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未成年人教育计划(通用10篇)
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计划切实抓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全面改善和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一是要教育引导职工、居民重视对子女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和道德培养,支持子女参与道德实践活动。
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经常性、社会性青少年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三是高度重视对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
四是积极为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深入挖掘我区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的潜在资源,通过广泛宣传和组织参观,激发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组织未成年人参观企业、单位增强未成年人的奋斗思想。
我们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的摸底调查,做到情况详实,管理规范。定期对社区的情况进行核实。同时,结合园区环境工作纵深开展,我们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大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步伐,创造适合未成年人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新建书屋、卫生站、远程教育站点等工程,通过这些文化信息平台,一是可以给未成年人提供不断学习,充实文化素质,吸取“精神食量”的机会,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二是通过现代信息应用平台,可以加大对未成年人的生存技能培训教育,使其能有
所学、有所做、有所用,更好的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三是积极开展扶贫解困和“一对一”帮扶活动,对贫困家庭及未成年人给予一定的国家政策性保障和帮扶,让其对社会生活充满自信心,更多、更好的帮助他们走出一时的困境,鼓励他们勇于创造更好的生活。四是积极发挥共青团、妇代会、治保会等职能机构作用,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员的优良作风,定期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同时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教育工作,开展法律课堂进企业活动,并通过一系列国家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未成年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妇代会也及时的对未成年人给予了关心关爱帮扶,组织留守儿童进行文化知识培训、生产生活技能知识教育。
总之,社区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调查研究之风,及时发现总结推广未成年人教育协调工作典型和经验,积极探索新时期新阶段未成年人教育协调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从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着手,采取有力措施,开拓创新,狠抓落实。
龙西社区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从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孟建柱在2014年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上总结道:“10年来, 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初步确立, 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机构和队伍得到加强, 社会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 取得了很好的监管教育帮扶效果。”[1]多年来, 广西崇左市和全国一道共同积极探索, 积累了大量的社区矫正工作经验, 特别是2012年该地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的“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年”活动, 使该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促进该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 广西崇左市社区矫正工作并未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 仍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 尤其是没有建立适合未成年人教育矫治的工作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社区矫正制度的重要决定。秦宜智同志在2014年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着重提出了:“拟推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等部委出台加强专门教育的政策文件, 进一步加强对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矫治工作。”[2]的特殊要求。可见, 建立科学规范的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体系对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发展刻不容缓。同时, 这也应成为广西崇左市社区矫正工作的首要任务。
2 广西崇左市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困境
2.1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标准的统一化困境
经调查, 广西崇左市制定了《崇左市社区矫正工作制度》、《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图》和《社区矫正档案》, 注重对社区矫正工作制度的完善以及流程的规范。但在这些规章制度当中, 未能将未成年人视为特殊保护群体同成年人教育矫治区分开来, 形成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机制。广西崇左市确立扶绥县为“社区矫正规范年”试点单位, 突出了该县的示范作用, 但在具体的经验改进、分享和借鉴方面未能及时给出具体的指导和推广, 以强化该地区以点带面的能效。为了提升该地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该地曾组织司法行政人员到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进行“五项活动”专题培训, 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但是仍缺少对从业人员的日常化和系统化培训, 对于从业人员的上岗考核和中期考核也缺少量化指标。
2.2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目标的个体化困境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教育与管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及行为进行矫治, 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 促进未成年人再社会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广西崇左市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对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和管理。到目前为止, 该地区的管理工作已初成体系, 如该地区施行的分级管理与考核奖惩制度都已成功纳入其管理模式当中。对于矫正对象的教育工作, 该地也进行过多种尝试, 如崇左市中级人民法院到各地讲解法律法规并通过激励等手段促进矫正对象的思想转变。但该地区仍然忽略了对矫正对象, 尤其是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矫正群体的针对性教育和人性化教育, 使教育目标的实现受到影响。除此之外,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的目标还要能够培养社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 这一方面的工作也有待加强。
2.3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手段的信息化困境
