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继续教育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精选10篇)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 篇1

临洮县站滩乡云谷学校

周廷福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日至十一日我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课继续教育,聆听了来自临洮县第三实验小学、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和临洮县金泽小学四位教师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就目前而言,教育改革、高效课堂、导学案等已成为从事教育的人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相互交谈的主要话题。一时间,形式各异的导学案,各式各样的高效课堂平地四起,人们纷纷学习和效仿,已成燎原之势,值得大家欣慰。四位教师专题讲座的共同主题是介绍了山西省太谷县的教育教学经验,即二十四字教学模式。

山西太谷县的二十四字教学模式是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和拓展延伸。下面就这二十四字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体会。

1、阅读感悟。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阅读往往和写作联系在一起,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写作是大有帮助的。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无论是那种阅读,都应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把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写出来的,使用怎样的语言来叙述的,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不断地积累词语,慢慢地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自学检测。学生自学的知识是多是少,通过检测就能了解实际情况。老师布置给学生自学的东西就应及时的检测,检测一来可以发现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二来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检测可分为学生小组内的相互检测和老师的检测,必要时也可让家长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也是纠正错误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巩固提高的过程,也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的过程。

3、合作交流。尽管教师利用各种方法,想拉近和学生语言交流的距离,但往往事与愿违。这是由于成人和孩子在思维、表达和心理等诸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容易得多。让孩子之间互相合作,相互交流,将优秀生和学困生组合成学习小组,就能更好的起到帮扶作用。学困生学习上的问题可以通过优秀生的辅导来解决,优秀生在辅导学困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展示点拨。展示过程其实是学生汇报学习成绩的过程。展示可以是个人展示,也可以是小组展示。展示时可让某位同学或某个小组就某一方面的问题作出解释说明,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或小组参与,这样教师就可以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共同问题,针对共性问题教师进行点拨指导,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点拨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做到少而精,在学生能够相互解决的问题上少花时间,最好不浪费时间。

5、分层训练。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本身就存在着差异,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是有层次的。所以教师在指导训练时,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习题,让学困生吃好,优等生吃饱。在分层训练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巩固中提高,在提高中巩固。

6、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就是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扩大知识领域。拓展延伸要有针对性,要做到有的放矢。就语文阅读来说,譬如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鲁迅。譬如学习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最后两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后,就可以延伸到整首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数学方面,可以通过典型习题的练习,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做到一题多解,在进一步地延伸,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达到多题一解的目的。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 篇2

科技的飞速发展, 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 我省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 多学科攻关日益蔚然。我省对外经济贸易与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也在日益扩大, 对我省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层次的需求愈来愈高。近年来我省高校英语教改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强调英语的实用性, 这也为我省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随着高校英语教学的整体提升, 新一代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英语基础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 这也是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近些年来, 英语继续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系列行业英语书籍相继问世, 为专业英语继续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对此笔者提出如下专业英语继续教育改革策略:

一、依托省内各大高校, 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英语水平进行专业英语的分级培训

近年来我省高校, 尤其是应用型本专科院校经历了一系列的英语发展与改革, 切实提高对英语实际能力的应用。以专门用途英语为导向高校英语教学为专业英语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可行的发展方向, 专门用途英语是介于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桥梁, 这为专业英语继续教育提供了基地和充足的师资力量。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因专业差别英语水平良莠不齐, 一部分人员通过高校阶段的英语学习, 已经达到了四六级水平, 但英语基础较差的人员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这些人员仍然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础英语的学习。因此很有必要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个体差异进行专业英语的分级别继续教育。基础较差的可以先进行基础英语的继续教育培训, 达到规定要求后, 进入第二阶段专门用途英语, 合格后进行专业英语的继续教育。程度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考核可直接进行ESP课程的学习, 然后进入专业英语阶段, 这种针对性极强的组织形式有助于全面提高专业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根据专业人才的专业结构设置继续教育专业英语内容没有

