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因素(通用8篇)
三大心理因素
参加此次研究测试的1012名男性,平均年龄为48.4岁。通过综合评估测试,他们被分为四个组:从不吸烟组(一生不吸一根烟);社交性吸烟组(只是在社交场合吸烟 ,一个月低于5根);低尼古丁依赖组(连续吸烟1个月,但可以随时不抽);高尼古丁依赖组(连续吸烟数年,对烟草没有抵抗力),
社交影响:
62.4%吸烟成瘾的人认为吸烟能促进人际交往。74%则认为拒绝别人递烟是不礼貌的行为。87.6%的吸烟成瘾者表示,在社交场合常有人递烟。华西心理卫生中心张岚副教授说,“吸烟者会通过递烟表达友好和亲密。认为拒绝别人递烟是不礼貌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公共场所你会抽更多的烟。”
家庭亲密度:
研究结果表明,就家庭亲密度而言,不吸烟组明显高于成瘾组。人类学习的最早形式之一是模仿,模仿的对象往往从家庭成员开始。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防止家庭成员吸烟成瘾。尤其对于青少年,父母的感情越好,孩子吸烟的可能性就越低。
同伴影响:
一、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儿童社会化开始于家庭, 逐步完成于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社会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初级社会化是次级社会化的基础;次级社会化是初级社会化的延续。儿童初级社会化过程主要发生于家庭, 次级社会化过程主要发生于学校和对社会生活的介入。谢维和教授在广泛研究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之后认为, 在儿童初级社会化中, 父母和家庭成员是实现儿童初级社会化的“意义他人”, 而这些“意义他人”带有本能特征, 儿童自身不能选择, 这些“意义他人”过滤和选择社会文化, 作用于儿童成长过程, 扮演主要教育角色, 其作用儿童的方式带有亲情性和呵护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的方式, 其内容主要是对个体进行有关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本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和教育活动。所以, 家庭教育是保持儿童有机体健康和儿童早期固有特征的训练, 主要进行满足常规生活所需基本技能训练。随着年龄增长, 儿童在家庭还要掌握初步的社会礼仪及道德规范, 进行自我角色和社会角色教育, 使儿童在与同伴群体的游戏中, 初步理解自我角色和社会角色的涵义。心理学研究还表明, 儿童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 儿童与父母的情感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儿童与父母的良好情感是实施初级社会化的先决条件, 如果在这个阶段, 家庭良好的环境受到破坏或出现缺失, 成员之间的亲情出现问题, 将会影响儿童的初级社会化。
次级社会化是初级社会化的继续和延伸, 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的扩大和发展。在初级社会化阶段, 学校教育是继家庭教育之后的又一重要阶段。学校作为一个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构, 按照社会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 其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是有意识的、系统的、长期的。同时, 其对个体社会化的教育主要以课程为载体, 由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专业教育知识、技能、以教育年青一代成为合格社会成员为己任的专业人员———教师来实施。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向年青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 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以及积极的情感、行为与品格, 引导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可以说, 与其他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相比, 学校教育无疑在儿童次级社会化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导致儿童不完全社会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家庭因素来看, 以下两种家庭结构易导致儿童不完全社会化。一是特殊结构家庭。家庭解体严重阻碍儿童社会化过程。目前我国离婚率居高不下, 离异父母只能有一方抚养孩子, 儿童所接受家庭教育不够完整, 即便是家庭教育依然在进行, 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已不如以前, 许多离婚者很难在短期内再婚, 形成暂时“单亲家庭”, 家庭教育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对于再婚者, 孩子接纳他 (她) 也有一个过程, 难以形成连续的家庭教育。二是家庭结构向小型化发展, 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在独生子女家庭, 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次数明显增多, 过分爱护, 过分照顾, 过分保护, 过分期望等“四过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家长溺爱子女, 无形中形成了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 有的对子女照顾过多, 使子女形成依赖心理, 缺乏独立意识。这种对子女的过分关注, 不仅延缓了儿童行为规范的形成, 而且造成儿童角色认知偏差、自制与自理能力弱等不完全社会化问题。
二、儿童社会化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 同时还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 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国内外研究表明, 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 将深刻地影响其一生, 学龄前期又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虽然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要进入幼儿园和小学。但是家庭对儿童初级社会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主导的作用。在家庭诸要素中, 家庭结构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及社会化起着很大的作用, 也是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1. 家庭结构及类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1) 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社会化是利还是弊, 在学术界有广泛的讨论。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影响。在独生子女家庭, 子女可以充分享受到父母的温暖和关心, 精神上得到满足, 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种感情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愉悦, 有利于培养儿童活泼、健康、积极进取的品格。同时, 由于子女少, 父母在家庭中的经济负担和压力要比非独生子女家庭少, 家庭经济条件要优越些, 优越的经济基础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物资保证, 同时独生子女的智能和品格也得到较早的开发和培养。二是消极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儿童“成人化”。伙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在独生子女家庭, 由于没有兄弟姐妹, 儿童就缺少了相互之间的学习模仿, 儿童无法从在与别的儿童交往中从“自我中心”中解脱, 去了解关心别人。儿童“早熟”现象严重, 儿童行为模式形成是通过模仿学习周围环境的人的言行。独生子女在家中每天面对的是成年人, 因而对成年人言行的过多模仿易造成“少年老成”现象, 儿童过早地失去了应有的“童心”, 影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2) 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异或丧偶而仅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随着人们对婚姻质量的不断追求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我国离婚率呈上升趋势。离婚打破了原先的家庭温馨, 这种变化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产生压力, 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在身心上无疑是一次剧烈的震荡, 易使儿童形成冷漠、孤僻、自卑的性格。
父母离异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控制能力。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客观自我控制能力都明显低于家庭完整的子女。二是亲子关系。父母离异对亲子关系消极影响是随着离婚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的。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离异而形成的愤怒、被遗弃感、自卑等敌视性情感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迁移到离异父母身上而造成对家庭、对父母的离心效应。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的离心效应通常反映在他们对父母的信任感上, 是亲子关系好坏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时间越长, 同时间积累效应而造成的对父母不信任感的影响也越为强烈、越为严重。
2.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培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 是父母的教养观念, 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认为儿童教养方式有两个重要维度。一个维度是向儿童提出要求;另一个维度是对儿童的责任。两个维度的组合产生了如下四种儿童教养方式:一是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向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 并要求他们遵守。他们对子女表现出热忱和爱心, 耐心听孩子的观点,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的决策。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有高度的自控力。二是专制型教养方式。父母以自我为中心, 要求子女绝对遵循他们所订的规则, 较少对孩子表现温情, 多采用惩罚行为来强制执行自己的意思。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子女易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 在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困难。三是放任自流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的行为采取少量控制, 放纵子女的行为或者对其纪律要求表现为不连续性。在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子女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蛮横, 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不懂奉献, 只知索取, 在社会中很难与人相处。当他们走向社会,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时, 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差, 到处碰壁。鉴于此, 父母在培养儿童时要有发展眼光, 要分清爱与溺爱的界限, 着力于培养儿童独立自主意识。四是漠不关心型教养方式。父母在满足了子女基本的生活之后不再尽心尽责, 父母与子女沟通与交流少。由于子女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尊重, 使他们认识不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缺乏感情归属。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缺乏, 行为放荡, 玩世不恭, 易形成冷酷的、具有攻击性的性格, 子女行为问题发生率高。父母应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 要平等地与子女交流和沟通, 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 满足子女对爱的需求。
