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报告--生产部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评审报告--生产部(精选14篇)

管理评审报告--生产部 篇1

xxx 2013-10-28 我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生产计划的安排、监控生产进度,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订单任务,下面我就本部门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及同事汇报如下:(一)生产计划情况

1、自公司正式实施KPI考核以来,我部门按考核方案的要求,与销售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对每批订单进行合同评审,确保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对销售部安排的生产订单,紧催进度,保证质量的方针,基本上保质保量的完成。

2、经过每月的总结可以看出,我们对客户的交期为100%,一次送检合格率超过了99.7%,总体交货还是满意的。(二)质量控制

1、生产现场品质控制较易出现的品质问题有印刷不良、脱胶、缺材、露瓦、抗压、粘箱不牢、耐破等状况,今年元月份到九月份产品质量合格率平均在96.75%以上。六月份产品质量不合格率为95.70%,其中严重不合格主要为粘箱不牢,针对这些品质事故制定了纠正预防措施,8月份生产品质不良合格率为97.06%,无严重不合格,从这就可看出我们6月份所制定的纠正预防措施是有效的。

2、为了实现公司的品质指标,制订了“质量奖励制度”和”全检员漏检率考核方案”,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对产品的生产状态进行了明确的标识,用各种颜色的胶带给生产现场划分区域,且安排专职人员进行车间转运,减少了产品混料发生的机率。对于质量重要关口模切工序和粘箱工序也严格进行了标示管控,确保做到产品质量的跟踪和追踪。另外,完善了作业文件及作业标准的管理,确保生产现场得到有效的指导文件。强化对生产员工作业方法和作业标准的培训及考核,加强对员工监督、检查和指导。

3、为了有效实施产品的可追溯性,我部认真按程序文件的要求,填写产品制作过程中的相关记录并保存完整,对产品的质量记录进行整理、归档,并严抓产品制作过程中的相关记录。(三)现场及安全

1、生产现场“5S”自出台后5S检查管理规定以来,现场就再没出现较散乱现象。设备工具摆放也较整齐,整个车间给人整洁、清爽的感觉,针对“5S”判定的管理规定措施,有效给予肯定,跟进效果满意。

2、一线的作业员工有些安全生产意识不够强,时有小工伤事故发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员工安全培训。

3、车间所有设备也建立了日保养制度。设备课每周不定期组织不少于一次设备保养及维护方面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点勒令进行整改,对于些技术性的问题点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培训。(四)总结

2013,生产部共接到销售部下达的订货清单或客户订单共814多份,均全部按计划完成,完成率达100%,具体措施为:

1、为了满足客户的须求,经生产部、技术部采取了改进措施,在生产部全体员工的努力,在生产线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证明了生产部、技术部制定改进措施的有效。

2、经生产部月总结分析来看,仅作考核的废品率9月份为2.94%,生产部采取一些措施,计划11月份废品为 2%以上,12月份还需要继续跟进,且须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公司现有生产关键设备25台,已全部通过验收,并建立了相关设备管理卡、保养计划、保养记录和日常点检表等,通过这些措施,公司的所有设备基本未出现重大问题,说明生产部制定的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4、为确保各工序产品质量的稳定,各道工序均采用质量记录来改善不良和预防不良的产生,每道工序必须协助品质部做好首、未件必检和首、中、末检制度。

5、生产部以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培训为基准,对员工进行有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让每一位员工养成了良好的品质意识和成本意识。

6、对产品的交货期,生产部做到一准时、二提前的原则,使合格的产品在交货期前送到客户手中,每次订单下至生产部时,生产部干部即对其进行周密的策划,使生产能够顺畅的进行。(五)建议:

按公司现有人力和设备的配置,其产能为1000万元/月,但目前由于订单比较少,产能没有完全发挥,建议销售部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来满足公司现有实际产能,以减少因此带来的设备闲置、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总之,由于在生产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公司内、外部都没出现批量性退货,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坚决使不良品不流入到客户手中,以提高公司美誉度。

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生产部

管理评审报告--生产部 篇2

日前在国家不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进程的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完善生产作业场所的管理。企业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完善企业制度管理,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等系列措施,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维持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企业在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较多常见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基于2016年安全标准化评审,对上海市某区150家工贸类企业生产作业场所进行了考核,其中达到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有4家,三级有128家,未通过的16家,终止评审2家,退回资料2家。本文选取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要素中的生产设备设施和作业安全两个要素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得分误差分析和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有关建议和相应结论。

1 研究方法

1.1 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相关要求,评审员和评审专家对受评审企业进行评审,根据企业管理现状进行打分,最后依据打分的情况汇总得出评审结论。

1.2 数据选取

工贸企业评审按照《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进行打分,总分为1000分,评审后根据百分制进行换算,最终得分在60到75分为三级,75到90为二级,90分以上为一级。评分按照13个要素进行,本文选取生产设备设施和作业安全两个要素进行分析,更突能出体现企业生产作业场所的现场管理现状。

1.3 建立模型

按照两个要素的打分情况进行汇总,按分数段分为0到60分,60到65分,65分到70分,70到75分以及75分以上五个间区,根据每个区间两个要素得分率情况,建立误差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对上海市某区150家工贸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并选取有效分数的146家工贸企业的打分情况,按照误差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将受评审工贸企业按照五个分数段划分后,用A代表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得分率,用B代表作业安全要素的得分率,根据每个分段A、B两个要素分别得分情况误差分析表示其离散程度。

2.1 生产设备设施要素A

如图一所示,横坐标代表评审得出的总分数,纵坐标A代表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百分制换算得分。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中间三个分数段误差棒长度呈现缩短的规律,因为样本数据的标准偏差在减小。因此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的现场管理状况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其总分处在比较高的水平,并且同一分数段的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现场管理情况标准化程度更加接近。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样本数量差异导致的,处于第一和第五分数段的总样本数量相对中间的较少,比例为128∶18;第二是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现场实际情况差异导致的,其中该要素工贸企业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表表一所示。

从表一可以看出,工贸企业生产设备设施主要存在的问题涉及:设备设施的检测检验检定、安全出入口设置、配电房、起重机等,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整改意见进行有效地整改,进而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同时也保障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管理步入新台阶。

2.2 作业安全B

如图二所示,横坐标代表评审得出的总分数,纵坐标B代表作业安全要素的百分制换算得分。同样由于数据群和企业生产作业现场管理中作业安全存在的问题,随着企业总分数提高,曲线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中间三个分数段所对应的误差棒长度呈现出由长到短的规律。表明随着企业作业安全得分的提升,总分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企业作业安全现场管理状况水平更高,并且同一分数段的企业作业安全现场管理情况标准化程度也更加接近。

由表二可知工贸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应急照明、安全线路、操作牌、劳防用品等,此类问题容易被企业忽视,一旦发生事故又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及时整改此类问题。

3 结束语

(1)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的现场管理状况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其总分处在比较高的水平,并且在同一分数段的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现场管理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程度更加接近。生产设备设施中主要体现出的问题有设备设施的检测检验检定、安全出入口设置、配电房、起重机等,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整改意见及时进行整改。

(2)企业总得分随着作业安全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同一分数段的企业作业安全现场管理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程度也更加接近。作业安全主要体现问题有:应急照明、安全线路、操作牌、劳防用品等,企业应结合此类问题的特点,提高重视程度并及时进行整改。

本文基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企业由上海市安监总局分配,受到企业总数量的限制,仅仅对上海市某一区的150家工贸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和安全生产两个要素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得分数据误差分析和主要问题讨论针对性的对工贸企业现场管理情况进行剖析,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问题的特点,按照相关的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并维持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周福富,曾宇春,陈国华,等.工贸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与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4,8(13):124-126.

