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体会(精选8篇)
一、阅卷现象及基本对策:
现象一:高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
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或者一题中的两个问号)。比如,据说一份作文卷,五六十秒改完算是慢的,有的人只用30秒就能改完,一个老师平均一天能改三四百份作文卷;再比如,有些计算题,十来秒就改完,有的老师一天能阅3000多份卷子。
对策:面对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尽可能博得老师的好感。首先,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其次,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让人一看就明白。另外,要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现象二:第一印象好常能得高分。
对策: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作文,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在高考语文和英语作文改卷过程中,改卷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份试卷,如果写作上没有新意,就很容易流于一般。因此,写得别出心裁、个性鲜明、出彩,也是作文拿高分的策略之一。
现象三:不约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
高考改卷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体现。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
1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
对策:那么,如何突破平均分,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建议:思路就要尽量地与众不同,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现象四: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
高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
对策: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
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
现象五:阅卷常常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而除了要点之外,改卷老师在改卷时还看答题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子表达是否准确。如果结构清晰、句子准确、表达流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对策:答题也好,作文也好,一定要把要点部分写完整,只有平常多多积累,才能在竞技中处于不败之地。
现象六:老师喜欢条理分明的卷子
每天要阅数百份、甚至上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
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对策: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紧采分点,不分点啰嗦一大堆,这种做法反而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困难,极易引起失分。
现象七: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
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绝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
对策:平常学习时就要养成规范用语、规范表达的习惯,这样才不会在高考中无谓失分。
现象八:不太顺手的问号给空着。
在阅卷中发现有的学生有的问号空着没答,实际上高考阅卷规定可给可不给的分可以给学生,但如果空着一个字没有阅卷老师就是想给也无能为力。不会做的题绝对不能空,空则一分不得,那就要运用技巧争取得分。
对策:起码能看出是哪一科吧,比如是政治学科吧,看看是属于政治还是经济还是文化还是哲学方面的,然后再对应的答即可,是历史学科,应该看出问的是哪一个时期,那就把这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都给答上就行了。
二、针对文综的对策:
第一,值多少分回答多少内容,按分值给答案
比如,某试题的分值是6分,按分值给答案的原则,一般学生应该给3个得分点;但是高考时学生回答的答案要点不可能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所以,学生组织的答案要点尽可能的多,尽可能详尽,是不是我们应该给4个或者更多的得分点呢。
第二,组织答案应条理清楚,尽量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高考试题可能不止一问,学生应该一问一答,将每一问的答案分成不同的段落,千万不要把几个提问混起来回答;如果某一问答案要点不止一个,学生应该把答案分成若干个小的要点,并在每一要点前标上序号,如①②③„,最好能将这些序号上下排列,清楚明了。
第三,答案要点要醒目
怎么样才能让评卷老师在“瞬间的一眼”看到学生的答案并给学生呢?学生应该把答案的每个要点都总结出关键词,并尽可能把关键词写在最前面,把认为最能得分的答案写在最前面,每一个答案的关键词写在每一点的最前面。然后再进行解释。“把得分点放在最显眼位置”。改卷老师想不给你分都难。
第四:答案要点要“多多益善”(全面)
注意,这里的“多多益善”指的是“要点”多,而不是“文字”多。当然,“要点”多可能“文字”也会相应增加,但决不是长篇大论。学生的答案应该是给出尽可能多的理由(要点多),而不是把其中的某一个理由叙述的多么充分(文字多)。因为改卷时,老师看的是你给出了几个合理的理由
每一个理由都有固定的分数;如果你只阐述某一个理由,即使你论述的再充分,评卷时也只能给一个要点分。所以,你的答案包含的要点应该“多多益善”。
第五:答案内容“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评卷时是“采点给分”,而不是按深度给分(深度至多加1分,一般考生得不到)。评卷时凡是知道“一分为二”,全面回答问题的,回答积极和消极的,即使解释的不够准确、全面,根据“可给可不给的分尽量地给分”的评卷原则,就可以得到满分如果只回答积极或消极其中一个方面,理由阐述的再详尽,评卷中至多给一半的分数。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广度”比“深度”显得更为重要。
第六:写在试卷上的文字不要轻易划掉
评卷老师“相当”宽容,只要学生的答案有得分点,只要学生的答案能让老师“发现”,老师不敢不给分。回答错了一般也不要划掉,因为错误部分不影响你正确部分的得分。何况,学生认为错误答案的,说不定里面还包含“得分点”呢。评卷老师是来“给分”的,不是来“扣分”的,只要学生的答案有得分点,不会因前面的错误而受到“株连”。即使学生对某一题目十分陌生,也要尽量答上几点,因为阅卷老师给0分是十分谨慎的;更何况每个评卷老师都有1分内的决定权,只要答案不是太不象话,一般都会多少给点分。
第七: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有的同学写答案时习惯从所给空间的中间写起,写到最后甚至写到密封线内,扫描不出来,评卷老师根本看不到,密封线外的文字因为缺了后半
行,语句不通,想给分都十分困难。由于空间不够,有的同学写到最后几行字体越来越小;或者从答案末端画一大箭头转再到左侧,继续补充答案,给老师十分不好的印象。所以,组织答案时,一下笔就应该尽量从左侧开始,把空间留在右侧,用不完可以空着;若检查时灵感再现,想起好的要点可以继续补充。
第八:语言要完整,字体要工整
一、写作习惯方面
1. 段落要分明。
段落分明的好处就是让文章看起来条理更清楚,脉络更分明。很多学生的文章大部分书写平平,甚至有一些的书写,看着头都疼:不清楚,不规范,要靠猜。阅卷老师猜一两篇还可以,多了,恐怕就一带而过了,阅卷老师都看不懂你写的什么,再加上条理又不清晰,可以想见,得分也就不可能乐观了。
现在的高考文章题材多是议论文,或是夹叙夹议的类型,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第一段可以简单说明事情起因,接着就是正方观点,第二段可以是反方观点,第三段可以是自己的观点。这样你的思绪就很清晰,文章自然就很有条理。
2. 书写。
好的书写让人赏心悦目,在此基础上得分高就不奇怪了。有的学生作文看上去就像是有很多鸟巢一样,一团团因为写错而乱涂改的黑圈,甚至是划个箭头,写上:“答案见上方”,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3. 每一段的开头第一句很重要。
第一句给阅卷老师的是第一印象,自然重要。试想,如果你第一段第一句一来就是He have之类的语法错误;或者nowdays之类的单词拼写错误,甚至忘记首字母大写,恐怕给人的印象就是此考生性格马虎,以后做事难值得信赖。
如果你的第一句是引用得当的英美习语或者谚语,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等,加上书写又干净工整,给人的感觉自然是好极了。
4.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比一般人想象得要重要。有的考生可能会以为小小标点不值得注意,那就错了。标点符号能传达很多文字所传达不了的信息,至少让读者阅读的时候知道在什么地方停顿。一篇学生英语写作,如果从头到尾没有标点,那阅卷老师可能会看得很累;如果一篇学生写作从头到尾按有的学生的习惯,每个字后面都有一个习惯性的圆点,阅卷老师看着恐怕也会极不耐烦。得分会高吗?
