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精选8篇)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 篇1

一元二次方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三)德育渗透点: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

2.教学难点 :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

2.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x+825=0,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板书:“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通过章前引例和节前引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本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

(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元”和“次”的含义?

(3)什么叫做分式方程?

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为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铺垫.

2.引例:剪一块面积为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怎样剪?

引导,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整理得方程x2+5x-150=0,此方程和章前引例所得到的方程x2+70x+825=0加以观察、比较,得到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称为整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在整式方程的前提下定义的.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一元”指的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二次”指的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元”和“次”的概念搞清楚则给定义一元三次方程等打下基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指方程进行合并同类项整理后而言的.这实际上是给出要判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首先要进行合并同类项整理,再按定义进行判断.

3.练习:指出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x(5x-2)=x(x+1)+4x2;

(2)7x2+6=2x(3x+1);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 篇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以前的教科书叫韦达定理) :如果方程ax2+bx+c=0 (a≠0) 的两个根是x1、x2, 那么x1+x2=-b/a, x1x2=c/a。也就是说, 两根的和等于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的比的相反数, 两根的积等于常数与二次项系数的比。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通过求根公式演变过来的, 下面是证明的过程: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 , 当判别式△=b2-4ac≥0时,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故有x1+x2=-b/a, x1x2=c/a2。a该知识点的使用方法: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 (a≠0) , 然后确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特别是要注意这些系数的符号) , 最后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 求出相关值。

一、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直接应用

例1:不解方程, 求出2x2+4x=1的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

解: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2x2+4x-1=0

确定a, b, c的值为a=2, b=4, c=-1

于是x1+x2=-c/a=-2, x1x2=c/a=-1/2。

二、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几种变形

例2:x1、x2是方程2x2-3x-5=0的两个根, 不解方程,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解:由根与系数关系可知x1+x2=3/2, x1x2=-5/2

(3) 由2x2-3x-5=0可得:2x2-3x=5

故:原式= (x12+x22) + (2x22-3x2)

三、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字母的值

例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 (m+2) x+m2-5=0有两个实数根, 并且这两个根的平方和比这两个根的积大16, 求m的值。

分析:方程有实数根, 则△≥0, 且x12+x22=x1x2+16, 联立解得m的值。

解上面方程组可得:m=-1或m=-15,

又由△≥0可知m≥-9/4

∴m=-15舍去, 故m=-1

四、根与系数的关系与反证法联系

例4:证明:方程x2-1997x+1997=0无整数根。

反证法:假设原方程有整数根

可得, x1、x2均为整数根,

∵x1x2=1997

∴x1、x2均为奇数

别为减负忽视根与系数的关系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102-01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把“根与系数的关系”用“观察与猜想”的形式,安插在初三代数《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后面,没有练习题。而修改后的2009年3月第2版,只是将本内容改为选学内容,后面安排了两个求方程两根的和与积的练习题,还是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查发现,很多数学教师在处理这一内容时,也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我认为,这依然不可能动摇它与判别式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重要理论的地位。实际应用中,它们常常结伴而行,相互依赖。本文试举几例。

例1 “希望杯”(2009年)培训题

当a<-1时,方程(a3+1)x2+(a2+1)x-(a+1)=0的根的情况( )。

(A)两负根 (B)一正根一负根且负根的绝对值大

(C)一正根一负根且负根的绝对值小

(D)没有实数根

(分析) 此题第一步要用△判别有无实根,再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具体是什么样的根。

解 当a<-1时,a3+1<0,a2+1>0,a+1<0

而△=(a2+1)2+4(a3+1)(a+1)>0,可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则x1·x2=-<0,表明方程的两根为一正一负;

而x1+x2=->0,表明负根的绝对值小于正根,故选(C)。

例2 广东省(2009年)中考试题汇

已知a、b、c满足a+b+c=0,abc=8,求c的取值范围。

(分析) 此题可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造出一个系数与c有关的新方程,再由△求出c的取值范围。

解 由已知,得a+b=-c,ab=故可把a、b看作关于X的方程x2+cx+=0的两个实数根,所以△=c2-≥0,即c<0或解得c<0或c≥23。

例3 黄冈市初中数学(2009年)中考题

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13,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0,且OA、OB的长分别是关于x的方程x2-(k-1)x+3(k+2)=0的两个实数根。

求(1)K的值;(2)OA、OB的长;(3)Rt△OAB斜边的高。

(分析) 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K的值,它既要△≥0,又要使方程的两根符号实际情况。而OA、OB既是方程的两根,又是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由OA、OB作为桥梁把所有的关系串联起来便可求出K的值。

解 (1)由菱形的性质,得OA2+OB2=132,则(OA+OB)2-2OA·OB=169,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OA+OB=K-1,OA·OB=3(K+2),所以(K-2)2-6(K+2)=169,解得K=18或K=-10。

