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工作情况总结和工作要点汇报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镇政府工作情况总结和工作要点汇报(共6篇)

镇政府工作情况总结和工作要点汇报 篇1

1、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农业的培育和壮大,着力打造“一带三中心”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以x074公路沿线为主的高效农业示范带;以三江、塘款等村为主的大径材、楠竹产业中心;以山核桃、茶油为主的生产中心;以前进、上河、三江等村为主的中药材、草食动物生产中心),形成六大农业品牌(山核桃、竹木、茶油、优势山羊、天麻、西瓜),以产业支撑来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局面逐步形成。

2、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筹资50.2万元,恢复水灾水利设施40多处,完成土方12余万方,修复河堤近80米,水渠650米,水坝4座、桥梁5座,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了7000亩、投资350万元的堡子村、岩寨村、黄潭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60万元的防江村土地整理项目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3、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6250人。

4、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示范种植。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示范种植,在岩寨、堡子等村举办西瓜种植、烟叶栽培培训、外出务工技术(电动缝纫、电脑等)培训班22期,培训达2100多人次。

5、大力发展养殖业。抓好以岩湾生猪、岩寨肉牛养殖为重点基地建设,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岩湾生态种养殖公司的带动下,全镇新增规模猪场12个,新增规模肉牛养殖场3个。目前全镇共有存栏能繁母猪近2800头,生猪5660头,肉牛300余头,鸭6.5万羽,鸡9万羽,鹅1.2万羽。同时,加强对竹鼠、石蛙等特色养殖的引导与扶持。

6、加大林改工作力度。完成外业核实面积19.06万亩,完成总任务的87.1%。岩寨村作为全省林改试点村,多次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

二、抓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

围绕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问题,积极抢抓机遇,集中对基础设施进行重点突破。今年来,全镇共完成项目和建设项目共40多个,总投资近3600余万元。

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先后完成了镇敬老院、农村客运站、派出所大楼建设、集镇街道亮化工程、集镇博爱新村工程、集镇防洪堤建设和镇卫生院扩建工程,完成了集镇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人口5000余人。完成镇计生服务大楼、镇卫生院住院部大楼和公转房建设并投入使用,镇文化站综合楼也于4月破土动工。完成了《大堡子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修编,经镇人代会审议、县规划委员会审定,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已进行了审定。

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方面。全镇17个村列入了通村公路项目建设,总里程69.7公里,总投资达1216.6万元,实现通村公路建设硬化率达100%。在全面完成通村公路建设的基础上,正在实施岩寨—木子冲、岩湾—牛形组通组公路硬化。完成了上河、防江、木塘等村近XX米的团寨道路硬化建设,已有堡子、岩寨等4个村全面完成团寨道路硬化。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先后投资301万元完成了镇中学危房改造、中心小学综合大楼建设、镇中学学生公寓建设和镇中学合格学校建设,投资近25万元的镇中学校门建设正在进行当中,教育基础设施得以较大改善。

新农村建设项目方面。重点抓好了岩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岩寨民族鼓楼、岩寨民族新村一、二期工程建设和岩寨村农贸市场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了岩寨村、岩湾村、塘款村、防江村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前进村、黄潭村、阳家村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正在进行当中。同时,我镇在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面,突出抓村庄绿化、沼气池等设施建设。投资80万元的岩寨村防洪堤建设于7月完工,岩寨村体育健身项目建设和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基本完成,新建了标准化的篮球场,配齐了老年活动室。梅子村卫生厕所建设顺利进行,全村已安装60%。各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正逐步开展。

通电、通讯建设项目方面。完成了塘款、木塘、阳家、黄潭、岩湾、三江等村的农网改造,全镇17个村均完成了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完成了防江、上河、梅子、三江、塘款、牛场、苗冲等村的移动基站建设和岩寨、防江的宽带网建设。目前,全镇共有3个联通基站和9个移动基站,全镇实现村村通电话、通手机。

三、抓基层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教育事业不断夯实。科教事业稳步推进,教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初中升学考试连续五年位居全县农村中学前三名。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共有3400余名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资金达166.2万元。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通过“金秋助学”、“党政领导一帮一”等活动,发放资金近4.2万元。

2、卫生事业不断巩固。加大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征收和医疗救助工作的落实力度,今年有近XX人次享受大病医疗救助和定额医疗救助100余万元,6000余人次享受门诊补助近1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参保积极性,2011全镇有15007人参保。认真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确保疫情得到有效防治。

3、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深入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挖掘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保持岩湾歌场活动的连续性,使百年歌场青春焕发。同时,注重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积极建设岩寨民族新村,连续举办了岩寨鼓楼落成庆典活动暨苗侗民歌节、“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型群众表演活动和湘黔边界48寨首届苗侗民歌会,岩湾歌场每年农历7月14举办歌会,吸引近万名群众参加。12月8日,我镇首届农民运动会隆重召开,278名运动员参赛,吸引3000余人观看。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5个,建成岩寨、岩湾、堡子等“农家书屋”示范点3个,开通了17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

4、社会保障体系和生活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全镇享受农村、城镇低保人数分别为332人、31人,发放低保金额达22.2万元;7名精神病人和9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医疗救助手术,29户农村特困户完成了安居工程建设;妥善安置好了“6.9”洪灾受灾灾民,共发放生活救助资金55.3万元,衣物3.6万件,棉被821床,大米161.3吨,食用油1178.1公斤,搬迁、重建灾民房376户。

5、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加强。坚持以优质服务、政策引导、综合治理为抓手,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措施,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

6、生态创建工作有新进展。深入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抓好集镇和各村的基本环境卫生制度的建立。树立“同饮一江水,共建生态镇”理念,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全力落实恭水河环境保护公约。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单位”、“绿色家庭”、“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我镇顺利通过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验收,岩寨、岩湾、上河村被评为省文明生态村,镇中心小学被评为省绿色学校。完成了我镇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岩寨村国家级文明生态村的申报。

四、抓综治维稳工作,打造和谐环境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大堡子”、“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平安边界,进一步构建“边界联防联调”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非煤矿山、危爆物品、道路交通、学校等行业的专项整治,确保全年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011年全面启动木房室内用电线路安全检查和整改,排除农村火灾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半年已完成半数村的入户检查,其他村检查和各村整改正在进行中。

建立健全综治维稳工作网。进一步优化以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领导,班子成员,综治办等相关人员,村书记、村主任、治保委员、民调中心户六个层次的工作网络,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平安走访等形式了解村组干部一级的工作情况,真正做到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直接到户”。全镇共有民调中心户66户,矛盾排查信息员52人,有力地促进了维稳信访工作。

加强矛盾摸排全面掌握信息。切实把矛盾纠纷排摸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对不稳定因素建立了一周一排、一周一报的定期摸排制度。三年来共排查各类纠纷和矛盾392起,化解一般矛盾纠纷321起。

