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报告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报告(精选10篇)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报告 篇1

目标考核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市目标办:

2010年度全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在市民政局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村(居)民自治,大力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使我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现将一年来全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作法及取得的成绩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区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中重点抓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区委副书记任组长,一名副区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日常工作由区民政局牵头负责和组织协调,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村民自治。为贯彻落实中办发[2004]17号文件精神,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健全和完善全区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把抓好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纳入街办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作为街办党政领导、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党建工作先进街办和‘五好’村(居)党组织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妥善解决村(居)办公和活动场所。全区共有24个居(村),其中居委会10个,村委会5个,社区居委会9个。现办公和活动场所均在300㎡以上,目前6个社区居委会全部纳入了市‚123行动计划‛,并于2007年、2009年分两次,全部接受了市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验收检查,市领导看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验收合格达标6个,到位资金60万元。

(四)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全区统一制作下发了村(居)务公开栏,公开方式灵活,公开内容全面,对村(居)基本情况、两委班子职责及工资待遇、村(居)财务,救灾救济及低保款物发放、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计划生育情况、土地使用情况、集体资产或资源及企业发包情况、村(居)务重大事项落实情况、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农村政策及其他公开内容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公开,同时,还设立了村(居)务公开意见箱,广泛征求村(居)民对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村(居)民反映的问题一般能即时给予答复,确有困难的在10日内给予解释和答复。

(五)按时按质猇亭区第七届村(居)‚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完成根据省、市、区委的统一部署,猇亭区第七届村(居)‚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于2008年9月27日全面启动,经过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已于2008年11月27日全部结束。这次换届,充分体现了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选人机制和用人导向,一批政治思想好、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干部被选进村(居)‚两委‛班子,顺利实现了换届选举各项预期目标。同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居村群众的民主热情,有力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在此次换届选举中无一例到省、市和区上访事件发生。

(六)健全村(居)自治组织。本次选举产生村(居)‚两委‛班子成员93名。从文化程度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9人,占42%。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 37人,占40%;36岁-50岁的42人,占45% ;51岁以上的14人,占15%。与上届‚两委‛班子成员相比,平均年龄有所下降,大专文化程度的人数上升了10%。全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57%。在‚两委‛班子成员中,主职干部30人,平均年龄为43岁。各村(居)班子成员中均有一名女同志,班子成员文化、年龄结构更趋合理。

(七)推进民主决策。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各村(居)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建立健全了程序规范的民主决策制度、村务公开监督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村民代表表决程序,积极推行由党支部召集,书记主持的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和村(居)民代表联系会议制度和议事恳谈会制度,确保政务、村(居)务等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

(八)各村(居)均成立了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议事恳谈会等自治组织,并按规定开展理财、议事和监督工作。

(六)落实村(居)自治。全区各村(居)委会都建立了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审计制度,制定了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居)级财务实行村(居)账街管,并按要求进行审计。

(九)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各村(居)都制定了民主评议村(居)干部制度,由街办党委组织党员、村(居)民代表,结合年终考核或总结工作,对村(居)‚两委‛班子成员的德能勤绩进行评议或测评,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考评结果与其误工补助 3 奖惩挂钩。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的,依法给予罢免或调整。

(十)开展示范创建。为了在全区全面开展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每个街办确定一个典型村(居)作为示范点,并分别于2007年1月4日,推荐红港村为湖北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2008年12月申报双桥社区和古老背社区为全市和谐社区示范单位。

(十一)加强干部培训。我区将村(居)民自治工作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内容,每年有计划地对村(居)干部进行培训。

(十二)落实工作经费。为了使我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无论是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还是其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市、区两级政府都给予了资金上的保障,2009年5月26日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对我区下拨2009年城区居委会生活补贴、工作经费及党务活动经费24.666万元(宜市财社发[2009]255号),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二、今后的目标及工作措施

目标:进一步规范全区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使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得到较好落实。

工作措施:

(一)固本强基,提高素质。一方面,充分发挥村(居)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导村(居)委会成员自觉接受村(居)党组织的领导和村(居)民的监督,依法依章开展工作;另一方面,指导协助村(居)委会组织村(居)民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居)、民主管理,调动群众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加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培育民主作风,培养依法自治的工 4 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依法办事的水平。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村(居)民自治活动,在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

(二)建章立制,强化监督。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建立健全村(居)级党组织、村(居)委会、村(居)民代表会议等村级组织履行职责的制度体系,建立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居)级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制度上规范村(居)务工作行为,保障村(居)事务由村(居)民定。通过对村(居)党组织、村(居)委会的职能和工作原则作出明确的规定,使日常工作、财经管理、议事决策、民主监督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考核内容之一。

(三)创新载体,畅通渠道。一是推行村(居)干部‚双述双评‛,即村(居)干部述职述廉、村(居)干部年度工作和报酬补贴民主评议,落实村(居)民评议权,使村(居)干部切实感受到了压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群众观念;二是建立村(居)民信访接待制度,落实村(居)民咨询权,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小事不出组、一般的事不出村(居),及时处理,就地解决;三是推行民情恳谈会制度,落实村(居)民参与权,调动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调查报告 篇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好六项主要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可以说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繁荣中国农村经济文化及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重要环节,是维护农村社会安定团结的前沿阵地,是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农村的村民自治,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暑期我们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我们经过对各份调查问卷的分析与总结,我想针对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1关于村民居委会建设重要性的总体感受问题

村民居委会建设的重要性被普遍认可,100%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村民居委会的建设十分重要。村民委员会是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石,是引领人民群众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组织者、带领者和实践者,是农村和街道各项工作的依托和落脚点。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被群众誉为“一座党和政府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村委员会领导班子是农村、社区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做好农村、社区工作最根本的保证。通过换届选举,搞好村委会的组织建设,把那些能够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创新、工作扎实、政绩突出、人民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进农村、社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南岗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能力,使之能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更好地领导农村和基层的三个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搞好换届选举,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凝聚村民的向心力,增强村级组织发展经济的驾驭力,增强村级组织为民办事的服务力,增强村级组织在全体村民中的公信力,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行政能力,为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关于村委会工作重点的问题

