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工作(共8篇)
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在东山办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争创党建示范社区为目标,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建,以人为本,锐意进取,以提高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和文明程度为出发点,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奋斗目标,加大了社区党建的工作力度。近年来社区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20**年被评为安徽省百佳社区,20**年和20**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安徽省文明社区,20**年被评为安徽省和谐社区、安徽省卫生社区,20**年被相山区评为目标考核先进基层单位,20**年度被东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评为先进单位一等奖。
一、社区基本情况
东山社区南邻天象大学城,北至二机厂,西与淮北师范大学相邻,东至符夹铁路线,面积0.3平方公里,总户数1857户,总人口5918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辖区单位干部4人,相山区派遣3人,社保专管员3人,计划生育专干2人,支部共有党员15人。社区办公服务楼约600平方米,在一楼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建立民政救助、再就业服务、计划生育服务、残疾人服务、社区党建窗口等惠民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切实解决居民各方面的实际困难。
二、“四个一”深化党建工作
1、配备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社区党支部在服务社 区居民、党建示范社区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坚持
打造一流支部班子的工作思路,于20**年8月依法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使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更加富有战斗力,提高了了社区党建和服务能力和水平。并按有关规定建立和健全社区计划生育协会、社区警务室、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社区妇联、社区人民武装办公室、社区工会、社区残疾人协会、社区民政办公室、社区共青团、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人民调解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老年协会、社区妇女维权站、安全生产办公室等组织。
2、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员管理教育制度。社区党支部
制定并严格遵守《社区党支部职责》、《社区党支部建设制度》、民主生活、党员管理、联系群众等各项工作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使社区党支部工作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依托社区党校,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警示教育、优秀典型教育。支部成员岗位职责明确,年初制定学习计划,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开展对党员的教育工作,学习气氛浓厚。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社区党支部根据党员的组成结构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对能走出家门参加活动的党员组织集中学习,对体弱多病、出不了家门的党员进行帮读,保证了学习教育不落一人。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了“党员志愿者”、“一名党员一面旗”、“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活动,丰富了组织生活,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亲和力,“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深入社区每位居民的心中。
3、建立一个社区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社区党
建联席会制度,充分利用企业社区的优势,积极与特凿公司取得联系,组织成立社区党建联系会,制定了党建联席会的相关规定,负责组织、指导党建示范社区的创建协调工作,党建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研究工作计划、检查社区党建工作落实情况、解决共驻共建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二是构建社区党建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辖区单位 的资源,共驻共建,与共建单位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营造了全方位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共建成果显著,有效推进了社区民主自治,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共建的良好格局。
4、组建一支和群众心贴心、手拉手的党员志愿者队伍。
1 工作方法
1.1 第一步社区护理评估
社区护理评估是社区护士系统地、动态地收集有关社区护理对象 (包括人群、家庭、个体) 及健康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的过程。
1.1.1 资料收集的内容
①针对社区人群收集的资料:如社区人群所处的社区环境、社区人群拥有的各种资源和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等;②针对家庭收集的资料:如家庭的基本资料、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生活周期、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环境等;③针对个人收集的资料:如个人的生理、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及有关个体特殊健康问题等。收集资料采用的常用方法有实地考查、查阅文献、社区调查 (包括访谈和问卷调查) 、开展体格检查等[2]。
1.1.2 整理资料
整理资料的目的就是把收集的原始数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加工, 使其变成系统化、条理化的资料, 以便为资料分析打下基础。整理资料应按以下程序[3]进行:①检查、核对资料;②资料分类、分组;③拟定整理表;④资料归组。
1.1.3 分析资料
包括统计描述、统计推断以及解释分析统计结果。
1.2 第二步社区护理诊断
社区护理诊断是在社区护理评估资料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对个人、家庭及社区人群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作出判断, 并把健康问题排列出顺序的过程, 所以社区护理诊断需有以下内容。
1.2.1 列出社区护理问题
将护理对象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一一列出。在叙述社区个体、家庭或社区人群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时, 多采用“问题+相关因素”的形式。
1.2.2 确定社区护理问题的排列顺序
由于社区护理条件及社区护士能力和精力所限, 社区护理服务往往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因此, 在确定了所有社区护理问题的基础上, 必须将健康问题进行优先顺序的排列。在排列顺序时, 可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利用的资源及解决问题的效果等因素决定其优先顺序。
1.3 第三步制定社区护理计划
制定社区护理计划是在确定社区护理问题的基础上, 制定具体护理目标、对策、措施的过程。
1.3.1 制定护理目标
在制定社区护理目标时, 可将护理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护理目标书写格式[4], 相关因素:对胸部X线检查认识低;对新生儿预防接种认识低;设施利用不便。长期目标:5年后××市××区的结核病发病率将下降为目前的70%。短期目标:1年后, 15岁以上居民的结核病防治胸部X线检查率从现在的20%提高到50%;1年后, 新生儿预防接种率从现在的40%提高到90%。
1.3.2 制定护理措施
护理目标确定后, 社区护士应与护理对象及相关人员一起协商, 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在制定护理措施时, 必须以科学理论为依据, 针对护理对象的具体问题, 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 确保对象的安全。
1.4 第四步实施社区护理计划