5. 连接词的使用。
一篇文章一般要求字书在100至120左右。这就要求考生大约写出10—12句话。这个不算太难,但要使文章自然,就得使用一些连接词。这些词不仅是把句子间关系表达得很清楚,还能使段落间条理更分明。比如在一段之中叙述递进关系时可以使用what is more;in addition;and等。若第一段叙述一种观点,要在第二段表达不同的观点,可以用however;a coin has two sides等,使文章顺畅、更地道,也更易让读者看懂。英语作文的起承转合会用上一些特定的词语,熟记这些有用的词语还是很有必要的,如:
(1)常用在引言段开头的词语:generally speaking, a proverb says, first of all, at present。
(2) 常用在第一个扩展段开头的词语:to take...for example, now that we know that...,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at can be expressed as follows:..., in other words。
(3) 常用在第二扩展段开头的词语:but it is a pity that..., but the problem is not so simple,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however。
(4) 常用在结论段开头的词语:in a word, on account of this, we can find that..., in conclusion, in short, as has been noted..., therefore, at last。
二、地道英语文章的教学训练
1. 首先过单词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好的构思, 地道的英语表达离不开好的词汇。词汇量不足或掌握得不好, 肯定会给写作带来困难。因而, 在进行词汇教学时, 教师不仅要教足词汇量, 还要讲清楚每个词的每个意义的使用条件、用法及搭配关系。每天听写单词和相关词组, 没什么新意, 但是很有效果。对于听写不出来的, 重复听写。过一段时间再循环过来, 学生的词汇量自然会增加, 同时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单词或词组。如:I like discovery, and I think it’s the chance to broaden your horizon.当中用了discovery, broaden和horizon就使得文章很地道, 表达的意思自然也就相应准确多了。
2. 句式多样化。
学会套用一些较好的句式,防止句式单一,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训练,如对倒装句和从句的使用:Traveling is to me wha sea is to fish.I like traveling, I would like to go somewhere I have never been to, just watch and listen, I really enjoy the feeling abou knowing an unacquainted place.句中“Traveling is to me what sea is to fish.”的使用就很灵活、生动。又如下面的例子:There is a stream in front of the house, and there is a wooden bridge over the stream.我们可将句子改为:In front of the house runs a smal stream, on which there is a wooden bridge.新的句子紧凑,一气呵成,令人印象深刻。
3. 克服英语写作中的母语干扰。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往往将英语中的词语和汉语中的词语一一相对应地进行翻译。在写英语作文时,不少学生往往会用汉语思维来构思文章,然后再按照汉语的意思逐词逐句译成汉语。这样做常常妨碍了英语写作。我们可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来克服母语的干扰,可向学生讲解如何将上述句子转化为地道的英语表达,如:“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不可以翻译成:The world has no regretting medicine.而可以说成:It is no use regretting it.我们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与此相关的谚语,如: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milk.
