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低产林改造关键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油茶低产林改造关键(精选8篇)

油茶低产林改造关键 篇1

低产油茶林的综合改造技术

油茶是我国南方分布和栽培最广、最多和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籽油被誉为东方的橄榄油,它清亮味香,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疗和保健作用,每千克售价达50~60元.

作 者:饶卫华 黄华宁 敖礼林 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农业局,330700刊 名:特种经济动植物英文刊名: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年,卷(期):200912(2)分类号:S7关键词:

油茶低产林改造关键 篇2

1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设计

油茶低产林改造主要利用我国南方各省低改的成功经验,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油茶林的不同低产原因, 通过综合分析, 对现在的油茶林进行分类, 以适宜改造措施, 对低产林进行分类经营。对现在油茶林分别进行整形修剪、中耕抚育、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更新改造、集约经营等综合治理和改造, 达到短期内增加土壤肥力、改变林分结构、提高单株产量的目的。通过项目示范区的小班实地调查, 参照历处的产量、林龄、林相及立地的情况, 对项目区的油茶低产林进行分类经营。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

2 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

2.1 良种选择

油茶优良无性系选用湖南省引进的攸县油茶攸1号、攸20号、攸22号、攸24号及普通油茶湘林4号、湘林6号、湘林7号等。油茶优良农家品种选用望谟油茶、岑溪软枝油茶、衡东大桃、鄂东大红等优良品种。

2.2 高技换冠

选用油茶优良无性系穗嫁接法, 采用撕皮嵌合接法[1], 在油茶树枝干的一定高度上, 选择各方向的树干, 每株嫁接16~20个接穗, 以达到高接换冠的目的。油茶树经全面嫁接换冠后, 第2年可恢复树冠[2], 第4年可开始投产, 第5年可恢复正常林分的树冠和产量, 换冠8年可收回投入。

2.3 截干更新

对年龄老化、品质较好、株行距较均匀、生长势不过于衰老的低产林, 采用截于萌芽更新或用火烧萌芽更新的方式进行低产林改造。火烧萌芽更新是将林地进行火烧, 然后沿油茶树茎部5~10 cm处截断, 第2年伐根萌发新枝, 第3年开始结实, 第5年可达到正常产量。

2.4 定点补植更新

对品质差、林相乱而尚有一定产量的林分, 选择良种壮苗, 实行定点预栽和缺蔸补植, 凡在预栽点上的老残株或劣株必须砍除, 不在点上的老残植株逐年分批砍除, 进行改造更新。

2.5 调整林相

现有的油茶林不是过稀、过密, 就是分布不匀, 缺株相当普遍, 林相极不完整。因此, 调整密度、改造林相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对林分内植株过密的油茶林进行间伐, 对缺蔸或较稀的林分用良种进行补植[3]。普通油茶一般保持900~1 800株/hm2, 岑溪软枝油茶保持1 200~2100株/hm2, 攸县油茶保持3 000~6 000株/hm2。

2.6 修枝整形

按照油茶修剪的原则、方法, 根据林分植皮株的特点, 采用适宜的修剪技术, 修除徒长枝、病虫害枝、过冗长枝条、侧枝等, 形成枝叶均匀、通风透光、结果面大的良好树冠。

2.7 中耕抚育管理

为便于捡果, 农户长期在果实成熟前, 对林地进行全面表土铲除, 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应改变这种传统“刮地皮”习惯为块状抚育、树盘抚育或带状中耕抚育, 以改变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并在春季适当施用氮肥, 夏季施以磷肥、钾肥, 冬季施以有机肥料, 以增加土壤肥力, 促进油茶生长[4]。

2.8 集约经营

油茶林产量的高低决定于行林、经营水平。要求油茶产量高而稳, 管理就不能粗放, 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 分清类型和情况, 确定适宜的方式方法, 逐步为良种化、园艺化、规格化创造条件, 进而达到集约经营高产稳产的目的。

2.9 引蜂授粉

由于油茶是异花虫媒授粉树种, 保护土蜂、养殖家蜂或外引蜂群授粉, 有利于提高油茶的授粉率和坐果率, 从而提高油茶产量。

摘要:册亨县栽培油茶历史悠久, 但大部分油茶林已呈现老化及死亡现象。介绍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以供林农参考。

关键词:油茶,低产林改造,设计,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果青.浅谈油茶的种植技术[J].林业建设, 2009 (1) :19-20.

[2]夏树让.南方油茶种植潜力巨大[J].中国农业售息, 2008 (4) :35-36.

[3]刘小辉.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3) :53-54.

浅淡林溪乡油茶低产林改造 篇3

【关键词】林溪乡;油茶;低产林;改造

1 林溪乡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意义

历史上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三江,属国家级重点林区县之一,是全区有名的杉木、茶油、毛竹、茶叶四大商品基地县。我县是全国油茶重点县之一,现有油茶面积位居广西第一,全国第二,具有“广西油海”之称。现有油茶面积41133hm2有余,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0.8%,总产值达28.0791亿元,获“中国茶油之乡”称号和全国“100个经济林(油茶)示范县”称号。油茶不仅是广西省,更是三江县林溪乡的大宗经济林,是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林。据2009年二类调查,林溪乡油茶面积6340hm2,占有林面积的56.7%,年产茶油500t~650t,这是我们林溪乡的主要特产。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大多数林农只是广种薄收,经营保守粗放,品种混杂,且多数为50年代所营造,林木老化,单产低,平均每667㎡产茶油6kg~8kg之间,按目前市场价计,每667㎡产值只不过72元~96元左右,经济收益差,林农收入少,致使发展油茶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三江是广西产油区,林溪乡又是三江的一大产油乡,油茶生产是我们林溪乡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采用科学管理技术改造油茶低产林,改变油茶产量低、产值低、收入少的“两低一少”现状,增加林农收入,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已十分必要。我们林溪乡已进行油茶低改十年,收效显著,例如2004年林溪乡冠洞村石文耀农户带状施肥0.5hm2,次年茶油每667㎡平均产量由原来7.5kg到15kg,增长了2倍。还有这五年来平地棉吴仲和农户也是带状施肥0.7hm2,这0.7hm2地在这五年都有所增长,从原来产茶油100kg~150kg增加到现在400kg~500kg,如果全垦深挖垦复,收效会更显著。这十年来我乡每年都有油茶低改指标67hm2~100hm2,林农都尝到了甜头,所以纷纷都要求扩大改造面积。如果我们抓住机遇,因地改造,使每667㎡产油量由改造前6kg~8kg提高到35kg~40kg,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大大提高。

