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教人民警察警械使用权研究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劳教人民警察警械使用权研究(精选4篇)

劳教人民警察警械使用权研究 篇1

警械使用权研究

言 虚

[摘要] 警械的合法使用对于维护场所安全和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当或者违法使用将严重威胁劳教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警械必须依法、谨慎使用。本文试回顾和反思了劳教人民警察警械使用权的历史,分析了目前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遵循宪政、法治、谨慎和程序原则,合理设臵和使用警械使用权,维护场所安全,保障劳教人员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场所。

[关键词]劳教警察 警械使用权 回顾 现状 对策

警械使用权是法律赋予劳教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遇到应当使用警械情形时可以使用的权力,是劳教工作人民警察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劳教工作人民警察职权的重要内容。依法使用警械有利于维护劳教场所安全稳定,保障劳教人民警察的生命权、健康权,构建和谐场所。然而,不当或违法使用警械将严重威胁劳教人员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警械使用权应当以人为本,遵循宪政、法治、人

0 权、必须和程序原则,设臵警械使用权,并依法、谨慎使用,维护场所安全,保障劳教人员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场所劳教。

一、回顾与反思

警察权力必须由法律设定,依法实施,受法律监督,这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渐进性、警察法制建设的缺失和劳教法律法规的严重滞后,导致在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劳教警察警械使用权游离于法制之外。随着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我国法治建设步入了“快车道”,警察法制也不断健全完善。

1、劳教制度创立至改革开放之初(1957年—1980年)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立于1957年8月,是党和国家在特殊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背景下,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稳定社会秩序,针对特殊问题而采取的特殊措施。1957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劳教法律制度正式创立。而在《决定》公布实施之前,于1957年6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新中国第一部警察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以下简称《警察条例》)。这两部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是相接的,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一是具有相同的基本属性,劳动教养的性质具有警察性质,是“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而《条例》规定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 量”;二是目的、任务具有一致性,劳动教养是“为了把游手好闲、违反法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能力的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为进一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而《条例》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依照法律惩治反革命分子,预防、制止其他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产,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合法利益,以保卫人民民主制度,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三是领导管理是相衔接的,《决定》第五条规定“劳动教养机关的工作由民政、公安部门共同负责领导和管理”,而《警察条例》第四条规定“人民警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地方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因此,就实质而言,劳教机关“对外属民政部门领导,对内实质归属公安部门领导管理”,劳教场所是公安(厅、局)管理下的一个机构,是一个在名义上为“农场、矿场”,而实质是一个承担强制性教育改造劳教人员的公安警察机构。劳动教养在运作过程中,各省市公安厅(局)下设劳动教养处负责劳教场所的领导管理,并由公安厅(局)抽调部分民警,组成武装民警所队负责劳教场所的警戒任务,其行政管理由公安厅民警处负责,业务指导由劳教处负责。①劳动教养场所的管理和执法人员有两部分,一为负责警戒看管的武装民警,二为劳教工作干部②,由于对劳教场所日常管理和执法人员在法律没有明确的称谓,也参照1956年通过的《劳改条例》对 劳改执法人员的“劳改工作干部”的称呼,在1991年《劳

①②《三水农场史》第105页,广东省三水劳动教养管理所。

改劳教工作干警行为准则》发布之前,都习惯称之为“劳教①武装民警除配备了武器外,工作干部”。还持有警械,“主要是手拷和脚镣”,在“对持械行凶,除使用武器而不能制止时,劳教劫夺武器是,劳教聚众暴动而不听制止时,进行反革命破坏活动,被发觉后,行凶拒捕时,武装民警可以使用枪支警械”。②

所以,通过对《决定》与《条例》的比较、考察,可以认为劳动教养是“实质的警察”,是“理论上的警察”,即为“防止公共危害维持社会秩序为目的,基础国家统治权,以命令强制的方法限制个人自由的行政作用”③,劳教场所是警察机构,“劳教工作干部”是没有“警察名义”的警察。

虽然,在这一时期,劳教工作干部是“实质的警察”,但,其既缺乏人民警察的“名义”法律地位,又缺乏使用警械的实体法律依据,劳教警察警械使用权游离于法制之外。1957年6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但是:一是没有对警察机关进行分类,只规定了公安机关,没有规定劳教机关及其他警察机关,因而,劳教工作干部缺乏相应法律地位,无“警察”之名,行

①杨远,《劳动教养工作人民精彩法律地位的确立》,载于《广东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刊》,2005年第一期。②三水农场史第105页,广东省劳动教养管理所。③警察行政法探究,高文英主编,群众出版社。

警察之实,劳教工作干部作为警械使用权主体合法性不足;二是在警察职权职责上,只笼统规定人民警察的职权,没有区分各警种的职权,尤其是关于劳动教养的职权职责;三是只规定了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条款,即第六条第(四)项:“人民警察执行职务遇有拒捕、**、袭击、抢夺枪支或者其他以暴力破坏社会治安不听制止的紧急情况,在必须使用武器的时候,可以使用武器 ”,而没有规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实体条件和程序;四是劳动教养的专门法律,即《决定》和1979年12月5日公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为《补充规定》)也没有劳教场所使用警械的规定。《决定》原则性的规定 “被劳动教养的人,在劳教期间,必须遵守劳动教养机关规定的纪律,违反纪律的,应当受行政处分,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处理”,所以劳教劳教专门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导致警械使用缺乏实体合法性。

综上所述,由于劳教工作干部法律地位的模糊性,“名不正,言不顺”,《警察条例》和劳教专门法律对使用警械的欠缺,劳教场所警械使用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状态。警械作为劳教场所维护场所安全稳定和保障“劳教工作干部”人身权的重要工具,对劳教人员而言可能威胁其身心健康,甚至 生命安全,但在长达近四分之一世纪竟然毫无法律、法规依据,不能不说是另人震惊的,也充分说明劳教制度存在的缺陷是巨大的。“劳教工作干部”的警械使用权应当由法律、法规加以规定和约束,否则,劳教人员的人身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2、《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颁布到《人民警察法》实施之前(1980年7月至1995年2月)

文革结束,“无法无天”的历史也结束了。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法治建设步入了“快车道”,警察法制也随之健全完善,劳教法制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劳教干警警察械使用也结束了“无法无天”的历史。1980年7月15日,公安部发布了国务院批准的《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标志着人民警察警械使用有了明确的法规依据。1982年1月,国务院转发了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1991年8月司法部发布的《劳动教养人员生活卫生管理办法》,1991年9月司法部发布了《劳改劳教工作干警行为准则》,1992年8月司法部又发布了《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以下简称《执法细则》),199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人民警察警衔条例》。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既规定“劳教工作干警”的警察地位,又在实体和程序上对劳教所使用警械作了规定,从而改变了劳教工作干警使用警械无法可依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一是“劳教工作干部”逐渐有了“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试行办法》明确了劳教场所的工作人员法律上的称呼为“劳教工作干部”,规定了职责、纪律。1983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劳动教养工作由公安机关移交给司法行政部门,1988年7月“两劳分家”①,劳教工作在司法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发展。司法部在1991年8月发布了《劳教人员生活卫生管理办法》,同年9月发布了《劳改劳教工作干警行为准则》,1992年8月又发布了《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等劳教规章,“劳教工作干部”改称为“劳教工作干警”,199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安全部门、劳动改造劳动教养管理部门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的警衔工作适用本条例。”至此,劳教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劳教场所的性质,劳教场所的工作人员,终于由“无名”警察成为有名有实的警察,劳教工作干警使用警械也有了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但是,从1979年《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0年《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1982年《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和1992年《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来看,劳教工作干警在使用警械方面是存在问题的,主要有:一是《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没有规定劳动教养工作干警察使用警械的规定;二是使用警械的种类过少,劳 教工作干警只能使用警棍和手铐,而不能使用《人民警察使

①《劳教学基础理论》第45页,姚喜平主编,法律出版社。

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所规定的“警绳和其它警械”,导致即不能满足劳教场所的实际需要;三是使用警械的范围过窄,《试行办法》第二十七条,只规定在禁闭期间“其中个别情节严重的,可以使用戒具,戴戒具不得超过七天,严禁戴背铐、脚镣”,而其他危险情形则没有规定,《执法细则》虽然有整个第九章就武器、警械、戒具的实体条件、程序和约束情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合理的实际需要,如手铐的使用仅限“有逃跑、行凶、和其它暴力性现行威胁被禁闭的;有破坏场所设施或其他国家财产行为被禁闭的;在执行禁闭中表现恶劣的。”但,对于有上述情形还没有禁闭的、外出就医、公安机关提审等情形则没有规定;四是法规、规章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导致劳教场所部分使用警械的情形违反上位法,如关于使用警棍的规定,《规定》第五条,“ 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可以使用警棍:

(一)依法执行逮捕、拘留,遇到抗拒时;

(二)处理打砸抢、聚众骚乱和结伙斗殴事件,警告无效时;

