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精选12篇)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篇1

同样是一个“仁”。

得意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了。颜回一听便心领神会,又问其具体条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朱熹评论《论语》中这一章“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机,非至健不能致其决,故惟颜子得闻之”。孔子数称“贤哉回也”,表现出对颜回的充分信任和嘉许,也能看出孔子十分满意自己对颜回的成功教育。

而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辩,善做生意,家境富裕。子贡有志于仁,每天想要博施济众,但徒事高远,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孔子教他应该从自身做起,可以说教给子贡一个“仁之方”。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迟钝。司马牛问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却是“仁者”。因为司马牛多言而浮躁,孔子实际上是通过解释“仁”来告诫他,促使他以后注意改正缺点罢了。

以上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具有其针对性的,所谓殊途而同归。这种教育方式具体到学生自身也是可行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那种不理睬、不了解教育对象而只管闷头教书的做法是教育之大忌。不能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必然单调,教学过程必然呆板,教育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原故。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冉有与子路二人,后来从政都有成就,多亏孔子的教育有方啊!

心理学上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子路坦率莽撞,可能属于胆汁质;而冉有谦虚谨慎,可能属于粘液、抑郁质混合型。班主任老师要能够同各种气质、不同性格的学生打交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什么叫做仁?每次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弟子最缺少哪一样,他就告诉这位弟子仁的哪个方面。这就造成整本论语处处说仁,处处又没说清楚。

仁在人们行为中的位置

把仁字拆开,就是二人之意。因此仁字的范围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仁的含义应当从人们的交往中探询。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部分行为是由心灵所触动而后发出的,如喜而称赞人,怒而打骂人。这与其他由意志支配的行为有迥然之别(如饿了要吃饭,冷要穿衣服,这些行为是由意志支配的,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的人是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这就是论语中“道不远人”的意思。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只要人们想要仁,仁就会来。这告诉人们,仁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而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那么这个主观的心理状态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个论语里只有一处说到:仁者爱人。只是单单一个爱字却并不能说清仁的全部含义。如果仁只是爱,那么论语与其他那些上纲上线的道德文章就并无两样。但除了爱人之外,孔子再也没有对仁做出综合性的论断,他所说的仁是“克己复礼”等等解释都是针对弟子们的弱项所做的宣教,并不是对仁字的哲学解释。仁字的真正含义我们可以从论语中一句话中窥测出来: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这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撇开不谈。为什么我说这句话很重要呢?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是论语的纲要。它道出了孔子道德哲学体系的骨架。从这句话的排序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孔子给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的位置做了一个明确的界定。首先是知,这个知有两个意思,一是知道的意思,也就是知道什么是仁,其次,这个知本身就是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仁的源头。我们知道,道德是人独有的东西,它首先包含的是思维。只有思维,才会有仁。关于思维是仁的组成部分这个含义,孔子在论语中多处都有透露: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人通过思维得到仁还不过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上面说的仁能守之。守仁即是说,将知道的仁保持在行动上。孔子认为,人的境界是非常不稳定的,尤其是在行动上。有的人有时很崇高,有时又很庸俗。论语里孔子感叹:即使是颜回,也只是三月不违仁,其他的能保持个把月就算不错了。这就是说仁是必须要守的,而且这个守要体现在行动上。人通过思维知道了仁之后,要通过行动上的坚守保持住仁。第三步是庄以莅之。意思是仁体现在行动上时要与内心情感一致。也就是说,行动要与内心的情感一致。《中庸》上说,行动是情感的表现,“发而皆中谓之和”。所谓的和就是悲伤的时候有悲伤的举止,高兴的时候有高兴的举止。行动的表现要与内心真实的情感一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即使内心充满了仁,也“民不敬”。魏晋时期的阮籍等人就是如此,他们当然懂得儒家学说,也是儒学的继承者。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故意搞的乖张搞怪。阮籍的妈死了,阮籍正在下棋,死都不肯去收拾他妈妈的后事,等到母亲下葬时,他吐血数口而大哭。他还和邻居的一个女人睡在一起,但是他们之间并无不正当关系。因此,如果按照仁作为一种内心状态的说法而言,阮籍应该是一位仁者,因为他的内心与仁是一致的。但在孔子看来,他只做到了前两步,属于“民不敬”的范畴。

第四步就是动之以礼了。孔子认为只要做到了这第四步就达到善的境界了,也就完美了。为什么孔子说要按照礼来行动呢?这是因为人的内心状态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是不是符合仁只有你知道。儒学中把这种只有自己知道而别人无从知道的地方叫做独,这个我们后面还会谈到。既然人们彼此不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仁者呢?这就需要看他的行为了。但是每个人表达内心的行为风格是不一样的,那么人们如果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代表仁呢?这就需要礼了。礼是表达仁的语言,也就是说礼是一个地方的居民表达仁的共同方式,就像我们说话的语言一样,我们都把人叫做人,把猪叫做猪。如果你不懂语言,叫别人叫猪,对方就会恼怒。虽然你像表达的意思是把别人叫做人,但是你的语言别人无法理解。如果你走进回族,你送一块猪肉给回族同胞表示你对他们的尊敬,其结果同样与我们上文说把人称之为猪一样会引起对方的误解。

