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困境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困境(共8篇)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困境 篇1

近年来,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逐渐饱和,就业形势严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需推进毕业生从被动就业转向自主创业。由于经济的贫困,贫困生在创业过程中困难重重,部分贫困生可能会因为创业失败对未来前途迷茫悲观,甚至对就业持失望甚至否定的看法。本文通过了解贫困生创业的状况,提出从三方面探索贫困生创业教育的积极模式,从而为创业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一、高职贫困生创业现状

课题组面向温州市4 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发放问卷300份,答卷学生中贫困生人数占72%。问卷主要从四个方面考查高职院校贫困生创业现状。

(一)创业意愿强,创业动机弱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掀起创新创业热潮。调查发现,贫困生创业热情较高,贫困生对“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愿意自主创业”的认可度达89%,在问题“您选择自主创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可多选)”的回答中,有63%的贫困生选择了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或者经济独立。对于贫困生在“目前,你是否正在创业或者有过创业的经历?”选项中,有16%的学生选择有。上述调查说明,大部分贫困生对于创业也只是有想法,并没有真正付出实践。这种创业是解决经济贫困的一种短暂想法,具有盲目性。

(二)创业期望值高,创业成功率低

创业意愿强的贫困生对于创业期望值较高,55%的贫困生对创业有较高的期望,希望在半年内能收回创业本金,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根据公益组织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统计,目前我国青年首次创业成功率不足10%。而贫困生较其他普通大学生群体面临更多残酷的现实压力,导致贫困生创业失败率较高。

(三)创业形式单一,创业规模较小

在“可能从事的创业领域”中发现,最受贫困生欢迎的创业领域,前三名分别是微商、淘宝和加盟连锁。而且大多数会选择投资较小、风险较低、回报较高的创业项目,认为这样可以很快收回成本。相反,一些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投资较多的项目因为投资回报期较长、风险较大,而不受贫困生欢迎。小规模的创业由于受到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发展缓慢,难以激发贫困生的创业潜能。

(四)创业意志力强,创业自信心不足

课题组在与学生干部和辅导员的访谈中发现,贫困生在校期间的意志力更坚定,遇到问题更能勇敢面对。在问题“描述一下你所具有的创业能力”中,尽管有一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具备沟通协调、组织指挥等创业能力,但还有一些学生甚至写无或不知道。这说明了贫困生创业自信心不足。贫困生虽然有着积极的创业品质,但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信心,稍遇挫折,便容易放弃。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及主题

20 世纪塞利格曼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提出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观点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解读,并实施积极有效的干预。它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主张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和生活,如何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集中于三方面的主题:一是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如满足感和幸福感(过去)、充盈和快乐(现在)、乐观主义和希望(未来)等。二是个体层面的积极人格塑造,如勇气、创造性、毅力和洞察力等。三是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和运用,如社会大系统———国家的法律和法规等,积极的小系统———家庭和学校等。

国外从事创业研究的学者认为,创业研究的增长领域是寻求激发及鼓励个体从事创业活动的潜在因素。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激发贫困生发挥自身潜能,培养良好的创业心态,积极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这不但有助于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解决其个人就业和发展问题,而且有助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贫困生创业教育的路径

(一)增加主观积极的情绪体验

从三个方面增加高职贫困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一是注重将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四课”“四讲”融合起来。“四课”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四讲”即贫困生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职业规划讲座和就业创业讲座。在实际的课程与讲座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让贫困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二是增强教师的积极情绪体验。教师的情绪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贫困生的情绪。三是给贫困生创设更多的表现机会。教师应发掘贫困生的特长,鼓励其根据自身特点加入学生干部队伍等组织或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让其获得成就感,体验到积极情绪,缓解压力,提高自信,提升幸福感。

(二)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有研究显示,创业成功者大部分都具备非常强的创造力、自信和勇气等。在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中,一是激发贫困生的创造力。Ericsson 认为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并非是与生俱来的才能。创业是在长期的教育过程,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营造民主与宽容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用新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贫困生的智慧和潜能。二是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和勇气。通过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心理素质拓展、志愿者活动等让贫困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把理想变为现实,使其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三)营造积极的创业环境

积极心理学所说的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条件、语言等环境。一是根据相关文件,制定贫困生创业优惠政策。如:实行创业免息贷款、降低贷款门槛等措施,激发贫困生创业的主动性,解决贫困生的难题,将关爱贫困生的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打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通过“观”(组织贫困生观看创业相关的影片)“听”(组织贫困生聆听优秀贫困生创业成功事迹的讲座)“沟”(邀请成功的贫困生创业人士与贫困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写”(要求贫困生撰写创业规划)等形式,将创业教育融进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挑战杯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比赛以及建立创业实习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让贫困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从而提升能力。

