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会人员情况报告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委会人员情况报告(精选8篇)

管委会人员情况报告 篇1

您们好!

我因为个人原因,经过深刻冷静的思考后,郑重的向管委会提出辞职要求。

本人2012年3月1日进入管委会,在这四年半时间里,十分感谢单位给予的信任和栽培,让我在刚踏进社会就有了一个大幅提升自我的机会,在这里我掌握了很多非本专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阅历。如果说大学是我能力和素质的一次跨越,那么进入高新就是我的一个飞跃。对于我的离职我在这只能说,我令您们失望了!在即将离开之际,我衷心说声谢谢!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和权衡,我最终还是选择读研。我深知未来才能告诉我抉择的正确与否,但无论以后成与败,我头将始终往前,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也是我四年多的收获之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相信年轻要敢于付出,因为年轻有锐气,输得起,男孩更该是如此!我相信若干年后我不会后悔现在的抉择!

诚心说,离开高新区,离开曾经一起共事的各位,内心真的真的很是不舍!不舍领导们的和善和关心;不舍同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不舍这个倾注我四年多汗水的工作岗位。这里是我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我收获了人生道路上太多弥足珍贵的东西,无论我以后身在何地,供职何处,它都是我前行的财富。

我再次感谢各位,我为我的辞职给管委会带来的诸多不便深感抱歉,望领导批准我的申请。本人打算9月5日正式离职,在这之前我将继续认真做好目前的每一项工作。未来我也会更加关注这片培育我的土地,如果领导同意,我会非常乐意地在完成两年学业后继续回到管委会,回到家,回到大家身边,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这片土地的腾飞添砖加瓦!

最后,我衷心祝愿Xx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蒸蒸日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致

管委会人员情况报告 篇2

附:《冶金财会》杂志社编委会委员、名誉社长、社长、总编、执行总编、副总编名单

2011年1月5日

附:《冶金财会》杂志社编委会委员、名誉社长、社长、总编、执行总编、副总编名单

一、《冶金财会》杂志社编委会

主任:吴建常

副主任:戚向东 石洪卫

编委: (按姓氏笔画为序)

于万源 马双来 马国强 么爱军 王军 王俊杰 王跃彬 方建一 石洪卫 田山河 田志平 冯宝良 刘贞锁 刘伯龙 孙一鸣 张凯 张丙生 汪洪 吴建常 吴建敏 吴爱福 陈玉千 陈居华 李庆 李玮 李沛林 苏鉴钢 杨成广 屈秀莉 易佐 周宜洲 尚洪德 郭景瑞 郭晋宏 夏添 高军 高玉萍 戚向东 黄涛 曹爱民 彭辰 尉可超 赖晓敏 谭久均 (以上合计44名)

二、《冶金财会》杂志社

名誉社长:戚向东

社长:马双来 (法人代表)

三、《冶金财会》编辑部

总编:石洪卫

执行总编:李沛林

常务副总编:黄涛

管委会人员情况报告 篇3

7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省检察院关于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了审议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客观、全面、中肯,既充分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很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必将有力地促进我省法律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切实落实审议意见,省检察院先后召开了党组会、院务会、全省市院检察长座谈会以及全省反贪、侦查监督等业务会议,结合之前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梳理剖析,研究提出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部门,全面扎实推进整改工作。经过努力,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服务大局的职能作用

省检察院深入领会审议意见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强化法律监督、更好地服务大局作为落实审议意见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结合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两院”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着力抓了三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正确的法律监督观。针对审议意见中“有的干警法律监督意识不强、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等问题,省检察院认识到,检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检察机关来说,首要任务就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强化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价值追求,必须正确把握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始终把推动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强化法律监督上,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好检察职能作用;坚持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有机统一是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开展各项法律监督工作中,必须始终做到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相协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引导全体检察干警切实增强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推动法律监督工作健康、深入发展。

(二)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强化法律监督的目标要求。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贯彻中央、省委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新要求的同时,着重围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举办专题研讨班,强调要更加自觉地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稳妥地处理与改革发展稳定密切相关的案件,更加有效地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妨害经济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强调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人民检察院的基本职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切实办好每一件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强调要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不断探索强化法律监督的新途径、新亮点,推动检察工作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十七大召开后,省检察院又及时下发通知,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各地着力在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检察改革等四个方面下工夫、见成效,不断推动法律监督与时俱进。

(三)着眼大局,努力提高法律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省检察院着眼于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制定下发《进一步加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着重加强和改进八项工作,即加强对涉及民生案件的办理;积极稳妥地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和解试点;依法办理外来人员犯罪案件;改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工作;完善被害人权益保障制度;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力度;坚持不懈地抓好涉检信访;全面开展法律监督说理。省委赵洪祝书记等领导对此作出批示予以肯定。为增强操作性,省检察院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根据执法实践,明确对亲友、邻里、同学、同事之间因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因生活无着而初次盗窃的案件,因生活无着而初次诈骗的案件等14类轻微犯罪案件在双方当事人和解后可以作出不捕、不诉决定的指导性意见。目前,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之中。

二、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推进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

对审议意见指出的“有的监督立案重点不突出,社会效果不好;不重视监督纠正侦查活动中的程序违法情况;不重视监督附加刑,对预缴罚金等违法问题监督不力;刑事、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少,抗准率低”等问题,省检察院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监督实体法执行与监督程序法执行并重、突出监督重点、狠抓薄弱环节、增强监督实效的总体工作思路,并从解决审议意见指出的突出问题人手,重点对四个方面进行了整改。

