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共7篇)
组委会文件
健组字[2008]第29号
———————————☆————————————— 关于开展健康中国——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的通知
各乡镇及妇联负责人:
我国妇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分之一,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保健和妇女疾病预防工作不尽完美,妇女疾病正处于高发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妇女患有各种妇科疾病患者已占妇女总数的56%。她们一方面要承受工作的巨大压力,肩负沉重的家庭负担,另一方面还要忍受各种妇科疾病的困扰,据卫生部及全国妇女疾病康复委员会近几年在国内五省市开展的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我国妇科疾病发病率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加,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农村妇女的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其主要原因在于广大育龄妇女对健康的预防意识淡薄以及临床漏诊、误诊、治疗不规范所致!
妇女健康问题关系到家庭稳定,社会和谐,我们不仅要为广大妇女创造一个有效的治疗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她们的健康保健意识,进行深入广泛的健康知识教育。
为了响应党的十七大“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号召,着力解决妇女面临的生存健康和发展问题;也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中国
妇女发展纲要》的要求,实现“妇女与健康年发展目标”,预防和减少严重女性健康疾病的目的,中国医师协会本着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及人类健康的使命感,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携手博爱集团医学基金会共同启动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通过主题鲜明,声势浩大的“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来唤起全社会对妇女健康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探索着妇女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的工作机制。
自2007年4月起,由中国医师协会发动全国广大医师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派专家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指导定点专业医疗机构开展女性健康公益活动工作,为妇女提供多形式、多渠道、多方面的健康保障和医疗救护服务!由博爱集团医学基金会免费提供广大妇女妇科体检公益活动所需的检测试剂及专项资金,以控制妇科疾病快速上升势头、提高女性保健意识,并推广国际最新妇科疾病治疗方案,坚决做到不误诊、不漏诊,不滥用抗生素、不盲目过度治疗。
希望通过这种重点帮扶、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定期妇科体检、网络服务、构建妇女重症医疗服务体系等,倡导人道主义,发扬扶贫济穷优良传统,达到全民参与、预防为主、人人健康、祖国强大的目的,使广大妇女以她们坚强的意志、轻松的心态、健康的体魄、聪颖的大脑更好地为家庭、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
因此,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是一项圣洁的公益性事业,对维护妇女的身体健康及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全民族妇女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平塘仁济综合门诊部作为广大妇女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唯一医疗机构,经过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组委会的严格考核和审查,获得了中国妇女健康促进普查工程平塘站唯一指定医疗机构,承担此次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平塘县地区妇女的健康体检工作,公益活动内容为:博爱集团医学基金会免费提供全县公益活动所需的检测试剂及专项资金,平塘仁济综合门诊部负责实施平塘妇女免费妇科体检工作,免费妇科检查内容包括:免费女性妇检、免费白带常规化验、免费B超检查、免费阴道镜检查等四个项目,平塘仁济综合门诊部将坚持和遵循博爱集团医学基金会公益事业的宗旨,努力做好免费公益活动工作,力争成为全县妇科疾病检测及规范治疗的示范单位。
希望各乡镇及妇联负责人能积极、热情和努力配合平塘仁济综合门诊部做好本次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公益活动的宣传、报名和组织公益活动工作,真诚地为广大妇女健康做实事、做好事、稳固家庭,稳定社会,为促进构建和谐平塘做好贡献!
此致!
