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与西洋画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本文是中专二年级散文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丰子恺运用浅白的语言来高度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基本特点。
作者通过对比来描述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内在本质,从而引导我们了解分析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为中专二年级的学生,应该说对语言感受力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绘画艺术的感悟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绘画欣赏方面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感受方面以及想象联想方面,多与之互动,以期达到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特点的把握。多引用课外资料,扩大学生资料的占有量,增加课堂的容量,以期达到向课外的延伸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1、学习作者运用浅白的语言来高度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他中西乃至中外文化艺术的不同。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设定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是一篇咏叹梅花的美文。从其题目来看,似乎更象是一首抒情诗。古往今来,咏梅、赏梅、赞梅、颂梅的诗文不胜枚举,墨客骚人或以“寒梅”、“孤梅”赋诗,或以“暗香”、“疏影”填词,像《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这样以设问为题的,甚为罕见。在很大程度上,《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是诗和散文的结晶。作者通过为案头栽植的几株怒放的腊梅代言,不仅真切地抒发了对不畏严寒、幽幽报春的“淡黄色小花”的敬意和感慨,而且形象地道出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哲理。因此我将重点放在“作者赋予梅的多重人格精神”上。将“围绕着梅花的联想”设为难点。
五、教学关键的设定
作者用诗一般的优美语言,深情地描绘了寒冬腊月、万木萧疏的季节里,唯有那美丽高洁、暗香浮动的腊梅,默默地传递着“春的气息”,带给人们以欣喜和生机,“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更重要的是,作者进而揭示出吟哦这首“无比优美的诗”的腊梅所具备的高尚情操:凌霜傲雪的坚忍和顽强,默默奉献的寂寞和牺牲,大义凛然的风骨和气节,而这些,恰恰是在春天里开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花儿们所缺乏的。因此我把“运用多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设为教学关键。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审美活动。
六、教学方法
1、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展示教学的有关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容量。诵读法。体会美文的音韵美。
3启发法。引导学生感悟腊梅所折射的人生哲理。
4讨论法。层层深入地领会文章要义。
5合作法。领会合作学习带来知识面的扩展,学习资源共享的便利和好处,培养学生学习的
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学步骤
1、课文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此文的学习意境。
2、朗读课文,为问题讨论作准备。
3、问题讨论。
4、课堂拓展。
5、总结归纳。
那么西洋歌剧和中国戏剧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大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比较对比。
1 民族性
1.1 从观众层面上看:中国戏剧则更平民化
公元960年, 赵匡胤发动“陈兵之变”, 代周而起建都卞京, 史称北宋, 此后又陆续收复了南平, 后蜀, 南汉, 南唐, 吴越, 北汉几个割据政权, 结束了自唐末以后长期混战的局面。在北宋王朝统治的160多年间, 虽然边境战事不息, 国内还相对稳定, 生产迅速恢复, 经济得到发展, 工商业空前繁荣, 城市随之而兴起。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市民阶层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适应者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求, 城镇中普遍设立了瓦字勾栏等娱乐性场所, 市民音乐迅速发展, 在民间发展起来的曲子至宋代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广泛普及于各阶层人们的文化生活, 涌现出极为丰富的曲子词, 并出现了按照一定结构形式连缀而形成的套曲形势--唱赚。说唱艺术也开始走向成熟, 创造出大型的说唱艺术的新形势--诸宫调。诸宫调的确不仅反映出说唱音乐的高度成熟, 也为戏剧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更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中国戏剧音乐的观众层是平民百姓。由此看来, 中国戏剧完全是来源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 而百姓则是基体。
相比之下西洋歌剧的观众层较为单一, 主要是面对贵族阶层。在16、17世纪音乐家所创造出的音乐则是完全服务于上层社会, 贵族阶层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去欣赏歌剧。直到近现代, 西洋歌剧才完完全全的服务于大众。西洋歌剧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 在歌唱艺术、剧场艺术、舞台艺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 出现了普契尼、莫扎特、罗西尼等一大批世界级的大艺术家, 西洋歌剧风靡全世界。从戏剧本身性质和历史演变来看, 歌剧的分类可以分为:意大利正歌剧、法国抒情歌剧、英国假面具、意大利诙谐歌剧、法国喜歌剧、英国民谣、德国歌唱剧等。
1.2 中国戏剧从角色上划分更为细致
(1) 生行:京剧中的生行, 指男性角色分, 为老生、小生、和武士。老生一般都以唱功为主, 也有一种做工老生, 专以念白和表情见长, 代表人物是周信芳。另外, 有些唱做之外还注重兵器武打的老生, 叫文武老生。小生指青年角色, 又细分为:巾生、穷生、官生。小生中有三大流派, 代表人物分别是姜妙香, 俞振飞和叶盛兰。
(2) 旦行:旦指女性角色, 按年龄分为老旦和小旦;按性格分为青衣和花旦;按武功可分为武旦和刀马旦。老旦指一般老年妇女唱念用眞嗓, 近似老生, 动作比生角带有女性色彩。花旦代表性格活泼, 天真和泼辣的青年女子, 服装以袄裤为主, 表演上着重京白与各种动作武旦, 顾名思义是指会武艺的女性角色。其表演动作既要英勇善战, 又要婀娜多姿。打破青衣于花旦的界限, 兼有二者特点并吸收了刀马旦表演特点的一个新行当“花衫”是王瑶卿和梅兰芳所创, 便于表现更多不同的妇女性格。四大名旦老师王瑶卿把他们的表演特点概括为四句话:梅兰芳的“相”, 程砚秋的“唱”, 尚小云的“棒”苟慧生的“浪”。此外, 还有一些未被归类推选, 但功力深厚, 艺术成就较高的申旦, 满舌升辉, 深受广打观众喜爱。
(3) 净行;也叫花脸, 因为脸上涂有大量颜色, 是性格与相貌有特点的男性角色。用宽音、鼻音、假音演唱, 讲宽胸和颅腔的共鸣, 一般多念韵白。重唱工的净叫“正净”也叫“大花脸”或铜锤。侧重表演身功, 功架, 与对白的净叫“副净”也叫“架子花”或二花脸, 当今最有名的演员是袁世海。
(4) 丑行:“丑”指相貌丑陋的人物, 一般在鼻子处勾画一块白, 所以叫“小花脸”。丑, 要分“武丑”“文丑”和“一般丑”三种。武丑是会武艺的丑角, 常常是滑稽可笑的人物。年老诙谐的人物为“老丑”。如女起解的崇公道。“彩旦”一般指年龄较轻的, 扮相特别夸张的女性丑角。
西洋歌剧中的人物少而精。一般只有三到四人。普西尼在改变萨尔杜话剧《托斯卡》为歌剧时, 把原作的23人改为三个主要人物, 五个次要人物角色, 由此可见, 中外在角色划分上有很大的差异。
此外, 中国戏剧音乐对演员要求很高。吹拉弹唱都要会, 还要有舞蹈功底, 甚至于武术杂技基础。这是在西方歌剧中是不要求的。在边沿形式上比较, 中国的戏曲利用简单的动作和约定俗成的程式将表演简化。一切的不同都要靠演员自身细微的动作来表现。而西方的演员则没有这么多的限制。在歌声中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流泻其中, 从而达到感动观众的目的。而中国演员凭借的是自身的技巧、眼神、手势都是他们传达信息的方式。从地方色彩来看;中国戏曲音乐的地方性要强得多, 单从地域上就可分为数百种剧种。
2 虚拟性
虚拟性最主要表现在舞台背景上, 在中国戏剧音乐中, 因为要服务于大众所以在舞台上的搭设方式就简单一些。演出地点可以是市民经常聚会的茶馆。也可以是有钱人的家中, 这样一来流动性也要强得多。与此相反, 西洋歌剧对舞台的要求很多。大型歌剧的演出往往是在华丽庞大的大歌剧院里, 和贵族观众相辅相成。并且, 西洋歌剧演出对灯光, 音响, 背景布置都要求很高达到全方位的统一。例如, 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中安排了四个场景, 并用七人室内乐性质的乐队演奏, 其中四处场景大不相同, 由此可见, 西洋歌剧对舞台背景建设的重视。
3 程式性
程式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音乐的伴奏形式上。就用越剧的伴奏形式来举例, 越剧采用小型民乐队伴奏, 有越胡、三弦、月琴、琵琶、笙、萧、笛子、大胡, 古板等乐器。吸收了歌剧和电影的伴奏方法, 发挥各种乐器的性能, 运用各种不同的乐器组合以适应剧情的需要。而湖南花鼓戏的伴奏乐器以大筒胡琴、二 (下转170页) (上接163页) 胡、唢呐, 锣鼓为主要的伴奏乐器。中国戏剧音乐中伴奏乐器会依照剧种的不同而改变, 在音乐风格上也会做改变。
西洋歌剧音乐的伴奏乐队一般不会改变编制。通常来说, 伴奏乐队是铜管乐器和弦乐器。
4 结束语
从主题上来看:在西洋歌剧里, 无论结局是悲剧, 还是圆满, 恋爱总有征服对方的意思。在中国戏剧里, 爱情的伟大在于能承受一切折磨。爱情故事所歌颂的是男女之间的忠贞。中国的爱情是代表了一定的幸福与一定的郎才女貌是才子佳人式的, 这样一来就带有了梦幻色彩。如此才能产生《牡丹亭》中的恋爱模式。而对西方人来说, 恋爱中更多的是征服。男子征服女子, 女子屈就于男子的威严。如此一来, 爱情就远远比不上事业。男子为了事业可以抛弃爱情, 而歌剧作为一种求真实的戏剧, 自然将这意味表现了出来。因此造成了东西方戏剧创作在感情方面的差异。
摘要:西洋歌剧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末的欧洲就早已有雏形。但是, 当时这类演唱形式并无名称, 人类只称呼为“用音乐表演的戏剧。”1640年以后, 才简称为“作品”或戏剧音乐, 两者一经混合, 又成为了“音乐戏剧”后来索性称为“歌剧 (opera) ”。本文对中国戏剧与西洋歌剧在民族性、虚拟性、程式性方面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差异。
关键词:中国戏剧,西洋歌剧,研究对比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
【2】于润祥.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4】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关键词:中国画;西洋画;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12-01
《中国画与西洋画》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丰子恺先生写作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介绍有关中西绘画知识的说明文,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拓展模块)的一篇课文,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体会,抓住中西绘画的不同特点,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五个不同之处。文章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质兼美,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下面就如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阅读欣赏本课文的同时看中西文化的不同展开讨论。
一、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这篇文章作为北京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课中的一节阅读欣赏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比较、举例等说明方法,从不同角度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在学生阅读欣赏本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统揽全篇课文,找出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手法,然后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出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差异及表现出的五个不同之处。这部分教学比较容易进行,学生能够很熟练地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找出关键句和中心意思,并归纳总结出概要。中国画注重神韵,因而显得趣味高远;西洋画追求形似,因而显得趣味平易。主要体现在五个异点。(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3)东洋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注重解剖学。(4)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5)东洋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文章中看似简单的对比说明中蕴含着作者对中西绘画的哲理性思考,以及作者对中国画的眷恋和对西洋画的学习精神,似乎也能让我们看到作者在其绘画创作中赋予东西结合的影子。
二、中西文化的不同
在学习讨论本篇课文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外著名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西文化的视觉体验,领会中西文化的不同特点,再给学生布置课外拓展阅读欣赏的作业,通过网络或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观察分析总结出中西文化的不同,并用简洁、得体、连贯的语言在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表达与交流。并写出一篇短文作为阅读欣赏课的作业上交。教师在批阅全体学生的作业之后,给予评价和总结,并在课堂上把表现出色的作业展示给大家,以便鼓励和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使学生从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下面总结一下学生归纳出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绘画艺术上的表现。中国画旨于画外,西洋画旨于画内。中国画是泼墨写意,中国画是以黑白水墨画为主,偶尔有点朱砂红,大多数没有多余的色彩,只有墨,从深得浓厚的褐墨到浅得像清水一样的淡墨,如仙境般的挥洒在宣纸上,布局往往只占画面一角,通常以浅淡为宜,并留以大片大片的空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看一副中国画,看的是意境,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主观意识,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境界。中国画中素以山水画居多,大部分表现是动物或植物画,人物画很少。整个画面讲究的是整体和谐性。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而西洋画以色彩鲜艳的油画为主,讲究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浓重的色彩更是西洋画创作的基本要素。色彩浓厚,立体感强,刻画生动。对客观事物的刻画要求精准。西洋画的画家不仅注意色彩的明暗深浅还十分注重色相、色性、纯度、饱和度、对比、强度等因素。以色彩搭配造型,重视色彩变化。西洋画大多数是以刻画人物为主。体现了西洋画注重透视、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刻画唯恐不周。追求真实的美感。反应主观感受。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表现不同,中国画表现出的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洋画表现出的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等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五个异点的主要含义。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本篇课文的活动中,同时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名家作品,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迥异,学生之间展开广泛的分析讨论,并归纳总结出各自的观点,用简洁、得体、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交流。并通过课外的拓展阅读与欣赏训练,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步入精彩纷呈的绘画艺术世界,了解中西文化的历史,感受绘画艺术的魅力与熏陶,学会鉴赏绘画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提高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特点,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引导学生自读、讨论、交流,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全世界各民族之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交融,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上接第11页);加快林业资源恢复脚步。随着贯彻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相信林业经济能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增加经济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赵慧刚.浅谈我国林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
[2] 安跃成.浅谈我国林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林科技,2011.
