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思想中推进组织工作

2024-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组织工作(精选10篇)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组织工作 篇1

第一,要有敢于置疑、敢于创新的勇气。我们要解放思想,就要有敢于置疑权威,敢于尝试新事物、新方法,敢于创新的勇气,不要因循守旧,不要教条主义,而是要在党内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大力营造鼓励探索、支持

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和氛围,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坚持锐意改革、奋勇创新,自觉反对不求进取、得过且过,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断保持和增强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

第二,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解放思想要以与时俱进为使命。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要使思想不停滞、不僵化,而不仅仅是为了打破原有的格局、放弃原有的权威、破除原有的迷信。只有实现了认识的进步,才算达到了解放思想的目的。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加强学习,既要及时学习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要主动加强对经济、法律、文化、科学等知识的学习,加强业务技能训练,及时更新知识。不学习,自身素质和能力得不到提高,也就失去了解放思想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准备。

第三,要加强调查研究,做到情况清、底数明。解放思想要以实事求是为依据。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找出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深入剖析根源,分清什么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什么是需要改进的,什么是需要摒弃的,解放思想才能真正推进工作,取得实效。

第四,要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解放思想,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要解放思想,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为检验成果的标准。

第五,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组织部门解放思想,就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要通过解放思想解决“会不会发展”、“善不善创新”的问题。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把发展落脚到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来。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组织工作 篇2

1 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理论支撑, 为广大人民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 为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是每一个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党和国家一贯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关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特别是近年来更是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高校教育工作者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从目前来看,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但同时, 大学生的思想也表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调查发现, 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依次为专业学习、就业、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专业之外的知识拓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国际重大事件、恋爱、交友等人际关系问题、社会公平、国家医疗、教育、住房改革、娱乐新闻、新农村建设、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等。大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依次为:个人未来前途问题、负面社会现象、个人感情和人际关系问题、社会生活中多种价值观的冲突问题、信仰问题。这一变化特征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工作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高度重视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创新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

内容创新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结合目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置上, 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教育工作。

一是要坚定不移进行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理论教育。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的政治理论教育, 必须在理论上阐明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而不能走回头路。要通过对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 确保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确保社会主义国家不变色, 中国共产党不变质。

二是要坚定不移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把这一价值取向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追求, 内化为指导自身思想和行为的指南。为此, 教育工作者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坚持不懈地用这一理论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

三是要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加强德育教育。总体来看, 当代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比较高, 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但是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道德失范现象, 如调查发现, 39.3%的学生有“在公共图书上涂写”、“上课接打手机”等行为, 50.2%的人在“公共场所看见小偷扒窃或歹徒行凶”时, 选择了“明哲保身”。这些现象的形成, 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结果, 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缺失, 德育下滑的表现。也是大学生在学习、情感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作用下产生的焦虑感、沉重感影响造成的, 是理论指导的迷茫与社会生存激烈竞争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在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上的表现。因此, 一定要加强德育教育, 目前特别是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结合中, 探求适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四是要加强法制教育。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化、系统化的法制观念教育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是大学生法律素质形成的重要途径。关于“校园犯罪”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上海, 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 占总数的31%, 其中博士生和硕士生占有一定比例。2010年10月发生在西安的“药家鑫事件”中, 作为在校学生的药家鑫仅仅因为害怕自己车号被受害者记住遇到麻烦, 在“当时慌乱, 没有考虑到后果……”的思想斗争中, 对受害人连捅8刀致其死亡。近年来的多个案例表明, 象这种法律意识淡薄、漠视生命的现象在大学生中虽然不是普遍现象, 但也绝不是个别现象, 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十分必要。

3 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 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加快方式方法和途径创新, 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创新课堂教育方式。“填鸭式”的课堂漫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育的传统形式,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学扩招以来,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 动辄七、八十人, 乃至上百人的大堂教学更是各高校的不二选择。这种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固化和放大了“填鸭式”教学的局限性, 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声誉。近年来虽然有了较大的改进, 但是基本理论灌输仍然是基本的教学方式。因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研究为什么要灌输、灌输什么、怎样灌输等问题, 研究如何将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的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使课堂教学由“说教式”、“号召式”向“引导式”“、启发式”转变, 使党的创理论入心入脑, 使人心悦诚服。

二是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 根据要求, 各高校基本上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纳入到了课程教学体系之中, 并在实践教学条件的提供、经费的划拨等方面给予较为充分的保障, 但是如何做好实践教学, 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急需研究的问题。河海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 他们提出让老师们树立实践教学是常态教学的意识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 实践教学的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让学生去想象, 去实践, 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团队精神和公共责任意识, 实现了实践教学系统化与个性化的结合。这一做法, 大大消除了传统实践教学形式的局限性,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极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三是要占领网络高地。网络是大学生了解社会,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之一。在传统信息传播条件下, 大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报纸、电视、广播等可控信息来源, 政府可以对这些载体传递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 将不正确的观点、不恰当的信息去除, 甚至可以直接参与信息的制作过程, 以消除一些信息的负面影响。但是伴随着网络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基本组成部分。网络上的垃圾信息, 特别是黄毒泛滥, 国际互联网链接下的反动政治信息, 对社会经历较少、信息鉴别能力低下的大学生形成了极大危害。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大学生在网上盲目跟帖, 甚至于说一些自己明知不对的话的道德失范现象, 更进一步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式方法和途径。

4 做好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被看作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事情, 而是要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的指导下, 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因素, 形成合力, 共同做好这一工作。

一是高校所有学科都要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任务, 而且要求各专业课程也紧密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 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例如农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就应该把从事农业生产和研究的内容与服务农民, 服务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 鼓励学生下到田间地头,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工程研究学科要把提高工程质量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教育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医学研究学科要把救死扶伤的精神贯穿到理论教学中。只有大学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进而都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才能形成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潜移默化环境, 才能变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教育、理论研究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二是要做好管理育人和服务工作。管理既是教育的前提, 又是教育的手段和结果, 高校所有从事管理的工作者, 都应该既是管理者, 又是教育者。要在管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以教育促进管理, 在教育中结合管理, 以管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管理育人, 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发挥环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长中潜移默化作用。二是要制定和执行符合法律规范、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使学生树立法制意识, 确立遵纪守法观念, 将制度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主行动。三是要通过管理者和服务者的日常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育人, 通过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言谈、态度、举止, 乃至他们的着装和日常行为, 影响和教化学生。

三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核心和本质, 是要做到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高校的基本服务对象是学生, 以人为本, 在高校首先表现为以学生为本, 就是要特别关注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建立平等、互信的良好师生关系。为此, 教师要把大学生当成平等的对象, 使双方能够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进行真实的思想交流, 要在课堂教学活动、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过程中, 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感受到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 真正做好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5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败, 因此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以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能力。