(三)遭到犯罪分子袭击,需要使用警棍自卫时。” 而《执法细则》第四十九条“劳动教养工作干警在执行公务中,遇有下列情节之一,可以使用警棍:

(一)追截逃跑劳动教养人员,遇到抵抗时;

(二)处理劳动教养人员行凶、聚众闹事、结伙 斗殴、暴动骚乱事件等,警告无效时;

(三)遇到劳动教养人员暴力袭击,需要自卫时。”通过比较发现,劳动教养工作干警只有在第(二)种情形下使用警棍才不违反上位法—《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即处理劳动教养人员“聚众闹事、结伙斗殴、暴动骚乱事件”等,警告无效时可以使用警棍,而其他几种情形则没有上位法的规定或超出了上位法的规定。《执法细则》第四十九条第一项“追截逃跑劳动教养人员,遇到抵抗时”不符合《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第五条第一项“依法执行逮捕、拘留,遇到抗拒时”,因为“逮捕、拘留”无法涵盖“追截逃跑”,《执法细则》第四十九条第三项“遇到劳动教养人员暴力袭击,需要自卫时”不符合《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第五条第三项“遭到犯罪分子袭击,需要使用警棍自卫时”,很显然劳教人员不是犯罪分子,对于《执法细则》第四十九条第二项的“行凶”,《规定》没有此情形,如对于手铐的规定,《试行办法》有比较简单、原则的规定,《执法细则》规定三种情形可使用,即“有逃跑、行凶、和其它暴力性现行威胁被禁闭的;有破坏场所设施或其他国家财产行为被禁闭的;在执行禁闭中表现恶劣的。”但,《规定》第八条“ 人民警察在押解犯罪分子过程中,为防止逃跑、行凶,可以使用手铐、警绳。” 很显然,《执法细则》规定的三种情形都不符合,虽然《试行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禁闭期间“其 中个别情节严重的,可以使用戒具”,可以看出是给予《执法细则》关于戒具使用的授权性条款,但明显过于原则、宽泛,不利于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四是警械使用程序过于原则、简单,《规定》没有规定使用警械的程序,《试行办法》也没有规定使用警械的程序,《执法细则》只规定了“对劳动教养人员使用戒具,应由中队填写呈批表,经所管理部门审核,报所专管领导批准后使用。特殊情况下可先使用戒具,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办理呈批手续。”但是,对于“杀伤力”更大,对于劳教人员身心健康威胁更大的警棍在程序上则没有规定。

总之,通过对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考察、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一是劳教干警有了“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有了使用警械的实体权限。《规定》明确了人民警察警械使用权,《试行办法》和《执法细则》明确了劳教工作干警警械使用权、使用情形和使用程序。二是尽管《规定》、《试行办法》和《执法细则》明确了劳教工作干警警械使用权,但是由于上述法规、规章之间关于警械使用规定存在缺陷和冲突,导致劳教工作干警警械使用权限过小、合法性不足,也导致了劳教工作干警警械使用程序的缺失,警械使用权无法受到制约,违法滥用或不当使用在劳教执法过程中屡见不鲜。

二、现状与问题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人民警察法》,标志我国警察法治建设进入了新时期,也标志着劳动教养工作人民警察作为我国一个独立警种有了明确法律地位,并原则性地规定了劳教工作人民警察的职权。1996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简称《警械和武器条例》),1980年《人民警察警械和武器使用规定》同时废止。《警械和武器条例》明确规定了人民警察警械、武器使用的依据、目的、原则、警械武器种类和使用情形、使用程序,以及其他约束性规定,以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变化,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权限,保障人权。《警械和武器条例》没有区分各机关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权限、情形,因此,可以推断为各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遇到符合《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情形均可以使用警械。同时,《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执行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时使用警械和武器,使用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所以,从该条的逻辑可以推出公安机关、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等人民警察是有权依据《警械和武器条例》使用警械的。因而,劳动教养工作人民警察可以直接依据《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使用警械。

现行劳教工作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依据有1996年1月 16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82年国务院转发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1992年司法部发布的《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由于上述法规、规章制定的时代不同、依据不同,所以导致了现行劳教工作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律权威,不利于劳教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和维护人身安全,也不利于保障劳教人员的人身权益。

(一)法律、法规和规章之间存在冲突。

警察权力来源于法律,这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人民警察法》第十八条“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分别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职权。” 《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都有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因此,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警察职权应当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警械使用权的实体规定应当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而不能由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规定警械使用权的实体规定,否则,就违反了法治要求。

1、《立法法》、《警械和武器条例》与《试行办法》的冲突

1982年《试行办法》是由公安部制定、国务院转发的劳动教养法规。但是,2000年7月1日《立法法》实施后,《试 行办法》能否成为行政法规是有争议的。因为,《立法法》第56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而《试行办法》并不是国务院制定,而是由公安部制定,由国务院转发,所以《试行办法》并非现行意义的行政法规。虽然,《立法法》没有规定其是否具有溯及力,但是自《立法法》实施后,《试行办法》不是行政法规就有了法律依据。因此,《试行办法》有关戒具的规定已与《立法法》相冲突,也导致了与《警械与武器条例》关于警械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冲突。同时,《试行办法》所规定的警械仅限于戒具,但《警械和武器条例》在警械种类中没有规定“戒具”,而是规定了含义更为广泛的“警械”,不仅包括约束性警械,还包括制服性警械,因而,也导致了《试行办法》有关戒具的规定落后于《警械和武器条例》。

2、《警械和武器条例》与《执法细则》的冲突 其一是时间上的冲突。1992年《执法细则》有关警械武器的规定是依据1980年《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警械和武器条例》实施后已经同时废止了。因此,1992年《执法细则》有关警械武器的规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二是法律效力上的冲突。《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使用警械的情形的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而1992年《执法细则》是司法部的部门规章,因此,1992年《执法细则》有关警械、武器的规定与上位法有抵触的条款,丧失 了法律效力。

(二)劳教警察使用警械的实体规定的缺损

《警械和武器条例》是《执法细则》的上位法,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对于使用警械的实体规定,《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第八条作了具体规定。《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臵的警戒线的;(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六)袭击人民警察的;(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执法细则》第四十九条“劳动教养工作干警在执行公务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使用警棍:

(一)追截逃跑劳动教养人员,遇到抵抗时;

(二)处理劳动教养人员行凶、聚众闹事、结伙斗殴、暴动骚乱事件等,警告无效时;

(三)遇到劳动教养人员暴力袭击,需要自卫时。”通过对上述规定的认真比较可以发现,《执法细则》规定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三种情形,与《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三项相符,即 “(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六)袭击人民警察的。”但,对于《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臵的警戒线”,而《执法细则》没有此规定,劳教人民警察是否可以使用警械呢?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一)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二)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执法细则》第五十条“劳动教养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使用戒具:

(一)有强行逃跑、行凶和其他暴力性现行危险被禁闭的;

(二)有破坏场所设施或其他国家财产行为被禁闭的;

(三)在执行禁闭中表现恶劣的”。通过上述规定的比较分析,《执法细则》规定的这三种可以使用戒具的情形都与《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规定不符,因为《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抓获、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与《执法细则》第五十条规定“强行逃跑、行凶、有破坏场所设施等”的行为性质是完全不同,所以《执法细则》第五十条规定也就没有了上位法依据。

(三)劳教警察使用警械种类规定的欠缺

运用不同的警械反映了违法行为不同的危险程度和不同的强制力。危险程度高、后果严重的情形应使用强制力大的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相反,则使用约束性警械,从而符合警械使用的比例原则。《警械和武器条例》根据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紧急程度、危害后果规定了相应的强制手段,“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警械的种类也会发生变化,如公安机关和劳教场所装备的网枪、胡椒喷雾剂,那么谁有权规定这些器械是警械,使用的情形是什么?《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三条规定,警械是人民警察按规定装备的,谁的规定,全国人大?国务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或司法部?在该条例中没有明确。

《试行办法》规定了“其中个别情节严重的,可以使用戒具,戴戒具不得超过七天,严禁戴背铐、脚镣。” 《执法细则》规定了劳教人民警察可以使用警棍和戒具(手铐)。也就是说,劳教警察可以使用警棍、戒具(手铐),那么其他警械是否使用,能使用,适用什么情形;不能使用,《试行办法》《执法细则》是否有权限制《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人民警察使用其他警械的权力。劳教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使用的警棍有两种,一种是橡胶棍,其主要功能是“击打”,另一种是电棍,其功能是既可“击打”也可“电”。《警械和武器条例》和《执法细则》所指的警棍是橡胶棍还是电棍?或两者都是?若两者都是,由于橡胶棍和电棍的功能是不同的,其“杀伤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其使用的情形和对象也应不同,否则,将造成不应有的严重后果,如有心脏病的劳教人员使用电棍“电”,可能引发心脏病发作。而《警械和武器条例》和《执法细则》都没有区分,这就造成劳教执法过程中的困难。

