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地理教案(通用7篇)
1.目标:海陆的变迁
(1)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2.思想目标:培养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3.重点、难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辅助教具: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两套。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教学:
提问,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再讲解、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
一、第1节“大洋和大洲”,导入新课:
展示没有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目的:为下面讲授新课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陆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
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教师讲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看图2.10“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学生边看边讨论,再由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 初中地理,而是不断变迁的。
板书:一、沧海桑田
提问: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廓图”,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轮廓,并参照课本2.14图“难道是巧合吗?”、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图2.17“海洋、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在一,“就好像一块陆地被撕破了,分别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
教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发现的,他发现,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于是,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证明这一观点。
学生活动:①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二:七大洲的轮廓图片。
②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
③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2.15──大陆的漂移,2亿年前的.大陆→6500万年前的大陆→现在的大陆。
活动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和来之不易。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探究发现的,进而得出结论:魏格纳的假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信的。
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
板书:三、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学说”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概念抽象,为符合七年级学生的习惯和能力,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
①把学生分两组,每组拿一套辅助课件──三:“可活动的平木板和干净的细沙和泥糊”。
②第一组:把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向两边拉木板,使木板断裂开来。观察泥糊及细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3。
③第二组: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从两边挤压木板,使两块木板的相交处,一边被另一边抬升,观察泥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2。
活动结束:学生分析讨论所看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①第一组讨论结果:板块张裂,可看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试用这一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0“东非大裂谷”。和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从陆地到海洋)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张裂运动,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范围也扩大。
板书: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的海洋出现(红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
②第二组讨论: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试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和图”2.24“喜马拉雅山形成的示意图”(从海洋到陆地)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相向运动,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陆地受挤压力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于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陆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书:板块挤压运动→大陆与大陆靠近(古地中海缩小)→继续挤压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脉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块叠加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活动目的:把抽象的运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能力。
展示小黑板:“六大板块示意草图”,把板块边界用色笔加画,边画边讲解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书)1.全球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
