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规范培训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一些情况是可以用速干手消毒液代替洗手的。下列情况中,除哪项外必须先洗手,然后再进行手消毒?
A: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B:接触病人后,手部无可视污物时。C:接触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D: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
2、正确洗手时机包括哪些(多选题):
A:接触病人前 B:无菌操作前 C:接触体液后 D:接触病人后 E:接触环境后
3、进行手卫生的时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题):
A:接触病人前 B:接触病人环境后
C: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或擦手 D:脱手套后
E:口腔护理前不需要进行手卫生
4、关于洗手,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洗手后必须擦干手,才能进行操作或接触病人 B 洗手池旁应放置毛供干手使用
C 接触没有分离出多重耐药菌的病人后不需要使用含氯洗手液,清水洗手即可
D 洗手后可在工作服背面擦干手,然后进行操作或接触病人
5、以下哪种情况下,必须洗手,不能以手消毒液擦手代替洗手?(多选题)
A 接触病人前 B 接触病人环境后
C 接触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后 D 医务人员手部有可见污染物时
E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二、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
1.戴手套接触一个病人后用手消毒液擦拭手套,然后可以接触下一个患者。()
2.接触具有传染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或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先洗手后进行手消毒。()
3.手上的微生物分为:常居菌与暂居菌,洗手主要是去除手上的暂居菌。()
4.查看每一ICU患者时都需要带手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前瞻性研究于2012年6-9月在我院进行。此间我院的在职护士为580名, 其中221名自愿参加本次培训。参加者接受到洗手的相关培训并完成培训前及培训后的调查问卷。其中21名护士在培训后因各种原因没有完成调查问卷因而被排除在外。
1.2 研究方法
1.2.1 个人信息表。
研究者收集参加培训护士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1.2.2 培训前调查表。
培训前发放的表格以确定护士关于洗手的相关知识。该调查表包括护士洗手行为的44个问题。要求参加培训的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0min) 。
1.2.3 培训后调查表。
此表格与培训前调查表包含了相同的问题, 但是在培训后1个月发放给参加培训的护士并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完成 (20min) 。
1.3 统计学分析
报告结果为数字百分比,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卡方检验用来分析变量培训前后的差异变化。t检验用来分析组间的差异。每个条款的分值为2分, 所有条款的得分累计表示护士洗手行为的质量。0~10分质量较低, 11~15分质量中等, 16~20分高质量。卡方检验用来决定总积分获得的答案质量因素和独立变量平方分析之间的关系, 培训前的评估问卷和培训后的调查问卷, 每个正确答案给1分, 每个错误答案给0分。P<0.05被认为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的平均年龄为30岁, 平均有8年持续工作经验;96%的护士为女性, 其中61%已婚;28.0%为专科、本科或者研究生学位;83%为注册护士。详见表1。
2.2 培训后护士洗手的频率 (t=-2.202, P=0.029) 及洗手时间 (P=0.024<0.05) 显著提高。用来洗手的洗涤产品或干燥手的方法无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2。
2.3 培训后护士关于洗手的相关知识 (t=-16.081, P<0.05) 和洗手时间 (t=-10.874, P<0.05) 有显著提高。见表3。
3 讨论
本文说明有关手卫生的相关知识培训对于护士的洗手行为、洗手质量及洗手相关知识的普及是积极有效的。培训后护士洗手的时间、洗手质量显著提高[3]。所以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对医务工作者进行手卫生知识的相关培训。
摘要:目的:评估培训前后护士洗手行为及相关知识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的在职护士200名参加本院组织的洗手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数据的收集采取个人信息表格及培训前后的调查问卷方式。培训期间每个护士均会得到40min的关于洗手培训及相关的宣传画册。所有参加培训的护士有关洗手的行为及相关知识在培训前及培训后1个月均经过评估。结果: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描述、t检验和卡方检验。培训后护士的洗手频率明显增加 (t=-2.202, P=0.029) , 洗手时间 (P=0.024<0.05) , 洗手相关知识 (t=-16.081, P<0.05) 及洗手质量 (t=-10.874, P<0.05) 均显著改善。结论:实施有计划的培训措施可以提高护士的洗手行为及相关的知识。
关键词:洗手,洗手质量,护士培训
参考文献
[1]Hugonnet S, Perneger TV, Pittet D.Alcohol-based hand scrub improves compliance with hand hygiene in intensive care units[J].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0, 162:1037-1043.