4. 写作时要有草稿,确定好文章用第几人称写、基本时态是什么。
不动手写,光靠想象也就是在大脑里构思还是很难发现一些具体的小的错误,而直接写在答题卷上则容易出错,影响得分。这就需要打草稿。草稿不可太过详细,那样太花费时间。写草稿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准确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输。只要动手写一个句子,就应注意正确使用语法和词汇。大到句子结构,小到冠词用法和名词的数,还要注意到选词、拼法、大写、标点等问题。
5. 写好一段文章。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若干个段落组成的,当然现在高考的形式适合将一篇文章分为三段或者四段。把段落写好了,写作文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对一段文章的组织要注意其单一性和连贯性。如果一段文章不注意内容的单一性和意思的连贯性,它容易变得杂乱无章。一段文章应该只说明一个问题,或一个问题的某一方面;应该只叙述一件事情,或一件事情的某一个阶段。为了写好段落,通常的写法是:在一段的开头用一句话点出本段的中心意思,即“主题句”。然后,用几句来证明、解释、或发挥这个中心意思,最后,再用一句把本段的意思小结一下。
6. 写作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复述和改写课文。步骤如下:(1)找出课文各段的主题句、关键词。(2)把复杂的主题进行分解,并用常用词来代替关键的不大常用的词语。(3)把分解后的主题用适当的连接词连起来,形成课文概要。
学生复述课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把握课文中的重点、逻辑关系,又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组织篇章结构、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又提高了语言的精炼度,使写作能力有了很好的提高。更何况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大量地阅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写作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促进阅读。
最后,要知道写什么及如何写。首先得对要写的东西有充分的认识。教师上课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对要写的东西进行分组讨论,有了充分认识后,再说明学生本课写作的基本要求与技巧及好作文的标准。学生知道了好作文的标准后再去写,学生自然会尽量向好作文靠拢。
当然平时多读写,多背范文,日积月累也很重要,注意以上几点,则可以事半功倍,离写好作文也就不远了。
摘要:本文通过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常出现的几种不规范的实例, 指出平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同时就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中考作文阅卷是一项艰苦的任务,每人每天必须改完600份左右的试卷,才能完成阅卷进度。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夸张点说,就是“秒杀”作文卷。因而学生的作文要想取得高分,必然要注意许多环节,不然的话,就只能得个一般的分数了。
首先,我们要避免学生出现以下几类作文:
①字数不足,得分低。
未满600字,得分自然就低。中考作文为60分,改卷时,切入点为45分。只写100字得10分,200字得20分,300字得30分,只写400字扣10分,写500字扣5分。
②另起炉灶,得分低。
中考作文有两个题目:一个是半命题《最____的声音》,另一个是全命题作文《翻过这一页》。若不按所给的两个题目写,得分为30—36分。笔者在阅卷时发现,有的学生审题不认真,把第一个题目写成:妈妈的声音、亲情的声音、母爱的声音等,“最”字忽略了,不符合题意。这样的作文最高只能得36分。
③大量抄袭阅读题中的文字,只得10分。阅读题为《父亲的自行车》,有的同学投机取巧,把题目换成《最美妙的声音》,然后把阅读题中的文字大段大段抄下,这样做,只能得个辛苦分—10分。
④避免出现雷同卷,雷同卷得分低。因而要避免学生背范文。因为背范文会导致雷同卷的产生。
而后,我们要交待学生注意以下几个环节,方能在中考作文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首先是卷面的问题
这也是我们老师反反复复强调的,它直接关系到作文的得分。
阅卷时,一旦看到字迹潦草、涂改多处的作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差生之卷,已无太多兴趣去细看,在45分切入点以下打分,这样因字写得不好而得个低分是很不划算的事。而一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整洁、美观的卷面,这无疑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优秀学生的作文,得分自然就高了。
二、做到凤头豹尾
在高强度的阅卷工作中,有个漂亮的开头和一个有力的结尾,无疑能迅速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我们很明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好头就显得尤其重要。有的学生在开头引用名言,显得精炼又深刻; 有的学生在开头写几句比喻句、排比句,这样为下文营造了一种氛围;有的学生采用题记的方式开头,显得新颖。总而言之,这些写法值得学生去好好练习。
结尾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若缺了一个结尾,虽然前面内容写得很好,也无法得到高分。因而结尾也是非常关键的。结尾要能做到点题、首尾呼应,揭示文章主旨等。
三、审题方面
有的学生不会审题,例如有考生对《翻过这一页》此题目无法理解,只是简单地理解为翻书。显然,此题目有其深层含义,应指翻过一些愉快的经历或不快的经历(如挫折、困难、弱点等),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审题不当,显然作文就无法取得考分。
四、内容要具体
有许多学生在写作《翻过这一页》时,只是泛泛而谈,内容为即将翻过初中美好时光,只写初一时过得怎样、初二时过得怎样、初三时过得怎样,却无具体事例、无具体人物描写,只是在记流水帐。这样叙写是无法得到高分的,得分只能在45分左右。
五、中间部分要有细节描写及精彩句子
中间部分要做到如猪肚那样饱满,有内容。若只有像介绍电视剧情那样的简单、平淡的叙述,则只能得个45分左右的分数。若有细节描写,如加入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描写或景物描写、精彩的抒情、议论、点睛句等,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分数。
笔者在阅卷时,发现有的学生作文时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这样的细节描写自然为文章增添许多色彩。
例:一考生写到与妈妈生气,摔门而出时,有一段景物描写,:我踯躅在田间的小路上,天上碎星如银,路灯睁着深邃的眼睛,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不断地猜测着,让我不知所措。深秋的夜晚,真的好冷,寂寞涌上我的心头。泪水模糊了双眼,就在这时,你出现在我的面前……此段景物描写衬托了人物沮丧、孤寂、失落的心理,为下文母亲出现,我感受到母爱打下良好的铺垫。
六、力求有新意
阅卷时发现,许多学生都写第一个题目《最____的声音》,其中写《最美的声音》很多,而且内容多以母爱为主,这样立意太老套,要想得到第一档的分数(55—60分)自然就难了。
而有的学生却另辟蹊径,针对第二个题目《翻过这一页》写了议论文,显然能给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获得的分数就高。初中对议论文写作的要求较低,能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足,得分应在54分左右。例如一考生写议论文时,中间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列举的三个典型事例是:①杨振宁翻过实验弱项这一页,转向理论研究获得成功。②刘备不再北上与曹操抗衡,翻过失败这一页,向西挺进。③司马迁翻过屈辱的一页,完成《史记》,流芳百世。结尾亮出中心论点:人生漫漫,总会遇到各种障碍、挫折,如果我们翻过了此页,就可以看见下面的精彩。该文论点明确、论据充足、条理清楚、语言精炼,自然能获得第一档的分数了。