专门用途英语的分类常见的有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二分法中ESP被分为职业英语和学术英语两种。三分法将其分为科技英语、社科英语和商贸英语三个类别, 每一类别再份为职业英语和学术英语两个分支。相比较而言, 三分法对于专业英语继续教育课程更具指导意义。在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时, 可根据学科的相近性进行归纳、统一设置。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专业词汇与通用词汇的联系与区别和专业英语中的构词规律和词义来源。其次专业英语中独特的句法结构和常用表达也是继活动中应让他们掌握所属类文体的翻译、写作技巧和规律、专业文献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三、根据继续教育的需要编写合格的专业英语培训教材

专业英语继续教育培训教材是进行专业英语继续教育活动的主要媒介和内容来源。目前省内乃至国内并没有统一规划的ESP教材, 这势必会影响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这是也目前专业技术人才专业英语继续教育效果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专业英语的继续教育是以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 因此, 继续教育部门可结合各个专业特色, 立足于我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编高校一些英语教材。参与培训教材的人员应实现高校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以及各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编写, 这样才能保证培训教材的质量和可操作性。

四、选拔并培养合格的专业英语继续教育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专业英语继续教育能否顺利高效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省内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化, 我省的高校英语教师基本来源于国内外大学英语语言专业, 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 翻译学, 英美文学以及西方文化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专业背景决定了他们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专业研究和实践经验是相对匮乏, 这类教师在从事专业英语继续教育中势必会力不从心, 无法保证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

五、结语

为了提高我省专业技术人才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需要相关部门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英语继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专业英语在英语教育及继续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渐突显。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部门结合专业特点, 根据专业人才自身发展的定位, 改革职称英语考核制度, 重构英语继续教育体系, 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保证我省专业技术人才英语继续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进行。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 我省知识经济快速崛起, 对加强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英语水平, 能用英语进行专业信息的交流。因此, 通晓专业英语将成为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必要技能。而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甚少涉及专业英语的课程, 有也仅限于职称英语类的英语培训学习, 这与当前省内对英语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针对这一现状, 笔者提出如下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的改革策略。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 篇3

第二条 本办法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与其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挂钩的有关行为进行规范,将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作为其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必要条件的管理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通过评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 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必须完成规定的每年72学时的继续教育学习任务(任现职务期内可以累计计算),实行学分制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完成本行业制定的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或学习计划所规定的学分,否则不予申报。

第五条 本办法在实施《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手册”登记的内容为依据。

第六条 各级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及科技干部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制定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挂钩办法。

第七条 各单位应对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表内的有关“任现职务以来参加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核准,不得弄虚作假。

第八条 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和考核中弄虚作假,属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责任的,取消其当年的申报资格,属单位责任的,除取消其晋升资格外,应追究其当事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篇4

浏览次数:15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25号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已经2015年8月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70次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部长 尹蔚民

2015年8月13日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继续教育活动,保障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称继续教育),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继续教育应当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适应岗位需要和职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水平。

第五条 继续教育实行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机制。国家机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所需经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企业、事业单位等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不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

第六条 继续教育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对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制定继续教育政策,编制继续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和组织实施。

行业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本行业继续教育的规划、管理和实施工作。

第二章 内容和方式

第七条 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公需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规、理论政策、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专业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工作应当掌握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知识。

第八条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下列方式参加继续教育的,计入本人当年继续教育学时:

(一)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或者进修班学习;

(二)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

(三)参加远程教育;

(四)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等活动;

(五)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

继续教育方式和学时的具体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九条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单位发展战略和岗位要求,组织开展继续教育活动或者参加本行业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为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供便利。

第十条 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者经用人单位同意利用工作时间,参加本单位组织之外的继续教育活动。

第十一条 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有职业资格要求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为其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提供保障。

第十二条 专业技术人员经用人单位同意,脱产或者半脱产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与劳动者的约定,支付工资、福利等待遇。

用人单位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时间之外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双方应当约定费用分担方式和相关待遇。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可以与生产、教学、科研等单位联合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以及项目、资金、人才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第十四条 国家通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继续教育项目、区域人才特殊培养项目、对口支援等方式,对重点领域、特殊区域和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给予扶持。

