对临摹性创作的认识 临摹性创作,是创作(写生)的初级阶段,即将自己从临摹过程中所学习的语言运用到创作过程中来,并运用一些“取景”“移花接木”等手段,将不同画面中的景物重新组合,构成自己心目中的画面。(2)实际操作(边讲解边示范)

选择一些风景写生,或者一些实景照片,精心选择其中可以重新构成画面的景物素材,重新组合成画面,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临摹兴趣,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3)学生进行临摹性创作

按照刚才讲述的方法,学生开始对老师发放的资料进行临摹性创作,或者自己有资料的 同学也可以自己对照自己找的资料进行临摹性创作。老师在一边巡视,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边上做示范和指导。(5)作业要求

绘制一张风景临摹性创作作品。

三.重点和难点分析

1.屋顶的画法是一个难点,指导学生一定要注意行笔的轻重和画面的透气。2.临摹性创作的过程,要体现作者的构思,要有一定的构图知识。四.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学生临摹、教师指导 五.课时安排:本章共16个课时

第一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花卉树木)(4个课时)第二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房屋建筑)(4个课时)第三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山水园林)(4个课时)第四节:风景写生临摹性创作(4个课时)六.教学小结

本章节主要是讲述风景写生表现语言,分别为花卉树木的表现语言,房屋建筑的表现语言,山水园林的表现语言,并让学生尝试进行临摹性创作的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多种风景写生的表现语言,为接下来的风景实景写生打下基础。

第三章 风景写生的构图和取景 一.教学要求

风景写生的构图是风景写生过程中首先要碰到的一个问题,面对林林总总的风景,我们该如何来进行构思和舍取呢。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知识,能够学会在连绵不断的风景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同时让学生积累多元化的构图知识,为他们的创新打下深刻基础。因此,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主要内容及授课程序

本章共4个课时,主要通过播放图片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如何构图。

一般的构图,可以分为S形构图,L形构图,三角形构图,十字形构图。我们要明确几个前提,要注意舍取,注意什么是画面的主题,什么是视觉中心,同时还要介绍几种另外的几种构图思想:

1.前景式 2.点景式 3.地平线 4.动向线 5.平面构图 6.均衡构图 7.空间层次 三.重点和难点分析 1.对前景式构图的理解 2.均衡式构图不是平衡式构图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和讲授 五.课时安排:4个课时 六.课后作业

思考题:黄金分割法可以运用到风景写生的过程中来么?你还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取景和构图方法? 七.教学小结

本章节主要是讲述风景构图和取景方法,这也是风景写生的重点难点和前提。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播放,可以让学生对风景构图和取景方式有个大致了解和认识。

第四章 风景实景写生

一.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风景写生这门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风景写生的表现语言,能够对风景写生(花卉树木,房屋建筑,山水园林等景物有一定的写生和创作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前面的临摹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表现语言运用到写生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构图思想和造型能力。

二.主要内容及授课程序

第一节:风景写生(怎样画花卉树木)(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前面我们讲述了关于风景写生的临摹和构图知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进行一些实 战写生。这节课我们开始要学习关于花卉、树木等景物的写生技法。2. 教学内容(1)取景

在现实生活中,树的种类多,形态各异。我们要将前面所学习的风景构图和选景知识运用到风景写生过程中来。(2)学生写生阶段

学生选好景后,开始写生训练,老师在一边巡视,并做指导。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树干、树枝要从根部往上画,用笔宜缓不宜快,要有力度,要画出树干的挺拔,树干线条要有顿挫感,这样的表现力更强。树干比树枝深些。画枝叶有粗细之分,越往上枝干越细,用笔洒脱,富有韧性。画树画得通透,注意树干穿插组合,一般在画过的树叶或树干未干时画树枝,使二者自然融合,否则易脱节,尽量减少叠加层数。(3)作业要求

课后将未画完的作品画完,在校园里面多画写生。

第二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房屋建筑)(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之处。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房屋建筑题材的风景写生。2. 教学内容(1)取景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取景,一定要有表现力。(2)学生写生阶段

学生开始了写生练习,老师在一边巡视,并作指导。提醒学生,画建筑,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透视关系正确,你需要观察你要画的建筑,此时属于成角透视还是平行透视,视平线的高低位置,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暖远冷等规律。这种训练应在平房时的钢笔速写练习中多加注意。

另外,画建筑要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画,不要孤立地去看待,如光源对建筑的影响,建筑所受树的颜色影响,树荫洒在建筑的墙壁上斑斑驳驳的树影等。要说明任何一类景物的塑造都不是孤立的,要与周围整体其它物体结合在一起整体考虑,离开客观环境单独刻画某一个具体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3)作业要求

课后将未画完的作品画完,在校园里面多画建筑写生。

第三节:风景写生表现语言(怎样画山水园林)(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之处,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山水园林题材的风景写生。2.教学内容(1)取景(2)学生写生训练