广西崇左市按照《关于全面做好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 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促进该地区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外, 该地区还针对地方实际, 推出了现代化社区矫正工作手机定位系统——“司法E通”——并将该系统应用到凭祥县、龙州县、宁明县、大新县和天等县的实际工作当中, 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督。但该地区的其他社区矫正工作, 尤其是教育矫治对象教育工作的信息化潜力有待挖掘, 相关宣传活动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有待提高。除此之外, 该地区的信息化应用范围比较局限, 未能形成良好的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服务网络, 使教育矫治手段的信息化水平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3 广西崇左市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模式创新
3.1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标准统一化
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出台独立的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法律。作为市 (县) 级地区, 要认真领悟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精神, 充分重视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以该地司法行政机关为主导, 建立法定的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项目, 通过项目保障为该项工作争取更多的资源。尝试将工作经验同现有的社区矫正法律法规相结合, 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规范。同时, 完善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施行的监督体系, 确保相关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相关工作落到实处。除此之外, 要搭建市内各县的工作交流平台, 通过指导促进各县相互示范, 共同进步。
3.2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主体全民化
目前, 广西崇左市的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主体主要为该地区的司法行政部门。教育矫治主体范围的限制大大影响了其工作效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 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3]因此, 在此项工作中也应充分团结全体公民的力量, 以凝聚当地政府、社会团体、个体家庭、志愿者等组织和个人的教育矫治合力, 同时培养全体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增强其法律意识。有关部门要以宣传为主导, 结合交流、互助等方式, 消除公众对教育矫治对象的歧视与误解, 解除教育矫治对象的心理障碍和隔阂, 营造和谐友善的社区助人氛围。
3.3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服务人性化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的过程强调改造性和恢复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教育矫治不仅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惩罚, 更加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因此,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矫治理念, 在管理中融入服务, 在教育中融入关怀。有针对性的建立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动态档案, 全面记录教育矫治对象的实际情况, 包括其家庭经济、社会关系、教育水平等方面的状况, 动态掌握教育矫治对象的心理及行为变化并结合未成年人教育规律为矫治对象提供相应的服务与帮助。应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成立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专职机构, 建立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帮扶机制, 设立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专职人员。
3.4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手段信息化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手段信息化应用于教育矫治工作者和教育矫治对象两个方面。一方面, 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对教育矫治工作者进行常态化培训和阶段性评估, 以此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保证其工作完成质量。另一方面, 可通过电脑网络和移动终端对教育矫治对象进行教育矫治。如:通过订阅系统推送教育信息和服务信息;通过学习系统检测学习成果和思想动态;通过社交系统开设网上诊所, 实现在线疑难解答等。除此之外, 应建立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专业网站, 以此加强该地区同外界的交流与联系。如:分享示范性案例;互换工作学习心得;讨论重难点矫治对象教育措施等。
据统计, 2013年广西崇左市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为约为7.6%, 约低于前三年平均犯罪率的8.73%。虽然该项指标呈下降趋势, 但是, 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依旧高, 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仍然严峻。课题组抽取了1500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对象,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 10.6%的人表示身边出现过未成年人犯罪情况, 其中, 大部分家庭环境比较差、所受教育程度较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大。近年来, 广西崇左市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做出了众多有益探索, 不仅加强了百姓对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的认识和支持 (在调查范围内, 79.5%的人对崇左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有基本认识;65.7%对崇左市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表示赞同, 并能够接受配合;45.2%的人对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效果持认同态度。) , 也对该地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创新意义重大。但仍然存在着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标准统一化、目标个体化以及手段信息化的重重困境。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提出了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标准统一化、主体全民化、服务人性化和手段信息化的对策与建议。希望以此为契机, 抛砖引玉, 为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摘要:制度创新是保障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作为社区矫正的重点和难点为司法制度创新和改革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教育矫治
参考文献
[1]孟建柱.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高教育矫正工作水平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G/OL].http://www.legalinfo.gov.cn/index/content/2014-05/27/content_5553163.ht m, 2014-05-27.
[2]秦宜智.2014年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全体会议讲话[G/OL].http://www.ccyl.org.cn/documents/ccylspeech/201404/t20140422_688411.htm, 2014-04-03.