课后作业:
1.活动:把两块木板放在水池中,相互挤压木板,看池水的运动变化,放开手后看木板运动状态。(池水溅起,木板漂移。池水可看作岩浆、海水)
2.结论:把以上活动的现象用文字描述,并用学过的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解释这一现象。
课后提高:思考
1.据测量,喜马拉雅山还在以每年0.33cm~1.27cm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渝东南地区的风俗歌曲是这一地区的各个民族在共同地理环境中,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共同流传与共有、共享的精神产物。下面就以婚嫁歌和丧葬歌为例来探讨渝东南风俗歌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一、渝东南风俗歌的历史变迁
渝东南地区在历史时期风俗习惯的改变最突出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改土归流”以后,清王朝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废除“土司陋规”之际,强行改变了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第二个时期是民国时期,随着新思想的进入,渝东南少数民族自觉地改变了一些习俗。第三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土家族、苗族地区同各兄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渝东南地区的习俗又经历了巨大的改变。
(一)婚嫁歌
渝东南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婚嫁歌的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土家族在“改土归流”之前,土家儿女的婚姻大事是自由的,也是自己做主的。土家后生和姑娘到了十五六岁,便开始以山歌(即情歌)为媒,吐露情思,挑选伴侣。这时还流行“骨种婚”,即为保证舅家的“种”的延续,姑家之女必须嫁与舅氏之子。明代《蜀中广记》卷三十八记载:四川酉阳“婚姻则累世为亲”。
“改土归流”之后,妇女婚姻系于“门当户对”和“父母之命”,土家族婚嫁前妇女有哭嫁的习俗,《秀山县志》中记载:嫁女之家,夕不灭火,宗室女伴哭泣,恋坐至明。东南边村,俗近苗峒,则群聚歌唱相答,多男女之词。通常在姑娘在出嫁前1-3天的晚上要哭嫁,主要是哭别直系血亲和旁系姻亲中的长辈。新娘除哭人而外,还要哭事,如哭辞祖宗、哭梳子、哭上轿等哭词多为七字句,押韵。
渝东南苗族的婚嫁歌也经历了类似的变迁,苗族有通过“歌会”“赶秋”“赶坳”等社交活动选择对象的习俗。婚礼到晚上,新郎新娘双方都要请歌师歌手来对歌歌词的内容有歌唱先辈功德的,有感谢众亲关怀的,有歌唱新婚幸福的,也有唱八仙过海、七仙女下凡、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传说故事的。秀山县晏龙乡的苗家姑娘出嫁独具风采。她们一不“哭嫁”,二不坐轿,三不拜堂,四不酌喜酒(下聘),五不送嫁妆,六不讲排场,婚日不同宿,不闹房,而是与陪送新娘的好友围着火炕对歌,往往通宵达旦。
(二)丧葬歌
渝东南的丧葬歌在丧葬风俗的改变中也经历着变迁。在“改土归流”前,渝东南地区流行过火葬和崖葬,这时土家族就产生了特有的丧葬仪式“打丧鼓”“唱孝歌”“跳绕棺”,“改土归流”后均为土葬,丧葬歌的内容受汉族文化影响更为多样。《隋书·地理志》载,土家族先民葬俗是“始死,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箭扣弓为节,其歌词,说平生乐事,以至终卒,大抵亦犹今之挽歌,歌数十阙。”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中说:“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踏)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
清代的方志中已经将这种丧期唱丧歌的习俗视为失礼、古怪,光绪《秀山县志》提到:“丧家奠馈,有哀歌辞,童子曼声引唱。至于山野小户,则村氓牧竖击鼓为甿歌,此并失礼之尤。”民国以后,渝东南地区的唱孝歌仪式演变成这种:坐夜时,在灵堂前设歌场,用2-4张方桌打厢,桌上陈糖果、糕点,四周置凳,主歌者居主位击鼓高唱《孝歌》,谓之“扬歌场”。之后接唱《请歌郎》,歌郎到唱入座后,便唱“排朝”,排朝歌毕,主歌者与歌郎们轮番吟唱,正文歌词有:“为儿生活好清苦,埋爹无棺少衣物。今晚别后上山麓,悲声哀哀动九族。”最后“刹鼓”收场。
渝东南苗族的葬礼在民国之前是不许跳丧的,有唱孝歌的传统。《酉阳苗族调查》一文中提到:“苗人的丧礼,在该族无论父、子、兄、弟,去世后,即由该支子弟环绕举哀,经时一日一夜,乃延请苗僧成礼,然后,驶诸大峰绝顶,再举行天葬、或火葬,在此时间内,仅食奶油,禁止出门打猎,跳舞诸事,因示哀悼。”到20世纪40年代之后,通行土葬,受土家族文化的影响,渝东南苗族办孝时也兴绕棺了。苗族唱孝歌与做法事交叉进行,时间长短不论,最长的要做七天七夜。一人击鼓,众人轮流唱,或击鼓人自唱,寄托哀思,以歌当哭。
渝东南风俗歌还有宴席歌、祝酒歌、送客歌、福事歌、吃水歌、泡茶歌、进屋歌、答谢歌、节令歌、上梁歌等等,渝东南地区的风俗歌呈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艺术价值,探讨渝东南风俗歌和地理环境的互动对于研究发展渝东南的风俗歌很有必要。
二、风俗歌与地理环境关系
地理环境在人们的审美心理以及特定的地域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地理环境与民间艺术之间关系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研究民间艺术文化,可以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加强民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渝东南风俗歌的变迁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
自然环境因素是特定地理环境下、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自然环境影响了风俗歌曲的创造活动,是风俗歌曲发展的环境,同时也是风俗歌曲体现的重要内容。
渝东南地区自古有“八山一水半分田”的说法。境内多山地和丘陵,其中山地占78%,丘陵19%,平地3%,森林覆盖率26%。境内有武陵山、方斗山、七曜山、毛坝盖、广沿盖等山脉。水系发达,主要有乌江、酉水和阮江三大水系。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良好,有溶洞、石林等天然奇观。这样的地貌山水形势下造就内容丰富的风俗歌。哭嫁歌《别父母》中唱道:“布裙从长背到短,这山背到那山转。大河涨水小河翻,小河岸上栽牡丹。”正是因为这样的地貌自然环境,给风俗歌的创造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在火葬和崖葬流行时期,渝东南地区气候湿热,动植物资源丰富,鬼神信仰普遍,人们将自然界的变化和死亡相联系,产生了情感上的互动,自然就“绕尸而歌”了。从研究统计中,发现历史时期渝东南自然灾害记载在明清以来记载最多,这主要与明清以来渝东南地区人口增加、人地关系联系更加密切相关。明清以后,随着人类活动增加,动物资源也相对减少,华南虎的记录就说明了这一问题,这时,丧葬歌、婚嫁歌也发生了变化,开始由歌唱自然、歌唱生命慢慢向言古颂今转变了。
(二)与人文环境互动关系
