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题培训计划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专题培训计划(共12篇)

教师专题培训计划 篇1

1999年8月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动员全体教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努力,现根据学校实际,特定如下培训学习计划。

我校作为世纪之交的新建校,一开办就抓住素质教育这个主题,学校的办学思路、宗旨、目标、方针、办学保证和策略都体现面向新世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主题,这就为我校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但由于我校教师来自不同层次的学校,也不是择优选拔,而且青年教师也多,因此,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学习素质教育的理论,达到能操作的目的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根据学校的实际,对培训的时间、形式和内容作如下安排:

一、集中与平时相结合,统一与自学相结合。

1、新学年开学初(1999年8月26、27日)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传达市教委市直中小学校长专题培训班的精神。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全教会上的重要讲话,印发国家总督学柳斌五次论素质教育的文章供老师学习。

2、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讨论、交流体会心得(初定第三周,第八周两次),通过讨论,形成共识,把教师教改的兴奋点集中到实施素质教育上。

3、安排好业务学习时间,学好实施好《教委关于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并按如下专题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学习、讨论。

A)课堂教学应如何体现启发式、讨论式?有什么经验、教训?

B)素质教育与德育改革,教育实践中,如何体现“在抓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时德育比智育更重要”?我们应怎样把德育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落到实处。你的体会如何?

C)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我们该从何改起,联系各学科特点、规律,改什么?怎样改?谈谈你的想法。

D)素质教育中的教育教学评价,怎样才能体现激励作用?联系各科的作业、测试、思想品行的评价,你准备怎样作尝试,1有什么创意?

E)素质教育与学生负担,是否多抄多做多练(题海战术)就可

提高质量?

二、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 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使中国的教育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赋予素质教育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决定》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根本指导思想,以及重点和灵魂,这次全教会把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和时代进步对教育的新要求,反映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为此,我们一定要联系实际学习,反过来又要指导实践,解决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

1、组织一次(1999年10月中)“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知多少的测检活动。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把实践经验提升为一定的理论。

2、邀请“广教教科所”、“华师大教科所”的专家作报告,请名校名师作经验介绍,到名校学习观摩,拓宽视野和激活思维。

三、学习与大胆探索实践相结合。

1、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从零起步,从“小”试起,争取一个好开端,每个教师实验一个专题。

2、新学年第一学期举办一次“新世纪话题:我与素质教育”的交流会。

四、建立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吴英智

副组长:霍华辉

教师专题培训计划 篇2

一.对于学生:遇见无知的自己

教师专题讲座, 是读书节中教师深度参与的一项活动, 活动会邀请不同年级的老师介绍自己读过的经典, 发表自己的看法, 和学生们有一次不同于常规课堂的交流。作为听众, 孩子们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曾有学生因听过韩金容老师关于《红楼梦》的讲座, 对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极其好奇, 于是买下一整套《红楼梦》, 想自己弄个明白。他跟我说这件事情时, 像是即将完成一次饶有趣味的挑战。

张怡妍老师的讲座 《平民英雄———托尔金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让许多人 (包括我) 第一次真正接触了《魔戒》的作者托尔金和他创造的神奇世界, 然而我真的意犹未尽, 我想知道那个庞大复杂的族群关系网如何形成, 想知道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故事。这种“想知道”的感觉真奇妙, 像有一股力量冲击你去攫取你要的东西。想必, 那些听得津津有味的孩子们, 他们内心也有同样的波澜。的确, 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就是你在“被吊胃口”, 你越是想知道答案, 就越是贪婪地阅读, 在作者若有似无的在指引下, 你慢慢找到问题的答案, 找到作者那些思考的结晶。

无怪乎孔夫子说: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意识到自己无知, 才会被激发一探究竟的欲望, 遇见无知的自己, 承认无知的自己, 才知道自己该寻找怎样的答案。我们身边的学生, 最常见的是那种听闻过某部经典知道一两个主要人物但其实没真正翻过书的入门级, 也有那一小撮根本不知道经典为何物, 会把刘备跟刘邦混为一谈的门外汉, 同时我也见过读了不少诗文、写文章能旁征博引的学生, 却常常困在自己的世界里钻牛角尖。因此, 借讲座的形式, 教师们抓住某一个切入点, 为孩子们条分缕析, 解读作品的人物形象抑或某一点精神内涵, 尽管只是冰山一角, 但至少可以给学生们一种氛围, 一个契机, 一点指引, 让门外汉们自觉腹中草莽, 让入门级者看清自身不足, 让钻牛角尖者找到另一个思考的方向。

二.对于老师:温故知新, 回眸不止百媚生

富兰克林有一句话说得在理:“读书是易事, 思索是难事, 但两者缺一, 便全无用处。”准备专题讲座的老师们之所以在一本自己已经读过数遍甚至烂熟于心的经典上不惜动用九牛二虎之力, 想必就是沉迷于这“思索”的魅力。在我看来, 这“思索”给予教师的收获有二。

