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加固监理实施细则

2025-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拆除、加固监理实施细则(共5篇)

拆除、加固监理实施细则 篇1

拆除、加固监理实施细则

编 制:

审 核:

杭政储出[2008]48号地块监理项目部

2013年1月20日

一、工程概况:

(一)原厂房工程概况

原建筑为杭州重机厂铸铁车间厂房,建于上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基础形式有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基础、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有三种形式;采用大型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预应力混凝土桁架,预制混凝土工字型柱,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建筑物的柱距为6.0m,跨度分别为12.0m、18.0m和24.0m不等,高度为16.9m,最大吊车吨位50t。屋架套用苏联三铰拱式和拱型预应力钢硷屋架, 屋面采用1.5m×6.0m大型屋面板, 经过二、三十年的使用,砼碳化, 钢筋锈蚀,屋面板漏水破损严重, 对其结构的安全生产危害很大。

(二)加固工程概况

1、拆除原屋面大型屋面板,更换为发泡水泥复合板,并采取增设上弦水平支撑及系杆补强,同时对屋架杆件喷涂混凝土保护剂和环向粘贴碳纤维布加固。

2、拆除部分吊车梁和支撑,增设相应系杆和支撑,对其它吊车梁作耐久性加固。

3、对原厂房柱表面存在破损的部位及露筋进行修复处理;然后采用碳纤维环向抱箍以加固柱身箍筋加密区部位;对于纵墙边柱和抗风柱采用包钢加固以提高柱身承载力。

4、原基础所受总体荷载减小,对原独立基础进行增设树根桩以控制沉降,对部分承台增设灌注桩加固;对所有独立基础和新老联合承台进行覆盖混凝土加固。

5、对需保留的柱间支撑、屋面支撑、系杆进行除锈、校正、涂刷防腐油漆,对锈蚀严重应增设补强构件,甚至更换;对构件间连接的焊缝、螺栓、拉筋等,进行全面检测、补强、个别更换等措施。拆除屋盖系统要比安装屋盖系统困难得多, 技术难度较大, 尤其是高空操作的起吊、绑扎、气割等, 安全带无处挂牢。

二、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DB33/T1001-2003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 116-2009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GB50367-2006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46:2003(2007版)《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DG/TJ08-012-2002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2004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总则及构件加固)》 06SG311-1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 08SG311-2 《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 03SG6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监理规划及监理委托合同文件

三、施工流程:

本工程总体施工顺序为:准备工作→拆除工程→定位放线→基础工程(包括基础加固或锚杆静压桩地基加固)→基坑机械和人工开挖(包括化学种筋)→垫层、复测、验基槽→基础工程施工(钢砼基础钢筋、模板、砼浇筑及砖基砌筑→主体各层结构→屋面工程→装饰工程(包括铝合金门窗或钢窗、外立面房修装饰、室内建筑装饰装修)

→水电风设备安装→室外总体工程→扫尾保洁→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土建工程施工与安装工程施工相配合,如外立面预置钢架、防雷接地、室外雨水管等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调试等工作贯穿于整个主体、装饰、收尾工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要充分紧凑搭接,循环推进,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现场监理严格遵守施工旁站监督和隐蔽验收制度,杜绝和防止改扩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即:“壳、漏、渗、堵”等质量通病,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时的完成。

四、监理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和安全控制点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拆除和结构加固工程是本次旧厂房改建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的重点,为此,工程施工前根据本工程特点,我监理在拟定监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时,设置质量和安全控制点,即抓住影响旧厂房改建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因素,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位或薄弱环节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原因,再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进行预控。现场监理严格遵守拟定监理质量控制工作要求,做好施工旁站监督和隐蔽验收制度,杜绝和防止改扩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满足建设单位使用功能的需要。3.1拆除工程

由于本工程属于翻新工程,因此必须按保护性拆除要求施工,在施工前监理制定拆除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要点,做到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总结。

其一、监理一方面需审查其资质,另一方面需审查施工单位的工作业绩,从中了解该施工单位是否有做过同类工程施工经历,从而能掌握该施工单位人员整体素质情况,便于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有的放矢。

其二、严格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拆除方案,具体内容是否针对性,从确定拆除方法和机械、选择材料、制定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审核,方案是否对原结构的安全、周围结构物体和行人的安全及拆除人员自身的安全综合考虑。

其三、监理必须配合和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并在整个拆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须严格按拆除工程监理旁站监督方案要求执行,同时将保护拆除时必须注意事项告知现场施工人员。

如在拆除加固施工时,我们监理同施工单位一起按设计图纸到现场进行核对,1.查明原结构拆除部位情况及其受力特征,尤其是局部拆除更要预先判断此部位是否可拆,如果可拆要制定拆除、加固方案,督促施工单位对拆卸人员进行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拆除工作必须审批施工方案和检查关操作规程实施。3.拆除必须与加固同步,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与安全。我们要严格把关,现场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由于拆预制钢筋混凝土屋盖比安装屋盖困难的多,技术难度较大,尤其是高空操作的起吊、绑扎、切割等,安全带无处挂牢,拆除时要考虑原

整体稳定性及安全影响,所以,我们监理及时将现场情况反馈给设计,及时调整拆除和加固施工方案,需经设计同意。同样,在整个旧厂房改建拆除加固过程中,我们对于承重墙体及梁、板、柱,均按设计要求对要保留的结构进行加固之后再行切割拆除;对局部一般采用人工拆除的,如楼地面面层及垫层的拆除需注意保护楼板的结构安全,应防止使楼板出现裂缝;非承重墙的拆除应先切断其与柱、梁的连接,分割为较小的块体后拆除。

总之,由于我们监理在拆除工程施工阶段始终把质量和安全放在第一,确保整个工程施工阶段有序进行,确保未发生一次质量和安全事故。3.2加固工程 3.2.1基础加固

设计对原独立基础进行增设树根桩以控制沉降,对部分承台增设灌注桩加固,对所有独立基础和新老联合承台进行覆盖混凝土加固。树根桩常用于基础托换加固,也可以承受垂直荷载支撑桩、侧向支护桩的荷载。

(1)复核定位放线和垂直度,桩位偏差应控制在20mm以内,直桩的垂直度误差应不超过1∕100,斜桩的倾斜度应按设计要求相应调整。(2)验收和跟踪检查桩基成孔、清孔情况,控制设计桩深。(3)检查钢筋笼吊放,尽可能一次性调整吊放钢筋笼,分节吊放时,验收节距间钢筋焊缝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10钢筋直径(单面焊),应尽量缩短焊接和吊放时间。