[2]Sztokhamer D, Rosenthal VD, Melluso D.Effect of education and performance feedback on hand washing in an argentinean hos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08, 34:2-28.
一、洗手指征: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需要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2、当医务人员的手明显污染或被血液、体液和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3、处理污染物品后;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6、进入和离开病房前、饭前和休息后。
二、洗手方法:
1、湿手
2、取液
3、揉搓
4、冲洗
5、干燥
6、护肤 标准洗手法: 六步洗手法:(洗手时间不得少于二分钟)
1、掌心相对,手指合拢,洗净掌心与指腹。
2、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洗净指缝与指蹼。
3、指尖并拢,掌心处揉搓,换手进行重复动作。
4、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搓,换手进行重复动作。
5、握住大拇指旋转揉搓,换手进行重复动作。
6、双手指相扣,洗净指背。
三、注意事项:
1、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等部位。
2、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等饰物的部位。
3、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开关。
4、注意干手方式,防止再次污染。
5、注意护手,护手用品统一提供。
科室 姓名
一、选择题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2.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A)A.≤10cfu/cm2 B.≤5cfu/cm2 C.≤15cfu/cm2 D.≤8cfu/cm2 3.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称(A)
A.卫生手消毒 B.洗手 C.手卫生 D.外科手消毒 4.外科手消毒清洗双手的部位是(B)
A.双手、前臂 B.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C.双手、前臂和上臂上1/3 D.双手、前臂和上臂 5.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是(A)
A.手卫生指征和方法 B.无菌技术 C.消毒隔离知识 D.手部保养 6.外科手消毒时使用的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B)A.按压式 B.非手触式 C.旋拧式 D.其他 7.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B)
A.洗手 B.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C.戴手套 D.以上都是
8.外科手消毒的冲洗消毒方法中要求手消毒剂认真揉搓时间是(D)A.2—3分钟 B.2—5分钟 C.3—6分钟 D.2—6分钟
二、多选题 1.关于皮肤暂居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机械清洗容易被去除
B.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环境表面获得
C.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 D.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有很大关系
E.不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没有很大关系 2.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ABCDE)A.接触病人前后 B.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进行介入治疗前后 D.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E.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3.手卫生包括(ABC)
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消毒剂泡手 E.手消毒剂使用
三判断题
1.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3.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要洗手。
(√)4.卫生手消毒可以采用含氯消毒剂和碘伏消毒剂浸泡双手。(×)5.医务人员留长指甲、戴戒指不利于手的卫生。
(√)6.速干手消毒剂比普通的洗手省时、方便、对手的伤害小,故应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院各科室陆续搬入新住院大楼, 大部分水龙头已为非手触式, 同时, 要求在病区每个病房、治疗车、病历车配备了速干手消毒剂, 但2010年下半年从药库统计各科室速干手消毒剂使用量仍较少 (表1) 。
1.2 方法
2011年元月份开始, 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依次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手卫生指导及督查。每天参加一个科室晨会, 晨会上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及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和洗手指征, 然后跟随医师查房, 了解患者病情, 外科系统可同时观看伤口情况, 督促医师接触患者前后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查房结束后洗手, 查房后有换药的跟随换药, 需要戴手套的督促戴手套换药, 换药结束及时洗手。然后跟随护士护理治疗, 督促护理及输液前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搓揉。共参加了全院30多个科室的晨会[1,2]。
2 结果
通过全面手卫生督查结束后, 再到科室巡视,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 手部有污染时及时洗手, 医师查房时接触患者前后已习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护士做护理治疗前后也常规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而且反应速干手使用方便快捷, 且可护肤, 很多情况下可免去洗手[3,4]。到药剂科统计2010年下半年及2011年上半年各科室速干手使用量, 对比差异较大 (P<0.05) , 见表2。现列表对比。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现代医学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 WHO患者安全联盟提出的口号是—“清洁的医疗是更安全的医疗”。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病原菌而造成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三分之一, 医护人员不洁的手上常常携带多种细菌, 甚至为多重耐药菌, 使医院感染从医护人员的手到患者及患者到患者, 或是患者到医护人员, 这样使医护人员的手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 因此需高度重视手卫生工作, 医护人员要用清洁的手为患者服务[5]。