五、抓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三年来,镇党委按照“党委龙头活,村级班子强,小组基础实,整体效能好”的格局,抓关键,抓重点,围绕完善“三级联创”、服务群众、村干部管理、党员教育管理、村级组织运行“五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创新。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带领全镇400余名党员参与了此次活动,着力解决好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民主管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以及转变工作职能和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镇被市委评为“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深入开展以“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当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争做“创业先锋”、“敬业先锋”、“带富先锋”、“奉献先锋”。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制度,积极推行“4+2”工作法,有效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湖南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红网等省内主要媒体相继对我镇创先争优活动予以重点报道。

镇政府工作情况总结和工作要点汇报 篇2

一、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

今年, 我国水泥行业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异常繁重。水泥行业经过多年的积极推进兼并重组, 延伸产业链,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使全国散装水泥的供应能力超过了水泥总量的90%以上, 显然, 从使用环节入手, 创新驱动散装水泥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是加快实现全国水泥散装化迫切任务。

今年以来, 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和散装水泥办公室, 在进一步完善促进散装水泥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加强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产业规划和职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继14个省市就散装水泥工作地方立法之后, 又有安徽、云南、宁夏、河北四省 (区) 由省级人大出台了《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 为依法推进散装水泥产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 散装水泥主要经济指标发展情况

2013年, 全国水泥生产量为24.15亿吨, 同比增长2.30亿吨, 增长率为10.54% (增速比上年同期5.84%, 提高4.7个百分点) 。

2013年, 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为13.5亿吨, 比上年同期增加1.69亿吨, 同比增长14.27% (增速比上年同期10.66%, 提高3.61个百分点) 。

散装水泥增长速度快于水泥增长速度3.73个百分点。

2013年末, 全国平均水泥散装率为55.96%, 比上年末54.14%提高1.82个百分点。取得了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水泥散装率持续稳步增长的佳绩。

(二) 发展散装水泥对节能减排的综合效益评估

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产量和相关装备设施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保障了水泥应用散装率的持续增长, 水泥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对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贡献显著。

2013年, 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为134 989.75万吨, 据测算, 可节约标准煤3101.52万吨, 减少粉尘排放1356.65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64.02万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6.36万吨, 实现综合效益607.45亿元。

二、中国散协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 组织行业研讨、参与技术研发与推广, 保持行业的稳定发展和促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产业创新升级服务

今年以来, 国务院相继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3]1号) 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国发[2013]30号) , 文件均对“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国家正在重拳治理大气污染, 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绿色流通的散装水泥产业链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产业正在引起各级政府和更多企业家的关注。为了更好解决行业发展的难点、疑点、困难, 我会加强了研讨力度, 及时研究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1、开展了两次大型论坛

今年, 我会在“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和“五届二次理事会 (扩大) 会议”期间组织召开了“2013中国预拌砂浆产业科技发展报告会”和“2013散装水泥‘三位一体’产业发展研讨会”。会上, 国家相关部委的有关领导、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散办主任、企业家紧密围绕行业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各抒见解, 深入研讨并对行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攻克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推介和交流, 开阔了思路, 促进了发展, 增强了行业的凝聚力。

2、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与推广,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今年3月, “三一重工”推出了移动式砂浆成套设备 (A8砂浆大师) 新产品, 我会组织行业内专家进行评估和鉴定, 并协助商务部在武汉召开的年度散装水泥工作会期间进行施工现场观摩演示。这项新产品为解决干混砂浆离析等困扰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探索优质湿拌砂浆的流通及应用, 特别是针对机械化喷涂作业成套设备的解决方案问题, 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为有效地解决制约预拌砂浆发展的瓶颈难题迈出了新的步伐。“三一重工”今年8月再次推出适合农村市场需要的小型混凝土搅拌成套设备, 对于农村推散开辟了一条新路。我会敏锐地对行业的创新成果进行推介, 以促进全行业的科技进步。徐州重工砂浆设备的技术研讨会, 山东潍坊推广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现场会, 我会领导均应邀参与, 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3、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研究解决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今年3月商务部组织召开的“全国散装水泥工作座谈会暨预拌砂浆推广现场会”期间, 国务院关于“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文件精神颁布后, 能否保留已执行15年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问题, 引起了全行业的高度关注和热议。对于这一引发全行业震动的全局性问题, 本次会议以及我会在今年5月召开的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 分别就争取继续保留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统一了思想, 明确了相关的工作思路。我会的领导还分别参加了在济南、郑州召开的华东散办主任工作座谈会和中南地区散办主任工作座谈会。几次会议深刻分析了专项资金在加快行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和继续保留该专项资金的重要意义, 就2005年中国散协委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康所长为组长的专家组, 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调研评估 (散装水泥绩效评价报告) 所发挥的作用和对保持行业稳定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 与会代表对下一步专项资金能否继续保留表示十分忧虑。会议中大家出谋划策, 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商务部、中国散协加大向财政部汇报协商争取继续保留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工作力度, 各级散办予以积极配合。中国散协把此事作为服务行业稳定大局的重点工作来抓, 全力以赴积极配合商务部, 认真策划, 反复推敲报送的文字材料, 加班加点及时提供所需数据资料。随后, 协会领导又陪同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的领导登门向财政部综合司的领导及主管处负责人做了专题汇报。对财政部听取汇报中提出的有关问题, 我们均圆满地做了解答, 增进了对我们行业的了解, 进一步取得了共识。为把工作做扎实, 我们配合商务部再次研究并撰写了补充报告报送财政部, 为力争最好的结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 组织协调, 加强指导, 做好行业宣传, 提升行业影响力

宣传工作是散装水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散装水泥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加大宣传力度, 让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 相关行业, 社会各界认识了解我们, 从而支持帮助我们, 对于加快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协会十分重视这项工作, 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行业的宣传工作。

1、办好一报一刊一网

《中华建筑报·散装水泥双周刊》《散装水泥》杂志、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信息网, 是我们行业的窗口, 通过这个平台展示行业内各单位的业绩, 沟通信息, 互相学习, 共促发展。每年我会都要对报刊发行工作提出要求, 做出部署。今年10月, 在银川召开了《中华建筑报·散装水泥双周刊》编委会和笔会, 研讨交流宣传工作的经验, 议定新的办报思路, 表彰了优秀通讯员和发行先进单位。多年来浙江省和黑龙江省散办以及杭州奥拓公司对报刊编辑部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会议要求各会员单位、各级散办能更进一步积极配合并大力支持报刊的工作。

2、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工作

今年, 我会与浙江网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进一步开发关于预拌砂浆产业的网络宣传, 旨在强化散装水泥产业专业化信息服务的功能。为加强发展散装水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社会化宣传, 我会指导并支持湖北鄂恒科技有限公司做好《鲁班幻游散记知识手册之pm2.5基础概念简介》和《鲁班幻游散记知识手册之pm2.5与散装水泥》动漫宣传片的制作与发行工作。配合各地有关媒体做好年度宣传周活动, 集中展示和宣传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重要意义。今年5月和11月, 我会与国家建材展贸中心和上海展业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2013第四届中国 (北京) 散装水泥暨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技术装备及产品展览会”和“2013第九届上海国际干混砂浆技术及产品展览会”。国家商务部、工信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展会。展会充分宣传展示了我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产业的发展成果, 搭建了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提升了公众对我行业的产品和技术装备的认知度, 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商机。

