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政治试题(精选7篇)
一、2011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题评析
2011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继续保持在知识交汇处命制试题的原则,注重对探究性问题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水平和学习潜能的考查。本套试卷与往年试卷相比,在分值的分布、不同类型解答题在试卷中的位置和解答题的考查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较好地实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原则。
(一)稳中求变,重在理解。
2011年数学试卷仍然是12道选择题,6道填空题和8道解答题,共26题,总分值仍为120分。本卷在整体框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一些重要的内容和同类问题进行了较好的变式考查,具体表现为:
1. 典型问题的连续性。
初中数学中的许多典型问题,都是每年中考数学重点考查的内容。除了方程、函数思想,统计意识,猜想、探究、、计算、证明类试题外,单纯探究规律性问题,以其呈现形式的多样性、数学思考的深刻性、探究方式的广泛性等特点,成为河北省中考数学每年都坚持考查的内容;另外,由于高中新课程中新增了算法初步的内容,以程序框图的形式呈现问题,既为将来高中的学习做好铺垫,也培养了学生程序化意识,此类命题方式,也成了河北省中考数学近几年所坚持的一种成功模式,具体表现为:
(1)探究规律类问题。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中,每年都会以不同的呈现方式、新颖的问题视角,对探究规律性问题进行考查,较好地检测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
2009年的第12题———探究正方形数和三角形数之间关系的问题;
2010年的第12题———探究骰子翻滚和旋转所构成变换的规律性;
2011年的第18题——根据新定义的“移位”概念,探究“移位”的变化规律。
(2)程序框图呈现问题。在近几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题中,均有一道采用程序框图来呈现题目要求的试题。这种设计既体现了将具体问题程序化的过程,又增加了试题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已有的数学学习水平。例如:
2009年第11题——用程序框图给出一次函数解析式的获得过程;
2010年第20题———用程序框图给出了光点的运动过程;
2011年第12题——用程序框图给出两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获得过程。
2. 同类试题的转化性。
在河北省中考数学相邻两年的试卷中,几乎每年都有几个“姊妹题”。它们都是对重点内容的同类变式,但同样需要学生对内容的真正理解才能正确解答。这种命题方式较好地体现了试卷的稳定性。例如:
(1)数轴与特殊四边形的有机结合。2010年第14题:如图1,矩形ABCD的顶点A, B在数轴上,CD=6,点A对应的数为-4,则点B所对应的数为。
2011年第14题:如图2,已知菱形ABCD,其顶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1,则BC=。
(2)两个正多边形重叠部分的周长。2010年第10题:如图3,两个正六边形的边长均为1,其中一个正六边形的一边恰在另一个正六边形的对角线上,则这个图形(阴影部分)外轮廓线的周长是。
2011年第14题:如图4-1,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到图4-2,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二)变中求新,突出能力。
2011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的“稳”是相对的,“变”才是根本的。整套试卷在分值的分布、解答题的位置和考查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试卷的整体难度并没有增加,特别是两道压轴题的难度反而有所降低,命题者想提高平均分的意图,以及“使当前数学教学通过‘题海’训练的办法来达到降低试题难度的习惯受到应有的冲击”的目的基本上得到了实现。具体调整如下:
1. 调整试题内部分值的分布。
2011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在总分值120分不变的情况下,对试题内部分值的分布进行了调整。如选择题7~12题,由原来的每题2分调整为每题3分,各增加了1分;解答题21~24题,每题比去年减少了1分,压轴题25题比往年减少了2分,改为满分10分,目的是向基础知识部分倾斜分数,保证学生整体的平均分有所提高。
2. 改变解答题的呈现方式。
为改变过去解答题程式化的试卷结构,2011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的八个解答题的位置相对于往年的试卷变动较大。例如,将几何的猜想探究证明题,由原来24题的位置,降低难度后前移到23题;将创新型试题(关于圆的探究题),由原来23题的位置,移到了25题,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3. 变换解答题的考查内容。
为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和复习质量的提高,尽量减少一线教师试图通过猜题押宝来提高考试成绩的做法,2011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的八个解答题,在规定考查范围内,围绕着支撑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思想和方法,对试题进行了大胆的调整。例如:
(1) 19题:过去每年均考查数与代数部分单一的知识点(2010年直接考查解分式方程的能力;2010年以前侧重考查分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而2011年则改变为考查二元一次方程和整式化简求值的复合题,比原来此位置的试题明显加大了综合的力度。
(2) 20题:往年均以几何中重要、核心的内容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11年则从作位似图形出发,考查学生运用勾股定理求四边形周长的能力。如果学生对几何中非重点内容———位似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不牢固,第二问所提出的问题将无法解决。因此,本题考查的侧重点还是以几何中的核心内容为主较好。
(3) 21题:把纯概率问题作为8分的解答题进行考查,替代了往年重点考查学生统计知识为主,并恰当渗透统计与概率之间联系的试题。这种做法与课程标准对概率内容的要求和概率知识在教学中所占课时比例不太吻合,有加大概率要求的倾向,值得商榷;同时,本题中的注解(若指针恰好指在等分线上,当做指向右边的扇形)部分,也极易引起学生的误解(部分学生将指针恰好指在等分线上,也看做了一种情形)而产生错误的解答过程,如果采用如下的注释:若指针恰好指在等分线上,需重新转动转盘,就会避免学生产生理解上的错误。
(4) 22题:将传统的列分式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赋予新的视角,替换了往年单纯考查函数知识为主的试题。这种做法,关注了对数学模型化思想本质的考查,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更加注重在所有基础知识上下功夫,而不是在考试形式上费心思,具有较好的教学导向作用。但是,本题在题干和两个问题的呈现上,存在逻辑矛盾,应引起命题者的关注。
(5) 23题:在近几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中,均在此题位置上安排了“创新型”试题,这种模式在2011年进行了改变,将原来24题位置上的几何猜想探究证明题,合理融入了尺规作图的要求,使常规的探究证明题变得鲜活,富有生气,同时还适当降低了推理证明的难度前移上来。这种做法更有利于教师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素养的培养。
(6) 24题:将考查一次函数和统计知识有机融合的试题,替换了以往的几何猜想探究证明题。本题结合保鲜品的运输问题,借助图表、图象和统计图呈现信息,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确定函数解析式和解不等式的能力,以及结合平均数和统计图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决策的能力。本题较好地实现了把一次函数和统计知识有机整合的目的,较好地考查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运用信息合理决策的能力。本题如能对图表中运输单价、冷藏费单价的单位加以注释,将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挥。
(7) 25题:将原来典型的创新型试题,加大探究力度后,由原来的23题后移到“压轴题”的位置,起到了降低以往压轴题过大运算量的目的。
本题是考查“课题学习”要求的成功范例。它以简洁的题干和清晰、准确的图形,通过“思考”和“探究”栏目,采用层层递进的形式提出问题,以扇形在平行线之间的旋转变化为背景,以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深刻理解为结论,灵活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以及三角形全等、等腰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自然而深入地考查了学生在图形变化过程中寻找不变量的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本题的正确解答需要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操作、猜想、探究、论证及求解的过程,这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始终渗透在解决问题的每个环节之中。事实上,本题中无论是填空,还是解答部分,一旦学生对问题情境和概念理解之后,就能快速、准确地运用相关定理获得正确结论,计算量较小。作为“压轴题”,本题较好地改变了以往学生仅凭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也能拿高分的现象,成功实现了减少过于繁杂的计算和过难几何论证的目的。