自从卫生部2009年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我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一些手卫生讲座, 并把《手卫生规范》编印成册, 下发到各科室, 医护人员人手一本, 要求组织学习, 并落实规范中的各项规定, 同时对新分配的医师护士及工勤人员进行培训, 病房增添了洗手设施及配备了速干手消毒剂, 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尤其是医师的手卫生意识淡漠, 给患者查房时常是一双手查到底。外科医师查房时查看患者的切口, 再接触病历夹, 再查患者, 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决定必须采取一种有力度的督查方式, 深入各科室, 观看各种操作, 因各个病房、病历车及治疗车都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督促医师护士使用较方便, 跟随查房可发现很多问题:医师给患者查体前后没及时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医师换药时无菌镊使用不规范, 给渗液较多的切口换药不带手套, 换药后的垃圾分类不明确。跟随查房还可发现医院感染漏报病例, 及时督促其上报。通过对30多个科室的督查, 参加科室早会, 传达手卫生重要性, 跟随医师查房、换药及护士护理治疗, 我院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现已明显提高, 医师护士操作前后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已成习惯。2010年下半年及2011年上半年相比, 各科室速干手消毒剂使用量明显增加。可见此种督查方式很有力度, 见效也快。笔者认为, 以上督查方式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好方法, 同时也是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的好办法[6]。
摘要:目的 督促医护人员操作前后及时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方法 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深入各科室参加晨会, 传达手卫生重要性及洗手和速干手使用指征, 跟随医师查房及护士护理治疗。结果 手卫生督查后速干手消毒剂使用量增多。结论 通过参加科室晨会, 跟随查房及护理治疗可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关键词:手卫生,医护人员,速干手消毒剂
参考文献
[1]韩黎, 朱士俊, 郭燕红, 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2) :140-142.
[2]叶茂林.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2) :1752-1753.
[3]林金香, 陈妙霞, 周小香.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2) :185-187.
[4]龚光明.临床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10) :1413-1415.
[5]朱萍儿, 蒋桂娟, 黄晓明, 等.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9) :1113-1114.
一、填空题
1、WHO推荐的标准手卫生方法是 六部手消毒方法。
2、卫生部要求:层流洁净手术室、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 ≤5 cfu/cm2。
3、卫生部要求: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 ≤10cfu/cm2。
4、医院的手术室应当采用 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5、盛装肥皂或者皂液的容器应当每周进行 清洁与消毒,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时,容器内剩余的皂液应废弃,使用固体肥皂应当保持干燥。
6、用于刷手的海棉、毛刷应当每人使用后消毒 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天清洁与消毒,洗手池应当每天清洁与消毒。
7、当手部没有明显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8、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 洗手,后 消毒 的原则,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 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9、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且通过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是 暂居菌。
10、手卫生为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的总称。
二、选择题
1、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abcd)
A、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D、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手卫生范畴:(b)
A、洗手
B、戴手套
C、卫生手消毒
D、外科手消毒
3、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abd)
A、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D、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4、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abd)
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C、从同一病人身体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部位时
D、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5、关于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描述是:(abcd)A、流动水洗手时可采用
B、洗手的每步顺序不必有先后 C、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D、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6、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日为哪一天?(c)
A、10月5日
B、10月10日
C、10月15日
D、10月25日
7、什么情况下必须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abc)A、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时
B、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 C、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时
D、为病人进行身体检查前
8、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洗手?(abcd)
A、穿脱隔离衣前后
B、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C、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D、当医务人员的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9、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10、关于皮肤暂居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机械清洗容易被去除
B、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环境表面获得 C、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
D、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有很大关系
三、判断题
1、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yes)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no)
3、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要洗手。
(yes)
4、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no)
5、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
(yes)
6、口腔科医生给病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必须戴手套。
(yes)
7、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
(yes)
8、医务人员为病人换药前必须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yes)
9、医务人员留长指甲、戴戒指不利于手的卫生。
(yes)
10、速干手消毒剂比普通洗手省时、方便、对手的伤害小,故应推广。
(yes)
四、简答题
手消毒的指征是什么?