第三章 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

第十五条 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守有关学习纪律和管理制度,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全部或者大部分继续教育费用的,用人单位不得指定继续教育机构。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使用、晋升相衔接的激励机制,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应当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者申报评定上一级资格的重要条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作为职业资格登记或者注册的必要条件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制度,对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种类、内容、时间和考试考核结果等情况进行记录。

第十八条 依法成立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培训机构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称继续教育机构)可以面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继续教育机构应当具备与继续教育目的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教材和人员,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继续教育机构应当认真实施继续教育教学计划,向社会公开继续教育的范围、内容、收费项目及标准等情况,建立教学档案,根据考试考核结果如实出具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证明。

继续教育机构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形成开放式的继续教育网络,为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素质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二十条 继续教育机构应当按照专兼职结合的原则,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理论水平高的业务骨干和专家学者,建设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第二十一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遴选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在继续教育方面起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继续教育机构,建设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可以结合实际,建设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第二十二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搭建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发布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指南和专业科目指南。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根据专业技术人员不同岗位、类别和层次,加强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推荐优秀课程和优秀教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第二十三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举办继续教育活动的,应当突出公益性,不得收取费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继续教育机构举办继续教育活动的,应当依法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并与继续教育机构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等举办公益性继续教育活动。第二十四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继续教育统计制度,对继续教育人数、时间、经费等基本情况进行常规统计和随机统计,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数据库。

第二十五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可以对继续教育效果实施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政府有关项目支持的重要参考。

第二十六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对用人单位、继续教育机构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五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二款、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专业技术人员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二十八条 专业技术人员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一款、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继续教育或者在学习期间违反学习纪律和管理制度的,用人单位可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不予报销或者要求退还学习费用。

第二十九条 继续教育机构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第三十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并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 篇5

专业课学时认定形式

按照《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0学时。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24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56学时。专业技术人员在取得以下继续教育形式之一的,凭相关证明,可同等认证为专业课学时。

1、2013年参加继续教育基地和单位主管部门举办的进修班、研修班、培训班

①参加各级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学时数由基地同级管理部门按其批准学时数认定。

②参加国家部委及国(境)外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由选派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认定;参加省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主办或委托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由主办单位认定。

2、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课程进修

2013年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课程进修,凡考试考核合格者,每门课认定15学时。

3、参加学术会议

2013年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学术会议:认定12个学时。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6个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8个学时;参加省级学术会议:认定8个学时。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4个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6个学时。

4、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

2013参加国家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按职责大小排序,前5名,每年分别认定64学时、56学时、48学时、40学时、32学时;子课题(项目)组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48学时、40学时、32学时。

2013参加省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56学时、48学时、40学时;子课题(项目)组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40学时、32学时、24学时。

5、出版著作(译作)或发表论文

2013年出版著作(译作)或在公开出版刊物(增刊、副刊除外)上发表论文的,署名前3名的作者按以下标准计算学时:出版著作(译作)每万字计12学时;国外及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专业刊物每篇计算48学时,省级专业刊物(核心期刊)每篇计40学时;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每篇计24学时。

6、发明专利

2013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的,署名前3名的专利权人每项计56学时;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的,署名前3名的专利权人每项计40学时。

7、获得科技进步奖

2013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署名前3名的获奖者每项计56学时;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署名前3名的获奖者每项计48学时。

8、参加职称晋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或外语考试合格

参加职称晋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每个模块计8学时;外语考试合格者,一次性登记继续教育40学时。(限2011、2012、2013年取得的职称计算机、职称外语合格证)

9、通过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全国执业资格或水平考试 2013通过全国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次性登记继续教育48学时;通过全国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次性登记继续教育40学时;通过全国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次性登记继续教育32学时;通过全国执业资格或职业水平考试一次性登记继续教育48学时。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 篇6

