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案例分析作业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会计案例分析作业(共8篇)

会计案例分析作业 篇1

(一)本次作业范围为第一篇、第二篇

一、分析论述题

1.分析企业的货币资金控制,其流程如何设计?有哪些关键点?

2.分析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其政策如何制定?如何防止或减小风险?

3.分析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利弊。

二、案例分析题

请根据教材第一篇案例二提供的材料,写出该案例的案例分析报告。

要求:报告结构完整,字数在500字左右。

(二)本次作业范围为第三篇、第四篇

一、分析论述题

1.分析企业制定投资战略应考虑那些因素?

2.投资者应如何评价上市公司的投资计划?

3.什么是账外设账?如何识别账外设账行为?

二、案例分析题

请根据教材第四篇案例一提供的材料,写出该案例的案例分析报告。

要求:报告结构完整,有自己的观点,字数在500字左右。

(三)本次作业范围为第五篇、第六篇

一、分析论述题

1.分析企业应如何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调整?

2.分析如何确定企业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3.试述杜邦分析体系。

二、案例分析题

请根据教材第六篇案例一提供的材料,写出该案例的案例分析报告,重点分析长虹公司的营运能力。

要求:报告结构完整,有自己的观点,字数在500字左右。

(四)本次作业范围为国外篇

一、分析论述题

1.分析企业的存货管理?主要方法和关键点。

2.谈谈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

二、案例分析题

请根据教材国外篇案例一提供的材料,写出该案例的案例分析报告,重点分析给我们的启示。

会计案例分析作业 篇2

(一) 动态成本和固定成本

传统的成本的划分是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依据的, 这种划分方式如果在间接成本比较低时还可以实施, 但是如果间接成本比较高的时候, 就会对成本的可变性产生影响, 致使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 弱化了成本的控制。如果在企业会计下对成本性态进行划分, 不仅可以使原有的成本与产量的关系不变, 而且其他一系列成本动因, 比如消费者数量、供应商的数量、服务的次数等作为依据, 明确地揭示出了间接成本的可变性, 使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清晰化, 从而强化了成本控制。

(二) 责任中心

传统的责任中心主要是根据组织机构的职能和目标来进行划分, 并根据这个进行责任的预算、控制和考核。它的缺陷就在于忽视了一些费用的归属问题, 这些费用不属于单一的部门但是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作业会计下的责任中心划分改变了这个缺陷, 冲破了各个部门之间的桎梏, 以同质的作业为基础进行责任中心的确认和划分, 这样可以使更多的费用得到了管理, 而且规范了责任、权利和利益三者之间的对等关系。

(三)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责任中心的管理人员控制的成本, 不可控制成本则相反。作业会计下责任中心的划分, 引起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制成本之间的相对变化, 拓宽了可控成本的面积, 而且增强了主体与被控制对象之间的关系。由于上述作业会计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使得作业会计对传统成本的控制渗透到成本控制的全过程中。

二、如何实现作业会计下的成本控制

作业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制度的改进。

现在的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制度是囊括制定、执行和考核在内的成本控制方法, 而传统的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制度是建立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上。在制定标准成本和预算制度时, 成本浓缩度太高, 比较单一, 在执行的过程中责任中心划分具有局限性, 导致控制与被控制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细微, 而且很多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引入作业会计则会改变这一现象。在进行标准或预算的制定时, 作业会计观念把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依据两者不同的性质考虑定量。在变动成本这个部分中, 以作业中心为单位, 进行标准成本和预算的制定。另外, 在执行过程中, 打破各组织结构之间的界限来划分责任中心, 以作业中心为基础, 从而展开责任控制工作。最后就是在考核阶段, 以责任中心为评估单位, 分析标准成本与预算控制的合理性, 并加以改进。

三、 企业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控制法主要就是以作业为基础, 以提高企业作业基础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来计算企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方法。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一种成本统计方法, 成本计算与控制相结合, 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成本管理制度。作业企业提供产品或劳动者劳力, 产品的生产都是由作业来完成的。企业作业成本可以划分为单位水平生产成本、生产批次水平成本和产品维系成本, 作业成本控制法是企业发展生产力的一个新型发展方式, 重构了企业的发展框架, 改善了企业的发展资源, 实现了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四、 作业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以及程序

由于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在于对产品生产增值作业的提高, 而要加强产品的增值价值, 就要建立高效的作业机制, 加强企业成本的控制, 尤其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 改善企业成本统计机制。作业价值分析必须是将作业识别与计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以产出为重点, 加强企业成本的控制, 提高企业作业效率。产出的价值与企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 才能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使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满意。企业的产出价值对作业效率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作业量、资源消耗和产出功能。

作业基础成本控制虽然与传统的成本控制在多数方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但是还是要遵循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其程序基本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 建立作业并划分作业中心, 了解企业生产产品的工业流程, 在此基础上作出作业识别。有的企业包括几十种作业种类, 甚至是上百种, 所以企业必须要建立科学的控制标准, 让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 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 构成作业中心。

第二, 进行作业价值分析是作业基础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作业价值分析的目的就是区分“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 以及“高效作业”和“低效作业”, 以此来发现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且找到可以解决的方法,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 改善成本目标, 建立作业成本和控制标准。想要树立成本控制的责任制度, 就要在企业员工每个人的心中树立起责任观念, 保证每个人的责任到位, 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要找到相应的负责人, 改变传统的成本控制思想。

第四, 计算实际成本, 作业成本控制计算成本的路径要与计算实际成本相一致, 企业中的资源要合理分配到作业中心上去。

第五, 计算作业成本差异, 并且分析成本差异数据, 管理者要注重企业的实际发展, 了解企业成本的有效措施。为了改善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 要做到三点, 其一, 计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找到措施去解决问题;其二, 深入分析差异, 找到造成差异的因素;其三, 认真分析数据结果, 改进控制成本的方法。

第六, 考核评价作业要根据原有的作业中心划分来进行考核分配, 并且对分析出的考核差异来进行分析, 详细分析控制业绩的数据, 根据作业中心业绩的指标, 来制定一定的奖惩措施, 采取积极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巩固现在的成本控制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建立成本控制制度。

五、 作业成本法对传统成本控制的突破

(一) 将单一标准的分配方式变成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

作业会计的成本控制包括产品与市场消耗作业、资源生产消耗作业和环境生产下的作业消耗, 将这些汇集在一起, 按照产品生产实际消耗的作业量, 将作业成本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 按照有效地成本控制方法, 对短期的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 改善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所占的比例, 实现企业的均衡发展。企业要发展流水线的量化生产, 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就要丢弃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 进行更新, 将资源分配制度改为成本动因的标准化分配制度, 加强分配的准确性。

(二) 强调企业成本控制, 实施成本全程控制

强调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 树立成本控制认识观念, 打破传统的成本控制思想。实现产品的价值比产品价值形态更加重要, 应对市场的需求来生产产品, 并严格对生产流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

(三) 强调决策成本之间的相关性

强调决策成本的相关性就是对相关成本决策法的辅助, 相关成本决策法是会计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决策方法, 只考虑变动成本, 不考虑不受决策影响的成本。一项决策的实施, 不仅要考虑到自身带来的影响, 还要考虑到后期对于企业的危害, 掌握成本控制方法的技巧, 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四) 按作业建立责任中心

企业降低成本就是想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在对产品成本的统计时, 还要考虑到企业员工人为因素的干扰, 所以要按作业建立责任中心。明确企业中每个人的责任所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必须要进行深入的调查, 找到失责的人, 并找到合理的措施对问题进行处理。并且要在每个员工的心中树立起责任意识, 使他们时时刻刻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 这样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 使企业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

(五) 对期间费用进行重新界定

作业成本控制中, 期间费用是一项重要的成本负担,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项不必要支出的费用。期间费用是对无效资源与作业价值资源的总和, 企业要控制成本的支出,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要严格成本管理制度, 把不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定期删除。

企业作业会计下的成本控制是一项新的成本控制方法, 对于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来说, 在成本控制有效性上和准确性上来说, 企业作业会计下的成本控制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企业想要严格成本控制制度, 减少产品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就要对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不断地更新。

参考文献

[1]王凯.浅谈作业成本控制法在现代企业中的研究和运用[J].民营科技, 2010 (9) .