2 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措施

油茶低产林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民生工程,直接关连着千家万户,关系着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应始终按照系统工程的的方法深入组织实施。

2.1 管理措施

2.1.1 制定目标,明确对象

现在目标是有,对象却难以确定。例如上级给我乡67hm2低改任务,我乡政府要按村按户分配,14个村一分每个村不到6.7hm2,我林业部门又要求连片规划,6.7hm2规划下来,又有那么几户外出打工无法施工,只有又重新规划几百平方米或者几千平方米,如此一来变的既分散又难以管理。本来想以点带面,连续给肥料给几年,但次年林农又外出打工,只有又重新规划,如此一来变成今年几户,明年又几户,根本无法保持连续性,不连续就不见效果,就无法带动群众积极性。对象不明确就无法带动群众自觉性,没有自觉性,只有长期依赖政府,政府又没有这么多资金来投入,最终导致项目失败,目标也达不到了。

2.1.2加強宣传,统一认识

长期以来,林农对油茶生产习惯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不愿投劳、投资促产,为使产区广大群众真正了解油茶低改的必要性,紧迫性,争取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县乡应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电影、录像、广播、墙报、山歌和现场会等形式深入广泛的进行宣传动员,以统一思想认识,调动广大林农参与油茶低改的积极性,要让林农能不依赖政府的投入,自己主动改造。

2.1.3 搞好培训,树立样板

我们前几年下乡指导发现,林农对技术方面可以说是零。因此我们要从培训骨干入手,同时建立更多更好的样板试验示范林,做到以点带面,全行推进。现在县乡技术人员到村、到点进行指导和示范已经七年时间,最后还是没有效果,农民还是不相信科学,还是老思想,老传统。原因有三:(1)培训班学员年龄基本都是50岁以上,文化程度较低,无法理解。(2)学员只是为了领取政府培训补贴才去培训。(3)示范时把该剪的突长枝、枯死、病虫枝、重叠枝、细弱枝、内膛枝、寄生枝、下垂枝、脚枝等剪掉,但农民统统舍不得。因此要搞出一个样板,抓好低改培训工作,县乡技术人员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开班技术指导,并做示范,更要带动年轻人积极投入生产当中。

2.2 技术措施

2.2.1 清理林地

清理林地主要是把油茶林地的杂灌砍除,挖掉老残及病弱茶树,使保留下的茶树有一个良好生长环境。

2.2.2 修枝整形

把枯死枝、病虫枝、重叠枝、细弱枝、内膛枝、寄生枝、下垂枝、脚枝等剪掉。对树形高大,营养生长过旺的一般去顶回缩,以培养结果枝。修剪时以疏剪为主,同时要求因树制宜,剪密留稀,去弱留强,以形成合理树形结构。

2.2.3 深挖垦复

第一年全垦深挖一次,深度20cm~25cm,往后每年夏季浅锄一次,深度10cm~15cm,垦复后适当施肥。

2.2.4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油茶低改成效最快的一种措施。根据油茶生长、结实的生理措施,施肥以磷肥和氮肥为主。当年垦复时施肥,施肥一律沿树冠投影边缘处沟施(也就是滴水线),施后盖土。

2.2.5 更新改造

对老残林、品种差劣的低产林应进行采伐更新,按高标准要求种植优良品种,如岑溪软枝油茶。(试点:冠洞村杨香玉,种植岑岑溪软枝油茶0.7hm2,树龄22年,现在每667㎡每年产茶籽300kg。冠洞村杨敏种植岑岑溪软枝油茶100株,树龄8年,已经连续3年每年产茶籽400kg,产茶油为90kg.平铺村杨生求农户85株,树龄7年,这二年每年产茶籽250kg,都没有大小年之分,本地油茶就有大小年之分)。

3 如何提高林农对油茶低产林改造的认识

茶叶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林农都很容易接受,为什么对油茶管理技术又难以接受?林溪乡人多地少,如果管理油茶也能像管理茶叶一样,收效一定是很乐观,经济效益会有大突破。要怎样才能让林农意识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选点、投资做示范(连片1.3hm2搞一小块地,一户或者二户),像管理茶叶或者管理果园一样来管理,效果出来之后,政府应该带林农参观成效,这样效果会比现在大面积种植效果好。只有这样农民才能自觉管理,自觉改造。现在虽然也有示范地,但涉及农户太多,面积较大,管护也不像管理茶叶一样,效果还是不好,还是无法接受。如果技术到位,管理到位,农民自觉,油茶低改就有好效果。农民就不再是等、靠、要的思想了。思想得到转变,以后什么事就容易做了。长此以往而坚持下去,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油茶低产林改造关键 篇4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掌握低产林改造(以下简称低改)工程建设情况,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08‟19号)和《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鄂林造„2008‟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由省林业局安排下达计划的低改工程的检查验收。

第三条 检查验收内容包括:改造面积;改造方式;采伐作业实施情况;营造林作业实施情况;种苗情况;抚育管理情况;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各项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执行情况等。

第四条 检查验收方式包括县级自查、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

第五条 县级自查由各县(市、区)林业局组织本县(市、区)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市级抽查由市(州)林业局组织完成。省级核查由省林业局组织完成。

第二章 检查验收依据与技术标准 第六条 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

(一)《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08‟19号)

(二)《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鄂林造„2008‟8号)

(三)《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四)《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五)省林业局批复的工程县(市、区)低产林改造工程作业设计(以下简称作业设计)

(六)《湖北省森林采伐管理操作规则》和《湖北省森林采伐技术规程》(鄂林资„2001‟336号)

第七条 改造方式与改造对象

改造方式分更新改造和综合改造两种,以审批的作业设计为准。

改造对象为符合改造标准的有林地、疏林地、灌丛地,坡度在25度左右,小班平均土层厚度大于30厘米的小班。

第八条 改造面积

上报面积为县(市、区)经自查后统计上报的面积。核实面积为经测绘计算出的实际造林面积。小班核实面积与上报面积均以水平面积计,以亩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面积允许误差为±5%。超过误差时,以上一级检查验收结果为准。核实的小班面积不能大于上报面积,计算结果中的面积核实率最高为100%。

