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治学》有感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书与治学》有感(通用10篇)

《读书与治学》有感 篇1

思君

想起来读胡适先生的书,是源于一天与人写信引用了胡适先生的“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冤枉者为之辩诬,作伪者为之揭露”,因此想找到这句话具体的篇名,可是度娘了一番竟然没有找到,甚至胡适先生的很多介绍或索引也都被擅节。但后来想到胡先生的各种政治立场,也就释然。世事如此,无可奈何,不若多读两本书,免得日后再无缘得见。

《读书与治学》是其中的一本,与《容忍与自由》不同,这本书与读书治学的方法有关,世间大众一般对这种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名称都敬谢不敏,对课文中选读的文章也多数如咽黄连一般读下去。可是换种时间场合,这些灵魂的力量与语言足以使人慨然落泪。这本《读书与治学》也是一样,其中讲胡适之先生自己的读书方法:一是精,二是博,“精”是指读书时能“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博”指除本身专业之外,不妨多有涉猎,做个“杂家”也未尝不可。文字妙趣横生,多是一些友人亲属的往来信件或是一些讲演,毫无说教之感,文章至少写于五十年前,如今看来,却毫无距离感。至于“治学”,简而言之,便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勤、谨、和、缓”了。这部分毕竟和我们平常的生活距离较远,胡适之先生可于百年中国之中立有一席之地,其成就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由此可见其涉猎门类之多,其于历史、文艺、训诂、生物种种皆有一定的了解,有时人生而在世,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人,更好的事啊。虽然会想,入选教科书的人,必然如此,可是我们本就是读书,不妨把他当作一个平常人,便会觉得是我之幸,如何能于芸芸世间得遇如此一人。

其实说于这本书中有多能受益良多,未必如此。每个人都有其生活与治学的方式,也都有其各自的生活态度,如胡先生之严谨者有之,有抱有坦然态度者亦有之,高下之间,殊难分明,无所谓好坏,只有各自的取舍。

但是,于今日,我仍然愿意多读一些如这般的书籍,这些文字在如今书籍与学术都要拿来消费与娱乐的今天,在几乎所有的畅销书都不过是一些微博或各类传媒之上段子集锦的今天,于我有别样的意义。这样的一本书,从里面可以望到一个灵魂,独立思考,坚立而无畏,他未见得有多曲高和寡,却永远对各种事物抱有着清醒和审慎的态度。他也许面目和善,但内心却强大而冷静。我走入社会的时间并不长,却十分清楚,这样的人实在太少太少。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亦语出自胡适先生,我从不认为一个人背着背包,浪迹天涯就能称得上是自由;也不是一个人独自工作、学习就能称得上独立,我倒觉得,一个人能够清醒冷静地思考,坚定审慎地做事,内心安定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能当得起这句话。

我们一生的事情,读书也好,学习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除却单纯为膏粱谋,我想,终极的目的,应当是以自己的喜好的方式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曾经与人闲聊自己的男神女神。我说我男神女神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像胡歌这样,是为了看脸的。虽然胡歌已算是娱乐圈里少有的文艺人,历经劫难之后,光华初绽,然而选剧、为人还是差了点。第二种是像胡适先生、梁思成先生这样的人,是想努力成为的。但天赋这种,可遇不可求,只可暂且不论,然而可以学习的是,那样一种人生的态度。priest曾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风雨如晦天地间有一书生。

有人曾说民国学术风气浓厚,写文章说民国的文人,与其说他们这些文人,毋宁说书生,曾有人与我讲书法,说书法气度,书卷气、庙堂气、金石气、山林气、江湖气。最高级的是庙堂气,怎样的气度最好,莫衷一是。但我一直在想,书卷气与庙堂气的区别在哪里,后来大约想到区别应是文人与书生的区别。比如,徐志摩可称得上文人,但闻一多就是书生;若周作人是文人,鲁迅便是书生。所以大约可以想见为何当初林徽因不曾选择徐志摩而选了梁思成,或许也有道不同的意味在其中。

前些日子读鲁迅先生的书,读到“看客”一词,心中发笑,有时觉得风水轮流转这种事极好玩,时光过去,科技比之当时进步不知凡几,可是如今看客无非换了种方式,换了地点,其中精神性格心态竟无甚改变。

如今信息之发达似乎让我们觉得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真相,都有资格评判,每日看种种之乱想,也是有趣之极。众人觉得自己在独立思考,在自由表达,但事实上不过是推手背后的自导自演。有时坐下来不敢想,一想便细思极恐。

胡适先生在书中讲遇到这种情况要“suspension to judgement”.在我看来,如今,大约可换成“No judging”,不去评判别人,多审视自己,大约能独善其身的,也便是兼济天下了。

虽是做起来极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父亲曾说,我快要读书读傻了。读了那么多,然而也并没有什么用。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用呢,我去过洛阳,去过西安,看过那么多博物馆,这些人或是生前显赫一时,或是死后黄肠题凑,最终也不过是卧龙跃马终黄土。那如果这样说,又有什么用呢。

既然都没有什么用,我就想啊,我就这样庸碌着做一辈子书生,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能有一辈子书卷气而不被世俗打磨掉,这是会让我自己骄傲的事。

一如胡适先生,他不愿在大陆,是觉得大陆不够自由开放,去了台湾,觉得蒋公也在违背自由精神,于是又奋起反蒋。如今两边都不讨好,两边皆是遭嫌弃,可这又有什么呢。他一生忠于自己,忠于事实,志于道,亦终于道,也可算得上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了。

书名:读书与治学

作者:胡适

《读书与治学》有感 篇2

2、溪山秋意, 144cm×366cm, 2011年

陈传席先生是当今中国画坛一名比较传奇的学者, 学术界和美术圈内对于陈老师的评价颇高, 偶尔不乏小争议, 这些小争议起源于陈老师敏锐的真知灼见以及敢于直陈历史、揭露事实的勇气, 在这样一个大部分人都乐于做好好先生的时代, 敢于道出真相的人并不多见。学界的人都认为陈老师很渊博、很勤奋, 认为陈老师是当今画坛难得的敢讲真话的学者, 能够一针见血地指明问题的本质而不唯唯诺诺。我一直认为, 要了解老师是什么样的人, 要对陈老师做出一个客观而公允的评价, 一定要读陈老师的书。陈老师的书里虽然没有千钟粟, 没有黄金屋, 也没有颜如玉, 但是却有他自身真实的生活痕迹和完整的精神世界。