(四)劳教警察使用警械程序的缺失

美国著名法学家罗尔斯认为“公正的法治秩序是法治的基本要求,而法治取决于一定形式的正当过程,正当过程又主要通过程序来体现。”因此,法治要求体现正义,那么,程序的正义就是一个独立的、不可忽视的部分。①我国长期以来立法和执法都缺乏对程序正义的理解,偏好于实质正义,其结果并没有导致正义的实现。劳教警察在警械使用程序方面就存在重大缺陷。《警械和武器条例》除了规定警告之外就没有任何关于警械使用程序的规定,这不能不说是该条例的缺失。《执法细则》只规定了戒具的使用程序,即“由中队填写呈批表,经管理部门审核,包所主管领导批准后使用。特殊情况可先使用戒具,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办理呈批手续。连续使用戒具不得超过七天。”但,相对于约束性警械 “杀伤力”更大的制服性警械,《执法细则》没有规定。笔

①《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第20页,中国法制出版社。

者曾就此问题对我省近年批准的某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进行调查,发现除了现在不敢、不愿使用警棍外,就是对于警棍的使用几乎没有书面程序,这正与《执法细则》“不谋而合”。因此,警械的滥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通过对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现有法规、规章及有关法律的分析,清楚的看到:劳教人民有了明确的使用警械的法律地位,有了较为明确的实体法律、法规依据,但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冲突,由于现行法治环境的改变和立法法的实施,由于使用警械程序的缺失,劳教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维护场所安全和自身安全步履维艰,也导致了劳教人民警察不敢、不愿和不能依法使用警械,也导致了近年我省劳教场所管理秩序存在诸多困难。因此,为维护劳教场所安全稳定和劳教人民警察人身安全,保障劳教人员人身权益,依法、谨慎使用警械。同时,借劳动教养立法之机,以人为本,遵循宪政、法治、谨慎和程序原则,合理设臵和使用劳教人民警察的警械使用权,协调劳教执法与保障人权的关系,构建和谐场所。

三、对策与措施

(一)理顺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现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

前文已分析了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现有依据,即《警械和武器条例》、《试行办法》和《执法细则》有关条款的关系与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警械和武器条例》和《试行办法》是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直接依据,《执法细则》在不违反上位法的情况下也是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依据,但是,对于违反《警械和武器条例》和《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则应视为无效。因此,具体而言,在劳教人民警察遇到《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规定,除第(二)项“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外,均可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劳动教养工作人民警察在遇到《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第二项规定的任务,即“看押、押解”违法犯罪分子可能“逃脱、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但由于“脚镣”被《试行办法》所禁止,按照通常的冲突法解决规则“特别法由于普通法”,《警械和武器条例》所规定的“脚镣”在劳教执法过程中不能使用。

《试行办法》第二十七条可以作为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法规依据,但是由于该条规定禁闭期间“其中个别情 节严重的,可以使用戒具”,而何为“个别情节严重”,劳动教养法律、法规和《警械和武器条例》都没有作出界定。因此,对于这一简单、模糊的条款不能就此认为司法部的规章可以去界定,而仍然由行政法规来界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行政法规解释,所以,该条不能作为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直接行政法规依据。

《执法细则》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与《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有关款项在内涵上相符,所以可以适用,在表述使用依据是应为“依据《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和《执法细则》的第四十九条”规定。但,对于《执法细则》第五十条规定则不应直接适用,而因适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相关款项,因为该条与《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不完全相符。劳教人员只要具备了在“看押、押解”过程中可能“逃脱、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就可以使用手铐和警绳,而非“有强行逃跑、行凶和其他暴力性现行危险被禁闭的”。针对“强行逃跑、行凶和其他暴力性现行危险”,禁闭不应作为使用手铐、警绳的前臵条件。《执法细则》第五十条第(二)项 “有破坏场所设施或其他国家财产行为被禁闭的应理解为《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规定的“其他危险行为”,《执法细则》第五十条第(三)项“在执行禁闭中表现恶劣的”应理解为《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规定的“逃脱、行凶、自杀、自伤”,否则,不能使用约束性警械。所以,《执法细则》第五十条的规定只有在符合《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情形之下才可适用,并且在使用约束性警械的依据上表述为“依据《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具体款项。同时,由于《警械和武器条例》和《试行办法》对警械使用程序规定的缺乏,因此,《执法细则》有关使用警械程序规定则应遵守。

(二)坚持文明执法,依法使用警械。

上述论证了现行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法规、规章依据。因此,劳教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警械和武器条例》、《试行办法》和《执法细则》的有关规定,依据《警械和武器条例》和《试行办法》有关警械使用的实体规定,按照《警械和武器条例》、《试行办法》、《执法细则》和司法部、省劳教局以及各所规定的警械使用程序规定,依法、合理、谨慎使用警械,确保警械使用主体、使用情形、法定类别、法定限度符合法律要求①。同时,加强执法监督,建立使用警械审批、报告、登记和归档制度,维护场所安全和劳教人民警察的人身权,保障人权。

(三)加快制定《劳教人民警察警械使用程序规定》 程序法是实体法之母。程序法为实体法提供了运作步骤方式、顺序、手续和时限,使实质正义成为“看得的正义”。②公安部早在2003年8月就制定了《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 ①《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第20页,中国法制出版社。

②《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第21页,主编应松年,中国法制出版社。

件程序规定》,2006年又进行了修改并公布实施。因此,司法部应抓紧调研,分析有关劳动教养法律、法规和规章,借鉴公安机关甚至国外有关警械使用的程序规定,加快制定《劳教人民警察警械使用程序规定》,建立、健全和规范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程序,也为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提供规章依据。

(四)合理设臵劳教人民警察的警械使用权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保障人权也被写进了我国宪法。人身权作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只有在①警械作为人民警法定的紧急情况下才能对人身进行限制。察维护社会秩序的强制性工具,具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也必须由法律规定。但,从我国现行《人民警察法》和《警械和武器条例》看,对于警械的使用情形应由“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而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是不能够赋予人民警察警械使用权,这充分体现了宪政原则和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劳教立法或称之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已经纳入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利用这一机会,将劳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规定应纳入其中作为单独一章规定,或者由司法部推动国务院单独制定《劳动教养人民警察警械使用办法》,后一方案较之等待捉摸不定 的劳教立法更为实际,也更为迫切。制定《劳动教养工作

①《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第21页,主编应松年,中国法制出版社。

人民警察警械使用办法》应当在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遵循宪政、法治、人权、比例和程序等基本原则,将立法目的、使用原则、使用情形、使用基本程序、警械配备和管理、救济和监督作为基本内容,并建立健全批准、登记、报告和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出一部能够维护场所安全稳定和劳教工作人民警察人身安全,也是保障人权的行政法规。

主要参考法律、法规和规章:

1、195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

2、1957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

3、1980年7月15日,国务院批准的《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

4、1982年国务院转发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

5、1992年8月司法部发布的《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

6、1996年国务院公布实施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7、1995年2月实施的《人民警察法》;

劳教人民警察警械使用权研究 篇2

关键词:POE,南宁人民公园,设施

城市公园作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绿色空间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具有如下六个作用:1.都市计划方面:就都市计划的角度而言, 都市公园可节制过分都市化、缓和相冲突的土地使用分区, 并可作为公共设施保留地。2.都市景观方面:都市公园保有的绿地空间是达到都市乡村化的实际手法, 可软化都市外观轮廓、美化都会市容[1]。3.社会心理方面:都市公园可提供休闲游憩、集会社交、教育、减少犯罪事件等功能。4.卫生保安方面:都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有阻隔噪音、防尘等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 并且可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5.都市生态方面:都市公园的保留减少了人工铺面, 加强自然及景观资源的保育, 可促使都市水文、气象等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的状态[2]。6.经济效益方面:提高市民工作效率与提升附近地价等功能。

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 城市空间越来越拥挤, 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城市公园被赋予的人文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作为公益性的公共空间, 南宁6城区现有各类公园约12个, 包括人民公园、南湖公园、新秀公园、金花茶公园、狮山公园、滨江公园、石门森林公园、南宁市动物园、蒲庙公园、青秀山、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五象岭森林公园、药用植物园。其中免费的有人民公园、狮山公园、新秀公园、金花茶公园、石门森林公园、南湖公园、滨江公园公园、蒲庙公园。由于位置、交通、公园主题、居民喜好等因素影响, 城市公园使用程度不一。因此, 笔者以位于南宁市区北面的人民公园为例, 采用使用后评价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 调查分析居民对人民公园中的景观喜好及使用目的等等[2], 为人民公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准确定位以及建设其他公园具有现实意义。

POE的英文全称是: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关于POE的定义有很多, Friedman在其POE著作中是这样定义的, “POE是一个度的评价:建成后环境如何支持和满足人们明确表达或暗含的需求[3]。”1988年, 美国Preiser等人在其著作《使用后评价》中定义:POE是在建筑建造和使用一段时间后, 对建筑进行系统的严格评价过程, POE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所有这些都会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POE的重点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 通过深入分析以往设计决策的影响及设施的运作情况来为将来的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 (Prieser, 1988) [4]。