关键词:开放 ;社区资源 ;让未成年人; 健康成长;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背景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群体。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来抓。总体上看,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他们热爱祖国、积极向上。但也应当看到,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的教育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未成年人的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希望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隶属于西三旗街道的社区教育培训中心2001年成立,是经海淀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社区教育事业单位。其宗旨是为社区成员提供个人终身参与有组织学习的机会,提高社区的人口素质,推进社区的文明、和谐与进步。在社区教育工作中,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对社区未成年人引导与教育上,发挥其教育的服务功能,以集成区域教育资源为优势,以优质、协调、开放、创新的特色教育为社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搭建了发展创新的优质平台。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
1999年6月,第三次全教会提出:“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社区教育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完善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007年10月,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海淀区教育现代化目标提出:“要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与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
依据上述理论的指导,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有责任把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任务在推进终身教育的进程中完成好、落实好。
(二)事实依据。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已取得显著效果。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方面。有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还有些学校学生作业负担太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另有极个别学校的教师职业道德差,教育学生的方法不当,有的造成严重伤害。
2.家庭教育方面。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上有问题,特别是在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上有偏爱、溺爱行为,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还有些家庭流动或父母离异,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等。
3.社会环境方面。社会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黄、赌、毒等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对未成年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社会上一些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孩子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另外,电视、网络等媒体一些不适合未成年人看的内容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4.对西三旗地区未成年人情况的调查显示。西三旗地区有未成年人7049人,占地区在籍总人口的10.3%。有在校中小学生4765人,占未成年人总数的67%。其中,低保家庭、低保边缘户家庭子女293人,地区流动人口子女达3200人以上。
为了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教育活动中的引导作用,西三旗社区教育培训中心在社区部分未成年中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研了解到:有78%的学生认为现在学校的课业负担太重,现有的教育又不能满足他们学习及个性特长的发展的需求,希望社会上能给他们创造有益于其个性发展及实践创新的条件;有53%的未成年人在外边的网吧上过网,且有些内容确实不适合他们看;有44%的同学很少帮家里做家务,缺少自己料理自己的基本能力;还有28%的同学认为父母离异或父母常出差对他们的帮助教育受到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社区的未成年人十分希望家庭所在的街道、社区或居委会能在寒暑假或节假日为他们组织一些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如科技、文化、艺术或相关学科的教育实践等。
西三旗社区教育培训中心在各种先进理念指导下,针对当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把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任务当作社区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开展了“以德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求知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为社区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发展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实施本课题的具体措施
(一)发展特色,对外开放教育资源,为社区青少年搭建科普舞台。
针对某些学校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我们把街道成立了由辖区的永泰小学、清河四小、育新学校和清河三中为主要对象的各类科普活动小组,在课余时间到西三旗社区教育中心的科普室参加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精美的石膏模型制作、有趣的KD板动物模型加工、各种木拼模型的组合、富有吸引力的气球直升机、空气动力车实验、表面张力船、四驱车表演以及小球走迷宫、观察生态球及动手组装乐高机器人等十余项,为社区的孩子们创造了认识科学、参与制作、掌握技术、了解创造的机会,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到了开发与张扬,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利用社区“模拟少年法庭”这一法制教育基地,对社区未成年人进行生动有效的法制教育。
如何提高青少年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是教育系统和司法系统不断探究的问题。为了加强地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2001年西三旗街道就与海淀区人民法院共同建立了“西三旗社区少年与家庭法制教育基地”,并开展了一系列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002年西三旗街道组织了为期3天的“青少年法制知识教育夏令营”,来自社区的31个居委会的70多名中小学生非常认真地听法官妈妈尚秀云讲法制课,而后组织孩子们到位于大兴区的少管所开展“手拉手”活动。社区的青少年亲自与同龄的少年犯交流,通过交流他们了解到:其实进了少管所的孩子们并不是天生的坏孩子,只是因为不学法、不懂法,缺少守法意识,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近几年,西三旗街道每年都利用寒暑假,组织“法制与科技”、“法律、军事、科技”等为主题的夏令营。少年看的专心,听的认真。西三旗社区教育培训中心充分利用街道投资建设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模拟少年法庭”这一特有的教育资源,配合司法等部门对地区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切实推进了地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建北京一流的数字化图书馆,为社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空间。
为了减少营业性互联网和电子游戏厅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西三旗街道投资270万元建成了首都图书馆西三旗分馆,为社区居民上网学习、读书看报创造温馨优美的环境,特别是为社区青少年免费开辟“网上乐园”健康教育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在1200m2电子阅览区有130台电脑供孩子们上网学习,获取信息。我们利用寒暑假举办适合青少年的电脑培训班,请专职计算机老师为他们讲课,引导学生把互联网作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培养创造力的工具,增强孩子们在网络面前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些做法大大减少了电视及网络媒体不适合未成年人看的黄色内容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影响,净化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四)以体验教育为出发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體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学校、家庭、社区共同配合,根据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教育实践活动,适时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环保教育及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组织孩子们在自己的小区开展“认养绿地”活动,清除草坪垃圾,并组织参观清河污水处理站,增强未成年人的环保意识;还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禁毒教育,通过宣传图片及案例资料,让孩子们了解禁毒的重要性。
(五)满足未成年人求知欲望,展示学生才艺特长。
我们还根据社区未成年的要求,在学前儿童中,举办0—3岁亲子教育,开设4—6岁儿童的珠心算、手指算及识字班等早期智力开发教育,在青少年中开办了剑桥少儿英语预备级、一、二、三级培训班,创意作文和奥数班;同时开办了各类艺术兴趣班,如儿童画、少儿书法、钢琴、电子琴、吉它、二胡、古筝、舞蹈及青少年京剧班,为他们创造一个求知向上的机会,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才艺的平台,营造了健康成长的氛围。
(六)关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体现党和政府的关爱。
