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文化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湘西苗族文化(推荐8篇)

湘西苗族文化 篇1

民居文化的调查报告

20XX年4月17日

【前言】

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求学生对xx地区民居文化进行调查,本人调查的是关于湘西—苗族地区民居文化,调查报告如下。

一、苗族简介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苗族族称最早见于甲骨文中,苗族曾经自称“蒙”“猛”“卯”,这几个字在黔东南苗语中是枫树树心的意思,意指苗人为蝴蝶妈妈的子孙,因此,有一种说法:苗族—就是“蝴蝶妈妈”的后裔。

如今,苗族主要集中生活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自治州),人口约900万左右,位居少数民族前列。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地(以湘西为主),在广西大苗山、滇黔桂和川黔滇交界地带和海南也有小聚居区,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些地区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的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居住和饮食习惯,也塑造了苗族人浪漫而坚毅的民族特色。

二、神秘的巫蛊宗教与信仰

㈠ 苗族蛊术

如果小孩吃食硬物,不小心嘴里起了血泡,做母亲的便一边慌忙找针把血泡扎破,一边愤愤地骂道:“着蛊了,着蛊了。挨刀砍脑壳的,是 谁放的蛊我已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要是吃鱼不慎,鱼骨卡在了喉咙,母亲就会叫孩子不加咀嚼地吞咽几大口饭,将鱼刺一股脑儿地吞下肚里。随后叫小孩到大门口默念着某某人(被认为有蛊者)的名字,高声喊叫:

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哪天我要抬粪淋她家门,拣石砸她家的屋顶,让大家都知道她家有蛊,有儿娶不来,有女嫁不去哩!”喊声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据说通过这种喊寨的方式,“放蛊”的人听见了,心里害怕,就会自动将“蛊”收回去。

蛊术

蛊在苗族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

有苗族学者调查后认为,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他们认为除上述一些突发症外,一些较难治的长期咳嗽、咯血、面色青黑而形体消瘦等,以及内脏不适、肠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的慢性疾病,都是着了蛊。属于突发性的,可用喊寨的方式让所谓放蛊的人自行将蛊收回

㈡宗教信仰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

苗族人虔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还有蛊术等。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是非职业化的。他们在前述各种原生性崇拜和巫术活动中起着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师还兼任寨老。巫师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还能讲述本宗支的谱系、本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来源的路线,

传说、古歌古词和民间故事,有的巫师还兼有歌师和舞师的职能。所以说,巫师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师还掌握一定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为人驱鬼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医药手段。

三、苗寨村落住所构筑

㈠现代建筑

湘西地处山区,木材丰富,山民历来喜建木房,木结构居所十分普遍。木房为全木结构,木柱、木梁、木壁、木窗、木门、木地板,

屋顶盖瓦。三柱四棋、四排三间的木结构穿斗式房屋是湘西山区民居中使用最多的一种。

①吊脚楼——湘西的特色民居

湘西苗族文化 篇2

关键词:节日体育文化,湘西,苗族

1 湘西苗族节日体育主要内容

湘西苗族传统节日较多, 据统计每年如期举办的有12个, 分别是:调年会、苗年、三月三、对歌节、姊妹节、清明歌会、四月八、百狮会、六月六、赶秋节、端午龙舟节、鼓文化节、跳香节, 每逢节日期间, 苗族同胞都会身着盛装参与其中, 活动规模宏大, 场面壮观, 参与人数众多, 主要集中在1万人次左右。其中节日体育贯穿节日活动的整个过程, 是节日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节日体育项目丰富多彩, 开展形式多样, 每项节日体育都与当地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侧面折射出湘西苗族人民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民族风情。通过对每年湘西苗族举办的节日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统计得出节日体育开展的主要内容。

从表1调查得出:湘西苗族聚居区节日体育活动项目总数多达百余项, 其中主要的节日体育项目有:舞龙舞狮、苗族武术、上刀梯、接龙舞、苗族鼓舞、猴儿鼓、龙舟竞渡、竹竿舞、八人秋、锥牛、打三棋等等。

2 湘西苗族节日体育文化的特征

2.1 民族性

湘西苗族节日体育是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 这些相对稳定且具有特点的文化, 毫无例外地都会体现在民族这个共同体成员的实际生活中, 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 体现在他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1]湘西苗族聚居区节日体育是苗族人民创造的精神产品, 一方面表现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 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由此可见, 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是属于一个或某一些民族的, 而非各民族的, 世界性的, 民族是节日体育文化传播的载体。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特点、不同传统的体育文化, 不同特点、不同传统的体育文化又塑造了不同的民族特征。

2.2 传承性

节日体育文化的传承性, 是指节日体育活动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 也是指节日体育文化的一种传递与传播的手段。湘西苗族聚居区节日体育活动多数来源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民族战争及宗教习俗, 这些节日体育与苗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民族文化在苗族人民心中的根深蒂固与其崇高的地位, 致使这种传承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湘西苗族村寨, 年长的节日体育继承人承担着向年轻人传承的责任与义务。湘西苗族聚居区节日体育多采用传承人继承的传承方式, 苗族传统节日体育传承, 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绵不断。

2.3 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湘西苗族聚居区节日体育文化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节日体育项目由于受到自然地理、风俗习惯、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其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必定会融入该地域的特色, 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性的节日体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一些节日体育活动是一个或几个地方所特有的, 其他地方没有。另一方面, 同一项节日体育活动在不同的区域也存在着风格和形式的不相同。

3 湘西苗族节日体育文化的功能

3.1 传承体育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湘西苗族聚居区节日体育大部分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河流中积淀而来, 是民族文化精华, 是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每一项节日体育活动都展现出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湘西苗族民俗节日体育活动的开展使优秀体育文化得以生存、丰富与发展。湘西苗族聚居区民俗节日的开展为优秀的苗族传统体育提供了一个向世人展示的舞台, 也为其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民俗传统节日以年为周期反复举行, 这种周期性的开展方式为节日体育的传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种传承并不是由社会正式组织所承担, 而是民间的自发行为。

3.2 促进民族间交流, 构建和谐社会

苗族传统节日体育从侧面反射出湘西苗族人民生活习惯、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 是民族文化传播的渠道。节日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外来人员对于湘西苗族的了解, 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在湘西苗族聚居区每到传统节日时, 通过体育将本民族群众凝聚在一起, 进行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外来民族通过对节日体育的观赏, 来认识湘西苗族, 来探索湘西苗族的历史文化。湘西苗族聚居区民俗节日是苗族文化传播的舞台, 是苗族人民展现自我的桥梁, 是各民族间情感交流与文化互动的平台。

3.3 学习行为规范, 提升道德修养

湘西苗族聚居区民俗节日体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其自身的民俗性, 民俗习惯对每一位湘西苗族人民的行为方式都具备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是无形的、人们自觉遵守的一种“软控制”, 但其约束作用是强大有力的。再者, 节日体育活动也具备一些规则, 对参与者也参赛了约束作用。因此, 把苗族传统节日体育作为人们行为规范教育的一项手段, 其效果必定显著于其他方法与途径。