(8) 26题: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往年的考查形式和呈现方式出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题以运动变化的抛物线为背景,采用层层递进的设问方式,将代数与几何的基础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较好地考查了二次函数与点的关系、矩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等知识,以及学生在运动变化中寻找不变量的能力。本题形式新颖,综合程度较高,不让猜题押宝者有可乘之机,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较好地实现了区分不同数学学习水平学生的目的,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
二、2011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题对教学的启示
2011年的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突破了已有的框架和模式,真正实现了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在知识交汇处命制试题的原则,突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加强了对探究性问题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正确引领了数学教学的方向。下面结合本套试卷所蕴含的教学导向,提出如下建议:
1.抓好基础,提高技能。
本套数学试卷全面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内容涵盖了课程标准中的全部一级知识点和主要二级知识点,并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合理渗透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之中,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繁杂的运算和较高逻辑推理的要求。整体上看,本套试卷特别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容易题和中等题达到了80%以上。
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中了解知识;在体验中理解知识;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我们的系统复习,必须要以课程标准为总纲,考试说明为指针,教材为依据来进行。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不“超纲”,突出重点又不“遗漏”,始终坚持夯实“双基”的理念不动摇,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不改变,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及时归纳,形成系统。
在2011年河北中考数学试卷中,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各版块知识有序呈现,课题学习的要求恰当渗透其中,较好落实了以学定考的要求,关注了整卷的和谐性和试题之间的有效搭配,使考查功能之间形成合理的支撑,较好地实现了试题在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相互校正随机误差的功能。
当前,所有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均采用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混编的形式呈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和复习,必须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用好、用活教材,真正发挥出教材的示范作用。注意将课本中重点例题、习题进行变式与引申(在中考试题中有相当多的题目是课本例题或习题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切实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形成过程,并要做到及时进行归纳和梳理,将知识内容及时条理化、系统化,实现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
3.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在2011年河北中考数学试卷中,“活题”较多,大多数试题都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和不同视点的设问,实现对数学思想方法不同程度的考查,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空间,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在数学思考和数学活动过程等方面的能力,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因此,我们的教学和复习,在关注知识和方法的同时,更要重视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猜想、验证的思维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切忌就题论题、就事说事的教学方式,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经历“举一反三”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目的。
三、对2012年中考数学备考建议
2011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对试图通过采用“题海”训练的办法来达到降低试题难度的做法真正受到了冲击,因此,我们的复习备考工作,必须要摈弃枯燥的“题海战术”,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这一目标在课堂上如何才能实现呢?以下做法,仅供参考。
1.问题设置——以教师为主。
教师要沉入题海,精选符合学生实际、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要求的问题,呈现给学生。
2.问题解决———以学生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
让学生各尽其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的从自己的同伴中受到启发,能力得到提高,实现一题多解或多解归一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如何在具体问题中得到应用的。
3.问题拓展———师生一起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开阔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教师或部分学生抛砖引玉的问题,使学生在已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拓展出新的问题,实现一题多变,落实多题归一,开拓思维空间。
4.归纳提升———师生一起归纳概括、总结提升。
此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必须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要围绕着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进行归纳提升,使学生凌乱的知识得以梳理,发散的思维得以有效的回笼(此过程也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堂结束前,可以在课内任何一个需要总结的环节中实施),真正实现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反思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5.及时反馈———教师所提问题、作业和检测,要及时检查和批阅,并及时反馈。
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布置的作业和进行的各种类型的检测,必须要做到反馈及时。即课堂问题反馈及时;作业问题反馈及时;检测情况反馈及时。教师要结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思路和策略,及时改进复习方法,确保复习课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2011年河北中考数学试卷,虽然变动较大,但是,它仍然较好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依据考试说明,又不照搬,较好做到了推陈出新。我们只有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吃透考试说明,按照试卷导向,依据教材内容,把夯实“双基”、提升能力始终作为我们数学教学和复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2]河北省教育厅中考中心.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S].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1:55~108.