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组委会
博爱医学基金会
平塘仁济综合门诊部
2010年9月
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组委会
健组函[2008]29号
授权书
经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组委会研究决定,现授权平塘仁济门诊部全权负责平塘地区开展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公益活动。
望贵门诊部秉承“热心为民,倾心为众,全心全意为妇女健康服务”的工作原则,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全力把这一惠及亿万妇女的公益事业搞好。
特此授权。
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组
关键词:妇女,健康促进,公共卫生
为切实保障妇女健康权益, 浙江省在《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中明确提出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 对城乡妇女每两年进行一次常见妇科病检查[1]。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 开展常见妇科疾病的定期检查, 能及时发现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剖析影响妇女多发病的原因及其人群分布特点、疾病与职业的关系, 有利于宫颈癌、乳腺癌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切实保障妇女健康权益, 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对于维护家庭幸福美满,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开展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体现和应用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9、2010两年来我院参合城乡居民健康体检 (同时开展妇女病普查) 并结合以门诊妇科疾病检查的已婚育龄女性。全街道总人口10.58万, 其中本地常住人口6.48万人, 有育龄妇女数14 220人, 占本地总人数的21.94%, 此次普查人数为12 428人, 占育龄妇女总数的87.40%。因妇女健康促进工程政策因素, 外地人口不在本次调查之列, 见表1。
1.2 方法
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的妇女病普查采用统一制定的妇女病普查和新农合体检表, 体检中妇产科医师按内容逐一问诊, 包括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孕产史、避孕方式、既往史、手术史、家属肿瘤史、联系方式等, 填写后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内外科、辅助检查 (gpt、乙肝表抗、血糖、心电图、b超) 及相关妇科检查等。
2 结果
检查人数为12 428例, 占育龄妇女总数87.40%, 妇科患病人数为5 141例, 患病率为检查人数的41.37%, 检查出妇科疾病21种, 分别为前8顺位为宫颈疾病、阴道疾患、乳腺疾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各类肿瘤、不育不孕等, 见表2。
3 体现与应用
3.1 体现
3.1.1 宫颈疾病为妇女病之首, 近阶段仍应把防治宫颈糜烂做为妇女保健的主要任务。
3.1.2 阴道疾患。阴道疾患患病率占第2位, 其中以炎症多见。30周岁以上的人群多发, 以农村居民及居住农村患病率居高, 可能与生活环境、习惯有关。
(注:统计数据不重复, 总数为12 428人)
3.1.3 妇女病中子宫肌瘤及不育不孕逐渐增多, 可能系工业发展、环境污染有关。
3.1.4 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我街道为浙江经济较发达地区, 居民普遍生活水平较高, 对卫生意识较强。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业发展、环境污染、城市化的进程正在改变妇女疾病谱的改变, 肿瘤、不孕等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迹象。
3.2 应用
3.2.1 干预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健康教育宣教, 把依法宣传落实妇科疾病普查规定放在重要位置[2]。紧密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 利用公共卫生服务团队以及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采取集体培训与个别咨询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特别是要深入乡村,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妇女自身的保健意识, 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广泛利用平面和多媒体的手段宣传妇幼保健知识,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妇科疾病普查的经费投入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
3.2.2 妇女病普查工作的形式要不断创新, 提高普查率[3]。以往的妇女病普查工作都是单独开展, 如今我们全程结合至公共卫生服务当中,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两年一度的公共卫生妇女病普查中发现, 检查率较前提高不够快, 主要还是依靠卫生政策的宣传以及社区、村干部反复进行发动。根据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调查也不难发现, 年龄差异、文化教育程度的高低、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力度都直接影响了检查率。
3.2.3 统计发现, 宫颈疾病、阴道疾病、盆腔炎、不孕症以23~47岁年龄为高危人群;乳腺疾病以22~52岁年龄组为高危人群, 防治的重点人群在公务员、技术人员如教师等;乳腺癌高危人群为33~62岁;子宫肌瘤34~61岁为高危人群;卵巢囊肿以31~54岁为高危人群[4]。所以, 在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开展公共卫生中要做到重点人群予以重点检查, 重点疾病予以重点防治, 使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及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且检查人群要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城镇、农村全体居民。转变服务模式, 深入到社区、农村, 努力提高妇女病检查的覆盖率、宣传率、治疗率[5]。
3.2.4 在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中, 要不断加强设施、服务项目、技术、服务意识上的突破。改善体检设施环境以及就医环境, 畅通双向转诊和绿色通道;在检查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在社区团队服务中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 提高业务水平。全面掌握社区基本情况, 做好社区诊断, 重点加强弱势人群、重点人群的管理, 使妇女的健康得到有效地保障。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J].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6-08-31.
[2]王金玲.近十五年来中国妇女的健康状况与健康促进[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010 (06) .
[3]金秀云, 何爱娥.在妇女健康促进工程中发挥指导站的技术服务功能[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 2010 (07) :441-441.
[4]黄晶, 陈东方, 赵艳萍, 等, 社区妇女健康知识与卫生行为调查问卷分析[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 博士论文, 2000, 2010 (05) .