一个收获是温故与知新。不得不承认, 由于种种原因,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再如以前能随性、随时阅读, 加上时间冲淡, 我们也慢慢疏远了经典。回顾经典, 像探访一个老朋友, 交谈中时时有惊喜。我们对情节存有零星印象, 却对结局依然充满细节上的期待。同时, 重温经典, 以讲座为目的, 须纵观大局, 又须从细节入手, 既然不能面面俱到, 要琢磨如何深入浅出, 那就需要重新梳理, 有所取舍。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梁小艳老师谈 《三国演义》的独特魅力, 主要从“智谋”与“英雄”两个角度入手, 而“智谋”又主要讲诸葛亮和孙子兵法, “英雄”主要谈了关羽。要完成短短一小时的如数家珍的讲座, 就要在自己喜爱的经典面前细细考量, 慎重选材, 无奈割爱, 这实在是教师们斟酌再斟酌的成果。当然, 重温经典的独特之处, 绝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有人说过:作品一写完, 作者就死了。的确, 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无数读者的咀嚼玩味, 作者不能完全左右我们的思想。你在不同的时刻阅读一部经典, 你所思考的问题绝对会有不尽相同的答案。不夸张地说, 只要我们愿意, 一个读者眼中都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另一个收获是对教学做合一的深度体验。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 初想觉得教学不都是如此吗, 现在却略有所悟。他说:“教而不做, 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 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师专题讲座不正是教与做的深度合一么?教师自己选材, 自己阅读过整理过思考过, 授以知识之外, 把自己思考的角度和方法呈现给学生, 又表达自己最真实最内心的想法, 这与日常的备课差别甚大。而有心的学生在讲座上学习到方法之后自己对经典进行阅读、咀嚼、回味, 这不便是学与做合一么?只是, 我们得以反馈的渠道太少, 交流的时间又实在有限, 这样能“学做合一”的学生有多少, 效果如何, 我们没有准确的答案, 但心存期待。如果在这一点上能设计出具体而有效的措施, 那么学生的收获将更多。教学做合一不难, 难的是把它进行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三.对于学校教育:共同阅读、教学相长是正道

时代在发展, 教育教学观念在变化, 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如今则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前者有利应试, 后者有利于锻炼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但我想, 不管模式如何改变, 不变的应该是在学校教育中老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说文》中对“教”这样解释:“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由此看来, “教”是施教, 也是受教, 教学是一体。既是一体, 就不该分离, 更应共同成长。学生听课习得知识点, 有老师的点拨能突飞猛进;教师教的也许是一成不变的知识点, 但学生的疑惑可能触动教师心生灵感、生发新的教学或解题方式。这样的情况也许不常有, 但不等于无。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思考的能力, 这样, 学生才提得出有质量的问题, 教师才解得了种种的疑惑。孔夫子与其门下弟子的对话, 不正是教学相长的实录么?我们当然不敢与孔圣人相媲美, 但如果每个课堂都能有教师与学生非常自如的关于学问的交流甚至辩论, 那么, 我们的教学自然会紧张得多, 但也将有趣得多。而阅读就是形成这种课堂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很多学生问的问题都可以自己在书中找到答案, 阅读实际上就是一个求知的过程, 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师生的共同阅读可以让他们共同找到答案, 如果有质疑而不得解, 这便带来了延伸阅读, 虽然花上些许时间, 但师生可以收获答案之外的更多东西。但如果相反, 孩子们若不愿自己寻求, 他们求知的能力也将停滞不前,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也日渐兴趣索然。所以, 求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高低就决定了学生层次之高低。

实际上, 这个社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浮躁和浮夸, 我们的教育也在寻找一种更为健康、温和而有利于孩子们成长的模式。然而当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家长们、孩子们乐在其中时, 阅读的踪影却甚少出现, 甚至它的出现可能还必须依托一个“丰富作文素材”的名义。我们必须承认它正是人心浮躁的另一种表现。如今高考语文总分有所提高, 它不仅是提醒人们重视语文这一科目, 更希望我们看到语文并非生硬的词语、句子拼接和似懂非懂的现代文或者根本看不懂的文言文, 其真正目的之所在, 应是让我们有阅读的热情、养成阅读的习惯。所以我想, 只有喜欢阅读的学生才能读好语文, 喜欢阅读的老师才能教好语文, 喜欢阅读的社会才会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惟其如此, 师生才能拂去各种与功利有关的干扰, 踏踏实实地在书中找到与我们有缘的“黄金屋”、“颜如玉”。阅读能使教学相长, 而热爱阅读, 就是教学相长的永恒动力。

可以说, 东厦中学读书节之教师专题讲座, 也在为共同阅读、教学相长提供另外一种形式的动力。阅读于生命不可或缺, 卢海华老师在她的讲座上把阅读经典比作“生命的化妆”, 十分贴切, 但愿你我都能在书香中陶冶心性, 提升自己, 给自己最美的妆容。而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将共同阅读进行到底, 是与我们每一位教师息息相关且值得我们都为之思考的问题。