[3]赵国尚.河北省2010年初级中学教育质量分析评价报告[R].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1:54.
选文中的小车夫性格倔强,自尊心很强,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年龄和中考考生相仿,考生容易对其产生亲近感。设题点选得巧妙,指向性强,突出考查了考生对选文主旨的理解情况。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亮光;人一踏上去,就可能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清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降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三十六枚吧!”“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价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近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到了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坐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来。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有校改)
1.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阅读后的感悟。(3分)
2011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目是《陪伴》。相比起国内其他地方的中考作文题目,甚至比几个省份高考的“坑爹”作文题目,河北省中考作文试题堪称妙手。去年,《来了》就颇得考生的好评,今年中考作文题目依然精彩。
(一)该题目的精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题目的含义明显,考生不会跑题
最近几年,一些中高考作文题明显“坑爹”。如《拒绝平庸》之类,确实把考生弄得云山雾罩。而《陪伴》一下子就让考生找准了立意的位置。像中高考这种在人生中堪称里程碑意义的考试,作文题目必须难易适中。至少,命题者要让考生明白出题者的意图,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如果出一些让考生“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的题目,考生短时间琢磨不透,就会影响作文的速度,降低作文的质量。
因此,《陪伴》既能使优秀考生写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又能是平素作文犯难的学生不愁没东西可写,可谓照顾到全部考生的情绪。
第二、有利于考生准确把握作文的体裁
初中生作文在600字以上,多倾向于写记叙文。去年的《来了》,是一个主谓词组,有助于学生写记叙文。今年的《陪伴》,从词性上看,倾向于动词,更有利于学生写记叙文。假如出《理想》这样的标题,词性是名词,学生对作文的把握就遇到一些难度。至少,以此为题,写初中生比较熟悉的记叙文,难度就大了。
因此,对于初中生的写作特点而言,《陪伴》这个题目出得非常精妙,学生能顺利地掌握好作文体裁,写作的思路很快就能铺就。
第三、有利于考生从不同的领域寻找写作题材
人生路上,总是有很多事物陪伴着孩子们成长,因此,就作文的题材选择范围上看,这个作文题目为考生展开了广阔的取材空间。就作文取材范围讲,基本有以下四方面:一是个人成长中的情感,譬如亲情、师生情、友谊等,考生顶不济也能想到父母亲情在个人成长中的陪伴;二是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譬如书籍、试卷、书包、日记、小树林、林荫道、小河流等,每个事物,都能印证青春岁月中的生活片段,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情。三是社会思考:环境、住房、道路等,都能在考生的成长中留下回味,考生的思维能上升到比较高的层次。四是生活感悟,如智慧、忧愁、热爱、感恩、烦恼、劳累等,看似无形的东西,也可以聚焦心灵世界的感悟。
即使考生写不了一篇叙事特色比较浓郁的记叙文,也可以采取并列段结构,依次递进,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甚至,写一篇议论文,也可以比较轻松地找到了各类论据。
四、对准了考生对作文的备考,又包含了一定的难度
相信很多初中学生对中考作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无论作文题目怎么出,情感关怀和成长体验都是作文备考的重要内容,而《陪伴》正切中了孩子们考前的准备。温暖、亲情、感动、感恩等立意,都能通过不同的抒情方式,与“陪伴”产生题意的切合。换言之,考生把备考作文拿出来,改变一下各个段落中的抒情方式,甚至像“糊膏药”那样,把“陪 1
伴”不时地夹杂进作文中,立意就不会跑题。因此,有些考生会产生“逮住了”的感觉,甚至把以前写的作文,套改一下就完事大吉。
不过,既然这么容易写,阅卷老师在打分时,总是要分出良莠来,因此,写一篇出类拔萃的高分作文并不是考生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一味地写父母、老师、同学的陪伴,囿于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作文就不容易出彩。好作文既要独辟蹊径,写得独到,还要有文采,有感悟。如果作文能写进对人生、对社会、对成长的真实感悟,又显得与众不同,才能被阅卷老师高高兴兴地打个高分。
(二)写《陪伴》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一是戒俗。考生既要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和情感写,又要写出新意来,不能人云亦云。换言之,如果你写的陪伴你的事物,别人也有,或者跟别人写的大同小异,你的作文就显得落于窠臼。譬如,写中考前或成长中妈妈对自己的体贴,就很难出新意。因此就母爱的关怀而已,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同样写母爱,你可抓住母爱的一点,聚焦放大,写出自己的特色来。譬如我写这篇文章,写到的是父爱,但我一直围绕父亲那双眼睛来写,写各个时期父亲那双眼睛的含义,尤其是提及父亲对我少年时期的训斥和体罚。这种素材,一般学生是没有的,读者很容易理解,又容易得到共鸣,而且有新意。