(一)加大力度,提高刑事立案监督效果。一是着重提高监督案件的重刑率。进一步明确重点,着力监督社会危害性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黑恶势力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案件,尤其是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坚持依法慎重监督未成年人犯罪、轻微犯罪中的初犯、偶犯及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监督撤案工作着重监督纠正违法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等违法立案、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二是努力提高监督案件的成案率。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跟踪监督、备案审查、捕诉衔接、量化考核等立案监督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上,会同省公安厅对2003年以来全省立案监督的案件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久侦未结案件的督办,对其中16件性质严重的案件由省检察院和省公安厅共同挂牌督办,切实提高监督案件的结案率,降低在逃率。三是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的落实。紧紧抓住贯彻吴仪同志关于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指示精神这一契机,积极配合省整规办开展调研,建立全省层面的两执法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司法中的违法或不当行为。现正在论证开发相应软件。四是健全群众控告反馈制度。更加注重化解矛盾纠纷,明确对群众控告举报的监督线索必须认真排查,署名控告的必须及时将办理结果回复控告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必须做好沟通说服工作。经过努力,7至9月(下同),全省共监督立案276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7.8%;已判决的144人均作有罪判决,内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6人,重刑率达25%,其中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3人,死缓1人。

(二)进一步加强侦查活动监督。一方面,重视从实体上加强监督,结合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落实,先后下发落实《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标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的意见,指导全省检察机关更好地把握逮捕、起诉和不起诉的条件,更好地监督纠正漏罪漏犯,依法保障权

益。共依法决定追捕201人,同比增加60.8%;追诉161人,同比增加11.8%;不捕1209人,同比增加29.2%;不诉260人,同比增加75.7%。另一方面,重视监督纠正侦查活动中的程序违法行为。针对前一段逮捕工作专项检查中暴露出来的捕后随意变更强制措施、违法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执法不文明等问题,加强重点监督,共提出各类违法行为书面纠正意见107件(次),同比增加62.1%。同时,积极探索对刑事拘留、侦查羁押延长等方面的监督新机制。刑事拘留监督试点重点对刑拘是否超范围、有无违法延长期限等内容进行监督,省检察院将在试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推广。对侦查羁押期限延长案件的审批工作,省检察院正与省公安厅协商制定规范。

(三)着力加大刑事抗诉力度。一是在全省检察机关实行抗诉工作月通报制度、抗诉案件备案审查制度,进一步强化诉讼监督与指控犯罪并重的工作导向,同时对抗诉案件不正常撤案现象予以监督。二是加强工作指导。组织开展全省优秀刑事抗诉案件评选,将其中优秀案例汇编成册发各级院,指导实践。组织全省公诉骨干观摩杭外市院支持抗诉的洪菊芳故意伤害二审抗诉案件,对该案出庭抗诉工作进行集中讨论、点评,促进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三是加强对预缴罚金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明确对预缴罚金等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监督一起,预缴罚金后判处刑罚在法院自由裁量权范围之内的,要以检察建议的形式予以监督,超出自由裁量权的,要依法提出抗诉,同时要主动向各地人大、政法委汇报,加大解决此类突出问题的力度。江山市法院审判一起盗窃团伙案件时,对犯罪情节恶劣但已预缴罚金的徐梦雷、吴绍亮、毛良明等三人判处缓刑,对犯罪情节轻微但未预缴罚金的何建群判处实刑。江山市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现衢州市中级法院已分别改判徐梦雷等三人实刑,何建群缓刑。这一期间,全省共提出刑事抗诉57件,同比增加58.3%,法院已审结26件,已改判11件,发回重审5件,合计占61.5%。

(四)切实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全省联网办理、强化抗诉说理等工作机制,保障办案效率、力度、质量走在良性运行的轨道。目前,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基本无积案,抗诉数和抗准率均创历史新高。7至9月,共抗诉390件,同比增长164%;再审改判纠错330件,改判纠错率达90.9%。突出办理关系和谐、民生的案件。嘉兴市检察院抗诉的俞树荣等283人申诉的保险合同纠纷案,关系到原桐乡胜利丝厂职工俞树荣等283位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嘉兴市院经深入查证与协调,终使该案得到再审调解、执行和解,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全部得到采纳。深入推进民事督促起诉工作。针对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省检察院在几年来探索的基础上,制定《浙江省检察机关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的规定(试行)》,加强和规范民事督促起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162件,挽回直接国有资产损失约4亿元,其中青田、浦江检察院分别督促催缴土地出让金1.4亿余元、1.1亿余元。省委赵洪祝书记等领导先后批示予以肯定。

三、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加曩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监督

按照审议意见中“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依法文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执行讯问全程同步录像制度”、“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作用,切实保障律师依法执业”等要求,坚持查处、制度、监督多管齐下,促进执法办案的规范。

(一)认真查处执法不规范行为。针对审议中提出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自侦案件规范执法检查活动,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对照办案工作区是否规范、初查阶段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自由等10个方面的内容,以及落实省检察院关于戒具使用、在看守所提审还押、讯问同步录像、安全办案四个方面纪律规定的情况,逐件检查、逐项检查。省检察院成立工作组到部分市检察院和基层检察院督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责任倒查,严肃责令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湖州吴兴区检察院办理沈毓明受贿案件不依法文明的情况,在会同湖州市院查明事实后,责令吴兴区检察院提交检讨和整改报告,跟踪督促其落实整改措施,现吴兴区检察院已对该案经办干警沈坤林作行政记过处分。结合检查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省检察院选择、编写了两个规范办案的正面典型案例和张鲁健受贿案等三个办案不规范导致被动的反面典型案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印发全省检察机关以作通报和警示,引起了思想震动。

