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精选8篇)

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1

前言

在目前资源、能源和环境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紧约束的大环境下,推动开发轻质结构材料——镁,已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和产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镁合金的优异性能和产业化、市场化前景,使其成为公认的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而运城镁产业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因此,研究镁产业的发展,对推动运城产业转型,具有特殊意义。

一、镁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镁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密度只有1.74克/立方厘米,仅相当于铝的2/

3、钢的1/

4、铜的1/

5、钛的2/5。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镁合金、稀土合金、阴极保护材料、金属还原剂和化工等方面。其中镁合金的应用前景最为广泛,镁合金是以90%左右的金属镁加入铝、锌、锰、稀土等其它元素组成的合金。由于镁合金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重量轻、屏蔽性良好以及较强的抗震减噪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领域。同时,由于镁合金具有极强的可再回收利用特性

1、镁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是性能优势。镁属于轻金属,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目前实际应用的最轻的工程结构材料,也是重要的功能材料。是减重、节能、环保、健康的优异材料。镁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密度只有1.74g/cm3,仅相当于铝的2/

3、钢的1/4,铝的2/3,,铜的1/5, 钛的2/5;镁的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耐冲撞,阻尼吸震性能极佳;镁合金抵抗震动及降低噪音的性能特佳;镁的散热性佳,极适用于高散热要求的电子产品;此外,镁合金还具有电磁屏蔽性能优异、摩擦时不起火花、热中子捕获截面小、液态成型性能优越、切削加工和热成形性好、易于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的优点。

二是资源优势。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镁矿资源种类繁多。我国材料界泰斗师昌绪先生认为:“镁是包括海洋在内地球表层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在诸多金属趋于枯竭的今天,大力开发金属镁材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是世界上镁矿资源最富有的国家,丰富的镁矿资源为中国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源保障。

三是环境优势。镁及镁合金是环境友好型的材料,镁在其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贡献远远大于其一次性生产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在生产过程,污染可有效治理,废物可利用,中国镁冶炼企业首创的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模式极大地改善了环保条件,镁工业逐步开始走上清洁生产之路;在使用过程,镁的轻量化性能优异,对节能和减排贡献大。镁合金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在降低油耗的同时,尾气排放也将大幅度降低。镁合金应用于汽车还可以改善车辆的设计,提高车的性能和舒适性。若再考虑镁合金在摩托车、列车和其它交通工具上的应用,其应用将可为国家减少的油耗和污染排放十分可观。在回收环节,镁可以反复回收使用,每次所需能源只是原生镁的5%,能耗进一步降低。

四是价格优势。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原镁生产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一直呈不断下降趋势。金融危机以来,镁价格又出现理性回归,目前镁价格与铝价格之比维持在1.02-1.15之间,大大低于专家公认的1.3的水平。与其他铜、锌、塑料材料相比,性价比也明显提高,这使镁的扩大应用有了极好的前提条件。随着镁合金领域若干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这种价格优势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将更大的得到释放。其未来的潜在价值在当前被明显低估,增值空间也十分巨大。

2、镁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镁合金的诸多优势以及其生产过程具有“一次生产、终身清洁”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展前景。

我国材料界泰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先生指出:“镁是包括海洋在内地球表层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在诸多金属趋于枯竭的今天,大力开发金属镁材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交通工具轻量化、节能减排等理念的深入人心,镁合金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美国战略研究表明,当镁合金及其加工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镁在汽车上的应用将达到100-200公斤,由此造成的汽车减重可达10%-15%,油耗可减少6%-10%,不但降低能源消耗,并相应减少污染排放。此外,镁合金应用在手机、电脑、摄像机及电动工具等便携式产品上,不仅节能降耗,而且轻便美观。根据国际镁协预测,未来十年国际镁合金的需求量将会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对镁合金的需求量,随着汽车、高速列车、城轨的快速发展,需求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总之,可以说镁材料的应用和镁产业的发展发展是全球潮流,中国机遇,是国家战略、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大力发展镁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国材料工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我市镁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

运城金属镁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率先起步,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市重要的特色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属镁及镁合金生产基地,在世界上也占据重要地位。2012年,全市金属镁产量14.9万吨,占全省的65.35%,全国的23.28%,世界的19.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2.9%。

(一)运城镁产业基本情况

镁及镁深加工产业是我市重要的新兴产业。多年来,我市依托全省丰富的白云石资源和煤炭、电力优势,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运城市共有镁生产企业30家,原镁产能57万吨,镁合金产能20万吨,深加工能力6万吨。主要分布在闻喜、稷山、万荣、夏县、盐湖区、绛县等,其中闻喜县镁企业相对集中,占到了全市镁企业的近一半,无论在规模、技术水平上都占有绝对优势。

201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统计的64家镁冶炼会员企业中,原镁产能、产量前10名,山西占到6家,运城占到4家,产量均在1万吨以上,全部为闻喜镁企业,分别是山西银光镁业集团、闻喜县八达镁业、闻喜宏福镁业和闻喜瑞格镁业。特别是我市银光镁业集团多年来坚持不懈在镁深加工上做文章,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积极扩大产学研合作,先后建成镁合金、压铸、板材、挤压型材、连续铸锭、镁合金汽车轮毂等多条生产线,开发出了航空航天、兵器镁合金零部件、纺织机械型材、高速列车型材、汽车轮毂、摩托车轮毂、电动工具等一系列新产品,并投入批量生产,银光集团军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的全产业链的镁及镁合金产品生产企业,也成为运城乃至全国引领镁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二)运城市发展镁及镁深加工产业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原料储备丰富。白云石是原镁生产的主要原料,我市已探明稷王山、中条山多处白云石储量约20亿吨,可开采储量约10亿吨,并且品位高、杂质少、易开采。以年产30万吨原镁的生产规模计算,每年白云石用量300万吨,可满足生产300年。

二是初步形成专业人才队伍。我市原镁生产起步早,加上银光集团深加工技术上积累,具有企业多、规模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出了一大批熟悉生产装备、技术、工艺的熟练工人、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三是技术工艺先进。在原镁生产上,双蓄热式还原的精炼工艺国内领先;在镁合金深加工上,形成了镁合金、镁合金板材及挤压型材、镁合金轮毂等系列产品。银光集团有全国镁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镁合金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拥有专利30余项、核心技术20多项;银光集团是镁行业标准委员会成员单位,参与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银光集团承担了国家863、国家支撑计划等待20多项国家、省级项目,多项技术国内外领先,其中有两项技术分别获国家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市整体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四是产业布局相对集中。我市镁及镁深加工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初步形成了以闻喜、稷山、万荣为中心的“镁三角”。涌现出银光镁业、华宇实业、金星镁业等10多家重点企业,其中,闻喜银光镁业是“国家级镁及镁合金产业基地”。

五是市场交易平台逐步形成。由于运城金属镁产业起步早、规模大、销售网络成熟,目前中部、西部包括陕西、宁夏的金属镁,都是利用闻喜现有的营销渠道进行产品销售,我市已经成为中国北方的镁交易中心。

(三)镁行业产学研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多年来,我市镁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镁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尤其闻喜银光镁业集团,已与清华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金属所、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同时,为加快提升我市铝镁工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政府与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成立了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运城分院,由运城分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闻喜银光镁业三家单位联合在西安阎良建设高性能镁铝合金产业化应用研究中心,在闻喜银光镁业建设产业化基地。目前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运城镁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市金属镁及深加工产业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镁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原镁冶炼成本优势逐渐丧失。近年来,随着煤、电等资源成本的增加,全国镁冶炼向陕西、内蒙等具有资源优势地区发展。目前,陕西已发展到24家,规模接近运城,内蒙发展到7家。陕西神木地区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焦-镁产业链,利用焦炉煤气冶炼金属镁,成本比我市低2000元/吨左右。

二是镁合金生产仍存在不少技术瓶颈。与铝合金相比,镁合金要替代铝合金得到广泛应用,还存在很多技术瓶颈。如铝合金已开发出几百个牌号,而镁合金只有几十个牌号。镁合金板材是镁合金中最高档产品,在航空、交通运输、国防工业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而传统的镁合金板材主要采取热轧和挤压方法生产,工艺流程长、成材率低、成本高,是镁合金大量应用中的主要产业瓶颈。

三是镁合金加工专用设备缺乏。当前镁合金加工大多采用铝合金设备,但镁合金与铝合金存在若干特性差异,使得镁合金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是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全市镁产业主要以低端原镁材料生产为主,以资源性产品出口为主,以简单的初级加工为主,高端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高附加值产品亟需开发,并亟需提升转型。

五是镁合金制品成本较高。与铝合金相比,镁合金塑性成型加工难度大,比铝合金加工成本高,如铝板材价格在3万元/吨,而镁合金薄板价格达15万元/吨,镁合金挤压型材价格也达4-10万元/吨,这在很大程度上拟制了镁合金的推广应用。