一、关于审题立意
20全国卷1仍沿袭近几年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的风格。试题材料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溯源,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对劳动的偏差认识进行对比,为考生创设矛盾情景进而引发考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的深入思考。这一命题照应了教育部“立德树人”的总体原则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目标,其最终目的意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并弘扬劳动精神。
试题的写作任务指令非常明确,主要有以下四项:
内容指令:对“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原因并理解劳动的本质及价值。提出希望和建议。
作者指令:考生的身份是复兴中学的一名学生。
读者指令:考生的听众是复兴中学的同学,尤其是那些“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劳动”的同学。
文体指令:必须是演讲稿,要符合演讲稿的针对性、说服性、现场感和口语化等特点。开头结尾应有称呼语和礼貌用语。
立意的角度比较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构思:
从整体着眼,可以谈对“三不”的看法及思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抓住材料中的某一种关系或多种关系做辩证思考,如劳动并不妨碍学习反而能促进学习,劳动促使科技的发明和创造,科技能帮助人劳动但并不能取代人劳动等。
二、阅卷的整体感知
年的高考作文题,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声称自己押中题了,至少很多都写过有关“劳动”这一话题的作文(我校1月份的月考就写过“劳动者最高贵”这一话题的作文,我的语文工作室也推出过3篇学生的优秀习作),对此,我并不怀疑。但即使写过同样的或类似的作文,呈现在阅卷老师面前的,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相反,整体质量并不高,出彩的、有新意或者说质量上乘的并不多。今年的作文平均分略为44分,稍低于去年,高分、满分作文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多。原因何在?个人认为主要的问题是对劳动的认识很肤浅甚至很幼稚,引用的例子不当,尤其是“叙而不议”的问题很突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正因为话题太熟悉,但要写出新意来却并不容易。
三、具体的问题总结
2019年湖南考区的考生在作文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题目过大,很生硬,无文采可言,如《劳动》《说劳动》《劳动最光荣》《热爱劳动》《请爱上劳动》等题目大量出现,甚至出现像《劳动模范》《劳动是个动词》《复兴中学》等让人啼笑皆非的题目。还有的就是一个硬邦邦的《演讲稿》三个字,或者根本没有标题。
我们常说“题好一半文”,题目出彩、新颖给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上述题目不能说完全失败,但毫无新意也毫无文采,很生硬,干巴巴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在拟题时很用心,如《劳动使生命更充实》《在劳动中感悟人生》,切入点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用劳动谱写青春乐章》《劳动是青春的靓丽底色》《让劳动之花开遍华夏》《以劳动之风,扬强国之帆》《青春正芳华,劳动正当时》等既标题,有气势又有文采。看到这样的题目,阅卷老师自然是“眼中有光,心中有喜”了,第一印象自然很好。所以,花点心思取个好题,很有必要。
(二)对“劳动”的理解比较肤浅,欠深刻,这个问题很突出也很普遍。比如很多考生谈到劳动就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地不容易,就是环卫工人深夜打扫街道,就是时传祥掏粪,就是雷锋助人为乐,就是焦裕禄扶贫济困,就是王进喜跳进水泥池用身体搅拌。或者就是袁隆平发明超级稻,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就是邓稼先参与核试验,大段大段地讲故事,然后发表一通土得掉碴、老得掉牙的议论就结束了。不能说这些例子跟劳动完全没关系,只是他们完全用素材去填充思维的空白,没有对劳动有真正的认识甚至可以说缺乏最起码的理解和认知。说得不客气点,这些考生压根就没去想过“劳动”到底是什么,只知道一味地去往“政治正确三观正确”靠拢但却是生拉硬扯甚至完全胡扯。试问,这样毫无思想、不会思考甚至有投机取巧倾向的考生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吗?能是有思想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合格大学生吗?
还有的考生偏离、跑题。如把“劳动”理解为“勤奋”“奋斗”“奉献”“责任”等,这种现象也不在少数。
(三)列举的例子过于大众化,甚至是千篇 一律地使用平日里背诵的作文素材,且不加任何思考地直接挪用,做了作文素材忠实的“搬运工”。如上面提到的雷锋、时传祥、王进喜、焦裕禄等老掉牙的例子,还有就是直接照搬“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事迹,如黄大年、于敏、王继才夫妇、其美多吉、吕保民,刘传建等人,新一点的就是华为的任正非或者或者中美贸易战中的5G技术。稍微有些常识的人就知道,他们的事迹难道仅仅是彰显“劳动光荣”吗?王继才夫妇几十年如一地守岛是突出“劳动光荣”吗?吕保民勇斗歹徒也是突出“劳动光荣”吗?谈任正非或5G技术跟“热爱劳动”有什么直接关系?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思辨能力的严重缺失,而这个问题从阅卷现场来看,正有愈演愈烈之势。
(四)对原材料中的“内容指令”视而不见,尤其是对劳动的“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的现象没有提及或者只是一笔带过,有提及的大多浮于表面,或者干脆就是大段地抄袭原材料,然后说他们这样不对,至于为什么不对就没有下文了。这都属于典型的“叙而不议”的范例。其实,这个问题解决并不难,只要稍微地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三不”的背后其实就是违背了劳动的精神,可以从正反论证和假设论证来驳斥他们,然后再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对劳动的看法即可。
另外,很多考生也没有关注到材料中的“提出希望和建议”这一任务指令,而是在结尾的时候的用空洞无力的口号来代替。
(五)语言不成熟、思维很幼稚,甚至出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话语。
如“非洲有个地方很贫困,土地荒芜,他们宁愿将一把的蚊子抓起来煎成一个小饼也不愿意下地耕作”,“一个人如果不劳动,那跟吃了睡、睡了吃的猪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不让我干活,还不如让我去死”用这些来证明“我们应该热爱劳动”的观点。还有诸如“邓小平爷爷九十多岁还在研究杂交水稻”“大庆油田工人焦裕禄”等基本常识错误的笑话也时有出现。另外叙述的零碎化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全篇写小时候和奶奶拔萝卜、和同学搞卫生或一起攻克几道超难的数学题等几个小故事,之后抒发一下“劳动真光荣,我们应该热爱劳动”之类的感慨就结束全文了。这些虽是极少数,但也应引起我们注意。
亲爱的同学们,看到你们求知如饥似渴,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激动。大家都知道,踏进咱高中校门,就开始了我们高考的征程。这就是一场严酷的战斗,又是一场充满趣味和刺激的游戏。那么,为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需要充分学习知识,也更需要了解考试的游戏规则,那就是我们胜负的法则——专家们怎么改卷。
为什么有时同样的答案,却得到不同的分数?大家来想一想? S1,S2
一、网上阅卷的操作流程。