党的十七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遵照这一精神,西三旗街道把更多的关爱投入到300多名低保家庭、低保边缘户家庭子女和多达3000余人之多的外来务工子弟中。积极主动面向弱势群体子女开展校外教育。街道成立了“阳光假日工程青少年科教活动站”,为地区特困家庭子女捐赠电脑,利用节假日为他们普及计算机知识,免费为他们开展网络电子图书阅览,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常年为他们举办写作、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的辅导,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家庭所不能给予的学习条件。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关爱,不但营造了和谐的育人环境,而且为构建和谐社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施本课题研究的成绩与效果
近几年,在开展社区教育与未成年人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由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社区教育与未成年人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孩子们取得的优异成绩为北京市、为海淀区,同时也为西三旗地区争了光、添了彩。另外,西三旗社区教育培训中心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被团市委、市科协、市妇联、市文明办及市民政局联合授予“百万家庭上网工程数字家园”称号。
五、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未来的战略工程。西三旗教育中心近几年在社区教育与未成年人教育的研究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切困惑与问题。
第一,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合力不够,相互间的沟通及反馈有待加强。
第二,对社区未成年人实施的精品项目有待加强,为未成年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教育服务应该更加多样化,内容应更加贴近青少年的需求。
第三,实践及研究中的理论支持不够,希望有更先进的理念或更多更好的经验提供研究者,以利于更好的发展创新。
今后,在社区教育与未成年人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中,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发展、创新。按照中共中央对未成年教育的要求,重点在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要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增强未成年人教育的时代感,认真研究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结合地区未成年人教育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努力为社区青少年搭建素质教育、健康成长及发展创新的平台,让他们的禀赋与潜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开发,让社区未成年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他们的课余时间也能得到展示与张扬。让社区青少年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辉煌!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发展的终极动力。未成年的发展时刻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在家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一个孩子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同关心。可以说这是件好事,可是过分溺爱又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如今,未成年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上网成瘾,溺爱成性。针对这些问题,我社区特意开展活动,加强对未成年的教育。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未成年的教育,是一件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大事。今年,社区要抓好对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主要工作计划】
一、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对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的统筹和管理。
社区教育工作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工作力度。实现对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的有效统筹和管理。
1、抓组织网络。建立社区教育小组,有效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形成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组织网络。
2、将青少年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共建的一项重要内容,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灵活有效地开展青少年教育。
二、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努力拓展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工作领域。青少年社区教育是一项基础工程,必须加大宣传,扩大舆论影响,才能让全社会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实现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社会化。
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内容、方式及效果,及时宣传报道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和典型事迹,让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社区教育。
2、开展活动,扩大影响。活动是开展工作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社区应利用暑期活动的时机,开展“小手拉大手,德育树新风”“争做守法好少年”、“友好交往,诚实做人”、“(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学子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加强自我保护,减少意外伤害”、“加强防范,远离毒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等一系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习惯。
3、总结交流,推广成果。探讨社区教育工作中共性和个性问题,互相启发、借鉴,推动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不断提高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综合性工作,多年的实践证明,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综合效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开展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活动,才能使社区教育常抓常新、不断发展。
1、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常识,并可以通过举办放映法制电影、录像片、组织法制图片展、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以及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社区学法”等活动,加强青少年社区教育,努力
构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防线。
2、拓展领域,积极创建青少年社区教育新阵地。建立社区学校,做到有牌子、有教室、有教师、有教材、有上墙制度、有授课记录。做到青少年社区教育正常化、规范化。
3、以德育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社区教育要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发挥社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社会课堂作用。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激励广大社区青少年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发展,为全面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街道办事处关工委关于未成年人维权工作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中,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完善制度,进一步细化措施,进一步贴近社区老人,为我社区的未成年人依法维权,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制定未成年人维权保护工作计划如下:
一、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未成年人,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1、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社区市民教育学校利用寒暑假的有利时间在未成年人中组织开展“八荣八耻”、“党在我心中”、“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家乡”、“红色之旅”等一系列主题教育,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2、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体验教育。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公民道德宣传日”,组织好面向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法制宣教工作