三、当前制约镁产业提升和镁应用的主要障碍

当前,我市和全国一样,镁产业面临的突出的障碍和问题是: —在国家及政府层面,镁合金及其产品的研发缺乏系统性规划,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研发内容涵盖面有限。镁材料应用和镁合金产业的战略和规划还未能明确和细化。推广应用较难,政府引导不够。

—在市场层面,已有的镁合金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未建立成果共享机制,产业化应用较少,产学研用还未能有机结合。镁行业还是以生产和出口原镁及镁合金初级产品为主,镁合金深加工产品产量不到总产量的20%,出口的镁合金深加工产品不足出口量的5%。

—在行业层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镁合金应用的认知有差异,前瞻性不够,行业间缺乏有效协同和协调,难以启动和实施大的推广项目,镁合金产品标准体系不完善,汽车能效和轻量化标准门槛还有待提高,以上原因导致镁合金应用一直处于徘徊局面。

—在企业层面,镁合金产业化及应用开发的投入不足,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的投资主体科技创新的实力不强,风险准备不够,难以推动镁作为新材料的替代和建立新的材料开发应用体系。由于国内镁合金应用有限,在汽车等领域扩大应用的进程进展缓慢,产量难上规模,订单批量小,导致生产加工成本偏高,出口量又出现下降,全国镁企业产能利用率不到50%,镁及镁加工企业普遍效益不佳,镁及镁合金企业举步维艰。另外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而散,人才缺乏、大部分企业没有竞争力。

四、我市镁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1、发展思路

我市镁产业发展的思路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以资源、区位、产业优势为基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以体制创新、环境创优为动力,以集聚高端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育创新人才为支撑,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投资融资、技术创新和项目推进的作用,加快推进镁产业向园区集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推动镁产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升级,将运城建成全国最大、竞争力最强的镁产业生产基地。

2、发展方向

按照我市发展镁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为动力,加快提升现有镁冶炼技术工艺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原镁清洁文明生产;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建设高水平的镁合金深加工生产线,扩大镁及镁合金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以原镁生产为主的粗放型经营向高端镁产品、高科技含量的镁合金制品的转变;

3、发展重点

通过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以面向汽车、高速列车、航空航天军工三大领域为重点,建设高强高韧镁合金、宽幅板材、大截面型材、铸锭、压铸、砂型铸造、汽车轮毂等生产线,建成以银光集团为龙头的闻喜镁合金制品加工园区,真正建成全国最大、品种最全、技术先进,镁产品生产基地,并不断完善建设市场机制,形成全国最大的镁及相关产品的交易中心。通过推动运城市镁产业的发展,带动全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几点建议

目前,运城的镁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也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与挑战,产业自身发展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技术及装备落后,加工成本偏高,国家政策扶持不够,缺乏相应的标准等。这些问题有的靠企业自身努力可以得到解决,有的则需要市、省、国家层面去落实解决。为加快我市镁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促进镁工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关键技术难以突破,是制约镁工业发展的主要难题,技术难度与研发实力之间的巨大反差是仅靠资金投入难以弥补的,也是企业无力做到的,需要省级,甚至国家级研发团队介入,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科技研发工作力度。建议省、市政府以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运城分院为牵头单位,以银光镁业为产业发展基地,积极联合国内知名院校等科研单位,把镁合金应用作为重大科技专项,拨付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镁合金的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争取早日取得突破。

2、建立镁合金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议省、市政府把镁产业作为我省、市的一个特色产业重点加以倾斜扶持,以我市闻喜县银光镁业集团为龙头,加快建设闻喜镁合金精深加工产业园,使其成为镁产业科技研发、新产品孵化、应用推广的产业化基地。政府要加大投入,吸纳外地客商、企业入驻园区,共同推动我市镁产业快速发展。

3、积极争取扩大镁合金应用领域的国家政策。建议政府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沟通协调,建立国产车辆镁合金新产品及轻量化的补贴机制和奖励机制,参照对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式,将单车使用镁合金材料质量超过一定水平的节能示范性汽车列入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在采购环节给予补贴,对制造企业的研发给予奖励,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使用镁合金也可以采取类似的鼓励政策,以此大力推动镁合金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政府要积极组织镁合金汽车轮毂的示范应用,镁合金汽车轮毂对乘用车节能效果明显,但真正大面积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议省市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加强与汽车行业协会的沟通,争取能够在城市出租车上进行小批量试用,成熟时再进行大面积推广。

4、促进与大企业、大集团项目合作。如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汽车零部件等生产的高新科技企业,具有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目前年深加工原镁4多万吨;抓住发达地区产转移的机遇,不断创优环境,加快推进与大企业的战略合作,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资金、市场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更能带动我市镁产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

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2

从产业链管理理论出发, 可将粮食产业链分成粮食生产链、供应链和需求链来分析。

1.1 粮食生产链分析

粮食生产的目标要从保障供给转向满足社会有效需求。充分重视粮食相对过剩问题, 并不意味着粮食生产已经过关而可以忽视和放松农业和粮食生产, 应该按照社会的有效需求来组织粮食生产。传统体制下, 对粮食及农产品需求量的核算采用人均需要乘以人口总和的计算方法, 这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而在当前情况下显然已不适宜了。因为市场经济对粮食提出的需求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而不是社会需求。这种有效需求, 是受一定消费水平决定的、有支付能力的、体现一定货币额的购买需求, 而不是人的生理意义上的需求。采用以往对粮食生产和供求平衡的预测方法, 很容易出现粮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目前粮食的深加工能力和粮食转化率都较低。粮食转化主要局限在饲料及少量食品制造业上, 产品科技含量低, 缺乏市场拓展能力, 规模小, 布局不合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加快粮食转化加工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 粮食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粮食生产不能脱离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粮食的深加工水平, 粮食深加工的发展须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从粮食生产过程来看, 现代设施条件的改善, 进一步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为粮食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总体而言, 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1.2 粮食供应链分析

粮食的均衡供求问题, 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 历来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目前粮食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由此大大改善了粮食供求状况, 在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粮食的同时, 进口粮食在粮食市场上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于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承诺的粮食进口配额数量不小, 约占全国商品粮的30%, 而进口粮食价格则低于国内10%到30%。国外价格较低的农产品资源将随关税的降低、市场的开放和进口配额的扩大而自由流入或流出国内市场。1998年以来, 我国开始实行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粮食企业自身的改革, 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并使一部分当年收购的粮食能够顺价销售出去。各级粮食部门坚决落实敞开收购余粮的政策, 然而由于市场管理的难度较大, 隐型粮食交易市场依然存在, 粮源垄断仍有困难。由于社会上粮源充足和低价粮的大量存在, 顺价销售的难度相当大, 成为粮改中最突出的矛盾, 直接影响到整个粮改目标的实现。粮食卖不出去, 库存大量增加, 不仅加剧了粮食收储仓容紧张的矛盾, 更重要的是造成了企业费用支出加大, 潜亏问题突出, 财政补贴增加, 国家负担加重。上述问题的存在, 归根到底是由粮食供求总量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所引起的。粮食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剧了粮食供求总量矛盾, 加大了粮食流通企业的困难, 而且不利于粮食生产的长远发展, 不利于保护粮食生产者的根本利益。

1.2.1 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形成。

近年来, 随着粮食产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在粮食流通市场体系上, 已形成了以大中型批发市场为龙头, 以区域性市场为骨干, 以产地性市场为基础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随着粮食产品的价格、经营和市场的逐步开放,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 以收购市场和零售市场为两翼的粮食流通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据统计, 目前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发展到5000余家, 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已有200多家, 已成为粮食流通的主导力量。

1.2.2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其流通的环节越少, 时间越短, 就越有利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

而就目前粮食流通过程来看, 各地的运输条件、储存、装卸、包装等技术还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粮食市场放开后, 由于粮食产业链主体寻求实现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途径的多样性, 目前粮食流通渠道呈多元化特点。

1.2.3 粮食零售市场中, 超市买粮呈现巨大潜力。

由于大中城市居民目前的生活水平决定了靠近居民点的农贸市场、简易菜场存在的必要性。同时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收入的提高, 粮食消费行为已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超市在市民的心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目前超市粮食销售量占粮食上市量的10%, 预计今后几年还将大幅上升。

