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企业文化复习题(共4篇)
一、重点名词:
1、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2、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发展而于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整个员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3、企业楷模:也称企业英雄,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
4、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企业文化冲突:是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所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
6、企业文化传播:指企业文化特质从一个群体或个体,扩散到另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过程。
7、企业文化整合:企业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
8、企业家:不是指企业的行政领导人,而是指创新事业和冒险事业的组织者。
9、企业家素质:是指企业家本来的品质、特征、知识素养及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能力的综合。
10、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是以企业理念为核心,表现企业内部的组织、教育、管理、制度等行为,以及对社会的公益事业、赞助活动、公共关系等的动态识别形式。
11、经济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等。
12、企业文化氛围:是指笼罩在企业整体环境中,体现企业所推崇的特定传统、习惯及行为方式的精神格调。
13、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是通过具体可能性见的视觉符号,经由组织化、系统化、统一化的识别设计,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各项信息,塑造企业独特的形象。
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答案或者多个答案正确。
1、以下不属于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的是(B)A、个异性 B、观念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C、相对稳定性 D、非强制性
2、大连万达足球队的孙继海在从英国归队比赛时,希望先定合同,将有关条件确定下来,大连万达俱乐部的官员对此很有看法,认为是万达队培养了孙继海,孙继海这样做,是和组织讨价还价。这一事件表现了(C)
A、企业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冲突 B、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冲突
C、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的冲突 D、优秀文化和不良文化的冲突
3、属于企业文化外传播通道的是(A)
A、示范传播 B、企业神话
C、企业考核制度 D、习俗、仪式以及小团体文化传播
4、重视团队精神的发挥是下列哪个国家的企业文化(C)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5、企业文化的创导者和培育者是企业的(B)
A、企业的员工 B、企业家
C、企业的楷模 D、企业的管理者
6、企业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企业的(C)
A、企业的员工 B、企业家
C、企业的楷模 D、企业的管理者
7、VI的含义是(D)
A、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B、企业理念识别系统
C、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D、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8、松下公司对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向员工灌输企业的经营使命和价值观念来实现的,这说明了培育企业价值观,需要(D)
A、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B、用有特色的语言表述
C、从企业实践中总结升华企业价值观
D、企业价值观体系的形成要得到员工的认同
9、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哪种政治制度下的企业文化(A)A、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的企业文化 B、资本主义制度下日本的企业文化
C、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的企业文化 D、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德国的企业文化
10、“预备—放—瞄准”是哪个国家企业的思维方式(B)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11、企业文化建设的循环是(B)
A、定格设计—调查研究—实践巩固—完善提高
B、调查研究—定格设计—实践巩固—完善提高
C、定格设计—调查研究—完善提高—实践巩固
D、调查研究—定格设计—完善提高—实践巩固
12、与营销活动紧密结合的是企业文化礼仪中的哪一类礼仪(B A、工作惯例礼仪 B、服务性礼仪
C、纪念性礼仪 D、交往性礼仪
13、在企业文化氛围的组成部分中,其中(B)是核心
A、物质氛围 B、感情氛围
C、管理氛围 D、制度氛围
14、企业文化建设初期,企业文化的航标是(B)
A、别的企业的文化 B、企业领导者的言行和品貌
C、民族文化 D、大部分人的言行
15、VI的含义是(D)
A.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B.企业理念识别系统
C.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D.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16、从企业文化管理角度来看,下面哪些不是企业文化的内容?
A.企业价值观 B.企业精神
C.企业激励 D.企业形象
17、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有(ABCD)A.亲密原则 B.共识原则 C.卓越原则 D.绩效原则
C)3)(18、“别具一格,勇于创新”体现了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什么原则?(A)
A.个性化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战略性原则
19、塑造"四有"新人,是中国有特色企业文化的哪种文化背景与价值源泉?(D)
A.时代精神 B.民族文化传统
C.企业优良传统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以下不属于企业文化的从属特征的是(B)A.观念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B.个异性与共识性相统一 C.吸收性与排他性相统一 D.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
21、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A BCD)
A.基本职业追求 B.基本职业能力
C.基本职业修养 D.基本职业意识
22、下面哪些是欧洲国家的文化特征?(ACD)
A.追求精神自由 B.亲和一致的精神
C.人文主义和追求民主 D.强调理性与科学
23、下面哪些不是企业文化传播应遵循的规律?(B)
A.同构易播规律 B.整体传播规律
C.异体传播规律 D.异构传播规律
24、从事飞行员工作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甚至要冒生命危险,这样引起的焦虑是(C)
A.基本存在的焦虑 B.认知焦虑
C.次生性焦虑 D.深层焦虑
25、“怀疑一切,不信任别人”属于领导者与下属关系中的哪种病态变化?(A)
A.幻想型风格 B.强迫型风格
C.戏剧性风格 D.压抑型风格
26、公司的奠基者和创始人通常被称为(A)A.共生英雄 B.造就的英雄
C.情势英雄 D.全能英雄
27、下列选项中属于理念识别的功能的有(ACD)
A.激励功能 B.共识功能
C.向导功能 D.凝聚功能
28、下面哪几种企业文化是从发育状态上划分出来的?(A)A.国有企业文化 B.目标型企业文化
C.成熟型企业文化 D.民营企业文化
29、下面哪些是企业文化传播应遵循的规律?(ACD)
A.同构易播规律 B.整体传播规律
C.异体传播规律 D.异构传播规律
30、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应该坚持的原则(BCD)
A.共识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战略性原则 D.个性化原则
31、从企业文化管理角度来看,下面哪些是企业文化的内容?(ABD)
A.企业价值观 B.企业精神
C.企业激励 D.企业形象
32、下面哪些不是欧洲国家的文化特征?(B)
A.追求精神自由 B.亲和一致的精神
C.人文主义和追求民主 D.强调理性与科学
三、简答题
1、企业文化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8分)年轻学科:从1980年提出到现在只要20(30)年时间
边缘学科:以管理学为基础,吸收了哲学、人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领导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因子与研究方法
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正确与否须得到实践的检验,离开实践,学科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2、人本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8分)
1.传统管理是以物,以事,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而企业文化理论则把人的要求欲望、兴趣放在第一位,重视采用各种激励手段去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
2.传统管理的是纪律和监督,是强制性的管理,而企业文化理论则注重对员工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对症下药的办法。通过满足职工合理需要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重“以德育人”,从而是管理工作取得效果
3.传统的管理靠是的是权利而不是人的意愿,是独裁式的管理,一切事情只由管理者一个人讲了算,下级和员工没有自主权,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则强调实行分析,强调自主管理,参与管理,鼓励员工发表意见,提倡员工参与决策。
3、企业文化的分类?(8分)
1、按发育状态分:成长型企业文化、成熟型企业文化和衰退型企业文化
2、按企业的性质分:国有企业文化、合资企业文化、乡镇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
3、按内容特质分:目标型企业文化、竞争型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务实型企业文化、团队型企业文化和传统型企业文化等
4、从市场角度分:强人文化、拼搏与娱乐文化、赌博文化和过程文化
4、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什么?(8分)
企业文化理论的和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制管理,注重在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最佳组合和动态平衡。
5、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8分)
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企业整体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企业风貌与形象。
6、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从属特征各有哪些?(8分)
本质特征:个异性;共识性;非强制性;相对稳定性 从属特征:无形性与有形性相统一;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观念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超前性与滞后性相统一;吸收性与排他性相统一;经济性与社会相统一。
7、企业文化的功能有哪些?(8分)
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维系功能、教化功能、优化功能、增誉功能
8、怎样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9分)
1、经济价值:
(1)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文化的形成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制约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法则往往通过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
(2)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成功的经营管理特色,体现着企业对顾客“诚”、“信”之道。
(3)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以人为中心的根本思想。
(4)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能够促使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2、社会价值:
(1)企业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和弘扬。
(2)企业文化是新的社会文化的“生长点”
1、简述企业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企业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企业生存发展确立了精神支柱决定企业的基本特性
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提高企业凝聚力,激励员工释放潜能
2、企业精神有哪些特点? 1.是一种个性精神 2.是一种团体精神
3.是企业的主导意识之一 4.具有实践性 5.具有稳定性
3、企业文化选择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企业文化选择的客观标准就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和宗旨,是企业文化个性的深层特质。
4、企业文化评价的标准有哪些?