二是戒耍弄技巧。有的考生弄题记。有的考生喜欢耍弄比较花哨的开头。写《陪伴》用不着耍弄很多的噱头。在中高考时,切忌让阅卷老师看两眼,还没发现你“入题”。这种作文,要靠题材取胜,靠感悟取胜,写第一段,告诉阅卷老师,陪伴你的是什么就行了。阅卷老师接下来就是读你的作文,看那些事物是怎么陪伴你的。不要让老师察觉到你在玩弄技巧。弄不好就弄巧成拙了。
三是既要抒情,还要有感悟。陪伴,能使自己的心灵涌现出一股感动,一股温暖,但是光有抒情还不够,还必须写出自己独到的感悟。如果学生在写作中总是赞美母爱父爱师爱的伟大,写自己的感激之情,那么,仅仅抒发自己的情感。窃以为,陪伴之后,你得归纳出属于自己的感悟。有了感悟,才提炼出生活的哲理。
因此,如果我是阅卷老师,读到学生的抒情,会给一个差不多的分数,但是如果缺乏恰到好处且精彩独到的感悟,我会吝啬自己的高分。
四是切忌语言的平淡。这种记叙文,在叙事之后,必须有打动人心的抒情。这种抒情比喻涌发出一种澎湃的流畅的阅读快感,否则,阅卷老师的铁石心肠就难以打动。因此,写这篇作文,尤其是开头结尾时,语言优美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非常到位,就容易得高分。
(1-4题 18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3分)
(1)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2)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空1分,共4分)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把游览山水的乐趣寄托在晏饮之中的句子是: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共5分)
王府井是北京最负胜名的繁华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牌匾高悬,人头攒动、川流不息。进入商店,种类繁多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条全长约3华里左右的大街,以其宽阔的胸怀,每天迎接着近百万人次的八方宾客。
(1) 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攒( )动 ②目不暇(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3)文中加线部分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
答: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共6分) ,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宇数不限)(2分)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
答: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2分)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
答:
(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2分)
答:
第二部分
(5~23题 5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9题。(1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妄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丧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7、“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
现在用来形容 。(2分)
8、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9、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0~13题。(11分)
计量雨滴
①雨是从云层降落的水滴.雨滴有大有小:瓢泼大雨的雨滴直径一般有3—4毫米,最大可达7毫米,而毛毛细雨的雨滴直径则在0.5毫米以下。
②为了测定雨滴的大小,人们设计出许多方法,比如雷达观测法、光学雨量计法、摄影法、面粉球法和色斑法等。
③雷达观测法和光学雨量计法可实时、大面积地观测包括雨滴粒径及其分布在内的降雨基本特性,一般只应用于天然降雨的观测。摄影法是用摄影机拍摄出正在下落的雨滴的相片,然后在显微镜下测量出该雨滴的粒径,非常适用于实验室内观测模拟降雨。面粉球法是将雨滴收集在盛有面粉的容器中,雨滴与面粉接触后,每个雨滴就产生一个小小的湿面球,烘干后称重,测出每个雨滴的大小。色斑法是通过测量雨滴在相同材料上形成的色斑大小推知相应的雨滴粒径,是历史悠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
④也许有人会问,计量雨滴的大小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啦!
⑤下大雨时,雨滴击溅可能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表层空隙减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结’,雨滴过大,还会打伤幼苗。因此,观测雨滴是研究天然降雨和人工模拟降雨特征及设计人工降雨装置的一项重要工作。
⑥下大雨时,不少电视频道也会开始“下雨”,影像变得模糊不清,移动电话也会出现杂音变大的情况,这是雨滴对电磁波的.散射衰减作用造成的。雨滴大小不同,散射衰减作用也不同,所以测量雨滴的大小就成了解决这个通讯传输难题的前提条件。
(选文有改动)
10、请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答:
11、文章第④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答:
12、文章第⑥段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答:
13、农田喷灌时,要把水滴直径控制在3毫米以下。这是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根据。(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8题。(13分)
谈“忍”
①不知从何时起,“忍”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一些年轻人穿着印有“忍”字的T恤衫招摇过市,肩膀上、手臂上刺着“忍”字以自我标榜;一些成功人士,也把写有“忍”字的条幅装裱后悬挂在显眼处,以自励自警.