一是要提高思想政治队伍的理论研究水平。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 教师往往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当做政治任务, 而不是作为学术研究, 这导致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力度不够, 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理解释不足, 反映到实际工作过程, 表现为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社会现实, 特别是面对改革开放过程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缺乏解释力, 在教学中则表现为教师课堂上的夸夸其谈和学生听讲的不认真, 灰色的理论难以真正变成学生的思想认识。学术研究的不足, 还使一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满足于对思想政治基本内容的政策性解读, 理论的贫乏导致教学工作难以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近年来, 国家在学科体系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升为一级学科, 为从学术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水平提供了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在此指导下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以学术研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效果。

二是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一般的学科教育不同, 它不仅仅是知识教育, 更是思想教育, 是理想信念教育, 它要求教育者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 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传授马克思主义, 而不是把思想政治课教学等同于一般职业, 作为谋求工资的手段。为此, 一是要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入口关, 将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作为从事这一职业的基本条件,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 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更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提高他们运用基本理论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

三是要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基本组成部分, 他们直接参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对学生日常行为作出基本指导, 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和解释者, 是学校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直接体验者。高校要从制度上解决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问题, 比如辅导员的继续教育、辅导员队伍的良性循环、辅导员队伍的稳定问题等等。

摘要: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系列的难题, 为此, 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以改革创新精神, 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和途径创新, 做好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工作,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冷溶主编: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第227页.

[2]冯秀军等: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 2010 (15) .

[3]侯月蒙: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调查与思考,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8) .

[4]赵金和:试论新形势下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与教育, 2010年 (10) .

[5]王荣德,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思想教育研究, 2005 (6) .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组织工作 篇3

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任务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做到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才能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实效性,使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推进。从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发生情况来看,违纪违法案件仍呈多发态势,大案要案发案率仍然居高不下,违纪违法行为越来越具有隐蔽性;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仍比较突出,官商勾结与民争利、部门利益挤占群众利益、行业特权侵害民众权益等问题比较突出;个别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仍然存在。从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来看,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部署的反腐倡廉任务,涉及领域之多,覆盖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纪检监察机关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很多。上述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必须牢固确立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对于其他建设的重要促进和保障作用,准确把握形势和任务,更好地推进和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最大程度地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和法纪效果的统一,实现反腐倡廉建設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互动双赢。在工作方略上,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自觉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并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各个方面,努力使反腐倡廉目标取向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在反腐倡廉工作措施与经济社会发展举措之间取得平衡,形成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格局。在工作部署上,必须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自觉站在党委政府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和规划,与经济社会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确保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坚持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融入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建设之中,放到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下去思考、谋划和行动,切实做到围绕中心反腐败,防止腐败促发展、惩治腐败保增长。一是要围绕中心不偏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把服务、保障、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第一要务,不断探索和拓宽服务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严格监督检查,加强纠风治乱,优化发展环境,切实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二是要服务大局不犹豫。围绕加强改善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节能减排等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严肃政治纪律,加强行政监察,努力在调整经济结构、搞好节能减排、保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生、改变城乡面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要维护稳定不动摇。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党员干部,严肃惩处影响、干扰甚至破坏改革发展稳定的违纪违法行为。对勇于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而出现失误的同志,只要是一心为公、个人没有以权谋私的,在执行纪律上要坚持宽严相济。以人为本,真正让改革者有前途、干事者有地位、失误者有机会。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表里不一,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决不手软。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必须坚持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继续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不断通过体制机制制度创新解决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一是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在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加强针对性,紧贴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着力解决各个时期党员干部思想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制度性,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教育贯穿于对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等各个环节;突出创新性,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二是提升制度的约束力,在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进一步聚焦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体制改革的关键部位、权力集中的核心环节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建章立制,狠抓执行落实。尤其要加强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新农村建设中惠农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房地产开发、各类招投标、中介机构监管、社保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及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时俱进地推动制度创新。三是强化监督的制衡力。在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部门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规范部门权力运行,保证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顺畅、监督更加有力。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程序规则,规范权力运行流程,保证党员领导干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四是发挥惩治的威慑力,在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内部交易、虚假招标等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案件,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坚持查办案件和源头防范相结合,通过查办案件,惩处腐败分子,严肃党的纪律,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教育。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及时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充分发挥办案在治本方面的建设性作用,更加有效地预防和遏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五是提高方式方法的创新力,在保证反腐倡廉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纪检监察工作领域引进经济管理模式,推行目标管理,防止忙而无绪、劳而功微,始终把握工作主动权。通过突出阶段性重点,确定重点领域、重点方向、重点目标,有目的、按领域、分重点查处案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达到解决一个问题、改变一方局面的目的。六是落实反腐倡廉工作的执行力,在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探索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的与时俱进。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把握全局、执行政策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加强培训。促进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让纪检监察干部紧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抓住经济转型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及时主动将纪检监察工作触角延伸到新领域,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推进民政工作 篇4

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政府胡大勇

为期五天的现代管理高级研修班已经结束。通过培训,我的现代管理知识得到更新。我着重思考了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问题,加之是与民政系统的同志一起学习,我将其与民政工作作了联系,显然,在理论上服务型政府和民政工作很契合,民政工作完全可以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突破口。

一、服务型政府的定义及其与民政工作的契合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服务型政府是“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内容上讲,服务型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的基本权利,重点是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政策体系。同时,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企业和人民群众服务。而民政工作是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核心理念,以“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为核心职责的事业。这与服务型政府理念是完全契合的。

这几年,我们的实践都在突出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并且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核心始终是在公共财政和预算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导向上,在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愿望,在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大力度推进民生工作将其作为公共财政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基本方向之一。

二、加强民政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路径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经济、社会等事务服务,认真履行“人民”政府的宗旨,还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和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坚持公开、公正、合法、透明等原则,解决机构设置、职能交叉等问题,努力把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市场调节、社会监管、依法行政、公共服务等职能上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与发展,有以下途径:一是在政府行政程序上,公开透明,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二是在政府行政机制上,建设创新型政府,努力提高政府的活力和效率。三是在政府行政技术手段上,建设电子型政府,使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并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方式,改变政府与企业、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做到透明化、公共化。四是在政府行政规则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让行政过程在法律和人民的密切监督之下,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提高行政效率。

而具体到民政工作来说,我以为可从以下方向努力。

(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民政工作的核心理念。放眼民政发展史,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民政工作,那就是“亲民、爱民、为民”的工作理念。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都有非常生动贴切的具体指示。温家宝总理也特别强调,民政工作就是为群众利益而做的工作,要关心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做群众的知心人,切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对群众要有深厚的爱,要有真挚的感情,要求民政干部做有心的人、心诚的人、心重的人。对此工作中要始终突出为民解困的主题,把着眼点高度集中到“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上,坚持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发挥 “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这些正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民政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民政部门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民政工作核心理念的认识,把它作为统一广大民政工作者、指导各项工作开展的思想基础,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深化,为加快民政事业发展奠定认识之基,动力之源。