当你的行为发自内心的仁,然后又符合这个地方的礼的时候,人们就很容易从你的行为中探知你内心的仁,自然而然也会对你回报仁。做到这一点就得到了孔子所说的完美境界。当然关于礼与仁的关系,孔子说的是非常清楚的。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外化。二者皆有固然是好,若只有仁而无礼则引起他人误解,若无仁而只有礼,那便是虚礼。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提要钩弦说出了整个论语的提纲:首先是知,然后是守仁,然后是庄莅,然后以礼。这是一个君子贤人与人交往的全部流程,四大环节缺一不可。这句话在论语中并不是孤立的,孔子关于这个方面说过很多,只是这句话说的最全。除了这句话之外,孔子还说:“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其实是说了纲要的第二步与第三步。文与质的关系就是守仁与庄莅的关系。心中有了仁称为质,严肃的对待仁而不是戏谑式的表达就叫文。孔子认为,两者哪个多了都不好,最好的是文质彬彬(彬彬意思为均匀)。这就是说,我的行为应当与我的内心情感成比例。否则就有虚礼的成分,就有不敬的成分了。在论语里林放还问过孔子,礼之本。孔子说这个问题问的好。他没有直接回答林放的问题,而是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句话已经把礼与仁的关系摆的非常清楚。孔子认为,礼只要正确表达内心即可,许多地方的风俗对人们内心感情的过度表达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虚礼。因此他说“与其奢也,宁俭”;而在仁与礼的关系中,仁才是主要的,礼是依附于仁的,仁与礼是皮与毛的关系。所有他说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说,家里死了人,最重要的是戚,也就是悲伤。而那些复杂的葬礼不过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如果葬礼和悲伤二者只能取其一,那么就“宁戚”,宁可要悲伤了。因为如果内心伤感,则时时心中有坟墓,心中自可随时点燃一盏心灯,何待要真的豪华坟墓?何待清明才能烧纸点灯?但如果没有悲伤,则一切皆虚假,不过都是做给人看的花架子,当然不是仁。

通过探讨仁在人们交往中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出仁的若干特征。但我们仍然不知道仁到底是什么意思。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先得出一个结论,仁是一种爱。但他是一种以知作为前提条件的爱。这里的知是指对善与恶的分辨能力。因此,仁是一种以知识以基础,以情感为引导的内心状态。这应当是狭义的仁。广义上来说,整个流程四大环节中都可以称之为仁。比如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当然也属于仁的范畴。只是我们不明白,这里说的以情感为引导,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情感为引导?这里所说的分辨善与恶的知又如何才能获得呢? 仁的现实载体与在价值体系中的位置 我们知道,人的情感并不是孤立形成的,他有着浓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形成的。但是人与人的交往是很多的,比如商业的合作,政治的斗争,朋友之间的互助都是交往。这些交往中都会形成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究竟哪一种才能孔子认为可以作为仁的基础的情感?亲情。

孔子的哲学是以家庭作为其现实基础的。亲情也就是仁的核心情感。仁的其他情感都是由这个情感所派生出去的。所谓父慈子孝即是。孝是晚辈对长辈的一种亲情表达,悌是平辈之间年小者对年长者的亲情表达。孝和悌当然都是仁的一种,而且是非常特殊的一种。通过孝悌我们可以摹写出其他的一切情感。比如你和其他年长者之间,师生之间就是父子之间的一种摹写,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往也可以父子之间的情感交往作为依据。男女之间的交往则既可以兄弟作为依据又可以夫妇为依据,视具体情况而定。我们说过仁是一种内心状态,孝当然也是。论语中对这种孝做过很多心理方面的精微描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说,当儿子知道父母年纪大的时候,一方面高兴父母这么长寿,另一面又害怕父母年事已高,必然岁月无多。这种喜忧参半的内心状态就是孝的一种。在我们生活中如果大家注意的话有很多类似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这些充满亲情的内心状态就是孝。孔子又把超出家人之外的交往情感的正确发挥称之为义。义也是仁的一种。义是不同于孝的另一种仁,他派生于孝,但他的范围显然要比孝大的多。因此,孔子每以仁义并称,而不称仁孝。这表明孔子虽然认为家庭中的亲情是仁的现实载体和情感源泉,但相比孝而言,家庭外更广阔的情感空间则更重要。

亲情为仁提供了情感源泉。那么仁在孔子的价值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呢?仁是孔子的价值体系中的至高点。他凌驾于法律之上。他这种追求仁而得到仁的状态称之为直。这一点孔子非常明确:有人问孔子,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应该不应该告发?孔子的回答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父子相互隐瞒就能是仁。论语原文如下: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当然这里我们需要做一点训诂工作。论语原文中所说的偷羊没有用盗,而是攘。攘的意思虽然也是偷,但是与盗不同。攘是指有原因而盗。这里的原因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我们大概可以推测是为父亲因亲情而盗。比如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父亲为了养活儿子出去偷东西。这种情况下,父子须相互隐瞒。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仁是孔子学说中的至高概念,以表达亲情实现亲情为核心的仁凌驾于其他法律道德诸意识形态体系之上。

对于这一点,亚圣孟子做了全面发挥。他运用鱼与熊掌的故事表达出了舍生取义的命题。因此,在儒学中,仁义道德不但凌驾于法律之上,也是凌驾于个人生命之上的。这个深刻的哲理在后世儒学中得到了极端的发挥,以致引起民国初年诸多知识分子“吃人道德”的批判。孔子为什么将仁提高到这么高的位置?我们注意到论语中有许多义与利的格言,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我们应当认为,这里的义与利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义是群体的利,利是指个人的利。群体得利之后也可以转化为个人之利,而当个人的利与群体的利相违背时应当以群体的利为优先。所谓义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们相互照顾到对方的利益,做一种权衡。因为在孔子看来,个体是短暂的,群体是永恒的。与基督教追求天国永恒不同,孔子在现世就能追求到永恒。这一永恒就是保证群体的不断繁衍,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是这种观念的映射。任何宗教都苦恼于个体生命的短暂,他们都希望克服死亡的恐惧,追求到永恒。但与其他宗教撇开现世而追求来世或他世不同,孔子的哲学里追求永恒实际是以群体的永恒来克服个体生命短暂的缺陷。这一观念即使是在现在也仍然被我们所继承。所谓“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孔子哲学的生动演绎。