1.3 粮食需求链分析

农产品是满足最基本需求的产品, 农产品在总量上满足需求以后, 价格的大幅上涨已是不可能, 正像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实践已经证明的那样。所以, 农业增收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对农产品总需求的增长上。要想使农产品价格上升, 就要创造出一个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而这种局面, 又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从总体来看, 我国大中城市粮食供应量普遍大于需求量。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一, 需求弹性小。20世纪末期至今, 城市居民的人均食品消费已进入稳定的阶段, 农民人均食品消费增长也呈放慢趋势, 人均粮食、蔬菜消费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可以说, 对食品需求总量的增长, 将主要依靠人口的增长。从人口对粮食需求来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 大中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将导致对粮食总量的需求增长。而农业发展的稳定性,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长期过剩会引发粮食危机, 并且导致整个农业危机, 其表现与供给不足所引发的粮食危机有所不同, 但给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所带来的损害是一样的。由此看来, 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以满足粮食需求, 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 粮食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链的发展强调相关的行为主体相互协调、相互合作, 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行为主体缺乏整链运作的意识, 各链条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 阻碍了粮食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目前粮食产业链中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环节脱离、信息断流, 具体表现为:

2.1 粮食育种者与生产者之间:

一方面育种者育成的优良种子不能有效地推广, 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粮食生产者抱怨无品质优良的种子以提高粮食产量和收益。

2.2 粮食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

一方面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缺乏了解, 对市场更无预测能力, 另一方面消费者抱怨市场上缺少粮食新品种, 上市的粮食品质欠佳。

2.3 粮食生产者与市场之间:

构成批发市场主体的买卖双方数量众多且多不固定。市场虽发布当日供需状况及价格信息, 但还不能迅速反馈给粮食生产者;在零售市场中, 多数粮食市场管理意识差, 难以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生产者。

3 粮食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产业链中的信息流, 加强信息流通功能是提高粮食

流通效率的关键。针对目前粮食产业链环节脱离、信息断流的实际情况, 今后应加大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扶持, 建立健全粮食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对粮食产销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在现有的各地农业网、粮食流通网的基础上, 充实内容, 加强粮食产销分析、预测, 建立信息反馈网络, 使粮食信息不仅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还为基层的粮食生产者服务, 真正充分发挥联结粮食生产者与市场的纽带作用。

3.2 保障粮食生产持续发展, 做好结构调整工作, 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的结构性调整的指导和服务。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大多农产品将受到冲击, 因此, 结构调整更显得重要。然而各地又都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只有结合当地实际, “两利相衡取其重, 两弊相衡取其轻”, 才真正发挥这种比较优势。因此, 要充分利用优势, 发展优势产品。现在农民虽然意识到只有种优质粮才能卖好价钱, 但具体怎么做, 心里仍没底。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从政府制定目标到成为农民的种植行为需要走一段比较长的路程, 需要时间、技术和费用。从一些省市的经验看, 一些地区经过多年良种引进、试种、推广和普及才完成这一转变。就粮食而言, 由于我国粮食自给率比较高, 粮食安全暂时还不会受到威胁。粮食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方面的特殊重要性, 也决定了我国不会将自己的粮食安全建立在没有可靠供给的基础上, 不会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市场上能买到低价的粮食而放弃自身的粮食生产。

3.3 加强培育各类市场经营主体, 针对目前粮食产业化中存在的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应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一是要按国际通用原则建立农产品市场秩序, 既能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又能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相适应。二是加快粮食批发市场建设, 大力发展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市场可以有效地把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营运诸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 化解农产品卖难问题。三是完善区域平衡机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粮食生产。使生产者能够预先知道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 也使销区有稳定的粮源。应推广产销区签订中长期粮食购销合同的形式, 以促进产销衔接协调, 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 满足市场需求, 保证粮食供求平衡。引导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各种经济合作组织,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交易成本;大力培育粮食产销经纪人, 及时将市场需求信息反馈给农户, 发挥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同时积极扶持培育各类专业协会, 通过协会来规范带动区域化粮食生产, 提高粮食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3.4 加强完善粮食流通体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粮食产业所受到的影响是双重的, 既有机会, 也有挑战。有利的一面在于:有助于加快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我国创造比较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 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的多元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利的一面则主要表现在:对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农产品的生产有一定的冲击。当前, 我国应当进一步提升现有的粮食批发市场的功能, 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粮食批发拍卖市场为龙头的粮食市场体系;提高粮食销售的集约化程度;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流通服务模式;规范“订单”农业发展, 发挥现代连锁超市在粮食流通中的枢纽作用;积极推广各种类型的粮食产销对接方式, 逐步减少流通环节, 提高粮食产业整体经济效益

摘要:中国的粮食问题, 不仅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 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 同时又是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长期潜心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粮食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着重分析了粮食产业链的管理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只有通过有效的产业链管理才能解决我国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才能找到出路, 在此基础上,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粮食产业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产业链,粮食供应,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善浪.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2]姜道宏.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升粮食批发市场〔EB/OL〕.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5 (3) .

[3]平海.入世对粮食流通业的影响及发展对策〔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4 (11) :54~56.

我国再制造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3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十分突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一方面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保护地球环境、构建循环经济、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再制造作为绿色制造的典型形式,是实现工业循环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再制造是对再制造毛坯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其质量特性不低于原型新品水平的过程。再制造作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是资源再生的高级形式,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高度契合了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发展再制造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需要政府综合运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建立一个良性、面向市场、有利于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环境,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近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大力推动再制造产业化发展,已把再制造列为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实现年再制造发动机80万台,变速箱、起动机、发电机等800万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用机械等20万台套,再制造产业年产值达500亿元左右。

一、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再制造产业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不断优化

我国的再制造发展经历了产业萌生、科学论证和政府推进三个阶段,我国再制造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撑与法律法规的有效规范。我国再制造政策法规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再制造产业的发展逐渐走上了法制化道路。从2005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到2013年年底在再制造的相关领域,我国已经在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不同层面上制定了30余项法律法规,其中国家再制造专项政策法规20余项。

自2005年以来,再制造产业发展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国家对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日益重视,与之相关的国内再制造技术科技文献的CNKI发文数量和专利数量(申请和授权)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2005年我国再制造产业专利数量仅为21个,2010年专利数量上升为123个,到2012年增加至179个。从2005年到2013年,国内再制造技术科技文献的CNKI发文数量从78篇上升到443篇,增长了近5倍。再制造技术研究和专利数量逐年增长的背后得益于国家大量政策的倾斜和研究经费的投入,我国再制造试点企业数量和再制造产品目录不断增加,截止2014年底我国再制造试点企业已有77家,再制造产品目录已涵盖工程机械、电动机、办公设备、石油机械、机床、矿山机械、内燃机、轨道车辆、汽车零部件等9大类97种产品。我国再制造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发展经历了概念提出、技术研发、企业试点推进,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国家采取的是政策导向、技术引领产业发展,因此在再制造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我国再制造产业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不断优化,已形成了“尺寸恢复、性能提升”的中国特色再制造技术模式。

(二) 再制造试点企业数量逐步扩大

为推进再制造产业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再制造产业发展形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发布了再制造试点有关文件,截止2014年底我国再制造试点企业已有77家。200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名单(第一批)》(工信厅节〔2009〕663号)涵盖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机床、矿采机械、铁路机车设备、船舶、办公信息设备等有35个企业和产业集聚区。201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启用并加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管理与保护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294号),公布了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名单,其中包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3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等11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确定第二批再制造试点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3〕506号),北京奥宇可鑫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28家单位确定为第二批再制造试点单位。在77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中,有34家试点企业位于华东地区,占试点企业的34%;华中地区有16家再制造试点企业,占总数的19%,东北和华北、华南和西北分别有9家和6家,西南地区仅有2家。在我国再制造试点企业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比重较大,占试点企业的39%,其次为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我国再制造再制造试点企业呈现出聚集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主导的特点。

(三) 再制造产品目录持续丰富

云南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4

云南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文章对云南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养猪业面临的`实际困难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目的是挖掘潜力,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市场竞争力.

