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总结(精选8篇)

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篇1

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已经第三年了,一路走来,我和学生们一起欣赏经典诗文的无穷魅力,共同感受诵读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本册教材节选自孔子的《论语》,五个单元主题分别是:孝敬、仁爱、修身、君子和交友;两个活动园地。在经典诗文的润泽中我们感受着成长的快乐;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面也收获颇多。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排在第一位,所以在经典诵读课教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

兴趣作为原动力。如: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小学教育工作总结巧用法:让经典走进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在作文中时不时把经典名句用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其次,进入三年级,随着国学经典学习的深入,古文的内容难度也逐渐增加,想要学生一下子就能把握住内容,难免过于急于求成,我想还是采取“不求甚解”化吧。因为我深信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力求甚解,但古代经典的学习意在提高文化底蕴,是远离功利的一种精神修养。因此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目标单一,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

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

最后我想说的是:诵读形式应该多样化。重视朗读,强调背诵,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读出节奏、音律,可以集体读、分组读,也可以个人读。多样的诵读延续了学生的诵读热情,使得他们深深地喜爱上了诵读诗词。还记得,开学初,有的同学便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学期我们背哪些诗啊?什么时候学啊?”看着孩子们的张张笑脸,我感到异常欣慰。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语言不断得到积累。我觉得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到目前为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背诵的经典诗词已不少。小学教育工作总结经典诵读增强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大量诵读丰富了语言积累,增强了语感,获得了审美体验。同时,说写能力也不断得到了提高。多样的诵

读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篇2

一、认清幼小教育的各自特点

幼儿教育是寓教于乐。幼儿园时代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无知、愚昧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娱乐性,以游戏为主,因而,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经常利用直观教具、具体实物引导幼儿学习;学习环境上,幼儿园的生活是轻松自由的,学习活动是由兴趣引导的,没有硬性的教学指标,不要求孩子们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学习;在行为规范上,幼教突出的是更加生活化,如幼儿上课时可以喝水、如厕,课内讲不完的内容可以延伸课外,进出园的时间上也非常宽松,等等。总之,幼儿园教育孩子是以快乐为目的的,除了孩子健康成长外没有太多要求,幼儿过得无忧无虑。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校园是一个新的,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新天地。教师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除了要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外,通常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因而学习的时间变长,教师的说教增加,明显受到纪律的约束,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德育的趣味性远不及幼儿园的游戏。这一变化在入学初期最容易让孩子感到小学生活的单调、枯燥和乏味。如果不能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顺利过渡,就可能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甚至一生都产生负面影响。

二、中外基础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很多人认为基础教育是从小学开始,而忽视了幼儿园教育,其实这是个误区。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小学等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而且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目前基础教育显著特征是独生子女多、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依赖性大、重视中小学教育忽视幼儿教育等。这些特征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结构的不合理,缺乏规范;青少年在自理、自立和实践能力上表现较差,重智育轻德育问题普遍存在,缺乏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日本,人们对幼儿教育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留给子女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教育”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座右铭,许多妇女一结婚就放弃工作,开始为将要降生的孩子作精心准备。她们纷纷进短期大学、母亲训练班等,学习幼儿家庭教育方法。早在二战前夕,日本政府就颁布了《保育要领》,这应该是日本关注“幼小衔接”问题的开始,但此后数年日本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2001年3月,日本文部省发表了《幼儿教育振兴计划》 (2001—2006年幼儿教育发展计划) 。在这份计划中,文部省不仅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幼小衔接”的问题,而且详细地提出了进行“幼小衔接”的一些策略。日本幼儿园比英、美晚创办半个世纪,发展速度却超过了他们。为什么其入园率上升得如此之快呢?除了举国上下高度重视之外,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既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又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日本还正式实施“幼小衔接推动班”制度,让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让5岁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起进行以讨论和合作为主要途径的课题学习活动———“协同学习活动”,这对幼儿进入小学将起到衔接作用。从中日教育现状来看,教育的形式和差异较大,我以为日本的“幼小衔接推动班”制度对我们做好小学入口教育或许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解决小学入口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小学入口教育工作就是幼小衔接工作,能实现幼儿向小学身份转升的平稳过渡的教育活动应该说就是很好地解决了小学入口教育问题。

遵循发展规律这是解决入口教育的大前提,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实施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一个孩子绝不是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在衔接时期,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阶段的特点会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所以不能一味地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是要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

1. 进行平等合作

在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幼儿园似乎总是“低人一等”。常见的小学入口教育总是幼儿园的幼儿去小学参观访问;入口教育出现的问题似乎总被看做是幼儿园的责任,比较突出的是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这总被认为是幼儿园教育的过错。殊不知,由于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那些本该由小学教授的知识不知不觉已经被幼儿园给包办了。在这个问题上,日本给我们做了一个不错的示范:他们认识到幼儿园和小学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因而幼儿园和小学之间逐渐建立起了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小学教师甚至希望能够向幼儿园教师学习如何设计和组织儿童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说,日本现在的“幼小衔接”不再是幼儿园提早进行学校教育活动,而是幼儿园和小学为了追求共同的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平等合作,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合作关系,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谁向谁靠拢”的问题,“幼小双方都能回到教育的原点”,形成了入口教育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新模式。