实施社区护理计划是将社区护理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在实施护理计划过程中, 社区护士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依靠社区各级领导的支持, 以保证社区护理计划的顺利实施;②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共同做好社区护理工作;③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团结合作共同完成社区护理计划;④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价, 以便及时修改、完善社区护理计划, 确保社区护理效果;⑤准确记录计划执行情况、护理对象的反应等。
1.5 第五步社区护理评价
社区护理评价是根据已制定的社区护理目标, 对所提供的社区护理服务进行对比、总结、修改的过程。社区护理常用的评价方法有:①过程评价, 是指贯穿于整个社区护理工作过程中的评价。如评价评估是否全面、准确;诊断是否有依据;计划是否合理;措施是否得当等, 以便对上述内容及时修改、完善, 以确保社区护理质量;②效果评价, 是对实施护理措施后的结果评价。若目标完全实现, 表明护理措施有效。若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则应找出原因, 纠正错误;③效率评价, 是对社区护理服务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与服务效果的比率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力求在社区护理服务中, 用最经济的途径获得最好的效果、最大的收获。
2 小结
社区护士如欲正确、有效地开展社区护理工作, 必须按上述5个护理工作程序进行, 即社区护理评估、社区护理诊断、制定社区护理计划、实施社区护理计划、社区护理评价。因为社区护理工作程序是社区护士科学的确认健康问题和解决健康问题的工作方法, 它能为护士提供一个符合逻辑的、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工作框架。护士掌握了这种工作方法, 就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杂乱性、无目的性。所以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社区护士如按社区护理工作程序进行, 则必定会有条不紊地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锦治.社区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58.
[2]李继坪.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0.
[3]朱启星.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87.
周浦镇东南社区以“三个一”为抓手创新社区党建工作
●熊玉清 潘海英
浦东新区周浦镇东南社区在社区党建中开展了以“三个一”为抓手的活动,即打造一个亮点——“相约星期四,聊聊烦心事”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开展一个互动——区域党建联建;抓好一项特色——“新周浦人”党建,在建设和谐社区上取得较好成效。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社区党建中要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要加强对流动人员中流动党员的管理;要创新城乡基层党员管理和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注重创新载体,让党员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作贡献;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
浦东周浦东南社区;创新;社区党建
周浦镇地处浦东新区中部,全镇下辖12个社区,13个村。全镇13万常住人口中约有6万是来沪务工人员,他们被称为“新周浦人”。东南社区是周浦镇的一个老社区,具有老年人多、贫困人员多、失业人员多、弱势群体多、“新周浦人”多等五多特点。截至2009年4月,社区总人口8079人,其中,老年人:60岁至70岁467人,70岁以上709人;失业人数:149人;弱势家庭数:102户;刑释人员:27人;新周浦人数:1538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9%,来沪党员26人,团员23人。如何通过加强社区管理,发挥社区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构建和谐社区,成为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难题。东南社区党总支根据本社区特点,开展了以“三个一”为抓手的活动,着力在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上取得成效。
(一)打造一个亮点——“相约星期四,聊聊烦心事”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为进一步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构建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平台,更好地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东南社区通过调研决定,开设“相约星期四,聊聊烦心事”党员志愿者工作室。该工作室每周四向居民开放,主要由热心社区工作、善于开导、乐于奉献和有一定特长的党员担任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一线。通过党支部广泛发动和骨干党员的带领,社区党员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争做社区“老娘舅”,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困难。目前,工作室有20名党员志愿者,他们中有退休的法官、干部、医生等。由于社区的“五多”特点,社区内邻里矛盾、家庭矛盾都很多,家庭困难的也不少。自工作室开放后,每到周四,来这里的居民络绎不绝,有时还会排起长队。通过工作室党员的热心接待,跟踪反馈,解决难事,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聚百家心,连百家情,送百家暖”的作用,化解了很多邻里矛盾,解决了纠纷,为社区居民办了不少实事,得到大家的普遍好评。
(二)开展一个互动——区域党建联建。面对辖区内各单位基层党组织活动各自为阵的现状,东南社区积极筹划并实施了“以社区为平台,党总支为核心,区域内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党建联建。社区区域内的13家单位党组织和东南社区党总支联合组成“党建联建联席工作委员会”,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和联动工作等制度,共同策划和组织实施联建活动,实现了党建资源共享。建立党建联建激励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区域党建联建活动项目的评比,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努力达到共创共建,实现互助互赢。
各共建单位加强支持与配合,因地制宜地开展党建联建,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丰富活动载体。充分挖掘社区内教师、医生、社区干部、工程师等人才资源,发挥社区合唱、读书、舞蹈、书画、乒乓等群众性文体团队的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二是加强联系沟通。社区党总支不断加强区域党组织阵地资源的整合,尽力发挥它们的社会效益。如充分利用周浦镇第三小学、周浦镇东南幼儿园、浦东巴士639车队等的资源,晨间向区域内的居民开放健身场所,免费提供社区活动车辆等,设置公交“流动的家”、学校“电脑之家”、菜场“新周浦人之家”、物业“温馨之家”等。三是创新活动项目。认真开展“‘1+13’党建共创和谐”主题活动,各单位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以走进社区、服务居民为工作出发点,利用区域特色平台,灵活设计每月活动菜单,解决一些如菜场周边环境门责制达标宣传、小区停车、医务站解决医保接口等与居民切身相关的问题,做到每月有活动,每两月有专题调研,共同参与,形成社区党建工作合力,进一步激发了党组织的活力,密切了党群关系。
(三)抓好一项特色——“新周浦人”党建。东南社区党总支紧紧抓住来沪务工党员这一重点,通过来沪党员示范作用的发挥,带领来沪务工人员积极融入到东南社区的发展中,使“新周浦人”在周浦有家的感觉。为此,东南社区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始终以抓党建工作为重点,从凝聚人心抓服务入手,以亮出党员身份、寻找闪光点为切入点,搭建平台开展各类活动,积极探索实践“新周浦人”党建工作特色。在为来沪务工党员及务工人员的服务上,将来沪人员与本地居民同等对待,热情服务,协助来沪人员解决就业、子女就读等难题。同时,社区还联系法律、劳动保障等部门为“新周浦人”提供咨询服务,依法保护“新周浦人”的合法权益,对“新周浦人”普及法律知识。组织“新周浦人”党员开展各种党组织活动,如参观“走进世博会”展览,参加每月5日的“窗口服务日”、每月15日的“环境清洁日”以及每月25日“公共秩序日”的志愿者活动,引导以实际行动当好东道主,迎接世博盛会;组织“新周浦人”党员参观周浦的建设成就,让“新周浦人”亲身感受他们工作、学习、生活的第二故乡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以新的精神投身到浦东二次创业和周浦的建设中。同时,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做本地事”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新周浦人”带了好头。