3.4 促进全民健身, 增进体质健康

湘西地处我国西部贫困山区, 这里经济条件落后, 现代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严重缺乏。然而这里拥有丰富的传统节日体育活动, 这些体育项目的健身、娱乐价值并不亚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节日体育有着自身民族文化底蕴, 且场地器材要求简单, 在湘西苗族聚居区内开展更容易得到群众的接受。如苗族鼓舞运动, 只要有一面鼓, 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锻炼, 并且此项运动也正与湘西苗族人民能歌善舞的性格特征相呼应。

3.5 开展体育旅游, 推动经济发展

21世纪旅游业的兴起, 使得体育赛事旅游、节日体育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产业正蓬勃发展。湘西苗族聚居区, 节日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每年的民俗节日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形成一种“体育文化搭抬, 经贸旅游唱戏”的局面。湘西苗族聚居区政府部门把节日体育、文化旅游作为当地特色旅游资源, 树立品牌形象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3.6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促进文化建设

传统节日体育源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 它以风俗、习惯、经验、常识等属性, 自发地调节和支配着群众的日常生活, 形成了人们生活中的“调频器”。湘西经济条件的不发达, 致使该地区现代文化娱乐设施的短缺。多数苗族聚居区的人民还延续着农耕生活方式, 人们在闲暇娱乐时能进行的现代娱乐项目较少, 但节日体育填补了这一空缺。节日体育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其健身、娱乐价值高, 并在湘西苗族聚居区拥有普遍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节日文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3) :1-3.

[2]周红萍.汉江流域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研究透析[J].湖北体育科技, 2014 (08) :659-661.

[3]陈波.贵州苗族节日体育文化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 2014 (01) :4-7.

湘西苗族文化 篇3

关键词:苗族唢呐;迁徙;口味;文化成因

湘西苗族唢呐主要流行在各县内的苗族聚居地。多用于苗族的婚嫁、丧葬仪式中。苗族唢呐的内容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艺术性强,具有大众性趣味性等特点。它的音色明亮,尖锐与汉族唢呐曲有着明显的区别。以下就苗唢呐的旋律色彩和节奏律动和调式终止上来分析苗唢呐的风格特点。

一、苗族唢呐的音乐特色

(一)旋律色彩

苗唢呐旋律进行采用平稳和跳进相结合。常见的音程有二度、三度这样的级进和五度、六度、七度、八度这样的大跳音程穿插其中。喜好用六度以上的大跳来调和音乐的“口味”。这种注重线性音乐和线性音色的结合,是苗唢呐的一大特色。

(二)节奏律动

在节奏律动方面,苗唢呐曲可分为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均分律动以2/4或或4/4拍,节奏感强烈,这种曲子主要用于接亲时催促新娘上轿或者一些欢快的曲子中,如《新娘上轿》《四门》《三点》等曲子。非均分律动,没有明显的节拍感,乐句的划分依照演奏者的气息或是根据乐思的发展而定。在乐曲中,自由延长的音较多,这类乐曲主要用于悲伤的场面,如在白事中的《半路》《出门》。在接亲时,为了渲染父母与女儿难舍难分的气氛吹奏的《车珠调》,当然这样的划分是从整体来看,苗族唢呐曲的大部分节奏韵律还是以非均分律动为主,自由是节奏韵律的特点。

(三)终止式

苗族唢呐的结尾称为“煞果”。根据类型来看,主要有主音终止,异调终止和突煞终止。

主音终止是大多数音乐常用的一种终止手法,它在听觉上带给人们一种完满的终止感,如唢呐曲《升堂拜礼》,其起调毕曲都用“徵”,调式非常明确,终止音等于调式主音,成为这种类型的手段。

和主音终止相反的是,异调终止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相反的感觉。它不完满也不协和,它原本是要结束在主音的位置上,却转向另一个从属音级上,如唢呐曲《新娘上轿》全曲以羽调式为主,在乐曲结束时下二度转到了“徵”音上,造成了不稳定的终止感。如《四门》:

整个曲子与原本是角羽交替的旋法,但在最后结束时,却用小七度上行大跳到“商”音上,造成了曲调的不稳定性,同时带来了突兀的色彩。

突煞终止,是指在乐曲结束时,用一个很短的音符结束乐曲,造成曲终意未尽的感觉。刚听到这种曲子时,有些失去平衡的感觉,但多听几次就能发现这种曲子的特别之处。如以下这首《出门》的结尾部分:

这首曲子终止时,利用了开始乐段的材料做为结束,造成是乐曲在听觉上感觉从头反复但却是最终的结束,使乐曲产生了新鲜感。

二、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

(一)历史与环境的成因

苗族人生性豪爽不拘礼节。民国学者王宗甲在《湘西特种部族鸟瞰》中写道“:苗族强悍,著自上古,被逐南迁,实有难言之苦衷,舍中原之乐土,而迁入山峦瘴万之地,诚所谓下乔木入于幽谷。”这段话中道出了苗族人性格粗旷的两个原因:一是战争迁徙所致。二是自然环境的影响。从无数的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苗族经历的战争之多和迁徙之远,是造就这个民族性格最根本的原因。苗族相传为槃夸子孙,苗族的祖先蚩尤与黄帝逐鹿之战后,蚩尤大败,其部族被一再驱逐,他们爬山涉水寻找自己理想的家园。现在湘西巴代古歌中还流传着苗族七次迁徙的经历。又因为每个朝代的君主唯恐苗人作乱,使派兵征讨,苗人的生活可谓水深火热。《史记》:“周宣王二年,荆楚蛮叛,王命方叔讨平。”至唐虞时,荛克之于丹水;舜窜之于三危(今甘肃敦煌县)。苗民们在战争中受到巨大的创伤,但是部族没有涣散,集中于长江以南,分布于洞庭、彭蠡及安徽,福建广东等地,与汉族对抗。由于不断的迁徙和战争,苗族人形成了顽强的性格和自然天成的人化意识。长久的战争和与统治集团的对立,苗族人很少受到统治阶级的教化和儒家思想的约束,他们在性格养成就是他们生长的那块土壤所培植出来的,与自然相互融合。

从自然环境上看,湘西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其中北东南三面环水,西南以高山为屏蔽,成为自然区。腊耳山和武陵山脉蜿蜒于境内。 “较为艰苦的生存条件,易于培养粗犷坚毅的民族性格和跌宕奔放的审美情趣,这些都感性地外化于音乐旋律的形式风格。”另外,封闭的自然环境也易于造就人们无拘无束的逍遥的性格。如苗唢呐中的大量的非韵律的节拍中,都是呈现一种自由的状态,最后长达八拍以上的结尾音,反映了他们按照自己在人与自然的地位中追求自由和幸福。

