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写植物的作文

2025-03-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年级写植物的作文(共15篇)

二年级写植物的作文 篇1

它的树枝并不粗,一个手就能抓住。它嫩绿色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花儿是十字形的。一年四季只在春天开花,夏天长绿叶,秋天、冬天时它就枯了!它的花儿非常香,可以做成香水,也可入药。

有一次,我把丁香的花儿摘下,泡在水里,过几天就会有芬芳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在观察它时,它只有平淡的两种颜色,紫色、绿色,它是多么朴实无华,可是它的那两种颜色,却是那么纯洁,那紫色的花儿,透露出光彩,好像它的颜色如同彩虹一样绚丽多彩。我用手轻轻的摸它,它好像在点头微笑。

我看得出神,风儿一吹花影摇曳,它被风儿吹着,像要寻求别人帮助,让风停下来。可爱的小丁香,我爱你!

描写植物的作文3

我家阳台上种了一颗猪龙草。它的外形和别的植物的外形可不一样。它的叶子长的长长的,在叶尖上挂着一个像瓶子一样的盖。这片叶子会张开,也会盖上“瓶口”。我想:这“瓶子”会有什么用途呢?

有一次,我看见一只苍蝇停在猪笼草的“瓶子”旁边。忽然,不知怎么搞的,苍蝇一下子掉进“瓶子”里去了,那片小叶子马上就把“瓶口”封了起来。

二年级写植物的作文 篇2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 其前身是仪征化纤公司于1981 年创办的职工子弟中学, 1987 年开始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学校坚持“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 谨遵“立志、博识、超越”的校训, 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的舞台, 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学校的作文教学注重序列化训练, 明确作文的学段目标与训练重点, 避免随意性;注重学生互帮互助, 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自改与互批;注重读写结合,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刚性阅读”制度, 强调读书笔记的撰写, 引进“源头活水”。 学校在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中屡获佳绩。 近年, 李泽健、高雅儿、陈静溪等同学先后获得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 (初中组) 特等奖或一等奖。

【习作巡诊】

彼此的眼神 你我的友谊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

———题记

还清楚地记得, 那是初一年级第一天报到的午后, 我与你美好的相识。 那日的太阳明灿灿的, 金黄的阳光飞泻而下, 温暖澄澈。 沐浴着暖洋洋的阳光, 我悠闲地读着《巴黎圣母院》。 同桌的你小心地打断了我, 试探地问道:“你好, 我忘带课外书了, 能否与你合看一下?谢谢。”原本喜欢独自阅读的我有些犹豫, 但看到你眼中那真诚的、渴望的光芒, 我点了点头。 你是位安静的读者, 同我一样。 每当我们读到会意处, 就会相视一笑。 后来, 我们就这本书谈了许多, 由此相识, 因此结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业越来越难, 有一次月考, 我的成绩退步极大。 随后, 我的腿也不小心跌伤了, 走路不便, 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我痛苦万分, 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 没有光明, 也看不到希望。

课间, 你要拉我去操场散步。尽管有些不情愿, 我还是答应了。 一路上, 你我都未说话, 你轻轻地搀着我, 两手温暖有力, 我冰冷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 到了操场, 蓦地, 我闻到了芳草的馨香与泥土的气息, 顿觉心旷神怡。 太阳渐渐西斜, 愈向前走, 影子愈显瘦长, 愈显昏暗, 愈显混沌。

突然, 你停了下来, 看看地上的影子, 又望望身后的太阳, 淡淡地说:“看, 有影子的地方便一定有光! ”我一愣, 继而回过神来, 转头一看, 阳光仍是那么动人, 那么惬意, 直射入人的心灵。 我豁然开朗:是的, 我不能被阴影遮住了希望, 阴影的前方永远是阳光啊! 你的话淡淡的, 却如和煦的春风慰藉了我受伤的心灵, 使我猛地振奋起来, 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我感激地望着你, 不知说什么好, 你会心地点了点头, 微微一笑, 瞳仁里仍放射出那智慧的、真挚的光芒。

愿记住彼此的眼神, 愿铭记你我的友谊。

课前导学

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在这篇习作中, 小作者写了与自己的小伙伴从相识到相知, 友谊逐步加深的过程, 再现了这段美好的经历, 文笔流畅, 描写形象。 同时, 根据这次写作的要求, 小作者注意到了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确定线索“眼神”。 但毫无疑问, 小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虽已有“线索”意识, 但仍然未能在习作中充分体现。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篇习作, 该如何修改才能达到本次习作的要求呢?

【病理透视】

1.师生初诊:学生交流对材料的理解, 以及课前“初诊”的意见

孔老师:同学们, 读了这篇文章后, 你们找出它的线索了吗? 为什么?

生1:应该是“眼神”吧, 因为题目、开头、结尾都有“眼神”这个词, 首尾呼应。

生2:我感觉本文的线索不太明显, 如果不是题目中有“眼神”, 就更难确定了。

孔老师:看来你的感觉还是比较准的。小作者设置的线索应该就是“眼神”, 只不过未能达到我们此次的要求 “线索清楚”。如何修改才能使得线索清楚呢?