[3] 车兴富.我国林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林科技,2012.
[4] 王永清,黄金凤.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
一、选择太平港做为伺风开洋的良港
太平港原名马江(今长乐市境内),因郑和舟师驻泊于此,遂改名太平港。据《长乐县志》记载“太平港在县西半里许,背负首石……前有巍峨雄伟浮峰山作为屏障。”此外港口水面广阔,可同时停泊数百艘船只,是天然避风港。但中国的良港众多,为何郑和偏偏钟情于长乐呢?
(一)自太平港出发航线便利。明茅元仪编的《武备志》中记载了 20 页郑和航海图、109 针路航线和 4 幅过洋牵星图,并包含了 500 个地名。从郑和航海图中可了解到自南京太仓到太平港的航线有 27 条;自长乐五虎门到亚非国家的航线有 29 条;自海外各国返回太平港五虎门航线有 31 条;自五虎门返回太仓的有22 条,合计 109 条,由此可见航路的通畅。郑和舟师由长乐太平港开洋,途经占城、暹罗、满剌加,最后到达印度,是前三次出洋的基本路线图。其中占城是第一个到达的国家,跟随郑和四下西洋的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记载“五虎门开洋,张十二帆,顺风十昼夜到占城国”,从太平港出发 10 天就到越南(占城即今越南),可见由太平港出发到亚非国家之出航便利。
(二)太平港具指挥优势。明洪武元年,福州府辖连江、长乐、古田等 13 个县,在这 13 个福州府管辖的县中,长乐距福州只有三四十公里,《长乐县志》记载太平港“通福州大桥一潮可至”。同时长乐经济文化繁荣,物产丰富,人员的调遣,物资的调拨都显得十分便利,易于号令,统筹,占据指挥优势。
(三)福建拥有先进的造船技术。明初造船业十分发达,福建一直是中国的海船制造中心,福州设有五虎门船厂,它是生产防倭船只的专业厂,所造的“大福船”据《明史食货志》记载“能容百人,底尖上阔……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俯发,可顺风行”。郑和七下西洋所用的“宝船”大部分就是“福船”,福州发达的造船业为郑和、王景弘下西洋提供了多方面的物质支持。
提起郑和下西洋不得不说起《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现保存于长乐郑和史迹馆,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在长乐驻泊时所刻。郑和碑详细记载了郑和船队七次抵达长乐的时间、驻泊在太平港的时间,出洋的时间,及出使西洋所经历的事件等,其中一句“累驻于斯,伺风开洋” 证明了长乐是郑和舟师七下西洋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
二、郑和舟师在长乐的遗迹
郑和下西洋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在长乐,仍可以感受到郑和留下的痕迹。
天妃行宫。天妃宫座落于长乐南山,是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在太平港候风时,为酬谢妈祖的保佑所建立的。《长乐县志》记载其“制甚壮丽”,天妃碑记载其“既严且整”。
三峰塔。三峰塔己屹立千年,它是黑暗中的明灯,郑和船队依靠他来辨别方向,同时它是郑和检阅停泊在太平港庞大船队的瞭望塔,1413 年,郑和命人重修古塔,工程竣工的时候郑和题名“三峰塔寺”。
郑和史迹陈列馆。郑和史迹陈列馆里保存有“天妃灵应之记碑”“郑和钟”,仿佛让人觉得郑和舟师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场景还近在眼前。天妃碑的碑文是郑和的亲笔手迹。郑和钟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令人为长乐三清宝殿的钟鼓楼发心铸造的。“天妃碑” 和“郑和钟”,都是郑和留在长乐的珍贵文物。其中“天妃碑”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价值很高的实物史料,它弥补了先前史书记载的不足,是祖先开辟海上丝瓷之路的历史见证。
三清宝殿。三清宝殿位于长乐南山天妃宫的左面,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在长乐驻泊时率领船队施财修建而成,为郑和舟师祝圣之所。
天妃宫,三峰塔,三清宝殿同处于长乐南山,联成一片,毓秀的南山成了郑和的活动中心,天妃灵应之记碑形容其“画栋连云,如翚如翼,且有青松翠竹,掩映左右,神安人悦,诚胜境也”。
三、郑和下西洋对长乐经济文化的影响
(一)促进经济的发展。郑和船队七下西洋,驻泊于长乐太平港,船队在此补给出洋所需衣食生活用品等,回程时将各国进贡的物品带回国,并在长乐一带交易,因此促进了长乐商业贸易的发展。《长乐县志》记载“适三宝太监驻军十洋街,人物辏集如市。”即是反映当年长乐街市繁荣的商业贸易。
(二)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郑和舟师驻泊太平港出洋前在当地招募水手,海员,为了提高文化技术水平,郑和带领船队和姚广孝(长乐人,帝师及太子太孙的辅导师)一起重修了朱熹讲学过的“龙峰书院”(今长乐潭头镇境内),并请来马欢、费信等名士为海员传授西洋地理知识。在郑和影响下,明代长乐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一家家书院成立起来,培养出了状元马驿,李骐,榜眼陈全中,及众多的进士,《长乐县志》所记载的“十洋成市状元来”就是对长乐经济文化繁荣的反映。另一方面,船员中有不少长乐人,他们跟随郑和下西洋后成为了优秀的航海人才,有些人出洋后就在海外定居下来,所以长乐洋屿,潭头等郑和舟师经常活跃的村子现在是长乐著名的侨乡,明永乐年间是长乐历史上文化发展最繁荣昌盛的时期。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的特征,及其代表作曲家和重要作品。2.听赏音乐,熟悉作品的主题,感受和弦色彩,培养音乐审美情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的特征及其代表作曲家和重要作品。2.听辨音乐主题旋律。教材分析
塞 1.《G弦上的咏叹调》(Air On The G String)是德国作曲家、欧洲“音乐之父”约翰·巴斯蒂安·巴赫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名曲。原为《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号管弦乐组曲》中的第二首,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经191845─1908)世纪德国小提琴家威廉米(August Wilhelmj,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此曲为二部曲式结构(A、B)。在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新旋律,经过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这首作品速度舒缓,力度起伏大,音调深沉而动人,具有鲜明的装饰性。整首作品抒发内心激动的情绪,同时带有期盼、祈祷、虔诚、深邃的宗教色彩,感人至深。
2.《哈利路亚》选自《弥赛亚》,是这部大型作品第二幕的终曲。《弥赛亚》是世界清唱剧体裁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由亨德尔创作于1741年,以大型合唱为主体,全剧由57首作品(包括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间奏等形式)组成。亨德尔以无比虔诚的心和火一般的热情,废寝忘食地进行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写作中乐思连绵,思绪万千,音符就像喷泉般地从他笔下喷涌出来,只用了24天,便完成了这部巨作的写作,成为音乐史上的佳话。当写完《哈利路亚》这首合唱的时候,他激动得泪如雨下,对身边的仆人说:“我确实认为我实实在在地看见整个天国就在我面前,我看见了伟大的上帝本人!”1743年在伦敦首演时,深深打动了所有的听众。演唱《哈利路亚》时,在场的国王乔治二世受歌曲神圣情绪所感染,激动得突然起立,全场观众也随之站立听完全曲。从此,在欧洲的许多地方都保留着听众站立听此曲的传统。“哈利路亚”一词的含义是指“赞美上帝”。整部作品雄伟、庄严而恢宏的气势感人肺腑,显示出音乐对神讴歌的巨大魅力。歌词大意:上帝啊我赞美你,你全知全能,无所不在……表现了作者对神的虔诚感情,充满戏剧性。乐曲为D大调,4/4拍子,可分五段和尾声。第一段气势雄伟的欢呼声:“哈利路亚”。第二段为赋格段,主题和答题构成五度模仿,“哈利路亚”动机穿插其中。第三段出现了新的主题和答题构成的赋格段。第四段在主旋律下加入伴唱,“哈利路亚”动机再次出现在伴唱声部中。第五段运用了第三段和第四
段的主题,在相互交替中将音乐推向高潮。最后,乐曲在五个“哈利路亚”的热烈气氛中结束。
3.《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于1787年,是莫扎特13首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这是一首充满纯朴、真挚情感的轻快乐曲。由于它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用弦乐演奏的,所以通常被称为《G大调弦乐小夜曲》或《弦乐小夜曲》。这部作品共四个乐章,本节课所听是第一乐章,和声古典、平衡、简洁、透明。这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结构。前两小节为主和弦的分解形式,三、四小节为属七和弦的分解形式。主部主题雄壮、有力,副部主题柔美而抒情,通过轻快的跳音、颤音以及短小的乐句展示出活泼、欢快的青春活力。再现部之后有短小的尾声。
4.《惊愕交响曲》作于1791年,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所作。《惊愕交响曲》是海顿12部伦敦交响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这部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为主题变奏的结构形式,旋律典雅、高贵,功能性和声进行体现了古典乐派典型的创作风格。其中,第一、二小节为C大调主和弦的分解形式,三、四小节为属七和弦的分解形式;
五、六小节为一、二小节的重复,七小节为G大调属七和弦,八小节为G大调主和弦,第二拍强奏的主和弦即是著名的“惊愕和弦”。
传说新作品演奏那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是什么音乐。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听众十分轻视这种催眠似的音乐,觉得和海顿以往的作品没什么区别。贵妇们又在昏昏欲睡,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狠狠地将打盹的贵妇吓了一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乐曲演奏完了,贵妇们出了丑,海顿看到傻了眼的贵妇被惊醒之后,也哈哈大笑。此后人们就把这部作品称为《惊愕交响曲》。海顿又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奠定了交响乐为四个乐章的基本格式。
5.《欢快的农民集会》为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是贝多芬独一无二的标题性交响乐作品。作品所表现的对大自然风情的怡然感触与其通常所塑造的“英雄性”作品有明显的区别。此乐章为三拍子舞曲,快板,3/4拍,三部曲式结构,描写了乡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第一部分弦乐在F调上奏出具有动力感的曲调,木管乐器呼应;第二部分双簧管吹出一段牧歌风的旋律,大管用单调的两个音作为陪衬。当旋律在单簧管和圆号上变换调性再现之后,乐曲进入中段,随音乐发展,舞蹈变得更活跃、热闹嘈杂了,拍子也发生了改变,又出现一个粗线条的两拍子旋律。第三部分,接着又是那个三拍子的旋律,但比以前更活泼了;音乐整个变得狂乱、来劲;兴奋到了顶点。突然从远处传来一声雷鸣,这场狂欢集会被打断了,仿佛所有的人们都仓惶走散。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1.导入
