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评估自评报告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 篇1

人 才 培 养 工 作 评 估

自 评 报 告

山东烟台滨海东路508号

二○○九年十月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2 第二部分 评建工作………………………………4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6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7

二、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工作……………………9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职业能力……………………12

四、以特色谋发展,不断加强特色专业建设…………13

五、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15

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6

七、多措并举,促进招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18 第四部分 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 ………………………20

一、存在问题………………………………20

二、整改措施………………………………20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山东省教育厅: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从2006年开始进行评建和整改工作。经过三年不懈努力,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办学目标定位更加准确,办学基本条件明显改善,管理机制日益优化,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按照评估指标体系要求逐项进行了自评,自评结论为“通过”。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莱阳专区中医学校,1972年更名为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现有莱阳和烟台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60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7.6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场所面积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8亿元。拥有针推康复实践教学中心等7个实训中心,医学实验中心和药学实验中心2个中心实验室,中药标本陈列馆和人体生命科学馆2个标本陈列馆,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68.2万元。中药标本陈列馆馆藏中药材标本、浸液标本2700余种,腊叶标本1万余份,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规模较大的中药标本陈列馆之一。人体生命科学馆陈列系统标本、塑化标本、铸型标本、断层标本等1104件(套),其中的“十四经脉电动塑化标本”体现了中医特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色,为学校新创独有。馆藏图书55.8万册(其中电子期刊数据库容量1.4TB,折合图书28.6万册)。校外实习基地123处。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1万M,计算机终端1200余台,有14个网络应用系统,84个多媒体教室。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能满足教学管理及学生学习、生活、成才的需要。

学校实行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共管,以省卫生厅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政管理机构设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部、财务处、监察审计处、教务与科研处、学生工作处、团委、招生就业处、总务处。教学、教辅机构设中医系、中药系、针灸推拿与康复保健系、护理系、公共教学部、西医教学部、图书馆、教育技术中心、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339人,其中专任教师20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78人,占专任教师38.8%;“双师素质”教师106人,占专任教师52.7%;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0人,占专任教师39.8%;校外兼职教师234人,校外兼课教师27人。设中医学、中药、针灸推拿、护理、医药营销、中药制药技术、药学、连锁经营管理(医药方向)、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医学营养和家政服务(康复保健方向)等12个专业。在校生7116人,生源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

五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立足于当地基层医药卫生事业,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办学思路,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高素质技能型中医药人才。学校逐步成 3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为一所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先后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医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第二部分 评建工作

学校根据《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了 “早起步,早建设,早规范”的评建工作思路,早在2006年上半年即成立了评估领导小组,组建了评估办公室。《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件)发布后,学校及时调整评估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评估工作坚持以16号文件精神为主线,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要求,确定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评建办公室具体抓,部门领导分项抓”的评建工作模式,制定迎评实施方案,召开评估动员大会,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强化职业教育理念,分解指标,明确责任,全员动员,务求实效。通过三年评建工作,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管理和服力不断增强,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09年8月烟台新校区正式启用。烟台校区建筑面积约9平方米,现入住学生3000人。建设了护理技能中心、临床技能中心、针推康复实践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学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基础实践教学中心、中药实践教学中心等7个实训中心,建设了2个中心实验室,2个标本陈列馆。烟台校区的建设和启用,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了学校的发展后劲。

师资队伍建设再上台阶。学校有1人被授予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3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山东省师德标兵,1人被授予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被授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称号,1人当选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当选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1人被评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被评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引进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

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高。中药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中药实践教学团队被确定为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校级教学团队15个;建设《中药制剂分析技术》、《中药炮制技术》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针灸推拿技术》、《正常人体结构》等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30门;学校教师主编的《中药鉴定学》、《中医护理学基础》等18部教材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中药鉴定学》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中药炮制学》《经络腧穴学》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中药炮制操作技能》(VCD、DVD录像片)被评为教育部优秀课件。近三年,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厅局级课题27项,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