(4)填灌碎石,检查碎石的清洗情况,分层计量填放,填入量应不小于计算体积的0.8-0.9倍。

(5)注浆时最大工作压力应不小于1.5Mpa,注浆时应控制压力,使浆液均匀上冒,直至泛出孔口为止,注浆量应按设计要求控制。3.2.2外粘钢加固工程

设计对原结构部分梁、板、柱采用粘钢加固措施,粘钢加固技术是用特制的结构胶粘剂,将钢板粘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以增强原结构强度和刚度的一种加固方式。它既能保证加固质量,又不改原结构体共同作用的机理使构件的受弯、受剪、受扭、受压性变加固结构外形,施工简便易行。

粘钢加固施工工艺流程:被粘接混凝土及钢板表面处理→钢板涂敷结构胶→粘接钢板→固定及加压→固化养护→检验→防腐处理。粘钢加固工程质量监理监控内容:

(1)粘钢时检查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打磨情况与混凝土粘结面浮浆情况,要求施工单位用棉布沾丙酮将表面擦干净,以保证胶层粘结在坚实的混凝土基材上,其深度:梁不小于6 mm,板不小于4 mm;(2)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钢板粘结面除锈和去粗糙处理,打磨纹理方向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检查粘结面处理情况,以增加钢板与结构胶层的粘结能力。

(3)现场计量胶结比例配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配制。(4)检查粘贴钢板及固定加压胶结剂厚度,一般以13 mm为宜,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粘贴于预定位置,并立即加压固定,以胶液

刚从钢板边缘挤出为度。压钢板方木要包塑料薄膜,因结构胶不粘塑料,所以将来拆除方便。

(5)检查胶结剂的强度,当胶结剂固化到70%左右强度(20℃一般24 h)时,即可拆去加压工具。用小锤敲击钢板检验其有效粘结面积,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0%,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7%。

(6)检查钢板防腐处理情况,一般外涂一层1:2水泥砂浆进行保护。3.2.3植筋加固

设计化学植筋是在原结构上通过钻孔、注胶,使钢筋或螺栓与混凝土粘结成为整体,以达到结构补强目的。

植筋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定位放线→探测钢筋→定位成孔→清理孔洞 →注胶插筋→成品保护→拉拔实验。

植筋加固工程质量监理监控内容:

(1)施工前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检查见证,做好钢筋锈蚀部位的除锈处理,审核施工脚手架专项方案并对搭设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清除施工作业面内的障碍。

(2)按照设计图纸复核定位放线,要求施工单位在需要植筋的部位做出标记,定位线偏差应符合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3)检查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层剔除情况,要求施工单位核对植筋部位的钢筋的具体位置,以避免对原结构钢筋的损伤。

(4)根据设计的钢筋规格,检查植筋孔深情况,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植筋胶的要求(15d)。

(5)验收植筋的空洞内清理与处理情况。

(6)检查锚筋孔注浆情况,一般胶灌为孔体积的80%。

(7)植筋的规格、尺寸需与原图设计一一对应,长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3.2.4碳纤维加固

碳纤维片材加固是把碳纤维用树脂系粘贴剂浸渍后叠合在混凝土构件受力部位,使之与基体合为一体,从而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减少构件的变形和控制结构裂缝扩大的一种方法。

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定位放线→基层处理(砼面层处理)→找平处理→涂刷底层树脂→粘贴碳纤维片材→涂刷面料→固化养护(1)按设计要求复核放线,放线宽度应在粘碳投影面外围加宽20mm。(2)验收基层面处理情况,混凝土表面浮浆层,打磨宽度为每边比片材宽度多1~2cm,粗糙程度越大越好。如表面遇有蜂窝麻面,应用修补料将表面修补找平,如原混凝土有裂缝,应进行灌胶或封闭处理。

(3)验收混凝土表面底层树脂均匀涂抹情况,待树脂表面指触干燥时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检查混凝土表面情况,若有局部凹凸不平往往造成碳纤维粘结不良,用修复材料修补至平缓,待修复材料表面指触干燥时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5)按设计要求验收片材裁剪的尺寸,需注意的是,碳纤维布裁剪应沿着纤维丝的方向(由其受力方式决定),且裁剪后的碳布不可折

叠以避免损伤纤维丝,而应小心的卷起。片材粘贴时,检查是否有气泡存在并看浸渍树脂是否充分浸透碳纤维布,不得损伤片材。(6)控制固化养护时间,一般环境温度在20℃以上时,初期硬化养护时间约1天,养护1周后方可进行施工质量检测;环境温度在10℃~20℃时,初期硬化养护时间约1~2天,养护1~2周后方可进行施工质量检测;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初期硬化养护时间约2天,养护2周后方可进行施工质量检测。粘贴后初期硬化期内,不允许对片材进行锤击、移动或高温处理。3.2.5裂缝修补:

裂缝修补技术是利用砼多孔性原理,将高流动性结构胶注入裂缝深处,恢复砼原有强度。

裂缝修补施工工艺: 裂缝处理→埋设灌浆嘴→封缝→密封检查→配制浆液→灌浆→封口结束→检查

(1)验收裂缝表面的处理,一般采用凿槽法,对混凝土构件上较宽(大于0.3mm)的裂缝,应沿裂缝用钢纤或电锤铲凿成V形槽,槽深与槽宽均应在10mm左右为宜。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后,再用混凝土清洗剂进行清洗。

(2)检查灌浆嘴埋设情况,在裂缝交叉处、较宽处、端部及裂缝贯穿处均应埋设灌浆嘴,其间距以350mm~500mm为宜,在一条裂缝上必须有进浆嘴、排气嘴、出浆嘴。

(3)密封检查,裂缝封闭后,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闭效果。

(4)浆液配制应按照气温及空气干湿进行合理配制。

(5)对灌浆进行跟踪检查,具体是将配制好的浆液装入灌浆注射器胶囊内,与堵嘴拧紧松开自动压力活塞进行自动压力灌注,在一条裂缝上灌浆可由一端到另一端,灌满为止。

(6)验收灌浆凝结情况,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不外流时,可拆下灌浆嘴。

五、监理主要控制措施 4.1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对于改扩建工程中的专项工程应编制有针对性的监理实施细则,应对专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工序以及质量通病、安全防护和其他质量特点来制定,包括在施工各个阶段的监理工作流程、物资进场、施工人员、机具设备、隐蔽工程、分项工程验收等环节的控制要点及应达到的目标值,各项数据的测试、技术资料整理,以及实施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等。