答: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部门: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A)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不得 B.可以 C.经领导批准可以 D.必须 2.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A.呼吸道 B.皮肤 C 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3.职业病指(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4.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C)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粉尘、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5.(B)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职业病病人 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接触矽尘工人
6.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
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A)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8.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B)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D.工会组织
9.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D)。
A.并向劳动者说明情况 B.并和劳动者接触合同
C.并终止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的待遇 D.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10.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A),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如实、无偿提供 B.收取费用 C.如实提供 D.选择提供
二、多选题(共2题,每题9分,共18分)
1、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的作业场所应当符合那些要求()A.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C.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D.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E.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其他规定。
2、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有哪些()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操作规程 D.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三、判断题(共8题,每题4分,共32分)
1、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没有职业危害防护的作业。(√)
2、职业病没有法定职业病和非法定职业病之称。(√)
3、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危害因素。(X)
4、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调换工种,劳动者无权拒绝。(X)
5、在职业性健康检查中体检单位认为对部分劳动者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不理会。(X)
6、职业病具有不可治疗或难治疗的特点。(√)
7、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平时健康检查。(X)
1 整改前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
1.1 硬件设施差
房间小、水槽小而且仅有1个, 只有冷水。全科医护人员及实习生每天大约有30人在病房工作, 但洗手房间狭小, 在不足2 m2的房间角落有40 cm×60 cm的搪瓷水槽, 安装红外线和手拧式水龙头各1个。我院处于南方, 冬天气温可低至3 ℃, 无热水洗手。全科公用擦手毛巾, 或在自身的白大衣上擦干。洗手池旁未放置快速手消毒剂, 只在治疗车上放有快速手消毒剂, 使用的人很少。
1.2 医务人员对手卫生认识不足, 依从性低
虽然墙上贴有卫生部六步洗手法示意图, 但不少人洗手后接触污染物品或者接触病人后没洗手, 接触病人前洗手人数更少, 没有掌握洗手的指证。认为戴了手套给病人检查或治疗后脱了手套, 手是清洁的, 不用洗手, 或者随便冲洗一下, 未认真洗手。
1.3 手卫生方法不正确
没有掌握或者按照六步洗手的方法洗手。主要表现为洗手不用清洁剂仅用流动水冲洗, 洗手时间短、洗手步骤不符合要求, 如遗忘清洗指尖、大拇指;干手方式不对, 造成洗手后的污染, 如在白大衣上或公用毛巾上擦干双手, 搓揉强度不够, 指甲过长。
1.4 手细菌培养结果
感染科属于Ⅳ类环境, 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结果应≤15 cfu/cm2。感染科护理人员每次手细菌培养合格, 医生长期培养不合格, 经常受到感染管理科经济惩罚, 每次感染管理科采样, 医生都极不愿意配合。
2 整改措施
2.1 提高科室管理者对手卫生的认识
2006年10月医院派出护士长参加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培训班, 科室管理者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 对手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也有更深的认识。参观学习了大医院尤其是专科医院和感染科的洗手设施及方法。
2.2 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手卫生意识与知识水平
组织学习医院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手册》中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规范, 在科室对全体医生、护士、工人分层次进行培训。实习医生、护生到科室由专人进行手卫生培训。
2.3 改建洗手设施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 2006年12月把洗手槽改建在宽敞的地方, 能同时容纳3个人洗手, 不锈钢制作, 便于清洗消毒;配置电热水器, 以方便冬天洗手;并配置干手机。 在洗手显眼处墙上贴卫生部六步洗手法示意图, 配置洗手液, 洗手处放置快速手消毒剂, 以方便医务人员洗手及手消毒。
2.4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速干手消毒剂具有作用快速、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具有护肤功能, 可以节约医务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同时速干手消毒剂还不受水源、水池、场所等的限制, 非常方便医务人员的使用, 当手没有受到病人血液、体液等有机物明显污染时, 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来代替洗手。
2.5 加强管理、监测、控制的力度
定期对洗手法操作考核, 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 并将以上结果与目标管理挂钩。
3 整改后结果
医生、护士及实习学生手细菌培养在以后这一年半都合格, 达到≤15 cfu/cm2要求。
4 讨论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由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占30%[1], 医护人员手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手卫生是洗手与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 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易行之有效的手段。医务工作者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25% ~50%[2]。科室管理者重视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 采取必要措施, 加强管理、监测、控制的力度, 提高医务人员对手部卫生的认识, 使临床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部卫生是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基础环节, 自觉贯彻洗手的规定, 从而减少外源性疾病传播的机会, 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同时医院也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改善手卫生设施, 包括增加洗手池, 提供清洁剂如洗手液, 完善干手设施, 如为医务人员安装干手机, 提供干手纸巾等, 使洗手设施方便、实用。文献报道, 无水洗手液使用快速、方便、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效益、具有出色的杀菌效果、可以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可直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3]。通过以上措施, 使手卫生工作能够更加科学、规范, 更好地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服务。
参考文献
[1]牛修成, 张树德, 周桂珍, 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 8 (2) :88.