3、编撰年度《全国散装水泥工作资料汇编》

这本汇编是行业的大事记, 记载着散装水泥行业年度重要文件、报告、活动、统计等资料。这本汇编全面收集了年度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与产业发展有关的政策、法规、条例等, 记录了散装水泥行业发展的历程, 是散装水泥工作人员学习宣传的必备资料, 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中国散协秘书处坚持每年编发, 订购数量逐年提高, 越来越受到会员单位的关注, 为各级散办和会员单位提供了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重要史料。

(三) 完善标准、加强培训、推动预拌砂浆产业健康发展

制定行业标准, 开展行业培训是行业主管部门国家商务部委托中国散协协助完成的重要工作。是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1、完成两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我会在完成了“焊接式散装水泥钢板筒仓”和“螺旋卷边式散装水泥钢板筒仓”等六个部颁行业标准的编制后, 今年又启动了“预拌砂浆生产线基础构架设计安全规范”和“预拌砂浆筛分系统技术要求”两个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已在北京和无锡召开了两次行业内专家论证会, 并于岁末年初召开了标准审定会, 完成了相关申报工作。

2、开展行业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散装水泥“三位一体”产业链的延伸与发展, 行业内新产品、新技术、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行业管理迫在眉睫。受商务部委托, 由中国散协组织行业专家编印, 经商务部审定并作为行业培训指定教材的《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两本专业培训教材已出版发行。在商务部的指导下, 中国散协已经组织了四期近400人参加的预拌砂浆专业技术与管理培训班。山东、河南、广西、广东、湖南、天津等省市散办十分重视培训工作, 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地市散办技术骨干及企业人员参加培训班。由于各期培训班组织规范、专家授课水平较高、通俗易懂, 受训学员普遍反映收获大、有提高, 对今后开展工作很有帮助。希望中国散协多组织这类的专业技术培训, 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的评审会上, 专家们对我会举办预拌砂浆培训班及有关组织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颁发的《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管理师》的证书已通过审核, 正在办理之中。

《预拌混凝土》教材的征订工作进展顺利, 河南、广东、新疆、安徽、青海、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济宁等省市散办集中订购教材, 自行组织属地企业举办培训班, 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强化了散办行业管理的职能。

(四) 表彰先进, 推动实施网上智能直报, 提升行业统计质量水平

散装水泥统计工作是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全国性行业统计的组成部分, 部分指标体系同时列入到《商务部商贸流通业统计表》序列。统计数据反映我们行业的发展状况、发展趋势, 是各级政府指导、决策散装水泥发展的重要依据。数据的及时、准确、真实才有它可用的价值。

散装水泥统计工作是中国散协受商务部委托, 无偿承担的为行业服务的重要工作。在全国各级散办统计工作者的配合支持下, 较好地完成了散装水泥行业统计工作, 受到商务部的充分肯定。今年十月, 在宜昌召开了全国散装水泥行业统计工作会,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刘耀东处长,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统计处董博副处长到会指导。会上表彰了2011~2012年度散装水泥行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依照《全国散装水泥行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比办法》, 经中国散协与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共同对各地散装水泥办公室报送的评定材料进行综合评定, 授予辽宁省散装水泥办公室等133个单位为“2011~2012年度全国散装水泥行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授予窦金松等192位同志为“2011~2012年度全国散装水泥行业统计工作先进个人”。会上还讲评了工作, 交流了经验, 研讨修订了报表, 对2014年统计工作做出了部署, 提出了要求。

为了提升散装水泥统计信息化水平, 进一步提高统计系统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与中国散协在调研、试点、培训的基础上, 决定自2012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广应用“全国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网上智能直报系统。就经费支出等问题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和中国散协相继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国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网上智能直报系统的通知》 (商流通司函[2013]79号) 和《关于落实商务部关于实施全国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网上智能直报系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散协函[2013]15号) 。河南、山东、新疆、广东、吉林等省积极配合, 并向地市转发文件, 落实通知精神, 但此项工作进展比较缓慢。商务部、中国散协多次提出要求, 全国各级散办要从行业发展的全局出发, 积极支持全国的行业统计工作, 加快推进实施步伐。

(五) 加强管理, 廉洁办会, 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今年下半年, 中央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加大反腐倡廉力度, 反对铺张浪费, 整治“四风”。党和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的新规定新制度。我们协会必须紧跟形势, 联系实际, 严格执行, 加强自律。今年, 中国散协举办的会议压缩了规模, 取消了晚会, 降低了标准, 不组织旅游。最近根据国家要求, 今年我会不再印制台历、挂历、贺卡。中国散协秘书处根据形势的发展, 修订了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了电子考勤登记, 加强了管理, 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根据民政部和中国散协《章程》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今年中国散协召开了两次常务理事会议, 一次理事 (扩大) 会议。通过了10个单位为新会员, 增补了1个常务理事, 变更了2个特邀副理事长和6个常务理事单位负责人。

一年来, 在各级散办、广大会员的支持下, 中国散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有了新的进展。但是, 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困难和不理想的方面。一是秘书处的工作力量有些不足, 人员结构不很合理, 需调整加强。二是有些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不够, 缺乏手段, 财力不足, 协会号召力不强。三是会员单位凝聚力不够强, 有些会员考虑自身利益多, 尽义务少, 甚至不尽义务。中国散协是行业的家园, 全体会员应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谐、团结、有影响的社会团体, 增强中国散协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提高行业的社会地位, 加快行业的发展。

三、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总部署的开局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 散装水泥行业要紧紧围绕“农村推散、城市‘禁现’、三位一体科学发展”的工作方针, 在创新中提质增效, 在改革中稳步发展。中国散协拟重点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 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推散力度, 扶持推广小型混凝土搅拌站, 推动预拌混凝土下乡, 带动农村散装水泥散装化。

(二) 围绕国家治理雾霾, 实施蓝天规划, 加大城市“禁现”力度。推进国家及各级政府发布在大中城市全面开展在建筑工地全面禁止现场搅拌的法规。各级散办做好预拌砂浆企业布局规划和监管, 为百姓的身心健康造福。协同商务部、住建部组织砂浆“禁现”督查工作。

(三) 加强职工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 各级散办抓好预拌混凝土的培训;中国散协继续办好预拌砂浆专业技术及管理培训班。加大力度, 扩大规模, 提高质量, 严密组织。希望各级散办给予配合支持。

(四) 依据商务部颁发的《预拌砂浆产品及设备生产企业等级评价规范》的行业标准, 组织开展相关企业的等级评价工作。促进行业自律, 转型升级, 规范发展。

(五) 继续做好散装水泥行业统计工作。进一步推动应用“全国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网上智能直报系统”, 全面提升统计工作质量。着力做好统计分析, 加强统计成果的应用, 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