孔门修炼心法

我们弄清仁这种内心状态的情感来源之后,还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上文提到的分辨善与恶的知如何得到?这就要谈到孔门修炼心法了。就是获得仁的具体方法,也就是知的具体操作方式。根据朱熹的说法,这个方法都写在《中庸》上。朱熹把《中庸》称之为孔门修炼心法。但是我认为,《中庸》固然写出了不少修炼方法,但是并不完整。因为朱熹并没有注意到我们上文所说的纲要:从知到守仁再到庄莅再到以礼。我们的修炼心法是按照这个纲要一步步进行的。当然修炼心法只到第三步即可,至于以礼已经超出了心的范畴,当然就用不着心法了。

修炼心法的第一条就是忠。什么叫忠?孔子说的很清楚:尽己之谓忠。忠是指人们对自身情感的正确认识。人们也许认为做到忠很简单,其实不然。不少人明明高兴,却迫于外力压制自身的情感,内心上欺骗自己,即我们常说的自欺欺人。许多人对自己喜欢的人做了坏事也不恼怒,对于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稍有差池即高声痛骂。按照孔子的说法,这就是不忠。这一点虽然是孔门修炼心法的起点,但可以说,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连这第一点都做不到。因此孔子感叹,常人往往看不见好人坏的方面,坏人好的方面。对于这一点,《中庸》把握的非常准确。《中庸》开篇即提出“慎独”,即是孔子所说忠的解释。所谓独实际是指人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心。所谓慎独是指我们要用分辨善恶的智慧规范自己的内心。所谓尽己,是指我们一旦认为是正确的情感就要保护它,促进它在内心的发育,不要因为外界的利益而压迫它的成长。所谓儒家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尽人之性,尽己之性”这里所说的尽性实际就是孔子所说的忠。

修炼的第二条方法就是做到忠之后将忠扩大到他人的内心。孔子把这个叫做恕。因此孔子的弟子才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尽己之谓忠,及人之谓恕。把自己这种忠的情感推及到人的身上。因为孔子认为,人的内心相同而不相通。你心里想什么我不知道,但你的内心感情必定与我一致。我感到伤感的你也大致差不多。正因为不相通,所以我们无法直接通过感情探知他人的感情,但是我们却可以运用相同这一原理通过思维知道他人的感情。正如我用棍子打你,你能感觉到痛,用棍子打在别人身上你就感觉不到痛,但却能思维到痛。这就是所谓的知了。从这个修炼上看,我们更可以看出仁是以知为基础的。

除了要忠恕之外,内心的修炼还有一条就是权度。孟子对孔子的这一思想作出了明确:“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心为甚。”这是知的另一层含义,也是修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何者为好,何者为坏,固然是以尽己为原始基础的。比如我无故打你,你会怒;你帮助我我感激你,你会欣慰。这些情感都是出于人类天性的本能,并且具备普遍性,这些好坏无须多想就能分辨。人们只要在内心中出现这种感情时不要加以抹煞,同时想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内心的这些情感就能达到仁的境界。

但是,世上之事并非如此简单。人的情感实际上非常复杂。许多情感都处于临界状态。

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父亲为儿子去偷羊。这里就要用到孔子所说的权度了。当然感情的权度只是手段,权度的目的是让行为正确的表现感情。因此,权和度的方法是从感情过渡到行为的桥梁。我们上面提到的纲要的前两步一是知,而是守仁都是一种内心状态,其对应的修炼方法分别是忠和恕。庄莅是指行为与内心的对应,也是指内心到行为的过渡。庄莅的对应方法就是权度。

对于权度这个方法,孔子在论语中也举过例子。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以德抱怨”的命题。有人问孔子以德抱怨如何。按理说以德抱怨不是很道德吗?然而孔子虽然不赞成以怨抱怨,但也不赞成以德抱怨,说要以直抱怨。这就是权度的具体例子了。读者可从这个例子中体会到孔子权度的含义。权度是指运用自身情感并通过忠恕的方法参考别人的情感从而在交往中做出正确的行为。

在论语里,孔子还对权度做了更详细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之方也。”这些都是涉及到行为层面的。也是在行为层面上修炼仁的方法。当你对对方作出一个行为,你先想想如果对方也对你做这样一个行为你是否愿意,如果不愿意你就不能这样对他人。当然这里就包含了知。

在仁的整个流程中其实都包含着知的因素,从源头到结尾,知都是与仁不可分的。因此,论语里每每仁者知者并称,这不是偶然的。“仁者爱人,知者知人;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说了这么多,我想我们应该可以给仁做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定义了。仁者是以己夺人的道德知识为基础,以亲情为核心的情感体系做引导的内心状态,它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情感规则。当然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孔子给仁的范围做了明确的界定:仁只是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当子贡问他,如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的回答是,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博施济众哪里止仁呀,连尧舜都做不到呢。因此,仁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没有到能够博施济众的程度。但最后孟子却突破了这个界限,提出了仁政的概念。

后世儒家对仁的继承与发挥 孟子对孔子“仁”的唯心化解释

孔学是儒学的源头,后世的儒家都在对孔子做各个不同方向的发挥。这其中发挥的比较完整的是孟子,他对孔子学说各个方面都做了全面发挥,包括情感哲学、国家学说、家庭伦理等等。但孟子对孔子仁的解释却因为诸多客观原因有了唯心化的倾向。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仁的含义了。孟子对仁的解释是不忍人之心。为了解释这个不忍人之心,他还讲了一个例子:当你看到婴儿快掉进井里的时候心里自然而然会不忍。这个不忍就是仁。他试图给人一个这样的印象:即仁是天生的。我们从论语里知道,孔子的仁都是后天形成的,无论是亲情还是知,都需要后天家庭的培养和学习。但孟子却不再往这个方向发展,试图发掘出孔子道德体系的唯心部分,从心上直接寻找仁的根源。撇开了孔子的亲情与知。沿着这一思路,孟子自然而然就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性天生就有向善的倾向。因此,仁的形成是有其先天因素的。孟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是因为他从事了人与动物之间差别的思考。为什么只有人有道德?后天的学习实践普通动物也有,甚至家庭社会组织蚂蚁和蜜蜂也有,为什么只有人能够提出仁并且实践仁?这个实践就在于这个不忍人之心上。所以孟子认为“人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的差别是很少的,只有那么一点点。这个一点点就是人具备不忍人之心,能够实践仁。孟子所说的性当然是指人类的良知良能,是道德范畴的。但这个命题很快就遭到其他哲学家的反对。荀子对孔子道德体系的庸俗化解释