(1)播放《G弦上的咏叹调》音乐片段,教师提问:请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段音乐是管弦乐队中哪个乐器组乐器演奏的?
(2)请学生边看边回答管弦乐队的编制和构成(复习)。(3)师:让我们一起领略西洋音乐的发展历程。2.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1)简介作曲家和作品。
此曲是德国作曲家“欧洲近代音乐之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的。因主旋律只在小提琴最粗的一根琴弦──G弦上演奏而得名的。(小提琴定弦为G、D、A、E)出示(图片:小提琴结构图示)
(2)简介咏叹调(Aria)即抒情调。
咏叹调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的优美旋律,长于抒情,便于演员表现高难度演唱技巧。也指富于歌唱性的器乐曲。
(3)聆听《G弦上的咏叹调》音乐。
请学生说出音乐情绪、描绘的情境和曲式结构。(期盼、深幽、祈祷、抒情,强调曲子的起伏,为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开始由弱渐强的持续长音,和长音之后的高音下行是其特点。第二部分回旋音型之后的八度大跳是其特点。)
3.欣赏《哈利路亚》
(1)聆听《哈利路亚》音乐。
请学生听后说出音乐的感受和音乐风格特点。(提示:雄伟、庄严而恢宏的气势感人肺腑,显示出音乐对神讴歌的巨大魅力。)
(2)复听《哈利路亚》音乐。
请学生描述“哈利路亚”五段音乐发展的过程。(3)简介作曲家亨德尔和作品。
“哈利路亚”一词的含义是“赞美上帝”。歌词大意:上帝啊我赞美你,你全知全能,无所不在……表现了作者对神的虔诚感情,充满戏剧性。
(4)音乐小故事。
同学们听说过发生在1743年在伦敦首演时的故事吗?当演唱《哈利路亚》时,音乐深深打动了所有的听众。在场的国王乔治二世受歌曲神圣情绪所感染,激动得突然起立,全场观众也随之站起听完全曲。从此,在欧洲的许多地方都保留着听众站立听此曲的传统,以示对神的敬仰。
(5)师生共同总结巴洛克作品的特点:节奏强烈、跳跃,复调和主调音乐结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富于情感变化。
4.欣赏《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1)聆听《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请同学闭眼静听音乐。一位同学到前面观看学生听音乐时的表情变化。同学:(一开始表情平和,后突然吓一跳)。
(2)教师简介海顿及《惊愕交响曲》创作背景。
惊愕和弦的运用和主题的出现,表现出了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对附庸风雅的贵妇的讥讽。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3)熟悉“惊愕”主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视唱此主题,并用口风琴吹奏。
(4)聆听全曲(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回答问题。① 采用什么手法写作?(变奏)
② 在整个乐章主题变奏了几次?每次变奏有哪些特点?
共变奏四次。主题:由第一、第二小提琴演奏。变奏一:主题在弦乐中音区演奏,第一小提琴在高音区旋律性装饰。变奏二:调性由大调转变为小调。变奏三:节奏变化。变奏四:主题在高声部,中低声部以分解和弦伴奏,力度增强,气氛热烈。尾声:主题再现。
5.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
(1)简介作曲家莫扎特。此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3首小夜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共四乐章,本节课选听第一乐章。
(2)聆听《G大调弦乐小夜曲》音频,感受音乐,教师提问两个主题的情绪? ① 主部主题:雄壮有力。
② 副部主题:柔美抒情、活泼欢快(老师补充运用颤音、跳音展示出青春的活力)。
(3)熟悉主部主题前四小节。(学生哼唱)并感受和弦色彩。
(4)师生讨论什么是小夜曲(serenade),教师补充总结。
小夜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游吟骑士黄昏或晚间在情人的窗下所演唱的爱情歌曲体裁,19世纪开始,作曲家把某些爱情歌曲改名为小夜曲。主要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通常由男声独唱,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旋律优扬、委婉、缠绵。作为器乐曲,是指18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由小型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重奏、合奏的管弦乐套曲。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后来器乐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同时,我们还应知道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德沃夏克的《d小调小夜曲》和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小夜曲》被称为“三大器乐小夜曲”。
6.《欢快的农民集会》
(1)聆听《欢快的农民集会》音频,请同学听后说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学生回答:欢欣鼓舞的热闹场面。
(2)再次聆听《欢快的农民集会》音频,请对照谱例
1、谱例
2、谱例3,为各段音乐取一个名字。
(3)简介作曲家贝多芬。
(4)师生共同总结古典音乐作品的特点: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7.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初步感受了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从多层面了解了作曲家和其主要作品。熟悉了所学作品的主题旋律。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希望同学课后多听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感受古典音乐带给人类的美好。
学习评价要点
1. 1.通过聆听音乐,学生能否听辨作品的主题旋律。2. 2.能否简要描述巴洛克及古典音乐的特征。3. 3.能否了解音乐体裁咏叹调和小夜曲。
管弦乐队编制
西洋管弦乐队编制:西洋管弦乐队所使用的乐器可以分为四个乐器组,即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1.单管编制:(总人数约35人左右)木管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1。铜管组:圆号
2、小号
1、长号1。打击乐器组:定音鼓1套,其他打击乐器视乐曲需要而定。弦乐组:第一小提琴
8、第二小提琴
6、中提琴
4、大提琴
3、低音提琴1─2。另外可根据需要加入竖琴、钢琴、钢片琴等乐器。
2.双管编制:(总人数约50人左右)木管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2。铜管组:圆号
4、小号
1、长号1。打击乐器组:定音鼓1套,其他打击乐器视乐曲需要而定。弦乐组:第一小提琴8─
10、第二小提琴6─
8、中提琴4─
6、大提琴3─
关键词:西洋乐器;种类;演奏技巧
管乐器分为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两大类,也称两大乐器组或乐器系列。发声原理主要为唇簧气鸣乐器靠嘴唇振动发音。当
唇振动时,气流通过杯状号嘴吹入管状体内,使管内空气随之振动发音,依靠启闭活塞装置或伸缩号管改变号管的长短,获得不同的音高,并由向牵牛花开放样式的喇叭口来扩大它的音量。这两大类与弦乐器类、打击乐器类(简称“击乐器类”)共同组成交响乐队(也叫“管弦乐队”)。
一、木管乐器类
木管乐器类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大管、萨克斯管等。现分别作概要说明。
1.长笛。长笛最初叫“横笛”,与“竖笛”相区别。后来才叫长笛。笛身为管状,早期略呈圆锥形,1832年由德国人勃姆加以改良,呈圆柱形,装有杠杆式音键。长笛发音清脆,用于独奏或合奏。管身原为木制,故属“木管乐器”。现改用金属制,但仍沿袭旧例,属“木管乐器”。
2.短笛。构造与长笛相同,只是体较短,仅仅是长笛的一半。其发音高八度。用于管乐队与交响乐队。
3.单簧管。单簧管在中国俗称“黑管”,由嘴子、小筒、管身、喇叭口四部分组成。嘴子上装有一片芦片。小筒与管身之间可以伸缩,以便调音。发音浑厚圆润,有Bb调、A调、Bb调低音单簧管等数种。常用于独奏、重奏、合奏。
4.双簧管。双簧管由嘴子、管身、喇叭口三部分组成,管身略呈圆锥形。嘴子上装有两片芦片,故称“双簧管”。管身木制,音色近似芦管。其a1音常用作交响乐队的调音标准。可独奏、合奏。
5.英国管。英国管又称“中音双簧管”,初呈弯形,法语原为cor angle(“弯管”之意)。19世纪中叶改为直形。结构和演奏方法与双簧管相似,但管身较大,喇叭口呈梨形。有一个弯曲金属小管连接嘴子和管身。在交响乐队中常用作独奏乐器。
6.大管。大管也叫“巴松”(英语为bassoon),管体分短节、长节、底节、喇叭口四部分。双簧片由金属曲颈管连接,插在短节顶端。音色丰满,尤其是低音区更为浓厚有力,是交响乐队中的重要低音乐器。用于独奏、重奏。
7.萨克斯管。萨克斯管1840年由比利时人萨克斯创制,管身虽用金属制成,但仍属“木管乐器”。管身略呈圆锥形,吹口装有单簧,演奏指法与双簧管相似。分高音、中音、次中音、上低音、低音等数种。最常用的是Eb调中音萨克斯管。常用于轻音乐、爵士乐、交响乐队。可独奏、重奏、合奏。
二、铜管乐器类
铜管乐器类包括圆号、长号、短号、大号、小号、萨克斯号等,也分别作概要说明。
1.圆号。圆号也叫“法国号”,管身为圆圈形,铜制。号嘴形似漏斗。最初无活塞装置,叫“自然圆号”。19世纪30年代后流行“活塞圆号”。有键,演奏时用左手按键,音色浑厚。可独奏、重奏、合奏。
2.长号。长号在中国俗称“伸缩喇叭”、“拉管”。铜制,由杯形号嘴、U形伸缩滑管、主体管三部分构成。可自由伸缩,依管的长短分为七个“把位”,最短时为第一“把位”。
能奏出半音音阶和滑音。最常用的是Bb调次中音和Bb―F调次中音―低音长号。此外还有次中音、倍低音两用的长号,装有一个附加管与活塞,拉开活塞,可使音域向低扩展四度。长号无键,只用“把位”来演奏。可独奏、重奏、合奏。
3.短号。铜制,结构与小号相似,只是号管较短。音色柔和,Bb调短号最常用。
4.大号。铜制,管体为圆锥形,号嘴为深杯形。音色低沉丰满,有四个活塞扩展音域。在军乐队中,还有圈形大号(helicon)、苏萨大号(souaphone),掮在肩上吹奏。
5.小号。铜制,号嘴为杯形。音色嘹亮。初无活塞,与军号相似,称“自然小号”。19世纪30年代后流行“活塞小号”。能奏半音音阶。可独奏、重奏、合唱。Bb调者最常用。
6.萨克斯号。铜制,由萨克斯于1845年创制。号嘴为杯形,管身为圆锥形,管径较粗。音色柔和丰富,介于圆号与小号之间。有高音、中音、次中音、上低音、低音等数种,中、低音者最常用。
三、管乐器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管乐器与弦乐器,是管弦乐队(即交响乐队)的两大支柱,二者紧密交织,相映生辉。
而管乐器中的木管乐器类与铜管乐器类的每一件乐器,都在整个交响乐队中不可或缺,占有重要的一席,发挥着独有的.作用,共同奏出“交响”的交响乐。
例如在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中第一乐章的展开部,就有木管乐器与弦乐器彼此呼应演奏的和弦;而在李斯特的交响诗《前奏曲》(交响诗第三)的呈示部中,也有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幅度起伏的琶音伴奏下,由铜管乐器和其他低音乐器响亮地奏出乐曲的壮阔、豪迈、庄严、崇高的主题。