[2]杨凯,吕淑然.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09):190-193.

[3]高健.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评价方法的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4.

[4]李克文.安全生产管理知识(2011版)[M].北京:北京宏伟双华印刷有限公司,2011.

[5]沈伟杰.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J].国防科技工业,2012,(12):56-57.

[6]胡淑双,陈璐,张雪中,等.浅谈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J].陶瓷,2014,(01):15-17.

[7]关燕鹤,刘琼,黄锐,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深层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0):140-146.

管理评审报告--生产部 篇3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评审结果公告

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令)的要求,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处组织专家对以下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评审,现将企业名单、结果公告如下。

序号

企业名称

评审结果

1、北川四星水泥有限公司

2、成都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3、自贡金龙水泥有限公司

4、宣汉万象建材有限公司

管理评审报告--生产部 篇4

总经办字[2013]016号

━━━━━━━━━━━关于申请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评审的报告

合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安全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年**月,我公司决定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创建活动。并选定安徽正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评审技术服务单位。在该单位的指导下,先后开展了标准培训、宣贯、咨询辅导和不符合整改,累计投入硬件整改费用约***万元,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发生显著改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年**月**日,公司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对企业所有设备设施和管理活动进行了100%的自评打分。自评得***分,达到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申报条件,现申请贵局安排评审。具体材料附后。

特此报告

************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管理评审报告 篇5

2000管理评审报告

2000年11月24日

编号:CGCPC-OP034-QR-OOO2A

序号:T0011001

拟制:

批准:

编号:

一、管理评审综述

本次管理评审是本公司按照ISO/DIS 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后的首次管理评审。对2000年8月1日体系试运行以来,颁布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和职责权限、质量体系结构及实施情况、客户投诉及满意度调查情况、内部质量审核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了评审。评审认为,本公司自制定并开始试行ISO9001质量体系以来,各部门的质量管理逐步走上正轨。特别是通过第一次内审,管理层修订了质量方针和目标,各部门完成了大量改进工作,完善后的体系基本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能够覆盖和满足各项质量工作要求;质量方针是适宜的,体现了本公司的宗旨以及努力的方向;质量目标基本合理,大多数指标可以达到,各部门应继续贯彻执行既定的质量目标。

本次管理评审按照会议议程完成了既定的各项事宜,并一致通过了对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状态的决议。整个过程是规范的,达到了预定的评审目的。

(一)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合适,质量目标多数可以实现。针对第一次内审,公司增加了中长期目标,补充了质量目标,使质量目标更全面、充分体现质量方针的要求。由于公司第一次制定质量目标,一些目标的历史参考数据不足,使一些目标的统计方法不适宜,评审决定对五项目标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对其中四项部门质量目标进行调整,以体现目标要求的合理性及统计技术的科学性,对一项质量目标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限期改进。

由于体系试运行和目标设定至今为时尚短,少数质量目标数据无法得到统计或统计数据量不足,会在今后的三个月内分别得到全面补充,公司将在月度管理例会上对其进行评审。

2.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及职责权限基本满足目前运作的要求。

编号:

3.质量体系结构及实施情况

文件化的质量体系能覆盖并满足ISO/DIS 9001:2000标准的要求,并正在有效实施。

4.客户满意度调查及客户投诉处理

11月上旬质量部组织了第一次客户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度得分26.6分,低于2000~2001目标值(30分),详见《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CGCPC-OP032-QR-0004A/Q0011001。

因目标设定、调查均为首次,存在依据不足、宣传组织不够、问卷回收不多等问题,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对此质量目标不作修改。对于设计和成本二个偏低项目,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所有部门要针对调查报告中的各项得分,去努力提升业务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客户投诉处理、统计和分析已走上正规,平均处理时间基本达到目标要求。5.内部质量审核

公司于10月10~11日完成了体系运行以来的第一次内审,共发现60项不合格项,详细参见《内部质量审核报告》CGCPC-OP033-QR-OO4A/Q0010001。审核结束后,内审组对所有不合格项开出不合格报告,总经理组织了对内审报告的讨论,并规定所有责任部门包括管理层必须按期完成对不合格项的整改。至目前为止,所有严重不合格项已完成整改且运行良好。

公司定于11月27~29日进行第二次内部审核,以确认经第一次内审后修正的体系没有重大缺陷和运行无严重不合格项,并进一步验证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6.内部信息沟通

公司通过日常管理例会、月度管理例会以及管理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公司内部各类信息系统等形式进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自10月份起开始执行正规的管理例会制度,并保证每月按期进行。因本次管理评审包含了11月份的大多数内容,故不再召开11月份月度管理例会。

编号:

(二)管理评审决议

本次管理评审,通过对质量体系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应性的全面分析和评价,一致确认,公司目前运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符合公司当前的实际情况,也适应公司近期发展的需求,总体是符合和有效的。

通过对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综合评价可以认为,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符合公司战略目标,也充分体现了客户需求和持续改进的宗旨,总体上是合适和正确的。

根据本次管理评审,结合公司质量管理建设的统一部署,初步确定,在完成近期第二次内审及纠正后,即进入正式认证的准备阶段。

编号:

二、管理评审会议纪要 时间

地点

: 公司会议室511 主持人

: 总经理

参加人员:。

记录人 :

会议评审材料:

1.管理者代表:质量目标评价报告 2.质量部经理:产品质量工作报告

3.质量体系主任:内审情况报告、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客户投诉处理报告 4.PMC经理:市场计划和客户定单完成情况报告 5.采购部经理:物料交货水平和供应商管理报告 6.生产中心经理:车间定单完成和生产质量工作报告

7.PC产品发展部:PC产品创新、研发、新产品试制、工程化等报告 8.服务器产品发展部:服务器产品创新、研发、新产品试制、工程化等报告

会议议程:

1.管理者代表汇报质量体系运行状况:

结论:目前公司的组织机构适宜,质量体系能覆盖并满足ISO 9001的要求,且与实际运行情况基本一致,初步规范了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内部质量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已采取了纠正和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基本有效,但少量工作还有待提高。

2.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评审:

编号:

会议认为质量方针反映了公司从理解客户需求出发,到持续改进以追求客户满意的承诺。新增的中长期质量目标,体现了公司为贯彻质量方针而制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目标,它是质量方针的保障。2000~2001质量目标是公司遵循质量方针和达成中长期质量目标的良好起点,实践证明其大多数指标符合实际。会议讨论决定对其中四项部门指标进行调整,对一项目标出纠正措施,详见管理评审报告附件《质量目标评价报告》。

(1)质量部质量目标评审(包括产品质量及体系方面):

质量部涉及到的公司及部门质量目标共8项,其中3项达成目标;2项与目标有一定的距离,经会议讨论,不需要对质量目标做修正,在下次管理例会再观察;2项无数据;1项目标制定不科学,需要修改。

a)3项达成目标的是:

G03纠正和预防措施达成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100%,内审不合格报告、供应商纠正措施要求单、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等均封闭;

