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上册英语第五单元同步练习题(精选11篇)
(第五单元)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1)选贤与能,讲求修睦 与: 睦:(2)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3)男有分,女有归 分:(4)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选贤与能。通 意思: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 意思:(3)可爱者甚蕃。通 意思: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通 意思: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男有分,女有归 分: 归:(2)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3)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 作:
(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闭: 大同: 4.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一、从学习内容出发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首先应该尊重学习内容, 围绕学习内容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这里说的学习内容, 主要是指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包括单元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等。
1. 依照单元导语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古今中外, 许多作家妙笔生花, 为它们写下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我们来认真读一读, 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还可以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从这一导语分析, 它既是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引子, 也是整册教材学习目标的具体序列之一, 体现了语文课程总体目标或阶段目标要求。所以, 针对导语学习内容, 我们可以设计整体性的单元练习活动, 既面向单元学习目标, 又针对学生学习需要, 从而逐渐达成目标序列。
设计一:这一单元导语告诉我们学习的主题是 _______, 这些动物在作家笔下都写得 _______、_______。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_______。
设计二: 什么叫妙笔生花?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妙笔生花在哪里?怎么又叫栩栩如生?作家们又是怎样把相同动物或者不同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的?
2. 依照课例内容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本单元围绕“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两精两略的课文, 再加上形态可掬的动物插图、思考题以及《猫》后面的阅读链接, 内容丰富, 让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道理。所以, 针对这样的课例, 我们可以设计遵循学习内容的练习活动, 达到熟悉课例内容, 学会表达方式, 以增进人类与动物之间感情的目的。
设计三:“白鹅”是我国作家 _______ 和 _______国作家 _______ 描写的同一种动物, “猫”和“母鸡”两种动物都是我国著名作家 _______ 写的。
设计四:“白鹅”在不同的作家笔下, 有着不同的形象, 在丰子恺笔下是 _______, 在叶·诺索夫笔下是 _______ ;“猫”“母鸡”等不同的动物在老舍笔下各有的形象是 _______、 _______ ;除了老舍写“猫”, 还有 _______ 也写了“猫”。
设计五:比较丰子恺和叶·诺索夫两位作家对“白鹅”的不同描写, 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表达方式值得学习?老舍在写“猫”和“母鸡”时, 有哪些相同的或不同的表达方式?
设计六:作家很喜欢动物, 画家也很喜欢动物。请将插图和课文相比较, 又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3. 依照语文园地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本单元语文园地目标非常明确, “口语交际”“习作”都是围绕“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主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先说后写, 运用一定的表达方式, 把动物的特点说清楚、写具体。“我的发现”其实是对表达方式的进一步体会, 字面上是作者不喜欢动物, 实际上是表达了深深的喜爱之情, 这在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事。“日积月累”是有关动物的成语, 足以表明人们对动物的喜爱。除以上四个固定栏目外, 还增加了一则“对联趣味语文”, 让人感觉语文是有情趣的。针对这样的学习内容, 我们可以设计巩固性或延续性的单元练习活动, 以加深对动物的印象, 巩固“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设计七:你最喜欢的动物是 _________, 因为它_______, 跟这动物有关的成语有 _______ 。
设计八:我跟动物有着亲密的关系, 我们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九:我知道“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课文中, 还是生活当中, 有许多看上去不喜欢, 实际上喜欢得不得了的现象, 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从学习的程度要求出发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尽管单元主题明明白白, 学习内容清清楚楚, 但针对学习的程度要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 单元练习活动的设计是不一样的。
1. 学习的程度要求决定着单元练习活动设计的程度。“动物”专题组教学共花10~13课时, “学习和积累单元词语”“感受每一种动物的形象”“发现和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等成为单元学习的主要目标。然而, 具体目标的确定可以随着教材的编排, 或者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作出分解与调整。所以,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要遵循学习的程度要求, 根据不同的学习程度, 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单元练习活动, 这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 符合学情和训练状态的。
通过充分读书, 读单元导语、读四篇课文、读语文园地, 运用单元整组学习方式来设计。
设计一:单元导语是 _______, 分别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篇课文, 写出了每一种动物的 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特点, 让我们感受到了动物的可爱, 语文园地又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以及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运用单篇教学方式, 在初读课文时了解课文的内容, 体会作者笔下的动物形象, 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设计二:分别画出表现“白鹅”“白公鹅”和“猫”“母鸡”特点的句子。想一想这些特点是怎么来具体描写的?
