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论文(精选8篇)
根据用人单位的征用信息,参考用人单位在专业设置、毕业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意见,明确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方向。也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工程造价人才时,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根据企业的意见制定一套培养计划,使毕业生在具备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培养更高的就业能力。让学生清楚工程造价这个专业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以后的工作情况,使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不能到毕业也没有完全理解工程造价的本质。
3.2了解企业岗位职责,分析工程造价人才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
在就业之前首先要明确所任职岗位的职责,了解工作任务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根据对学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企业对工程造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3.2.1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计量计价能力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和相应的顶岗实习中掌握基本的计量与计价能力。比如,钢筋、墙面、混凝土构件、设备安装工程等工程量的计算,以及人、材、机的消耗量,熟悉当地各工程的计价定额。
3.2.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在企业中的工作,不仅要求学生对专业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还要有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因为工作就是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这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仅仅掌握知识是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的,所以,在培养学生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3.2.3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对非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校园环境的影响,在生生与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提高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企业的工作与学校的学习状态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抗压能力等。
3.2.4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制图、识图能力制图、识图是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制图和识图能力,加强对不同构造类型、不同建筑结构的识别能力。
3.2.5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工艺能力经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工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自己对建筑施工工艺、建筑结构类型、建筑设备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工艺的施工难点和其本身的特点。
3.3根据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合理的专业课程工程造价专业着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其课程的设计就要依据企业岗位的要求来确定。比如,在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学生的工作内容包括:识读工程图、工程造价计算、编制工程造价报告书、计算工程量等。在其他领域的工作要求也基本是这个模式,所以学校就应该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比较合理的专业课程。就企业反馈的具体情况来看,企业中需要的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专业特长和一定的实践能力的学生。这就需要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细分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选择课程,也就是创立有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突出培养特色人才。
3.4增强实践教学,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必须制定一套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总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认知训练。可以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去参观,了解建筑施工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基本知识,可以在校外的施工现场或学校的工程造价实训基地进行制图、识图的训练。第二阶段:单项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在学习建筑工程的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的计量与计价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之后,进行相关的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单项技术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造价编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难点和重点,可以在学校里的工程造价实训室进行基础训练和教学。第三阶段:综合技能培训。可以用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学生的训练项目,进行工程投标和招标、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等方面的岗位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第四阶段:就业顶岗实习。可以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实习基地或者是与企业协商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不同阶段的训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向也不一样,这样学生就会对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感兴趣,这样在实践中学生会有很高的热情去参与训练,而且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对学生而言是对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3.5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工程造价专业比较注重的是应用,也就是需要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技能。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单单是具备这些能力是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的,一个人要想被别人认可,其自身的修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企业在招聘时首先会看看你的个人修养,然后再了解你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所以,在教学改革上,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4结语
一、高等职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就工程造价专业的特征来看, 它不仅具有财务管理方面知识的要求, 而且还需要工程技术方面的要求, 因此, 在初期阶段,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常常将该专业作为大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来开设相关课程。后来, 在不断的实践中, 教育部门对工程造价专业进行了一定的完善, 使之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当前的培养模式中, 该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分为三大类型, 一是工程技术型人才, 二是偏向于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 三是财务方面的人才[1]。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其培养过程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 专业定位不准
一般来说, 每个学生由于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一样, 而且, 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也存在差别, 因而, 学生的学识水平、专业能力也是高低不一。部分学生虽然选择了工程造价专业, 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 缺乏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因此, 他们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这是导致学生专业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 另一部分学生由于目标明确, 在日常的专业学习中又下了很大的功夫, 所以他们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