看陈老师的书, 不同类型的著作彰显着他各个方面的成就和学术性格, 折射出他学术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厚度。陈老师著作等身, 对于文化艺术的许多领域都有研究, 关注的视线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看《六朝画论研究》和《中国山水画史》, 可以瞻仰陈老师的学术深度;看《读书人一声长叹》和《悔晚斋臆语》可以了解陈老师的精神世界和文人式幽默;看《紫砂精壶品鉴》和《中国紫砂艺术》可以体会陈老师的赏物趣味;看《西山论道集》和《画坛点将录》可以知会陈老师见识的深度、阅历的广度和点评的力度。当然, 要全面了解陈老师, 一部五卷本的《陈传席文集》还是要好好研读的, 从中看得出陈老师出众的经史功力, 以及被人评价为“惊世骇俗”的独立思想。

古人亦说“文如其人”, 从文字中可以读出一个人的性格, 陈传席老师是江苏徐州人, 身材高大, 语音响亮, 性格率真, 有时候甚至带着一点儿童的天真, 用时下流行的词语形容就是有点“萌”, 我想陈老师心底坦荡荡, 说话的时候心口如一、不作揣摩, 才会带着孩童般的无掩饰吧。陈老师是个非常爱才的人, 遇到有才气的人即会惺惺相惜, 他亦喜欢朋友具有直爽明朗的性格, 欣赏朋友做事不要太固守于世间的陈规, 而能够突破世俗的偏见、特立独行于时间的荒野, 这在他的文字里也有所反映, 陈老师亦自撰对联说自己“十载狂名惊俗世”, 惊世则惊了, 实际上陈老师只是一个文字上的“狂人”, 他的为人处世还是尽量遵循我们的社会规则的, 精神“随心所欲”行为却是“不逾矩”。老师的文字常常不留情面, 切中问题要害, 老师著文喜欢去华求实, 不喜欢卖弄文字, 故作玄虚, 这和老师求真求实的学术性格完全吻合。早年的生活里, 陈老师因为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原因, 经历了很多磨难, 但正是“玉不琢不成器”, 苦难的童年和挫折的青年经历在他的文字里凝结成了罕有的厚重和大气, 当一个睿智的人有过许多不凡的经历后, 再回首反观生活和学术, 往往可以拾得很多自出胸臆的真知。

1、云树烟岚, 138cm×68cm, 2011年

2、林壑白云, 95cm×44cm, 2012年

在文字的世界里, 先生是一个很真实的人, 陈老师撰文, 敢于以史笔直陈, 言说画家的得失时, 既不循于众而讳其短, 亦不逐于流而避其拙。故先生好多文章直诉真相, 事实一出, 弄得满城风雨, 一时间口诛笔伐, 很多人按捺不住要和先生理论一番, 甚至上升到攻击谩骂的程度, 但事实终归是事实, 真相始终是真相, “真话, 有时候听起来像是疯话”, 但总需要一个有胆识的人来说破。陈老师的朋友也经常劝他评论大家和名家的时候, 要采取宽大的政策, 要多肯定、少否定, 以显示自己的厚道和能容人, 但陈老师说如果每个人都这样, 当代就出不了大师了, 学术和画艺就都要退步了, 他指出当代画坛的弱点和不足, 是为了画坛大众能够克服弱势, 更好的精进发展。

陈老师一些披露事实的文章招致了许多诋毁和围剿, 明枪暗箭, 令他树敌甚多, 但是先生心里痛快、自在、磊落、无悔无愧。学者的本分让他具有强烈的是非正义感和爱憎分明的个性, 先生相信:“学术求真, 治史的人以怀疑为素质, 以落实为责任。当然, 还要写出公诸天下才算完成。”此言可作为老师学术研究的座右铭来看, 保持一个学者的本色比取悦众人更为可贵。例如《画坛点将录》一书是以史家之笔写成的, 品评画家的标准也就从高而要求之, 虽然夹叙夹议, 但不可等闲视做一般的画评来观, 该书在语言上通俗易懂, 不像当下的许多学者行笔之时故意拿捏, 繁琐文字而故做高深状。

3、云龙湖峰, 35cm×47cm, 2014年

现在的学术界 (尤其是美术界) , 敢于讲真话的人少之又少。为避是非, 评论家大都很少指出画家们的缺点和不足, 即使指出一点, 也不过是人云亦云地照搬一些老套的话或者是无伤大雅的道理, 真正颇有见地的评论和一针见血的文章反而常常要被封杀, 这样画家们的画技怎么能进步?这样现代画坛恐怕也出不了大家了。陈老师曾经说过:“文评家不应该变成表扬家。”但是他绝不是随便批评, 他在批评一件事情之前会先弄清楚与之相关的许多事情, 会综合一个画家的优秀作品和不太好的、中下水平的作品一起看, 弄清楚这些精品和次品产生的原因以及时间先后上的许多问题, 才会给予公平而诚恳的评价, 因为画家笔下同时出现精品和次品是有很大的原因的, 学术求真, 一定要研究透彻, 不能以点窥豹、妄下断语。

治学的人必须有勇于披露事实的勇气, 敢讲真话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学术的郑重。所有篡改和掩饰史实的行径都是不足论的。陈老师不是那种只钻书堆的学者, 他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 并能够站在自身的层次和角度考虑社会问题, 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作为知识分子的标准, 即一以创造和传播文化为职业, 二是关心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 三具有批判精神, 四是独立人格。这在美术界的话题中应属首例, 它在另一个层次和高度上反映了陈老师作为学者的眼光和思索:画家作为知识分子, 应该更有力地承载文化和“为生民立命”。所以有评论说:“ (陈传席的书) 读过之后, 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著者的狂狷与他力倡的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杜鹃夜啼犹带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老师以此诗大声疾呼, 并以此作为标准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 读诗而忖之, 陈老师即是以一个“大知识分子”的态度和本分来撰写文章的。作为学者, 能有这种精神和态度, 已经是一种境界。只知做学问的人只能成为书蠹虫, 只有襟怀国家和人民、先天下而忧才是学者的风范。如同许多文章中老师披露的众多史实, 绝不是为了要攻击和指摘任何人, 而是本着为画史负责、鉴戒后来人的态度, 将这些前车之鉴逆耳送来, 使闻者足戒, 实际上是对画坛现状担忧而发出的啼血之声。