[2]何成利, 陈云.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作业成本控制[J].价值工程, 2010 (4) .

会计案例分析作业 篇3

【关键词】作业成本会计;制造企业;应用设想;合理措施

作业成本会计是以计算成本和成本管理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它借助于作业的效益与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是为企业提供产品、材料和人力的综合体。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成本计算的系统,它将着眼点放在了成本产生的后果与原因上,将成本按照重点性的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使得相应的技术经济依据融入到产品成本中,在减少人为标准分配比重的前提下,在更大的程度上增加了直接归属在产品上的成本比重,进一步提升了成本计算的速度性和准确性。制造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结合实际更为合理的运用作业成本会计,谋取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下内容将对此作出比较具体性的分析。

一、作业成本会计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设想

1.计量与确认各种资源消耗,并且使其集中到资源库中。制造企业为了核算在经营与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消耗,就需要结合企业实际设置一定的资源类的账户,在一般情况下,制造企业需要设置的账户包括工资费用账户、折旧费用账户、材料费用账户以及动力费用账户等。借助于这些账户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人工工资、材料物资和动力折旧费用等开展必要的核算。

2.结合企业经营与生产的过程确认和分析作业,并且将主要的作业作为中心点构建相应的作业成本库,将资源库所归集到的成本价值分别分配到各个作业成本库。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作业成本库应当对应一个账户,账户的名称要根据企业作业成本库的名称进行确定,各个作业成本集中到账户,可以根据所耗费的资源的不同类别进行相应的明细账的设置,以进行必要的成本核算。

3.将各个作业成本分配到在产品和产成品,接转完工产品的成本。制造企业为了核算产成品成本,就要设置和构建一定的产品成本账户,在对产品成本进行结转之时,直接性的将其纳入到该科目的相应借方,并且贷方将相关的作业成本科目记入。在最后的环节,要根据合理的手段将作业成本库内的间接费用科学地分配给产成品与在产品,并确定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

二、制造企业推行作业成本法所需要采取的合理措施

1.构建科学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

要想更为全面、顺利地推行作业成本法,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制度,比如合理的设置会计机构,根据相应的会计部门的内部性稽核机制形成立体式的防范体系,在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为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合理推行打下坚实而有力的制度基础。与此同时,制造企业领导者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基层工作中去,与各部门员工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鼓励他们针对作业成本会计积极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从而在拉近与员工距离的情况下为作业成本法作用的发挥凝聚更多的智慧,也更有利于今后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

2.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社会到来的今天,市场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成优秀人才的竞争,提高制造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不仅是推行作业成本会计的关键,而且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莫大的活力。详细一点来讲,企业应当加大对会计人员在综合业务、计算机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与培训,通过专题会议、主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推荐优秀员工外出深造、邀请社会专家来企指导等方式,引导他们成为既掌握和熟知会计知识,又能够懂得相应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运用的复合型人才。还有,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全方位、全员的控制与核算方法,所以企业要注重引导员工树立成本意识,借助于员工工作手册内容的补充、以企业文化为主旨的演出活动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为作业成本法的推行创造更良好的企业环境。

3.作业动因的选择要和作业成本相关

作业动因的选择是成功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关键步骤之一,要力求作业动因和作业成本的息息相关。对于合适的作业动因的选择可以尝试采取几步走的科学原则,通过初步性的确定、试运行阶段的测试以及再修订等原则逐步地确定相应的作业动因。因为在方案的初步性的设计阶段,缺乏运行的数据,而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核算的系统又无法提供具体的、全面性的测试数据,所以对于初期所确定的作业动因要等相关方案试行一定时期后再运用相关系数与可决系数两项指标开展必要的相关性测试,继而结合测试的结果对作业动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订。

三、结束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设备在制造企业中的广泛性运用,制造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业成本会计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成本核算法,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制造企业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在企业中推行作业成本会计的良好途径和对策,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及其健康发展提供莫大的活力源泉。

参考文献:

[1]迟颖,卢辉,曾秀.浅谈作业成本会计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中国集体经济,2010(02)

会计案例分析作业 篇4

平时作业(2)

案例3—深圳市蛇口联合医院张华贪污案

2003年7月4日,深圳市南山区检察院立案侦查了深圳市蛇口联合医院原财务总监张华涉嫌贪污26万余元、挪用公款255万余元案。该案已于9月2日提起公诉。

张华是今年3月担任蛇口联合医院财务总监的。在此之前,他是南山区卫生防疫站财务科主任。据查,自2000年11月至今年3月,其在担任区卫生防疫站财务科主任期间,涉嫌贪污26万余元、挪用公款213万余元。在就任蛇口联合医院财务总监仅仅两个月时间,他又挪用公款近42万元。为什么张华能够在长时间内贪污挪用巨额公款而不被人发现?这是非常引人思考的。让我们先来看看张华的作案手段:

2000年11月至今年3月,在未经区防疫站领导同意的情况下,张华谎称“站里有事要办,领导已经同意”,先后多次填写借款单(至案发时尚未还款的借款单据共计52张),少则4000元,多则8万元,向单位出纳借出区防疫站当天的部分行政事业收费收入和业务收入现金,并吩咐财务人员将借款单不入账,而推迟到下月入账,并以此类推逐月顺延。通过该手段,张华共截留区防疫站的行政事业收费和业务收入现金计213万余元。

2002年10月,为了减少挪用公款的数额,张华谎称:“在为单位办事过程中,有很多费用无法报账。”于是他吩咐财务人员将本应作为发票附件的单位员工购物卡发放名单(领取购物卡的员工已经签名,购买购物卡的发票早已报销)作为支付凭证,冲减自己的借款,并将相同金额的本人借款单拿回撕掉,重复报账26万余元,予以贪污。

2003年3月初,张华调任蛇口联合医院财务总监。此时的张华,想借款却还没有胆量擅自做主。于是,他谎称为单位办事,骗取领导在借款单上签字,于3月6日和7日,分别从医院财务部借款2万元和2.5万元。对新的工作环境熟悉后,张华又完全恢复了本性,4月至5月,在领导已经同意的幌子下,张华又擅自先后10次填写借款单,直接从单位出纳处截留医院的业务收费收入37万余元,挪作私用。

要求:1.请结合会计有关理论,对本案例中张华作案的手段、两个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你对蛇口联合医院的货币资金管理有什么建议? 案例分析:

综观张华的作案手段,可以发现,他的手段并不高明。但是,他就是利用这些并不高明甚至低劣的作案手段,在财务制度都非常健全的两个单位,胆大妄为频频作案,而且长时间作案成功而无人举报。其原因何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张华头脑灵活,社会活动能力强,各方领导都赏识他、信任他。他也就带着领导的期望在外面跑项目、跑资金,而且成效明显,能够将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或项目引到南山,因此被领导视为有功之臣。在这种上上下下都视其为“能人”的大环境下,张华如鱼得水,因此,他打着“为单位办事、领导已经同意”的旗号借款,并不会引人怀疑。

另外,不管是作为南山区卫生防疫站财务科主任,还是作为蛇口联合医院财务总监,张华凭借职权控制着出纳会计的命运,出纳会计不敢得罪他。因此,不管是借款,还是重复报账,出纳和会计都惟命是从。客观地说,南山区防疫站的制度是较为完善的,但从张华作案情况看,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执行脱节,监督机制不严,资金管理不力。在实际工作中,身为财务科主任的张华,独掌人、财、物大权,因为防疫站没有设定领导审批权限,所以公款便成为张华的私人钱袋。而有监督责任的单位领导却对张华信任过度,对他的业务工作不监管、不审计、不把关,为他谋取私利提供了条件。

存在问题:(1)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2)制度执行不得力;(3)其他管理方面的问题。2.对蛇口联合医院的货币资金管理建议:(1)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2)制度的贯彻执行;(3)其他措施:

第一,信任不能取代原则。在本案中,张华因业务能力强而博得领导的高度信任,他也就充分利用了这种信任,干起了贪污、挪用公款的勾当。因此,我们有理由说,人都有两面性,即使某个人因能力强而令人信任和重用,也要坚持应有的工作原则,该监督的要敢于监督,该过问的要敢于过问,该说“不”的要敢于说“不”,不能让信任取代原则。

第二,个人利益不能超越国家利益。在本案中,出纳会计因考虑个人利益而不敢坚持财务制度,不敢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是严重的渎职行为。如果出纳会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向单位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张华也就不可能作案成功。

第三,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在本案中,不仅张华本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而且其他财务人员也没有人认为张华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这充分说明他们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因此,办案检察官呼吁,无论是谁、不管是什么单位,都要绷紧“法律”这根弦,遵纪守法,树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法律至上的观念。只有如此,才不会陷入违法违纪犯罪的泥潭。

“佳星玻璃”实行债转股

黑龙江省佳木斯工农玻璃厂,是国家经贸委批准实施债转股的第一批企业之一。该厂2000年1月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债转股协议,6月8日获国家经贸委批复,7月6日达成“黑龙江佳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筹建工作会议纪要”,10月28日新公司挂牌,标志着黑龙江省首家债转股企业正式启动运行。

佳木斯工农玻璃厂是始建于1982年的国有大型企业。现有职工1288人,占地面积23.22万平方米,总资产37101万元。拥有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条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年产浮法玻璃180万重箱。同时还有钢化玻璃、夹层玻璃、镀膜玻璃、玻璃镜片等玻璃深加工产品,是黑龙江同行业规模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及深加工企业。1994年以前,该厂年年盈利,企业平均每年实现利润300-500万元,从1995年开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由盈转亏。1994年初,为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扭转被动局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建成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由于该厂始建之初就是拨改贷建厂,加上浮法技改贷款,企业负债过高,包袱沉重,1998年按“两则”规范核算,亏损2451万元。

一、“佳星玻璃”符合债转股条件

1、目前黑龙江年需用平板玻璃540万重箱,经综合定额法进行测算,2000年将达690万重箱,而本省生产能力为460万箱,玻璃市场前景良好;

2、该厂浮法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过程当中厚度、流速、炉温均由计算机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

3、财务行为规范,核算体系严密,债权债务清楚,符合“两则要求”;

4、领导班子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开拓进取意识;

5、各项改革措施有力,先后对劳动用工制度进行改革,减员增效,转制分流,精减人员729人。

二、“佳星玻璃”债转股实施方案

1、债转股金额20899万元,企业资产负债率由109.38%下降到38.91%。

2、债转股后新公司的股本构成:新公司总股本23836万元,长城公司20899万元,占总股本87.68%,地方政府2902万元,占12.18%,黑龙江金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0万元,占0.04%,两名经营者25万元,占0.10%。

3、回购方案。由于资产公司存续期为10年,长城公司在债转股之初就考虑了退出渠道,共有三套方案。方案一:利用浮法玻璃生产线进行生产经营,利益分享,国有股红利及返还税收回购股本,用1年的时间完成长城公司的股权退出。方案二:继续对浮法玻璃生产线进行技改扩建,同时开发塑钢窗、玻璃深加工等新项目,用五年的时间,实现股权的全部退出。方案三:利用上市融资回购股本。债转股可使企业轻装上阵扭亏为盈,待符合上市条件后直接上市融资,在三、四年内通过多种融资方式,将长城资产管理公司股本全部回购,实现其股权全部退出。

三、“佳星玻璃”债转股后经营情况

根据转股协议,转股总额20899万元,银行方面按有关政策,已剥离三批贷款,停止收息。3月20日剥离第一批9864万元,5月20日剥离第二批6500万元,6月30日剥离第三批4535万元。转股后,企业轻装上阵,全体员工齐心协力,生产经营形势喜人,产销两旺,扭亏为盈。在全国26家联网的浮法玻璃企业中,该厂的单位制造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4%,下降到46.62元/重箱,列全国第六位。在品种上,3毫米玻璃产量达到34万重箱,列全国第一位,产销率100%。特别是3毫米浮法玻璃质优价廉,占领了东北的绝大部分市场。该厂2000年实现利税1429万元,其中税金950万元,利润479万元。

问题:

1.结合教材第四章――“债转股,郑百文起死回生”和本案例,分析债转股的利弊? 2.“佳星玻璃”债转股案有什么启示? 案例分析:

1.结合教材第四章――“债转股,郑百文起死回生”和本案例,分析债转股的利弊? 从债转股的作用看,它不仅是企业一次难得的减债降负、降低资产负债率的举措,但是转与否、转多少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并非转的越多越好。从转股企业角度来看,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又有不利的一面。

激励作用:

(1)可减轻企业债务利息负担,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使债务企业经营者获取再次创业的机会。比如“佳星玻璃”债转股后,迅速扭转经营的不利局面,在2000年实现利税1429万元,其中税金950万元,利润479万元。

(2)债转股后,可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债转股后,企业负债减少,负债率下降,企业偿债能力提高,外部对企业投资风险降低,进而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3)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国家规定必须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所以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秩序。

(4)有利于企业建立健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国家要求债转股企业在债转股的同时,企业要按公司法要求全面改革,实行法人治理,并进行重新登记;必须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确立投资人制度。转股后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以股东身份进入企业,从而完善国企的股东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5)使债权人获得收回全额投资的机会。如果企业破产,债权人只能收回相当于企业财产全部价值的部分,而其余部分债权人不再有追索权,成为法定的沉没损失。企业继续经营,债权人才有机会收益和足额收回投资额。

(6)使新股东(由于购买债权而变为股权的股东)可以在企业状况好转时,通过上市、转让或回购形式收回投资。

不利方面:

(1)利息抵税作用降低,财务杠杆作用降低,导致风险收益降低。按税法规定银行的借款利息可在税前扣除,所以企业利息的成本并非利息数额的全部,而是其中一部分。债转股后,抵税作用不再存在。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总额与净利润的比值)会因利息的减少而下降,从而使风险收益下降。