调查显示,75%的被调查者认为发展经济,创办村办企业,提高机体经济实力在村委会各项工作中应该放在首要地位,10%认为调解民事纠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整治和管理应该是村委会的工作重点,其余者表示村委会的工作重心应摆在其他方面。农民的希望是什么?当然是希望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能过得和城里人一样或者差不多的生活,可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是村民你对现实生活条件并不满意。如今生活用品价格大幅上涨,但村民工资增长幅度相对缓慢,所以最近村民生活较为吃紧。我所在的农村虽然依旧保留一部分农田,但务农已经不是村民的主要的生存方式,大部分村民在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内工作,工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城镇化速度较快。我认为如今要提高村民收入应按照“布局集中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现代化、产权多元化、污染 集中治理”的工作思路,加强农村工业园区建设,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拓宽了农民的就业门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要想通过工业化来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招商引资项目入园,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三产发展,促进城乡繁荣。二是加快发展乡镇工业,促进乡镇工业集约、集中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三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的一支

重要力量,强县要靠招商引资,富民要靠全民创业,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大,要充分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农村民营经济大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强活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提高农民身心素质,从而提高农民对知识、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的适应能力,加速城市化进程。

3关于大学生当村官问题

80%认为大学生当村官对对农村村民自治建设有帮助,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一个大学生就可能发生大变化。要把战略部署化为现实,离不开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青年人才。选用大学生当村官,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这样做既拓宽了“村官”的选用渠道,也坚持了依法实现村民自治。帮助农民搞好村民自治,改善农村的干部队伍结构,加快农村发展,前提是村官必须熟悉农村工作,对农民的疾苦有相当多的了解,对农村的发展,有足够的构思,能够被所在村庄的农民所信赖。这一切基本条件,不是一张本科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就能解决的。农民首先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大学生当村官凭一时激情到农村不难,但干出一番事业不容易。农村基层工作对年轻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充满了困难与挑战。绝不能把到农村任职设计成人生历程中的短期行为,绝不能凭着一时的冲动,稍不如意就打退堂鼓,而要做好扎根农村、长期吃苦的准备,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走村官路只是一时选择,服务农民才应是一生追求。到村里工作,像是人生舞台拉开了大幕,但服务农民的大戏却永不会谢幕。一个大学生“村官”,得到群众的一时称赞不难,难的是得到群众的长久称赞。人心换人心,农民是最朴实的,也是最重感情的。你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农民心中就会装着你、拥护你。

如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篇3

近几年来,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但是,当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了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推进基层民主的合力不够,限制了基层民主的发展。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为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巴林左旗富河镇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初步建立起‚党内带动,强化监督,完善服务‛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模式,构筑了比较完善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促进了富河镇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我们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村“两委”换届为重点,选优配强“两委”班子 富河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2009年认真抓好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实现了选举一次成功。全镇10个村党支部采用‚两推一选‛的方式选举产生村党支部委员49名,其中党支部书记8名,副书记主持工作2名。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共依法选出村委会成员34人,其中主任10人,委员24人。通过本次换届选举,村党支部整体素质普遍提高,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发挥,特别是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品德优良、群众拥护、乐于奉献、热心农村工作的人选为党支部书记,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

斗力;村委会班子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使6名懂经济、会管理、办事公道、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人充实到了村‚两委‛班子中,为建设一支能够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村干部队伍奠定了基础。

二、以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行 “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一论证”工作法

富河镇为规范村级组织议事决策,增加工作透明度,在全镇推行了‚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一论证‛工作法。‚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一论证‛工作法就是是凡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先由村党支部提议、再交村‚两委‛商议、然后交村党员大会审议、最后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作决议。决议形成过程中实行决议事项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决议事项报镇纪检委备案,决议结果报镇党委审核。对于法律性较强、易引起司法纠纷的事项,表决之前先行‚司法论证‛或‚专业论证‛。

富河镇在推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一论证‛工作法过程中,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组织了两次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现场会,邀请了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专家进行讲座,系统的学习了‚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一论证‛工作法,并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到外地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增强了村级组织和干部的服务能力,解放了思想,提升了基层组织规范化水平。在富河镇和平村胜利自然村与内蒙古时丹达矿业公司的占地补偿纠纷中,富河镇党委派出党建指导组长驻该村,指导党支部按照‚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一论证‛的决策程序开展

工作。从补偿标准、补偿面积、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决策,形成了完备的办事程序,使矛盾双方都认可村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富河镇加拉嘎村在落实节水灌溉项目工作中按照‚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一论证‛的决策程序开展工作,广泛征求项目区内的群众意见,签订项目实施协议书,并组建了富河惠民甜菜合作社,把项目的监督权交给合作社,镇村两级主要进行协调服务,确保了项目按期完工并顺利投入使用。

三、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为突破口,推行村会计代理制 为了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富河镇在全镇推行‚村财 镇管,官支民审‛制度,全面推行村会计代理制,制定了严格的操作程序,加大对村干部和村级财务的审计力度。镇代理中心顺利化解了富河镇横河子村、富河村新老班子工作交接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按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富河镇各村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召开理财小组会议,参与制定本村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对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接受村民委托查阅、审核有关财务帐目。民主理财小组规范了村‚两委‛班子严格按民主理财制度使用村集体资产,并定期进行财务公开。

四、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动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来保障民主的实施,用民主的效果来推动经济发展。

富河镇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培养壮大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现在,各村都有成型的便民服务组织或行业协会(合作社),其中比较好的是乌兰坝鑫森养牛合作社、加拉嘎鑫岳养羊合作社、和平食用菌合作社。乌兰坝鑫森养牛合作社理事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养牛大户王森担任,现已入社成员156户,存栏基础母牛1820头,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现在正在申报自治区级优秀合作社。和平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由村党支部委员、种植大户韩树森担任,入社成员13户,食用菌规模达到100万单位,年实现产值,300多万元。