1、高士图, 69cm×40cm, 2009年

先生本来治史, 后来一场大火灾将其多年的研究资料和许多未出版的手稿焚烧殆尽, 研究工作一时无法进行, 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对画家开始进行点评, 由于先生是由史入评, 所以眼界很高, 说话常常一针见血。先生自己也感觉到若干年在历史的故纸堆里钻研为自己现在治评论打下的深厚基础和产生的深远影响——“从美术史入手, 犹如登上高山之巅, 俯视天下”, 因此先生提出“古今第一流的大画家没有不通美术史的”, 诚然, 赵孟頫、董其昌、傅抱石等开宗立派的大画家均是治史大家, “从技术入手, 犹如低头看路”, 先生的见解发前人所未发之论, 立前人所未立之意, 于是乎先生的许多信手拈来之语、无心插柳之作, 已然蔚然成荫, 被当代研究者反复转述、讨论并引用。若干年来, 先生勤奋不辍, 锱铢积累, 著作渐夥。先生的好多著述被出版社和杂志反复转载, 余热不衰, 《中国山水画史》共再版11次, 《悔晚斋臆语》再版10次, 《中国绘画美学史》再版8次, 均是美术理论界奇迹, 但还是供不应求。

陈老师的文章中辄有惊世人之语, 却并非为了沽名钓誉, 也不是想“语不惊人死不休”, 而是先生由史入画、观画评画的眼光高妙、见解独特所致, 因此, 先生对绘画的品评和要求也就格外的严格甚至于苛刻, 其论画品也兼及人品。先生评画注重画者的精神气质, 也注重画格的气息, 陈老师特别欣赏静雅有清气的画格, 他指出“诗要孤, 画要静, 人静则画静, 才能完全清高脱俗, 无人间烟火气。”

陈传席看画评画的眼光之高, 在治史时对画家要求之苛刻, 已经众所周知。而他自己的勤奋和求实, 却是鲜有人知。读书、写作和画画是老师最大的爱好, 他常常读书至深夜两三点, 经史子集无所不阅。冬日滴水成冰, 夏日挥汗如雨, 他却常常浑然不觉, 并且喜欢这种自然的冷热交替。每遇不太能确定之典故或字词, 即动手翻检查阅, 从不拖沓懒惰, 他案头的三本《辞海》, 均已翻成旧书。这看起来是小事, 但是小事不小, 能够持之以恒, 丝毫不懈怠, 确是非常之难。读书治史颇费脑力, 陈传席即于画案之上置小枕头一个, 疲倦不堪时即伏案小睡二十分钟。他画轩书房中的书籍, 真真可称之为“处则充栋宇, 出则汗牛马”, 而且这些书绝不是收藏摆设。老师的记忆力非常的好, 每每遇到需要查阅的资料时, 某橱某卷, 即能找出, 不差毫厘。而且当他托人代购书籍资料时, 即使是很多年前看过的书籍, 也能说出其准确的书名和大致的样式, 以及所需要的内容的大致页码, 其头脑之清晰, 记忆力之强, 令人叹为观止。老师的口才也很好, 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带讲义, 总是信马由缰滔滔不绝地讲, 引经据典如过江之鲫, 拍案之处似燕山之雪, 妙语连珠, 谈吐如云, 显示着老师博古通今的智慧和学养。

2、陈传席

3、《陈传席文集》 (1—5卷) 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3年

4、半林霜叶可怜红, 34cm×34cm, 2010年

先生是治学非常严谨的人, 对于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 他既不主张人云亦云, 也绝不自以为是枉下非议, 只有得到了翔实可靠的资料、论据充足、具有说服力时, 才果敢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为避免“孤证”, 更是多方求证, 于浩如烟海的各种史料中寻找证据。“辛苦才人用意搜”, 正是由于老师严谨求实的态度, 才使文章具有震撼力, 足以鸣世。先生写文章, 主张“一是要有新观点, 二是要有新资料, 二者缺一, 就不必写。”所以每一篇文章, 必旁征博览, 掌握大量翔实而确切的资料, 不讲空话, 不言空物, 去华求实, 力避浮风, 以审慎而批判的态度写作。先生的文风尚简, 为文繁易得而简不易得, 但是写到高兴的地方, 或者是他特别想强调和分析的地方, 又洋洋洒洒地止不住笔墨。陈老师是个性情中人。

朱熹治学读书法 篇3

朱熹作为一位大教育家、大学问家,对读书犹为重视。他曾说:“为学之道,莫先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这句话阐述了做学问首先要弄清道理,而弄清道理的关键在于读书。朱熹不仅重视读书,而且,犹为重视读书方法,即在有效的时间里如何才能提高读书效率。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读书之要》。

循序渐进“循序”指必须遵循所读之书内容的客观顺序和读者的主观能力、条件,按此而规定读书进程;“渐进”指像流水盈科而后进、音乐成章而后达一样,量力而逐步成熟。换言之,要求读书必须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而不能好高骛远。

熟读精思朱熹继承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认为思考是读书治学之根本,读与思是读书学习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朱熹曾强调:“学与思须相连,才学这事,须使思量这事合如何。”(《朱熹语类》卷二十四)因此,读书只读不思,必是死读,即使能记住,仍不是自己的东西,更不能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只思不读,纯系空想,成天想入非非,一事无成。

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应虚怀若谷,善于领会作者所创设的主旨,志于作者的意愿,不可先入为主,更不能穿凿附会。他要求读书时必须保持公正的态度,独立思考,坚持新的见解,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切已体察读书必须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起来,真正领会作者之意;同时,又要以所读之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或在生活中检验其是否属实。值得注意的是,朱熹主张的实践,都是以指自我的心性道德修养而言的道德行为的实践。