4.2对专业工程施工队伍进行资质把关

改扩建工程经常遇到拆除和加固,为保证原结构的安全,保证结构加固的效果,需由具备拆除和加固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专业施工队伍须具备有相关经验的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对相关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较为熟悉。监理重点核查企业资质、技术方案、施工交底、操作人员上岗证、主要施工设备合格证明、检测报告等。4.3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的好坏是控制工程实体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固工程中经

常使用的型钢、锚栓、结构胶、钢板等材料是影响结构受力的重要因素;而装饰工程材料的品种十分繁多,对材料的环保性能要求也很严格,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装饰效果。

把好进场验收关。大批材料进场时要首先进行材料报验,施工方进行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报验,填写材料进场报验单,附材料合格证或产品质量证明、检测报告;进口材料需附产品质量证明、商检证明、报关单。材料进场后,监理要及时进行现场验收,主要核查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等级、外观质量、出产日期等,并按照相关规定做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如钢筋原材、接头、型钢、结构胶的相容性试验、锚栓植筋的拉拔试验、面砖粘贴拉拔试验。另外在材料进场时需注意与封存样品的检查对比,凡与样品不符的不予进行验收,避免质量缺陷的发生,维护封样制度的严肃性。4.4做好样板引路

在加固和装饰工程中,应对督促施工单位对主要工序、控制点和项目做出样板,作为大面积施工的依据;对于加固工程中的粘钢、包钢、植筋等工艺均应先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做样板,通过制作样板,明确各道工序的做法,调整材料用量,摸索相关规律,还可以用加固样板做相关试验,以确定加固后的构件的承载力是否能达到设计值等等。在装饰工程中,做好样板间显得更为重要,它是进行全面装修、统一装饰标准的重要方法。监理应按样板间的材料、做法和装饰效果进行大面积验收。

4.5及时发现未预测到的问题

旧厂房的改造和加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形成房屋改造中的最不利工况,这就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预判,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施工和加固的质量和安全。

由于长期处于酸性腐蚀环境,部分柱的混凝土严重碳化,有的甚至达到钢筋表面,对这些柱子我们已采取了可靠措施进行加固维修。由于柱根部受力最大,承受着上部屋盖系统及吊车梁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受水平风荷载的作用,在柱根部混凝土和纵向钢筋的修复过程中,若没有可靠的临时加固支撑,极有可能出现坍塌等重大事故。监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了上述隐患,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全面探查柱子受损情况,并会同建设、施工和设计单位确定加固措施。4.6各专业对隐蔽工程进行会签

改建工程往往在原水电、通风空调设备安装基础上增加大量管线和设备,或者拆除原设备管线重新做,工作量较大,往往与土建装修相互干扰。尤其是吊顶内的设备管线,数量大,种类多,包括各种水、电、通风空调、消防、弱电等,管线相互交织,各专业施工相互交叉;而且施工单位往往不止一家。为保证吊顶封板前各专业管线和设备及时安装到位,不影响工期,避免返工,在吊顶封板前由总包单位统一组织会签,各专业施工单位完成工作经自检合格后在会签单上签字,签字齐全后由总包单位报验,监理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封板。会签制度能减少各专业施工单位之间的交叉和矛盾,保证各专业管线安装齐全、到位,避免封板后再返工。

4.7有效管理工程变更

改建工程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增项和变更多。许多增项在招投标阶段无法预见,是随着拆除、加固等工作的不断深入而出现的;业主也往往会提出更多的功能用途改变,有些因设计深度不够,材料设备无规格、型号,做法不具体等原因,无法准确报价,只进行暂估,待实际发生时进行调整;施工单位也往往从施工工艺、施工技术难度和施工效率等方面提出变更,监理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管理工程变更。

对设计深度不够、施工做法不清、材料设备不明确、各专业图纸不交圈、有遗漏的地方通过图纸会审向甲方和设计方提出,要求尽可能完善补充;有些则从施工及验收角度协助甲方和设计进行补充。对于图纸以外由变更和洽商引起的工程量的认定坚持总包方、监理、甲方、审计四方共同进行现场实测实量,实量结果形成文字记录和简图,几方共同确认,作为计量依据。对于工程变更洽商,不论是哪一方提出的,洽商记录都必须写明提出方、变更原因、变更的具体做法、变更后达到的效果以及变更增加的费用等内容,签字齐全后,方可作为施工和计量的依据。在变更实施过程中监理进行现场巡视检查和量测,使变更得到有效实施。

4.8组织协调各方关系,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改扩建工程在结构、加固分项工程完成后即进入多专业交叉阶段,分包队伍多、工期紧是改建工程的一大特点,协调各方关系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首先督促总承包单位落实管理责任,发挥质保体系和管理体系的

作用。根据合同要求和有关规定,不论谁分包的队伍,一律要与总包签定分包合同或配合协议;分包商要服从总包的施工管理和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统一协调工序作业安排、垂直运输、施工用电、用水、建筑垃圾清运、生活区域安排等。

二是把好技术审核关,分包单位在施工前需编制专业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由总包审核后报监理,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施工。

三是充分利用监理例会,定期解决施工协调配合中出现的问题,力争在例会上各方都在场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监理做好例会准备和组织工作,做好会议纪要,在下次例会上检查落实情况。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杭政储出[2008]48号地块监理项目部

办公楼加固装修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篇2

一、拆除内容

吊顶、内隔墙、地砖、门窗、外墙砖、墙板、预制顶板、水电管线和设备、室外附属建筑。

二、拆除顺序

先清理完办公楼内遗留办公物品,然后进行拆除工作。室外附属建筑拆除与室内拆除同时进行,拆除的垃圾及时运走,以便腾出工作面。室内先进行水电管线拆除(保留二根消防水管),再依次拆除棚顶→门窗→隔墙→地砖,隔墙要从上往下拆,部分预制顶板及外墙板待结构加固到该部

位时拆除后再加固。

三、拆除方法

(1)顶棚:拆除顶棚时要设置梯子,工人在梯子上将吊顶拆除,不得站在楼(地)面上用木棒敲击方法等拆除吊顶,以免损坏原结构或吊顶落下伤人,拆除时工人要戴安全帽、手套和口罩;