一、全国黄酒继、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各项经济指标又创新高,全国黄酒总产量超过200万吨,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8.27%,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8.81%,各项经济指标连续三年呈两位数增长,黄酒已从如何解决吃饭问题进入到如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时期。黄酒业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二、黄酒的三大投资优势(巨大的市场潜力;较大的利润空间;几乎零风险的投资)已被越来越多有眼光的企业家所关注、所洞察、所认识,近年来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湖南、辽宁、江西、安徽等省市都在扩建和新建黄酒生产基地,黄酒正在掀起一股新的投资热,黄酒蛋糕越做越大。
三、黄酒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几年来,黄酒产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拓创新,企业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开发了酒度较低、含有保健、营养物质的新产品和新品种,受到求保健、求品位、求意境的消费群体的追捧,为黄酒行业的产品开发开创了新局面。黄酒的新产品受到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欢迎,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黄酒的保健养生功能的科学剖析工作取得了进展。
近几年来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等单位合作,对黄酒的保健养生功能作了深层次的研究,发现并检测了黄酒富含γ――氨基丁酸,它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具有降低血压、改善脑功能、增强长期记忆、抗焦虑、高效减肥及提高肝、肾机能等生理活性。该课题已通过浙江省级科技鉴定,专家认为该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黄酒富含酚类物质、生物活性肽、功能性低聚糖等成份,是改善人体各器官功能和抵御疾病的有益成份,给黄酒进行保健功能的宣传提供了科学依据。
2.黄酒的沉淀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采用冷冻过滤解决黄酒沉淀问题,已在黄酒行业中逐渐普及,这个一直来困扰黄酒行业的头痛问题正在被解决,
黄酒的工艺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年产5000吨“纯生黄酒”项目的竣工投产,使黄酒的生产工艺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是黄酒工艺技术的一个改革和创新。
3.黄酒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黄酒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黄酒行业在技术改造中采用了一系列现代科技成果,如物料输送、麦曲制造、净水处理、自动化终端控制技术等等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20,中国黄酒亮点更加夺目,在这一年中“女儿红”、“会稽山”相继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塔牌绍兴酒厂、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上海金枫酿酒有限公司、上海冠生园华光酿酒药业公司、江苏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南通白鸦凭朴邢薰司、无锡振太酿酒有限公司、安徽海神黄酒有限公司?0家企业的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古越龙山”率先在央视黄金时段投入6000万元广告,吹响黄酒进军全国市场的号角;紧接着,“会稽山”等其他企业也大手笔跟上,一起在央视合奏“黄酒交响乐”;一大批黄酒新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同,黄酒的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黄酒绿色安全健康被更多的人们所赞赏;黄酒覆盖面明显扩大,市场不断延伸,黄酒消费的地域性开始突破;黄酒骨干企业加快做大做强,跨地区联合合作和资本运作已经展开;骨干黄酒企业的品牌优势越来越明显,品牌效益集中度越来越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黄酒特有的低度、营养、绿色、保健优势显现。黄酒作为上档次、高品质的饮料酒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一些新科技的应用,黄酒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新产品新包装的开发,使黄酒产品质量档次,品位形象不断提升;黄酒龙头企业广告宣传不断加强,业内主要品牌已从地域走向全国;“古越龙山”与“茅台”携手进入“卡慕”在全球免税店开设的“中华国酒专区,使黄酒进一步走向世界;企业创新意识增强,在经营管理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业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蓄势已久的‘黄酒热’持续升温。黄酒绿色健康、文化、时尚气氛越来越浓,黄酒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黄酒春天的春风,吹暖了全国各地的黄酒企业,黄酒企业的发展,又使黄酒春意更浓,在黄酒春意盎然的时候,我们黄酒人如何把握黄酒发展的机遇,在此谈一点想法:
今天,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中国黄酒这一古老而优秀的民族酒种,地域性消费氛围仍然很浓,其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二个字即“市场”,如何进一步培育市场,拓展市场,实在是黄酒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课题。
整理
第二届“中国医院健康促进与风险管理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医院分会主办,我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医院健康促进与风险管理学术论坛”暨“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医院分会年会”于10月13-16日在贵阳召开,论坛得到了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及贵州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以“糖尿病与运动康复”为主题。
出席会议的领导有:贵州省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嘉琥,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处长李大川,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贵州省卫生厅副厅长朱征明、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书记尹秋莲,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克玲,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医院分会主任委员周保利,常务副主任委员韩小茜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列席嘉宾有: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副院长高鑫、武警部队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李浴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党委书记伍冀湘、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张培林、北京市妇产医院副院长苏跃、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高海鹏等会员单位领导,以及各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相关负责人等,共三十余家知名医院的百余位嘉宾参会。