最先反对孟子的是告子。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食色,性也。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吃饭和做爱。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孟子有关性的解释,孟子所说的人性是异于禽兽的,是具备仁的能力的,是属于道德范畴的;告子所说的人性是与禽兽相同的,是不具备仁的能力的,是属于欲望范畴的。这个思路为后来荀子利用欲望来解释孔子的仁铺平了道路。

与孟子从内心上寻求仁的根源不同,荀子开始内心之外来寻求仁的解释。但他的解释却是远远偏离孔子之外的。他没有从家庭亲情与推己及人式的智慧出发,而是继承了告子的食色性也的思想。从欲望的角度来解释道德。这与两千年后的西方哲学家罗素竟完全一致。罗素认为,人有很多欲望,但欲望之间有实现的难易先后之分,何者为先需要权衡,这种权衡之下就会产生道德。荀子认为:“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虽然荀子认为,君子小人都拥有以上诸欲望,但君子却能够以理智对待以上愿望,而小人则不能。这就给孔子的仁造成了欲望的色彩。你翻遍论语也不可能在孔子对仁的描述中找到一丁点欲望的成分,这显然是荀子的发挥。与孟子的唯心主义倾向不同,荀子对仁的解释有着唯物主义的倾向。

荀子尽管从现实出发寻找仁的根源,但却偏离了孔子的核心本义。但由于荀子哲学中诸多观点都有唯物的倾向,加上他那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与马克思制造工具的社会劳动创造了人的观点高度一致。因此,那些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孔子孟子唯心的同时,却对荀子不吝夸奖。当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翻一翻荀子。虽然他发明了仁的欲望解说,其哲学有了新的体系。但其意境,等而下之,等而下之!

梁漱溟的本能直觉解释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篇2

一、孔子“因材施教”思想提出的背景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一方面, 春秋末期, 各国诸侯争相招聘贤士, 选用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为孔子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提供了社会条件;另一方面, 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 开办私学, 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因此, 他的学生成分就比较复杂:年龄差距较大, 出身不同, 地区不同, 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也存在着很大差别, 各人的学习目的也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各人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促进人才的成长。虽然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个词汇, 而是由南宋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夫子教人, 各因其材”, 后人简称为“因材施教”, 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 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最深入地运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二、孔子因材施教的前提

孔子因人而异的教育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 承认学生间的差别, 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在实践中十分重视这一点, 他通常用两种方法来了解学生:一是有目的地与学生谈话, 二是对学生的言论及行为的全过程进行细致观察, 不仅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而且要“退而省其私”,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论语·为政》) 。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 孔子熟悉了学生的个性特征, 对弟子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归纳:其一, 弟子智力的差异。有“上智”之人、“中人”与“下愚”之人 (《论语·雍也》) 。其二, 弟子志向的差异。有的乐于从政, 有的愿意从教, 有的愿意退隐。其三, 弟子特长的差异。有的长于言语, 有的长于德行, 有的长于政事, 有的长于文学。其四, 弟子年龄的差异。有少年、中年与老年。其五, 弟子性格的差异。有的活泼开朗属于外向性格, 有的沉默寡言属于内向性格, 有的“兼人”, 有的“退” (《论语·先进》) 。其六, 弟子能力的差异。有的“闻一以知二”, 有的“闻一以知十” (《论语·公冶长》) 。其七, 弟子学习境界的差异。有“知之者”、“好之者”和“乐知者” (《论语·雍也》) 。更可贵的是, 孔子还能够用比较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弟子的特征。譬如, “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 (《论语·先进》) , “由也果, 赐也达, 求也艺” (《论语·雍也》) 等等。

三、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分析

1.孔子教学实践中的因材施教

关于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用得比较多。孔门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 同样学习诗书礼乐、文行忠信, 但程度不同, 能力各异。有的“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 有的“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 有的“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 (《论语·公冶长》) 。同样身通六艺, 在孔子看来也各有特长,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论: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述而》) 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专长, 通过因材施教, 使广大学生成了各方面的“贤才君子”, 孔子也正是因为注重因材施教而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 重视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论语》所记来看,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论语·颜渊》有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战’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 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 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 言之得无讱乎 ’”孔子这些对仁的不同回答当然不是随便乱讲的。颜渊是孔子的得意弟子, 对孔子的思想理解得比较透彻, 所以孔子以简捷的“四目”告之。司马牛多言而躁, 所以孔子以“其言也讱, 斯谓之仁已乎”告之。此外, 子张思想偏激, 办事爱走极端, 待人不够厚道, 所以孔子的解释方法又有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 他们提问的出发点可能也有差异, 孔子针对不同的人, 从不同的角度给以解答, 根据每个人的情况, 使其从一个可以理解、接受的方面去把握“仁”和实践“仁”, 殊途而同归。

在《论语》中, 还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 同一个问题, 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 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同样是问一个问题, 而孔子的回答却完全相反, 其原因就在于孔子认为两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 所给的回答也就各有不同。

2.孔子启发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启发教学的首倡者, 也是世界教育史上启发教学的创始人。他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 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为政篇》记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做孝, 孔子只是答以“无违” (不要违背礼节) , 孟懿子没有再往下问, 孔子也就不往下讲了。学生提问到什么地方, 孔子也就回答到什么地方, 并且也是按照学生当时的理解程度和积极程度如何而定的。孔子又将此事告诉樊迟说:“孟懿子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又进一步问“无违”是什么意思, 孔子这才进一步回答“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孔子是在学生自身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时, 才给以教导的。显而易见, 孔子的启发教学是因人而异的。