四、结语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困境 篇2

一、高职学生心理表现的特点

1. 自卑心理

在我国传统的升学体制中, 很多人认为高职学生是学习成绩普遍不佳的一部分群体。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达不到要求, 所设课程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导致学生所学的课程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造成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例如:当学生被问到“您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如何”时, 认为“形势好, 没有压力”的占2.86%, “形势较好, 压力不大”的占5.71%, “形势较严峻, 比较困难”的占74.29%, “形势严峻, 很困难”的占17.14%。高职学生普遍对就业持不乐观态度。另外,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调查时 (多项选择) , 当被问到“您认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时, 认为“性别原因”的占5.71%, “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的占37.14%, “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占14.29%, “外语和计算机未过级的”占11.43%, “知识能力储备不够”的占57.14%, “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的占45.71%, “没有工作经验”的占62.86%, “信息严重不足”的占17.14%, “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占40%。可见, 很多高职学生因为自身的不足而感到自卑。

2.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 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 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 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这种现象在高职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例如:当问及“您是如何选择职业的”时, 认为“选择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的占17.14%;“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占28.57%, “根据多数人的选择”去选择的占42.86%, 按照其他想法去选择的占11.43%。这说明, 很多高职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往往认知模糊, 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 也不能正确认知自己的专业。

3. 求稳心理

很多高职学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着自卑、盲从的心理, 同时又兼具求稳心理。例如:当学生被问及“您认为比较理想的工作单位是哪类” (多选) 时, 认为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占25.71%, “国有企业”的占34.29%, “三资”企业的占5.71%, “民营企业”的占11.43%, “集体、乡镇企业”的占2.86%, “学校”的占5.71%, 其他的占14.29%。这说明, 就职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 但是这类机关的门槛过高, 很多人退而求其次, 选择了大型国有企业, 而选择那些中小企业则是一种无奈之举。这说明, 那种求安稳、惧怕挑战的心理束缚着很多学生的职业选择。

二、加强心理教育, 提高就业能力的对策

1. 开展职业理想教育

爱因斯坦曾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 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有些理想曾为我们引过道路, 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以欣然面对人生, 那些理想就是———真、善、美。”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高职学生在就业时要摒弃好高骛远的心理, 摆正心态, 立足现实, 找到职业的插入点, 放眼未来。不管是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 不管是中心城市还是边远城市, 不管是做管理人员还是做技术人员, 都有可能发挥自身的价值, 成就职业的辉煌。

2. 开展心理课程教育

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心理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坚持“面向全体, 立体覆盖”的教学理念, 开设《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发展规律, 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试心理的方法。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要在普通心理学框架下有所拓展, 在认知问题、情感困惑等内容的基础上, 还应该将诸如职业抗压训练等融合起来, 深化心理教育的内容。

另外, 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 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价值, 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转化为精神财富, 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

3. 开展活动渗透性教育

高职院校要坚持“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的理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 借助文化和活动的吸引力, 全面渗透职业心理教育。例如:通过校园广播、板报、校报、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举办各种技能大赛, 训练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其技能迁移能力、专业发展能力;通过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短期工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活动、工作需要及自身行为的主动适应。这些可以引导学生对职业工作的价值进行正确评价, 对自身工作能力、工作状态与工作压力进行体验与认知。

4. 开展心理咨询专业性教育

学校要不断完善心理咨询制度, 积极构建发展咨询与障碍咨询相结合, 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 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与网络咨询相结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 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辅导、学习成才辅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采用先进的咨询理论与方法, 如认知领悟疗法、行为疗法、放松疗法等多种技术, 进行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 解决学生学习障碍、人际敏感、情绪压力以及轻度的神经症等心理障碍,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 开展职业指导教育

当前,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 这种心理主要来自于高职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认知模糊。例如:当学生被问及“择业过程中, 您迫切需要了解单位信息有哪些” (多选) 时, 认为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实力和规模”的占34.29%, “用人单位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的占60%, “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的占60%, “薪酬和福利”的占48.57%, “人才培训情况”的占40%, “职位信息”的占25.71%, “用人单位文化和管理体制”的占37.14%。这说明, 由于高职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少之又少。因此, 教师要在职业指导中分析当年的就业形势, 讲清当年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和人才需求信息动向;研究职业的热冷门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位置, 结合自己的学识专长、兴趣爱好和体能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另外, 还有必要讲授简历的制作、求职面试的礼仪等技巧, 提高学生求职的成功率。

三、结语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了这样的理想:“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 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在21世纪, 高职学生在职业选择时面临许多挑战, 学校有必要从多维视角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心理教育, 使学生克服自卑、盲从和自负心理, 形成辩证思维, 构建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 从而实现职业生涯的华丽变身, 开启职场的成功之门。

参考文献

[1]林友照, 吴昌标.高职生就业取向与就业心理研究[J].职业, 2007, (27) .

[2]管军.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8) .