1.企业文化的教化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 2.企业文化的维系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 3.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
5、简述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有所区别。
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来看,二者同处于企业精神文明领域,都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发展,不断为改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可以说,企业文化是改造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力助手。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改善,又保证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尽管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相近的功能,彼此联系又互相推动,但二者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一是它们所处的地位不同。二是它们所发挥的作用的性质与范围不同。
6、企业文化间传播遵循的传播规律。
1.同构易播规律。所谓同构易播规律是指相同或相近企业结构的企业文化共同体,企业文化在其间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大,易于奏效。不论是整体同构成部分同构,这条规律均适用。
2.异体或异构抗播规律。所谓异体或异构抗播规律是指相异甚远或全然不同的企业文化体,一般说来企业文化在其间的传播速度慢,影响小,不宜奏效。
7、为什么企业价值变革与企业危机有着紧密的联系?
1.企业危机使得企业文化共同体处于最危险的境地,或者是解体倒闭,完全失败,或者是设法起死回生,两者必居其一。
2.企业陷入重大危机之中,除极个别的由不可抗力造成或由偶然的钟大决策失误造成的以外,多半是有着深刻的根源。
3.企业文化对峙、冲突的结果,虽然企业文化中的新兴、进步力量暂时失败了,旧有企业文化传统的一统天下末被打破,但旧有传统的能招致企业惨败的弊端却暴露无遗。
4.危机的结果使得整个企业文化行为主体的心灵受到震撼,危机直接把文化冲突的 7 可怕和灾难性结果呈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深深地懂得。
四、论述题(共21分)
1、请结合实际说说为什么会出现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11分)(1)外来的文化个体在尚末熟悉企业文化、尚末被企业文化共同体认同时的文化冲突。
(2)在同一个企业文化共同体内,由于利益要求造成的企业个体文化与企业群体文化的冲突。
(3)咋同一个企业文化共同体内,由于观念、认识原因造成的企业个体文化与企业群体文化冲突。
(4)企业群体文化落后、保守、陈旧、过时,从而使企业群体文化已远远不能适应活跃的、先进的企业个体文化的需要。
(5)企业个体文化完全基于个人意愿、偏好,无视企业全体利益、企业他人利益,从而形成与企业群体文化的对立与冲突。
(6)企业个体因对企业群体代表或企业群体象征的不满、反感、引发了对企业群体文化的反感和不满,从而导致企业个体文化与企业群体文化冲突。
2.结合实际说说塑造企业形象的途径。(10分)
1.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为塑造企业形象提供精神支柱。如果一个企业具有高尚的精神,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那么由此而塑造的企业形象就会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产生独特的形象魅力。
2.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为塑造企业形象奠定基础。塑造企业形象应遵循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坚持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探索现代企业发展的战略,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通过树立企业在理念、产品、服务、员工、经营管理、公共关系和环境等方面的良好形象,增加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顾客忠诚度,从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起美好的企业形象。
3.实施CI战略,为塑造企业形象提供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企业通过导入CI战略,对自身的理念精神、行为方式以及视觉体系进行科学而系统的整合,从而是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向着积极的方向转变,产生全方位的功效,塑造出鲜明的企业形象,取得企业内外公众的认同。
1、简述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P171(1)个人主义
(2)冒险、开拓和创新精神(3)自由、平等精神(4)实用主义(5)物质主义
2、简述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1)强调经营理念的重要性(2)重视团队精神的发挥
3、为什么说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 P187 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
(1)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源: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与市场经济体制
(2)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道德工程、理想目标、参与管理、科学管理(3)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创造者与实践者(4)企业文化的创建与创新: A 企业经营思想的创建与创新
B 企业作风的创建与创新 C 企业价值观的创建与创新
2.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1)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基本保证(2)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机制、培训、规划
4、什么是企业楷模?有哪些类型? P191 企业楷模,也称企业英雄,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任务等。A 从来源看有“群众楷模”和“领导楷模” B 从形成特点看有“共生型楷”和“情势楷模” C 从事迹及特征看有“单项楷模”和“全能楷模” D 从形成的时期看有“历史楷模”和“现实楷模”
5、建设企业文化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P210
(1)目标原则(2)共识原则(3)一体原则(4)卓越原则(5)绩效原则(6)亲密原则
6、简述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内容。P199 A 独具慧眼的创新精神 B 敢担风险的开拓精神 C 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 D 科学理性的实效精神 E 尊重人才的宽容精神 F 面向世界的竞争精神 G 热爱祖国的奉献精神
7、简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指导思想)。P188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一要坚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相结合;二要以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为指导,努力实现企业自身的理想目标;三要保证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吸引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四要坚持企业的科学管理,经济推广各种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
8、企业文化礼仪有哪些?P220 企业文化礼仪是指企业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形成的交往行为模式、交往规范性礼仪和固定的仪式。A 工作惯例礼仪 B 生活惯例礼仪 C 纪念性礼仪 D 服务性礼仪 E 交往性礼仪
9、企业文化氛围的构成是什么?P222 1.物质氛围。主要是从企业物质要素及其组合中所反映出来的企业主体的情趣、格调。
2.制度氛围。主要是企业成员对企业各项政策、制度及规定的态度情绪等。3.感情氛围。主要是企业成员在相互交往及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气氛和态度。
10、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源。P187 1.我国企业文化植根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所以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其价值的内核是主人翁精神。
2.去哦过企业文化根植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之中,所以企业文化把革命的、大众的文化作为基本内容。
3.我国企业文化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之中,因而企业文化必然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1、目前我国CI发展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P241 1.有些企业对CI持怀疑态度,认为CI只是装点门面,不实用;有的企业不明CI真谛,错把VI当CI,忽视整体形象的塑造。
2.有些企业在CI设计和导入时崇洋媚外、急功近利,忽视了CI设计和导入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战略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永无终点的螺旋上升过程,因而欲速则不达。
3.有的企业认为CI只是领导的事,与广大员工关系不大,从而使CI失去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功能,舍本逐末。
4.还有很多企业在设计MI时缺乏个性,人云亦云,理念定位雷同等等。
2、如何把握导入MI的时机? P246 1.当企业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而原有的理念已不能适应时,必须放弃传统的价值观重塑理念;
2当行业处于高度竞争之中,并且环境变化迅速时,需要导入新理念; 3.当企业业绩表现平庸或不佳时,需要重新调整企业理念渡过难关; 4.当企业刚刚踏入大公司的门槛时,需要塑造出与公司地位相适应的先进的理念,使企业以高层次的新身份自立于社会;
5.当企业发展迅速,大批新员工进入企业,事实上原有理念发生了变化不再完好时,这就需要重新塑造一套完整有效的企业理念。
3、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特点有哪些? P268 1.民主意识与家长制观念并存 2.个性发展意识与大一统观念并存 3.创新、竞争和冒险精神与中庸之道并存 4.改革开放意识与封闭保守意识并存 5.法制观念与人治传统并存 6.现代时效观与消极无为作风并存
7.现在经济利益观与重义轻利观或重利轻义观并存 8.实践意识与重言轻实旧习并存 9.现代人才观与片面的重德轻才观并存 10.企业家精神与重仕轻商观并存
4、如何选择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P288 选择企业文化的切入点,必须从企业现有的文化状况出发。1.从企业内部面临的主要矛盾入手。2.从总结企业的优良传统入手
3.从企业环境的重大变化和组织结构的重大改组、制度的重大创新入手。