不过, 仔细分析就能发现, 专业定位不是非常准确, 才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因为该专业是一门融合型专业, 它既包括工程技术方面的教学内容, 又有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由于高职院校每个学期的课程都是有限的, 这使得教师不能就某一方面的内容做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讲解。由此, 就使得很多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的不牢固, 同时也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 专业定位不准, 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 忽视了与市场的对接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 忽视了与市场的对接。高等职业院校的最大特点, 是培养技术型人才。通俗地说, 就是学生毕业之后, 能很快的适应社会上的工作, 同时, 他们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灵活的运用于日常工作之中。也就是说,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 侧重于实用性。这一点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来讲, 也是同样适用的。也只有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 才能为社会所认可。不过,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 还不能与市场有效对接。部分学生虽然在校期间成绩优异, 但很难胜任实际的工作。这种眼高手低的现象, 在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中普遍存在。
另外, 上述问题还表现为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存在脱节现象。近些年来, 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势头迅猛, 这迫使很多企业纷纷改进生产技术,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高等职业院校虽然只是一个教育场所, 但肩负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在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 院校理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使学生对社会生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为他们日后的良好工作奠定基础。但目前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工作并不令人满意, 因为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与社会生产存在一定的脱节。很多院校虽然配备了教学实践基地, 也设置了相关的实践项目。但总体看来, 这些项目与当前的社会实际不能有效的连接。另外, 实训时间、场地、训练手段等的限制[2], 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上述情况更为严重。
二、高等职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一) 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
为了解决专业定位不准以及与市场对接不上的问题, 院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首先, 专业的定位, 始终是以社会、以市场作为导向的。这能保证院校培养的人才, 能符合企业的需要;否则, 即使明确专业定位也无济于事。不过, 从另一个角度看, 只要专业定位符合社会的要求, 那这种定位就是十分必要的。所以, 总的看来, 明确专业定位应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其次, 在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机机制的过程中,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与市场对接不上的问题, 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正如前文所述, 所谓与市场对接不上, 主要是指学生眼高手低、教学工作与社会生产脱节的问题。也就是说, 学生对企业的需要不了解, 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得少。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 之所以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主要理由是:第一, 学生在合作项目的开展中能了解当前的社会生产状况;第二, 通过一定的实际操作锻炼, 能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第三, 提高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不过, 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与企业的具体合作机制, 则需要根据院校的自身情况, 来详细考虑。不过, 合作机制的建立基本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1. 改进课程体系
学生的专业知识, 是其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的基础, 也是接下来开展各种合作活动的必备条件。所以, 工程造价专业改进课程体系, 就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第一, 在专业基础课方面, 积极征询企业方面的意见。第二, 增加或删减一些不适合的课程。这主要包括内容比较陈旧, 以及在日后工作中很少用到的部分教学内容。同时, 增加一些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经济学方面的教学内容。
2. 强化专业实训力度
强化专业实训力度, 是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这是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的一个关键步骤。第一,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使学生参与编制建筑、水电工程的预算等工程造价文件[3]。这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的手段。第二, 让学生参与工程招标等调研工作。第三, 可以让部分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实习。在实际的工作中, 学生就能发现自身的很多不足, 进而反过来推动学生抓紧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 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 优化、完善当前工程造价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4], 就十分必要。具体看来, 就是努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也就是说, 尽量是每一个教师具备多种能力、多种素养, 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扎实的教学基础。为此, 院校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其他技能。同时, 院校可以对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以提高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三) 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应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工作,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所谓专业人才, 准确的说, 不仅包括专业技能, 而且还包括品德、责任心等方面的内容[5]。不仅如此, 一个思想品德非常差, 但专业技能很强的人才, 也很难受到企业的青睐。所以, 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就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院校可以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做一些宣传工作。一方面, 使教师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 也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其次, 教师应寓思想教育与学科教学之中。也就是说, 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 给学生灌输思想教育的内容。这可以采取典型案例教学法进行讲解。因为目前很多学生对思想教育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一味的灌输往往适得其反, 所以, 通过剖析具体的实例, 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能促使学生自觉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最后, 对学生进行个别引导。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 针对表现优良以及表现很差的学生, 教师应主动与其沟通交流, 争取使表现差的学生积极改进, 同时, 又使其他学生向表现优良的学生学习, 从而使学生的工作责任心、思想品德有一个整体的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不能及时改进, 势必影响学生日后的发展, 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 笔者提出了几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途径, 希望对院校改进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启发。
摘要:近些年来, 由于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需要, 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不仅如此,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家对工程建设标准越来越高, 以往的专业技术人才很难满足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针对这种情况,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改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分析高等职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研究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春旺.浅谈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 (2) :11-12, 20.
[2]陈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科技信息, 2010, (22) :785-786.