生3:我觉得文中出现线索“眼神”的次数太少了, 如果能多出现几次, 给人的印象就会比较深, 自然也就清楚了。

孔老师:非常好。你其实告诉了大家一个朴素的道理, 那就是一篇文章如果“以物为线索”时, 这个物品就应多次出现, 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那就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这篇作文, 思考一下我们应如何修改。

生4:如果题记保留的话, 里面可以加上有关“眼神”的词语。 第一小节作者的描写很细致, 但没有出现“眼神”, 也可以在写同桌眼中真诚、渴望的光芒时, 出现“眼神”这个词。

孔老师:是的, 这是小作者第一次比较具体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他能够有意识地抓住人物的眼神来展现人物特征, 说明小作者的线索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当然, 如果能够明确出现“眼神”这类字眼, 线索会显得更加清晰。

生5:老师, 第四小节除了最后部分写到了眼神, 还可以在这一节的开头部分写“眼神”。

孔老师:你的意见很好。 其实, 第二小节也可以虚写一笔, 一带而过。 作为线索, 它就在文章中推动了情节的一步步发展, 而这也恰恰是线索的重要作用。打个比方, 线索就是一根丝线, 将一堆散乱的珍珠串起来, 变成光彩照人的项链。

孔老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很精彩, 但是, 老师还要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这篇习作, 是不是仅仅在文中多出现几次“眼神”这个词就够了呢? (学生思考)

孔老师:作为线索的事物, 除了要在文中反复出现, 还要起到突出人物形象, 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 同学们, 我们不妨来读一读朱自清的《背影》。

2.医学档案:朱自清的《背影》的启示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 祖母死了……父亲说:“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回家变卖典质, 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一半为了丧事, 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 父亲要到南京谋事, 我也要回北京念书, 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 有朋友约去游逛, 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 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 本已说定不送我, 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 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 怕茶房不妥帖; 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 ”

我们过了江, 进了车站……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 夜里要警醒些, 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我说道:“爸爸, 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 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 ”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 须穿过铁道, 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 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 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

唉!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孔老师:《背影》让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要想达到这一表达效果, 《背影》 这篇文章除了多次出现线索“背影”外, 文章中哪一处描写使得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更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呢?

生7: 第四小节父亲决定亲自到车站送我这一片段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8:第五小节父亲送我上车, 帮我拣定座位也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9:就在第六小节“买橘子”这个部分, 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孔老师:找得很好,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六小节, 感受一下。 (生齐读)

孔老师:作者紧扣线索“背影”, 对父亲给我买橘子时的艰难、努力进行了充分的表现, 是本文的动情点。 这就使得父亲这一形象更加感人, 从而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所以, 回到老师最初的那个问题:是不是仅仅在文中多出现几次“眼神”这个词就够了呢?

生10:我明白了, 还要对线索进行比较细致的描写, 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突出, 从而达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孔老师:很好。我们可以学习《背影》的手法, 比较细致地描写小伙伴的眼神, 也使之成为习作的“动情点”。 当然, 这篇习作除了“眼神”这一线索, 还有一条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那就是“我与小伙伴相识相知、友谊逐步加深的过程”。

孔老师:当然, 文章的线索有很多种形式, 今天, 我们只是学会其中的一种:如何“以物为线索”来结构一篇文章。 今后, 我们还要学写一些更加复杂的以线索贯穿全文的记事写人的文章。

【诊疗方案】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 决定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 “ 线索” 是文章组材之脉络, 是全篇材料安排之总绳。 可以说, 线索具有结构、表达的双重性。

2. “ 以物为线索” 时, 这个物品就应多次出现, 贯穿文章始终, 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

3.“以物为线索”时, 要在恰当的时候, 对线索进行比较细致的描写, 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突出, 从而达到突出人物形象、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

【手到病除】

针对诊疗方案, 合作小组交流研究。随后, 师生共同研讨修改后的习作。

你的眼神

杜炎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 汝之眼神, 伴我成长。 你我友谊, 终生难忘。

———题记

那是初一年级第一天报到的午后, 我与你美好的相识, 你的眼神我如今仍然铭记于心。 那日的太阳明灿灿的, 金黄的阳光飞泻而下, 温暖澄澈。 沐浴着暖暖的阳光, 我悠闲地读着《巴黎圣母院》。同桌的你小心地打断了我, 试探地问道:“你好, 我忘带课外书了, 能否与你合看一下? 谢谢。 ”原本喜欢独自阅读的我有些犹豫, 但看到你眼中真诚期待的光芒, 我能感觉到你心中对阅读的热爱和渴望。 于是, 我点了点头。 你是位安静的读者, 同我一样。 每当我们读到会意处, 就会相视一笑。 后来, 我们就这本书谈了许多, 由此相识, 因此结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 课程更加艰深, 有一次月考, 我的成绩退步极大。 随后, 我的腿也不小心跌伤了, 走路不便。 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我痛苦不已, 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 找不到出路, 看不到希望。课间, 你常默默地用柔和的、鼓励的眼神看着我, 我不由得有些感动。

春日伊始, 余寒料峭, 你要拉我去操场散步。 尽管有些不情愿, 我还是答应了。 一路上, 你我都未说话, 你轻轻地搀着我, 两手温暖有力, 我冰冷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 到了操场, 樟树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 夹杂着泥土的气息, 令人神清气爽。太阳渐渐西斜, 愈向前走, 影子愈显瘦长, 愈显昏暗, 愈显混沌。