5、如何选择企业文化变革的时机?P289 1.企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2.企业经营业绩平平或陷入困境 3.企业管理掣肘增多效率低下 4.企业面临的科学技术环境迅猛发展 5.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4.当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则(C 英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F 1.发达国家将其在国内市场衰退的产品推向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实现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增加收益的目的。这是采用的(B 市场开发战略)G 1.国际直接投资是指(B 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2.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级形式是(D 对外直接投资)
3.国际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协议,为其设计和建造一个整体工程,工程完工并可投入使用时将其移交给东道国企业管理,这种技术贸易方式是(D “交钥匙”工程)
5.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D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
6.国际分包中,委托人将部件和某些工序转包给分承包人生产的分包形式是(A 工业分包)7.根据波士顿矩阵,某项市场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也低的业务属于(A 瘦狗业务)
8.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C 附加价值)
I 1.IBM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D 独资企业)战略。J 1.将多向发展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结合起来是(D 多种经营型)产品组合。M 1.美日等西方国家在海外经营中用于(C 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达1/4以上。
2.美国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25%,反映了(B 政治法律环境)对国际企业的影响。
3.某公司是另一公司的组成部分,是独立的法人,在经济上和法律上有独立地位,该公司属于(B 子公司)
4.某研究所把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成果转让给某制药公司,使之用于该企业的新药研制开发上,这属于技术的(B 垂直转移)。
Q 1.企业不改变现有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其资源分配和经营环境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的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称为(B 稳定战略)S 1.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B 垂直式)国际分工。
2.实施产品出口战略可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在(C 飞机制造业)中表现显著。
3.实施(B 许可证贸易)战略的投资规模小,近年来成为生物技术、半导体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
4.设立财务部、营销部、生产部,各部负责各自领域内的所有国内外业务属于(A 全球性职能型组织结构)。5.如果企业产品多样化程度小于10%,且国际营销比重也有限,那么应该采取(C 国际事业部组织结构)组织形式。T 1.通用动力公司为了向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销售F-16型战斗机,曾达成协议规定在这4个国家制造及装配零部件是属于(C 制造生产战略联盟)。X 1.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A 国际租赁)。2.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B 直接投资)。3.下列行业中易被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的行业是(A 石油开采)。4.下面不属于政治风险的是(C 当地化)。
5.下列不属于企业战略的定量标准是(D 战略风险评估)6.下列不属于国际企业采购方式的是(C 本土采购)Y 1.业务级战略也称为(A 竞争战略)
2.用差异性产品满足差异性市场需求的策略,属于(B 差异性市场策略)
3.以现有产品或市场为基础,利用技术、设备、销售等潜力,扩大产品组合的广度,这是(B 扩张型)产品组合。
4.牙膏厂将牙膏细分为价廉物美、防治牙病、洁齿美容、口味清爽四个市场,该厂细分市场的依据是(D 行为)
5.一般说来,以下最适合于产品线窄、产品标准化的国际性组织结构是(A 全球性职能部结构)Z 1.在美国,(B 特许经营)已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
2.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家庭规模比较小,与家俱、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销量更为密切相关的是(A 核心家庭的数量)0 1.(B 国际事业部结构)比较适合于从事多国性生产不久、产品标准化、技术稳定、地区分布不广的中小型国际企业。
多项选择题 C 1.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国际企业的类型有(ABC 水平型;垂直型;混合型)。
2.从经营角度看,国际企业的主要类型有(ACD 资源型;服务型;制造型)。F 1.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几个方面(ABCDE 保护出口市场;突破配额限制;谋求低成本;种族纽带;分散资产)
G 1.国际企业对本国经济的正面影响包括以下(ABD 增强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了对外贸易;保证本国所需资源的稳定供应;有助于本国经济结构调整。)2.构成形式产品的标志是(BC 产品特征;商标)
3.工人参与管理的方式主要有(ABCDE 工人管理;共同决策;少数参与权;工作审议会;工作丰富化)。
H 1.衡量一项引进技术的适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ADE 目标适用性;产品适用性;工艺适用性)。
J 1.决定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外部因素包括(BC 政府的影响;竞争对手)
2.经济风险的生产防范措施有(AB 改变生产投入要素的组合,转移生产地点)。
K 1.跨国公司在海外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类型包括(BCDE 区域产品单位;全球技术单位;本土技术单位;转移技术单位)
2.跨国公司熟悉母国的金融市场,并与母国的金融机构有紧密的联系,因而能从母国较方便地筹措到所需的资金。这些资金来源通常有(ACE 母公司从本国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母公司在本国资本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从母国有关政府或组织获得贸易信贷和其他一些专项资金)
M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斯蒂特提出的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标准包括(ABCE 个体主义与团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的规避;价值观念的刚性与柔性)
Q 1.企业组织集权的优点有(AE 有利于集中领导;有利于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化)
R 1.人员推销与其他促销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CD 形式直接、灵活,效果显著;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较强的选择功能和较强的伸缩性;增进友谊,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
2.若企业员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在企业管理方面,他们一般会要求(ABC 更多地下放权力;让广大员工参与决策;减少管理层次)
S 1.收水平是决定消费需要的基本因素。收水平愈高,则居民的购买能力愈强,从而潜在的市场需求愈大,它是国际企业的产品出口或使当地生产有销路的保证。收入水平的研究需要分析以下指标(ABC 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
2.属于国际直接分销渠道的是(ABD 向用户邮购;上门推销;直接接受用户定单)。X 1.下列哪些特点属于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非贸易导向;资源开发比重大)。
Y 1.引进技术间接经济效益的影响包括对(CDE 技术优势;商誉;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影响。
Z 1.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哪些阶段(ABCDE 传统社会;起飞前夕;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
判断题 C 1.层级结构中,国际企业组织核心的科学研究总是从东道国开始。错
D 1.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垄断与竞争并存的特征。对
2.当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时,会遇到贸易壁垒和其他市场不完全的限制,从而会增加外部交易成本。对 3.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完全取决于一国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优势。错
4.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将资本用于在他国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掌握经营管理指挥权的投资行为,是企业跨国经营的一种高级形式。错
5.对于那些通货膨胀速率达到惊人数字的地区,不论其市场需求有多大的诱惑,国际企业仍应避免进入。对 6.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将资本用于在他国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掌握经营管理指挥权的投资行为。错
7.低不确定性规避国家的企业文化具有可以使组织和雇员依赖的、可预期的管理制度和程序。错 G 1.国际企业是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错
2.国际企业对研究开发活动的管理分为层级结构和平行结构两种结构类型。属于核心部分的科研是高度集中的,而从设计思想到销售周期以后各阶段的职责则可能在世界上范围内分配给附属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单位,这种结构称为平行结构。错
3.国际企业在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避税时,其主要做法是:对由低税国子公司向高税国子公司的出口业务采取高价,而对由高税国向低税国的出口业务则采取低价。对
4.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贸易格局和产品流向发生逆向变化,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优势和条件,在国内生产、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进行选择。对 5.国际战略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际企业间的资源共有、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对 6.国际事业部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错