学生开始写生训练,老师在一边巡视知道,并做示范,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画假山石造型中有“瘦”、“漏”、“透”、“皱”及“清”、“丑”、“顽”、“拙”之精神。画石要表现石头的亮面、暗面、灰面。亮面边线一般细而活,并依边线受光条件不同或实或虚,或细或粗。暗部边线也如此。明暗交界部位的处理很重要,一般是色度较深,并要向亮、暗面分别过渡。交界线处理不要太死,山石也不可能有规则的交界线和规则的体面对比。画静止的水时候,可透过水层看到水底的石头水草。远处则反映出树木山景的倒影。可先画水中天空的颜色,再用竖笔触来湿画景物的倒影,在倒影下端适当画些小横笔触或用刮刀趁湿刮出小横道,以示破碎波纹。(3)作业要求

课后将未画完的作品画完,在校园里面多画山水写生

第四节:风景写生自由创作(4个课时)

1. 导入阶段

将上节课学生所做的作业展示出来,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述,并指出不足之处,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关于风景写生自由创作问题,这也是表现学生想像力和表现力最充分的方式。2. 教学内容

(1)讲授自由创作的要点

自由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手法,对不同题材的风景进行写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我风格,以及完美的表现技巧。(2)学生实际操作(边讲解边示范)

先对学生讲解风景写生自由创作阶段的方法和步骤,提醒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鼓励学生运用色彩、水墨等方式来进行写生,并尽量扩大作品尺副。同时,强调无论按照什么方式来写生,都要遵循写生的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学生开始创作后,老师在一边指导。(3)小结

将学生召集起来,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对每个同学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一个总结,同时对“风景写生”这门课程做一个总结。并鼓励学生在这门课程结束后更多接触大自然,进行更多的风景写生训练。

三.重点和难点分析

1.自由写生阶段,如何运用毛笔和宣纸来进行写生训练。四.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五.课时安排:本章共16个课时

第一节:风景写生(怎样画花卉树木)(4个课时)第二节:风景写生(怎样画房屋建筑)(4个课时)第三节:风景写生(怎样画山水园林)(4个课时)第四节:风景写生自由创作(4个课时)六.教学小结

美术走进风景写生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掌握水粉风景写生基本步骤与写生要领。

2、了解构图在风景写生中的作用。

3、体会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构图与色彩表现,把握好室外光线的变化。

难点:在实际绘画中,懂得理性(客观的自然属性)与感性(主观的自我属性)的完美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如没有多媒体就准备一些相关的风景写生作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摄影作品。

出示一些自己外景写生的摄影作品, 并给以说明,激起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二、课题展开:

师:这些图片是不是很漂亮呢?

生:是,很漂亮。

师:看了这么多图片,体会到了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把这些摄影作品展示给你们看,目的是什么?

生:摄影和绘画是有联系的„„

师:大家都说的很对,摄影和绘画是相通的,面对大自然,要进行选景和构图,主次关系等等。

师:面对这么美丽的风景,无不让人心动,如果没有相机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很想把它成功地描绘下来呢?

生:是„„

师:那我们该如何进行绘画?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景写生。

出示主题:“走进风景写生”

(一)走进生活,面对自然

生活、大自然,是色彩训练的大课堂。通过风景写生,让我们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从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认识美,表现美。

自然界的景物是客观存在,同时又各具神态。要想把真实的世界用绘画的形式予以体现,就必须以真诚的心灵去感悟,用形象化的语言去创造绘画艺术的表现空间。

我们都知道,看不到的东西画不出来;看到的东西,不去做认真的观察研究、分析理解也会画不好。因而我们必须从写生开始,走进生活,面对自然,长期与自然界对话,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方能取得成效。

写生前先画速写,通过速写来解决基本的问题。

画速写有三个目的:

①快速地了解和熟悉环境,做到心中有数,对要描绘的对象和表现的主题有一个明确的构思、构图。

②在了解环境、把握环境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心态与作画的情绪,这样才能产生满意的作品。

③从走进生活,面对自然,长期与自然界的景物对话来看,速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又是收集素材最得力的方法;同样速写本身也有着独立的艺术价值,他可以敏锐地抓住人文、地域风貌等风土人情,更为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速写实践,能提高较强的概括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加深理解能力及娴熟的表现能力。

师:速写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请问同学们,有哪三种表现手法?

生:点线面„„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1明、暗、体、块表现手法。2线、面、调子结合表现手法。3线造型表现手法。

(出示各种速写表现手法的作品,以及解说各手法的特点,便以学生比较和理解。)

(二)浅谈风景写生

自然景物是按照自身生长规律实际存在的,但我们不能盲目地抄袭自然,应在多样的景物中选择触动内心感受的东西。具有发现的眼光,学会用审美的判断标准看待自然,从中提取对画面有益因素,借用色彩手段和表现形式以取得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师:高一时大家都有风景写生过吧?

生:是的。

师:在风景写生过程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着自然界中的景物,刚开始兴高采烈,激动不已,开始作画,只一会儿就有些力不从心、不知所措,最后只好草草收场?

生:是啊„„

师:那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有谁去思考过这个问题?