(二)完善规范执法的刚性制度。在对关于讯问全程同步录像、扣押冻结款物处理等方面已有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制的同时,省检察院纪检监察、反贪局、反渎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依法办案十项规定》,对办案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十个环节予以刚性约束,明确在评选先进检察院、精品案件、优秀侦查员、优秀反贪(渎)局和记功时,凡有违反该十条规定情况的即予以一票否决,并详细列明了违反十条规定的不同情节及所应给予的批评直至开除的处分程度。这十条规定是:l、立案前不得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或限制其人身自由。严禁对证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2、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严禁以连续传唤、拘传等形式违法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证人。3、严禁刑讯逼供或者变相体罚犯罪嫌疑人。4、严禁打人、骂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证人等采取其它不文明的讯(询)问行为。5、提讯犯罪嫌疑人应严格执行还押制度,并保证被提讯人有必要的回监休息时间。不准把检察院讯问室或看守所检察讯问室当成羁押室,严禁以长时间连续审讯等方式变相体罚犯罪嫌疑人。6、严格戒具使用管理,严禁滥用警械故意伤害犯罪嫌疑人。7、初查期间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查对象的财产。严禁查封、扣押、冻结证人财产。8、取保候审保证金依法由公安机关执收,没收保证金应由公安机关决定并执收。不得以检察机关名义收取或者没收保证金。9、自侦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进行全过程、不间断的录音录像。10、自侦案件律师提出会见申请的,应当依法及时安排律师会见或者审查决定是否批准律师会见。不得以侦查过程需要保密等为由故意剥夺律师的会见权,不得故意拖延安排律师会见。目前,这一规定已提交省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研究讨论。

(三)加强对规范执法的内外部监督。在内部,继续落实下级检察院对职务犯罪案件撤案、不起诉报上一级检察院批准,立案、逮捕报上一级检察院备案的“双报批、双报备”制度,强化上级院对下级院的监督;建立办案流程监督管理机制,规定自侦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移送起诉等各环节,下一环节的办案人员要对上一环节办案情况进行监督,应该发现问题而未发现的要承担连带责任,强化职责部门之间的监督。如省院公诉一处针对上半年全省反贪办案不起诉案件数超过一定界限的情况,即提醒反贪局分析此一现象及原因,反贪局及时采取措施改变了局面。在外部,在依法接受人大、公安、法院等的

监督和制约的同时,重点是深入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近期,人民监督员面临换届,省检察院引导全省检察机关积极依靠各地人大常委会选任人民监督员,倾向性选择非领导岗位上的人员来担任人民监督员,使人民监督员更具代表性,更有精力来履行这一职责。目前,全省大部分检察院已完成人民监督员换届工作,一些地方选任人民监督员从发动单位推荐、群众自荐到组织考察、审议任命,都由人大常委会主导,积极推进体制外选任和管理人民监督员,使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更具刚性。针对审议中提出的“确保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进入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的意见,省检察院组织召开全省人民监督员工作会议,要求着重从保障知情权人手解决这一问题,明确:对决定逮捕的每一件自侦案件,侦查部门案件承办人必须在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讯问时,告知其不服逮捕决定的可以要求重新审查;监所检察人员要及时询问犯罪嫌疑人是否被告知这一权利。下一阶段,省检察院要抓好对上述程序落实情况的督查。为保障律师诉讼权利,同时使检察执法更好地接受外部监督,省检察院认真抓了去年制定的《关于保障刑事诉讼当事人及辩护人权利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同时,对省司法厅牵头、公检法司四家协商制定中的《关于规范有律师参加的刑事诉讼活动的若干意见》从检察视角提出建议,并已会签。待这一制度正式实施后,全省检察机关将全力抓好落实。