突然, 你停了下来, 看看地上的影子, 又望望身后的太阳, 若有所思。 不一会儿, 你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 用睿智的目光望着我, 说道:“看, 有影的地方便一定有光!”我一愣, 继而回过神来, 转头一看, 阳光仍是那么动人, 穿透云翳, 直射入人的心灵。我豁然开朗:是的, 我不能被阴影遮住了希望, 阴影的前方永远是阳光啊! 你的话淡淡的, 却如香樟的清香, 慰藉了我受伤的心灵, 使我猛地振奋起来。 我感激地望着你, 不知说什么好, 你会心地点了点头, 微微一笑, 瞳仁里放射出那智慧的、真挚的光芒, 那熠熠的光辉, 直射入我的心灵, 予我力量。

年华似水, 飞逝而去。每每走过香樟树下, 我总会忆起你, 在一片浅绿色的幽香中, 我仿佛又瞥见了你动人的眼神。

师生点评

孔老师:请同学们将修改润色后的文章与原文比较一下, 说说文章有哪些变化?

生11:线索更加清晰了。 题目修改后更简洁醒目, 内容显得更加充实, 人物特点更加丰满了, 突出了小伙伴对我的帮助, 景物描写也比较精彩。

孔老师:同学的评价客观到位, 修改后文章的线索变得更加清楚,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达到了我们这次习作的目标。

【杏林春暖】

下面我为大家呈现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以及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 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

台阶

张文宇

台阶, 是一种奉献。

———题记

小时候, 父亲宽厚的肩膀是我的台阶。

依稀记得有一天, 父亲带我去看马戏。我小小的手拉着父亲大大的手, 在人流中穿梭着, 寻找一个好位子。 可是四面都是高高的人墙, 将矮矮的我围住, 什么也看不见。 我听着那此起彼伏的掌声和欢笑声, 只能干着急。 父亲看到我抓耳挠腮的样子, 便蹲下来, 用健壮的臂膀将我抱起, 托到他的肩膀上, 又慢慢站起来。 骑在父亲的肩膀上, 就像站在一个高高的台阶上, 看得比谁都清楚。 风从无数人的头顶上方吹过来, 凉丝丝的。 我猛然觉得, 父亲就如同一座大山, 挑着多沉的担子都不会垮。

成长中, 父亲期盼的话语是我的台阶。

那一次, 我在学校偷了同学的书, 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立刻将父亲叫了过来, 当着他的面教训了我一番。父亲一直红着脸, 连连说着“是, 是”, 但我却没有说话。 回到家, 我才大声向父亲争辩道:“是他先拿我东西的!我没有错!”父亲却坐下来, 低着头, 沉默不语。 这时我发现, 年仅三十几岁的父亲, 头上竟然有了一丝银白, 眼角竟然多了几丝皱纹。 过了许久, 父亲抬起头, 看着我, 眼神里带着一丝渴望。 他终于开口, 说了一句:“儿子, 不管别人怎么样, 爸爸只是希望你能够正直做人。”看着父亲的目光, 我沉默了。 刹那间, 父亲的话语像坚实的台阶, 将我托向正确的道路。 我认真地回答道:“知道了, 我不会再这么做。 ”———至今我还记得, 那时我得到的, 是父亲欣慰的笑容。

而如今, 父亲沧桑的背影是我的台阶。

光阴似箭。我一天天长大, 父亲却一天天变老。 在我的眼中, 父亲的身影不再像从前那么挺拔, 而是渐渐变得佝偻。 那天早晨, 父亲送我去学校。 到了校门口, 父亲举起手, 拍了拍我的肩膀, 又敲了敲我的背, 好像还想摸一摸我的头, 但最终没有那么做, 只是轻轻说了声:“好好上学, 再见。”便转过身, 缓缓地离开。 我默默地注视着父亲离去的背影。那背影为什么会如此沧桑?父亲一步又一步地走远, 渐渐地在街角消失不见。 剩下一条空荡荡的街, 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强忍着泪水, 心里不断地念着“父亲”二字。 父亲用他的全部, 为我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台阶, 将我越送越高。 我转过身, 从那一刻起, 我就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我绝对不会让父亲的付出白白浪费。

父亲, 感谢你为我做了14 年的台阶。等我长大后, 我也会做你的台阶, 将你高高地托起, 就像你曾经托起我那样。

母爱的秘方

洪国成

冬至到了, 照例要回老家祭祖, 也好看看年迈的母亲。 临行时, 妻关照一定要从老家带点萝卜条。 老妈亲手腌制的萝卜条香脆清甜, 是商场无法比的。 每年妻都会从老家带不少, 只是不易保存, 每每看见萝卜条霉变, 妻直叫可惜。

为了不让母亲着急, 我起了个大早。一路风尘到达老家, 母亲早已守候在门前。她一边询问我早饭吃了没有, 一边已端来米粥, 还有一碟清炒萝卜条。 这道小菜在我们当地名曰“响菜”。 也就是将腌制好的萝卜剁碎, 下锅翻炒, 起锅后拌入麻油, 吃起来香味入鼻, 甜味入口, 脆响声声。

母亲坐在桌边, 望着我喝粥。母亲真的老了, 虽然染黑的头发掩盖了一点年龄, 但眯起的眼睛已是沟壑纵横。

大冬天喝上一碗热粥的感觉真爽, 更何况还有响菜!