H 1.核心产品是指人们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错
2.汇率的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错 J 1.交易风险是指企业以外币进行交易的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使折算为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对
L 1.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对
M 1.某类国家目前享有较高水平的国民总收入,但它没有把全部收入都用于即期消费,而是将部分收入投资于国外,这样它就改变了本国资源总量吸收时程,这种情况属于加速吸收。错
2.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落后,则国际企业进入该国家或地区的成功机会就会越大。错 3.某企业的产品有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则其产品组合的宽度是3条产品线。对
4.某研究所把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成果转让给某制药公司,使之用于该企业的新药研制开发上,这属于技术的水平转移。错 Q 1.全球性地区部结构是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的。错
2.全球性跨国经营人员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人员选择和培养的最高标准,是实行全球大市场战略的基本保证。对
R 1.日本海外投资中资源开发型占相当比重,制造业方面的投资则是贸易导向型。对
2.软件程序是属于强占有状态的技术。错 T 1.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扩张主要有新建和产品出口两种。错
2.特许经营在西方颇为流行,在餐饮等服务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对 X 1.现代国际企业的新型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组织结构。错
Y 1.一般认为,企业国际化的基本进程是:商品进出口—劳务进出口—投资活动。对 2.一般来说,最容易被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的行业主要是第三产业。错
3.由于企业规模扩大造成了管理层次增加和协调成本上升,使一些企业出现了官僚式的低效率,致使决策缓慢,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敏锐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大企业病”。对
4.由母公司派出驻外人员到子公司工作,这在公司在国外开设分公司的初期非常重要,但这不是最理想的。错
Z 1.资本运动国际化首先采用货币的形式。错
2.在两国间不发生资本移动的条件下,资本充裕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将高于资本短缺国资本边际产出率。错
3.在产品提供相同的效用和功能的情况下,产品实体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状况作出适应性调整,这是一种国际产品营销策略。对
4.在销售飞机时转让飞机操作和维修技术,这是一种依附贸易的技术转让。对
5.在低权力化程度的国家,从事管理工作的理想人选来自社会上层和(或)毕业于名牌大学。错
5.某工业企业于2003年3月2日将100 000元转单送存转账支票一张,金额1000元。是本市工商
为一年期单位定期存款,利率为1.65‰,请按季 银行东城支行某酒店签发酒店签发。提出交换后,预提到6月20日利息和作出转存分录和预提利息 约定时间内,签发人开户行未通知退票,写出双方银
的分录。(6月20日挂牌挂牌的该档利率为1.65‰)行的会计分录。
1)存入定期存款: 借:单位活期存款 100 000 1).收款人开户行: 借:支行辖内往来 1000
贷:单位定期存款 100 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食品开发部户 1000
2)预提利息: 利息:100000×1.65×3=495 2).出票人开户行:
借:利息支出 495 借:单位活期存款——某酒楼户 1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 495 贷:支行辖内往来
1000
6.商业银行某支行3月21日发放以下贷款,向红 2.C银行与2009年4月5日报废运钞车一辆,原价
旗工厂发放40万元,期限3个月;向好佳公司发 68万,已计提折旧65万,报废时发生清理费用1.8
放贷款20万元,期限3个月。6月21日红旗工 万,出售汽车残值收入6.4万,要求写出汽车报废
厂贷款到期,全部归还40万元贷款,好佳公司 及其结转损益的分录(不考虑税金)
20万元贷款到期,由于没有资金归还,转作逾期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万
贷款。9月21日,好佳公司20万元贷款仍无力
累计折旧
65万
归还,转作“非应付贷款”,要求作3月21
贷:固定资产 68万
日、6月21日、9月21日的会计分录。2)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1.8万
1)3月21日发放贷款:
贷:现金
1.8万
借:短期贷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3)出售残料:
借:银行存款
6.4万
贷:单位活期存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6.4万
借:短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4).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1.6万
贷:单位活期存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贷:营业外收入 1.6万
2)6月21日
3.工商银行利用2年时间开发一套操作系统,第一年
借:单位活期存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发生研究开发费用50万,第二年发生研究开发费用
贷:短期贷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80万,开发完成后申请并注册为非专利技术,注册费
借:短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红字)用9万,聘请律师费用5万,均通过“银行存款”账
借:逾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户支付,请对该套开发系统的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入账
3)9月21日
价值进行处理。
借:逾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红字)1)第一年研究开发费用:
借:非应计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借:营业费用——研究开发费用户 50万
7.B企业于2009年6月5日向银行办理以下业务:
贷:银行存款
50万
(1)缴存现金10万元;(2)提交汇款申请书,申 2)第二年研究开发费用:
清签发银行汇款60万,银行审查无误后,签发银 借: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户 80万
行汇票。写出会计分录。
贷:银行存款
80万
1)缴存现金: 借:缴存现金 10万 3)无形资产入账: 借:无形资产 14万
贷:单位活期存款 10万
贷:银行存款 14万
2)办理隐含汇票:
借:单位活期存款 60万 4.工商银行大同支行2007年2月3日收回已核销的前
贷:汇出汇款
60万 进公司的逾期贷款10000元,现又收回,编制其会计分 录。
借:逾期贷款 10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10000 借:活期储蓄存款——前进公司单位存款户 10000
贷:逾期存款 10000 8.客户张云2006年3月21日向工商银行A支行
申请住房按揭贷款,手续齐备,信贷部门审查批
准并开立了活期存款账户,购户价款30万元,首
付20%,贷款额24万元,合同贷款期限10年,月
利率5.1‰,采用本金等额偿还法,售房单位信达
房地产公司(在该支行开户),做出贷款发放的会计
分录,计算4月20日第一次和5月20日第二次还
款金额。(本金等额还款)并做出会计分录。
1)2006年3月21日发放贷款:
借:个人住房贷款——张云借款户 240 000
贷: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240 000
借: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240 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信达房地产公司 240 00
2)2006年4月20日第一次归还贷款:
采用本金等额偿还
当日偿还本金额=240000/120+240000×5.1‰
=3224(元)
借: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3224
贷:个人住房贷款——张云借款户 2000
利息收入——个人贷款利息收入户 1224
3)2006年5月20日第二次还款:
当月偿还本金额
=240000/120+(240000—2000)×5.1‰
=3213.8(元)
借: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3213.8
贷:个人住房贷款——张云借款户 2000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源实力雄厚的母公司为核心、以资本(产权关系)为纽带、以协同运营为手段、以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群体。
与单一企业组织相比,企业集团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产权纽带
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企业族群,产权是维系其生成与发展的纽带。产权体现为一家企业对另一家企业的资本投入,企业间借此形成“投资与被投资”、“投资—控股”关系。产权具有排它性,它衍生或直接体现为对被投资企业重大决策的表决权、收益分配权等等一系列权力。母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及由此形成的产权关系,维系着企业集团整体运行和发展。
(2)多级法人企业集团是一个多级法人联合体。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在企业集团组织架构中处于顶端,而企业集团下属各成员单位,则作为独立法人被分置于集团组织架构的中端或末端,形成 “金字塔”式企业集团组织架构。在这里,“级”是指企业集团内部控股级次或控股链条,它包括:第一级:集团总部(母公司)、第二级:子公司、第三级:孙公司、等等。
(3)多层控制权
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视不同控股比例而分为全资控股、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等,而 “会计意义上的控制权”与“财务意义的控制权”两者的涵义也不尽相同。
2.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协同效应及经营管理优势的主要表现。
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是指所涉及产业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企业集团。
“相关性”是谋求这类集团竞争优势的根本,意味着资源共享性以及由此而产生协同效应与经营管理优势,主要表现为:
(1)优势转换。将专有技能、生产能力或者技术由一种经营转到另一种经营中去,从而共享优势;
(2)降低成本。将不同经营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从而降低成本;
(3)共享品牌。新的经营业务借用公司原有业务的品牌与信誉,从而共享资源价值。
3.母公司所需的组建优势有哪些?