设计三:同样是写“鹅”, 为什么分别用“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来形容?课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鹅”的确是个“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的动物?
设计四:读《猫》和《母鸡》的第一句话“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我一向讨厌母鸡”。“古怪”的意思是 _______, “讨厌”的意思是 _______。老舍是喜欢“猫”和“母鸡”的, 而课文的第一句话这样写, 是为了 _______。
突出专题训练要求, 可以配合本组专题, 运用精读带略读的方式, 然后运用于略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借助画、圈、议等方法, 充分理解作者笔下动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来设计。
设计五:学了四篇课文,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想学一学, 写一写。我喜欢的动物是 _______, 它有 _______ 性格特点, 可以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证明。
2. 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水平也影响着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是学习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改善教师的教学, 因此, 我们应该立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基础, 有差异地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依据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和每一堂课的差异程度, 突出什么功能就设计相应的单元练习活动。
设计六:精读课文《白鹅》和《猫》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学习应该是有差异的, 其学习目标指向分别是 _______ 、_______。而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的学习目标应该是 ______________ 。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程度, 设计不同的、有层次的单元练习活动内容和形式, 如同样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七:优秀学生可以借助总起句、过渡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课文内容和某个动物的特点;而薄弱学生借助一定的选择、填空或者提供一定的语境来概括主要内容和动物特点。
设计八:优秀学生可以直接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进行小练笔;而薄弱学生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步态和架势, 开展表演练习, 然后进行小练笔。
三、从提出内容的学习条件出发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还应该基于提出内容的学习条件。因为学习条件能够保障内容的学习和目标的达成, 有什么样的学习条件, 就会设计针对性的单元练习活动, 有什么样的单元练习活动, 就会促成学习内容掌握。
1.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应尊重教材条件和文本思路。不论怎么样的学习条件, 教材和文本是统一的, 城市小学生和农村小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一致的, 目标要求也是一致的。因此,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应依据教材编排和文本内容。
如“动物”专题单元, 通过比较, 不仅应让学生掌握“白鹅、猫、母鸡”等动物所具有的特点, 以及该特点的表达方式, 还要掌握“明贬实褒”的写法, 并能够模仿或创造。
设计一:《白鹅》一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 字面上的意思是 _________, 实质上表达的是 _________, 并没有 _________。尤其是从白鹅的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 中, 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白鹅的无比喜欢, 也让我们看到了白鹅特别的性格。
设计二:在写作方法上, 《白鹅》和《白公鹅》都是 _________ 来写的, 《猫》和《母鸡》则是通过_________ 方式来写的。
2.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受提出内容的学习条件制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尽管媒体资源发展很快, 但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 其学习条件还是相当的不同, 即使是相同的学习目标, 也会因学习条件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单元练习活动。如人教版是在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编制的, 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但是对于全国各地来说, 实施是不一样的, 就是同一个地区, 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也会不一样。从“动物”专题单元看, 应该说对农村学生比较贴近, 白鹅、猫、母鸡等动物是农村孩子常见的, 有的甚至还饲养过, 对它们的习性、脾气比较了解, 可是对于城市里的孩子就不一样了, 可以设计观察类单元练习活动和上网搜索类单元练习活动。
设计三:农村的孩子可以亲自去观察这些动物的生活状态, 包括吃食、叫声、步态以及和其玩耍, 直接体验动物的温驯和敬业、顽皮和淘气。
城市里的孩子则可以通过网络去搜集有关它们的介绍, 了解闲情趣事 , 感受动物们的习性、脾气。
设计四:课外布置适当的阅读活动, 查找相关的书籍阅读, 可以是中国的, 也可以是外国的;可以是古代的, 也可以是当代的;可以是著作类的, 也可以是绘画类的。
四、从目标整体要求出发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要按照教材编排体例, 充分展现整组教材所特有的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特点, 力争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体目标要求。以《白鹅》中“鹅的步态, 更是傲慢了”一段描写来说明。
1. 突出知识与能力目标。《作业本》上针对以上语段安排了两个练习, 一题是“将句子按顺序排列, 并加上标点符号”, 另一题是“读一读, 写一写”, 可以作以下补充。
设计一:理解“步态”的意思是 _______, 文中的“_______”“_______”都是步态;“更”的意思是_______ ;“颇”的意思是 _______。
设计二:按照内容填空题:鸭的步调 ( ) , 有 ( ) 之相, 鹅的步调 ( ) , 有京剧里的 ( ) 之相, ( ) 。
设计三:用“非但……竟……”仿照着写一句话。
2. 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针对“白鹅”动物的特殊性, 可以设计相关的练习活动, 以体现学习过程与方法。
设计四:读读语段, 画出概括这一段主要内容的句子: _______。
设计五:议一议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鹅的傲慢?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融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个练习活动都要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很不容易, 但是要力争融汇, 逐渐培养。
设计六:圈出“它常傲然地站着, 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 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句子中描写“鹅更傲慢”的字词, 想一想, 这样写为了什么?