一、公需课申报

1、进入单位管理系统,点击“法人单位业务”——“继续教育记录申报”,输入身份证号码,点击“获取个人信息”;

2、科目类型选择“公需课”,学习形式选择“培训班”;

3、课程名称: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学习时间:2011-06-08,结束时间:2011-06-10;参训天数:3天;拟申报学时:18;审核学时:18;

5、施教机构名称:恩平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6、学习地点:恩平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7、学习内容: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专业课申报

1、进入单位管理系统,点击“法人单位业务”——“继续教育记录申报”,输入身份证号码,点击“获取个人信息”;

2、科目类型选择“专业课”,学习形式选择“培训班”;

3、课程名称:教育技术

4、学习时间:2011-06-13,结束时间:2011-06-21;参训天数:7天;拟申报学时:42;审核学时:42;

5、施教机构名称:恩平市教育局;

6、学习地点:恩平市广播电视大学;

7、学习内容:教育技术。

三、选修课申报

1、进入单位管理系统,点击“法人单位业务”——“继续教育记录申报”,输入身份证号码,点击“获取个人信息”;

2、科目类型选择“个人选修课目”,学习形式选择学校自选;

3、课程名称:学校自定

4、学习时间:2011-06-24,结束时间:2011-06-25;参训天数:2天;拟申报学时:12;审核学时:12;

5、施教机构名称:恩平市教育局;

6、学习地点:本单位名称;

7、学习内容:与课程名称一致。

注:

1、三个科目申报完成后,进行继续教育课时审核、送审,并按要求出具学习证明,附学员名单交人社局职建股。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 篇7

1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必要性

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与技能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已经成为各大企事业单位的骨干、中坚力量, 其专业技能、组织领导能力都相对较强。但因年龄的增长、工作压力的增大, 他们未能掌握大量新增加的知识与技能, 以致其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发展受限。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将引发企事业单位发展滞后, 且势必将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如能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对这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再教育, 以转变其思想观念、更新知识、提升其专业技能, 则企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将更进一步, 受益对象将更加广泛。

二是继续教育的网络化平台对教与学都有较大的改观。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取代旧知识、旧技能, 学习是能使自身不断贡献社会的方式, 也是提高工作技能的关键。然而紧张的工作已经不允许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全日制的学历教育。为高效、便捷地吸引学习者,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通过提供继续教育网络平台的形式, 让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 以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另外, 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正可反作用于继续教育, 即专业技术人员可将实践过程中碰到的新问题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也可通过网络的形式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合作, 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从而形成教与学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1.2 可行性

一是学习者积极性高。继续教育的网络化培训已经成为众多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普遍选择, 这种培训模式不仅可有效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水平、专业技能, 而且还实现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提高企事业的效率和效益。所以, 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源。二是企事业单位需求性强。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才成为决定企事业发展速度与高度的重要指标, 企事业的高层次人才越充足, 其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所以, 企事业单位十分注重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培训机构办学热情高。以继续教育为主的网络培训是全天候的, 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不会发生直接冲突。另外, 教育收费可为培训机构基础设施的完善、科研项目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且会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 许多培训机构积极推动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工作, 并以此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训一体化模式。

2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特点

2.1 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与传统的继续教育相比, 网络化培训能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内容、知识体系, 使大量的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转换, 所以, 及时分享信息、知识成为网络化继续教育的重要特点。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自身需要强化薄弱知识点及技能, 并根据自身问题接受一对一的辅导。这种教育模式实现了不同学历层次的学习者接受同等层次教育的目标。

2.2 教学方式更具灵活性

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突出特点就是将网络手段运用于教学之中。大量的视频、音频、网页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的主要工具, 这也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 使专业技术人员乐于接受这种教育模式。另外, 这种教育模式较好地整合了各方资源, 将不同区域、不同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起来, 这种既集中又分散的教育十分灵活。