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围绕办学目标和定位,学校着力加强决策管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理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果断决策,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坚持教代会制度,不断推进校务公开,出台和修订了涉及教学、学生、管理和服务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50余项,学校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工作效率和干部的执行力明显提高,校系两级管理运转顺利,学校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医药农村50项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其成果和经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推广应用;自2005年起承担了全省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的任务,累计培训学员5000余人,为提高我省广大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省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培训保健按摩师、育婴师等2100余人;指导平邑县万亩金银花规范化种植,莱阳市千亩北沙参规范化种植,受到药农欢迎;对崂山、沂山、昆嵛山等地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基本理清了山东省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推动了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荷兰青白中医学院培训中医药学员6届288人,扩大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传播。随着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学校的社会声誉也进一步提高。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16号文件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办学条件,强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化教学管理,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实训中心四个亮点,立足于基层卫生事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巩固特色,规范管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中医药人才,逐步把学校建成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中医药学校,积极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的战略方针,把师资队伍建设置于关系学校兴衰的战略高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要求,学校把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初步建设了一支作风好、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崇高职业道德。学校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在教师中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优良作风;制定了《师德建设规范》,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每年进行师德师风培训,开展师德师风大检查,进行“师德标兵”、“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评选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1人被评为山东省师德标兵。

学校重视强化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以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师德师风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的契合点,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成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15个。

2.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双师素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质”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学校先后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人才工程”建设规划》、《关于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若干意见》、《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具体措施和扶持政策。“双师素质”教师已占专任教师数量的52.7%。学校通过各实习医院、实习企业聘请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的一线技术人才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48.5%。

3.加大培养引进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按照“培养现有、引进急需、聘用知名”的原则,加大人才内培外引力度,师资队伍的整体层次与水平得到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培养现有人才。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学校举办了第一届研究生班,为教师攻读学位课程提供便利条件。2006年以来,专任教师中4人博士研究生毕业,28人取得硕士学位,目前尚有28名教师正脱产或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订了《“123”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2009年评出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3人,第三层次11人,对建设学术梯队,培养学术骨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提供平台。选送了8名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医学院校担任访问学者,已有5名教师完成访问计划结业回校。第一届校级教学名师评出优秀骨干教师3人,第一届教学新星评出青年骨干教师7人,第 8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一届教师说课竞赛有25人获奖。

二是引进急需人才。近3年,学校共引进专任教师51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33人,充实了教师队伍,较好地解决了师资不足以及师资队伍学历、学缘结构存在的矛盾。

三是聘用高层次人才。学校聘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等十几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业建设指导、学术讲座等横向交流与指导活动,开阔了师生眼界,拓宽了教师的学术视野。

二、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工作

学校坚持以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以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培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以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通过学习16号文件,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开展教学质量年等活动,全校上下实现了育人模式的五个转变:由传统的单纯灌注知识模式,向知识与能力并重模式转变,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由传统的单纯专业知识掌握模式,向专业知识掌握与整体素质提高并举模式转变,突出全面发展的思路;由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模式转变,突出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由传统的中医药教育过多强调学科系统性模式,向技能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培养与理论教学兼顾模式转变,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由传统的专业能力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向能医能药、能中能西、能治能防能护的全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突出实用型毕业生培养,从根本上提高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2.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更好地实现各专业培养目标,学校改变了“本科压缩型”的传统专科教育模式,以职业教育理念为统领,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彻底的改革。目前中药专业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改革经验,对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较为完善的改革。该专业经过充分的校企合作,对专业的职业岗位(岗位群)和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一系列真实的工作任务,即行动领域。然后对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实际工作过程,以及完成该工作应具备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序化、重构教学内容,获得了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即学习领域,实现了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重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结合职业岗位的内涵标准,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调整、优化组合。

3.以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学校认真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新路子,寻求更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围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结合各专业的教育教学特点,进一步分解、细化,提出或引进了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典型训练-提炼-一般训练的教学模式、“三化,四结合”教学模式、10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一个主线、两个真实、三位一体、五个合一”教学模式等等。教学模式的改革推动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启动了教学改革项目,目前,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适合职业教育的需要,且颇具专业特色。中药专业课程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比较法、情景激励法、案例分析发、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等;针灸推拿专业课程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模块教学法、反步教学法、体验教学法、仿真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验证教学法、演示说明法、问题法(PBL)等。同时,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虚拟教学环境、建立多媒体实训室与教室、丰富了网络教学资源、搭建了开放式师生互动平台、重视教学扩展资源收集和建设工作。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均能应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按照“适时、适当、适度”原则,优化教学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

4.以精品课程为突破口,推进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对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从2006年开始,全面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出台了10余份文件,做到了五个到位,即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制度保障、政策到位;加强建设、投入到位;专项资金、激励到位;完善监督、考核到位。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引进了2个精品课程制作平台,所有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均免费共享,并实现同步答疑,形成了全员参与创建精品课程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学校教学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职业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求,学校始终重视实践教学,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细化教学管理措施,培养了大批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