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线,充分利用好“5.30世界无烟日”、“6.26国际禁毒日”、申奥成功纪念日、“12.1世界艾滋病日”、“12.4法制宣传周”等纪念日,开展大规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并有效整合资源,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综合运用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法制宣传教育的载体,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在全社会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切实维护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认真实施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和《环境保护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和打假维权进校园活动,提高青少年维权意识,建立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和心理援助,不断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抓好青少年文明上网、艾滋病预防、远离毒品、青春自护等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1、扎实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服务和管理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有效途径。启动全区闲散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工作,努力做到底数清、数字准,根据摸底调查情况,建立重点服务对象数据库,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预防工作奠定基础。协助社区建立一支由共青团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团体、离退休老同志、社会热心人士参加的专兼职结合的工作者队伍,根据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特点开展面对面、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积极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
2、积极参与社区综合整治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黄、赌、毒等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丑恶现象和行为,不断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XX街道XX社区居委会
帮扶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阳台山社区通过不断深化加强制度建设、阵地建设、载体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公益事业建设,为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创造有利社会条件。现将今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社区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针对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育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目标任务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中华传统美德、中
国革命传统和中国历史教育,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史和近代以来民族的深重灾难,以及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进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从确定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 爱国守法、明礼成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倡导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未成年人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2012年) 第15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第16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然而八小时的教育学习时间、八小时的社区服务时间, 相对于一个月来说八小时的“底线时间”规定是否合理?同时有调查显示:海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从1992到2006年底止累计收押近1000名未成年犯。其中文盲、半文盲占在押犯总数的3.71%,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5.4%,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49.12%, 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约占1/2。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1700多名未成年犯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1600多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广东省对近几年在押未成年犯的调查发现, 每年约有85%以上的未成年犯在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前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山东省少管所有调查显示, 在收押的未成年犯当中辍学学生占了70%以上。
那么, 排除正常的矫正时间,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当中能做些什么?会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针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比例较高的现象, 我们对未成年犯或未成年社区矫服刑人员, 该如何进行矫正?仅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社区内的教育矫正能否达到社区矫正的目标?若不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这样的矫正方法是否符合“政府主导推动, 社会多方参与”的矫正格局?《实施办法》中关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特殊规定”的相关条款也未能给出答案。笔者做出假设:能否让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并且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把学校教育引入我国社区矫正体系, 使“刑罚权”与“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相结合, 使“限制自由”与“享受自由”相结合。这就是笔者所提出的———教育矫正新模式。本文将从国内外实践、理论、法律、新模式具体框架建构依据等四大方面来论证教育矫正新模式的可行性。
二、教育矫正新模式的含义
文中所指的新模式主要是在结合上海市社区矫正实践情况基础上所提出的, 具体是指: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所实施的社区矫正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 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学校继续接受文化技术学习、矫治不良思想与行为的教育矫正模式。新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一) 对象:
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1.年满14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2.进入分级矫正阶段后才能在学校接受教育 (3个月的初期矫正阶段,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在社区内接受矫正) ;3.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在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二) 执行主体:
1.社区矫正执行小组 (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 ;2.学校帮教小组 (校长、教导主任、政教组组长、班主任等组成) 。
(三) 领导小组:
在执行主体之上设立区县级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领导小组 (隶属于区县级政府) , 受市级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领导小组领导 (隶属于市政府) 。
(四) 新颖性:
新模式是把社区矫正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笔者推崇的方式分为三部分:1.周一至周五,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2.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集中、个别、心理、劳动教育等的时间应多集中与周六、周日 (内容围绕法制、心理、社会功能教育三大模块展开) 。3.对社区矫正及学校教育具体时间的安排与调动由矫正领导小组决定。
三、把学校教育引入我国社区矫正体系的实践依据
(一) 上海市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及不足
从2012年上海市委政法委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至今, 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推动, 社团自主运作, 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同时构建了包括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心理矫正、公益劳动、帮困解难等五个板块的基本工作内容, 建立健全了有关规章制度, 总体实现了社区矫正的规范运作。然而其所构建的社区矫正工作尚存很多有待完善的部分, 关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出台的《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 其第10条指出:在3个月的初期矫正阶段, 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第11条指出: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满3个月后进入分级矫正阶段。分级矫正阶段分为一级矫正、二级矫正与三级矫正等3种矫正级别。初次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其中在一级矫正中, 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每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不少于1次;有劳动能力的, 每月必须完成不少于10小时的公益劳动。在二级矫正中, 社区服刑人员每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每两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不少于1次;有劳动能力的, 每月应参加不少于10小时的公益劳动。在三级矫正阶段中, 社区服刑人员每季度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社区服刑人员可不参加除心理健康教育以外的集中教育;经司法所 (科) 同意, 社区服刑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公益劳动场所, 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10小时。纵观《规定》我们不难发现, 不管是集中、个别、劳动教育时间, 抑或三种教育时间之和。它们与社区矫正非监禁时间相比, 都显得微乎其微。而这正好给学校教育引入社区矫正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时间因素。