上例是孔子启发教学的事例, 但也说明了孔子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 这里的因材施教思想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材施教的思想是孔子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这一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具体到实践中, 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效果, 就应该经常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既要掌握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 如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等, 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以及家庭情况等。只有这样, 才能使教学既能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 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进行个别教学。另外, 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 提出不同要求, 如:对思维能力强但不勤奋的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提问, 布置数量多难度大的习题, 课后向他们推荐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对精力过剩的学生, 可以分配他去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促使他不得不专心听讲并做出榜样。而对学习基础差、信心又不足的学生, 则要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布置适合他们水平的作业, 对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表扬鼓励, 激励他们克服困难, 不断进步。只有这样, 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古代名人故事:孔子的故事 篇3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故事一:早年好学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为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许多粗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孔子返回。

故事二:孔子行礼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故事三: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故事四:孔子之死

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一这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对子贡说:“赐,你自怎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叹息道:“太山(即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孔子的故事 篇4

孔子的腰围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她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起,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煮食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地说:“我亲眼看到的事情也不确切,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学而时习之

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来破落下来了。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搬到离唨邑不远的鲁国都城曲埠,过着清平的生活。鲁国是当时公认的文化中心,跟宋国一样保存了很多古老的上周文化。其中的礼可真够多的,结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繁琐的仪式。穷人当然说不上这些,但是,从大王、诸侯、大夫,到一般奴隶主富贵人家,对此特讲究,他们认为这是炫耀自己财势的好机会。每逢婚丧大事,他们便会雇佣一班子人来举行礼的仪式。那是管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儒”。孔子从小就受到这种古老文化的熏陶,学懂了许多古代的礼,以至连做游戏,也常用小木块当祭祀,小泥团当供品,演习着古代的礼仪,总是乐此不疲,并且发展为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由此,后人把孔子倡导的学说称作“儒家”。

孔子学琴

众所周知孔子是一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既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他在与人一同唱歌时,如果人家唱的好,她一定请他再唱一遍,自己洗耳恭听,然后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培养一些死读书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面发展的英才。

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教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己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任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孔子答道:“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你已摸到它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不料孔子回答“我还没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哩”。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似变了人样。这次不待师襄发问,孔子就先说到:“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师襄听罢,大吃一惊,因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并未对孔子讲过。

孔子也可以说是位一流的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廷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改错

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学生周游各地,讲学传道。一天,他们来到朐阳山下,师生们下了马车,子贡在前,孔子随后,子路、颜渊等几个学生也都跟着登山。孔子一鼓作气攀登到山顶,向东一看,只见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边好大的海哟!这时,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迎面扑了过来。子路大声叫道:“糟了糟了,到哪儿躲雨呀!”只见一个老渔民,左手提着渔网,右手拿着鱼叉,肩后背着鱼篓,腰间系着葫芦,迎着他们走过来,边走边说:“不要慌,跟我来!”

老渔民把孔子和他的学生领进了一个山洞里。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民藏鱼落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儿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诗兴大发,不由得吟诵起来: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老渔民听了这两句诗,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孔子问:“怎们不对呢?”老渔民说:“‘千层浪、万点坑’都不妥当。难道海水波浪滔滔只有千层,沙滩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孔子有心听听高见,急忙问道:“老兄弟,你看怎么改呢?”老渔民说:“最好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对不?”

孔子一听,心服口服,正想赞叹几句,不了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民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老渔民也火了,厉声问道:“谁是圣人?”子路指着孔子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就是孔夫子、孔圣人!”孔子阻止道:“子路,不可傲慢!不可无礼!”老渔民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小伙子,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事事都比别人高明啊!”孔子把学生招拢在一起,严肃的说:“我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完,顺口吟出小诗一首: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从这以后,山里人就把朐阳山改名叫孔望山了。

遵为素王——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个通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和能力。他的智慧超出常人,他的勇敢要一般人,他的腿脚快速灵敏的程度能赶得上狡兔,他的力气之大能举起城门上的杠子。可是人并不了解孔子有这些才能,不知道他竟然还是勇敢的力大无比的人。因为孔子只选了一样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传道授业。他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专心致志,培养出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被尊称为“素王”。

春秋时代242年,灭亡了52个国家,被臣子杀掉的国君有36位。对发生在春秋时代的这些事情,孔子采集善事,隐去恶行,编著成一部《春秋》。他对历史了解得很深,主张弘扬王道,施行仁义。

为了宣传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周游列国。在宋国时候,被匡人围困。身处危难,孔子面不改色,据理行事;生死之间,孔子弹琴唱歌,毫无惧色。

孔子晚年担任鲁国司寇,处理案件案非常谨慎细致,鲁国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路不拾遗、市场上没有高抬物价的现象。这个时期的鲁国,年轻人处处都让着年长的,老年人不用肩背手提重东西。社会安定,长幼有序。

由近知远

一次,子路看待一个落水的人,就把他救了上来。被救的人为了感谢子路,就送给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收下了。

孔子很赞成这样的举动,说:“这样一来,鲁国就会形成一种救人的风气。”从子路接受答谢的举动上,孔子看到,此事可以引导进而培养人们向善行德的品行。

又有一次,子贡为救一个鲁国人,就用自己的钱把他赎了回来。官府为表彰子贡的行动,就奖励了子贡金钱,但是子贡没有要这些钱。

孔子不赞成子贡的做法,说:“如果这样做的话,鲁国不会再出现用钱赎人的事了。”从子贡不接受奖赏的行为上,孔子看到,此事会导致人们不愿意做一些善心善行的事。

少年孔子的故事 篇5

是啊,孔子也知道,这些礼节方面的事情对孔子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但问题是,孔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父亲埋葬的地方。其实,孔子之前也曾问过自己的母亲这方面的问题,但就连他的母亲也不知道自己的丈夫下葬的具体地点。