1.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学校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实践教学的意义,逐步树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先后3次组织修订了各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纳入了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切合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善实践条件,强化教学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条件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了护理技能中心等7个实训中心,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将省内外123所县级以上医院、医药企业建成校外实习基地。制定了实验室管理规范、实习教学条例、实习生守则、实习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规定、临床带教教师执教规范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初步建立了以实习单位为主、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管理、学校定期巡查的实习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实施“双证书”制度,提高就业能力。学校与驻地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组织岗位职业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让学生通过培训掌握一项实用技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求职择业创造有利条件。岗位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职业培训保健按摩师1400余人、育婴师438人、养老护理员266人、心理咨询师81人;专业技能培训小针刀385人、计算机4176人。2009年护理系454名毕业生参加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428人通过,通过率94.3%。

四、以特色谋发展,不断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是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特色专业是带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学校坚持以中药专业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课程开发,丰富教学资源,密切校企合作,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分析岗位能力,进行课程开发。学校采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吸收中药材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机构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设计出基础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素质教育、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等若干个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不同的专业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二级单元模块,如中药专业在岗位能力提升模块中又设置了中药栽培、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中药营销等二级单元模块(专门化方向),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拟定的未来就业方向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和岗位能力的结合更加密切。

2.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条件。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在加强以“三个合一”为目的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致力于教学资源建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设,建成了多种媒体教材、网络课程和素材库(含题库、课件库和案例库等)、网上教学支撑环境以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在全国率先制作完成了《中药炮制操作技能》(VCD、DVD录像片)和“《中药炮制技术》配套多媒体CAI课件”,获教育部优秀课件奖、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优秀多媒体课件2等奖,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在全国率先制作完成了《中药制药技术》(VCD、DVD录像片)和“《中药制药技术》配套多媒体CAI课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3.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实用人才。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努力实现“三双”、“四跟”,构建“1234”模式。中药专业每门专业课程都贯穿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把各个教学单元分解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等环节,从而真正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问题。推行“双师制”授课制度,即将一门课程拆解成若干单元,有些单元由学校教师讲,有些单元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讲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企业全方位参与了人才培养过程,使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更为优化,真正达到了企业满意、学生接受、老师认可、社会肯定的效果。

中药专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中药专业教师主持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中药专业教师主编的4部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法工作计划项目“高等专科教育中药专业设置标准的研究”,对高职中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成果已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高等院校推广应用,确立了学校校中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药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领先地位。中药实践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中药专业被评为省特色专业。中药专业在学校专业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了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

五、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注重以职业教育理念统领教学工作全局,把握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通过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建设优良学风等措施,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管理任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系两级教学管理组织健全,成立了“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教学督评中心”。各系部配备专职教学秘书,设置完备的专业教学教研室。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处于学校各项工作中心地位的理念,按照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理清思路,更新观念,规范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学校按照规范化管理、流程化管理、不断深化管理的思路,制定或修订了《教学管理工作条例》、《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等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80余项,设计了教学工作流程图8个,制定教学环节质量标准11个,使教学管理有标准可依,有规则可循。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扎实实施教学计划管理,根据医疗卫生及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制定并有效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视课堂教学,制定了《课堂教学规范》,推行《课堂教学日记》制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度,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制定了《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实习教学条例》等制度,突出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指导任课教师贯彻“理实一体化”“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倡导教学中师生互动,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融合的目标。

3.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教学质量。学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规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文件,制定了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了全校上下纵横交错的网络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实施教学质量检查考核、教学工作督导制度、学校领导听课、动态评教、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端正学生的学习风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大学生刻苦学习、善于学习、自主学习,提出“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实践、主动实践、自我模拟实践”的新思路,引导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严格考风考纪,规范命题环节,严格监考环节,强化阅卷环节,实行阅卷抽查制度;良好的考风有力地推动了学风建设,目前,知学、乐学、善学已在学生中蔚然成风。

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16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把素质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合力机制。

1.坚持育人为本,注重德育教育。学校在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双文明”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热爱本职专业,明确学习目的,激发成才欲望。提高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了学生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近三年有4000多名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发展学生党员123名。

2.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和高职教育发展需要,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学生自我教育的工作机制。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注重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统一。实施校系两级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了辅导员队伍的培训、考核制度,现有专兼职辅导员24人,基本形成了一支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