2. 培养兴趣爱好

小学入口教育阶段从时间跨度看,大致是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段时期。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需要放弃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转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而兴趣是孩子们认识和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动力源泉,培养孩子们广泛的兴趣可以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强健身体,陶冶情操,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以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个阶段的小教工作者要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战胜困难,避免跌入恐惧上学的低谷。

3. 重视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是主流,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往往会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幼苗,见不得风雨,这是与基础教育相背离的。处在入口处的学生家长,不要给孩子太重的负担,更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应该帮助孩子体验学习的愉快,使之爱学、会学,从而形成健康心理。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之顺利完成小学入口教育的角色转换,并为一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实施小学入口教育的标准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德育;主体;客体;载体;环境;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85-02

《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这说明一个合格的老师除了给学生解惑外,还应该教之以德。然而在我国如今的教育中,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使其背离了教育的根本,而转向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把智育奉为上宾,而德育则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纵然近几年的素质教育被提上了日程,然而大多也是趋于形式。所以抓好德育工作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我们这里所说的德育主要是指狭义上的,也可以说是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一、发挥德育主体的作用

一般来说,小学是孩子离开家的第一个驿站,而教师则是他们的最主要的引导者,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无以替代的作用。他们的思想道德对学生们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德育主体——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依靠全体教师的努力,把德育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好德育工作是教师不容推卸的重要责任,担当起这份责任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忠诚报效,是教师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圆满实现。所有教师都应当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不同的角度努力做好德育工作。

德育,讲求的是一种规范到自觉的过程,而规范则是前提,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必须要规范教师自己的行为,要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以自己首先做到在教育工作中, 真正做到厚德博学,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 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 学会理解与引导;教育学生搞好团结,不打架,不骂人,教师要和同事们搞好团结;教育学生们书写认真工整,教师在板书时要做到书写认真、清楚、规范;教育学生关心爱护他人,教师就不要用粗鲁的办法去疏远学生,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感化他们,这也就是说,教师的一言一行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一定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朋友,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在德育队伍建设上必须做到“两为主一加强”即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教育上,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要自觉发挥主导性功能,在队伍结构及动力上,要以教师为主,教师要依法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在德育队伍建设上,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及各方面德育业务素质的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工作大军,尤其要引导广大教师遵循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规律,原则,方法和青少年年龄,心理的新特点,科学的,自觉地,创造性地搞好德育工作。这是当前与今后优化教育队伍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务必面向未来抓紧落实。

二、充分发挥德育客体的能动作用

德育客体即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学生都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而充分发挥德育客体的能动作用, 构建德育主体互动模式则是要以客体为对象,是参与者为平等主体,以主体间互动作为相对稳定的联系和作用方式,从以往的强制性灌输教育转向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把正面疏导作为德育的主要方式,遵循人的品质的形成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需要出发,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使道德学习成为其内在的需要在主体互动模式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教育主体,并且都是共时性主体。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是主体,但又是有区别的主体,其主体性是有差别的。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制定德育计划、确定德育方案、选择教育手段、内容和方法上,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和接受德育思想,并发挥积极能动作用这一环节上。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伙伴, 要开发德育资源,发展主客体间的平等交往,建构主体性育德模式、互动模式,帮助、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自我学习与成长, 使其能自主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 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各项活动的开展从策划到组织安排,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参谋,以培养学生的多种活动能力。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方式,一分为二地、发展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批判的精神来对待大量流通信息。真正发挥客体的作用。

三、实现德育载体的开发创新

德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德育因素、能为德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德育活动形式。通过一定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德育教育德规律性要求。载体必须承载德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德育教育者所操纵,也必须是联系德育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首先,发挥学科渗透作用。长期以来,小学德育都集中在思想品德课上。但其作用范围是有限的。虽然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课程,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它不是单纯性的说理,而是有针对性的 比较系统的 直接性地讲授 ,但是品德课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未出现创新趋势。而且长期以来,品德课都是以课堂教育为主,以言语说理为主,课后再进行考核,这种形式比较枯燥乏味 。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要将品德教育融入生活,将生活实际与书本结合在一起,从正反两面全面地展示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力,塑造完美的人格。

在德育过程中,学科间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德育不分学科,它贯穿于所有的学科当中。例如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数学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其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逻辑判断的教育;科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善于观察 乐于动手的教育等。

其次,要灵活地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发展各自的个性特长,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怎样与他人合作 帮助他人,学会赞美他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可以组织学生观赏道德纪录片,在活动中展开讨论,在讨论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允许他们在相互的争论中剖析现象的背景、原因、了解正面作用、负面影响,从中吸取正确的道德思想,剔除其中糟粕,使他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操作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培养其自律的品质。这种方法增加了德育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也使坐而论道的传统的德育方法更注重与现实相结合,从而实现德育载体的创新。