POE评价通常采用观察、记录、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来收集信息和数据, 并对其进行整理, 将设计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比较, 从而得到有关使用者需求与项目设计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 再将结果反馈到项目设计之中, 改进原项目设计, 并为类似的项目提供重要参考, 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研究户外空间的方法[5]。在我国对POE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也逐步发展,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 对城市游憩广场的使用状况评价最为集中, 其次是对居住小区公共空间的评价 (储亦婷等, 2005) 。但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综合性公园, 对其使用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

2 南宁人民公园POE评价

2.1 调查对象

南宁人民公园, 又称白龙公园, 因白龙湖而得名。是“古邕州八景”之一。位于南宁市区北面。占地面积785亩。园内主要旅游景点有:科普活动区、萌生植物园景区、革命历史纪念景区、望仙怀古景区、龙塘观鱼景区、儿童游乐园、镇宁炮台、等。公园大门正对面, 是一座林木葱茏、端严秀整的山坡, 这便是公园的主体-望仙坡, 有一条高141级、宽10米的石阶直通山顶。镇宁炮台顺着141级台阶登上望仙坡顶, 所见一座巨石砌就的二层环形城堡, 即是旧桂系军伐陆荣廷所建的镇宁炮台, 是公园内的最高点。炮台上安置着一尊1890年制造的德国克鲁伯大炮, 炮台座脚有一古碑廊。登上炮台既可俯瞰南宁城全貌, 又不免勾起一缕怀旧幽思。据宋人王象之《兴地记胜》载, 宋名将狄青曾驻望仙坡, 见坡下湖边一群白羊颇似龙形。因此以白龙名此湖。湖岸翠竹掩映, 垂柳摇曳。湖心有小岛, 岛西的九曲桥和岛北的三孔月桥将岛与湖岸相连。湖面的游艇, 或蓝天下竞渡, 或绿荫徜徉, 亦成一景。

2.2 调查方法

本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 运用POE方法, 对经过设计并正在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的评价, 主要方法为:现场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具体方法是:选择上午观察人们在公园中的活动, 做活动注记;根据调查需求, 参考有关文献, 设计了调查问卷。

笔者于2011年1月10日至15日到南宁人民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发放问卷获取了南宁人民公园使用者的基本信息及其对公园设施的使用现状。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参考分析价值, 我们在选择调查对象时尽量避免同一性[6], 对于具有相似身份组成的团体或行人群体只调查其中1-2人, 从而使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放共发放问卷50份, 回收有效问卷46份, 有效率为92%, 并对有兴趣人士进行访谈。在回收的问卷中受访对象对某些问题选择了多项, 我们就以所占比例最多的选项作为此题的结果, 以获得更精确的信息[7]。

2.3 调查数据处理

运用Excel 2003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4 调查结果

2.4.1 现场观察结果与分析

通过现场观察, 笔者发现公园中人流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行走和穿越为主的活动。在笔者现场观察的时段内, 其中穿越的人数远大于停留人数。上午时段10 min内平均通过人数为15人, 占使用总人数的72.6%。

(2) 停留者中以锻炼身体的活动为主。在笔者观察的时段内, 公园的使用者以老年人为主, 而老年人在此的活动主要是锻炼身体, 除了在健身器械区锻炼外, 清晨有练武和练舞的老年人。

2.4.2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与分析 (见表1)

(1) 使用者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调查结果显示, 人民公园的女性使用者略占优势, 占51%, 男性占49%, 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此外, 年龄是影响设施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兴趣爱好和放松需求不同, 从而对公园设施的使用也明显不同。调查结果表明, 年龄在55岁以上的使用者所占比例最多, 为37%, 年龄在10~35岁的使用者所占比例为8%, 35~55岁的使用者占26%, 10岁以下的使用者占29%。这其中除55岁的老人锻炼外, 大多都是带小孩游玩的, 所以10岁以下的孩子数量也比较多。

(2) 交通方式。根据表1的调查结果可知, 有82%的到访者距离公园不太远, 18%的到访者距离公园较远;由此引出对下一问题的调查, 即到访公园的交通方式, 39%的到访者步行到达, 7%的到访者使用自行车, 37%的到访者乘公交车到达, 4%的到访者采取自驾车方式, 4%的到访者选择其他方式到达。因为公园内禁止骑自行车, 加上到访者多为老人、孩子不方便, 所以使用自行车的人不多。

(3) 到访时间和逗留时间。人民公园的游客到访时间相对集中, 根据调查结果, 44%的到访者选择9~12点, 43%的到访者选择清晨。在到访者中65%的到访者停留3~5个小时, 15%的到访者停留时间在1小时之内, 逗留5~10小时的到访者占9%。

(4) 景观偏好。调查结果显示, 人民公园最具吸引力的景观是花草树木, 其次是水景, 所占比例分别为42%、23%, 此外9%的到访者喜欢这里幽静的环境, 7%的到访者喜欢热闹快乐的氛围, 17%的到访者喜欢娱乐设施。

(5) 主要活动。在到访人民公园的人群中, 放松锻炼的占49%, 消闲娱乐的占32%, 寻求舒适安静环境的占6%, 欣赏的占6%, 4%的到访者进行约会交友, 2%的到访者进行野餐, 进行其他活动的占1%。可见, 到访者的活动多种多样, 因此对公园的需求也就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6) 到访原因。因为人民公园环境优美而来到公园的占43%, 觉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有32%, 因为活动设施较为齐全的占22%, 只有2%的认为人民公园有特殊的景观, 因为其他原因来到人民公园的有1%。

(7) 对设施的满意度。在公园的各项设施中, 到访者对休息设施的最满意度约占37%, 其次是卫生设施的满意度最高, 占35%, 健身娱乐类占18%, 其他占2%, 最不满意的是服务设施, 满意度仅为8%。其中的卫生设施中, 17%的到访者对公园的卫生情况非常满意, 64%的到访者觉得满意, 觉得卫生一般的占12%, 7%的到访者对卫生不满意。

(8) 标识牌。调查结果显示, 有64%的到访者认为一般, 32%的到访者认为很清晰, 4%的到访者认为不易看懂。由此可见, 公园的标志有待进一步改善。

(9) 安全隐患。73%的到访者觉得公园存在安全隐患, 觉得没有安全隐患的占27%。

2.4.3 现场观察结果与分析

为了使人民公园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我们特意征求了使用者的意见, 主要的问题有:公园内的景观湖水质较差, 湖边的防护措施不够好, 公园的指示牌不够多, 公园厕所的卫生条件不够好, 健身器材多在山坡上, 不方便老人使用, 公园内的防火设备比较少, 老年人突发事件应急设施也少。

3 结语与讨论

作为现代城市公园, 人民公园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环境组合性较强, 植物水景组合良好;景观设计、设施设计、功能区划、服务设施等具有现代性, 景观类型多样, 人工植物、人造水体组合良好;文化景观、面向儿童的游乐设施较为突出, 功能分区比较明显, 有儿童活动区、民族风情景区、萌生植物园景区、革命历史纪念景区等。

但是人民公园力求完美还需要有改进的地方:

(1)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 具有公益性, 从调查结果来看, 来园游客以老人和孩子为主, 兼有其他年龄阶段的游客.而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因此, 世纪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体现, 应优先考虑老年人和孩子们的需求, 使公园的设计更具人性化;同时, 应对休息设施 (如座椅类) 进行改造, 给老年人和孩子们增加木质材质的座椅, 亦可以防止孩子们的磕碰和早春晚秋的凉意;应将地面的坑洼处尽量填平;增设老年人突发事件应急设施;加固湖旁防护措施等。

(2) 在被调查对象中, 有42%的使用者认为他们是被人民公园的花草树木等植物景观所吸引的, 这与人类追求绿色空间、享受自然的愿望是一致的。但由于使用者人数较多, 对公园的绿地、树木、花草等的影响也是比较严重的, 有的地方踏实现象严重, 导致土地裸露, 影响了公园的生态, 也影响了景观的审美。所以, 增种、补种绿色植物也是使用者的愿望之一;

另外, 人民公园里的花草树木虽然种类多, 但是使用者对它们的认识却很少, 所以为了提升植物景观的使用效率, 突出教育功能, 公园可以考虑对各种花草树木做出详细的介绍, 并将其放置在恰当的位置;

公园内的湖水是“死水”, 水质不好, 应与南宁的其他水系打通, 使湖水更清澈。

(3) 对安全隐患的调查结果显示, 访谈过中, 也有反映出公园内有扒手和小偷出现, 所以应增加保安等维护到访者安全的措施;同时还应增设防火设施、医疗救助点、残疾人服务点、游客中心这样的服务机构;对于标识牌、导游图, 笔者认为有必要改进其设计和插放的位置。标志牌的数量应增加, 清晰度也应提高。