经检验: K=18或K=-10都能使△≥0,但是当K=-10时,OA+OB<0,OA·OB<0,不符合实际,故取K=18。

(2)把K=18代入原方程,可求出符合题意的OA、OB的长分别为12和5。

(3)应用面积法这种简便方法求得Rt△OAB斜边上的高为。

例4 四平市初中数学(2009年)中考试题

已知方程x2+(2t+1)x+(t2+2t+1)=0有两实数根 、 ,求 2+ 2的最小值。

(分析) 此题的解答过程,实际上是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综合应用。因为 、 既涉及到判别式,又是根与系数关系的载体。

解 由已知,得△=(2t+1)2-4(t2+2t+1)≥0,解得t≤-,

又 2+ 2=( + )2- =2t2-1

因为t≤-,所以当t=-时, 2+ 2有最小值。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 篇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但不是课标要求范围的内容,教学要求是“阅读材料”。由于该内容对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初中老师一般都要带领学生认真阅读,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产生的背景作一些介绍,最多对其应用适当练习即可。但宋老师考虑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探究问题,因此,将之定位为定理的探索→再发现→证明→应用,充分展示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定位准确、立意新颖、符合认知规律,宋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经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论证能力;二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能进行简单应用;三是体验归纳猜想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整体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其中前两条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层面的,是数学学习的常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显性目标;第三条是隐性目标,从价值观角度看更重要,渗透的是数学的精髓——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后续数学学习作用深远。

本节课自始至终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始终围绕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高潮不断,亮点纷呈,具体如下:

首先,问题导入:“若x1,x2 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求x1x2,x1x2 的值.”学生都是先求根再代入求值,不仅繁琐,而且易错,教师提出“有没有既简便又不易出错的方法解决此问题?”实际上直奔从问题到对策的主题,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

其次,教师并没有马上解决以上问题,而是将问题高挂,进入本节课的最重要阶段——让学生通过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观察,猜想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学生在观察、归纳、猜想过程中,有的深思,有的兴奋,有的一筹莫展,有的得出了结论,有的甚至得出了其它结论,可见学生思维活跃,发散性数学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

再其次,在教师的带领下,从逻辑上证明结论、用具体方程验证结论,完善问题解决的过程,充分显示出数学研究的特性——严密的逻辑性,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良好习惯。接下来,回到问题导入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价值、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最后,通过例题与习题学会灵活运用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值得倡导的地方: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现出新课标理念。传统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随处可见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本节课上学生成了真正课堂学习的主人。

2.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得到充分展示。数学课的特点是思考,本节课上学生一直都地思考问题,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地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数学思考特色鲜明。

3.创新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虽然学生在一节课上不大可能有什么重大发现,但通过对原有的结论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归纳、猜想、论证,从而对结论再发现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本节课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究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很好体验。

不足之处分析

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两处:学生得出 的猜想是不严密的需要加绝对值,教师没有注意就过去了;学生对 的另一种解法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没有肯定,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利。

改进方案探讨

当一个问题得到解决以后,教师应站在一定的高度简要点评和小结,使解决问题的对策得以显现,让学生更加清晰,解决问题的对策得以升华。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篇5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 在区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引导,培养学生从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寻求解决棘手问题方法的习惯;

2.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

3.通过习题与探究知识的相关性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得出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4.通过对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不断剖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零点的概念及零点存在性的判定.

教学难点:探究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 篇6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能力.5.通过公式变形例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公式变形.

教学难点:

(1)对字母函数的理解,并能准确区分字母系数与数字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2)在公式中会准确区分未知数与字母系数,并进行正确的公式变形.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出问题: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在学生答的基础上强调:(1)“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1.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答:(1)去分母、去括号.

(2)移项——未知项移到等号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

注意:移项要变号.

(3)合并同类项——提未知数.

(4)未知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从而解得方程.

(二)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一个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

引导学生列出方程:ax=b(a≠0).

让学生讨论:

(1)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是什么?(a、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2)这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它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个方程满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所以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强调指出:ax=b(a≠0)这个一元一次方程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已知数是a、b(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

(三)新课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ax=b(a≠0)中对于未知数x来说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们就主要研究这样的方程.

2.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师提问:ax=b(a≠0)是一元一次方程,而a、b是已知数,就可以当成数看,就像解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一样,如下解出方程:

ax=b(a≠0).

由学生讨论这个解法的思路对不对,解的过程对不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含有字母函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和过去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学过的含有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同.(即仍需要采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等步骤.)

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者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为零.

3.讲解例题

例1 解方程ax+b2=bx+a2(a≠b).