再次,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一些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陶冶情操,锻炼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敢顽强的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思想品德和能力。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应本着抓住机会、精心准备、计划组织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群众、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四、营造良好德育教育的环境

第一,优化文明的校园环境。不同的校园环境对德育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校园环境包括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自然环境两部分。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环境的软件,集中体现在校风、学风班风上。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是与这所学校的历史传统特色分不开的。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班风相对与校风而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因此,学校应注意挖掘、整理保持发扬学校的优良学风和传统校风、以及优良的班风。校园自然环境是校园环境的硬件,包括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优美整洁的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品行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 以学校为主,社会、家庭教育为辅。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社会、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更是重要,三者教育的结合的优势体现了空间广阔,形式多样人际广与实际贴近的特点,即可在家乡小社会接受教育,又可在全国乃至更广阔天地实施学生的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学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 他时时刻刻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因此,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单靠学校是不可能做好的。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学校与社会、 家庭之间, 各级种类学校之间从社会整体的角度相互配合,整体推进,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种良性的循环,开创学校德育的良好局面。这样,德育的多种效能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根据中央《意见》与中宣部《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当前,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实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突出教育重点,尤其要依据青少年的年龄、心理特点,遵照中央具体要求,采取富有情趣和教育实效的方法,把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另外,还应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把德育重要性显现了出来,重视德育教育,教育者就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提高认识、认清德育教育的目的、意义、作用;认清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技能中的重要性和地位;认清德育和其他教育的关系 。只有我们提高了认识,才能积极地参与德育教育的全过程,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意志;才能积极去影响学生智慧、品质的发展,影响他们个性的形成。而受教育者提高了认识,便会在生活中处处会以良好的行为、品质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把这种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待人接物的态度理想化,作为自己的行为典范。课堂中他们会自然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主动接受德育知识、教育思想、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总之,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是需要传道授业解惑的,他应给人以心灵滋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教育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应如涓涓细流一般,在教育的山涧里缓缓流淌,继而汇成江河化为波涛,流入教育的大海。

参考文献

[1] 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1974:161.

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篇4

我校为地处纯回民地区的一所农村学校,周边的居民受宗教礼仪的影响较深,他们对教育的深远意义认识不够,所以为了顺利的展开家长学校工作,我校在工作展开的前期,对学生家庭教育进行了详尽、深入的调查。经过我们的细致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为:

1、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盲目性太强。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可又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平时忙农活、忙家务,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很少过问。也有的家长平时让孩子信马由缰,但见孩子考试成绩不佳,便“一股脑儿算总账”,对其进行打骂。由于大多数家长文化素养质偏低,所以他们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教子成龙”之方,这是农村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

2、多数家庭缺乏文明教育。家长们语言粗鲁、口无遮拦,即使在孩子面前,也是满嘴脏话、言语污秽;此外,农闲时,有的还经常酗酒、赌博,严重污染了家庭的育人环境。

3、“唯我独尊”的家长作风。一部分家长要求孩子必须惟命是从,若有不顺,便采取“高压政策”,甚至拳脚相加、施以棍棒。据统计,90%的家庭教育中都有打骂行为,这些家长似乎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却认定孩子不百依百顺就是错的,要让孩子“改”掉“叛逆”行为,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体罚,这些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致使一部分孩子形成了怯懦、孤僻的性格。

4、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缺乏家庭教育。我校存有一部分单亲儿童,一部分父母双双外出打工,进城经商的留守儿童,他们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接受隔代教育。这些家庭的隔代教育往往含有很大的溺爱、娇宠成分,所以他们也根本无法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

二、认真分析,制定切实的家庭教育措施。

总体看来,我校的家长受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的影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的困惑。为了使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能够与孩子平等沟通、平等交流,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针对我校家庭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我校采取以下措施来指导家庭教育:

1、组建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一为最高教育境界,我校在了解的基础上,聘请了六位文化素质较高、在村民中威信较好的学生家长为家长委员会成员,与他们及时沟通、交流,达成共识,以他们为辐射点,对家长进行潜滋教育。在家长委员的宣传下,家长渐改“女孩子大了少出头”的封建思想,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各项活动,在他们的支持下,我校的百名学生大合唱在灵武广场演出,课本剧《九色鹿》被市教育局选送到银川市比赛,并获得二等奖,这也是唯一一个参与银川市比赛的农村学校。

2、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培训。我校按计划每学期为家长们上两次课,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培训,同时向他们介绍孩子在校学习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情况,目的是让学校家长互相沟通、不断交流,共同探讨教育的新路子,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衔接起来。经过几次的家庭教育理论培训,家长们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尽量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采取悉心教育的态度,因此,我校学生也渐变得乐观、好胜了。