3.加强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学校以烛光爱心协会、校园音乐协会等22个学生社团为阵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纪念校庆五十周年”文艺演出、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充分发挥高雅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营造了教育、管理、文化活动互相融合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荣获“全省卫生系统文艺调演优秀奖”、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优秀单位”、山东大学生第七届科技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三等奖。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4.加强心理引导,提高心理素质。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每位同学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等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团队训练、心理剧表演等形式,提高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学校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体系等内容的课题研究,提高了心理干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在2009年山东省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上,学校三部作品获奖。

5.重视社会实践,增强服务能力。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把实践教育活动纳入学业要求,坚持社会活动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创新活动模式,突出专业特色。“天使计划”志愿者的感人事迹,被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19名师生、6支团队受到省委宣传部等六部委联合表彰。

七、多措并举,促进招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重视招生就业工作,将招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并列入工作要点。

1.调整生源结构,保证生源质量。为适应高职教育对生源的实际需要,逐步调整生源结构,积极拓展生源市场,注重把好办学进口关。2007年录取1961人,报到率84.2%,第一志愿上线率100%。2008年录取2219人,报到率86.9%,第一志愿上线率100%。2009年录取2656人,报到率88.6%,第一志愿上线率100%。

2.完善工作制度,促进就业工作。学校就业工作实行校系两级管理。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分明、群策群力、层层落实,确保了毕业生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就业工作顺利、成功的开展。学校制定了《就业工作制度汇编》,促进了就业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学校设立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学校预算。

3.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服务质量。学校建立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在全校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支持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氛围。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通过举办招聘模拟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拓展平台,增强同学的实战能力。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采取多种形式帮扶就业。

4.建设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学校重视就业市场的开拓,广泛了解、收集需求信息,建立近300家用人单位信息资料库,每年举办两次大型供需见面会,10余次校内专场招聘会。三年共有近600家用人单位来学校选择毕业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近1.2万个,是毕业生总人数的3倍。2007、2008年正式签约率分别为12.42%、19.19%,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9.76%、90.76%,就业率在山东高职高专中由2006年的96位上升到2008年的79位。截止到今年7月1日,2009届毕业生正式签约率为20.6%,初次就业率达到97.33%,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

5.做好跟踪服务,构建长效机制。学校实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思想状况调查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分析制度,并进行社会和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学校对2007届、2008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回访,76%的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评价很满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意,18%的毕业生对母校的评价是基本满意。81%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工作的帮助很大。

第四部分 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办学与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整改。

一、存在问题

1、高职教育理念需进一步强化。学校办高职教育时间较短,大多数教职工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很深,对高职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认识不深刻,观念上存在因循守旧和惯性思维,高职教育理念不够明晰和巩固。

2、实践教学条件需进一步完善。近几年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不够完善,要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保障“教、学、做”的一致性,实现理实一体化,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存在一定的差距。

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水平专业学术带头人数量少,部分教师临床实践需加强,专业技能课和实践教学课主要由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担任的机制不够完善。

4、课程体系改革深度不够。按行业岗位需求改革课程体系深度不够,“工学结合”紧密度不够,实践性教学环节需进一步强化。

二、整改措施

1、进一步强化高职教育理念。继续深入学习贯彻16号文件精神,20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深化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引导广大教职工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加快实践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更好地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企合作,开发校外实训实习场所,充分利用医院、药企资源为实践教学服务。

3、按照职业教育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兴校”战略,落实“123”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引进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落实“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养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到医院、药企进行临床实践训练,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数量和水平;按照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聘用岗位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力争主干实践技能课程由技能水平高的兼职教师授课,力求达到紧密结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年终评估自评报告 篇2

按照“和谐、优质、高效”的办学理念,全校工作分成三条线:德育政工谋“和谐”,教学教研创“优质”,总务后勤求“高效”,全力打造“阳光校园”。确保“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校园即乐园,达到“美德、益智、促体、兴校”的宏伟蓝图。、一、美德:实行经典诵读,以诵养德,做孝雅之人,成理想之事。首先化整为零,每周一、三、五下午读报课时间,各班在各自教室进行经典诵读;其次化零为整,每周二、四课间操全校师生齐集操场“孝雅文化”诵读展示;再次举行经典诵读比赛,880名学生站在“孝”字,异口同声齐诵中华经典,开全国之首范,造历史之先河。

二、益智: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智力,学校开设了古筝、电子琴、葫芦丝、竹笛、二胡、棋艺