“味道真不错, 老妈的技术又进步了, 该申请专利了。 ”放下碗, 我和母亲耍了个贫嘴。

“真这么好吃? ”母亲笑了, “我帮你准备好了, 回去时记得带上。 ”

其实, 我早就注意到了, 冰箱上放着个大大的玻璃瓶, 里面填满了老妈的作品———腌制的萝卜。 哈哈, 妻子又该发愁喽:这么有味的萝卜条, 恐怕又不免吃到霉变了。

“妈, 给你提个意见。 ”我突然想和母亲开个玩笑, “要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你的萝卜条必须攻克一个技术难关。 ”

“什么难关? ”母亲笑了。

“你儿媳妇最喜欢吃萝卜条了, 过了夏天萝卜条就变霉了, 她可舍不得了。 ”

“放心, 这次不会发霉了。 ”真没想到, 母亲技术革新了! 原来, 去年妻子就提过意见了, 母亲知道后, 特地咨询了“专家”。

看着母亲得意的笑容, 我忽然觉得其实她老人家根本就年轻着呢。 “你学到什么绝招了? ”我拉着母亲的手, 好长时间不见了, 在母亲跟前我依然是个孩子。

“其实也没什么, 隔壁王大妈给了我一些东西, 告诉我放了就不会变霉了。 ”母亲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会是防腐剂吧! ”我一惊, 脱口而出。

“你说什么防腐剂? 我们吃了, 味道一点也没变。 ”母亲吓了一跳。

我轻轻地告诉母亲, 防腐剂是什么, 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望着母亲似懂非懂而又似乎有点惶恐的神情, 我突然觉得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母亲曾多么虔诚地向别人请教防腐的秘方, 母亲刚刚多么自豪地向我宣布萝卜条永不霉变! 那是饱蘸母爱的秘方啊!

我不再谈论萝卜条, 开始与母亲东拉西扯。 母亲也不再和我闲谈, 开始忙碌冬至的祭品与午饭。 天很冷, 母亲不让我插手。

例行的程式完成了, 稍作休息, 我便向母亲辞行了, 毕竟还有繁重的工作要做。

照例, 母亲为我准备了一些农家蔬菜, 妻子最喜欢这些绿色的无公害的东西了。看着冰箱上满瓶的萝卜条, 我愣了一下, 还是决定带回去。 看着我的脚步, 母亲连忙把瓶子递给我, 我抱在手里, 沉沉的, 竟有些温热!

“妈, 瓶子怎么是热的? ”我诧异地问。

“你放心, 防腐剂什么的我用水洗了, 怕不好保存, 我到开饼干店的李叔家用烘干机烘干了。 就怕味道差了, 清炒时放点酱油或许会好些。 下回我不放那什么防腐剂了。”母亲一面絮说着, 一面望着我, 就像一个犯了错误被老师抓住的孩子。

我一怔, 泪水快要出来了。

车子到了, 我抱了抱母亲和她告别。

二年级汉语文说写能力培养 篇3

关键词:二年 汉语 说写 能力 培养

针对刚学汉语文的二年级学生说话不完整、识字量少的实际,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 、激发兴趣,引导说话

刚学汉语文的二年级学生学习拼音一个多月,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拼音,还应该注意培养说话能力。在教学拼音的同时要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巧计拼音字形练习说话,这样不仅发挥学生的思维,也是训练学生说话的一个良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插图,如教学a时,提示啊的音,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上的大夫让小女孩张大嘴巴发a的音,小女孩的头和翘起的小辫子构成字母a的形,指导学生记住a的音形,并指导笔顺和字形,再试着编顺口溜来加深记忆,如嘴巴张大aaa。再如教学“g、k、h”的读音时,我让学生说这些字母像什么时,有的学生说“g”像图上的鸽子口中叼着的小草的形状”。有的说:“k”像一棵草上有两个小蝌蚪在爬。有的说:“h”像老师的手机、像竖起的大拇指的小拳头、像自己坐着的一把椅子。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被激起兴趣的学生不约而同地举起小手,想说的学生也多了,会说话的人也多了。就这样通过看图,从简单的字词句说起,逐步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为学生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

二 、勤积累、丰富词汇

万丈高楼平地起。识字是表达的基础,积累语言是丰富和发展词汇的根本,学生的词汇丰富了自主表达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在学好拼音识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词汇。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识字与说话训练相结合。除了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各种丰富的识字学词活动,促进学生积累词语,发展和丰富学生的词汇。如进行“字开花”扩词游戏、“找朋友”归类词语活动、“给词说句”、“看图说话”等训练。在教学《东南西北》时,我根据文本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表演儿歌中的小朋友去上学,根据自己去上学的的方向辨别“东南西北”,使学生在游戏当中很容易的掌握了方向,并通过看图说话等方法使学生轻松的突破了课文教学的难点。实践证明,只要适时引导,随着识字量的不断积累,学生的词汇也随之丰富了,语言也发展了,这样也就为说话、写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乐写话,运用语言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可激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积累的语言尝试着写简单的话。写话的题材应多样,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会写的字可用音节代替),“生活处处是文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成为很好的寫话素材。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积累写话材料,我在班级开展多种体验活动。如“找秋天——落叶制作标本活动”“爱劳动——学做家务活动”“看电视——说过程”等,在生活中我要求学生用手中的笔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哪怕是简单的几个词句。学生们也会在生活中渐渐变成有心人,写下了很多充满童趣的短句。

四 、拼音当拐杖提前写话

关于五年级写植物的作文 篇4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写植物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写植物的作文 篇1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诗写得真妙!不错,西湖的荷花不正是诗中描写的吗?