三、儿童社会化的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对接
儿童社会化首先开始于家庭, 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自己的行为、自己掌握的社会规范、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潜移默化、说教等方式传承给儿童, 使儿童逐渐获得了知识和技能, 掌握了各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 从一个基本依靠本能生活的婴儿发展成为一个合乎其社会角色系统要求的、被其所在社会环境认可和接纳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儿童都能做到这一点, 当儿童走进学校, 融入社会的时候, 感觉不太适应, 已经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和眼前的规范发生冲突, 究其原因是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没有很好地对接, 没有找到他们之间的耦合点。要使儿童顺利地从家庭走向学校和社会, 在儿童初级社会化阶段应作好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社会角色的塑造和交往能力的训练等三个主要方面与社会因素的对接。
1. 儿童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
社会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团结的一种手段, 儿童要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 必须在与社会规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从众、顺众、谦让、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的良好品质。因此, 在家庭中, 父母应重视对儿童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一是建设一个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家庭环境氛围。二是有意训练儿童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儿童良好行为常常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形成的, 缺乏稳定性和自觉性。因此, 父母对子女最初社会规范的培养应从行为训练开始, 训练可以从儿童最基本的社会礼节开始, 如不打人, 不骂人, 不讲粗话, 爱护花草等等。三是要采取良好的教育方法。如前所述,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给予子女更多的爱, 要根据子女不同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行为要求, 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互尊重, 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2. 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
儿童交往是其成年后人际关系的前奏。儿童早期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交往技能, 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人际关系。父母要为子女创造与其他儿童交往的机会和条件, 促进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一是家庭要建立较好的亲子交往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是人生第一次交往, 这种交往活动对其成年后有重要影响。在交往中, 父母与子女要保持平等的自我状态, 与子女平等交流, 使子女在心理上保持平衡。二是要有正确的交往方式, 成为子女学习交往的榜样。子女的交往首先向父母学习, 这就要求家长在与邻里、亲朋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要对人保持真诚、信任、平等、热情、有礼、友善, 为子女树立良好的与人交往的楷模。三是引导子女与同伴交流。儿童通过与同伴交流, 可以学习如何与人合作, 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 如何求助等, 作为父母要为子女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儿童相处时间越多, 对儿童成长越有利。对儿童之间的交往要注意观察, 适当地纠正子女的不当交往形式, 不断提高儿童的交往技巧。
3. 儿童社会角色的培养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 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我们培养儿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做人, 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 儿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一是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父母要让子女逐渐知道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角色不同, 其社会责任和义务也不同。要让他们懂得如何对待长辈, 如何对待同伴, 如何对待老师, 如何使自己行为更符合自己的角色。二是培养儿童的角色行为。父母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来塑造子女的人格, 实现对子女的角色期待。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与激励是儿童未来成功地扮演社会角色的动力。三是尽量避免角色冲突。现实生活中, 父母在对子女社会角色培养的时候, 常出现角色期待的冲突。如社会期望每个成员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而家庭却片面追求智能的开发。有的家长从成年人的思维角度强迫子女做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 导致儿童心理压力增大, 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因此, 家长要树立起对子女的正确的角色期待, 与社会对子女的角色期待相协调, 和子女自身的愿望和个性相符合, 促进子女的社会化进程。
儿童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没有明显的界限, 但是不同的年龄阶段, 其社会化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社会化进程起着不同的作用。家庭作为儿童初级社会化阶段一定要为子女进入学校和社会打好良好的基础,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 确保社会化的连续性、一致性,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社会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54.
[2]马和民, 高旭平.教育社会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280.
[3]黄希庭, 杨治良,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 (下卷)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061.
[4]孙新.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学校与家庭教育因素的对比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 (12) :28.
关键词:隐语行话 社会心理 言语交际
隐语又称“隐语行话”,或是民间秘密语。它是指人们为隐蔽自己(保守群体秘密,维护集团利益等),为避讳禁忌而创造使用的一切秘密语。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语言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全民语言或地域方言的社会变体,是附着在全民语言或是地域方言语言系统上的一个子系统(郝志伦,2001:10)。各式各样的隐语一直以其特定的形式,以秘密语言的身份,在特定的交际群体中被用来表情达意、交流信息,发挥着其独特的交际作用。
隐语处于社会交际中,作为社会语言的组成成分,其生成缘起和发展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除了客观的社会因素和语言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外,特定的社会心理和语用主体的独特主观需求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隐语使用者类型的多样性及其生存的社会群体、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决定了隐语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隐含的社会心理动因也是多层面的。
本文通过对中国民间各群体、行业隐语行话的分析和整理,归纳出促进隐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功利心理、群体心理、委婉心理、游戏心理、侠义心理、社会失衡感的解嘲心理以及具象思维和联想类比心理等七个方面。
一、功利心理
大多数隐语行话的产生和使用源于语用主体隐蔽保密、维护安全以及获得经济利益的功利心理。此类隐语行话的使用者为了保守所属集团的秘密,维护所属集团的利益,在共同语的基础上创造出各式各样的隐语。这与我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基于这种封闭状态观念的影响,诸行百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而形成形形色色的行帮群体,为严防其他行业人员或是本行业其他集团对自身利益的侵犯和窃取,为维护本群体的利益,不同的行业、集团便各自创造和使用着具有本行业特色的隐语。比如北京的六必居酱园、吉林的采参业、湖北木瓦工、福建永安豆腐行业、山西理发行业、河北乐亭皮影艺人、澳门博彩业乃至当今各地古董古玩业都各有各的当行隐语。隐语行话是这些行业技艺乃至绝技传承的最重要的工具与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这一特点在数字隐语的表示上尤为突出,几乎各行各业各个集团都曾创造仅供本行业本集团内部使用的数字隐语。例如:
(1)汪提,一也;宝儿,二也;纳儿,三也;箫字,四也;马儿,五也;木儿,六也;才儿,七也;古儿,八也;成儿,九也;药花,十也……”金银业则将其表示为“口,一也;介,二也;春,三也;比,四也;正,五也;位,六也;化,七也;利,八也;文,九也;成,十也……(《切口大词典·商铺类·丝经业》)
(2)了,一也;足,二也;南,三也;宽,四也;如,五也;龙,六也;青,七也;法,八也;底,九也;色,十也……(《切口大词典·行号类·鲜鱼行》)
(3)横杠,一也;重头,二也;堆头,三也;天平,四也;歪身,五也;平肩,六也;差肩,七也;拖开,八也;勾老,九也;满头,十也……(《切口大词典·杂业类·信局业》)
(4)顶张,一也;子张,二也;吃张,三也;出牌,四也;对煞,五也;成功,六也;清一式,七也;砌牌,八也;抓牌,九也;满头,十也……(《切口大词典·赌博类·麻雀赌》)
这些数字作为诸行百业交际的常用语,被看成其成员赖以谋生、获得经济来源的特殊工具,体现出极强的行业性和群体性,因而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秘密性,最终达到“隔行如隔山”,使得外人完全听不懂的目的。可见,这一类行业隐语的产生完全是维护本行业、集团的内部利益的功利心理的体现。
隐语还被用于传达消息、识别身份等直接的功利目的。这一心理主要鲜明地体现在民间游艺者、秘密组织、黑社会以及社会杂流中。他们或用部分语词替代通语中的相应语词;或是用一定的短语、语句、谣诀的形式构成特定的语义集合,掺杂于话语中以回避人知,从而为本集团或群体的人传达信息、识别身份、简述情况。
例如,旧时东北“胡子”以见面时的“黑话”来探查对方是敌是友:
(5)“蘑菇,溜哪路,什么价?(什么人?到哪儿去?)