小留学生心理困境再关注 篇3

小留学生在美国的生存现状及其心理困境再一次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有人提出诘问:父母们自认为给了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否给了他们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封闭在自我世界里

对于一些留学生来说,良好的教育不能减轻他们内心承受的孤单和压抑,不能破除深深的文化隔阂。赵承熙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在洛杉矶工作近20年的沈先生告诉记者,他女儿在美国的整个中学阶段几乎不和美国学生交往,她们四五个来自两岸三地的女孩组成小圈子,自己玩自己的。

目前在洛杉矶一个大学预科学校念书的小陈同学说,刚来上高三的时候压力特别大,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朋友。中国留学生很难和美国同学打成一片。小陈说,一方面是语言的障碍,另一方面,他们说的明星我们不知道,我们说的明星他们不知道,根本谈不到一起。

如果中国小留学生住的是一个白人社区,本身性格又比较内向,很容易成为白人小孩欺负的对象,久而久之心理发生偏差是完全可以想象的。笔者有一个在美国东北部康涅格州的朋友,他们住的小镇只有一户华人。他弟弟从小就到那里读书,但从来都是独来独往,没有什么朋友。他形容他的弟弟思想有点怪,成天不知道在想什么。

在美国纽约法拉逊区一所公立中学当历史老师的周锦钦20年来接触了大量亚裔学生。在他眼里他们几乎从来不和美国白人学生交往,他们只和自己国家的同学玩在一起。

难以融入主流社会

国内家长可能认为让小孩早点出来读书,一方面容易申请好的学校,另一方面可以提早与美国社会融合。但实际上,整个华人社会与美国主流社会都是有明显隔阂的。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华人,如果能被邀请参加美国人的家庭派对,那已经算很好的朋友了。

笔者认识一位高中就来加拿大的华人女子,考上了加拿大一所排名前5位的大学。但硕士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平时生活非常单调,没有任何朋友。因为高中就来北美,上海的同学都已不来往,加拿大人不好交往,和中国留学生又是两个圈子。现在她感觉自己像一个边缘人,和谁都谈不深。

一些从小被父母送出国或带出国的孩子,并不适应在美国深造,但又不甘于做普通的工作,由此陷入困境。一位几年前随父母来到洛杉矶的小留学生,如今在大学预科学校里混着,期待能申请一所他向往的美术学院。由于感觉希望渺茫,身边又没有什么朋友,笔者看到他成天挂在MsN上和国内朋友聊天。而MsN的名字也越来越悲观,有时竟然是“天天死一点”。

注意保持健康心态

美西南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生李升东认为大学毕业来美学习的硕士生、博士生,一般心理都比较成熟,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有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所以这一部分群体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但他也提到像1991年爱荷华大学中国留学生卢刚开枪杀死5人这样的案例,说明留学生在海外应时刻注意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学院博士生管文听说,她不主张很小就到美国独自来留学,最起码应该和家长一起来。她说自己初来的时候,天天为生存和学业而忧虑,总担心下一学期能不能申请到奖学金。心理脆弱的人恐怕难以承受内心的孤寂和压力。留学当然可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但付出和收获是相等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能会感到失望,并变得消极。

笔者认识一位在一所著名大学念音乐专业的朋友。由于忙于打工维持生计,结果和教授产生矛盾,心理压力很大,几乎都不敢去上课。而临近毕业时,博士没考上,工作也没有着落,一度“连死的心都有了”。

而小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更大的关注。小留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孤身在外,碰到压力和苦恼,只知道自己流眼泪,或者向父母诉苦。而远在万里之外的父母也难以提供有效的帮助。即使父母也在美国,小孩子在学校碰到的苦恼是他们难以感同身受的,实际上能提供的安慰也很少。有些学生压力之下,或者索性放弃学业,随波逐流,有的则沉湎于电子游戏或网络交友,以此来打发时间,排解孤独。

探索心理援助方法

美国社区的一种方式值得借鉴。美国每个社区都有民间组织招募精神导师志愿者,专门针对心理有问题或需要关心和鼓励的少年儿童,上门一对一地交谈并给予指导。华人社区和社团也可成立相应组织,招募志愿者,搜集小留学生的信息,必要时可主动向他们提供帮助。

另一方面,小留学生出国前的心理辅导课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大部分小留学生只是听了父母的反复叮嘱,就直接奔向完全陌生的国度。一旦遭受挫折,顿时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排解,不知道找谁寻求帮助。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论文 篇4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的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就业率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核心评价指标。当前“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此形势下,高职学生尤其显现出很多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学生的就业心理,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等的协调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通过对我院国际合作、财经物流、软件艺术等系的多名毕业生、即将毕业学生进行电话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对结果的详细统计,对毕业生表现比较突出的就业心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当前毕业生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建立新型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情绪问题

1.1.1 焦虑情绪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是大学生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情绪反应。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和现实的矛盾,面临着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该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使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深感困惑,往往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这种焦虑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就业的主动性和在应聘中真实水平的展现。

1.1.2 悲观情绪

这种情绪在平日学习成绩不好、努力不够、受过处分乃至经历过数次应聘失利或是应聘无门的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此外,这种悲观情绪还来自于伴随着人才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而出现的用人标准的大幅度提高给学生带来的潜在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在这方面受到的重创更加严重。

1.1.3 不满情绪心理

伴随着悲观情绪的产生,他们逆反和不满的情绪会油然而生,不满的对象可以是其周围的任何事物或人群。如对所在学校不满,对家庭成员的不满,对周围同学不满,对老师不满等等。视具体的个人关注点及实际情况而不同。