解:移项,得 ax-bx=a2-b2,合并同类项,得(a-b)x=a2-b2.

∵a≠b,∴a-b≠0.

x=a+b.

注意:

1.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x、y、z表示未知数,a、b、c表示已知数.

2.在未知项系数化为1这一步是最易出错的一步,一定要说明未知项系数(式)不为零之后才可以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式).

3.方

2、解方程

分析:去分母时,要方程两边同乘ab,而需ab≠0,那么题目中有没有这个条件呢?有隐含条件a≠0,b≠0.

解:b(x-b)=2ab-a(x-a)(a+b≠0).

bx-b2=2ab-ax+a2(去分母注意“2”这项不要忘记乘以最简公分母.)

ba+ax=a2+2ab+b2

(a+b)x=(a+b)2.

∵a+b≠0,∴x=a+b.

(四)课堂练习

解下列方程:

教材p.90.练习题1—4.

补充练习:

5.a2(x+b)=b2(x+a)(a2≠b2).

解:a2x+a2b=b2x+ab2

(a2-b2)x=ab(b-a).

∵a2≠b2,∴a2-b2≠0

解:2x(a-3)-(a+2)(a-3)=x(a+2)

(a-b)x=(a+2)(a-3).

∵a≠8,∴a-8≠0

(五)小结

1.这节课我们要理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与数字系数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2.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式子的值不能为零.

六、布置作业

教材p.93.a组1—6;b组

1、注意:a组第6题要给些提示.

七、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a=bc 型数量关系

问题引入:

问题设置:有一大捆粗细均匀的电线,现要确定其中长度的值,怎样做比较简捷?(使用的工具不限,可以从中先取一段作为检验样品)

提示:由于电线的粗细均匀分布的,所以每段同样长度的电线的质量相等。

1、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2、教师再加深一步提问:在我们讨论的问题涉及的量中,如果电线的总质量为a,总

长度为b,单位长度的质量为c,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学生归纳出:a=bc。对于解决问题:可先取1米长的电线,称出它的质量,再称

出其余电线的总质量,则(米)是其余电线的长度,所以这捆电线的总长度为()米。

引出可题:探究活动:a=bc型数量关系。

1、b、c之一为定值时.读课本p.96—p.97并填表1和表2中发现a=bc型数量关系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1)分析表1

表1中,a=bc,b、c增加(或减小)a相应的增大(或减小)如矩形1和矩形2项比

较:宽c=1,长由2变为4。

面积也由2增加到4;矩形3,4类似,再看矩形1和矩形3:长都为b=2,宽由1增加到2,面积也变为原来的2倍,矩形2、4类似。

得出结论,a=bc中,当b,c之一为定值(定量)时,a随另一量的变化而变化,与之成正比例。

(2)分析表2

(1)表2从理论上证明了对表1的分析的结果。

(2)矩形推拉窗的活动扇的通风面积a和拉开长度b成正比。(高为定值)

(3)从实际中猜想,或由经验得出的结论,在经理论上去验证,再用于实际,这是

我们数需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由实际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为定值时

读书p.98—p.99,填p.99空,自己试着分析数据,看到出什么结论?

分析:这组数据的前提:面积a一定,b,c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

可见,a=bc型数量关系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存在,而且有巨大的作用。

这三个式子是同一种数量关系的三种不同形式,由其中一个式子可以得出另两个式子。

3、实际问题中,常见的a=bc型数量关系。

(1)总价=单价×货物数量;

(2)利息=利率×本金;

(3)路程=速度×时间;

(4)工作量=效率×时间;

(5)质量=密度×体积。

„例

1、每个同学购一本代数教科书,书的单价是2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策略:总价=单价×数量。而数量等于学生人数n,故不难求得关系式。

解:y=2n

总结:本题考查a=bc型关系式,解题关键是弄清数量关系。

2、一辆汽车以3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路程s(km)与行使的时间t(h)有怎样的关系呢?请表示出来。

解:s=30t

3、一种储蓄的年利率为2.25%,写出利息y(元)与存入本金x(元)之间的关系(假定存期一年)。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说课稿 篇7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 1 数学(A 版)第三章第一节 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学习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方法为本节奠 定了基础,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承载建立函数与方程数学思想的任务;同时本课的内容 将为下一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提供了理论依据。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在高考中一般以选择 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且一般与其他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像 20xx年全国及各省高考考查函 数与导数的题目中大约有 5%涉及到函数的零点,所以本节是函数的应用内容中的基础及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领会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的关系,掌握零点的存在条件;掌握函数在某 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究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和函数在某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别方法,使学生领悟方 程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用函数处理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内容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函数的零点 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函数零点在某区间存在性的判定方法 重点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函数零点在某区间存在性的判定方法 由于高中生年龄特点及现阶段的认知能力,通过函数图象的直观认识得到其中所蕴含的某种性 质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函数在某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别方法。

