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精选5篇)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0页—51页容积和容积单位。我将从:指导思想、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特点、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指导思想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容积和容积单位》属于 “空间和图形”这一领域里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实例,了解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容积和容积单位》,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后面,意图就是让学生运用体积的知识来学习容积的知识。

学情分析:在容积概念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容积和体积容易混淆,甚至认为容积就是体积。在“升和毫升”的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这两个问题:一是机械记忆升和毫升的进率,对升和毫升的体验比较肤浅,认识也模糊;二是认为升和毫升只有在计量容积时才会使用,其实不然。

我的思考: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容积和容积单位,对学生来说理解容积的概念尤为重要,也是下一步学习容积单位和计算方法的基础。而概念作为一类物质所共有的属性,其教学必须来源于实践,并且应该是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并且能被学生理解的东西,而不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采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总结他们的共有属性,帮助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同时为学生多次提供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1升、1毫升的大小,探究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我将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设计成为动态的教学,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与体验容积和容积单位,所以制定以下的目标。

1.理解容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感知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大小,并掌握容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容积单位、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的过程。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理解容积的概念,以及容积与体积的区别感知1升和1毫升的大小。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单位、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感知1升和1毫升的大小。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发思考。

数学的形成来自生活,唯有在生活中一切的理论才有用武之地。所以

1、初步体会容积的概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因此,在容积概念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茶杯、量筒、烧杯、墨水瓶,学校的车库,水窖等等,问同学们看到的这些物品都有什么用途呢?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容积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况,从而形成概念。像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物体的容积。

设计意图:这个细节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举生活中容器的例子,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学生感知容积的含义时给出规范的概念,引导学生从口语上升到数学语言的层面。

2、联系生活,认识容积单位

通过问学生知道容积单位吗?在哪里见过?指出容积的单位是升和毫升。

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自己知道的,体会数学知识到处都有,就在我们身边。

3、出示容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容积概念的练习题目。加深对容积及其单位的理解。

4、感知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这一环节,有两次实验操作,第一次实验操作:借助0.5立方分米的容器,装满水之后倒入两个烧杯,刚好盛下,再量出0.5立方分米的水,再次注满烧杯,两次量的的水体积刚好是1立方分米,四个烧杯的水是一升,所以:1立方分米=1升,烧杯上面有刻度,四个烧杯也是1000毫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毫升。然后学生小组合作得出,1毫升=1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一是给学生提供多种学具,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突破难点,同时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这两种学具的选择,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学生熟悉,它是有形的实物;而水是无形,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实物都能得到1升=1立方分米的关系。

第二次实验,感知1升、1毫升的大小:通过让学生观察1瓶矿泉水,估一估能倒几杯水,验证自己的猜测。将500毫升的水倒入250毫升的量筒估一估能倒几杯,学生小组合作进行验证,体验 1升,1毫升水的多少。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1升、1毫升的大小,构建升和毫升的概念。

5、回归生活,运用知识 出示例5,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方法,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练习巩固。

五、教学设计特点

1.关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上课开始,直接引出本节课内容,通过大量例证,总结共性,得出容积的概念。之后引出容积单位,同学们大量举例,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许多容器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对容器中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子说说生活中物体的容积和举例说物体容积的大小很容易,学生能够信手拈来。

量的实验操作,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让学生操作1升、1毫升水有多少的实验,亲身感知容积单位的大小,以后练习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探讨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关系时,把容积与体积构建起联系。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调动多种感官,优化课堂教学。

六、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如茶杯、量筒、水瓶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他们的容积。1L=1dm 1dm=1000ml 1L=1000ml 1ml=1cm 例5 5 4 2=40(dm)=40(L)教后反思: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篇2

1.知道容积的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与毫升,初步建立升与毫升的容积观念。

3.培养观察、独立思考和应用几何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知道容积的含义,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量(升、毫升)感的培养。

教学预设:

一、建立容积的概念

(一)复习旧知

引领:先说说自己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说一说长方体(立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分析:新授前先复习学生已有的对体积概念的理解与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有助于在新课中更好地理解容积的概念并很好的与之相区分。再者,长方体容器的容积计算方法与它的体积计算方法一致,只是数据区别,所以在这里做一简短的回顾,为突破容积的重难点教学埋下伏笔。】

(二)认识容积

1.出示长方体集装箱图片:

问题:这是一个长方体集装箱,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集装箱为什么就可以用来装货呢?(因为集装箱里面是空的)是啊!它里面包含着一定的空间,有了这个空间它就能容纳物体。(强调并板书:能容纳物体。)

2.出示规格:从外面量长12.2米,宽2.4米,高2.6米;从里面量,长11.8米,宽2.1米,高2.2米。)

结合已有的知识与信息,你还能知道这个集装箱的哪些信息?

生1:可以知道做这样一个集装箱的一共需要的钢板材料,就是求它的表面积,用外面的尺寸数据。

生2:我们还能知道整个集装箱到底有多大,就是求它的体积,也用外面的尺寸数据来计算。(12.2×2.4×2.6=76.128立方米。)

师:既然集装箱是用来装货的,那么它能不能容纳下体积是76.128立方米的货呢?为什么?

生3:肯定不能。集装箱材料存在着一定厚度,里面的空间肯定要比它的体积小些,所以我认为不能容纳下体积是76.128立方米的货。(学生鼓掌)

师:要知道这个集装箱里面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它到底能容纳下多大体积的货,有办法知道吗?(11.8×2.1×2.2=54.516立方米)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集装箱最多能容纳下体积是54.516立方米的货,我们就把54.516立方米叫做这个集装箱的容积。(板书:容积)

【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集装箱,让学生在自我争辩中不仅认识容积的含义,同时也在不经意中区别了体积与容积的意义,是一个很典型很贴切的学习材料。】

3.思维拓展

问题1:以这个长方体集装箱为例,它的体积和容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什么情况下物体的体积和它的容积更接近?

问题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像集装箱、仓库一样能容纳物体,有容积?(学生举例:水桶、油箱、抽屉…)

小结:我们把像水桶、油箱、抽屉、仓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分析:通过教师进一步的设问,以及对具有容积物体的举例,使学生把新认识的容积与原来认识的体积进行了再次深入比较,有助于加深对容积含义的理解,使容积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更加清晰、明朗化。】

二、培养升、毫升的量感

(一)认识容量单位升、毫升

1.引出容量单位

引导学生观察课前准备的装过牛奶等液体的瓶子或包装盒的标签纸。想一想:里面曾经装着多少量的液体?在学生的汇报中因出液体容量的计量单位:升(L)和毫升(ml)。

找一找,记一记:常见的1瓶矿泉水是几毫升?常见的大瓶装雪碧又是多少升?

【分析:引导学生观察装过液体的标签,使学生自主发现计量液体多少常用升和毫升做单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容量单位。并让学生识记常见矿泉水与大瓶装雪碧的容量,有助于在后续学习中估计其他装液体的容量时可以以此为参照标准去估计,比如去估计桶装色拉油的容量会更有方法、更准确。】

(二)建立1升、1毫升的量感

1.建立1升的概念

出示:一瓶容量正好是1升的红酒。

实验1:平时喝水经常用到一次性杯子,那么这里的1升红酒大概能倒满几杯呢?先猜想再实践。(实验后提问:现在请你告诉大家1升水到底有多少?)

实验2:我们已经知道了计量液体的多少总是用升和毫升来做单位,那么升和毫升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出示量杯,上面标着刻度,最高标着200毫升。)得出:1升=1000毫升

【此前学生都知道或者无法描述1升到底有多少,通过学习我们如何去实现使得学生容易描述1升的量呢?为此,我们借助生活中正好装有1升的红酒,倒入平时常见的纸杯,大约4杯,初步建立1升的量感。再把这1升的红酒倒入量杯,测得1升与1毫升之间的关系,借助实验并非简单告知,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理解关系、积累经验。】

2.建立1毫升的概念

学到这里我们相信大家对1升有多少已经有了一定的感觉。那么1毫升到底有多少呢?这是1支10毫升装的双黄连口服液,想象一下,把1毫升提取出来的话,会给人一个怎样的感觉?