单一企业组织要集成、演化为企业集团,必须有优势。惟此才能辐射外围企业加入集团之中。一般认为,母公司所需的组建有:
1.资本及融资优势
如果母公司没有资本优势,组建集团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资本优势不单纯表现在母公司现存账面的资本实力(即存量资本实力),更重要的是其潜在通过市场进行资本融通的能力(即未来资本实力)。因此,判断母公司资本优势主要考虑母公司自身的存量资本实力和未来融资能力两点。
2.产品设计、生产、服务或营销网络等方面资源优势
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而言,集团总部的产品研发、设计、采购、生产、营销网络等能力,是做强做大集团的根本保证。母公司只有具备上述各项中的独特优势,方可与被并入企业形成互补,从而形成真正意义的企业集团。在这里,“资源”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具有价值性、不可复制性、排他性等根本特征。
3.管理能力与管理优势
管理能力是指母公司对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领导、控制等能力。母公司只有自身练就了很强的管理能力,并逐渐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控制体系(管理优势),才有可能开展对并购并“输出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集团组建中母公司的优势和能力并不是仅上述中的某一方面,而是一种复合能力和优势。其中,资本优势是企业集团成立的前提;资源优势则企业集团发展的根本;管理优势则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保障。
4.企业集团总部功能定位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企业集团最大优势体现为资源整合与管理协同,要达成资源整合与管理协同效应,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其他各成员企业彼此间应当遵循集团一体化的统一“规范”以实现协调有序性运行。一般认为,无论企业集团选择何种组织结构,其总部功能定位大体相同,主要体现在:
(1)战略决策和管理功能。母公司负责组织制定和监督实施集团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同时对战略实现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和管理。
(2)资本运营和产权管理功能。母公司通过投资、融资和产权运作,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包括通过投资、兼并等方式经营子公司,调整重组集团的存量资产和产业结构,也包括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通过上市、配股、出售股权、发行债券等形式,取得发展资本,推动集团的持续发展。产权管理则包括对股权代表的管理及对子公司产权变动和产权交易的决策和监督。
(3)财务控制和管理功能。财务控制在是公司战略和财务战略引领下,利用财务管控手段对集团进行的控制,包括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分析与财务预警、财务业绩评价等等。财务控制与管理功能是企业集团管理的核心。
(4)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人力资源是企业集团的重要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已成出资人、企业家的管理共识。
集团总部在企业集团管理中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功能,通过集团组织章程、集团战略、管理政策与制度等,为集团整体及下属成员企业的协调、有序运行等确立行为规范。当然,上述所有管理都应基于集团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5.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及其主要内容。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依据集团战略、集团组织结构及其责任定位等,对集团内部各级财务组织就权利、责任等进行划分的一种制度安排。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其中又以分配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财权为主要内容。一般认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按其集权化的程度可分为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制式财务管理体制和混合制式财务管理体制。
(1)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这一体制下,集团重大财务决策权集中于总部。这一体制的优点主要有:第一,集团总部统一决策,有利于规范各成员企业的行动,促使集团整体政策目标的贯彻与实现;第二,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集团财务资源优势,优化财务资源配置;第三,有利于发挥总部财务决策与管控能力,降低集团下属成员单位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而这一体制的不足也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第一,决策风险。集权制依赖于总部决策与管控能力,依赖于其所拥有的决策与管控信息,而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将导致企业集团重大财务决策失误;第二,不利于发挥下属成员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第三,降低应变能力。由于总部并不直接面对市场,其决策依赖于内部信息传递,而真正面对市场并具应变能力的下属成员单位并不拥有决策权,因此也有可造成集团市场应变力、灵活性差等而贻误市场机会。
(2)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这一体制下,集团大部分的财务决策权下沉在子公司或事业部,总部对子公司等下属成员单位的管理具有“行政化”色彩而无市场化实质。其优点主要是:第一,有利于调动下属成员单位的管理积极性;第二,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对能力和管理弹性;第三,使总部财务集中精力于战略规划与重大财务决策,从而摆脱日常管控等具体管理事务。而这一体制的不足主要有:第一,不能有效集中资源进行集团内部整合,失去集团财务整合优势;第二,职能失调,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子公司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公司整体利益;第三,管理弱化,从而潜在产生集团与子公司层面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混合式财务管理体制。这一体制试图调和“集权”与“分权”两极,即努力通过必要的集权与适度分权(授权)等来发挥总部财务战略、财务决策和财务监控功能,同时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控制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实践证明,大多数情况下,混合式财务管理体制是一种相对可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但如何把握“权力划分”的度,则取决于集团战略、总部管理能力、公司内部信息结构与传递速度等一系列因素,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从总部拥有子公司控制权这一“产权”源头出发,集团内部子公司(或事业部)的财务管理权力都应被视为总部产权延伸后“授予”的,它可“放”也可“收”。
6.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概念及含义。
企业集团财务战略是指为实现企业集团整体目标而就财务方面(包括投资、融资、集团资金运作等等)所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在企业集团战略管理中,财务战略既体现为整个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风格或者说是财务文化,如财务稳健主义或财务激进主义、财务管理“数据”化和财务管理“非数据”化等;也体现为集团总部、集团下属各经营单位等为实现集团战略目标而部署的各种具体财务安排和运作策略,包括投资与并购、融资安排与资本结构、财务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股利政策等等。具体地说,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包括以下三方面层次(含义):
(1)集团财务理念与财务文化
集团财务理念是公司理念、公司战略在财务上的体现或反映,它为解决集团战略中的重大财务问题提供根本性、导向性的价值判断标准或准则。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应有集团独特的财务理念与管理文化。在财务管理实践中,集团财务理念主要有: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理念;第二,协同效应最大化的价值理念;第三,数据化的管理文化。
(2)集团总部财务战略