风俗歌本来就是伴随着人类的风俗活动而产生的,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风俗歌的历史变迁和人口变化、中央政府政策、文化交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渝东南人口大规模变迁也是到了明清之后,明清时期两次“湖广填四川”带来了大批移民,汉族文化深入到了渝东南地区,汉族文化的输入给渝东南地区的风俗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婚嫁习俗开始流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产生了土家族特有的“哭嫁歌”。丧葬习俗开始流行汉族的土葬,汉族的历史传说也开始在“打丧鼓”时传唱。到了民国以后,随着西方文化进入重庆,新式婚礼开始流行,哭嫁之风也渐渐变弱。“打丧鼓”也渐渐减少。
“改土归流”以后,清王朝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废除“土司陋规”之际,强行改变了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民国时期,随着新思想、新文化的进入,渝东南地区少数民族自觉地改变了被清王朝强行规定的、不适应新生活的一些习俗。新中国成立至今,土家族、苗族地区同汉族及各兄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渝东南地区人民在自觉地改变着那些纯属封建迷信的、有碍于民族繁荣进步的习俗。
渝东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土家族、苗族与汉族的文化交流。早期的风俗歌受巴文化的影响深远,很多歌曲带有竹枝词的影响,后来汉族的活动范围扩大以后,主要就是和汉族地区的交流。特别是“改土归流”以后,很少再有“以歌为媒”这种形式的婚姻了。苗族的葬礼禁止打猎、跳舞,清末后受土家族的影响,也开始“跳绕棺”了无论是从语言、农业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到价值观信仰等,渝东南地区的土家族和苗族都为汉族文化深深影响,并将这些影响反映到了风俗歌曲中。
三、结论
进入新中国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政府政策的影响,风俗歌的传唱越来越少。只在少部分地区还能看到哭嫁或者是唱孝歌,丧葬仪式开始流行了“丧葬一条龙”服务,甚至一些地区在丧葬仪式上进行现代的歌舞表演,已经丧失了传统“唱孝歌”带有的传统价值观、弘扬传统孝道的文化色彩。1978年以来,政府逐渐注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渝东南地区这些风俗歌的传唱又慢慢兴起,融合了现代民歌的特点,又带有表演的性质。不过年轻人大多已经不会传唱,只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还在坚守,风俗歌曲的传承亟需解决。
渝东南地区的风俗歌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不断发生变化,反映了渝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过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变化发展过程中,音乐文化的适应性和融合性使渝东南地区的风俗歌在内容形式上都发生着巨大变化。随着政府现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即使风俗歌曲不会普遍存在于广大人民的风俗生活中,但也会以其他的形式流传下去,得到新的发展。
摘要:风俗歌是民间歌曲的一种,因其在特定的风俗习惯下演唱而独具特色。渝东南地区的风俗歌以婚嫁歌和丧葬歌最具代表性,这些风俗歌曲在历史时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探究风俗歌曲的历史变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开发,发展传统民俗文化。
关键词:渝东南,风俗歌,历史变迁,地理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廷亮、彭南均.土家族婚俗与婚礼歌[M].民族出版社,2005.
[2]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初稿·社会风土篇[M].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编纂委员办公室编,1998.
[3]秀山县志[M].清光绪十八年刻本.巴蜀书社,1992.
[4]重庆民族志[M].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纂.重庆出版社,2002.
[5]秀山县志[M].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书局,2001.
[6]隋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97.
[7]张鷟.朝野佥载.唐宋史料笔记丛刊[M].中华书局,1983.
[8]石砫县志[M].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9]陈济涛.酉阳苗族调查[J].川边季刊.1935(02).
[10]川东南民族资料汇编·文艺土家族民歌[M].川东南民族资料编辑委员会编,1986.
教学目标:
1、知道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说的内容。能举出实例证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探究能力。
2、通过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积极探索、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说”。
2、“板块运动说”的运用。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复习):你能说出海陆分布的一些有趣的特点吗?(①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北极地区却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片陆地;②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都是一南一北的成对分布;③大陆的形状还多是三角形的呢海陆分布的这些特点不是偶然的,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承转):海陆分布的这些特点不是偶然的,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新授):
出示图片一:谁能快速地在一堆破纸中找到这张纸的另一半?(生):找形状和它吻合的那一张。
出示图片二:这一张的形状和图一完全吻合,可它是我们要找的那一半吗?问题出在哪儿呢?
(生):还应该看它们的文字能否一一对应。出示图片三:是这一张吗?(生):是。
出示图片四、五:你能小结一下吗?
(生):图片四能拼合,仅仅是个巧合。而图片五才说明它们原本就是一张。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出示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轮廓拼合图:
(问):历史上,是谁首先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生):是魏格纳很偶然发现的。
(问):结合刚才的实验,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生):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巧合,要么原来就是同一块大陆。(问):你能帮助魏格纳找到两块大陆上对应的“文字”吗?