五、以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为手段,加强基层民主监督

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建设是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牧区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富河镇在全镇各村都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在选举产生村民监督委员会时,对成员的任职条件作出了近乎‚苛刻‛的规定,监督委员会委员不仅要求是能力强、素质高、公道正派的村民代表,而且不能是村‚两委‛成员及其直系亲属。为了做好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镇党委组成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并将选举结果报巴林左旗组织部备案。

新成立的村民监督委员会,改变了村‚两委‛主要领导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状况,广大村民监督委员会委员由于不带‚包袱‛,不存在利益和关系瓜葛,所以能够干净利索的从事监督工作,从而实现了村务监督由‚同体

监督‛向‚异体监督‛的转变,使各种矛盾有了内部化解的新机制。富河镇乌兰坝村村民刘玉峰说:‚俺村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委员都是群众选出来的,他们就是俺的‘代言人’。俺对村‘两委’重大决议有啥想法,都会找他们‘通通气’,村里有啥‘大事’,村民监督委员会也会征求俺的意见,俺对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很满意。‛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篇4

——临泽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调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是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临泽县紧紧抓住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扩大了农村基层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使村“两委”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村干部职数减少了20%,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4.5岁降到41.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由67.3%提高到78.2%,“双强”型村干部占80%以上,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换届,使村级班子在群众中的号召力明显增强;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明显改进,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较好的维护,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形成了良好的谋事、干事和成事氛围,使全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谁当村干部最合适,群众心里最清楚”

选什么人、不选什么人,这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临泽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明确提出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结合村“两委”换届,真正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工作作风硬、办事能力强且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人才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做到不带组织意图、不带人选框子、公开透明选举。特别是在村党组织的换届选举中,临泽县全面推行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的“两推一选”方式,改变了过去只有党员推荐的单一模式,使普通群众也能参与到党组织换届中来。不管是村党组织正式候选人,还是村委会正式候选人的审定,都充分体现了群众意愿。板桥镇东柳村党支部书记程明林在村上已经连续工作了20多个年头,今年再次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说:“我在村上干的时间长了,想借这次换届机会退下来,让其他有能力的年轻人干,但村上的一些党员群众执意让我继续当这个家”。在这次村“两委”换届中,那些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心系群众、为民办事、善于解决群众矛盾的村干部,老百姓都非常欢迎和赞同,不论是提名推荐,还是投票选举,党员群众的意见非常集中,参与热情也十分高涨,可谓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三榜提名候选人”

2007年11月22日,板桥镇友好村各村民小组会议室内秩序井然,镇村工作人员正在给参加会议的群众代表每人发放一张白纸,让群众直接提名推荐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由此拉开了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序幕。今年,临泽县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选”,着眼扩大基层民主,切实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各村制定了周密细致的换届方案,推选成立了

村民选举委员会,广泛宣传换届的程序步骤。为了使这次换届选举充分发扬民主,真正还权于民,临泽县紧紧抓住“三榜提名候选人”这个关键环节,保证了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第一榜候选人提名过程中,首先公布村委会候选人资格,通过“口头提”、“举拳头”、“发推荐票”的形式,由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现场汇总公布推荐结果。一榜候选人名单公布后,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组织选民反复酝酿、讨论候选人情况,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选民会议,再次发放推荐票进行投票推荐,根据推荐结果按得票多少公布第二榜候选人名单。二轮推荐确定的候选人再次提交各村民小组选民会议讨论,发票推荐正式候选人,村民选举委员会根据各村民小组推荐意见,最终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正式选举时,各村严格遵循选举程序、精心布置选举会场、设立秘密划票室、尽量减少流动票箱,每个分会场里都设有一名监票人和计票人。候选人公开发表竞职演说、回答选民提出的问题、承诺要办的实事,使选民全面、深入地了解候选人情况,投好自己神圣的一票,行使好民主权利。

“核心是党支部”

在村“两委”换届中,先换党支部还是先换村委会,临泽县在具体操作中,不作统一规定,不搞“一刀切”,由各乡镇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确定。在调研中,我们得知全县已经完成换届选举的村,全部都是先换村党支部,后换村委会。党员群众一致认为:在村“两委”换届中必须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领导好、组织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既是一个现实课题,也是对村党支部工作的考验。先选党支部,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在换届工作中的核心作用,鼓励党支部成员依法参加村委会选举,依法兼任村委会主任和村委会成员,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党支部选出后,可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在换届工作中的工作职责,支持和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开展自治活动。在换届选举中,村党支部加强正面引导,广泛深入宣传,周密细致的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党员群众参与选举、支持选举的积极性,引导村民行使民主权利,提名推荐侯选人,把好候选人提名关。深入开展调查摸底,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分析研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未雨绸缪,增强处理换届选举工作中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坚持依法办事,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监督,严格进行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审查把关。认真组织好选举大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选民依法参加选举,团结和带领党员群众同各种干扰和破坏选举的行为做斗争,确保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选进村委会班子。如果先选村委会,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些村将无所适从,出现换届选举工作无人组织的局面,容易出现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不是党员或选不进村党支部的情况。另外,支委候选心存顾虑,自

己能不能当选都心中无数,各项工作出现脱节,不利于推动村上的工作。先选党支部,后选村委会,村党支部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可以保证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真正发挥好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

基层干部竞争 广大百姓受益

“我叫李玉福,是向前村党支部书记,我代表向前村两委班子,把三年来所作的工作向大家汇报……”,11月23日上午,新华镇镇政府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全体镇、村干部和700名村民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参加由镇党委组织的全镇村干部集中述职大会。县上把开展村干部述职评议作为村“两委”换届的一项重要程序,现任村班子成员结合所做的工作,讲成绩、找不足、谈思路、说打算,党员和群众代表根据述职情况开展评议,进行满意度测评,将测评结果作为审定候选人的重要依据。富强村村委会主任候选人王新云、张武新,在选举前开展了激烈地竞职演说,对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如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等党员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表态承诺,最终王新云以绝对优势顺利当选为该村村委会主任。在这次村“两委”换届中,全县有68名致富带头人通过竞争进入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有79名村干部在竞争中落选。