(4) 增加文化活动, 提升城市公园的文化品位。在一定意义上, 城市公园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缩影, 加强公园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人民公园中的人文景观涉及的有革命历史纪念景区、镇宁炮台、人民英雄纪念碑、科普活动区、民族风情区等, 这些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强, 原因之一是宣传力度不到位, 有声讲解系统不健全, 所以公园应重点改进。

人民公园提供给人们一个学习的场所, 所以我们要将公园的建设与突出公园的历史文化背景, 让使用者对公园、城市和家乡有深切的体会和感悟, 有使用者认为应该适当增加文艺活动的数量, 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有的老年使用者认为, 应该让年轻一代也积极参加到这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中来。

(5) 在与使用者的接触中, 我们感受到使用者, 尤其是经常造访公园的使用者对人民公园有比较深厚的感情, 一方面是因为人民公园交通便利, 容易到达;一方面是人民公园几经周折从收费公园发展到今天的免费公园, 使用者都比较珍惜。所以, 大多数使用者普遍具有爱园护园的愿望。基于这样的热情和积极性, 笔者认为可以发动使用者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发挥使用者的积极性, 共同维护公园的可持续使用。

最后, 由于对开放性城市公园的使用后状况评估还处于探索阶段, 许多建筑界的评价内容尚未引入其中, 我们所借鉴的石金莲等的问卷内容以及我们自己设计的问卷内容还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 限于调查样本和数据来源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数量不多, 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储亦婷, 顾远英, 杨学军, 唐东芹.POE方法在桂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农业科学版) , 2005, (23) :192-193.

[2]石金莲, 王兵, 李俊清.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 (POE) 应用案例研究——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 2006 (2) :67-70.

[3]芦建国, 孙琴.火车站站前广场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为例[J].建筑学报, 2008 (1) :34-37.

[4]赵东汉.使用后评价POE在国外的发展特点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 2007 (6) :797-802.

[5]唐玲萍, 王媛媛.玉溪聂耳公园使用后状况评估 (POE) 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发展研究版) , 2007 (9) .

[6]白惠芳, 李朝阳, 马丽朝等.城市公共空间POE群体特征调查与分析——以石家庄市世纪公园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6) .

警械使用技术教案 篇3

年 月 日

警 械 使 用 技 术

作 业 提 要

课 目:警械使用技术

目 的:通过训练,掌握警械使用要领,学会组织训练的方法,为训练和执勤打下良好基础。

内 容:

一、手铐的使用

二、警绳的使用

三、警棍的使用

方 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班(组)练习、小结讲评。

地 点:(略)

时 间:8小时

要 求:

1、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刻苦练习。

2、禁止使用警械开玩笑,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器材保障:手铐、警绳、警棍。

作 业 进 程

1、将受训者带入训练场地;

2、清点人数、整理着装(遇有上级首长在场时,先请示报告);

3、介绍场地、器材;

0

训练场地:综合训练场,根据训练内容做相应调整。

训练器材:手铐、警绳及简易捆绑工具(鞋带、皮带等)、警棍。

4、活动身体,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员编组。

【理论提示】警械是指人民警察依照规定装备的用于对违法犯罪行为人实施人身强制的警用器械。以警械的用途为标准,可以将警械分为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和约束性警械两大类。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是人民警察的职权,也是保障国家法律实施的国家强制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的行为是受法律保护,但前题是必须‚依法‛使用,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

第一个训练内容:手 铐 使 用 技 术

目 的:通过训练,了解掌握手铐的上铐方法和技术要领,学会组织训练的方法。

内 容:

一、基本上铐方法

二、上铐的基本技术

方 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班(组)练习、小结讲评。

地 点:(略)

时 间:2小时

【理论提示】手铐是属于约束性警械之一,上铐技术是指对已被我制服的犯罪嫌疑人用手铐进行约束,限制其部分身体活动能力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对上铐的要求是:依法实施,及时准确;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动作快捷,固锁牢靠;警惕看押,确保安全。

在训练之前,为使同志们能熟练使用手铐,我们先来了解有关手

铐的使用常识(结合手铐进行讲解)。

(一)手铐的结构:

手铐由铐环、锁梁、钥匙插孔、定位保险装臵、铐链等组成。(二)手铐的使用:

1、使用前,必须先检查手铐的定位保险装臵是否开启,如果没开,需用钥匙把保险开启后再使用。

2、开启时,将手铐钥匙插孔内的定位插孔器调至正确角度,将钥匙插入,顺时针旋转到位,铐环即可自由滑动。如发觉铐环仍然固定,应检查钥匙是否能完全插入孔内,将钥匙左右调整或配合插孔器,直至将铐环开启。切不可用力过猛,将钥匙扭断。检查后,证明手铐处于正常状态,将铐环合拢,以便携带和使用。

3、手铐锁上后,如需定位锁死,钥匙插入钥匙孔内,逆时针旋转到位后拔出,铐环即被锁死,不能前后移动,起到定位和保险作用。暂时不用,可涂油保存,注意防潮。而且平时不要经常空锁转动铐环,防止锁件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4、基本持握方法:以右手为例。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锁梁,中指握住铐链,无名指和小指抓握另一锁粱,铐环口朝外。手铐链要握紧,使锁梁相对固定,切勿使铐环来回摇摆;手腕要放松,以便调整铐环方向或瞬时发力。

5、携带方法:着装时,将手铐铐环推入锁梁内至最后一格,使手铐体积处于最小状态,打开保险,装在套袋内,佩带在身体右后侧的武装带上;着便衣时,可将手铐佩带、插挂在上衣内侧右后腰带上,也可根据需要将手铐直接放入衣袋内携带。

基 本 上 铐 方 法

【理论提示】手铐的上铐方法是指在上铐过程中的上铐手法,根据情况可采用不同的上铐方法。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压腕上铐、挑腕上铐、开口上铐三种上铐方法。

【讲解示范】压腕上铐:上铐者右手持握手铐,将铐环贴靠在敌手腕处,然后用力下压,使铐环顺惯性环绕一周,将敌手腕铐住。如果要铐紧手腕,可用食指拨压铐环,与拇指合力使铐环迅速锁紧。这种上铐方式是我们要实战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挑腕上铐:上铐者右手持握手铐,铐环由下向上挑压敌手腕,使铐环借力套绕其手腕。为了加快锁铐速度,可用左手食指、中指等顺势拨压铐环。使用挑腕上铐方法,可使上铐迅速,两端铐环铐腕连贯,避免由于变换握铐方式而影响上铐速度。

开口上铐:上铐者将手铐铐环打开,右手握住锁梁,左手抓住铐环,先把铐梁套住敌的手腕后,左手迅速将铐环锁住。

注意事项:将铐环贴腕下压,严禁砸铐,防止受伤,松紧适度。

上 铐 的 基 本 技 术

【理论提示】上铐的基本技术是指犯罪嫌疑人被我制服、控制和擒获后,用手铐对其部分身体活动能力进行限制、约束的一种强制性手段,也是防止犯罪分子逃跑或反抗等不法行为的较为有效方法。实施上铐过程中应保持高度警惕,上铐前嫌疑人应已被我警方完全控制,并且嫌疑人的双手始终处在我方的视线范围内;上铐时要让对方双手

成反铐位臵;上铐后,在带离过程中,随时检查手铐的安全使用情况。

方法一:举手上铐

【讲解示范】举手上铐是指命令敌将两手上举时的上铐方法。口令:‚举手上铐,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两脚分开站立,两手上举;上铐者右手持铐由侧后方接近,左手掌抓握敌左手背,迅速下压手腕,将敌小臂由前下拧别于后背,左大臂内侧紧贴敌左大臂外侧,以大臂前顶和左手折腕之合力将敌控制,尔后令敌右手抱头,迅速以压铐方式将敌右手腕铐住,随即,将敌右手下拉拧至背后(右手不离铐),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

【动作要求】:有效控制、防敌反抗,控腕有力、上铐迅速。【注意事项】:实战意识强,保持距离,注意观察,动作连贯。【易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1)实战意识不强,只看铐不观察敌情。

纠正方法:在实施上铐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观察对方。(2)两手配合不协调,控制不牢,造成敌易挣脱。

纠正方法:可将动作分解进行练习,一手控制手腕,一手上铐协调配合,控制严密,遇有情况及时反应。

【组织练习】

(一)训练步骤:先分解后连贯,按照

1、令敌转过身去,两脚分开站立,两手上举;

2、取铐,上步控制敌左手腕;

3、令敌右手抱头后以压铐的方式铐住敌右手腕;

4、将敌右手下拉拧至背后(右手不离

铐),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口令:‚举手上铐分解动作,1、2、3、4,停。

(二)训练方法:

1、个人体会练习:练习者根据动作要领、手铐结构,认真体会,揣摩上铐时的时机和发力及控制手法。

2、分解动作练习:口令:‚动作名称--分解动作1、2、3、4,停‛。方法:两人一组,按照动作要领结构,进行分解体会。

3、连贯动作练习:口令:‚动作名称—开始,停‛。方法:按照动作要领要求,实施连贯动作。

4、教练员逐个教练:根据个别学员错误动作,进行单独指导。班集体练习的方法。

(三)检查纠正的重点:折腕控制是否迅速有力,上铐动作是否协调连贯。

(四)验收的方法:

1、单个验收法;

2、抽查验收法;

3、集体动作验收法;

4、理论提示法,重点提问动作的用途、要点;

5、评比竞赛法。

方法二:背手上铐

【讲解示范】背手上铐是指令敌将两手后背时的上铐方法。口令:‚背手上铐,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两脚分开站立,低头弯腰,两手后伸。上铐者右手持铐由侧后方接近,左手掌心向上成八字掌抓握敌右手拇指,同时前推下压敌拇指控制手腕,迅速以压铐方式将敌右手腕铐住,随即,左手换握以同样手法控制敌左手腕(右手不离铐),再以

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

【动作要求】:有效控制、防敌反抗,控腕有力、上铐迅速、准确。【注意事项】:实战意识强,保持距离,注意观察,动作连贯。【易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控制手腕力量不够,上铐不够迅速。

纠正方法:折腕有力,接近时抓腕和上铐基本同时进行,右手不离铐。

【组织练习】 训练步骤:先分解后连贯,按照

1、令敌转过身去,两脚分开站立,低头弯腰,两手后伸。

2、上步控制敌右手腕,以压铐的方式铐住敌右手腕;

3、左手换握以同样手法控制敌左手腕,再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口令:背手上铐分解动作,1、2、3,停。

方法三:伏地上铐

【讲解示范】伏地上铐是指令敌伏地时的上铐形式。口令:‚侧展(俯卧膝顶)--上铐,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趴在地上,伏地时两腿分开,两臂平伸,脸贴地;上铐者右手持铐由侧后接近,左手掌心向上成八字掌抓握敌右手拇指,前推下压敌拇指控制手腕,迅速以压铐方式将敌右手腕铐住,同时左膝跪敌腰肋部右膝跪敌肩背部,随即,左手换握以同样手法控制敌左手腕(右手不离铐),再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

俯卧膝顶上铐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趴在地上,伏地时两腿分开,两臂平伸,脸贴地;上铐者右手持铐由后接近,将敌两小腿交

叉反折,用左膝顶压两小腿交叉处,左手掌心向上成八字掌抓握敌右手拇指,前推下压敌拇指控制手腕,迅速以压铐方式将敌右手腕铐住,随即,左手换握以同样手法控制敌左手腕(右手不离铐),再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

【动作要求】:有效控制,防敌反抗,上铐准确、迅速。【注意事项】:实战意识强,注意观察,动作连贯。【易犯毛病】

(1)控制不牢,使敌在倒地时挣扎。

纠正方法:控制手腕、跪膝压身体要严密,使敌身体始终贴紧地面。

【组织练习】训练步骤:先分解后连贯,按照

1、令敌转过身去,伏地,脸贴地面,两手伸张,两脚分开。

2、上步控制敌右手腕,跪压身体(折膝控小腿),以压铐的方式铐住敌右手腕;

3、左手换握以同样手法控制敌左手腕,再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口令:侧展(俯卧膝顶)上铐分解动作,1、2、3,停。

作业讲评:……………………………………………………5分钟

1、重述本课教学、训练的有关内容,包括:训练名称、重点、要点等;

2、评估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3、表扬训练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提出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4、明确下一步教学和训练的重点,提出预习要求。

第二个训练内容:警 绳 使 用 技 术

目 的:通过训练,了解掌握警绳的使用,学会组织训练的方法。

内 容:

一、常规式捆绑

二、简易捆绑

方 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班(组)练习、小结讲评。

地 点:(略)

时 间:2小时

【理论提示】警绳是属于约束性警械之一,捆绑是使用警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捆绑的动作。除了使用警绳外,还可以利用鞋带、皮带、胶带、绷带、电线等简易器材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应急性捆绑。对捆绑的要求是:制服在先,控制严密;用材牢固,防止意外;实施迅速,松紧适宜;密切观察,及时调整。

在训练之前,为使同志们能熟练使用警绳进行捆绑,我们先来了解有关警绳的有关常识。

警绳,是指用于捆绑的专用绳。一般采用优质‚尼麻‛绒制成,直径约o.5cm,长度不等,短有30公分,长有3-5米的,有的在绳的一端有金属环,以便捆绑打结使用。

警绳的常用结法有:

(1)蛇口:警绳上任何一处固定之小圈。(2)死结:难以打开的扣,也即死扣。(3)单结:一扣之结。(4)难结:固定性较强之结。(5)引轮:即活扣。

(6)捕轮:将警绳一端穿入蛇口形成之轮。

警绳常用捆绑方法:通常分为常规捆绑和简易捆绑两种。

常 规 捆 绑

【讲解示范】口令:‚常规捆绑,准备,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跪地,弯腰低头两小腿交叉,两臂后伸;两人分别从背后两侧迅速接近敌,用一脚踩住敌脚,将警绳的中间部分搭在敌颈部,警绳两端分别由敌体前自腋下向后穿拉,并分别绕敌两臂4-5周至敌腕部;将绳头在敌两腕部最未一个绳圈中穿过,将敌两臂拧至背后,并将敌两腕交叉捆在一起打一个活结;将警绳的两端合并向上从敌颈部的绳下穿过并拉紧,打一死结固定,成押解式。

【动作要求】:两人共同实施捆绑,相互配合,防敌反抗、捆绑准确迅速。

【注意事项】:实战意识强,保持距离,注意观察,动作连贯。【易犯毛病】:

(1)两人配合不协调,捆绑动作紊乱。

纠正方法: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先分别同时绕臂捆绑,将敌两臂拧至背后,再由一人负责剩余捆绑环节,另一人负责将两臂上抬,协力完成动作。

(2)警绳由敌体前自腋下向后穿拉时不紧,造成警绳脱落。纠正方法:应确保警绳由肩部经体前向腋下穿拉稳固。

(3)在颈部绳下穿过后上拉不紧,造成敌能够活动的幅度较大。

纠正方法:负责协助的警员应将敌两臂上抬,同时负责捆绑的警员将绳穿过后用力下拉。

简 易 捆 绑 绑法一:吊‚8‛字捆绑

【讲解示范】口令:‚吊‘8’字捆绑,准备,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跪地,弯腰低头两小腿交叉,两臂后伸;迅速从后面或一侧接近敌,一脚踩住敌脚,将警绳的一端做一蛇口,结一辅轮,套于敌右手腕上拉紧,将其手腕由胸前上提至左肩上,绕颈一圈后将其左手腕拧至背部上抬,在左手腕上缠2-3圈,打一死结完成,成押解式。

【动作要求】:控制到位,防敌反抗,捆绑准确迅速。

【注意事项】:实战意识强,保持距离,注意观察,动作连贯;在绕敌颈部一圈时,要注意松紧适度,并适时观察调整,防止出现意外。

【易犯毛病】:

(1)绕颈过紧或过松。

纠正方法:松紧适度,避免过紧造成敌呼吸困难,过松敌易将警绳从头上脱出。

绑法

二、背‚8‛字捆绑

【讲解示范】口令:‚背‘8’字捆绑,准备,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配手身体左转,右脚后撤,成伏地姿势或成跪地姿势;操练手准备动作同上。(在实战应用中可令敌趴在地上或跪地,伏地时两腿分开,两臂平伸,脸贴地。)

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跪地或伏地,弯腰低头两小腿交叉,两臂后伸(伏地时两腿分开,两臂平伸,脸贴地);在警绳一端做一蛇口,将警绳从敌背后肘关节上方、两大臂之间绕一个‚8‛字形,将警绳的另一端从警绳的蛇口中穿过拉紧打结完成,成押解式。

【动作要求】:控制到位,防敌反抗,捆绑准确迅速。

【注意事项】:实战意识强,保持距离,注意观察,动作连贯。【易犯毛病】:

(1)没有形成‚8‛字捆绑。

纠正方法:不得直接缠绕,应将警绳按照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方法进行,使之成‚8‛字型。

(2)打结时一端警绳直接由中间打结,造成打结处容易滑动。纠正方法:应选择在蛇口或绳索交叉处打结。

绑法三:背双腕捆绑

【讲解示范】口令:‚背双腕捆绑,准备,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两脚分开站立,低头弯腰,两手后伸,手背相对贴紧;迅速从敌后侧或一侧接近,一脚踩住敌脚,用警绳在敌两手腕上缠绕3-4周,拉紧打一死结完成,成押解式。

【动作要求】:控制到位,防敌反抗,捆绑准确。

【注意事项】:实战意识强,保持距离,注意观察,动作连贯。【易犯毛病】:

(1)只横向缠绕,没有纵向打结,造成敌两手从警绳中抽出 纠正方法:在敌两手腕上缠绕后,余绳两端应在两手腕中间分别前后缠绕打结。

介绍以下几种捆绑方法(动作示范):