(二)紧紧围绕和谐社会总体目标,找准民政功能定位。民政工作在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排解社会困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石。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政的职责将更加重要,任务将更加繁重,作用将更加突出。从近年来民政职能的变化趋势看,民政工作正在由社会稳定机制向为社会和谐提供重要基础保证的作用转变,由“兜底式”保障的社会救助向适度普惠型的社会公共福利转变;由临时分散救急型的工作模式向整体制度安排和规范管理的目标转变。党和政府对加强民政工作作出了新要求和新部署。不少新提法、新概念日益增多,如发展民间组织、农村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创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者队伍等;不少新要求、新概括在原有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拓展完善,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发展社会福利、完善社会救助、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开展老龄服务等;不少新提升、新任务是将原来民政工作,上升为全党的要求,如流浪儿童关心教育、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等。民政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以上改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找准定位,明确目标,丰富新概念、抢抓新机遇、制定新目标、解决新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再立新功。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组织工作 篇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有号召,群有行动。本人认为,我们妇联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动员、集中、凝聚一切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打造妇女新形象。以下是我市的几点探索与思考:

一、准确定位,新思路引领新农村妇女工作

占农业劳动力60以上的农村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和妇女的创新。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千方百计帮助她们增加收入,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思维、新的举措,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城市带动农村、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宣传、组织、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优势,让她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新农村这一目标任务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奔小康这一时代主题上来。为此,我们确定了“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这一双学双比主题口号,紧贴“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创建新组织,倡扬新风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以实实在在的服务抓好“四新”:

一是推动国策宣传,营造妇女发展新环境。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已颁布11年之久,但在农村,国策意识仍很淡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大国策在农村的宣传力度有利于唤醒广大农村妇女的性别意识、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女性重要性的认知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对女性发展的重视程度,为妇女生活、就业、创业、发展营造和谐、平等的积极环境。今年我市将利用召开妇女工作会议的契机,开展“国策进农家”活动,让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走进广阔天地、深入千家万户,激发广大妇女“男女并驾建设新农村”的豪情壮志。

二是延伸组织触角,创建广泛联谊新载体。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妇女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组织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延伸组织触角,真正做到“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把在城镇探索出的“巾帼团队”、巾帼志愿者这一有效形式,向农村延伸,通过创建女经纪人团队、女能手联谊会等,不断拓展服务广大农村妇女的新载体。

三是加强道德建设,倡导乡风民俗新风尚。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倡导讲文明、树新风、革陋习的现代农村新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们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帮助农村妇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参与中移风易俗,陶冶情操;引导农村妇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全面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四是发挥女性优势,创造和谐美好新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不仅仅是建新房、原创:http:///修新路,只有改变了陋习、提高了素养、开阔了视野的农民,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的生活。妇联有责任引导好、教育好、服务好广大农村妇女,通过广泛开展“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她们在家庭、教育、社交、劳动等方面的特殊优势,营造和谐温馨的亲情、纯洁高尚的友情、宁静安逸的人情,营造安居乐业的人文环境。

二、分类指导,新渠道拓展增收致富新空间

让农民富起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也是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妇联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帮助广大女农民拓宽增收渠道,拓展致富空间,过上富裕生活。我们将坚持分类指导,因人制宜,对有创业能力的人,引导她们自主创业;对有劳动技能的人,促进她们转移致富;对有劳动能力的人,支持她们充分就业,努力形成“个个有技能,人人有工作,家家有产业”的生动局面。今年,我们将深入实施“三万”工程:帮助万名妇女转移创业能致富,万名妇女学习培训会技能,万户家庭科技发家有产业。为她们增收致富寻找门路,打好基础。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组织工作 篇6

摘要:优良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高职院校的优良学风建设往往通过班级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开展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中班级组织及管理的作用和分析,提出了创建优良学风的一些措施和看法。

关键词:班组组织 管理 学风建设

我系积极响应学院的号召,在创建优良学风活动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全系师生积极配合,实施督察晚自习、督察上课出勤、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强化班主任工作、严把考试考风纪律、鼓励专升本、不定期座谈讨论、定期进行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有效推进学风建设的措施。以班集体建设为核心,以评“优良学风班集体”为切入点,提高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良好的学风是增强广大学生成才意识,提高班集体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载体;是严明学习纪律、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法宝。学风建设必须由系部学工与教学密切配合、长期坚持,它其实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应由全体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师生良性互动。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严格纪律,塑造良好学风

2.1 班主任辅导员积极引导学生,加强班级管理,按照“优良学风班”的标准,指导班级开展工作,努力把学生引导到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上来。

2.2 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班级进行综合评定,将其纳入各级、各类评优;严守课堂纪律,加强课堂学习考勤,同时狠抓学生晚自习;对于学习不求上进、违纪者给予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者及时给予严肃处理。对表现突出或进步较大的班级,将其检查结果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的重要依据;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将与学年评选“三好学生”和其它评优挂钩,并适时予以表扬。

2.3 正面激励,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在晨会及学生大会中,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学生学习榜样。我系汽车维修0831班学生夏波获得“国家奖学金”及机电0835班学生刘海燕获得“东方之星奖学金”等都在广大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近几年来,各类学生奖学金在学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学生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争优氛围,使学生学有所比,目标明确。

2.4 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一年级要结合新生教育,围绕专业思想教育,帮助新同学积极转变角色、重新树立目标、努力投入学习;二年级要针对专业课学习,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毕业班要围绕就业工作,着重抓好毕业实习设计、毕业论文等工作,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对大多数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应给予就业心理咨询、就业信息和转变就业观念等指导,使毕业生做好充分的从业准备。同时,根据各学期学习状况,完善学习困难生档案,加强监督力度,指导其优良学风的建立。

2.5 严格考风考纪,端正考试态度,开展考风考纪的宣传教育活动,杜绝作弊。

2.6 教育和引导学生根据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和突出个人特长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理想,主动安排课外学习计划,拓宽知识面,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就业竞争力,积极组织各类科技学术和人文讲座;组织师生座谈会;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多专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或报告会、专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学习经验交流会、师生交流座谈会、主题班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7 各班级、团支部、党支部要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方式,围绕“学风建设”开展活动和组织学习讨论,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各班班干部,尤其是班长和团支书,要增强责任意识,加强上课考勤,积极组织本班同学参与学风建设活动,倡导每一位同学做“优良学风班”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成为班级创建“优良学风班”的倡导者,并在创建和推进过程中承担骨干作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学生党员要从自身抓起,真正在学风建设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倡导党员骨干、学习尖子与学习困难的学生结对帮扶、帮教、帮学。

2.8 抓专升本、促学风。我们通过进一步宣传发动、强化服务等措施,我系学生的专升本氛围更加浓厚。强调教风对学风的重要影响,加强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3.1 任课教师要在建设班级优良学风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去,特别是要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就业和深造的指导等工作,并辅导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兴趣。