(生):能找到。对应的“文字”就是古老地层和鸵鸟、海牛。(从课本图2.16和图2.17中找到的)。
(问):现在魏格纳能得出什么结论?他有什么举动吗?
(生):他确信它们原本就是一块大陆。两年后,他大胆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动画演示:2亿年前、1亿35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现在的海陆分布及变化过程。
(问):你能从演示中归纳“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吗?
(生):魏格纳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谬的。为什么?(因为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固定不变的)。魏格纳放弃了吗?(没有)。为了进
一步寻找证据,魏格纳只身一人前往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那一天,不幸遇难。为他所热爱的大陆漂移的研究事业英勇献身。魏格纳虽然最终没能完全证实“大陆漂移假说”,但他那种敢于大胆想象、持之以恒地积极探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也激励后人进一步去积极探索。值得告慰的是,他的“大陆漂移假说”,现在已经被人们所证实,并搞清了大陆漂移的机制,即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
播放有关板块运动的影片。
出示“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图”:
(问):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可分为哪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问):六块大陆和六大板块的区别是什么?(大陆仅仅包括大片的陆地,而板块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海洋)。
(问):那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什么?(太平洋板块)。
(问):请看图中的箭头表示什么?(板块运动的方向)。
(问):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箭头的方向有哪几种模式?表示什么意思?(图中有两种模式。一种运动方向相对,表示碰撞挤压;一种运动方向相背,表示板块张裂)
现在假设同桌的两张课桌的交界就是两个板块的交界。请大家把课本合起来,课本分别代表两个板块的陆地部分,请大家演示并思考课本从课桌交界相背移动会发生什么现象?(由陆地变成海,进一步可能形成大洋)。再演示课本从各自的课桌中央相对移动,会发生什么现象?(大洋在不断缩小,变为海,进一步海将消失,接下来,碰撞挤压形成高山)。
你能运用刚才的演示结论来解释下列现象吗?
①、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红海处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②、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地中海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③、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能解释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吗?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说明喜马拉雅山这个地区原来是海洋,后来,因为亚 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古地中海消失,并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④、日本和英国同是岛屿国家,日本号称“地震王国”,而英国却很少地震。为什么?(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板块相互挤压、摩擦,使地壳比较活跃,并积聚大量能量,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需要释放,从而形成地震。而英国地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因而很少地震)。
⑤、你能说出主要的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吗?(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以前日本人是怎样来解释地震现象的呢?
播放古代和现在日本人解释地震的影片。(古代日本人认为,巨鲶和神明开战,最终神明胜利了,于是得意洋洋地站到巨鲶头上,巨鲶不服气,摆动尾巴,于是就发生了地震。现在日本人则用板块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地震)。
(问):你相信哪一种解释?为什么?(后一种解释可信,因为这是科学)。(问):你能总结板块运动的观点吗?(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可分为六大板块;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就如同我们指甲生长的一样慢。但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缓慢的海陆变迁和剧烈的地壳活动(如地震、火山)所产生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在这种巨大的力量面前,我们感到了人类的渺小。但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就束手无策吗?
出示荷兰的围海大坝图:
(问):由这幅图说明什么问题?(人类的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迁。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改造自然的举动,只能是局部的、小范围的,而且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
(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布置):填图册
附:板书设计
作者:周桂旭 2014-10-10 《海陆的变迁》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从静态角度认识海陆分布的基础上,使学生又从动态方面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也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初步形成世界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魏格纳和地图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们善于思考和探索、不惧牺牲的科学精神。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及证据;
3、学生掌握六大板块图;理解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掌握火山与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呈现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设计:
引入: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所以指海陆变迁。
引出课题: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新授课:
一、沧海桑田
(1)(投影)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图片,提问:上面信息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教师: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受到地壳运动的作用,使这里从沧海成了桑田,继续隆起成为高山。
(2)(投影)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发现有古地质时期的三角洲,还发现有人类活动的遗迹的图片,提问:这些信息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教师: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后因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
(3)(投影)荷兰填海造陆的资料,提问: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会不断扩大?