1.2 自我认知问题

自我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自我认知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的完整的心理系统。毕业生在择业时不能客观认识和评价自我,便会出现自我认知偏差,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1.2.1 期望值过高

表现为不能准确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择业期望值高,把待遇是否优厚、是否可以在大城市就业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工作。这种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使不少大学生往往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1.2.2 自卑心理

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从而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同时由于高职学生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而产生自卑心理,这就更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据调查结果,大约有4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其中严重者超过21%,女生的比例较男生略高。

1.2.3 消极等待心理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出现在名牌学府毕业生中存在的自负心理,相对比较突出的心理特征更多地表现为“坐、等、靠”的依赖心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盲目自信,关注自我多、关心他人少在就业问题上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把就业看作是父母、老师、学校的事情。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2.1 客观原因

一是从社会环境看,我国面临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大学扩招等等,就业竞争压力大。二从家庭环境看,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不希望子女碌碌无为。三从个人社会关系方面看,大学生与周边朋友同事相比,只有一份好工作,才能显示其能力。这些客观因素相互叠加构成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使学生无所适从,压力重重。

2.2 主观原因

2.2.1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心理矛盾突出阶段。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心理发展尚不平衡,对待问题有些茫从,不善于调整和平衡心理,往往会产生各种矛盾。

2.2.2 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性。

处于求职中的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心理还不成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有很明显的不同步性。加上个体环境的差异性,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也有很大差异,在求职中就表现出心理特征的复杂性、差异性。

2.2.3 求职本身是各种矛盾的汇集,是处在各种矛盾的艰难选择。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矛盾,如专业与爱好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地域与家庭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相互作用、相互交织,是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使大学生处于心理不平衡境地。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几个途径

3.1 从社会与企业角度:建立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积极配合学校的实习基地、订单培养等项目,协同学校,把对学生在校培养当成社会责任予以重视,形成学校、社会齐心协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新局面。目前社会上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歧视现象也较严重,有些用人单位不断攀比员工的学历,用高文凭高学历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感觉越来越难找工作。另一方面又存在用人低成本现象,用人单位喜欢用无文凭、未经培训无资格证的人,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导致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高不成,低不就”,就业率不高。所以,希望社会上的企业能够给这些受过职业技术训练的大学生一个机会,给他们展现自己的舞台,从职位需求方面给予缓解。

3.2 从高职院校角度:建立学生--学校支持系统

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发散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 加强就业指导。

我们必须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专业实际、个性特点和当代社会环境特点及发展趋势出发,贯彻全程就业指导,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规划,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如树立个人需要服从社会需要、行业无贵贱、“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促使毕业生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2.2 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毕业生要使自己真正成为企业和社会所欢迎的人才,就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平时的学习中着重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能力、顽强的创业精神,毕业一上岗就能站得住、打得开,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决定着其在求职择业时的成功率和相应的职位层次。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在入学时就确定今后就业的目标,自觉地把大学学习同今后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适应将来在社会上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

3.2.3 加强就业心理咨询与辅导。

在当今新形式下,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可以由院心理咨询中心牵头,全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与,通过讲座、心理咨询、心理测验等方式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毕业生调适自己的心理,引导他们走出就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2.4 加强模拟面试、模拟招聘现场等模拟演练。

毕业生缺乏面试、参加招聘现场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模拟面试、模拟招聘现场等模拟演练,让毕业生亲身体验,提前积累经验及感受求职时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在实际求职中可以从容应对各种局面,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加就业成功率。

3.3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

3.3.1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取向的心理测试,以对大学生的职业心理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职业意识的指导训练,向学生详细介绍相关职业的概念、职业的种类、职业道德、职业知识等,并结合专业课的教学和现场实习帮助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和储备,还要注意辅之以谈话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特性评价。

3.3.2 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引导毕业生将自身的特质与就业的现实和职业岗位的现实要求相结合做全面、冷静、客观的自我分析,使之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而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以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迎接挑战。

3.3.3 辅之以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及时纠正毕业生在就业中因受挫所引发的心理失衡现象,同时教授其一些减压的有效方法。

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社会鼓励大学生艰苦创业的影响,有一部分创业意识较强的大学生毕业后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或通过网络提供的便捷条件,或通过社会融资,或通过与投资商合作,自立门户,办起公司,进行艰苦创业。这种理念也应得到高职学生的接受和认同,自主创业是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体现人生的价值。结束语

高职院校毕业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顺利地度过就业阶段,需要通过社会、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正确面对就业心理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心理障碍,走出就业误区,才能在择业的重要关头,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高职学生心理教育管理论文 篇5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进一步深入发展,对于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招生来源主要是一些高中和中专毕业生。一般来说,能跨入高职校门的学生,在许多方面比社会上同龄人具有优势。然而调查表明,心理健康者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63。67%,存在某些心理问题者,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24。63%,存在心理障碍倾向者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11。70%。可见,高职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一般高职学生的年龄都在20岁左右,在这个年龄时期,学生的思想比较灵活,个性比较开放,有着很强的进取心和自尊心,同时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大喜和大悲极端的情绪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心里渴望独立,心理正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度时期,这个时期的高职学生遇到问题,一般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缺乏学习兴趣,独立性差、自卑感强等心理特点。需要以良好的心理教育进行辅导,尽量地使学生能够快速地度过内心波动的危险期,使学生的身心保持在健康的状态上,保证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心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1、应用心理教育提升自信,扫除自卑的心理