请一生上台,用手掌托起“1毫升”的水,用一个词形容?虽然1毫升很少,但如果我们全校近2000学生每人浪费一毫升水,有多少?全中国13亿人口呢?那肯定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水资源紧缺,尤其是目前西南干旱严重,希望大家平时能节约用水。俗话说:点滴虽小节约事大。

【在“1毫升”的教学环节,笔者更侧重让学生感知1毫升量是比较少的,也为续练习“填合适的单位”做好铺垫。1毫升的水对个体来说虽是小事,对大众来说确是大事,以此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3.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知道可以分别用字母“L”和“mL”来表示。生活中,一般物体的容积常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做单位,而计量液体的多少,如牛奶、果汁、油等,常用毫升、升做单位。

4.练笔:

①填上合适的容积单位。(课本P.53第3题)

一瓶墨水约50();一桶色拉油约5();“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约为6()。

②课本P.53第4题。

2.5L=ml600ml=L

3.25L=ml 450ml=L

三、解决问题(不规则物体的容积和体积测定。)

1.测定不规则物体的容积

这个瓶子有容积吗?(有)可是标签纸已经不在了,那么你有办法知道这个瓶子的容积吗?

先灌满水(沙),然后倒入量杯,读出刻度。

2.测定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准备一个能放入西红柿的量杯,倒入( )mL的水;

2)把西红柿轻轻存入水中,此时水面的刻度是 ( )mL。

3)西红柿的体积就是水面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也就是前后水面刻度差( )Ml,即( )cm3。

【通过测定不规则物体的容积与体积,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了知识面。】

四、总结回顾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掌握单位间的进率,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会计算容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

1、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容积。教具准备

① 容积是1升的饮料瓶一个和多个纸杯。

② 一个长方体牛奶盒,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8厘米。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些物体,(大屏幕出示:药瓶、汽油桶、垃圾桶、陶瓷罐、碗)。你们知道,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吗? 师:对了,它们都是用来盛放物品的。在我们的数学知识当中,把这种能容纳别的物品的物体,就叫做容器。

2、出示导纲一 根据导纲学生自学

1、什么叫做容积?容积的单位有哪些?

2、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有什么关系?

3、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4、自主求容积。

二、合作互动

a、大屏幕出示水池图片:问:这是一个水池,要想计算这个水池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生:水池的长、宽、高)怎样计算? 师:因此,有人说:“这个水池的容积和它的体积一样,也是7.5立方分米。”你同意吗?(错,一个物体的容积比它的体积小。当一个物体的壁很薄的时候,可以忽略壁的厚度,认为容积和体积相等。)b、那么,物体的容积和体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相同点:计算方法一样。不同点:体积从外面量,容积从里面量。)c、那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的呢?你可以举例说明。(只有容器才有容积,实心的物体等没有容积。)

4、认识容积单位

a、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 毫升)用字母表示就是L、mL(板书:L、mL)看着黑板说一说,容积单位都有哪些? b、认识1升、1毫升(1)师:1毫升又是多少呢?

出示医用注射器:用注射器抽出1毫升水 师: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滴?

师推动注射器,学生观察,并计数,大约17滴水。(2)师:1升到底有多大呢?

出示1升的量杯:这个量杯的容积就是1升。

它能装多少水呢?(教师把事先用饮料瓶装好的水往量杯里倒,最后,大约倒了两瓶。使学生建立1升大约就是两塑料瓶水这么多)1升 = 1立方分米 1毫升 = 1立方厘米

教师:那么升和这毫升之间的进率应该是多少呢?(课件演示)1L = 1000ml 3.实验

(课件演示)每个人每天要喝1400毫升水,也就是1.4升,让同学们猜出猜看能有几杯水,通过实验告诉学生每天至少要喝多少杯水。4.教师:我们知道了容积和容积单位,也知道了它们与体积单位的关系,现在让我们试一试怎样计算一个容器的容积.