低改综合合格小班:改造对象合格、整地质量合格、造林成 2 活率大于或等于85%、种苗质量达到要求的小班。其面积为低改综合合格面积。上述四项指标为低改主要考核指标,凡不符合其中之一的小班,即为低改综合不合格小班。

第九条 造林成活率

造林成活率为单位面积造林成活株数与造林初植株数之比。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85%的为造林合格面积;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41%、小于85%的为造林基本合格需补植面积,需经补植或重造合格后再计入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小于41%的为造林不合格即需重造面积。

造林初植密度应与作业设计的造林树种初植密度一致,允许误差为±5%。

第十条 采伐作业

做到凭证采伐、按作业设计采伐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蓄积以立方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允许误差为±5%。超过误差时,以上一级检查验收结果为准。如有超面积采伐、无证采伐和超限额或超计划采伐的为不合格,并在小班调查表中标记。

第十一条 营造林作业

林地清理、整地规格、造林树种、栽植方式、造林时间等营造林作业项目,执行作业设计标准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第十二条 种苗

苗木分级标准:按照《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国家标准执行。在现场调查时可调查记录苗木高度、地径,再查对标准 3 确定苗木级别。

苗木合格面积标准:I级苗造林使用率达到90%以上,I、II级苗造林使用率达到100%。

林木良种使用率合格标准: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第十三条 抚育管理

执行作业设计标准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第十四条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执行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要求,做到“保留山顶、山脊和山脚天然植被,坡长每30米,沿等高线保留3-5米宽原生植被”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第十五条 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与科技推广、施工管理、档案管理等,按管理办法和作业设计执行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第十六条 其它标准:造林成活率等各率的百分数均保留一位小数。

第三章 检查验收内容与方法

第十七条 资料收集

(一)县级自查资料收集

1、省林业局下达到工程县(市、区)的低改工程计划、分解及完成情况。

2、省林业局审批的工程县(市、区)低改工程作业设计(包括变更作业设计)。

3、伐区作业设计、采伐证存根和采伐台账。

4、低改政策文件、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工程检查验收办法等文件资料。

5、其它材料:包括林权流转、档案管理、资金兑现、管护措施等方面的材料。

(二)市级抽查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同县级自查,增加县级自查报告。

(三)省级核查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同县级自查,增加市、县两级自(抽)查报告。第十八条 检查验收单位与单位的确定

以县为检查验收的抽样总体,以抽中小班核实结果计算全县(市、区)核查结果。具体面积和单位为:

(一)检查验收面积确定:

1、县级自查:各工程县(市、区)低改计划面积的100%。

2、市级抽查:抽取各工程县(市、区)自查上报面积的50%左右。

3、省级核查:抽取各工程县(市、区)自查上报面积的20%左右。

(二)检查验收单位的抽取:

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以乡和村为抽样单元,按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市级抽查乡镇抽查比例为50%,抽中乡镇内的村全查。省级核查要求乡镇抽查比例为40%,抽中乡镇内的村抽查比例为50%,抽中村全查。

第十九条 面积核实

小班调绘及面积求算:实地利用验收图(或作业设计图,下同)进行核对,或用GPS进行面积测算。当实地核对的小班与验收图位置及形状基本一致时,对小班面积进行实地求算,如果实地求算出的小班面积与上报小班面积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确认其上报的小班面积,否则以求算面积为准;当实地核对的小班与验收图形状、边界不一致,但小班位置准确时,实地重新调绘或用GPS绕测面积,并以重新求算出的小班面积为准;当实地核对的小班与验收图位置及形状有明显出入时,按不核实处理(即不作为检查验收范围)。

第二十条 采伐作业实施情况调查

按照作业设计和伐区作业设计进行检查,通过核查采伐台账和采伐证存根,以及现场核对采伐地点、方式、树种,认定采伐作业是否合格。

第二十一条 造林作业质量情况调查

按照作业设计,采用样地调查等方法,现场调查认定林地清理、整地方式与规格、造林树种、栽植方式、造林时间、造林成活率等营造林作业项目执行情况。

样行或样方调查的面积比例:当小班面积在50亩以下时,样行或样方面积应不少于小班面积3%;50-150亩应不少于2%;150亩以上应不少于1%。

样行根据小班苗木定植情况,均匀布设在有代表的地段。每个样行由相连的2-4行组成,样行数按小班应调查的样行面积确定,每个小班不少于2个样行。

样方设置:每个样方面积1亩,机械布设,样方数按小班应调查的样地面积确定,每个小班不少于2个。

造林成活率调查在样行或样方内,计数总的人工造林株数(包括死苗、缺苗)以及现存株数。按穴造林如每穴造林株数或现存株数多于一株,均按一株计算。

第二十二条 种苗质量调查

采取样地调查方法,现场调查造林树种苗木高度、地径,依据作业设计树种、国家种苗分级标准和国家及我省审(认)定良种情况,认定小班苗木合格情况和良种使用情况。

第二十三条 抚育管理调查

采取样地调查方法,现场调查新造林抚育管理时间、次数和质量,认定调查小班抚育管理是否合格。

第二十四条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措施调查

现场目测调查低改作业小班,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措施是否达到标准。

第二十五条 各项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调查

对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采取小班调查和“座谈访问、查阅资料”等办法,调查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档案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合格面积和合格率,核实工程管理机构、制度建设、施工监理、管护合同和工程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依据调查数据和核实资料,分析评价各项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执行情况。

第二十六条 小班调查表填写

对外业小班调查表及时进行检查、整理,确保外业小班调查 7 表项目填写齐全、规范、准确。确认无误后,统一按EXCEL格式文件建立检查验收小班数据。小班调查表及填写说明见附表1。

第四章 计算方法与统计汇总

第二十七条 检查验收指标计算方法

(一)造林面积核实率=∑调查小班核实面积/∑调查小班上报面积×100%

(二)造林面积合格率=∑调查小班造林合格面积/∑调查小班造林核实面积×100%。

(三)小班造林成活率=小班所有样地成活株数/小班所有样地初植株数×100%。

(四)造林平均成活率=∑(调查小班核实面积×小班成活率)/∑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五)造林面积补植率=∑调查小班造林需补植面积/∑调查小班造林核实面积×100%。

(六)改造对象合格率=∑调查小班改造对象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七)整地质量合格率=∑调查小班整地质量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八)苗木合格率=∑调查小班苗木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九)良种使用率=∑调查小班使用良种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十)低造综合合格率=∑调查小班综合合格面积/∑调查小 班核实面积×100%。