临泽县针对部分村存在想当村干部的没本事、有本事的不愿当的问题,适时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村级干部的工作职责,规范了管理监督措施,大幅度提高村级干部的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组织7个宣传小组深入71个村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积极引导农村致富能人、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参与村级干部竞选,真正把能干事、会干事、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人选拔进村“两委”班子,为村级班子注入新鲜血液。沙河镇五三村是一个城郊村,经济基础薄弱,班子活力不强。在这次村“两委”换届中,广大党员一致推荐选举该村女致富带头人汪淑珍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全县近年来第一个女党支部书记。结合农村党员“冬训”,各乡镇加大村干部履职培训,着力提高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增强了村干部“带头致富、带动共富”的动力。板桥镇红沟村原任党支部书记姜全本,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带领全村群众在北部荒滩建造半地下室日光温室50座,由于报名争建的人多,只能采取抓“阄”的形式确定种植农户,他自已没有抓到,但一点也不遗憾,他以干事创业,为群众谋利益的实绩赢得了民心,在这次换届中再次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一村民说:“现在,群众民主意识增强了,干部竞争激烈了,村干部素质确实提高了。群众信任你,选你,你就要好好干,为老百姓办事,不然的话,三年后你就要下去。”群众

成了真正的主人。

推进基层民主的启示

启示一:党的领导下的有序民主不能动摇。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必须坚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实行村民自治,通过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真正使党员群众认识到“投票不是简单的感情表达,而是理智的慎重选择”。在村“两委”换届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防止宗族、派性势力干挠,教育群众自觉依法按章办事,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

启示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要和党员群众的素质相适应。通过村“两委”换届,部分村党员群众素质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候选人推荐中存在不看能力看亲疏、不看素质看利益的情况。个别村民法制观念淡薄、民主意识淡化,出现了接受别人拉票贿选的现象。因此,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要和加强对群众的民主法制教育相结合,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村民围绕大局利益、工作能力推荐候选人、选举“当家人”,才能顺应多数选民的意愿。

启示三:基层干部提高认识,防止畏难情绪,不能将民主形式化。在村“两委”换届中,农村基层干部肩负着指导、服务、管理、监督等职责。对个别内部不团结、工作一般化、群众意见大的村级班子,要从根本上找准问题症结,克服畏难情绪,引入竞争机制,促进能上能下,真正把群众拥护,作风民主,能够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能人选拔进村“两委”班子,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启示四:《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任期为三年,通过多年实践,农村基层干部普遍认为:“村班子任期三年有点短,不利于村上事业的发展。”“一年看、两年干、三年等着换”的心态在部分村干部中确实存在。因此,建议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关于村民委员会任期的规定已显得日益紧迫。

启示五:基层民主贯穿于基层工作全过程,反映到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等方方面面,不能只表现在选举环节。板桥镇坚持每月五日的“民主公开日”制度,对当月财务收支、重要事项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致使换届工作非常顺利。通过村“两委”换届可以看出,只要村务政务及时公开,党员群众对村班子的信任度就高,换届选举就比较顺利。(临泽县委组织部)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报告 篇5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脱贫攻坚工作目标考核情况的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实行目标绩效管理的通知》(XX委办〔20xx〕123号)文件精神要求,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粮食局班子成员精诚团结,认真履职尽责,积极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圆满完成了20xx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xx年度扶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完成自查情况报告于下:

定点脱贫攻坚工作目标(100分),自查得分104分

一、定点帮扶行动(80分),自查得分80分

1、组织领导(15分),自查得分15分。

(1)粮食局党委按照县委、县政府相关要求,积极认真脱贫攻坚工作,制定了以粮食局为牵头单位的县粮食局、县教师进修校、县扶贫移民局、县鑫谷粮油购销公司脱贫攻坚工作方案,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专门的分管领导,并确定了专人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协助新街乡组织实施好了脱贫攻坚工作。

(2)按时报送了单位定点扶贫20xx年度脱贫计划及帮扶实施方案、半年及全年帮扶工作总结、信息等材料。

(3)局领导班子到定点帮扶村研究定点帮扶工作,每个季度组织召开了一次定点脱贫攻坚部门联席会,并到村上召开了2次群众会议,积极帮助新街乡竹儿坪村定点帮扶村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2、资金投入(15分),自查得分15分。

(1)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万元。

(2)协调争取县扶贫移民局项目投资产业发展资金250万元。

3、单位帮扶(20分),自查得分24分。

(1)为定点帮扶村解决产业发展水果种植600亩,发展银杏400亩,捐赠资金2.7万元,资助眼疾儿童肖启清做手术恢复视力,协调解决了群众纠纷3件次。

(2)驻村第一书记贺久琴驻村日记被《新华社》、《XX日报》、《XX日报》等媒体采用,加4分

4、职工帮扶(20分),自查得分20分。

(1)粮食局机关科级领导和职工18人帮扶竹儿坪村贫困户33户。

(2)积极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局机关及直属企业干部职工深入到帮扶村组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共为帮扶的贫困户送去慰问品。同时全体干部职工分批到联系的新街乡竹儿坪逐一排查,逐户走访,分别建立起了困难群众台账、民生诉求台账和不稳定因素台账。经统计,全年共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民生诉求意见近30条,排除不稳定因素6个(目前均得以解决)。

(3)切实帮扶贫困户发展脆冠梨、银杏产业,依靠科技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5、积极开展扶贫日活动(10分),自评得分10分。

制定了扶贫日活动方案,积极发动职工爱心一日捐,为贫困户捐款捐物,捐物25件,捐款3000元。

二、其他社会扶贫行动(10分),自评得分10分。

无其他社会扶贫行动任务。

三、积极开展扶贫日活动(10分),自评得分10分。

圆满完成了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任务,经省第三方评估、市验收小组验收,整村达到脱贫摘帽要求。