5、一种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dm,宽4dm,高2dm。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请一位同学读题. 教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油箱里面的长、宽、高,我们能不能计算出它的容积?(可以.)

但是,我们能不能直接算出它的容积是多少升?(不能.)那么应该怎样做?(先算出体积,再把算出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容积单位的名数.)

教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后一步一步地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集体订正。出示导纲二

1、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小组讨论合作)教师出示例6的要求: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 教师再出示例6提供的两幅图。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西红柿的体积是第二幅图中水面的哪一部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西红柿的体积=350-200=150ml 答: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150立方厘米。导学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又有什么感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反馈训练 1.填一填。

同桌讨论前两个小题的填法,第三小题全班讨论,填升和毫升可以吗?那要填什么?再次说明“可以用体积单位表示容积”。2.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此单位换算。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算理,请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算法,然后集体订正。3.想一想.

读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指名回答,再次强调计算容积要从容器的里面测量。4.试一试。

让学生同桌之间讨论,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四、开拓视野

观看视频《阿基米德定律》,了解“排水法”这种数学方法的妙用,教师要作相关的指导。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体积以及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容积以及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认识1升=1000毫升,知道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一节课内消化所学的内容,有意识让学生收集饮料瓶、饮料盒,并先看一看上面的信息。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积,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1毫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1毫升有多少。

2、知道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掌握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1升的量杯,一个标有毫升刻度的量筒,一个1毫升的容器,几个墨水瓶,4盒250毫升的牛奶盒,1盒1升的牛奶盒,一个装了1立方分米砂的正方体盒。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3.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呢?

4、导入课题 师:展示一盒1升装的蒙牛牛奶。提问:你会计算这个盒子的体积吗?你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你会计算盒里面牛奶的体积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容积和容积单位。

[设计意图:学习新知前,适当复习有关的知识,对理解容积的意义和建立升、毫升的概念有帮助,同时为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作好铺垫。导入新课阶段就给学生设疑,激发学生学习这课内容的兴趣,暗示了体积与容积两个概念是有联系的。]

二、观察实验——探索新知

1、感受容积意义

谈话:布置你们在生活中观察,有哪些物体能装些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仓库能装化肥、水泥。生:瓶能装水、油。

生:箱子、盒子能装饼、牛奶„„

师:同学们,我们把容纳物体的这些箱子、油桶、仓库等一般称为容器。那么什么叫做物体的容积?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这些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生活中也有称为容量。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事实知识与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请学生课前进行必要的观察、感知容器、容积,在课堂上进一步的引导,感悟,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认识容积的意义。]

2、探索容积单位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呢?

师:想一想,你们举例的容器,能给他们分一分类吗? 生:长方体一类、正方体一类、瓶装的一类(不规则)。

师:哪么一个长方体的仓库里存放着水泥,仓库长10米,宽8米,高6米,能容纳多少水泥? 学生讨论后计算汇报: 10×8×6=486(立方米)

仓库的容积等同于一个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仓库里面量长、宽、高,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仓库的容积也就用体积单位。(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师:计算容积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能再说一说吗? 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师:观察你们带来的瓶、盒,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盒上容积标明是升和毫升作单位,而瓶子的容积标明升和毫升作单位。

师:再看一看,都是装什么形态的物质?可以联想到什么? 生:装得是水、饮料、牛奶等,生:猜想在计量液体体积的时候,就要用到升和毫升。

师:升和毫升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容积单位。要想知到你们的想法对不对或更多的知识,请同学们看教科书P40页的内容,再观察老师桌面上摆的教具,你们会有收获。[设计意图: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带着好奇心、问题去阅读课本,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策略,达到会学的目的。]

师: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让学生互相补充说一说新的认识。师:你们能验证书上的说法吗?