北湖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总结材料 篇5

家长学校是指导家长如何给孩子以正确的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系统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家教能力和家教水平,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人生观的主要阵地。因此我校一直都致力于通过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和在一起,始终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并切实加强管理。我们把握时代脉搏,科学运筹,精心组织,突出重点,逐步搭建起系统化的家教平台,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于2010年荣获2009-2010学家庭教育工作和省家长函授学校办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去年以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组织与管理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办好家长委员会的依据,完善管理制度是办好家长委员会的有力保证。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家长学校,设立了校级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把家长学校工作列入校长办公会重要议事日程,各成员分工明确,并定期召开校务委员会会议,制定计划,有力的指导了家长学校的工作。

学校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学年有较系统的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目标明确;在学年工作小结中有家长学校工作总结。家长学校制度完善,每次活动都有家长签到,统计人数。记录较为完整,并与未到家长及时取得联系,有较为严格的考核制度。

二、改进方法,把握切实有效的教育途径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把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拟定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加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我们能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现象,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组织家长学校的授课活动。每一个学龄段的起始年级的家长参加家长函授学习的人数都在90%以上。能充分利用家长函授学校这一重要渠道,通过面授、自学、家教咨询、专题研讨等形式帮助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三、狠抓家教队伍的建设。

我校每学年都会在原有家教讲师团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吸收热爱家庭教育的专家、教师、家长充实到家教教师队伍中来,不断地扩大了学校的家教教师队伍。每学期至少召开了一次家庭教育研讨会或家庭教育座谈会,针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讨,听取意见。收集、编辑有关优秀的家教文章,给家长学习,并积极报送优秀文章参加各级论文评选。教师在省市的德育论文评比竞赛中荣获各类奖项30余次。

四、充分利用网上家长学校。

我校是“南昌市网上家长学校的分校”,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能利用“网上家长学校”这个互动平台,充分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班主任信息发送每月平均数基本都在16条以上,效果非常明显,参与人数不断攀升。

五、主要成效

1、提高了家长的整体素质,创建了学习型家庭。

形式多样的培训、咨询、辅导,使广大家长懂得了科学教育子女 的重要性及科学育人的方法,为创建家庭的优育环境创造了条件,我们家长学校每学期上2次课,听课率每次都在85%以上,作业完成率100%,提高了家长的素质,改进了家教的方法。有些家长戒烟酒戒赌,以身身作则来加强对子女的教育,不少家长对子女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使子女能乐于接受有些家长放弃晚上看电视的习惯,辅导孩子学习。通过指导学习型家庭建设,不少家长扩大了对子女的教育面,由原来的单纯知识学习教育,扩展了做人的教育,也即由片面教育走向了全面教育,如:敬老教育、礼仪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家教质量的提高,家庭育人环境的明显改善,有利地配合了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面貌大有改观;学生们遵纪守法、学习勤奋、热爱劳动、文明礼貌。家长们积极配合学校做工作,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

2、教师的家教经验逐渐丰富

学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德育经验和家校结合教育经验,自身的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他们每个人都记载了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笔记1-2万字,教育观念比较新,并建立了家校联系册,教师们积极开展个案跟踪调查,并及时总结家教经验。

3、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家长学校的创办,使学校与家庭得到了及时的沟通,学生的优缺点得到了及时反馈,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网络。孩子们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健康地成长。学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从校园的整洁卫生,学生的文明举止,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无一不说明家长

学校的开办给我们带来诸多益处。

4、家长学校的创办,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提高

家长学校开办以来,广大学生家长与学校、与老师的沟通多了,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活动获得了第一手材料,主动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做好子女的家教工作。家长学校的创办,在不同阶段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它为学校整体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0年3月获中国第二十三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一等奖;2010年11月学校代表江西省首次赴京参加小院式答辩活动,学生荣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学校也被光荣地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12月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中作出突出贡献,被评为优秀参与单位;2011年3月荣获中国第二十四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三等奖;2010年12月荣获市荣获第四届中小学生、幼儿体育节校园集体舞比赛小学组三等奖;2011年北湖小学被评为南昌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12月,学校在南昌市中小学幼儿体育节排球比赛中荣获小学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三名。2011年3月学校在东湖区首届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获得表演奖。2010年4月学校在第三届中小学生、幼儿科技节活动中获团体总分一等奖,东湖区教科体局授予北湖小学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仅2010-2011学年学校选送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比赛,获第二十三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四好少年”等荣誉称号及获奖人次达千余次。诸多荣誉的获得成为学校发展的辉煌见证。

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篇6

在教体局和镇中心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们认真组织学校领导和教师学习教体局和镇中心学校关于家庭教育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安排各校家庭教育开展工作,培训教师如何备好家庭教育课,怎样组织家长培训。在这项活动中,深受家长的好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学习文件,提高认识。

由于家庭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多数领导和教师认为这项工作给学校和教师加重了负担,通过文件学习,大家提高了认识,只要做好了家庭教育,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就会享受比较好的教育,学生到校后就是一名守纪律,懂礼貌,爱学习,人见人爱的好学生。这样就给教师和学校的工作减轻了负担。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家教工作水平。

本期开学以来,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家教教材,吃透教材内容,领会教材内涵,安排好授课时间,编写好家教教案,为扎实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家长参加培训,营造家庭教育氛围。

本期以来,我校开展了三次家长培训班,二月份对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进行了培训;三月份对二年级学生几张进行了培训;四月份对三年级的学生家长进行了培训。培训的内容是:

1、学生在家时的安全教育、卫生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2、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教育。

3、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学会宽容、学会自理、自救知识教育。

4、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教育。

5、怎样做一个优秀家长,如何培养一个优秀孩子的教育。

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本期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习惯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因此我们要继续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为社会、为家庭、为孩子的未来,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坚持不懈的做下去。

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篇7

大家上午好!