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按照审议意见中“进一步加强检察干部业务学习培训和民事行政检察等方面的人才引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重视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破解工作难题”、“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对下级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和业务工作的检查指导,提高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要求,省检察院切实肩负起提高全省法律监督能力方面的领导责任,理清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带头破解,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认真抓好中央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的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两院”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按照司法机关的属性和特点,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解决制约法律监督工作的瓶颈性问题至关重要。对此,省检察院加强与省有关部门及一些市、县党委的沟通协调,自上而下推进落实,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省73个市、县(市、区)已明确副检察长任职满一定年限可确定为同级党政部门正职职级;近半数市、县(市、区)已规定检察院可按照同级党政部门副职的规格和条件设置2名左右专职检委会委员;多数市、县(市、区)明确反贪局长、反渎局长高配,不少检察院的非领导职数比例得到了调整;部分市、县(市、区)已确定检法两家可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的人员中招录检察人员;省检察院与省财政厅共同下发基层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确保县(市)院3万元、城区院3.5万元的人均年公用经费最低保障标准,等等。为促进上述政策在全省全面到位,我们还积极向省委建言,请省委对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情况进行督查,省委已决定由省委办公厅牵头于近期对省“两院”、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等7个部门和11个市党委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二)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一是强化干部的业务素质养成。共组织18期两千余人次的全省性集中业务培训,以及“十佳民行办案人”、“十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十佳反贪精品案件评选”等5个全省性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各市检察院也分别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业务尖子和办案能手评选,以赛促训,在全省检察机关形成重业务、比业务的良好氛围。以培训和竞赛为新基点,调整充实反贪、反渎等业务线的二级、三级人才库,在业务、综合工作中,均重视对人才的全省一体化使用,形成了较好的人才激励、发现、管理、使用的机制。二是全面推行法律监督说理。增强法律监督工作的说理性,是增强法律监督工作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必要举措,也是锤炼队伍业务素质的必要途径。在前两年推行民事行政抗诉书说理工作得到良好成效的基础上,省检察院把说理工作范围予以扩大,要求当前重点抓好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刑事抗诉书的说理,试行不起诉案件、职务犯罪线索初查不立案的说理,明确了各项工作说理的范围、内容、程序、方式方法和文书格式要求,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扎实推进。三是加强对下级院业务工作的指导。省检察院针对办案中遇到的类案执法尺度方面的突出问题,如职务犯罪案件初查阶段证据问题、办理集资诈骗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推行刑事和解不捕不诉制度问题等,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指导性意见,即将下发指导各级院办案实践。加强对请示、汇报案件及其反馈程序、时限的规范,要求省检察院各业务处室严格执行《关于办案时限的若干规定》、《关于办理请示案件的规定》,对下级院不按规定程序请示、汇报的,不予反馈;对下级院规范的请示、汇报,必须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及时有效的指导,发现拖延不决、敷衍塞责的,要严厉批评教育,造成下级院办案被动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侦查监督等处室还结合部门特点对反馈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同时,加强了对重点案件的督办和实地指导。省检察院反贪局共对两批18件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并通过加强实地指导,先后帮助金华、衢州、温州等地突破了一批案件。反渎局由分管检察长带领,到全省反渎工作相对较弱的17个单位进行了调研督导,帮助分析原因、分析线索,扭转了反渎工作被动局面。

(三)着手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模式和体系。今年底,全省5年基层院建设目标任务将基本完成。省检察院党组研究决定,将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工作与谋划新一轮基层院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强化基层院建设与各项具体检察工作的结合度。为此,陈云龙检察长亲自带队到兄弟省市院和部分市院、基层院调研,几经论证,明确了新一轮基层检察院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考评模式上,将原来的5年达标制考评改为年度竞优式考评,以此使各级院始终保持创优动力;将原来的业务线单项考评改为全部工作的综合化考评,各项工作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得分,以此强化各级院党组统筹抓工作的力度;将原来的全省一个标准考评改为分类考评,基层院根据一定标准分为A、B、C三类院,分别确定竞优标准,以此努力使办案客观情况处于不同层次的单位争先创优的机会均等;将原来的只考评基层院改为省院、市院、基层院共同考评,强化对市级检察院的指挥和引导。在考评内容上,淡化了业务工作的预期性指标,强化了质量、效率和自身发展的指标,突出了“规范”、“素质”、“质量”、“创新”等内容,真正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检察工作的考评体系。为使这一机制更好地发挥其指挥功能、导向功能、竞比功能和测量功能,省检察院在全省抽调人员成立工作组制定考评具体细则,努力使之符合工作实际、符合基层实际。草案出来后,将在广泛征求各市院、基层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基层院建设大会予以专门部署实施,推动我省基层检察院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扎实推进检察基础工作。省检察院始终把推进检察基础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整体上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党组议事日程,在认真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中明确的队伍、保障方面政策的同时,以科技强检为方向,着重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以信息机制建设为主导,加强业务基础性工作。全省检察机关积极开展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库、预防犯罪信息库、立案监督线索信息库等数据库建设,省检察院着手组织从省、市两个层面建立互通共享的技术平台,努力使相关数据得到有序的收集和利用。着力推动行政执法检察机关备案制度和网络共享机制的建立,解决法律监督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这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省不少地方已建立起工商、质检等部门执法信息向检察机关的备案机制,检察数据库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一些地方已实现行政执法、司法信息网络共享。另一方面,以检察业务软件的开发应用为主导,着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在组织人员编印《浙江检察工作规范》,梳理、论证各项工作流程和标准的基础上,一手抓规范的学习,一手抓全省统一的相关软件的开发,努力通过信息技术固化流程和标准,促使按章行事。目前,民事行政抗诉全省联网办案系统运行良好;侦查监督、公诉办案软件已完成流程规范、技术论证并进入开发,不久将进入试点应用;考评软件已提上议事日程。11月下旬,省检察院还将召开全省科技强检工作会议,明确今后几年全省科技强检工作的思路、目标和具体要求,扎实推进这项工作。

省检察院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距离,其中有的整改措施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有的还有待进一步落实。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检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法律监督职责,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管委会人员情况报告 篇4

中共XX市委:

按照《中共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促检查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的通知》(渝委办〔2006〕97号)要求,现将我市贯彻落实中共XX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XX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

我市把学习贯彻

XX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前阶段抓好传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认真学习。市委常委会、市委中心组首先带头学习,全市各镇(街)、部门分别召开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学习。7月21日,邀请了XX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XX为全市党政领导干部作了XX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专题报告,使我市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实质。二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XX之窗》和XX新闻网等媒体,广泛宣传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让全委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全市上下思想认识切实统一到XX市委全委会精神上来。三是制定措施。由市移民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认真领会XX市委《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精神,根据XX实际,制定出台了我市《关于贯彻落实XX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的实施意见》,明确和细化了我市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工作责任制。四是召开会议。我市定于8月8日召开XX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委会,结合XX实际,突出重点,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全面深入贯彻XX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