阅卷教师由三部分人员组成:高校教授,在读研究生,中学教师。英语书面表达阅卷组260人、共七个组。成员均为高校教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教师。每个阅卷人员都有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凭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入,登入后每个阅卷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组长及专家组成员的监视中,你离线几分几秒,你阅卷的总量,平均速度,有效度,吻合度,自评率等等各项指标随时随地在电脑里都有反映。根据这套评分系统,每份答卷至少由两名人员评分,而且彼此看不到对方的分数,两名人员不是固定组合,电脑随机派送。如两人所给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误差不超过3到4分),那就是有效分数,两个分数加起来取平均分,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如两人所给分数超出一定的范围,由第三个人阅卷,取在范围内的平均值,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如还不行,比如一人给6分,一人给10分,一人给14分,无法确定,则四评,也就是由专家组仲裁,最后给定分数。这样,相对来说,评分更加公正些。但是最后,因为有各种指标对阅卷人员的限制,所以出现了打保险分的现象,使好文章的分数高不上去。网上阅卷优点和缺点并存。优点多多,缺点难免。缺点,就是指打保险分。
二、评分原则
高考的评分原则,1.本题总分为25分,按五个档次给分第五档21-25 第四档16-20 第三档11-15 第二档6-10 第一档1-5。
2.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少于80词或多于120词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
4.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
5.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
6.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根据高考评分原则,具体按五个档次给分,我认为有必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样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什么样的文章属于好文章,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再一个是0分的标准,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的。具体如下:
第五档21-25很好: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1)覆盖了所有的内容要点。
2)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3)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量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4)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份,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四档 16-20好,第三档 11-15适当,第二档 6-10较差,第一档 1-5差
0分:未能传达给读者任何信息;内容太少,无法评判;写的内容均与所要求的内容无关或所写内容无法看清。
今年高考作文假定你是李华,从互联网上得知一个国际中学生组织将在新加坡((Singapore)举办夏令营,欢迎各国学生参加。请写一封电子邮件申请参加。2012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内容要点:要点分四个:
1.个人情况(包括英语能力)
2.参加意图(介绍中国、了解其他国家)3.希望获准
4.合适的结尾
三.典型错误
通过这次阅卷,我发现考生在书面表达上存在着一些典型的错误,归纳如下:
1.审题不认真,偏离主题 时态,人称不正确。
2.抓不住写作要点,遗漏要点或要点重复,文章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内容混
乱。
3.用词不准确,汉语式表达方式比比皆是
4.语言基本功不扎实,语法错误严重
5.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四.考生注意事项
结合这次阅卷和平时的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条考生需注意的事项:
1.书写要规范,认真,字迹清晰,字体要稍大些,卷面要整洁,字里行间要分清,看上去要一目了然。“书面表达”是NMET试卷中的主观性题目,分值较高,并且采用网上阅卷,因而,对书写的要求更高,倘若书写潦草或难以辨认,就会造成卷面不整洁,给阅卷的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得分往往会低于整洁卷面中相同水平所得分数,因此,考生在做“书面表达”题时,要做到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清洁,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书面表达锦上添花。但遗憾的是,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考生的书写是不尽人意的。究其原因:一是平时不注意书写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是答题时间紧张,书写太快所致,结果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这样必然会影响考生的实际成绩。2. 写作特别强调行文的连贯性,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比如:first, second, last, what’s more, also, last but not the least等等,用上这些连接词,能给文章增色,润滑。而能正确运用这些连接词,则是关键。很多考生的作文,句与句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词语。一篇文章要想上下文连贯、通顺,条理清楚,恰当地使用过渡语是非常必要的。过渡词语能承上启下,帮助读者理清文章的思路,密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整段文字衔接自然、流畅,巧用连接词与过渡语还可使句子简洁、明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更加密切,但是有相当数量的考生不会使用过渡词语,致使所写文章前后不连贯,条理不清楚,重点不突出。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作文的档次。
3.句子类型单一,用词呆板。有不少考生通篇用简单句、陈述句、小短句,不会使用较复杂的句子,如强调句、倒装句、主从复合句和固定句型,因而文章显得单调乏味,档次不高。写作也特别强调所用句型的变化,包括长短句结合,各种句型以及从句的运用,表达的丰富性,包括短语词汇的使用,习惯表达法等,例如,被动语态,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倒装句,介词结构等等。评分细则中有一句话:如考生尝试使用复杂句型而产生的些许错误,也是受鼓励的。因此,我们学生应尽力避免使用单一句型,避免使用简单句。能用长句就用长句,能有变化就变化。词汇也一样。今年有的考生从头至尾用I am……., I want ……., I could ……,等单一句型,即使全文没有语法错误,也只能是及格左右的分数。
4.要点不能漏。命题作文一定要包括所有要点,一旦漏要点,失分就多了。5.高分段的文章要有出彩点。文章要有一两处写的精彩。试评时,专家示范,一篇文章中用了一个虚拟语气,认为这就是出彩点。Should I be admitted into the club, I would be grateful.专家认为,该考生能灵活运用虚拟语气,而且用的比较自然,认为这就是出彩点。
6.漏要点,人称,时态,语态,动词错误是大错;单词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介词,冠词等是小错。三个小错等于一个大错。同样的错误不重复扣分。全文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大错,该文章为不及格。