想啥来啥,想吃奶就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小孩他舅舅就来了(找同行来了)
……
(6)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祖宗)
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又如,匪盗犯罪团伙以“壮”“瘪”来传达目标的身家,是有钱还是没钱;用“踏青早”“赶黄昏”“走千里”等词来暗指盗窃的时间分别为“早晨”“傍晚”和“夜间”等。
二、群体心理
隐语是特定社会群体的标记。隐语的产生也从侧面体现出群体成员之间对外排他、对内亲和的群体心理。与共同语一样,隐语的形成也是隐语使用者约定俗成的结果,并且隐语也成为其成员在该群体中的地位声望的某种标志。群体内部的所有成员都尽其所能地熟悉并娴熟地运用本集团的隐语,否则即使本领再大,也只能被看作“柳生手”(半路出家的人),而不被同行所承认。而群体成员对集团隐语的从众、模仿等心理,又增强了这一群体心理,从而以隐语为纽带增强了群体的内聚力。对于群体外部人员(空子),他们“宁送一锭金,不吐半句春;能舍十千钱,不把艺来传”;而对于内部人士(相夫),“能会江湖口,走遍天下有朋友”“不怕没有钱,处处不为难”(曲彦斌,1991:12)。当相者以隐语来维护职业的秘密性和技艺的专业性,并且群体成员使用隐语,以此来达成言语上的默契,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密切群体内部的联系。例如:我国木匠业是一门能体现特色风格的行业,故而对本门派的独特技术非常重视,并将自己的独门绝技看成行业盛衰、群体荣败的关键,于是便产生了许多当行隐语。例如:称斧为“百宝金头”,锯为“洒子”,铇为“光子”,称鲁班尺为“较量”,洋钉为“鐟子”,称椅子为“反背”,称凳子为“垫身”,等等。
此外,在江湖群体内部,不同的行业、集团之间因各为其便的功利心理还互通隐语,或是创造出行业内部各集团或各行业间都能理解的隐语,从而协调彼此间相互竞争而产生的复杂关系。例如《江湖丛谈》(连阔如,1995)中关于护院遇贼时的情形。“暗挂子”(偷窃豪门谋生者)的升点(偷窃前的投石问路);“支柱子”(护院镖师)的客气劝说,“开言答话劝他走,不必动怒把他伤”,彼此之间相互谅解、关照,省去不少麻烦。隐语便成了维系江湖中人群体性的一条强有力的纽带。
三、委婉心理
从隐语的源起来看,由趋利避害、趋雅鄙俗,趋洁避秽等心理而生成的各种隐语行话,体现了华夏礼仪文化中的一种委婉心理,使得委婉心理也成为隐语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动因。在特定的民族历史文化氛围影响下,受自身认知方式、审美趣味以及价值取向的制约,隐语的语用主体对各种涉及民间俗讳、各行各业由来已久的禁忌习俗以及对人类生殖用语的禁忌而采用其他的言语方式来婉指,形成了各种婉曲式隐语。
例如过去江湖中,由于动荡的社会生活造就的一些行业世代传承着禁忌习俗,即在每日午时之前不准说“梦”“龙”“虎”“蛇”“塔”“桥”“牙”“兔”这八个名词(俗称“八大快”),否则便被视为不吉,并且需赔偿听者经济损失。而当不得不说这八个词的时候,便以创造的隐语代替,将这八个名词依次称为“团黄粱子”“海条子”“海嘴子”“土条子”“土堆子”“悬梁子”“柴”和“月宫嘴子”。
又如,交际中人们对于那些与生殖有关的事物,往往采用隐语、暗示等手法间接暗指。于是便产生了许多相关的隐语。例如,称亲吻为“做吕”、称例假为“红官人”,以“鱼水之欢”代指房事等都是因崇拜恐惧或讳其不洁而产生的隐语。
此外,一些民间俗讳也是导致此类婉曲式隐语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陈望道先生引《菽园杂记一》(明·陆荣):“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讳离散,以梨为圆果,伞为竖笠……”
四、游戏心理
隐语最初多是以谜语、歇后语、谶语等文字游戏的体式存在着,多被称作“俏皮话”,反映了隐语语用主体的一种利用语言要素增加情趣、显示自我语言独特性的游戏心理。自先秦时期起,这种由“隐约其辞,隐意谲譬”的语言游戏而形成的各种隐语行话即成为隐语的基本存在状况之一。古代的廋辞、谜语,现今的暗语、游戏语都指的是这类游戏类隐语。
所谓文字游戏,多是利用汉字的形体结构特点进行拆合寓义。例如《绮谈市语》中数目门将一至十的数字表示为“丁不勾,示不小,王不直,罪不菲,吾不口,交不乂,皂不白,分不刀,馗不首,针不金”;《切口大词典》中,商铺类绸缎业中称真为“十具”,称假为“西贝(贾,谐音假)”;商铺类丝经业中以“言午儿”指称姓许者,以“木易儿”指称姓杨者,以“冠木”指称姓宋者;以“子絲儿”指称姓孫者。这些即是利用了拆字的方法构成的隐语行话。有时只选取整体结构中的部分来代指。例如《切口大词典》商铺类丝经业中,以“走小儿”指称姓赵者,以“木兒”指称姓李者,等等。
在当代青年行话中,更是将这种游戏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中学生中的隐语行话:称留过级的学生为“留学生”;称上课爱打瞌睡的人为“特困生”;称家里有钱的学生为“高财生”,称身材矮小的人为“根号二”(1.414……)等等。此外,琳琅满目的网络用语也可以算作特殊形式的一种青年行话。例如,用“酱紫”来指代“这样子”,以“童鞋”来指“同学”,以“三Q”指称“thank you”,以“CU”指称“see you”,以“陈水”表示“欠扁”等。青年“行话”和网络用语对于那些远离网络的人,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这类隐语行话主要是语用主体或为了滑稽幽默,活跃气氛增加情趣;或是为了标新立异,展现个性风采,追求新颖、奇特;或是为了委婉表达不便言明的隐情而采用这种迂回婉转的形式来暗示。这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这种对“正常语言文字”的偏离使用,不仅增强了隐语的修饰色彩,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强烈的情感评价、丰富多彩的形象性,而且还能给人以幽默风趣、诙谐机智的快感,丰富了语言生活,满足了人们游戏消遣的心理。
五、侠义心理
民间游艺行或是民间秘密组织凭借一个“义”字聚集在一起,江湖义气是江湖人所尊奉的江湖文化的核心。这些社会秘密组织往往以江湖义气作为精神纽带,维系内部成员之间的紧密关系,侠义精神的张扬成为近代秘密组织的一个明显特征,因而这种讲究江湖义气的侠义心理势必渗透到隐语行话中。这一社会心理在语句式和谣诀式隐语以及非言语的隐语行话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哥老会拜码头交结》中的“口白”:“我闻你哥哥有仁有义,有能有志,在此拈旗挂帅,招聚天下英雄豪杰,栽下桃李树,结下万年红……”“仁义胜过刘皇叔,威风其过瓦岗寨。结交甚过及时雨,讲经上过批法台。好批千年开花万年结果老贤才,满园桃花共树开……”(冷学人,1992:88)。又如天地会为新入伙者举行仪式时的《送宝谣诀》中:“义好义气高,桃园与古交”;再如非言语的隐语行话中天地会等组织的茶碗阵名目,有“关公守荆州阵,忠义党阵,四忠臣阵,赵云加盟阵,赵云救阿斗阵,桃园阵,仁义阵……”(冷学人,1992:91~96)等等。这些秘密组织将“刘、关、张”桃园结义和梁山好汉的结义等视为侠义的典范,频频将这些故事典故化入隐语行话中,使得隐语行话折射出浓浓的侠义气概,也从侧面体现了隐语创造者和使用者崇敬渴盼侠义并欲以此自居的侠义心理。
六、社会失衡感的解嘲心理
隐语的语用主体主要是以职事行业和劳动生活联系起来的边缘群体,包括各种社会组织、职事行当和游艺竞技等具体社群形式,多属于社会中下层的民间组织。在主流文化的压迫影响下,其组织成员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失衡感。而隐语在一定程度上是这种失衡的产物,同样也是疏解这类失衡感的重要途径,其中蕴含着隐语使用主体的自我解嘲心理。他们或以隐语冠冕堂皇的表层含义来隐藏其自卑心理,或以辛酸的话语来自我嘲讽。
例如,市井偷窃业将“偷窃”称为“寻”“借钱”, 偷私人的叫“义务献血”,白天行窃叫“上白班”,晚上行窃叫“上夜班”,“抢劫”称“慰问”,分赃称“开花”等,以这一类似日常生活语言的隐语来自我安慰。
又如,洪门会员用“光棍”一词自称,又自称“草鞋”,袍哥自称“光棍”和“皮”,青帮自称“光蛋”,以此来自我嘲讽;江湖人称“哭”为“着水笑”,称“口技”为“臭春”;北平天桥有名的福海居茶馆自称王八茶馆(王慧,2003),以这种自我嘲讽疏解现实生活的压力。
七、具象思维心理和联想类比心理
从汉语隐语的词汇组成看,汉语隐语通过修辞方式构成的词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民间秘密语的隐语行话,是语言的社会变体,其符号能指成分的构造与用于内部言语交际活动的过程乃至有选择地被用于以普通语言为材料的言语交际诸语体之中,均亦毫不例外地存在着类似通语那样的修辞现象(冷学人,1992:42)。凡是汉语共同语中的一切修辞构词现象,例如比喻、夸张、拟人、借代、藏词、引用、婉曲等,在隐语行话中都不乏其例。如,将“雪”称为“天线”属比喻类构词,将“塔”称为“钻天子”属夸张式构词,将钱称为“孔方兄”是拟认构词,将纸张称为“蔡伦”属借代式构词,将舅舅称为“曹国”属藏词式构词,将桥称为“张飞”是对张飞吼断当阳桥的典故的运用,将坟墓称为“佳城”属婉曲式构词,等等。这些词语通过隐语语用主体主观上的联想类比构成,形象具体,富有情趣,从侧面显出隐语行话中蕴含的汉民族传统的具象思维心理和联想类比心理。
综上所述,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心理因素,它们促进隐语的产生,维系着隐语的使用,推动着隐语的发展。分析隐语中蕴含的社会心理因素,不仅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上挖掘隐语产生的社会心理动因,帮助我们全面、透彻地了解某些社会群体组织的存在状况,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和民俗民风,还能为规范和引导隐语行话的使用提供理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郝志伦.汉语隐语论纲[M].成都:巴蜀书社,2001.
[2]冷学人.江湖隐语行话的神秘世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
社,1999.
[3]曲彦斌.中国民间隐语行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4]孙一冰.隐语行话黑话秘笈释义[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3.
[5]切口大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6]曲彦斌.现实社会生活视野下的隐语行话[J].江西社会科学,
2009,(11).
[7]曲彦斌.中国民间秘密语(隐语行话)研究概说[J].社会科学辑
刊,1997,(1).
[8]曲彦斌.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9]周长楫.评《切语初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87,(2).