3.2 任课教师从严要求学生,认真把好上课关、辅导关、作业关、考试关和成绩关,提高日常测验、出勤率、作业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严格遵守教学纪律和教学规范,严格课堂考勤,维护教学秩序,促进和维护良好的学风。

3.3 我系各个班级根据专业设置班级导师,要求班级导师尽职尽责,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开展课程座谈会、学生讲座,及时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在学习上、专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好解答和辅导工作,在广大学生中受到了好评。

不足及努力方向

4.1 使全体同学都深刻认识到学风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4.2 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还不够明确,学习自觉性不够,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调动和发挥。因此,导致学习主动性差,存在应付式学习,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随意抄袭等不良现象。

4.3 学习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太强。学生中较普遍地存在重视工具性、专业性课程的学习,而忽略知识类、修养类和一般理论性课程学习的问题。学习方法欠佳,学习效率不高等。

总之,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需要全员参与。在我系开展建设优良学风班活动以来,以教风带动学风,以管理促进学风,以服务影响学风,各年级、各班和全体师生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以环境培育学风。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系的学风有了明显的好转,涌现出了许多争创优良学风班的先进班集体。

参考文献: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组织工作 篇7

铁路建设应用BIM技术已经取得成效

一年多来, 铁路BIM技术研发试点应用工作, 在王同军副总工程师的带领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牵头组织, 相关建设、设计、施工和科研单位的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下, 前期所做的工作有进展、有成效。

一是初步兑现了总体规划的计划安排。BIM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蕴含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 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它涉及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等阶段一系列的创新和变革。如此重要的变革, 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及推进计划。2013年4—5月, 中国铁路总公司先后两次召开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推进会议, 确定将BIM技术作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并研究制定了“以铁路工程设计、建设、运营全寿命周期管理为目标, 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 以BIM技术为核心, 建立统一开放的工程信息化平台和应用”的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总体规划及推进计划。目前看, 总体规划及推进计划正在逐步兑现, 有些原定计划任务甚至提前完成。

二是研究应用工作取得了进展。中国铁路总公司加大BIM技术科研课题立项和研究, 已经在数据平台、全寿命周期关键技术和隧道、桥梁、客站等专业确定了多项科研课题, 开展了科研攻关。成立了中国铁路BIM联盟, 为铁路BIM技术研发和应用, 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平台。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依托科研项目, 牵头组织铁路BIM联盟成员单位, 开展了站前、站后多个专业BIM标准研究, 初步建立了铁路BIM标准体系框架。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 在石鼓山隧道实现了设计模型向施工模型的转换, 并开展了三维施工技术交底、4D施工进度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在新白沙沱长江大桥取得了BIM模型数据直接进数控机床的成果, 同时开展了钢梁制作一体化技术、结构数字化预拼装等方面研究。

因此, 从这个发展势头看, 铁路建设领域推行BIM技术有基础、有条件, 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铁路建设推广应用BIM技术势在必行

在铁路建设领域推广应用BIM技术, 是时代的召唤, 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 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一是推广应用BIM技术是实现我国铁路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型企业早已开始采用BIM技术, 已逐步形成标准齐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局面。为了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在《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 确定把BIM作为支撑行业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来重点发展。客观地讲, 我国铁路行业在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 起步较晚, 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所以, 需要认清现状、坚定信心, 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情况, 大力开展自主创新, 加快完善技术体系, 尽快缩小差距, 早日实现与国际接轨。这方面, 南车、北车已经走在了前列, 希望铁路勘察设计、施工企业迎头赶上。

二是推广应用BIM技术是建设数字铁路的必然选择。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十二五”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左右, 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9万km, 线路速度目标值、气候条件等错综复杂, 给铁路运营技术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 为运营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铁路BIM技术承载了铁路构筑物的数据模型, 包含了丰富的设计信息、施工信息, 运营和维护单位依靠这些数据和信息, 作为一种新的手段, 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BIM在铁路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其核心就是数字化、智能化, 通过数据分析、精细利用、资产盘活, 为运营安全、企业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技术保证。所以说, 加快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切实抓好建设模型向运维模型的移交和运用, 是构建数字铁路的必然选择。

三是推广应用BIM技术是提升铁路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大规模铁路建设以来,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 极大地提升了铁路参建各方管理水平。今天, 推广和应用BIM技术, 不是另起炉灶、另辟蹊径, 而是不断丰富完善标准化管理的四个重要支撑手段, 进一步提升铁路建设质量、安全、投资等的管控水平。实践证明, 在设计、施工中推广和应用BIM技术, 能够收到十分明显的效果。例如, 通过BIM技术实施协同、可视化设计, 可以大幅减少设计中的“差、错、漏、碰”, 尤其对一些超高、超常、大跨等复杂工程, 采取BIM技术进行高精度分析、优化和控制, 能够有效发挥其辅助决策作用, 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通过数字化施工技术和手段, 对BIM模型进行任意剖切, 可以将管理的视角延伸到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 甚至具体到每一根钢筋, 真正实现与现场技术、安全、质量管理的紧密衔接, 这些对于强化人、机、料、法、环各要素的控制, 提升现场管控水平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均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铁路建设推广应用BIM技术任重道远

一要澄清模糊认识。思想不统一, 认识不到位, 行动就不会积极。从前期实践看, 在一些同志, 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对推广应用BIM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 有必要澄清。一是看画论。有的同志认为BIM是“花瓶”, 是给领导决策看的, 这种看法主要是没有认识到BIM的大数据承载能力, 没有深刻理解和切身体会到BIM技术对设计、施工、制造和运营企业的重要价值。二是三维论。有的同志认为BIM就是三维动画、就是翻模, 至于翻了有何用处, 不是很清楚。其实质是没有看到BIM是与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的智能应用, 缩小了BIM的内涵和外延。三是壁垒论。有的企业认为, BIM模型过于精细具体, 可能泄露企业核心技术, 不愿意与其他企业共享, 由此造成多次转换。这与当前BIM交付标准不明确、族库建立缓慢等问题密切相关。随着BIM标准体系的建立和BIM技术的深入应用, 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二要强化组织领导。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指导协调, 统一组织推进, 根据铁路BIM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实际情况, 补充完善现行的铁路建设管理制度、规范标准和合同文本等;要积极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 加快国内、国外专业软件的二次开发和成果转化, 尽快形成一套适合铁路建设需求的BIM技术解决方案。中国铁路BIM联盟成员单位特别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要紧紧依托立项科研项目, 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进一步加大承担科研课题研发力度, 严格按照既定的总体规划及推进计划, 切实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 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取得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并认真总结研发及试点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为铁路BIM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三要落实工作责任。各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作为铁路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 肩负着推动铁路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 尤其在铁路BIM技术的推广应用上更应责无旁贷。建设单位应认真落实BIM试点应用的主体责任, 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的统一组织协调下, 坚持以建设项目为依托, 扎实做好BIM试点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推进素质教育 篇8