T2一次交验合格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6.3%;

T3一次开箱合格率(目标值为98%)实际值为98.3%,虽已达成目标,但因此数据仅收集到一周,在今后例会上还需要,对此目标跟踪评价。b)2项接近但有距离的目标是:

G02过程检验合格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2.55%,低于目标的主

要原因是体系刚开始运行前期问题较多,工程人员离职及调动,人手

严重不足,导致工程工艺出错率上升,但从8月到11月几个月的统

计趋势来看合格率是上升的,所以讨论认为不对此目标做修正;

T5客户综合满意度(目标值为30分)实际得分为26.63分,略低于目标,分析原因为此次调查是第一次针对客户进行的问卷调查,存在着组织

上的问题,并且收集的数据也不足,故目标不做更改,但对其中两个

偏低的调查项目(设计及成本)要发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请相关部

编号:

门重视客户的意见,以达成客户满意。

c)2项无数据的是:

G01培训计划达成率(目标值为90%),因为8月开始体系运行,虽然做

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但没有制订培训计划,故无法计算培训计划

达成率。决定编制2001年培训计划,对此项目标在2001年进行评审;

T4产品早期返修率(目标值为5%),原因为此数据由客服部向PC制造部

提供,经过多方协商,反复确认,客服已承诺从12月起每月提供此类

数据,故此次评审无数据,下次跟踪。

d)1项需要修正的目标是:

G04客户投诉及处理平均周期(目标值为小于5日),实际统计有26宗客

户投诉按期处理完成,4宗客户投诉未按期处理完,讨论中大家认为

此项目标无可比性,未完成的项目无目标来度量,故发纠正和预防措

施报告,对此目标进行修正。

(2)PMC质量目标的评审:

PMC共涉及3个质量目标,其中2个已达成且目标适宜,1个目标制定偏

低需要修正。

a)2项已达成的目标是:

G06 客户定单满足度(目标值为95%)实际为98.9%,达成目标;

T1 定单按期完成率(目标值为95%)实际为96.5%,达成目标。

b)1项目标制定不合理的是:

G05月生产计划完成率(目标值为90%)实际为95.47%,讨论认为此

目标制定过低,建议发纠正下措施对目标进行修正。

(3)采购部及仓务部质量目标评审:

采购部的2项质量目标均已达成,仓务部质量目标1项达成,2项基本达成,目标基本适宜,不需要对目标进行修正。

编号:

a)采购部达成的目标:

G07物料交货及时性(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7.2%,能保证生产需

要及满足客户定单要求;

G08合格供应商定期评审完成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100%,对供

应商进行了很好的管理,保证了供货质量。

b)仓务部达成的目标是:

G10备料及时性(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5.3%,能满足投产需要及

生产需求。

c)仓务部基本达成的目标是:

G09盘点准确率(目标值为100%)实际值为99.84%,比目标100%略低,不需要修正目标,低于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商来料原包装短少,但供应商已及时补足;

G11发料准确率(目标值为100%)实际值为98.2%,因有新人入职,对

业务不十分熟悉,所以要求仓务部对新员工的培训要从业务提高上

来落实,此项不出纠正要求,下次例会跟踪。

(4)生产中心质量目标评审:

生产中心三项目标均已达成。

G12产品直通率(目标值为90%)实际值为94.28%,此目标定义为未经

维修产出的机器数与产出总数比;

G13 QC检验合格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8.8%;

G14周车间定单完成率(目标值为90%)实际值为93.04%,影响此目标

的最大问题是维修物料供应不足,使车间定单无法按期完成。

(5)PC产品发展部及服务器产品发展部质量目标评审:

新产品发展部共11项目标,其中7项目标已达成,1项目标基本达成,3项目标统计及计算方案不科学或未达到目标,需要纠正。

编号:

a)七个已达成的目标是:

G15设计控制程序化(目标值为100%)实际值为100%;

G16设计开发按时完成(目标值为小于一周),8月份到11月开发的2项

均按时完成;

T6新产品项目(目标值为大于等于4),本实际完成了5项新产

品的发开,并已推向市场;

G18新产品中试完成率(目标值为100%)实际值为100%,从8月到11

月份,完成了1项新品,4项部件的中试工作;

G20设备设施维护(目标值为100%)实际值达100%,所有设备均得到

适当的维护,所有使用中的计量仪器均在有效期内;

G21新产品样机测试(目标值为100%),实际值达到100%,从8-11月

共完成了2款样机的测试工作;

G22部件评测完成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6%,部件评测工作在 按计划的完成。

b)基本达成目标的是:

G23进料检验合格率(目标值为98%)实际值为97.9%,基本达成目标,引起不合格的主要物料是主板及机箱,会议讨论认为应继续扩大主

板及机箱厂家的寻找,并经考查,纳入合格供应商一览表中,提供

更多的选择。

c)3项需要纠正的目标为:

G17部件开发进度(目标值为小于5天),工业设计部在8-11月完成的 13项部件开发均按期完成,但讨论认为此目标制定不科学,对未按

期完成的项目,无办法考核,所以讨论认为需要对此项进行修正;

G19工程文件准确率(目标值为99%),实际值为93.5%,未达成目标

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工程部人员离职或调离,但在整体的趋势上,工程文件准确率有提高,故对此不进行纠正。同时,会议讨论认

为此目标的计算方法中定义不明确,不合理,需要重新定义;

编号:

G24来料质量水平(目标值为DPPM小于3000),实际值为3700,未达

到3000(DPPM)的目标值,讨论认为对此项目标需要进行纠正改

进,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3.对组织结构、人员配置、职责评审:

本公司组织结构已在《质量手册》及相关的程序文件中得到明确,各部门人员均已到位,整体评审认为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能满意足目前的开发及生产要求;各岗位职责明确,岗位人员均符合岗位任职要求,招聘了新人,离职人员留下的空缺得以补充;对人员定期的培训及考核。人力资源基本满足目前动作的要求。

4.对内部信息沟通评审:

建立了客户沟通及信息传递的渠道,为接受客户投诉专门设立了E-MAIL信箱,各部门均建立部门日常例会制度,中层管理人员每周召开日常例会,每月召开管理例会,各部门的接口在程序文件中均做了明确描述。通过体系运行及不断完善,信息沟通已变得越来越顺畅,可以保证开发及生产的正常进行。

管理评审报告--生产部 篇6

为进一步加强饲料行业许可管理, 提升许可质量, 严把饲料行业准入关, 根据农业部《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和《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的有关规定, 四川省饲料工业办公室决定调整四川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省级专家评审组。并于2010年9月13日发出了相关通知。

调整后的专家组由饲料行业管理、科研、检验、教学等部门13人组成, 组长由省饲料工业办公室主任张履平担任, 省畜牧食品局饲料处副处长周朝华、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饲料研究所所长邝声耀、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吴德任副组长。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和省级有关饲料行业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许可规定, 对全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许可申请进行资料审查和现场实地考核;研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企业许可中的政策、技术等问题, 并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承担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仓库管理评审报告 篇7

一、目标指标统计分析

见附件

从1-10月份总体上来说,仓库对目标的达成率基本上满意,没有出现目标没有达成的情况;

二、仓库管理(包括呆滞料处理,不良品等处理情况)