中国清末办学教育思变、摆脱旧制困境的契机,来自日本明治时期成功开办欧洲式学校的讯息。受邻国复制西方的学校制度启发,在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后,设立督办政务处并命张之洞(1837年-1909年)以湖广总督兼参预政务大臣。张之洞与刘坤一(1830年-1902年)联衔合上“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提出“兴学育才”办法四条。1903年,会同管理学务大臣商办学务,仿照日本学制拟定“癸卯学制”(即1903年经修改重颁的《奏建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新体制建设工程由此拉开序幕。1902年张之洞经过准备,奏请设立南京三江师范学堂(后改名两江学堂),学堂设置多门新课程,有教育、理化、农学、博物、图画手工等学科,招收的学生必须申请经过考试录取方能入学,模仿西方式的学校模式,跨出了中国近代新学教育的第一步。
南京两江学堂从1902年开始筹建,历经五年之后,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正式开学,新学学堂制定的各个专业科目,确切地看,南京两江学堂复制了日本欧洲式学制设置。晚清学部侍郎李瑞清(1867年-1920年),被任命为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校长,学堂有一批日本籍的教师授课,主持学校教学管理等,校长李瑞清共聘请了15位日本教习授课(其中总教习一位)。两江学堂的图画手工科设有西洋水彩画学习,这是西洋水彩画教育第一次登上中国学堂。
据日本广岛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增田三郎教授于平成17年3月(公元2005年3月)完成的“研究成果报告书”,并发表的《近代中国和日本人政治顾问·产业技术者》研究结果。所列出共31页详细派往近代中国的教习人员全部名单。其中增田三郎教授研究公布在南京两江师范学堂的日本教习名单为:总教习是来自日本群马的松浦秋作。另外14位教习分别担任教育、理化、农学、博物、图画等学科的教学。分别为:来自东京的桧桓精三郎、石野巍、松本孝次郎;来自大阪的山田容吉、森祐好;来自广岛的小川邦人;秋田的小川市太郎;来自石川的栗野宗太郎;来自兵库的亘理宽之助;来自冈山的盐见竸;来自宫城的志贺富;来自福冈的增田真吉;来自青森的一户清方;来自爱知的伊藤邦雄。
关于在南京两江师范学堂15位日本教习与西洋水彩画教学,近年中国的西洋水彩画学者初步研究表明,15人中有三位日本教习与西洋水彩画有关,三位教习在两江学堂图画手工科,涉及了中国学生西洋水彩画的教育活动。佐证之一来自《中国水彩画史》,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研究水彩画发展史专著。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西洋水彩画教育家李剑晨先生(1900年-2002年)为此书作序,于2000年9月由上海画报出版社首版发行。《中国水彩画史》作者的袁振藻先生著作中提及:南京两江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西洋水彩画有两位日本教习教授,一位是来自大阪的山田容吉教习、另一位是来自冈山的盐见竸教习。佐证之二,中国近代山水画家萧俊贤先生(1865-1949),也提及到了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的西洋水彩画有两位日本教习:分别是来自兵库的亘理宽之助教习和来自冈山的盐见竸教习。而后者萧俊贤先生本人,因他有亲身在南京两江学堂教授学生中国山水画经历,可信度显然更高。学者们先后提到的三位日本教习,与南京两江学堂的水彩画教学课程、都有着一定的教学关系已毋庸置疑。佐证之三是两江学堂1907开办的第二年,考入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中国江苏丹阳的学生吕凤子(1886年-1959年)、江苏溧阳的学生姜丹书(1885年-1962年)等人,他们均是这几位日本教习西洋水彩画课程的学生。需要一提是:吕凤子、姜丹书等图画手工科的中国学生,在两江学堂毕业之后,虽然并未成为中国最早的西洋水彩职业画师,与图画手工科设置西洋水彩画目的并不相悖,就西洋水彩画教育目标,培养画家与研究西洋水彩画造型原理,后者更有价值。况且,即使教习西洋水彩画盐见竸等本人,也并非当时日本知名西洋水彩画师。事实上吕凤子、姜丹书等日后在中国取得的学术教育成就与影响,也不等同一位职业画师的作用。
两江学堂缘起的西洋水彩画教育活动,1907年被北洋师范学堂模仿,他们同样聘请外国教习授课。为让更多中国学生接受“西洋水彩画”,以致政府当时的学部举办全国性、分科性学位的考试(即“考试出洋留学生”制度),其中艺术科考试“洋画”创作部分,考生必须使用“水彩”绘画方式完成,可窥西洋水彩画在中国近代教育的热烈非同一般。
启动中国近代西洋水彩画教育,增加了非东方思维方式的了解途径。“watercolor painting”一词,欧洲1509年已经出现拼写,但不是正式用语,直到1854年才作为正式书面语使用。西洋水彩画的图像信息,工具演变、技术发展及理念,经历了早期宗教神话、科学启蒙、工业革命及新科技不同时代。西洋水彩画在欧洲的各个时期和领域都曾经扮演特殊角色,西洋的水彩画在人文、自然等不同领域的应用参与经历,和西洋水彩画自身不断充实完善的科学体系吻合。与时代发展、造型科学性同步提升。西洋水彩画18世纪在欧洲工业革命中心英国尤其活跃,走向了一个高峰,究其成因,有艺术、文化,更有西方科学技术蓬勃的发展背景。西洋水彩画新科技下材料更新迅速,18世纪英国人选用优质棉花为主料,高品质天然泉水,用机器滚压制造融水性能特别的纸张,新技术材料促使西洋水彩画体系完善,以致西方社会的精英和贵族阶层在公共场合,会以展现水彩画知识,作为显示自身良好教育的证据。西洋水彩画也应用于学者野外测量、制图、军事人员和工程师所用,水彩可轻松描绘不同属性、地形、地质,以及军事工程或说明图。还有在中世纪书籍中插图说明、地形探险考察记录图,欧洲的Dilettanti水彩画协会(1733年成立)还曾帮助科学家地质考古工作。
因此,在中国出现真正意义的大学教育,坚持西洋水彩画教育是明智之举,例如民国时期南京的中央大学,其后的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园林类专业,南京艺术学院9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系、染织专业教育,均把西洋水彩画学习内容列入学校必修课程。而目前中国最为庞大的西洋水彩画学习群体,则是列入了数百万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内容。
2012年是东南大学110周年校庆。也是《童雋画录》在该校隆重首发的日子,《童雋画录》收录了中国最著名建筑大师之一童雋先生(1900年-1983年),早年国内外西洋水彩画写生作品以及绘画、考察游历的文字笔记,童雋喜爱西洋水彩画和笔记习惯,与18世纪末期,英国牧师威廉吉尔写下了广受欢迎、描述英格兰农村,“美丽”的系列丛书,把自己旅行经历的流域,古城堡和废弃的教堂sentimentalized等,用单色水彩画的插图画完成。童雋与威廉吉尔都是用西洋水彩画和游记,记录、描写文明、人类工程、科技等等活动,以西洋水彩画图像符号为手段和交流的。西洋水彩画的功能、远非单一的趣味性绘画所能涵盖。童雋先生的学生黄伟康有这样的记忆:有学生问童老,我们当如何对待流派?童老回答:“有饭吃的建筑师都不搞流派,没饭吃的才搞流派。”童雋先生的西洋水彩画和中国其他几位建筑领域大师们极擅长西洋水彩画坚持经典、遵守原则,比如同为中国建筑大师的杨廷宝先生(1901年-1982年),他们都有长期西洋水彩画写生实践活动,对于画画常见的流派猎奇、尚不在他们建筑学术研究的范畴。
2014年6月12日下午4时,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图书馆广场前的草坪,中国已故著名建筑大师童雋先生81岁儿子——东南大学著名电子学专家童林夙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美术馆吴洪亮馆长、关于童雋先生水彩绘画专题的摄像、访谈。童林夙教授回忆了童雋先生早年去德国和世界各地西洋水彩画写生、去世后全部捐给校方的西洋水彩画等作品(家中没有留存,甚至手稿的纸片),这些水彩画图像和文献资料,是童雋先生的建筑学思考源头。童林夙教授认为,建筑家从西洋水彩画获得的丰富信息,设计也需要有诗意光芒。如同法国近代诗人把建筑比作天空的线条,中国建筑大师们的西洋水彩画线条,的的确确是中国天空划过的最美丽线条。中国若没有西洋水彩画教育,现代建筑将难以想象。童林夙教授还提及,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学生必须反复训练西洋水彩画处理空间质感的“晕染”方法,建筑系第二年要求学生准确绘制西洋透视绘画法。西洋水彩画的图像客观严谨,或以为建筑学术的程式未尝不可。
中国建筑学巨人杨廷宝、童雋等先生的西洋水彩画与构成中国20世纪的最经典建筑学体系相关。与此同时,中国西洋水彩画教育也从未停下脚步,另一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西洋水彩画教授李剑晨先生(1900年-2002年),对于中国现代西洋水彩画教育发挥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李剑晨先生专门从事水彩画教学,时间跨度长培养出多位中国建筑设计学者,堪称是中国建筑西洋水彩画教育奠基人。李剑晨先生不直接参与建筑设计,但对建筑学科的西洋水彩画教学贡献极为重要。2012年4月,笔者应西洋水彩画教育家李剑晨先生女儿,中国园林专家李蕾邀请,前去南京清凉山李剑晨艺术馆、参加纪念李剑晨先生110周年西洋水彩画纪念展,李蕾与其兄弟李文先生,对父亲西洋水彩画工作的第一阶段,历来首先是勾勒铅笔线条画出小稿的方式印象深刻,这种方式和建筑设计师一致,先用线条反复修改结构、框架;因此,李剑晨先生满意后才开始第二阶段,再正式画上水彩色稿。李蕾特别提及李老从20世纪七十年代,实验在西洋水彩画中添加白色粉,使画面改变了过于薄、轻,达到建筑设计特有的厚润、体量视觉感。李剑晨先生在建筑西洋水彩画方面的教育实践和贡献,对今天中国西洋水彩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性。
冯军
华旗爱国者董事长兼总裁。1993年,这个25岁的刚从清华土木工程毕业的小伙,在中关村演绎了一出白手起家的经典剧集。如今的冯军言谈中依然流露出当初那股锐气与决心。他仍然是整个公司公认的“工作狂”。
曲敬东
爱国者电子科技总裁、CEO(集团控股子公司)。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冯军等元老退居幕后后,他粉墨登场。也是大家公认的“最会享受生活的人”,爱好运动,高尔夫颇有水准。每天作息规律,从不睡午觉,身体倍儿棒。
高喆
华旗爱国者副董事长。和冯军共同培育“爱国者”11年的战友加莫逆之交。他笑言冯军在他看来完全还是十多年前的样子,就跟自己老婆似的看不出变化。他有儿女双全的美满家庭,难怪笑起来如同从心里开出了花。
祁燕
华旗爱国者副董事长。作为高层中的女性,她集知性优雅和干练从容于一身。冯军介绍时说,这是我们爱国者棋盘中的“后”。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她,别看在员工面前像一位邻家阿姨,无论说话做事却有一股令人信服的“魔力”。
范为
华旗爱国者CTO。负责技术的高层也许给人刻板、不善交际的印象,范为却很亲切随和。虽加入爱国者的团队仅三五年,他说这里一切关系都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多“政治”——这儿有做技术的入最喜欢的氛围。
他们对“爱国者”的愿景是什么?
冯军说,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把“爱国者”打造成为令国人骄傲的国际品牌。我们要做中国的苹果,中国的三星。
随后其他所有人都点头,说真的,这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期望和愿景。我们不依不饶的让其他人补充,祁燕笑眯眯的满足了我们,说她有三大心愿,第一修建爱国者大厦,第二公司上市,第三,给员工买一批房子,然后便可告老还乡。
此时全场都为这三个愿望欢呼起来,这个团队五个人脸上,不约而同的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他们最喜欢“爱国者”独创棋盘上的哪一个棋子?