(十一)抚育管理率=(∑调查小班抚育管理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十二)档案管理合格率=∑调查小班档案管理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二十八)检查验收县级主要结果计算

(一)县级自查:造林核实面积、造林合格面积、造林需补植面积、低改综合合格面积,由各小班检查验收结果累加得出。

(二)省和市核(抽)查:造林核实面积=造林面积核实率×上报面积;造林合格面积、造林需补植面积、低改综合合格面积,分别用其合格率(或需补植率)×核实面积得出。

(二十九)检查验收数据汇总

(一)附表1(即小班调查表)以小班为单位填报,以村、乡、县逐级汇总。

(二)附表2-5(即营造林情况统计表、森林采伐情况统计表、工程管理情况统计表)以县(市、区)为单位填报,以市(州)和省为汇总单位。

第五章 检查验收成果

第三十条 各级检查验收单位完成现场调查工作后,应将检查数据存档,并按规定要求和统一时间,及时上报自(抽、核)查验收成果(含电子文档,表格EXCEL格式、文本Word格式)。

第三十一条 县级自查验收成果

(一)检查验收基础数据资料。按附表1的验收因子建立。

(二)各类统计汇总表。按附表2-5统计汇总。

(三)自查验收报告。由工程县(市、区)林业局向省林业局和市(州)林业局分别提交县级自查验收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简述自查验收工作情况。

(2)检查验收主要结果。主要包括改造面积情况,采伐作业实施情况;营造林作业实施情况;种苗情况;各项技术要求的和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等;典型经验和做法;典型照片。

(3)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包括数据差异说明;实施情况未达到设计标准要求的原因分析。

(4)整改措施。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内容、措施和时间要求。特别是未完成低改计划的,要有详细的整改计划。

(四)自查验收图

第三十二条 市级抽查验收成果

(一)检查验收基础数据资料。按附表1的验收因子建立。

(二)各类统计汇总表。按附表2-5统计。

(三)存档资料。收集资料、抽查报告、抽查原始记录(表)等。

(四)检查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验收工作概况。抽查范围、时间和工作量。(2)抽查结果。简要综述低改地块选择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改造面积和方式是否与作业设计一致;采伐作业实施是否按相关 10 规定进行;营造林作业实施及种苗情况是否做到了适地适树、科学规范、良种壮苗;各项技术要求的执行等工程管理情况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分析评价。结合县级自查上报结果,用实例和数据,分析评价低改工程建设的数量、质量和成效。

(4)问题、对策及建议。第三十三条 省级核查验收成果

省级核查验收成果的要求和格式,与市级抽查验收成果相同。检查验收报告在如实反映工程县(市、区)工程实施成效与问题的同时,还要阐述评价县、市两级的检查验收工作质量。

各省级核查工作组提交所核查区域的省级核查报告。省级总报告由省林业局低改办组织编写。

第六章 检查验收质量管理和责任追究

第三十四条 质量管理

(一)省、市、县林业局,在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前应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培训考核合格的技术人员方可参加检查验收工作。

(二)各承担检查验收任务的单位要重点对下列环节进行质量监控:

1、图、表、卡等资料收集、核对、查验与归档;

2、小班调绘和面积测量、求算;

3、造林质量、苗木质量及成活率调查;

4、各类因子的调查及外业小班调查表填写;

5、有关报告的内容及质量。

(三)县级自查、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上报的检查验收报告及成果,需县级、市级林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省级核查组负责人签字确认。

(四)省林业局组织检查验收质量督查。第三十五条 责任追究

对在验收工作中发生弄虚作假、违反技术标准、擅自改变核查方法、未按规定将相关资料存档等验收质量事故和违反有关廉政建设规定的,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林业局低改办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1:低产林改造工程检查验收小班调查表

2:低产林改造工程检查验收营造林情况统计表

3、低产林改造工程检查验收森林采伐情况统计表

4、低产林改造工程检查验收工程管理情况统计表

赣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篇5

油茶是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及其制品具有多种用途, 茶油更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赣南油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2位, 而赣县是赣南产茶油大县之一。

据林业资源调查统计, 2003年赣县油茶林面积为1.45万hm2, 品种主要有寒露籽、霜降籽、秋分籽和羊孜屎。全县19个乡镇80%以上的村均有分布, 面积较大的乡镇有五云、沙地、茅店、韩坊、田村等, 面积在千亩以上的有55个村, 面积333.3hm2以上的村有10个, 分别为五云镇的下丹、左坑和蓬村, 沙地镇的湖溪、螺田和水边村, 茅店镇的杨洞和大龙村。目前全县油茶林亩产茶油只有5kg, 亩产值100元。通过低产林改造, 全县亩平均产茶油量可提高到20kg以上, 亩产值则可达400元以上, 亩增产值300元以上。新造丰产油茶林亩产茶油可达25kg以上。

在食用油中茶油的价格最高, 在国内市场一直供不应求。目前市场的中、高档精炼茶油每公斤价格高达40~60元, 而油茶籽、茶壳、茶麸是发展食品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可生产皂素、茶粕等产品。

2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分析

2.1 清理林地

将油茶林中的其它林木、杂灌木和有害杂草、藤蔓等进行清除, 改造成油茶纯林, 有利于油茶对水、肥和光合作用的需求, 有利于油茶林的垦复管理和果实采收。如果油茶中混生有少量的山苍子树, 则要保留, 因为山苍子树能释放芳香气味, 对于防止油茶棉蚧虫害、减少天敌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效果。

2.2 垦复深挖

主要是选择好季节和方法。“冬挖金、夏挖银”、“冬挖、夏铲”是群众对油茶垦复的总结。冬天深挖可熟化和改良土壤, 增加肥力, 清除杂草和消灭病虫害, 冬季深挖深度一般在20~30cm;夏天正是新梢、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 结合除草浅垦培蔸可增强抗旱能力, 提高油茶树体的生长势, 有利于保花保果, 夏铲深度一般在10~20cm。垦复的方法主要为全垦、带垦、穴垦、阶梯式垦、壕沟抚育等。

2.2.1 全垦

将油茶林地的土壤自下而上全部挖翻过来, 这种方法适宜地势平坦、坡度在15°以下的荒芜油茶山。

2.2.2 带垦

从山脚到山顶横向水平挖一带、留一带, 带的宽度随油茶上下行距而定, 如行距为3m, 则带距为1.5m, 逐年轮换抚育, 这种方法适宜于林相比较整齐、密度较大、坡度在15°以上的低产林地。