或许有些人不会相信,认为这不可能,身为妻子的颜征在怎么会不知道自己丈夫的埋葬地呢。但现实告诉我们,她确实是不知道,因为当地有一种风俗:年轻的妻子,在丈夫死后是不能参加丈夫的出殡仪式的。

于是,这就导致了孔子一直到母亲去世前,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埋葬在哪儿。

年轻的孔子,依照他所知道的礼仪,在家中给母亲置办了一个灵堂。三天之后,他把母亲安放在了自己用所有积蓄买来的一口棺材里。

随即,那个棘手的问题让孔子煞是苦恼:询问当地人,没人知道,因为你是在父亲死后才搬过来的,我们不可能知道;想去询问陬邑人,可是自己当时搬出来的时候才三岁,不可能记得小时侯住哪儿,到处打听又不太现实。

于是,无奈的孔子把母亲的灵柩停放在了一个大路口――五付之衢,他把希望寄托在了所有过路人的身上:希望有知情的好心人来帮助一下自己。

还好,没多长时间,陬人挽父的母亲听说了孔子的感人事迹,便亲自赶来告诉孔子他父亲当初的埋葬之地。原来,当时她的儿子挽父,曾经参加了孔子之父叔梁纥的葬礼,知道他的埋葬之所。

于是,孔子才得以把父母合葬在一起。

这里需要特意说明的是,整个这个过程,都是孔子一个人在操办,帮忙的人其实并不多。

埋葬完母亲,孔子就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守孝。然而,就是在守孝刚刚开始不久,孔子又受到了他为人以来的第一次大的侮辱,但他对此事却相当的无助,没有任何说法。

就在孔子母亲去世不久,鲁国的执政大臣季武子,在自己家中举办了一个特殊人才茶话会。这次宴会,邀请的都是鲁国的“士”。咱们先来看看当时各国的统治阶层:诸侯――卿――大夫――士。也就是说,只要你是“士”,就在这个国家拥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虽说它在统治阶层的最下面,但它也有自己特殊的待遇:不用交税、不用服杂役,还可以按月领工资等等。而且“士”还是统治阶层的后备人员、储备干部,一旦国家需要招募一批新的管理人员,那么他们将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咱们再来回看一下孔子的家世:先人是宋国国君,就后来不当国君了,那也都是卿大夫,位居统治地位的高层。就是拿孔子的老爸叔梁纥来说吧,那也是陬邑大夫,好歹那也是个大夫。而且按照当时子承父业的继承法则来说,孔子长大后也应该是个大夫,最起码也应该是个“士”。

但是,就连孔子这个“士”的身份,居然也有人提出了怀疑,给与了否认。当孔子听说季武子要招待国内的“士”的时候,很是高兴,自己还从来都没有参加过如此重要的社交活动。一旦自己参与其中,那就意味着人们承认了我孔丘的地位,而且在此还有可能结交很多名流,更甚者到时候还有可能成为储备干部,进而走向仕途。

于是,孔子穿着丧服,披麻戴孝的就来到了季武子家门前。令他没想有到的是,他竟然遇到了一只“拦路虎”――阳虎。阳虎此时是季武子的家臣,说白了也就是个大管家。当他看到披麻戴孝的孔子像个愣头青一般,二话不说就往门里走,当即便伸手拦住了孔子。然后就对孔子的身份进行了询问,最后的出了结论:这是“陬人之子”。

“陬人之子”,这是当时很多人对孔子的称呼。因为孔子之父叔梁纥曾任陬邑大夫,时人都称其为“陬人”。又因为孔子此时还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名气,所以人们都像现在称某某家的小孩为“某某人之子”那样,称呼孔子为“陬人之子”。

这一称呼让孔子很是愤慨:自己的身上还贴着父亲的标签,他们还在拿自己当小孩来看待,根本就没把自己当成一回事。

于是,不管孔子怎么说,阳虎就是不放孔子进去。

于是,孔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了自己为人以来的第一次大辱。

然而,无权无势的孔子只能把这股恶火咽在肚子里。回去之后,除了为了生存做些小工之外,他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之上。而此时,孔子已经苦学了将近三年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此后,孔子抓住一切可以的利用的时间用来学习。孔子的所学范围极其广阔,包括: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没错,这也是当时一项不错的谋生手段)、书法、数学、诗歌、尚书、周易、历史等等。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篇6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篇》)“重”为“庄重”,“威谓”“威严”[1]。而君子之“重”的精神内核就是言行稳重。孔子对“言”与“行”的态度是更重视“行”, 认为君子可以不善言辞但必须善于践行,即“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篇》)。 “行”在“言”先,少说多做,“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反对言过其行,未行而言。可见,孔子所谓君子之重,不仅体现于仪表、知识,也在于言行的谨慎,正如子贡所说:“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子张篇》)这说明,孔子及其弟子对言的标准是,提倡真实而不虚浮,因此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卫灵公篇》)。既实事求是地看待人之言,也认真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篇》)另外,孔子并非一味不信人言只重其行,又主张将言作为了解一个人的手段之一,正是“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从另一个角度讲,恰当为言,可以使别人看到自己的美德,而虚浮为言,就会给人留下坏印象。

关于君子之行,在《论语》中是与“言”相提并论的。“子贡问君子。子曰:‘先其行而后从之’。”(《为政篇》)孔子及其弟子对于“行”十分重视。那么,他们理想中的君子之行又是怎样的呢?首先,“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季氏篇》),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品德修养和公德规范,在实践中才能尽量避免犯错误。其次,不仅在横向的各个人生方面这般要求,在纵向的人生阶段中也是以礼节之,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君子的仪表同样能反映一个人的德行,因此对穿着打扮、仪容神态也十分讲究。“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其不亦威而不猛乎?”