摘要:教师专题讲座, 是汕头市东厦中学读书节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 它充分体现读书节作为一种全校性活动的意义所在:它让我们直观看到学生作为听众的各种收获, 也让教师自身深刻体会到温故知新甚至受益更多。而这一有别于常规课堂的形式, 也让我们在学校教育上可以有更多的反思。

关键词:东厦中学读书节,教师专题讲座,共同阅读,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教师专题培训计划 篇3

关键词 智慧教育;教学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23-02

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宁波市镇海区开始在教学信息化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并在浙江省率先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验项目,目前已经在区域推进层面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以“政策保障、课题引领、活动促进”为主要措施的教学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1]。实践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决定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为此,镇海区通过组建“教研大组”[2]、开展专题培训、实施课题研究、组织教学实践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4年底,为加快推进宁波市镇海区智慧教育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拓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镇海区启动了“镇海区中小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5年上半年,组织举办了“镇海区中小学教学创新与数字化学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三次集中培训和交流研讨活动。

经过3~6月的学习与实践,学员们系统性地学习了基于项目的学习、设计混合式学习和信息课堂的合作学习等理论课程,部分学员在“2015宁波镇海·数字化教与学展示周”活动中进行了教学实践展示与课堂教学反思。在整个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学员们认真做好在线的预习、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及时提交教学设计作业、大胆尝试数字化学习课堂教学的变革。

这一“理论结合实践、实践结合反思”的数字化学习专题培训方式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参加培训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具体分析数字化学习专题培训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2 基本情况统计

40多位教师报名参加了“镇海区中小学教学创新与数字化学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培训班历时4个月,开展了2次集中培训和1次教学实践展示与交流。培训结束后,44位教师参加了问卷调查。如表1所示,这些教师按照任教学段分,高中2位、占总数的4.5%,初中10位、占总数的22.7%,小学32位、占总数的72.7%;其中,教龄在3年以下14位、占总数的31.8%,教龄3~5年的9位、占总数的20.5%,教龄6~10年的14位、占总数的31.8%,教龄在10年以上的7位、占总数的15.9%。

44位教师按照学科分类,任教语文10位,数学14位,英语6位,信息技术学科6位,科学、美术、历史与社会等其他学科8位。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教师占了总数的68.2%,其他学科的教师占了总数的31.8%。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精心设计,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由于参加“镇海区中小学教学创新与数字化学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员,有着跨学段跨学科的特点,为本次培训的目标与内容的设定带来一定难度。然而培训后,44位教师之中,有29位教师非常同意此次培训目标描述清晰、定位准确,另有14位教师比较同意,只有1位小学美术教师则认为一般。对培训目标设定与达成的满意度高达97.7%,可以说本次培训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目标。

这一结果与培训内容的精心选择是分不开的。44位教师都认为培训中实践性课程(如现场诊断、案例教学、实践观摩、情境体验等)在培训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50%,其中47.7%的教师认为实践性课程占了70%以上。43.2%的教师非常同意“培训内容能够紧贴一线教育教学实际,理论讲授与实践结合密切,实用性强”。

在谈到对本次培训内容的总体满意程度,有26位教师选择了非常满意,15位教师选择比较满意,2位小学美术教师和1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择了一般。理论与实践培训充分结合,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与学的教学设计能力。这也是教师对本次培训内容满意度高达93.2%的主要原因。

专家引领,教育技术水平充分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专业信念、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伴随教师一生的发展过程[3]。数字化教与学的背景下,教师专业的发展更加离不开教育技术方面专家的引领。

本次专题培训,90.9%参与培训的教师认为,授课专家能激发您的学习动力,并与其他学员积极互动;88.6%的教师认为,专家讲授时能针对具体的问题,重视案例教学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44位教师都认为授课专家“理论水平高”,68.2%的教师认为此次培训师资的总体感觉“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

需求导向,培训效益充分发挥 在谈到“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觉得在哪些方面收获最大”时,学员表示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能力提升。如图1所示,100%的教师认为“教育理念更新”方面收获最大,38.6%的教师认为是“课堂教学能力”方面,38.6%的教师认为是“教育研究能力”方面,54.5%的教师认为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27.3%的教师认为是“沟通合作能力”方面,22.7%的教师认为是“创新能力”方面。

21位教师“非常同意”此次培训将对自己的工作和晋升很有帮助,15位教师持“比较同意”观点,8位教师则认为作用“一般”。90.9%的教师认为参加此次专题培训是值得的,只有4位教师(2位小学语文、1位小学美术、1位小学信息技术)认为效果一般。

培训结束,有学员写下这样的感言:“这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参加如此非同一般的一项培训,课前要预习、提交作业,课中要修改,课后要实践,非常有意义。并且在此项培训中,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极大的颠覆和提升。”有高达93.2%的教师表示会积极向其他未参加过此培训项目的教师推荐该项目,说明了此次数字化学习专题培训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4 结论

数字化学习专题培训起步不久,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解决。例如,如何更好地解决集中培训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矛盾,如何做好培训后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环节的质量跟踪等等。

镇海区中小学教学创新与数字化学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策划与举办,历时4个月3次的集中培训,采用“理论—实践—反思”这一培训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一次集中培训之后,都特别强调理论培训后的实践与反思。因为,只有在反思—实践中,教师才能成为人格完整发展的个体和对自身发展负责的开放性个体,教师才能拥有作为人的“教育健康性”和获得教育智慧[4]。

总之,数字化学习专题培训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已经凸现出来。教师的数字化学习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这也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的数字化学习专题培训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尹恩德.2010—2012年宁波市镇海区数字化教与学区域发展之路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1):53-54.