2.3 教与学更具交互性

一对多的传统继续教育已经被一对一的交互式网络培训所取代, 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机制也逐渐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所取代。专业技术人员可自行安排学习的进度, 培训机构只是从大方向上制定教学指导方案, 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工作性质等内容对这一方案进行调整。所以,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具有针对性和交互性, 满堂灌的教、哑巴式的学已经不复存在。

2.4 教学时间更具弹性

继续教育的网络培训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 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时间可自行安排, 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得到较大释放。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相对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 为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打下基础。所以, 继续教育的网络培训并没有设定十分严格的时间限定, 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学习完整个课程即可。

2.5 教学成本更加低廉

继续教育网络成本低廉, 大量压缩了传统继续教育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 节省了聘请培训讲师、租赁场地与设施等费用, 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空闲时间。由此看来, 继续教育的网络化培训成本更加低廉, 为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学习奠定了基础。

3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模式的创新

3.1 重视网络化教学

一是政府要积极制定相对完善的网络化继续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 从规范网络环境, 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方面, 制定网络化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划, 向各省、市、自治区下达纲领性文件, 要求在岗在职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学习, 从而有效补充学历教育的不足, 以满足他们对教育日益增加的需求。另一方面, 积极宣传网络化继续教育, 打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 推动继续教育正规化发展。

二是分系列、分层进行网络化教学。一方面, 根据不同系列门类的需要, 将专业领域发展与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在不减弱理论性的前提下积极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与层级, 将网络化教学逐级分解。例如, 在学习之前, 先通过学前测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进行评估, 如未达到初级技术水平的则学习初级技术课程, 如未达到中级技术水平的则学习中级技术课程, 以此类推, 以增强教学效果。

3.2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平台是创新继续教育模式的重要工具, 网络化技术运用地越充分、网络平台建设得越完善, 网络化继续教育发挥的作用也就越明显。第一, 加强网络硬件建设。目前我国的网络硬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提高网速、降低资费、完善服务。第二, 引进大量高质量师资, 大力开发相关课程, 建构具有实用性、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从而加强专业教育教学建设。

3.3 教学内容与网络相结合

相对面对面的传统教育而言, 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很难现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进行监管。一旦学员发现教学内容过时、脱离实际、编排不合理等, 其很可能会立刻终止学习。所以, 我们有必要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并将教学内容充分融入网络环境中。首先, 在网络化平台中应显示课程要求、学习指南、课件、视频、练习、操作、课程测试等环节, 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将教学课件与视频材料相结合, 实现从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教学目的。其次, 从宣传、选课到证书发放都应该贯穿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要求学员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参与小组讨论。最后, 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 允许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习, 但都要求每个学员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学习, 从而向学习合格的学员发放相应的结业证书。

3.4 健全教学评估机制

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即选聘、引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 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加强政府、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 大力推进联合办学力度, 丰富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定期邀请行业顶尖人才来宣讲, 并将这一讲座、报告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另外, 建立健全教学评估机制, 引导专业技术人员自我检查与考试测评相结合,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信度、效度、区分度等指标的不同, 积极完善在线考试制度, 积极使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融合。因此, 我们要积极将网络平台建设、网络系统完善、考评机制结合起来, 从不同角度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 以获得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的信赖。

摘要: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及中坚力量。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水平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出发, 对网络化继续教育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提出了创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模式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宇, 张乐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文教资料, 2013.17:143-144.

[2]黄佳男, 耿玮, 蒋永清.省级农科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初探——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 2014.1:91-93.

[3]侯兴宇, 郑娜.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以中科院北京分院继续教育基地为例[J].继续教育, 2014.10:6-7.