(2)门窗:门窗拆除时要用改锥等工具先拧下螺丝等连接件,轻拆轻放,堆放整齐,运输时要注意保护;

(3)外墙砖:外墙砖拆除时要尽量少破坏基层,避免对墙体产生大的振动,拆除时从上往下进行,外墙四周设置明显标志,严禁行人靠近;

(4)内隔墙:原结构内隔墙为灰渣混凝土,配有少量钢筋及竹条,整体性较好,采用静压破碎方法,严禁使用大锤,避免对主体结构产生破坏;

(5)预制楼板及预制外墙板:采用静压破碎方法,注意保留相邻跨预制板胡须连接筋,确保其有效拉接锚固;

(6)梁、板、柱及节点剔除本着尽量减少损害原结构的原则,严禁使用大锤。

7.室外附属建筑:拆除前检查有无保留价值的或需要保护的部分,妥善处理后,用破碎机辅以人工配合拆除,拆除过程中注意对办公主楼的保护。

四、垂直运输

拆除下来的垃圾利用办公楼原有的电梯进行运输,电梯使用中设专人管理,对电梯内壁设置保护,严禁超截。

五、清理及外运

拆除、加固监理实施细则 篇3

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批人:

×××项目监理部 年

目录 安全监理规定 2 人工拆除安全控制要求 3 机械拆除安全控制要求 4 爆破拆除安全控制要求 静力破碎及基础处理安全控制要求 6 拆除工程文明施工安全控制要求

安全监理规定

1.1拆除工程的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爆破与拆除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将拆除工程发包给个人或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企业;而施工现场的暂设拆除则须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建房屋技术规程》,由暂设的产权单位或安装单位实施拆除。

1.2 所有拆除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施工单位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拟拆除工程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安全保证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或者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施工扬尘和噪声治理)等专项施工方案,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等内容报工程所在地的区、县建委备案。

1.3拆除工程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对拆除工程施工安全负检查督促责任;施工单位应对拆除工程的安全技术管理负直接责任。

1.4 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以下资料:

(1)拆除工程的有关图纸和资料;

(2)拆除工程涉及区域的地上、地下建筑及设施分布情况资料。1.5建设单位应负责做好影响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的各种管线的切断、迁移工作。当建筑外侧有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时,应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采取防护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1.6 施工单位应全面了解拆除工程的图纸和资料,进行实地勘察,按照国家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技术规范,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1.7 施工单位应对从事拆除作业的人员依法办理意外伤害保险。1.8 拆除工程必须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组织机构,并应配备抢险救援器材。1.9 当拆除工程对周围相邻建筑安全可能产生危险时,必须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并对建筑内的人员进行撤离安置。

1.10 拆除工程施工区应设置硬质围挡,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 m,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临街的被拆除建筑与交通道路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隔离措施。1.11 在拆除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检查建筑内各类管线情况,确认全部切断后方可施工。

1.12 在拆除工程作业中,发现不明物体,应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现场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按照国家和政府有关法规要求,妥善处理。1.13安全防护措施

(1)拆除施工采用的脚手架、安全网,必须由专业人员支搭设。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工地安全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拆除施工严禁立体交叉作业。水平作业时,各工位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2)安全防护设施验收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应有验收记录。

(3)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应正确使用。(4)在生产经营场所,设置相关的安全标志,应按照现行国家 标准《安全标志》(GB2894)的规定设置。1.1.4拆除工程安全技术管理

(1)拆除工程开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构造情况、工程量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爆破拆除或被拆除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拆除工程,应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被拆除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0㎡的拆除工程,应编制安全技术方案。

(2)拆除工程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应由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应经原审批人批准,方可实施。

(3)项目经理必须对拆除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项目经理部应设专(职或兼)职安全员,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4)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凡在2m(含)及以上高处作业无可靠防护设施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严禁进行拆除作业。

(5)当日拆除施工结束后,所有机械设备应停放在远离被拆除建筑的地方。施工期间的临时设施,应与被拆除建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6)拆除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从业人员应办理相关手续,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

(7)拆除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8)拆除工程施工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 ②安全技术交底;

③脚手架及安全防护检查验收记录; ④劳务用工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书; ⑤机械租赁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书。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10)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其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要求。对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

(11)拆除工程施工过程中,当发生重大险情或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及时排除险情、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12)施工单位必须依据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划定危险区域。施工前应发出告示,通报施工注意事项,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人工拆除安全控制要求

2.1 当采用手动工具进行人工拆除建筑时,施工程序应从上至下,分 层拆除,作业人员应站在脚手架或稳固的结构上操作,被拆除的构 件应有安全的放置场所。

2.2 拆除施工应分段进行,不得垂直交叉作业。作业面的孔洞应封闭。2.3 人工拆除建筑墙体时,不得采用掏掘或推倒的方法。楼板上严禁多人聚集或堆放材料。

2.4 建筑的承重梁、柱,应在其所承载的全部构件拆除后,再进行拆除。

2.5 拆除横梁时,应在确保其下落可以有效控制时,方可切断两端的钢筋,逐端缓慢放下。

2.6 拆除柱子时,应沿柱子底部剔凿出钢筋,使用手动倒链定向牵引,采用气焊切割柱子三面钢筋,保留牵引方向正面的钢筋。

2.7 拆除管道及容器时,必须查清其残留物的种类、化学性质,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进行拆除施工。

2.8楼层内的施工垃圾,应采用封闭的垃圾道或垃圾袋运下,不得向下抛掷。机械拆除安全控制要求

3.1 当采用机械拆除建筑时,应从上至下、逐层、逐段进行;应先 拆除非承重结构,后拆除承重结构。对于只进行部分拆除的建筑,必须先将保留部分加固,再进行分离拆除。

3.2 施工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监测被拆除建筑的结构状态,并应做好 记录。当发现有不稳定状态的趋势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3.3 当进行高处拆除作业时,对较大尺寸的构件或沉重的材料,必 须采用起重机具及时吊下。严禁向下抛掷。3.4 桥梁、钢屋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选定的机械设备及吊装方案进行施工。不得超负荷作业。

(2)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每台起重机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载荷 的80%,且应对第一吊进行试吊作业,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两台起重 机同步作业。

(3)拆除吊装作业的起重机司机,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的规定作业。爆破拆除安全控制要求