由于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下,社会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高职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由于来源于社会的各种信息对高校的冲击和影响,使高职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内心缺乏稳定性,面对社会上各种信息的冲击,在计划经济下可以保持安静的校园,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很难让学生保持住自己内心的安静,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自己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还没有形成,缺乏良好的心态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些心理落差极容易在学生心理形成一种矛盾,带给学生新的困苦和迷惑,没有办法以自己的`方式适应校园和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失去了找寻自我的方向。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在很大的程度上,还缺乏科学的认识,更多地还存在偏见和歧视的心理,对职业教育表示轻视,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受到社会的普遍影响表现得都不高,学校需要学校和社会的认可,承认自身所存在的价值。面对这些高职学生所产生的心里偏差,必须要让高职教育的管理者进行思考,思索出一条如何让学生在校园跟社会接轨的思想观念上,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观念来正确看待社会变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弥补自我认识的不足,加强自身的思想和道德教育,从更高的人生层次上来看待社会的发展,纠正自己的内心不正确的观念。针对高职学生所存在的社会性问题,需要及时地调整学生的思想观念,要让学生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能让社会这个大环境来适应学校这个小环境,只能从内心里改变自己,让自己学会正确地看待社会上各不相同的思想道德观念,在心里教育的基础之上,不断地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不断地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树立起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不要被外在的过多的社会压力所打垮,从人性心里需求的角度上,要学会建立起自我赏识的能力,以自我认可的方式,缓解和减轻来至社会上各种压力,将自己从高考的失利,或是成绩差、分数偏低等不良状态下解脱出来,不能因为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就表现得情绪非常低落,对于高职学校产生很强的抵触心理,感到人生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产生了自卑和压抑的心理。一般来说高职学生,对于自己的评价都比较低,对自己存在一种轻视心理,认为自己没有考取本科院校,就感觉到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智力产生怀疑,其实可以从心理教育上改变学生所存在这些负面心理,让学生重新认同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心灵的深处改变学生的这种自卑心理。

2、应用心理教育中提炼价值,消除失落的心理

高职学生跟普通高专的学生的主要区别,就是专业性比较强,专业的社会实践性的空间比较大,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因为没有考上高校本科,才报读高职学校,因此面对本科生有很强的失落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和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多少发展的前景,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比较渺茫,缺乏自信的心理,学习的目标性不强,因此对于学习兴趣不浓。还有部分高职学生,在填报高职高专志愿时,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并不中意,不过因为在没能办法的情况下,这种没有办法是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来源于家庭,一方面来源于社会。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所学校,就需要面对这种无奈的选择。有的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情况不了解,填报志愿时比较盲目,在被录取到校就读之后,才认识到实际情况跟自己当初的选择相去甚远,因此在对待学习上也不感兴趣。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高职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和抵触不良情绪,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了压力,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心理问题,严重地阻碍了这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这种失落的心理,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否则会严重地制约学生的自我发展。针对高职学生内心里普遍存在的失落心里,需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重新拾起失落的自我。让学生明白失去的已经失去,再怎样追悔也无济于事,同时也要认清高职教育,也同样是一块发展自我的良好的园地,只要肯于努力,敢于在社会的竞争中拼出自己的风采,同样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教育学生做人一定要树立起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以一时的得失,来谈论一生的成败。在对待专业的选择上,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并非每一个人天生就都会喜欢自己的专业,有很多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学习来培养自己专业兴趣,既然无法再重新选择,就要努力学会喜欢这个专业,从这个专业里去看自己人生发展的前景,让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最终消除自己的失落感。

3、应用心里教育提高修养,和谐人际关系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篇6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 者:刘杰 张蓉 作者单位: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300280刊 名: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ADULT HIGHER LEARNING年,卷(期):4(4)分类号:B844.2 G444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情绪调节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 篇7

1.1 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极其严峻的,这不单单是因为毕业生的逐年增加,更是因为就业市场化的逐步扩大。高校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但事实上,很多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缺乏主动就业的意识,对未来缺乏明确的期许和规划,不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特长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就业时困惑迷茫、不知所措。

1.2 就业竞争力较弱

近年,有毕业生拿着各种技术等级证书,仍找不到合适工作,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毕业生缺少工作经历和经验,没有实践经验,只能纸上谈兵,缺乏就业竞争力;国家统计部门在面向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27%的大学生和57.1%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59.6%的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生时首先考虑实习经历和实践能力。(1)有实训基地实习经历的学生,由于对生产一线工作的排斥,未能很好利用实习机会,致使就业时无法胜任岗位要求。