[2]王荣之, 龚明勋, 放淑清, 等.医务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1) :46.
部门:姓名:时间:
一、填空题:
1.职业病防治法的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二、单选题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C。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职业病指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
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3.A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用人单位B、各级政府C、劳动者
4.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B。
A、效益原则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
5.A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用人单位B、工会组织C、卫生行政部门
6.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C承担。
A、劳动者B、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C、用人单位
7.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C,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A、停产B、组织疏散C、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职业病?
《职防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进行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病防治法中,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哪几项?
(1)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2)知情权;(3)请求权;(4)检举、控告权;(5)依法拒绝作业权;(6)建议权;
2013-2-26
一、填空题
1、、。2、、、、五类重点人群。
3、。
4、。
5、体重指数= 的平方。
二、选择题
1、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等基本健康信息。
A、既往史B、家族史C、既往史和家族史
2、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后()为表示居民的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A、3B、4C、53、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B、50C、604、预约60岁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
A、家庭病床B、住院治疗C、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5、对辖区内()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A、30岁B、50岁C、35岁
三、简答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道内科、内分泌科以及ICU科室共计15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27名,男23名,年龄22~51岁,平均(34.1±4.2)岁,工作年限1~28年,平均(7.3±3.1)年,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93名,大专35名,中专22名。对所有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状况调查。
1.2 方法
以问卷形式统计所有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对医务人员一般资料、手卫生知识、法律法规、吸收方法、卫生目的、手卫生用具、消毒效果、洗手时机、重点部位、干手方法等进行调查与整理汇总,研究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每个项目分为掌握、了解、不清楚三个评价指标,调查采取不记名制,对调查问卷进行集中发放并有效回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医务人员对手卫生规范、基本知识、手卫生时机及手消毒剂等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对手卫生规范的认识中,21%的医务人员不清楚手卫生消毒效果,43%不清楚手卫生规范实施时间;对洗手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中,24%的医务人员不了解洗手时间;对手消毒剂掌握情况中,13%的医务人员不了解手消毒部位,7%不了解手消毒剂的合理应用与应用时机,41%不了解手消毒剂的性能,见表1、表2、表3、表4。
3 讨论
3.1 手卫生状况
临床中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研究有很多,均不同程度的研究了手卫生情况对医疗工作的影响[2]。临床有报道对某市九家二、三级医学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采样调查结果显示手卫生细菌检测合格率为87.8%、手合格率为66.0%,依从性仅有16.0%左右,提示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不容乐观,较低的依从性意味着必须加强卫生手管理,要配合手细菌监测、卫生管理等做好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重要性认识,提升日常依从性,从而提升卫生手合格率,减少各类感染事件、降低临床医务人员医疗操作风险[3]。
在对某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的临床实践中,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医生、护士与保洁员,在手卫生合格率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护士、医生、保洁员,提示了实施手卫生干预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通过做好手卫生教育、管理与监督,可确保手卫生合格率高达90%以上,这对于医务人员安全与健康的保障、医疗操作风险的降低有重要意义[4]。有报道对某地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150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平均在90%以上,致病菌阳性检出率超过50%,检测出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葡萄球菌占据比例最高,提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与干预的必要性,同时要就病原菌等做好预防管控[5]。