一、学会赏识学生,给学生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关键是我们能否找到。当我们学会了赏识学生时,我们就能找到其闪光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树立和增强学生的信心。

1.赏识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不是工厂里的产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无所谓好坏,我们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个性,认为这种性格不好,那种性格也不能接受,我们就不可能会找到这些学生的优点、闪光点,也就不可能去赏识这些学生。给学生一点尊重、一点赏识,可使一个不吃棍棒的学生改过自新、认真学习。

2.给学生信心,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信心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一件事失去信心,得过且过,那他将一事无成。学生如果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要么变成特别听话、循规蹈矩的“好”孩子;要么变成特别顽皮、不听劝说、极富反抗性和破坏性的“异端”。然而,今天被当作“坏孩子”的他们明天很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弱者或越轨者。而那些“好”孩子就成了工厂里的产品,任人摆布,根本没有创新意识。反之,如果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给每个学生以信心,学生就能主动学习,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充分利用班会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班会课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阵地,当前素质教育下的班会课应当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会课上来。其一,班会课让班干部主持,让学生充当主角,班主任只作指导;其二,让学生畅所欲言,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其三,由全体学生评选出一周好典型,并提出班上存在哪些问题;其四,班主任总结性发言,对好典型适时表扬,并鼓励大家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对存在问题的提出要对事不对人,并把这些有待于改正的内容作为下周工作重点。

二、充分发挥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班干部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

1.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队伍,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领导模范作用。班级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很好发挥了班干部的作用。班主任应充分授权班干,使之各司其职,并对班干部的工作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必要的协调。班主任的信任与放手能极大调动学生为班集体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从而更好发挥班干部的领导模范作用。

2.轻说教、重身教,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直接榜样作用。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影响学生。因此班主任应注意自身的品行,用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果只注重说理(特别是讲大道理),有些学生根本听不进去,甚至说得越多,反感越强。

3.做好科任教师的配合工作,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由于学生学习多门功课、各科教师对学生可能要求不一甚至矛盾,这就需要班主任认真配合各科教师,对学生要求一致、标准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各科教师的合力作用。当某科任教师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与学生发生矛盾时,班主任应向学生作恰当的解释,以维护科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较高威信,形成一股良好的工作合力。

三、正确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一个班的学生成绩肯定有好坏之分,而许多班主任把优等生视为掌上明珠,对后进生则视而不见,这种做法有悖于我国的教育方针。笔者认为应该抓两头、促中间,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正确对待优等生,对他们不能有任何特殊化,以免他们产生傲气。而对于后进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把精力和兴趣逐步转移到学习上来。

四、正确对待自己的“面子”,维护学生的尊严

班主任要“面子”,无可非议,但在学生的尊严和班主任的“面子”发生矛盾时,决不能为维护自己的“面子”

而损害学生的尊严,而要通过自己模范的一举一动,让学生对我们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

五、以班为单位,创立各种组织,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提倡“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此,我在班上创立“艺术协会”“乒乓球队”,爱好写作的学生可以在班刊《芳草地》发表文章。在这些实际活动中,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审美意识也明显增强。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做大量的耐心细致的工作。只有达到师生之间的心心相印,素质教育才可能全面实施。班级是素质教育的直接主战场,但要保证素质教育顺利实施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作者单位:江西省都昌县大树中学)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组织工作 篇9

一、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在谋求审计事业科学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

进一步

解放思想,切实增强“五种意识”。要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引导审计人员切实增强“五种意识”,即增强忧患意识,正确分析形势,时刻忧危思进,关注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对当前的审计工作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强创新意识,树立“非创新无以发展,不进取无所作为”的观念,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创新审计理念、审计方式、审计管理;增强质量意识,牢记“审计工作质量是审计事业的生命”,切实贯彻落实审计署6号令精神,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增强开放意识,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研究审计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学习审计工作新知识、新技术,改变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习惯思维、传统做法、制度障碍。

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推进审计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即拓宽审计思路,实现从重审计监督轻审计服务,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科学认识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更加自觉地将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在监督中提供服务,在服务中实现有效监督,在服务中推进审计转型,在服务中体现审计价值;全面履行审计职能,实现从重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以真实性为基础,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并重转变。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从“记得准不准,用得对不对”的审计思维转向“用得好不好”的思维方式。选择最急需、最突出的项目或资金进行效益审计,开展绩效评估;更有效地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实现从重治标轻治本,向标本兼治、重在预防转变。

充分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努力当好“三士”。即当好维护财经秩序、保障民生的卫士,把审计工作更好的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宏观管理决策的谋士,强化审计分析研究,从完善机制、体制、制度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寻找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促成审计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的依据;当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勇士,注重发现和揭露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贪污贿赂、侵吞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等问题,将审计发现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

更加关注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以规范预算管理制度为重点,强化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重点关注预算资金支出结构、预算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超预算收入资金的使用和部门预算执行。继续延伸审计市直部分一二级预算单位,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审计,堵塞管理漏洞,促进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加快公共财政法治化进程,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的过程控制和追踪问效,推动财政管理公开透明、科学规范、安全高效,促进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

更加关注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加强对政府投资和融资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把审计项目财务收支与审计工程质量、建设程序、项目管理、投资效益结合起来,把审计业主与检查施工、设计、监理、中介、招投标管理等相关单位结合起来,把揭露查处问题与分析研究问题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有效办法,进一步提高投资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投资审计应努力做到抓住重点、审透热点、突破难点、减少盲点,力求在揭示损失浪费、重大决策失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政府投资资金的带动、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更加关注民生与和谐,进一步深化社会事业专项资金审计。加强对涉农、社会保障、扶贫、救灾、救济、环保、教育、医疗、住房等各类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着力检查资金管理和政策执行情况,关注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执行效果,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损失浪费等问题,保障各项资金专款专用,促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权与民生、效益与公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更加关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机制体制的建立,进一步深化资源和环保资金审计。以促进落实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为目标,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重点对土地开发整理资金、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环保排污费等进行审计,促进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建立,促进节能减排、资源有偿使用政策和制度的落

实,提高环保资金、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益。

更加关注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和支农资金审计。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重点开展对农业补贴、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和调查,促进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严格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提高支农惠农资

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实现中心城区和边远城区的良性互动,促进“致富门道清晰、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家园建设。

更加关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全完善,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认真做好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利用、关注民生等政策的执行,行使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监督权,以及重大建设项目、重点资金管理情况和领导干部个人廉洁守纪情况的审计监督,促进领导干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任前审计、离任审计,积极推进任中审计,深入探索党政主职同步审计,促进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努力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分层次通报制度、审计结果分级综合分析制度,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水平。