1.3 就业期望值过高

就业时期望值过高是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求职时自我定位不恰当,对择业和就业期望过高,只想到“大城市、好岗位和高薪水”的工作岗位就业。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毕业生仍以“精英”自居,难免处处碰壁。就业期望值过高会带来毕业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高职生要学会接受就业岗位大众化的现实,主动从从基层做起。就业现状和就业期望值之间矛盾突出,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2)

1.4 过分强调专业对口

毕业生就业时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据调查,有60.9%的毕业生期望专业对口,33.4%的毕业生希望能从事与所学专业有联系的工作。(3)专业性较强的高职教育,使很多学生倾向于把自己所学的实践性较强的技术知识用于社会实践,而对于非自身专业领域的工作则很少考虑,这使得毕业生在求职时与大量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1.5 学生单方毁约率高

我国所培养的高职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业生产线及蓝领工作岗位,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而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成长过程中遭受的挫折和心理压力较小,因此在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后,面对工作中存在的压力和竞争,感觉无从适应,频繁跳槽,部分毕业生单方毁约。单方毁约一方面给企业造成损失,另一方面,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也会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学校就业率的提升。

2 高职生就业出路所在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乃民生之本。作为全社会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急需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能否在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作用。

2.1 调整就业心态

(1)放低心态,虚心学习。高职生应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生需树立劳动不分高低贵贱的意识,放下架子,虚心学习,更加务实。端正心态,从基层做起。首次就业不要期望太高,先学习成长自己,才能在工作岗位上越走越远。(2)放长眼光,注重积累。目前,很多毕业生找工作时最看重薪酬,张口即问待遇,而忽略了一个理想的就业单位应该能提供培训机会,有职业发展前景,能提供发展空间的单位,不能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需用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就业机会,将每个就业机会作为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机遇。大学生刚走出校门,要有不断学习的心态,注重积累的意识。(4)

2.2 提升职业素质

现在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必须努力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主动加强社会实践锻炼,通过暑期实习等多种方式接触社会,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敬业的精神,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5)

2.3 拓展就业渠道

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二是学校对毕业生的指导和推荐。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使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为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2)积极自主创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因为创业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创业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去发展,既可以锤炼自己的品格,又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同时可以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6)

2.4 加强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就业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指导和服务体系。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正确认识自我,高职学生对职业的选择的关键以及重要依据是了解并准确的认识自我,这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其关键还是在于高校运用种种办法以及途径,从心理、生理和社会等方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包括性别差异,身体素质、言语描述能力、协调能力、性格、意志力、兴趣、理性与价值观等等。

(2)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国家规定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各省市毕业生就业规定等就业政策,是影响毕业生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如2009年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等。(7)

(3)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技巧。在求职面试中毕业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求职面试的技巧,这不仅可决定面试的成功率的大小,更是掌握一门学问和艺术。

总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向全程化、立体化发展,突出教育指导职能,形成全程化跟踪、立体化工作实践体系专业就业指导队伍。这种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需要专业的师资队伍作为主力军。专业师资队伍更是开展全面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障,要保证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和经费来从事和保障该项专门的工作。同时,就业指导部的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只有具备了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才会有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教育。

摘要:高职毕业生是国家急需的实用型、技术型的人才,而高职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好坏直接决定此类人才能否在国家经济建设发挥其作用。因此,重视高职生就业存在的困境并找出出路对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十分必要。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就业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①陈建章.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②理清.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88.

③富恩强.中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④李敏.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6(1).

⑤靳京.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⑥高绪界.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506.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困境 篇8

[关键词]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大学生网络迷恋;顺世与随俗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19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群体备受社会关注。2014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939万人,高校计划招生人数为698万人[1];同时,有超过七百万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大学生是肩负国家兴旺发达之责的栋梁之才,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当前,网络的普及,一方面给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不少大学生过度迷恋于网络游戏、不健康网站、聊天交友、网络小说、网络恋爱等,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对此,专家学者们从各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付诸实践,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心理方面进行的研究还有所欠缺。20世纪西方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毕生致力于人的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的分析,其所著的《逃避自由》一书成为现代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分析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其对现代人异化的心理机制的具体解析,对研究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拟在对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联系高校工作的实际,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迷恋心理困境进行尝试性研究。

一、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的主要观点[2]

1.人的个体化与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生成

弗洛姆认为,个体化是人类进化与发展所必然包含的内容,并将导致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双重结果:一方面是人的自由的增长,另一方面则是人的孤独感的增强。简言之,自由与孤独并存是个体化过程所不可回避的,从而产生了人的生存之内在冲突与矛盾。

在弗洛姆看来,人的个体化进程中产生的生存之内在冲突与矛盾,是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生成的基础。人一旦开始个体化进程,就无法一劳永逸、一次性地结束这种自由与孤独并存的生存境遇。人由于对孤独的恐惧而倾向于逃避构成自己本质的自由,而认同某种整体和权威,以获得安全感。