2005年5月13日~14日,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在上海一师附小召开了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从那时至今已近七年。七年来, 我会在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下, 在广大会员、理事共同努力下, 坚持党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心全意为小学校长、教师服务的宗旨, 改革创新, 克服重重困难, 取得了显著成绩, 已成为小学教育战线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团体, 成为引导中国小学教育改革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而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期间“先进单位”称号。

一、过去七年的工作回顾

(一) 加强思想组织建设, 始终坚持学会工作的正确方向

1、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通过不断学习思考, 我会始终坚持了下面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教育部署, 紧紧围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等主题, 坚持以构建创办和谐一流学会为目标, 以教育科研为主线,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学术交流活动, 不断加强学会自身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学会的组织协调和引领服务作用, 更好地肩负起推进小学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

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引下, 我会始终保持了学会工作的正确方向。

2、坚持按照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我们坚决按照民政部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如科研活动, 学术交流活动, 书刊编辑工作, 教育考察活动, 调查研究活动, 学科教学活动等, 未出现任何违规行为, 始终保持了学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3、探索并坚持正确的工作方针

针对学会诞生之初, 人员较少, 活动也不经常, 影响力、凝聚力都不大的现状, 姚文俊理事长明确学会成立之后的工作方针是“组织起来, 活动起来”。在这一方针指引下, 学会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学术活动持续不断, 影响力、凝聚力得到很大提高。

2010年4月, 针对《教育规划纲要》的即将出台, 姚理事长又提出“学习起来, 研究起来”的新要求, 号召广大理事会员要加强对《教育规划纲要》新理念、新思想的学习, 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实践、新课题的研究。《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之后, 我会立即在上海 (八月) 召开了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培训研讨会。新课程标准修订工作颁布前后, 我们又请朱慕菊、刘坚分别在西安年会、北京换届会上作辅导报告。

4、解放思想, 从实际出发, 探索组织建设的新途径

根据民政部规定, 学术团体分支机构不能直接发展会员, 也不能再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 地区间经济、教育也很不平衡, 如果一刀切地开展全国性学术活动, 很难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要求。

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经常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 而又不违反有关规定。我们逐步建立了华东、西北、东北、山西、北京等一批地区学术基地和管理研究中心、德育研究中心、后勤研究中心等一批协作性的研究机构。这些学术机构, 既不刻制印章, 也不发展会员, 更无银行帐号, 采取轮流坐庄的方法开展有关学术活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华东、山西、北京、天津地区学术研究基地, 大兴全国农村校长培训基地, 安阳殷都全国小学校长培训基地。上述地区组织有的本身就与当地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一拨人马两块牌子, 如天津、山西, 有的则是利用同学关系形成较紧密关系, 如小学管理研究中心。这样一来, 既不违反有关规定, 又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地区性、专题性学术活动, 还能利用其联系力、影响力切实落实我会和中国教育学会布置的各项任务。如中国教育学会召开的几次学术年会, 让我们或负责一个论坛, 或动员会员参会。我们便把发言和参会名额按就近原则派给有关学术基地, 如河南学术年会、安阳殷都校长培训基地便组织了15人参会, 许昌地区组织了十余人参会, 圆满完成了任务。

5、加强秘书处、学术委员会建设, 充分发挥其作用

无论“组织起来, 活动起来”, 还是“学习起来, 研究起来”, 没有有权威的, 强有力的指挥办事机构, 恐怕只能流于空谈。这里, 秘书处是关键。经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 由刘可钦、孙章存、陈锁明、李志敏同志分任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由孙章存、李志敏同志驻会负责秘书处日常工作。刘可钦校长给秘书处设立办公地点, 配备了办公设备, 提供了办公条件, 使秘书处正常运转起来。

后来, 又增补了中国教师报著名记者李炳亭、《辅导员》杂志 (中、下旬刊) 主编聂延军、睿升学校校长姚炜为非驻会副秘书长, 大家群策群力, 不断开辟我会工作的新局面, 成功承办了两次小学校长大会, 三届全国课堂教学比赛, 五次学术年会以及众多各种学术活动。会员从成立之初的不足200人, 发展到近1500余人, 直接影响到的学校3000余所。