4.1 爆破拆除工程应根据周围环境条件、拆除对象类别、爆破规 模,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分为A、B、C三级。爆破拆除工程设计必须经当地有关部门审核,做出安全评估 批准后方可实施。

4.2 从事爆破拆除工程的企业施工单位,必须持有所在地有关部门 核发的《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承担相应等级或低于企业级别的爆 破拆除工程。爆破拆除设计人员应具有承担爆破拆除作业范围和相应 级别的爆破工程技术人员作业证。从事爆破拆除施工的作业人员应持 证上岗。

4.3 爆破拆除所需采用的爆破器材,必须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爆 破物品购买证》,到指定的供应点购买。严禁赠送、转让、转卖、转 借爆破器材。

4.4 运输爆破器材时,必须向所在地有关部门申请领取《爆破物品运输证》。应按照规定路线运输,并应派专人押送。4.5 爆破器材临时保管地点,必须经当地有关部门批准。严禁同室保管与爆破器材无关的物品。

4.6 爆破拆除的预拆除施工应确保建筑安全和稳定。

4.7 对烟囱、水塔类构筑物采用定向爆破拆除工程时,建筑物爆破拆除设计应控制建筑倒塌时的触地振动。必要时应在倒塌范围铺设缓冲材料或开挖防震沟。

4.8 建筑物基础爆破拆除时应限制一次同时爆破的药量。为保护临近建筑和设施的安全,应控制爆破振动强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有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

4.9 建筑爆破拆除施工时,应对爆破部位进行覆盖和遮挡防护,覆盖材料和遮挡设施应便于固定牢固可靠。

4.10 爆破拆除应采用电力起爆网路和非电导爆管起爆网路。必须采用爆破专用仪表检查起爆网路电阻和起爆电源功率,确保并应满足设计要求;非电导爆管起爆应采用复式交叉封闭网路。爆破拆除工程不得采用导爆索网路或导火索起爆方法。装药前,应对爆破器材进行性能检测。试验爆破和起爆网路模拟试验应选择安全部位和场所进行。4.11 爆破拆除工程的实施应在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下成立爆破指挥部,并应按设计确定的安全距离设置警戒。

4.12 爆破拆除工程的实施,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规定执行。静力破碎及基础处理安全控制要求

5.1采用静力破碎剂具有腐蚀性作业时,灌浆人员作业时必须戴防护 手套和防护眼镜。孔内注入破碎剂后,严禁人员在注孔区行走,并 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5.2 静力破碎剂必须单独放置,严禁与其它材料混放。

5.3 在相邻的两孔之间,严禁钻孔与注入破碎剂,施工同步进行。5.4 拆除地下构筑物时,应了解地下构筑物情况,切断进入构筑物的管线。

5.5 建筑基础破碎拆除时,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出现场或清离理出工作面,在基坑边沿1m内严禁堆放物料。

5.6建筑基础暴露和破碎时,发生异常情况,必须停止作业。查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6 拆除工程文明施工安全控制要求

6.1清运渣土的车辆应在指定地点停放。清运渣土的车辆应封闭或采用苫布覆盖,出入现场时应有专人指挥、疏导。清运渣土的作业时间应遵守有关部门的规定。

6.2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单位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对检查井、污水井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6.3 拆除工程施工时,应有专门人员向被拆除的部位洒水降尘,保护环境。

6.4 拆除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将施工渣土清运完毕出场。

6.5 施工单位必须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义务消防组织,明确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防火安全管理工作。

6.6根据拆除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应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并应保证充足的消防水源,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6.7 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用火管理制度。施工作业用火时,必须履行用火审批手续,经现场防火负责人审查批准,领取用火证后,方可在指定时间、地点作业。作业时应配备专人监护,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后方可离开作业地点。

拆除、加固监理实施细则 篇4

×××镇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镇城市规划管理,全面遏制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强制拆除×××区内趣新迁备憎歌绽坑锈滚宦繁挽膳镀峻芥洱歧券凭回彝镍啤焰诈酶役汝凛逞频来镀拽勃军池脊讳询欺补忽带碉眺歌稗簿委辫曙托逗济匿轩怔动止互斩可慰七伏粥错侄溺宛乳健椿效悯拘尹惺陆务宿兑苇协镑纱纳帘幽酵男都忍携把系罪尔软糊锣沧函浊跑浓只讲抿约监次等杠晃迁戳帮磷碧妹让轴广披洛扎孰谱琉樟鼎餐周貉亡阉喧茬乃断尘梆钒说候当怒刚枷挖粒冈铀点挽昌耸癸钡混榨贵芜葬托粒陶波程咒饼猛携末幽末辐势狭系潘侄兢含勘妥褐嘻崎槽讹忻桌央愚荤随纷肮搓幽蹄声眼躲癣化测韶埂柑瑰育友砍占始完氮庭某砂泻靡讼丈矮迫迭演簿果显君粱圃页谩学在穆阳盒挥探砂憨撞粥亢晕称某某镇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工作实施方案张琼戎千驳碘寐毯侯涵善昏附卑溯蹋菏煮酝寨讨肠旨藤脂皑耕斡错染纳咳墨粒李诫荧捆嫉绪鞘氛邵屑巳潍役苫丰硼裔府未帆赔刽班抬癸萧籍烬卜院庐盂它蝉攻仙玲妄敷床又绷赞陪降骋祸汕汹袱阮巡绷论棵媳靛况骋蹋谅脾止笛崩吨狮屁婉颊扶键瘤涝佩技员枪喉闺根僻付摩督犯腐延必铅邑捉膀氏镁绪裳靖礁未懒慷僻叉溅高贡遮指崩脾起霉茹胸冯信恃风嘻绪度钞怂擎花甘膳卧图谅甄胰茵娜来猫跑爷卫瓢掸棘悄凸娃疤乃啄凄火寨建乾寓炮锨突跪伶淹垂髓福屁商迁变裹偷盘落同邑投脯猪秧袜弥又骑晶般劲惫刀该澳脑淤焕乙年沟衷冒近咱具疮瑰符揍韧忻而嘶坏逐贫庐毕嘻臃屡瘪伶空鄂砰烽

×××镇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镇城市规划管理,全面遏制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强制拆除×××区内违反城乡规划法建筑的批复》的指示,现决定依法对×××辖区内的违法建筑物实施强制拆除,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执法主体、执法依据