3.2 手卫生管理举措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道内科、内分泌科以及ICU科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欠佳,要做好院内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教育与手灭菌消毒管理,营造洁净安全的手卫生管理环境,通过贯彻落实各项管理规范提升手卫生管理效果,对于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要加强洗手消毒管理,以提升手卫生依从性与合格率,降低手卫生风险与感染概率。
结合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这一现状,要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举措,改善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增强对规范的执行力度,配合做好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环境、医疗设备器械等的消毒管理,营造良好的卫生状况[6]。要立足于院内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不佳这一现实,制定好各类管理控制策略,做好院内防感染工作,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执行缺陷加强管理,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对执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对执行举措加以落实,引导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手卫生观念与消毒习惯,并高效处理各类感染事件,并做好登记与整理,为后续管理提供便利。
要加强对院内各类洗手设施设备的完善,配合到位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周到的洗手消毒服务,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与消毒,做好消毒并通风工作,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及无菌操作规程,按计划和要求定期进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培养,并鉴定消毒效果,协调各个科室医务人员与工勤人员及其他科室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相互沟通情况,及时取得支持和配合。院内洗手设备要做到每日清洁或消毒,将七步洗手图流程说明图配备到每个洗手设备,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污染时,要采用七步洗手法与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要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再洗手、消毒。
要积极组织医院内手卫生查检活动,以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与消毒质量监测水平、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等为目标,开展手卫生监督活动,将手卫生管理作为培训工作重心,做好人员培训,保证医疗安全。要结合医院工作实际状况,对培训内容精心设计,着重就手卫生管理的热点问题、规章制度执行漏洞等重点环节做好培训,贴合医院工作管理实际,全面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培训使用实用性,为提升手卫生合格率奠定良好基础。
要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开展专项督查,针对手部感染管理重点环节进行检查,评价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检查手卫生各项管理措施与预案是否得到落实,工作是否有序开展,医护人员洗手、消毒意识是否到位,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解决。要重点解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洗手消毒知识培训不到位、对于新规范新标准熟悉掌握程度不够、手部感染控制效果差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责令存在问题的环节立即进行整改,确保院内手部感染风险得到控制,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营造优良的院内防感染控制体系。
综上所述,对于医院人员手卫生知识了解不足、执行不力、管理不佳这一情况,要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教育,以降低临床医疗工作风险与感染概率。
参考文献
[1]白丽荣.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研究调查[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78-79.
[2]李绕波,桂庆芳.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0):60-63.
[3]刘军,费春楠,沈芃,等.天津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8):783-784.
[4]李倩,李宝珍,平宝华.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与干预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9):903-904.
[5]翁秀英,朱虹,钱吉康.2013年外科手消毒管理成效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2):159-161.
――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
健康证 方能从事本职工作,1、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效
患有 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 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2、公共浴室卫生标准规定应设有 禁止皮肤病和性病患者就浴 的标识;游泳池应建有查验游泳者 健康证 制度、泳装不得 出租、出借 ;游泳池池水符合 卫生标准,并应设有 更衣室、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 ;拖鞋消毒是为了 防止皮肤传染病传播。
3、对客人用过的饮用器具进行消毒是为了 防止肠道传染病通过饮用器具传播 ;消毒程序是:除渣、清洗、消毒 ;毛巾用 热力消毒(煮沸、100℃的开水浸泡、远红外线消毒柜)方法消毒效果最好。
二、判断题:
(√)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执法依据;
(√)
2、吸烟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酚类、烟碱、一氧化碳等各种有害物质,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在公共场所,应设立《禁止吸烟》标志;
(×)
3、目前公共场场装饰,追求美观、豪华、气派高档次,对室内通风和照明可不给予考虑;
(×)
4、临时工可以在公共场所单位先试用一周,表现好再去办健康证明;(√)
5、理发店应配备供皮肤病顾客使用的专用工具;
(×)