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篇3

——福田中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基本情况

福田中学创办于1969年,2000年按照市、区政府的教育规划,在全市率先成功地实现了初、高中分离办学。2002年12月,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7年11月,成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现有占地面积41521.6平方米,建筑面积39866.84平方米,是一所有教学班55个、学生2658人、教职工220人的全日制高级中学。

学校确立了“以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公民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学校的德育核心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几年来,围绕此德育核心内容,学校致力于德育的内涵式和谐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想开放。形成了“忠、孝、仁、义”等为代表的传统美德主题和以“科学、民主、法制、创新”等为代表的时代精神主题,形成了具有福田中学特色的德育系列化模式。以公民教育的思想来构思我校所有的制度建设和教育教学活动,以“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德育系列来熏陶学生的意识和思想,形成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是我们创建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的基本思路。

办学理念和德育亮点

“以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公民教育”的办学理念,是我校“崇实、求是”校风的体现,也是我校“一切为了祖国”校训的落脚点。

我们长期坚持全体师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为勇于承担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以及家庭的责任,是“福中人”最重要的品格。我们长期坚持全体师生崇实精神的培养,因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福中人”的基本原则。我们长期坚持全体师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为在实事求是理论指导下探索真理、勇于创新,是“福中人”的基本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德育系列化是我校公民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其具体做法是,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分解成多个主题,如仁、义、礼、智、信,民主、科学、法制等,每周集中突破一个主题,逐一对学生进行教育,实现了我校德育的课程化、人文化、民主化和开放性,使学生既具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不乏时代精神,真正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公民。

我们持之以恒的贯彻这种德育理念和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我们的德育活动并有了我们自己的德育亮点,在全市产生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1、我们强调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模式,教师教学民主,学生自主管理,在全市有一定的示范性。2005年由李建国校长亲自担任班主任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实验,重点是转变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三年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成果不仅体现在100%的班级本科升学率上,更体现在学生思想上的解放,理念上的创新,精神家园的构建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李建国校长连续两年在全市的高考总结大会上发言,推广学校的实验班经验。他所推出的德育大讲堂系列讲座在全市范围内引起关注,《中国教师报》整版刊登对李建国校长办学思想和实验班经验的专访,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

2、学校文体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内容丰富,成果突出,在全区有一定示范作用,尤其是体育成绩突出,已经走在了全市各学校的前列,成为我校最大亮点之一。我校体育代表队连续五年获得福田区田径比赛的冠军,连续四年获得深圳市冠军,连续两年获得广东省中学生田径比赛的冠军,在2008年和2009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分别获得女子团体第四名和第六名的佳绩。2009年12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十四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周小雪同学获女子跳远银牌,王建明同学获男子400米第六名。这是我省中学生首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还成立了大大小小34个学生

社团,成为学生激扬青春,张扬个性的舞台,我校“雏鹏电视台”成立了十余年,每周一班会课都会推出15分钟节目,从采访、编辑、摄影、制作全部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曾被评为“深圳市十佳学生社团”。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全市前列,有一定示范作用,教育部周济部长,陈小娅副部长多次到学校考察深圳市心理健康教育并给予高度评价。学校通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发展、预防、主体”心理教育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心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深圳市福田区第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获得深圳市福田区心理健康达标校;专业心理教师徐惠婕被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春晖”家长学校讲师,应邀到华南师大心理学系开设讲座《如何在中学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应邀到温州开设示范活动课《重塑自我》等。由于我校心理教育方面开展得较为突出,曾接受了《人民教育》、《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星时报》、《深圳法制报》、《特区教育》等多家媒体采访,并成为深圳电视台教育频道每年高考前夕就“高三学生的心理状况及调节”热点问题的采访单位之一等等。

主要德育工作和成绩

1、以“民主、开放”为基本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的“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公民教育,民主和开放作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文化特征,也是我们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为了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学校的重大决策都做到民主、公开、透明,保证决策科学,这在我校已形成传统,并进一步制度化。

为了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和选择,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我们创建了校园网,学校的各项工作、活动和成绩喜讯会在这里发布,校园内不文明的行为也会在这里曝光,好的信息资源可以在这里上传,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在这里发表。此外,学校的宣传栏、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也将校园文化渗透到每个角落。

为了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学生自发组织了30多个社团,多数社团有自己的网页,多数社团与相应的校本课程挂钩。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更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才干,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雏鹏电视台被评为深圳市十佳学生社团,红树林文学社获深圳市首届优秀学生社团称号。