集团总部财务战略是在集团战略与财务理念指导下,对企业集团整体发展所涉及的重大财务决策和管理政策等所进行的规划与战略部署。这些重大财务政策与部署主要有:第一,企业集团整体财务业绩目标及增长速度安排、规划;第二,集团内优先发展产业及其投资规模的规划、预算;第三,集团投资回报率要求;第四,集团融资规划;第五,集团财务资源优化配置方式与方法;第六,集团股利政策与规划;第七,集团财务管控体系规划;第八,集团财务授权规划;第九,集团财务人员管理政策与规划。
(3)子公司(或事业部)财务战略
子公司财务战略是对集团总部财务战略的细化,它是总部财务战略的实施战略与行动计划,主要解决既定财务授权范围内的具体财务运行策略问题。
7.利用企业集团财务理念及财务文化分析其财务状况
8.简述企业集团融资战略的类型及特点。
集团融资战略既要体现集团整体战略,也是体现集团投资战略对融资战略的影响。从集团融资与财务风险导向看,集团融资战略也可分为三种类型:(1)激进型融资战略;(2)中庸型融资战略;(3)保守型融资战略。
(1)激进型融资战略
激进型融资战略(负债与权益相比,负债较高)意味着:第一,集团整体资本结构中“高杠杆化”倾向。一般认为,高杠杆即高风险,但同时也潜在意味着高收益。第二,杠杆结构 “短期化”。所谓结构短期化是指短期债务占全部债务总额比例较高的一种结构型态,其典型表现为“利用短期贷款用于长期资产占用”,俗称“短贷长占”或“短贷长投”。
激进型融资战略具有低成本、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
(2)保守型融资战略
与激进型融资战略相反,保守型融资战略(负债与权益相比,负债较低),在整体资本结构中具有“低杠杆化”、低风险、杠杆结构长期化的倾向。
保守型融资战略,具有低杠杆化、杠杆结构长期化等特点。
(3)中庸型融资战略
这是一种“中间路线”策略。从可持续增长角度,中间路线也许是可行的战略选择。
9.企业集团战略与投资方向选择
投资方向是指企业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实现资源配置、投资并形成经营能力的具体方式。企业集团投资方式大体分为“新设”和“并购”两种。(1)新设。新设是指集团总部或下属公司通过在原有组织的基础上直接追加投资以增加新生产线,或者投资于新设机构,以实现企业集团的经济增长。新设投资主要在以下五方面:第一,新产品的开发;第二,在新的地区的业务扩张,第三,提高和保持市场份额的重要开支,例如集中销售覆盖率,第四,延长公司业务或产品的生命期限的支出;第五,提高生产力和改善产品质量的支出。(2)并购,所谓并购是指集团或下属子公司等作为并购方对被企业的股权或资产等进行兼并和收购。它有以下优点:一,进入目标市场快。第二,资本投入相对较少。除最初投资之外,主并方只需追加少部分投资,即可形成生产能力。但是,并购具有较高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定价风险,第二,并购后的管理整合风险。无论是新设还是并购,都是企业集团成长的基本模式。同时,任何一个企业集团都不可能按照某一既定模式发展起来的,它总是根据需要集团具体情况,交替使用各种成长模式来发展壮大自己。
10.企业集团投资管理体制的核心及投资决策权处理
11.企业集团并购有哪些主要过程。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在兼并活动中被兼并企业不再具有法人资格,兼并企业成为其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承担者;而在收购行为中,目标企业仍可能以法人实体存在,收购企业成为被收购企业的新股东,并以收购出资的股本为限承担风险。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并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交易过程,主要包括:
(1)根据企业集团既定的并购战略,寻找和确定潜在的并购目标;
(2)对并购目标的发展前景以及技术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战略性调查和综合论证;
(3)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
(4)策划融资方案,确保企业并购战略目标的实现。
12.并购对象的搜寻
并购对象一般应符合下列标准:一,符合并购目标,如在现有领域的扩张、完善产业链等;第二,并购规模的上限或可容忍的并购价格范围;第三,与资源和管理能力匹配等。此外还要考虑地理位置、技术水平、市场地位、避免介入领域等方面。并购公司首先根据这些并购标准确定意向性并购对象,然后展开具体的并购活动。
13.简述企业集团并购审慎性调查中财务风险的核心问题。
财务风险是审慎性调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风险。财务风险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包括:
(1)资产质量风险。包括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质量风险。资产质量风险越大(如应收账款收账风险越高),资产价值越低。
(2)资产的权属风险。这主要涉及账实不符问题,有些资产并没有在被并方账面上体现,而在账面体现的资产,其权属可能并不清楚(如资产已抵押给银行、土地没有权属等),这些都加大了资产的权属不确定性及未来使用风险。
(3)债务风险。主要是针对表外负债、或有债务及可能的担保损失。
(4)净资产的权益风险。这主要是指被并企业股东间的权益不清、股权质押等问题,它会影响并购交易及所有权过户问题。
(5)财务收支虚假风险。它主要涉及企业利润表各项目的真实可靠性,它直接影响交易定价及权益估值。
通过审慎性调查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并购风险,但并不能消除风险。
14.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种类有哪些?
并购支付方式是指并购活动中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之间的交易形式。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影响而这得控制权关系和法律地位,甚至影响并购的成败,因此并购支付方式选择是并购决策的重要环节。
并购融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企业集团在融资规划时首先要对可以利用的方式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作为融资决策的基础。•并购支付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现金支付方式
用现金支付并购价款,是一种最简捷、最迅速的方式,且最为那些现金拮据的目标公司所欢迎。但是对于大宗的并购交易,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无疑会给主并企业集团造成巨大的现金压力,甚至无法承受。短期内大量的现金支付还会引起并购公司的流动性问题,而如果寻求外部融资,又会受到公司融资能力闲置。同时依据国外税法,如果目标公司接受的是现金价款,必须交纳所得税。因此,对于巨额并购的交易,现金支付的比率一般都比较低。
••••企业集团取得现金的来源,通常由增资扩股、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等,也可以通过出售部分原有资产换取现金等。
(2)股票对价方式•
采用股票对价方式,即企业集团通过增发新股换取目标公司的股权,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企业集团现金的大量流出,从而并购后能够保持良好的现金支付能力,减少财务风险。但这种方式可能会稀释企业集团原有的股权控制结构与每股收益水平,倘若企业集团原有资本结构比较脆弱,极易导致企业集团控制权的稀释、丧失以致为他人并购。此外,股票支付处理程序复杂,可能会延误并购时机,增大并购成本。
(3)杠杆收购方式
杠杆收购(LBO)是指企业集团通过借款的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取得控制权后,•再以目标公司未来创造的现金流量偿付借款。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集团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为抵押取得贷款购买目标公司股权;二是由风险资本家或投资银行先行借给企业集团一笔“过渡性贷款”去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取得控制权后,企业集团再安排目标公司发行债务或用目标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偿付借款。
杠杆并购需要目标公司具备如下条件:第一,有较高而稳定的盈利历史和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量;第二,公司的利润与现金流量有明显的增长潜力;第三,具有良好抵押价值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第四,有一支富有经验和稳定的管理队伍等。因此,管理层收购中多采用杠杆收购方式。
(4)卖方融资方式
••••卖方融资是指作为并购公司的企业集团暂不向目标公司支付全额价款,而是作为对目标公司所有者的负债,承诺在未来一定市场内分期、分批支付并购价款的方式。这种付款方式,通常用于目标公司获利不佳,急于脱手的情况下。在签约时,企业集团还可以向目标公司提出按照未来业绩的一定比率确定并购的价格,并分期付款。这样既可以拉近双方在并购价格认定上的差距,建立起对目标公司原所有者的奖励机制,同时又可以使企业集团避免陷入并购前未曾预料的并购“陷阱”,而且由于减少了并购当时的现金负担,从而使企业集团在并购后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转。此外,这种方式还可以使企业集团获得税收递延支付的好处。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未来债务的承诺,采用卖方融资方式的前提是,企业集团有着良好的资本结构和风险承荷能力。