(2)经营决策权分散,会影响企业的长期规划和发展。实施债转股后,资产管理公司或开发银行成为企业的持股或控股股东,享有决定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由于他们的股权是需要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回购,所以与其的目标有可能不一致。例如企业有可能会投资于周期较长,现金流量大的项目,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资产管理公司或开发银行则可能会选择周期短,短期利润大的项目,以有利于股权再短期内收回。

(3)会导致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回购压力增大。现代财务管理学认为在个别融资资本成本里股本的资本成本最高,所以转股越多企业的资本成本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价值或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不一致。

(4)使未转成股权的债权人处于继续被掠夺的风险下,如果企业没有较好的产品市场,就不会有较好的经营前景,没有较好的经营机制,就不会有较高效率的经营者。

(5)对新股东形成未来破产的威胁,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股权风险大于债权风险,尤其是财务处于困境的企业。债转股会使新股东增大破产风险,因为企业破产时,股权人承担的风险大于债权人。

(6)可能形成社会的赖帐经济。如果机制设计不好或实施出现差错,就会成为债务大赦,变相豁免企业债务。

2.“佳星玻璃”债转股案有什么启示?

第一、债转股对债权、债务双方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1)“佳星玻璃”通过债转股使新公司的资产得以优化,摆脱了巨额债务的压力,重新获得了盈利的机会;(2)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也通过债转股将自己的债权转化为股权,获得了“佳星玻璃”的控股权,使得公司在“佳星玻璃”的持续经营中获利,并且取得了蜕资,保全原来债权额度的利益的。

《会计制度设计》作业 篇5

作业一

1.搜索查询题:答: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令第33号,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同日,财政部财会[2006]3号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2010年财会[2010]21号将财会[2006]4号文中35项准则废止,现在继续有效的13个);也是同日,财会[2006]4号印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等22项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26项准则。

2.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答: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报告目标;(2)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3)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4)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会计制度设计范围的具体要求:(1)会计制度设计的层次性;(2)会计制度设计的全面性;(3)会计制度设计的针对性;(4)会计制度设计的内部控制导向性 确定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会计制度设计程序既要满足会计制度设计范围的总体要求与具体要求,又须顾及会计制度设计方式。会计制度设计通常是由指定的机构以特有的组织方式来完成的。指定机构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比如丰富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坚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储备与实务操作能力等。

3.企业会计实务有时会出现与对外财务报告设计初衷相违的现象有哪些?答:对外财务报告设计初衷是为更好地向其使用者提供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告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应当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获得对其决策有用、准确的信息,但事实上企业会计实务有时会出现与对外财务报告设计初衷相违的现象,最常见的是财务报表未能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以及所有者变动情况,有的更为严重的所提供的财务报表虚假、不真实而是经过企业管理当局粉饰后的财务报告。产生原因包括:相关者间的利益不同,内部人利用其自身的控制地位,扭曲初期设计流程,编制虚假公司业绩报告,以满足内部人的利益取向。

对这些现象的思考和对企业对外财务报告设计的反思包括:强化对内部人的道德约束,加强外部法律监管力度,加大惩戒力度;在内部还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流程设计运行的自我评价,以实现初期的设计目标等。

4.在我国财政部未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之前,答: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某一时间段内的经营成果,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了解两个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变动结果,这种变动结果部分可以通过利润表解释,但是利润表只能衡量企业获取利润的大小和来源。因为利润表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所以不能说明企业从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中获得的现金数量,而现金恰恰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几乎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与现金有关,企业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无利润甚至亏损,但是如果没有现金,企业将不可能持续下去。因此现金流量信息对投资者的未来决策至关重要,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信息的不足。企业的现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希望企业能够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列报作为基础来构建了现金流量表内项目的具体排列,即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分类表述,按收付实现制的会计确认原

则,以具体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从“营业收入”开始,结合资产负债表项目逐一进行分析。很显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这一大类的第一个报表项目就应该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受到的现金”。

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列报现金流量。主要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等项目。

现金流量表的具体列报方式不能与会计账簿体系相对应,因此在每类业务活动内部的具体报表项目构成上就采用了直接法编制方式,而经营活动还同时使用间接法。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编报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在附注中提供以净利润为基础调节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差量情况的总称。其经营活动是其最主的部分,它主要记录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职工工资、上缴税金等活动中的现金流动状况。

5.在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答: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该表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特别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也就是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设计原则是充分披露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结果及其根源。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涵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综合收益概念,所谓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与所有者之外的其他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两部分,其中,前者是企业已实现并已确认的收益,后者是企业未实现但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已确认的收益。用公式表示如下:

综合收益=净利润+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净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净利润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均单列项目反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在内容上应包括所有者权益具体构成项目的变动结果及增减变动产生的根源,因此其采用了矩阵的形式列报。一方面是列示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是按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来源对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另一方面是按照所有者权益各具体组成部分及其总额列示交易或事项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根据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提供比较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因此,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就各具体构成项目分为“本年金额”和“上年金额”分别填列。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与所有者(或股东,下同)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应当分别列示。

第三十条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一)净利润;(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三)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四)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五)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六)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6、分析企业设计财务报表附注的原因?说明财务报表附注的设计内容?(10分)答: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所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其原因是有些交易和事项并不能完全符合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的特征,相关信息无法列入表内,但同时这些信息又对报表的使用人非常有用。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定量与定性信息相结合,以实现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企业经济事项完整进行反映,从而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其二是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系统合理的排列和分类,顺序披露信息,便于使用者理解和掌握,也更好地实现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其三是与财务报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以有助于使用者相关联使用信息从而从整体上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

表外附注信息披露方式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脱离账户体系,这也保证了财务会计语言的一致性与可比性(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追溯证明)。同时这也表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框架的核心还在于账户体系,即使现今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看似越来越多,但并没有脱离其本原。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列举了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应当按顺序披露的主要内容与方式,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及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内容。

二、制度设计题(40分)资料:

在江苏苏州有一家制药厂,企业会计制度包括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法律、法令等,这些内容体现着企业的严格遵从性;第二部分是企业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制定的内部办法、规章等,这些内容体现着企业会计制度的可设计性。当然在设计企业会计制度时,对上述二部分内容均需在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基础上的有效执行,因而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就是将规范企业会计活动的各项内容有机地制度化并使之得到有效执行的过程。对该公司的会计制度设计也包括上述两个部分,一是遵循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二是在成本效益前提下,设计相关会计制度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置形式是与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匹配的,因为企业会计工作的核心就是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活动,会计组织机构设置包括小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大中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集团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内部核算制会计组织机构四类形式。

该公司的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与公司的规模和管理上具体要求的不同,设置相应原会计组织机构。当然如果上述公司规模不大,也可采用创新会计组织方式,如会计外包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两种较为成熟会计组织机构设置方式。对上海销售部可利用网络会计信息化制度设计,结合金融服务网络,设置与该销售部规模相适应的会计机构与人员

会计工作岗位划分及职责确定则是完成工作流程的基础。是每个会计岗位及相应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提出了基本原则与示范性要求:一是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应当符合内部牵制的要求;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由各单位根据会计业务需要确定。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28条明确了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在会计人员控制方面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二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的进行轮换,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提高综合工作能力,以便于各岗位会计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如果该公司是国有企业其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会计法第三十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帐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帐。

会计基础规范第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设置会计机构,应当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应当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作业二

1.自制原始凭证如何设计?