②“忍”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力提倡和宣讲的,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倡导“忍”。但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忍”,并不是一味地叫人忍让、忍受和忍耐,并不是委身以求志、苟且以偷生。今人标榜“忍”,也不仅仅为求得一时的风平浪静、无所作为。相反,它暗含着等待时机的策略、隐而不露的智慧。“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是在冲锋前对自己爆发力的凝聚。因为机会不可能俯拾皆是,它需要认真寻找;力量也不可能随时都有,它需要慢慢积蓄。
③“忍”是有大小之分的。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小忍,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著书是大忍。由此看来, 。难怪有位名人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了。
④不过“忍”似乎总与寂寞相伴。寂寞是一种环境,是一种历练,耐得住寂寞是做学问、成大事都必须达到的境界.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这方面可作为后人的典范。他少年成名,但不为名利所动,而是潜心书斋,求学海外,进一步提高自己。晚年更是能耐得住寂寞,拒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不出席各种公共场合。有人看到他的文章后慕名来访,他说:何必非要看到下蛋的鸡呢?他于大都市中避居一角,读书,静思,冷眼旁观人生与社会。他不愿成为主流,成为主流,只能给思考、创作造成累赘。要知道做学问、搞研究是一个非常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和诱惑,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倘若背离其正道,醉心于镁光灯下,热衷于出风头,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⑤不可否认的是,“忍”的过程似乎总是痛苦的,总伴随着身心的煎熬。但也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磨砺意志,锤炼本领,增益所不能,承担起天降斯人之大任。
(选丈有改动)
14、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答:
15、结合上下文,为文章第⑧段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3分)
答:
16、结合具体语境,说说文章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含义。(3分)
答:
17、文章第④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2分)
答:
18、根据你对文章第②段中“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这句话的理解,补写一个实例。(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9~23题。(15分)
江南陶公柳
①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江南陶公柳率先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最早报送春的信息。
②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舒展,弥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③漫步在陶公柳林间,沉醉在圣洁的山水中,我仿佛看到晋武昌(今鄂州)太守陶侃正向我们款步走来。他虽身居高位,但决不居功自傲、养尊处优,始终克勤克俭,以爱民和清廉流芳后世。他在征战生涯的41年中,有30年是在鄂州度过的。在鄂州期间,他曾带领官吏和百姓植树造林,在武昌城四周广植柳树。“陶公柳”、“武昌柳’’之名由此而来。唐代诗人钱起在《晚泊武昌》中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孟浩然在《溯江至武昌》中云:“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千百年来,陶公柳经南北隋唐之风,沐宋元明清之雨,绿染千年古城,焕发人文光芒。
④陶公柳,是坚韧的树木。它适应力强, 不怕严寒酷热,不畏水涝干旱,即使被害虫咬光叶子,被烈焰烧焦树冠,甚至被雷电拦腰劈断,只要春风一吹,那深埋于地下的根须,便破土发芽。初春之际,冰冻刚解,春寒料峭,它顽强地吐露出芽苞,率先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
⑤陶公柳,是宽容的树木。在一棵棵、一排排陶公柳下,有草坪、月季、小黄杨等,它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同抗击严寒酷暑。
⑥陶公柳,是质朴的树木。它没有松柏之风、翠竹之节,也不像腊梅暗香浮动、牡丹婀娜娇艳。它质朴无华,恬静淡泊,不事张扬,默默奉献。它浑身是宝:枝条可制成柳篮、柳筐和柳箱等,树干可加工成桌、椅、床、柜等家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叶、茎、皮、根皆可入药,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可以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具有良好的环保价值。
⑦陶公柳,本是一种很普通的大众树木,但它早已融合到中华历史文化之中,历尽千年沧桑却依然美丽。
⑧陶公柳是鄂州的象征,我爱江南的陶公柳。
(选文有改动)
19、简述“陶公柳”这个名称的来历。(3分)
答:
20、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答:
21、“陶公柳”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简要概括。(3分)
答:
22、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
2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第 三 部 分
(24题 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50分)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一位智者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他们的话都道出了反省对于成长的意义。请你以“反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⑧文体自定;④不少于600字
2011年河北省中考英语试题,既注重基础,又有部分试题灵活开放,使得整篇试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拔性。
试卷在结构上与2010年基本一致,其中听力第四题的材料由四篇减为三篇,题量10道小题3-3-4每小题1分,总分值不变,其他题型保持不变。
试题特点:
一、注重知识与语境的结合。2011年英语试题通过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考查,衡量了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整个试卷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些知识点,而是将基础知识的考查通过一定的语境来实现。基础知识立足于课本,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教学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强调运用,贴近生活,选材丰富多样。完型填空讲述的是一篇明信片的由来的说明性文章,阅读理解中文章选材丰富,比较贴近生活,且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仅次于作文的重要内容, 分值高, 阅读量大, 设题灵活, 变化多样, 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重灾区”。仅以2014年中考语文为例, 试题中有第4小题、第三大题、第四大题, 共计10题属于现代文阅读, 合计分值32分。分量不可说不重。