生:我们在量杯和量筒上,能看到刻有升和毫升的刻度,1升=1000毫升。

引导演示:⑴观察量筒刻度,把水倒到1的刻度上,这就是1毫升水;⑵把4盒250毫升的液体倒入1升量杯,这就是1升牛奶。

引导分析推理:1升牛奶正好是4个250毫升,250毫升×4=1000毫升,所以1升正好等于1000毫升。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认识毫升和升,并且从实验中学生能切实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和进率。]

3、验证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 方法类推:

验证1升=1立方分米:展示装了1立方分米砂的正方体盒,把砂倒入1升的容杯,得出1升的容杯容积是1立方分米。从而得出1升=1立方分米。

验证:演示1毫升=1立方厘米

4、生活应用,感悟新知。

师:(课件展示)这瓶墨水大约是多少毫升? 师:重现一盒1升装的蒙牛牛奶。现在,你会计算这个盒子的体积吗?你会计算盒里面牛奶的体积吗?

学生有测量计算,也有直接回答的。

师:这个盒的容积就是这个盒的体积,这句话对吗?为什么?盒的体积指什么?本盒的容积指什么?

小结:一般说来,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拿起一只薄纸盒,说:有的时候,容器的壁比较薄,像这只纸盒,而且我们在做题目时,题后有要求:壁的厚度忽略不计。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让学生了解本课知识在以后的生活与生产实际中是经常运用到的,进一步让学生明也确学好本课知识的重要性]

4、教学例6

(1)审题:已知什么和要求什么?(2)学生试说解题思路。

(3)全班尝试练习解答。说思路。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把本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且进行检查对本课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的情况,以利于在巩固练习阶段进行补漏。同时进一步巩固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巩固新知

1、课本P40页:做一做第1、2题。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内打√,错的打x。①计算容积或体积都是从容器外面量长、宽、高。()②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③游泳池注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的容积。()

3、练习八的第3题。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50—51页的内容 学情分析:

容积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容易掌握,但是要让学生搞清楚,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L和ml的认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不同的容量建立深刻影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学生能够说出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L和ml),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准确率达到90﹪以上。

2、通过观察对比,学生能正确区分体积和容积。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会求出物体的容积。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观念,直到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教学具准备:

1立方厘米的盒子、水、滴管、一升的量杯、带毫升刻度的量筒、1立方分米的盒子、口服液、饮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概念。上课首先板书:L ml 问:认识它们吗?知道怎么读吗? 找学生读一读。

谁知道L表示什么?ml呢?随着学生的回答在对应的位置板书:升和毫升

生活中那些物品商标有升和毫升?

学生自由发言。可以是鲜橙多、加油站„„(设计意图: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升和毫升早已不再陌生,他们身边很多带有升和毫升的物品,所以在这个环节,我抓住了这个生长点,利用考一考这种新颖的比赛形式,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出示一瓶营养快线,问:这上面标着500ml,表示什么?(里面装的饮料的容量)

如果在这个瓶子里装满水,最多能装多少水?(500ml)

小结:不仅瓶子可以容纳物体,箱子、仓库都能容纳物体,而他们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比如这个瓶子能容纳500ml的饮料,这里的500ml既表示了饮料的体积,也表示了瓶子的容积。

请学生结合自己手中的学具举例说说什么是容积?

(设计意图:对于容积的概念,学生总是被动接受,并不真正理解为什么把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为了突破这个困惑,我采用了饮料换成水的对比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虽然里面的物品变了,但是里面的空间没变,从而真正理解500ml的两种意义。)

问:回忆我们所举的例子,想象什么样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

能装东西的物体,里面得是空心的。师:因为容器的容积是通过它所容纳物体的体积表现出来的,所以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比如介绍集装箱的容积是30立方米;但是在计量液体的体积时,如水、油等,常用升和毫升。如一瓶眼药水容积是10ml。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出发,精心引导,促进新概念的产生。)

三、探究感悟,理解概念

1、感知毫升和升

师: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请大家认真观察。

出示一个小量杯,请学生上台指出1毫升所在的刻度。猜一猜:如果用滴管滴水,几滴水可能是一毫升。验证。一生演示,大家观察并数数。

师:从刚才的实验,你看到了什么? 10滴水的体积正好是1毫升。

(设计意图:运用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了1毫升的多少,借助生活原型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对毫升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