(六) 继续办好散装水泥“三位一体”技术装备展览会。不断创新内容和方式、拓展领域和规模、争取更好的社会效果。

(七) 继续加强行业的创新发展工作。面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 散装水泥行业的发展必将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 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深入调研, 办好论坛, 开展交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 推动散装水泥行业新发展。

镇政府工作情况总结和工作要点汇报 篇3

安徽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要点

2009年,应急办在省政府办公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厅内各处室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充分发挥运转枢纽的作用,积极协助省政府领导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2009年工作情况(一)履职尽责,积极协助省政府领导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办始终把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1.积极参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2009年4月下旬,甲型H1N1流感发生后,在省政府领导的指示下,我办立即牵头有关部门,制订了《安徽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并于5月11日印发,对指导全省防控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在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协助建立了由省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外事、公安、民航等多部门参加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筹备召开有关会议,并做好决定事项的协调落实。建立疫情日报告制度,及时向省政府领导报告疫情防控工作情况。2.协助处置亳州兴邦科技公司非法集资案群体性上访。1月13日,山东、湖北、江西等省近千名参与亳州兴邦公司非法集资的集资户来省上访,我办积极协助领导同志做好应对处置工作,加强与江西、湖北、山东等省的联系,请他们迅速派出接访人员,并做好对接工作。在成功劝返上访人员后,我办参与了《安徽省应对处置兴邦公司非法集资案引发群体性非正常上访工作方案》制定工作。在日常应急值守工作中高度关注集资户的聚集信息,及时上报省政府领导,并通报省相关部门。3.及时处置了一系列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在交通事故、火灾、群众聚集性上访等较大突发事件处置中,应急办快速响应,快速掌握现场情况,实行边报告、边协调。在凤阳县晶鑫矿业有限公司“6·21”爆炸事故、“10·7”南洛高速公路交通事故、“5·24”宣芜高速、合徐高速多车连环相撞事故、“8·16”太和县重大交通事故以及桐城市出租车来省上访、芜湖市开发区保健品厂2次来省上访等一系列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应急办把信息渠道向现场延伸,并与当地政府沟通处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省公安、卫生、交通运输、安监等有关部门指导处置,对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加大督办力度,督促有关方面做好事故救援、伤员救治、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同时,按照突发事件信息级别,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国务院办公厅。4.指导全省做好国庆期间应急值守工作。2009年时值国庆60周年,做好国庆前后的值守工作任务繁重,应急办先后起草了4个文件,对做好应急值守、安全生产、维护稳定等工作提出要求,并督促落实。从10月1日至8日,我办先后对全省17个市政府、18个县(市、区)政府、21个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值守情况进行抽查,并向全省发出8期通报,确保节假日期间的信息畅通,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5.全力投入强降雪天气应对工作。11月中旬的强降雪天气发生前后,应急办多次向各市、各部门发出预警通知,督促省直22个部门和单位提前制订了防范应对雨雪天气工作具体方案,并与省公安厅、交通厅、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省交通集团建立高速公路及国省道路况信息实时通报制度。针对部分高速公路和岳西县、含山县境内的4条国省道受阻情况,应急办连夜协调有关市、县组织人员上路铲雪除冰,确保了道路通畅。针对部分地方因雪断电情况,根据省政府领导要求,及时对省电力总公司下发督办通知,对电力抢修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会同省民政部门汇总上报灾情,并核实因灾倒房户名单。这次应对处置工作见事早、行动快、效果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此外,我办协助省领导处置了3月份大别山区低温冰冻灾害和6月份全省4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应对处置工作。(二)不断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应急办注重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努力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1.创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手段,提高报告时效。应急办努力创新工作方式,运用办公自动化平台,实现了突发事件信息文字、电话和内网短信报告三种方式并行报送,并将短信报送范围扩大到厅以上领导和厅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及时在厅办公内网上发布《值班报告》,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2009年,分别下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办法》,对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责任主体、报告时限、报告内容、报告流程和责任追究以及接报后的处理流程、呈报范围等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提高了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水平。全年,共接报处理信息2177件;呈报省政府领导《安徽应急管理重要信息专报》485期,其中,省政府领导作出批示478次。2.不断健全应急工作机制,工作运转协调有效。应急办坚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一是灾害性天气预警机制进一步健全。在2008年和省气象局联合建立恶劣天气预测预警发布机制的基础上,2009年又拓展了重大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通过省电视台、电台滚动播出、播放气象信息,以及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告知公众。全年向省政府领导呈报110余份重要天气预警信息,为省政府领导应对处置工作做好服务。二是沟通协同机制不断健全。先后与省军区司令部、武警安徽省总队、省预备役师建立了应急协同机制,应急合力不断增强。三是舆论引导机制初步建立。相继出台《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应急办法》、《安徽省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应急预案(试行)》,规范了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对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有效避免、消除负面影响起到重要作用。四是应急处置联动机制运转有序。不断完善与公安、民政、卫生、安全监管等各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五是评估分析机制日益完善。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月统计、季分析和年评估制度,分析、研判意见更多地应用于工作实际。(三)加强值守,努力做好运转服务工作。应急办始终把服务全厅、保障运转作为总值班室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标准,努力使工作更细、更实、更高效。1.进一步提升值守工作标准。应急办在人手少、值守任务重的情况下,勇于自我加压,从2009年起全部接手了原本由厅内处级干部轮流排班的重大节假日值班任务,实现了全年365天应急办专业化值守。实行主副班制度,双休日、节假日实行应急办领导坐班,双人值守。全办同志始终保持高度敏感性,全身心投入,值守工作基本做到严谨细致。2.进一步发挥运转服务职能。全办人员牢固树立服务和窗口意识,严谨细致地办好每一件事情,热情周到地接待每一位来人,耐心认真地接听每一个电话,力求服务到位,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全年,先后编发218期《值班报告》,52期《省政府领导主要活动及值班安排表》、24期《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重要工作预安排》以及每月一期的《省政府大事记》,平均每天接听值班电话四、五十次,较好地完成省政府领导及办公厅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务。3.进一步加大省长热线督办力度。全年,省长热线共受理群众有效投诉电话1427件,编辑《省长热线动态》46期,省政府领导作出重要批示18次,制作《省长热线电话领导批示督办单》52期,领导批示督办件和省长热线转办件全部得到及时办理。2009年3月,王三运省长专门批示:“对省长热线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仅要由各市人民政府和省有关部门认真办理,而且要直送各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我们积极改进省长热线督办流程,加大跟踪落实力度,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6月3日,王三运省长在《省长热线》上再次作出重要批示:“贵在坚持,总结提高。”(四)加强工作指导,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应急办坚持打基础、上水平,不断加强对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有力促进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开展。1.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2009年以来,我办牵头组织制定了《安徽省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安徽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这两个预案的制定在全国都是较早的,并先后对《安徽省地震应急预案》、《安徽省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进行了重新修订完善。目前,我省已制定总体应急预案1件、专项预案23件、部门预案65件。应急预案已基本覆盖到企业、乡村和社区,全省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2.加强各类应急演练工作。组织、协调有关市和省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应急演练,2009年相继开展了安徽省休宁县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应急演练、“畅通江淮”2009中国移动南京大区皖苏鲁豫四省联合应急通信演练、安徽省突发粮食事件等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3.指导各地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在2008年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基础上,2009年5月份下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就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农村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农村和谐发展提出具体要求。