冯军:我当然最喜欢“炮”了。和老外竞争必须得用中国象棋的“炮”,必须要把中国人的那种跨越式思维方法加入其中。这两门炮,也代表着中国这个民族的品牌,用自己的力量和优势打开一片天。
祁燕:最喜欢“后”。如同国际象棋中具有极大威力的“后”,在男性为主的领导团队中有着不言自明的重要性。虽然她跟“女魔头”完全就是两回事,但大家都承认,她就像“后”一样无可替代。
高喆:最喜欢“相”。在国际象棋规则中,一方的两个“相”一个走黑格,另一个走白格,互为补充,互相协作。在辅佐“王”的战功事业中,“相”是讲求配合与团队精神的。
曲敬东:“相”。虽对国际象棋不如中国象棋熟悉,但在他看来,相的活动范围大,无论是进是退,皆是王最得力的助手。
范为:最喜欢“车”。在棋盘上纵横驰骋,可以发挥最灵活机变的特点,而且自由、无拘无束。
就算是换了正装参加《财富圈》的拍摄,他们随身带着爱国者的产品么?
冯军:还是那部被他在无数场合掏出来,要么热情的向人介绍“我们爱国者的卡片机,全景、防抖、清晰方便又好用……”,要么自己兴致勃勃的拍点微博上的“料”,那一部众人熟悉的咖啡色爱国者F100相机。
祁燕:120G的卡片式u盘。还有手腕上一块看似与一般手表无异,却神奇的集中了显示日期时间、音乐播放器,u盘等众多功能的爱国者电子手表。
高喆:120G的卡片式u盘。刚刚好插在钱包里,轻轻巧巧的拿了出来。
曲敬东:哈哈,刚换了衣服,连手机都没有带呢。这时其他人便向他现身说法,有声有色的“推销”起自家的随身装备。可曲总却关心起u盘的保密性如何保证,于是大家顺便开了个技术讨论会……
范为:从口袋里掏出了银白色爱国者F100相机。“呵呵,真的很方便,想拍就拍。”他一米九的高个子,相机里一定装着不一样的风景吧。
民族性,爱国主义,学习英语、学习国际象棋,与国际接轨,打拼国际市场……爱国者的团队带领着品牌成功在中关村根深叶茂,在全中国、东南亚开遍繁花,随即将炮口瞄准了欧美。
本姓马,小字三保,明云南人。成祖时为太监,赐姓郑,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东岸等处,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宣扬威德,助马来西亚建国,海外诸国争来朝贡。时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
在公元一四○五至一四三三年这段短暂的时间,总兵太监郑和所指挥的宝船船队,七次英雄式的远航,遍及了中国海与印度洋,从台湾到波斯湾,并远及中国人心目中的黄金国--非洲。虽然中国从阿拉伯商人那里得知欧洲的存在,但并不想去那里。欧洲这个「远西」之地,所能提供的只有羊毛和酒,对他们来说,缺乏吸引力。
在这三十年之中,外的货品、药物与地理知识,以空前的速度输入中国;相对地,中国也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之前的一百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权。船队所到之处,本着友谊第一的精神,绝对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
在物资交换等经济活动方面,也完全遵照自愿与平等原则,绝不像当时欧洲人那种以强凌弱的凶暴手段,甚至犯下杀人放火的罪行,因而赢得了西洋各国对大明中国的无比信任与尊敬。船队所到之处,本着友谊第一的精神,绝对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几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不仅开拓了外交和贸易的成就,提高了国家的威信,同时也了解到域外的地理、物产、人情,明成祖充分肯定了郑和的伟绩。
郑和每到一个国家都会把国书递交给国王,那是代表明朝皇帝想和各国友好交往。船队里还带了许多我国的土特产品,有:丝绸、茶叶、瓷器……用它们去换取外国的香料、珊瑚等。郑和的出使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交流和有好往来。
在航行途中他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风浪就像脱缰的野马,仿佛要把船只撞翻;凶恶的海盗也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船队,一心要把船上的宝物全部抢光。可是有勇有谋、机智聪明的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他那百折不饶、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郑和是航海事业上的一颗明珠。也是航事业上的一块里程碑,郑和更是一位懂得如何“阅读海洋的人”。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郑和下西洋》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明朝第二个皇帝,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下西洋加强了国家间的交往和相互了解,这是很重要的贡献。
通过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就像大河与小河,只要大河有水,小河才不会干涸。只有国家强大,个人才能施展才华;只有国家富足,个人才会有尊严。
正是由于明朝的富足强大,才有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所以国富民强是每个国家的基本目标。我们只有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把国家建设的美丽和富强。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3今天早晨,我看了一本关于爱国方面的历史故事书--《郑和下西洋》。
书中写到:郑和是我国的和平大使,他七下西洋,为我国增加朋友,让我国与别的国家相处得更加亲近。郑和七下西洋,给外国人民送去了当时中国天工巧夺的瓷器和光洁绚丽的丝绸,得到了外国人民的喜爱与信任。许多国家还向我国回赠香料、烟草等物品,以表谢意哦!当然,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危险,比如说:郑和在途中遇到了海盗的船只,可他镇定自若,料到海盗会在晚上偷偷侵入,于是,他事先让随从做好周密防范,当晚,海盗真的来了!他们便将入侵的海盗团团围住,使他们不能动弹……
看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郑和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之所以被人们千古传颂,是因为他以顽强的毅力与以和为贵的信念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虽然不能像郑和一样为国家做大事,但是我们也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遇事沉着冷静、和同学友好相处、认真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4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一个世人皆知的名字,他的英名早已传遍了世界的千山万水。他以博大的气概和伟大的英勇精神,带领明朝庞大的船队,载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历经千辛万苦七次出使西洋,共用了整整28年时间,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经到达过非洲的红海一带,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数最多、行动范围最广的远洋航行活动。他沿途一路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文明礼貌带到了落后的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它的影响深远,使明朝与海外各国广泛建交,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海外贸易,是中国外交史上历史性的突破,那里至今还保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印记,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次没有侵略的远航,这可比哥伦布的远航强多了。
郑和这位海之骄子,奋斗在海上,成功在海上,最终也殉职在海上。他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每当我们面对着浩瀚的大海,每当我们发出深切的呼唤时,总能想起郑和那载着文明的金碧辉煌的大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大海上的壮观景象,他的一切丰功伟绩流传千古、他的百折不饶、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世人。“海强则国强,海静则国宁。”郑和让一个和平、强大、雍容大度的礼仪之邦—中国从海洋中崛起。也正是郑和开拓进取精神指引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航海事业中,他是多么伟大啊!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应该向郑和学习,以他为榜样,学习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勤奋努力,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做时代的先锋人。我还梦想着将来能做一名友好使者,把友谊、和平、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5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一个世人皆知的名字,他的英名早已传遍了世界的千山万水。他以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英勇精神,带领明朝庞大的船队,载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历经千辛万苦七次出使西洋,共用了整整28年时间,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经到达过非洲的红海一带,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数最多、行动范围最广的远洋航行活动。它沿途一路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文明礼貌带到了落后的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它的影响深远,使明朝与海外各国广泛建交,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海外贸易,是中国外交史上历史性的突破,那里至今还保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印记,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次没有侵略的远航,这可比哥伦布的远航强多了。