设计七:课文中像这样的写法还有许多, 请画出来, 并学着这样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动物。
设计八:课外长时间去观察动物, 和动物交朋友, 之间能说话、能倾吐, 体验快乐。
动词应用
1.MyfriendisanAustraliangirlandshe________(speak)English.
2.Nice________(meet)you.Welcometoourschool.
3.There________(be)50studentsinmyclass.
4.There________(notbe)acomputeronMissLi’sdesk.
5.MissGreen_______(be)fromEngland,butshecanspeakChineseverywell.
6.―Canyou________(play)thepiano?―No,Ican’t.
7.Myname________(be)TonyandI_______(be)English.
8.There________(be)twopencilsandarulerinmypencil-box.
2、汇报讨论结果。(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周长相差多少米,就知道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求出跑道的全长,或求出跑道的弯道长,可以求跑道差了)
3、同学们开动脑筋,说得很好,下面请你们拿出第二张学具,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算一算第一条和第二条跑道的起点相差的距离是多少?(计算过程中,答案保留两位小数)算完后再把计算的结果填在表格中。(提醒表格中的周长和全长各指什么?)方法一:第一圈圆周长:3.14159×72.6≈ 228.08米跑道一周的长度:85.96×2 + 228.08≈400米第二圈圆周长:3.14159×75.1≈ 235.93米跑道一周的长度:85.96×2+235.93= 407.85米两条跑道的差是:407.85-400=7.85米师:我们刚才的计算是先算两个圆的周长,再算全长,最后算两条跑道的差,计算起来很复杂,有没有什么简单些的方法。方法二:直接用相邻跑道的外圆和内圆的周长相减。3.14159×75.1-3.14159×72.6=7.85(米)相邻两条跑道的差=相邻外圆周长一内圆周长方法三:用相邻外圆直径与内圆直径的差×π(75.1-72.6)×π=7.85(米)相邻两条跑道的差=(相邻外圆直径-内圆直径)×π(引导学生观察直径差两个道宽,即道宽的2倍)方法四:相邻两条跑道的差=道宽×2×π,(板书)1.25×2×3.14159=7.85(米)
4、对比这四种方法,你们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生:最后一种。我们只知道一个条件就可以算出相邻两跑道的差。能给我们的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师:根据我们刚刚发现的规律其它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能算么?把剩下的填完整。师:经过同学们的不断努力我们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到底要前移多少米呢?生:每相邻两条跑道的差都是7.85米,也就是说,每相邻的外跑道的起跑线在内跑道前7.85米的地方。过渡:刚刚我们学会了怎样计算道差,接下来解决几道生活中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师:在一次动物运动会,它们在比赛时调整了道宽,你能帮它们计算每道应依次提前多少米吗?
1、400米的跑步比赛,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1.5×2×π=3×3.14=9.42(米)
2、刚才这个运动场进行的是400米赛,如果要进行200米的比赛,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生1:道宽与前面的400米一样,我可以用前面算的7.85米除以2是3.925米。生2:200米的比赛就只跑了400米的一半,跑了一个弯道.只增加了一个道宽,就可以直接用道宽×π。
四、总结: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自我评价我们学校的运动场跑一圈是200米(课件出示图)元旦准备举行200米的田径赛,你们帮忙算算每相邻两道的差是多少米呢?