目前,各地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全省建立灾害应急避难场所120处,应急疏散基地10个,已建立1500多个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新村社区等13个社区被评为2009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完成了我省“十一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按照国务院应急办部署,2009年上半年,我办组织各市政府和省直40多个部门对《安徽省“十一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全面了解“十一五”应急规划确定的十项任务和八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明确了“十一五”后期任务落实的工作重点,为保证我省按时完成“十一五”规划、科学编制“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打下坚实基础。(五)加大推进力度,基本建成省政府应急平台。过去的一年,应急办全力推进省政府应急平台建设。3月,省政府办公厅成立了应急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通过省政府采购中心,组织了5次公开招标采购,目前,一期工程建设即将完成,将与省公安、安监、民政、卫生、水利、地震、气象等10个省直部门和合肥市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加大力度,积极推进市级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六)采取多种方式,努力营造应急管理浓厚氛围。为努力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各级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加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力度,应急办会同省有关部门将《突发事件应对法》纳入我省“五五”普法重要内容,并在“江淮普法行”活动中进行了重点宣传普及。在5月12日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省民政厅、省政府应急办、省卫生厅、省地震局等10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在合肥市开展了大型广场宣传活动,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经省政府同意,在安徽行政学院设立了安徽省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应急办还应邀到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省教育厅、省气象局、合肥市等单位,开展培训讲座25次。(七)精心准备,圆满完成国务院办公厅对我省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的专项检查。去年10—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开展了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的专项检查工作。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王三运、常务副省长孙志刚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应急办认真贯彻落实,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省政府成立6个检查组,于11月上旬对17个市进行检查,并对12个省直部门开展抽查。通过检查,全面了解了应对法施行2年来我省贯彻实施情况以及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对今后我省应急管理工作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12月6日至9日,国务院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检查组来我省检查,检查组对我省工作评价是:领导高度重视,应急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初具规模,基层基础工作扎实,应急保障工作比较有力,宣传培训工作全面深入,配套的重点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积累了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的丰富经验,各项工作成效明显,标志着安徽省的应急管理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八)强化自身建设,形成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应急办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体同志坚持自我加压、严格要求,坚持扎实苦干、默默奉献,坚持相互配合、团结和谐,全办形成了比学习、比能力、比干事的良好氛围。一是进一步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应急办坚持了工作日早会制度,通报情况,点评工作,分析案例,组织集中学习,鼓励业余学习,使学习成为提高能力的源泉。二是进一步发扬奉献的精神。全办同志牢固树立讲大局、讲奉献的意识,许多同志克服困难,经常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在人手少、应急处置任务重的情况下,坚持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三是进一步形成团结和谐的局面。全办同志团结配合,相互支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应急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是工作能力、工作力量还不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应急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对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指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我们都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我们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打基础、上水平,以“一案三制”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一)继续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强化应急值守工作制度,推进专业化值守,加强对各级、各部门的值守抽查。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机制,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年度考评制度,确保信息报告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建立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发现并报告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月统计、季分析和年评估制度,为省政府领导应急决策提供服务。(二)积极协助省政府领导处置突发事件。及时准确掌握突发事件信息,主动分析研判,提出应对处置建议方案,供省领导决策参考。强化应对处置综合协调职能,建立健全突发事件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增强应对合力。对重大以上突发事件,省政府应急办及时派员赴事发现场,并负责做好现场图像的传输工作。(三)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调研,积极推进市、县应急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密切同省有关部门的联系,健全监测预警、处置联动、评估分析和舆论引导等工作机制,实现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机制,会同省有关部门对危险源和矛盾隐患建立数据库,实现对各类隐患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对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制度等前期调研工作。(四)不断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修订安徽省总体应急预案,组织省有关部门修订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并在省政府网站上刊载有关预案简本。会同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相关预案演练。建立各市、省有关部门预案演练备案制度。(五)大力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全面完成省政府应急平台一期工程,加快综合应用系统软件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充分发挥应急平台在值守应急、资源管理、数据共享和辅助决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省政府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督促指导市级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建设,尽快形成全省政府系统应急平台体系。(六)扎实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0〕6号)的贯彻实施,督促各市、省有关部门于上半年制定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具体方案,下半年对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开展检查。充实省应急管理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咨询、预测分析、应对处置、评估分析等方面的智囊作用。完善社会动员机制,会同团省委、省红十字会等研究制定志愿者队伍建设具体办法。(七)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省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组织各市、各部门开展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规模、布局和方式的调查摸底工作,形成全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加强城乡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抗灾设防水平。(八)深入开展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08〕10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09〕22号)文件精神,在全省开展应急管理示范点和示范工程建设,明确目标,争取在年底挂牌一批省级示范点和示范工程,实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九)进一步推进应急宣教培训工作。分两期在安徽行政学院举办全省政府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培训班。加强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主题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推进各市和省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应急知识科普读物,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宣传普及活动。编辑近两年我省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典型案例,供各级各部门参考。(十)着手开展我省“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对我省“十一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督促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项目如期完成。组织力量,拟订工作方案,着手编制我省“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十一)有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召开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现场会,交流经验和做法,推动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应急管理学习考察活动,进一步开拓视野。继续办好《安徽应急管理工作》,争取在出刊期数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十二)加强应急办内部自身建设。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实行高标准要求、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运作,全面提升全办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的谋划力、组织协调力、实战能力,努力打造优秀团队。