学生回答:荷兰围海造陆,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教师: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因此,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1.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师生互动(活动): 解释下列现象或预测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
2、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3、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造地11.8万公顷。
4、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分组讨论活动: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的是否固定不变的?(举证)
地球固定论: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我们一生几乎看不到海陆的移动。地球活动论:南极洲覆盖着2000多米的冰雪,几乎寸草不生,但发现了由高等植物变成的煤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说明南极洲过去不在寒冷地区,是由其他地方“漂过”来的。
过渡: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P41阅读材料《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二、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大陆漂移的观点:
(投影)魏格纳照片及他的大陆漂移假说(由学生阅读)(P39)提问: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呢?完成P40活动题。
2、大陆漂移的证据:
(投影):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图
学生回答:大洲轮廓、古老地层、古老生物等
总结:(演示flash动画“大陆漂移”)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过渡:大陆漂移学说很快被人们接受,于是人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投影):“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投影):六大板块示意图(让学生记住六大板块的位置和名称)。
提问:通过观察,说一说,六大板块分别包括哪些陆地和海洋?(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海洋,又包括陆地。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2、学生活动:(模拟板块运动)
A、利用课前准备的美洲板块、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纸片),将它们按照正确的方位拼好平放在课桌上,然后美洲板块向西、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向东移动,从中感悟大西洋的形成过程。
(投影):卫星图片:东非大裂谷、红海 B、请用硬纸片演示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从中感悟地球上高大山脉的形成过程。
(投影):演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flash动画
学生归纳得出: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 ← 表示板块挤压,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山脉、海沟、弧形群岛; ← → 表示板块张烈,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
过渡: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自然就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我们来一起找找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
3、世界火山、地震带
(投影):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学生回答: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教师:对,这里有世界上两个著名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都是大型自然灾害,不仅对地表形态有破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破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一些地震来临时的应急措施。
三、课堂练习:
1.根据六大板块及其运动方向示意图,请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预测或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1.红海面积将会如何变化?
2.地中海面积将会如何变化? 3.阿尔卑斯山是如何形成的?
4.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如何变化? 5.为什么英国地震很少?
6.为什么日本地震很频繁? 然后给予参考答案:
1、面积扩大,板块张裂;
2、面积缩小,板块碰撞;
3、板块碰撞挤压升高;
4、板块碰撞;
5、位于板块内部 ;
6、位于板块交界处。
2.能说明“沧海桑田”这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理现象是(A)
A.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C.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新疆沙漠广布
四、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及证据 3.板块学说的观点及火山、地震带
五、作业:
课本P43活动题1-2。
板书设计:
一、沧海桑田
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二、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大陆漂移的观点:
2、大陆漂移的证据:大洲轮廓、古老地层、古老生物等
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
在课堂导入的环节,我通过成语故事的FLASH动画来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挑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心理基础。
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通过几个活动设计,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而课程内容也和日常生活相联系,引入四川5,12地震等信息,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活动的关系。使他们觉得地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可以以此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这个部分专有名词很多,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有难度,我在设计教学思路的时候虽已想到,但还是估计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学生讨论回答板块运动和地形的关系,如果换成学习卷的形式可能会更好。对板块构造地图的利用还应该更充分,比如可以查找中国在哪个板块之内。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1、这节课的关键是学生找到根据自己本节课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知识,分析教师所给材料,才能达到真正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学生的认识路线是先认了解板块构造基本内容,然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2.问题引导是本节地理课的特色。用问题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学习。的运在进行海陆变迁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你们能不能举出海陆变迁的例子?这些例子又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进行大陆漂移说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是否是就是固定不变得呢?这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在进行板块构造学说的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请同学们读图,看看全球被分为几大板块?都是大洋的板块是哪个?用大洋的名字命名,但包括陆地的大陆的是哪个?看图,注意图上的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在讲述板块构造学说与世界火山地震带关系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刚才提到了“火山国”和“地震国”,它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吗?看图,对比板块分布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有没有关系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否总结出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特征?”。我提出的这些问题是层层深入的,有些问题有转折的意义,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原因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解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被我设计的问题,一点一点引入本节重点难点的学习,将抽象难懂的问题细化,并逐步完成每个步骤问题的讲述,最终到达落实重点难点的目的。
海陆变迁说课稿1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整个说课过程分为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说板书,说巩固六部分。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大陆的漂移和板块的运动两大部分内容,通篇文字语言优美、通俗、生动、易懂。
二、教材编排意图:本节内容是对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扩展和延伸。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宗旨,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我们老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三、教材特色:
1、教材图文并茂,对于知识点,不是简单地将现成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先出图,图后附上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然后分析得出合理的推论,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掌握读图用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究学习的机会。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能运用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
(2)通过讲述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懂得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板块的运动
2、教学难点: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运用的例证
第二部分——说学生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性,他们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弱,学习方法比较单一,但他们好动,好说,爱表现,学习积极性高。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部分——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初一学生年龄小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观察-设问-启发-讨论-归纳结合的方法。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多讨论生活中的现象,并用多媒体展示来解释原因,从而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尤其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文系统,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将教材中没有的但地图中蕴含的信息尽量挖掘出来,尽可能提高学生以图析文的能力。我在指导学生读图的时候,还努力创设条件,采用发现法教学,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提出质疑、然后进行探究学习。
二、教学手段:板块构造学说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我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实验,课堂讨论,课后活动,使问题直观化。
第四部分——说教学:
一、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成语“沧海桑田”由来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海陆真的可以互相变迁吗?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海陆的变迁
二、展示三幅海陆变迁的图片,通过对图片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海陆是变迁的。
三、通过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1、学生读图思考: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2、看世界地图,观察海陆轮廓,你有什么发现?