六、板书设计:确定起跑线相邻两条跑道的差=道宽×2×π1.25×2×3.14159=7.85(米)
精品
教案
试卷
《短文二篇》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将歇()
.遂至承天寺().与其奇者().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2.解释下列加点词。(1)山川之美/但微颔之
..()()(2)实是欲界之仙都/如是再啮 ..()()(3)夕日欲颓/欲界之仙都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无与为乐者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空。(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号________。丹阳秣陵人,著有《_______________》。(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朝的文学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6.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排比。人生如画,有的绚丽辉煌,有的暗淡失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一)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初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妙处。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言山之高,水之净,运用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运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描绘了五彩的山石与青翠的竹林色彩之美。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转动,由朝到夕,突出山川之生机勃勃。D.“实是欲界之仙都”,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暗含着作者对世人要及时行乐的规劝。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相与步于中庭
()..(2)遂至承天寺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脍炙人口的写月名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三句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夜游的时间,夜游的原因和地点。B.第四句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庭前清水和皎洁月光。
C.第五句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了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D.本文包含了各种微妙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拓展阅读
灵壁张氏园亭记(节选)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
初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1.解释下列加点词。(1)凡八百里
_______________ .(2)果蔬可以饱邻里
.(3)乐其风土
.(4)幅巾杖屦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在下列句子需加标点符号的地方断开,断三处。
其 外 修 竹 森 然 以 高 乔 木 蓊 然 以 深 其 中 因 汴 之 余 浸 以 为 陂 池 4.本文结尾部分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篇》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tuí lín xiē yù suì zǎo xìnɡ bǎi 2.(1)的/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2)是/这样(3)将要/欲望(4)欣赏/和 3.(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1)华阳隐居 陶隐居集(2)苏洵 苏辙 5.C(“来自”与“前来”重复,删去“来自”。)
6.示例:人生如歌,有的清丽婉约,有的大气磅礴;人生如戏,有的精彩无比,有的平淡无奇。课内精读
(一)1.(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3)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以感慨发端,表达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3.“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突出表现了整个山林的勃勃生机。“竞”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乱”与“竞”相互映衬,突出了大自然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美。4.D(“及时行乐的规劝”说法欠妥。)
5.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景。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二)1.(1)共同,一起(2)于是,就(3)睡觉(4)只是
2.(1)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作者用积水比喻月光,用藻荇比喻竹柏的影子,虽未着一个“月”字,却处处见月光;其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正面描写,“水中藻、荇交横”是侧面描写,为读者创设了一个冰清玉洁的空灵世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初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4.(1)“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2)“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3)“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命运相同。5.“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但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的自慰罢了。6.B(“庭前清水”比喻皎洁的月光,并非真有此物。)拓展阅读
1.(1)一共(2)使……饱,使……满足(3)喜爱(4)拄着竹杖 2.(1)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2)我打算在泗水之滨买地归老。3.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 4.抒发了作者追求散淡空灵、随缘自适的思想。
参考译文:离开京师向东行,河水里卷着浊泥,道路上飞起黄尘,高坡田野苍莽暗淡,使行路的人感到疲倦。走了八百里,才来到灵璧。张氏的园亭位于汴水的北面。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长竹,粗大荫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京、洛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瓜果蔬菜可以馈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宾客。我从徐州改知湖州,由宋州乘船,三天后到达张氏园亭。我坐着小轿来到他家门前,见到了张氏的儿子张硕。张硕请我写一篇文章为记。
共12分)2.(2分)—______do you go to school? —By bus.A.How B.What C.Where 3.(2分)a big breakfast!A.What B.How C.Who 4.(2分)当你问别人2加5等于多少?应说: A.How much is two and five? B.How many is two and five? 5.(2分)It's more twenty thousand kilograms.A.many B.about C.than 6.(2分)How ________ Amy? A.about B.old 7.(2分)(2018四上·浙江期中)________ English books do you have? A.How B.How much C.How many 三、单词拼写(词汇运用)(共1题;