(一)进一步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构建起党员服务的平台,畅通了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社区党组织依托党员志愿者,以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为目的,把居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把帮助居民解决困难作为工作的追求,坚持为社区居民服务。“相约星期四,聊聊烦心事”工作室,起到了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化解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作用,社区党员志愿者也成为党组织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
(二)区域内党建联建整合了资源,扩大了党组织的力量,进一步激发了党组织的活力。通过区域内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党建联建,改变了过去东南社区内各基层党组织活动各自为阵、缺乏交流、活动形式单一、资源共享困难的现状;区域内党建联建的工作格局形成后,各类党建资源得到较好的整合,党组织活动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三)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管理,起到了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上海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外来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很大,其中包含着大量农村党员,尤其是中青年党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及时接转上党的组织关系,有的甚至与自己所在的基层党组织长期失去联系,成为“隐形党员”或者“档案党员”。有些党员由于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淡化了党员意识,既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削弱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通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各种活动,给他们提供融入社区、融入当地的机会,既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对推进基层党建创新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保证。
(一)要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在现有按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应该尝试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乡基层党建模式,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现在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必然造成各个基层党组织之间党建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不能共享、活动单调贫乏,无法吸引党员积极主动参加党组织活动。如果按照东南社区采取区域内党建联建的做法,使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延伸到城乡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就可以活跃基层,形成凝聚力,为党的领导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要加强对流动人员中流动党员的管理。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到2009年6月底,全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5097万人,其中举家外出的劳动力达到2973万人。在外出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包含着大量农村党员,尤其是中青年党员。例如在安徽、四川两省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就分别有14万和26万名党员。怎样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使他们在流动中做到“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东南社区在社区中成立流动党员支部,让“新周浦人”在周浦有到家的感觉,通过属地化抓流动党员的管理,发挥流动党员的带头作用,进而带动了整个“新周浦人”群体,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要创新城乡基层党员管理和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对来说,城乡基层党员中年龄较大的多、层次偏低的多、生活困难的多,管理难度较大。如果要吸引他们主动参加党建活动,首先要在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在精神上依赖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要结合本地实际,把自己的定位找准,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努力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党员干部服务网络。在活动内容方式上,以党员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找准开展活动、让党员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从而扩大党员参与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四)注重创新载体,让党员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作贡献。新形势下,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关键是要使广大党员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因此需要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基层党组织怎样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当的方式,搭建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值得探讨。
东南社区采取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党建活动与“小型、分散、业余”为主要形式的党支部活动相结合。由于外来流动党员数量少、开展有影响的活动比较难,基层党支部通过深化日常管理和建立来沪支部网站,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使组织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来沪党员为骨干、来沪人员自我管理的模式,为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供了有效途径,切实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渗透力。
二是党建活动与为居民服务相结合。2009年4月,社区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星期四工作室”,搭建为民服务的平台,党员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既为居民排了忧、解了难,化解了社会矛盾,又体现了党员自身价值。
三是党的活动与群团组织的活动相结合。社区党建工作带动了工、青、妇相关工作,进而覆盖到整个社区,增强了党的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五)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在城市管理服务、凝聚居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日渐重要,建设和谐社区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可见,社区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应该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社区党建应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把基层党建工作同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同步推进。