【关键词】工业工程 人才培养 校企联合 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工业工程是在人们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降低成本的实践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就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研究如何使生产要素组成生产力更高和更有效运行的系统,是实现提高生产率目标的工程与管理的交叉学科。工业工程是研究由人、物料、信息、设备和能源构成的集成系统的设计、改进和实施,它应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来说明、预测和评价这一集成系统将得到的结果的一门学科。
一、我国工业工程高教历史回顾
工业工程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但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相对欧美日本起步较晚。1980年,天津大学等高校创办工业管理工程专业;1992年,教育部批准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并招生;1993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工业工程专业工学硕士点并招生;1999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培养工业工程工程硕士,2000年4月已经招生。迄今为止,全国开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100多所。目前,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对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在不断探索完善之中。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水平影响着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就是总结目前国内工业工程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方式,结合本校的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探讨如何改革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使之更加有利于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建设。
二、国内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的工业工程培养模式可以总结为三种:一种是培养管理型人才;一种是培养工程型人才;一种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工业工程的学科特点,即工程与管理的交叉学科,强调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的知识对生产系统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技术性和经济性评价,以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其课程体系设置也是工程与管理并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业工程专业多开设于管理工程学科下,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工程技术基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业工程专业多开设于机械工程等工程学科下。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就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对某一专门专业的工程能力的培养,相当于专门为某一行业量身打造的工业工程人才。如某些设在冶金、化工、电子学科的工业工程专业,强调学生具有特定领域的技能。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安电子科大就属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
我校自从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根据十年来的经验及往届毕业生反馈,从2011年开始对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1.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我校提出工程与管理并重并注重夯实工程基础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工程专业理论与技术并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分析、规划、设计、评价与创新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场系统进行整体优化的能力。
2.课程体系改革
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国内外课程体系设置的优缺点,我校制订了2011版培养计划。新版培养计划分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实践与创新五个教学环节。通识教育主要指的是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政治与革命史方面课程的学习。由于是矿业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通识教育中还包括采矿概论的学习。
3.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探索
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每一个实习环节。结合学生的就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行业和企业,尝试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之形成稳定的联合关系。在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实现校企共赢。
四、结语
工业工程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学科内容随着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在不断变革和更新。各高校在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一直不断适应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变化,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优化。
参考文献:
[1]刘捷,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的探索[J],当代经济,2011,(1)下:124—125.
二、注重实践教学,推行素质教育
工程造价专业对人才的实践性要求很高,因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是创新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在教学内容上对其进行细化,可分为专项能力和分项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两项能力分别化为具体的目标,并确定有关的内容,从而找出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措施。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可以一边向同学们讲解理论知识,一边让他们进行相关的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基本原理。为毕业实习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关系,让教师可以随时的掌握学生们的动态,在组织实习工作的同时,对同学们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如有必要,教师也可以定期到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给予手把手的指导,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快速的成长为社会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加强对学校实践环境的建设。建设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造价软件实训室、建筑施工虚拟仿真实训室等,这些实验室不但可以满足各项实训教学的需求,还可以鉴定各个工种上岗能力的技能。与地方各类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们提供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基地,这样,不但可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和现场的工程师可以共同对学生提出实践要求同时注重发展素质教育。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使他们取长补短,优化备课教案,并以此建立全面、优质、完善的习题库和试题库。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学生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进行预习和复习、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实施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中,从而实现专业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真正的贯彻落实该制度,并使其发挥作用。
三、结语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我校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介绍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突显了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理论知识掌握为基础,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实践证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理论教学和实最教学相融合,通过各教学环节综合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 者:高永清 商丹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北京,101601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不仅包括经验技术,也包括理论技术[4]。交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紧扣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培养中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知识的掌握,将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贯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5]。首先,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工程设计和经济分析基础,能将道路设计、交通设计与经济分析相结合,将工程意识和效益观念融入学生交通规划、设计和交通管理能力的培养中;其次,培养学生一定的数学统计和建模