三、统筹协调,精心调度,在整合审计资源上实现新的突破

努力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科学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安排审计力量,积极探索审计项目招投标和合同制管理方式,加强系统内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适当整合审计机关力量,将“上审下”、“同级审”、“交叉审”有机结合起来,统一组织,整合系统,协同作战,共同发展。

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合理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公开透明选择中介机构,把信誉好、能力强、管理规范的中介机构吸收进来参与审计工作,实现资源有效整合。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专业性强的特点,建立和完善聘用投资审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管用分离、审计管理、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办法,建立投资审计社会人才库对中介机构和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实现优胜劣汰动态式管理,加强对中介组织的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成果考核,最大限度规避审计的责任、质量、法律、中介、廉政风险。

积极探索公开竞争产生项目主审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对重大审计项目试行主审竞标制,以项目为载体,大胆探索项目主审全员竞标制,实现审计项目资源与审计人才的优化组合以及主审和参审人员的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全体参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审计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绩效审计相结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从而协调各种资源和要素,加大审计力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各种需求,提高审计的效果和影响力。

四、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在提高审计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

认真拟定审计实施方案。认真搞好各项目审前调查,从实际出发拟定审计实施方案,明确每个项目的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和方法,掌握被审计项目基本情况,做好审计风险评估,增强审计的针对性和有序性。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和业务处科室要集体讨论,分管领导要审定把关。

进一步规范审计程序。严格执行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审计程序,完善审计手续,降低审计风险。

强力推进计算机审计。进一步扩大“金审工程”现场审计系统(ao)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做到凡具备计算机审计条件的项目都必须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努力开发计算机审计小模板,提高计算机审计运用水平。积极总结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和案例,探索联网技术方法在预算执行审计、社保审计中的应用。

完善三级复核和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在坚持三级复核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实行审计全程复核制度、审计业务档案材料全面复核制度,进一步提高复核质量和水平,切实把好审计质量控制关口。同时,进一步建全和完善审计业务会议制度,规范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及案件线索移送集体决定程序。

开展审计质量考评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开展审计质量考评和“十佳审计能手”、“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通报审计质量考评情况,表彰审计能手和优秀审计项目,总结推广审计质量管理的好作法、好经验,推动我市审计质量上水平、上新台阶。

五、综合运用,扩大成效,在审计成果利用上实现新的突破

加强审计成果综合分析和利用。做好审计统计和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反映审计工作动态,上报审计要情,分析带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和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提高审计执行力。依法作出审计决定,加大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努力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审计决定执行到位率,维护审计执法的严肃性。

积极探索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选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关注的事项,公开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审计信息,公开政府及其部门改进工作和规范管理的情况,促进社会各界关注、参与和监督财政财务收支活动,推动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推进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充分发挥审计的社会效益。

进一步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健全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实行审计整改情况反馈和通报制度,努力形成“领导批示问责,政府组织整改,人大检查监督,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和组织、财政部门密切协作,有关主管部门紧密配合,被审计单位主动整改,审计机关综合协调”的审计整改工作格局。

六、深化教育,强化培训,在提升审计干部队伍素质上实现新的突破

进一步优化审计队伍结构。通过公开招考、选调等方式,重点补充投资审计、财会、经济管理、文字综合、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进一步改善审计队伍专业结构。

切实加强审计业务培训。采取集训、月专题讲座、选送干部参加署厅业务培训班、经常性自学等方式,组织审计人员开展财会、审计、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培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培训学习与实际锻炼结合起来;鼓励自学,把集中学习和自学结合起来;组织外出考察,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进一步改进审计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以党支部为重点的机关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以思想政治工作带动审计业务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文化理念教育,着力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把机关党建工作与加强和谐机关建设结合起来,以党内和谐带动机关和谐,及时把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状况和实际需求,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事业凝聚人心,以感情温暖人心,以适当的待遇稳定人心,努力融洽机关党群、干群关系,营造出文明和谐的机关氛围。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组织工作 篇10

改革

2010-04-01 15:51:00 作者:朱穗生 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法工作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司法领域得到充分体现。广东省政法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试验田”、“先行者”作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为广东的改革发展乃至全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广东在司法改革领域的积极探索

(一)在建立新机制、探索新办法方面,创造了一系列“全国第一”,起到了“探路”作用

1、率先探索警务模式改革。1986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开通全国首家110电话报警服务台,将“110”设为统一报警电话,24小时接受群众的报警救助。同年6月,公安部向全国公安机关推广了这一做法。20多年来,广东110报警服务台不断发展创新,并实现了“110”、“119”、“122”三台合一,在打击违法犯罪、处臵突发事件、维护治安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率先组建巡警队伍、打“两抢”等专业侦查队伍,探索跨境打击犯罪和追逃机制,推动精确打击犯罪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建设;积极探索治安管理改革,推行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在深圳蛇口工业区创办全国第一家保安服务公司;大力推进科技强警和信息化建设,构建全省统一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警务信息综合系统,率先初步建立起科学高效、运转协调的警务机制。

2、率先探索检察工作机制改革。1988年3月,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接受群众举报的专门机构——经济罪案举报中心,开启了中国检察举报制度的先河。从举报中心成立到现在,广东检察机关受理的经济罪案举报线索达32万多件。率先成立反贪污贿赂工作局。1989年8月18日,经广东省委批准,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工作局宣告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反贪专门机构。反贪局的成立,使反贪污贿赂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工作制度方面得到加强和完善,标志着反贪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率先探索审判工作机制改革。积极推行立审分离、庭前交换证据、再审申诉、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模式等审判工作改革。加强审判质量管理,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职责,建立健全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打官司难”、“申诉难”、“执行难”问题,从2003年开始,先后推出远程立案、“一站式”立案、巡回审判、诉讼指导、风险提示等42项司法为民措施。推行执行实体审查模式改革,将执行程序中涉及到实体权利的审查事项从执行部门剥离,统一交由审判部门负责。这一举措是全国法院系统执行改革的首次试水。

4、率先建立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援助制度。1983年7月15日,深圳蛇口工业区律师事务所挂牌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首家挂牌“律师事务所”,标志着中国律师业开始与国际接轨。此后,广东律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呈现合伙所、合作所、国资所三足鼎立之势,律师事业蓬勃发展。1995年11月9日,广州市成立全国第一个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中心,之后广东很快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网络。1999年8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规,为完善司法救济体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6月,率先在全国设立公职律师事务所,实行公职律师制度。整合律师法律服务资源,率先成立面向中小企业、侨商、台商和“三农”的律师服务团。

5、首创中小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制度。1998年7月,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率先从政法部门聘请优秀干警到全区中小学校担任兼职法制副校长,这一做法在全国首创。2003年11月,中央综治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等联合发文,把为中小学配设法制副校长作为对青少年普法和维护校园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