郑和这位海之骄子,奋斗在海上,成功在海上,最终也殉职在海上。他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每当我们面对着浩瀚的大海,每当我们发出深切的呼唤时,总能想起郑和那载着文明的金碧辉煌的大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大海上的壮观景象,他的一切丰功伟绩流传千古,他的百折不挠、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世人。“海强则国强,海静则国宁。”郑和让一个和平、强大、雍容大度的礼仪之邦——中国从海洋上崛起。也正是在郑和开拓进取精神的指引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投人到了航海事业中,他是多么伟大啊!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应该向郑和学习,以他为榜样,学习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勤奋学习,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做时代的先锋。我还梦想着将来能做一名友好使者,把友谊、和平、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6郑和下西洋这个星期,我读了《郑和下西洋》这本书。他讲述了在14XX年7月11日的中午,35岁的郑和率领了庞大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加深了中国和东南亚、东非之间的友好关系的故事。他一共远航了有7次之多,而这段旅行和探险,被人们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郑和原名马和,出生在中国云南省昆阳县。他的爸爸从郑和懂事起,就给他讲述自己横渡西洋、访问西洋各国、去麦加朝觐的故事。每当郑和听完故事,都会在心里激动地说:“我长大后也要去西洋,去麦加朝觐!”虽然他嘴里不告诉任何人,但自己却在悄悄地做着准备:学习游泳、造船、航海知识…… 在郑和35岁的时候,终于有了这个机会。他立马调遣了沙船、马船、粮船、水船、坐船,还带了许多中国的名贵物品,如瓷器、丝绸、漆器、青铜器、玉器等。当中午来临时,27800余人和航船两百余艘,在郑和的率领下,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开始了世界史无前例的七下西洋的壮举。这途中,给郑和沿海各国带去了友谊、特产和先进技术,还帮助明成祖朱棣扩大了贸易市场,恢复和发展了同许多国家的关系,稳定了沿海一带的局势,中国的国际威望进一步的得到了提高。读了这本书,在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宝船队在辽阔的大海上行驶的情景;在我的耳中,仿佛响起了巨浪无休止的轰鸣……我也想坐船去西洋,一览沿海国家的风景、特产,了解当地习俗。我要向郑和学习,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更是要努力学习,最终成就梦想!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7郑和下西洋这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位航海家,他的名字叫郑和,他是云南人,住在晋宁县。为了扩大朝廷的名气,皇上就叫郑和开船下西洋,到很多国家交朋友。一路上郑和的船遭到了海盗的破坏,他用自己的智慧打败了海盗,克服了很多的困难。郑和一共下了七次西洋,完成了皇上交给他的任务,最后老死在下西洋的路上。
这篇故事告诉我,做事情要认真对待,要克服自己的毛病。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8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读了《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之后,我被这位世界航海的奠基人、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的丰功伟绩所震撼。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郑和的聪明与勇敢,机智与镇静。在危险面前他永远是最勇敢,最镇静。在困难面前他它永远是最聪明,最机智。而在海上他又永远是威风凛凛,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我几乎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记载郑和所有航海经历的书,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如果不是他,我想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印度洋沿岸国家,非洲国家的友谊也不会如此的深。在海上,郑和也有着一系列的功绩。当时,郑和前往旧港时遇到了海盗的袭击,但英明的郑和不仅没让自己的船员受伤,还消灭了海盗五千多人,烧毁贼船十多艘,连海盗的窝也被官兵捣毁,使“丝瓷之路”的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三下西洋时郑和又将锡兰山凶暴贪婪的国王亚烈苦奈儿智擒,使锡兰山问题和平解决,使海上“丝瓷之路”完全畅通。不过,谈起幼年时代的郑和,我也不得不为他叹息。记的,那是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发动了统一云南的战争,在这残酷的战争中,郑和一家遭受了灭顶之灾。三十九岁的父亲在战乱中死去,而小郑和则被明朝军队俘获,惨遭阉刑,小郑和那年才十一岁啊!生龙活虎的小郑和一下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但是他并没有气馁,反之把握住了自己人生的道路,成为了燕王身边智勇双全的一个内侍。多么伟大的人啊!因为他我们成了海洋强国!真的,正如书中所说:“海强则国强,海静则国宁,让一个和平、强大、宽容大度的礼仪之帮、崛起的中国从海洋中走来。”也正是在郑和不屈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指引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航海事业中,他的事迹将不断激励着我们,增添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9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一个世人皆知的名字,他的英名早已传遍了世界的千山万水。
他以博大的气概和伟大的英精神,带领明朝庞大的船队,载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历经千辛万苦七次出使西洋,共用了整整28年时间,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经到达过非洲的红海一带,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数最多、行动范围最广的远洋航行活动。他沿途一路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文明礼貌带到了落后的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它的影响深远,使明朝与海外各国广泛建交,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海外贸易,是中国外交史上历史性的突破,那里至今还保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印记,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次没有侵略的远航,这可比哥伦布的远航强多了。
郑和这位海之骄子,奋斗在海上,成功在海上,最终也殉职在海上。他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每当我们面对着浩瀚的大海,每当我们发出深切的呼唤时,总能想起郑和那载着文明的金碧辉煌的大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大海上的壮观景象,他的一切丰功伟绩流传千古、他的百折不饶、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世人。“海强则国强,海静则国宁。”
郑和让一个和平、强大、雍容大度的礼仪之邦—中国从海洋中崛起。也正是郑和开拓进取精神指引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航海事业中,他是多么伟大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应该向郑和学习,以他为榜样,学习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勤奋努力,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做时代的先锋人。我还梦想着将来能做一名友好使者,把友谊、和平、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10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如今,几乎无人不知郑和这个名字。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伟大荣誉的背后是多么艰辛的道路,能走过这条道路的人当然能创造出万世奇功。
郑和幼时就成了太监,但他忍辱负重,时刻牢记自己的梦想,他辅佐燕王君临天下,接着七下西洋,在这期间,他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历尽常人无法忍受的磨难,最终实现了梦想,创造了奇迹。他以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没有过不去的路,只要你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可实现抱负,走向成功。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轻言放弃,霍金虽全身瘫痪,却仍然努力奋斗,思想走向了无穷的宇宙,神奇的黑洞。郑和也没有因自己是太监就丧失信心。因而,能否成功主要在于人的意志。
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后,如果骄傲自满,不思进取,也不能成就大业。郑和在五次下西洋获得了大量成果后,并没有好大喜功,而是看到了国家潜在的隐患,并继续披荆斩棘,努力奋斗。在他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满足于已有的辉煌,闭关锁国,以所谓天朝尽善尽美自欺,终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处处被动挨打,郑和的精神给我们以巨大鼓舞,同时又警示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要在荣耀的背后看到威胁,不断努力奋斗,继往开来。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相关文章:
1.郑和下西洋历史故事
2.《郑和下西洋》读后感范文
3.《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和《郑和下西洋》读后感四篇
4.浅析郑和下西洋与长乐的关系论文
5.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种文化象征
6.郑和下西洋中的小故事
7.郑和下西洋阅读原文
摇滚怎么就“小众”了?
先说这么一个事儿。前些天,在笔者的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个任职某国有通讯社的朋友宣布将到伦敦分社常驻,并盛情邀请大家去英国游玩。于是席间,大家就兴高采烈地聊起了英国游,从大本钟、大英博物馆、海德公园到唐顿庄园、伦敦碗。说到伦敦碗,大家又聊起了伦敦奥运会,最后陷入到了对“英伦摇滚乐”的热烈追捧中,最后一致把因披头士(The Beatles)乐队同名专辑《Abbey Road》闻名于世的艾比路(Abbey Road)列为了No.1的必去之处。这让笔者不禁感叹摇滚乐嵌入英国文化之深和其在全球人心中的影响力。
伦敦奥运会的导演丹尼·博伊尔梦幻般的摇滚盛宴让全世界人民深切感受了英伦摇滚的风采,小成本投入毫不影响伦敦奥运会收获广泛的文化影响力。然而,在全世界的摇滚乐迷为之激动不已时,我国某电视台记者在采访导演时,却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开幕式上选择“小众化”的摇滚乐,而不是“大众化”的古典音乐?
这个问题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摇滚乐在国内“小众化”的公众认知。摇滚怎么就“小众”了?
观察:
中文歌词归隐了?