共5分)8.(5分)You have a ________(咳嗽).四、选词填空(词汇运用)(共1题;
共5分)9.(5分)读一读,选出适当的单词完成句子,将字母代号写在横线上。
A.brother B.grandfather C.are D.does E.do(1)—________you have a watch? —Yes.(2)He's my father's father—I call him ________.(3)—How ________;your mother feel? —She's sad.(4)He's my father's ________.He's my uncle.(5)Danny and Peter ________;cousins.五、情景交际(共1题;
共5分)10.(5分)选择相对应的答语。
A.Yes,I do.B.Mr Li.C.No,he isn't.D.He's young.E.Maths,Chinese and English.(1)Who's your maths teacher?________(2)What do you have on Thursdays?________(3)What's he like?________(4)Is your father strict?________(5)Do you like English?________ 六、翻译(共2题;
共12分)11.(8分)汉译英(1)拍照________(2)说英语________(3)读故事________(4)去游泳________(5)下象棋________ 12.(4分)You can smell the coffee.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单选题(共6题;
共12分)2-1、3-1、4-1、5-1、6-1、7-1、三、单词拼写(词汇运用)(共1题;
共5分)8-1、四、选词填空(词汇运用)(共1题;
共5分)9-1、9-2、9-3、9-4、9-5、五、情景交际(共1题;
共5分)10-1、10-2、10-3、10-4、10-5、六、翻译(共2题;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在手工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小木船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他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气愤的说道:“是你先把他摔碎的。”便将他的小木船狠狠地丢在了地上后,又踩了一脚,漂亮的小木船碎了,变成了一块一块的。
我将他的小木船重重地摔在地上。只见陈明气得火冒三丈,狠狠地踩我的木船,又一脚将它踢飞。地面上片刻便多了两堆零件,我和陈明看看零件,恶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他大喊道:“我们绝交!”然后气呼呼地走开了。“哼!绝交就绝交!”我也毫不相让,“谁怕谁啊?切!”旁边的几个同学都捂着嘴偷笑,陈明气得面红耳赤,朝他们大喊了几声,把那些同学轰走了。
第二天,第一节是手工课。上课了,手工老师让我们把上一节课做的小木船拿出来改进、上色。所有的同学都忙碌了起来,只有我和同桌陈明在座位上发愣。手工老师见了,把我们俩叫到身边:“陈明,小东。你们俩为什么没带木船呀?”我和陈明都低着头,说不出话来,“说吧,为什么呀?”手工老师追问道。陈明发话了,但有些语无伦次:“是,是昨天„„昨天和小东玩的时候„„被,被他摔坏了„„”“那你呢,小东?”老师又问我原因。我吞吞吐吐地说:“昨天,被,被陈明摔坏了。”手工老师严肃了起来:“这不是巧合吧?你们是不是闹别扭了?”我们俩又说不出话来了,“既然是好朋友,就应该互相谦让,不能为这么点小事就闹别扭!”说着,老师看了我们俩一眼,我们俩也害羞地笑了。今天放学时,老师让我们做一件小制作,内容自定,材料自选,当然,在课余时间完成。我一听,心里马上想到了小木船。对!就做它了!
回到家里,我从我的“百宝箱”里取出了几件“宝物”,它们是颜料、木板、锯子、钉子和铅笔。准备工作就绪,我就开始制作了。
我先用铅笔在木板上画了一个梯形的图案,小心翼翼地把它锯了下来。再按照第一块图形的大小,锯下了它的另一条“边”。“边”锯好了,再锯出船的底。小木船的让要“零件”就大功告成了!
接下来,我要将这些小木块用钉子钉在一起了。这可不是件容易事!我左敲敲,右碰碰,怎么也钉不进去。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真是天助我也!此时,妈妈下班回来了,在妈妈的帮助下,一个小玲珑的小木船基本完成!
钉好的小木船,如果不穿衣服,岂不是太难看了!所以我精心为它挑选了一件黑衣裳。我用黑墨汁把小木船的全身细细地涂了一遍,又油又亮,别提多美了!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难点
1、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2、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十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导语:我们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语言和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请大家读读书上的介绍。
打开书第76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书上这些材料和刚才你们说的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大家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感受下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吧!(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请大家读读四则材料,说说你的感想。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学生汇报,教师点拨.a.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b.关于《有趣的谐音》:
师: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答:歇后语和笑话.)师:能说出哪些字是字谐音吗? c.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d.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三.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更深一步的感受到了汉字的有趣和神奇,请同学们回去准备些字谜和有谐音的歇后语,笑话,我们下节课开展一次字谜大擂台和谐音大比拼活动。
第二.三课时 字谜大擂台
谐音大比拼
一. 讲明活动要求,规范活动秩序。
分三小组开展活动,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整理大家搜集到的或原创字谜,选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出题,出题小组不能回答本组的问题,教师评分。
二. 活动开展
1.字谜活动
2.谐音歇后语接龙
三. 总结延伸,布置任务
同学们从这次活动中收获了什么?请回去写写自己的感受,我们下节课一起交流。
第四课时
一. 引言
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按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a.字谜大擂台中的收获
b.谐音歇后语接龙中的收获
提示:可以谈谈自己的发现,也可以说说你对汉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形式不拘。
二.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实践
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上面的总结,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无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课下,大家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办一期手抄报吧!看看哪一小组办得最好。
第五课时
展示我们的手抄报
一. 导入
同学们经过热烈的活动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活动的成果吧?这节课我们办一次手抄报展,分享下收获的喜悦。
二.过程
1.学生作品展示,小组互评
2.指导学生写活动作品评价(包括作品内容,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教师谈话:同学们的感受都很深刻,各小组协作得非常好,我们祖国的汉字如此神奇,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由来呢?请大家阅读书上的两则材料《仓颉造字》《册典删的由来》了解下它吧!