镇政府工作情况总结和工作要点汇报 篇4

(一)理清思路,制定全年工作计划。

根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意见》(昭政发〔2008〕49号)和我县《关于加强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永政发〔2009〕91号)的要求,制定了2009年全县法制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思路。

(二)加强协调,认真做好行政审事项批清理日常工作。

一是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通知》(昭政发〔2009〕4号)、《××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通知》(永政发〔2009〕36号)文件要求,认真开展了清理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工作。二是明确任务,落实职责。根据审批项目的性质、特点、复杂程度和清理人员的结构情况,将53个部门分为四块,制定操作性强、透明度高的清理操作规程,明确各个清理环节的标准、时限,按照清理的时限、范围和原则要求,确定具体人员和工作范围,落实了清晰的岗位职责和任务,保证了工作信息的交流与畅通;三是清理工作取得阶段性实效。截止11月30日,共清理53个县直部门,清理出审批项目396项,其中行政审批项目255项,非行政审批项目141项。目前,各项数据已经汇集我办进行集中审查。

(三)全面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切实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制定下达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计划,按照省市人民政府下达2009年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项目的要求,我办结合全县行政执法的实际,拟定和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09年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永政发200976号),明确了检查内容、重点、方法、步骤和具体要;二是进一步清理核实各行政执法部门的主体资格和执法依据,督促完善和落实相关行政执法制度;三是加强与各行政许可部门的密切合作,进一步做好行政许可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坚持谁许可谁监督管理的原则,对仍然存在的重许可轻监督、只许可不监督的行为,再次进行清理、督促整改;四是依法审查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合同,切实监督抽象行政行为。今年,我县共制定各类规范性文件4件;各种涉及法律法规方面的文件30余件,对一些影响大、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配合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听证会、发征求意见稿等形式,听取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制定。其中绝大部分都由法制办审查把关或参与讨论研究制定,充分发挥了法制办参谋和顾问的作用。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按照《××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制定和备案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和备案;五是依法管理行政执法证件,再次审查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对全县执法人员持有的证件严格审验、核实证件使用情况。对全县53名待办证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按程序统一办证和换证。

(四)主动指导乡镇和县直部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年来,为政务服务中心、教育、文体、经贸、审计等部门和务基、桧溪、团结、黄华等乡镇多次提供执法咨询及业务指导。积极主动帮助县直各部门清理、审查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行政执法和行政许可程序,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五)积极协调处理信访事项,缓解社会矛盾

我办主动配合和信访、民政、农业、国土、移民等部门,积极参与接待和处理了涉及大量土地、房产、治安和移民等方面的信访事项,做了大量的群众涉法问题咨询服务工作,一年来,共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处理信访25件,接群众来访171人(次)。

(六)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进一步加大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力度,提高办案质量。2009年以来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0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8件,占申请数的80;不予受理2件,占受理数的20。行政复议渠道畅通,未经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有6件,占应行政复议数60。行政复议案件占信访案件数的比率为0。行政诉讼案件占行政复议案件数的比率为100。采取听证方式审理复议案件的比率为33。复议决定作出后起诉的案件为1件,比率为10。法院对复议后起诉案件的撤消率为0。复议案件受理采取调解或和解方式结案的比率为25。

(七)加大办案力度,提高行政案件办案质量。

加强对行政案件的调查研究,为行政案件应诉作好充分准备。先后在黄华镇黄葛村水田四村民小组诉县政府土地行政管理纠纷一案,县政府诉重庆华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合作合同纠纷一案,溪洛渡镇三坪村三坪一组不服县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一案中,以委托代理人名义,积极出席应诉,经调查取证,分别向省高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充分的证据依据,确保案件得已胜诉,有效地维护了县政府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制机构机制不健全,力量还很薄弱,法律业务水平还不高,日常法制工作业务衔接不够好,工作开展不够全面。

三、2009年工作要点

2010年政府法制工作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工作要求,以服务大局为己任,以加强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为重点,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为根本,以参与行政管理综合配套改革为锲机,着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着力规范行政行为,着力增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加强政府法制监督各项工作,努力促进政府法制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建立完善依法行政各项制度。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开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县政府进一步完善以下工作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监督检查记录制度、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依法行政报告制度、推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制度等。

(二)结合政府法制工作,加强理论学习。一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动制度创新、推动政府法制工作创新。二是组织专题会,引导全办干部职工在工作谋划、落实、检查、总结等各个环节,在法制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许可监督、规范性文件审查、政府法制宣传、政府法律顾问等各个方面,具体贯彻、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三)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宣传专栏等工具,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制定下一步行政执法宣传培训工作方案,重点抓好政府部门执法人员的培训,使每个实施人员全面掌握、准确理解、正确运用行政许可法的各项规定。

(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调整考评方式,组织实施好乡镇政府和县直机关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评议考核。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监督和指导已经成立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工作。二是创新行政执法层级监督方式。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投诉案件的办案规程、过错责任等工作制度,加大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领域的个案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的资格管理。三是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力度。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行政权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07〕162号)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案卷评查活动。

(五)行政复议工作。一是积极探索实施行政复议监督的新做法,创新实施行政复议的监督机制。二是完善行政复议办案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的有关制度,将行政复议从申请到做出决定的每一个程序进行细化,确保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认真做好重大行政复议案件的审查备案工作。四是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五是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政复议工作机构建设。协调配合乡镇、部门加强基层政府行政复议工作机构设置。

(六)进一步加强法制机构队伍建设,提高政府法制工作水平。一是加强县政府法制办自身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工作责任,努力提高做好政府法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二是进一步夯实基层法制机构队伍,强化法制队伍建设,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法制人员整体素质,制定法制人员工作职责,增强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业务能力和水平。

(七)积极为政府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镇政府工作情况总结和工作要点汇报 篇5

半年来,我局农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全面小康”工作目标和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重点,主动适应新常态,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苦干实干,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有效推动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将我局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成效

(一)粮油和畜牧业生产情况

今年1―5月,完成小春粮食播种面积37322亩,总产4038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油菜面积 6045亩,总产572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1%.完成大春粮食播种面积6.7万亩。1-5月生猪出栏38295头,同比增长3.6 %;牛出栏7998头,同比增长2.8%;羊出栏11541只,同比增长2.9 %;家禽出栏192631 只,同比增长3.2%;禽蛋产量404.5吨,同比增长2.7%;奶产量33吨,同比增长1.8%.全县肉类总产量4893吨,同比增长1.7 %.

(二)依托资源优势,做优特色农业产业

1.依托我县中药材的主导优势,全力助推特色产业发展。按照省级现代农业建设规划和中药材生产gap要求规范种植技术,改良和提纯复壮现有药材品种,建立标准化的草本药材生产基地。全县草本药材在地面积达到10.1万亩,本年度主要是加强草本药材品种结构调整,上半年新引进示范推广黄精、白芨等中药材品种6个,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20亩。同时投入新品种川牛膝3000公斤,推广面积达到3000亩,通过对现有川牛膝品种进行改良,保证川牛膝品质,提高生产效益。

2.以有机茶发展为重点,加快有机茶产业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安全高效茶园基地建设,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抓好低产茶园的改造升级,提升基地安全水平。上半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7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1.4万亩,茶叶总产量320吨,茶叶产量同比增产30吨,同比增长9.38%,总产值2201万元,同比增加210万元,同比增长9.54%.其中名优茶产量260吨,同比增产6吨,产值1925万元,同比增加25万元,同比增长2.3%和1.3%.