二、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培育提炼XX人文精神

结合对XX“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人文精神的宣传和大讨论,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在我市掀起了“XX人文精神大家谈”活动热潮,总结、提炼、培育、宣传XX人文精神。一是广泛召开座谈会。相关部门先后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知名人士、社会各界代表和协会等,多渠道、多层次召开座谈会,征集到50余种不同内涵的方案。二是设立专项课题组。由市委宣传部和市委党校牵头,设立“XX人文精神”专项课题,由XX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承担课题的组织研究,组织专兼职人文社科人员重点攻关,对XX人文精神进行深入研究。三是新闻宣传营造氛围。在《XX之窗》、广播电视台、XX新闻网开辟了“XX人文精神大家谈”专题专栏,对XX人文精神大讨论进展情况和观点文章进行了报道和刊载。开通了“XX人文精神大家谈”市民大讨论新闻热线,组织了“XX人文精神大家谈”文章征集等活动。通过“喊响一句口号,召开一系列座谈会,组织一次大型宣传活动,进行一系列新闻宣传,开展一系列文艺宣传活动”等,总结、提炼、培育、宣传XX人文精神,使人文精神逐步深入人心,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动力”。

三、强化措施,扎扎实实抓好贯彻落实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的各项工作

我市作为三峡库尾以及接收安置外迁移民的大市,加快我市产业发展解决移民就业,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XX市委《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结合XX实际,对贯彻XX市二届九次全委会制定了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发挥产业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一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壮大支柱优势特色工业。依托现有骨干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机械、电力、建材、食品、纺织印染、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把XX建成为XX的能源、建材和机械装备基地。依托华能珞璜电厂、XX潍柴、XX酒厂等重点企业,带动主导产业上档升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培育发展专业分工突出、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特色,实现规模效益。二是扶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扶持花椒、晚熟柑橘、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产业。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大力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三是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加快构建以四面山国家风景区为龙头的生态旅游、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和以中山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等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形成XX三峡库尾——十里滨江长廊——XX市内历史人文旅游景点的旅游环线。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打造渝川黔“旅游金三角”。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农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鼓励优势流通企业用连锁经营方式完善农村市场网络,促进保健休闲、特色餐饮等优势

服务业上档升级。五是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完善招商引资配套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园区的集成优势和招商局的统筹职能,积极吸引国内外客商参与园区开发或进园投资,促进园区协调发展。围绕“十一五”规划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效能考核制、奖励激励制等。进一步清理和完善

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六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破“瓶颈”制约。进一步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建立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保障体系。在做好土地规划、坚持节约用地的基础上,对我市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进行重点安排,予以保证。加快XX外环高速、渝泸高速(江合段)及出口连接路建设,积极打通与周边地区的连接通道。抓住我市全国农村公路示范县(市)的机遇,加快沿江公路、农村公路通达建设进程,建设沿江重点港口,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二)引导充分就业,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做大做强劳务经济

一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产业发展和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引导全市上下树立抓民营经济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抓民营经济就是增加财政收入的观念,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拓宽进入领域,加大信贷贴息、技改投入力度,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扫清障碍。二是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劳动力作为第一资源来开发,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来发展,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政府扶持、齐抓共管”、“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服务体系。积极打造“XX建工”、“富侨保健”等劳务品牌,促进更多的农村移民到异地或通过劳务派遣就业。到“十一五”末,转移农村劳动力41.5万人,其中移民达3700人以上,农村劳务收入23亿元,超过全市农业总收入的50,保证有就业愿望的移民充分就业。三是加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创新培训和管理方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对移民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校给予资助。对移民开展短期免费培训并实施3个月内指导性就业,中长期培训给予定额补贴和初次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四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提高移民就业质量。鼓励企事业单位优先吸纳移民就业,凡接收移民就业人数达到企事业单位总人数10%的,可享受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对接收移民就业特别突出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奖励。切实解决农村移民转移后子女托管、土地转包等问题。督促指导企业对招用移民进行用工备案,及时解决争议纠纷,严厉打击各种欺诈行为,切实维护移民工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移民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保障措施,营造发展创业良好氛围

一是认真落实后期扶持政策,完善保障体系。对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标准、扶持年限和扶持方式,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落实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建设“五位一体”村级社会公益服务中心,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体系。二是加大项目倾斜,鼓励安置镇街优先发展。市政府在农业方面安排的资金重点向移民安置镇(街)倾斜,每年按不低于三分之一的比例以项目形式安排到接收外迁移民所在镇(街)。项目资金年初由移民局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安排建议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三是积极鼓励移民大胆创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移民从事规模种养殖业和投资农业开发的龙头企业,优先安排项目扶持。对移民发展农业产业所需用地,可视同农业用地对待。对移民从事个体经营的,市级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并提供优质服务。四是适当放宽政策界限,强化金融支持。利用各种融资担保平台优先支持库区产业化项目政策性贷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适当放宽对移民信用贷款额度。