①“先入先出”管理:严格按照《仓库管理规定》进行物料进出的管控 ; ②产品储存期限管理:根据《仓库管理规定》,每个月对所有物料进行一次保质期的点检,发现超过或即将超过储存期限的物料,第一时间交品管部对其重新检验 ; ③ 仓库温湿度管理:根据《仓库管理规定》,每日对仓库温湿度进行点检,指定专人负责每天的点检工作,由厂务经理进行监督检查,并签名确认 ;

④ 危险化学品管理:对化学危险品进行列帐管理,各种化学危险品均配备MSDS,并已进行了明确的标识,对化学危险品的进出也进行了台账管理,对化学危险品仓库的防火、通风、防日晒、防雨淋、防泄漏及温湿度等要求均已经进行了管制,并定期对化学品的仓库的各项要求进行了巡回检查;

⑤ 出货管理:根据《仓库管理规定》,接到业务通知出货明细表,生产将做好的成品填写《入库单》交由OQC进行出货前检验,OK后仓管员进行核准数量,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将需出货的成品数打包好出货;

三、原辅材料、成品存储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① 材料入库后要按“先入先出”的原则合理分类存放于货架上,有保质期要求的要在有效期内发货使用。未使用前,尽量保持包装完整,落地堆放物品,地面必须保持干燥,尽可能加垫隔板或其它隔离物。

② 仓库内材料及产品妥善维护,避免鼠咬虫耗、受尘、生潮,仓库保持干燥、通风,仓库防火设施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安全通道无障碍物

③ 同一成品使用同一包装,产品包装能够起到良好防护作用,所有包装标识清晰、正确、贴附牢固(与箱内包装物规格、品名、数量一致)。

④ 顾客对包装有自己要求的,以顾客要求为标准。产品在交付前,应加强防护,保存在适当环境下,防止变质、损坏。交付产品必须是经过最终检验合格的产品,且有关记录齐全并得到认可。发货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外包装标识应清楚写明产品的名称、数量、发运地以及各种应有的贮运图示标志。

四、内部审核情况

本次内审,仓库有1项不符合项

1:在10/18日内审过程中,是成品出货率,料帐准确率,是因为交接工作不到位,导致没有正确的资料。仓库以后会改进。

五、改进建议

①公司部分人员的环保意识不足,例如:部分人员对危险废弃物不是十分理解,观念松懈,随意乱丢,建议:针对类似情况,还是应加强人员对此的认识,指定专门的部门专门的人进行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培训及考核

管理评审报告(大全) 篇8

公司于2017年4月20-28日根据ISO9001:2008和 ISO14001:2004,OHSMS18001:2007国际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标准的要求完成了2017年度的第1次内部审核后,进行了管理评审活动,以确保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现将管理评审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审的目的:

1、评审目的:由总经理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现状进行评审,对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有效性及充分性做出综合评价,以保证标准的要求以及实现规定的方针和目标及其管理方案。

二、评审方式:

本次管理评审采用讨论会的形式进行。由总经理主持,各参加会议管理人员根据评审内容准备了相应材料。

三、评审计划的实施:

管理者代表制定了评审计划,并得到总经理确认。评审计划提前下发至公司管理层及各部门相关人员,由责任人准备所需评审资料,按计划参加管理评审会议。

四、评审结果:

1、内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审核结果以及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

公司按照年度内审计划,对各部门进行了审核,审核思路由按部门相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事务出发,于4月 20-28日组织了各部门进行2017年第一次内审,对各部门所有的要求进行的审查,确保内审工作的有效性、符合性。审核检查出的不符合项均为一般不符合项,有1个,无重大不合格项。不符合项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均已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在严格的后续监督下,已经完成。

2、管理体系有效性及适应性:

公司相关部门根据实际工作,不定期的对相关文件进行正式或不正式的评审,以保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工作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评审认为,公司以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等支持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符合ISO等标准的要求,可以保证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从总体上来看,我们所建立的管理体系及依其运作是有效的,且适应公司的管理要求。

3、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适宜的,基本上均达标。具体如下: 全年无重大质量事故

一次交检合格率为99%,目标为≥95%; 产品交货准时率为99%,目标为≥90%; 顾客满意率为94%,目标为≥85%。

其中交货准时率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顾客满意度比去年也提高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产品质量稳定,公司经过生产指令单系统改革,提高了交货准时率,客户也满意度也有较高。因此管理体系能满足要求和促进企业改进。

4、环境、职业健康方针的适宜性,目标与指标及其管理方案的贯彻和实施情况:(1)环境目标,部份完成,原料利用率未完成,具体如下: 废弃物100%回收处置,且无环境污染事故,完成目标;

材料利用率目标为90%,而实际为86%,未完成目标,分析原因是客观上材料利用率高的模压车间产品减产、利用率较低的缠绕产品增产所造成的,是市场因素所决定的。故根据实际情况,经评审研究决定将材料利用率的目标定位86%。(2)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已全部完成,具体如下:

一线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病接触限制值符合相关标准,劳防用品发放到位,本阶段发生一起一般轻伤事故,未发生重伤事故,完成了目标。

从公司制定的环境、职业健康目标的目前实施的情况看,除材料利用率外其他目标全部完成,效果良好。对未完成的目标进行了分析,重新合理的更新了目标值。公司制定的环境职业健康方针已得到客户、员工以及其他相关方的认可,适合于公司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5、客户满意度及其反馈信息包括投诉及相关方环境投诉的情况:

运营部有对客户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总的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共收到客户投诉2 次,均对投诉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有针对性进行了整改,编制了纠正预防措施单。

未发现任何相关方对本公司的环境投诉事件,也未发现重大的质量事故和违反法律法规的环境事故。公司的各项运作基本上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6、体系运行时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及其执行情况:

在质量方面:每天有成品出厂检验记录并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对超过质量目标的产品,开具了“不合格报告单”并责成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彻底改善,形成了良好的质量运行体系。

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通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日常检查工作,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有效运行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开出整改问题清单,由相关车间分析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7、产品符合性、过程绩效及环境绩效的情况:

本公司产品是根据客户图纸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和销售服务,根据提交型式检验结果,产品质量符合企业标准或国标要求。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及其他方式,可知本公司的产品是符合客户要求的,可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根据本年度公司委托外部检测机构对一线车间有害职业病接触作业场所进行了检测和评价,各项指标均合格。根据实施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结果,未发现职业病案例,职业病控制情况良好。就原有环评报告内容来看,根据评价报告结论,公司各排污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均按相关控制要求进行,未受到违规处罚。相关的过程绩效也可以满足体系要求,没有发生相关方的环境投诉,各项监测指标是达标的,可以满足相关方的要求。

8、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收集和合规性的评价:

本公司的收集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是基本是适用的。本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的运行的均可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日常工作均可在规定的要求下执行。

9、改进性的建议:

(1)对客户外观满意率微偏低,所需模具达到镜面要求的改进:

1、加大模具投入,对不好的模具报废新开。

2、产品表面欠佳,模压料也有讲究,要加强对配料控制,每天的生产调配单必须要有实际配料操作的计量单。

3、车间加强对产品保温温度及时间的控制,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生产。

(2)材料利用率低的改进:

1、加强车间生产过程中节约的管理。

2、对生产工艺的改进(见管理方案)。

此次管理评审,总的来说,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基本上具有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对未完成的目标进行了分析和整改,更新了目标值。为了更好促使体系有效运行,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对整改事项认真对待,以便进一步提升并完善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报告--生产部 篇9