作 者:杨凤鸣 李卫娟 作者单位: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24刊 名:云南畜牧兽医英文刊名:YUNN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年,卷(期):“”(z1)分类号:S828关键词:生猪产业 现状 措施

望都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篇5

辣椒是世界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它适应性广、营养成分丰富和产业链长而受到世界各地的高度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不断上升,加工产品也向多样化发展。全世界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种植辣椒,我国辣椒的种植面积约为2000万亩,鲜椒产量近2800万吨左右,实现产值270多亿元,同时每年还以9%速度逐年增长,种植面积分布在全国28个省份,形成了以贵州、湖南、江西、云南、四川、陕西、河北、河南、吉林等16个省区的重点辣椒产区和以贵州虾子镇、云南稼依镇、河北鸡泽、山东武城、吉林洮南等为代表的区域性辣椒集散地。辣椒产品的出口也在不断增长,韩国、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东南亚等已经成为我国辣椒的常年进口国,仅墨西哥辣椒就有三分之一是从中国进口,日本进口辣椒90%来自中国。全国产生了一批有名的企业和区域品牌产品,例如:河北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湖南隆平红安种业、吉林洮南金塔集团和爱迪尔公司、山东武城的中韩合资天然色素项目与湖南郴州的美港合资辣椒项目等。这些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的成长,冲击了辣椒传统生产与分散经营方式,正在改变着我国辣椒产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格局,促进了辣椒产业化生产的发展。辣椒的各种加工产品、综合利用型产品已成为全球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份额比例也越来越高。辣椒的鲜食比例逐年减少,工业加工比例日益增大,而且发展迅速。全球对辣椒的重视和需求充分说明,辣椒产业是一项前景可观的大产业,特别是对于适宜辣椒大面积种植的国家和地区,它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辣椒产业化的形成,不仅对农村就业的增加有重大意义,而且给农业深加工领域创造着广阔的天地,机械、化工、建筑、医药等几十个行业将会因此而受益。

一、望都辣椒产业发展现状

望都是全国三个著名的辣椒之都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多万亩,产值近亿元,广泛分布于县域农田。近年来,望都县各地积极实施辣椒开发战略,以辣椒酱、辣椒粉、辣椒素加工业为龙头的辣椒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辣椒产业已成为部分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之

一。过去,由于在辣椒深加工方面未能形成大的龙头企业,全县辣椒产业的商品率只有左右,近年来,该县将辣椒产业作为农业重点优势产业加以扶持发展,并引导辣椒产业从原料型、食用型向着加工型的产业发展轨道迈进。目前,该县已有家辣椒系列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开发辣椒系列产品。其中河北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的加工企业,投资规模达多万元,拥有年消耗万亩干椒的年产量,是我国目前辣椒素加工能力最大的生产厂家之一,在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加工能力上也拥有相当的实力。该公司的成立,进一步扩大了辣椒的原料需求,促进了辣椒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了辣椒的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

在辣椒销售上,由于辣椒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多年来一直以出口辣椒干、辣椒油等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为主,对辣椒的商品性要求没有严格的标准,没有完善的检验检疫体系,部分企业在原料收购中也仅限于看样收购,对内含物标准没有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理想。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利用我们出口的辣椒原料,采用先进技术去除杂质和异味,制成辣椒红色素等深加工产品返销我国。总体上我省辣椒产业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加工营销网络。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使辣椒高产高效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二、望都辣椒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入不足,缺乏科技支撑

由于饮食习惯及传统农业的观念,中国对辣椒生产的重视一直不够,投入少。云南省也存在这一现象,一是政府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科研投入不足,缺乏技术、人才储备,专门从事辣椒研究的科技队伍力量薄弱,政府支持辣椒产业发展的科技项目少、力度小,导致生产上缺乏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自主选育的新品种,一些地区长期依靠传统的老品种,一些地区

依靠进口国外或省外的新品种的局面,缺乏标准化、无害化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二是企业投入不足,辣椒加工品种较为单一,规模较小,对原料的要求不严,导致企业忽视了原料基地建设,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以及种植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2.产业发展起伏波动大

辣椒种植大部分销售主体是农民,不了解现代营销知识和国内外市场行情、动态,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差,盲目生产经营,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信息不灵,常常处于被动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户、中介组织(服务组织)十农户、基地+农户等模式,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有了明显增强,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了合同收购和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但是,企业和椒农的联系还是以合同契约型为主,缺乏紧密的联系,企业和农户双方的利益缺乏制度保障,二者的利益分配关系还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还不能真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在守约履约上,诚信度差,不是农户不愿将商品椒交给企业,就是企业在收购商品椒时压级压价。难以实现辣椒的小生产与流通大市场相接,产业发展跌宕起伏,面积小时,货源紧俏,哄抬物价,掺杂使假;面积大时,产品滞销,价格低廉,辣贱伤农,挫伤农民种植辣椒积极性。

3.种植技术及实用技术落后

在种植业上,辣椒多分布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多为一家一户操作,辣椒种植技术水平不高,病虫危害严重。科技部门研发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推广应用的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多数地区种植多以常规种为主,优良品种少,品种退化严重,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科技在辣椒产业化经营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严重制约了辣椒产业的发展。

4.辣椒生产和市场的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云南省辣椒的科研推广工作一直只重视高产、抗病的品种,辣椒加工专用品种的研究和生产刚刚起步,辣椒的专业化生产进展缓慢,加工原料生产形不成规模,过度分散的小农经营无法生产质量稳定的辣椒原料。造成品种选育同加工需求相脱节;辣椒加工业的发展缺少专用的优质原料,形成了品种与目前市场脱节,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的局面,严重阻碍辣椒产业进一步发展。

5.辣椒产业化程度低

所谓辣椒产业化,它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密切衔接、紧密配合的综合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指一个辣椒加工业或单纯的辣椒种植业。它主要包含:新品种选育(包括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良种繁育和生产体系,优质原料生产体系(包括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科学施肥、科学浇水、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及贮藏—加工—市场销售等,是一个庞大、严密、多学科协同配合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目前许多地区在发展辣椒产业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可以说是从原料生产到销售都尚未形成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由于科学技术普及到位程度等因素制约,各地的种植方式都比较传统落后,辣椒产量变化大, 稳产没有保障。在辣椒原料生产上还没有严格的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以及无公害生产技术执行标准来指导生产,致使当地辣椒发展的目的还不明确,盲目性较大。

三、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把辣椒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的新兴大产业

首先,辣椒在云南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面积大、分布广,具有做大产业的基础;其次,云南拥有丰富的、独特的辣椒资源,如丘北辣椒、小米辣、大米辣、皱皮辣、涮辣、铁角辣等;第三,辣椒产业链长,加工产品种类多,加工增值效益明显;第四,市场前景好,无论国内或国外,市场对辣椒产品的需求都非常大,有些产品目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做大云南辣椒产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从产业政策上把辣椒作为重要的主要经济作物,从育种、技术储备、种子生产、加工原料生产、加工企业、营销全过程进行产业设计与支持。同时政府还应加强辣椒生产、加工等方面的信息网络的建设,为种植农户及加工企业服务。从培植新产业的角度,政府、企业和社会都应共同加大对辣椒产业的投入力度。首先,要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争取国家的扶持,各级政府也应增加投入改善辣椒种植区的交通条件、水利设施、市场网络等外部环境条件建设,强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产业的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次,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工作,鼓励和吸引社会的企业、公司及资金投入参与产业开发,在已形成加工能力的基础上,要努力提高辣椒加工制品的质量,坚持以质量兴业,名牌兴企之路;引导现有加工企业改造和升级原有的设备及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适销对路的产品,如发展辣椒素、辣椒红色素等深加工产品。第三,组织广大农民投入人力、物力参与开发,最终形成国家扶持和引导,企业、公司、农民为投入主体和开发主体的产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3.重视科研推广,提高生产水平

一是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以传统育种方法为主,分子标记辅助、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手段为辅,在继续以优质高产为育种目标前提下,重点解决抗旱、耐病毒病、病疫等问题,同时,利用云南丰富的品种资源,研究开发培育专用品种,如集中收获、高色素、高辣素等专用品种;二是加强连作障碍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土壤结构,不同的气候条件,对辣椒病菌与土壤结构、土壤通气性、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分泌物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同时推广深耕土地,轮作倒茬、使用微肥、重施有机肥、麦辣玉梯阶套种等技术措施,减轻连作障碍;三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采用建立示范样板,促进增产增收;四是引进国外智力,重点引进发达国家有关辣椒的标准化生产、加工产品标准、化工产品加工、产品和卫生检测等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促进辣椒产业与国际发展同步;五是实现辣椒的标准化生产,以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两组织标准化为依据,结合国际动植物卫生检疫(SPS)、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原则,制定出辣椒干(酱、粉)生产的产品标准及其质量和健康标准,并付诸实施,加强管理;六是规范良种繁育程序,加大优质辣椒品种的生产,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健全良种质量控制体系和监测机构,按生产企业的要求,科研部门负责良种的繁育和生产,技术方案的制定,提高种子质量。

4.合理布局,加大辣椒商品基地建设

辣椒商品基地是辣椒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抓好商品椒基地建设,要把基地建设与企业培育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参加商品椒基地建设,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户联合发展稳固的辣椒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引导商品椒基地向最适宜区集中,由兼业向专业化转变,发展一批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乡、专业县,实行集中连片开发,逐步建成规模适度的集约化、专业化商品椒生产基地。

5.适应市场需要,积极发展专用型辣椒生产

当前,云南省生产辣椒不注意用途,种植与加工脱节,专用化和产业化开发程度较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云南省辣椒生产的形势,在作物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专用型辣椒生产。专用型辣椒生产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开发为动力,重点应抓好以下三点:

(1)品种专用化 在辣椒的育种目标上要转向专用型育种,为生产上提供优质专用品种,解决当前生产上专用品种少的问题;种植上要改变过去不分品种不讲究用途的做法,立足于专用化生产,不断扩大色素椒、辣素椒和出口型专用品种的面积。

(2)种植区域化 辣椒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才能便于集中技术指导与服务,就近收购与加工,适应产业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要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合理规划各种

专用辣椒种植区域。

(3)技术标准化 辣椒市场对商品椒的外观和内在品质都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在选定品种后应加强栽培技术推广,制定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提高辣椒的产量、质量和商品率。

6.大力开拓辣椒市场

建设和拓展辣椒市场是辣椒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客观需要。首先,要抓好辣椒市场体系建设,必须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放开政策,通过引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吸引企业、个人和外资等参与农产品市场建设,在交通便捷的地区建设2-3家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努力形成以大型辣椒批发市场为核心,以中小型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产销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零售市场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市场体系。其次,创造条件引导龙头企业积极“走出去”,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建立省外、国外营销网络,开拓各类辣椒市场。另外,建议大力扶持发展农村辣椒流通合作组织,大力支持农民个体或合伙创办辣椒营销公司,逐渐形成以企业、集体、个体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搞好服务的流通格局。

7.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辣椒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程。因此,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契机,以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依托政府职能部门,大力发展辣椒市场化服务组织,逐步建立起网络完善、功能互补的辣椒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辣椒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加强辣椒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自我服务。该合作组织(协会)应该是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自我服务组织,具有适应性强、带动面广等特点,在衔接农产与市场、联结企业与农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另外,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经济技术职能部门的作用,为辣椒产业化经营搞好信息、指导服务,建立信息网络,既为指导辣椒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又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市场、价格、技术信息,引导企业和农产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改变过去市场信息不灵、行情不清、盲目生产的状况,帮助农民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发展辣椒订单生产、合同生产,克服以往辣椒生产中的盲目性和分散性。注重营销人员培养,造就一支懂得现代营销知识,掌握内外贸易运行规则和管理手段,勇于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人才队伍。培育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顺应市场发

展的需要,实现产业化。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制订协会章程,树立诚信意识,加强对行业的监管、指导和约束,进行行业自律,严肃查处恶意竞争和欺诈客商、掺杂使假者,改善销售环境。建立信息咨询系统,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发挥好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我省辣椒加工销售的促进作用。

8.加强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6

马铃薯适应性很强,而且产量高、热量低、营养成分丰富,因此受到很多国家的青睐,甚至被当作主粮食用。但是在我国,直到去年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才被提出。

2015年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北京举办了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且环境承载力越绷越紧,急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掘粮食生产能力新潜力。而马铃薯作为继小麦、玉米、水稻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马铃薯产业现状

1、种植面积和单产连年增加,但单产仍小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马铃薯种植范围非常广,但产量比较集中。内蒙古、湖北、云南、陕西、山西、福建6省就占了总产量的60%。

200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472.5万hm2,到2013年增加到561.7万hm2,年均增速为1.43%,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我国马铃薯单产以1.5%的年均增长幅度提高到了17t/hm2,但是,与19t/hm2的世界平均单产相比,仍有一段差距。而且我国不同省份的马铃薯单产差异较大。2013年,广东、黑龙江、江西的平均单产在25t/hm2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内蒙古、宁夏、山西、贵州4省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根据马铃薯农业开发的意见来看,到2020年,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单产分别还有18%、15%的发展空间,而且马铃薯增加的种植面积主要是利用冬闲田,因此不会对其他三大主粮有影响。

2、消费结构极不均衡,加工业水平落后 我国对马铃薯的利用主要包括鲜食、饲用、留种和加工。但是各用途分布极不均衡,仅鲜食就占到总量的60-70%,饲用占13%左右,而最能创造经济效益的加工仅占10%。以2013年为例,有超过5500万吨马铃薯用作鲜食,而用作加工的低于1000万吨。

90年代以来,我国马铃薯加工业才开始发展,21世纪以来初具模型,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而且适合加工的专用品种产量低、种类少、种植区域分散,对形成现代化大生产有极大的限制。

3、成本增加,种植意愿降低

先给大家计算下种植一亩马铃薯的成本:种子400元+化肥300元+农药200元+人工工资200元+机械使用费100元+土地流转、水费等600元=1800元。

近几年马铃薯行情不好,价格不稳定,除去成本种植户亩纯收入最多1000元左右。而且对于散户,投入不足,质量相对较差,价格就更低了。因此农户种植意愿很低。再加上某些干旱地区,玉米的收益比马铃薯高,而且费工少、价格高、稳定,亩纯收入轻松超过1000元,农民更愿意种玉米。

二、已有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

1、机种机收增产模式:将专业合作社与种植大户联合起来,因地选种优质马铃薯品种,合理配置耕作、播种、收获等机械,实行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种分级分片种植,按照统一整地播种、统一供应种薯、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的路线管理。

2、研发技术+产品加工+农业培训+龙头企业+品牌建设:农民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是整个马铃薯产业链的基础。因此首先要加强农民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科学的种植方法;其次引进国内外优质适宜品种,吸纳精英人才,打造专业化、标准化的种源基地;再次依托当地龙头企业,研发马铃薯加工新方向,延长马铃薯的产业链,实现生产、初加工、深加工、精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最后,通过品牌建设将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

3、协会+基地+农户+批发市场:成立马铃薯专业协会,吸纳农户会员,由协会出面接受订单、发展项目,然后按项目、订单生产,同时建立马铃薯批发市场和交易市场,保障农户收益。

三、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

2015年1月,我国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随后,相关的扶持政策推出,如2015年7月初在四川、贵州、内蒙、甘肃等省(区)召开试点,同时提高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2016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马铃薯主粮化又被重点提出。因此,马铃薯产业高速发展是大势所趋。

1、良种选育工程化:在各大马铃薯主产区建立专门的良种选育机构,选育出适宜当地种植、高产、畅销的品种;建立品种研发中心,采用前端技术如转基因工程、染色体育种,研发出更优质、抗病的品种。

2、种薯分类化:种薯按照食用、饲用、加工等类型分类,保证生产的马铃薯加工用量,而且不同种类的种薯采用不同的质量衡量标准,同时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实时监测种薯质量。

3、丰产栽培专业化:将种薯研发部门、技术人员、农户定期召集起来,互相交流、总结,随时改善种植方法,实时更进种植技术,最大程度上提高产量,进而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

4、加工环节多样化、新颖化:借鉴国际上的加工技术,提高加工产品用量包括快餐食品、方便食品、制罐、冷冻薯。同时,成立专业的加工工程体系,以品种创新为核心,挖掘马铃薯加工业在其他领域如医药、美容方面的潜力。

岷县当归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7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自然资源, 境内有中药材、草畜、农副产品、水电、矿产、旅游六大资源, 其中以中药材资源最为丰富, 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贝母等名贵中药材238种, 素有“千年药乡”之称, 是全国有名的当归主产区。岷县当归又称“岷归”, 早在1700多年前就是极为珍贵的贡品, 因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最佳、产量第一而闻名于世, 被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1964年, 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农展会甘肃馆内为“岷归”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并把岷县誉为“药材之乡”。1989年岷县当归获世界博览会金奖;2001年岷县被中国农学会、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当归之乡”称号。

“岷归”药用价值极高, 除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通便、破瘀生新外, 还有镇静大脑、护肤、减少色素沉积、抗辐射和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对冠心病、脉管炎、脑血管病及白细胞减少有显著疗效, 对肿瘤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据兰州大学专家测定, “岷归”有挥发性和水溶性物质105种, 其中挥发性油37种, 以多糖为主的水溶性物质18种, 氨基酸19种 (其中8种为人体不能合成) , 微量元素15种等。另据测定, “岷归”挥发性油中所含藁本内酯较全国其他产地当归、欧洲当归含量高出10%和20.7%, 较日本当归含量高出21倍;其所含羟基脯胺酸、鸟胺酸、天冬氨酸是全国其他地产当归所没有的, 胱氨酸、组氨酸、γ-氨基丁酸是日本当归所没有的。

一、岷县当归产业现状

近年来, 岷县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大力发展当归产业,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㈠围绕基地建设, 加快“量”的扩张目前岷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67万公顷, 产量5.2万吨, 其中当归面积0.67万公顷, 产量1.9万吨。据统计, 全县中药材总面积已经占到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5.5%, 全省的12%, 全市的22.7%, 中药材总产量占到全省的14.4%, 全市的35%。其中当归总面积占全国的25%, 全省的40%, 全市的60%, 已经成为全国、全省、全市的当归种植大县。

㈡围绕初级加工, 狠抓饮片生产目前岷县共有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大户371家, 年加工各类中药材饮片2万多吨, 占中药材总产量的40%, 其中当归饮片加工量占到总产量的60%。据有关资料推算, 全球2006年约需当归总量2.2万吨, 岷县当归饮片总产量占到全球总需求量的54%, 已经成为全国、全省、全市当归饮片生产大县。