鞋带捆绑:拇指捆绑、手腕捆绑(十字捆绑)、腕指捆绑。皮带捆绑:叠腕捆绑、叠臂捆绑、吊臂捆绑、背剑式捆绑。

作业讲评:……………………………………………………5分钟

1、重述本课教学、训练的有关内容,包括:训练名称、重点、要点等;

2、评估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3、表扬训练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提出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4、明确下一步教学和训练的重点,提出预习要求。

第三个训练内容:警 棍 使 用 技 术

目 的:通过训练,了解掌握警棍的攻击和防守技术,提高攻防技能,为警务执勤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学会组织训练的方法。

内 容:

一、携棍基本姿势

二、警棍进攻基础动作

三、警棍防守基础动作

方 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班(组)练习、小结讲评。

地 点:(略)

时 间:4小时

【理论提示】警棍是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警棍术基础动作是运用警棍进行攻击和防守的必备技能,练好警棍术基础动作,对提高攻防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为使警棍术更贴近实用性,在实战中可灵活采用各种步法进行攻防,也可结合拳、腿法和盾牌术进行,在教学训练中我们可选择适用性较强的步法实施动作,如:前进步、后退步、上步等。

携 棍 基 本 姿 势

格斗姿势

【讲解示范】格斗势是实施攻防动作的准备姿势。口令:‚准备格斗,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在持警棍的基础上,听到“准备格斗”的口令后,身体半面向右转的同时,右脚向右后撤一步,两脚距离略比肩宽,左脚尖向前稍向内,右脚跟稍离地,两膝微屈稍,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左手变拳屈臂上举,左臂弯曲略成90°,拳与下颔同高,肘部自然下垂;右手持警棍屈臂上举后拉臵于头部右侧,棍身垂直,距头部右侧约15cm,右手与肩同高,肘部自然下垂,收腹、含胸、拔背,下颌内收,两眼目视前方。

听到“停”的口令,重心前移,两腿挺直(右脚跟离地),右手持警棍向前下移的同时,左手迅速接握警棍前端,棍身垂直,距身体约

10cm,左手虎口与肩同高,右脚靠拢左脚的同时,两手协力将警棍放下,成持警棍立正姿势。

【动作要求】:松肩垂肘,转体、撤步与举棍要协调一致。【注意事项】:身体自然放松,具有实战意识。【易犯毛病】:

(1)身体僵硬,不能保持自然放松。

纠正方法:在格斗姿势基础上,两肩和肘部下沉,含胸收腹。(2)左、右脚站在一条线上,欠缺稳定性。

纠正方法:在并脚站立的基础上,右脚向右横移一脚距离,再向后撤步,按动作要领完成格斗姿势。

【组织练习】

(一)练习步骤:口令‚1‛,右脚撤步;口令‚2‛,警棍上举拳与下颌同高;口令‚3‛,恢复立正姿势。

(二)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练习者根据动作要领,认真体会格斗势身体放松、高度警惕的感觉。

2、分解练习:根据教员讲解示范,将动作分解由下致上四个部分进行练习,按步骤达到要领要求。

3、连贯练习:从立正姿势开始,将动作一次性做到位,充分体会动作要领,直至完善完成动作。

4、单个教练:根据个别学员错误动作,进行单独指导。

(三)检查纠正的重点:撤步上提警棍要迅猛,实战意识强。

(四)验收:

1、单个验收法;

2、抽查验收法;

3、集体动作验收

法;

4、理论提示法,重点提问动作的用途、要点;

5、评比竞赛法。

警戒姿势

【讲解示范】警戒姿势是在执勤中保持高度戒备的一种常用姿势。口令:‚警戒姿势—准备,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在持警棍的基础上,听到‚警戒姿势—准备‛的口令后,身体半面向右转的同时,右脚向右后撤一步,左脚尖向前稍内向,两脚距离约与肩宽,两膝微屈,重心落于两腿之间,握警棍臵于右腿前侧,自然下垂,成侧身站立。

听到“停”的口令,重心前移,右脚靠拢左脚,成持警棍立正姿势。【动作要求】:松肩垂肘,转体、撤步要协调自然。【注意事项】:身体自然放松,保持高度警惕。【易犯毛病】:

侧身过多,撤步过大,不利于观察和实施攻防动作。

纠正方法:转体撤步时,身体与正前方约侧45度,右脚撤步自然、重心稳固。

警 棍 进 攻 基 础 动 作

劈 击

【讲解示范】劈击主要用于劈对方头、肩、颈、臂部。口令:‚劈击,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进步的同时,右脚蹬地,右手持警棍上举,同时由前上方向下猛力劈击,重心稍前移,手臂完全伸直,左拳护颌,目视攻击方向,击出后,迅速退步收警棍,成格斗势.上步劈击: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向前上步同时,右手持警棍上举(左上举),由前上方向左下(由左上向右下)猛力劈击,重心稍前移,手臂完全伸直,左拳护颌,目视攻击方向,击出后右脚撤步将警棍收回,成格斗势。

【动作要求】:劈击迅猛有力,发力短促。【注意事项】:重心稳固,力点准。【易犯毛病】:

(1)劈击时重心过于后仰,幅度太小,路线较短。

纠正方法:右脚蹬地使重心稍前移,持警棍猛力劈击至身体侧后方。

【组织练习】

(一)练习步骤:口令‚1‛,持警棍上举于前上方;口令‚2‛,挥臂(转体)劈击;口令‚3‛,收警棍成格斗势。

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练习

讲解示范后,进行模仿练习,重点体会,揣摩动作的要领和路线,不过分追求完成动作的力度,并严格要领施训,防止动作走样,训练时可采取先分解动作,后连贯动作,先慢速体会后快速等方法。

2、结合步法练习

在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后,要结合基本步法进行练习,重点提高在移动时攻击的身体协调性,做到发力顺达完整,移动迅速及时,攻击准确有力。

3、两人攻防练习

在熟练掌握动作的基础上,着护具进行攻防练习,提高实战应用意识,利用步法进行移动控制距离,掌握攻击和防守的时机和发力。

(三)检查纠正的重点:结合步法劈击迅猛,力度准,握棍稳。

(四)验收:

1、单个验收法;

2、抽查验收法;

3、集体动作验收法;

4、理论提示法,重点提问动作的用途、要点;

5、评比竞赛法。

扫击

【讲解示范】平扫主要用于扫对方肋、腰部。下扫主要用于扫对方小腿或踝部。口令:‚扫击,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进步同时,右脚蹬地,右手持警棍迅速向右前方伸出,随即,向左转髋转体,警棍由右向左划弧线横扫,警棍与地面平行,左拳护颌,目视攻击方向,击出后,退步将警棍收回,成格斗势。

上步下扫: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向前上一大步(成弓步),上体前倾,右手持警棍利用扭腰转体挥臂之合力,由右前下向左前下扫击,警棍与地面平行,左拳护颌,目视攻击方向;击出后,右脚后撤一步将警棍收回,成格斗势。

【动作要求】:进步(上步)快,扫击猛,转体与扫击要协调一致。【注意事项】:挥臂弧线扫击,充分利用身体发力。【易犯毛病】:

(1)扫击路线不正确,形成上撩或下砸。

纠正方法:可将动作由慢到快进行练习,先持警棍进步或上步时手臂向右前伸出,警棍与地面平行,再利用转体挥臂

横扫至左前。

撩击

【讲解示范】撩击主要用于撩对方裆、腹、肋部。口令:‚撩击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前撩: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进步同时,右手持警棍手臂下摆至身体右侧,随即向左转髋转体,带动警棍由右下向左上猛力挥击;左拳护颌,目视攻击方向,击出后,退步收警棍,成格斗式。

【动作要求】:转体撩击迅猛,发力短促。【动作标准】:发力迅猛,保持重心的平稳。【易犯毛病】:

(1)撩击时只挥臂,没有利用上体转体之力。

纠正方法:向前或后撩击时蹬地同时身体应向撩击方向转动。戳击

【讲解示范】戳击主要用于戳对方面、喉、腹部。口令:‚戳击,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进步的同时,右手持警棍迅速向前直线戳击,手臂要迅速完全伸直,着力点在警棍前端,警棍和右臂与肩平,左拳护颌,目视攻击方向。击出后,迅速退步收警棍,成格斗势。

上步戳击:在格半势的基础上,右脚向前上一大步,同时身体左转,左手抓握警棍上端平臵于胸前,两手协力将警棍子经腹前向前直线击出,上体微向前倾,着力点在警棍后端,目视前方,击出后,右

脚后撤一步收警棍,成格斗势。

【动作要求】:戳击发力短促突然,迅猛有力。

【动作标准】:动作发力要突然,快出快收,速度快,预兆小。【易犯毛病】:

(1)戳击路线不直,力点不准。

纠正方法:击出时应直线前戳,棍身要平,力点在警棍的前端或后端。

警棍防守基础动作

侧挂

【动作要领】侧挂主要用于挂防对方拳或棍的直线和横向进攻。口令:‚侧挂,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左侧挂:在格斗势的基础上,上体向左转髋转体的同时,右臂带动警棍由右向左侧划弧旋转,使警棍外挡后拨,左拳护颌。