2012年11月27〜30日,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接受了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专家组对公司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的评审验收。在专家组宣布评审结果之前, 记者于30日上午见到了专家组组长周长安。从他口中得知, 评审结果符合要求, 得分满足申报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条件。

初尝试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控股组建的国内首家AP1000核电钢制安全壳、结构模块、机械模块、一体化顶盖组件等设备的专业制造公司, 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许可证, 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取得ASME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核级综合认证的企业。在国家核电2012年初策划部署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中,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被选作试点单位, 推进这项工作。

早在2010年,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按照《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在部分车间试点开展了标准化工作, 引入了“6S管理”, 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三标管理体系认证, 整个生产车间焕然一新, 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这一年,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在总结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共性要求和特点, 制定并实施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在看到“6S管理”试点车间取得的成绩后, 结合《基本规范》的实施,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中, 提出了“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HSE管理标准化体系、实现‘全面达标、本质达标、动态达标”的要求。2012年3月, 国家核电正式启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后, 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之一, 以深入开展“四抓一创” (即抓责任落实、抓安全文化、抓隐患治理、抓基础建设、创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 主题活动为抓手, 提出了“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努力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 000天, 力争达到零管理漏洞、零设备故障、零系统缺陷、零安全事故”的目标;并制定《岗位达标评定工作制度》, 明确了岗位达标标准、评定指标;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班组管理制度》, 在各班组、各项目部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达标活动。

受关注

2012年11月30日下午, 公司召开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达标验收发布会。会上, 评审专家组正式宣布了企业达标的结果。至此,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为我国核电行业首家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监管四司副司长罗音宇,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处长柳长森, 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会长李培珍,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孙汉虹以及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安全生产监管局的领导出席了当天的验收发布会。专家周长安说, 该公司在标准化创建工作中, 各级领导重视是其一个特点。在他之前评审的企业中, 包括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国资委的领导参加一个企业的标准化达标验收发布会还是少有的, 他认为领导重视是关键因素。

另据公司总经理李军和质量安全部负责人介绍, 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先后邀请专家教授到公司咨询指导、调研;总部领导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标准化协调推进视频会, 协调解决公司在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公司制定达标目标;在公司召开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启动大会、2012年年中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为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造了声势。据悉, 每一项关键工作, 集团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孙汉虹副总经理都亲自参加并提出意见和要求。

促规范

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公司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管理、职业健康等基础工作。质量安全部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公司在已经制定安委会、11个部门、7个公司领导的安全职责的基础上, 对所有的部门、公司领导、党工团57个岗位规定了安全职责, 共建立153个安全生产职责;编制了38个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了一个手册和27个管理程序, 尤其是对危险作业、标准化班组、设备设施维护等制度进行了细化;在原有61个安全操作规程的基础上, 对所有的岗位、工种、设备均制定了操作规程, 增加到94个设备操作规程;完善了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对总体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 将专项应急预案增加到13个, 现场处置方案增加到17个;组织全体员工尤其是接触职业危害的人员进行体检, 委托疾病防治中心对255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

数据的变化扎实了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基础, 规范的程度还要从管理、人员、机械设备、环境来看。

“管”公司安委会成员包括全部职能部门负责人, 还纳入部分一线工人, 作为技术方面的专家;安全监督管理机构配备7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各部门、生产部各车间均设1名兼职HSE管理员, 各工段长身兼HSE管理员, 质量安全部、生产部、各项目部各设置1名HSE主任工程师。完善电气、防爆、机械等设备的管理台账;结合机械制造企业和核电现场建筑施工的特点, 参照高危行业企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人”公司2007年成立, 新员工较多, 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 工作经验不足, 特别是通过劳务派遣使用了一些农民工, 岗位技能、安全知识、自我防护能力都较低, 习惯性违规、违章现象时有发生。为此, 公司每季度对员工进行一次强化培训;编制劳务派遣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开发适宜的培训课件, 有针对性地对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焊接作业等专项进行培训。

“机”公司从系统工程角度做好一系列的安全工作, 一是设计阶段就注意机械设备的安全性, 增加各类防护设施;二是做好设备的预算工作, 采购具有高安全性能的设备设施;三是设备采购阶段, 安全工程师提前介入, 参与对设备供应商的招标评标工作, 从优秀厂家选购质量优异的设备设施。“安全和质量, 绝不妥协。”总经理李军说, “尽管安全的投入不能直接带来回报, 但是不出事故却是长效的回报。”四是把好设备入库的验收关, 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验收检查, 杜绝无安全设施功能的设备入库;五是安装后要进行联合验收, 并进行试运行, 达到安全要求后再投入使用;六是使用前要进行检查验收, 在使用中操作者要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设施, 在每天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要进行设备安全性能检查;七是操作人员要及时关注设备是否处于故障状态, 设备有故障要及时报修, 维保人员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八是做好设备检测, 按规定要求及时对设备设施进行外委检测;九是对无使用价值的设备, 要及时送交仓库做报废处理。

起重机械更换了操作手柄, 增加急停装置和失压保护;安装滑线指示灯、起重量限制器, 制作联轴器防护罩;在半龙门吊上安装运行报警器;对冲剪压设备增装急停开关, 安装了防护设施, 直梯增加联锁装置。

“环”厂区、车间、仓库等环境, 严格按工艺流程、平面布置图进行定置化布置设备设施及安全通道;更新制作各类安全标识牌。各车间制作吊具架、物料架和工具小车;物品按化学性质进行分库、分区、分类存放, 更换防爆空调、安装防爆风机, 酸洗车间设置洗眼器及事故喷淋设施, 新增带除尘设施的砂轮机和焊烟净化机;对直梯和部分斜梯的扶手、立柱、平台的踢脚挡板进行了修整和涂色;在燃气炉窑设置漏气检测装置;对变配电室、车间盘柜的电缆孔洞进行了封堵。

抓细节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中, “大处着手、小处挖根”。

体现之一是在动员全员参与上。公司现有职工706人, 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304人, 技能操作人员402人。全员参与是专家周长安跟记者提到公司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又一特点。公司利用电子屏、悬挂安全生产标准化标语, 加强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理解。公司领导主动参加各种安全培训, 并参加安全标准化答题和考试;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 如我的身边无隐患活动、比一比找隐患活动、全员安全生产标准化答题活动以及“我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主题征文活动等, 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为真正实现全员参与, 公司在许多细节的地方下足了功夫:员工电脑的保护屏都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标语, 时时刻刻都灌输给职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车间设立HSE信息反馈箱, 鼓励员工发现、上报、及时处理事故隐患。并对主动发现事故隐患上报的人员和对HSE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能够及时进行处理、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的, 对其加倍奖励。

体现之二是针对车间不符合标准化建设要求的设备设施, 公司在整改中独具匠心, 采用样本示范的方式。例如配电箱不符合安全的标准, 公司就指定一个车间, 完完全全按照标准、规范去整改, 然后请专家验收合格后, 把这个车间的配电箱作为样本, 全公司所有的配电箱都要依据样本去做, 按照实体样本整改, 远比对照条文更直观、更快捷。