清明时期,荷叶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一颗颗顽皮的小水珠,像在捉迷藏,从叶心蹦到叶梗,时而来个高难度动作——前滚翻,“滴溜溜”地跳进了叶脉。那晶莹的水珠把荷叶衬托得更加靓丽。

六月初,那荷塘中便热闹起来。白天,阳光明媚,水面波光粼粼,那娇嫩的荷苞含苞欲放,正在阳光浴中做早操呢!左摆摆,右摆摆,上跳跳,下窜窜。小蜻蜓,挥动它那小翅膀,给小荷苞传来新的消息。小青蛙,呱呱叫着给它报喜……夜晚,皎洁的月亮闪烁着,昆虫在高声鸣唱,小草随风摇摆,多么宁静,多么安逸!小荷苞也闭着朦胧的双眼,站着睡了;而荷叶妈妈,躺在平静的水面上睡了。“呱——”忽然,在这寂静的深夜里,一阵清脆的蛙鸣打破了宁静,原来,青蛙正捕到了一只小虫呢!池塘又“醒”了,仿佛在夸奖青蛙是最魁祸手呢!

六月中旬,荷苞开放了,仿佛从一个顽皮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一瓣瓣的`花瓣层层叠叠,像一堵娇嫩的“花墙”。看到了!瞧,那花瓣中央,有一座荷花公主的“宝座”——毛茸茸的,一簇簇的小花蕊。荷花不但形态美丽,一闻起来,香气四溢。捧起一朵荷花,猛地一闻,啊,多香呀,连天上的神仙也会专门来闻花呢!啊,我爱那“人间天堂”杭州,爱明珠西湖,更爱故乡的荷花!

五年级写植物的作文 篇2

在我的脑海中,一直铭记着我所喜爱的一切事物,我的玩具、我的文具、一些书籍以及我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然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最喜爱的植物——“满天星”。

“满天星”—这是一种花儿的名称。我想大家对这种花一定很熟悉,因为这种花十分常见,我家就养着一盆。这种花其实很平常、很普通,它对土壤要求不高,酸性或碱性土壤都可以生存。地理要求也不严,既可以在南方生长,也可以在北方开花,只要温度合适,它就会保持四季常青。即使在冬天也能给人们带来生命的绿意。

“满天星”的叶片和花都很小,只有食指的指甲盖那么大,小得让人感到可怜,但也小得让人感到可爱。我喜爱这种花独特的性格,它与其他花儿不同,它想比其他花儿更早的表现出自己的美丽,于是,一等到万物复苏的春天,它就会迫不及待地展示出自己新“做”的那一朵朵桃红色的小花外衣,它还选择了一片片接近黑色的叶片做背景。在微风的吹拂下,小花们得意地摇摆着花枝,就好似黝黑的夜空中,几颗水晶般的星星在调皮地眨着它们那一双双充满疑问的眼睛。

我喜爱“满天星”,不仅仅只是因为它有着美丽的外表,也是因为它让我看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虽然它没有玫瑰花那样美好的象征意义,也没有一串红开得那样鲜艳迷人。但它表现出的那种坚韧、执着和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却使我敬慕已久。

五年级写植物的作文 篇3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待到雪化时。”《青松》的作者陈毅用短短的四句就写出了松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

松树、梅花、竹子并称为岁寒三友。松树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松树为轮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松树坚固,寿命十分长。

三年级写植物作文 篇5

我们两三分钟就到了。哇,这里人真多,连马路上都挤满了人。这里什么都有,包括食物、衣服和游戏...反正这里什么都卖。然后,我家跟着人群到了一个卖对联的地方。经过精心挑选,我们选了一副对联,题目是“门前富贵路,富贵荣华”。我们还顺便买了几个祝福,准备放在门上。

然后,我们去了卖水果的地方,买了很多新鲜的桂圆和荔枝。之后我们还去超市买了很多零食,准备过年的时候吃。

一年级写植物海棠花的作文 篇6

说起我家的海棠,就会想起那件事。有一天,我和妈妈在花园里无意中发现了那株海棠,那时它很瘦小,光秃秃的,一点都不好看,所以没有精心的照顾它。过了几星期,我去看了一下海棠,出乎意料的,它竟长得精神抖擞,绿茵茵的,叶子边还带着红色,可美了!

有一个星期天,我和妹妹在花坛边玩,一不小心踩到了海棠,以为没大碍,可是过了一星期,那海棠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好像在打瞌睡一样。怎么办呢?我连忙叫来妈妈帮忙,我两先将泥土翻松,添加上新土再洒上肥料,浇上水,放到树下,就这样,过了几星期,海棠慢慢地长得精神起来,还枝繁叶茂,孕育了好几株小海棠来,可美了。我想:小海棠也会慢慢地长大,以后百分之百像它们的爸爸妈妈一样美丽。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写话教学初探 篇7

只要稍加研读,就能发现,写作教学的第一学段重在一个“乐”字,而要突出这个“乐”字,必须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爱说。换言之,学生要有写话的内容与方法,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模仿和感悟