3、魏格纳找到了哪些证据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
4、安排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展示“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板块的运动,推导出“板块构造学说”。
1、首先让学生了解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以及各板块主要包括的大洲和大洋名称。
2、然后提问:六大板块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哪两种?板块的运动会引起地表的哪些变化?学生通过读图、探究、讨论,得出结论。在学生探究发现的诸多结论中,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3、为体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的理念,让学生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把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学生思考、讨论: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据观测它每年还在不断长高,这又是为什么?
五、为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列出本节课板书,帮助学生熟悉,巩固这节课内容。
第五部分——说板书
为使学生对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结论,每一个知识点的印象深刻,特设计提纲式板书,在课堂总结进行小组讨论时列出,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知识网络,使学生明确重、难点。
第六部分——说巩固
一、课堂练习: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及时掌握知识点,安排2道课堂练习:
【1】展示板块分布图,说出板块名称。
【2】你知道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吗?根据观测,它还在不断地长高,这又是为什么?
二、巩固练习:为了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达到知识的综合运用,安排3道巩固练习题: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下列现象:寒冷的南极洲发现煤层分布。
【3】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地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而非洲和亚洲之间的红海却在不断地扩张,将成为另一个新的大洋。你相信吗?
三、课后活动:为了使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布置这一课后活动:
课后讨论:今天的海陆轮廓在漫长的地质年代后,又可能变成什么样?
结束语: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分析问题的方法指导。每一部分读图、用图,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活动在先,教师指导在后,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海陆变迁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地理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海陆的变迁》。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海陆的变迁》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板块的运动”三部分内容,重点让学生体会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造成海陆变迁的实例,板块的运动使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节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内容的延续和深化。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认识全球的海陆面貌,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意识。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学习了“地球与地图”和“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对地球的形状和海陆分布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是他们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还不够强,地理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师采取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的地理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2.通过分析相关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兴趣、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难点: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火山、地震的发生原理。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地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变成海洋的图片,让学生思考“沧海桑田”这一成语故事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引发对海陆变迁的思考,让学生明白地球自形成以来,海陆变迁就一直在不断的发生,由此引入新课——《海陆的变迁》。
环节二: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接下来进入启发诱导,探求新知的教学环节,我从总体把握知识,着重讲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以及与地震带的关系。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大陆漂移的视频动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表面上的陆地和海洋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也为后面学习板块运动奠定基础。接着我会多媒体展示《板块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在认识了六大板块之后,我会大屏幕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并提出两个问题,一板块之间是怎样运动的?二板块运动对地形有哪些影响?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展开教学,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5分钟,在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结合图例,观察板块交界地带的箭头,并及时予以点拨引导,讨论结束后,在学生代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张裂运动,易形成裂谷和海洋,比如说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碰撞运动,易形成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地图法,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
紧接着我会通过播放日本地震的视频片段,并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紧接着通过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火山地震带基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例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设计意图】以热点视频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我设计一个活动“小小预言家”请学生结合六大板块的示意图,红海和地中海的位置,预测地中海和红海的未来发展趋势。
环节四:小结作业
为了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本节课,我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对本节课的知识沧海桑田、大陆漂移、板块运动进行归纳和梳理,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为了拓展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我布置了如下作业:搜集本地海陆变迁的资料,写一篇小报告。下节课分享交流。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海陆的变迁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板块的运动
1.名称
2.运动
张裂——裂谷和海洋
碰撞——山脉
3.活动情况