6、率先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是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率先出台有关管理规定,率先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机构,率先组建出租屋管理队伍,率先探索出租屋管理长效机制。2009年7月30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以“一证通”制度为框架内容的《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一证通”管理制度。

7、率先对基层综治信访维稳资源进行统一整合。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转发的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4号文)精神,2009年,广东省委1号文将镇街综治基础建设列为抓落实重点事项,开展以加强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为突破口的“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主题活动。在调研和试点探索的基础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的意见》(粤办发„2009‟17号文),提出了“五个重在”、“四个一”的建设思路。这一做法得到了***、汪洋、孟建柱、黄华华、欧广源等中央和省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中央政法委组织十七家中央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

(二)在办理案件方面,广东各级司法机关率先探索处理了大量新类型案件和复杂案件,为全国性立法和各地司法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份,广东在经济社会发展先走一步的同时,也较早遇到各类新情况、新矛盾。一方面,许多新类型案件首先发生在广东,处理起来往往是“无法”可依或无先例可循;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一些法规制度、措施办法与形势任务不适应的问题日渐突出,客观上要求广东司法机关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处理各种新类型案件和复杂案件,率先摸索新的办案规律、办法。广东各级司法机关积极应对挑战,接连审理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类型案件和复杂案件,为全国性立法和各地司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借鉴。

1、世纪大案——广东国投破产案。1999年,广东国投等四家企业先后向广东省高院,广州、深圳两市中院递交破产申请,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被称为“广信事件”,亦被称为“世纪大案”。该案是我国首例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案,创下了中国司法史上多个纪录:标的额最大、债权人分布地域最广、单笔破产财产拍卖价最高、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最多等。该案审理历时四年,广东法院坚持依法、依规、参照国际惯例审理案件,创造性开展工作,首创了债权人主席委员会以及界定破产企业投资权益追收范围等,最终顺利审结案件,使境内外债权人利益得到最大保护,维护了国家金融秩序,对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实践探索,产生了积极影响。

2、广州第一黑帮案——周广龙案。2001年11月,广州市中院公开审理周广龙等24人团伙犯罪案。但审理中遇到如何定罪的难题:依照当时的司法解释,黑社会性质组织应同时具备有“保护伞”等四个特征,没有“保护伞”的周广龙团伙不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此案上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294条第1款进行解释,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要件做了新的明确界定。本案直接推动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解释。

3、“天字第一号案件”——世纪贼王“张子强案”。此案案值当时排世界第六、亚洲第一,因而被当时媒体称为“天字第一号案件”。1998年10月30日,广州市中院对被告人张子强以非法买卖爆炸物罪、绑架罪和走私武器、弹药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6.621亿元。1998年12月4日,广东省高院维持了对张子强的判决。此案的判决,不仅有力地震慑了港澳台黑社会势力,维护了香港和内地的稳定,同时也促进了粤港澳司法警务合作,为粤港澳三地进一步建立完善司法警务合作机制,联手打击跨境犯罪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4、恶性证券欺诈案——亿安科技案。1998年至2001年,广东亿安集团属下员工注册成立的7家炒股公司在自买自卖“亿安科技”股票交易过程中非法盈利人民币近5亿元。当这件恶性证券欺诈案件被揭露后,人们强烈呼吁司法机关重视此类案件,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保障投资者利益。广州市中院受理诉讼后,在证券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即谁有胜诉权)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推动了类似案件审理依据的出台。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月9日出台《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证券市场法律体系。

5、销售、使用假药连带责任案——“齐二药”案。2008年12月10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亮菌甲素注射液假药”事件受害者赔偿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定齐二药是生产假药的责任人,应承担最终赔偿责任,用药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两家药品销售商则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共需赔偿350多万元。此案是首个医疗机构及销售商销售、使用假药须承担连带责任的案例,获评2008全国十大典型诉讼案件。以此案为肇始,确立了医院使用假药、销售商销售假药须承担连带责任的原则。

6、资本玩家第一案——顾雏军案。2005年4月,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2008年1月30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顾雏军被佛山市中院以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三罪并罚决定对其执行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80万元。2009年4月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顾雏军案终审裁定维持原判。该案准确的法律定性及随后的健力宝张海案的成功办理,对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管理、推进股市发育、深化国企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7、非法出售个人信息罪第一案——出售私人电话资料获刑案。2009年12月,珠海市香洲区法院以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这是国内法院以侵犯个人信息安全新罪名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一案。法院审理查明,自2008年11月始,周某在广州市成立华探调查有限公司,非法获取他人电话清单、手机清单等资料,并以每份1200元或150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牟利。此案的判决,对推动两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建立个人信息安全法规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广东推进司法改革的主要举措及实践

近年来,广东政法机关在省委领导下,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以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为切入点,扎实推开了一系列司法改革。

党委政法委系统着力加强和改进对政法各部门的组织领导,重点抓了建立完善综治、维稳、610、禁毒工作机制,健全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机制,建立执法巡视制度,加强党委政法委机关自身建设等改革。突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在全省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重大矛盾纠纷督办机制和涉群体性矛盾纠纷协调机制,推动全省乡镇街道建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实现。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全力打造以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为标准的“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强化群防群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的集中整治,平安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突出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广东政法信息网和广东政法互联网门户网站建设,政法机关办公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

法院系统围绕“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作为改革重要原则,先后出台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等多项制度。对劳动争议案件、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和“三费一金”(即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案件,建立快立、快审、快执制度。加强行政审判,积极运用协调方式解决行政争议,依法监督和促进依法行政。在执行阶段,采取指定执行、异地执行、提级执行等制度,并率先采用摇珠、抽签方式确定评估拍卖机构。2008年以来,法院系统重点推动和完善了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统一司法裁判标准;建立联动执行、主动执行的执行工作新机制;推行“诉调对接”,促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建立简易民事案件快速处理新机制;建立“五项廉政制度”,树立审判机关廉洁形象等改革措施。

检察系统推进“三位一体”机制建设,这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建立健全了一批规范办案程序、保证办案质量和办案安全的制度,强化了对侦查、逮捕、起诉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案件远程汇报讨论、侦查指挥、审讯和出庭监督指挥等,较好的发挥了以信息化促规范化、以规范化促监督、促公正的作用。目前,广东省检察系统正全力推动和完善健全“阳光检务”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办案流程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配套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处理和量刑辩论机制,建立健全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的内部优势互补、外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健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执纪、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有效衔接机制,探索建立珠三角地区检察机关合作机制和粤港澳三地司法协作机制等工作和监督措施。