体现之三是在办公区二楼左边最里边有一间办公室是专门集中办公用的。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 公司将领导小组、推进小组、考核小组等的成员集中在一起办公, 更便于相互沟通,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提高了工作效率。专家周长安说:“我从2005年开始, 走了不少企业, 这种集中办公的方式很新鲜, 我是第一次见。”

体现之四是在交通安全方面, 公司定期对司机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确保行车万里无事故。且公司位于海阳市的临港产业区, 离市区相对比较远, 许多职工开车上下班, 为让职工承担起私家车车主的安全责任, 公司也给职工进行交通安全法规培训教育。在与安全监管人员交谈的过程中, 记者获知, 总经理李军经常在下班时间, 在厂门口对开私家车的职工进行检查, 发现不系安全带, 或是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的, 都作为违章进行处罚, 从细节处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无论工作、生活都要有安全做保证。

看变化

李军说, 标准化实施后, 公司的变化可用“意识提高、责任明确、操作规范、设施改善、环境优美、管理提升、本质安全”28个字概括。

下料车间的李晴晴工作已经4年了, 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以来, 她最大的感受就是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更加完善了, 原来没被发现的危险隐患被识别并贴了标识, 厂区、车间作业环境更加美化和安全。自己也有很多的收益, 她说, 自身的安全意识真正有了提高, 并且清楚了自己在安全方面应负的责任、应履行和享受的义务权利;根据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了自己的操作行为;但是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答题活动, 也感到自己在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的不足, 督促自己学习安全知识。

专家周长安说, 在与24名一线员工的座谈中, 员工也都反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带来了很多好处, 真正意识到了戴安全帽、戴防护镜不再是累赘, 并且在工作的安排和执行中有了质疑的态度, 都会想这项工作有没有风险, 我该怎样预防。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作为核电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排头兵, 罗音宇副司长在发布会上表示, 希望公司不断提出更高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切实做好岗位达标工作, 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中发现的问题, 确保实现零伤亡事故。

2011管理评审报告 篇10

制:朱起志

核:刘贵永

准:刘晓玮

工程部(2011年)管理评审报告

2011年时间过半,挥一挥手告别2011上半年,我们即将迎来下半年的开始。2011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的党迎来了70生日,2011上半年徐家村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工程部的高层施工管理能力。回首2011上半年,这段时间给予了我公司新的活力,新的力量,以及工程部年轻人现场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是我公司前进发展的保障。

工程部在本年度内审中由于新岭花园三期项目已经结束,新的徐家村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所以审查的重点是工程过程中的资料,如施工企业的资质、质量年审,监理单位的资质等;还有过程隐蔽资料的抽查、材料进场的抽检等。通过本次内审使我工程部全体人员掌握了过程控制的有关知识;增强了在隐蔽工程部位须留有隐蔽资料的意识。我部在坚持沿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指导思想同时,也逐步健全施工管理制度。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我部明确了各自的岗位职责,这样既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范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司走向强而大集团化企业打下了基础。

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是我房地产实业公司第二个高层住宅小区,在施工过程中我工程部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贯标体系标准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虽然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但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工程部现场人员逐个将问题击破,虽然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程部现场管理高层住宅小区的水平将越来完善。回顾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工程部现场管理的整个项目过程,不论成功或失败,它们都将成为我工程部未来施工经验模板,尽管目前的某些经验还不成熟,相信失败的背后必是成功,成功的背后必是辉煌!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预计目标:竣工验收一次验收合格率为百分之百;观感量化评比十二个楼座中八个为A级,四个为B级。要达到这么好的成绩我们不能只靠运气,而是要靠我工程部全体人员的协作努力。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除了制定施工方案外,还加强了对施工质量的考评,对需整改的部位我们按照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验证。现将我们制定的程序内容的几个方面阐述如下:

一、内部沟通

在施工现场每天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但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应大同小异的。面对专业内部的问题,我们根据国家规范及地方性法规为依据进处理各种专业内部问题。在施工现场出现专业内部的问题较少,较多的是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衔接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处理的原则是现场管理人员首先进行沟通后制定方案,经项目经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在增加工程费用个别问题上须经公司领导批示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内部沟通的原则:

1、在不增加工程费用的同时,不能推迟施工工期。

2、在国家规范及地方性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施工工艺简单方便施工,为下一步施工创造较好的前提。

比如重大隐蔽:防水隐蔽、钢筋隐蔽、保温层隐蔽、电气隐蔽等,在每次重大隐蔽之前我们都要求施工队进行报验,在经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我方的共同检验并合格后施工单位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对现场存在的违规做法,我部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限期进行整改。施工单位整改完毕后以书面的形式报监理人员进行验证,经验证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二、外部沟通

工程过程中除了内部沟通,外部沟通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外部沟通除了公司外部的沟通外,也包括公司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外部沟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公司综合部的沟通;我们将问题(需设计院出具变更)以信息联络单的形式反映给综合部。再通过综合处和设计方面的沟通,设计将重大设计变更以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形式发往现场,指导施工的正常进行。

2、与公司预算部的沟通;在工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工程签证,我们将签证的内容通知预算部。

3、与外部监理单位的沟通;监理单位是我部外部沟通的主要部门,我部现场的外部沟通绝大部分从监理单位外发。我们将内部沟通的结果通知监理单位,要求监理单位按照此方案通知施工单位。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督验收。

4、与外部施工单位的沟通;在施工现场有个别存在争议(规范不明确)的部位,施工单位须征得我部现场人员的认可下,方可进下一步施工。

以上四个方面的沟通为现场最为主要的沟通,除此之外工地现场为了赶工期,我部也有可能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沟通只是处理问题的前提,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处理问题。我工程部对不同的问题也作出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以控制施工质量,针对不同的问题的处理我工程部责任到个人以明确责任。

施工过程中对监理单位的沟通应是最为重要的,在工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我们都要对监理进行控制,因为监理单位是我公司外招标到施工现场进行对本项目监督、巡视的外部单位。每周一次的监理例会我方都会对监理单位提出新的目标及检查重点,通过监理单位的《规划大纲》,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理人员在施工监督过程中的不足。通过对监理的有效控制进而达到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谐统一。

三、经验与失败

工程部在过去的2011上半年收获甚丰,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工程部的高层施工管理能力。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质量检查时的优异成绩,说明我公司具备一个开发优质小区管理的团队。一个完整的项目施工是通过上千种材料进行有序的排列最终组成一个完整成品的过程。在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存有酸甜苦涩的过程。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挫折面前我们不气馁。我们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对部分工序提前量考虑不足,致使施工单位因材料及人力不足导致施工计划拖后。

2、年轻人员施工经验较少,致使施工过程中存在缺陷。

3、检查力度不够,特别对样板间、样板房应加以控制。

四、未来与希望

工程部将继续按照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方针,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变。针对我们的不足,我部将严格按照制定的2011年《质量管理目标》进行管理,同时按照修改的《工作手册》进行工作,使新的手册为工程部更好的做好指导工作。新的项目将要开始,我工程部会根据实际人员的情况制定现场人员分工表,将责任分派到个人。为了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外界之间的沟通,我部将加强《信息联络单》管理。相信在工程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我们所开发的项目将越来越完美。

工 程 部

品质部管理评审报告 篇11

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各管理人员: 据本部门从制程、成品和客户验货合格率数据图表,综合周、月报的统计来看,本部在今年的质量目标基本能达到制定目标值95%以上;但是来料检的品质状态不在一定的受控范围,合格率未能达标,合格率为:94.64%