(四)统筹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建设和谐XX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我市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完成重点病险水库整治工程,新建和改建一批电力提灌设施,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全面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二是实施两大行动,加强库尾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碧水行动”和“绿地行动”,启动三峡库岸生态屏障工程建设。认真做好三峡库尾的漂浮物打捞、水质监测、水环境治理和管理、清淤等工作。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和临江河、璧南河、綦江河次级河流流域环境整治工程。规划建设水质监测站、江面漂浮物打捞及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和26个场镇污水处理厂,加快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和高切坡治理。三是健全工作网络,做好移民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市、镇(街)、村(居)三级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深化农民道德评议活动,把做好移民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党员干部移民工作示范岗”和“移民先锋工程”为载体,提升移民文明素质。积极选拔符合条件的移民进入市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村社干部行列,让移民充分参政议政。四是形成联动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和完善市、镇(街)、村、社四级联动和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和移民代表议事制度的作用,把各类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法律援助,引导移民合理合法表达利益诉求。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构建信息预警系统,全面掌握社会动态,完善突发事件处置机构和预案,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考核,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市委、市政府每年至少对移民工作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及时研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完善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重点联系和指导移民安置镇街工作制度。加强移民安置镇(街)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各级干部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重心下沉,努力解决好移民最盼、最急、最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二是落实工作责任,严格目标考核。落实我市加快产业发展、解决移民就业的工作责任,制定科学评价考核体系,严格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班子评价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求真务实的督导考核和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三是建立防腐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效预防和坚决惩治腐败行为。坚持党政“一把手”负全责的移民资金管理责任制,确保移民资金用在移民重建家园、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和长远生计上。实行镇(街)会计委派制度和“村财民理镇代管”制度。坚持和完善移民工作监督网络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

管委会人员情况报告 篇5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作为宝秀镇石灰塘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于XX年3月14日入住村委会。在驻村期间,采取召开座谈会、走村入户、实地调查的方法,对石灰塘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石灰塘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镇20.00公里,国土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拔1855.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898.40毫米,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8户,户籍人口1197人,常住人口1160人,其中,全家外出的户数为17户,全家外出的人口数为61人,从业人员为811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为756人,全村以农业为主,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作物以玉米、小麦、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家庭养殖以牛、猪、羊、家禽为主,该村水资源极度匮乏,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高度制约着石灰塘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村“两委”真正做到了及时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重大问题向党员、村民代表征询意见,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优势条件

(一)村“两委”班子团结。石灰塘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大,现任村“两委”班子履职能力较强,班子较团结,民主作风好,能为群众办实事,理清了促进本村发展的思路,熟悉政策和新农村建设导向,在具体实践中为实现奋斗目标付出了诸多努力。目前全村党员积极性高,带头示范作用好。

(二)群众基础好。石灰塘村离县城较近,近1个小时就可达到,群众科学意识强,民风纯朴,都有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现在生存现状的强烈愿望,对改变村庄面貌期盼度非常高,有的村民自觉植树美化门前屋后,大家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建设。石灰塘自然村村长在积极争取村里公房建设,并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自己垫付2万多,群众意识较好。

(三)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较好。石灰塘村境内虽然连年干旱少雨,但近几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许多小水窖,这些分布于各个山头的小水窖保证了干旱时节的农作物的栽种和灌溉,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石灰塘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耐旱农作物的开发种植,该村属山区,若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山区的优势,积极打造林果、中药材等种植品牌产业,便能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石灰塘村委会各自然村经济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群众生产设施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作为山区村委会,石灰塘各自然村的发展仍然有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产业结构依然单一。农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为主,辅以林果,没有科学立体种植经验,还没有发挥地域特点,没有规模化产业,形成不了规模产业,这严重影响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基础建设依然薄弱。一是道路交通建设有待加强;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但深入走访了解发现,由于缺乏项目资金,除行政村进村道路已硬化外,其余自然村进村道路目前尚未得到硬化,还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状况,公路路况较差,由于资金困难,管护和修复工作滞后,部分路面已变得沟壑纵横,严重影响了群众出行和农副产品的销售;二是水利设施建设亟待加强;虽然近几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石灰塘各自然村新建了许多小水窖,能在一程度上缓解旱情,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的现状。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很低。由于石灰塘地处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绝大多数的农民素质还比较低下,思想保守,观念不新,普遍存在得过且过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关心集体等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薄,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思想和认识有待提高。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作为新农村建设挂钩单位,作为县委第九批指导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为石灰塘村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作为山区,强村富民的有效突破口是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引导群众发挥区位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抓好以优质粮烟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压低品质差、市场滞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要充分利用山区的优势,引导发展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的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让群众得实惠。三是利用石灰塘村各自然村适合种植蔬菜和中药材的有利优势,借鉴石屏县北部山区“公司+基地+农户”的蔬菜种植模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蔬菜和中药材种植,同时,大力推进核桃、桔子等林里种植,着力推进种植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向粮、林、果、蔬等多元结构转变。

(二)积极争取项目及资金,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石灰塘各自然村行路难、饮水难和部分自然村公房建设资金短缺的实际问题,积极向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协调资金,本单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帮扶的方式,尽力解决群众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夯实山区群众基础设施建设。

(三)依托自然优势,加快经济增长点培植力度。据石灰塘村支书介绍,石灰塘种各自然村适宜发展核桃、梨、桔子等林果,近几年来,部分自然村核桃种植户收入好的年收入已达2万多元,核桃种植已成为继烤烟之后部分村民最稳定的收入来源,目前,群众种植林果的积极性较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充分利用石灰塘各自然村广大群众对核桃等林果栽培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经验,且近年来随着核桃等林果价格连年走高,产品供不应求的趋势,积极宣传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引导群众发展林果种植,使之成为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从而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管委会人员情况报告 篇6

http://ly.nen.com.cn2010-06-02 08:43:26辽阳新闻网

2010年5月18日在辽阳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主任会

议上

市民政局局长蔡鸿源

我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市政府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关于全市社区建设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领导,把社区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把社区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自市人大审议全市社区建设情况报告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时召开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理清思路,全面部署任务,切实加强了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