200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规定了矫正工作的基本内容:将矫正工作整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初期矫正阶段、分级矫正阶段和期满宣告阶段, 针对处于分级矫正阶段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矫正内容。在初级阶段要注重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在分级矫正阶段除应加强日常管理外, 要注重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以模块教育为基础, 围绕法制、心理、社会功能教育三大模块展开。在期满宣告阶段应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形势、政策等方面内容的回归教育。社会功能教育模块中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对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 应当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 帮助并督促其完成义务教育;对已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 可以鼓励其通过自学或其他方式, 参加高中 (中专) 、高等教育和其他各种文化教育的自学考试, 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然而《意见》中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定却存在以下三处明显的缺陷, 从而使该规定的现实效果大打折扣。1.与有关部门联系的执行主体没有规定;2.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在社区矫正期间内还是之后;3.“鼓励”一词不当。很难想象受到过刑罚处罚的未成年人能够凭一己之力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或高等教育。在实践当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一些社工探索与相关学校建立联系, 给符合特定条件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学习机会。有学者指出:教育矫正质量是检验社区矫正工作效果的首要标准, 是社区矫正工作的生命力所在。笔者认为:将中学教育纳入到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体系中, 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矫正的教育作用。使社区矫正中的教育矫正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必定能够更好地实现社区矫正的目标。
(二) 美国社区教育矫正与学校教育的成功结合
美国社区矫正中也真实出现了把学校教育纳入矫正体系的实践措施。如:学校型缓刑。帕特里克·格里芬等人指出:“近年来, 这个国家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少年缓刑官们正在离开传统的地区, 正在走进中学、初中和高中的建筑内———在学校内监督他们负责的缓刑犯。”在缓判官的监督下, 少年缓刑犯能够更好地到学校上学增加他们在学校中获得学业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姚建龙.未成年犯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 路[J].青年研究, 2007年第6期.
[2]朱久伟, 姚建龙.上海市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理论与实践[J].法律教育出版社, 2012.
[3]朱久伟, 李光勇.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个性化教育矫正的理论与实践[M].法律教育出版社, 2012.
[4][中]王珏、王平、[加]杨诚.中加社区矫正概览[M].法律出版社, 2008.
[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区矫正比较研究 (上)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区矫正比较研究 (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孙立平.社会学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8]张筱薇.比较外国犯罪学[M].百家出版社1996.
[9]刘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
关键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中图分类号:D92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027-01
一、情况简介
2005年1月,社区矫正试点范围扩大到湖北等12个省市,在湖北省内,6个城市率先进行社区矫正试点。宜昌市万寿桥街办被列入试点名单。万寿桥街办是宜昌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共有居民14499户共40158人,是宜昌城区人口最密集的街办之一。在社区之中,矫正工作者们对其实施的矫正项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合监管教育
万寿桥街办最初确定的七名社区矫正对象中年龄最小的尚未满16岁,因犯抢劫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法院令其在万寿桥街办张家店社区进行社区矫正。社区的矫正工作者与其原来就读的学校协商,让学校能够保留其学籍,使他能够继续学业并进行监管,同时与社区保持联系。很多社区居民主动地加入到矫正工作中来,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协助矫正工作者的工作。
(二)实施思想教育
社区的矫正工作者们针对其特殊情况,与未成年矫正对象建立坦诚关系,在矫正过程中表现出友好、平等,并给予其应有的尊重。
(三)参加劳动实践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
在矫正过程中,社区的矫正工作者们让他们参加到社区及公益部门的工作中去,通过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义务性的体力劳动,同時在劳动中也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们的社会公德心和爱心也得到极大的增强。
(四)进行技能培训
在万寿桥街办试点中,矫正工作者首先通过向民政部门的申请,在他们的协助下,将家境不好的矫正对象的家庭纳入低保体系中。其次,矫正工作者邀请相关的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和其他的一些社会团体,为他们组织进行计算机应用、护理、数控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五)法律知识的讲解
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往往与他们的素质不高、法律知识的匮乏有着密切的联系。矫正工作者在深刻了解这一情况之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来增强他们的法律知识。
二、对宜昌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评价
(一)法律效果。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是行刑多样化和轻刑化的具体实施,其在社区内开展,减轻了监禁刑对罪犯尤其是未成年罪犯的“标签”色彩,符合轻刑化的世界趋势。
(二)经济效果。社区矫正的适用成本要远远低于传统监禁刑,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在万寿桥街办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没有警戒设备及警戒人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社会效果。在宜昌市的试点工作刚刚开展之初,社区民众从最初的不理解不接受到现在的认同,态度上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但是随着矫正工作的不断进行,民众开始积极的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
(四)改造效果。据司法部基层工作司的统计材料反映,全国试点地区的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被控制在1%—2%的幅度内。在万寿桥街办的试点过程中,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最开始接受矫正的那名少年已经顺利的在一家单位找到工作岗位,在工作中表现积极出色同样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赞赏。
三、不足之处
(一)矫正项目缺乏系统化。在该试点的工作中,矫正工作者们并没有制定一个分阶段、有步骤的计划,并且缺乏一个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不利于矫正项目的深入开展,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缺乏对专业的心理分析与矫正的引入。据我们在该试点的了解,矫正工作者中缺乏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青少年的生理发展走向成熟,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但是分析、判断、辨别能里尚不完备,其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理智等方面均不成熟。如果引入了专业的心理分析与矫正,这样就能针对不同的矫正对象制定不同的矫正计划,使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得到彻底的矫正。
(三)矫正工作者的素质亟待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不仅要熟知相关法律知识,还要能将犯罪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对罪犯的矫治,对症下药,促进犯罪人的转变。
(四)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在我们的调查之中,该试点工作对于他们的矫正工作的每一阶段和整体都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只有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才能明确在一阶段工作目标的具体施行。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工作还仅仅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应该对于在每一个阶段学到的经验进行总结,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更好的预防,对已经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爱,对他们的权益给予更多的保障。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洋.22名罪犯“回家服刑”[N].三峡晚报.2005,5,11.