2.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及其表现形式

弗洛姆以中世纪为分水岭,将传统人与现代人进行了区分,认为中世纪时期及其之前的人是传统人,中世纪之后的人是现代人,且传统人与现代人在生存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人虽然缺少独立和自由,但并不感到孤独与焦虑,而且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现代人虽自由但感到孤独,且倾向于逃避自由,即现代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却失去了中世纪固定的社会秩序和不变的经济地位给其带来的安全感,且由于孤独、不安全和责任而倾向于逃避自由。

弗洛姆指出,随着自由与孤独的同时增长和加剧,现代人便产生了一些极端的逃避自由的心理,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受虐狂与施虐狂共生的极权主义;攻击性与破坏性;顺世与随俗。其中,顺世与随俗是大多数人可能采取的逃避自由的方式。一般说来,普通人为了消除自由和责任带来的重负和孤独,比较倾向于通过采取与世无争的方式或沉溺于、封闭于内心世界的方式来摆脱世界、摆脱威胁和孤独。

3.确立积极自由的存在状态

弗洛姆强调,面对生存困境,人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逃避自由,二是积极地以爱去工作。弗洛姆指出,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安全感,是不可取的,人的真正出路在于确立积极自由的存在状态,即积极地以爱去工作。具体而言,首先是要用爱心去工作,使工作不再是被迫的劳作,爱心不是把自己融化在另外一个人之中,也不是占有他人,而是在保持自己的个性和肯定他人的独立性的前提下“把自己与他人合为一体”;其次是要积极地去工作,使之成为一种创造,并且凭借这种创造发展人的自我和个性,实现人的潜能,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合而为一”。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迷恋心理困境分析

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个体网络化是弗洛姆所说的“个体化进程”的一部分。在校园网络化的今天,对于一般大学生而言,一方面是自由的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孤独感的增强。对于迷恋网络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虽然他们能够随意点击鼠标,并在网络世界里自由遨游,但由于他们缺少与老师、同学间的现实沟通,因此即使共同学习和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却并不真正相识,更谈不上真诚的交流与感情的升华,当他们从网络世界转回现实世界后,其内心世界会感到极度空虚与孤独。

1.校园网络化中大学生自由的增长

校园网络普及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代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网络,网络俨然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学生个体要想在其中生存必须融入网络,与其他人一样占有和使用网络,简言之,就是个体网络化,从而进入了弗洛姆所说的“个体化进程”,只不过个体网络化仅仅是个体化进程的一部分而已。按照弗洛姆的观点,既然走进了“个体化进程”,必将引起自由的增长。诚然,网络的确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如查询资料、购物、交流对话等,网络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极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网络也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自由,如自由阅读网络小说、自由进行网络游戏等,甚至自由进行网络恋爱,一部分大学生因“自由”而陷入“网瘾”不可自拔,在“自由”中逐渐迷失自我。物极必反,自由的增长必然会伴随着孤独的产生。

2.网络生存状态下大学生孤独的加剧

迷恋网络的大学生其孤独感可分为两类。一是一般孤独,主要是因为交流减少,感情淡化。大学生如果在网络世界上所耗时间过多,其在现实世界中活动的时间就必然会减少,与同学、朋友进行现实交流的机会就必然会减少,感情淡化、自我封闭、孤独感的产生就在所难免。二是特别孤独,主要是指程度上比一般孤独严重,陷入空前孤独。不可否认,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利,如隐私泄露、网上诈骗、网络侵权、黑客攻击、虚假新闻、恶意炒作等。有网络迷恋情结者,面对这些问题,有的会一笑而过,继续演绎着一般孤独;有的则会采取极端行为,一概否定网络的积极功能,对网络失去信心;有的则会对网络小说、网络游戏推崇备至,甚至沉浸在刀光剑影、叱咤风云的虚拟世界中,通宵达旦,孑然一人,拒绝与现实世界中的人交往,陷入空前孤独。

陈科频:自由与孤独:当代大学生网络迷恋心理困境——由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引发的思考

3.当代大学生网络迷恋心理困境

弗洛姆的自由悖论生动地映照了当代大学生网络迷恋的心理矛盾,即自由与孤独并存。不言而喻,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当代大学生依赖、使用网络实属正常,但凡事皆有度,过度依赖、迷恋网络则会给大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和作用。大学生如果迷恋网络,视网络为校园生活的全部,染上网瘾,成为网虫,那么一旦离开网络,他们就会感到不知所措、惶惶不安、陷入茫然状态。在校园网络化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的自由度不断增长,充分享受着网络技术革命带来的硕果,在网络世界中可以“自由驰骋”,干一些在现实世界中不敢干、不便干的事情,尤其是可以在网络游戏中把自己装扮成“超人”,摧毁一切,为所欲为,尽情享受着自由带来的快感。但是,大学生在迷恋网络享受自由的同时,孤独感会悄然而至。一方面,人被网络技术所异化,被动地使用网络技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随时面临着自由被剥夺的危险,如遭到黑客侵袭,系统崩溃,一切资料会化为灰烬,顿感孤独无助;另一方面,从网络世界回到现实世界后,大学生感到落差甚大,一切幻想化为泡影,加上无人与之交流,犹如世界末日到来,陷入空前孤独。如此,自由与孤独并存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当代大学生网络迷恋心理困境之出路