难点 函数在某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别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高中生具有探究原理心理愿望和有一定逻辑推理能力的特点,我采用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并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突出教 学重点;运用实例的探究分析来突破教学难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的教学过程是: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首先,我将一同与学生回顾以前所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个数的判定方法。即根的判别式 ?,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接下来我将向学生提出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相应二次函数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 思考一下。2.新课教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利用三个具体实例: ① ② ③x2 ? 2x ? 3 ? 0x2 ? 2x ?1 ? 0x2 ? 2x ? 3 ? 0 且它们的 ? 值分别是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的情况。为了突出重点,我将一同与学生对第一个方程 x ? 2 x ? 3 ? 0 进行探讨。结和函数图象。通过与学生一同对方程根的求解和二次函数的观察得到当 ? ? 0 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 相应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

然后利用这种方法类比分析第二个和第三个方程,总结归纳以上三个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 程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接下来再与学生继续来分析第一个方程,通过函数 y ? x ? 2 x ? 3 当 y ? 0 时即得到了其对应的方程 x ? 2 x ? 3 ? 0 ,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并且将函数对应方程的根叫做函数的零点,即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函数零点的概念——函数零点为其对应方程的根。

进一步与学生对函数零点进行分析,结合之上的三个具体的实例以及函数零点的概念得到 函数零点的存在条件,即假设方程 f(x)? 0 有实数根可以得到其对应的函数 y ? f(x)的图象 与 x 轴有交点,同时等价于函数 y ? f(x)有零点。

为了加深学生对函数零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我将让学生求解上一章所学习的指数函数y ? a x 和对数函数 y ? loga x(其中 0 ? a ? 1或a ? 1)的零点,通过这个课堂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回顾上一章所学习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相关性质,体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为了使学生对函数零点进行进一步的认识,我将假设函数 y ? f(x)的图象在区间 ?a, b? 是 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区间端点的函数分居以 x 轴的两侧,形如:引导学生分析,区间端点的函数分居以 x 轴的两侧,即说明 f(a)、f(b)的函数值异号,从而得到 f(a)? f(b)? 0,同时结合函数图象的分析可以得到函数图象在区间 ?a, b? 内一定得穿过 x 轴,由函数零点的概念得函数在区间 ?a, b? 内一定存在零点,引导学生总结得到函数在某 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即函数 y ? f(x)的图象在区间 ?a, b? 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f(a)? f(b)? 0,则有函数在区间 ?a, b ? 内一定存在零点。为了加深学生对判定条件的理解,我将利用学生所熟知的二次函数 y ? x 2 ? 2 x ? 3 在区间?? 2,1? 和 ?2,4?进行探究,同时提出疑问:对于函数 y ? f(x)的图象在区间 ?a, b? 是一条连续不 断的曲线,若函数在区间 ?a, b ? 内存在零点,是否一定有 f(a)? f(b)? 0 呢?带着疑问我将与学生共同探究二次函数 y ? x 2 ? 2 x ? 1,得到判定条件的一个注意事项,即对于函数 y ? f(x)的图象在区间 ?a, b? 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若函数在区间 ?a, b ? 内存在 零点,不一定有 f(a)? f(b)? 0。

3.例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我将共同与学生对教材中的例题一进行探讨,例一为 了求函数零点的个数。通过例题一的探究,加深了学生对函数零点概念和存在条件的理解,引 导学生得出要求函数零点的个数可以通过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个数得到,并且让学生体会函 数在某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定条件。

4.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我将带领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与学 生一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函数零点的概念及其存在条件,以及函数在某区间存在零点的判定 条件。

5.作业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函数零点的理解,我将教材 P88、2 布置为课外作业。

六、板书设计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评课稿 篇8

2、教师语言简练,英语口语流利,达到了双语教学的目的。

3、教学中突出了“零点的概念”以及“零点存在的条件”这两个重点内容。教师能够围绕函数零点的本质,不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最终得出函数在某开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充分条件,即:图像连续的函数在区间的两端点函数值异号。很好的解决了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4、本节课容量大,内容丰富,对问题的发生和对典型例题的评讲,十分重视渗透“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将方程有实根这个代数问题,转化为对应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问题,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判定又通过计算函数值来实现。这样就将方程、函数、图像三者融为一体。另外,冯老师十分注意细节,如特别强调“零点”是数不是点。

5、教案设计新颖规范,板书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值得我们学习。

6、两个条件展示的早了些,学生讨论的还不够充分,如能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进行反思,更有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7、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上略有不足,组织学生进行层次练习和小结归纳时间不足。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二十四节气夏至是什么 夏至养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