㈢围绕提高科技含量, 狠抓标准化生产在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以后, 岷县及时调整当归产业发展思路, 狠抓标准化生产, 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院校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科研攻关, 在优质新品种 (系) 选育、规范化种植、有效成分提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 制定了当归质量安全标准、当归生产技术标准、当归产地环境标准及当归标准操作规程。2002年岷县当归获原产地标记认证;2003年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2004年取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岷县当归”证明商标;2005年通过了国家药监局当归GAP基地认证, 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中药制剂生产线通过GMP认证, 可生产当归浓缩丸、六味地黄丸、丹参冲剂、止咳冲剂等准字号国药21个品牌, 生产的浓缩当归丸已收载国家标准。岷县顺兴和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已通过GMP认证。同时, 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 正在开展当归专用肥试验研究, 并开展了当归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 研究步伐正在加快, 当归标准化生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㈣围绕精深加工, 培育产业龙头据统计, 全县已办理登记注册的中药材加工企业117户, 其中年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企业有3户, 200吨~1000吨之间的企业有6户, 100吨~200吨之间的企业有20户, 50吨~100吨之间的有88户。这些企业有固定从业人员5400多人, 年加工能力在2万吨以上, 实现产值8390万元, 销售收入6200万元, 上缴税金219万元。岷海制药、岷当公司等精深加工企业已成规模, 康达公司、草春堂等企业正在加紧建设, 岷归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

㈤围绕销售流通, 规范完善市场近年来岷县实施了中国当归城建设项目和梅川中药材市场扩建项目, 2006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当归节”, 市场的功能正在发挥。另外, 还新建了西江、闾井等农贸市场, 目前全县以当归交易为主的各类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达到28处。同时, 县上还积极扶持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骨干营销企业10多户, 加工贩运大户2100多户, 运销人员3万多人。据统计, 全县年出口“岷归”2200多吨, 占全国当归出口量的90%以上, 在国内销售市场也占据50%以上的份额。目前全县有以当归为主的5个品种16个系列的中药材产品远销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创汇近千万元。

㈥围绕健全服务体系, 加强协会建设为确保当归产业的健康发展, 县上积极扶持农民, 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健全服务体系。通过采取强化宣传促协会、实施项目保协会、创建基地办协会、龙头企业带协会、政府引导建协会等措施, 使全县成立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协会33个。特别是当归博物馆、当归产业协会和中国当归网站的正式建成运营, 为岷县逐步建立起当归科技服务体系, 攻克种植和加工领域的技术难关, 提高当归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 促进当归产业组织化、标准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同时, 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调、中介牵头、农户参与的形式, 积极构建企业和生产农户利益共同体, 狠抓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订单落实, 有效地解决了药农的后顾之忧和企业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

㈦围绕提高效益, 打造优势品牌为提高岷县当归的市场竞争力, 借助“千年药乡”和“岷归”两大金字招牌及其系列产品的地理标记注册保护, 打造了一批区位优势明显的品牌, 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据统计, 全县中药材年纯收入达到5亿多元, 人均达到950多元, 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全县从当归等中药材加工生产领域获得的税收达700多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0%左右。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和全县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

纵观岷县当归产业发展历史, 基本经历了种植、粗加工、标准化生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本完成了“怎样种”的课题。形成了洮河以西川坝地当归种植为主的优势产业片带等大宗种植的格局, 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和集约化。同时, 突破了当归麻口病防治、地膜栽培、熟地育苗、工厂化育苗和优质丰产栽培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第二个阶段基本实现了当归的初级加工转化。全县培育了137个以当归为主的粗加工专业村社, 加工农户达到2万多户, 年加工能力3.8万吨。第三阶段在“岷归”GAP认证、加工企业GMP认证、营销企业GSP认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使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实现了新的跨跃。

目前当归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但是还存在种植不够规范、加工水平比较低、市场不尽完善、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缺乏、协会作用发挥不够等困难和问题, 还需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促进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的对策

为依托“岷归”品牌, 真正将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县上提出了“把岷县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和生产营销基地”的目标定位。按照中药材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增加效益为中心,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保证品质, 严格标准, 着力打造优势品牌, 以促进当归等中药材精深加工业为突破口,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岷县特色的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路子。

㈠以建立国家级药源基地为目标, 加快当归规模化发展步伐一是加快当归标准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洮河沿岸的市场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 加快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力度, 力争把县城以西洮河沿线川坝地建成优质“岷归”栽培核心区, 辐射带动周边当归适宜种植区进行标准化生产。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 农民为主导, 采取订单种植、反租倒包等形式, 在西寨、十里、梅川、岷阳、清水等乡镇大力实施当归GAP种植, 加快“岷归”标准化生产步伐, 大力实施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多元化、规范化种植, 确保当归品质。二是加快当归种苗基地建设步伐。在麻子川、秦许、寺沟等乡镇加快当归种苗基地建设, 提供优良当归种子、种苗, 并建立岷归1号、岷归2号种质资源圃, 保护当归种质资源, 真正把岷县建设成能够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 以“岷归”为主的中药材优质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和优质原料生产基地, 使当归产业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

㈡提高组织化程度, 加快当归规范化进程一是转变耕作方式。以新农药、新技术、新品种、地膜栽培等无公害栽培为突破口, 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 进行合理的轮作倒茬, 确保药源基地的大气、土壤、水质等条件符合国家中药材生产环境要求, 为当归标准化生产奠定物质基础。二是严把当归质量关。加快制定当归质量等级标准、病虫害检测标准, 改变传统的加工工艺和种苗贮藏、筛选方法, 从源头上保证当归的质量。三是加强当归生产经营管理。由当归产业协会牵头, 把县内当归种植、加工、营销大户以及中介组织、精深加工企业联合起来, 统一条码、质量、标准、包装、商标, 统一品牌, 规范管理, 规模经营。四是加快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饮片GMP改造进程。以顺兴和GMP认证为契机, 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 积极推动县内其他中药材重点加工企业尽快通过GMP认证, 占领销售市场, 引领岷县当归饮片发展方向。

㈢以标准化生产为目标,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一是加强检疫检验关。以检疫、检验为突破口, 建立当归检验检疫中心, 加强当归质量品质的检验, 切实解决以次充好、假药、农药重金属含量超标、病虫害、色泽、亮度等影响质量的问题。二是规范完善当归饮片生产企业。以当归饮片加工企业为突破口和切入点, 规范当归饮片加工营销, 切实解决当归饮片加工企业与加工户多、规模不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标准不一、质量不稳等突出问题。三是大力扶持发展当归精深加工企业。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 不断拓展开发的领域, 提高开发的层次, 使当归加工由以饮片为主逐步向以有效成分提取、中间体开发、中成制药以及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拓展, 特别要在市场终端产品开发方面做文章, 不断提高当归企业的知名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的附加值。四是抓好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鼓励县内加工企业建立当归GAP原料基地, 并积极与国内大中型制药企业加强合作, 在岷县建立原料生产基地, 落实订单, 规范质量标准, 提高当归品质。五是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在当归的中间体提取、系列产品开发上积极探索, 新建并发展一批能够强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

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8

关键词 特色热带果树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分类号 S66

中国热区果树资源丰富,除了芒果、菠萝、番木瓜、香蕉、荔枝、龙眼等大宗热带果树以外,还有黄皮、柠檬、菠萝蜜、番石榴、毛叶枣、火龙果、红毛丹、莲雾、杨桃、番荔枝、油梨、山竹、人心果、面包树、金星果、蛋黄果、神秘果、蛇皮果、尖蜜拉等功能独特、经济效益显著的特色热带果树(简称“特色果树”)。特色果树其果实大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还有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维生素,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已成为当前中国热区果树研究开发的新热点。

近10多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特色果树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色果树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和不断深入,为较全面了解中国特色果树产业发展现状,明确该产业今后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使科研更好地服务三农。笔者对特色水果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为广大特色果树科研、生产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对促进特色果树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产业概况

1.1 生产现状

近年来,黄皮、柠檬、菠萝蜜、番石榴、毛叶枣、火龙果、红毛丹、莲雾等特色果树,其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稳定增加,商品化率持续提升,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已形成一批特色水果产业化生产基地,奠定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据不完全统计,至2013年中国特色果树种植总面积约10万hm2,年总产量达120万t、年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黄皮,原产于中国,国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等省(区),种植面积约3.5万hm2,产量30多万t,产值约30亿元(注:台湾未统计在内,以下同)。其中,广东种植面积较大约1.3万hm2,其次广西约1.0万hm2[1-4]。