在中国,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摇滚乐发展的30年在唱作方面是一个逆变的过程,在评论和摇滚精神的大众感知方面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摇滚乐队和歌手对于作品的创作越来越趋向多元,而乐迷和评论家对摇滚乐的需求越来越趋向本土化。
摇滚乐中文歌词也曾灵光乍现
就歌词创作而言,英文创作对中国大陆60、70代的摇滚音乐人来说并不是主流。中国早期摇滚乐人大多运用中文歌词在不同层面折射着中国的文化、时代的变迁,见证着社会经济发展后中国人的思想变化,这些歌词在具有民族时代感的同时,又非常讲究表达的艺术性和文学味。这些充满妙趣的字眼儿直到现在仍烙印在众多摇滚迷的记忆里,成为经典。这不仅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这些歌词的内涵恰好与一代人的真实心境不谋而合,而且听众和乐评人在解读的过程中也赋予了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如崔健在《一块红布》中唱道:“那天你是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它让我忘记我没地儿住/你问我还要去何方/我说要上你的路。”崔健在多次访谈中谈到,这首歌是在表达对爱情苦苦的追求,然而很多乐评人对其进行深挖,认为“一块红布”具有政治层面的暗示,其中必然有崔健对于历史与政治的深入反思,更有人提出其运用了楚辞中“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窦唯是中国摇滚艺人在艺术形式创新方面的杰出代表。他在作品《高级动物》中就以48个词语连缀的形式展开了对于人性的深入剖析:“矛盾虚伪贪婪欺骗幻想疑惑简单善变/好强无奈孤独脆弱忍让气忿复杂讨厌/嫉妒阴险争夺埋怨自私无聊变态冒险。”
郑钧在《商品时代》以一种自白式的口吻描述了消费社会的生活逻辑,商品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引发人们强烈的精神触动。
唐朝乐队歌词创作大量选取了中国历史题材并且在艺术形式上吸收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民族摇滚”创作风格。
何勇的《钟鼓楼》刻画的是一幅典型的“中国传统形象”,即北京老百姓的简单生活和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变化及自己的疑惑等。
西方品种的copy大赛
“全程英文的尝试”最早可以追溯到黑豹乐队第一张专辑中的主打歌《Don't Break My Heart》和第二首歌《Take Care》。1998年12月,麦田守望者一首收录在摩登天空《同名合辑二》中的全英文创作的《My Sunday》横空出世,似乎预示了中国年轻摇滚乐“刀叉大军”的来势汹汹。2002年,“跳房子”在“摩登天空”发行了首张全英文创作专辑《A Wishful Way》。同年,武汉老牌朋克“生命之饼”在嚎叫唱片发表的专辑《50,000》还只有两首英文歌,到了2008年,他们在兵马司发表的专辑《十年反抗》已经有9首英文歌。与之相比,重塑雕像的权利、后海大鲨鱼、脑浊乐队、Snapline、Duck Fight Goose(鸭打鹅)更是“徒有一张黄面孔”。
“摇滚之父”崔健说过:“摇滚乐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的东西,摇滚乐最重要的东西是怎样结合你的本土意识,去融合现代的文化。”然而,我们的摇滚徒儿们都听不见了。
2005年5月,星期三旅行乐队出版专辑《Secret Mission》,摩登天空打出了“中国第一张真正的Dream Pop唱片的旗号”,乐评人邱大立认为,“这暗示着在经历了十多年西方音乐潮流熏陶后,风格全面战胜了内容,成为中国大陆新一拨摇滚乐队你追我赶的一场西方品种Copy大赛。”
音乐人&网友说法
“想唱就唱”派
华东(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主唱):慢慢觉得用汉语唱歌不是那么合适,反而慢慢的用英语去创作更加贴合我想要的效果。我们就希望自己做出来的效果更像国外乐队的那种声音,后来我们慢慢就全是英文创作了。其实也说不上来觉得汉语不适合的原因,但就像不能用英语去唱京剧是一个道理,如果非要说一个理由我也说不清楚,就像一个外国人想要唱京剧,他还是需要用汉语来唱,也许对于摇滚乐而言,还是用英语比较合适。
乐迷黄连:有些东西是没办法用中文歌词去演唱,因为会有很多限制,但如果是英语的话就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而且如果把这些英文歌曲翻译成中文,你会觉得简单和肤浅,但是英文,就不会觉得。
乐评人爱地人:一边是听着欧美乐坛的英文歌成长,并且在音乐上借鉴和模仿,甚至很多本身就是在国外长大,或者在国外有留学背景;一边又是在电影、电视、体育、娱乐节目、社交网站这样的文体生活中,几乎用英语取代中文,成为第一语言。于是,用英语写歌,就变成了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
nlc202309030705
网友朱尔摩丝:国外很多非英语国家的乐队用英文创作,很大一部分是希望自己的音乐能融入美国和英国两大市场,这个也无可厚非,中国的摇滚乐也同样有这个尴尬。就像一支俄语乐队来中国演出,唱的都是俄语,即使音乐很棒,中国很多人也不会太感冒,所以还不如采用第三方语言。
网友小刘儿:跟京剧是中国的东西一样,摇滚乐就是他妈外国来的东西!爱唱什么唱什么,听不懂你可以骂乐队文化水平不高,也可以自我批判你英文水平不高。但和崇洋媚外急于求成没关系,因为你玩摇滚乐,本身就是“崇洋媚外”了。
母语保卫派
乐评人邱大立:掀起朋克、后朋、无浪潮、迷幻摇滚等各色炫目的外衣,我发现他们只是在乐此不疲地营造一股空洞乏味的气氛,而在音乐性上基本没有自己的建树,歌词充其量不过是一些绕口令式的词语切换,更忍无可忍的是,他们甚至连变化都不肯施舍一点给可怜的乐迷,他们难道认为单调也能成为一种悬念或气质吗?
音乐人戈非:一味使用英语创作,实际上是对音乐创作的投机取巧。受到欧美音乐影响的新生代歌手全盘接受了外来音乐的同化,放弃了使用母语去消化这些音乐形式,主动或被迫地放弃了对使用母语创作的思考和探索。
乐评人内陆飞鱼:唱外语、写外语本质上是华语音乐人内心不自信的象征,是作为流行音乐弱势族群的第三世界尝试着把自己的作品向外展示却找不到认同与出口,所以形成了土洋结合、借此聊以自娱自慰的一种轻病态征兆,内心袒露的是一种创作无能的自卑。
十三月唱片老板卢中强:用音乐类型来框定母语的创作非常荒谬,周杰伦用中文做了各种尝试,这些尝试都是成功的,也没看到他用英文来创作啊。
音乐人曹秦:用英文创作如果跟欧美的一模一样那也没有什么意义,只不过做到了跟它一样,与此同时失去的却是自己的特点。
网友雨摇:在中国的音乐圈,想要达到载入史册的艺术水准,必须得解决中文歌词这个环节,唱英文是不可能做到的。
网友李松岩:用非母语演唱的音乐人充其量可以成为优秀的音乐人,成为伟大的音乐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网友混沌大魔王:爵士、死亡、朋克、哥特、后摇……国外乐手们创造了这么多风格,而中国音乐创作者们有几个能发掘自己的文化创立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音乐流派?
探究:
摇篮中的欧美乐
从模仿到创新,这是学习新事物的必然规律。但中国摇滚乐打破了这个规律。如果说受欧美摇滚乐的影响,那么老辈人和新生力量都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以崔健为代表的早期摇滚乐人,借鉴的是“甲壳虫”、菲尔·考林斯、西蒙和加芬克尔、迈克尔·杰克逊。而这个时代的唱作歌手,受到更多的则是Coldplay、Nirvana、Oasis、Radiohead等乐队及唱作人的影响。
独立音乐人崔龙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中文词弱是因为一开始我就接触英文歌,比较了解他们的世界观和表达方式,而且我大学是研究国际关系的,所以我可能比较了解西方和他们的思考方式。”
在崔健的年代,崔健之所以能成为“精神偶像”,是因为在长期压抑的环境下人们在崔健的歌中得到了解放,产生了共鸣。在文化方面相对闭塞的背景下,加上当时的英文教育有限,国人对西方摇滚乐的接触并不多,理解能力也尚未被开发,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中,中文歌曲创作更有发展空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西方文化的渗透更加面面俱到,从电影、电视剧到音乐会,从打口碟到网络的发展,英语世界的符号无处不在,年轻人都成了“地球村”村民,他们最怕被说“土”,“洋范儿”极受追捧,从这个角度上讲,唱作英文歌曲是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摇滚乐人内向发展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摇滚乐人逐渐丰富的物质条件和始终“边缘化”的内心世界也是中文摇滚乐歌词日渐衰落的原因。
从技术条件和物质条件来说,现在的摇滚乐人要比早些年的老一辈摇滚前辈富有很多。在唱片业不景气的今天,现场演出和音乐节可以说是摇滚乐队包括更多独立音乐人的救命稻草。“以前做摇滚乐的都很穷,现在音乐节井喷,乐队有饭吃了,乐队的收入每年都在增加。那些演出多的乐队,乐手的收入都不亚于北京的白领。应该说,摇滚乐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了。”李宏杰说,“至于那些巡演专业户,收入则更高,一年下来超过百万元的都有。”
物质丰厚了,精神依然空虚,甚至反叛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衰减,“痛苦的信仰”乐队手风琴手兼乐队经纪人齐静说:“现在摇滚乐被更多人接受了,乐手们挣得也比以前多了,他们享受为音乐,在路上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乐队早年的愤怒、反叛已被舒缓、温和所替代。”
中国的摇滚文化一受中国主流文化体制的压制,二受“中和之美”的主流审美观的压抑,长期以来,自信和坚持复兴中国摇滚精神的音乐人是少的,他们大都吞吐着自己的小心声,承受力非常有限。这也是中国摇滚文化始终没有内向型发展的原因。摇滚乐人的反叛标签越来越不明显。
摇滚文化的游离加上现代人人生经历和观点的异化,就像单蔚说的,“上世纪80年代,大家有一种相对统一、完整的思想观念,他们的经历和感情都很类似,所以容易引起共鸣。而如今时代变得多元,人们的经历已经很难共享,因此,要在更大范围内激起共鸣,不容易。然而这个现象很正常,受众审美趋向愈加不同,不同的摇滚音乐人代表了不同的欣赏口味,也有各自不同的追随群体。”
不同的口味和风格是发展中的必然趋势,然而不变的一定是批判的摇滚精神。汪峰始终觉得,摇滚精神不是挂在嘴上,而是根植于内心的。他心目中的摇滚精神听起来有些拗口:“别人不能说的话我来说;别人心里想的,说了没人听的话我来说;别人说了以后成为废话,或者被忽视和压制的话我来说。它永远是真话,是针尖麦芒的话,是站在风口浪尖的话,同时也是体现和代表当时社会的人们整个生存背景和生存状况的话,这是摇滚乐磨灭不掉的色彩。”
nlc202309030705
如果摇滚乐人摆脱“集体失语”的状况,并且有信心跳出自怨自艾的内心世界追求与大众产生共鸣,相信中文歌曲的创作也会越加丰富起来。
国际化概念的混淆
有网友说:“你爱怎么唱就怎么唱,用中文写,要写好词,用英文写,也要写好词,别写脑残词。如果你开发欧美市场,那最好还是写英文词,如果你开发的华语市场,那最好还是写中文词。”
确实,现在中国乐队中不乏“老外”的加入,这种文化的共融和混血,让年青一代的中国音乐人自然地接受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语言,音乐创作受到影响也在所难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共融是以文化自处为前提的,也就是说牛奶和咖啡相溶可以变成一杯更加美味的咖啡,但是奶精和咖啡相溶口味可就差得远了。
中国很多朋克乐队资料都如是写,乐队风格受greed day、sum41……影响,然后创作出来的歌曲确实有些所谓的“国际化”朋克的味道,很接近一些知名朋克乐队的东西了,但始终都只是接近,如果不搞创新始终也只有昙花一现。
在这一点上,日本就善于“学习并且做得更好。”日本可以挺起腰板说自己厉害的是噪音。从噪音爵士、工业Avant-Garde到电子实验等,日本有很多能让世界音乐人感到汗颜的音乐家,如阿部熏、大友良英、吉田达野等。他们出现在国外乐队的演出阵容中。
日本顶级视觉系摇滚乐月之海乐团吸引了许多外国人,为了能更好地听懂LunaSea的音乐,他们开始学日语,LunaSea每年的现场演唱会都是座无虚席。
中国摇滚乐队首先应该学会“如何创新,如何自处”,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国际化,而不是简单写写英文歌就是国际化了,国际就认可了。不是有一句话老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么?