生:有„„;没有„„。(师:有思考过的同学,请你讲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生:„„)

师:其中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时间的改变,而光线、气氛、色彩也在随之变化,因为缺少经验,没有作画的精神准备,思想情绪茫然,因而留下遗憾。所以,我们必须培养敏锐的色彩观察能力、把握整体气氛的能力和记忆能力,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抓住第一印象,强化第一印象,不要跟着变化跑。

师:由于室外光的多变性以及景物的繁杂性,风景写生在难度上要高于景物写生。水粉风景写生由于作画的时间不同,即使是同一景观,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气氛和相异的情趣。这是因为色光变化在起主导作用。在没掌握正确的步骤画法时往往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看到什么画什么,结果越画越乱。

写生中我们应该熟悉并掌握外光色彩的变化规律。在室外,景物常因不同的光线角度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因光线的变化随时改变物象的色彩关系;或色彩的饱满、明暗对比强弱;或色彩迷离,对比含蓄,所以常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生过程与自然景物相通,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这个道理。

师:面对不同时间的不同光线,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色彩,去表现景物?

早晨,光色绚丽,色彩变化迅速。日出前明暗对比弱,景和色彩带灰蓝冷调。日出时,色调很快发生变化。霞光喷薄四射,太阳光穿透由水蒸气形成的大气层,光谱中蓝、绿色被吸收,而黄、橙、红色光大量反射出来,整个景物都笼罩在以橙色为主的光源色中。树木、云雾、建筑物等的受光部都改变了固有色,呈现橙中带红味。此时景物的背光部因补色原理都呈现纯度偏低的蓝绿色。

中午,阳光呈银白色直射而下,天空蔚蓝。景物的受光部位因受天光影响而变成冷白色,背光部呈暖色。由于光线强烈,景物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增强,色相鲜明,受光与背光的补色关系较强。因环境色光反射强烈,环境色十分明显。

傍晚,空气较干燥,阳光穿过尘埃飞扬的大气层,光谱中冷色被吸收,因带玫瑰红的红色大量反射,整个大地披上带玫红的光源色。

师:掌握正确步骤才能画好画,那有谁知道风景写生的一般步骤?

生:先构图,然后铺大色调……

师:说的很对。风景写生的一般步骤可分为五步。一构图;二铺大色调;三校正大体色调;四深入刻画;五整理完成。

第一步:构图

师:构图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生:……

师:风景构图是在广阔而丰富的自然界中,选择最有代表性、最激动人心的景象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在画面上布局。但是要注意画面中既不能没有主题物,也不能存在多个主题物。选取的景物要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师:要坚持多样统一的构图原则。多样统一是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不同景物所表现出的各种形体、色彩及表现形式组成了风景画内容的多样性。从突出主体内容出发,选取可利用的形象素材,将它们分工明确、合理布局,以取得前后贯通、对比穿插、主次有序、宾主呼应等画面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要懂得取舍。

1.要有一个表现中心,运用视觉诱导形成表现重点。

无论何种题材的画种都应有一个主题物,两个以上的主题物的出现则会削弱人们的视线,最主要的景物难以突出。主题物所占画面的面积较大,并应由安置在画面上较为突出的地方,其他部分与之相补充,相对比,相协调,达到整体上的多样统一。(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2.根据所表现的题材,确定或长方、或扁方、或正方构图。横构图辽阔,长构图挺拔,方构图稳定。(出示几张不同构图的作品,并给以分析讲解。)

3.注意空间关系的构图变化。

一般分近、中、远三段,主体处于中景位置。

中景:为主体,因此主体较为突出鲜明,要着重刻画。

近景:为陪体,陪衬、烘托主体作用,并通过近景的透视线方向引向主体,显示出观者到主体的距离,近景要概括。

远景:为衬体,在解释着主体物的环境状况及主体至远景的距离,使画面更有深度,远景要虚。(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4.注意疏密节奏、黑白灰的分布与对比、景物和色彩的呼应及画面的均衡等。(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第二步:铺大色调

第三步:校正大体色调

第四步:深入刻画

第五步:整理完成

(分别出示各步骤的图片,给予解说,便于学生理解和体会)

(三)作品欣赏

出示一些有关风景的作品,相应的给于分析,并请几位同学分别给作品进行分析。

三、回顾,总结

回顾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风景写生的一般步骤?构图要注意哪些问题?等

只有当理性(客观的自然属性)与感性(主观的自我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作品才会具有较高的水平。

教学反思:

这是在实习的时候给高二绘画班的学生上的一堂理论课,因为他们当时即将外出写生,指导老师要求我给他们上一堂,那我就设计了这堂风景写生,准备的很充分,因为是第一次“真正”上课,备地很认真,把自己说的话都一一写出来,省的一紧张就忘记。

整堂课下来,内容很紧凑,就是讲的内容较多,没有重点,这个指导老师也跟我说了,时间控制的很好,第一次自己准备,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所有的都是自己构思,到图书馆找了资料,自己做课件,课件中的图片都是用相机一张张拍下来放进去,花了很多心思,不过还好,学生说上地挺好的,呵呵,就是声音有些小。

上一篇:小区光盘行动倡议书下一篇:市场社会经济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