2.2.3 穴垦

围绕油茶树蔸周围深挖垦复, 适宜坡度为30°左右或地质带沙性的低产林, 穴垦一般是树冠多大就垦多大, 挖起的泥土稍往树蔸上覆盖, 在冠内堆积, 把杂草、灌木埋入土中, 加速腐烂, 增加肥力。

2.2.4 阶梯式垦复

在全面深挖垦复的基础上, 按照油茶株行距, 筑成里低外高, 环山水平的梯土梯田, 外筑埂、里开沟, 梯的宽度要由地形地势的变化而定, 平缓坡应宽些, 陡陂宜窄些, 等高不等宽, 这种方法适宜于坡度陡、油茶林横行较整齐的低产林。

2.2.5 撩壕抚育

在油茶林内上下行距中间, 挖一条70cm宽和60cm深的壕沟, 挖土时注意把表土、心土分开堆放。挖好后将林地杂草、灌木埋入沟内, 再把表土往沟里填, 厚30~40cm左右。

2.3 密度调整。

经过调整, 根据不同的坡度、土质使油茶每公顷保留900~1 650株。

(1) 疏伐。

将老化衰退的、病虫危害严重的或过密的油茶树进行砍伐, 以便改善光照条件, 促进其它油茶树的生长。

(2) 补植。

对油茶林中空地或过稀的地段要进行补植, 株行距为2m×3m、穴的规格为40cm×40cm×30cm, 苗木要选择经过省级认定的1年生或2年生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木且是健壮无病虫害的一级苗木。

2.4 整枝修剪

整枝修剪是油茶低产林改造的一项重要措施。修剪要因地制宜, 掌握强树轻剪、弱树适当重剪的原则, 主要目的是解决生长和结实的矛盾, 充分利用空间。修剪主要是修除病虫枝、枯死枝和衰退枝, 以及位置不当的徒长枝、重叠枝、交叉枝。对于树冠较浓密、郁闭度在0.7以上的密林, 要疏掉角度小于45°的直立枝, 适当压低树冠高度, 保持单枝清脚亮心, 培养开张形和受光面积大的椭圆形或半圆形的树冠, 以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 增加结果面, 提高单产, 修剪以冬季和早春为宜。

2.5 蓄水保土

每隔3~5m沿环山水平开挖一条深、宽各30cm、长1.5~2.0m的竹节沟, 上下形成品字形, 防止水土流失, 以达到保水、保土和保肥的目的。

2.6 合理施肥

油茶四季不离枝, 有“抱子怀胎”的特点, 每年都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 施肥可结合垦复抚育进行, 应以土杂肥为主, 适当补充化肥。成年树一般每株每年施有机土杂肥25~50kg, 全年都可进行, 以冬季进行更好, 结合垦复时深翻把腐熟的有机土杂肥埋入土中。为达到高产稳产, 还应在每年的5~6月份, 追施长果肥, 长果肥以速效氮肥为主, 适当配以磷钾肥, 一般株施复合肥0.5kg, 或尿素、氯化钾、钙镁磷肥各0.3kg, 追肥采用环状沟施, 在树冠投影内缘挖20cm深的环状断沟或穴, 施肥后及时覆土。

2.7 病虫害防治

危害油茶的病虫害很多,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煤污病、软腐病、根腐病等, 虫害主要有茶毒蛾、象鼻虫、蓝翅天牛、蛀茎虫等。油茶病虫害多以综合治理和预防为主, 平时应通过整枝修剪、垦复抚育等技术措施, 减少病虫源, 达到控制病虫猖獗, 减少损失的目的。病害可用1%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施;虫害可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或用灯光诱杀成虫, 人工捕捉等, 也可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杀。

2.8 劣株改造

2.8.1 萌芽更新

将树势衰老、产量下降和树干患有严重病虫害的油茶树, 在冬季用锋利的锯斧齐地面砍除, 注意切口要平滑倾斜, 砍后用土或草皮埋住树蔸。第2年春树蔸周围长出很多萌芽条, 春末夏初, 每蔸选留生长旺盛、方位适当的1~2个萌芽条抚育成新植株, 其余萌条全部除去。第3年结合抚育, 每蔸保留一株生长最好的植株进行定形修枝, 使之形成良好的树体骨架。

2.8.2 高接换冠

龙川县油茶育苗及低产林改造技术 篇6

【关键词】油茶;育苗;低产林改造;茗茶文化网c Bs? ~ o MVnx

龙川油茶普遍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地,均生长良好。去年被确立为全国油茶示范县,现有10667余公顷油茶基地,根据我县的实际,利用本地山区资源对本油茶良种繁育技术探索如下。

1 常用的芽苗砧嫁接育苗法

油茶是异花授粉树种,如用种子育苗繁殖则后代变异大,单株产量及经济性状差别悬殊。现生产上一般已不用实生苗造林。为了保持油茶优良特性,实现高产稳产,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优良无性系苗造林非常有效,目前采用芽苗砧接培育良種嫁接苗。

1.1砧种采集

油茶的采种期一般在生理成熟和种子成熟之间,即种子已经成熟而果实还未开裂之前进行,龙川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采种。茶果成熟的特征是油茶果皮上的茸毛自然脱落,变得光滑明亮;树上少量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

1.2砧种的催芽处理

茶果采后,不能晒,放在室内通风处让其自然开裂,选取大粒种子(粒重2克~3克)在室内用干净的干河沙贮藏,到翌年3月取出用湿沙催芽。湿沙先用托布津处理,沙的湿度以用手能捏成团、松后散开为宜。一层沙、一层种,沙的厚度10厘米左右,4天~5天洒水一次,保持一定湿度。待胚芽伸长到3厘米左右时,即可作芽苗砧进行嫁接。

1.3 圃地选择。

圃地宜设在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pH值5.5~6.5的黄壤、红壤地。高湿排水不良、粘黏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碱性土不能做苗圃。

1.4 整地作床

在嫁接前1个月开始整地,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0千克、甲胺磷0.5千克撒于土表,然后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施土杂肥(或人畜粪)1000千克,或复合肥100千克作底肥。整好地后即开始作床,苗床宽以1.2米为宜。苗床作好后盖上一层黄心土,以减少杂草及病虫危害。然后盖上塑料薄膜,防止雨水冲刷,保持苗床干湿适宜。