在加强秘书处组织建设的同时, 我们更注重秘书处的思想建设。秘书处订阅了《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教育文摘》等报刊, 建立了每周半天的学习制度, 还积极参加有关学术会议, 获取最新教育信息,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 立即组织学习讨论, 这就使秘书处人员与当前教育形势保持了同步, 使所开展的活动符合教育发展的潮流。

加强学习的同时, 秘书处人员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真正树立以会员为本, 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的思想。对会员进京考察, 异地参观等要求, 秘书处人员总是积极联系, 尽可能满足其要求;地区开展学术活动, 为之联系专家, 或亲自到会讲课;会员校校庆之际或发去贺信, 或到会祝贺;有的老同志要到北京看病, 他们千方百计为之联系;遇有理事到京进修, 他们也设宴一聚……秘书处虽然人少力薄, 也要尽最大可能为会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 受到大家肯定。

学术委员会是我会另一重要机构, 经过几年的发展, 已发展到十余人。学术委员会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我会课题指南的起草, 小学校长大会、学术年会主题的论证, 各种论坛的嘉宾、主持, 科研课题的评审、视导, 重大任务的调研……起到了学术引领、把关定向的作用。

6、加强理事会建设, 发挥理事会的作用

坚持理事会组织建设的动态化, 是实现理事会维持一定数量, 不断提高质量, 从而不断提高我会战斗力、影响力的重要保证。为此, 我们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理事会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就理事的职责、权利、义务、进入、退出等作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成为我会理事会建设的依据。

随着部分理事的退休、调离、不作为等原因, 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我们采取了理事推荐, 秘书处审核, 理事长批准、理事会通过的方式及时吸收了一批教育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校长。

在发展校长理事为主的同时, 我们还注意吸收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充实理事会, 如山东教育报刊总社的原总编辑陶继新, 中国教师报著名记者李炳亭, 《辅导员》杂志 (中、下旬刊) 主编聂延军等。如此, 则丰富了理事会的结构, 扩大了我会的影响, 增强了我会的吸引力。

定期召开理事会, 是加强理事会建设, 发挥其作用的基础性建设。我们基本上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 多数在召开学术年会同时进行, 有的则和年度工作会议结合, 这样安排, 减少了理事们开会的次数。

(二) 加强制度建设和民主建设

根据中国教育学会的有关要求, 依据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 我会不断加强制度和民主建设, 使学会的工作始终行走在制度和民主的道路上。为此, 我们先后建立了以下主要制度:《关于加强理事会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学会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年度工作会议的制度》、《关于与社会单位合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开展实验校命名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十一五”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

民主建设的核心是民主决策, 也是创建和谐学会的关键。我会是一个富有民主传统的学会, 所有大的决策, 都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民主协商作出。如各届学术年会的主题和分论题, 除发文征求各理事长、学术委员意见外, 还要召开多次在京理事长、秘书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反复讨论, 最终形成较好的共识。实践说明, 民主讨论、集思广益提炼出的会议主题受到了各方的肯定。

平时的一般决策, 如一些学术活动文件的出台, 则由秘书处工作人员征求部分同志意见后, 上报秘书长, 理事长审批后再发。

重大的问题, 如小学校长大会的主题、地点等。我们都提前一年多进行实地考察、多方征求意见, 多次研究, 形成初步意见后召开在京理事长、学术委员联席会议才能确定下来, 上报批准后, 还要召开若干次专门会议具体部署。

事关年度的工作, 还要通过年度工作会议征求理事及地区负责人的意见, 进行修改后再发文各地。

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我会才一直能在众多问题上达成共识, 工作上形成合力, 关系上形成融洽, 和谐学会的目标才基本得以实现。

(三) 坚持科研主线, 努力开展广泛的科研工作

我们认为, 学术团体的主要工作是学术研究。除去年会、论坛等活动性学术研究之外, 主要应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 这样才能够使学术研究活动更持久、更深入、更科学、更有效。因此, 我会确立了以科研为学会工作主线的工作思路。“十一五”、“十二五”刚刚开始, 我们分别出台了《“十一五”课题指南》、《“十二五”课题指南》以及《管理办法》, 号召会员申报, “十一五”期间, 有260个课题立项结题, “十二五”期间, 也先后立项、批准了100余项课题。

为使申报立项后的课题得到落实。秘书处加大了管理力度。其主要措施有:

1、建立课题三级管理制度

秘书处将课题分类整理, 由学术委员分别牵头某一类型课题, 加强平时的指导。同时, 每年每学期制定学会推进科研工作的计划。要求各学术基地, 各课题校, 上报年度、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总结。各学术基地管理所属学校课题研究的申报、了解、督促、指导、交流等工作。各课题校具体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

2、建立制定年度、学期课题计划和总结制度

秘书处、各学术基地、各课题校根据课题总计划, 每学年每学期都分别制定课题推进计划, 学期末、学年结束写出总结。

3、建立阶段性表彰制度

2009年4月, 学会召开了“十一五”立项课题中期总结表彰大会。会上, 科研先进地区、先进校长、先进课题组分别交流了他们在开展科研工作方面的经验。同时, 学会表彰了各类科研先进和成果300余项, 大大激励了他们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4、实施了科研视导制度