[2]尹恩德.发挥教研大组在区域数字化教与学项目中的作用:宁波市镇海区中小学数字化教与学教研大组的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14-15.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

体育教师个人自修计划专题 篇4

开学初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一份自己的自修计划,我觉得这个主意挺不错的,至少我们可以静下心想想自己可以在哪方面需要充电。而且通过写个人自修计划,我们可以又重新审视了自己,解剖了解自己,我为自己制定的一年发展目标为:

一、理论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要继续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师德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具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的,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然是苍白的。同样,教师的师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为底蕴的。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其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二、业务方面:

1、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教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

3、使自己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多看书,多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多出去学习。

4、计算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计算机能与课程整合。

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自我发展的信念、自我调控的科学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与严谨的品行,将影响学生的终生。所以,为实现以上目标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3、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本年度工作目标:

1、认真钻研新教材,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2、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多学习,做一个知识型的教师。

教师“命好题”专题学习培训方案 篇5

根据《xx县2011—2012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命好题”专题学习培训方案》的文件精神,本着“问题从教师中来,指导到教师中去”的原则,为切实提高我学区“命好题”专题学习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教师培训特点,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以提高教师教学评价素养为中心,提高全体教师的有效评价(命好题)水平。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进行有效学业设计和命好题评价,实现授课者和参与者共同成长与发展,促使参训教师逐步形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基本具备教育教学和课程评价等理论素养,提高学科教学能力和提高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

三、组织保证:

成立培训活动领导小组、业务指导组,组织、指导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业务指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培训内容

1、《学生发展性评价应知应会》

2、《有效学业评价》

五、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一级培训与发动(2011年8月下旬——9月上旬)

(二)第二阶段:二级集中理论学习(2011年9月中旬—下旬)

(三)第三阶段:实践研讨(2011年10月—2011年11月)

(四)第四阶段:结果考核(2011年12月)

六、相关要求:

(一)及时开展“命好题”(有效评价)专题集中培训学习活动。

时间:九月底

目标:通过培训学习,明确作业设计、检测等有效评价的常规工作要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过程设计:

辅导讲座人员:外校名师与本学区业务骨干相结合活动结束后,以学校为单位,每校上交一篇培训后的心得反思,以及各校自主的专题学习培训方案;督导教师及时填好校本培训册。

做好专题培训学习的宣传报道及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

(二)扎实开展“命好题”(有效评价)专题研讨活动。

设想:开展教师全员“命好题”研讨活动

校际间“命好题”研讨活动

重点开展期中、期末命好题、评好卷研讨活动

成立命题评价研讨小组,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进行命好题尝试。随后,有关学校学生实际检测应用。学生应用实践后,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从教材、课标等方面进行试卷分析,形成书面分析材料,相互交流。

七、结果应用:

教师教育科研专题培训工作总结 篇6

在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校全面开展了教师教育科研专题培训,以期进一步更新广大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我校的教科研培训工作本着“有序、扎实、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局要求和学校校本培训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现将一个多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在接到教育局文件后,校领导班子立即进行了共同学习,明确了进行此次培训的目的,结合我校的教科研实际,大家更深刻认识到了此次培训的必要性。学校即时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导主任、教科研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在全体教师会上,校长将文件和计划作了专门传达,强调了此次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体教师也一致认为,进行这样的科研基本技能培训,对于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提高我校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很有必要,也很及时。全体教师参与科研培训的积极性高涨,统一了认识,培训工作的逐项活动也就顺利铺开了。

2、狠抓理论学习,弥补先天不足

学校教师重教学实践,轻理论学习是长期以来由诸多因素形成的顽疾。教育理论学习不足,理论水平低下,无法将自己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先进的教育理论想结合,使之成为一线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这也成为制约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的一个瓶颈。我校的图书室有较丰富的教育理论书籍,借着此次培训的东风,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由全校各个教研组自由选定了一本理论专集作为教研组内集体学习资料,统一组织学习。教师个人的理论自学则以学校和教师个人订阅的教育教学类杂志为主要学习资料,要求教师边自学边摘录,强化学习效果。《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师博览》、《课改纵横》等杂志成为教师们争相阅读的精神食粮。我校掀起了一次次理论学习的高潮,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极大的弥补了学校教师理论水平低下的先天不足,学理论、参科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3、接轨新课程,迎接新挑战