1.5 搭荫棚

嫁接前搭好荫棚,棚高1.8米,遮荫度70米~80米。棚顶遮荫材料可用杉树枝、稻草等。

1.6 选取接穗

供采穗的母株应是通过鉴定的优良无性系。一般选用树冠外围中、上部叶芽饱满的当年生木质化的春梢或半木质化的夏梢作接穗,粗细一般为0.25厘米~0.32厘米。接穗宜随采随用,采下的穗条立即剪去多余的叶片,用湿布包裹,严格做好接穗保鲜。如需远距离调运,将枝条捆成几十根一束,基部用药棉包裹浸湿,用纸箱或铁桶盛装,避免挤压和失水。运回后,立即解去捆扎带,插放于阴凉处或暗室、薯窖的湿沙中,贮藏时间不宜超过一星期。采用75毫克/千克2.4-D或150毫克/千克萘乙酸或1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处理接穗48小时,能提高嫁接成活率。

1.7 嫁接方法

1.7.1 嫁接工具

切口锋利的嫁接刀,也可用剃须刀片。另外用加厚锡箔纸剪成5厘米×3厘米做卷扎备用材料。

1.7.2 嫁接时间

5月中旬至6月中旬。待砧种幼芽出土即将展叶,接穗进入半木质化时嫁接。

1.7.3 削接穗

先剪去接穗1/3~1/2的叶片,将接穗倒拿在左手姆指与中指之间,一面紧贴食指尖上,在距芽的基部0.2厘米处开始斜削一刀,斜面成30度,削面长1.2厘米;再翻转接穗与第一刀对称斜削一刀,使接穗成薄楔形。削面一定要平整光滑。最后在芽尖上方0.3厘米处斜切一刀,切断接穗。

1.7.4 削苗砧

将砧苗去掉泥沙,在子叶柄上部约2厘米处平切断,通过横断面中心纵向深切一刀,长约1.5厘米。

1.7.5 嵌接穗

将接穗的薄楔形木质部插入苗砧、对齐,如砧穗粗细不一时,对齐面即可。

1.7.6 绑扎

在嵌接处用剪好加厚的锡箔纸包扎,扎顺拧紧即可。

1.8 芽苗栽植

苗嫁接后栽入苗床,栽植密度为6万株/667平方米~8万株/667平方米。先开10厘米~15厘米深的浅沟。苗子靠一边斜摆于沟中,使砧木根系舒展,然后复土,深度以露出接口为宜。栽后洒透定根水。为了保湿,取长为1.8米~2米的竹蔑条若干,弯成拱形插于苗床两边,再盖上塑料薄膜,薄膜四周用土封压严实。

1.9 芽苗管理。

1.9.1除萌去杂

从嫁接后20天左右开始,注意除去砧木萌芽和死亡单株,一直坚持到9月份。

1.9.2 去花芽

由于接穗花芽、腋芽同时并存,影响苗木生长,应注意摘除花芽。

1.9.3 调整温、湿度

嫁接后一个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此时若遇高温干旱,易于造成苗木灼伤,应增加覆盖减少透光度。若遇长期阴雨,地下水位上升,易造成根腐病,此时应加大透光度,可将薄膜两头揭开,以利通风透气,同时应抓紧清沟排水。待7月中旬幼苗第二次抽梢时,雨后的早晚或阴天揭去塑料薄膜罩。

1.9.4 病害防治

嫁接苗第一年病害主要有白绢病,即菌核性根腐病。主要表现为在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开始病株组织出现褐色,上面很快长出白色绵毛状物,并以网状向上部及土壤表面扩展,形成白色绢丝状膜层。防治办法是拔除病株,消除带菌土,再用19%硫酸铜液灌苗木根部,消毒保苗。

1.9.5 移床扩田

第二年元月至2月进行移栽,每667平方米栽3到4万株。第二年的管理工作主要有除草、除杂、施肥、去顶和炭疽病的防治。可根据发病情况,定期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3次~4次,即春季新梢生长后喷1次,发病初期6月1次,连喷两次。

nlc202309040738

1.9.6 芽砧苗的出圃标准

嫁接口愈合良好,无萌芽,有较多的须根和4个~5个分布均匀的侧根,甲级苗高30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主干上有分枝,乙级苗高20厘米~25厘米。

2 低产林改造技术

龙川县现有10667公顷油茶林,但管理普遍较粗放,产量不高,多数为低产林,对其进行低产林改造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短期内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是我县油茶生产的主要任务之一。低产油茶林改造对象是指立地条件较好,坡度25度以下,郁闭度O.6左右,中壮龄植株占林分70%以上,基本株数毎667平方米60株~200株,常年毎667平方米产茶油4千克左右,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荒芜油茶林。

2.1 连蔸清除林内杂树灌木和油茶老残病虫株

对疏密不匀或过密的林分,间代过密弱株,林中空地则予补植。使林相整齐,分布合理,每667平方米调整到100株左右。

2.2 冬挖夏铲

冬季垦复要求3年一深挖,深挖20厘米~30厘米,翻大块,底朝天;夏季一年一浅锄,浅锄10厘米左右。注意树冠内浅、外深;幼树浅,大树、壮树深;熟山浅,荒山深。消灭杂草,切断土壤毛细管,增加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 垦复方法有全垦、带垦、穴垦等。坡度25度以下的油茶林地应采取全垦。

2.3 修剪

通过修剪,改善树体结构,形成枝叶均匀、通风透光、结果面大而厚的好树冠。剪去脚枝、徒长枝、病虫枝、枯枝、纤细光棍枝、密集交叉枝等。树冠过高,摘除顶芽,控制高生长,促使多发侧枝。对已衰老的结果枝和生长枝,可回缩剪除原枝条长度的1/3或2/5。

2.4嫁接换冠

对部分劣株,用优树穗条,采用撕皮嵌合嫁接法,于5月上旬至6月下旬进行嫁接换冠。

2.5挖竹节沟

在油茶林坡地沿等高线水平方向开挖竹节沟,沟底宽50厘米,深40厘米,遇油茶树留一个节,遇不到油茶树则每10米留一个节,上下沟距为8米~10米。

2.6施肥

2.6.1 茶枯及茶壳还山

每667平方米施沤制的茶枯30千克、茶壳100千克。在树冠投影内缘挖深30厘米~40厘米的环状断沟或辐射状沟,将茶壳、茶枯均匀撤于沟中,并与底土拌匀,再覆土。以后逐年更换位置,适当加深和加宽施肥沟。