(二)明确职能,推进社区依法自治

一是对社区工作职能做了进一步明确,严禁干涉属于社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二是进一步完善居民自治制度,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三是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使其成为承载社区服务的有效载体。

(三)拓宽领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民政四级便民服务信息平台,通过逐级传递的模式将便民信息向群众发送;二是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三是不断创新服务体制、机制。

(四)建立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促进社区功能有效发挥

一是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标准。我市从2010年1月起,调整了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200元;二是探索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新机制。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素质;三是搭建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丰富社区工作者的文化生活;四是不断壮大社

区志愿者队伍。

(五)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形成良好氛围

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活动。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白塔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宏伟区工农街道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白塔区跃进街道爱民社区、文圣区东兴街道天齐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社区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采取各级政府投入、房屋开发商提供、共建单位赞助和镇(街)、社区自筹等多渠道投资方式,不断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2009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4354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农村社区投入2854万元)。

(七)深入调研,制定了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模式

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一场、二市、五室”标准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建立了“一会、五站” 的组织体系,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社区办公用房没有达到一定标准;二是社区行政化倾向还比较严重;三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筹集难度大,部分村干部工作主动性不强。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领导,保障社区建设工作有序进展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努力把社区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组织建设,充分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我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基层政府与社区组织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

制定系统的考评、管理办法。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建立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和办公经费自然增长机制。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社区建设工作搭建有效平台

力争在三年内市内五区社区办公及服务用房总面积全部达到省级400平方米标准;县(镇)所辖社区办公及服务用房总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

(五)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建立并完善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机制,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管委会人员情况报告 篇7

会上, 省通信学会秘书长孙荣致辞后, 介绍了各单位推荐的新一届移动通信专委会委员候选人情况, 以周敏为主任委员, 唐敏、刘伟、杨帆、张崇跃、李少谦、马征6人为副主任委员, 共30名委员组成的移动通信专委会, 及一名委员兼秘书长和一名秘书, 均经过酝酿后获得鼓掌通过, 组成了新一届四川省通信学会移动通信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电子科大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少谦教授, 副主任委员、联通四川分公司网络建设部总经理刘伟博士, 四川移动通信公司计划建设部副总经理朱辉博士分别作了题目为“移动通信面临的挑战与5G”、“移动宽带演进之路”和“SDN:电信业的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报告。

管委会人员情况报告 篇8

【关键词】哈尼族;饮食;橡胶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不同,而生活方式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饮食。笔者于2016年年初对西双版纳州景哈乡坝那村委会的坝那老寨进行了短期地调查。

一、田野点概况

景哈哈尼族乡是景洪市两个民族乡之一,是一个集边境、山区、民族为一体的乡镇,也是景洪市唯一的哈尼族乡。坝那村委会隶属景洪市景哈哈尼族乡。东邻勐腊县关累镇和缅甸,南邻戈牛村委会和搭亥村委会,西邻景哈村委会,北邻勐罕镇。农民收入主要以橡胶为主。笔者前往的坝那老寨目前共有58户,260人左右,除有4个汉族人嫁入或上门外,其余的都为阿卡人。目前当地人主要收入还是以种植橡胶为主,但有些家户也会种植一些澳洲坚果。因为近几年胶价持续走低,而澳洲坚果的价钱则比较好,但不太好管理,所以目前不能大规模种植。

与灿烂辉煌的中国饮食文化相比,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明显落后。影响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因素较多,从各种角度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扩展研究思路,形成完整的饮食文化研究体系。

二、日常饮食时间

当地的哈尼族本是稻作农耕的民族,主食的稻米在种植橡胶前是自产自吃,而且经常会剩余很多。橡胶进入后,人们大多会选择去集市上购买稻米,而不再种植。他们的饮食时间一年划分成了两个阶段:由于每年3-11月份凌晨一二点到中午一二点为当地的收割橡胶时间段,因此当地的日常生活和饮食时间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笔者一月份去的时候,是当地的农闲时间(不割胶的时候十二月份到三月中旬)。村民们会在八点左右起床,开始喂鸡喂猪,之后再着手准备早饭。十点左右吃完早饭后,他们有时会选择去地里坎坝(即除去橡胶地里的杂草);若坎完了,有时会在自己家或去亲戚朋友家晒着太阳闲聊(闲聊时,会将调拌的酸木瓜或用橄榄果蘸盐当作零食食用);有时会选择出去野炊(野炊是当地人最喜欢的野炊方式)。午饭会在下午的三四点食用,若没有客人来访,他们就会吃一些早上剩下的饭菜。若有客人来访,则会再多做几个菜。七八点的时候会吃晚饭,和午饭的情况差不多,有时会做一些汤圆来吃。割胶时候的饮食时间:凌晨一两点去割胶的时候就会带点吃的,因为收完胶要到中午一两点之后,所以早饭会在地里吃啦。收完胶后,人们回到家里已经疲累不堪,因此他们会睡到下午五六点,之后再起床做些晚饭,简单吃些后,看会电视就会继续休息,以准备好第二天的割胶。

三、饮食用料

当地人喜欢吃辛辣的食物,这也是除湿的一种方法。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蘸水上,当地的蘸水是尤为讲究的,也是他们餐桌上必备的佐菜调味品,不同的菜配不同的蘸水。将小米辣、大蒜等原料洗净切碎,加上适量的盐巴、味精,再配上适量的菜汤搅拌,一碗蘸水就做成了,蘸水最后加入的菜汤一定是配合特定的那道菜里面的菜汤,素菜加入素菜的菜汤,炖菜加入炖菜的菜汤,据说这样才能够给予味蕾最佳的感受,也能够将菜和蘸水的滋味提升到最佳状态。每菜必“打”一下蘸水才进口,一口五味全。