今年9月,我们利用周三教师例会和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并就《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异同,《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等问题开展了专题讨论,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的要求和新变革有了初步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强了教师投身新课程改革,迎接新挑战的热情。

4、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通过充分的理论学习,教师自然的意识到投身教育科研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神秘,可怕,自己完全有能力参与教科研实践。在每月一篇的教学反思中,我们可喜的看到,教师已逐步尝试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对自己的教学实例的分析中。

教师专题培训计划 篇7

中国 (福建) 自贸试验区于今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为借鉴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践经验, 推动福建自贸试验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省公务员局和省商务厅于3-5月份在上海联合举办6期“全省自贸区建设专题培训班”, 每期五天, 采取专题讲座、实地考察、集体探讨的方式, 共培训学员357名。

本次培训, 是省公务员局年度公务员调训计划的一部分, 培训时间适应形势需要, 与中央、省委和省政府关于自贸试验区的重大决策同步。培训对象来自于自贸区建设直接相关的部分省直行政机关、中央垂管单位以及各设区市, 其中重点培训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 确保了培训资源的重点倾斜。

培训精心选取自贸试验区建设理论、自贸试验区发展与两岸区域经济合作、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解读、自贸试验区便利化通关、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招商选资等课题, 帮助学员深刻领会了自贸试验区国家战略出台的国内外背景及相关工作要求, 更新了理念, 努力化解了面对新事物、新任务出现的“本领恐慌”, 有效提升了岗位履职能力。培训受到自贸试验区建设相关单位和参训学员的欢迎。在办班中, 福建省公务员局和福建商务厅加强了对培训的指导、监督和评估, 派专人全程跟班管理, 及时进行办班效果评估, 并向培训机构提出改进方案, 使专题班收到很好的效果。

专题培训助余杭发展家纺跨境电商 篇8

近日,浙江省余杭区商务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及余杭家纺产业协会共同举办了余杭区家纺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专题培训,邀请了具有跨境电商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为余杭家纺企业学习、了解跨境电商做精彩讲座。近80位余杭家纺企业代表参加。

培训专家谈到,2013年全球跨境零售总额为6164亿美元,美国第一、中国第二、日本排名第三。2013年至2018年增速最快的是中国,预计年均增速为24.4%。从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看,目前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到93.9%,占据绝对优势。但随着跨境贸易主体越来越小,跨境交易订单趋向于碎片化和小额化,预计2017年的中国跨境电商中B2C交易占比将达到10%左右。余杭家纺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渠道的拓展。

余杭家纺产业协会会长杨林山说,面对商务发展新趋势,跨境电商是对余杭家纺行业在产能过剩、传统销售渠道不畅情况下的一种创新尝试,跨境电商可以通过小成本,拓展我们余杭家纺企业的销售渠道。目前,余杭区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迅猛,在区内已经汇集了如全麦网尚、物产电子、子步语贸易等一批规模较大的专业跨境电商企业,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让更多的余杭家纺企业尝试跨境电商业务,为余杭家纺打开一个新的网络经济圈。(唐江鸿)

教师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篇9

天等县恒丰希望小学 韦宏运

当前中小学校里出现了诸多的教师心理和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如何解决好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的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下面我就教师情绪管理与压力调适、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心理学视角下的班团队活动设计与组织、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现场示范课等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当今社会教师的工作压力过大、各界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过多过高、教师的自我定位过于完美、教师评价制度不够完善乃至家庭负担、同行人际关系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使得很多教师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的先期预兆。我个人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现阶段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问题:1.焦虑、紧张的情绪状态 2.考试焦虑 3.自卑 4.人际关系紧张 5.对抗行为 6.问题行为出现频率高等,其主要受到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的影响而造成的。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在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方面都较入学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如在新的环境中,要学会学习、学会相对独立的面对生活、学会与老师同学相处与沟通等,这都成为小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必然会对小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或造成心理障碍,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焦虑状态,家长和老师应高给予更多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批评以委婉为宜,特别是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对于考试焦虑,我们老师要让每位学生对考试的意义都要

有客观正确的认识,认真准备,适度降低求胜动机,减轻心理负担,真正做到轻装上阵,教会学生在考试怯场时候,首先要懂得先安静下来,暂停阅卷答卷,停止有关考试的强制性回忆。对于自卑问题,我们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我不完美,但是我明天总可以更好”的信念。其次是让学生正确归因,进一步提高能力。再者是肯定优点,白出成绩,给其成就感。最后是交给任务,培养自信,助其自立形象。对于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我们应当意识到,主要和我们父母、老师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有关。为此,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首先,父母 和老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其次,是从调整认知、建立新的人际习惯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学生。在心理辅导中,要强调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要明白到底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同时,要从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入手,注意到改变中的细微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和家长应当保持一致,说到做到。对于对抗问题,有时容易被老师、家长误认为仅仅是道德问题,而只是加以批评、惩罚等,最终导致结果适得其反。为此,对于这类学生切忌用生硬的态度,而应当首先学会理解他们,用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这类学生做出态度的改变。从心理治疗而言,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及集体心理治疗都是可以采用的方法。