未来:
现实从未改变&讨论从未终止?
音乐人曹秦:以后用英语创作的现象会更多,中国人用英语创作、听英语歌的趋势会愈演愈烈,有一拨人可能会演变到中文歌他们没兴趣,而创作者中文歌不会写,可能会极端到这种地步。
华东:可能接下来我会写一两首德语歌,但我应该不会考虑用中文来唱歌,除非某一天我觉得有一首中文歌我能驾驭得很好。
独立音乐人崔龙阳:在把握中文的表达方式的时候会有一些欠缺,但现在也在努力的提升,因为自己毕竟是一个中国人,需要与大家有一个共鸣。
乐评人爱地人:未来的他们,会因为过了借鉴与学习的阶段,在更随兴自然的创作基础上,慢慢渗透到脚下的大地,周遭的生活和曾经的历史,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文的运用。
黑豹:摇滚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坚持一个乐队的风格,让歌迷喜欢你的风格,而不应该让市场去改变自己,那就是四不像了。
对于英文歌的创作,大多数摇滚乐人依旧表现得我行我素,认为是私人的事儿,纯属爱好,不能上升为文化和民族情感。正如荷兰入Jeroen De Klorl在《第三只眼看中国摇滚》中认为的,大多数的中国摇滚乐歌词表达的是私人情感,如惶恐、希望、孤独等等。这种对中国摇滚乐所谓反叛性理解的偏差,是由文化研究者和传媒等共同完成的。这种对私有领域的保护和封闭是中国摇滚创作的一个心结。
好在还有大量的音乐制作人和少部分的摇滚歌手,愿意挺身而出,丰富中文歌词的创作,培育摇滚的本土化氛围。
正应汪峰说的:“我觉得在音乐语言上面,创新从上世纪70年代就没有了,没有一首歌、一张专辑能够超越当时的想象力。所以现在中国摇滚最重要的是不要故步自封。”
引申阅读
一选秀必有《Rolling in the Deep》
喜爱唱英文歌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摇滚乐队,唱英文歌也不仅仅局限在live现场或者专辑,音乐选秀节目现已成为“英文歌曲集中营”。不管选手们英文水平怎样,想表达什么,一首英文歌下来总没错,好似英文歌才足以更好展现音色的纯正,音准的强控和音域的宽广。乐评人内陆飞鱼说:“像在《中国好声音》这样的舞台,随便一首骚灵、爵士、放克等都能放大选手异于常人的音色,越接近原唱,越接近西洋味越能博得满堂彩。”
对于观众而言,不论尚雯婕在《我是歌手》中演唱的《Moves Like Jagger》或是那首被无数选手翻唱过的《Rolling in the Deep》都让人印象深刻。
最近一季《中国好声音》中60岁的香港选手钟伟强,再次以《Rolling in the Deep》打动汪峰评委成功晋级,并在擂台赛中与毕夏完美演绎《Hey,Jude》。
历数《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英文歌,有获得最快转身的演唱《When a man loves a woman》的金润吉,有演唱Alex Parks的《Mad World》的有“小Lady Gaga”之称的90后女生崔天琪,有反串女声挑战美国R&B天后艾丽西亚·凯斯的《Fallin'》的“男版艾丽西亚”——26岁的重庆小伙张新,还有再次翻唱一首同样被好声音学员吴莫愁演绎过的《Mercy》的重庆男孩张目。
除了好声音,《中国星力量》也有严氏姐妹《Telephone》、楚玥《Falling》、苏思蓉的《loving you》等众多英文歌亮相。评委王杰表示,选手爱选唱英文歌,希望下次可以听到她们的中文演唱。
在《中国最强音》的现场,导师罗大佑经常和其他3位导师意见相左,比如一位选手在演唱完英文歌曲后,其他3位导师和观众都认为不错,唯独罗大佑给了“NO”,罗大佑解释:“我们这是选中国最强音,我希望他唱中文歌。”
其实中国音乐选秀界在第一期《超级女声》后就引发了“靓颖现象”,很多新选手被张靓颖在演唱《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时舞台上如梦如幻的浪漫感觉捕获,随后在超女的报名比赛中也大唱外语歌曲。导演组不得不提醒选手,外语歌曲的驾驭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的,不但要有良好的乐感,同时咬字和发音也需要很长时间磨炼。选手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风格的音乐,而不是刻意地模仿。
nlc202309030705
追问选手为何偏爱英文歌?网络上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除了个别人认为英文歌高端大气上档次外,有人指出同一首歌用英文唱要比用中文唱轻松;有人吐槽这是因为观众中会听英文歌的少,好糊弄;有人认为经典的英文歌曲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翻唱都是非常普遍的,无需单拿到中国说。
本刊评论:
选秀不是模仿秀
目前,选秀节目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和强大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既是对大众的影响力,又是在专业音乐领域的影响力,整个流行音乐界的任何其他的活动都不能与之媲美。在这种情况下,选秀平台成为流行音乐的风向标,很多人看这个节目就是想看当今是什么音乐代表者华语流行乐、华语摇滚的审美取向。
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上讲,选秀平台上唱英文歌并不同于一般的翻唱。在选秀节目中的演唱既有娱乐性也有严肃性,出于严肃性考虑,对非母语演唱的诟病也就不足为奇了。《Rolling in the Deep》也该停一停了。
怀念“摇旗呐喊”的李双泽
纵观中国包括摇滚乐在内的流行乐坛,非母语演唱总是在歌手的追捧和乐评人的批判的夹缝中生存。对这种现象的批判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台湾民谣歌手李双泽。1976年12月3日,电台DJ陶晓清在淡水文理学院组织了“西洋民谣演唱会”,轮到李双泽上场,他拿着一瓶可口可乐,没有唱歌,而是质问台下的学生:“我们在菲律宾,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西班牙,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美国,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现在,在台湾,我们还是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李双泽把可口可乐猛地砸在地上,“我们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歌?”
“可口可乐事件”是台湾本土乐人对华语流行音乐的鼎力反思,李双泽认为,他们这一代人无法唱出自己语言的歌,是无能和可耻的事。他说:“我们这一群人脑袋里的音乐词汇真被强奸了。”
在大陆,时至今日,从没有出现过像李双泽用激烈的行为和言语支持母语演唱的年轻人,这说明什么呢?
除了形式,还要内涵
在当下对音乐的追求和理解渐渐趋向“形式化”。要“国际范儿”就学欧美的旋律和歌词,搞视觉系摇滚就学日本,对于摇滚精神的阐释甚至有些人还在荷尔蒙发泄的产物的阶段。
我们不知道那些稔熟于用外语在live现场上宣泄自己的情绪的歌手,当他们平静下来时是否还会思考西方流行乐中的摇滚精神和理想信念。当西方摇滚乐人异常激越地站在舞台上,用母语淋漓尽致并近乎疯狂地抒发感情时,台下的乐迷是幸福的,他们手舞足蹈,他们陷入狂欢,他们进入到了从形式到内涵完全自由的精神体验中。请问我们非母语演唱的同胞歌手们,你们何曾让中国的乐迷们如此疯狂和感动过?
对于流行音乐本土化的尝试,自然包括形式上的融合。学术上有这样的观点:中国摇滚乐必须摒弃原有的那些空洞乏味的歌词, 使中国的摇滚乐歌词既符合中国的文学传统,又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另外,乐队的组合必须以民间器乐为主,使中国的摇滚乐音色更加接近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针对这样的观点,也有一些实践上的尝试,如《子日》借鉴了中国地方方言、中国戏曲成分,演唱者借鉴了戏剧念白的说唱形式而形成独特的风格;作品《门前的事》《瓷器》《乖乖的》,从歌曲的名字、配器、录音制作均具有中国民俗、民风的特点。2000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零点”乐队主唱周晓鸥成功地出演了亮丽摇滚民歌《大地飞歌》;再如在2004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摇滚乐队“黑豹”与一支200多人的交响乐队相遇,重新阐释、演绎壮族民歌《赶吁归来阿哩哩》。
找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笔者认为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是摇滚乐文化复兴的出路。摇滚乐文化的复兴不是靠简单的元素的合并,也不是商业运作,而是靠每一个摇滚乐人对反叛精神坚韧的维护,以及对时代中丑恶现象坚持不懈地抗争。如上世纪60年代美国摇滚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创作的歌词具有丰富的寓意和内涵以及很强的文学性和哲理性,作为一名摇滚乐手,他把摇滚歌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摇滚乐成为一种力量、一种信念、一种能够反映时代的表达方式。
从某种角度说,母语创作的匮乏只是摇滚乐乃至流行乐怪相的一个切入点,是单薄的中国流行乐文化的折射。人们欣赏音乐,应该首先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而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欣赏。
时至今日,如果我们仍觉得李双泽这段话仍然振聋发聩,那么包括中国摇滚乐在内的流行音乐界就必须反省——是时候站在这片现实的土地上将中文词汇拾拾捡捡,重新归位,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了。
【中国画与西洋画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05-28
美术中国画与油画欣赏10-18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德育方法06-24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入党誓词07-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实现07-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读书心得10-02
世界工厂与中国05-29
中国人口与民族07-23
中国与贪污腐败07-27
中国文学与文化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