[4]韩光.继续教育网络化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0.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 篇8

摘要:要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素质提升,必须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而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网络培训无疑是较为适合的培训方式,四川省绵阳市在创新和构建继续教育模式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积累了较为完善的经验。

关键词: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与创新的代名词,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培训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信息社会的发展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网上在线学习是培训工作应对信息社会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成人教育,特别是职后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2008年“5.12”大地震后,绵阳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针对灾后培训场地和设施毁损、集中面授无法开展的现状,及时调整培训思路,大胆创新培训手段,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变革了传统培训模式,构建了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式。本文就近几年绵阳市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网络培训的实践与创新进行研究,力求实现网络培训短期效应向长效机制转变,促进继续教育的科学发展、长远发展。

一、网络培训的实践探索

传统的培训模式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工学矛盾突出,组织管理难度大,培训成本高,培训效益低,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等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突破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施教机构能够提供针对性强的课程资源,创设良好的培训环境,采取有效的培训手段和创新培训管理机制。而网络培训模式对于这些目标的实现能够提供重要和有效的支撑,因为网络与培训的结合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所支持的,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在培训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网络既是培训工具,又是培训资源、培训环境,在网络环境中,时间和空间不再是培训的阻力,培训课程更新速度更快,接受名师高质量的教育更加直接,这种所谓的远程网络培训其实可称得上是真正的更近距离的培训。

(一)提高认识、转变理念、创新手段是网络培训顺利实施的前提

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培训教育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围绕人才队伍能力素质建设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面对绵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急需得到提升的现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迎难而上,积极推进培训模式的创新,及时将原定的“集中培训为主、网络培训试运行”转变为全面实施远程网络培训,将培训网络平台作为灾后培训工作的“主阵地”,灾后仅仅4个多月时间就培训了3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既达到了快速提高灾区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又探索了新的培训手段,大大提高了培训教育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领导重视、机制健全、协调配合是网络培训取得成功的保障

在全面推开网络培训后,无论是市县人事部门领导,还是基层单位领导都非常重视对网络培训的宣传和协调,建立了条块合理、分工明晰、责任明确、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出现了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绵阳市人事局综合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市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以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为抓手,狠抓学用结合,以结果使用来刚性推动培训工作。二是绵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培训规划制定、任务实施和质量保证。三是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人事局负责培训工作的宣传组织和协调落实,并通过会议、文件、骨干培训等形式营造氛围,把继续教育的政策规定,传达到各行政主管部门,传达到各基层单位,传达到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四是各基层单位认识到位,配合积极,宣传认真,支持到位。

(三)整合资源、狠抓质量、强化服务是网络培训得到认同的关键

在网络培训课程设置上,施教机构将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提供的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学者视频授课与当地专家教授的授课有机结合,既考虑到专业技术人员拓宽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又考虑到他们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在实施网络培训过程中,切实帮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学习考试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调动培训者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开办了网络学习骨干培训班,印发了网络学习方法步骤资料,添加了网络学习动画演示,开通了网络学习专线,降低了灾区学员的培训费。

二、网络培训面临的困惑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几年的培训实践来看,网络培训模式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但同时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课程资源的可利用问题

尽管网络培训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逐年增大,课程类型不断完善,课程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网络课程的信息承载量无法与时代的飞速发展实时同步,这种滞后性局限了施教机构对课程的更新,况且,现有课程资源在系统性与专题性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经验性与创新性结合、前沿性与针对性结合上也嫌不足,施教机构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分享及利用的困难变得更为突出。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学习问题

网络培训促进了学习方式自主化和个性化,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培训理念。然而,从一年的网络培训实践来看,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对自主化学习形式上接受和欢迎,但行为上是背离的,存在应付学习,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有的是不下载课件资源、不听课不学习,直接就进入考试程序,以尽快完成规定学时为最终目标;有的是请别人代为挂网,代为考试。究其原因,一是名目繁多的培训和日常工作压力造成专业技术人员身心疲惫,二是以往传统培训方式的经验降低了对新培训形式的期望和信任,三是部分年龄较大和电脑基础差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和进取的内在动力不足。

(三)网络学习的管理问题

培训机构的管理职能面临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培训计划、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为关注核心的管理变为利用一个网络平台、筛选优质资源、学习权限处理、培训结果确认等方面。管理对象虚拟化、管理语言网络化,这对培训管理机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培训环境中,培训机构的管理,注重的是平等与服务、沟通与配合,依靠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培训效益。但实际情况是,现有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单向的,培训对象个性化的需求无有效的满足途径,培训对象作为培训设计者之一的角色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三、网络培训完善与创新的路径思考