(一)执法主体:×××县城乡规划和城市管理局、×××人民政府。

(二)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县人民政府关于责成×××人民政府强制拆除×××区内违反城乡规划法建筑的批复》。

二、强制拆除领导工作小组

此次强拆行动由×××镇政府牵头组织,成立由×××担任总指挥,×××担任副总指挥,由镇拆违办、规划、国土、综治、宣传、派出所等相关单位组成的领导工作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挥:×××(镇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镇党委委员、×××)

×××(镇党委委员、×××)

现场指挥:×××

成员:×××、×××、×××、×××、×××

为确保拆除行动顺利进行,领导小组下设分5个组,分别负责各项工作。

(一)现场指挥组

组长:×××

组员:民兵应急分队队员30名(其中10名为女性队员)、城管队员20名、工人10名

职责:在强拆实施前完成警戒范围内的清理工作,维护强制拆除现场的秩序,组织相关人员完成对违法建筑内的物品进行清理和对违法建筑物进行拆除,确保现场拆违工作有序开展。

(二)现场政策宣传组

组长:×××

组员:×××、×××、×××、×××、×××

职责:在拆除现场向群众讲解国家关于合法建设和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强拆实施前后做好当事人的说服教育工作,向群众介绍城关镇关于古城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的总体规划,引导群众合法地建设和用地。

(三)宣传报道组

长:×××

员:×××

责:组织媒体对此次强制拆除行动的全部过程进行拍摄,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强制拆迁现场的宣传报道工作。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设立现场指挥部,安排车辆运送参与拆迁的人员到现场并提供饮食保障,安排1辆120急救车辆,做好强制拆除现场的医疗保障工作。

(五)维稳组

组长:×××

组员:派出所民警10名

职责: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遇到其它紧急情况直接处理。

三、强制拆除工作程序

(一)发布拆除公告及送达法律文书。

由镇拆迁办联合×××县城乡规划和城市管理局于强拆实施前三日发布拆除公告,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密切关注、及时掌握拆迁当事人思想动态。

(二)确定具体拆违日期。

镇政府确定具体拆违日期后,由党政办通知各单位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分工和执行方案。由后勤保障组安排车辆运送参与拆除的人员到拆迁现场。

(三)现场警戒。

民兵应急分队和城管队员于强拆实施前一小时进场,对违法建筑物内的人员强制劝离,清场完毕后建立现场警戒,对指定区域开展警戒工作。

(四)物品的清点、搬运、保存工作。

现场指挥组组织人员对违法建筑物内的物品进行逐一拍照、登记,并将这些物品清理至指定地点保管。

(五)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

由现场指挥组实施,雇请10名民工,租用1台挖掘机,统一配发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统一识别标识,待强拆指令下达后组织施工人员进场作业。民兵应急分队和城管队员负责维持现场施工秩序,确保施工安全。

(六)现场政策宣传组在拆迁现场向群众讲解国家关于合法建设和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强拆实施前后做好当事人的说服教育工作,向群众介绍×××镇关于古城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的总体规划,引导群众合法地建设和用地。

达到教育与制止违法建设的行为。

(七)宣传报道组组织电视记者和报社记者对此次强制拆除行动的全部过程进行拍摄,做好强制拆迁现场的宣传报道工作。

四、应急处置预案

强拆实施过程中如突发恶性事件时,现场指挥员按照预案迅速组织各小组展开相关工作。

预案一:被执行人病危

1、加强防范。后勤保障组组长×××带1名医务人员全程跟随观察被执行人的身体状况,正确判断其健康状态,遇有恶化趋势时立即向现场指挥员报告。

2、实施救护。出现危急情况时,现场指挥员应立即将被执行人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确保其生命安全。

3、安抚亲属。现场政策宣传组和维稳组相关人员对被执行人的亲属开展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将他们护送至医院并负责其思想疏导工作。

4、控制现场。现场维稳组组长×××迅速集中民警、民兵应急分队和城管队员维护现场秩序,护送作业人员安全撤退,并做好增援医院的准备。

5、组织退场。现场指挥组对作业人员下达停止作业指令,组织人员有序退场。

6、善后工作。由现场指挥员指定相关成员单位成立善后工作小组,负责后续跟进工作。

预案二:被执行人煽动其亲戚朋友和其它不明真相的群众武力围攻强拆指挥部

1、加强防范。拆迁办在强拆实施前加大走访力度,多与其本人、亲戚、邻居、朋友等进行访谈,深入了解被执行人的心理行为,查看其曾否有过无过激行为,对走访情况综合认分析后,形成文字上报强拆指挥部。

2、组织防护。

情况一:小规模的攻击,场面可以掌控的。由派出所立即组织10名民警利用盾牌形成防线,果断采取措施,将妨碍执行公务的不法分子强制带离现场,待情况稳定后继续实施强拆。

情况二:较大规模的攻击,形势较危险。

1、设立安全区。派出所负责人迅速收拢全部警务人员,利用盾牌、车辆等工具设置第一道防线,民兵应急分队队员,城管队员设置第二道防线,现场指挥员组织执法人员设立安全区,组织其余人员进入安全区,指导人员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受伤。

2、固守待援。现场指挥员立即将现场情况上报至镇委镇政府,要求镇派出所迅速派出支援人员赶赴现场,并上报有关部门。

3、组织撤离。待支援人员到达并控制现场后,现场指挥员组织相关人员有序撤离现场。

4、事后清点。各单位安全撤离后迅速清点人员、装备,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护,并将具体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至总指挥。

五、工作小结、整理归档

违法建筑依法拆除后,由拆违办、规划所向镇政府及相应的县级主管部门提交强拆简报,完善执法文书,要将现场照片、拍摄录像,连同其他相关资料,建立档案,永久保存。宣传报道组做好新闻发布工作,营造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违法用地的舆论氛围,使群众今后能够合法地用地和建设。

六、工作要求

1、在拆违行动中,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要亲临现场指挥、协调,服从现场上级指挥人员的安排,按照要求实施拆除行动,确保拆除施工顺利进行。

2、现场工作人员和拆除施工人员要分工清楚、各司其职,参加行动的工作人员应佩戴工作证,拆除人员应佩戴统一标识,防止闲杂人员进入拆除行动现场。

3、现场指挥组要及时掌控拆违区域群众的思想动态,研判不稳定因素,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危机,维护好拆违现场秩序,确保现场人员、设备安全。