(二)音乐旋律风格中的口味感知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重口味的食物对味觉神经的刺激较为强烈,主体需要付出较多的能量,机体在生理系统和精神上都有一定的动荡与紧张度,从而需要在音乐上有荡气回肠高亢激越的跌宕起伏与之相对应、相平衡。苗族唢呐音程的高低错落,音色尖锐躁急,与当地的饮食口味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湘西苗族人饮食偏好酸、辣。最具特色是酸肉类和酸菜类。酸肉类主要有:猪肉、鸡、鱼。蔬菜类主要有:酸辣子、青菜酸、萝卜酸、白菜酸等等。凤凰县有句民间谚语:“苗族不吃酸菜,三天打捞串。”(走路不稳),可见苗族人爱吃酸的程度,苗族人爱吃酸,并不是天生就喜好,而是因为湘西与海相隔甚远,交通不便,山区周围又没有盐井,所以只有用酸来代替盐,以促进食欲。过去苗寨地区缺盐而人们不得不食酸,现在人们把盐当做补充体力的“药剂”,按苗族人的说法是因为吃口味重的食物做起事来才有力气,由此可见盐对人们心理上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湘西苗族人好辣,基本每家每戶的腌坛中都有酸辣椒,门上、灶前都挂着火红的辣椒串。这种食辣的习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所处的地理位置上看,湘西地区位于湖南西部,与重庆相邻。这两个地区都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辣区。根据中国现代辛辣口味分区总数统计表统计,四川(含重庆)与湖南的辛辣指数全国最高。从自然环境上看,湘西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较多,湿气较重。又因为苗族乡区,峰峦重叠,备极险阻,处于山区的苗乡高山屏蔽空气流动差,冬季气候冷湿更加明显。长期居住在湿气重的地区,辣椒可起到除湿气、散热、发汗的作用。现在的苗乡还习惯用姜汤来款待客人,为客人驱赶湿气。

通过对以上旋律风格的文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历史的原因造就了这个民族粗犷强悍的民族性格,第二,自然环境造就了这个民族自然天成的人化意识和追求“逍遥”的自由之境。第三,饮食风格在生理机体上影响着人们选择淡雅或浓烈的民族风格。由此可见,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都会形成民族的特色文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当然,这种差异性还需要借助更广阔的学科视角才能更深入的研究,从而对民族民间音乐起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蒲亨强.长江音乐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蒲亨强.寻千年-楚声遗韵[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3]凌纯声,苪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民族出版社,2003.

[4]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中央音乐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糜 静(1986.3-),女,土家族,湖南花垣人,广西艺术学院民研所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 篇4

一、服 饰

苗族的服饰款式多样,工艺独特,其款式 多达130余种以上,而且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尤其是苗族女装。其制作工艺有挑花、刺绣、蜡染、织花、镶花等,多用百褶裙式样。苗族女性原本都是穿裙的,自清代以来湘西、湘西南及黔东少部分地区苗族女性已改穿裤装。苗族以各种银饰为主要佩饰,这构成了苗族身体佩饰的一大特色。

二、图腾

提起苗族的图腾,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枫树。枫树在湘西的方言中有“妈妈”的意思,因此也可以说枫树是苗族的“母亲树”。这也反映出苗族先民以枫树为图腾的历史,在湘西永顺县的一个苗家村口,有一棵代代相传的大枫树,这里的人逢年过节都会祭拜这棵枫树。

三、节 庆

湘西苗族的节庆较多,活动规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赶年场、赶清明、樱桃会、跳香会、赶秋、看龙场、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七。由于内容太多,我们只介绍其中两个:

1.赶年场: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赶年场那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场,异常热闹。

2.樱桃会:苗山多樱桃树,每当春季樱桃成熟之时,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约聚会在樱桃林中唱山歌,进行社交活动。以花垣县和保靖县一些苗寨最为盛行。

四 、苗族婚俗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苗族青年结婚的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在婚姻选择上,同宗族或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优先,不同辈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间也基本上不通婚。苗族婚姻大都是当事人自主婚姻,其缔结方式可分为自主自由式、说合自由式和说合古典式三种。

五、饮食

苗族大多数地区主食大米或玉米,辅以麦子、高粱、薯类、大豆等,同时糯米食品很受苗族人喜爱。副食主要有各种蔬菜瓜果以及家禽家畜和鱼。苗族人普遍喜食酸辣味道,家里有各种酸菜、腌菜。 苗族喜饮酒,以酒解除疲劳,以酒示敬,以酒祭祖,以酒待客,以酒传情,以酒表喜庆,以酒烘染气氛,有着丰富的情趣盎然的敬酒和饮酒风俗。

六、禁忌:

1.不要随便踩别人家的门槛。

2.到苗族家里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脚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龛方向)。

湘西苗族文化 篇5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摘 要

:通过对湘西苗族聚居区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实地调查 ,指出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从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以及人们对农村音乐教育的不同认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由此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关键词

:湘西苗族聚居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策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关于农村音乐教育的调查校中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客观描述国农村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报告、学术论文等不断见诸于报端,为相关的决策部门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然而,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村艺术教育而言,相关的调研文章却很少,致使各地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村艺术教育的改革也相对迟缓。为此,笔者利用地域上的便利,于07年秋,利用节假日等时间对湘西苗族聚居区内的中学、完小、村小各5所(含一人一校的学校两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调查,以期为该地区的农村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实证依据。管中窥豹,基本可以了解该苗族聚居区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湘西苗族聚居区农村音乐教育现状

湘西苗族,绝大部分聚居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的花垣、凤凰、吉首、古丈、保靖五县(市),这里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溪河交错。在苗族聚居区内都说苗语,民族风情浓郁,各乡镇的农村苗族人口比例几乎在90 %以上,最多的乡镇达100 %。由于政府加大经济投入,总体来说,教育事业得到很快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与前几年相比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目共睹。11师资情况

在所调查5所中学中,每所中学有1名音乐教师,其中

3人为专职,2人为兼职,学历层次

4人为专科,一人为函授 本科

;在5所完小中,2人为专职,3人兼职,学历层次

2人

大专 ,3人中专

;规模小的片小、村小均为兼职。教师的年 龄段大多在—35岁之间,普遍年轻化。

21音乐教学设施现状及其使用情况

所有被调查的学校均无专门的音乐教室。在5所中学和

5所完小中,均有

1架或

2架风琴 ,其中有部分学校还配有 一架电子琴 ,有的学校还有二胡 —2把 ,普通笛子若干把。

有的学校还有锣鼓一套。但风琴近一半都不同程度破损,而

且无人维修。在5所片小中 ,2所各有一架风琴,3所无任何 教学仪器

;在有教学设备的学校,教师对其利用率都很低 , 老师们绝大多数手持一本音乐教材就进入教室,有的干脆什 么都不带。

31近两年的音乐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在 06、07两年中,5所中学有

2所投入了教育经费。所完小中有

2所投入经费 ,金额约几百元至一千元不等

;片 小则没有投入经费。

作者简介

:吴华强

(1967-),男,苗族 ,湖南花垣人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 ,从事作曲理论教学与少数民族音乐 文化方面的研究。

% 15 10 % 42 % 104 69 % 46 % 31 21 % 16 % 9 6 % 84 % 141 94 % 11存在的问题 12 % 15 10 % 42 % 104 69 % 46 % 31 21 % 16 % 9 6 % 84 % 141 94 % 11存在的问题

·18·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

6月

乡镇小学

乡镇中学

供选答案(三、四、五、六年级

200人)(初中一、二、三年级

150人)问 题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

%

①喜欢

164 82% 110 73% 你喜欢唱歌吗

?②不喜欢6% 6 4% ③一般 12% 34 23% 你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 ①电视、广播