基金项目: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JY05)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如何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能力、创造性”人才。这是考验这门课程教学体系是否合理,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一个关键所在。
一、我国当前工程造价的发展概况
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较晚, 在我国还属于新兴行业, 近几年通过国家对行业的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行业, 并且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整体来说,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据数据显示:到2021年,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29.83亿元。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在高校教学中, 已经有着一定的教学历史, 累积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 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关课程改革的要求, 工程造价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存在的不足逐渐的显露出来。这些不足之处, 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专业知识时, 渐渐形成了障碍, 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课堂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偏难偏少、教学中缺少实践过程、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落后。如何解决这些不足之处, 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下面我就从模块化教学法, 来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进行探讨。
三、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应用模块化教学
(一) 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模块化设计
在课程教学中, 应该首先对课程进行模块划分。在教学中, 应改变理论与操作课分开开课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 提前考虑好理论、操作与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按两个结合的整体模块进行教学, 即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相结合, 模块学习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并在教学之前, 将每个模块的教学要求, 技能要求, 考核方式先告诉给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明白本阶段教学的具体要求, 并知道自己应该达到什么要求。
(二) 如何让模块化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应用
1. 通过分解工作过程, 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教学模块
通常, 教师确定课程内容, 是基于某课程相关工作的全过程为依据进行选择。将整个工作过程中, 所用实际的技术理论和技能训练中的内容, 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 以“如何完成”以及“如何能完成的更好”的目标, 进行授课内容的选择。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课程考核体系进行创新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在模块化教学实施中, 进行的考核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
(1) 第一阶段, 将基础技能项目, 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考核。基础技能项目在进行考核时, 应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前进行, 成立由专业教师以及实践指导教师组成的技能考评小组。学生在“基础技能”中任意抽取一个项目进行考核。教师应根据学生现场的熟练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进行现场打分。而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技能成绩, 应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师应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情况, 安排随机考核, 并结合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评定出实践技能成绩。
(2) 第二阶段为职业岗位技能考核。教师应安排在学生就业前进行, 主要委托学生的实习单位进行考核。教师根据学生顶岗实训的不同内容, 让学生在相应的“岗位技能”中随机抽取一个项目进行考核。考核的最终成绩, 由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技能项目难度, 结合学生毕业顶岗实训期间的综合表现, 进行综合评定。
3. 运用翻转式课堂进行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 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每一堂课都应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对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只有采取这种方式, 才能在课堂上, 让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在课程内容学习的过程中, 加入一些提问。对于回答不出来的学生, 允许其求助于周边的同学, 进行讨论后回答。这样就能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观点, 不管对与错都应当加以鼓励,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形成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 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工程造价》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 模块化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拥有的优势, 这是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应用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的特点如下:
(1) 更接近学生的学习特点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 多为90后, 这些学生的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相对而言比较差。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直观的、感性的知识。而对于学习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 则有很大的难度。模块化教学模式, 减少了理论知识的讲解,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同时能以有限的时间学到实用的知识。
(2) 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
将授课内容模块化, 增强了授课内容之间的独立性。这就可以在相同的时间, 对多个班级的不同教学模块进行授课, 大大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同时, 由于实训设备直接和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配套, 这就使实训项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 模块化教学模式也存在不足, 我们应该研究它的不足, 从而逐步去克服这些不足, 使模块化教学走向完美。
(1) 课程划分存在着细节上的不协调
模块化教学中, 对课程模块的划分, 除了考虑内容相对独立以外, 还必须考虑学生学习的周期。如果课程模块划分过细, 则需要增加相应的实验设备。这就容易造成, 教学管理难度的增大;如果课程模块划分过粗, 则学生完成每个模块的周期较长。因此, 过分强调模块之间的功能独立性, 可能会削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2)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
模块化教学, 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方面, 确实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教师依然是担任教学的主体, 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仍然依靠教师的引导, 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四、结论
当前,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进一步加快, 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和数量将不断增加, 这就迫切需要大量的工程造价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积极探索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于激发广大热爱路桥施工的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效果, 以及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都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淑敏.浅析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2006, (02) .
[2]叶峰.浅析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 2007, (32) .