回顾2013年发生过的几起重大品质事故有: 第一起:3月5日海能达投诉风扇模块卡扣 62024444000000产品来料与图纸实物不一致,漏工序,总出货数25pcs 不良数量20pcs 不良比例达80% 第二起:4月23日有智通2010-1111021-4交货96PCS,其中错混料2010-1111022的底板48PCS。第三起:5月7日智通投诉L120203A 盖板,齿侧面有粘刀、颤刀、啃刀、磕伤严重、表面划伤、齿面底部呈鱼磷状加工刀纹、齿根部接刀痕过大,丝印位置有碰伤、划伤。共交货808PCS,不良率为61.26% 第四起: 6月28日智通投诉L120203A-BOX 盒体C4区4-M2.0 深4.0mm螺纹中有一个螺纹深度浅实测:3.0-3.5mm 共累计交货1100PCS 不良数量400PCS,不良率为40%。一、来料管控检验 1.由于订单量稍有增多,相对2012年较忙,而我司面临着人员短缺,机床较少的问题,我司将部分产品外协加工,因智通产品对尺寸、外观和性能上要求是每年在加严要求。而外协产品尺寸不良、外观不良、漏工序更是屡次发生,虽然为我们分担一定压力,但同时也带来较大的风险。5、7、9、10月份来料不达标这几种是主要原因。2.外发后供应商发现问题未能及时与我司协调、沟通、信息传递不到位,导致我司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全检,返修。因外协散件较多,较杂,公司内部比较混乱,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检验指引》导致一部分产品未经OQC检验就出货多次出现尺寸不良,漏检。3.IQC在来料检验发现品质异常,本部将开出《质量问题通知书兼回答书》采购则需在第一时间把不良信息反馈给供应商,供应商需及时分析不良原因,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改善报告回复本司,但现在实际情况是回复率在1%-2%,反馈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部分供应商品质状态基本已经失控,重复性问题再发率高,4.供应商管理上薄弱,没有专门SQE,对供应商加工的产品质量失控问题采取的措施起不到改善,没有纠正措施或措施基本无效。深圳市新众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5.外发产品加工图纸回收率不

到30%,产品后工序完成部分在靠经验加工,漏工序,漏检问题频发。二.制程质量管控 1.随着市场大环境变化,订单量稍有增加,我司人力资源已愈发不足,现有新员工的不断增加,品质意识欠缺,需实施人员跟进培训,要求对产品基本质量有所了解,培养、引导、监督按正确的 作业方式进行。2.生产加工中培养操作员的自检,送检意识,并能多安排班组长与员工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进行培训,强化品质意识,明确生产《操作指引》,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规范作业,让操作员明了自检和首件确认的重要性,而非现场的随意性、缺乏正真的监管机制监督纠正导致恶习滋生蔓延循环。3 3件以上开出《品质异常反馈单》并向部门负责人提出上报,不良品进行隔离、标示、不良信息反馈到生产,责任人需分析不良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改善措施,品质人员跟进改善结果,现实异常单回复率为30% 4.异常问题纠正措施迟缓,时常整批加工完成后都任在调试或更改程序,异常问题没有及时的解决。5.今年我司主打产品属光模块为多,因客户对产品要求加严,其中以外观最为明显,我司与客户定义标准不一致,导致数控铣齿面台阶、粘刀、啃刀、压伤等不良现象频发,检验人员发现问题能力不足,对产品认知力度欠缺,结构了解不够清楚,发现问题后应变、解决方案不够完善,缺乏应有的原则性。三.成品检验 1.相比与往年,今年外发采购开发新资源较多,外协产品在递增,但品质受控不在一定范围。2 成品全检项目较多,如所有光模块外观、好易通面板需三次全检外观、智通产品螺纹通止规、料厚、平面度等系列问题,耗费较大人力,物力,据每周成品不合格数量统计,发现不良品全检挑选不良(返修,特采)上百件甚至数百件,平均每天最少需返修10-20件不良品,而其中部分次品经过一定的评估特采出货,存在较大风险,在有限的人数上使成品质量管控不能得到有效管控呈被动趋势。3.包装产品摆放过于随意、散乱;产品标示不够清晰、完善;包装时人员不够专业化、人少、货多。同款产品要经过多个人之手,不能做到专人、专职;从而屡次出现漏工序,错混料等一系列低级性错误。四:客诉及退货问题

深圳市新众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自5月7日至11月13日

历时6个月时间,我司加工ZT光模块系列产品盖板、盒体累计出货12864PCS,其中退货1109PCS,不良率8.6% ;其中90%不良为外观问题 ;后续工作重点需将产品外观作为重点管控,做到正真的“全员参与”。2..从全年的投诉退货情况来看,我司仍然需加强对出货前产品的检验力度,同时加大对包装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品质意识培训力度,并对出货前检验做为重中之重来处理。3.人员的分工和组织结构管理职能问题:今年制程人员比较稳定,基本能维持在每班两人,成品出货人员稍紧张,负责本司内部所有产品和外协产品,长期由一个人完成检验,而我司的流程结构是OQC检后直接包装出货流向客户,再无后续抽检管控流程,担任着OQC和IQC职责,需调整人员结构平衡分工作业。

五.品质存在的问题点及今后重点工作计划: 1.过程监控缺乏力度,新员工培训不足,对标准和程序认识不足,没有建立不良参照标准和品质控制警戒线 2.对各部对程序的执行监控不足,使体系缺乏严肃性,不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纠” 3.对出货检监控不力,最终的不良流向客户产品有漏检、错检或未检出现象。4.对与品质异常改善和纠正预防措施跟进力度不足,导致很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门的重点工作计划: 以生产质量为中心,强化品质过程管理,细化生产数据统计,落实问题改善对策,防范问题再现。六.评审结论及改进建议: 1.自2011、2012、2013年管理评审中数据评估统计得出质量目标基本达标能满足95%,但我司订制的质量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竞争越发激烈的社会同行标准,也难满足日渐提高的客户质量需求,所以应该从内部着手对内要求更加严格,对自己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以满足客户需求。2.领导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策划、组织、协调、指导、沟通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我们的管理工作没有起到纵横衔接,ISO文件规范性执行力欠缺,没能做到作业的规范性。3.检验的功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因检验标准和判断方法描述的不够充分,特别是外观检验标准,用文字无法描述,所以导致判断的不一致。

能源管理初始能源评审分析 篇12

1 能源评审的标准要求

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中对能源评审的要求[3]:组织应将实施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形成文件, 并组织实施能源评审, 评审结果应进行记录。能源评审内容包括:

1) 基于测量和其他数据, 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包括: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和来源;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水平。

2) 基于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 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等。包括: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及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相关变量;确定与重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3) 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并进行排序, 识别结果须记录。

机会可能与潜在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其他可替代能源 (如余能) 的使用有关。组织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能源评审。当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时, 应进行必要的能源评审。

2 初始能源评审

2.1 初始能源评审步骤

确定评审范围——组成评审组——现场评审前的准备——现场巡视考察——初始能源评审计划——评审实施——编制初始能源评审报告。

2.2 初始能源评审的原则

1) 明确工作依据。开展能源评审主要依据包括三个方面: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GB/T 29456—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4];国家及地方出台的节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国内外先进成熟的节能管理经验和技术方法。