XX县粮食局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报告 篇6

灌口镇人民政府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测评目标考核的情况报告

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根据都文明办发„2009‟25号文件《关于分解下达都江堰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测评目标任务的通知》精神,我镇结合灾后重建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下达灌口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测评目标任务》的通知(灌目督发„2009‟11号)文件,并将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测评目标任务分解下达给18个社区,已督查的方式,确保圆满完成城乡环境综合测评目标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我镇2010共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测评考核5次,社区交叉检查测评12次,进行集中整治13次;收集上报环境整治信息72份;上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统计报表215张,拟定各类环境整治总结、方案等材料50余份;回复督办事项30余项;发函31封,下发文件资料20余次。

二、长效机制。

灌口镇党委书记张果、镇长郑孟英多次主持召开该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安排、部署全镇的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今年,全镇围绕“除陋习、树新风”,继续抓好“八乱”治理,持续推进“三新”活动等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共投入资金1794304元,出动车辆279台次、清扫人员715人次、“农垃”人员205人次、文明劝导员890人次,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三、主要工作。

1、扬尘治理。参照《灌口镇扬尘治理工作方案》、《安全文明施工规范》对辖区所有自建点位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求施工工地进出口硬化(或铺草垫)、设置冲洗设施,沙石等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实行封闭运输。配合交警大队、城管执法大队严格治理超载、抛洒滴漏,共治理辖区主要干道及沿线扬尘污染110余家。

2、“八乱”治理。对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违规搭建、农贸市场进行整治。开展大扫除61232次,清理卫生死角1747处,新增垃圾桶3个;清理“牛皮癣”7180张;规范占道经营、乱摆摊点2364家,取缔无证经营流动商贩1621家;规范车辆乱停乱放6106辆;规范施工工地打围20余家;清掏河道沟渠18050米,清理河道垃圾约165吨;规范广告牌、店招、横幅1702处,拆除违章搭建200余处;开展农贸市场集中整治行动12次,督促“门前双五包”2504余家。

3、“七进”活动。一是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册》等知识,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二是加大对各企

业、工地和农家乐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和学习方面的监督,普及“讲卫生、懂礼貌、有修养”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在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内以班会、黑板报、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 “净化校园,美化家园”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并组织中小学生在街道、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义务劳动,共建清洁城乡;四是在人流密集地点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明劝导、倡议及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五是引导农村居民推进“四清四改”,减少面源污染;六是以灵岩古街为重点,集中开展景区“四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治理,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七是在城北阳光等集中居住区开展“三新”活动,引导家庭成员养成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使家庭环境明显改善。

4、“五市十县百镇千村”创建等工作。做好 “五十百千”创建、宣传工作,将古城区风貌塑造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相结合,切实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抓好水环境治理、道路交通缓堵工程治理等各项工作。、“农垃”工作见成效。新建垃圾池4个,现共有垃圾池(桶)点位20个,垃圾清运率达90%以上,群众满意度上升 ;严格管理16名“农垃”人员,保证到岗到位,工作有成绩,环境卫生有保障。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报告 篇7

【原文出处】天中学刊

【原刊地名】驻马店

【原刊期号】20056

【原刊页号】9~11

【分 类 号】D4

【分 类 名】中国政治

【复印期号】200604

【作 者】秦小霞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黄淮学院社会科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内容提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利益逐渐分化,我国农村已形成了包括农业劳动者在内的八大利益集团。但这些利益集团发育极不成熟。由于其群体性和组织性不强、集团综合利益表达和保护能力差等致命缺陷,乡村利益集团很难有效发挥其对基层权力的制约作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制度因此形同虚设。大力培育农村利益集团,将极大地提高村民的自治能力,促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法制化,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摘 要 题】民主与法治建设

【关 键 词】农村/利益集团/村民自治/民主政治

【参考文献】

[1]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闫威,夏振坤.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J].新华文摘,2003,(12).中图分类号:D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261(2005)06-0009-03

所谓利益集团,就是以某种特定利益、政治主张、价值目标所维系的利益团体,它集中代表、表达某个特殊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并对政府和人民代表机构施加影响,使其制定出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政策。利益集团以其较高水平的组织性,比较有效地改变了普通个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势单力孤的状况[1](P200)。在我国,利益集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传统的影响,我们把一切制度甚至民主的创立都看作是政府的事情,但真正的民主必须是人民自己的创造和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按利益集团组织起来的个人则是实现这种创造的前提。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乏力,宗族、宗教势力与政府控制等问题,多半应归咎于利益集团发育的极不成熟。由于利益集团在民主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我国农村利益集团的情况如何,它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培育利益集团这样的社会组织等等,就成了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利益集团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

改革开放前,在人民公社体制下,整个农民是一个具有单一身份性的群体或阶级,农民享有同样的身份地位、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是毫无差别的农业劳动者,他们无差别地享有对集体财产的共同所有权,无差别地实行平均分配,个体在劳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体力方面的差别全都不予承认。改革开放后,农村财产制度、财产使用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部分农民实现了职业转换,农民对社会性资源的占有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状况、所从事的职业、所拥有财富的规模及收入水平状况、文化教育程

度,以及在农村社区中享有的政治权力和权利的差别等因素,我们在理论上可以把现阶段的农民分成以下八个不同的利益集团[2](P15)。

(一)普通农业劳动者利益集团

这是一个以承包集体耕地、以农业劳动和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村劳动者组成的利益集团,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中最大的一个人口群体,约占农村劳动人口60%以上。该利益集团的主要特点有: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占有的生产资料人均规模较小,以分散经营为主;有较大的独立性与自主权;在农村社区等级体系中属于被支配和被领导者,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提供农产品商品,又承受着深重的社会负担,是现阶段农村中最苦、最累、收入最低、社会地位最低的社会群体。