可见,孔子及其弟子充分认识到内涵与外在统一的关系,如子贡所言:“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颜渊篇》)

孔子及其弟子对君子行为的描述是温文尔雅,重视外在与内在的统一,且“周而不比”(意思是广泛结交而不结党营私),庄重而不粗俗,这样看来,礼的约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礼”又不是刻板教条的。他们并不忽视人的性情因素,认为礼缘情而设,在服丧期间,吃美味不觉得味美,听音乐不觉得快乐,闲居也不觉得安适,实为情感使然:“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 居处不安,故不为也。”(《阳货篇》)发乎情止乎礼,礼不是单纯的规范,而是情感表达的需要。

另外,孔子及其弟子们也十分注重求实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品格,“躬行君子”(《述而篇》)“君子固穷”(《卫灵公篇》)推崇的就是这种刚健之气。而这种刚健之气的精神内核,是一种坚定的恪守,恪守君子应有的行为准则——“礼”。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鲜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之情发于衷心,而又约之以礼,使其成为一种谦谦君子的行为姿态,具有道德示范的社会效用。故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有了孝悌这个根本,民风纯良,社会治安自然良好,在这个过程中,君子的行为具有社会示范的重要作用。

可见,君子居丧,发乎情而约以礼;君子尚德, 求善于本心,以尽美于威仪,都是善于向自我约束和雕琢中达到人格的完善,可谓“君子求诸己”以至“泰而不骄”;君子“怀德”、“怀刑”通晓礼仪而又旷达于心,因而做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的内心世界是自由的、丰富的,又具有“约之以礼”的理性追求,因此体现于外在行止彬彬有礼:“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这种通达宽厚的处世态度, 仁爱正直之心,必然要求实事求是,坦荡为怀,正是 “君子疾夫舍曰欲知而必为之辞”(《季氏篇》),意思是,君子痛恨那种不实事求是却要找借口自我辩解的行为,光明磊落,是君子必备的行止准则,因而也就无所忧惧:“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篇》)

正因君子如此追求道德完美,所以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礼遇君子是合情合理的:“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篇》)意思是君子可以去井边救人,但不能自己也陷进去。人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无理愚弄。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篇7

2012-09-04 作者:891146394153人读过 相关作文我来投稿

我读了《史记》中孔子的故事,知道了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从30岁开始一直从事教育。相传,孔子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出名的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孔子是一位品学兼优、虚心好学的人,他从小就十分崇尚礼制,读书也十分勤奋、谦虚,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提出要不懂多问。

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派,他劝君主要以“仁”治国,要爱护老百姓还要讲礼仪,孔子说“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一生有远大的抱负,但他却不得志。孔子在二十岁就立志想成为大官,但是由于敌国的诋毁,使得他在50岁时才做了一个小官,叫大司寇。

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著作,这些经典一直流传至今。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经过他的弟子和次弟子的整理,编成了《论语》。

孔子是一位圣人,他的思想影响了全人类,我们中华民族为孔子而感到骄傲。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关于一个圣贤的生命历程的书——《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孔子从出生一直到死亡所做过的或者经历过的事情。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长之,现在的人不会熟悉他,但在20世纪50年代,这个名字可是“妇孺皆知”。如他老人家的名气一样,他写的书也十分精彩。可以说,这本《孔子的故事》也能算上他的佳作之一,有幸读到这本书,也说十分的开心。

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大众化的通俗的读物,可是内容却是十分地严谨。在每一句孔子说过的话里,你几乎都能在上面看见标注的数字,几乎都能在下方的注释栏中发现一个讲这一句话出处的注释。可以说,这时一本99.9%真实的历史书。虽然严谨,但是这一点也不会影响这一本书的措词,读起来还是那么朗朗上口,还是那样让人心中舒坦。

这就是我读的书,它的名字叫做《孔子的故事》,你们喜不喜欢它呢?

但凡读过《孔子的故事》一书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对孔子发出由衷的赞叹,深深的敬佩这位博学多才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这么一位伟大人物感到无比骄傲。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主要来自于他谦虚好学的美德。孔子曾说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 也。”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才是聪明。孔子就是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是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当他取得了成绩后,仍没有满足,继续向别人请教,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孔子这种精神对于后人也是一种鞭策,是我这个与他相隔2500多年的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启迪。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有问题不善于问,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粗心的毛病,粗心也常使我深受其害,因为它,我失去了很多的满分的机会,丢三落四,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例如,把太阳写成大阳,把996写成699,把生鸡蛋当成熟鸡蛋,不过现在好在读了《孔子的故事》使我学会了不耻下问。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篇8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故事是《孔子和老子会见》故事一开始,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块儿去洛阳京城观光。鲁昭公答应了。

好学的孔子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那里历史悠久,还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住在那儿。老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套上车,到郊外去迎接。又让僮仆把路打扫干净。孔子也依照当时的礼节,把见面礼大雁捧着送给老子。

老子的年纪比孔子的年纪大得多,经验阅历也丰富的多,他所接触的文物历料也远比孔子这时。所接触的广博的多。这一次会见,对孔子来说是极其有益的。老子来说他缺少了什么朝气似的,但是和孔子的精神合起来,就构成宝贵的一种东西。几天后,孔子要离开洛阳了。老子依依不舍的送行,并根据自己的处事状态送给了孔子几句话。孔子深深地玩味了老子的叮嘱,怀着感激回到了鲁国。它建造自己的弟子时,还不住地赞美老子:“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可是会游水的还常被人钩起来。兽,我知道他会走,可会走还常落了网。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他,他爱在云里来就云里来,爱在风里去就风里去,他爱上天就上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我没法摸到老子这个人,老子就像龙一样吧!”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篇9