哈尼人又善于精打细算,常常把吃鲜剩余的猪肉、牛肉脑制成别具风味的火熏腊肉和干巴,常年储备以待客。腊制时,将肉切成条状,撒上花椒面、盐、八角粉等香料,捂腌一昼夜后,便悬挂于火塘之上,任其烟火熏烤,半月或一月后,腊肉和干巴均呈紫红色,喷香异常而略含鲜味,取下装进一只特制的大篾笼中,悬挂屋梁上,则一年四季都可备吃了。

包烧鱼:这道菜是笔者最喜欢吃的菜。鱼儿是从池塘里打捞出来的,待刮干洗净后,将提前准备好的佐料放入鱼肚子里,用最近摘的芭蕉叶将其包裹好,放在火堆的下方,等其烧好后就可以食用啦。

竹筒鸡:是一道哈尼风味名菜,只有在来了高贵的客人时,热情好客的哈尼人才会用竹筒鸡招待客人,他的选料和竹筒烧肉差不多。先将一只600克左右的嫩公鸡宰杀后,洗净掏去内脏,鸡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然后将鸡块、鸡肠、鸡肝、鸡肫、火腿片、冬菇片、玉兰片,以及葱段、姜丝等装入盆内,加上白糖及油、盐、味精等拌匀入味。再取一节长30厘米、粗10厘米的鲜竹筒,放入鸡块及配食,注入适量清水,并用芭蕉叶塞紧竹筒口,斜置于明火上烧烤,边烤边翻转,约1小时后溢出香味即成。这道佳肴将竹筒的清香与鸡的鲜味融为一体,肉酥汁鲜,别有风味。

雞米稀饭:报告人向笔者讲到这道菜的由来,据说在以前,人们吃的东西比较少,杀一只鸡都不够大家分吃的。于是人们在炖鸡时加入稻米,将其做成鸡米稀饭,此菜的味道十分鲜美,一般家中有客人时会做这道菜。

当地的哈尼族会在每年的12月份中旬过年,即“嘎汤帕节”。在过年的时候,每家都会杀一头猪,用来待客时做荤菜。当客人中有小孩时,主人家还会拿出提前煮好的红鸡蛋给小朋友,寓示新的一年安康快乐。除此之外,他们也会做一些糯米粑粑来吃。做粑粑最重要的是要将糯米打得够细腻,如此吃起来口感才好。当地饮用的酒,是用苞谷酿出来的,度数在五十度左右。他们会将酒装在矿泉水瓶子里,日常饮用或去野炊时,则会拿出来一瓶。用饮食文化专家赵荣光先生的话说就是,“‘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的概念,是个介于‘文化’的狭义和广义二者之间而又融通二者的一个边缘不十分清晰的文化范畴。”接下来就介绍一下当地的饮食礼仪。

四、饮食礼仪

在食物分配上,具体的分配方式体现了哈尼族的审美和道德观念。在坝那老寨,人们告诉笔者,猪肝、鸡肝首先要给老人吃,如果违反这一点,会被认为是对老人不孝顺。猪肝、鸡肝味道鲜美、细嫩,老人牙口不好,因此,把鲜美细嫩的部位首先让给老人吃就被认为是一种美德。鸡腿是给小孩吃的,小孩吃了鸡腿,就会像鸡腿那样长得壮实。当然,哈尼族也极爱吃肉,猪、牛、羊、鸡、鸭,大快朵颐,大碗喝酒才是主人待客之礼,客从主意之道,大家聚集一堂,尽欢而散。村里有人家杀猪宰鸡或做了什么可口的食物,各户男女长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脏等最鲜嫩可口的部位俸敬给老者享用。

当地人在吃饭时座位的选择上似乎并没有特别的讲究,最多就是有男客人来访时,男主人会陪坐在男客人旁边,以便喝酒交流。女人吃饭时,一般不太会喝酒,因为有客人在场,女主人要时不时地为其添饭,以尽主人之仪。

当有傣族的老根来家里做客时,主人会和客人讲傣话,来迁就客人。当有汉族的老根来吃饭时,主人也会选择讲云南方言来进行沟通。这些可以看出当地的哈尼族人是热情好客的,也是聪明智慧的,可以讲多种语言。

功能主义代表马凌诺夫斯基在他的《文化论》中论及“一物的形式决定于其基本及衍生的性质”观点时也通过饮食作为例证——“用来直接满足人体需要的物品,或所谓用来消费,用过后就毁灭的东西,一定须满足人体需要所规定的条件。譬如食物,它们一定须有养料,可以消化,及没有毒质的,它们当然也受到环境及文化水准的决定。”用饮食来展现当地的生活习惯,更让人觉得贴切、真实。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明和彪炳于世的的饮食文化,在食品烹饪、美食、养身、调理等方面堪为世界典范,然而,对食物的文化体系方面的学科性研究,比如饮食人类学、饮食民族学、饮食社会学、饮食的认同研究等却相对薄弱。当下加快我国饮食方面的各类研究就显得格为重要,因为在研究饮食的同时,会折射出更多、更有意义的文化出来,这也使得我国的文化更加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谭志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2

[2]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龚鹏程.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彭兆荣,肖坤冰.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1(3)

作者简介:卢利敏,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凌珠,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设计师协会理事。

上一篇:教育教学调查报告——中学生睡眠时间调查报告下一篇:企业环保检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