66% 116 77% ②老师教

24% 34 23% 学会唱歌的? ③自己学 10% 0 0 41音乐课的开设情况以及学校文娱活动的开展情况 大多数的学校基本能正常开课,有

1所中学,1所完小,4所片小不能正常开课。教学内容多为唱歌教学。每逢考试, 语、数、外等影响升学率科目的任课教师通常要找到音乐老 师 ,请求让课。在小学,每年的

“六一”儿童节都会组织文 娱活动

;但各县举办的

“三独”比赛多是在县城内的中小学

生参加。

51学生现状

为具体了解学生现状,我们设计了一简单问卷,该问卷 共发放

350份 ,发放对象为初中一、二、三年级

150份,小

学三、四、五、六年级

200份。现把学生对此问卷的回答通 过列表予以直观说明。

①会

你会识谱唱歌吗

?②会一点

③不会

你知道国歌的词曲作者①知道

是谁吗

?②不知道 168

阅览本表

聚居区内的大部分中小学生都喜欢音乐, ,直观地了解到以下主要情况

:

(1)不喜欢的

学生只是少数。

(2)大部分学生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等现代传媒学会唱 歌 ,通过自己识谱或是通过老师教的只是少数。可以看出, 现代传媒对苗族聚居区内中小学生的影响很大。

(3)能识谱唱歌的学生比例都很低。

(4)能正确回答《国歌》词曲作者姓名的中小学生非常 少。

61聚居区内人们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不同看法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认为

:自己上音乐课是为了

完成教学任务

;部分担任语、数、外等课程的中小学教师认 为

:学音乐无用 ,因为目前在国家的中小学升学考试中,音

乐课不属于统考范围

;中小学行政领导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 有两种

:(1)不论是期末考试还是升学考试,音乐成绩都不 参与考评 ,音乐学得好坏并不重要。

(2)音乐教育虽对学生

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由于资金不足及考评制度的原 因 ,无力对音乐教育进行资金投入

;所调查农村中小学学生 家长的看法概括起来也有两种

:(1)家里经济条件差 ,能让

孩子读完初中就很不错了。

(2)担心自己的孩子学音乐会耽 误语、数、外等升学科目的学习

;部分机关干部的看法

:孩

子从小学习艺术

(音乐或舞蹈)可以培养气质,也可以让孩

子多掌握一门技术 ,但苦于身边找不到好老师教。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上述现状令人喜忧参半 ,喜的是在调查中我们看到了有

少部分音乐教师很热爱农村音乐教育事业,虽默默无闻却兢

兢业业地倾注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忧的是尽管自治州苗族

聚居区内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近几年来虽有了较大的发 展 ,但由于客观及主观等多种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

第一 ,师资力量不足 ,学历结构偏低。音乐教师的短 缺 ,使部分学校中一些班级安排的音乐课只能作为自习课而 成为一种摆设 ,同时也使身兼多学科教学的老师工作量加

大 ,已很难将主要精力放在专职或兼职的学科上。就教师学 历结构而言 ,所调查学校的音乐教师尚有部分学历不达标, 值得注意的是 ,学历虽达标的兼职教师学的并不是音乐专 业 ,由于未经过专业的音乐学习与训练 ,缺乏从事音乐教育 的基本技能与能力。少数中专毕业的专职教师,毕业后因缺 乏继续教育 ,知识结构老化 ,教学观念与方法落后,难以适

应现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要求。

第二 ,经费投入不足 ,教学设备简陋且老化,教具使用

率极低。新课程标准中有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

保证”的明确阐述。《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也规定

“各

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在工作经费预算内保证艺术 教育经费”。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要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这 一要求也许过高了 ,但风琴、电子琴等价格不高的常规的音

乐教学仪器应是予以保证的。在所调查的学校中,近半数的

风琴因使用时间太久而老化,加上自己不能维修,已不能用

27卷第

6期

吴华强

:湘西苗族聚居区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思考·19·

有心思去关注艺术教育。

第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滞后,教学内容单一。教育 部于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稿)》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一,受地理位置及环境的限制。聚居区内的苗族地处 湘西山地,其交通、信息等仍较为闭塞,各乡镇很多中学、片小、村小的发展因此而受到很大的限制,生活条件的艰苦 与单调使得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不愿到乡镇中小学去任教,尽 管由于近几年来全国各类高校音乐专业扩招,本地考上各类 音乐专业的学生不少,但他们毕业后多不愿意回当地工作。这是造成苗族聚居区内的各个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不足的重 要原因之一。

第二,受升学压力的禁锢。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对学生实 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完善人格,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等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在对音乐 课的看法上人们却不尽一致,一部分人因为音乐不属于升学 统考范围而明确地认为音乐课不重要,更不必在此花费人 力、物力。而语、数、外等课程年年要统考,当然就要投 资。总之,升学率的高低已是衡量学校领导政绩和教师业务 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由此看到,在升学压力的重压下,人 艺术被遮蔽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虽然当地政府也对教育加大 但投入主要是用于需要统考的相关科目的建

设。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农村各中小学的经济条件不如县城 于正常教学。近两年来 ,处在聚居区内的农村中小学大多数 没有对音乐教育投入经费 ,而且就是在已有的教学设备中, 其使用率也很低。

第三 ,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多数

人认识不够。喜欢音乐,热爱艺术 ,是少年儿童的天性,这 从实地调查后所获得的数据也得到了证实。虽然有少部分人 对艺术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深远意义有较为明确的认 识 ,并且对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这 样的观念在大多数成年人那里,因种种因素被扭曲和淡漠了

———因为音乐不属于升学考试科目,音乐教师本身不存在升 学压力 ,在学校显得无足轻重 ,当然晋级评优也难有他们的

份。我们由此看到了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而 显出的无奈与麻木

;看到了一部分中小学行政领导以及有升

学压力的教师明确认为学音乐无用、音乐课不重要的表白

;看到了另一部分中小学行政领导由于升学压力等原因而表现 出的无奈。我们还看到,因为贫困 ,一部分农村学生家长没

(实验

们的教育观念被禁锢了, 第三, 了经济投入, 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

合;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1 ](P199)但 是很多老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不善于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思考、感悟、想象 力 ,忽略了教学中师生的双向互动,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 趣 ,以至出现部分学生虽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 象。这样的音乐教学已扭曲了音乐教育的初衷,与音乐教育 的理念背道而驰。在音乐教学内容方面则普遍很单一,音乐

课堂教学几乎是唱歌教学,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基本技

能、器乐教学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内容很少涉及。这从收 回学生的问卷中也可以反映出来。

第五 ,各类考核标准不明确。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 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 ,这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

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进行全面 的评价。在实地调查中我们看到,在对学生的音乐成绩考评 方面 ,教师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由任课老师的喜好或根

据平时印象而定 ,其结果既不能客观地反应学生的音乐成 绩 ,也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校对音乐教

师的评价也很模糊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至于对学校音乐 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评价,相关部门多数没有相应 的具体措施。

21原因分析

存在以上诸问题 ,笔者认为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中小学是普遍现象,而且反差非常大

!无钱难办事 ,在其他

科的教育经费紧张的前提下,还要再从中挤出一点来用于农 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着实让领导为难。