右侧挂:在格斗势的基础上,上体向右转髋转体的同时;右臂带动警棍向右侧划弧外挡后拨,左拳护颌。

【动作要求】:转体侧挂协调,发力短促。【动作标准:侧挂准确、迅速。【易犯毛病】

(1)只向外挡没有向后拨。

纠正方法:可将动作分解进行练习,先转体外挡,再向后拨。上架

【讲解示范】上架主要用于架防对方由上向下对头部的击打。口令:‚上架,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进步的同时,左手抓握警棍前端,迅速横架向前上方推出,警棍略高于头,手臂完全伸直,目视前方。

【动作要求】:两手上架及时。【动作标准:架推位臵准确。【易犯毛病】:(1)抓握位臵不正确。

纠正方法:右手握警棍后端,左手接握时应抓握警棍前端位臵,利用两手之间位臵进行架挡。

(2)推架不到位,高度不够,造成头部防守面暴露。纠正方法:推架时应向前上方架挡,高度应高于头部。下截

【讲解示范】下截主要用于拦截对方对我肋、腰、裆、腿部攻击。口令:‚下截,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左下截时,上体稍向左下转,随即身体向左转髋转体,同时手臂外旋,警棍略垂直,棍端朝下,向左档击,左拳护颌。右下截时,上体稍向右下转,随即身体向右转髋转体,同时右臂内旋,警棍略垂直,棍端朝下,向右下方格档,左拳护颌。

【动作要求】:转体下截快,手臂用力下砍外拔。

【注意事项】:挡截及时准确。【易犯毛病】:

(1)防守不严密,面不够大。

纠正方法:下截时应降低重心,向侧下方推出。

(2)下截不实,造成对方的攻击器械从我警棍处上滑或下滑至我肢体。

纠下方法:拦截时确保警棍向下垂直,下截瞬间手腕用力手臂绷紧将警棍向外推截。

作业讲评:………………………………………………5分钟

1、重述本课教学、训练的有关内容,包括:训练名称、重点、要点等;

2、评估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3、表扬训练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提出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劳教人民警察警械使用权研究 篇4

一、个人必答题(24题):

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规定的处分的种类有6种,分别是什么?

答: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答:刑事责任。

3、公安机关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哪些人员给予处分?

答: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何时公布、何时起施行?

答:2010年4月21日、2010年6月1日。

5、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或者在执行任务时不服从指挥的,给予什么处分?

答: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

6、公安机关性质是什么?

答: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7、《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是什么? 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8、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9、对处分程序或者处分决定不服的,依照什么规定办理?答:《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10、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的,怎样处罚? 答: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什么措施?

答:交通管制。

12、对被判处拘役、管制的罪犯,由什么机关执行刑罚。答:公安机关。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什么措施?

答:行政处罚。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什么的需要,经过严格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答:侦查犯罪。

16、以下哪一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

17、对人民警察采取禁闭措施的期限为多长时间? 答:1天至7天。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什么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答:履行职责。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由谁来承担?

答: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

20、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什么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答: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21、人民警察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如何处理?

答:解除处分。

22、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是什么? 答: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原则。

23、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首先怎样处臵然后按照规定使用警械和武器。答:首先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

24、《纪律条令》对受到处分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如何确定警衔?

答: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延期晋升、降低或者取消警衔。

二、小组必答题

一、问:公安部“三项纪律”的内容?

答:“三项纪律”即:公安民警决不允许面对群众危难不勇为;决不允许酗酒滋事;决不允许进夜总会娱乐。公安民警违反上述规定的一律先予以禁闭,并视情给予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一律给予开除处分,并视情追究有关领导责任。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的,从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实施哪些行为属于拒绝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答:

1、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

2、对执行救人任务的警车故意设臵障碍。

3、阻碍执行追捕任务的人民警察进入犯罪嫌疑人可能藏身的房间。

4、对执行警卫任务的警车故意设臵障碍。

三、问: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哪些情形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答:

1、被害人控告或者证人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

2、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

3、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

4、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四、问:公安部制定《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答:目的是为了严明公安机关纪律,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行为,保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

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五、问:《纪律条令》规定的哪些行为一律给予开除处分?

答:

1、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

2、参与、包庇或者纵容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

3、参与、包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

4、向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

5、私放他人出入境的。

六、问:五条禁令的发布、实施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答:为严明纪律,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中国公安部于2003年1月22日发布了“五条禁令”。此禁令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公安部指出,原有规定与此禁令不一致的,以此禁令为准。

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三、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四、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五、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民警违反上述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上一级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或者予以撤职。对违反上述禁令的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三、抢答题(30题)

1、问:制定和实施《公安机关纪律条令》有哪些意义? 答:制定和实施《公安机关纪律条令》的意义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从严治警的重要举措。二是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和监督,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三是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制度化建设的需要。四是适应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需要。

2、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是由谁制定的?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应当在调查结束后,向谁提出处分建议,从而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答:处分决定机关。

4、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臵(继续盘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多长时间?

答:24小时。

5、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行使什么职权?

答:当场盘问检查。

6、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在使用了公民个人的交通或通信工具后,应当怎么处理?

答:应予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

7、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认为已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精神病人需要送往指定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哪个部门批准?

答: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8、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怎么处臵?

答:应当履行职责。

9、问:曾受过何种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答:刑事处罚的人员。

10、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何种专业知识。

答:法律专业知识。

11、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受奖励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规定,可以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定的什么奖励?

答:物质奖励。

12、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认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应当怎么处理? 答: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

13、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谁负责?

答: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

14、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应该怎么处理?

答: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15、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非法持有、使用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的,由公安机关怎么处理?

答: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警告。

16、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什么机构监制? 答:公安部。

17、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应当予以什么处罚?

答:行政处分。

18、问:发生重大治安案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自然灾害事故、**、骚乱以及追捕逃犯等紧急情况,在建制不明时,由谁负责指挥?

答:行政职务高的公安民警。

19、问:国家公务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多长时间内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

答:30日内。

20、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怎么处理?

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1、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什么部门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答: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

22、问: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受伤的,应当怎么处理?

答:

1、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2、保护现场

3、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

23、问:公安机关内务建设必须坚持贯彻方针是什么? 答: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24、问:通过内务建设,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要养成的优良警风是什么?

答:(1)公正廉明;(2)英勇善战;(3)无私无畏;(4)雷厉风行;(5)刚正不阿。

25、问:《内务条令》要求人民警察应有的信念是什么? 答:(1)忠于祖国;(2)忠于共产党;(3)忠于组织;(4)忠于人民;(5)忠于法律。

26、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树立四个形象是什么?

答:(1)公仆形象;(2)威武之师;(3)从严治警;(4)文明执法。

27、问:警察在执行盘查任务时,主盘民警与犯罪嫌疑人保持的最近的安全工作距离是多少?

答:1.5米—2米。

28、问:对处于群众聚集场所的犯罪分子使用武器的前提是什么?

答: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29、问:人民警察遇有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应当如何使用武器?

答: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30、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是什么? 答:

1、制止违法犯罪。

2、不得造成无关人员伤亡。

3、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4、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备选题(10题)

31、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应当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答:

1、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处于其它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2、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

3、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32、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有哪些?

答:

1、不得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2、按规定着装。

3、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33、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什么?

答:

1、警衔津贴。

2、其他津贴。

3、补贴。

4、保险福利待遇。

34、问:人民警察在办案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况,应当回避?

答:

1、是本案的当事人。

2、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3、本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4、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5、问:根据有关规定,人民警察有哪些情形,不得辞退?

答:

1、因公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2、在下班途中因车祸致残的。

3、女民警在怀孕期内的。

4、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6、问: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条件是什么? 答:

1、实体条件,必须属于法定违法犯罪情形。

2、程序条件,必须经过警告,警告无效后方可使用。

37、问: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时,遇到什么情况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答:

1、来不及警告。

2、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

38、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条件是什么? 答:

1、判明情况。

2、一般情况下,经警告无效。

3、紧急情形。

39、问: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致人伤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答:

1、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40、问:人民警察遇有什么情形的,一般不得使用武器?

答:

1、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

2、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

四、风险题(6题)

一、问: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包括那些方面? 答:

1、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

2、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部门的执法监督。

3、本级公安机关对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

4、上级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主管部门对下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派出机构的执法监督。

二、问:根据有关规定,人民警察有哪些情形,应当予以辞退?

答:

1、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3、不遵守人民警察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公安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三、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政治纪律主要有哪些?

答:

1、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

2、不得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3、不得参加罢工。

四、问:人民警察的任务是什么?

答:

1、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2、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3、保护公共财产。

4、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五、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

1、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

2、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

3、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4、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六、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有哪些权限?

答:

1、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2、实施行政处罚。

3、按照规定使用武器。

上一篇:欢送会策划范文下一篇:大班文明礼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