社区党组织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群众一起来解决他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通过创造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形成党对全社会的凝聚力;通过关注民生、提供服务来凝聚群众;通过促进和谐,加强社区参与来凝聚社会,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加强社会管理、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等工作中。总之,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最重要的是务求实效,通过贴近百姓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从而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1]浦东新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内部刊物),2009(276).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D267
A
1009-928X(2010)04-0045-03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党校
一、指导思想
以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服务居民群众为重点,健全机制,强化功能,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目标任务一切实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工作者队伍建设
1、配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采取上派、下选、内育、外聘等方式,多渠道选贤任能,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特别要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富力强的干部担任街道党政一把手和社区党组织书记,逐步改善街道社区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全市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逐步形成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梯次配备的年龄结构;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文化程度的达到80%以上。提倡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经过民主选举由一人担任。实行“一肩挑”的社区,应配备1名专职副书记,负责党务工作。
2、加强街道社区工作力量。采取从机关单位选派,从社区居民、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退军人中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措施,选配社区工作者。5000人以下的社区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不少于3人,5000人以上的社区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不少于5人。同时,对设在社区的计生、社保等工作人员进行整合,由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和管理,加强社区工作力量。
3、搞好街道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县区要把街道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纳入整个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做好群众工作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办班和考察学习的方式,结合实际进行分级分类培训,每名街道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累积不少于12天。
二扎实有效地抓好街道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1、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区别情况,分类管理。对纯居民党员要摸清情况,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不留空白;对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中的党员,要积极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及时转入社区党组织管理;对在辖区内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通过设置流动党员联络站、活动站,主动联系管理;对驻区单位的在职党员,建立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制度,实行“双重”管理。
2、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开展集体活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党员意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坚持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组织党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健全完善相关簿、册、记录,整理资料档案,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3、丰富党性实践活动。结合社区建设实际,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和为党员设岗定责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党员参加社区建设,服务居民群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做好从居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原则上每个社区每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机制1、健全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县区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街道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每年要召开一次社区党建工作会议,分析形势任务,安排部署工作。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社区内各种力量和各方面关系,深入开展党建工作联创、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卫生联搞、文体活动联谊等共驻共建活动。
【范文网】
2、健全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和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定位,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好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建立政府工作进社区“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规定,明确界定居民自治权利及协助政府工作的范围,对政府部门需要委托社区协助完成的工作事项,相关部门应根据工作量大小,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
3、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实现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支持和保障居民自治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责,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要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建立健全社区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努力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依托、工青妇组织为助手、各方面相互配合的社区组织体系。
4、健全社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社区工作经费和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纳入县区财政预算,确保每个社区工作经费每年不低于5000元,从居民中选举产生的居委会主任、副主任月工资不低于500元,并将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社区工作经费和社区工作者的工资要随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四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2、健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街道成立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成立便民服务站,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和“一门式服务”,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在社区内广泛建立服务网点,积极开展面向社区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面向驻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3、大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街道社区要积极探索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经营性服务活动,在服务居民群众的同时,大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增强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工商、税务等部门要通过减免税费、政策倾斜等方式,支持社区开展经营性服务活动。