答:在设计具体格式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格式大小;内部位置安排;联数;版式 2.你认为企业应如何设计无形资产业务内部控制?

答:设计适当的无形资产业务内部控制,其要点包括以下几项:(1)取得无形资产与组织验收,确定权属关系;(2)使用与保全;(3)技术升级、更新换代;(4)无形资产处置

3.你认为企业应如何设计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

答: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设计要点:(1)取得与验收;(2)使用;(3)维护;(4)改造;(5)清查;(6)处置

二、制度设计题

(一)案例资料

在几年前,发生过一起典型的出纳员贪污、挪用公款案。这是一个国有小企业,财会部门设置有财务经理、会计、出纳三个岗位。其中出纳员是一个从职业高中毕业没多久的年轻女孩„..答:此案违反了岗位责任控制制度如下规定: 出纳人员不得同时负责总分类帐的登记 和保管.货币资金的收付和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 专用印章不得有一人兼管 出纳人员

应与货币资金的稽核人员,会 计档案保管人员相分离.出纳人员应与负责现金的清查盘点人员 和负责与银行对帐的人员相分离.(二)案例资料

W公司是医药制品公司,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除考虑价格因素外,还要注重质量要求。W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是通过招标方式进行的,采购部门首先从建立的供应商档案中确定参加招投标会议的供应商„„„.答:一般生产企业存货业务流程可分为取得、验收、仓储保管、生产加工、盘点处置五个阶段,包括取得存货、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原料加工、装配包装、盘点清查、销售处置等主要环节。存货业务内部控制总体措施应包括如下要求:(1)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应当明确而严格,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2)存货请够依据应当充分适当,请购事项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3)存货采购、验收、领用、盘点、处置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对存货预算、供应商的选择、存货验收、存货保管及重要存货的接触条件、内部调剂、盘点和处置的原则及程序应当有明确的规定(4)存货成本核算方法、跌价准备计提等会计处理方法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证制度的规定。

(三)案例资料

A公司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 答:

一、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可取之处为:

1.该公司的销售制度较好地运用了不相容职务分工控制。将销售作业中客户甄选、客户信用调查、接受客户订单、核准付款条件、填制销货通知单、发出商品、开具发票、收取货款及会计记录等不相容岗位所涉及到的销售人员、信用管制人员、营管人员、财务人员、储运人员进行了分工。

2.该公司建立和健全了信用管制系统。信用管制系统的建立,保证了销售成果的有效性,避免了坏账的发生,实现了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3.该公司采用了电脑系统授信额度确认的权限控制。电脑系统授信额度的确认,提高了销售业务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有效性,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查阅的方便性。

该公司采用的这些内控制度有利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和监督。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可减少销售业务中可能出现的低效率和侵吞企业利益的行为。

二、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缺憾之处为:

1.分离制度的执行中还不够彻底,因为销售部门、营业管理部门与储运部门同属一个领导管理,尚存在作弊的隐患,因此,在相关业务的牵制上还不够严谨。2.应收账款的管理上还应加强事后管理,应建立询证函制度及时准确与客户对账,以免给个别业务人员提供可乘之机,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准确和可收回性。

(四)案例资料

某化工厂使用一种主要原材料,经过四个车间连续生产大量甲产品。由于主要材料含有各种化学元素„..5

答案略 作业3

一、分析说明题 1.说明长期借款制度核算制度的设计要点: 答:(1)长期借款筹资方案的提出与论证

(2)通过可行性论证的长期借款筹资方案在企业内部按照分级授权审批的原则进行审批,重大筹资方案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须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的应当履行相应的报批程序

(3)与有关金融机构洽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署借款合同并据此办理借款业务。

(4)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用款

(5)按照借款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

(6)提前归还贷款应当与贷款人协商

2.所有者权益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要点包括哪些?

答:(1)权益资本筹资有严格的程序和法律约束,同时还受债权人权益的制约,因此,所有者权益业务内部控制的核心是确保权益资本的筹资合法合规

(2)尽管所有者权益业务体现了较强的稳定性,但涉及面广且复杂,包括了投资协议、合同、业务章程、利润分配决议与分配方案、会计处理程序等方方面面

(3)各类所有者权益业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授权审批与决策控制制度,以实现各类所有者权益业务在各个环节上都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4)所有者权益业务作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来源,应当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5)需要经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策程序并由相关相关监管机构或部门(单位)审批的股权筹资,要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并对审批过程进行完整的书面记录 3.说明收入与费用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答(1)各项收入的确认应当遵循规定的标准,杜绝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

(2)各项费用、成本的确认应当符合规定,杜绝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以及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

(3)利润应该由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筹够成,杜绝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以及编造虚假利润

4.试说明对企业期间费用控制进行制度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1)制定严格的预算标准(2)对费用预算进行分解(3)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4)企业应当根据费用预算和支出标准的性质,按照授权批准制度作规定的权限,对费用支出申请进行审批。(5)对于未列人预算的费用项目,如确定需要支出,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申请追加预算(6)会计本门或人员在办理费用支出业务时,应当根据经批准

6 的费用支出申请,对发票结算凭证等相关凭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7)企业应当建立费用支出内部报告制度,实时监控费用的支出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8)企业应当建立费用考核制度,对相应的费用责任主要进行考核和奖惩。(9)企业应当加强对费用的监督检查,明确监督检查人员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检查工作。

一、(一)制度设计题 资料

某企业的工资核算岗位职责规范如下:

第一:负责办理公司员工工资入卡工作。其中,每月第5个工作日前根据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工资发放明细表按照银行规定格式进行数据„..答:按现行规定,职工薪酬主要包括: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这些,对企业来说,都是因职工提供服务而对职工产生的义务。

为了核算企业支付和应付给职工的各项劳动报酬,企业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贷方登记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或支付的职工薪酬的数额;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该科目应设置“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如:“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等。

(二)资料

某公司于2006年10月8日创立并营业,是由甲、乙、丙三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独立法人,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其中甲方出资40万元„„.答:1.依照《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管部门的规定,优化企业组织构架,进行业务整合,并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如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协助企业做好相关工作,确保符合股票发行条件和要求 2.3.4.5.6.7.董事会应当依法就股票发行的具体方案、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及其他必须明确的事项作出决议,并提请股东大会批准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授权部门(比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制作申请文件,由保荐人保荐并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报

企业应当在股票核准发行之日起的一定时期(比如我国为6个月)内发行股票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授权部门的有关规定编制和披露招股说明书

企业委托股票承销机构销售股票,销售完毕后将股东缴款单及股东名册缴企业证券部门,企业证券部门审核后登记股东名册并将缴款单送会计本门

会计部门收到证券部门转交的缴款单和银行收款单后,经审核由出纳编制收款凭证

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收款凭证和有关单据交企业证券部门 8.9.企业证券部门在股东名册上登记收款日期,并将收款凭证和有关单证交会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企业办理变更登记及时向社会公告

10.企业证券部门应定期向证券交易机构索取流通股东名单,其他股东有变动的,应及时更新有关信息并进行公告和变更登记

(三)资料

甲公司对从事销售与收款业务方面规定:按市场营销管理制度要求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为了增加销售过程中的灵活性,授予销售业务人员比较大的折扣政策、付款政策等权限。„.答:1.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2.组织销售与发出商品流程应当科学严密,销售政策和信用管理应当科学合理,对客户的信用考察应当全面充分,销售合同的签订、审批程序和发货程序应当明确3.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应收装款的催收管理、往来款项的定期核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依据、还账核销的审批程序、销售业务归口管理与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构成了企业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基础工作

作业四

一、1.分析说明题

阐述责任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分析说明说否所有公司制企业都有必要设计责任会计制度

答:责任会计制度设计目标:(1)设置责任主体,落实经济责任(2)编制责任预算,分解经营目标(3)完善责任预算,监控责任实施(4)编制责任报告,考核责任业绩 责任会计制度适用于现代企业分权管理模式,分权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视为内部组织机构配置相应决策职能,在确保职责完整的同事充分调动个职责部门主观能动性

2.说明企业责任中心如何确立?企业责任中心的制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概括说明企业责任中心的制度实施要点?