写作能力的形成,需要有口头表达能力作基础,需要内部语言的发展。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虽然识字量不多,生活阅历也不够,但他们的口语表达却日臻完善,而且他们对一切充满好奇,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说、爱说。那么,如何丰富学生内部语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呢?不妨让学生在模仿中感悟、内化。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茅盾曾经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因此,把模仿引入写作,一直是写作教学的传统做法。当然,让一、二年级学生模仿的内容、方法都应“百花齐放”。

1. 仿句

现在的课文文质兼美,尤其是一些精彩语段,可让学生模仿。例如给学生示例:“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可以先让学生反复吟诵,自然而然地把句式植入心中,再利用幻灯片提供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结果学生竟然说出“枫树披上火红的风衣,橘子提着红红的灯笼……”这些词句,然后尝试写话。有的学生写四句,有的学生写一句,也有个别学生抄写别人的例句,总之,学生感悟了对此情此景的写话。又比如在教授《欢庆》一文时,学生们还模仿此文,集体创作了一首《迎春歌》:“花儿张开了美丽的笑脸,柳条舒展着婀娜的身姿,雨点奏起了欢快的乐曲,青蛙跳起了迷人的歌舞。大自然的儿女们,一起迎接春姑娘的到来。”

2. 仿段

不仅是课文中的一些词句,还有许多段落,都可以逐渐让学生开展模仿练习,从而慢慢提升学生写话的能力。比如教授《黄山奇石》一文,学生在学习了“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词语以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文中词语“天狗望月”,想象奇石模样,并尝试着运用这些词汇,组织自己的语言给予一段介绍,然后将这些介绍转化为文字写下来。

再如在《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中,小枣树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荫下乘凉,那有多好啊!”教师可整合课文内容,结合句子形式“虽然……可是……再说……”来让学生学着说说小枣树。

3. 仿说故事

有些课文内容简单、故事性强,教师可结合阅读来说说故事,然后让学生也尝试着说故事。比如学生学过《一分钟》以后,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说说“第二天,闹钟又响了……”;学过《我要的是葫芦》后,让学生说说“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学生在语言组织上可模仿课文,在具体故事内容上又可充分发挥他们活跃的想象力,说故事的热情非常高。学生说故事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尝试将自己续编的故事写下来,练习写话。这样学生当堂习得,当堂内化,当堂说写,既有方法,又有内容,写话的难度就降低了。

二、童心和童趣

听、说、读、写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听、读是“输入”,是“吸收”,是“内化”;而说、写则是“输出”,是“应用”,是“外化”[1]。因此,要有良好的“输出”,除了掌握“输出”方法,关键还要有丰富的可供“输出”的内容。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童心未泯,如何促使学生写话时写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避免没话可说,或者写假话、写大话、写空话的现象呢?恐怕教师在写话教学中精心维护学生的童心和童趣是关键。

1. 求意真

要让学生在写话中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布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写。例如,我们根据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就积累了大量儿歌的情况,在一年级进行了儿童诗每日诵读,在二年级开展了儿童诗金山讲堂,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又适宜学生的认知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了童诗,写出了许多情真意切的富有童趣的诗歌。在学生学了《风娃娃》一文之后,笔者在阅读课中开展了《风》——儿童诗课外阅读活动,结果学生一篇篇《风》的佳作纷呈:“春风吹绿了柳树,夏风赶走了炎热,秋风催熟了果子,冬风刮疼了脸蛋。”“风在哪里?风在树林里,树儿奏起动听的歌曲。风在哪里?风在草地上,草儿跳起优美的舞蹈。”

要促进学生追求写话中的真情流露,教师其次要注重以评价激发和维护学生的童真和童趣。例如,评价学生的写话作品时,要善于挖掘学生作品中的创意,而不是看作品是否格式规范、话语是否华丽等。因为写作的技巧可以逐步培养,而一旦打击了学生的童心,则难以弥补。因此,只要学生努力写出了他内心想说的话,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激励,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笔者在评价学生写话时,手中的“★”总是送不完。另外,每本小小的日记本中,笔者都会精心选择1—3篇,排版成稿,在班级网页刊出,在班级墙报张贴,让人人赏读,让小作者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学习到别人的长处。

2. 求话实

一、二年级学生的阅历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还要创设各种机会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经历,使学生的写话能有实在的依据,写出的内容翔实丰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保证学生写话的“活水”,我校不仅用好用足现行教材和配套的同步阅读,还每年开展读书节活动。以二年级为例,除了制订读书计划和教室布置外,还要完成古诗文考级、说话写话考查和课外书的阅读。我们都知道,培养看书习惯并不是一件易事。为此,笔者确定了读书的内容:趣味十足的注音读物《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系列丛书;保证了看书时间:每天半小时。然后师生共读,每周有检测,以校讯通形式发送检测题让家长检查,让读书真正地落到实处。

同时,笔者还让学生写日记,一句两句不等,周六日稍长,目的是让学生善于观察周边事物,积累生活素材,并赶走惧写的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别让家长拔高要求,从而让学生感觉日记遥不可攀,违背了“乐”写的初衷。另外,我班还要求学生回家每日说事,要求说响亮,说清楚,让家长了解孩子情况、班级情况,同时又增进了亲情。

现在笔者的学生很喜欢写话,遇到休息日,经常有学生写上好几篇。学生写得速度也很快,几分钟就能写好,而且基本上文通句顺,标点正确。这颇让笔者欣慰,也觉得自己的付出和艰辛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二年级写话教学之我见 篇8