4、全面推进社区各项事业。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组织居民群众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扎实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市民”评选和创建“平安小区”活动,推动社区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三、实施步骤
按照逐年实施、分步推进的原则,在抓好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上,分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2009年的重点工作1、各县区根据市上的推进计划,结合各自实际,尽快制定实施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启动实施推进计划。
2、县区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街道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制定议事规则,定期开展工作。
3、把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和社区干部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并按照规定标准足额落实。
4、市上举办1期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各县区举办社区其他干部和工作人员培训班,确保达到培训要求。
5、召开社区阵地建设现场推进会,促进社区阵地建设,力争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五县社区阵地全部达到拥有自主产权、面积150平方米以上的要求,甘州区60%的社区阵地达到规定要求。
6、对社区内在职党员情况全面摸底,并登记造册,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工作,探索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和形式。
7、制定政府工作进社区“准入制度”,规范社区工作运行机制。
8、结合乡镇换届,加强街道社区干部的调整交流,优化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社区党支部书记全部达到副科以上干部配备的要求。
9、开展党建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建成市级党建示范社区10个以上。
二2009年的重点工作1、继续加强社区阵地建设,甘州区90%的社区阵地达到拥有自主产权、面积150平方米以上的要求,全市95%的社区阵地达到规定要求。
2、加强社区阵地配套建设,对新建成的阵地制作图表,健全制度,完善办公及文体活动设施,配备电教设备,达到制度上墙、内容新颖、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要求。
3、继续做好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素质。
4、制定街道社区建设规划,大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不断增强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5、对建成的党建示范社区进行巩固提高,对工作滑坡、起不到示范作用的进行调整,对新建成的示范社区及时挂牌命名,使市级党建示范社区保持在10个以上。
6、认真做好“两新”组织情况调查,在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及时建立党组织。
三2008年的重点工作1、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工作者队伍建设,使街道社区领导班子结构全面达到计划要求。
2、总结推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验,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向“两新”组织延伸。
3、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达到规范化要求,社区阵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4、继续抓好党建示范社区的巩固提高工作。
5、组织力量对推进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保证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对推进计划实施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社区工作者:2014年社区工作者之社区治安管理
北京人事考试网:
社区工作者: 2014年全国各地的社区工作者考试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对于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考生来说,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的话是一个致命伤,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了弥补广大考生的这一短板,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专业知识:社区治安管理,希望为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助力加油!社区治安是为了维护社区的公共和安全,为社区居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的管理工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社区治安秩序管理主要是指社区内公共秩序管理。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要协同公安派出所把预防和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作为社区治安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及时收集、研究社区治安动态和信息,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坚决制止和取缔一切败坏社区风气、扰乱社区治安的犯罪活动;加强对社区内刑满释放人员和犯罪青少年的教育,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以清除社区内的不安定因素;消防管理,“消防安全进社区”是社区治安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该在社区大力开展防火知识的宣传工作,健全社区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防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建立社区群防群治的治安网络,要建立治安保卫小组,成立群众治安联防和义务消防队,逐步建立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
更多社区工作者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北京人事考试网
【考生互动平台】
2014年北京社区工作者考试辅导课程
欢迎加入社区工作者考试交流群:242637165
相关推荐:
【咨询】专业公考互动交流平台|北京选调生考试交流群:242637165
【辅导】社区工作者面授课程|社区工作者网络课程|一对一课程|社区工作者考试用书|YY公开课
【信息】国家公务员考试 | 北京公务员考试 | 事业单位考试 |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