答:责任中心设计原则:(1)决策权与执行权相统一原则(2)决策权与责任制相匹配原则(3)责任绩效的可确指与可计量原则(4)责任中心层次性原则

内容:(1)成本费用中心设计(2)收入中心设计(3)利润中心设计(4)投资中心设计

责任中心设计师责任会计制度的起点与核心。责任中心是责任会计的具体核算主体,相对独立并有着各自明确的责权利范围,企业要为它们在授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条件

3.你认为内部结算制度设计是否必要,并说明理由

答:内部结算方式是指内部结算应采取的手段,内部结算方式设计既要满足往来结算的要求又要简化手续。考虑到企业与外部单位间的市场化结算方式绝大部分是依托银行完成的,只有少量是钱货两清,因此,内部结算方式可以建立在内部模拟银行结算方式设

计,这不仅有利于强化银行结算管理观念与适应市场交易结算实践,也降低了全新核算方式设计带来的学习成本与可能的技术风险 4.简述责任会计核算与报告设计的内涵?说明责任会计核算与报告会计与一般财务会计核算与报告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答:责任会计是在重新设定会计核算对象并以责任预算作为考核标准的会计信息加工,与财务会计制度有着内在逻辑关系,责任会计核算模式设计有两种基本思路供选择:一是借助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另一个是独立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而建立自身核算方式。责任中心在将其发生的成本、收入以及责任中心间相互结算或转账的经济业务记入各自责任会计账户后,要定期据以编制责任会计报告,从而对责任中西实际绩效与责任预算进行评价与考核。责任会计报告视为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完成情况的总括性文件,又称为业绩报告或绩效报告 5.会计信息化是对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方式的完全替代,因此与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方式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下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等内容。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试分析并说明理由

答:(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崐数可设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崐码同时显示。

(3)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一般要根据文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

(4)账簿格式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账簿的格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并且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而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由于受到打印机的条件限制,不太可能打印出订本式账簿,因此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规定,所有的账页均可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总账账页的格式有传统三栏借贷式总账和科目汇总式总账,后者可代替前者;明细账的格式可有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等。

6.简述企业会计信息化权限设置设计要求?说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与原来手工化下权限设置设计要求的差别之处

答:措施:(1)建立信息系统相关资产的管理制度,保证电子设备的安全(2)成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机构(3)按照国家相关发露法规以及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制定信息系统安全实施细则(4)有效利用IT技术手段,对硬件配置调整、软降参数修改严格控制(5)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系统运行于维护管理,应与其签订正式服务合同和保密协议(6)采取安装安全软件等措施防范信息系统受到病毒等恶意软件的感染和破坏(7)建立系统数据数据定期备份制度(8)建立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于维护等环节的岗位责任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9)积极开展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工作,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系统安全问题并加以整改。

二、制度设计题

资料:

某大型煤矿集团中,有采煤煤矿、洗煤厂、焦化厂、坑口发电厂等。当企业集团内部各单位之间存在交易时„

答:部结算价格,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计盈亏”的价值尺度,是实行内部模拟市场、模拟法人运行的基础,也是进行合理分配的经济杠杆。因此,建立和完善内部结算价格系统,对原材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工具、配件等物资和劳务制定合理的内部交换价格,对于实行成本控制,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单位之间的经济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结算价格系统

1.内部价格按管理方式的划分。内部结算价格管理方式可分为指令性价格、指导性价格、协商价格。

指令性价格是指不准随意升降,在企业内部强制执行的价格。为保护各核算单位的经济利益,算实现“平等交换”,在企业内部对独家经营、没有竞争对象的产品或工作,必须制定并执行指令性价格。

指导性价格是指在规定的基本价格基础上允许有适当浮动幅度,在企业内部指导指令的价格。为建立内部机制,鼓励竞争。降低成本,在企业内部对存在竞争对象的产品或工作,应制定并执行指导性价格。同时,为保证内部结算价格体系的协调和统一,便于价格的管理,对指导性价格可以在确定中准价格的基础上,规定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协商价格是指由物资或劳务供需双方价格。在企业内部,对部分产品或工作。如小型电器修理、二零星制作等,可不制定统一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

2.内部结算价格按综合程度划分。内部结算价格综合程度可分为单项价格和综合价格。单项价格是指按工种、工序分别指订的以劳务为主的结算价格。在执行分工种个人计件工资制时,单项价格时用以计算计件工资的基础。

综合价格是对包括多个工种、工序制定的以劳务为主的结算价格。在采用综合计件工资制时,综合价格是计算工人劳动报酬依据。

税务会计作业 篇6

一大型商贸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商品加工、批发、零售和进出口业务,2008年11月相关经营业务如下:

(1)进口香水精(化妆品)一批,支付国外的买价220万元、购货佣金6万元、经纪费4万元;支付运抵我国海关地前的运输费用20万元、装卸费用和保险费用11万元;支付海关地再运往商贸公司的运输费用8万元(取得货运企业的运费发票)、装卸费用和保险费用3万元;

(2)受托加工香水精(化妆品)一批,委托方提供的原材料不含税金额86万元,加工结束向委托方开具普通发票收取加工费和添加辅助材料的含税金额共计46.8万元,该香水精(化妆品)商贸公司当地无同类产品市场价格;

(3)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款70万元、运输费用10万元,当月将购回免税农产品的30%用于公司饮食部;

(4)购进其他商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价款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支付运输单位运输费用20万元,待货物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商品金额10万元(占支付金额的5%),经查实应由运输单位赔偿;

(5)将进口香水精(化妆品)的80%重新加工制作成套装化妆品,当月销售给其他商场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650万元;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个人,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70.2万元;

(6)销售除化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应收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由于月末前可将全部货款收回,给所有购货方的销售折扣比例为5%,实际收到金额285万元;

(7)取得化妆品的逾期包装押金收入14.04万元。

(注:关税税率20%;香水精消费税税率为30%,当月购销各环节所涉及到的票据符合税法规定,并经过税务机关认证)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

(1).该公司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A)万元;

A.74.31B.138.21

C.59D.75.89

(2).该公司国内销售环节实现的销项税额总和为(C)万元。

A.178.5B.181.54

C.180.54 D.179.58

(3).该公司国内销售环节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总和为(A)万元。

A.115.36 B.120.58

C.117.25 D.109.42

(4).计算该公司国内销售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D)万元。

A.58.89 B.59.89

C.59.1D.65.18

会计案例分析作业 篇7

传统责任会计系统是基于相对稳定经营环境发展起来的, 它将责任分配给单位或个人并以财务指标来衡量责任中心业绩, 这一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复杂环境和生产经营需要。而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的产生不仅适应了动态多变的经营环境, 而且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一) 责任会计在管理理论发展不同阶段的体现