第四 ,苗族聚居区内贫富悬殊已越来越大。以花垣县为 例

:某乡镇的一个村 ,有的矿老板能拥有资产几千万元直至 上亿 ,家里有高级轿车 ,豪华别墅。而在同一个村,却依然

有的家庭因为贫困而无力支付子女念中学的学费

!因为贫

困 ,使这类家庭的家长与子女都无心去顾及不属于升学考试 的音乐课的学习。关于这一点虽然不是本文所要论证的,然

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很有必要提出来,让更多有识之士思 考。

三、对策

以上问题相互间存在一定联系,仅仅从某一方面着眼都 难以解决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1各级教育行政领导、一线教师都要转变观念

首先是当地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在教育观念上的转变。明 白中小学音乐教育首先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 ,从而

充分认识到音乐艺术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深远意义。

其次是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观念上的转变。通过音乐教 育 ,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对艺术的兴趣与情感,使每一个

学生都能对生活充满积极乐观的态度,使其个性、心理得到 和谐与健康的发展 ,这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从这 一点而言 ,音乐教育的作用是其他的课程所不能代替的,也

主要渠道。尤其是上级主管部门划拨归音乐艺术教育的款项 应专款专用;二是充分利用自治州属于西部开发的区域优势 主要渠道。尤其是上级主管部门划拨归音乐艺术教育的款项 应专款专用;二是充分利用自治州属于西部开发的区域优势 ·20·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

6月

越充满生机和活力

!体系

21加大音乐教育投入 ,优化音乐教师资源音乐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苗族聚居区内的音乐教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 ,多渠道筹集资金主要有三个方面

:育更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聚居区内建在苗寨里的一些片小,一是政府投资 ,这是增加苗族聚居区内农村音乐教育投入的学校规模相当小,有的是三人一校,甚至一人一校,安排专

是代替不了的!因此 ,中小学音乐教师务必在学科与专业上 充满自信

!同时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观念上的转变,还指

要树立多元的音乐文化观 ,并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

学实践。这一观念是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后世界各民族 各地域的人们渴望人类文化多样性在音乐艺术领域的具体体 现 ,是

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潮流。毋庸讳言 ,我国几十

年来的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所走过的几乎是一条西化的道 路 ,“欧洲中心论”、后殖民现象阴魂不散,师生代代相袭 , 以至把这种观念带到了中小学音乐的教育教学中,于是一谈

起中小学音乐教育很多教师非得要有钢琴、有风琴。但是, 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 ,可以使我们跳出旧思维的禁锢。事实

上 ,一把二胡、一支竹笛乃至一面苗鼓、一片木叶等等都可 以成为音乐艺术教育的媒介。总之,转变观念可以让我们发 现 ,对农村中小学生实施音乐艺术教育的途径实在是很多 的。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领导、一线教师也只有共同转变观 念 ,苗族聚居区内的农村音乐教育才会豁然开朗,才会越来

和政策优势去解决农村音乐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是广泛

吸收民间社会资本 ,弥补资金短缺。

加强业务能力强的专职音乐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其积 极性 ,以专职带兼职 ,利用寒暑假对兼职音乐教师集中进行 短期培训 ,逐步提高其音乐理论水平与实际教学能力。这是

实现苗族聚居区各县范围内音乐教师资源充分利用、各学校 音乐教学协调发展的可行之路。

31充分挖掘当地苗族的音乐文化资源,开发本土音乐教 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学校在执行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 情况 ,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

合本校的课程”。苗族聚居区的音乐艺术资源丰富多彩,著

名的湘西苗族鼓舞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歌也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这些苗族艺术在世

人中的存在价值。因此 ,苗族聚居区内各中小学可以把曲调

优美的苗歌、苗族唢呐乐曲以及苗族鼓舞等融入音乐课堂教 学 ,并将当地著名的民间艺人请进音乐课堂。这既可以让苗 族学生从小认识本民族的音乐艺术,提升本民族音乐的地 位 ,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也对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大

有裨益

!尤其是一些地理位置偏远的片小,所处的苗族村寨

恰恰因为其交通不便而更多地保留了苗族传统音乐艺术,本

土音乐资源反而很容易找到。这一点,调查中我们虽看到有

极个别学校的音乐教师已意识到,并且开始付诸实践 ,然 而 ,就整个湘西苗族聚居区内的农村学校来说,做得还很不 够。当然 ,这对当下不了解、不熟悉当地苗族音乐文化的音 乐教师们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41强化现有音乐教师责任心,引进优秀音乐专业毕业生

一个缺乏责任心的教师,其课堂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 的 ,同时其麻木、冷漠的心态也会刺伤学生幼小的心灵。因 此 ,务必加强现有音乐教师爱岗敬业的教育,并对其中优秀 的老师予以表彰 ,树立几个榜样。同时,进一步改善农村学

校的生活与教学环境 ,积极引进热爱农村音乐教育事业且乐 于在苗区工作的优秀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当地教育行政主管

部门可对他们作适当的政策倾斜,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

51立足实际 ,积极探索适合于苗族聚居区内的课程评价

职音乐教师更是不可能的。现有的具有普适性的课程评价机 制显然仍统得过死,不切实际 ,并不适用于这类学校。笔者 认为 ,诸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均应予以放宽,与其教

当地学生一首动听的美国民歌,不如教他们一首寨子里经常

传唱的动听的苗歌

;与其向他们空洞地说教什么是打击乐 , 不如就向他们介绍寨子里的狮子锣鼓、苗族鼓舞。那么,只

要他能够唱好苗歌、打好苗鼓,他的音乐成绩就应是高分 的

!而对这个学校的音乐教育的评价也应是好的。总之,面

对苗族聚居区这类学校如何实施音乐教育,如何评价 ,都是

我们不应回避的并且应该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九年义务教育 ,当然应包括音乐艺术教育在内。但是通 过以上的调查与分析我们看到,湘西苗族聚居区的中小学音

乐教育尚有很多的事情急需我们去做,真可谓任重道远

!当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音乐教育已经做得很好之时,笔者呼

:请把目光投向我国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因为

如果没有这些地区农村音乐教育的普及,那么真正意义上的

义务教育的普及也就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

[1] 王安国,吴斌

.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解读

[M].北京

:北

苗族结婚文化礼仪 篇6

一、关于“许婚”。

串对子:是苗族青年男女双方恋爱谈婚的一种方式,每年初一至初五,苗族要过“花山节”,苗族青年男女串花山互相对歌,跳舞,找到对象的叫做串“对子”,花山节的最后一天,串好的“对子”私自定下终身,各自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

提亲:小伙子将自己找好的对象的事说给父母后,由男方请媒人在三日或七日后前往女方家提亲。

定婚:媒人提着相应物品做见面礼去女方家,与女方父母就双方结婚事宜达成一致后,确定结婚日子,一般不直出半年。

结婚:婚期确定后,女方自己准备嫁妆等待出嫁。

二、关于“拉婚”。

“拉婚”又叫“抢婚”,“拖姑娘”或“抢妹子”,这种强拉硬要的婚俗,与现代文明的社会不相适应,逐渐被淘汰。

苗族男青年路头路脑遇到苗族姑娘,若是姑娘被看上,无论姑娘是否愿意,小伙子可以把姑娘抢回自己的家中,请媒人在三天至七天前往姑娘家提亲,定婚期吃喜酒即成,姑娘从被抢之日就是小伙子的媳妇了。