柠檬,原产东南亚,在中国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常见品种有尤力克、里斯本和北京柠檬等,主产区有四川省安岳县、云南省德宏州、海南省和重庆市等,全国种植面积约2.5万hm2,鲜果年产量20余万t[5],产值近30亿元。特别是在四川安岳县和云南德宏州扶持了柠檬产业化企业,研发柠檬果胶、柠檬饮料、柠檬油、柠檬干片等加工产品,实现了柠檬的综合开发利用[6-8]。

菠萝蜜,原产印度,中国引种栽培菠萝蜜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9-11]。自2000年以来,菠萝蜜生产发展迅速,目前种植面积约1.2万hm2,年产量约15万t,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其中,海南省约0.8万hm2;广东0.3万hm2,其它省区少量种植[12]。目前主产区已初步具备菠萝蜜果肉加工能力,主要有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春光食品公司、兴科公司(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等企业,产品包括菠萝蜜果干、糖果、薄饼等。但仍未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大部分产品依赖越南、泰国等国进口。

番石榴,原产于热带美洲,中国引种番石榴已有800多年历史,国内热带、亚热带气候地区均有栽培。目前,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地已形成连片种植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约1.5万hm2,年产量约25万t,年产值20多亿元[13-16]。特别是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番石榴种植面积已超0.3万hm2、产值4亿元,是当地支柱产业之一[17];海南省琼海市为本省规模最大、产量最多、影响最广的集约化、品牌化的番石榴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0.15万hm2、年产量4.6万t,素有“特色番石榴之乡”称号,产品不但畅销省内外,甚至还有少量出口[18]。

毛叶枣原产印度、缅甸及中国云南等地,中国台湾1944年从印度和泰国引种,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农业投资商把毛叶枣作为重要的农业投资品种,引进内地种植,目前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等地热区都有种植,种植面积约1.33万hm2,年产量10多万t,产值约10亿元[19-21]。

除了以上规模与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特色水果外,莲雾、火龙果和红毛丹等特色水果产业也初具规模。目前,中国内地莲雾栽培面积约0.26万hm2,产量5.6万t,产值超5亿元,其中海南种植面积约0.13万hm2[22-25];火龙果种植面积约0.32万hm2,产量8.5万t,产值3.5亿元,主产区为广西和海南,其中广西种植面积约0.16万hm2[26-29];红毛丹种植面积约0.33万hm2、年产量1万t,产值约1亿元[30-32]。此外,还有少量零星种植、引种试种或品种筛选阶段的特色水果。例如,果实具浓烈异香、风味独特,食后回味无穷,被称为“水果皇帝”的榴莲;果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丰富膳食纤维,味如面包的“木本粮食”面包果[33];果实具有独特变味功能,且颇具神秘性与趣味性的奇特果树神秘果[34];还有,树体和果实结构类似菠萝蜜,但果肉口感、风味更优且方便携带的尖蜜拉[35]等等。近年,特色水果需求量稳定增长,发展前景广阔,应加强国外优异种质资源引进,筛选出适合中国热区栽培的品种,并扩大面积推广种植,满足人们对名、特、优、新、稀热带特色水果需求。

1.2 产后处理与加工

特色水果菠萝蜜、黄皮等在市场上大多在原产地以鲜果的形式消费为主,保质期短,销售价格随产区及季节波动较大。随着近年特色水果产业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水果上市时间相对集中,产后处理与加工科技研究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初步进展,水果产业企业逐渐由简单的包装加工,逐步转向鲜果制品及饮料加工,形成以终端市场为带动的消费趋势。目前市场上已有部分特色水果的加工产品,如菠萝蜜脆片、果脯、果干等,番石榴果汁,柠檬果胶、柠檬香精油等,但是加工的能力和规模很有限,工艺技术比较落后,产品质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7,12,16]。业内有必要加大该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大政府政策上支持从事热带水果加工的企业,在优势区域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研究开发新的加工形式和新的精深加工产品,缓解一些地方出现的产销矛盾,提高特色水果的附加值,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nlc202309020407

1.3 贸易现状

中国是温带水果的出口国,是特色热带水果的主要进口国,其中榴莲、火龙果、山竹等进口量较大,红毛丹、莲雾、番石榴、杨桃、油梨、菠萝蜜等也有少量进口,其中进口来源主要是东盟国家,少量的番石榴、杨桃等水果来源于中国台湾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特色果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安全性等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逐步增加。2010年,中国从东盟国家进口榴莲17.2万t,火龙果21.8万t,山竹9.1万t,此外还有番石榴、油梨等进口量接近1万t[36];2012年,海关数据统计显示,中国进口榴莲28.7万t,火龙果46.9万t,山竹10.1万t[37]。榴莲、火龙果等特色水果进口量增加明显,市场呈现出购销两旺的态势。目前,中国特色水果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与东盟等主产国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面对出口贸易壁垒的增加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特色水果产业必须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建立并形成品牌、提高贮运保鲜技术、发展热带水果深加工以及产业化经营来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8]。

2 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近年来特色果树产业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略有增加,并形成一些特色水果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由于中国特色果树研究起步晚,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少,技术储备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特色果树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1 对特色水果认识不足

除黄皮原产中国外,其它大多数热带特色果树均为世界热带国家引进物种,一直以来,中国特色水果主要种植在热带、南亚热带的特定区域,大多交通不便,采后处理与保鲜技术不高,且特色水果一般不耐贮运,存在就地生产和销售的原因,其它地方的人们并未了解其功能和用途。还有一些典型的特色果树如面包树、蛋黄果、金星果、蛇皮果等,其它地区难于生存,市场上流通比较少。因此,特色水果未被百姓普遍认知。

此外有些特色水果具有特殊的香气、风味,如榴莲、菠萝蜜、尖蜜拉的浓香及特有味道,油梨带有青草味的特殊味道,不含或少量糖分。部分消费者还未习惯其味道,加上社会对其营养价值、功能缺乏宣传,消费者对它了解甚少。由于人们对热带特色水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及政府部门重视不够,研究、推广工作困难, 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很少,以致生产发展缓慢,如油梨、面包树、金星果、蛋黄果、蛇皮果、尖蜜拉等目前仍无规模化种植园,国内尚无商品化栽培。

2.2 产业发展配套技术缺乏

长期以来,中国现有农业科技投入资助主要面向大宗热带果树,对特色果树关注少,因而相关的农业科研机构也没有建立起稳定的特色果树研究人才队伍,技术储备严重不足。

首先,种质资源匮乏,优良品种单一。在特色水果中,黄皮虽原产中国,但生产中仍存在是品种优良性差、对品种缺乏系统研究、品种良莠不齐[3]。其他外来引进果树,资源储备更不足、遗传多样性低,品种多为从国外或中国台湾直接引进且退化严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相对较少,未建立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等。

其次,生产管理粗放,果实商品性差。中国特色水果生产多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目前,虽然黄皮、菠萝蜜、番石榴等特色水果出现部分集中成片栽培,但仍存在管理粗放、技术不配套、产量不稳定、主要病虫害生态型防控技术落后等现状,品质及商品性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2,12,18]。同时由于缺乏能正确指导种植户科学栽培的技术人员,生产技术服务的供给能力与种植户的需求差距较大,种植户接受技术培训远远不够,生产相对滞后于科研。

此外,采后加工滞后,品牌产品缺少。番石榴、菠萝蜜和莲雾等特色水果采摘极易碰伤,不耐贮运,简易采后处理与包装方式尚可满足就地销售的市场模式,并不能满足现在的南果北运。特别是中国特色水果精深加工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停留在实验室水平,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生产不集中,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且从事特色水果加工的企业较少,加工滞后于种植,虽然有一些果汁、浓缩果汁、果脯、罐头等加工厂,但大多规模不大,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销路不畅,市场上除柠檬果胶、柠檬香精油,菠萝蜜脆片、果干等,番石榴果汁等,难于见到其他产品[7,12,16]。

2.3 产业政策和推广应用体系不配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人们对名、特、优、稀热带水果的需求日益增长,为独具特色热带水果生产提供了较强的市场动力。但是国家发展热带水果产业配套政策少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由于投入有限,特别是在种苗繁育基地以及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包装材料,建设保鲜冷库等方面投资较少,这些项目的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应由政府统筹安排。

近年来,各级政府支持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创建了一些菠萝蜜、黄皮、柠檬等特色水果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这些农业合作组织初步与一些销售、加工企业建立供销关系,在销售信息行情方面较主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户的利益。但是大多数合作组织基础条件差,整体实力有限,辐射面小,服务领域窄。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实现产销有效对接。特色水果产供销一体化、农工贸一体化等体系还不完善,制约产业健康发展。