为了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我们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班级管理中。李建国校长所带的实验班 “三权分立”的管理机制,探索出一条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新模式。学生会及其下属各组织均在学校团委的指导协调下,由学生自主竞选产生,同时采用“三权分立”的管理机制。

为了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我们也在校园有形环境上大做文章。学校的主体建筑展示出腾飞的气势,别致的理念碑凸显了我校鲜明的公民教育理念,广场内的铭钟增添了几分厚重的传统文化的底蕴,雕塑和壁画渗透着民主、开放的现代气息,花草树木的品种和造型隐喻着我们育人的意象,园林地景的设计又折射出“福中”丰富的内涵。学校建筑、道路和庭院命名征集活动,不仅让师生更加熟识和热爱我们的校园,更是一次民主参与,开放管理的校园文化的体现。

2、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德育内容创新

我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为了统一思想,加深理解,我们组织师生展开讨论:何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何谓“时代精神”?为何要结合?结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仁、义;时代精神——科学、民主、法制、创新;为何要结合——中国人不能数典忘祖,中国人需要走向世界。再进一步细化,那就是:忠者,尽职守,爱家园,报祖国之谓也;孝者,尊师长,敬父母之谓也;仁者,扶弱,济困,友善,博爱之谓也;义者,辨是非,求真理,扬正气之谓也。科学就是不迷信,讲规律,民主就是不专制,讲平等,开放就是不自闭,讲胸怀,创新就是不守旧,讲开拓。这就是我们德育追求的境界。

接着,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落实德育内容。

——主题班会:结合班情,融入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内容,召开主题班会,并将这项教育常规化、系列化,拍成专题录像,形成主题班会音像库。

——心灵早餐:我们利用每周四早操后的五分钟,安排师生就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某一方面内容,或摘抄美文,或自创小段,进行宣讲,给人以心灵的启迪。我们已将这些短文编印成册。

——国旗下讲话: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安排一名学生代表在国旗下演讲,每次演讲均有相应的主题,学校德育处对全年的内容都有一个系列安排,年末结集成册。

——学生会活动:学生会每年4月举行校长杯足球赛,每年11月举行校长杯篮球赛,每年12月举行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每年10月召开学生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学生会成员,直选学生会主席。

——社团活动:我们每年4月前后举行社团展示活动,每年10月前后举行社团招聘活动,并不定期地举行社团联谊或表演活动,不仅扩大社团的规模和影响,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熏陶。

——校园“三节”:我校每年一届的校运会、科技节和艺术节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文化大餐和精神盛宴,在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的同时,也出了一批人才,“超女”周笔畅就是从校园歌手大赛和艺术节上走出来的。

——专项活动:我们在不同特点的时段,安排相应的活动,使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如“3.5”、“3.8”、“5.1”、“5.4”、“7.1”、“9.9”、“10.1”等节日性活动;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专题教育。

3、“个性发展,人文见长”的课程改革初见成效。

学校致力于通过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4年学校开始启动新课程改革,把课程结构的调整作为突破口,开设校本课程。强调在校本课堂中渗透德育模式,教师教学民主,学生自主管理。2008年我校制定了《关于推广实验班经验,深化福田中学课程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二十条”),将实验班的成功经验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到目前为止,我校共开设过150多门校本课程,成立了34个学生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基本形成,他们学得主动、开心,勇敢的交流和展示个性,进行小组交流和探究,自信心逐渐增强,学习成绩稳步提高,身心健康得到保障,为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外活动中,他们激扬青春,张扬个性,自主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会竞选、校园三节、30多个学生社团、校长杯足球赛、篮球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从活动策划到最终实施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完成,从未出现过任何重大失误。我们不少学生会干部在升入大学后,又成为大学学生会的骨干。我校的校本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首届“广东省中学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暨研讨会”上荣获一等奖。