三、关于“认婚”。

苗族山寨,哪家生孩子,全村都知道,生儿子的父亲或母亲在邻居家生孩子时跑到人家门外,若邻居家是“生姑娘”就大声说“”我家儿子认着啦!”从此这两个孩子就等于算认了婚约,小姑娘在娘家长到三岁,就被男方接到自家养起来,与男孩一起长大,直到十八岁,双方结婚,办喜酒,送“礼银”认亲。

四、关于“说婚”。

纳雍县境内的苗族婚俗,“说婚”较为普遍,“说婚”比其“拉婚”、“认婚”较为繁锁复杂,包括提亲、订准、给婚、结婚四个过程。

提亲:苗族青年经“花山”、“赶街”、开会、上山、下田等社交活动相互认识,进而相恋,一旦恋爱成熟变禀吸父母,由男家请媒人陪小伙子的叔叔携酒往女家说亲。如女有有意,当即饮酒表示“可”,并约来媒人共同商讨礼银、婚期、嫁妆等,礼银包括身价银、奶水钱、屎尿布、酒、肉等。

订准:如果女方家愿意与男方结亲,按说亲时商讨的日期,就会由男方家出酒送猪到女方家,由女方家请客吃饭,完成吃“订准”,也就是订婚。

给婚:男方家如果要讨媳妇,媒人必须提前两个月到女方家去商订,女方家要办酒席来决定给婚的日子。

迎亲:由男家择定吉日,于两日前媒人通知女家做好迎新生准备。迎亲日,小伙子的叔叔用雀笼挑着两只鸡,带上礼银,率领新郎,陪郎及一对家庭美满的夫妻,两个挑晌午的小伙子在媒人的陪同下前往女家迎亲。到了女家住上一宿,待新郎、陪郎拜过堂后,新郎的叔叔将礼银交给新娘的叔叔转交其父母。次日,叔叔将带来的鸡一只交女家,一只带回,认为是新娘有魂连同新娘一同带往男家转姓传代去了。这时女家送亲九人伴随亲人一同送往男家,中途(两家等距离)晌午后再走。到了男家,拦门设席三张,各置猪肝、猪内,豆腐、香烟各一盘。迎送诸人居中,新人在左,媒人在右,各据一席,进餐后入室,列坐中堂,烟茶接待。待拜过堂后,迎送诸人一新人围坐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交接仪式由双方“长老”以对歌形式唱交接调表达两空的心愿。唱完,新娘才算正式交给男家了。晚间,室内点燃篝火,亲友及迎亲诸人围坐火边谈家常基对歌或独唱,尽情戏娱。唯迎亲送亲之人不得擅自离开,必须相伴至天明,待过早餐方将送亲失送走。

苗族婚俗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广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跳花”、“跳场”等等。在这类社交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公开地或悄悄地对歌和交谈。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一些苗族社区还有专供青年们谈恋爱的场所,如黔东南的游方坪、滇东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择偶不重财产和家境,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品性。

找到合适的恋人后双方即可交换定情物。结婚,一般情况下需征得父母的同意。在大多数苗族地区,青年自主婚姻与父母包办婚姻并存,这两种情况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看哪种倾向更重。一般来说,父母和子女都互相尊重和征求意见,强迫成婚的很少。而且社会习俗允许并维护青年人的自由选择。因此更多的情况是自由恋爱后由父母主持婚姻。具体步骤是,青年人谈好了,男方征求父母的意见后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正常情况,女方父母不会反对,有时须用鸡卜来决定婚姻是否可行。一经说媒定亲,双方即商谈结婚日期和聘礼。结婚前,男方必须为女孩的舅家送一笔钱或其他财物,称“舅爷钱”。如果父母不同意,青年男女可以私奔,寻求亲属或社会力量的支持,时间长了,父母也就承认既成事实了。当然也有听从父母之命的,也有少数因父母包办酿成感情悲剧的。

婚俗风俗

自主自由式:是青年男女在“游方”活动中,通过自由恋爱结为夫妇的婚姻形式。从认识到结婚,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对自己的婚姻拥有绝对的自主权。这是当前苗族青年婚姻缔结的主要形式。

说合自由式:是经过亲友说合介绍,而双方又经过游方恋爱,自愿结合的婚姻形式。男青年在节日集会或平时游方中同女方相互认识以后,可请亲友前去说合,征得女方家同意即可定亲。此后,双方进一步加深了解,发展感情,条件成熟,便可结婚。

湘西苗族文化 篇7

1 湘西苗族“赶秋节”习俗的文化生态

上世纪20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安利?斯图尔德开始提倡“文化生态”的理念,其目的在于“解释那些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貌和模式的起源”[1]。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那些民族文化生态的差异性有着深刻联系,而文化生态又可大体区分为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三个层次[2]。湘西自治州的地理环境属于山地、丘陵地带,北高南低,土层较厚,土质肥沃,水土资源利用率比较高。长期以来湘西苗寨属于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状态。“赶秋节”又称“交秋节、秋社节”,是湘西自治州的风凰、花坦、保靖及泸溪等苗族聚集区人民津津乐道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的8月8日举行,哪个地方逢场就在哪个地方举行。墟场,也就是赶集,每逢“一六”、“二七”、“三八”、“四九”和“五十”这些日子在逢场的集市进行贸易,花垣县的麻栗场、董马库、排碧、排料、民乐等等都是墟场,哪一个墟场碰到了赶秋,那里的苗民就高兴的不得了,他们把逢场赶秋看成上天赐福的征兆,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东道主总是想法设法把赶秋的各项娱乐活动安排得精致巧妙、丰富多彩,对来宾也非常热情,想让大家对举办方留个好印象,力求超过上一届[3]。在赶秋节当天,据估算大约万人左右在此交易不同种类的农副土特产品,圩场成交额初步估算大约在10万元以上,促进了该地区商品贸易的交换。

在原始社会,苗族人民以狩猎为主,他们自认为是蚩尤部落的后代,自从蚩尤与黄帝决战,战败后他的部落族经历了大迁徙,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过着与日无争的生活。直至明清政府在当地改革并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以后,许多的汉族迁徙到此,定居了下来。苗民向汉族学习吸取先进的水稻、玉米的耕种技术,稻谷及玉米的产量逐年提高。至今仍有路高山远的闭塞之地仍沿袭刀耕火种的传统,大部分苗族地区的耕作方式几乎都适应“耨田、护田、肥田”的模式,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唱苗歌、讲苗语、沿袭着苗族传统节日、办苗家傩祭等传统优秀习俗,虽然受到世界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但苗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基本上仍传承了下来,保持了苗族优秀的民风与特色文化。

2 湘西苗族赶秋节传统体育文化价值

2.1 湘西赶秋节习俗中体育价值的逐渐呈现

苗族的赶秋习俗,对于民俗的起源和发展来说,是自娱与娱人的庆祝活动。在这种节日庆祝活动中,庆祝丰收、物资交流及播种爱情是此项活动的文化本源。伴随着苗族聚居区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等区域格局的整体变迁,赶秋习俗原有祈求风调雨顺,庆贺丰收年景最先在苗民中兴起、播种爱情的原始社会功能已经慢慢淡化,其休闲娱乐的社会功能逐步显现出来。目前的赶秋习俗参与的人群绝大部分是当地的苗族群众,但还有从五湖四海特意赶来的观众和体验者,参与其中的目的是为了共同获得快乐和满足,感受湘西苗族赶秋节的文化氛围。因此,苗族赶秋习俗庆祝丰收的原始功能逐渐退却,并逐步由它的体育价值取而代之。通过参与苗族赶秋的节日活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尤为重要的是获得心理上的调适,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过程中体育元素的比重逐年增加。