7.个性不能太张扬。有一考生在文章最后写了这么一段话:Rubbish English!Why must we learn English? We are Chinese.We are in China.Rubbish English!可以想象,倒霉的是他自己。还有一考生的作文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标点符号,因为字写的还可以,所以细看了一下。原来他把一首歌词翻译了过来,与要求毫不相干。
五、书面表达题应试对策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是以文章内容要点,语言是否得体及字数作为评分依据,而更侧重语言的表达。考生在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审题是做好书面表达的关键。考生对写什么,怎么写,在头脑中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一定要明确体裁、所用的人称、时态以及内容要点。真正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
(2)在平时训练中应在谴词造句上多下工夫。从词语上,尽可能运用自己学过的,并且是比较熟悉的词语,不重复使用同一个单词。从句式上,力求使句型的多样化,如使用强调句、倒装句、各种从句及常用句型,注意长短句、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交错使用,丰富自己的表现力,同样的意思尽量用多种方法表达。
(3)句与句之间恰当地使用一些过渡词语,使上下文自然、连贯、流畅,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层次更加分明,从而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4)写完后,认真检查、核实、校正。在做书面表达时,考生由于匆忙或粗心,难免出现书写中的“走笔”之误,如大小写、标点符号、单词的拼写、习语的搭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或中国式英语等问题,需要考生在定稿前认真检查与核对,一经查出,及时弥补,力争要点的完整和句子的正确,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
一、高考阅卷流程及要求
1.6.10上午开会,谈纪律谈要求。高考阅卷是政治任务,不能携带通讯工具,改卷人员早已分好组,不存在阅卷老师想改那个题就能改那个题。下午,试评、讨论评分细则。然后正式开始评卷,每份试卷随机传到两位评卷员的电脑,若两人给分差距太大(每道题的偏差不同),系统会自动发给第三人,若第3人差别较大,则微机会传给评卷组的组长,整个过程都体现了高考“公平公正”的原则。不会有比较离谱的给错分的情况。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高考改卷的确是个很严肃的事情。
2.改卷的任务量及速度
例如42题 全省文科考生18万,其中42题选作的46%,将近9万人,每题被改两遍,再加上3评率,超过20万份。7人改这一小题,每人3万份,9天改完,平均每天改3000多份,8:30-11:30,2:30-5:30,合500份/小时,10份/1分钟,1份/6秒。
这就要求学生尽量能把卷面写的整洁清晰有条理,书写及格式很重要。特别是想多得分,得高分的。
研究生没有经历高考阅卷,一天能改1万份。下面有时开玩笑,有时看到序号就给分了。研究生们稍微马虎一些,但只要你认真作答都能得分。高中老师们通常比较的有责任心,看的仔细些。
对三评率的要求,改卷第1天严一些,熟悉答案之后,主要是看改的数量了。3.各评卷小组改卷时的尺度不同
①必修与选修的题目,普遍是必修改的严一些,要点扣的死一些,而选修的题目则松一些。
②试卷是人改的,与人的性格也有关系。36⑶、37⑴⑵题小组长是两位女副教授,为人严谨,要求很紧,选修题组小组长是位男教授,相应松一些,如“只能看不能摸”也能得分。37⑶小组长是麻城一中的老师,改卷时居中,个人感受。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与负责人喜好有关,可以得分的一定要写上。
二、从阅卷看答题技巧
1.文综地理简答题多答还是有效的得分方法 例:36.⑴尽量多写
⑵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37.⑵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每点3分
若学生答: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潜水、河水、冰川融水„„只要答到关键词就可得分,与阐述关系不大。
42.⑵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每点2分,答到3点即可给分,未详细的区分是哪一类措施,只有说的特别相近才能给一个得分点。如:不乱刻乱画,答“不乱摸”也有分。实在没有写的,生活化用语也可以有分,即使错别字关系也不是很大。
43、44都能体现出这一点。
2.自然原理的题目语言表述很重要,详细完整,条理清晰。例:38.⑴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位于热带(1分)、全年气温高(2分)、蒸发旺盛,由于山脉阻挡(2分),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2分),不利降水,沿岸寒流、降温减湿(2分)42.文化遗产保护较好的自然原因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
3.社会经济地理部分,语言的准确性很重要 36⑶家具生产相关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如果这道题和36⑵一样答“基础设施完善”不得分,必须答“共享基础设施” 4.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大胆去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37⑶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合理/不合理 说出理由都可以得分。但若无理由,前面下的结论也不能得分。新课标的理念就是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现在的题目练习中出现的也多,也问过学生的感受,普遍反应不爱做,但要多鼓励。
5.选做题选择的情况及平均得分的情况47%:21%:32% 6.雷同卷易被发现,请同学们勿存侥幸心理。7.对某些事件的处理
选做题涂错的第一天、第二天没有给分,后来发现类似的人还不少,组长决定从第2天起,答错答题位置的,只要有箭头标注的也可以给分。
所谓“精华语段”就是指考生想在考场这个高限制条件下, 借助重点语段让阅卷老师认识自己, 赏识自己的媒介或途径, 也是考生展示个性才情的模板。大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曾经给当时的文坛领袖顾况看, 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 便笑说:“长安米贵, 居大不易”, 当他读到“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后, 连忙改口说:“居天下又有何难”, 而促成顾况态度转变的就是“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可以说,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就是全诗的“精华语段”, 也是白居易“秀出自己的‘模本’”。
因此, “精华语段”设置的是否恰当、个性是否凸显、是否起到“夺人耳目”, 即能否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心中一动”“胸中一热”“鼻子一酸”的作用, 是决定一篇文章的档次、品位分数的核心因素。
一、典型例文展示
例文展示 (一)
英雄 (河南考生)
残阳如血, 如血的却不仅仅是残阳。
天边最后一抹斜辉掠过阴霾, 流连在垓下早已因战火而焦黑的土地上。断箭和长戈零落遍地, 死亡的气息弥漫开来, 让每一个生还的楚军将士战栗不已。
除了他——西楚霸王, 江东项籍。
手抚乌骓略显失色, 目光在江东的山水迷雾中游移, 他坚信, 即使山下是淮阴侯的十万铁骑, 他也能够杀出重围, 再开一片天地, 他坚信。回想当年少年意气, 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 石破天惊!巨鹿之战怒斩宋义, 破釜沉舟, 身先士卒, 大破秦军二十余万, 各路诸侯, 辕门低首;叩关入秦, 自号“西楚霸王”, 封赏天下, 何其壮哉!