海陆变迁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包括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四部分内容。这节课在教学中重点运用实例揭示地形的沧桑变化,指出地球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接着利用大陆漂移的过程、六大板块示意图、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及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揭示地球的变化。让学生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的关系。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板块构造学说比较困难,因此这里侧重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该教材是第二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对于地球面貌的形成起到总结的作用,又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概括和巩固,如地球上的大洲,裂谷,海沟,大洋,地表形态等的形成并不是自古不变的,是地球的不断运动变化形成的,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一幕。这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教育是很好的题材。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运用地图说明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及成因。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4、通过阅读示意图,初步了解海底地形及其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5、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等实例,树立地球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6、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说学情
1、七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感到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剪出南美洲和非洲示意图,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看一看,拼和处是否基本吻合。如果吻合,请找出原因。再做讨论题时,教师给出生活中的实例,如:英国为睡眠少火山地震的,而日本多火山地震等。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七年级学生地理知识的储备并不够,有些地理知识在短时间内找不出来,教师针对这一情况,把许多地理事物直接标注在地图上,减少了学生的盲目性,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本课的知识要点。
(四) 说教学重点
重点: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重点的把握:举生活实例,如:智利地震唐山地震等,看分布在哪一条火山地震带上以及日本、英国各位于板块交界地带还是稳定地带。
(五) 说教学难点
难点: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突破难点的方法:运用板块构造运动的图和板书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的箭头图示来表示板块运动的两个方向并解释地理事物。如:喜马拉雅山抬升是因为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六)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拼图等。
二 、说教法
课堂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结合本节的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法
通过学生讲述“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 让学生思考“沧海桑田”成语故事所表达的涵义。在这种气氛活跃的背景下,学生主动参与,并根据已有的体验,想象这种变迁形成的过程,这可以从分发挥学生学生的思维。
(二)讨论教学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动又好胜的特点,教师采用了讨论的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判断,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于生活实际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法
这节课的知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教师在课上采用了多媒体的图示方法,把书中阅读材料中知识整合在图中,有利于知识的简化,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直观教具演示法
如:教师剪出南美洲和非洲示意图,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看一看,拼和处是否基本吻合。如果吻合,请找出原因。
(五)读图分析法
教师把多项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注明,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突出了“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的特点。
(六)谈话法
教师运用谈话法,采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了本课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如:荷兰约40%的土地低于海平面,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三、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十分有必要,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本课中, 教师在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读图方法,语言表达,阅读方法,讨论方法,观察方法,归纳方法的指导。
四说教学过程
在上这节课前,同学们已在网上搜集了“沧海桑田”成语故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讲述教师在贺兰山上发现海滨沉积物的证据,引出本课内容。
(二)学习新课,包括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地表形态的变化——海陆变迁
针对七年级同学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思考“沧海桑田”成语故事所表达的涵义,从而引发对海陆变迁的思索,让学生畅所欲言,把包含“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变成海洋”的图片和所听到的故事或是自己曾经看到过的景象说出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参与教学争做学习的主人的信心。
展示“荷兰围海大坝”,“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发现的森林遗迹和古河流遗迹”图片,讲述地壳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同时给出数据,今年新测出珠穆朗玛峰的数据是8844。43米,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让学生进行比较思索,为什么会这样,这为了讲到板块构造学说做好铺垫。
最后过渡: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在短时期内能看出来吗?(不能),那么在短时期内改变地表形态的是什么现象呢?(地震、火山)
第二部分大陆漂移学说
教师剪出南美洲和非洲示意图,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看一看,拼和处是否基本吻合。如果吻合,请找出原因。,引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并展示“大陆飘移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科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有时是空想也会成为现实,以此鼓励学生对科学不断的追求。同时指出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成立,做了一系列求证,当今科学家也在不断的证明, 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性,从而引出大陆板块构造学说。
第三部分板块构造学说
1.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① 地球表层可分为几大板块,名称是什么?
② 陆地面积最大的是什么板块?
③ 哪一个板块几乎是海洋?
2.多媒体演示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运动,看图提问
①“← →”表示什么 “→ ←”表示什么?
②图中的 “← →” “→ ←”符号都出现在哪?