3.果蔬产业健康发展。上半年新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优质水果360亩,全县水果总面积达到2.22万亩,较去年增加1.6%,由于受恶劣气候影响,截至目前水果产量约60吨,较上年同期减产35吨,减36%.蔬菜总播面达到1.2万亩,由于受连续干旱少雨气候影响,蔬菜总产量8430吨,产值1121万元。蔬菜总产量、产值与去年同期持平。

(三)民生实事

县政府下达我局民生实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建成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县***乡有机产业园区现基本完成11300亩建设目标任务。***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整合各类资金,进一步增加金线莲、铁皮石斛、白芨等多种名贵中药材品种,提升基地基础设施及科技水平,转化有机生产方式,完成菊花种植300亩,配套建设设施大棚50亩、配套500平米初加工厂房,打造体验式初加工基地;沃谷森态农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完成平米圈舍建设配套沼气池等基础设施;***乡云竹合作社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积极推出新产品,基本完成万亩有机竹笋基地建设,累计认证面积达7000亩;***县尚城专业合作社有机蔬菜基地完成400亩核心基地建设,示范带动周边发展小规模种养循环;有机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完成了园区清场、场地平整和打围工程,加快推进电力搬迁工程和防洪堤工程,建设工作正全面抓紧实施。

(四)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科技扶贫帮扶行动

一是继续选派14名县农技人员,深入14个贫困村结对开展“一对一”技术扶贫行动,实现贫困村农业技术扶贫全覆盖,以提升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支撑能力,培育贫困村增产增收产业体系,加快推进贫困户脱贫奔小康步伐。上半年我局14名农技人员共进村286次,走访贫困户1267户次,发放各种资料2493份,开展大小培训95次,培训3281人次,赠送种畜禽390只,赠送种子种苗300公斤,赠送畜禽圈舍消毒药剂50公斤。二是组织全县14个贫困村主要负责人到雅安参加市农业局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并邀请培训学员到名山区实地参观学习。

(五)严格农牧业执法,农业生产有保障

1、深入开展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上半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5人次,出动车辆7台次,市场上没有发现农业部公布的20假兽药出售。

2、严把畜禽进场关,严格 “瘦肉精”抽检工作。上半年开展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138头份,合格率达到100%;屠宰检疫生猪7000余头,检出病害猪1头,屠宰检疫率、票证出具率、检疫合格证持有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上半年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6头。

3、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农业执法常态化。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19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8台次,检查农资经营户403户次,立案查处2起(1起简易程序、1起一般程序),整顿不规范经营户12户次,发放宣传资料5320余份,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的经营秩序。

4、抓好全县“两杂”种子及常规农作物种子的管理。加强全县种子经营户前期资格审查、培训服务,开展种子经营户岗前培训22户,完成备案登记17户。对全县24个种子经销点进行了全面整治,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确保我县农民群众购买到“放心种子”.

5、切实做好渔政监管工作。一是严格开展春季禁渔期工作,确保春季鱼类的产卵安全。上半年出动巡查车辆35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张贴禁渔通告30份。接到群众举报电鱼4起,处理举报事件4次,回复群众来信1封。二是加强水产品食品安全检查,确保水产品食品安全。上半年共出检12次,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检查了10家水产品销售点、涉鱼餐馆12家、水产养殖企业3家,发放食品安全资料100余份。在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有卖病、死鱼的现象,也没有发现使用违禁渔药、鱼饲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

(六)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坚持每月开展农产品农残检测,确保全县人民“舌尖上”的安全。上半年共出动检测人员12人次,对我县蔬菜农残抽检450批次,食用菌抽检50批次,茶叶抽检20批次,合格率为100%.二是全面启动9个乡(镇)农产品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工作。9个乡(镇)正在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建设,并确定1名专(兼)职检测人员,按时完成县农业局下达蔬菜、食用菌、茶叶抽检检测任务。

(七)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生产与农机化发展水平

一是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超载超限专项整治等工作,不断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上半年与机手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60份,办理行驶证2本,办理驾驶证12本,年检拖拉机35台,开展路检17次,出动监理人员50人次,处罚无证驾驶员1人(已责令其按期到农业局办理相关手续),受教育的.群众约有2000多人。二是加强提灌设施设备的建设。三是认真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八)狠抓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确保我县农业健康发展

1.坚持“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全面完成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上半年牲畜口蹄疫防疫9.6万头(只)次,其中生猪免疫4万头、牛3.3万头、羊2.3万只;猪瘟免疫4万头、蓝耳病4万头、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17万只;佩挂生猪免疫耳标3.65万套。我县狂犬病免疫和包虫病防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2.加大病虫害预防关键期和流行关键期的防控力度。上半年我县小春病虫害发生面积0.55万亩次,防治1.28万亩次,挽回损失29吨,实际损失13.11吨,小春病虫损失率达2.48‰,大大低于4%的病虫损失经济阈值。一是加强监测,科学预报。上半年共发布《病虫情报》2期。其中小春1期,经济作物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1期。二是示范带动,抓好小春病虫防控任务。上半年小春病虫发生1.37万亩,防治2.39万亩次,挽回损失75.8吨,实际损失22.5吨,占总产的4.9‰。小麦穗病虫期综防药剂全覆盖2000亩。

(九)农村能源建设得到改善

一是全县已经基本完成农村户用沼气安全检修和警示标识制作工作,共计制作警示标识大约2000户。二是加快推进***县新村联户沼气集中供气户109户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的主体工程已完工。三是年***县新村联户沼气集中供气点建设项目评审已通过,现正准备邀标确定施工单位。督促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后续工作。四是完成农村户用沼气ccer项目开发建池农户信息收集上报工作。五是注重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管理好全县已建服务网点。

(十)加快推进农村深化改革工作

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积极引导和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农民合作社和培育家庭农场,上半年申报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家,申报省级农场1家,全县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11家,工商注册家庭农场7家。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奠定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目前,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到2016年6月全面完成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三是坚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上半年采集土样30个(待检中),完成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国控点(11个)取样(待检中)。四是严格按照《***省中低产田土改造要点》和《***省坡改梯技术规程》要求,积极整合项目,加大资金投入,上半年完成2016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00亩。五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完成机耕道建设107.22公里,其中新建21.82公里,硬化16.4公里,维修54.5公里,新建入户便道道14.5公里。新建农村便桥3座,维修3座。

二、农业灾后重建项目工作

今年是灾后重建决胜年,我局牢牢把握“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全面小康”的科学重建、跨越发展目标,锁定时间节点,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农业灾后恢复重建扫尾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农业重建目标任务。

截止5月底共开工项目31个,开工率100%,已完工项目30个,完工率96.77%,总投资41225万元,已完成投资39716万元。占总投资的96.34%,其中农业生产设施完成投资22819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79万元,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完成投资16418万元。

三、工作保障措施

今年是灾后重建的决胜年,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重点,为建设幸福美丽新***而努力奋斗。

(一)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我局高度重视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工作,积极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强化对良种补贴的实施和监管。按照新发布的良种补贴办法,明确补贴方式,完善品种推介,严格补贴程序,核实补贴面积,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农民得到实惠。

(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确权颁证,奠定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三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业经营者总体实力,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运营,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

(三)严格行政执法,规范农资市场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执法体系。二是全面开展农业普法工作,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三是狠抓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

(四)全面提升农机化服务水平

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着力改善灾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农机安全生产,强化农机监管力度。切实增强服务方式,推进农机化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一手抓“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学习,一手抓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传达学习习近平、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座谈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农业局党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局长与班子成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局长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各科室负责人认真填写科室党风廉政建设防控登记表,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是典型的山区县农村基础条件差,交通落后,制约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是***茶叶、中药材加工业水平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品牌不响,整体效益不高,特别是受灾后农户筹资能力下降,***农业产业发展面引进龙头企业难度大,品牌建设难度大,效益提升难度大等诸多困难。