一般认为, 西方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责任会计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有不同的表现: (1) 经验管理阶段。19世纪中期, 美国的丹尼尔·麦卡勒姆 (D aniel Craig M ccallum) 倡导在管理时要适当地进行职责划分和授予充分的权力, 从而使当事人能很好地履行其职责, 与此同时, 还要通过检查制度来了解员工责任的履行情况。其倡导在当时已经蕴含了责任会计的思想, 但并没有得到广泛地认可。 (2) 科学管理阶段。泰勒主张在会计工作中, 要严格区分各种费用, 详细计划每项费用的开支, 并且要将这种计划真正落实到每个员工。在每期期末, 要将员工的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 同时, 按照例外管理原则编制成本报告。泰勒所主张的这种成本管理模式在当时非常有效, 而且这种做法也与责任会计的要求相符合。 (3) 现代管理阶段。1994年, 霍恩格伦 (H orngren) 提出责任会计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控制工具, 它通过分权来组织企业结构, 将企业分成多个责任中心, 以责任的下放和收回控制各个责任中心, 所有的收入与费用都以责任中心为依据, 通过各责任中心预定目标的实现来达到企业总体目标利润的最大化。进入21世纪, 包括管理学在内的各个学科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同时, 各个学科之间又相互影响, 促进新的理论形成和发展。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现代责任会计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充实与完善。以作业为纽带, 将责任会计和作业管理理论结合在一起建立的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 不仅扩展了作业管理理论的应用范围, 而且是对责任会计在思想方法上的改进。

(二) 责任会计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术界对责任会计进行了相应研究, 刘艳红、李兴平 (2004) 认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责任会计的缺陷日益显现出来, 企业要想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引入作业管理, 改进责任会计成为必然选择;陈国艳 (2007) 在对传统责任会计制度的特点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对作业管理在责任会计制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苏娜 (2010) 设计出以作业成本管理为基础的新的责任会计并且将其应用于阳光公司, 得出新的责任会计制度能够更加明确地划分责任并更有效地控制职责履行情况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结论。

笔者认为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是一种将责任分配到各项作业中, 同时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业绩的责任会计制度。主要特点体现在责任划分、业绩考核指标的建立、业绩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

二、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责任会计制度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企业所处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变, 该项制度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 现代责任会计顺应发展的要求而产生。

(一) 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的优势

现代责任会计相对于传统责任会计而言有以下优势:首先, 从责任界定方面看, 责任中心是过程和团队, 以同质的作业组成的作业责任中心为基础进行责任分配, 责任划分更明确;其次, 从建立业绩考核标准看, 其业绩考核指标具有过程导向, 是动态的, 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而不断变化, 支持了企业进行持续改善, 有利于增加顾客价值;再次, 在业绩评价方面, 业绩评价指标既有财务方面的, 也有非财务方面的, 如效率、时间、质量等, 评价考核的范围更加全面, 并且进行作业弹性预算分析;最后, 在激励机制方面, 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并重考虑, 以团队角色的评价逐渐代替个人岗位评价, 突出团队评价的重要性, 使绩效奖金的依据多元化, 团队绩效成为个人绩效奖励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企业责任会计制度现状

现代责任会计虽然相对于传统责任会计而言存在诸多优势, 但现行做法仍然暴露出诸多问题。第一, 责任中心和责任主体划分不清楚, 有些企业由于其组织结构比较复杂, 导致其不能明确划分责任中心和责任主体, 仅从成本责任方面来看, 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任预算、责任评价与考核的管理体系, 更没有与企业内经济责任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第二, 在现阶段, 企业对间接成本的分配不够重视, 仅仅重视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的计算与控制, 对间接成本的分配与控制缺乏适当的方法, 以至于最终产品的成本计算不精确。第三, 对关联交易的管理和控制不够严格, 使得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不规范、不公允, 将内部转移价格用于人为调节成本的情况比较严重。第四, 业绩评价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 评价主体比较单一, 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 没有考虑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也不合理, 过于注重财务指标, 忽视非财务指标。

三、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的应用思路

建立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 其应用思路如图1所示。

(一) 企业作业调研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收集相关的作业信息, 弄清成本流动的次序和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 了解各个部门对成本的责任, 便于设计作业以及责任控制体系。

(二) 作业分析

一是作业的确认。只有先确认企业的各项作业, 才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找出各作业的成本动因。在作业确认时应当按由粗到细, 由大到小的原则进行, 同时, 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 还应遵循适度原则。二是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是经营活动必须保留的且能为顾客带来价值的作业, 非增值作业是指对增加顾客价值没有贡献或者消除后不会降低产品价值的作业。企业如果能消除不增值的价值活动或改进部分增值的价值活动, 使其总成本持续降低, 就能形成理想的作业链。一般而言, 企业的作业活动比较复杂, 对所有作业活动逐一地进行价值分析并确定增值性不太可能。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 可将作业活动按照成本大小进行排列, 排列在前面的作业活动就是应进行具体分析的重点作业活动。

(三) 成本动因分析

动因分析是为了弄清作业成本的根本原因所做出的努力。成本动因是成本分配的标准, 该标准应能够准确地解释成本发生的原因, 以实现成本核算的准确、合理。因此, 在寻找动因时, 必须找出那些真正与成本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动因越多成本核算的精度就越高, 但也应考虑适度原则, 将成本动因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分析完企业的作业和动因之后, 可根据分析结果列出动因分析表。

(四) 基于作业的责任中心建立

建立以作业为基础的责任中心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分析了企业的作业和作业成本动因之后, 明确了各个作业间的关系, 就可以将从事同质作业的部门与员工组织成为一个作业中心, 每一个责任中心就由一个或几个性质相同的作业中心构成。分别将相似的作业中心确定为收入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和投资中心。

(五) 基于作业的内部转移价格制定

内部转移价格是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结算价格。基于作业管理理论的内部转移价格是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 等于一种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每项作业的实际作业消耗量之和。

(六) 基于作业的责任预算编制

以作业为核心制定预算时, 按不同成本动因数量编制预算。以基于作业的成本预算编制为例, 首先, 企业应从长远发展出发,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企业下一预算期销售量及销售利润率, 在此基础上确定目标成本;其次, 用单位服务或产品消耗作业的数量乘以预计销售量即预算作业量, 作业动因率与预算作业量的乘积就是下一经营期间的作业成本;最后, 根据经验及企业经营目标, 预算出单位作业消耗的资源种类和数量, 乘以预测出来的作业量得出预算资源需求量, 用预算资源需求量乘以资源动因, 就可以预测出资源需求成本。

(七) 基于作业的责任报告编制及业绩评价

将各个责任中心实际完成责任指标与基于作业的责任预算进行对比分析, 编制基于作业的业绩报告, 考核责任业绩。基于作业的责任报告深入到了每个作业中心, 有利于管理者及时控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尽快达到企业的生产目标。传统责任会计主要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来评价业绩, 在将作业管理引入到责任会计制度之后, 能更合理地评价业绩。一是增加了非财务指标, 从国内外目前的理论和实践来看, 比较典型的非财务指标主要有市场占有率 (反映企业市场营销方面的业绩) 、产品质量、交货效率、可信赖程度、员工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等;二是注意区分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 通过实践成本与增值成本的比较以及前后期非增值成本的比较, 为企业的持续改善提供信息。