2.4 果品市场价格波动大

果品结构不合理。近年来中国特色水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略有增加,但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果品上市集中。集中采摘上市滞销积压现象在菠萝蜜、黄皮、杨桃、番石榴等产区屡有发生,导致水果市场季节性过剩,果品销售价格下跌,加上保鲜、加工容量有限,增产不增收,影响种植积极性。此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影响乏力,导致果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以海南菠萝蜜果园采收价为例,价格在1.6~10元/kg,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特色水果产品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加大,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尤为明显,东盟是世界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地,具备优越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加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生产成本,与中国热带水果种植区域相比具备较强的优势[38]。从东盟国家进口火龙果、菠萝蜜和番石榴等热带水果将越来越普遍,其价格的下降,将直接带动国内热带水果价格的降低,种植户的收益将首当其冲。一些小农经营、粗放的管理、传统的采后处理、低端的营销模式面临改造和升级。

nlc202309020407

3 产业发展对策

3.1 充分利用热带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布局,重点发展

南亚热区、热带地区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多种特色水果。从总体上看,热区资源开发利用还未充分,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规模发展潜力大。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应立足地区资源优势,从市场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培育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水果村、镇、县,形成“一村一品”、“水果之乡”等,创建特色水果产业示范基地,促进热带水果向最佳适宜区和适宜区集中,培育优势产区,形成完整农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提高农民收入,满足人们对特色水果多样化的需求。

3.2 组建研究队伍,开展选育种和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研发

针对中国对特色水果产业科技投入不足,相关的农业科研机构未建立起稳定的研究人才队伍,技术储备不足。国家农业有关部们应成立专门机构,重视特色水果科研创新团队扶持,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加大特色水果产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此基础上,加快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形成以产业技术体系为基本骨架的创新体系。并进一步加强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扶持,推动特色水果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针对种质资源缺乏,品种单一,生产管理粗放,果实商品性差等问题。有关研究单位应加大其研究力度,加强种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收集、引进保存与鉴定评价工作,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建立新品种标准化繁育基地,加速新品种更新换代,逐步实现生产的良种化;此外,广泛开展养分综合管理、高效栽培、病虫害安全高效防控等研究、应用与示范,引导农户科学种植,以市场为导向,使特色水果生产规模稳步发展;同时建立适用于各种特色水果的栽培技术行业标准等,指导生产,实现栽培的标准化、规范化等,这不仅有利于完善健全我国特色水果产业质量标准体系,更好地指导农民生产,还有利于提升特色水果生产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3.3 建立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水果产量和品质

经营方式转变:各级政府应支持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引导种植户逐步联合起来,发展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特色水果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农业部门要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协调农业合作组织与销售、加工企业建立供销关系,构建政府扶持、部门联动、合作社组织、企业和种植户积极参与的多元化产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流通方式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要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让广大果农根据各项标准,提高特色水果产量和品质,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做好标准化生产的宣传、推广工作,加强广大果农对标准化生产的认识,通过市场标准引导果农标准化生产,推动特色水果标准化生产。此外,要建立水果质量识别标志制度和产地保护制度,创建特色水果品牌,提升我国特色水果标准化生产能力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4 加强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菠萝蜜、黄皮、番石榴等特色水果采后处理与保鲜技术研发,提高果品质量,构建特色果品的贮运技术体系,解决和提高果实保鲜技术后,促进“南果北运”和发展创汇农业。同时,发展特色水果综合加工产业化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特色水果加工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支撑。此外应加强特色果品新产品研发,扩大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如果干、果酱、果汁、果糖以及速溶茶等系列风味食品,充分提高其利用价值。这是我国特色水果产业实现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根本途径。

3.5 发展以特色水果为主题的休闲农业旅游

休闲农业旅游能够拉长水果产业链条,将特色水果生产过程与公众休闲、旅游等环节联系起来,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提供多种延伸服务。打造特色水果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官体验为内容的“五官之旅”。吸引游客前来观赏特色水果,配置专门的讲解员为客人介绍特色水果的引种历史、功能以及有趣的故事,设立专门的水果留影区、采摘区和品尝区,推出加工果汁饮品、水果菜肴或销售果干、果酱、果酒、果酥点心等深加工食品,带动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此外,各市县因地制宜,规划适宜品种,形成“一县一果”或“一乡一果”特色,构成休闲农业与科普农业相结合的经营业态,以趣味性、知识性、观赏性来吸引游客。

参考文献

[1] 刘传和,陈杰忠,李 娟,等. 广东黄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5,21(1):16-17.

[2] 刘友接,张泽煌,林旗华,等. 福建黄皮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热带农业,2012(2):23-25.

[3] 潘建平,袁沛元,林志雄,等. 黄皮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热带农业,2006(2):18.

[4] 潘建平,袁沛元,曾 杨,等. 华南地区黄皮良种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1):103-105.

[5] 郭晓鸣,丁延武,马盼盼. 安岳柠檬产业突破性发展的策略选择[J]. 四川农机,2011(3):10-11.

[6] 朗关富,张晓凤. 云南省德宏州柠檬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 中国热带农业,2011,38(1):27-29.

[7] 刘 岱. 内江柠檬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果业信息,2007,24(9):8-11.

[8] 冯德军. 万州区白羊镇柠檬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J]. 南方农业,2010,5(4):47-48.

[9] 谭乐和,王令霞,朱红英. 菠萝蜜的营养物质成份与利用价值[J]. 广西热作科技,1999,(2):19-20.

[10] 谭乐和,吴 刚,刘爱勤,等. 菠萝蜜高效生产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nlc202309020407

[11] 谭乐和,郑维全,刘爱勤,等. 兴隆地区菠萝蜜种质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06,26 (4):14-19.

[12] 吴 刚,陈海平,桑利伟,等. 中国菠萝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2013,33(2):91-97.

[13] 韩 剑,王祥和,李向宏,等. 海南省番石榴种质资源收集及评价初报[J]. 中国南方果树,2010,39(1):53-54.

[14] 阮贤聪,罗金棠. 中国南亚热带地区番石榴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 中国园艺文摘,2010(9):51-52.

[15] 苏国存. 番石榴主要品种及发展思路[J]. 福建果树,2006(1):45-46.

[16] 于深浩,周灿芳,刘序等. 2011年广东优稀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12-14.

[17] 陈永森,林子超,徐 枫,等. 澄海区番石榴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农家科技,2012,(6):55.

[18] 冷张玲. 倾力兴农在琼海—享有胡椒之乡、番石榴之乡与火龙果之乡美誉的琼海市发展纪实[J]. 中国果菜,2012(7):57-58.

[19] 林 玲,谢江辉,孙光明,等. 高朗1号和新世纪毛叶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和相关代谢酶活性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8(5):619-623.

[20] 詹煌海. 不同品种毛叶枣枝梢生长及开花坐果的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9):2 083-2 087.

[21] 钟利文. 毛叶枣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对策[J]. 中国南方果树,2011,40(4):27-31.

[22] 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 中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3] 邓文明. 林利波. 海南省发展莲雾的优势与前景探讨[J].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11):62-64.

[24] 韩 剑, 罗仕争, 李海明. 海南莲雾的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 2009, 38(5): 40-42.

[25] 黄 邦,贵符柏. 防城港市莲雾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J]. 中国热带农业,2009(3) : 21-22.

[26] 邓仁菊,范建新,蔡永强. 国内外火龙果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现状[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6) : 188-192.

[27] 王 彬,郑 伟,韦 茜,等. 火龙果的保健价值及发展前景[J]. 广西热带农业,2004,92(3):19-21.

[28] 赵志平,杨春霞. 火龙果的开发与发展前景[J]. 中国种业,2006(2):13-14.

[29] 郑文武,刘永华. 中国火龙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J]. 中国热带农业,2008,35(3):17.

[30] 陈 兵,吴 磊,黄升南. 科技先行,探索创新,促进海南红毛丹产业发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9):80-82.

[31] 陈星宇. 南茂农场红毛丹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热带农业工程,2008,32(1):28-29.

[32] 吕小舟. 红毛丹种植业的发展前景[J]. 福建热作科技,2004,29(3):40-41.

[33] 符红梅,谭乐和. 面包果的应用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J]. 中国南方果树,2008,37(4):43-44.

[34] 谭乐和. 神秘果开发利用前景及发展对策[J]. 中国果业信息,2005,22(8):6-8.

[35] 吴 刚,杨逢春,闫 林,等. 尖蜜拉在海南兴隆的引种栽培初报[J]. 中国南方果树,2010,39(5):60-61.

[36] 张 放. 2010年中国干鲜水果进出口统计与分析[J]. 中国果业信息,2011,28(2):23-28.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12年我国水果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OL]. 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tab7841/info416884.htm.2013-01-26.

[38] 周秋瑜. 中国主要热带水果国际竞争力研究[D]. 海口:海南大学,2011.

上一篇:感恩老师的抒情句子下一篇:博白镇一中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工作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