3.盘点收获(巩固练习)
①地球岩石圈主要有__大板块构成。
②板块处于不断的____中,有的____ 拉伸,有的____ 挤压。
③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
④板块___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
设计作用:这部分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非常难以理解,教师让学生通过看图来回答问题,增强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为学生双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运用图展示世界火山之最提问:为什么这些地方多火山地震?引出第四部分火山地震带,从中进行过渡。
第四部分火山地震带
展示“火山与地震的分布图”,“六大板块示意图”。设计作用:总结出火山和地震与板块运动之间的关系。
(三)讨论法教学,应用提高
利用小组的方式讨论:, 教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教师首先提出答题要求再让学生看图,应用板块理论解释地理现象,最后让学生作答。
设计作用:这些活动的开展,开辟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用“学生的眼睛”去看,用“学生的大脑”去思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散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有利与学生的各种能力的提高。
(四)板书设计(略)
海陆变迁说课稿4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六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法选用、学法指导、教学流程和课后反思等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予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六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今天我们见到的地表形态仅仅是地球漫长发展过程中一个小镜头而已,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目标扫描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运用实例说明海陆是不断变迁的,知道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了解地球海陆的发展变化过程,锻炼自己的读图析图、想象思维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进行科学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重难两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初一学生特点,本节教材重点是: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难点为:大陆漂移,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学习,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法选用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因此在课程资源的选用上以教材为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学法指导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分导入新课、学习过程、课堂小结和智能训练四步。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播放陆地海洋的一组图片,然后设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成语故事吗?播放动画片“沧海桑田”,学生欣赏图片,观看动画并思考:沧海为什么能变桑田?。创设情景,引用成语导课,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又点明本课主题:沧海桑田即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实例解释,指导学生完成教材36页活动,设问:
1、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产生这种沧海变桑田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和古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过去这里为什么状况?这种桑田变沧海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3、荷兰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反映了什么活动也能引起沧海桑田的变化?学生带着我提出的三个问题认真阅读教材36页第二段、37页的三副图片,经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逐一解决。这样安排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典型实例将沧海桑田的实例举证和原因分析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体会,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海陆变迁的观念。
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交流。在此基础上我实物投影从我市沐浴店镇北泊子村采集的鱼化石。学生观看的同时推断:该村过去为怎样的环境?如此启发学生获取课外知识,联系家乡的沧海桑田,体现了地理就在身边的教学理念。上面我们认识的沧海桑田的实例,反映了地球表面局部的海陆变迁。就全球而言,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很早以前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引领学生进入下一个问题“大陆漂移”的学习
我首先设问:这个现象是谁发现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假说?学生看教材38—40页内容,描述有趣现象。在学生看书之后,我再播放课件点击大陆漂移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
1、两亿年前的地球有几块大陆?
2、6500万年前这块大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现在地球的海陆轮廓如何?
4、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的变化趋势如何?学生通过上述活动,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内容。
正确的论断需要科学的依据来支持。有哪些证据能证明该假说成立?学生阅读教材39页活动性课文,找证据:拼合大陆古老岩层的相似形、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分布的相同性。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其科学性?学生讨论交流,师生互补共同帮助魏格纳寻找证据。许多地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陆确实在漂移。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对此,人们看法不一。美国的赫子和笛子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我向学生出示海底扩张示意图并做简单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前面两个学说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板块构造学说。指引学生进入板块运动的学习。
这部分内容我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我首先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自学教材“板块的运动”框题,归纳总结板块学说的基本理论。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备好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和描好的六大板块轮廓图,组织学生进行六大板块的剪图拼图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描、剪、拼的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最后问各小组:在“六大板块和世界火山地震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看图交流,明确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第二步不仅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构造有关,世界上许多地理现象的形成也和板块运动有关。我首先指导学生读图“红海东非大裂谷分布图”“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分布图”,然后课件演示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红海、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1、红海的面积为什么在不断扩大?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3、板块发生张裂拉伸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板块碰撞挤压地表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总结概括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沧海桑田的漫长历程瞬间演示,将地表事物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形成同时呈现,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板块运动如何引起海陆变迁。
课堂小结我是这样这样安排的:地球上海陆轮廓的形成和分布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同学们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在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知道板块学说的主要理论。
智能训练我设计了具有阶梯性的三个题型。一是巩固练习:填充图册13页第一题,填注六大板块的名称,复习强化课堂知识。二是学以致用,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四个地理现象: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森林和古河流遗迹、南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日本的中小学生经常进行防震演习、最近巴基斯坦发生强烈的地震。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体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三是拓展延伸:预测我们脚下的大地将来会有什么变化?并说说理由、利用节假日查阅有关资料和实地考察,写出以“家乡的沧海桑田”为题的小论文,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七、板书设计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大陆漂移→板块学说
实例:魏格纳、六大板块、原因、观点、火山地震的分布、证据、张裂拉伸、裂谷海洋、运动形式、碰撞挤压、海消山起
【海陆的变迁地理教案】推荐阅读:
海陆变迁教学案例10-28
海陆大战作文550字07-04
散文的变迁12-13
围棋文化的变迁10-22
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07-20
民俗的整理--生活的变迁09-13
家乡的变迁三年级作文06-06
美丽的变迁作文600字06-20
车的变迁高考满分作文800字06-23
变迁模式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