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校、社会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给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首先是家长期望过高,以及过度的溺爱、刻薄、指责或打骂等行

教师专题培训计划 篇10

近两天我又把《教师培训项目管理》这一专题培训的内容仔细聆听了一遍,觉得比第一遍听时思路清晰许多,也能够把握住一些重点了。

一、了解了培训项目的一般性程序。

项目的一般程序是启动、计划、执行、收尾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

启动阶段要做的是了解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建立培训机构,确定各机构负责人等。如:要在我校中高年级语文教师中开展一次教学技能培训。首先要做好调查工作。了解一线语文老师最想要的是什么培训。其次根据教师基础及预期确定培训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是确定哪些人要参加这次培训,培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由谁组织,由谁执行,由谁承担讲座、辅导、释疑,由谁考核等任务。

计划阶段要拟定教训方案,如:费用预算、培训进度安排和人员安排工作等。总之,一切能想到的细节都应当在计划书中有所呈现。

执行阶段重点是监测、督促整个培训过程,随时进行指导和进程控制。包括培训时间调整、培训内容更新、培训环境准备、培训信息管理、培训过程性考核等等。

收尾阶段重在考评。包括经费的决算、审计,对参训个人的终结性考评,对整个参训集体的评价等。

二、学习了一些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方法。

通过学习,感觉到传统的培训方法与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在教

师的需要。案例与理论相结合,问题与策略并举的培训更能引起参训教师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但是培训也不能全部舍弃理念与理论的高层次引导。这有助于广大一线教师形成将教学实践提升至理论层次的高度。更能够加快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三、掌握了一些提升培训效果的技能。

一是培训要实现人性化管理。随时了解参训学员的实际需要,根据学员需要及时改善培训内容和形式等等。

二是培训的目标不宜过大过于笼统。作为学校组织的培训,最终目的是提升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目标不能定得过高过大,给参训教师一种无法企及的感觉,会挫伤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反之,目标定得切实可行,则更能激发教师努力去提高自己,获得成长。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将培训过程中学员的表现与其平时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挂钩,给参训者一定的目标,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既能对参训学员进行过程性监控,避免个别学员敷衍了事,平时不学习,到了要结束的时候到处复制粘贴完成作业的做法。又能对学员的努力学习给予一个公正合理的终结性评价。

教师专题培训计划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数学 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3.4

随着学前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化。然而在观摩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们表现出很多的问题:如数学概念模糊,数学语言不准确,讲述过多,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等。与幼儿教师访谈,80%的教师谈到惧怕数学活动,认为数学基础知识需要更新和学习。

一、数学专题培训方式与内容

针对教师们的需求,我们此次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从内容到形式上有所突破,力求每个人都思考,都发言。具体内容安排为:

1.理论讲座。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概述、科学领域(数学认知)指南解读、 幼儿园数学集体教育活动、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

2.精选课例,选题上课。从40份教案中根据幼儿园知识序点精选8节优秀课例,由设计教师示范教育活动。

3.全员评课,梳理评价数学教育活动的模式。集思广益,重构示范活动课例。

4.分组研讨,架构3—6岁年龄段数学知识序点及集体教育活动和区角活动课例。

二、专题培训引发的思考

(一)教研培训方式的思考。

幼儿教师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以往单一理论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不大,只有进行思维碰撞,才能激发幼儿教师学习的热情。此次培训从理论到课例,再到研讨,总结,形式多样。培训要求人人发言,组长整理,代表小组阐述观点。不同层次的思考交流,使幼儿教师真正感悟数学活动的内涵与意义。

(二)继续深入领会“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

教师要信任孩子,多给孩子尝试操作的机会。观摩课上部分教师不敢放手,活动结构层次递进,孩子缺少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错失多种发展与展现的机会。因而教师一定要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先让幼儿操作、思考,通过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数学思维与能力。

(三)幼儿教师数学素养需要提升。

幼儿园数学教育有其自身的范畴和课程特点。首先教师必须正确了解幼儿园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整体把握数学知识和数理关系。教师能够结合《指南》研究每一个内容的指导要点、方法,从而提高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其次要加强幼儿教师数学教学语言的训练。教师组织数学教学语言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认知分析教育内容,设计活动程序,把握活动目标和重难点,语言一定要要科学、清楚、准确。

(四)加强教师开展数学区角活动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育强调回归生活,在社会生活和幼儿生活中寻找合适的课程资源,为幼儿提供发展与学习的平台。区角设置要考虑到主题内容、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与数学知识序列的融合。操作材料要丰富多样,一物多玩,从不同角度培养幼儿的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

(五)培养观察记录反思行为,提高数学研究能力。

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会观察儿童,才能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记录与反思,从而让我们设置的教育活动、区角学习发挥作用。

反思是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幼儿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论是日常数学教育活动还是区角学习,都在深入观察幼儿学习后,深入反思每一个细节并认真记录,为以后研究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累素材,提供案例。