著紧用力指读书要振作精神,抓住不放,既要刻苦、肯用气力,又要有恒心,坚持不懈。朱熹以“撑水上船”和“抱鸡卵”作比喻:撑着小船逆浪而行,是“一刻不可缓”的,稍有松紧,就会一退千丈;孵卵如果抱抱停停,时冷时热,肯定孵不出小鸡来。同理而论,读书治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读书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效果不佳。

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指读书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朱熹要求读书治学作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之中,以“心到”为最重要。“持志”则指读书必须坚定志向,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以顽强的毅力求其实现。

读政治学导论有感 篇4

首先,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关于政治学的启迪,尤其是本书的写作非常注重对学生发散性和启发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本书并不是一本建立在某种国家意志上并带有明显意识形态色彩的推论和说教式教材,而是一本相对来说比较客观、比较可读、通俗易懂的政治学理论入门丛书。

而且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每章的开头都是以一种类似于朋友之间有趣的对话的形式来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政治科学的世界,它就像一本有关政治学的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充满着奥秘和趣味!

另外,在每章结尾,作者都会给出一系列发散性、启发性的问题供读者研究、思考。而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直接在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的,它的回答依赖于读者独立、自发的思考和主动地求索。

而反观我国的政治学丛书,动不动就引经据典,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动不动就马列毛邓,几乎每一部分、每一章、每一节你都可以看到马列主义的经典对白!每一块儿内容都渗透着来自党中央的最高指示!

就好像今天要研究的政治学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早就全部、透彻、根本的研究完了似的!就好像党中央就是政治学,政治学就是党中央,中国政治学者不需要搞研究只需要在党中央屁股后头亦步亦趋、东施效颦就行了!

如此一看,我们的党和我们的理论真是太“伟大”了!因为,我们今天根本不需要费劲研究,只需要就做着照读照念就行了,而不需要再质疑、也不需要再思考了!

这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本来好好的马列主义,这么一搞反倒降低了它的可信度。我不得不说:尽管我信仰唯物主义,但是对于这种国家机器的宣传模式,我却非常反感!

而且,实事求是的说,中国的教科书不是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本马列主义的宣传册或者一本马列主义大辞典,这也不仅仅是指政治学,也包括相关的社会科学教科书。通篇都是枯燥、乏味、单调的论述,真是让人作呕!

甚至,我敢百分百打赌:就是马克思在世也得被中国的教科书活活气死。

因为,我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我原以为这一定又是一本同样枯燥、乏味、抽象的理论性著作。读后才发现我错了,《资本论》绝不是一本抽象的、索然无味的纯理论著作,而是一本人类精神的经典!

书中,马克思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和缜密的思维彻底的、完全的征服了我!我当时读完就一声感叹:

我靠!这那里是一堆字?这那里是一本书?这分明就是一本闪耀着金子般光芒的散文诗!这分明就是一本蕴含着无限真理的论文集!真是让我如痴如醉的、发自内心的喜欢!

尤其是序言中的那句话,我至今依然清晰的铭记:

“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

还有,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他的评价: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哎,这是一种多么洒脱、多么执着、多么坚定的性格!我非常喜欢,非常钦佩、也非常敬仰!一个真正的学者就应该是这样一种血肉、这样一种性格、这样一种精神!也唯有这样一种特征才能使他发现人类的真理,作出巨大的贡献!

所以,向马克思表示最真切的致意!同时,也向中国教科书表示最悲哀的感叹!

——————————————————————————————

请看中国学者的真实翻译水平!

这是本文要探讨的另一个话题。坦诚的说,这本书我刚开始并没有读懂,后来反复读终于搞明白了原因,之所以读不懂主要受以下三条因素影响:

一、对西方哲学、宗教、历史、文化的了解不够,而书中又大量的涵盖这些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的困难。

二、对政治学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也在相当程度上使我步入了某些误区。

三、这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某些中国政治学者的英文翻译水平太滥了,实在不敢恭维!真不知道这帮英语都是怎么学的,翻译的文章简直狗屁不是,请允许我于此处纠正一二:

例1:

原文:“由于政府和政党十分明显的转入到有关体育和艺术的决策活动,故排除政治的论点只不过是一种掩盖政治目的,赢得支持的一种企图。”

何批:这段文字纯属狗屁不通,一看就知道翻译者过于追求直译,懒得意译和思考,并忽视了中文的表达习惯和思维逻辑,我是这么给他纠正的:

修改版:政府和政党企图将明显的决策活动引入到体育和艺术领域,以便于掩盖其政治目的,并赢得公众支持。

例2:

原文:“南非政府通常利用„把政治排除在体育之外‟的论点来尽力诱导外国运动员破坏国际上对这个国家的杯葛,以使其建立在种族歧视之上的政治合法化。”

何批:这又是一段狗屁不同,嘛也不是的屁话。我是这么纠正的:

修改版:为了使南非政府建立在歧视之上的政治合法化,政府通常会抛出要“把政治排除在体育之外”的观点来获得外国运动员的支持,并避免来自国际上的批评。

例3:

原文:“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对各种政治问题和社会弊端展开的公开讨论极具扩张。然而,难道我们可以说1985年之前的苏联存在着诸如政治活动之类的事?我们可能说被认可的政治活动出现了。在决策过程中的确发生了争论和讨论。党和政府官员醉心于其中的活动,不论其受到何种约束,都与西方自由民主国家那些我们称之为政治家参与的活动具有相似性。”

何批:我都懒得评论这段话了,一看就知道翻译者没有好好翻译,糊弄事呢。此段不是缺主语,要么就是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或者转折词使用不当,胡说一通。什么东西啊,翻译者太不负责任了吧。如果您没读懂,这很正常,我当初也没读懂,要想知道原作者真正的意思,请看我的何批纠正版:

修改版: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社会上产生了很多关于苏联政治问题和社会弊端的公开辩论。可是,我们能否根据这点就下结论:1985年以前的苏联就已经存在着这些政治活动呢?或许我们可以说那种被认可的政治活动出现了,而且,在决策过程中,这些政治活动也的确引起了争论。当时,苏联党和政府的官员们醉心于这些关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辩论活动,而且,不论这种活动受到何种约束,它都与西方自由民主国家的政治活动(即我们称之为政治参与的活动)具有相似性。

以上三段话只是举个例子,类似于这样的屁话整本书几乎到处都是,我都懒得改了,与其费半天劲自己找主语,自己重新修改,还不如直接买英文版看得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作者,也就是深圳大学的那些所谓的教授们翻译水平实在太低,真不敢恭维,上面三个例子就是其中一个翻译者黄卫平翻译的,什么玩意啊,我写了一个打油诗,好好嘲讽嘲讽他,就冲这个,深圳大学这样的滥学校也不值得去。

评黄卫平老师的英文翻译水平

何军

有个专家黄卫平

翻译文章有水平

大段大段读不懂

一看原文识原形

哈哈,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把《政治学导论》的课后题都想一下,然后就开始背第二遍和第三遍英语单词吧。努力!加油!

P.S.开心网的网管们,如果你们又认为我写的东西和当局唱反调,我不反对你们把它和谐掉,同时,我也不反对给与你们最无情的鄙视!

只是希望你们在和谐前通知我一下,最起码告诉我一下缘由,请不要无缘无故的移走或删除掉别人的东西,要知道,正如英国政治学家约翰*洛克所说:

比较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5

阿尔蒙德提出用政治系统、功能、角色等新的概念术语代替国家、权力、职位等传统的政治学术语。他认为政治系统由相互作用的政治结构组成,如选民、利益集团、立法机关、官僚机构等。它依靠合法的强制力量支持,并与国内和国际环境持续发生相互作用。各政治结构又由各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角色组成。结构和角色这些术语是为了强调参与者的实际作为。他还提出,研究任何政治系统,除了了解它的实际作为外,还要了解它的基本倾向,它的心理方面即政治文化。

《比较政治学》一书不知被多少政治学者写过,比较政治学则自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问世以来,可谓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比较政治学由最初的舶来品逐渐融入到中国政治学者的研究视野里。但是,《比较政治学》在比较政治学界拥有的圣经似地位,是难以撼动。因此,每每阅览比较政治学之作,必要体验阿尔蒙德描绘的比较政治世界。

读经典,往往要将自我置身于作者身处的政治环境,包括作者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学术即人生,缺乏人生体验的学术之旅,断然不会创造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思想。提到阿尔蒙德,会联想到他在政治文化研究、比较政治学和政治系统论应用上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会想到他是美国政治学界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了解阿尔蒙德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学术背景后,接下来对《比较政治学》一书作出简要的分析。比较政治学全书的框架,包括概论(主

要是对文中主要术语和方法进行介绍,如政治体系、政治环境、政治输入、政治输出、政治功能,体系功能、过程功能、政治产品和政治生产力等)部分、体系功能部分(包括合法性、录用、政治交流)、过程功能部分、政策功能部分和政治评价部分(包括政治输入、输出和政治评价)。鸟瞰该书框架,可对作者的研究方法,即系统的研究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

对政治生活的研究,一方面,需要浓墨重彩,资以风骨。另一方面,也需精雕细琢。粗犷的政治学,并不能为人们了解政治生活本身提供多大灵感。因此,在介绍政治体系具有三层功能的前提下(体系功能、过程功能和政策功能),作者对三种功能,又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如体系功能中体系功能,为政治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法性支持;录用功能,则通过统计资料,对不同体制的政治体系进行分析,深刻分析不同政治体系在不同的政治文化影响下,政治结构在录用功能的不同。交流功能上,作者指出政治生活中的几种基本政治交流形式,包括非正式途径、专门的渠道如新闻媒介、报纸,更重要的是,作者结合各国不同程度存在的新闻审查制度以及越南共产党政权在农村的宣传手段,并以此说明政治交流系统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力。过程功能与政策功能上,包括提取、管制、象征与分配等方面的介绍,涉及到政策学的研究领域,蕴含着不少政策思想。在论证方法,作者通过使用经济学的洛伦兹曲线以及相关实证资料,说明政治系统与经济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后,作者提出一个值得政治学者注意的问题,即笔者在《理智与情感——政治的分析》一文中提到的政治系统如何

评价的问题。毫无疑问,在马克思.韦伯与卡尔.马克思各自提出自己对政治生活的评价因素前,历史学的英雄主义叙事传统总是给我们这样的直觉,即政治系统绩效的评价总是以伦理为标准。悲哀的是,一种普世的伦理从未能够凌驾于全人类的政治实践。因此,阿尔蒙德结合其他学者的成果,提出政治生产力的概念,就是看政治系统提供的政治产品的多少与优劣。政治产品通常包括福利、安全、自由与民主等。尽管在具体的统计指标上,当前统计学家已经可用GDP等概念来衡量国家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能力,但自由与民主的衡量标准却远非那样明确。不过,相比传统的伦理标准而言,阿尔蒙德的贡献是值得注意的。

一些治学和读书的哲理句子 篇6

1、只是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缺乏信心。

2、要了解一个人的真正面目,就要考察他做的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采取的方法,了解他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

3、要了解一个人就要听他说的话,观察他听做的.事。

4、会学习的人总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厌倦。

5、不能轻信别人的意见,一定要通过学习的考察以取得真正的知识。

6、判断是非不能明察的人,不值得和他交往。

7、思想专注看东西就会看不见,听声音就会听不清,吃东西也不会品出味道。

8、只有推理论事,才能触类旁通。

9、好学就要专心一意。

10、知理而不付诸行动,就是知道得再多,也会感到困惑的。

11、做事不专一,就不可能精通一种专业。

12、一身不能兼做两件事,所以聪明的人总是选择一件事专心地干下去。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读书笔记 篇7

法治与礼治或政治与德治:中国自古就有儒家、法家之分。

西方18世纪古典自由主义奠基之作《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同时著有《道德情操论》,强调社会繁荣不仅依赖于人自利的动机,还依赖于人们的美德。托克维尔19世纪30年代考察美国,所作《论美国的民主》,将美国的民主归因于三个条件:自然环境、法制和人情。他强调乡镇精神对美国民主的最根本意义。