(二)农民工人利益集团

这是一个以在乡、镇集体企业,城市第二、第三产业中从事非农业劳动为主的农村利益集团。这个集团较之于普通农业劳动者集团,人数少,收入高。该利益集团的主要特点有:对集体生产资料仍具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一般还经营一小块土地;接受了工业文明的训练和熏陶,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生产技能与专业知识;还没有割断同小农经济的脐带,同土地、乡村农业仍有着密切的联系,兼有工人和农民职业的特点。

(三)农民雇工利益集团

这是以一个受雇于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以提供劳动能力而获得工资收入的农村劳动者组成的农村利益集团。该利益集团的主要特点有:他们与雇主之间的劳资关系带有某种资本主义的雇佣性质,在企业一切服从于雇主;他们的收入一般比农民工人高,但社会地位一般比农民工人低;职业压力和劳动强度一般比农民工人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农民工人大得多。

(四)智能型职业者利益集团

这是由具有一定专门技能,从事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智能型职业的农村劳动者所组成的利益集团,约占农村人口的3.5%。他们大多数是回乡知识青年,在失去跳出农门继续升学机会后,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一条有别于一般农民体力劳动但又脱离不了农村和农业户口的道路。他们是农村现代化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技术力量,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先锋。

(五)个体工商户和个体劳动者利益集团

这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或支配,具有专门的技艺或经营能力,从事某项专业劳动或自主经营小型的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修理业、服务业等业务的农村劳动者所组成的利益集团。该利益集团的主要特点有;成员的思想十分活跃;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人能守法经营,凭本事、力气赚一点批零差价、地区差价或少许的劳务费;他们对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就业门路、方便人民生活有着其他利益集团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私营企业主利益集团

这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赢利性经济组织的经营者组成的利益集团。该利益集团的主要特点有:他们拥有企业的人、财、物的支配权、生产经营决策权、指挥权及企业内部的分配权;经济收入较高,但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不一定很高。目前这一集团内部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组合,他们中利用改革初期政策的倾斜优势或通过钻政策、法律的空子而先富起来的一部分,由于自身素质比较低,没有真正的市场忧患意识,必将被淘汰,只有另一部分素质较高,具有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市场开拓意识的私营企业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七)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利益集团

这是一个由包括乡村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会计、主要科室负责人及供销人员所组成的利益集团。该利益集团的主要特点有:他们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决策权、指挥权,与企业职工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他们对企业的兴衰、盈亏负责,风险较大,经济收入、政治地位与社会声望都比较高。

(八)农村社会管理者,即农村干部利益集团

这是一个由村民委员会成员、村党支部成员以及村民小组组长所组成的利益集团。该利益集团的主要特点有:他们是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组织者,是集体财产所有权的主要代表者,是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地位与收入在不同社区之间因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有很大差别;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对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着关键作用。

上述八大农村利益集团的形成,既适应了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我国农村利益格局多元化的需要。在这种伴随农村现代化而必然出现的阶层分化过程中,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和后天国家正式组织扶持力度不够,上述八大利益集团除传统正式组织中的村党支部外,其余利益集团皆存在“群体性不强”、“集团综合利益表达和保护能力差”、“集团与集团缺乏竞争意识”等致命缺陷。这就需要通过培育、发展使其成熟。

二、大力培育农村利益集团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从我国农村政治的民主化和现代化层面上看,农村利益集团的成长、成熟及其对政治过程的有效参与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农村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和实现程度,极大地推动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一)大力培育农村利益集团将大大推进农村村级民主选举制度的法制化

民主意义上的选举是一种有序的政治力量的竞争。虽然政治竞争在任何形态的社会都是存在的,但只有在民主制确立的社会中,政治竞争才以和平有序的方式在民主法制的轨道上推行。与国家政治竞争不同,村级政治竞争的目标不是取得国家权力,而只是获得对村级自治组织的管理权力。

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是我国村民自治的具体制度。它第一次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从而拉开了村级竞争性选举的序幕。但在该法的试行期间,由于它并没有对村级直接选举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因而全国进行真正开放性的村级竞争性选举的地方并不多,大多为体现组织安排的动员式选举。这种选举的竞争性不强,虽然在选举程序上也实行差额选举,但在差额人选上,谁是要选上的人,谁是陪选者,都事先作了安排,选举结果大多与事先预设相同。在当时的我国农村,国家主导社会的色彩十分突出,乡镇政府对村民选举的影响较大,村级选举的开放度不高,村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较低。

199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级选举的竞争性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候选人应由村民直接提名,这就在制度程序和实质性内容两方面为村级竞争性选举提供了可能,并使正式组织难以再直接介入村级选举。竞争性选举意味着不同人的自由参与和角逐,在这种开放性的竞争中,组织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个体,从而使不同组织的介入成为支配竞争性选举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我国农村,非正式组织的活跃程度是选举竞争的重要支配因素。然而,如前所述,目前在我国农村,虽然农民也并非完全是个体的,但作为非正式组织的各利益集团的发育和成熟程度远远不能适应开放性的竞争性选举的需要,从而导致候选人要想当选,就只有通过一些不合法的途径。一是通过许愿、请客、送礼等

方式拉选票,搞贿选;二是借助宗族和派性势力,利用人多势众的优势,到处游说,乱拉选票;三是走上层路线,借助于乡镇政府或者村党支部的“暗箱操作”来控制选举。可以说,正是这样一种不健康、不合法、非制度化的选举方式,使得民主选举这样一个民主制度的基础性环节,在我国农村严重变味、扭曲,从而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要想彻底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民主选举的尴尬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力培育各种利益集团,只有各种利益集团的组织性、凝聚力、号召力大大增强,农村的民主选举才能避免贿选、宗族垄断和基层政权控制等一系列弊端,走上一条健康、有序、法治化的道路。