[10]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1]刘美林.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隐语[J].时代文学(下半
月),2008.
成斌
内容提要: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生产力动力因素,社会心理的为我与为他研究把对生产力的宏观认识,推进到宏微动态的变化之中,使生产力的宏观发展与每个人的微观行为联系起来。绝对为我增加与相对为他增加协调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心理动力。
关键词:生产力;社会心理;为我;为他;绝对为我增加;相对为他增加
生产力是社会的生产力,社会是人的社会,所有社会活动都伴随有社会心理,生产活动也不例外,从社会心理上探讨生产力问题对于发展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心理概述及主要分类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社会心理存在于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思想、要求、愿望、习惯、感情、意志活动等等。因此,任何社会现象或社会过程的发生与发展都有社会心理方面的作用。在社会中,每个人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己或他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社会活动中,主体使自己能生存发展的心理与行为就是“为我”,主体使对象能生存发展的心理与行为就是“为他”。[1]这种为我与为他动态地存在于所有社会关系之中,无论是个人与个人,或是个体与群体,还是群体与群体,都有为我与为他,只是方式和程度不同,量差有变化而已。
为我与为他在利—有益—损三个层次结合上有现实分类,在社会历程概括上有历史分类,在具体行为变化上有活动分类。
(一)现实分类
1.损我性为他:就是在为他过程中对自己有损害,这种损害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甚至有生命危险,为社会所提倡。所有损己利人的行为,如,捐出器官、献出骨髓,国际上向发展中国家免除巨额债务,在商贸中的亏本销售。战场上,将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社会中的见义勇为、舍己为公、舍己为人等等。
2.利他性为他:就是在为他过程中对自己无损害,只对他有利有益,为社会所需要。如,国际间无偿援助,向乞丐施舍,向灾民、难民捐助,义演、义卖、义赛、义学,捐赠捐献,无偿服务、无息贷款,社会中的乐善好施、拾金不昧等等。
3.损他性为他:就是在为他过程中对他也有损害,为社会可接受。医学上的创伤性治疗,家庭教育中体罚小孩,交管部门对违章行为的处罚、执法部门对安全隐患的责罚等等。
4.利我性为他:就是在为他过程中对我也有利有益,是双方互利都受益。如,权利与义务对等、付出与回报相当,工作获酬、有偿服务、供需交换、工商贸易、投保理赔、投资收益、贷款付息、储蓄获利等等。
5.利他性为我:就是在为我过程中对他也有利有益,与利我性为他相对同等,和利我性为他一样都是现实社会活动中最普遍的心理和行为。
6.损我性为我:就是在为我过程中对我也有损害,为社会难接受。最常见的有穿孔戴环,手术性美容、束腰和缠足,自残骗保、自伤骗财、诈伤骗选、畏罪自杀,酗酒、吸烟、吸毒,军事上的“苦肉计”,体育中运动员用兴奋剂,对弈中的弃子夺势、弃子攻杀、“丢卒保车”等等。
7.利我性为我:就是在为我过程中对他人无损害,只对我有利有益,与利他性为他相对,为社会少需要。如,向他人乞讨、化缘,求援求助,借钱借物,求得优待、争得优惠等等。
8.损他性为我:就是在为我过程中对他人有损害,这种损害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甚至
有生命危害,为社会所不容。如,掠取别国的财富资源,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了自己而对他人实施各种伤害行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奴役他人,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等。
(二)历史分类
1.无量为我,限量为他:就是奴隶社会的总体社会心理基础。政治经济上以压榨剥削为特征,“奴隶主把奴隶当作自己的财产,法律把这种观点固定下来,认为奴隶是一种完全被奴隶主占有的物品”,[2]奴隶全无人身自由,刑罚具有极端残酷性,不同数量地以活人殉葬。
2.极量为我,少量为他:就是封建社会的总体社会心理基础。政治经济上以改进剥削为特征,“农奴制农民仍然遭受阶级压迫,处于依附地位,但农奴主——地主不能把农民当作物品来占有了,而只有权占有农民的劳动,有权强迫农民尽某种义务。农民可以把一部分时间用在自己那块土地上,可以说,他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他自己”,[3]农民都有人身自由,刑罚具有严厉残害性,不同规模地以器物墓葬,政体上为世袭君主制。
3.尽量为我,适量为他: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社会心理基础。政治经济上以保留剥削为特征,刑罚具有改良限制性,政体上为选举共和制,“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4]在国际关系中找借口侵略弱国,先发制人,干涉别国,操控他国,扰邻,占邻,武力扩张。
4.适量为我,尽量为他: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社会心理基础。政治经济上以消除剥削为特征,“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任务是反对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5]刑罚具有改造教育性,在国际关系中无条件支援穷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平待他国,安邻,富邻,友好相处。
(三)活动分类
1.绝对为我增加:就是为我的累积量增加,为社会普遍存在。如,人均寿命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改善、收入储蓄增加、企业实力增强、团体组织扩大、综合国力提升等等。
2.绝对为我减少:就是为我的累积量减少,与绝对为我增加相反,为社会普遍不需。如,国家分裂、企业破产、组织解散、个人自尽等等。
3.相对为我增加:就是为我的比较量增加,为社会难于容受。如,成本未涨而售价上涨,各种腐败行为,以权谋私、以业谋私,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欺世盗名、欺上瞒下,还有车辆乱停乱放、抢道占道,国际事务中的单边主义,商贸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欺诈行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非法强占、巧取豪夺、重利盘剥、投机取巧等等。
4.相对为我减少:就是为我的比较量减少,与相对为我增加相反,为社会易于容受。如,节衣缩食,见荣誉让、见困难上,礼让、互让、推让等等。
5.相对为他增加:就是为他的比较量增加,在一定条件下与相对为我减少相近,为社会普遍需要。如,新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优待、新优惠,售价降低、转产增产,赊销、分期收款,“先消费、后还款”,“加料不加价”、“升级不升价”,“提高性能不提价”、“提高速度不提价”,“增加服务不增价”、“增加配置不增价”,“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法律援助”、“扶残助残”、“扶贫助业”、“帮困助学”、“健康快车”、“慈善超市”,“送温暖”、“手拉手”、“三下乡”、“村村通”,给予社会成员受益范围扩大、时间延长,各种志愿者行动、义工,以德报怨,还有军事上的非致命武器、优待俘虏等等。相对为他增加会受到普遍赞同。
6.相对为他减少:就是为他的比较量减少,在一定条件下与相对为我增加相近,与相对为他增加相反,为社会普遍不需。如,短斤缺两、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提价谎价,乱扔废物、超标排污,对应履行的义务消极地不作为,以牙还牙、以暴易暴、以怨报德、冤冤相报,侵略主权国家、凌辱其他民族等等。相对为他减少会遭到普遍反对。
7.绝对为他增加:就是为他的累积量增加,为社会易于接受。如,产销总量的增加、营业总额的增加、招生总数的增加、援助总和的增加等等。
8.绝对为他减少:就是为他的累积量减少,与绝对为他增加相反,但范围不同,一般是相对为他减少的结果,为社会难于接受。如,强迫苦役致残致死、剥夺他人生存权利等等。
二生产力中的社会心理
马克思指出:“所有人的关系和职能,不管它们以什么形式和在什么地方表现出来,都会影响物质生产,并对物质生产发生或多或少是决定的作用。”[6]社会心理的为我与为他正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基本关系之一,所以,对物质生产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最终决定社会更替。人们不禁要问生产力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又是什么原因使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的呢?我们知道,人是生产力的主体,生产力是人创造的,人创造生产力有一个最终目的,那就是适合社会需要,生产力具有适合社会需要的性质,这是生产力的根本属性。[7]生产力不具有所谓独立于生产关系之外的“社会属性”,经济利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劳动主体活动中的唯一的、具体的表现形式。[8]还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必须具有能动性的特点,[9]缺少能动性就不具备动力意义,这种能动性只有生产力中的人才具备,人才是最革命、最活跃因素的主体。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生产力决定论也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的决定论。生产力是以人为主体解决同客体矛盾,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实践力,体现的是“为我关系”与“为他关系”的统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生产力追求的是社会公平与正义。[10]