根据弗洛姆设想的“积极自由的存在状态”,现代人要超越异化,其真正出路在于“积极地以爱去工作”。因此,笔者认为,要使当代大学生摆脱网络迷恋心理困境,其根本途径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积极地以爱去学习”,不再受网络技术的奴役而是成为网络技术的掌控者,做到既自由又不孤独。本文从大学生个体和高校教育与管理两个层面,对当代大学生走出网络迷恋心理困境进行探讨。

1.大学生个体层面

其一,增强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分为两种: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主要是通过教导而产生和发展的,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养成,因此它的名字“道德的”也是从“习惯”这个词演变而来。[3]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是一种适度。因此,大学生要遵循适度原则,以增强自己的德性。一方面,要适度上网,在学习“孤独”之余进行适当的网络“自由”。网络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生个体无法逃避也无须逃避,关键是要正确认识网络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学生的天职是努力学习并完成学业,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况且,青年是学习的最佳时期,校园是学习的最佳场所,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学有专长才能立足社会,报效祖国。网络只是学习的补充和工具,不是逃避学习的借口,更不能沉迷于网络世界而荒废学业。另一方面,要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如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普遍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自身要主动接触心理学,了解自身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一旦在学业、恋爱、择业、交往等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要及时将不良的情绪合理地宣泄或转移出去,从心理上战胜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逍遥“自由”。

其二,仁爱交往。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是社会中的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必然要与他人交往。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心理现象,还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实现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融合的唯一途径是交往。现代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智商(IQ)和情商(EQ),而人际关系属于情商(EQ)范畴。因此,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高校是社会的缩影,学会与人交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要通过仁爱交往,做到由己推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俗而言,就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尊重,平等待人,使个性心理融入群体心理,远离“孤独”,获得现实“自由”。

其三,转移视线。心理学中的“转移”是指一个人将原先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压抑的行为。作为现实世界的大学生个体,要积极主动参加各类活动,转移注意力和关注点,走出虚拟世界,重回现实世界。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到处都充满着青春气息,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生只要想参与进来,肯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从而摆脱网络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情体味现实生活的乐趣。具体来说,一是要进行个人户外活动。这种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完全取决于个人兴趣与爱好,如跑步、打球等,可完全自我掌握,且成本低效果佳,是值得推崇和强力推荐的一种活动。个人户外活动除增强人的生理机能外,还可以消除疲劳,缓解精神压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情绪。正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古希腊山崖上刻着的话:你想变得健康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聪明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你就跑步吧![5]二是要参加集体组织活动。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人与机器的交往,人完全沦为机器的附属物,导致人与人相疏离,致使部分大学生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参加运动会、晚会、社团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等,可以使大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并在活动中体验人间真情,免受“孤独”的煎熬。三是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找到学习的兴趣,并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如参加各级团组织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社区实践、志愿者实践等。总之,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可锻炼身体、磨练意志、调适心理,从而远离网络,走近现实。

2.高校教育与管理层面

其一,创新德育工作。网络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我们知道,思想与心理是很难绝对分开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很多心理问题也会随之烟消云散,反之亦然。因此,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势在必行。一是要创新德育教育主体。高校要通过培训使广大德育工作者掌握现代新兴传媒技术,提高网络综合素质,缩小与大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在思想上与大学生产生共鸣。[6]二是创新德育教育方式。要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加强手机信息、腾讯QQ、电子邮件和各种论坛等载体建设,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便是这个道理,这对于迷恋网络的大学生来说,必将会收到良好效果。三是创新德育教育内容。要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恋爱、就业、升学等实际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而不是唱高调。[7]另外,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德育中融入心理学知识,完善心理咨询体系。四是创新德育教育实践。理论工作必须坚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要组织实践活动,这也是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组织农村调查、社区服务、车间生产等实践活动,以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其二,优化制度设计。制度管人是依法治国精神的核心,也是控制和减少大学生网络迷恋的重要手段之一。取消网络服务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关键是要进行科学管理,用制度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而不要迷恋网络。一方面,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通过先进的软件技术在信息“进出口”上把好关,建立起“信息海关”,及时清除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确保网络信息的纯洁性、健康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互联网的开放时间,大学生迷恋上网和沉迷于网络游戏,必须同时具备网络连接和充足时间两个条件,有时间但没有网络信号,将无法进入网络世界,如晚上十一点至凌晨六点关闭网络和插座电源,因为这个时间段是休息时间,并不影响学习。据调查,恰恰就这段时间是大学生疯狂上网的时间,所以该做法合情合理。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网络连接,减少大学生上网时间,从而遏制其进入网络游戏的念头。不言而喻,限制大学生一定程度的上网“自由”,换来的是使之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其生活得更加充实而不孤独。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4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698万人 报名人数为939万[EB/OL].(2014-06-07)[2015-03-10].http://www.qh.xinhuanet.com/2014-06/07/c_1111026773.htm.

[2]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5]钱淦荣,罗正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曹凤才,田维飞.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4.

上一篇:新农村新家庭新农民下一篇:银保总监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