当代政治学强调文化因素的学说中又增加了社会资本理论(如福山)。联系当今:梁漱溟曾有乡村儒学的主张,如今新儒家也正在乡村进行信仰建设的实践,可以视为一种基层的礼治,至少可以作为现代法治进步的一种辅助性动作。参“何谓乡村儒学?输血急救凋敝乡村,完成儒学现代转型”政治学沿革及经典著作:政治学作为学科的三种传统:哲学传统(政治应该怎样)、经验传统(政治是什么)与科学传统(量化研究等)。希罗多德《历史》:记述了古希腊和波斯帝国的战争,其中讨论了建立何种政治秩序,关于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和独裁政体的讨论。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述了雅典、斯巴达两城邦的战争,其中伯利克里的演说,是研究古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史料。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开创了政体的类型学研究,划分六种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为正宗政体,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为变态政体,不照顾全邦人民的利益。此外,还研究了阶级问题,探讨了中产阶级为基础之于政体稳定性的重要意义。西塞罗《国家篇 法律篇》:混合政体在古罗马共和国的实现。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政治上的现实主义,剥离了道德和政治,支持君主的武力威慑的效用,马基雅维利主义被理解为(尽管片面)一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处世哲学。

霍布斯《利维坦》:强调国家乃人类社会所必须,没有共同权力使人慑服的时候,每个人皆处于战争状态,成为彼此个体的战争。于是,一个强力国家就是必要的,可以通过人们达成协议或者通过武力取得。约翰•洛克:早期自由主义代表,认为统治应该基于被治理者的统一,提出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两权分立的思想。孟德斯鸠:反对专制,捍卫自由,三权分立,直接影响了1787年《美国宪法》的起草和美国政体的创建。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原则。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19世纪前人类政治思想史上最具有实践智慧的著作,共85篇文字。强调分权,也论证了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和政府效能的问题。两者结合才是联邦党人完整思想的表述。联系当今:当下,福山认为美国分权和过多法律导致政府效能较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是一种实证主义的经验研究著作,考察美国民主体制的运转情况。

即便政治学有如此长远的发展,讨论政治时,还是不应过度放大学问的实际效果,因为经验告诉我们:政治秩序的构建较少取决于智者的思考,较多取决于政治参与者的行动;并非政治哲学原理决定国家的政治秩序,而是参政集团的选择和博弈决定的。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正如《联邦党人文集》所述:“我们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

自由主义作为意识形态:

政治上自由主义主张建立一个有限政府或立宪政府,其权力、行为和边界要受到强有力的约束;经济上自由主义反对重商主义,即经济民族主义或贸易保护主义。综合而言,自由主义秉持个人主义原则、个人自由原则、理性原则、平等原则、宽容原则、被治理者同意的原则、宪政原则和自由放任原则(即政府管的少,只行驶法官、警察的角色)。

后来自由主义遭遇很多严重挑战,如间歇性的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大企业垄断等,此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还产生了对大规模公共服务的需求。自1870年后古典自由主义日渐式微,新崛起的现代自由主义(如凯恩斯主义)则做了修正,让政府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遵循过去的基本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主张强化政府干预——包括对市场、行为和企业的管制,加强对劳工阶层的保护以及建设福利社会。如今,欧美发达国家,整个经济活动中政府的比重已经超过三分之一(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

1790年后,新自由主义崛起,背景是70年代实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和福利国家方案遭到了大量质疑,其重要人物是哈耶克。哈耶克认为人无法借助理性认识复杂事物背后的关键信息,所以中央机构基于理性和科学做出的经济决策是靠不住的,而既然人是相对物质的,创新的高度是不确定的,那么好的社会要给每一个人和组织探索的自由,这便是他秉持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于是他批评东方阵营的计划经济,西方的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理论,现代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学说。

8.做人与治学 篇8

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是一切教育所关注的最根本的问题,所以,教育的最根本任

务就是解决做人问题,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要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做人,是读书治学的首要宗旨,国人读书做学问无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最高理想,修身即为“做人”。而读书,则是学知识,明事理的最好途径,“知书”方能“达理”,读书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的问题,就是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读书人的鼻祖,万世师表的孔子自称“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却依旧

“一日三省吾身。”不外乎用书籍文章充实自己,用知识学问熏陶自己,不断反省,改正错误,修正方向,谨言慎行,独善其身,然后推己于人,兼善天下,达到“天下归仁”的理想。孔子学说虽不容于当世,但他却成为我国文化史上高洁亮丽的启明星,令天下人识礼仪,知廉耻,让读书人明白做人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善恶之念,存乎一心,纵千转百回,万劫不复,犹怀瑾握玉,矢志不移,不越雷池一步,不坠入青云之志。

孟子更把做人的原则阐述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所谓“吾善养浩然之气”,“威武不能

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浩然之气,是一种正气,一种精神。临渊不惊,临危不惧;宁折不弯,宁死不屈;可抛头颅,不失节操;国难当头能奋然而起,危机时刻敢舍身成仁。若非善从书中吸取营养,充实自我,又如何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

所以,我们要成为“四有”新人;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成为“会

求知、会生活、会共处、会创造”的人,就必须博览群书,学思并重,皓首穷经方能超风入圣。

做人制约治学,不会做人,注定能以达到学业的最高境界。但丁有句名言,叫做“道德

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有研究表明,一项事业的成功,智力因素只占20—30%,而情商的要素占到70—80%。什么叫情商?情商就是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非智力因素的总和。包括人格是否健全,信念是否坚定,生活态度是否乐观,心理品质是否稳定,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等。因此,一个人要想创造辉煌的业绩,必须从上述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我们必须明白,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靠个人能力创业的空间越来越小,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已越来越成为时代的要求。没有与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是寸步难行的。