[2]吕新建.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河北科学.,2008,3.
一、加强组织领,确实提供组织保障
社区每年都把未成年人教育列入社区工作计划,并成立了未成年人教育成长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按小组划片,落实了责任,进行了党员“一对一”帮扶,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以宣传和法制为重点,积极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工作
1、未成年的健康成长除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心教育外,社区也是一块重要阵地,社区在办用房紧张的情况下重视阵地建设,设立了“关爱下一代成长办公室”“社区阅览室”等未成年人文体活动空间。
2、配合公安、司法、计生等各部门组织开展好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好各种宣传资料。组织社区老年人文娱队,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反对邪教”“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等活动宣传,邀请了县电影院到体育场放了两场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大片,深受群众喜爱,使未成年人在耳闻目瞩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三、抓好重点、切实为未成年人多办实事。
针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社区采取“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解决”的工作方法,尽力为未成年人多办实事,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如:1.社区在结合民政局的“春荒”行动中,给社区孤儿饶盺颖及时送去了生活、学习补助;2.孤儿梁乐因家中贫困放弃学习,在“清华同方”电脑城打工,用每个月的工资支持哥哥梁峰圆“大学梦”,现居住外公家,社区在得知这一事情后,主动帮助兄弟俩人办理廉租房摇号和申请租赁补贴的各种申请手续,事后兄弟俩都表示要努力学习、工作回报国家;3.留守儿童是社区重点关爱对象,残疾夫妻辛光明长年在外打工,儿子在家跟随年迈的母亲,社区不仅为其家庭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还上门为其办理了医保等,使他受到应有的关爱。
xx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
我们凤祥社区现有居民户人,有所学校、所幼儿园,共有教职工人,在校学生多人。社区有工作人员名、爱心群众多名。几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依托社区较为完善的功能场所、爱心群众等育人资源,加强与学校的共建共育、与家庭的沟通联系,自觉承载社会教育责任,积极延伸学校教育链条,努力链接家庭教育环节,营造出了全方位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和帮助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一、构筑载体,拓宽社区教育渠道
开展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有相应的育人载体作保障。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努力,我们辟建出了富有社区特色的育人渠道。
一是着眼家教水平提高,共同创办社区家长学校。我们针对学生家长职业成份复杂、缺乏正确教育孩子方法的实际,与区一小学联系创办了大庆第一所社区家长学校,聘请知名老教育工作者邹玉书担任学校顾问,传授包括平等交流、习惯培养等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方法,并定期交流研讨,使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明显提高。家长孟凡学,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无计可施,通过家长学校学习,她变更多批评指责为更多赏识鼓励,使孩子消除了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大幅提高。几年来,我们已培训家长多人次,有人被评为省、市级好家长。
二是着眼理想信念树立,共同开设教育辅导站。根据一些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模糊、生活境遇坎坷的实际,我们成立了社区教育辅导站,组织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担任义务辅导员,组建了理想信念引导组、“问题”娃娃帮教组、贫困娃娃帮扶组,定期为他们讲革命故事、忆创业历史、谈人生价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做“问题”娃娃的思想引导工作,纠正他们的认识偏差;积极帮助贫困娃娃解决实际困难、度过生活难关。中学生李丹以前一直想的是考大学出国,“五爱”意识淡薄,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她明确了学习目的,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很快就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像李丹一样,其他多名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在老人们的帮助下,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也都发生了根本转变。
三是着眼意志品质磨砺,共同辟建农事体验基地。针对未成年人多为家中“独苗”,受宠爱有加、受挫折不足的实际,我们积极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联系,辟建了农事体验基地。每逢假期和农忙时节,都组织学生到基地劳动,体验农村生活。今年,我们先后组织多名学生,到体验基地耕种农田多亩、植树多棵、育蔬菜秧苗多株。经过锻炼,孩子们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砺和增强。一位家长感慨地说:“以前,孩子干点活就喊累,连自己的袜子都不愿洗,经过锻炼,也愿做家务了。”
二、丰富活动,突出社区教育针对性