起兵至今, 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难道这垓下一役, 将前功尽弃?他更承受不了的是虞姬如此沉重的话语:“霸王, 你可知兵败势孤, 原因在你自己。巨鹿大胜, 你却活埋降卒二十万;称霸咸阳, 你却火烧阿房三百里;定都彭城, 赐死子婴、黔布, 亚父极力反对, 你却执迷不悟, 一意孤行。霸王啊, 你可知西楚早已尽失民心!”
是夜, 楚歌四起, 士卒离散, 各谋生计, 可怜虞姬, 香魂一缕, 随风而息……
他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不用去听那些文臣武士们的妙计。
可是他错了, 横亘在面前的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乌江, 而步步紧逼的是势如压城的千万铁骑。
远方的冠盖是汉王, 一阵得意的欢笑震荡四野, “项王, 你可知你为何败于我手?你自命天纵英才, 可以凭一己之力灭六国, 平四海, 可是你错了!我求贤若渴, 用人不疑, 夜追韩信;而你却一不知人, 二不善任, 气走范增。如此一来, 你众叛亲离, 我羽翼渐丰。不纳人言, 你不见幽王烽火戏诸侯, 代价是戎狄胡马摧雕楼;始皇奢掠黔首, 代价是秦族被诛万年遗臭。你一意孤行, 我则充分听取臣子的意见。函谷关前, 范增劝你强攻, 可你按兵不动;鸿门宴上, 张良让我谢罪, 我只身脱险。项王啊项王, 由此看来, 只该我大汉并吞八荒, 横扫六合, 包举宇内, 席卷天下。”霸王笑了, 笑得充满了苦涩。不知此刻, 他的心中是对过分自信的怅惘, 对未能听取意见的悔悟, 还是那无奈的“天亡我也, 非战之罪”。
朝阳如火, 如火的不仅仅是朝阳, 喷薄而出的, 还有霸王颈中的一腔热血。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姬虞姬奈若何?
他倒下了。在他背后, 是一片苍苍茫茫的大地……
【亮点透视】本文作者借项羽兵败垓下的历史史实铺展话题, 揭示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意义, 内容切合题意。
但本文得高分得益于“精华语段”的设置。其亮点有二:一是文章的开头。一句“残阳如血, 如血的不仅仅是残阳”极富意蕴, 将古战场的荒凉及作者对历史演进与战争悲剧的思考有机地融为一体。一种苍凉与无奈惋惜感奋的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 使人有身临其景的感觉;借用阴暗色调浓郁的词语, 如“残阳”“斜晖”“阴霾”“焦黑”“断箭”“长矛”等点染了古战场特有的韵味。二是主体部分用“你”“我”开头的对举句式, 用汪洋恣肆的铺排揭示主题。
例文展示 (二)
听取心灵的召唤 (江西考生)
曾几何时, 在众说纷纭中彷徨, 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 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 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 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 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 别把心灰, 别把气丧, 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 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
是的, 听从心之召唤。既别深陷于刚愎自用的泥潭, 也别迷失在莫衷一是的他乡。翻开历史的册页, 你会看到商纣王不纳良言只落得家破人亡, 刘阿斗没有主见只能在可悲可笑的人生舞台上将蜀国埋葬。而当你关闭心灵之窗, 不再与世界交往, 你只能给思想加框, 心灵上绑, 永远不能在生活的无垠蓝天上自由翱翔。
是的, 听从心之召唤。别去想那些把无数庸者掩埋的蜚短流长, 也别计较“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的“积毁销骨”的力量。你悲伤, 是心在低吟;你微笑, 是心在歌唱。别人指手画脚时你岿然不动是一种榜样, 别人的非议与指责只会更好地映衬出你的勇气与度量!只要问心无愧, 你的脚步便走得稳当。位高权重时选择他人的劝诫还是无休止的褒奖?荣誉加身时选择他人善意的勉励还是谄媚的颂扬?欲壑难填时选择无休止的自我膨胀还是一句箴言“无欲则刚”?只要坚守心灵之灯对真善美的期望, 它终将为你指引最正确的方向!
是的, 听从心之召唤。别让双眼被道听途说的表象皮毛蒙上, 也别把“怀疑论”的精神弄得太过夸张。无论对人对事, 千万不要只凭陈年老账, 让心灵的天平总是空空荡荡!扬弃中多几分审视与估量, 选择中找准真理的重量。当歧路亡羊, 墨子会嚎啕大哭, 是因为没有心灵之灯为他导航;孟子“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的霸气, 就是“当仁不让”思想下的个性张扬。当你不熟悉情况, 多询问询问, 恰好似“入山问樵, 入水问渔”, 是找到捷径的良方;可是正直与良知要求你这样或那样时, 你就该勇往直前, 千万别回避, 别退让!
听取心灵的召唤吧, 不要师心自用, 也别全盘吸收。当你有心灵之灯为你导航, 你的生活之路才能走得坦坦荡荡, 让爱你的和你爱的人心中充满阳光!
【亮点透视】本文高分是由于“精华语段”的设置。文章主体用三个以“是的, 听从心之召唤”为骨架的排比句。大力开合, 将自己的才情完全展示给了阅卷教师。诸如排比、对偶、比喻、呼告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娓娓而谈的倾诉语调、精致选配的词语, 恰切的引语点缀, 乃至段落的匀称。处理得颇具匠心。
三个主体语段就是才情的模板, 就是获得高分的“撒手锏”。
二、技巧归纳
“精华语段”应在文章的开头、主体、收束部分分别设置。
1.“开头”设置要本着“首句标其目”的宗旨, 如李渔所言“开卷之初, 当以奇句夺目, 使之一见而惊, 不敢弃去”。在方法上, 可以设置疑问, 吊起人们的胃口;可以单刀直入, 切入正题;可以运用修辞格, 营造一种氛围;可以抒情开篇, 拔动读者的心弦;可以引用名言, 显得精炼又深刻。如, 《英雄》的开头, 就是以“点染”见长。
2. 中间部分, 古人称为“猪肚", 要符合大肚能容的原则。其要求就是事例丰厚、铺排有力。如《听取心灵的召唤》一文, 三个以“听从心的召唤”开头的排比句段犹如字字珠玑, 其色满目可见, 其声满耳可闻。
3. 收束部分, 古人称为“豹尾”并强调指出, 作文要“善救首尾”。李渔也说“终篇之际, 当以媚语摄魂, 使之执笔留连, 若难遽别”。好的结尾应该是符合“大家之文, 于文之去路, 不唯能发异光, 而且长留余味”。这里所谓的“媚语”, 所谓“长有余味”就是制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收束的好, 会使文章浑然天成, 大添异彩, 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神效, 或以肺腑之言收束;或以诗情画意见称;或以圆合首尾结束;或以促膝交谈封笔。
巧妇难为无米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以为,有些考生语言低幼、思想平庸、作文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还是课外阅读贫乏。黄山谷说:“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不阅读,你的文章怎能摆脱平庸?