三是由于农业项目的特殊性,较多项目受气候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设进度。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恢复重建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全面小康”的工作目标和“农业现代化、产业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总体要求,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特色农业。

(二)工作目标

2016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保持在10.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4万吨;新增大牲畜出栏500头、羊出栏700只、出栏商品猪1000头;新增家禽出栏1万只,增加禽蛋15吨;水产品总产量计划达到400吨,计划水产品总产值达到440万元,禁渔期放流5万尾鱼苗以上。

(三)工作重点

1.扎实推进农业灾后恢复重建扫尾工作

2016年是灾后恢复重建收官年。我局目前已完成农业项目28个,力争在“7.20”前全面完成农业灾后重建剩余项目,确保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2.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稳粮增收。

一是要全面落实农作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大小春粮食总播面10.5万亩;二是继续推广“两杂”良种,力争使“两杂”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三是积极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使病虫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5%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控制在4%以下,重点抓好水稻稻瘟病、稻飞虱和玉米斑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治。

3.做优农牧业发展

一是重点打造中药材、有机茶、优质果蔬、高山牦牛、优质生猪、肉羊等六个核心示范基地。新建茶叶产业基地10000亩,完成10000亩低产茶园改造提升任务,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机认证茶园4000亩;新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水果面积500亩;新建重楼、天麻等中药材基地500亩;计划建1-4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二是打造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示范村,集中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新村。

4.确保“三个”安全

一是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源头健全我县农业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依法行政,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严堵执法漏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提升整体监管效能,扎实抓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二是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强化农机监管力度。切实增强服务方式,提高农机化服务水平,抓好农机化生产作业,确保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7%以上,常年提水保灌面积0.1万亩。三是加强沼气安全宣传和监管,建立管理常态化。

5.抓好“三个”改革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草拟完成《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实施意见》,待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后庚即实施。

6.做好“七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协调多方力量,确保在6月底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二是开展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技术扶贫行动。继续派出14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贫困村开展技术扶贫行动,大力实施“五个一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扶贫的技术支撑能力,加快培育贫困村增产增收产业体系。

三是加大对“三品一标”的认证和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农产品的认证和证后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督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继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切实维护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全县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是做好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整合现有干部资源,建立运行高效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切实依法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抓好沼气集中供气建设。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400口户用沼气池补贴和验收工作;做好20集中供气扫尾工程工作;做好2016年集中供气建设任务。

六是抓好农民科技培训,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撑。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等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种地和创业能力。

镇政府工作情况总结和工作要点汇报 篇6

在我国, 困难群众拥有受法律援助的权利, 执业律师负有法律援助的义务, 作为政府, 在法律援助中主要是负责援助申请的受理、案件的审批、律师的指派、律师办案补贴的发放等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些或刚或柔的规定在执行中存在着一个重大的问题:政府对法律援助资源投入和调动方面缺乏刚性的规定, 不同地方和不同级别的政府在法律援助经费、专业人员的投入方面随意性很大。有些地方, 领导并不重视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基本的编制缺乏、基本的活动经费得不到保证, 但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民生工程, 投入以后难以马上见到“产出”, 特别是经济方面的现实效益, 这恐怕是个别政府领导难以重视法律援助工作资源投入的主要原因。

在目前的形势下, 只有准确把握一个地区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投入的主要形式、应当投入的总体数量以及调动社会法律援助资源的能力, 才能科学评价该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投入是否适当, 进而对这种投入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资源投入的主要形式分析

法律援助作为一种行政给付行为, 必须有开展给付工作的行政人员, 也必须有给付的内容, 就是支付案件补贴开展援助服务, 简单地说就是要有人有钱, 或者叫有编制有经费。所以说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投入的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人”, 二是“钱”。“人”主要是指法律援助行政人员, 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 决定给予或者不给予法律援助。“钱”主要用于支付给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开展服务, 以及办公用房、业务培训、政策宣传、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等方面的支出, 保障法律援助活动的顺利开展。

然而, 各地在法律援助人员的编制和经费预算上差异非常之大, 也直接说明各地对法律援助经费投入的随意性很大, 因地区传统而异, 因领导重视而异。这直接导致各地法律援助工作开展的水平参差不齐, 发展很不平衡。

厘清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投入的形式, 主要目的是统一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投入的计算口径, 便于比较和考量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投入总量。简单来说, 政府编制内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等收入, 政府免费提供的法律援助办公用房在市场上出租的价值, 都可以而且应当计算到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投入中来。

三、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应当投入的资源总量分析

不同地区由于经济、人口、治安环境等情况千差万别, 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应当投入的资源总量是不尽相同的, 不宜硬性规定一个数值某一级政府统一执行, 规定政府对法律援助资源的投入的关键在于科学确定法律援助需要的最低投入量。这一数量的确定一般来说于以下指标有关。

一是当地每年应当援助的案件种类和数量。每年应当援助的案件种类和数量这一指标是确定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投入的数量的基础。二是当地律师收费的一般标准, 根据法律援助案件的种类, 分别找出相对应类别案件办理时各类律师服务的收费标准。由于不同服务水平的律师收费不同, 对法律援助案件来说取平均数相对比较适宜。三是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及工资水平, 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一般应是具备法律职业资格人员, 工资水平的确定也应按照一般公务员的标准测算。四是法律援助办公用房、业务培训、政策宣传、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经费需求量。

上述四个方面的数据的确定往往需要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 科学的评估后才能得出。

四、政府调动社会法律援助资源的手段和能力分析

一是高效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首先是组织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存在不仅可以使参加志愿者队伍的学生学到法律方面的知识, 更能学到社会实践的本领。当然这个过程也提高了法律援助服务的能力。其次是组织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对热心公益事业的律师来说, 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既是他们自身价值体现的重要途径, 也是政府倡导社会优良风气的客观需要。

二是建好法律援助基金会。建设法律援助基金会, 主要是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社会慈善组织, 关心支持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筹建基金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有一个关心公益、关心法律援助事业, 同时又具备较强社会协调能力、较高社会声望的人物作为基金会的领导人, 通过领导人组织宣传、发动、募集资金, 资助各类法律援助案件, 扩大法律援助工作和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影响, 进而更好地宣传、发动并募集资金。

需要注意的是, 政府的人力财力投入是法律援助工作开展的基础, 其它的投入手段只能做为辅助和提升。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做出了总体部署, 法律援助工作也是这一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向法律援助工作投入资源的数量如何、应当投入多少资源才适合、应该通过什么手段投入等问题, 是当前亟需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法律援助,工作资源

参考文献

[1]刘世友.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之我见[J].法制与社会, 2016 (11) .

上一篇:老师的作文:令人感动的老师——张玉下一篇:邵武市城市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