在上个星期,我们老师发了一本书叫《孔子的故事》它的作者是李长之(1910_1978),初名李长植,生于山东省利津市,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著名的诗人,哲学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著有《鲁迅批判》《中国文学史略稿》《迎中国的文艺复兴》《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等二十余种专著,六百余篇论文。

我最喜欢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这一篇发生的故事。在孔子八岁的时,吴国那个不肯接受王位的公子季札初始各地,到了鲁国,季札是一个博学而有艺术修养的人,他在鲁国有机会听到鲁国所特别保存着的较完备的周朝乐歌。那些乐歌个大部分都保留在现存的诗经里面,他对于郑地民歌的批评是:“这种音乐为什么这么细弱?很有享乐的气氛。――这个小国有些危险了。”他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文艺批评家……

我读完了《孔子的故事》,发现原来孔子经历了这么多。我也要像孔子那样,遇到艰险,永不退缩。不会为困难所打倒,这一本书使我了解了孔子以前发生的故事。原来孔子的思想对后世的中国影响很大呀!

孔子的小故事 篇10

孔子的父亲死得早,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在孔子不太懂事的时候,颜徵在就买来了很多的乐器,有时请人为儿子演奏,有时自己为儿子吹弹,有时让儿子自己玩弄。邻里乡人不解其意,颜徵在对人们说:让孩子从小接触这些器具,培养他的兴趣,他就会渐渐喜欢这些乐器。做人要讲根基,办事要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乐器最讲礼仪与规矩,没有章法演奏不出动听的乐曲。让孩子早点接触礼仪、音律、等级,对他以后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在母亲的教导下,孔子很快就爱上了这些乐器,并学会了吹、拉、弹、唱。邻里有了婚丧等红白喜事,他都会拿着乐器去为他们演奏。孔子成人以后,对音乐的爱好有增无减,把音乐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在齐国听了韶乐,一连学了三个月,整日沉醉其中。他说:“真没想到音乐的感染力有这么强!”

有一次,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他弹一支名曲,连续将它弹了十天。

师襄子让他换个曲子,孔子说:“虽然我已经熟悉了这支曲子,但还没有将它掌握。”

过了几天,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这支曲子,可以弹别的了。”

“我还没有领悟它的用意。”孔子说。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依然在弹那首曲子,师襄子不耐烦地说:“你已经了解它的用意了,可以换一支曲子了。”

“我还没有领悟它描写的人物形象呢。”孔子说。

又过了一些时候,孔子终于停下不弹了,他想了想,然后抬起头,向远方望去,说:“我可能领悟到了,这个人又高又大皮肤很黑,眼睛向上看,好像要统一四方,这就是周文王。”

师襄子听了十分惊讶,不得不佩服孔子对音乐执着的精神。

从此,孔子更加刻苦地学习音乐,他能从音乐中悟出很多深刻的道理。在各种乐器的演奏中,孔子从中摸出了好多规律,将它们总结出来,运用到音乐当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孔子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是精深的,他整理了“六经”之一的乐经。他从音与音之间存在的节拍,符与符之间有着一定的规律,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他想:音乐调节好,才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人际关系调节好,才能安守本分。

在音乐的启示下,他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为政一定要以“仁”为核心,以调整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为主体。这就是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中的内容。他的这一套儒家学说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用。

附:

孔子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二、孔子人生名言: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 篇11

打扰外公,又挤时间来强身健体,他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回首前文,其实孔子从那次庙宇祭祀之后就已经在心中扎下了学习礼道的决心啊!他宣传礼道,就是希望所有的国君都能用仁义德心治理天下,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居然心怀天下,真让人佩服!

这篇故事中孔子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在生活中,我们也要从小树立人生的目标,遇到不懂的知识时,要虚心请教别人。另外,我们还要会利用时间,像孔子一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

孔子的一生很坎坷,但是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正所谓学无止境,我们也要像他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虚心求学;为了美好的明天,勇往直前!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550 篇12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孔子。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长之,他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孔子的思想对后世的中国影响很大,作者李长之用最浅显而轻松的文字,把孔子一生的基本轮廓为我们生动的勾画出来了。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的贵族,如果再往远里说,他们还是殷族的后代。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孔子的母亲姓颜,叫徵在。可不幸的是,孔子只有三岁,父亲便亡故了。

孔子很喜欢唱歌,他最满意的歌是:《韶》。他说:“我已经听到并看到最好的.了,再有其他音乐,我也不想享受了。”

孔子大概在30岁的时候,收了第一批弟子,有:颜渊,他的父亲是颜路;子路,他只比孔子小9岁;范蠡;子贡……

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世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呈现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孔子就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代表。

孔子是个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孔子正是最早的、最重要的一个传播者。

这本书写了孔子的一生,很有意义,大家也买一本看看吧,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华丽丽的分割线------------------

寒假期间,我重温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它很有教育意义,使我感触颇深。

孔子年轻时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时他离开家乡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距洛阳有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花了几个月终于到达洛阳。见到老子后,他谦逊有礼,老子欣然收他为徒。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子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孔子。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人品。

孔子真诚求学、谦虚好学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看看孔子,再想想自己,我觉得很惭愧。比起孔子,我主动学习、刻苦学习、谦虚学习的精神实在差远了。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读课外书的兴趣远远大于学习的兴趣。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有时也是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考试成绩好了,爱“翘尾巴”;成绩差了,爱“发脾气”;成绩不好不坏时,有时还“无所谓”。就说这次语文考试吧,虽然得了全班第一,但也只有89分。这说明我还有一些基础知识没有掌握,作文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粗心的毛病还没完全改掉。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千古圣人孔子都能谦虚求学,我想我通过勤奋努力也能做到。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后,我也要像孔子一样谦虚好学,孜孜以求,主动学习,刻苦学习,快乐学习,争取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上一篇:销售部上半年总结报告下一篇:寒假开学日记四年级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