我会建立了两级科研视导制度:学会有选择地到有关地区、学校视导;各学术基地也对所属所有立项课题学校进行视导。

例如, 2007年3月、6月姚理事长、孙秘书长与学术委员、上海师大教授黄云龙分两次对上海的课题校进行了视导。2008年8月、10月, 姚理事长率队又分赴山西省、吉林省进行了视导。各地对视导工作十分重视。如山西, 之前要求各课题校认真准备、逐校汇报, 并分别视导了若干所不同类型的课题校。学会视导组到太原后, 他们组织了全省课题校的总结交流活动, 既有地区的总结, 又有典型校的发言, 还有各类课题校的现场考察。之后, 又分头到临汾、长治等地视导。视导情况表明, 我会所立项的课题研究大多数做到了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研究深入。特别令我们感动的是一些农村校、企业校, 办学条件十分艰苦, 课题研究居然还进行得有板有眼, 效果又是那么明显。这说明, 科研兴校、向科研要质量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2009年、2010年课题陆续进入结题阶段, 我们及时出台了《关于“十一五”科研课题结题的若干意见》文件, 对结题工作加以规范和指导。针对结题时间不一、跨度长的实际, 我们还确定了随到随结题、随评选随表彰的工作安排, 受到学校的欢迎。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增强学会的生命力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 学会的生命在于活动。活动能增强凝聚力, 扩大影响力, 激发活力。为此, 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全国小学校长大会是小学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学术盛会。我们承办了两届。我们不仅参与了主题、分论题的确立, 还主要承担了参会代表的动员和资金的筹措, 如2008年天津小学校长大会, 我们动员参会的代表达到700余人。第一届则直接筹措了70余万资金, 为大会顺利召开作出了很大贡献。又如第三届小学校长大会, 我们动手的更早。2011年4月, 北京顺义的工作会议上, 便确立了开会地点, 不久杭州方面便递交了初步方案, 今年的3月20日换届筹备会上, 专门讨论了杭州方面提交的会议方案, 确定了主题、分论坛论题、规模、时间等。此次会后, 五一节前, 我们还将和中国教育学会领导一起到杭州进行考察、磋商, 确定具体实施方案。深信第三届小学校长大会将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小学教育的一次标志性会议。

学术年会是我会独立主办的重要学术会议, 已成功召开了五次, 成为我会的品牌。课堂教学大赛是我会开展的又一重要学术活动。素质教育的关键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水平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一切教育改革, 离开了课堂教学改革便不会成功。课堂教学是社会、家长、校长、教师关注的焦点。而比赛, 又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提高教师执教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 我们先后在南宁、石家庄、西安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小学课堂比赛活动。比赛受到了广大会员校老师的积极踊跃参加, 形成了学校、省市、地区层层比赛的热潮, 最后的决赛上百人同台竞艺, 更是盛况空前, 一批新秀脱颖而出。全国教学比赛成为我会又一品牌活动。

校长、教师培训工作也是我会重要的学术活动内容。我们与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开展了“高级小学校长培训班”, 与大兴教委合作开展了“农村小学校长研修班”, 与安阳殷都区合作开展了“后勤管理高级研究班”, 与一些教育机构开展了“优质课走进XX地区”活动等, 去年9月, 我会与中育教育集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共同推出了“成长中教育家培养计划”, 通过国内外的高端培训, 力求推出一批教育家型的领军小学校长, 为中国的小学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评选表彰活动是深受校长师生欢迎的活动。我们独自开展了“首届中国小学名师评选活动”, “十一五”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先进实验校、先进科研工作者评选活动”、“优秀德育论文、教学设计征集评选活动、“童年杯”学生作文、手抄报征集评选活动等。

此外, 还与高、初中专业委员会一起连续六年开展了“全国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评选活动”。上述种种培训评选表彰活动, 满足了广大校长、教师的不同需求, 加快了他们的成长。

(五) 主要问题

1、由于政策所限, 组织建设和学术活动受到了较大制约, 影响了我会的更快更大发展。

2、由于人力、经费和学术专家所限, 对科研究课题指导不够普遍深入, 存在重申报轻指导的情况。

3、地区发展不平衡, 组织建设、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在一些地区 (中心) 开展较差。

4、由于资金和人力所限, 对会员校的服务、指导不够深入具体, 对理事会员管理不够严格。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设想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作为全国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学术研究组织, 在今后的五年中要体现“五项原则”。

第一、方向性原则

即始终坚持把握专业委员会应有的发展方向, 主要体现于三点:

第一点是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分支机构要服从学会的领导, 遵循学会章程及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章程开展活动;

第二点是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要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 坚持小学教育就是让学生有个幸福的童年, 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一根本价值取向;

第三点是坚持改革创新, 在课程改革, 学校特色建设, 文化立校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引领广大会员勇于探索, 锐意进取。