公安机关积极推动静态型警务向动态型警务、管理型警务向管理服务并重型警务、传统指令主导型警务向信息主导型警务的转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110为龙头、以情报信息为主导、以巡警为依托、各警种密切配合的快速反应机制。加大情报信息导侦力度,积极开展网上作战,加强流动人口、外国人、出租屋管理探索。为深化扩大“三基”工程建设成果,提升公安队伍素质和警务运作效能,从2007年开始,提出并实施公安信息化建设5年规划,强力推进“一平台三系统”和“五个一网”建设。“一平台三系统”,即:公安指挥中心平台和警务综合信息系统、政府各部门联网的信息系统、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系统;“五个一网”,即:视频监管一网控、办案办公一网通、工作执法一网考、服务措施一网办、信息情报一网综。目前全省已建成治安视频摄像头104万多个,80%以上的派出所建立了视频监控室;全省指挥中心、派出所、刑侦、经侦等11个警种已全面使用“一网考”系统,省公安厅情报信息平台完成了全省旅业、网吧信息等36类省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实时更新工作。

司法行政机关大力推进人民调解,组织试点并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律师管理和法援服务,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着力在监狱劳教工作改革上下功夫,加强羁押监管场所的规范管理,率先推行狱(所)务公开,对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社会关注、当事人关心的事项实行“四榜”公示(资格榜、推荐榜、呈报榜、裁定榜)。成立省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和分公司,基本实现监企分开、收支分开。加大监狱布局调整力度,部分监狱迁建工程完成并实现整体搬迁。深化劳教工作改革,劳教所建立康复戒毒机构、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加强司法行政基层组织正规化建设,率先为司法所“立户定编”。探索建立对流动刑释解教人员“异地托管”、“两头管、双落实”工作机制等。

三、广东深化司法改革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从改革开放全过程看,我省司法改革工作成效显著。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相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与一些改革步子比较快的兄弟省份对照,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与当好“排头兵”的要求有差距。这其中,有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困难越来越大等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是影响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主观上讲,我感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足:

(一)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劲头和锐气有所削减。省委汪洋书记曾深刻指出:我们当年敢于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有所消退!随着改革的发展,在我省一些部门和领导中,“老大”意识有所抬头。有的沾沾自喜取得的成绩,看不到差距;有的等待观望、墨守成规,缺乏敢闯敢试、敢担风险的精神和劲头。例如,200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并决定于2004年5月正式实施。为贯彻落实好这个法律,省公安厅牵头组织起草了《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稿),但在2005年提交审议时,《条例》稿中有关机动车有偿选号所得资金纳入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些有广东特色的实质性改革措施被否决,使该条例的出台没收到应有效果。而与此同时,不少兄弟省市出台的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意见思想较广东解放,改革力度比我们大,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二)政策法规滞后削弱改革创新优势。应当承认,我省有些法规政策的建立和调整是及时的,效果是好的。比如2006年初省委出台的维护社会稳定的7个配套文件,特别是打击“两抢”犯罪的法律适用意见,将飞车抢夺向抢劫靠,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但总体上因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显得不够。比如,在盗窃罪的立案标准上,还存在同一经济水平的地区盗窃罪起刑点差距较大、无法统一;再比如,盗窃销赃沙井盖、消防龙头等是否能以危害公共安全罪量刑,予以从重处罚,争论不休;又比如,1998年施行的《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和2003年出台的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不一,由于修订《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不及时,致使各地屡屡发生物业管理争执和案件。因此,如何统筹发挥广东司法改革先行先试的优势是一个需重新提高认识的现实课题。

(三)提高执法公信力与树立法律权威的自觉性还不够高。当前,各地执法司法标准不统一、自由裁量缺乏规范等类似问题,直接影响到法律权威的树立。如广东办理的许霆盗窃案就是有关司法裁量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的经典案例。许霆从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到再审改判处有期徒刑5年,曲折的司法过程虽然最终有了相对合法合理的结果,但其过程本身就存在着裁判标准和裁判结果不当的问题,对树立法律权威产生了不利影响。近年来,类似问题在广东有先发的特点,但都是就事论事,没有充分发挥广东司法工作优势进行系统研究,探索提出相应对策,法律的防范功能没得到有效发挥。

(四)司法改革宣传及舆论引导工作有差距。涉警事件、涉法案件既是社会关注、网民议论的焦点,也是媒体炒作的热点。但由于我们在这方面总体上认识不够,对一些事件的反应慢、见事迟、应对不得当,往往是造成负面影响后才花很大力气以正视听。如2005年,东莞市法院在刑事审判中尝试“刑事和解”,一时间被社会炒之为“用钱买刑”、“花钱赎罪”。后来,最高人民法院经专题调研,肯定了东莞“刑事和解”试验,才平息这一议论。又如2008年底发生在深圳的“梁丽捡金案”,从事实上看,梁丽有盗窃嫌疑,其行为构成侵占罪,但由于一些媒体的炒作,司法机关在将梁丽羁押10个月之后,最后作了撤案处理。再如,2008年广州市黄埔区法院判决的一起普通的工伤赔偿行政诉讼案,被媒体渲染成所谓“中国宪法自由权第一案”,成为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噪 “宪法司法化”的典型案例。媒体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惊动中央有关部门专门组织调查。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争当新一轮司法改革排头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臵,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战略目标和部署。2008年底,党中央下发《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优化司法职权配臵、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政法经费保障等改革任务,掀开了新一轮司法改革大潮。

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正步入全面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中央在《珠三角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广东要当好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对此,省委汪洋书记强调指出:广东在30年前通过率先改革开放为中国杀出一条血路,今天必须把珠三角的发展放在全国和全世界发展的宏观大局中来考量,才能明确广东新的历史使命,从而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继续承担全国改革的“试验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把握和运用好“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按照汪书记的要求,解放思想而不墨守成规,开拓创新而不固步自封,坚持向改革找出路、要效率。政法战线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稳定社会环境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部署,坚持改革,锐意创新,努力争当新一轮司法改革工作的排头兵。

1、提高认识,坚决落实中央提出的改革要求和部署。根据中央的部署,2010年是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攻坚年,将在2009年出台一系列改革意见的基础上,再出台30项左右的改革实施意见;2012年对司法体制改革进行评估和总结,确保党的十八大之前,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各项措施基本落实到位。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强对司法改革工作的领导,正确处理改革创新与依法推进改革的关系,严格执行中央有关改革规定和工作纪律,加强组织协调,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凡是中央要求统一推行的改革项目,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凡是中央授权地方结合实际组织实施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

2、积极探索,努力在司法工作机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广东当前仍处在新问题新矛盾先发多发的时期,应继续充分发挥“试验田”、“先行者”作用,对中央尚未明确、而我省又亟需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的领域,按照中央有关政策,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重点应在创新司法为民举措,努力满足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上加强探索;在创新社会管理举措,实现从保稳定向创稳定的转变上加强探索;在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举措,努力提高政法工作公信力上加强探索;在创新改革保障举措,鼓励改革支持创新上加强探索;在创新政法协作举措,促进全省政法工作实现整体跨越上加强探索。

上一篇:数控技术专业大学应届毕业生自我鉴定下一篇:字母表示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