只读书而忽视自身修养,必然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一个人只为“黄金屋,颜

如玉”而读书,只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读书,只为个人的功名利禄而读书,而缺乏报效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远大理想,你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反而会贻笑天下,甚至会遗臭晚万年。想那秦桧,在文豪并出的宋代能高中状元,论学问文凭应在欧阳修、苏轼之上,殊为不易。却一不留神,忘了如何“做人”,结果,到了今天还让秦姓同志忐忑不安,是为反面教材。北大高材生冯大兴利欲熏心,盗窃杀人,云大马加爵因个人恩怨残杀同室学友,同样是只读书而不修身的惨痛教训。

只“读书”不思“做人”,如蛮牛拉车,不抬头看路,难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谆谆告诫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做真人”。做人与治学,密切相关,息息相连。读书的目的是做人,做人的途径是读书,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治学。

因此,我希望中牟一高的莘莘学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

依托,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读书,要做到文明守纪,诚实守信;既尊重他人,又尊重自己;充满自信而不刚愎自用,虚怀若谷而不人云亦云,善于合作而不迷失自我,勤学好问,深思慎取,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拼搏进取。争做社会栋梁,创造人生辉煌。

《政治学的历史与理论》试卷 篇9

一、判断题(15 道)

1.郁建兴教授指出,希腊人不但创造出了政治事物,而且在活动上创立了政治学。正确

2.弗兰西斯?培根指出,自由一定是权力和义务的统一。错误 3.郁建兴教授指出,作为全球化的产物,治理理论不仅陈述和解释了国家主权被挑战的种种现象,并且提出了一种明确的观点,来主动地有意识地削弱国家政府的绝对主权。正确

4.郁建兴教授指出,基督教会的兴起产生了独立于国家以管理人类宗教事务的独特体制。正确

5.郁建兴教授指出,与英国和法国相比,德国在近代史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政治分裂的状态,建立一个强大的民主国家是德国人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正确

6.郁建兴教授指出,在启蒙时代,政治思想的突飞猛进表现在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批评和修正。正确

7.郁建兴教授指出,在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政治理论得以飞速发展。错误

8.郁建兴教授指出,全球化时代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的视野,使当代政治学越来越具有跨国或全球视野。正确

9.郁建兴教授指出,1920年,全美大学兴办的政治学系已近50个。正确 10.郁建兴教授指出,在政治学科中,经验的、实证的方法取代思辨的、演绎的方法而成为主要研究方法。正确

11.黑格尔认为,权利的观念、义务的观念都是抽象的。正确 12.郁建兴教授指出,芝加哥学派以开创实证研究项目而闻名于世。正确

13.郁建兴教授指出,学科的制度化是政治科学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正确

14.郁建兴教授指出,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越来越成为解决政府改革问题的口号。正确

15.郁建兴教授认为,古罗马人扩展了世纪政治的范围,将古代政治思想传入中世纪和现代世界,创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真正的自由”概念是一个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而不是建立在个人主义意义上的抽象自由概念,是下列哪位提出的?A

A.黑格尔 B.康德 C.休谟 D.培根

2.郁建兴教授指出,现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奠基的方法论基础是(A)

A.《社会契约论》 B.《公民文化》 C.《政治学导刊》 D.《政治科学新手册》

3.黑格尔认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历史上可以追溯到(A)A.古代希腊 B.古罗马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4.美国政治学会开始出版《美国政治科学评论》是在哪一年?A A.1906年 B.1907年 C.1908年 D.1909年

5.“自由权力要通过良好的政治制度加以保证”,这是下列哪位的观点?D A.黑格尔 B.康德 C.休谟 D.孟德斯鸠

6.阿尔蒙德在《政治科学新手册》中指出,如果以政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考察对象,用一条曲线来描绘政治科学的发展历程,那么这条曲线的起点无疑是(D)政治科学。

A.古雅典 B.古罗马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7.886年,创办《政治学导刊》的是下列哪所大学?D A.密西根大学 B.宾夕法尼亚大学 C.芝加哥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8.美国政治学会成立是在哪一年?A A.1903年 B.1904年 C.1905年 D.1906年

9.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历史和政治学会”是在哪一年?A A.1887年 B.1888年 C.1889年 D.1890年

10.郁建兴教授指出,()对自由主义思想首次作了经典表达。A A.《社会契约论》 B.《公民文化》 C.《政府论》 D.《政治学导刊》

三、多选题(10 道)

1.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杰索普把当代国家的新论题概括为了以下哪些方面?ABCD A.国家身份的历史可变性

B.国家所具有的相对实力或者弱点

C.民族国家在全球化或地区化时代所具有的未来

D.有关规模、空间、领土权以及国家的争论点;各种治理机制及其明确表达的兴起

2.《政治科学新手册》指出,如果以政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考察对象,用一条曲线来描绘政治科学的发展历程,在起点之后,经历了如下哪些历程?ABCD A.在古罗马时代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B.经过中世纪的缓慢发展

C.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得以飞越发展

D.在19世纪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最后在20世纪真正具备了专业特征,并在扎下牢固的根基后开始突飞猛进

3.《公民文化》一书对以下哪几个国家进行了政治比较研究?ABCD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墨西哥

4.阿尔蒙德指出的20世纪政治科学的三座高峰是(ABC)A.1920-1940,“芝加哥高峰”

B.二战以后的十年,“行为主义”政治科学的传播

C.80年代,“理性选择/方法论个人主义”中的演绎、数学方法和经济模型

D.90年代,“宾夕法尼亚高峰”

5.郁建兴教授指出,18世纪,以()为标志,自由主义思想攻城略地,取得巨大成就。AB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中国解放战争 D.苏联十月革命

6.根据郁建兴教授所讲,在文艺复兴时期,政治理论获得了突破,主要是()对于“国家”这个词的贡献,及对政体领导人的合法性进行的研究。AB A.马基维利 B.布丹 C.洛克 D.孟德斯鸠

7.郁建兴教授指出,最晚至19世纪末,()和哈佛大学兴起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ABCD A.密西根大学 B.宾夕法尼亚大学 C.芝加哥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8.学科的制度化是指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在()、教育培训、职业化以及图书馆新的收藏目录的确定等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大学相关专业教育的发展。ABCD A.学术团体 B.专业杂志 C.书籍出版 D.基金资助渠道