要全面达成《考试说明》中的阅读目标, 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我认为对文本的阅读需要有以下四个层次。
一要读懂。任何阅读文本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呈现角度, 就像物体都有里外两面一样。内容是指写了什么, 形式是指怎么写的。内容有虚实之分。实, 主要指人、事、物、景;虚, 主要指认识观念、思想感情。读懂就是弄清阅读文本的内容, 明了阅读文本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或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或阅读文本的中心论点及其支撑论点的主要事实和道理以及阅读文本蕴含或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这是阅读的最低层次。比如回答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 捕捉主要信息, 指出写作原因、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等题目都需要读懂。像2014年第4题的 (1) 小题给新闻拟标题、14题指出中心论点以及19题回答文章题目的作用等。无论是生活中的实用阅读还是考场上的应试阅读, “读懂”永远是第一位的, 是起点, 是基础, 是底线。如果没有读懂, 回答阅读题是不可想象的。读懂是对阅读文本内容的整体认知和把握。
二要读透。所谓“透”, 就是透彻, 就是分析研究文本的表现形式。在明白了阅读文本的中心和主要内容后随之要弄清阅读文本在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 包括体裁、表达方式、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等。把文本中有关布局谋篇、选材组材、写法运用等各个方面的特点读出来, 才算是“读透”。这是阅读的进一步深入, 可以从文本汲取营养、精华, 模仿学习文本的写作手法。比如回答2014年17题事实论据及其特点、22题对文章对比手法的认识等题目都需要以读透为前提。读透是对阅读文本表现形式的理解和认识。
三要读细。这是对阅读文本的深层发掘或面上的扩展, 是结合自己的阅读目的或题目要求去反复品味、咀嚼相关段落、语句、词汇等, 解决有关问题。这个“细”, 包括段的主旨和作用, 线索的呈现形式及用意, 句子的含义和特点, 修辞的选用及效果, 运用语汇的功力和技巧, 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意义, 根据试题指向到原文找出根据等等。读细可以解决阅读文本中一定区域内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细微问题。“细”, 就是不能粗枝大叶, 不能走马观花, 要沉下心思, 仔细阅读, 深入探究。比如回答2014年第15题, 说出“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第16题确认一句话的修辞方法并说出表达效果、20题阐释一句话的含义、21题对一句话进行赏析等都需要读细。读细是对阅读文本局部、细节的评价和赏析。
四要读出新意。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提出“有创意地阅读”, 即要创新阅读。“读”本身是吸纳、接收, 不是如写作那样的输出、反馈。要做到“有创意”, 就需要变被动地阅读为主动地阅读。自主探究文本隐藏的信息、深刻的内涵, 品味作品构思的特点、内在的美质。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 关于一篇阅读文本新意的答案也肯定不是唯一的, 而是百花齐放式的。如果能读出阅读文本的新意, 就可以出色地答出诸如写读后感, 为人物写颁奖词, 以人物的口吻写一段话, 续写论据, 给阅读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就文本的具体内容或写法谈自己的看法等等许多开放性试题, 从而夺取现代文阅读的最后胜利。2014年4题的第 (2) 小题谈谈对“孝”字的看法一题, 表面看与原文关系不大, 可以脱离原文作答, 而实际上恰恰是这种貌离神合的题目才更需要有创意地阅读。
阅读时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读和想。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古代的“学”就是指读书, 是广义的“读”, 而考场上对试题的“读”也是一种学习, 是狭义的“学”。在平时训练和考场答卷时, “读”和“思”是共存的、同步的, 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方。
怎样阅读才能达到上述四个层次的要求呢?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用浏览的方式快速阅读, 可以用指读的方法深入阅读, 可以用跳读的方法有目的地阅读, 还可以用默诵的方法反复阅读相关句段, 深入揣摩。当然, 四个层次不是一定要读四遍。平时进行阅读训练时, 可以从读四遍入手, 一遍解决一个层次的问题, 随着阅读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只要仔细地读, 深入地想, 读两遍甚至一遍也可以完美地完成答卷任务。
在动笔解答阅读题目的时候, 还要做到四个“顾及”:一是顾及阅读文本的中心, 不论是关乎整篇的题目还是牵涉局部的题目, 答案都要从文本的中心出发。二是顾及阅读文本体裁, 无论是文学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本, 答题语言都要注意体现文本的体裁特征, 学会使用语文知识术语。三是顾及作者感情, 答案反映出的感情基调要与文本本身切合一致。四是顾及试题要求, 问啥答啥, 扣紧题干, 赋分高的试题最好分条写出答案。
读时注意四个层次, 想时、写时注意四个“顾及”, 答案才可避免答非所问、言不及义或不得要领、南辕北辙, 进而无法得分的后果。
二、作文
作文题是语文试题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题, 历来被教师、学生、家长重视而得分又经常不够理想。如果能够大幅度提高作文成绩, 那么语文学科的总成绩将会得到改观。怎样提高呢?从理论上说, 平时在于认真观察、感悟生活, 多读多写;而考场上的限时作文, 就要掌握四个层次要求。
一是写对, 就是与题目相符、相配, 这是基本的要求。考场作文从命题形式看, 有题目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大类。题目作文有全命题、半命题之分, 另两种类型大都要求“三自”:自拟题目、自行立意、自选体裁。作文考试不论怎样命题, 对学生来说都是被动作文, 是执行指令的作文, 不是平时的写日记、随笔或有感而发的自由写作, 所以也就有了“对”与“不对”的区别。所谓“对”, 就是要与印在试卷上作文题目下的所有文字———不论是题干上的还是“要求”里的———吻合。这大致包括拟题方式、文章体裁、内容题材、话题范围、材料使用、字数限定以及一些特殊的单项要求等。比如, 2014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目的题干是“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这等于告诉考生下面有一段文字、有具体要求。文字是提示语:“衣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衣着体现着人们的个性、爱好、修养、追求……它的背后往往有着生动的故事, 有着不同的见解。”由提示语引出作文题目:“以‘这样的衣着’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要求是几年来一直在强调的常规要求:“题目自拟, 文体自定;有真情实感, 不得套写抄袭: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表达;不少于600字 (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些文字明确了话题范围, 对于打不开思路的同学做了必要的点拨。其中的每一条、每一项都要落实到作文里才算是写对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写“对”还指文章要体现正能量, 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观, 反映生活的光明面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也就是“感情真挚, 思想健康”。“写对”是对考场作文的最低要求, 起码要求;如果没有写对, 即使是“一点点儿”没有写对, 也将产生严重后果, 因此容不得半点马虎。还以2014中考作文为例, 如果将“衣着”看成或理解成“衣服”, 那写作的重心就要发生偏移, 导致游离话题之外的后果。