那么,如何加强语文课外阅读呢?
1,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学好课本知识是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由课内精读向课外延伸扩展。可以节选文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扩展;可以某篇名作为基点,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或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
2,博览和精读相结合。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文献,用咬文嚼字,深思广虑的精读法;一般欣赏性的作品,多数用“观其大意”的略读法和“一目十行”的快读法。精读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略读是要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不必一致。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大家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另外,大家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学会积累,要摘抄名言警句,对重点段落要圈点批注,做好读书笔记。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一般都有几本厚厚的随笔集。
当然,课外阅读往往不会立竿见影,但“厚积薄发”的道理大家都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满分得主不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吗?没有对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熟稔于心,怎会有《赤兔之死》?没有对文学经典《红楼梦》的细嚼慢咽,怎会有《宝钗喊冤》?……“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博览群书,头脑“内存”大了,写作时分析理解能力强,文章自然就不同凡响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大家可以看看这篇2009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既是样卷的首篇,也是样卷的压卷之作。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买阿玛尼回家当抹布使。”语不惊人死不休,开篇便先声夺人。接着,“我给这种品牌时尚下个定义,时尚的本质就是绑架女人的头脑,然后索求男人的腰包。”“超级女声想唱就唱,于是,这种唱之时尚我也给下了定义:愚者自愚,娱者娱人。”“头之时尚,我也赐个定义:脑袋里的东西越来越少,脑袋上的花样越来越多。”“杜拉斯说:写作,是一场暗无天日的自杀。我觉得,自杀未免太奢侈了。于是这种博客之时尚我还给配个定义:就是把所含口水成分差不多的人集中到一个圈子里去吐。”亏她想得出来,一连串的机智深刻的“时尚定义”,出语警拔,如老吏断狱,令人不禁拍案叫绝。最后:“记住,品味时尚,所谓的时尚,可以咀嚼,可以回味,但万万不可以下咽,就像嚼口香糖!”一个“豹尾”,回味久长。真是一篇见识非凡、文采斐然的考场佳作!
笔者阅卷回校后欣闻,此文出自我的学生刘丽丽之手。笔者曾教过她一年。她博览群书,广泛涉猎,随笔中常常是妙语连珠、火花进发,语言犀利、见解深刻。因此,她在高考舞台上的绚丽绽放也是顺理成章。
在艰苦紧张的阅卷中,常常有“两三点雨”、“七八颗星”闪耀在眼前,那语言的灵动、思想的魅力让我们倍感清凉与舒心。笔者忙里偷闲,抄录部分,姑且取名为“时尚语录”。现摘录于兹:
时尚语录
1,时尚如一个圆,起点也是终点,沿线走,还会回到原地。
2,人在风中立,哪能不吹风,在时尚的风潮中,关键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于时尚,没有必要作太多的表扬和批评。
3,心怀传统,紧跟流行,双脚踏在时尚的阶梯。传统是水,流行是乳,水乳交融才能成为一幅妙手丹青的盛世蓝图。传统在左,流行在右,于旧俗于新潮的交会点,我们品味到什么是真正的时尚。
4,不必鄙视今天的山寨。说不定将来的世界500强也有今天的山寨,谁又能肯定当今的500强没有昔日的山寨呢?
5,品味时尚,犹如狂欢后置身于寂寞的冷场,品到的是激情后的失落,尝到的是迷恋后的苦涩。
6,我始终固执地认为:时尚是一杯可乐,溢满了泡沫,刺激而新奇,炫目而短暂,就像精神鸦片,一饮而尽后,只剩下一阵快感,一个饱嗝。
7,我以为,对美的毫不做作的发白内心的诠释,就是最纯净的时尚。
8,邓丽君歌声悠扬,使人们的心灵恢复了温度;她温柔甜美,为人们铺下抒情的芳草地。她是一位破冰者,她把一个时代的文化真空变成一个人的时尚星空。她是赞美生命讴歌爱情的开拓者。抚慰人性从品味时尚开始。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如何才能让阅卷老师“暗点头”呢?你看,以上这些“语录”风格不一、异彩纷呈,比喻贴切传神,语言精练简洁。或抒性情,但并不矫情;或写哲理,但非大道理。尤为突出的是语言中透着一股哲学的味道,它们不是简单的褒贬,而是理性的思考。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观点的阐发注意尺度和形式,既符合生活的真,又符合人性的善,不偏激、不虚美,也不唱高调,因而散发出思想的魅力。这些充满灵性和个性的文字,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言语的诗性和智性的适度把握。
【阅卷体会】推荐阅读:
中考阅卷感受06-28
网上阅卷系统介绍07-23
高考语文阅卷方式09-12
高考阅卷总结(答题技巧)06-27
阅卷管理与监测系统10-09
刑事案件阅卷方法10-17
高考化学阅卷之我见07-16
从中考阅卷谈语文命题10-15
考研英语阅卷 高分策略10-17
教师听课体会心得体会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