(二)大力培育农村利益集团将大大促进农村村级民主决策制度的法制化

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它的实质是实现决策主体的利益表达。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公共决策是各利益集团之间互动的结果,各利益集团利益的依法有序表达,是合理有效决策的基础和前提。事实上,一个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各集团相互竞争,并对政府施加压力,从而使政府不断作出反应的过程,其结果取决于各利益集团相对的影响力,包括成员人数的多少、财富的多寡、组织力量的强弱、集团内部的凝聚力、领导者能力的高低、集团与政府决策者之间的距离远近等因素。而利益的表达,是由不同类型的利益集团的代表或个人,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向执政党、政府和各级组织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来实现的。各利益集团由于其自身结构和所处社会政治地位的差异,因而产生了多种利益表达方式。如果说西方国家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主要手段有直接游说、法院诉讼、间接游说和影响选举等多种方式,那么就我国村级民主决策而言,就只有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这样两种主要的方式。然而,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各利益集团的参与,许多农村的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很不规范,时有时无,讨论的事项也无明确的规定,议事规则更是杂乱无章,“两会”形同虚设,农村的民主决策权力往往为村委会或村党支部所左右,广大农民群众很少有参与的机会。这样一种情况的存在严重违背了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的初衷,严重侵犯了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必须彻底改变。改变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力培育各利益集团,增强各利益集团集中表达群体利益和实现群体利益的能力,增强各利益集团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调动各利益集团参与民主决策的积极性,从而构建起健全的利益表达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

(三)大力培育农村利益集团将大大促进农村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的法制化如果说民主选举是基础,民主决策是核心,那么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就是关键。尽管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如规定村民会议拥有立约权、监督权、罢免权,但由于农村各利益集团组织性不强、凝聚力差、参政能力低下,加之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普遍缺乏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能力,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地方的村委会既不搞村务公开,更不搞民主评议;一些地方的村干部贪污腐败,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一些地方的村干部借助宗族派性势力,欺压百姓,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一些地方的村干部独断专行,我行我素,唯我独尊,根本不把群众意见当回事,等等。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资料显示,85%的农民群众认为村干部存在腐败问题;23%的农民群众认为今后农村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将会更加严重;54%的农民群众称村里没有公开栏;50%的农民群众称村里根本就没有召开过全体村民会议。这样一种不正常现象的存在,给村民自治制度蒙上了一层不光彩的阴影,并严重威胁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我们不能有效解决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问题,我们的村民自治制度就没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在目前政府正式组织难以再介入村民自治的情况下,解决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关键就是要依靠各利益集团。只有把各利益集团动员起来,让它们关心自己的利益,关心集体的利益,增强维护自己和集体利益的意识,积极参与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才能解决村民自治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报告 篇8

天平村有12个村民小组,422户人家,农业人口1525人,党员57人。村支两委共7人,2009年被市、县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天平村坚持基层组织建设服务服从于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和全面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做好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全村社会政治稳定、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展情况

1、党务、村务、事务公开情况

按照镇里的统一安排,在本村人流密集区设立党务、村务、事务公开栏,对本村的党组织成员分工以及基本职责、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等情况进行了公示,将党组织的工作置于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提高村党组织工作透明度,党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严格按照社财务管理制度,村财务开支由民主理财小组讨论后通过公开栏、召开会议、发放资料等方式,对村重点工作、财务收支情况等进行公开。实行村务、财务公开后,增强了干部工作透明度,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保证,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干群关系得到改善,村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增强。

2、党员干部教育管理

一是用制度管理干部。针对干部中存在的开会迟到、会议纪律差、财务制度不完善等现状,制定了责任追究制、首问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用

制度约束和规范村干部的行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了干群、党群关系。二是加强学习培训。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增强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需要。根据《党章》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确定了每季度一次集中学习,每半年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的制度模式。同时按要求做好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规范党员电教化教育工作。明确管理员的职责和任务,以保证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取得成效

1、提高参与积极性。通过村上建立的村规民约、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等的实施,村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务有了进一步了解,农民群众的知情权有了保障,都积极支持村两委会工作,对村级事务的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

2、干群、党群关系得到改善。在村干部中实行承诺就职和民主评议后,村干部的工作置于大家监督之下,农民群众有了监督权,承诺的工作完成与否,群众心中有数,干部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工作干劲足了,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密切了干群关系。

3、党组织自身建设得到加强。经过培训,干部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承诺就职、民主评议等方式,工作执行力和处理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班子整体战斗力得到提高。

三、存在问题

1、部分干部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2、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3、在公推直选中还应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面,调动工作积极性。

四、下一步打算

1、加强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

2、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报告 篇9

2010年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目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2010年,XXXXXXX党工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管委会工作实际,按照中共成都市XX区委组织部《关于分解下达XX区2010年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X组发[2010]79号)要求,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为商务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基层政治建设,保障党员干部民主权利

(一)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研究的原则,截至目前,全年召开党工委会议12次、主任办公会次,同时全面落实“三会公开”,邀请党员、群众代表参加,推进民主建设,加强民主监督,会议开发率达100%,确保了重点工作公开透明。

(二)坚持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

坚持党内民主,主要领导作为普通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认真听取党内意见,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健全党内监督制度,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进行落实,切实改进民主生活会的方式方法,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在党内监督中的责任和权利,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切实保障党员批评、建议、检举等权利。

(三)高度重视政协民主监督。

充分发挥部分XXXXX非公企业负责人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高度重视政协提案,认真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认真办理政协委员的提案和建议,定期通报情况,邀请基地政协委员参加党工委会议、主任办公会议,接受他们对管委会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廉政情况等进行监督。

(四)进一步落实群众监督。

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深化政务公开,健全信息发布制度,推行专家咨询等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进园区内企业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监督作用。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信访举报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切实加强党工委对支部工作的领导。在党工委的领导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工作,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四比四创”主题党日工作,不断加强机关支部的自身建设;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大力加强党支部思想理论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继续加强制度建设,更好地发挥制度在工作中的保障作用。

二是规范了党组织基层工作。把机关党的工作纳入机关整体工作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年初部署、年底总结、阶段有安排、中间不定

期督查,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以规范党组织基层工作。

三是坚持组织生活制度。党工委要求机关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改进党组织活动方式,切实提高“三会一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争创党建工作示范点,努力建设一支“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富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党组织。