二是写实, 就是内容丰富、饱满, 这是主要的要求。考生在作文上犯的毛病大多情况不是写得不对, 而是写得不实, 内容空洞。所以写实是作文出彩的一个点。写实, 可以使文章通过限定的文字反映比较充足的信息, 显示文字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而“虚”和“空”, 是写作的大忌。不同的文体, “实”的呈现形式不一样。写事情需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特别要把笔墨放在写经过上, 要在围绕中心的前提下把经过写得有详有略, 有曲有直。只有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 文章才显得波澜起伏, 摇曳多姿。写人需要写出人物的个性、有别于他人的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之所以有多种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写人。要写人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 还要注意写好人物某方面的细节, 这样才可以把人物写得特点鲜明, 活灵活现。比如写人物说话时, 在“说”前加上个状语, 把说话的情态写出来, 既充实又生动;写人的行为时恰当使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则既直观又形象。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闰土捕鸟时用了一连串的动词, 形象地写出了用筛子捕鸟的过程, 读来不但清楚明白, 而且印象深刻。写景要写出这一处景物与其他景物的区别, 即景物的特点, 要善于运用形容词和修辞方法, 还要做到有层次、有重点。写说理文章就要遵循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结构上分清引论、本论、结论。写说明文, 要明确说明对象以及本质特征, 说明顺序要合理, 说明方法要恰当。
三是写美, 就是生动、有文采, 这是较高的要求。美, 不是堆砌辞藻, 矫揉造作, 无病呻吟。美在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文章中表现形式是不同的。记叙文, 包括散文的美主要表现在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生动上;议论文的美主要表现在说理的深刻、语言的严密上;说明文的美主要表现在层次的合理、语言的准确上。而不管什么文体, 文章的结构呈现“凤头、猪肚、豹尾”的形式, 才会给人以美感。大头小尾、两头大中间小、一段到底等结构形式都是考场上应该避免的。美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就是“情”。文章传递的是思想, 表达的是感情。没有感情, 或者感情不真挚、不充沛的文章缺少深刻的美, 因而也很难感动读者。文贵有情, 情贵存真。要把文章写得美, 不能排除方法和技巧。在初中阶段, 学生学习了大量课文, 阅读了大量文本, 要善于借鉴、运用从文本中学到的各种写作技巧, 有机地运用到平时及考场的写作中, 以提高文章的水平。比如欲扬先抑、首尾呼应、过渡照应、景物烘托、对比衬托、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想象联想等等, 如果能从这些耳熟能详的方法、技巧中选择一二运用到写作中就会使文章美不胜收。
四是写出新鲜感, 就是要有创意, 这是最高的要求。成语有“独具匠心”这个词, 意思是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 具有创造性。中学生谈不上具有“匠心”, 但是作文确实是考生最能表现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之处。考场作文要想取得高分, 就不能忽视这一点。新鲜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能够出新的地方很多, 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立意出新。立意是确定文章中心, 立意出新, 就是观点鲜明、认识深刻。一则材料或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理解, 可以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有的角度, 虽然与众不同, 但流于表面, 就难以出新;有的角度, 单刀直入, 鞭辟入里, 就可能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比如写《我的叔叔于勒》的读后感, 大多数人会指责菲利普夫妇认钱不认人, 批评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无情;但是有人提出如果于勒是你弟弟, 你会认他吗?然后从人性的角度, 列举于勒好吃懒做, 挥霍父母钱财, 侵吞哥哥应得的遗产等丑陋行径, 于是顺理成章地得出了这样的“弟弟不认也罢”的结论。如果行文论述也充分, 这个立意不但可以让人心服口服, 而且可以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
2.结构出新。虽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但同写一种文体也可以做到与众不同。记叙文大多采用顺叙的结构方式, 但如果采用合理的倒叙或插叙, 就会略胜一筹。议论文一般采用并联式结构, 但如果恰当地采用对比式或递进式就会给阅卷老师带来新的喜悦。说明文很多人采用总分式结构, 但如果较好地选用归结式, 先介绍特征、用途、作用等, 最后点明所介绍的事物, 可能会给读者留下一点悬念, 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好评。
3.材料出新。一切文章都是由写作材料组成的, 因此材料是否新颖, 关乎文章的新鲜程度。在考场作文中, 材料雷同现象较多, 因而形成了不是抄袭却像抄袭的现象, 不免要影响成绩。材料出新就要打破常规, 尽量不使用大家都熟悉的东西, 像大众英雄人物雷锋、张海迪、焦裕禄等等。使用这些材料不是不可以, 但要出新意比较困难。新颖的材料可以使文章充满时代气息, 耐人寻味, 从而取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4.语言出新。相对于前三者, 这点应该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语言的新不是自己生造词语, 而是巧妙使用熟语。很多作文平淡无味就是因为语言贫乏、苍白。为了使语言有新鲜感, 在作文中要注意使用成语, 言简意赅, 信息量大;还可以使用流行语, 生动有趣, 富有时代气息;最好的方法是恰当地引用古诗文, 可以大幅提升作文的品位, 为文章添彩增色。
彰显个性、独辟蹊径、不按常规出牌、反弹琵琶等都是出新。出新需要较高的理论认识能力、较娴熟的写作技巧、较丰富的语言积累, 因此, 才弥足珍贵, 才会获得高回报。但出新也是有风险的, 需要一定的胆识。不能为了单纯地追求“新”而出新。“新”要为表现文章中心服务, 要为凸显文章中心助力, 不能以辞害意, 弄巧成拙。
如果以上四个层次要求都达到了, 作文就会进入高分段的行列, 从而取得理想成绩。
考场作文还需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 审题要细, 提纲要粗, 构思要稳, 成文要快。平时做生活的有心人, 留心观察, 深入体悟, 善于思考, 注意积累;考场才会写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一、考查展现河南形象的河南人物
考查能展示河南形象的河南人物,几乎是年年出现,频率最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河南人物的考查一般有以下四个角度:
1.学习谁——也就是向哪些英雄人物学习,这些英雄人物都是谁?如:(2010年)列举两位在相关活动中评选出的我省英雄模范人物。要想解答好这类试题,首先要熟悉河南的英雄人物及其相关事迹,并且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最好能对不同时期的河南英雄人物各记忆三至五个。
2.为什么——也就是为什么要学习他们,学习他们有什么意义?如:(2005年)这些河南英雄的感人事迹表明了什么?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是锁定“意义”和“影响”,最主要的是对河南的影响、对河南的意义等,这类试题的答案一般固化为宣传河南的话语。
3.学什么——也就是向这些英雄人物学习些什么?怎样向他们学习?如:(2009年)他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这类试题的答案一般聚集在人物的精神品质上,并且这些精神品质具有相通性,也就是这个人物的精神品质在另一个人物身上也适用。
4.怎么学——也就是怎样向这些英雄人物学习?如:(2010年)作为中原儿女,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成为“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的践行者?解答这类试题有两种思路:一种思想是,当我们知道了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有什么精神品质的时候,我们也就知道怎样向他们学习了,其实就是他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答案也就基本出来了。另一种思路是:在看清题目要求的前提下,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的顺序,从初一到初三,看看教材上要求我们具备的品质有哪些,然后把这些需要具备的品质、应该做的事情一一答到试卷上即可。
二、考查展现厚重河南的中原文化
对河南文化的考查也出现得较为频繁,仅次于对河南人物的考查。对河南文化的了解也是我们每一个河南考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对河南文化的考查一般有以下四个角度:
1.有什么——能代表河南文化的都有哪些?如:(2009年)漫步历史长廊,古代的河南留下了哪些“历久”的文化瑰宝?回答这一试题的具体思路为:河南文化的厚重离不开“历史”,我们可以从历史教材中汲取一些素材。
2.什么特点——河南文化自身具有什么特点。如:(2007年)中原文化为什么在海内外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把握河南文化的特点,把这些特点回答出来了,也就答出了中原文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力了。
3.为什么——为什么要宣传河南文化。如:(2007年)宣传、展示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什么积极意义?解答这一类试题一定紧紧把握的是宣传河南文化对河南有什么影响。
4.怎么做——中学生怎么为河南的文化作贡献。如:(2009年)打造文化强省,我们中学生能够做些什么?解答这一试题的关键是要站在中学生的角度,想想中学生能做些什么,一般要把握住这样几个关键词:学习、宣传、行动和斗争,也就是中学生能做的就是:学习什么、宣传什么、做些什么和与什么行为作斗争等。
三、考查体现粮食生产大省特点的河南农业
河南是全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这是河南的最大省情之一,所以试题一涉及到河南经济,必然考查的是河南的农业生产。出题角度主要有:
1.为什么——河南农业为什么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如:(2007年)请你分析一下河南农业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解答这一类试题一般从党的政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农民的艰苦奋斗、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等角度回答。
2.怎么做——怎样发展河南农业。如:(2007年)请你为河南农业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其实解答这一类试题的思路在上文已经论述过,当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的时候,也就知道了该怎么做,主要从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农民、科技等角度回答即可。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要特别注意中央对于农业发展的最新的措施和政策。
四、考查有利于河南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其实上文提到的河南人物、河南文化以及河南农业生产都是河南的特色和优势,如果从这一角度考虑的话,河南的特色和优势是每年必考的。出题角度主要有:
1.有什么——体现河南特色的文物、特产、民俗、景观、品牌等。如:(2006年)你准备向外省的同学介绍些我省的哪些优势?解答这一类试题一定要思路开阔,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地理环境等方面入手,也可从历史文化、土特产、民俗、知名品牌等方面入手。需要提醒的是,我们一定要善于积累和整理,这样便于我们以后查找和记忆。
2.怎么做——怎样为河南的发展作贡献。如:(2006年)你应怎样以实际行动为河南的发展增光添彩?类似这样的题,回答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具备以下两个思想:一个是不要过于去想“河南”二字,想多了就可能不知道答些什么了。第二个是立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看看教材都教了我们什么,让我们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应该做些什么。很多情况下这样多想想,就会有很多的话要说。
五、考查与河南政策相关的教材知识
相对于人物、文化、农业和省情的考查来看,这些内容考查得比较零散,具有偶然性,但都是和教材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的。从出题角度来看:如果当年河南的相关政策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有关,就有可能把这作为材料进行设题。如上表中涉及的内容就有:河南的科技成就、教育措施和重点工程。回答此类试题难度不大,并不需要多了解或多记忆很多东西。解题思路一般有这样三个:
一是直接按照思想品德教材上的内容回答即可。如:(2008年)加大招生指标分配向薄弱初中倾斜的力度有什么意义?答案如:有利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是把答案中的“我国”换为“我省”。如:(2008年)我省科技取得巨大成绩说明了什么?答案如:我省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我省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我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三是把“我省”和“我国”要结合起来。如:(2006年)请你任选其中一项工程,谈谈国家实施这项工程的意义。答案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河北中考政治试题】推荐阅读:
河北中考模拟试题数学06-05
2024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09-14
河北省中考满分作文:说墙07-17
2024年河北省中考理综试卷分析11-03
政治中考试题06-25
2024安徽中考政治试题05-26
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06-21
2024聊城中考政治试题07-04
中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07-13
一国两制中考政治试题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