【关键词】二年级;写话;引导学生;教学;语文课程标准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总目标要求: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這是一个难点,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有的学生为了应付,随便写几行字,或从某些书上抄几句。有的学生写的话咋一看还不错,书写工整且有一定篇幅,但只要仔细一看,问题就出来了,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语。关于写话教学,我在教学中认真摸索,认为写话教学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是重点;其次是重视阅读、说话,加强积累;再次是加强指导与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我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书,读我们所学的语文书,同步作文,读适于学生读的课外书,如红领巾报、故事会、童话系列、优秀作文、连环画……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专门准备一个收集好词佳句的笔记本,每周在班上进行一次交流,为写话打好基础。

二、重视说话训练

除了课堂上进行说话训练外,利用活动课,朝会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早会时间除了教师必须讲的事情外,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说自己看课外书有何收获,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活趣事趣闻……先小组交流,讲给同伴听,再推荐几个在班上讲。对胆小的同学,先让他们在自己座位上讲,逐渐到讲台前面向大家讲。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努力寻找他们成功的地方,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积极的氛围,使学生从不敢说——能说——乐说——会说,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都得到了锻炼,从而为写话打下基础。

三、写话从最简单入手,循序渐进

1.从造句入手

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下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把话说具体。如用“书包”造句,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书包。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我有一个什么样的书包,这个书包怎么样。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2.坚持写日记

我要求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也行,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只要坚持天天写,天天反思,一定能提高。例如:今天受到了批评,要写出为什么受到批评,是自己的问题还是老师冤枉了你,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后来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如看了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后,将你心目中的英雄写出来,写出你为什么敬佩他。

3.学生在能写出一句或几句通顺的话后,要求有所提高,就规定写某一方面的主题

如给出一幅画,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写话(什么时间,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春天你有什么发现(你发现天气有什么变化,动植物有什么变化,人们的穿着、活动有什么变化)。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能把句子恰当地联系起来,表现一个主题。

4.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写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把写得好的大力表扬。对学生的评语一般不用A、B、C或优、良、中、差这些字眼。在对日记的评价我是这样做的:先是学生自评,再是同桌互评,找出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找出写得好的地方,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再交给老师评。为了鼓励学生,采用了积分制,完成一篇记多少分,写得好的再加多少分,一周公布一次,对积分高的进行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日记或写话作业后经常用到这样的评语:“从你写的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老师很欣赏你写花的颜色的这一段,如果在最后写出你的看法,你的感受,这将将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我发现你进步非常快,再努点力,老师相信你会更好!”“老师非常高兴看到你写的这段话,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能成功!”

三年级优秀写植物作文 篇9

在我家花瓶里插着一株植物――蜡梅。蜡梅像卫兵一般笔挺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威严极了。

瞧,在它结实的枝干上挂着许多黄色的“小灯笼”是蜡梅的花苞。它的叶子形状也各有不同: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长圆状披针形,好看极了。蜡梅在冬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蜡,格外娇艳;时常飘着淡淡的芳香,有时浓香扑鼻。蜡梅性喜阳光,能耐荫,耐旱,忌渍水,怕风;如果有大风蜡梅花苞和花朵都会纷纷掉落,决不例外。蜡梅的花期不长,基本都是在严寒的冬天里盛放,成为了冬季里观赏的主要花木之一,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据资料显示,蜡梅的根、叶可以作为药用。花还能食用呢!感觉蜡梅全身都是宝呢!

看着鲜艳的蜡梅,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朵蜡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放,为白雪皑皑的冬天也增添了几分娇艳的色彩!你们喜欢它吗?

二年级写植物的作文 篇10

我家的植物有很多,比如鸡冠花、铁树、草莓、葡萄、凤仙花……我最喜欢的是好吃又好看的葡萄。

葡萄的叶子是绿色的,样子和梧桐叶十分相像,它们的藤和叶爬满了架,盘绕在一起,一眼望去,绿色一片,十分美丽。

葡萄既好吃又不上火。味道酸甜的葡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如一颗颗紫色的珍珠。它那酸甜的味道让人吃了一颗,还想吃第二颗。葡萄还能酿酒,能解暑,还能美容等。

葡萄的家族十分庞大,品种有很多,比如巨峰,无籽,高妻,美人脂,巨玫瑰等,多到了八千多种呢!

葡萄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有暗红色的,有淡绿色的,有的是淡紫色的,有的又是紫里透红的……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

植物的化学武器(二) 篇11

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四川省的一个山村,发生了一起离奇命案。

一个村民突患暴病,开始时是胃剧烈疼痛,继而四肢麻木、头晕目眩(xuàn)、心慌、恶心、口角流涎(xián)、大汗淋漓,直至全身抽搐,最后因呼吸困難而死。办丧事时,死者家属请来一些乡亲帮忙,结果其中又有10人出现了胃痛、肢体麻木、头晕、恶心等相同症状,幸亏及时送到医院,经救治无人死亡。一时间这个小山村被笼罩在神秘而恐怖的气氛之中。迷信的人说,这些人得罪了山神,因此受到惩罚。后经公安部门侦查,真相大白,原来死者吃了其妻做的混有草乌粉的荞麦面饼,系中毒而亡,而那些帮忙的人则是食用了舂过草乌粉的用具舂(chōng)的辣椒面而致中毒。