2.2 湘西赶秋节习俗是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

每年立秋那天,苗族群众将“赶秋”与庆祝丰收、欢乐幸福的愿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对赶秋节活动极其重视。苗家男女老少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敲锣打鼓,舞龙灯,狮子灯,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上刀梯、打秋千、玩龙灯、舞狮子、跳猴儿鼓舞、唱山歌、篮球赛等异常热闹。另外,还有民间绝技绝活展演与武术表演体育项目,增添了欢快热闹的节日气氛。活动有序的组织、培训、前期安排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举办乡镇的村干部或相关工作人员自愿承担,不计报酬。同时各村各寨都有自己的舞龙舞狮队,在活动中努力地进行表演,由现场评委评分,各个参赛队伍都有物质上的奖励。所以,苗族赶秋节习俗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也是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的载体,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苗族精彩绝伦的赶秋艺术才能沿袭至今,原生态的苗族祭祀、吹唢呐、唱山歌、哭嫁等文化活动才能延续下来。

2.3 赶秋节习俗是苗族人尚武精神的传承

据史料记载,苗族先民常年居住在道路偏僻交通闭塞的山区,在原始社会里,苗族人们对凶猛的飞禽走兽持有极度的畏惧心理,同时又崇拜它的威猛之力,热切希望自身也拥有这样强大的能力,因此不由自主的将勇猛彪悍、英雄与各种怪兽三者联系到一起,由此产生了崇尚英雄勇武的精神,最初可追溯到蚩尤时期,就开始崇尚武艺。元朝时期‘禁武’尤为厉害,防止老百姓造反,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苗族武术在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清政府发兵极力镇压,但民间习武习俗从未间断;明清政府对当地居住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以后,苗族人处于当时执政王朝的统治之下,经常受到民族歧视和生存压迫,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民间自古就有了习武之风,为了不堪忍受明清政府和当地土司的欺压,就产生了载入史册的苗民起义,虽然以失败而终,但尚武之风愈刮愈盛;清末民初那时,国民党十分重视武术的发展,成立中央国术馆,提倡“保族”运动,苗族武术又达到了鼎盛时期,为以后呈现出大批民族英雄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赶秋节习俗是社会的安全阀

所谓“社会安全阀”,就是社会中存在一类制度或机制,为公众提供一些正常渠道,以宣泄和消解敌对和不满情绪,进而缓和乃至解决社会矛盾冲突[4]。在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引发各种矛盾与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明清王朝时期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以后,当地的少数民族就与迁入的汉族之间发生了许多矛盾与冲突,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处于这样的情形之下,通过传统节日文体活动给群众提供疏通渠道,用以缓解冲突,释放压力与不满,把矛盾遏制在萌芽状态,促进各民族间的和谐共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加剧,大部分苗族青年男女走出大山成为“打工一族”,由于与当地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在他们艰辛的打工生涯里,也是矛盾和冲突频发的潜在危机。他们迫切希望在收获的季节回家参与到赶秋活动中去,尽量宣泄和消除隐藏在心里的不满情绪,也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冲突。透过赶秋节历史文化演变进程,清晰的发现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民俗文化活动对缓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

3 苗族赶秋节民俗活动对该地区乡土体育文化建设

3.1 湘西苗族赶秋节可以继承和弘扬苗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通过对近几年苗族“赶秋节”的举办情况进行访问和调查,结果表明:湘西苗族“赶秋节”这一民族习俗与传统体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的内容和形式渗透着体育,可以说是湘西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俗习惯促进了湘西苗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赶秋节期间进行各类型传统体育项目的演出,不仅丰富了该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与形式,而且以此作为活动的承载体,吸引着世界各地观众的积极参与,对“赶秋节”的由来进行宣传、营造现场浓厚的节日氛围及弘扬湘西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湘西苗族赶秋节丰富了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内容,并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推广和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是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并越办越隆重的基石。

3.2 湘西苗族赶秋节具有良好的娱乐作用,是群众健身的有效组织形式

在节日期间通过广泛进行民族特有形式的竞技与表演,体现着本民族的文化印记和精神追求,湘西地区的苗鼓、跳猴儿鼓、舞龙、舞狮子就是苗族人民的文化印记,正是苗族传统体育与苗族各种节庆活动的完美融合,在“赶秋节”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传统体育活动不但可以全面提升竞技者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性等综合身体素质,而且能够使人们一年来积淀下来的所有烦恼、压抑和郁闷的情绪都得到调节和释放,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得以消解,在气势如虹的运动场景中,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巨大的群体力量,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对苗族人民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众所周知,体质好坏与健康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赶秋节”中有许多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可以增强苗族人民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改善民族地区的精神风貌,娱乐身心,减少患精神类疾病与亚健康人群的数量。因此,当地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做好宣传,适当加大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村委会和社会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当地文化站、文化中心协同配合,结合当地传统节日积极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并推动偏远落后的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3.3 湘西苗族赶秋节有利于增加苗族地区的体育人口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重点发展民族特色体育,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创办体育节,增加群众性体育活动[5]。”各个村寨都有自己的舞龙队,一条龙需要10-11人来舞,有的村寨有两条龙,一个男队,一个女队,目前由于年轻的男人们都外出打工,所以传统节日主要是以女队参加。为了准备每年传统节日的表演和竞赛,初步估计有至少几百人进行长期的训练,一般选择在农闲时间进行训练,每次集训大约在二小时左右。因此,在当地积极开展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不断激发人们体育活动兴趣,也会唤起他人体育活动参与意识,促使民族地区体育人口基数的增大,使准体育人口成为体育人口。“赶秋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它与苗族传统体育活动紧密相连,相互渗透。因此,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通过“赶秋节”活动的成功举办,可以透视出传统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并促进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

4 结论

赶秋节不只是庆祝丰收节,物资交流节、民族体育文艺会演节,也是播种爱情的生花节,同时更是‘全民健身日’的优秀典范、苗家的奥运会。它萌生衍传于苗族同胞长期的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中,伴随着苗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而不断传承与演进。近些年来,为了不断繁荣当地文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开发,湘西地区的民间庆典活动已形成了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资助、全民积极参与的良好局势,苗族赶秋节表现尤为突出。对促进湘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也促使参与到全民健身中去的基数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32.

[2]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5.

[3]苗人网.浅谈苗族赶秋节http://www.hmongbq.com/ReadNews.asp?NewsID=1453.

[4]王军,杨林.从湘西苗族“赶秋节”看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J].鸡西大学学报,2010(04).