第六课时
汉字的由来
过程:1.默读书上两则材料《仓颉造字》《册典删的由来》划出有疑问的地方
2.分小组讨论:汉字的由来
3.说说材料给你的启示
a.文字是怎么产生的? b.从材料中你知道古人用的文字有哪些? c.你对仓颉造字有什么看法? 4.放飞想象
想象一些字的由来,为文字的起源编个小故事,我们来开个汉字起源故事会。
第七.八课时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第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它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了解,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本的《我爱你,汉字》吧!
材料”.1.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想一想这7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b.除了上述7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学生汇报,教师点拨.a.关于《汉字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b.关于《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c.关于《一点值万金》: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d.关于《街头错别字》: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e.关于《赞汉字》:学生自由读一读.f.关于《书法作品赏析》: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g.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教师谈话: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自主读文章.(3)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4)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点.(6)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三.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教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在学习中有了很多收获.布置任务: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
第九课时
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引语:同学们,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制定好活动计划,为活动的成功奠定基础.大家想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a.自由组成小组.b.讨论活动内容;c.制订活动计划;d.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e.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一看第84页.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第84页的“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a.指名读“活动建议”.b.汇报活动的要求.(学生汇报,教师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做适当调整.)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师生共同评议.(教师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第十课时
一.引言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消灭错别字比赛吧!
二.过程
a.大家一起来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错字别字经常出现在哪些地方?以哪些形式出现呢?
b.讲一讲谐音字闹成的笑话,说一说因使用了别字闹成的笑话等 c.观察电视中的广告词,说说你的发现吧!
思考并讨论: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怎样避免错字别字的出现? 第十一、十二课时 评价、交流、总结会
一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首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汇报?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说明:若学生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教师可以予以采纳;若没有,则按照如下建议进行.)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a.教师引导:同学们,汉字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其问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下面请大家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b.分组交流,共享资料.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介绍,介绍完后,大家可以互相传看.(说明:学生提供的材料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如,字帖、图片,课外书籍,也有口头介绍的……)
C.全班汇报展示.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a.教师引导:正确使用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的教训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活动,相信大家一定搜集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吧.b.组内互说,推选代表.C.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小主人在行动——我为规范用字出点力 a.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计划中,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大家是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呢?请每个组的组长汇报一下活动开展的情况.b.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和评价.C.教师小结,并提出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汇报.(2)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3)在小组内进行预演.(4)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教师提示注意的几点.展示的形式要多样.实物类: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照片类: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谱、各种商品信息……
记录类:电视字幕、各种公文、信函……
其他.展示的内容要全面.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简单的调查报告.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有关部门的回信或答复书.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a.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历来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喜欢书法艺术的人数不胜数.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将举办一次书法作品展览.看,我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成了书法艺术的殿堂.大家可以自 由参观.b.教师提出参观要求.(1)参观时,注意言行文明,不要拥挤,不要大声喧哗.(2)参观时,注意认真欣赏,了解各种书法艺术的特点.(3)参观时,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C.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作品;
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了解并掌握托物言志、借景、借事抒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教师:讲授法、问答法; 学生:朗读法、诵读法、谈话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有自己处世立身的态度。
【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
1、《桃花源记》35分钟,学生先做后讲评;
2、《短文两篇》30分钟,学生先做后讲评;
3、《核舟记》15分钟,学生先做后讲评;
4、《大道之行也》20分钟,学生先做后讲评;
5、《杜甫诗三首》20分钟,学生先做后讲评;
21、桃花源记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又名,字,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东晋诗人。其开创了,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有组诗《饮酒》,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以及辞赋《归去来兮辞》等。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后多被看成是独立文章。【文章结构】
发现桃源:捕鱼迷路,忽逢桃林 生活环境:景色优美:土地肥沃 桃花源记做客桃源理想社会 社会风尚:风俗淳朴、和平安宁
离开桃源:不复得路,无问津者(虚幻)解释加点的词。
①缘溪行: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悉如外人: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⑤诣太守:⑥遂迷: 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通解释: 一词多义。
便舍船:处处志之: ①②
屋舍俨然:寻向所志:
寻向所志:武陵人捕鱼为业: ③④
寻病终: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今异义。
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义:今义: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 ④无论魏晋。古义:今义: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 ⑥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古义:今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鸡犬相闻闻鸡起舞
B、屋舍俨然便舍船,从口入
C、武陵人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寻向所志寻病终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自然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B、文章第二自然段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见闻,虚构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的图景。
C、最后两个自然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前往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意在说明“桃花源”虽是一个理想的去处,但纯属子虚乌有,人们应该安于现状。
D、全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室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8、桃花源人热情地招待了渔人,却又为什么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9、渔人离开桃花源时,“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向所志”,最后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得目的是什么?