草乌为何有这么大的毒性?其实它原本就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剧毒圣药”——乌头的原植物之一。作为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等功效的名药,乌头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而作为剧毒植物,从民间到中医药界,再到皇宫内院,乌头的影响远大于前面提到的各种“断肠草”。原因就在于,乌头出自一个成员繁多、分布遍及我国南北大部分地区的著名植物家族——毛茛科乌头属。

毛茛科是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的草本植物。在拥有2000多个成员的毛茛科大家庭中,可谓“人才”济济,黄连、乌头、金莲花、毛茛(gèn)、飞燕草、耧(lóu)斗菜、威灵仙、白头翁等,都是其中的翘楚。更令人瞩目的是,毛茛科既是被子植物中含有毒植物种类最多的家族之一,也是许多著名生物碱的“策源地”。拥有350个成员的乌头属,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毒草世家”。

每年7-9月份,众多北温带的山花已是花残果散,而这时却是乌头们最风光的季节,形形色色的乌头纷纷“抛头露面”,争相展示自己另类的花朵。乌头多为高大的草本植物,叶片像多指的手掌呈不整齐分裂,在茎的上部,蓝紫色或黄、绿、白色的花朵由下而上开放。乌头属植物的花朵不同的地方是,唱主角的不是花冠而是花萼——每一朵花上都罩有一枚形如兜帽或古代武士头盔的大萼片,有的种类在“头盔”前还有一个形如鸟嘴或帽檐的突尖,而花瓣此时却躲在“头盔”的下面,好像有些羞于见人。花朵虽然奇特醒目,但作为“剧毒圣药”,乌头植物最为人关注的却是它们隐身地下的纺缍形块根。古人根据其块根常形如乌鸦头,且往往一大一小两个连生,便给它起了两个形象的名字——“乌头”和“附子”。乌头多指其中较大的块根,附子则特指“如子附母”的小块根。现代科学已证明:不论是乌头还是附子,以至整个植株,都含有多种剧毒的乌头类生物碱。纯乌头碱的中毒量仅为0.2毫克,致死量为3~5毫克。

二年级写植物的作文 篇12

教室门前的桂花树在我的教室门前,有着一棵桂花树。春天,这棵桂花树发出了新芽,那嫰绿的叶子看着就让人喜欢,我们常在它的下面捉迷藏。夏天,烈日炎炎,我们总是在它的树阴下,快乐的玩耍着,她那茂盛的枝叶便成了我们的遮阳伞。现在到了秋天,它又发出了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那小小的桂花经微风一吹,便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令人赞叹不绝。上课时,这棵桂花树也站在外面一动不动,仿佛也在认真的听老师讲课。下课时,我们一涌出教室,她便释放出阵阵清香,给我们调节心情。我喜欢这棵桂花树,不是因为它的清香,而是它那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感动了我。安徽省安庆市萧玮琪

二年级植物作文 篇13

我今天很早就起来了,因为学校组织去章丘植物园玩,我们上了车,一路上说说笑笑到了章丘植物园。

我们下了车,我看到了一排一排的风车在转动,有黄的、有红的、有蓝的、有绿的、还有粉红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我们沿弯弯的小路往前走看见美丽的樱花和郁金香,有许多小蜜蜂从他俩的花里钻来钻去,郁金香的花像一个小酒杯,美丽极了!我们到了小河边,河里有很多小蝌蚪和小鱼,小蝌蚪长着又大又圆的头,又细又短的尾巴,游起来尾巴一摇一摇得,有的小蝌蚪贴在水边上。我们走到游乐园,这里有吊床、秋千和跷跷板,同学们像风一样的奔向游乐园,有的玩吊床,有的玩秋千,还有的玩跷跷板,我们真开心呀!

今天,我很快乐。因为我们不但能看到美丽的花,而且我们还能玩到秋千。

二年级植物作文 篇14

今天下午,天气很好,我和爸爸妈妈去看植物。我们沿着田埂大约走了10分钟,爸爸突然大声说:“”宝贝,有苍耳啊!把它拍下来吧,你的语文课本上有的。“我摘了一些下来,不小心苍耳粘在我的衣服上,那是因为它身上长满了刺,刺上还有非常小的钩钩。我们继续向前走,看见一大片金黄色的稻海,微风轻轻吹过,像波浪翻滚,非常壮观。

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漂亮的地方,有花朵、小草、还有美丽的蝴蝶在飞来飞去,周围都是橘子树,花草被橘子树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树上挂满了橘子,你知道吗?橘子是青绿色的,那是为什麽呢?因为橘子还没有成熟。

回来的路上,看见外婆在摘玉米。大地的产物真丰富啊!

二年级植物作文 篇15

它吃虫的方法和样子都很奇妙,它长在叶子的顶端,样子像个蜜罐,罐口还有桃形的叶片,周围分布密汁,散发出诱人的香甜味,吸引小飞虫。

有一天,一个科学家发现一条蜈蚣爬到蜜罐上吸食蜜汁,蜜罐的罐口很滑,蜈蚣一不小心掉进了蜜罐里,叶片马上就盖上了,科学家打开叶片,发现蜈蚣的前身已经腐烂,后身还在挣扎着。

上一篇:怎么学好英语四级下一篇:最后悔的事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