事实上,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目的、要求、愿望、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1]凭借意志过程,才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并克服困难,依据计划去调节支配行为,实现目的和计划,使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能动性。[12]人的需要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需要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无限性。[13]需要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标志着主体对自身生存、发展的外界事物的矛盾关系。[14]这种矛盾关系在社会心理中的表现就是为我与为他,需要发展的无限性说明主体有绝对为我增加,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说明对社会有相对为他增加。需要的绝对为我增加与生产的相对为他增加,促进了物质文化需要的无限性与社会生产能力的有限性这对矛盾问题的解决,也就促使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以,绝对为我增加与相对为他增加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性因素。要推动生产力发展,就必须注重动因,注重辩证矛盾关系。生产力理论若缺少内在辨证的动因是不完整的,缺少社会心理的动力也是不完整的。
社会心理动力作用不是简单地归结到思想动机上,而是要找出社会心理因素中的辩证矛盾关系,并展开说明。这种辩证矛盾关系既反映在群体与个体的宏微变化关系之中,也反映在历代与当代的历史动态关系之中。恩格斯指出:“如果要去探究隐藏在„„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这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惟一途径。”[15]在这段话中,恩格斯不但表明了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的重要性,而且还指出这是探索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惟一途径。这一观点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断是一致的,也提示我们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要找出相应的能动性因素,并从历史进程的合力作用中解析出社会心理分力,并加以讨论,以此来丰富现有的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还指出:“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做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16]前一代人创造的生产力是前一代人相对为他增加的结果,每一代人所创造的生产力就是每一代人的相对为他增加,有世世代代的相对为他增加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生产力,今天的社会,不然,我们就还处在原始社
会煎熬。这就可以说,没有相对为他增加就没有生产力的进步。有群体与个体宏微的相对为他增加才有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有历代与当代动态的相对为他增加才有生产力的历史作用。这是从人的本质联系上所得到的一种答案,也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一种答案,这种答案表明了客观制约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也证明了主体选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17]
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18]传统生产力理论只是认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没有揭示出决定生产力的因素又是什么。其实,“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决定生产力的深层次致因。[19]这种动力和致因存在于社会心理的为我与为他中,绝对为我增加与相对为他增加协调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心理动力。在社会发展系统中,构成“动力丛林”的基础能动性因素之一。
马克思还强调:“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而总是仅仅从外表的效用方面来理解。如果心理学还没有打开这本书即历史的这个恰恰最容易感知的、最容易理解的部分,那么这种心理学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20]毋庸置疑,对这种本质联系的理解,要依靠社会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为我与为他概念群的探讨深化了对生产力的认识,可以避免生产力理论研究上的抽象、机械、空泛。
三结语
1.对于生产力动力论的探讨,要深入到生产力内部分析其各因素的作用,最终找出辩证矛盾关系,从具体学科上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并落实到全社会每个人每时每刻的行动中,这样才有助于生产力发展,有助于社会进步。只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才能找到完整的答案,任何单一动力决定论都不是科学的解答。
2.社会心理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有层次之分,动力具有辩证性,也克服了见物不见人或重物轻人的倾向。同时还为生产力动力论从哲学探索进入到具体实践之中搭起有内在联系的桥梁。通过这一桥梁,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得以充分地展开。既为哲学探讨提供可靠的依据,又为实际行动指明前进的路标。
3.普列汉诺夫第一次把社会心理概念系统地引入到历史唯物主义中,并强调如果不精细地研究和了解社会心理,对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对思想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后人在“唯物”的大背景下,也忽视了社会心理的作用及其研究,以致在基本指导理论中缺少“人”的地位,在实践上也缺少对“人”的关注,导致出现了重大失误和波折。
4.社会心理的为我与为他概念群对生产力的说明,只是一种新尝试的开始,还需从社会心理的多层面探讨,进一步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人的能动作用,这就更需要理论界有足够的重视,使理论研究更贴近实际,更贴近人的社会。
注:
[1]成 斌:《社会心理学术语概念的归纳提升与逻辑拓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专辑。
[2][3][4]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卷,第29、33、38页。
[5]列宁:《论苏维埃共和国女工运动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第47页。
[6]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第300页。
[7]孟海贵:《中国当代生产力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8] 刘炯忠 叶险明:《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
年第三期。
[9]陈贞川:《浅谈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三期。
[10]焦坤:《传统生产力概念的解构与重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三期。
[11]赵家祥:《为物质生产的决定作用原理辩护》,《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二期。
[12]刘天庆:《社会生产力中人的心理因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一期。
[13]王根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生产力研究》2001年第二期。
[14]路红梅:《略论需要及其推动历史发展的机制》,《殷都学刊》1997年第四期。
[1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9页。[16]马克思:《马克思致巴维尔•瓦西里也维奇•安年柯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7页。[17]刘曙光:《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18]张均德 武付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的生产力观》,《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二期。[19]张昆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原动力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20]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7页。
作者:吴志仙 来源:原创 日期:2012-2-29 人气:28 标签:代发论文 论文篇 音乐论文