怀德苑社区位于怀德桥南堍,是一个纯封闭、生态型、现代化的物业管理小区。建有住宅楼计幢,总面积达万平方米。入住居民户,人口约人。年经社区体制改革建立怀德苑党支部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年月成立了怀德苑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现有在册党员名。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由此给社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我们按照市、区、街道关于创建“五好”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的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两个率先”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与时俱进、开拓争先”的精神状态,狠抓“社区好班子”建设,实施社区党建“特色工程”,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创建“五好”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实践,有力地推进了社区“三个文明”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环境小区”、钟楼区“十佳文明社区”、钟楼区“巾帼文明社区”;××年、××年先后获得了常州市文明社区、常州市青年文明社区、常州市环保模范社区、常州市学习型社区先进单位、常州市巾帼示范岗、怀德街道党工委“‘团结、服务、创新’好班子”、钟楼区“五有”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年以来,我们怀德苑社区党组织在怀德路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以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开展学习型社区活动为主线,努力推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简称“三自”管理)的管理模式,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使社区的各项工作更加扎实地开展。
具体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创新理念,强化核心工程
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狠抓党组织的班子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成员学习的自觉性,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要求党员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班子成员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只有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政策法规,提高政策水平,才能贯彻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班子成员认真学习理论,提高政治素养,才能坚决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只有班子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服务水平,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确立新目标,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热心为社区群众服务,清正廉洁,无违纪违规行为,真正做到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党总支一班人的党性原则和人格力量去影响和团结人;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人,以党组织的关怀、温暖团结人。
××年月以来,在怀德街道党工委的关心下,先后两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党员干部,为我们社区配备了一个政治素质、文化程度、专业结构、工作经验等方面都比较有优势的强班子,更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其中有一位党员干部,放弃了原单位优厚的经济待遇,自觉地加入到为社区事业作奉献的队伍中来。文化程度基本达到大专以上,平均年龄岁)
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班子成员身体力行,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学习一门新知识或新技能,为社区居民起到表率作用。
在党总支成员的带动下,党员同志们个个任劳任怨,踏实工作。特别是在原“×××”人员的转化工作中,体现了耐心、细心的人性化服务,坚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工作,使帮教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党组织领导下的妇联、工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充分挖掘蕴藏在居民群众中的潜能,使他们奉献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聪明才干,创作了许多讴歌改革开放成果,反映群众欣逢盛世喜悦心情的艺术作品,获得了省、市、区各级奖项。关工委热忱关心下一代“小公民”的成长,在寒暑假中组织法制教育、开展科普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纪念邓小平诞辰周年征文演讲等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促进青少年和幼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创新机制,拓展载体工程
一、社区矫正机制的内涵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 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 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 确有悔改表现, 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 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
社区矫正机制, 是指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战略思想指导下, 适用国际刑罚发展的趋势和矫正对象社会化及社会适应的需要, 而建立的一种全新、科学的矫治工作系统, 使社会矫正工作机构和司法资源配置合理, 各个方面的工作运行协调, 以较小的矫正成本投入获得较大的矫正绩效, 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目标。社区矫正机制是实施社区矫正战略的重要保障。
二、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立法不健全, 社区矫正工作缺乏法律依据
我国《刑法》规定, 依据人民法院判决的内容不同, 刑罚分别由公安机关、监狱、人民法院执行。社区矫正工作从理论上看应是刑罚的一种, 但《刑法》目前并没有正式予以明文规定, 也没有相关的法律, 现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两高两部的《通知》及司法部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 因此, 社区矫正工作缺乏法律依据。
全国人大应适应社区矫正这个新事物, 及时修改和补充《刑法》, 增加社区矫正有关内容, 应根据各地的试点经验, 并借鉴国外成功做法, 尽快地出台一部全国统一的《社区矫正法》, 对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矫正的内容、矫正的程序、各部门的全力与义务等作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2、社区矫正工作缺乏系统的保障
社区矫正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 尤其需要一定的经费予以保障, 但两高两部的《通知》中却并没有予以规定, 江苏省社区矫正领导小组下发的《江苏省社区矫正试点实施意见》及江苏省司法厅颁布的《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办法》中规定财政部门的职责时, 只是提出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但并没有说明每个社区矫正对象的经费使用条件、使用时间、申请及使用的主体和程序, 直接导致他们对这项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国家财政部也应制定《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确定各地方矫正对象所需要费用, 再由地方财政列入当年的政府财政预算, 由市、区 (县) 级司法局根据社区矫正工作进展情况, 及时拨付给基层司法所, 完善审计检查制度, 确保专款专用, 解决司法所因经费紧张而无法开展工作的难题。
3、司法行政机关没有矫正强制权, 不利于矫正工作的开展及维护法律的权威
矫正对象一般没有正式的工作, 他们对司法行政机关的考核奖惩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有的矫正对象以各种理由不参加有关矫正活动, 有的迁居或离开居住区域根本不向司法行政机关报告, 由于司法行政机关没有强制力, 社区矫正工作者面对这些现象也无计可施, 使社区矫正工作形同虚设, 严重影响刑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全国人大将来在制定《社区矫正法》时, 应赋予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必要的行政强制权。在矫正对象无故不参加矫正活动、脱管或违法对抗中, 可以行使必要的强制管理手段, 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三、如何构建科学的社区矫正机制
1、社区矫正教育工作机制