积极高效的德育教育,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近三年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均在96%以上,后进生转化率均在98%以上,违法犯罪率一直为0。近三年评选出各级优秀团员303人、优秀团干142人,优秀团支部是24个。我校学生在体育竞技、美术创作、艺术表演、电脑创新制作、演讲辩论及英语短剧等项目在全市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我校田径队连续三年获得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冠军,并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比赛获优异成绩。2004年我校被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中央教科所等单位联合评为“第二届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集体一等奖”,同时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同年我校被评为“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 2004年我校被评为深圳市绿色学校。2007年1月,学校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评为“优秀实验学校”;2007年我校教工团支部被评为“深圳市青年文明号”;2008年我校团委被评为深圳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2008年11月学校选送11位老师参加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优质光碟课说课比赛,夺得4个特等奖和7个一等奖。专家和评委对我校教师在主题班会、课堂教学中探索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创新精神给予很高评价。2010年6月,我校金丹、李桃生老师在深圳市第二届班主任能力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我校是唯一一个两名选手参赛均获奖的参赛单位。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福田中学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校“公民教育”的办学理念还没有完全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和习惯,还没有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2、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改革实验,在全校推广的力度不够。2008年我校就出台了推广实验班经验,深化课程改革的“二十条”意见,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得到了大部分师生的积极响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时至今日,“二十条”的有些要求还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和落实;个别教师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还不敢放开手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畏首畏尾,顾虑重重;部分学生还缺乏参与管理和主动学习的自主性,主人翁意识不强。

3、德育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多年来,我校在德育内容和方法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出现了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倾向,亟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学习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德育内容和形式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的需要,这是创建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期间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坚信一定会走得更好!

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督导验收评比标准》的要求,我校进行了认真的自评,自评得分309分,已经达到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的标准,特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

督导评估自评报告2 篇4

一、学校基本情况。

洛河中心初中位于镇驻地东北角,占地74.8亩,有办公楼1座,教学楼3座,实验楼1座,建筑面积7125平方米;建有规范标准的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音美活动室、实验室、劳技教室等特种教室22口78间,室内设施一应俱全,顺应了教育发展,满足了教学所需,达到省定标准。附设6条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更成为师生强身健体的好去处。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4人,其中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82人,专科学历的教师4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6%。有市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教学新秀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3人,县级骨干教师23人;取得副高级职称的教师44人,取得中级职称的教师73人,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兴教育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可靠保证。

学校可容纳24个教学班,现有班级22个,在校学生1096名。

二、健全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标准200分 自评190分]

我校领导班子健全,大局意识强,分工明确,责任意识明显,都做到了持证上岗。我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做到了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颁行后,我校首先组织校级领导班子进行了学习,及时吃透文件精神指导教育实践。校长还参加了2011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举办的“规划纲要专题培训”,提高了认识,丰富了思想,认清了教育形势,把握了教育大势,增强了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2011年寒假期间,我校又按照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的安排,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三天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的专题学习,使全校教师的思想统一到规

划纲要地贯彻落实上来,统一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上来,并据此制订了我校新一工作计划和新的发展规划。

针对去年综合督导评估中提出我校“地方课开设不规范,校园管理需细化”和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的问题,我们严格标准,固定课表,开足课时,开齐开全了地方课程;制定了《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和《校园卫生评比细则》及《学生纪律行为自主管理章程》,细化标准,强化责任,校园管理得到了切实加强。对改善办学条件的问题,我们已向镇政府和县教育局递交了申请报告。

三、强化师德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优化师资队伍。[标准160分 自评160分]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在教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实现教育腾飞的关健。近年来,我校严格编制管理,强化学习培训,落实待遇措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和建设水平。

1、我校教师编制152人,实有在岗教师134人,2008年至今补充教师10人,满足了教学所需,适应了发展需要。对教师我们尽可能做到量才适用,专业对口,让其充分发挥所学建功立业。我校教师取得本科学历的82人,专科学历的46人,均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教师学历达标率96%,符合规定要求,无违规聘用代课教师现象。

2、我们建立了《教师三年培训规划(2008-2010)》和培养培训计划,立足岗位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认真落实新教师岗前培训和跟进式培训的有关要求,使其尽快适应教育教学要求并不断提高施教水平。为做好教师的培养培训保证,我校全面落实县教育局有关教师培训经费专项列支的规定,对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供便利条件和可靠保证与经费支持。近三年来,我们投入经费5万余元,派出教师320余人次,参加了市县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素质,促进了队伍建设。校级领导任职前都参加了岗位培训,在职后也都及时参加了提高培训,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开展了行风评议和学生、家长评教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4、我校教师工资均由县里执行统一标准、统一津贴、补贴和社会保障政策,每月20号前均都打到个人工资帐户上,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鼓舞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全面实施新课程,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标准160分 自评160分]

1、我校严格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开齐开全课程,开足了课时,特别是开展好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四个领域的课程开设和教育教学工作。对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课程实施纲要》,我们开设了以信息、劳技和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分年级开设了以《安全》、《传统文化》、《环境》与《人生规划》为主要内容地方课程,自主编写了研究性学习教材《二十四节气》,多方面培养学生素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2、在严格标准,规范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我们还坚持开展好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每年我们都认真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按时向国家数据库上报数据,为增进学生健康,开展针对性训练提供保证。此外,我们还成立了各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多方面才能。