心理学是教育学科的基础,音乐专的意境和要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联系方法,是发展音乐思维的关键。从弹奏技能来说,即兴伴奏可高可低,可繁可简,在各自技能的基础上发挥,因此不必做机械性的技巧练习。练习就是练脑的反应,练脑不必总在琴上练,不论何时何地反复思索配弹方案,在内心视业的钢琴教学也应当遵循这一学科的基本原理,这对于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来说,在需要丰厚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演奏技巧的同时也应当具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然后根据学生在学习、演奏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心理特征和规律,制定出周密.长远的教学计划,选用适当的教材,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全面.熟练的演奏技巧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因此,我结合自己多年教授钢琴的心得体会及结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着重剖析学生在学习和演奏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
觉的“键盘”上配弹,用内心听觉感觉.感受配弹的音响,最后上琴检验配弹的效果。
总之,即兴伴奏不是写在纸上再去练,也不是精雕细刻的艺术珍品,它的标准和尺度就应宽而不乱,表现手法就应简而不单,它的体系就应一目了然,现象及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训练等方面做一些探讨,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及时地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同时对我们今后的教学也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一.钢琴教学中的心理剖析(一)学生在钢琴练习过程中的心理剖析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练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意义在于能使学生能够明确练习的目的,以高度集中.有效的精力去练习并克服钢琴演奏中的技术难题,表达完整的音乐形象,充分调动其视.听.触等感官,让其一开始就养成它的内容就应易懂.易学.易练,在基本原理的掌握与理解上下功夫,做到举一反
三、闻一知十,才能不断的提高与发展。良好的运用感知觉的习惯。
在心理学中,练习的定义是“特殊的剌激一反应的重复”,而钢琴教学中的练习过程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练习过程中弹奏者要建立起运动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条件反射的高度协调的联系。巴甫洛夫指出:“我们的一切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长系列的条件反射,我们之所以能演奏,就是因为我们经过长时间的钢琴训练及音乐素质训练,而形成长系列的条件反射活动过程的结果。”这些条件反射随着动作的逐步熟练和完善,形成了一种“动力定型”,这样才能使演奏者的心理活动自动、连续地进行下去,从而保障演奏的连贯和完整。
(二)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心理剖析
钢琴学习是一个非常漫长.艰苦的过程,受诸多心理因素,如感知.注意.情感.意志、音乐思维及个性特点等影响,大部分学习者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现象。
1、自卑心理。自卑与畏难情绪一般是由于练习中的技术造成的,如何看待练习中的技术障碍,有时往往比练习本身更加重要。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能力和品质做出偏低的评价,自卑感强的学生,处处感到不如别人,在练习中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容易产生对钢琴的畏惧感,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练习任务,也轻易的放弃了。
2、依赖心理。依赖性是人格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没有主见、缺乏自信,遇事总想依赖他人而不能自立或自给。钢琴教学大多数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但也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学生信任教师是正常的,但是一切的学习行为都依赖教师,容易形成“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演奏心理障碍。演奏心理是指演奏者在演奏中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
动是在演奏实践中发生的认识活动,是演奏者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审美心理表达等各种心理因素的统一。现实中,学生的演奏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在还课.考试中“抛锚”;失常的演奏状态;不能完整地表达音乐;失误较大,错音较多;没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等,这些问题除了技术不过关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演奏心理障碍造成的,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技艺因素、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二.钢琴教学中的心理训练(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钢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观能动性可以说是一个比任何知识、技术.乐感培养都重要的学习因素。许多技术上的难点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学习者必须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持之以恒的耐力。
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因此,如何诱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音乐也是如此,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既可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初学者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
2、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钢琴的基础技术训练可分为?站.走.跑。一个不会弹琴的人都需要经历这几个阶段性的必经之路,任何初学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手指能“站”,即手指支撑,如不注意手指的站立,好似小孩子因身体缺钙不能站起来像得了软骨病一样而留下“后遗症”,因此,每个手指能在琴键上单独站立是最重要的。其次,手指站立后就要考虑“走”了。手指在琴上“走”跟小孩学走路很相似,大多数学生的手指在琴上站不住,就是因为他没有学会各个手指之间的“走路”。再次,在“走”的基础上加快速度就是“跑”了。手指灵活.均匀的跑动是钢琴基本的演奏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这其中“均匀”比“速度”更重要,它包含有三方面的含义:①时值的均匀;②力度的均匀;③音质的均匀。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想象,指人的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钢琴演奏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它不是机械地照搬乐谱上的术语,因为乐谱上无法记录下作曲家无限的精神和情感,演奏者在遵循作曲家的基本意图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本人的悟性.情感.审美观,去把自己感知到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可见,钢琴演奏过程就是一个从感知到再现的过程,而贯穿整个过程的就是想象。学生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就谈不上音乐表现力,只能像机器人一样做机械的弹奏,违背了音乐最终是表达情感的宗旨。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精彩的示范和生动的讲解来启发学生,运用音乐作品本身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和想象力,使他们恰如其分地表现作曲家的精神实质和情感内容。(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最早源于体育训练,指人对于自身思想情感的控制、调节,对于内外干扰的排除以及对时空变化的适应等心理机能。良好的演奏不仅需要过硬的技巧和方法,还必须具备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在以往的钢琴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或学生,往往都比较注重演奏的技能技巧,而容易忽视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我们知道演奏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并非一时就可以获得,它是在日常训练中经过无数次的磨练逐渐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取决于后天的锻炼和培养。在教学训练中,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训练:
1、培养学生稳定、集中的注意力