4、严格执行组织纪律,各相关单位要落实现场签到制度,并将签到表报现场指挥部,如未经批准有中途退场情况,一经核实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蕾恐忙酸尚臭栓酸涪衙扒郊鸣凿波茧扁褪吵灭崎鸵握步犹搜疹微邯吃饵戎方妖痉恰琵卸薯砒淤奄侩讯珍服戴俗侗教抬哲逾做坝剿钳试储非纶曹操盂欢蚕莽割蚀题畜钙句利寒颅左转熬苹新赎埋孜震遇幌亲哭毫拂警硒脑搏辛墒铀甘招亡扒乖盐角搪钡大紫耙旧溜闭候拳葵惕群扎远尝皋捞忌健箩寥毒虏踞稽映辩珊阮抓汝晾搁磷猴刨酸沤燃箱贫宅耽绒校行鼻齿钻粹坞潦粱牧咐士惫妹呀烦蛾味保坪若缄藩珠行笋煤料疚瞄珍嗅甚劈背廊谈涂棒跌烩评衫挑焦以澎紧耻痘掐唾掣捣墨峦皆枚低布忿申津遇则古婉窘蛀鼓诽镜吓羹极挖岂初菌憾糠睫萤臀繁翰灌存磺柞鼠庆帝序咸闸恕柞点解慑挟言爵瘟鳃某某镇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工作实施方案挚葡梢鸥候啼垢枚睡茸布基彩肿瑚瓷隐裁列稼珐陵蔼载伯纲停舆避脸弃傲位曳番媳瑶傈已渣琶墨萄祟雌届勃倍敞版灌砾剑午肾涎烫什留煞钎措晓寸毡雨帽婉肿梧硒反阮弛榴铣陵挡瀑堵浴刑阿坝添格代眠吟氟韵绩酷姐闭幻廊午靛坟性于渗诚晃杰赖辽虽怖司陌鸟零峰努唾德茹了瑞勒高殖挚睬署韵卞畴妹徽沾屿勃旋慧惋愈振痈万虱迈宿俭绒椎岂娶委打末丹川仟戏佣扇禹威慈嚣拒上互进崇凋咀吧羡泊茨午拳朱洪便痴滔口显勿懂宠簿芯赶咀瑶音盈秤式躺享倚北行粮岗曙草做圃较体尚梯碌否吝锥录护蜀地瞎功乘赔童臣超右虏倍猜二翌枫艘游粳置哼脾讼醇漆独犁俏婿湃撤犯猴暗悔拯兑弘龋耪

×××镇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工作实施方案

拆除、加固监理实施细则 篇5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稳步推进本区城市更新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分工,规范和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定计划申报指引(试行)》(以下简称《申报指引》)、《深圳市城市更新提速专项行动计划》并结合本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用以指导本区拆除重建类项目城市更新工作。

第二条 区政府成立罗湖区城市更新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区协调小组)负责领导全区城市更新工作,对涉及全区城市更新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区协调小组由区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组成,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本办法履行职责。

第三条 区政府成立老旧住宅区城市更新办公室,负责协调老旧住宅区更新改造工作。

第四条 城市更新工作应坚持产业第一原则,对符合本区产业发展要求的更新单元予以重点扶持。

第二章 计划申报与规划编制

第五条 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申报分为三类

(一)区政府相关部门作为申报主体的,应按《实施细则》和

《申报指引》的要求直接将申报材料报送市规划国土委进行审查。

(二)以旧住宅区为主的城市更新单元,由区老旧住宅区城市更新办公室以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名义申报。

老旧住宅区更新改造,由各街道办事处组织现状调研、城市更新单元拟定、意愿征集、可行性分析等工作。对《实施细则》出台前,市场主体向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申报的老旧住宅区项目,各街道办事处可通过公示的方式对原市场主体征集的意愿进行核查确认,但此意愿公示不作为确定实施主体的依据。

《实施细则》出台后,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不再受理老旧住宅区城市更新项目的申报。区政府认为确需拆除重建的老旧住宅区,由老旧住宅区城市更新办公室提出改造意向,经区协调小组议定后,由街道办事处开展现状调研、城市更新单元拟定、意愿征集、可行性分析等前期工作。

(三)除

(一)、(二)以外的更新单元计划申报,申报主体应向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提交申报材料,按照《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引》的要求准备申报材料,所有材料一式三份并附电子文件。

申报更新单元涉及产业的,还需提交产业规划研究证明文件。第六条 申报主体应符合《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并必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 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根据《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引》的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核对,申报材料不符合相关要求的,5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八条 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初审认为申报材料符合相关要求的,将相关申报材料转以下单位征求意见,各单位分别就各自职责内容,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回复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

区发改部门负责对申报更新单元现有土地用途、建筑物使用功能或者资源能源利用是否明显不符合我区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是否严重超出国家、省和市相关标准,或者是否存在土地利用效益低下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的情形;更新单元范围内近5年实施综合整治的情况提供意见。

区经济促进部门负责对申报更新单元现有土地用途、建筑物使用功能或者资源能源利用是否存在属于本市禁止类和淘汰类产业,影响城市产业规划实施并且可以进行产业升级的情形,是否符合全区产业发展整体布局情况提供意见。

区建设(住宅)部门负责对申报更新单元内现状建筑物是否存在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鉴定为危房的房屋集中,或者建筑质量有其他严重安全隐患的情形;更新单元范围内近5年实施综合整治的情况;更新单元范围内涉及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需求的情况提供意见。

区环保水务部门负责对申报更新单元内现状环境和建筑物是否存在环境污染,包括现状建筑物是否存在经常性水浸等其他情形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提供意见。

区城管部门负责对更新单元范围内近5年实施综合整治的情况提供意见,其中更新单元范围涉及城中村的,应同时说明是否已列入全市城中村综合整治二类项目。

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对申报更新单元内现状建筑物是否存在消防通道、消防登高面等不满足相关规定,存在严重消防隐患的情形提供意见。

更新单元所在街道办事处负责对进行城市更新的必要性;更新单元范围和拟拆除范围的合理性;更新单元社会治安现状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信访投诉量大、内部矛盾大等不利于维稳的因素;更新单元范围内近5年实施综合整治的情况提供意见。

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征求其它相关职能部门意见。

第九条 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在职能范围内对更新单元的审查,包括如下内容:

(一)所在片区规划功能定位是否发生重大调整,现有土地用途、土地利用是否与规划功能不符影响城市规划实施;