22、短文两篇 【文学常识】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梦得,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早年与齐名,世称“刘柳”。《爱莲说》的作者是,字茂叔,(朝代)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以用记事、说明、议论或的方式来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某个道理。【文章结构】
提挈全文,设喻引题
陋室环境:苔痕上阶,草色入帘
陋室铭(托物言志)陋室不陋往来之人:鸿儒谈笑安贫乐道 生活情趣:调琴阅经高洁傲岸 类比古贤:诸葛草庐,杨子云亭 点题作结:孔子云:何陋之有 生长环境
莲体态香气君子——托物言志
爱莲说清高风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菊隐逸者隐居避世正衬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 解释加点的词。
①斯是陋室:②谈笑有鸿儒: ③往来无白丁:④无案牍之劳形: ⑤可爱者甚蕃:⑥濯清涟而不妖:
2、古今异义。
①惟吾德馨。古义:今义: ②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 ③谈笑有鸿儒。古义:今义: ④亭亭净植。古义:今义: ⑤陶后鲜有闻。古义:今义: ⑥宜乎众矣。古义:今义:
3、词类活用。
①无丝竹之乱耳: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不蔓不枝:④不蔓不枝: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是孔子的原话。而作者在文中只引用了下半句,作者这样引用的目的是什么?试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分析,这两句话说的是爱莲者少而爱牡丹者多。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讽刺了的世态。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B、《陋室铭》和《爱莲说》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D、《陋室铭》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爱莲说》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23、核舟记 【文学常识】
课文选自清朝人编辑的小说集《》。本文作者是,字子敬,明朝末年著名的散文家。
【整体感知】文章从形式到内容对“计其长曾不盈寸”的“核舟”进行了细致描述,再现了细微艺术品“核舟”的形象,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工艺匠人的雕刻艺术和才能,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解释加点的词。
①能以径寸之木:②罔不因势象形: ③尝贻余核舟一:④盖大苏泛赤壁云: ⑤高可二黍许:⑥佛印绝类弥勒: ⑦其人视端容寂:⑧若听茶声然: ⑨钩画了了:⑩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通假字。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解释: ②诎右臂支船。通解释: ③左手倚一衡木。通解释: ④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通解释: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解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结合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雕刻品“核舟”主要表现的是“大苏泛赤壁”这件事。B、文章表现刻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
C、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D、“尝贻余核舟一”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给苏轼。
5、作者有很大的篇幅介绍这只精美的核舟,目的是什么?
6、课文中间四个自然段已具体介绍了核桃所雕刻之物,却又在第六自然段统计“一舟”所雕刻的事物,这样写是否多余?为什么?
从文中佛印与苏、黄形貌、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佛印与苏、黄有什么不同之处?
24、大道之行也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家“五经”之一。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五经”是《》 《》《》《》《》。【文章结构】
社会纲领: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基本特征:社会关爱、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是谓大同、心驰神往 理想社会:谋闭不兴、盗乱不作、外户不闭 解释加点的词
①男有分:②货恶其弃于地也: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④是谓大同: 通假字。
①选贤举能,讲信修睦。通解释: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解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5、杜甫诗三首 【文学常识】 杜甫有“诗圣”的美誉,他为后人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其诗总体上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展现了广阔的生活画面,被称为“诗史”。最能代表杜甫关心民间疾苦的作品是“三吏”“三别”,其中“三吏”指的是《》《》《》,“三别”指的是《》《》《》。
【文章结构】 远望:巍峨高大 写景近望:神奇秀丽 望岳气象雄伟、胸怀博大 抒情凝望:心胸荡漾 愿望:勇攀绝顶
国破——草木深(见)
翘首望京花溅泪——鸟惊心(感)春望气象雄伟、胸怀博大
思念家人烽火连——家书少(盼)白发稀——不胜簪(思)
开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兵役苛酷
石壕吏发展、高潮:儿死战场、家中窘迫、自请应役政治黑暗 结局:作别老翁同情百姓 给加点字注音。
岱()宗决眦()
青未了()
不胜簪()逾()墙老妪()
邺城戍()
幽咽()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翁逾墙走。(越过)
B、一男附书至。(书写)C、二男新战死。(最近)
D、急应河阳役。(应征)
3、根据课文默写、①会当凌绝顶。②烽火连三月。③,妇啼一何苦!