2.6.2 追施化肥

主要有尿素、过磷酸钙、复合肥等。采取环状沟施或穴施,每667平方米可施用尿素50千克,磷肥75千克或复合肥15千克。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进行叶面追肥,喷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5%尿素溶液。

2.6.3 间种绿肥

油茶成林间作一般以绿肥、豆类、油菜、花生为宜。通过间作以致良土壤,增加油茶产量为目标。

2.7 引蜂授粉

油茶授粉昆虫有40余种,其中授粉效果最好的是野生土蜂,必须加以保护。在缺少地蜂油茶林内,可进行人工引放。即在梯埂壁上,打直径1厘米~1.5厘米,深30厘米~40厘米的引蜂孔,在地蜂繁殖时的傍晚每孔放一只地蜂,15孔/667平方米~20孔/667平方米。

3 病虫害防治

3.1油茶炭疽病

此病4月~10月易发生,以7月~9月蔓延最快。应结合挖垦、修剪、采收,清除病枝、病叶、病果。在发病高峰期的7月~9月,可用1%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每半个月一次,连喷3次~4次。

3.2油茶软腐病

发病时油茶大量落叶、落果。一般3月下旬始发,4月~5月遇阴雨即迅速蔓延,6月~8月最烈。在发病期喷洒1%波尔多液或75%甲基托布津300倍~500倍液。

3.3油茶毒蛾

又叫茶毛蟲,幼虫吃叶、嫩枝、花芽和幼果。一年发生3代。3月底4月初人工采摘卵块烧毁。药物防治应掌握在幼虫3龄之前进行为佳,1、2龄幼虫有群集习性。药剂可用100倍~200倍肥皂液;合成洗衣粉50倍~100倍液;晶体敌百虫500倍~1000倍液。

3.4油茶尺蠖

食叶害虫,一年一代。结合垦复灭蛹。2月~3月捕蛾刮卵(卵产在树干阴凹面)。对2、3龄前幼虫,喷50%二溴乳剂1000倍液或90%的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

参考文献:

[1]陈福,张涌,任明,贾代顺,张林涛,陆有界,陈金明,顾明东.油茶嫁接种苗繁育技术[J].中国果菜,2008(01)

[2]罗健,陈永忠,彭邵锋,杨正华.油茶低产林改造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2012(05)

[3]陈福.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09)

[4]俞顺利.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J].安徽林业,2010(01)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及效益分析 篇7

关键词: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9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77-2

毛竹又称猫头竹、楠竹,属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经济效益较高的优良竹种。融水县地处于广西省,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适合毛竹生长,长期以来,由于对毛竹林缺乏管理,经营水平落后,影响竹林生长,形成许多低产竹林,经济效益变差。为此,融水县对其贝江河林区部分低产毛竹林地进行了改造,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 改造技术措施

1.1 劈山清理

低产竹林由于长期无人管理,造成竹林中杂草、灌木丛生,如果不及时清理,影响林木生长,会形成低产林,通过劈山清杂的方法,将杂草及残余物就地掩埋,使之腐烂成为有机肥。同时林中的树根、老化竹鞭及竹蔸也要清理掉,林中有价值的林木可以适当保留一些,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1.2 保护冬笋,留养春笋

挖笋应该保证不伤鞭、不伤芽,可以适当浅挖鞭笋、露头笋,保护冬笋,增加收入。为了能够保证孕育笋芽能够正常生长,要防止在出笋大年前的公然砍竹,对于竹林密度小,分布不均匀的地方,要补充母竹,使竹林密度更加合理。留养株数一般按照上一年增加25%~30%即可,通过1~2 年留养,逐步增加竹林密度。竹笋留养的选用原则是“壮、空、匀”,即留养粗壮竹笋。确定了留养数量后,其余的竹笋便可以采收了。

1.3 合理施肥

毛竹低产林改造另一个关键技术是施肥管理,通过施肥,可有效的促进竹鞭复壮、笋竹高产。施肥要结合垦复进行,一般施用竹林复合肥800~1000 公斤/公顷,施用复合肥要注意合理的配方,出笋前应多施用N肥,孕笋期多施用P肥。施肥方法通常采用沟施或穴施,沟(穴)深达20厘米~30厘米左右,施肥后立即覆土。

1.4 合理采伐

合理采伐為保证竹林健康生长的关键,一般采伐季节都在冬季,毛竹采伐应遵循“留三砍四不留七”的原则,1~3度竹要保留,4度竹选择性砍伐,而7度以上竹全部伐除。另外,低产林由于竹龄大,发笋能力差,应该适当整竹龄结构,让新鲜毛竹不断增加。采取四看法进行留竹。一是通过看竹林密度,如果1500株/公顷以下,新老竹均留下,保持竹林密度合理;二是看竹龄,7年以上老竹逐渐砍去;三是看竹的质量,留下健壮的竹,砍去弱竹、残竹和病竹;四是看大小年,砍伐大年的竹,留养小年竹。

1.5 病虫害防治

毛竹林病虫害应该采取以“生物控制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利用竹蝗的天敌如蚂蚁、螳螂、寄生蜂等进行防治,这样有利于保持林地生态系统稳定,同时对环境无污染,不易造成病虫产生抗性。如果竹蝗发生比较严重,应该用25%灭幼脲3号胶悬剂,用药量为每300~375毫升/公顷 ,加15~75公斤水进行喷雾或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用药量75~150克/公顷,稀释1000倍液进行喷雾。

2 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通过对贝江河林场的5块林地进行改造,改造取得的效果明显,由表1可以看出,改造后的5块竹林地中各项指标均比改造前要高,一是在竹高方面,改造后的平均高度为9.8米,未改造竹的平均高度为7.1米。平均增长2.7米;二是在平均胸径方面,改造后的平均胸径为10.5厘米,未改造的平均胸径为7.2厘米,平均增宽3.2厘米;三是每公顷株数,改造后每公顷平均株数为4504株,改造前每公顷平均株数为3702株,每公顷改造后增加802株;四是在产量方面,改造后的平均产量为122709公斤/公顷,改造前为60755公斤/公顷,每公顷改后增加61954公斤。

表1 毛竹标准地调查情况统计表

由表2可以看出改造后的投入产出情况,经过改造后亩平均年产值938元,对照平均为470元,增加了1.99倍。而收益提高了1.67倍,亩平均年产量改造后1469公斤,比改造前产量提高2.03倍。投入产出比为1∶5.4。这也表明通过较少的投入能够获得较大的收益,改造后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表2 投入与产出情况统计表

2.2 社会效益

通过改造低产林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一是增加了林区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促进了林区稳定;二是有利于转变林农的经营观念,使林农认识到竹产业是带动和增加林农经济收入最直接的产业;三是通过改造,改善了环境,提高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知名度,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当地经济发展。

2.3 生态效益

通过一系列的改造技术,促进了整个森林生态的平衡,多样性物种的丰富,有利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毛竹低产林改造是一项效益好、投资少、周期短的项目,通过低产林改造试验,不但可以提高毛竹产量,同时还能保护天然林的形成,增加林区人民的收入,降低对毛竹林的破坏,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得到延续。

参考文献

[1] 叶晓东,潘跃.文成县竹林道与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科科技,2011,(19):232-234.