优质的数学教育对幼儿思维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幼儿教师数学素养只有不断提高,才能在主题教学和生活学习中发现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体会幼儿操作学习的必要性。从而让幼儿愉快、主动地进行数学探索。

参考文獻: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9

3.《幼儿园该如何学习数概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12

教师专题培训计划 篇12

一、范式理论及其价值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库恩认为,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这一观点得到哲学界的普遍认同。范式从本质上讲是在某种世界观指引下建立的理论体系或者行为践行样态。

库恩的范式理论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科学发展史的研究而提出的。库恩发现,科学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发展的轨迹是: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库恩认为,整个科学发展史就是遵循这样一个动态模式的周期运动规律而不断向前推进的。科学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必然有其自身产生、积累、发展、消亡的过程,即科学革命。一言以蔽之,科学革命的实质是“范式转换”,即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过程。库恩的这一“范式转换”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历史状态和内在发展,对人们厘清所从事领域的发展路径以及把握该领域的未来走向都有启发作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具有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功能,它不仅对自然科学,而且对社会科学产生重要导引。根据这一理论不仅可以认识本领域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创造和拓展新的领域。

利用范式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功能对园长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现有培训所依托的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体系,把握其本质特征,也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危机。对危机的思考会促使我们在另一种价值观的支配下建立新的范式,从而化解危机,对现有培训理论和实践起着补充、整合和提升的作用。

二、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的传统范式的本质和危机

传统的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范式,在科学理性主义、分科主义支配下,分专题按照学科领域的内容按部就班进行授受式教学,分析每个知识点,其教学内容局限于某个培训专题的狭窄范围,不能有机地整合学前教育诸领域;而且容易忽视园长基于实践的培训需求,漠视园长自身具有的丰富的教育和管理经验资源,割裂了培训与园长实际工作的联系,从而导致传统的园长专题培训的低效性。

造成传统培训低效的根本原因是,这种培训范式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即专题知识、学科知识呈现于生活中是混沌的,专题知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本来就是融为一体的,在社会科学、教育科学领域的学科专题知识更应该回归生活和社会,回归教育实践,为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服务。由于脱离实际,传统培训范式把原本丰富多彩、充满灵动的培训课堂变得机械化、狭窄化和单一化。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框架,即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传统培训范式的本质进行透视,可以看出,以上范式的本体论即潜在的价值观即是一种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价值观:把人当作物或者工具化的存在,忽略了人的意义存在,把培训内容当作客观事实来理性分析考察。在认识论方面,尽管是园长培训,培训的仍是“活生生的人”,但传统培训范式潜在的逻辑起点仍然是客观事实,认为物质世界乃是世界的本原,客体和主体可以截然分开,人类的认识不过是对物质世界的机械反映。在方法论方面,从其理论视角和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可以看出,其方法论体系也完全是一整套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分析范式给培训课堂带来了科学、有序、规范和理性,但同时也带来了窒息的空气、人性的分裂、灵性的丧失。

教育培训的出发点是人,是一个个完整、鲜活、充满灵性和个性的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成人培训也一样。园长专题培训应该以关怀生命为起点,发展园长的教育和管理智慧,帮助和促进园长感受学前教育的情趣、享受教育和管理的快乐和幸福。只有基于这样一种起点的培训范式,才能促使园长在培训中获得真正的发展,才能达到专题培训的实效。

三、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的新范式———融合范式

范式的转换首先是发现原有范式的危机,批判其相应的价值观,从而在一种新的哲学观、世界观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范式。库恩充分肯定了“形而上学在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中所起的整合作用”。针对科学理性主义的分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哲学观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可以为新范式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蕴含着厚重的整体性的世界观和人文精神。我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这种思想在儒道释三家均有阐述。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体现了孔子的整体观。《大学》之“修道谓之教”也表明了儒家对宇宙的本原“道”的追求。在道家,有关的论述就更多了,《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是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庄子·应帝王》甚至以“混沌七窍开而后亡”的寓言,预示了人类理性分析的极端必然导致分裂甚至灭亡的命运。佛家亦在其最根本的经典《金刚经》中提出了“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的心物一元的整体性宇宙观。

19世纪中叶以来,面对自然科学对人文科学的侵袭,德国的文化哲学家狄尔泰、历史学家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等一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开始和自然科学斗争,为人文科学争取独立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学者多尔为代表的学者也对科学思维衍生的教育模式质疑。他运用宏观的综合视野和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了杜威的过程理论、怀特海的有机过程论、皮亚杰的“平衡模式”、普利高津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人们称之为后现代课程的哲学观和教育观。这一思潮全面审视西方理性思维,挑战科学作为真理判断标准的神话,打破技术支配下的机械教学模式,重新思考生活、精神和人文层面的教育含义,提出了多元性、非体系化、关注情境、人文性等教育观点。