上述并购支付方式各有优劣,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必须审慎地考虑并购价格及不同的支付方式对未来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影响。
15.简述融资战略的概念及企业集团融资战略包括的内容。
融资战略是企业为满足投资所需资本而制定的未来筹资规划及相关制度安排。
企业集团融资战略包括的内容与单一组织不同,企业集团融资战略及融资管理需要从集团整体财务资源优化配置入手,通过合理规划融资需要量、明确融资决策权限、安排资本结构、落实融资主体、选择融资方式等等,以提高集团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并控制融资风险。
16.企业集团融资战略包括的内容
企业集团融资战略包括的内容与单一组织不同,企业集团融资战略及融资管理需要从集团整体财务资源优化配置入手,通过合理规划融资需要量、明确融资决策权限、安排资本结构、落实融资主体、选择融资方式等等,以提高集团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并控制融资风险。
17.融资方式的概念及方式
融资方式是企业融入资本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如银行借款方式、股票或债券发行方式等。一般认为,企业集团及其下属成员企业通过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称为直接融资;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融资则称为间接融资。与单一企业不同的是,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来为其成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8.简述企业集团融资决策权的配置原则。
集团融资决策权限的界定取决于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但是,不管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以集权为主还是以分权为主,在具体到集团融资这一重大决策事项时,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统一规划是集团总部对集团及各成员企业的融资政策进行统一部署,并由总部制定统一操作规则等。如:统一融资战略、统一规划集团及下属成员企业资本结构、统一担保与抵押规则、统一“银行等金融机构”并进行集团授信等。
(2)重点决策。重点决策是指对那些与集团战略关系密切、影响重大的融资事项,由集团总部直接决策。这些事项主要包括:所有涉及股权融资的事项;所有涉及发行公司债券(含可转换债券)的事项;所有单笔金额超过总部规定额度的借款或项目融资的事项;所有外汇借款筹资;所有超过总部规定资产负债率上限以外的借款融资事项;总部认为必要的且对集团整体风险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筹资事项。
(3)授权管理。授权管理是指总部对成员企业融资决策与具体融资过程等,根据“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分离的风险控制原则,明确不同管理主体的权责。如,集团统一授信由总部财务(或相关部门)统一决策,子公司财务部门根据相关规则在授信额度范围具体办理贷款业务,总部财务部(或集团结算中心、集团财务公司)则对子公司信用额度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19.结合资本结构及生产情况,融资需注意关键点。
20.简述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包括资产负债率控制、担保控制、表外融资控制以及财务公司风险控制等方面。
(1)资产负债率控制
企业集团融资战略的核心是要在追求可持续增长的理念下,明确企业融资可以容忍的负债规模,以避免因过度使用杠杆而导致企业集团整体偿债能力下降。企业集团资本结构政策最终体现在资产负债率指标上。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率控制包括两个层面,即:企业集团整体资产负债率控制和母公司、子公司层面的资产负债率控制。
(2)担保控制
企业可能会出于多种原因对其他企业提供担保,如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为集团外的长期客户提供信用担保等。其中,企业集团(包括总部及下属所有成员单位)为集团外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如果被担保单位不能在债务到期时偿还债务,则企业集团需要履行偿还债务的连带责任,因此,债务担保有可能形成集团“或有负债”,从而存在很高的财务风险。为此,集团财务管理要求严格控制担保事项、控制担保风险。具体包括:建立以总部为权力主体的担保审批制度、明确界定担保对象和建立反担保制度。
(3)财务公司风险管理
财务公司作为集团资金管理中心,其风险大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集团整体的财务风险。因此,除要求对集团总部及各成员单位进行资产负债率管理外,集团还应加强对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要注意财务公司风险种类及其风险管理对策。
21.简述预算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战略规划,对预算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一般认为预算管理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考核等环节构成,构成一个“闭环式”的管理循环,打破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达到应有的管理效果。
预算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战略性
尽管预算是对经营计划的财务表达,但是,经营计划确定并不是任意性,它以公司战略及其中长期发展规划为背景。“公司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营计划—预算”之间呈递进关系。公司战略是预算管理的前提、依据,预算管理是落实公司战略的工具、手段。
(2)机制性
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机制。具体为:第一,通过预算指标,明确集团内部各责任主体的财务责任;第二,通过有效激励(如预算编制中的高度参与感、通过预算考核兑现奖励计划等)促使各责任主体努力履行其责任,并形成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第三,透过组织的内部治理规则及预算规则,对预算进行程序化(而非人为化)调整,保证预算责任刚性和预算权威等。
(3)全程性
预算是企业业务经营、财务收支活动的日常控制标准,同时也是用于业绩评价的主要标杆。预算管理强调过程控制,同时重视结果考核,这就是预算管理的全程性。在这里,过程控制可能比结果考核更重要。
(4)全员性
预算管理离不开组织内部每个人的高度参与。“参与”有助于组织上下的战略沟通、增强个人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且有助于增强个人的预算责任意识和自律性。
22.简述企业集团的预算构成。
根据企业集团多级法人特点及集团总部管理定位,企业集团预算由总部自身预算、集团下属成员单位预算、集团整体预算三方面构成。
(1)集团总部职能预算
集团总部职能预算是指集团总部作为战略管理中心、收益中心、投资及资金管理中心等,根据其管理职责及组织框架所确定的管理预算。主要包括:第一,总部职能部门的费用预算。即总部作为管理中心,其各职能部门为履行各自职责,根据事权和有效管理活动等而对即将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预算和规划。第二,母公司的收益预算。即总部作为权益投资主体,根据总部制定的股利分红政策,以及对各下属成员单位的持股比例及其利润预算等,而确定的集团总部分红收益预算,它是总部作为出资者对其投资回报进行的预算控制。
(2)集团下属成员单位预算
集团下属成员单位预算是集团下属成员单位作为一独立的法人实体,根据集团战略与各自经营计划,就其生产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所编制的预算。包括:第一,业务经营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第二,资本支出预算。它是根据集团统一投资规划及经审批的各单位资本支出计划(包括新建投资项目、更新改造项目等),所确定的资本支出额预算及其折旧预算;第三,现金流预算。它是根据业务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等所确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投资支出等所确定的现金流量预算及融资预算(借款预算)安排等。第四,财务报表预算。即根据相关预算资料,编制利润预算表、资产负债表预算及现金流量表预算。
(3)集团总预算
集团总预算是根据集团战略及环境变化要求等,对企业集团预算期内利润、资本支出规模、现金流及融资能力等进行的总体规划与安排,包括集团利润预算、投资规模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集团总预算具有双重作用:第一,事先规划作用。总预算是对企业集团整体的事先“蓝图”规划,它为集团总部职能部门、下属成员单位等所编制“个体”预算,提供了具体财务目标与编制依据,体现企业集团预算期的战略意图、预期管理要求;第二,事后汇总作用。作为集团“个体”预算编制完成后的合并或汇总,它是对企业集团预算的全面总结。
23.企业集团预算管理有哪些要点?