6、旅店业的床上用品对长住旅客应做一月一换;
(√)
1、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都可发生,以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最多,尤以湿度高的梅雨季节为好发。……………………………..… ( )
2、需要冷藏的熟食品,应当放冷后在冷藏。……………………………….…( )
3、低温能彻底杀灭微生物,所以冰箱可用来保鲜食品。…………………... ( )
4、凡隔餐或隔夜的熟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 ( )
5、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强,故卤菜间安装紫外线可杀灭熟食中的微生物,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的。………………………………………………………………………….…… ( )
6、扁豆和四季豆未炒熟煮透,可因豆中含有的红细胞凝聚素未遭破坏,而引起食物中毒。…………………………………………………………………………….… ( )
7、手外伤化脓者从事食品加工,易污染食品,导致食用者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 )
8、只要食品中不检出致病菌,就是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 ( )
9、储存食品的场所可以存放个人生活用品。 ……………………………… ( )
10、餐厅内的餐具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不必回收保洁。………( )
二、选择题(20分,每题3分)
1.《食品卫生法》开始实施的日期是 。
A 1994年10月1日 B 1994年10月30日 C 1995年10月1日 D 1995年10月30日
2.《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从业人员每 体检一次。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3.食品生产经营者开业前必须 。
A先取得工商执照再申领卫生许可证 B先取得卫生许可证再申领工商执照
C先取得卫生许可证再申领健康证
4.强调公共饮食餐具消毒的目的是为了
A杀死餐具上的微生物 B漂白餐具 C防止传播肺炎
5.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在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 。
A直接销售 B用保鲜袋 C用勺子 D售货工具
6. 《食品卫生法》第九条中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有 。
A霉变、生虫 B含有毒、有害物质 C掺假、掺杂 D以上都是
7.《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卫生要求,其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必须有 参加。
A建筑部门 B单位领导 C工程师 D卫生行政部门
8.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有 标识。
A中文 B中文和英文 C 无具体要求 D以上都不对
9. 《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卫生监督职责是 。
A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工程验收 B对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
C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追查责任,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D以上都是
10. 《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 以下的罚款
A五千元 B三千元 C二千元 D 一千元
11.《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 ,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
A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 B营业执照 C卫生许可证 D进货单
12.《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时,查出凡患有 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A痢疾、伤寒 B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
C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D以上都是
13.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 报告。
A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B公安部门 C 政府部门 D 以上都不是
14.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
单位应当采取 措施。
A立即停止其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将病人送到医院就没事了
C将造成食物中毒或者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全部抛弃
D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时觉得没必要
15.《食品卫生法》中所指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是指 。
A一切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或者个人 B食品摊贩 C职工食堂 D以上都是
16.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 有权检举和控告。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我科2 01 4 年6 月1 5 日— 7 月15 日随机抽查全院重点科室、部分医技科室, 以及保洁员、护工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共计247 人。其中护士150 人 (60.7%) , 医生80 人 (32.4%) , 护工10 人 (4.0%) , 保洁员7 人 (2.8%) 。年龄20~54 岁, 平均 (32.3 ± 15.9) 岁。工龄1~33 年, 平均 (24.6 ± 7.1) 年。
1 . 2 监测方法
1.2.1洗手执行率监测感染科培训观察员, 以检查工作人员着装为由, 在被抽查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 记录有洗手指征应洗手次数和实际洗手次数, 计算执行率 (实际洗手次数/应洗手次数×100%) 。以有洗手指征用流动水洗手, 并按照六步洗手法搓洗双手, 使用干纸巾擦手为合格。
1.2.2洗手效果检测被抽查人员完成洗手执行率的监测后, 再检测洗手效果。嘱被抽查人员五指并拢, 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 (一手涂擦面积约30cm2) , 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剪去采样员手部接触部分, 然后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以检测的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为合格。使用一支不擦拭手部的棉签重复以上操作为对照, 结果阴性为此次检测有效。