在以上思想和哲学观的指引下,融合培训范式呼之欲出。这是一种兼具超越性、整合性、融通性、人文性、情境性的培训范式。这种培训范式把园长的身心灵的成长作为培训和发展的核心。对园长的专题培训尽管还是分学科、分专题的,但在专题和学科培训中充分观照了学员的实际需求,从身心灵整体人的视角,充分考虑园长作为一个融合了理想信念、价值观、态度、知识、能力、情感、人格等心理要素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各种培训需求,培训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是园长这个整体人,归宿则是园长的身心灵全面和谐发展。它把培训和园长职业生涯及其真实人生融合在一起,把专题理论培训和园长的职业追求、情感、信念紧密结合,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员自我反思、体悟,采取多元化、多层面、多主体的现场互动培训方法,重视现象背后的生命意义的追寻,通过培训,给予园长一个主动、完整、真实、有意义的职业生涯,乃至完满的人生。

“修道之谓教”,“道在万物之中”,“关注情境”,“关注人”。古老的智慧融合后现代理论的研究告诉我们,融合范式并不是玄之又玄的哲学思辨,而是有章可循的培训体系。融合培训范式的具体培训方法体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专题培训的教学设计方面

以学员的实际需求为本,整个课程内容和设计都贴近学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并融合真实的情境进行培训,满足园长作为整体人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需要。为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在培训之前要充分调研学员的培训需求,精心设计专题培训的整体性目标、融合性内容,以及自主性、互动性、情境性培训方式。

必须根据学员的实际工作需求精心设计培训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能点燃学习激情,引领和帮助园长进行自我导引的整体性学习成长和发展。以笔者负责的“学前教育评价”专题的导入环节为例,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当别人讲什么的时候,你最注意听?当老师讲什么的时候,幼儿最注意听?”答案是“评价”。我进一步说明“从人性的层面,每个人人内心深处都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评价是一个敏感话题,作为园长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之中经常都要进行评价,怎样才能做好人人敏感的评价工作,达到促进幼儿和教师发展的目标呢?”这样的导入环节设计一下就引起了学员对本专题的学习兴趣,然后笔者结合幼儿园发生的真实案例分析由于园长不当评价造成教师情绪反弹的几个恶性事件。紧密结合园长工作实际需求的问题情境和真实案例的剖析,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一下就吸引了学员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引领学员积极参与到培训课堂中并获得有益的启发和专业发展。

2. 在专题培训内容方面

虽然还是分专题培训,但培训内容不局限于狭窄的专题范围,要围绕园长岗位职责和角色任务,让培训内容回归混沌和实践的整体性,以培训专题为依托拓展到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融教育、管理以及园长发展为一体,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以笔者负责培训“学前教育评价”专题为例,基于园长的实际工作和整体发展需求,本培训内容并不局限于专题本身,而是围绕这个专题进行相关联的拓展和整合。例如,教学“正面评价为主”的理念就深入地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评价人为什么需要正面评价为主,把本专题拓展到心理学和哲学的层面,让园长站在更高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评价,获得更透彻的认识;教学“即时评价”内容时,既从学前教育的角度分析对幼儿的即时评价怎样进行,又从管理的角度谈对幼儿教师的评价,通过评价把教育和管理融为一体。又如,教学“评价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时,拓展性地提出园长要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理论和实践之中不断领悟学前教育的真谛,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园长只有树立了先进的学前教育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评价的价值判断。在“学前教育评价”专题培训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了园长专业发展的路径,激发了园长的学习和发展意识和行动。

3. 在专题培训方式方面

每一个园长都是丰富的教育经验资源,这是园长培训之中非常宝贵的资源财富。因此,要围绕专题,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有意义、有价值、学员感兴趣、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的问题,在培训中激发学员的日常储备,用激情和智慧点燃学员的热情,激发学员对问题情境产生共鸣,充分挖掘每个学员本身的教育和管理经验资源,进行培训现场的多主体、多层面的有效互动。例如,笔者在所负责的“学前教育评价”专题培训中就曾设计了这么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评价的最后环节是反馈,要通过反馈达到发展性评价的目的,你作为园长,假如了解了教师的某个缺点或不足,你怎么反馈给她这个负面评价,才不至于让她情绪反弹,反而心悦诚服地改正缺点呢?”类似这样的话题和问题情境就是学员非常感兴趣的。着眼于学员的现实需求的话题一抛出,培训现场就会产生强烈的交流“气场”,调动起每个学员平时的管理经验和类似经历的储备,甚至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现场出现充分的多主体、多元化的互动场面,极大地强化了培训的体验和收获。

摘要:在科学理性主义支配下, 传统的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局限于某个狭窄的专题。这种分析范式日益为整体哲学观理论指导下的融合范式所取代。后者以园长实际需求为本, 有机整合培训专题内容, 充分挖掘每个学员本身的教育和管理经验资源, 通过多主体、多层面的有效互动, 促进幼儿园园长整体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范式,分析范式,融合范式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朱爱军.论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借用[J].学习与探索, 2007, (5) .

[3]叶澜, 郑金洲, 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36.

[4]冯建军.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J].教育理论和实践, 2003, (10) :9-12.

[5]徐春根.“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3) .

上一篇:海陆大战作文550字下一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