2、教师演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1)出示量杯,看清容积是1升。

(2)出示刻有毫升刻度的量筒,认识1毫升的刻度,找到100毫升的刻度。

(3)用量筒量100ml的红色水倒入1L的量杯,一直到量杯满为止。板书:1升=1000毫升

3、学生演示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1)把1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刚好满 板书:1升=1立方分米

(2)把1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里,刚满。板书:1毫升=1立方厘米 小结: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练习检测

2.5升= 毫升 450毫升= 升

2750立方厘米= 毫升 8.04立方分米= 升= 毫升(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容积单位间的换算,以及和体积单位的关系,印象深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师出示长方体纸盒和木盒各一个,仔细观察并思考,这两个盒子的容积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因为木盒壁厚,纸盒壁薄。

师:正是考虑到材质的不同,所以计算容积的方法和体积一样,但有一点不同,就是要从里面量长、宽和高,才会更准确。

(设计意图:书本中原有的习题其实就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对材料不同、体积相同的盒子的观察,使学生体会容积与体积在测量方法上的不同。)

出示例题: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量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问:这是解决什么的问题?容积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不会的可以求助,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提醒汽油是液体,最好用升做单位。(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解决问题,遵循了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凸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2、巩固检测 练习九5、6题

五、反思过程,总结提高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谈收获,再由教师归纳概括,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不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还有利于知识建构。)

六、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箱子、油桶、仓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它们的容积。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 篇4

先是引导学生对已学的体积知识进行复习,然后通过出示实的长方体和空的长方体,向学生暗示“体积”与“容积”这两个概念,并引出了今天的课题。

二、学习新知,

共同探究。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容积,接着让学生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计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并进行了以下活动:

(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l。

(3)说一说,哪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和升。用做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然后,教学了例5,让学生明白,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这也是求它本身体积的区别之处。最后,教学了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西红柿、梨)怎样求得它们的体积。

三、巩固练习,

针对不同的题,设计了单位换算,强化了容积和体积的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操作、测量、看书、迁移类推学习活动,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地位。教学效果还可以,回顾起来有如下几点体会:

1、理解容器,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一个容器的体积与容积的区别时,新概念与旧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上所花的时间较少。特别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这句话,我只是一句带过,要是能举例,如(计量这个长方体的容积就用立方分米)。

2、容积单位(l和ml)的建立,由于做试验,时间稍长了点。特别是让学生产生了容积单位只有l和ml,在做书练习九的第3题时,“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为6,班上有一半的学生误填了“升”。要是在一开始,就讲明,计量容积,常用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如果是液体,还有另一种单位l和ml,效果会更好。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首先完成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容积的概念,理解容积单位要联系生活的实际,不仅只限于教材提出的的油桶、箱子、仓库更重要的,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自己身边的容器,要通过小组展示,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比较出容器和实物的区别。这个环节学生是非常喜爱的,所以非常气氛非常活跃,教学而效果也非常好。

第二个学习目标是认识和掌握体积单位,学习中首先要联系实际在哪里见过L、ML,这些容积单位,这些单位是在哪些商品上见到的,要通过小组展示,班级展示,通过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容积单位的用途之广,认识到容积单位是计量液体的体积的。教学中我们使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学习容积单位的。学生认知容积单位还要联系体积单位,通过知识的迁移理解一升、一毫升的大小,掌握知识之间的进率。学生理解升和毫升还要通过实验的方法,小组结合用量筒或量杯度量液体的体积,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容积单位。

第三个学习目标是如何计算容器的容积,学习中,学生要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去达成学习目标,去量一量一个方体容器的长宽高,通过操作测量,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容积是求容器里面的的体积。这个环节的教学注重了学生的形成过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推荐阅读:

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案07-24

容积率管理办法09-29

上一篇:在平凡中成就辉煌下一篇:数学题日记20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