④《望岳》中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明暗变化的诗句是“,”。⑤《春望》中诗人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是“,”。⑥《石壕吏》中,暗示老妪被捉走的诗句是“,”。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石壕吏》是一组抒情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的“致辞”。
B、虽然《石壕吏》抨击的是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C、《春望》中的“三月”并非实指,而是指战争时间持续很久。D、《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前一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6、《望岳》的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和壮志?
1、用圆规画圆时,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决定圆的大小;()决定圆的位置。
2、在同一个圆里,两端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最长。
3、长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4、是一个()小数,它是()和()的比值。
5、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因为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S=()。
6、在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圆的周长是()。
7、在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面积是()。
8、周长是25.12cm的圆,它的直径是(),半径是(),面积是()。
9、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那么大圆和小圆周长之比是()。
二、判断题。
1、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2、直径等于半径的。()
3、=周长直径。()
4、如果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5、一个正方形,周长是 米,面积是平方米。()
三、选择题。
1、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A、半径
B、直径
C、周长
2、用周长3.14米的铁丝围成的以下图形中,()的面积最大。
A、圆
B、正方形
C、梯形
3、圆的面积要扩大9倍,那么它的半径应扩大()。
A、3倍
B、4.5倍
C、9倍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62.8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A、2厘米
B、20厘米
C、10厘米
四、解决问题。
1、用铁丝围一个直径5分米的圆形铁丝,需要铁丝多少分米?它围的面积有多大?
2、在一棵树上用3米长的绳子拴着一头小牛。这只小牛可以吃到的草的面积约是多少?
3、一个时钟分针长10分米,这根分针针尖1小时走过的路程是多少分米?30分钟呢?
生字:
扭 胯 厨 套 猬 畜 窜 挽 囫 囵 枣 搞 恍 霜 详 逝 章 咳 嗽
日积月累:(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这句话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这句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鲁迅以此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
(3)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这句是“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崇高品德的体现,这句话教育我们要向鲁迅先生学习,乐于奉献,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门外文谈》 这句话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如同生命一般宝贵。
(5)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醉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这句话说明广泛阅读、博览群书的好处。鲁迅用蜜蜂酿蜜打比方,从正反两方面申述自己的看法,说明了只有读更多人的著作,阅读面广一点,才能得到多方面的知识。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潮汛观鱼四件事。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雪地捕鸟:表现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看瓜刺猹:反映闰土的机智勇敢;
捡贝壳、看跳鱼儿:表明闰土的生活丰富多彩。
课文中有两处闰土外貌的描写,刻画了闰土健康活泼 的形象
本课的重点是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①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②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如许”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③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在叙事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课文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
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后面几个部分则用鲁迅先生的几件生活小事从不同侧面
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
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
总之,是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才赢得那么多人的爱戴。第一部分和后面几个部分是因果关系,第一部分写的是果,后面几个部分写的是因。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
① 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谈《水浒传》一段,“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一句中,一个动作──“摸”,一个表情──“笑”,再现了伯父那慈爱宽厚的长辈风度和诙谐风趣的话语特色。通过对伯父动作的品味,感受伯父的慈爱和宽厚,和小周晔一起走进那段茶余饭后的惬意时光。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②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救助车夫一段,为了准确地写出鲁迅兄弟俩救治受伤车夫的情景,连用九个动词──“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突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通过朗读体现人物不同的感情(车夫的痛苦及感激之情、伯父和爸爸的关切之情、救助后伯父的愤激之情、“我”的疑惑不解)。
③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人教版初二上册英语第五单元同步练习题】推荐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同步作文07-17
人教版初二上册《桥之美》教案09-17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0-21
人教版初二英语下册知识点06-25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题五07-11
人教版初二四字词语05-29
人教版初二历史教案07-0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07-01
(人教版+朗文)初二检测Unit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