[2] 黄菊胜.毛竹低产林改造及效益分析[J].农业科学,2009,(15):145-149.

[3] 李乐阳,欧阳昶,彭海.临湘市毛竹低产林改造效益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08,35(4):61-68.

[4] 邓荫伟,李洁荣,黄连桂.杉木播种育苗密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17582-17584.

油茶低产林改造关键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位于宁化县安远乡安远村, 53林班2大班3小班, E116°40′, N26°34′,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 年平均气温为16.8℃, 极端低温为-9.3℃, ≥10℃活动积温4838℃, 无霜期246d, 年降水量1749.7mm, 年平均相对湿度80%。试验地海拔430m, 坡向东南, 坡度15°~20°。土壤为红壤, 土层厚度100cm以上。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选择立地条件、油茶树龄、林分密度和管理措施等相对一致的低产油茶林分。一共设置5个处理, 每个处理面积为667m2, 4次重复。按照不同技术措施分别进行改造。W1:适度疏伐+及时修剪+适时复垦+合理施肥;W2:及时修剪+适时复垦+合理施肥;W3:适时复垦+合理施肥;W4:合理施肥;WK:对照。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开始实施, 分别按照各个处理技术措施进行相关操作, 结合油茶生长特点以及试验地具体情况, 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并做好观察。具体措施执行标准和要求如下:

1.3.1 适度疏伐

对过密的油茶林进行疏伐, 使枝叶不重叠不积压, 郁闭度达到0.7~0.8, 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效果。

1.3.2 及时修剪

疏伐是整株伐除, 修剪是对枝叶部分剪除, 特别是对病虫枝、寄生枝、过密枝, 要及时剪除, 对徒长枝和根部萌发枝也要适当修剪。

1.3.3 适时复垦

试验地坡度都在20°以下, 采用全垦方式进行复垦, 就是围绕树冠滴水线外深挖20~30cm, 树冠内要适当浅垦。

1.3.4 合理施肥

试验地内均衡施肥, 每667m2施用油茶专用肥75kg。施肥时间选定早春, 施肥方式沟施。

1.4 试验数据测定与处理

1.4.1 测定方法

测定时间选在2012年10月28~30日进行, 每个处理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15m×20m的标准样地4个, 对照样地也选择4个, 一共20个。在每个标准样地随机选择25株油茶树进行相关数据测定。

1.4.2 测定处理

测定结果采用Spssl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设定置信度a为5%。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改技术对生长量的影响

低改措施对油茶枝条生长的影响程度有比较大的差异。从表1中可以看到, 春梢数、枝长、花芽数生长量, 低改措施的几个处理都好于对照组, 而且随着低改措施的不断深化, 表现出来的差异越显著。春梢抽发的数量受低改措施影响最为明显。W1处理表现最好, W2次之, W4和WK差异不显著。枝长受低改措施影响较为明显, W1、W2和WK对照有明显差异, 其他处理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花芽数受低改措施影响程度较低, 说明油茶花芽数量多少与经营水平、树龄、枝条部位和光照等条件有关, 与低改措施关系不大。

2.2 低改技术对产量的影响和增产效果差异显著性分析

注:“*”表示差异显著。

由表2可以看出, 低改措施对油茶影响程度非常明显, 4种处理措施比对照组分别增产52.9%、42.5%、29.9%、16.4%, 而且不同低改措施对增产效果也呈现一定差异。W1处理低改措施比较全面到位, 增幅效果最好;W2和W1相比, 多一项适度疏伐可以使产量增加10.4%;W3数据表明, 及适度疏伐和时修剪可以使油茶低产林增产29.9%, 这说明疏伐、修剪是油茶低改中的重要措施;W4处理只是进行合理施肥措施, 比对照组增产16.4%, 和W1处理相比, 少了疏伐、修剪、复垦, 增产效果不是很理想, 只占其31%。因此, 油茶低产林改造要全面落实低改措施, 就要全面落实疏伐、修剪、复垦、施肥等低改措施, 这样才能到达增产增效的目的。

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对其增产效果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从表2、表3中不难看出, W1、W2、W3三个处理与对照组相比都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W4处理与对照组相比虽然达不到显著等级, 但合理施肥能够增产16.4%, 也取得了不错的增产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油茶有较强的抗性, 适应多种生长环境, 因为是多年生植物, 一年种植多年收益, 这应该是林农致富的好项目。但由于林农大多长期疏于管理, 大部分油茶的产量都不是很高, 要大面积提高管理水平增产增效, 依然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通过本试验的结果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油茶低改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全面实施低改措施, 适度疏伐、及时修剪、适时复垦、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进行综合治理整体改造, 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增产效果。

油茶低产林改造也要因时因地, 根据不同茶林林分情况制定适当的低改方案。如施肥方案, 就要对土壤状况进行测定, 缺什么就针对性地补什么, 而且施肥的方式、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 这对低产林改造也会发挥重要作用。

本试验得出的结论只是对一般低产油茶林适用, 对一些特殊情况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油茶低产林改造首先要搞清楚其低产的原因, 老龄油茶需要更新、品种杂乱需要嫁接换冠等。这说明油茶低产林改造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找到最佳低改方法。

参考文献

[1]俞顺利.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J].安徽林业, 2010 (01) .

[2]陈福.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09) .

[3]颜春兰, 黄罗勇.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的探究[J].科技与生活, 2012 (10) .

【油茶低产林改造关键】推荐阅读:

油茶抚育合同11-10

油茶基本知识07-10

油茶可行性报告05-26

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12-06

上一篇:说课稿说教材下一篇:招聘会策划书活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