四是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严把发展关,严格按照党员发展标准,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

(二)创新非公党建模式,开创非公党建新局面

XXXXX党工委始终把园区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完善各项责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了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1、针对特点,分类指导

对四川日报、新华彩印等组织关系在省、市级的国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加强组织联系,争取工作支持;对博瑞印务、火炬置业等已成立党组织的企业帮助其管理层加强认识,协助开展党的活动,增加党组织的影响力;对未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方式。通过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XXXXX党工委的号召力,统一了企业思想认识,逐步确立了党的领导核心。

2、夯实基础,构建党建网格

一是建立基础数据库,针对园区非公有制企业特点,定期进行调

查摸底,详细掌握非公企业的从业人数、党员人数、营业收入等情况,完成园区党员基础数据库采集。

二是确定党建联系人,构建党建网格。

三是组建联合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活动。

(三)帮扶到位,拓展党建工作内涵

按时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社区、干部帮户”帮扶项目,与对口社区XXX社区联合开展社区党务活动,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帮扶社区1000元,看望困难党员2户,帮扶1000元。

中共成都市XX区XXXXX工作委员会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报告 篇10

多年来,经过大信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大信镇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调研中看到,我镇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可喜进展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面加强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民主选举在农村基层普遍开展,村民的民主意识日趋成熟。一是民主选举产生村党支部。各村均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实行“两推一选”办法,选举产生村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全镇95%的村党支部都能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二是海选产生村民委员会。各村根据村委会组织法、《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实行无记名选举的办法选举村委会。在选举村委会过程中,坚持选举程序公开、选举办法公开、选举结果公开,最大程度地保障选举的民主性,切实维护选民的合法权益,全镇村委会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8%以上。这种直接的民主选举,标志着村民民主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二)民主决策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贯彻,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明显增强。实行民主决策,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全镇32个村庄,普遍实行了民主决策,程序也比较规范。村里重大的村务,一般都实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如村建设规划、经济发展、道路水利等公益事/

4业,土地承包、企业承包、计划生育政策、宅基地使用方案、土地征用等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二种模式,一种是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先召开支委会研究并提出决策方案,由党支部召集主持村“两委”会议讨论,再由村民代表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表决通过,最后由“两委”付诸实施,前所各村一般采用这一模式;另一种是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村“两委”提出议案,然后将议案交由党员大会讨论,经讨论修改通过后再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最后由村“两委”付诸实施。

(三)民主管理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已有比较稳固的基础。据了解,大信镇大多数行政村都制订了各项村民自治制度,有些相当规范,把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工作规范等等各项自治制度进行汇编,装订成册发至各村民手中。通过村规民约等各项制度,把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规定得明明白白,加强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四)民主监督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实行,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制度监督和人的监督得到较好的结合。近年来,我镇全部实行了村帐镇管的办法,统一了各村的财务制度,增加了财务管理和力度,有力地纠正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同时各村都实行了村务、财务定期公开,增强了透明度,有力地保障了村民的监督权利。

二、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稳步推进,村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但也应清楚地看到,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学法、用法工作明显滞后。通过四个五年的普法教育,全民的法律意识、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但从面上的情况来看,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村民的普法教育工作力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活动远远少于城镇,尤其是村级自行组织的普法教育活动极少,对农村老年人的普法教育工作几乎成了死角,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与市民相比较淡薄得多;二是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干部依法管理村

级事务的意识、能力和做法与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三是村干部和村民遇事用传统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多,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少,村民在合法权益受侵害后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的少。

(二)村级制度建设和各项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务、财务公开的内容不规范。今年,通过大力实施民主议政日和村务公开制度,市委组织部亲自暗访监督,村级管理进一步规范,但是,对每月公开的内容,仍然存在部分问题。虽然大多数村委会能够如实具体地将公开的内容按规定全部公开,但也有一些村委会将一些大的方面公开,而有关村财务一些关键性或比较敏感的内容不予以公开。二是各项规章不够规范。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个别村在制度整合、完善和落实上还不到位,甚至制订的村规民约还有罚款等违法条款的存在。

(三)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就大信镇范围而言,各村民主法治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村各项制度完善,“四民主”、“两公开”搞得扎实完备,但有个别村则明显滞后,存在较多问题,如因村级财务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宅基地审批等引发的村民集体上访事件等热点、难点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

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农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具有全局意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围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与农村基层党建、注重法制实践与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村“两委”干部的法制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党校,举办基层干部法制培训班,集中时间对农村干部分期分批进行轮训,也可以以会代训,或结合工作实际举办相关的法制讲座,切实做好农村干部的法制培训教育工作。要调动农村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对农村干部的学法培训状况进行考试考核,把学法成绩作为基层农村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促使农村干部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和管理村务,推动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农村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在实行民主选举,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的同时,还行进一步加

强农村党支部的建设以保证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显得迫切,更为需要。要把农村党支部建设作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靠得住的“领头雁”,保证和监督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三)进一步贯彻落实“四日合一”工作体系,不断强化基层农村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目前,市委将每月10日定为村庄民主议政日和村务公开日,镇党委加大了对此项工作的监督力度,通过为每村派驻机关工作人员现场监督,组织办、督查办联合随机暗访的方式,有力的促进了这项工作的落实。但是,我们还应在现有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基础上,依法完善相应的村民自治和管理制度,尽快将制度的要求转化为村庄的自发行动。如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重要村务、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村委会干部工作守则,村委会干部责任制等。这些规章制度既管“村官”,又约束村民;既是村干部依章理事的依据,也是广大村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有力保证。通过这些规章制度,促使村“两委”班子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努力做到既不唯上,又不唯我,而是面向群众。村务、财务公开要进一步规范。凡是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事务,如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划拨、最低生活保障等,应在确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或每季度向村民公开一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不满意或有疑问的公布内容,由村委会进行面对面的说明,并提供政策和法律依据及财务根据,以确保“两公开”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会计工作个人简历下一篇:亮剑精神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