参加社区活动是未成年人接受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社区特点,认真设计和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一是围绕增强主人意识,开展公益活动。我们把社区内的凤二路辟建为“红领巾一条街”,由区一小学少先队负责这条路的卫生清洁和绿化管理。还在居住老年人较多、楼道卫生较差的个单元开展了“青年文明楼道”创建活动,由十九中学的团员青年每周到共建楼道捡拾垃圾、清除张贴。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改善了那里的卫生环境,而且使同学们体会到了环卫工人的辛苦,增强了公益意识和主人意识。
二是围绕培养传统美德,开展关爱行动。以“雷锋精神在社区扎根,雷锋行动在社区闪光”为主题,组建社区送欢乐和送温暖小分队,利用节假日,为名残疾人和名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表演节目,使他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尊老爱老、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也逐渐在孩子们心理扎下了根。队员刘小峰,看到班级残疾学生宋小丽腿脚不灵便,就主动陪伴她一起上下学,解除了宋小丽父母的担忧。
三是围绕激发爱乡情感,开展感受活动。我们积极与驻区大企业生产车间、万宝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大项目基地联系,利用节假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游家乡,看变化”参观活动,以此加深孩子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一位中学生在观后感中写到:“现代的龙凤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繁荣了这片沃土,作为未来的龙凤建设者,我怎能不努力、怎能不作为!”至今,“游家乡、看变化”活动已经开展五年,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未成年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责任感。
三、活化方式,增强社区教育吸引力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关键在于适合“胃口”。几年来,我们积极改进育人方法,坚持给孩子们最需要的,做孩子们最盼望的,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
一是因需施教,给孩子自由学习和特长发挥的空间。我们与辖区学校联合开展了“金!双休日”活动,全天候开放学校
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活动场所。同时开设足球、文艺、手工制作等假日课堂,由有特长的爱心群众担任教师,孩子们完全凭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参加。我们还通过开展“文艺活动大家演、书画技能大家赛、科技制作大家比”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才艺风采,激发参与社区活动热情。目前,我们已开设假日课堂个,多名未成年人参加,许多过去迷恋上网的学生也加入进来。
二是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社区“大家乐”活动,先后组织家庭越野赛、拔河赛、卡拉ok赛等活动余次。作为家庭一员的广大未成年人大多数踊跃参加比赛,有的父母本不想参加,但在孩子们的鼓动下,也加入到活动中来。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活泼爱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身心得到了放松,情趣得到了陶冶。同时也领悟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成功、友谊比竞赛更重要等人生哲理。
三是情景再现,使孩子们在换位思考中改正不足。今年,我们社区居民楼全部安装了可视电话,在小饭桌寄托的一些小学生出于好奇,经常在午休期间,到居民区按门铃玩耍,居民反映强烈。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我们没有采取蹲坑抓人、揪住批评的办法,而是由教育辅导站的老同志主动与他们建立联系,通过开展“你演我,我扮你”生活角色换位游戏,使孩子们体会到了居民的烦恼,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此后,再没有居民反映这一问题。
四、优化环境,营造社区教育良好氛围
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育人环境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牢牢抓在手上。
一是强化监管,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我们积极协调区文化市场稽查队和辖区派出所等单位,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仅今年就清理违法经营的书店和音像制品零售摊点个,没收各类不健康书刊多册、音像制品多盘,清除距学校米以内的营业网吧家、歌舞厅家,消除了不规范经营和不健康文化制品对广大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是强化整治,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我们借助“改树塑”活动开展,坚持把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日确定为“环境清洁日”,发动居民家家行动、人人动手,集中清理家庭和社区内的垃圾、杂物、小广告,清除卫生死角,美化家庭环境,净化小区卫生。同时,积极协调环保局等部门,加大对辖区饮食娱乐场所噪声和油烟污染治理力度,为孩子们营造出了一个安静、清洁的居住环境。社区年被评为××ד十佳绿色社区”。
【社区未成年人教育计划】推荐阅读: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总结06-01
社区未成年人总结07-12
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09-28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10-22
流浪未成年人教育帮扶工作汇报06-23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总结07-22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11-02
中小学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活动月工作方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