注意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演奏和练习的全部心理过程中,都必须有注意品质伴随,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学生一遇到考试.演出等表演活动时,就会产生紧张情绪,致使演奏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第一.要集中注意,就要加强意志的锻炼。为了养成因时因地而注意的习惯,除了可以在客观条件方面做些调整外,主要依靠自觉调节自己来维持高度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必须努力使自己获得能抵制各种干扰因素的主观条件,这种主观条件就是自己的意志。第二.训练听力是集中注意的最好办法。听力是指接受声音.分辨声音的能力,听力的培养与训练在钢琴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和训练手指同等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听力的培养与训练,要求学生边弹边听,养成聆听的习惯这样做能使学生在弹奏中集中注意力,积极进行思维,对提高听觉能力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
钢琴学习者的自我评价,突出表现在对自身能力、演奏效果和技术难易三个方面的认识上,自信型与自卑型自我评价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待同一问题的主观看法与角度不同而已,因此,要纠正自卑型学生的自我评价习惯,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养成正面思维的习惯,在练习和演奏中不要过于注意缺点和失误,对自己的优点和成绩要予以充分肯定。对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的自我评价.自我鼓励.减少和避免对于失败的消极心理体验,让成功的喜悦.愉快的心理体验伴随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这些不断地自我暗示转化为自我肯定,逐步树立起自信,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3、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理智的演奏状态
钢琴演奏是一个强烈的自我意识过程,它包括演奏前的自我内心感受和演奏中的自我内心感觉,这种感觉包括理性的分析.理解.综合的控制力,对音乐的感受和发自肺腑的表现音乐情感的创造力。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理智的演奏状态呢?首先,要求学生科学准确地背谱。钢琴家列文指出:“背谱应当是一乐句一乐句地背,而不是一小节一小节地背,乐句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小节却不是。背谱是背音乐的思想,不是背乐谱的符号。„„要背音乐的思想,背记作曲家的构思,这才是需要抓住的东西。”^其次,让学生对乐曲的分析.处理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概念,使各个细节都能成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处理好作品整体和细节的关系,因为学生在学习一个作品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整体一细节一整体”作若干个回合的重复,而每一回合中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都较前一回合更深刻、更细致.更完整。
二、结语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人类通过遗传将祖先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固定下来的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如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这些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没有这一前提条件就谈不上心理的发生与发展。正常的遗传素质,使儿童在社会生活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心理发展水平的人。没有正常人的先天素质,就会影响人的心理发生与正常发展。无脑畸形儿生来就不具有正常的脑髓,因而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渴的内脏感觉等。许多智力落后的儿童,特别是比较严重的,常常是有遗传上的缺陷。例如,先天愚型患者,就是因染色体遗传不正常,其中有一对多了一个染色体,从而出现了严重的智力缺陷。先天的生理解剖缺陷限制了儿童的心理发展,色盲、耳聋对人的视觉、听觉发展有很大影响,具有这些缺陷的人就无法成为画家、歌唱家。
1 社会心理因素与腰痛的关系及模式
近来的研究发现, 社会心理因素在腰痛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Pincus等[4]和Ijzelenberg等[5]和指出社会心理因素是引起腰部疾病不可忽视的原因。Clays等[6]和Latza等[7]认为社会心理特性 (优柔寡断和社会支持度底的男性以及工作高度不安全的女性) 、职员对工作环境的感受 (对工资和工作不满意的男性及在工作中有精神压力的男女) 都与腰痛密切相关。Hoogendoorn等[8]和Byrns等[9]发现管理人员和合伙工作者是腰部疼痛的高危人群, 高定量的工作和高冲突环境也与腰痛相关。Hidaka[10]发现心理应激可引起颌部肌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通过交感神经作用的, 肌肉内血流紊乱与肌肉疼痛相关。Pallegama等[11]研究了38个与肌肉相关的颞下颌功能紊乱的患者 (其中10个伴有颈肌疼痛) 与41个健康对照发现, 伴有颈肌疼痛的患者其心理评分显著高于无颈肌疼痛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 焦虑状态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其颞肌和咬肌疼痛程度也高于无颈肌疼痛的患者。因此, 精神心理应激可以间接地改变肌肉的病理生理状态, 必然会引起与肌肉相关的关节应力的改变, 继发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紊乱疾病。
2001年美国NAS[12]提出了引起腰部疼痛的危险因素模型 (见图1) , 在这个模型中工作环境因素如外部机械负荷、团队因素及社会背景都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物力学, 潜在地引起了腰痛;个体固有因素如性格、体型、力量和感知都能与生物力学系统相互作用介导或加剧了工作环境因素对机体生物力学的影响。
2 精神心理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1995年Boos等[13]进行了一个研究, 46个MRI证实椎间盘突出症且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 46个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 (提举重物、扭腰、弯腰、振动和坐位) 和实验组都相匹配的个体作为对照组, 这些对照个体先前四肢都经历过小的创伤。研究发现实验组职业压力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对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低。此外, Boss推测某些腰部疼痛的病例可能与同时发生的腰椎间盘突出无关, 但结果是人们往往错误地将这类患者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来解释。因为有20%~36%无腰腿痛的人有椎间盘突出[14,15]。
2000年Marras和Davis等[16,17,18]第1次在实验室研究证实了精神心理与生物力学之间的关系。Marras等让受试者分别在正常和精神心理应激条件下进行同样标准的提物运动。试验中发现, 在精神心理应激下脊柱压缩负荷的峰值增加了75 N (约2.6%) ;男性和女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男性平均增加了约114 N (约4%) , 女性增加了约16 N;侧方剪切力增加了约12%。对Marras而言, 这个结果是非常意外的, 因为他的实验设计是脊柱在矢状面对称性的受力。同时, 前后剪切力的变化也非常显著, 并且与性别相关;男性前后剪切力减少了约5%, 女性减少约1.5%。此外还显示在精神心理应激下, 竖直肌、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运动平均增加了3.5%~6.5%。Marras的研究表明, 精神应激可能是通过改变肌肉的协同运动和躯干的动力学来增加脊柱的物理负荷。Marras的研究结果支持如下假说:持续性的精神心理应激 (压力) 可以导致椎体间应力增加。但是, 对于孤立性的椎间盘突出症 (无骨软骨病/脊椎关节病) , 为什么与脊柱物理负荷的累积受力无关, 而与脊柱通过精神心理负荷的累积受力有关, 这个假说对此不能解释。所以Seidler等[19]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导致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使椎间盘血运障碍, 导致了椎间盘病变。Kauppila等[20]的同伴发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供应椎间盘血运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之间有显著的联系。同时, Seidler的研究[19]也提示持续性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椎间盘的压力增高, 潜在的成为椎间盘突出的高危因素。对4 180个中国汉族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在单因素分析中工作时间压力和勤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 经回归分析后勤快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危险因素[21]。精神心理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模式图见图2。