第二、团结性原则

即最大限度的地团结广大会员, 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在全国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积极推进作用, 主要作好三项工作:

一是逐步实现会员身份的多样化。除校长, 高校研究工作者, 行政官员及新闻工作者以外, 吸收一线优秀教师加入;

二是在已实现除港、澳、台外各省市都有理事的基础上, 在政策允许下吸收港、澳、台小学教育工作者加入, 并且, 扩大西部地区, 农村地区理事比例;

三是加强已有学术研究基地 (中心) 建设, 并支持有些地区建立研究基地 (中心) 。

第三、学术性原则

即进一步发挥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引领广大会员开展有效地教育研究, 主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 做好“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后的指导, 使研究工作扎实有效, 取得预期的成果;

第二, 由学术委员会确定适当课题, 就小学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 并争取将结果提供给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 为推进小学教育改革做些贡献;

第三, 充分发挥北师大及学术委员会中其它高校成员及会员中专门人才的作用, 适当为会员校的发展提供咨询支持。

第四、服务性原则

即体现专业委员会始终坚持为会员提供力所能及服务的宗旨, 主要指三个方面:

其一, 结合每年的学会年会, 安排具有前瞻性、高水平的相关报告, 开阔会员眼界, 提升会员专业水平;

其二, 继续组织好隔年的教学展示活动和课例及论文评选活动, 为广大会员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

其三, 利用《辅导员》杂志 (中、下旬刊) 及《中国教师》杂志为会员发表文章提供服务, 并且请《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小学管理》杂志为会员校的发展助力。

第五、开放性原则

即体现现代教育的开放、尊重、包容, 加强国内外交流, 主要指三个层次的开放和交流:

首先是会员之间应加强相互来往, 相互交流, 组建成民间的各种共同体, 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共同发展;

其次是加强与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相互交流, 互相启发, 共同创新;

再有就是与境外的交流, 组织国际性专题论坛和择机组织境外学术访问。

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小学;气象科学教育;实践活动

在当代小学的科学教育中,气象科学是最早纳入教育范畴的自然科学之一,在小学科学教育事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小学生而言,气象科学更是一种身边的科学,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一些天气现象,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直观的感受,使得他们对气象科学知识有更强烈的求知欲,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气象科学理论是由一系列的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所组成的严密体系,它具有质的确定性和量的精密性,通过对气象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促进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也能够有效地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这都将为他们今后进行其他类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那么,做好小学气象科学的教育工作也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气象科学知识的教育的教学目标出发,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浅要的分析。

一、从小学气象科学教学工作的目标来看,具体展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初步接触气象,知道气象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掌握简单的气象知识和气象谚语,了解常见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方法;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能对气象数据进行简简单统计和分析,根据天象谚语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天气现象,体会气象科学的魅力,知识的力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气象科学的浓厚兴趣。

2.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气象实践活动,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预防灾害的能力。认识常见的气象灾害,初步掌握预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增强环保意识与责任。

3.通过气象观测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探究主动获取气象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通过学习历史上天气变化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例,感受到气象工作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他们形成珍惜自然资源、热爱大自然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公德。

二、为了更好地实现气象科学教育的目标,对气象科学知识教育工作的进行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注重对学生气象科技兴趣的培养,采取大量小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卡通图片进行形象表达,图文并茂地介绍气象科普知识,使小学生看得懂,学得会;增加气象模拟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常见气象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和发生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2.注重气象灾害的知识宣传,使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预防知识,学会必要的自救和护救的技能,以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认识气象预警信号,并提倡体验式探究式的方法开展气象防灾教育,并鼓励学生把从教材中学到的知识以及学校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告诉自己的长辈以及社区老百姓,让他们及早了解气象信息,及时得到防备,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3.多组织气象科学实践活动,如定期开展气象观测活动,通过气象观测及数据的采集,掌握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小气象员,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恒心;组织学生模拟发布气象预报,培养学生的修改及创造能力;组织绿色行动,向学生传递绿色理念,践行绿色行为,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气象模型、环保创想画、气象手抄报等活动,展现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普及气象科技教育。

4.在设计气象科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根据其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例如:就低年级的同学来看,他们活动能力较低下,知识较贫乏,思维较幼稚,如果开展较为复杂的科学实践活动,可能反而会磨灭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针对他们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多趣味的活动,寓气象科学知识于游戏娱乐之中,来启迪他们对气象知识的初步认识。

深思我国中小学气象科学教育的实施开展,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小学是气象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地;小学生是实施气象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对象。因此,必须加强对小学气象科学教育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学气象科学教育的蓬勃发展。

以上为笔者对小学气象科学教育工作提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期望能为促进小学气象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任咏夏.浅谈我国中小学气象科学普及教育[J].课程教法与装备,2007.

[2]高迎新,任咏夏.气象科技活动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编写[J].课程教法与装备,2008.

[3]任咏夏.中小学气象科技活动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7.

上一篇:营养优秀作文下一篇:社区居民代表选举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