针对培训体系开放化、培训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和个性化、培训者与学习者的关系平等化等网络培训新特征,要以破解网络困惑、解决培

训问题为突破口,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网络培训。

(一)创新课程设置,不断提高培训内容的实效性

培训内容直接关系到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影响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兴趣,乃至培训效果。这就要求施教机构对培训内容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到培训对象的需求,应体现三个原则:一是时代性原则,即所选课程应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如当前形势下,就应将继续教育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及震后心理调适相结合起来;二是针对性原则,即所选课程应符合培训对象的需求,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培训需求,采用“菜单式”培训或将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结合起来,增大灵活性;三是系统性原则,要结合终身教育的理念来统筹规划课程,要让培训者一年一个收获,通过培训较为系统地了解相关知识,全面提升能力素质。总之,网络课程设置要做到:立足岗位需求,紧扣时代脉搏,少而精,新而实,真正将远程网络培训平台打造成为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成长和不断发展的平台,成为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割舍的良师益友。

(二)创新培训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做到管理工作的有序化、科学化和人本化

网络培训催生了管理职能的转变,创新培训管理,就是要通过专业的、人文化的教学管理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员顺利完成培训任务。首先,做好继续教育相关政策和网络培训方法步骤的宣传;其次,加强调研,听取基层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网络培训的意见与建议;再次,开好工作安排会、工作总结表彰会。培训工作必须自始至终突出抓好培训效能提升,网络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究竟如何,基层单位和参训人员最有发言权。要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和经常的基层调研,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将调研情况和工作决策有机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重点关注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民生建设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任务,有效整合培训资源,统筹推进各类培训,为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培训评估,不断激发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学习的热情

网络培训是一种先进的培训手段,培训的目的是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如何通过培训实现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在重视培训过程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发挥培训结果的效应。现实中,往往是以拿到合格证为目的,至于学习什么,学得怎样不太关注,这种现象造成培训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无论是施教机构还是基层单位都应重视培训评估,培训评估既是对学习者参加网络培训行为和结果的判断和评定,更是对施教机构工作情况的全方位评价。基于网络培训的特点,培训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及时反馈,监控学习进程,保证学习质量。而创新培训评估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仅仅看重结果的做法,要在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过程等方面进行创新。有效的培训,其评价功能应当是激励性和诊断性的,评价方式应当是开放的,评价主体应当是多元的,评价过程应当是交互的,在开放、交互、多元的培训评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评促学。

参考文献:

[1]网络培训:实践、困惑和创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8)

[2]现代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3)

[3]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2)

[4]中小学校长网络培训的问题、对策与前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3)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 篇9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程培训的通知》

各代理单位:

进一步加强对我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按照《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要求,经研究,将开展2014年 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程培训。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方式

2014年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主要采用网上培训形式进行,培训时间为32学时。其中全市统一学习的必修课为《技术创新的方法》,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须组织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登录“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网址:tjjxjy.chinahrt.com)进行注册,免费学习《技术创新的方法》的必修课,同时在网上进行选修课的选课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可参加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组织的公需课程培训。

二、学时登记

(一)网上培训学时登记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网上培训完成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后,经考核合格后,可从“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打印公需课程网络培训证书,由所在单位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粘贴到《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直接将学时计入本人继续教育学时。

(二)其他培训形式学时登记

通过其他形式完成公需课程学习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提供培训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由学员所在单位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将学时计入《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三、其他事宜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知识和人才的多少、民族素质的高低和创新能力强弱的竞争。要抢占竞争的制高点,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人民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方面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1世纪的中小学需要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这是高质量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努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综合实力的需要,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育夯实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多年来,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

全国人大常委陶大镛说;“教师应有一种苦读,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应该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的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同行身上学到的好方法也及时去应用。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想,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吧!

上一篇:望岳原文、翻译、赏析下一篇:补充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