3、常规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坚持“三维教学目标”,坚持以学为主,理论联系实践,超周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构建高效课堂,力避满堂灌,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理念。

4、我校每周一都举行全校性的升国旗仪式,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已有三年之久,学生自己主持、自主演讲、自已确定主题、重点,这种“现身说法”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我校还利用建军节开展传统的国防教育日活动,每年组织避险演练、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体操比赛,在国庆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庆、传统节日,我校还组织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知识讲座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锻炼学生全方位的能力。

5、我校严格落实“办学行为40条”即《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学生每天在校8小时,上午4节课,下午3节课,最后一节课外活动,学生不住校,每天早8:00到校上课即可,符合省定时间要求。学校每天及时调控任课教师作业量,要求学生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体现层次性和可选择性,让学生都能不断发展。双休日和节假日,我校都三令五申,认真贯彻省市县各级有关放假的规定要求,坚决杜绝补课行为,把时间还给学生。我校学生教辅用书除省定《初中生活》和《配套练习册》外,再无其他用书,符合政策要求。

6、为把素质教育理念引向深入,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我们在坚持读书学习的基础上,每学期都制定具体可行的教研计划,坚持集体备课,规划活动内容,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保证教研的实效性。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以写教后记和教育反思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提升;我校也有2项市级实验课题,7项县级实验课题,被结题验收,取得一定成果,推动了素质教育。

7、我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引领家庭教育,指导教育方法,共同作好育人工作。贯彻各项保学控辍措施,严格学籍管理,认真落实困难学生帮扶补助工作,义务教育功固率99.4%。

五、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标准160分 自评130分]

随着新课程地实施和素质教育地推进,我校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使其满足教学所需。我们现在拥有2口微机室80台微机,能够满足最大班额的教学;有教师用机22台,尚不能满足人手一机。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以应用为重点,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教改实践,强化信息技术在其它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习质量,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2009年,我们认真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实验仪器配备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我校图书室现有图书2.9万册,生均图书26本,超过规定标准;近年来每年更新1200余册,亦符合要求。办学条件的改善,推动了素质教育水平地提升。

六、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教务、后勤等职能处室具体抓,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机构。牢固树立了“安全无小事”意识,从大处着想,从小处着手,从细处防范,形成了人人抓安全、时时想安全、事事有安全的学校安全管理良好氛围。6名专职安保人员,更是尽职尽责24小时昼夜值班;我们也安装了8个摄像头实现了覆盖无死角,形成了遍布校园的监控网络,做到了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为有有效多年来,我校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也从未受到过任何损失和伤害。

七、严格财经纪律,加强物资财产管理。[标准200分 自评200分]

1、学校财物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职报账员和固定资产管理员,固定资产和存货价值管理总账与分类明细账清楚,每学期都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学校经费收支遵守财务纪律、帐目清楚,日清月结。财务人员及时准确地编制财务收支预(决)算报表,每学年根据学校实际测算生均教育成本和公用经费,在经费的使用中首先保证教育教学需要,努力做到增效节支。

2、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政策,全面推进公示督导、责任追究、教育收费资金“收支两条线”制度,严禁截留、平调、挪用、挤占学校经费。“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上级下拨的“两免一补”及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专款专用,足额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严格按政策确定享受减免课本费的对象,增强透明度,减免对象花名册在学校公示栏中进行公示。我校建立健全了经费预算制度,做到财务公开、透明,确保了资金合理开支,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建立健全助学制度。学校建立了完整的帮扶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体系,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采取学校减免、社会捐助等形式,对贫困学生进行扶助。

4、关注食堂管理。认真按照食品法规,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和各种预案,强化食堂人员个人责任意识,食堂人员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对食堂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重视卫生保健工作的落实。

七、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我校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和发展的征途上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集中表现在:

1、办学条件相对滞后,硬件建设特别是信息化建设水平亟待提高。

2、教师素质有待提升,继续重视教育科研,培养研究型教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拓教师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论,推动专业成长。

3、教学设施的现代化,办学水平的素质化,决定了学校管理必须人文化、精细化,这也是我们有待提高的地方。

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有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我校的办学水平推向一个新台阶。

洛河初中

上一篇:进入高中的感受下一篇:数学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