社区矫正教育工作机制是刑罚执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社区矫正工作全过程。但是它究竟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目前仍在探索中, 司法部《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中只是作了一个笼统的规定, 要求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社区矫正机关, 应当根据有关规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矫正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管理教育措施。目前, 社区矫正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入矫教育、个案矫正、思想文化及职业技术教育、公益劳动、心理矫正、法律和道德教育、解矫教育等。
2、社区矫正监督机制
社区矫正的监督机制, 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及社区矫正机构内部对社区矫正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行刑及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实施监督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方式。对社区矫正活动实施监督是实现社区矫正机关职能的重要条件, 是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者依法履行职责, 行使职权的重要手段, 也是维护矫正对象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对于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执法监督, 强化对权力的制约, 更好地实施社区矫正战略,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社区矫正监督机制的表现形式, 可将其分为内部自我监督的监督机制、国家机关的监督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社区矫正内部自我监督机制应当在将来的《社区矫正法》中予以规定, 在司法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监督机构。国家机关的监督机制分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检察监督, 前者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社区矫正机关执法活动的监督, 后者主要是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机关及其社区矫正工作者遵守和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社会监督是指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中个人对社区矫正机关的执法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这种监督是国家监督的重要来源和要补充, 是社区矫正监督机制中十分重要的监督形式。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因此, 本文着重阐述一下检察监督的完善。《刑事诉讼法》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目前, 在检察系统内部, 从上到下都有专门的监所检察机构, 负责对监狱和看守所的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但是, 却没有专门的社区矫正监督机构, 非监禁刑的执行和监禁刑的社会执行显然难以被置于检察院的监督之下, 无法被纳入刑罚执行监督体系。
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精简、统一、效能”的机构设置原则, 健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机构切实可行的方法, 应是检察机构内部的监所检察机构在原有职权基础上升格为同一的刑罚执行检察机构, 负责对包括社区矫正的全部刑罚执行工作进行监督, 检察方式在借鉴目前监所检察的基础上, 要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的监督方式, 按照党的方针政策提出的“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的要求, 新的刑罚执行检察机构应创新监督程序, 可在假释委员会和社区所在地派驻检察员, 发现社区矫正工作者对矫正对象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或行政不作为。尤其要加强暂予监外执行审批工作的监督, 明确审批责任制, 实行执法审批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大检查要形成制度化。同时要注意维护罪犯的合法权利不受剥夺和限制, 认真受理和审查罪犯的申诉、控告和检举。
3、社区矫正的保障机制
推进社区矫正必将推动司法行政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从这个意义上讲, 社区矫正工作不单是涉及司法行政机关, 而对于整个社会的管理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实施社区矫正战略, 在保障机制上必须着眼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全局, 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基本要素的构成。社区矫正工作需要有组织、意识、物质等方面的保障。
4、社区矫正的评估机制
在社区矫正的社会实践中, 需要我们对不同的矫正对象, 不同的矫正措施, 作出相关的评价, 并根据这些评估结论作出相应的决策, 对社区矫正的工作步骤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时, 社区矫正评估本身也为社区矫正的矫正效果、矫正过程提供正确且有效的服务依据。
社区矫正评估是矫正整个过程的重要阶段, 它是前面社区矫正工作的总结, 因此, 它对把握社区矫正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及社区矫正工作者能力的提高和服务品质的提升, 对今后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实质意义。
社区矫正评估的过程, 实质上是对社区活动中相关事物、相关因素、相关人员的现实的、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因此, 社区矫正评估的实质对社区矫正活动及其价值后果的价值判断。其目的在于提高社区矫正的质量, 改善社区矫正的管理水平, 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四、结语
社区矫正有利于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 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良性循环, 也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 减轻国家的行刑成本, 构建科学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起着积极的作用, 有着深远的影响。
摘要: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种对矫正对象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影响力的活动, 必须科学、严密地进行组织实施, 尤其是目前状态下, 社区矫正工作还处在试验摸索阶段, 科学地设置和建立社区矫正机制, 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科学地设置社区矫正机制, 才能有效地发挥机制的功能, 才能使社区矫正工作达到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后勤社会化
高校党建是我们党的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扩大和深化,尤其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生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自由空间增大,社会化进程提前,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高校学生党建特别是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更加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社区是近些年来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新生事物,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学生一直将宿舍作为简单的休息场所,90年代之后,学生教学区域与居住场所逐步分离开始,学生集中在一个服务设施齐全的生活地域,学生社区应运而生。学生社区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学生休息活动的场所,更是课堂的延伸,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场所和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窗口,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此也日益成为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各地高校在探索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方面情况不一,部分高校在学生社区建立了党总支,在公寓楼栋建立了学生党支部,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党建工作干部,开展相关工作。