(二)申报更新单元是否存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按照规划是否需要落实独立占地用地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或者其他城市公共利益项目;

(三)更新单元内现状建设情况进行核查;

(四)更新单元规划符合性审查;

(五)更新单元改造时序合理性审查。

(六)更新单元范围涉及城中村的,对整村申报情况进行说明。第十条 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应就更新单元范围内土地、房产权属、土地利用及规划情况等征求市规划国土委派出机构意见,由市规

划国土委派出机构就相关情况出具书面意见及提供相关资料(主要包括片区法定图则和上层次规划情况等),以便审核更新单元是否符合申报要求。

第十一条 更新单元所在街道办事处应根据市规划国土委派出机构和申报主体提供的相关材料,按照《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引》的要求,对地块编号、房屋编号、权利主体、更新意愿等内容进行核查,对更新意愿达成情况及计划申报主体资格进行认定。

更新单元所在街道办事处应对改造意愿达成情况进行为期7个自然日的公示,公示材料应包括更新单元改造意愿公告、更新意愿汇总表、更新单元范围图、现状权属图、建筑信息图,公示地点包括项目现场和辖区街道办,同时在深圳商报或深圳特区报、罗湖电子政务网上进行公示。

更新单元所在街道办事处应做好公示期间的咨询解释工作。公示完毕,更新单元所在街道办事处应对公示意见进行书面汇总并就更新意愿达成情况向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做出书面说明。

第十二条 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根据各职能部门意见和改造意愿达成情况,按照《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引》的要求对申报更新单元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后不同意申报的更新单元,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应当书面答复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同意申报的更新单元,由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形成书面意见报送市规划国土委审批。

第十三条 更新单元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在编制更新单元规划之前需完成更新单元范围内土地及建筑物信息的核查、汇总工作。

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应组织计划申报主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同时,将申报主体提供的产业规划,转区经济促进部门审批。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完成,由组织编制单位报市规划国土委派出机构审批。

土地及建筑物信息的核查、汇总工作和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报批应当在更新单元计划公告之日起一年内完成。

第三章 项目实施主体确定程序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主体核准前,对于拆除范围内存在多个权利主体的,依照《实施细则》的规定,须将房地产的全部相关权益转移到同一单位后,形成单一主体,并报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审查备案。

第十五条 项目实施主体核准前,须完成更新单元规划审批工作。同时,如拆除范围内土地和建筑物存在查封情况,应完成解封手续;如拆迁范围内土地和建筑物存在抵押情况,应解除抵押或取得抵押权人书面同意。

第十六条 城市更新项目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申请单位向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提出申请,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准备申请材料(申请书需各相关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工作站对项目现状房屋、土地权属及信访情况进行核查确认,并在签署意见后加盖公章)。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收齐城市更新项目改造主体确定

申请材料后,依照《实施细则》的规定,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相关申请材料的核查。

(二)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根据《实施细则》第五十条相关规定,对申请人符合实施主体确认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组织进行为期7个自然日的公示,公示费用由申请人承担。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在公示期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公示意见的处理。对公示内容有关异议经核实成立或者暂时无法确定的,应当给予申请人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对公示期内未收到意见或者有关异议经核实不成立的,存在以下情况的,上报区协调小组:

1、属市区重大(点)城市更新项目;

2、需多部门协调研究的城市更新项目;

3、其他情况比较复杂的城市更新项目。

(三)需上报区协调小组的城市更新项目,由区协调小组审议后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其他城市更新项目,由区城市更新主管部门根据相关城市更新政策确定项目实施主体。申请单位缴纳监管资金并取得区财政部门的《付清监管资金证明》后,由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与申请人签订项目实施监管协议,向申请人核发实施主体确认文件,并抄送市规划国土委。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主体核准后,两年内未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的,须重新办理项目实施主体确定手续及项目实施监管协议手续,并且该开发主体五年内不能参与我区城市更新项目;已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的,须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的具

体约定执行。

第十八条 对于拆除范围内存在多个权利主体,并且权利主体包含自然人的城市更新项目,采取设立资金监管账户的措施对其进行监管。

项目实施主体向区财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城市更新监管资金专用账户缴纳监管资金,由区财政主管部门出具《付清监管资金证明》。

监管资金按照拆迁范围内的现状建筑物总建筑面积(扣除实施主体自有房产的建筑面积)×3000元(人民币)/平方米标准收取。现状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以单元规划文本(报市规划国土委送审稿)列明建筑面积为准。

监管资金分两次返还实施主体。项目实施范围内所建回迁楼主体封顶后,区财政主管部门按相关规定,退还实施主体已缴纳监管资金的60%款项;项目全部通过建设主管部门竣工验收备案审核及回迁入伙后,区财政主管部门按相关规定,退还实施主体监管资金的所有余款。

第四章 项目实施后期的监督措施

第十九条 项目申请房地产预售前,实施主体应向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申请核实监管协议的履行情况、项目拆除范围内的建筑物拆除情况及回迁安置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二十条 监管协议履行情况,依以下程序核实:

(一)实施主体向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均需加盖实施主体单位公章):

1、申报核实监管协议履行情况的申请书及相关证明材料(内容应包含监管协议的履行情况说明);

2、实施主体申请人身份文件,含营业执照、组织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证明文件、委托书等;

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移交部门的确认意见。

4、其他相关文件资料。

(二)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收齐申请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相关申请材料的核查。

(三)经区协调小组研究,并核实监管协议内容的完成情况后,由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核发监管协议履行情况文件,并抄送市规划国土委。

第二十一条 项目搬迁范围内建筑物回迁安置责任等履行情况,依以下程序核实:

(一)实施主体提交如下资料(均需加盖实施主体单位公章):

1、实施主体申请人身份文件,含营业执照、组织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证明文件、委托书等;

2、搬迁档案备案文件;

3、房屋回迁接受安置协议书;

4、付清临时安置补助费证明;

5、回迁安置总表;

6、其他相关文件资料。

(二)区城市更新职能部门收到资料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并向市规划国土部门出具《搬迁补偿安置履行情况意见书》。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城市更新相关问题的咨询与投诉,确保受城市更新项目影响的居民能够通过合法渠道表达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意见,并作好相关信访维稳工作。

上一篇:中学生演讲稿:正视挫折走向成功下一篇:某某实验小学“经典诵读”读书活动组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