[3]张皇兵.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与控制方法浅论[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8, (01) .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创新措施;课程设置;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5-0085-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首要工作。沈阳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立足农业信息化、农业电气化应用背景,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措施,从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创新素养等方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立足专业基础、服务农业,把农业信息化技术作为一个支撑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涉及大量农业信息化所需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在电力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毕业生是电力行业、农电学科重要的人才来源,教学实践中涉及较多的电力系统应用,把电力信息化技术作为另一个支撑点。人才培养定位是以农业信息化和电力系统为服务对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体两翼”。
1 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农业院校人才需求、就业去向,以及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4个课程平台和与之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大一、大二的公共课、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学习数学类、语言类及电学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及技能基础;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大二、大三开设,主要学习数电、模电、信号类专业课程;在大三、大四专业教育后期,把专业分成嵌入式和物联网2个方向,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方向,以各自侧重的理论和技术再结合农业信息化应用和电力系统应用完善知识结构,打造就业升学的核心竞争力。各个课程平台都配套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科技实习、生产实习等,着重训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 电基础课程模式设计
基础课程如“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嵌入式系统原理”等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大学生电子创新实验室内,学生需要自行焊接电路板并进行电路性能测试,加深识别电路及应用电路的能力。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特征还体现在增加项目制作内容上,这也是任务驱动学习进程的具体体现。课程规定学生要完成2个以上电子系统制作,其中模拟、数字电路内容兼而有之。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选择、焊接、调试、测试电路,直到实现规定的技术指标。最后,学生还要通过撰写设计报告、答辩等环节。经过项目制作训练,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应用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借助仿真平台和科研实践整体提升电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加强电工电子类课程MOOC建设,立足基础课程,依托相关科研背景,实现前后续课程教学内容可延续、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科技实践-毕业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可延续。在教学中以科研案例为依托实现教学环节的可延续性,在不同教学环节完成案例的不同任务,在学生基础理论与创新意识培养中具有良好效果。
3 大学生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构建
在实践创新环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注重与农科专业密切结合、突出农业院校特色,构建大学生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培养,使电子信息类学生在综合实训、科技创新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为农科专业师生开展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氛围,形成一种多赢的局面。自2011年起,凭借多年积累,结合校级教学改革立项工作,构建电子信息类创新实践平台。基于该平台,促进师生与农业相关专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交流与互动,开展面向设施环境监控、农业航空、农村信息服务、配电网电能质量检测、电力无功优化等领域的交叉合作,为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在校内挖掘潜力、开展更有特色的实践活动探索出一条新路。自2013年起,加强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强化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验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农业实际问题,把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于农业管理、生产和科研领域。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全过程化,主要体现在从大一到大四,结合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为课程设计、实践、实习等设计一系列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案例,在案例分析与设计过程中将理论知识有效结合到生产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物联网大赛、智能农业装备大赛、互联网+等国家/省级竞赛。自2007年起,已经连续8 a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电子设计类比赛,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特等奖1组次、三等奖10余组次,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与一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师生实践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
4 专业方向确定
结合国家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引导,积极调整培养目标,以培养合格的应用型现场工程师为目标,在专业方向上强调灵活设置,积极跟踪社会需求的主流方向。在国内较早的设置了“嵌入式技术方向”,为学生开设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技术、DSP应用开发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等一系列嵌入式技术相关课程。在新教学计划中又结合目前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开设物联网技术方向,保证学生及时接触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主流新技术,提高就业竞争力。结合当前物联网研究内容,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以传统的电子技术应用课程为基础,增加物联网引论、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技术等课程,配合创新实践课程设计,建立物联网总体设计架构。通过这些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现代电子技术在各种电子产品中设计和开发的系统化、集成化技术,培养电子产品网络化设计理念。
nlc202309091109
5 结语
沈阳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农业信息化和电力信息化为服务对象的“一体两翼”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以赛促教,强化内外联系,全过程、多环节突出实践教学,保障学生在具备较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提高实践技能,尽量接近企业用人需求水平;依托所在学院、学校特点,在创新实践方面侧重农业信息化、地方电力信息化领域,打造自身科研实践的优势领域。
参考文献
[1] 毛政利.创新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河南城建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3):45-46.
[2] 肖艳军,杨泽青,周围,等.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创新性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20-22.
[3] 张志伟,赵峰,刘志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4):72-74.
[4] 李颖,曹立新,包理群.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J].教学研究,2013(4):58-61.
[5] 潘海军,李春树,熊文元.浅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139-142.
[6] 黄智,李全彬.国际化视野下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0):87-89.
Abstract: Under the great background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itia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 new personnel cultivation mode is proposed at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nsidering the talent demand of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ociety.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described as ‘two wings on body’, which aim to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student to server for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he innovation measures including frame of courses reform, specialty orientation adjustment, theory courses teaching mode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al platform construction, a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alent cultivation; innovation measures;curriculum provision; practice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论文】推荐阅读:
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10-07
基于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药理学教学模式09-06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10-2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07-23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识图》课程教学05-28
浅谈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管理06-24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07-06
工程造价人员素质培养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