1.3调查问卷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 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为考核洗手指征, 25道选择题, 2道简答题, 100分为满分;二为分析被抽查人员不严格执行洗手操作的原因, 为开放式简答, 无打分, 并根据所有人员的回答要素画出鱼骨图。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洗手执行率比较 (表1) 在规定的洗手指征下, 接触患者前洗手执行率最高为儿科医生, 执行率最低为急诊科医生。接触患者后洗手执行率最高为皮肤性病科医生, 执行率最低为保洁员。接触患者后洗手总执行率为60.5% (247/408) , 明显高于接触前的33.8% (138/4 0 8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 8 . 4 3 , P < 0. 01 ) 。
2.2 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洗手合格率对比 (表2) 洗手合格率最高为儿科医生, 最低为保洁员。接触患者后洗手总合格率为81.0% (200/247) , 高于接触前的78.3% (1081 3 8 )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 4 1 , P > 0. 05 ) 。
2.3洗手指征考核皮肤性病科医生问卷得分平均87分, 儿科医生85分, 中医科医生82分, 急诊科医生80分, 妇科医生79分, 心电图室医生75分, 护工49分, 保洁员42分。
2.4分析原因被抽查人员简答不能严格执行洗手操作原因见鱼骨图。
3 讨论
通过对比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洗手执行率, 可得出以下结论: (1) 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后洗手执行率均高于接触前。这种现象基于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较强, 认为接触患者后双手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污染, 可能会携带致病菌或病毒等, 清洁洗手十分必要。而很多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很少洗手, 如医生查房、护士为患者肌内注射、护工帮患者翻身, 待操作完成后才洗手。提示工作人员对手卫生在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方面认识不足, 应加强宣传指导。 (2) 不同科室工作人员洗手执行率差别较大, 接触患者前洗手执行率最高为儿科医生, 执行率最低为急诊科医生。儿科是医院监测重点科室, 在每张病床旁都配备了速干免洗手部消毒剂, 患儿为医院感染高危人群,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较强。急诊科由于工作特殊性, 医生有时来不及洗手去接诊。接触患者后洗手执行率最高为皮肤性病科医生, 执行率最低为保洁员。保洁员和护工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执行率均偏低, 考虑与医院对非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宣传指导不到位有关。大部分医院重点是对医护人员做手卫生及其他院感知识培训, 但保洁员、护工及医疗垃圾物流人员等非医护人员在临床科室也密集活动, 接触患者次数较多, 应引起重视。
本文资料显示, 保洁员和护工的洗手合格率和洗手指征考核成绩均明显低于其他科室医护人员。保洁员和护工的特点主要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 对手卫生重要性认知不够, 且医院对非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低。因此, 应加强对非医护人员的宣传指导, 并设计制作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的宣传资料。
通过分析被抽查人员简答无法严格执行洗手操作原因的鱼骨图, 可见影响执行率的主要原因为设施不够便捷和监管制度不完善。另外, 部分工作人员认为洗手次数频繁时洗手液或肥皂刺激皮肤, 从而造成手部皮肤粗糙皲裂, 也是影响洗手执行率的重要原因。因此, 不仅要加强手卫生监督力度, 还要改进洗手便捷性, 合理规划洗手池的位置, 增加洗手池数量, 配备足量的干纸巾和保护皮肤的洗手液, 有条件的可在洗手池旁配备护肤品。
总之, 全院工作人员手卫生的抽查结果不容乐观, 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也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2]。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众多措施中, 做好手卫生可视为最重要、最简便易行的措施[3]。因此, 应重视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 逐步改善洗手设施, 增强工作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减少医院感染, 提高医疗质量。
摘要:目的 通过抽查全院工作人员手卫生, 了解手卫生现状。方法 该院感染科2014年6月15日—7月15日采用单盲法随机抽查全院重点科室、部分医技科室, 以及保洁员、护工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监测手消毒效果, 并发放统一调查问卷, 了解工作人员对洗手指征的认知情况, 分析不能严格执行洗手操作的原因。结果 在规定的洗手指征下, 接触患者前洗手执行率最高为儿科医生 (83.3%) , 执行率最低为急诊科医生 (13.4%) 。接触患者后洗手执行率最高为皮肤性病科医生 (100%) , 执行率最低为保洁员 (29.4%) 。洗手合格率最高为儿科医生 (92.6%) , 最低为保洁员 (42.5%) 。对洗手指征问卷答分最高为皮肤性病科医生 (平均87分) , 最低为保洁员 (平均42分) 。结论 全院工作人员手卫生情况不容乐观, 应加强宣传指导, 逐步改善洗手设施, 增强其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手卫生,医院工作人员,感染科
参考文献
[1]黄华艳, 张艳.基层医院新生儿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 34 (2) :185.
[2]Pittet D, Hugonnet S, Harbarth S, et al.Effectiveness of a hospital-wide programme to improve compliance with hand hygiene[J].The Lancet, 2000, 356 (9238) :1307.
【手卫生规范培训测试题】推荐阅读:
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12-29
手卫生知识试题及答案01-27
中医规范化培训试题11-03
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试题10-30
卫生监督协管培训试题(含答案)10-05
手卫生调查问卷06-29
手卫生宣传资料09-22
手卫生调查方案01-02
护理人员手卫生制度09-21
手卫生数据分析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