但是也有很多高校还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层面本身没有明晰的指导思想,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缺乏统筹安排,社区党建工作在整体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呈现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学生党员在社区内的模范表率作用不明显,党建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1.对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滞后。有关部门和领导对学生社区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基层院系党建工作能够胜任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对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人、財、物投入,支持力度不大。
2.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外部推动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社区党建的理论研究滞后,缺乏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深度又便于操作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性文件,增加了进行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探索的难度。
3.学生党员自觉投身学生社区党建的积极性不强。学生对社区党组织认同度不高,学生党员在社区的先进性、模范性发挥不够,党建工作的手段措施不多,活动缺乏现代气息,缺乏“为学生所需、受学生欢迎、使学生高兴”的持久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创新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外来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很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长期存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校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党能否抓住机遇,发展和壮大自己的队伍,提高战斗力,永葆先进性,从根本上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学生社区建立基层党组织不只必要而且非常重要,是当前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通过建立社区基层党组织,加强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引导他们更好地搭建党领导下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网络,促使高校学生党员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职能在社区的正常运行;加强学生党员在社区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社区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实践,更好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新途径。
2.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网络的教育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进一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全面落实育人工作。
3.有利于高校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学生社区党建实际上是应对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是重构高校与学生社区关系的必要措施,随着高校园区建设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学生社区的管理模式也相应地由学校管理逐步向物业管理过渡。由于物业管理以市场为主导,受市场意识的支配,物业管理人员对学生社区的管理往往突出市场化的经营管理理念,突出公寓管理的服务性,而缺乏有意识的育人管理,约束和教育功能不强,不能形成有效的育人环境,不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是适应高校学生社区改革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进入社区后,才能克服因管理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增强社区的育人功能,有利于高校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三、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创新探索
1.构建社区与院系的基层党组织并行的工作模式。学生社区的党建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体活动、社区卫生服务、社区环境建设以及社区安全稳定等方面的内容。学生社区党组织牵涉到各个院系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既具有不同的社会利益关系,又长期共同生活在一个固定区域中,如何通过社区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社区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构建科学高效有序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应建立以校党委工作系统(校党委、院系党总支)为条,以社区党组织(学生社区党工委)为块,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模式。学生社区党工委下面还要建立子机构,即在各公寓楼栋以及社团组织设立党支部,并且几个党支部组成一个党总支,各党总支由学生社区党工委统一领导。选派优秀的院系辅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从学生党员中挑选出若干个优秀党员,辅助支部书记组织开展党支部的各项工作。
2.探索加强学生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运行机制。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社区党工委在条件成熟时按住宿相邻、年级相近的原则逐渐成立片区党总支、公寓楼栋党支部、楼层党小组等,力求实现党建工作在社区的全面覆盖。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建立一套系统性强、操作性好的学生社区党建制度体系。要通过建立“组织生活制度”、“党员挂牌制度”、“党员接待日制度”、“党员发展、转正公示制度”等使社区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应明确社区党组织的职责,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各自做好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随着完全学分制的推进和完善,后勤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与力度的加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必将逐步从校内转移到社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部分职能也将逐渐从院系剥离出来并转交给学生社区。在“学校党委、院系总支、学生社区党工委”条块结合的网络组织体系中,要明确各组织系统及其板块的职责和功能,不能出现“越位”或者“错位”现象。应加强社区党建的队伍建设,高校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社区党务工作队伍,社区党务工作者也要主动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学会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工作。
【社区党建工作】推荐阅读:
社区党支部大社区党建工作方案06-14
社区党建创新07-02
上海社区党建07-02
社区年度党建总结10-30
社区党建理论11-11
社区党建工作表态发言07-06
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述职09-30
社区措施基层党建07-16
朝阳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材料09-15
社区2014年党建工作总结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