企业集团预算管理要点主要有:
(1)企业集团战略与预算控制重点
(2)企业集团治理与预算组织
(3)企业集团预算编制程序及时间节点
(4)企业集团预算模型与预算参数
(5)企业集团预算调整
(6)企业集团预算监控
(7)企业集团预算考核与预算报告
(8)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问题
24.简述企业集团整体与分部财务管理分析的特征。
集团整体财务管理分析
企业集团整体分析着眼于集团总体的财务健康状况。其基本特征有:
(1)以集团战略为导向。整体分析侧重于对企业集团战略的实现程度、战略实施中的难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如企业集团增长分析、总体偿债能力及风险分析等。
(2)以合并报表为基础。整体分析不以母公司报表为基础,而以合并报表为基础,集中分析合并情况下的财务健康状况。
(3)以提升集团整体价值创造为目标。集团整体分析强调集团总体的创值能力,其分析结果主要用于对所属公司的未来管理行动与战略调整,包括子公司股权结构调整、子公司及其所属资产的重组或产业调整等。这是一种资产组合观下的财务管理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集团整体的价值创造能力。
集团分部财务管理分析
企业集团分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它可以体现为子公司、分公司或某一事业部。就分部财务管理分析而言,其基本特征有:
(1)分部分析角度取决于分部战略定位。分部作为企业集团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可能是独立的投资中心,但更可能是一个在集团总体战略部署下的运营中心,即独立子公司或战略经营单位(SBU)。作为战略经营单位,其财务管理分析重点更侧于资产运营效率和效果,而不在于战略决策有效性本身。
(2)分部分析以单一报表(或分部报表)为依据。
(3)分部分析侧重“财务—业务”一体化分析。也就说,分部分析不是一种纯粹的“财务数据分析”,而是“财务数据剖析”,它要通过数据剖析真正找出偏差原因、提出纠偏的行动方案,因此,分部财务分析更加符合“财务管理分析”的本意和内在要求。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分析是集团整体分析与分部分析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25.利用财务报表进行财务管理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利用财务报表进行财务管理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计价属性问题
财务报表是基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编制而成的,这一属性就决定了:(1)财务报表具有很强的“记录”功能,但并不完全具有预测价值;(2)基于过去交易和事项所编制的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原则为主要计价基础,这一计价基础下的账面值与公允价值可能背离很大;(3)报表只反映能够被确认和计量的经济活动,而对于难以被确认和计量的资产要素(如品牌、商誉、营销渠道等无形资产),则被排除在外。因此,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不仅要关注报表自身,而且更要关注公司实际经营活动,从业务和活动中去发现问题、验证数据、找出差踞、提出未来行动方案并最终解决问题。
(2)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可比性问题
基于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其前提是数据真实、可比。所谓数据真实是指财务报表数据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无偏、公允地反映了当期所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和事项,不存在人为操纵情形。所谓数据可比是前后各期采用了合理的会计政策且一贯性地利用这些政策,从而使报表数据具有共同的比较口径。如果报表数据不真实、不可比,则相关指标计算及分析结果的意义就不大。为尽可能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可比,人们在分析报表时,一般要求财务报表是经过外部审计师审计后的。
26.简述企业集团业绩评价的特点。
与单一企业组织相比,企业集团业绩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多层级性
企业集团由多级法人构成,其控股结构复杂、控股链条较长,体现在业绩评价上呈现出多层级特征。
(2)战略导向性
不同企业集团、同一集团不同时期、同一集团同一时期内不同业务部,因其战略不同,而体现出业绩评价体系的差异性(尤其体现在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设置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对未来管理导向具有诱导性。如,集团以“做大”为导向,“营业收入”、“市场占有率”等将可能成为业绩评价的主导指标;反之,集团以“做强”为导向,“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活动现金利润率(营业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等将可能成为业绩评价的主导指标。
(3)复杂性
相对于单一企业组织,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更为复杂,这主要因为:第一,关联交易复杂。企业集团是业务内部化的产物,尤其是产业型企业集团。关联交易广泛存在于总部与事业部或子公司之间、事业部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关联交易业务及其关联交易定价的复杂性,使得集团内部“业绩切分”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利益冲突。如何避免集团总部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因关联交易存在所引起的经营不确定、各经营主体间的利益冲突等,既是集团业务管理的难点,同时也是集团业绩评价尤其是在进行业绩“切分”时需要考虑的难点。第二,业绩影响因素复杂。除关联交易影响业绩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复杂的业绩因素影响集团业绩评价。企业集团作为法人联合体,集团下属各成员单位因行业或产业属性、产品(或产品组)、成长周期和管理成熟度、资源占用(尤其是非财务资源,如派出人员的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产品经营区域因素、品牌、抵押或贷款担保额)等各种业绩影响不同,而存在较大的业绩差异,集团总部如何用“不同尺子、不同刻度单位”去衡量、评价其业绩结果,将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27.简述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的内容。
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财务业绩指标;二是非财务业绩指标。
(1)财务业绩指标体系
它是以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所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一般认为,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维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财务业绩指标体系主要由下述四方面构成,具体包括:第一,偿债能力。它分短期偿债能和长期偿债能力两大类。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日常流动负债的能力。如果公司现金流充足,则能保证如期偿还短期债务;反之,如果公司现金流短缺,则可能会出现短期偿债危机。第二,营运能力。它是指公司资产投入水平相对于销售产出的经营能力,即资产周转使用效率。企业资产周转状况好坏,既是企业供、产、销等经营环节有效运营的结果,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体现。第三,盈利能力。它是指企业通过经营管理活动取得收益的能力。公司盈利水平高低反映了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反映了公司满足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员工等)利益诉求的程度。通常情况下,盈利能力评价还可进一步细化为以下四个方面,即:营业收入与盈利性的关系;资产与盈利性的关系;股东投资与盈利性的关系;盈利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主要涉及的评价指标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收益率、经济增加值(EVA)等。
(2)非财务业绩指标体系
非财务业绩指标是指除财务业绩以外的、反映企业运营、管理效果及财务业绩形成过程的指标。将非财务指标加入业绩评价体系,能比单一使用财务业绩指标更快、更直接地反映管理行为的效果,能更好衡量现在的管理行为所能带来“未来”经济影响。因此,非财务指标属于先导指标,它能显示公司未来的财务业绩。非财务业绩指标主要包括三方面,即顾客、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第一,顾客角度。它主要是从顾客满意率、顾客忠诚度、顾客盈利分析等方面对企业的现在及未来潜在发展能力进行评价。顾客角度评价不仅事关当期财务业绩,而且与企业未来成长性与盈利能力息息相关。第二,内部作业流程角度。它是从内部程序及其创新、经营管理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对公司内部流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第三,学习与成长角度。它主要从员工角度(如员工参与度、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等)来评价其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员工学习与成长角度的评价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而要提升人力资源,必须强化员工的学习与成长。
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因此,人们很难对非财务业绩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归纳。
【电大企业文化复习题】推荐阅读:
电大企业文化试题06-26
电大---企业文化小抄09-07
电大企业信息管理排序10-12
电大企业战略管理考试06-01
电大劳动法复习题10-02
电大个人理财复习范围06-23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复习10-08
电大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指导09-27
企业文化复习题110-01
企业文化传播复习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