湘西苗族民歌教学实践运用 篇8

关键词:韶萨;独特性;教学实践

《苗家人人爱唱歌》这首苗族民歌是流行于吉首凤凰、山江及花垣叭固苗寨一带,是典型的韶萨“叭固”腔调,苗语称作“韶萨不嘎”。

1 湘西苗族民歌《苗家人人爱唱歌》音乐分析

(1)《苗家人人爱唱歌》作品的分类及演唱特点。湘西苗族民歌流传于青山绿水环抱,云雾缭绕的湘西境内凤凰、泸溪、古丈、花垣等地,苗歌种类繁多。按歌曲的腔调标准划分为:高腔(韶唔)平腔(韶萨)。《苗家人人爱唱歌》属于韶萨苗歌。“韶萨”(平腔)歌腔灵活性较强,演唱速度适中可快可慢,演唱中常加入衬词作连接。一曲反复多段词较常见,一般室内演唱,也在室外演唱,曲调含蓄幽雅,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2)《苗家人人爱唱歌》歌词特点。《苗家为什么人人爱唱歌》歌词内容由提问开始,并在随后做出了回答,一问一答的形式和内容非常轻松自然。即使是三句句数,让人有不平衡的感受,但内容上却十分完整。湘西苗族苗歌歌词非常讲究押韵,《苗家人人爱唱歌》押韵规律是:一押一,二押二,三押三,三句都押一个韵脚而且押双韵(一押三,二押四)。例如:

苗语(汉语发音): 汉语:

黛兄为求乃乃腊谁除? chu 苗家为什么人人会唱歌 ge

尼未江你比各图, tu 因为住在高山坡, po

叔昔叔芦沙朗久。 jiu 鸟语飞泉听得多。 Duo

因此,这首民歌是苗族民歌中的“三脚马”的典型代表。

(3)《苗家人人爱唱歌》音乐特点。这首《苗家人人爱唱歌》就是一曲多段词的民歌,相同的腔调不同的歌词不断重复具有变化重复的音乐特点。

第一,曲式结构。从整个《苗家人人爱唱歌》的结构来看,该苗歌是一句体的变化反复与衬词衬腔组合而成的。歌曲起腔充分地增加其长度与分量,篇幅要占全曲的一半以上,通过衬腔和乐句的有效组合,使得整首歌腔达到平衡。该苗歌因情感表达或旋律发展需要,重复时有变异和发展,使得曲调结合更完美。

第二,调式调性。此曲是由6 1 2 3四音列构成的三乐句乐段,整曲围绕支柱音3在作次再现,贯穿全曲,使得两个调式交替自然平稳。

第三,旋律节奏。该民歌旋律跨度不大,基本为三五度级进或小跳,该曲的旋律特点较为柔和平稳。在湘西苗族苗歌中,旋律基本上是由各种不同的歌腔所决定的。往往一种歌腔在演唱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即兴创作的歌词也就不同,但在节奏上相对自由,可以根据情绪适当进行延长。

第四,衬词衬腔。湘西苗族苗歌的歌词中衬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衬词衬腔没有具体的词义,却是苗族民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苗家为什么人人爱唱歌》中称谓词“沙啊布卖朵奶喂”即“我要把歌唱给你听”或“我要告诉你们听”就是典型的衬词衬腔,开腔演唱衬词“尼喂噢”为了引起听者的注意,也为演唱者创作歌词获得了思考的时间,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2 湘西苗族民歌《苗家人人爱唱歌》声乐演唱教学

湘西苗族民歌不同于普通的艺术创作歌曲,声乐教学演唱时需鼓励学生养成多向民族民间歌手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演唱上尽可能保持苗族民歌独特的韵味和风格是声乐课堂教学演唱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用声用嗓。这首短小精悍的韶萨不嘎,演唱时尽量使用真声居多的用嗓方式,多利用口腔共鸣和鼻腔共鸣,如此能保持声音色彩饱满,结实、透亮。用嗓不宜把声音放得太大,平腔调的苗歌语调平稳近似于苗族同胞说话的语气语调,尽量把歌唱的声音位置挂高支点集中。开腔用“尼”接着“尼喂噢”,i母音与u母音的转换,i母音是最容易获得高位置的母音,由于苗语的发音特点,i母音会带点鼻音的色彩或许在通常情况这种发声是不能被认可的,但在苗族民歌中尊重其语言特点这样的发声应当予以保留。

第二,气息运用。苗歌韶萨平腔叙事性较强,字多腔长。这就要求演唱者气息饱满且吐字清晰情感投入,声音色彩干净纯净且声音的线条拉直,不能有抖音。直音苗族民歌演唱的一大特色。因此,演唱该民歌的气息必须是深呼吸,在腰腹肌肉群的控制下,保持气息和声带力量的均衡,

使得声音保持连贯,犹如涓涓细水,沁人心脾。

第三,衬词演唱。在乐句中加人衬词衬腔,不仅有助于演唱者在行腔过程中换气,也有利于演唱者情感的铺垫与积蓄。因此,虽然乐句中衬词衬腔的独立表现力不强,形式也较单一,但却具有调节歌唱气息、调节唱词、旋律内部结构关系、丰富歌曲表现力的“催化剂”作用。该作品中的衬词“我要告诉你们听”、“尼喂奥”虽然简单,但演唱时应与整个作品的音乐要融合在一起,不能割裂开来。

第四,润腔技巧。润腔是民歌风格特色的重要表现,也是每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苗族民歌的润腔十分丰富,就这首苗歌能用到的润腔最多的有:1)直音。整首歌曲声音必须要保持声音与气息的平衡对抗,声音拉直,不能有任何的小抖音。这是与演唱普通艺术歌曲不同的地方。2)下滑音与颤音。每句的起音和中间延长部分都是直音,句尾或曲终都是先颤音演唱,再用直音把声音拉直后再用下滑音结束。3)喉音。这首苗歌喉音润腔的掌握是苗族语言的习惯也是歌唱的习惯形成的。例如,唱“噢”时,要利用气息冲击声门强起首,来获得较有力量的爆破音。

第五,表演形式。该民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创作既可以独唱、重唱的也适合小合唱。根据表演风格的需要可以在队形的编排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这首苗歌旋律较为缓慢悠长,给演唱者更多的创作空间。例如,《苗家人人爱唱歌》作为小合唱的表演形式,在开腔部分常让学生们以不同的姿态坐着或立着站在舞台上,营造苗族人民住在高山上,错落有致的生活意境。进入“我要告诉你们听”再缓缓地站起来形成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的队形。在段落的间奏都可以进行队形的变化来增强舞台表演的可视性。在表演的肢体动作上,可以头托腮部,这是苗族歌手在思考歌词时常用的动作。同时也可结合苗族舞蹈加入些有代表性的动作。苗族民歌的表演不仅可以通过队形的变化,肢体动作的设计,还可通过道具的运用来营造整体的舞台效果。例如,舞台上放纺纱机、水车,或者演唱时手拿木叶、牛角等等都是能体现浓郁的苗族风情。

湘西苗族民歌的演唱教学,突出风格韵味是第一原则,同时兼顾艺术性和创新性。湘西苗族民歌这种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能在高校的教学课堂得到研究和运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验其艺术魅力,无无疑是对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发展而言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参考文献:

[1] 安尔山.湘西民歌中的音乐重复原则[J].吉首大学学报,1991(9).

上一篇:施工企业措施下一篇:5.31世界无烟日活动计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