2) 确定过程单位。可以按照能源流程顺序开展能源评审, 即按照能源的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以及各环节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的顺序进行评审。

3) 明确重点工作。在覆盖能源管理和利用全过程的同时, 突出能源评审的重点, 包括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确定主要能源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现状;识别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并排序等。

4) 运用成熟方法。实施能源评审时可灵活应用实地核查、能量平衡分析法、能效检测法等方法, 并充分应用能源审计的结果、设备效率测试结果、综合能耗计算结果等, 确保能源评审的效果及质量。

5) 全过程记录。按照标准要求应该对能源评审从前期策划、具体实施及出具报告等整个过程, 依据主要结果进行详细、客观记录, 一般为制定能源目标指标、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6) 全面深入。能源评审应覆盖法律法规及其他方面要求、能源管理方面、能源利用方面这三个方面;能源评审应遵循评审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这三个步骤;查找人员、设备、技术工艺、管理、能源、产品、过程控制、余热余能及其他这九个方面。

7) 客观公正。在能源评审过程中, 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评审人员要充分结合能源管理和利用实际,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 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并加以解决。对存在的问题, 不能隐瞒不报, 也不能一味夸大。

8) 全员参与。能源评审不是某个部门或者某几个人的任务, 标准要素涉及的所有部门都应当参与进来, 每个员工都应当为企业发现问题和寻找潜力建言献策[1]。

3 初始能源评审的内容

3.1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贯穿于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全过程。评审应按照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节能遵法贯标机制的要求, 评价目前本单位节能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贯彻落实现状, 具体包括以下7个方面:收集获取现状、识别评价现状、沟通传递现状、贯彻落实现状、监督检查现状、定期评审现状、总结评价, 提出建议。

3.2 评审能源管理状况

评审能源管理状况是依据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9456—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等能源管理类标准及现有能源管理制度和相关文件记录等, 对现有能源管理制度建立运行情况见习全面系统梳理, 一方面将满足标准要求的做法和经验纳入能源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调整晚上不规范、不合理及存在缺项、漏项的管理环节, 做到“查缺补漏”为制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确定职责权限、有效分配资源、编制体系文件、构建节能工作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3.3 评审能源利用状况

评审能源利用状况的目的是根据标准条款要求, 摸清单位能源利用状况, 分析能源使用, 确定主要能源使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能效状况, 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 发现问题, 寻找潜力, 确定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并排序;同时, 明确企业的能源绩效参数, 确定能源基准及能源目标、指标。

3.4 能源评审报告

在完成上述评审工作后, 工作小组根据评审的过程和结果, 编制能源评审报告。报告编写完成后, 应组织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并补充完善, 由工作小组组长负责报告的审核确认后, 报最高管理者审阅。能源评审报告应做到细致、简洁、清晰, 涵盖能源评审的所有工作, 并对需要改进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2]。

4 结论

初始能源评审是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前, 对能源管理现状的一次全面深入的自我摸底过程, 是整个体系建立的基础, 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是后期制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基础和依据。初始能源评审能否真正的、全面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关系到能源管理体系的整体建设质量, 关系到能源管理体系在后期运行中能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旭东.能源管理系统[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 2012:82-85.

[2]周湘梅, 刘立波.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110-112.

[3]GB/T 2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采购管理评审报告 篇13

一、根据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公司实际情况,采购针对体系实际运行过程主要做以下工作:

1.按照供方业绩评审实施细则,对供方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进行业绩评价。

2.修订合格供方一览表,并建立保持供方档案。

3.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并实施,按照程序文件对物资采购,交检,储放,发放。

二、本部门质量目标分解:2012年至2013供方批次合格率为100%.三、自2009年9月通过第三方审核后,采购部对发现不合格进行整改,同时进行自查。

项目管理评审报告 篇14

一年来通过公司三体系的有效运作,工程部项目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质量方面

能够根据各工程的施工要求及时配备各类人员持证上岗,工程质量关键点在于材料及工序上,材料进场方面,项目部严格把关,材料采购前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同时材料供应商报监理、项管及业主审批通过后确定使用,对于采购的材料进场前样品及合格证先行提供我方及其他各单位进行检查审核,同时拥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并经监理检查后方可进场使用。工序上,项目施工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以及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交监理报审,编制技术交底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交代施工中存在技术难点及质量控制节点要求,做到有目的、有组织的施工,施工过程中由项目部专业施工员全程监督负责,同时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三检制度”,经项目部专职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公司、项目管理方、业主方逐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做好施工日志及专项施工记录,确保工程质量在程序上受控,全年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

二、项目安全生产方面

施工过程中,我单位严格执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现场不同工序施工队伍进场前进行安全三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同时与参与施工的分包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及消防协议,并落实各相关责任人岗位安全职责,现场大量使用警示标语标识,提醒施工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现场随处可见我单位设置的安全警示标语;现场材料及分包单位临时设施严格按照场地布置要求,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设置,做到整洁有序,要求分包单位对本单位生活区及生产区的秩序负责,做到工完料净场;项目部管理班子及特殊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到岗到位,安全管理资料齐全,现场监理项目生产安全管理项目,项目部的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下发至所有现场施工单位,分部工程的安全生产交底资料齐全;我单位对施工人员作业前不定期组织KYT危险预知训练活动,项目部安全办公室落实安全检查和班前安全喊话制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我单位内部规定安全隐患整改时效,必须当日发现当日解决,不得延期,有效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三、工程环境及文明施工方面:

1、废弃物分类回收,我项目部专门设置废弃物仓库,并且要求各施工组施工必须工完场清,施工现场不得堆放废弃物,废弃物统一转移至废弃物仓库,统一处理,同时对于废弃物的处理由材料员专职负责,对于能够回收利用的我们加以利用,对于不能够回收利用的我们通过处理创造价值(如钢材边角料的处理)。

2、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隔离,我项目部根据现场实地情况,以后后期建设情况,合理安排生活区的设置,将施工区与生活区分离,一方面保证安全;另一方面保证两个区域不会互相污染,同时对于生活区,要求分包单位人员保证卫生,垃圾统一堆放;清理。

3、项目部的设置,管理人员办公区域卫生定期打扫。在文明施工这一项我项目部重点投入资金建设,临时设施。为现场施工提供良好的环境。我部通过对施工现场实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验证,说明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以及第三层次文件具有适宜性和有效性。

四、工程资料收集归档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资料员能够及时收集整理各种技术文件,是工程资料的形成与工程施工进度同步,确保工程资料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要求进行工程文件的归档和移交。项目竣工验收后,项目部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将符合要求的竣工资料移交给相关单位。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对三体系的文件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三体系文件的学习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以三体系文件指导生产,使项目部的各项运作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努力实现项目部经营效益最大化。

2、项目部(含分包单位)有部分监视好和测量设备未能按检验周期及时送检。应制定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检验计划并及时送检,确保所有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都合格有效,才能保证我们的工程质量。

3、部分项目部工程技术资料归档整理还不够规范,工程资料随意堆放,未能及时整理归档。应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资料归档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程序化、标准化和完整性。

4、部分分包方不能及时提供设备的有效证明及设备保养记录。应加强对分包方的评价和进场前设备设施的确认和验证工作,确保进场设备的使用状态良好。

***工程部

上一篇:2024年党员“争先创优”工作总结下一篇:1-行政事业部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