9.根据郁建兴教授所讲,行为主义政治学存在以下哪些弊端?ABCD A.过分推崇经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模式。B.过分强调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的分离。C.过分注重学术研究而忽视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

D.偏重于微观、中层理论的建构而忽视宏观理论研究的倾向。

10.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ABCD A.行为主义使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及分析技术的探索成为自觉,并提供了一系列政治研究或分析的有用的方法和技术。

B.行为主义将政治学研究的重心由法规、制度的静态研究转向政治制度的运作或政治过程、政治行为的动态研究,并力求建立起可检验的经验理论。

C.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社会科学各学科本质上的一致性,重视跨学科的研究,顺应了当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发展的交叉、综合和整合化的发展趋势。

《读书与治学》有感 篇10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听宋才发教授《研究生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有感

倪尔轩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7级法学硕士研究生)

我与宋才发教授的第一次邂逅,是在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会议室(111教室)里。第一个提前走进教室的我,立马看到宋才发老师坐在讲坛椅子上慈祥的背影。就在那一刹那间,我脑海里浮现了长者、学者、智者这三个形容词。还没有等我张开口,甚至在我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恰当的语言,来与宋老师打个招呼的时候,只见他转身朝我微微一笑、点头示意。宋老师这个细微末节的动作,让我心里暖洋洋的,顿时觉得无比的踏实。过去对北宋诗人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甚理解,宋老师大概就是最好的诠释。接着我便选择了靠前的位置坐下,带着对名师的敬仰,期待着他即将开始的法学方法论课程的讲授。

与老师的接触只有短短的六次课。总共六次课的《研究生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恰如白驹过隙转眼就结束了。但是,每一次课我都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科研技能,这对我的整个研究生生涯乃至人生都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整个课程最让我感到醍醐灌顶的部分,当属研究生的读书方法这个部分。刚刚进入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开始法律硕士研究学习生涯的我,其实内心十分空虚和茫然。因为我是从英语专业考入法律专业硕士生的,专业学科的跨度之难、之大,对于我来说,并不如期望那般行如流水。面对法学院开设的每一门专业课,我觉得都需要从头学起,一进入问题研究领域就显得手忙脚乱。读什么书?从哪里开始读起?怎么样带着问题去读书?等一系列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了一个理还乱的解不开的死结。直到宋老师在授课时,有针对性的给出一系列读书与科研的建议,才使得每个像我一样感到懵懂的学生,第一次真正得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式的点拨。宋老师把硕士生读书阶段的学习,形象的比喻为“母鸡带着小鸡”找食物的阶段。研究生读书应该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带着研究问题在知识的河床两岸,自由地采集知识的花果,将研讨式的教学和自学型读书相结合,从而实现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融会贯通。

曾有人赞许宋老师为“真佛只说家常话”。宋老师在授课时曾风趣地说:“一个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把深奥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通讲透,这样的人是哲学家;而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往复杂里讲,把本来易于理解的问题讲得玄而又玄,这样的人都是骗子。”我非常赞同这个看法和评价。宋老师这个在学术上有如此丰硕成果和高深学术造诣的老师,在给我们授课的时候,仍然如此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善于用学生最易理解的话语,传达发人深思的道理,确实让我们每一位听课者感受至深、回味无穷。宋老师告诉我们,研究生读书要带着目的去读,始终保持一颗恒心、专心、疑心和慧心;应该把读书当作自己事业的一部分,培养自己好读书的习惯,每天再忙都要挤出一定的时间读书。宋老师还告诉我们,研究生读书要有明确的读书目标和计划,要把读、问、思、研结合起来。在这里问与思很好理解,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但要把读与研结合起来,似乎就不太容易。宋老师告诉我们,这就需要善于在读书的过程中,捕捉新的观点、发现新的资料和新的写作素材,总结别人的写作经验,进而触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动机、发现自己新的兴奋点。研究者其实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站得比别人更高、看得更远、思考更睿智。在今后的法律专业知识学习中,我将牢记宋老师的谆谆教诲,始终保持这种愈问于读的学习态度,带着问题有计划、有目标的读书。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带着新的问题去阅读,逐渐形成这么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真正做到宋老师提出的读必恒、读必广、读必思的要求,循序渐进,从而厚积薄发。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我觉得宋老师之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人师,更是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什么要说宋老师像朋友?第一点要提到的就是“感同身受”这个词。宋老师的授课内容与时俱进,选材精当、语言谈吐风趣幽默,既是我们这些学生都感兴趣的,也属于解决问题的及时雨。这就从授课一开始,拉近了宋老师跟我们这些学生的心灵距离,感受到宋老师和我们在望着同样的方向、关注同样的问题。其次便是精神面貌相似,宋老师这位六十四岁的老人,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不比青壮年小伙子差。我觉得这是宋老师的风骨,更是一种为人师执着的魅力和魄力。即使是在人们普遍感到最为疲惫的夜晚进行授课,宋老师也始终坚持全程不休息,一站就是三个多小时,不用麦克风也铿锵有力,激情四射的授课,尤其是宋老师那双炯炯有神的目光,更是让我十分钦佩和 2 折服。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似乎是在跟一个我的同龄人在对话。第三点,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宋老师在讲到“治学”与“做人”时,某些方面与我不谋而合,当然比我的认识程度要深刻的多。正如宋老师说的“文如其人”,要作好文,首先要做好人。治学是做人的升华,做人原本就要用尽一生去努力。治学的过程更是一个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过程,要有为学术献身的精神才行。宋老师告诉我们,做学问要耐得住孤独、抵挡得住各种诱惑。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要淡泊名利,不能追名逐利,要追求学者高贵的人格和人品。做学问要有平常人心态,从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做起;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积累,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欲速则不达”;只有始终坚持知识积累,才能由量变产生质变。宋老师还提到做学问要宁静致远,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独立的学术风格、品格,不断追求学术创新。做自己的学问,而不是盲目的从众,要执著追求,切记不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要标新,但不可立异。综上所述的三点,我认为宋老师可谓是我的良师益友。

上一篇:毕业20周年聚会倡议书下一篇: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