四、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应用的保障措施

企业推行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制度, 能提高增值作业的运作效率, 减少资源消耗, 提升竞争力。但在应用过程中企业也存在对其认识不够、作业划分和成本动因划分不准确或过于主观化、推行成本过高等难点。对此, 笔者提出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应用的保障措施。

(一) 提升企业人员整体素质, 树立现代责任会计意识

一方面, 需要企业各级领导更新观念, 统一认识, 高度重视, 营造氛围;另一方面, 企业应不断强化员工的在职培训, 把作业管理和现代责任会计理论纳入到继续教育的内容中, 从而增强全体员工对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制度的认识。

(二) 提升企业信息管理水平, 推进网络化建设

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制度的有效运行对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 企业要加强网络建设, 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工具并不断完善其功能, 同时, 对各个管理部门进行计算机联网, 保证自动实现对整个企业成本数据的及时收集、存储、传输、汇总、分析和共享, 推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

(三) 完善作业分析与成本动因分析

一方面, 要求实施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作业管理涉及的技术和方法, 了解企业整体的经营战略, 增强责任感, 耐心细致地进行作业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另一方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对作业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的工作进行制度规范。此外, 企业还应做好事前的计划和预算, 提高工作效率,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参考文献

[1]赵振智、刘广生:《成本管理会计》,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作业成本法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成本动因 作业动因 传统成本法

管理会计是环境的产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给企业带来了成本效益最大化,使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理念要求越来越新,作业成本法(ABC)应运而生。目前作业成本法已经由最初的产生国家美国迅速向全世界扩展。作业成本法之所以可以取得巨大的成效,主要在于它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打破了传统的成本计算的思维局限,避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造成的成本的扭曲,使得成本管理更加精确。所谓的作业成本法是指:企业基于作业消耗资源这一假设,通过资源动因将成本分配给客户,服务和产品的一系列成本计算过程。这种作业可以是一种行为,活动或者一项工作。这一作业的经济价值在被完成的过程中将成本分配出去。

要想真正理解好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就必须真正理解什么是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因为作业成本法是通过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最终实现成本的分配过程的。资源成本动因是建立各种成本集库的标准,用来衡量一项活动所耗用的资源。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而言,资源成本动因的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作业成本动因就是在成本集库的基础之上将成本分配给各个成本对象,最常见的作业成本动因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作业小时数。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就是产生了作业成本法最基本的思想:作业通过消耗资源产生产品。所以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也是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基本衡量单位,二者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因为按照传统的成本计算“一刀切”的方法,对产品资源和产品效率经常变化的企业来说,成本的计算会产生巨大的扭曲,成本计算方法略显死板,不能根据具体的资源消耗情况计算成本大小。

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首先要采用合适的资源成本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作业成本集库中去。这一步对企业成本核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企业下一步成本分配方向的正确性。寻找合适的资源动因并不简单,需要我们对企业进行日常经营活动进项调研,了解企业经营过程和作业程序,确定相关作业步骤,然后根据调查信息汇总,判断企业各资源成本的相关特点,最后综合确定企业的资源成本动因。这就需要成本分析人员必须对企业的经营流程有一个全面基本的了解,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对于不同的资源动因,可以先对企业进行作业分析,确定企业作业中心,一般作业中心可以划分为:产品级作业,批次级作业,生产存续作业,设施存续作业,客户级作业等相关作业中心。然后根据作业中心确定好相关合适的资源成本动因后,就需要将资源成本动因分配给作业成本动因。这一步必须要明确作业成本动因与资源成本动因之间的因果关系,倘若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不能进行分配。最后根据建立的资源成本集库和作业成本动因,把作业成本动因分配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中去。之所以采取这三个步骤是因为这样最后成本对象与其所对应的成本动因之间有明显直接的因果关系,避免了成本变动造成的成本扭曲。作业成本法实施步骤见图一:

图一 作业成本法实施步骤

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我们就可以看出来首先作业成本法使得相关人员熟悉企业作业运行的步骤,了解作业发生的基本情况,对于产品变化极其复杂以及工艺冗长容易发生成本扭曲的企业来说,作业成本法使得企业的成本计算大大精确,足以达到企业要求计算精度。正是由于作业成本法如此的准确,使得它的使用范围和成本效益逐渐由制造业发展到服务业,更是对企业战略制定,流程分析,绩效管理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作用。同时作业成本法也改变了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了依据。尽管作业成本法有如此种种的优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使用作业成本法的,这还要视企业的成本发生情况而定。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获悉本部门的成本情况,突出生产流程的竞争实力,因此有两种企业特别适用作业成本法。第一种是产品极为多样化,流程极其复杂,产量也很高的公司。第二种是极容易发生成本扭曲的公司,例如那些成本分配不明确的公司。在整个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史中,作业成本法最先由制造业公司使用,直到现在作业成本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服务行业中,例如医院,公司,银行等,他们多数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战略决策分析,流程分析,管理绩效评估和获利能力评估等方面。而作业成本法的这些作用也是它与传统成本管理法之间的主要差别。对于作业成本法来说,具有多个成本动因,例如:作业成本动因,数量成本动因等,而传统方法最多三个成本动因,其中以数量基础成本动因为代表;在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上,作业成本法有一套非常明确地流程,即先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在分配到产品或者服务中去,而传统方法是将费用先分配到各个部门,再分配给产品或者服务,由此就可以看出来作业成本法是将重心放在解决各部门之间的成本计算和流程问题上,而传统的成本方法是让各部门经理负责其内部的各项成本和流程改进。正是两者的不同侧重点才导致二者之间不同的优缺点以及使用局限性。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差别如下:

图二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之间的差别

作业成本法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肯定是得益于其在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它减少了由于传统成本分配造成的失真。作业成本法让经理真正了解了企业成本分配的来源和去向,从而是企业经理可以更有效更准确的分配成本。同时作业成本法用作业成本动因量化了成本分配,一旦企业要改变产品设计,管理者都可以知道这些改变给成本带来了哪些影响。同时作业成本法在增加或者舍弃某条成本线问题上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好的决策。然而就像前述所说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使用作业成本法,因为不是所有的成本都可以找到与之有关联的成本动因,而追踪相关的成本动因有时候也需要大量的成本花费。一旦企业使用作业成本法,就应该注意它的开发和维护,就像是内部控制需要维护是一样的,在作业成本法下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挑选企业所需要的信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业成本法是从根源上改变了以前的传统成本方法,可以视作会计领域中的一项创新,在企业刚开始实施的单位可能并不容易被接受,同时它并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那么在没有高级管理层的支持下很多中底层级的经理会采用各种方法替代它,很容易造成企业变革的失败。所以企业一旦要实施作业成本法,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来应对从传统方法向作业成本法的过渡期。

目前,我国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还不是很多,管理会计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但是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相信作业成本法会以自身独特的魅力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时也会改变我国的企业会计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IMA主编,舒新国、程秋芬译.《财务规划、绩效与控制》.2010.

[2]王利豹,姜旭英.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及作用[D].徐州:空军学院.

[3]李华.作业成本法的生成机理以及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

[4]林清芳.作业成本法及其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上一篇:7《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下一篇:我学会了种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