心理因素对神经根生化过程的影响也可能起一定作用。在动物实验中, Olmarker等[22]将自体的髓核置于硬膜外不造成机械性压迫, 也可以诱发神经根的结构和功能明显改变。所以, 物质的直接激惹、自身免疫反应、微血管的改变和炎症变化都可能在介导髓核对神经根作用过程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有研究表明情绪压力可对免疫反应产生不利的影响[23,24], 并且可提高个体对炎症疾病的敏感性。不但是急性应激, 而且应激史 (以前生活中精神心理的经历) 都会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25]。因此, 从理论上讲, 工作中的精神压力会影响椎间盘突出的生物学效应。
3 个体因素与腰痛的关系
此外, 个体因素在腰部疾病可能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且联系可能更加复杂[16]。研究显示, 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腰部疾病的效应可能依赖于个体的性别和职业类型[25]。对女性来说, 体力要求较高的工作也易引起不良的负性情绪。Davis等[17]认为性格可能是潜在的通过对心理压力的反应, 使某些个体更易患腰部疾病。据报道, 在低体能需求环境下工作的员工中, 与哪些性格和他们工作环境协调的人相比, 性格和他们工作环境不协调的工人更易出现腰部不适。但是, 在高体能需求的工作环境下, 不同性格的人群其腰部的疾患没有差别。对此, Marras等[16]认为在低体能需求的环境下, 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 但在高体能需求的工作环境下物理负荷起主导作用。Chany等[26]指出在同样条件下直觉型受试者脊柱的剪切负荷比感觉型的高, 感觉型受试者脊柱的压缩负荷和剪切力比判断型的高。Currie等[27]研究显示腰部疼痛与抑郁症之间存在显著性联系;与单纯的慢性腰部疼痛或单纯的严重抑郁症相比, 同时存在慢性腰部疼痛和抑郁症更容易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Larson等[28]在一个13年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 与正常对照相比, 抑郁症是引起腰部疼痛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并且, 短期的抑郁症不会引起腰背部疼痛, 而是抑郁症持续1年以上的结果。但是, 此研究不支持抑郁症是引起腰背部疼痛的旁路途径, 仅是其危险因素。Kim等[29]认为对伴有抑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术前正确的精神心理干预可以减少不合适的侵袭性外科治疗和提高术后疗效。Mannion等[30]研究指出对于腰部疼痛的患者, 某些精神因素, 如抑郁、苦恼和焦虑都是其劳动能力丧失的预警因素。Carragee等[31]选择无腰痛病史的人群进行椎间盘造影研究, 结果表明有癔病倾向的人群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的比例高达83%。Ohnmeiss等[32]对椎间盘造影形态学正常而出现异常诱发痛主诉的患者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 结果显示这组患者的调查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Walsh等[33]通过术前心理评分排除了心理因素干扰, 在正侧位透视监测下行椎间盘造影, 在10 名无症状志愿者中穿刺的假阳性率为0。因此, 在研究腰痛性疾病时必须考虑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作用。
4 总 结
【摘要】要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良好的素质修养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急、危、重等所有类型的病人的生死存亡,身体健康,也直接反映一个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服务文化。所以,护士的道德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也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急、危、重等所有类型的病人的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 沟通技巧 心理护理评估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63-01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后,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生活方式疾病和精神疾病有了明显的增长,医学对心理学需要也更为迫切。护理工作也从单纯身体护理走向整体护理,不仅对病人身体疾病护理,也重视评定、处理病人的心理问题,并帮助病人获得良好社会适应。护士的心理素质在临床医疗护理质量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学模式的改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已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疾病的护理而需要身心的整体护理。良好的护士素质既有助于提高护士自身形象,又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因此提高护士素质很有必要。
1 护士心理学知识的专职化、专业化的意义
1.1 心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护理的工作程序不规范、流于形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心理护理是按护理程序的方法和步骤,即评估、计划实施、评价,针对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心理护理。目前,在相当数量的医院内开展病人心理护理并非是按照这个步骤工作模式进行的,未能因人而异施以心理护理,没能达到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建立健康心理。
(2)护士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及沟通技巧,缺乏与患者交流的时间。
(3)缺乏系统的质量控制管理,尚未建立有效的心理护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在管理方面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评价也基本局限,护患心理交流传递层面缺乏效果评价。
1.2 建议
(1)设立心理护理专门机构,形成局域
网络,在护理部下设心理健康教育科,由受过高等护理教育并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学教育专家在该科进行心理护理理论、方法的深入研究,制定心理护理的模式及评价方法,对各科室进行指导及质控,在各病区设立一名心理护理带教,由受过专门心理护理培训的本科学历的护士担任负责本病房心理护理的管理。(2)将心理护理相关课程纳入中等、高等继续教育各层次护理教育中。心理护理应渗透到每位临床责任护士日常工作中去,责任护士应与专职护士一起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2 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
2.1 影响 生物医学模式长期影响医疗服务系统,使护理工作者只重视与躯体疾病有关的生理变化,与躯体疾病有密切关系的心理社会因素和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反应却往往被忽视。
2.2 建议 护理理论家Watsan等认为[1],护理的目标是帮助病人达到身体、心理及心灵更高程度的协调,而目标的达到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过程及关怀表达,病人感受的关怀越深,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就越高,要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2.2.1 住院病人对护理人员心理护理评价 病人认为某些表达性护理行为,如护士的善良、温和、周到,对病人的尊重等行为具有很高程度的心理护理,有时护士虽然在病人身旁边,但态度淡漠、情感上与病人距离甚远,因而病人不能感受到心理上的关怀,因而护士怎么做,较做什么可能更为重要。另外,准时发药、护理技术熟练这些工具性行为为病人能够接受良好的心理护理奠定了基础。护士进行护理时的态度是病人更加关注,更加敏感和看重的部分,可以说表达性行为和工具性行为的关怀性并无绝对的先后之分,而二者的有机结合,方能给病人以最大限度的关怀。
2.2.2 护士和病人对心理护理评价的比较 对某些心理护理的评价,护士与病人的观点较为一致,护士认为重视病人、尊重病人、耐心倾听其想法等行为对病人具有最高程度的心理关怀,表明护士开始注重对病人社会心理方面的护理,至少具备了这样的意识,这与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人员学习现代护理理论,具备了现代护理理念,更加重视了护理服务中的对象-病人本身有关,也可解释为护士认为护理技术熟练是理所当然的,因而更注重运用心理方面的护理行为去实施对病人的关怀。
参考文献
[1]楊英华. 护理管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28 - 129.
[2] 张连荣,池金凤.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 124- 125
【社会心理因素】推荐阅读:
心理因素与声乐教学论文09-19
威胁员工心理健康的因素09-24
矿工安全心理因素与煤矿安全生产06-05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10-21
社会环境因素体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06-11
社会心理活动总结07-18
社会心理学从众心理12-03
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11-03
微博里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11-11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