会议由医院分会常务副主委、我院党委书记韩小茜主持,她代表协会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并支持分
会的各会员单位,及健康教育相关单位表示欢迎和感谢。会上,朱征明副厅长对医疗机构为健康教育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站在新的起点和高度对健教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作为本届论坛的支持方,刘克玲副会长代表协会会长向与会嘉宾表示关怀和谢意。针对医院风险管理的现状,刘司长总结了“三高”,即“政府要求高、群众期望高、医生期盼值高”。她强调:中央文明办和卫生部特聘向红丁等教授进行宣讲,是为了树立形象和优势,推进健康教育的工作进程,吸纳更多人加入。她呼吁全社会尊重行医的安全,鼓励大家在医改方面积极献力。特邀嘉宾李大川处长针对医疗风险和医疗改革的情况做了解析,明确了医疗改革的主要任务:基本医保制度的建立,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的健全,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通过规范整个医疗过程,消除、规避、转嫁医疗风险,在医疗改革中加大医疗机构外部支持力度,同时促进医院内部思变的动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的改革目标。
随后,周保利书记为医院分会做工作总结,他谈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当代社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手段,是“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战略性本文由:同仁医院预约挂号
整理
本文由:同仁医院预约挂号
整理
策略。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营造有益健康的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对于减少和消除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周书记还就协会2011年工作目标、新会员单位、会刊内容及“心行动”项目的开展做了简要介绍。
会议期间,共有八位海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讲演。与会嘉宾各抒己见,传经送宝,论坛现场气氛热烈。毛群安主任做了“全国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的专题讲座。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红丁就代谢综合征的概念、防治、诊断标准、相关疾病及诊断方法等做了详细论述。外籍嘉宾-美国哈佛大学医疗公共管理博士Dr.James Ho和澳中商贸协会主席、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荣誉教授MR.John Beale应邀光临论坛现场,他们非常关注中国的医疗事业,结合自身的学识和经验,就“美国医疗教育及中国医疗发展的契机”和“澳大利亚糖尿病概况及食品安全问题”做了倾情讲述。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院长王建宁则以短信互动的形式直切主题,通过鲜活的事例分析,从社会背景、精神障碍发病率、人际关系障碍等层面深入浅出的解读情绪管理,将论坛推向高潮。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副院长高鑫在同参会代表的现场交流中,重新定位并解析了糖尿病教育现状与任务。我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闫汝蕴以“糖尿病运动疗法国内外进展”为题,从糖尿病运动疗法的发展现状、病理生理、注意事项及意义等层面做了深度解释。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副主任技师刘植鸿通过讲述卫生摄影的特点及卫生摄影宣传画的创作技巧,展示了其个人多年来创作的卫生摄影宣传作品,引起大家共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医改方案的逐步推进,健康教育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协会为此做了大量的推进工作,本届论坛的专业性、学术性和领先性,更将健康教育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每位做健康教育的人,不能仅限于在诊室、病房、手术室的日常工作,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内容的实用性、形式的多样性上多花心思。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作为主旋律,力求积极参与,认真对待,高效完成。
本文由:同仁医院预约挂号
整理
核心提示:“作为基督教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的宗教生活,宗教生活跟社会生活只有紧密的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发展。我相信中国基督教通过社会服务,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在社会发展当中更积极的参与进去,中国基督教就一定能够健康的发展。”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老师如是说。
(福音时报)编者按:爱德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4月,是一个由中国基督徒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民间团体,致力于促进我国的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和农村发展工作,25年间,爱德募集资金超过10亿元,惠及31个省、市区1亿多人口。2010年8月16-18日,福音时报同工到访了爱德基金会南京总部,并有幸采访了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老师。
爱德在贵州省开展综合发展项目,丘仲辉老师在地方农民中了解需求(图:爱德基金会提供)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向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右)颁发中国消除贫困奖机构奖荣誉证书(图:爱德基金会提供)丘仲辉秘书长曾荣获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等称号。他是位忠心爱主,乐于奉献的人,他强调作为一名基督徒要作光作盐,践行主爱。在他的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爱德基金会自2005年以来年均募集资金超亿元,跻身全国13家年筹款额超亿元的慈善公益机构行列。
通过兴办爱德面包坊,为残障人士提供了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通过建立儿童发展中心,为脑瘫儿童提供了早期康复场所等等。而且,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爆发时,他领导的爱德团队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展开救援行动,并坚守灾区,帮助灾区进行重建。福音时报:丘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您作为一名基督徒是如何看待基督徒在社会中的责任?
丘仲辉老师:做一名好基督徒,首先要做一名好公民。记得我出任秘书长前后不到一年时间里,丁光训主教曾先后三次给我题词,而且,三次都是引用圣经中相同的一句话,就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这句话正体现了基督教的服务精神和我们基督徒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教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有人类开始就有宗教,只不过在原始社会中宗教还处于萌芽阶段。历史告诉我们,基督徒离不开社会,不可能与世俗社会隔离。教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考虑如何跟我们的社会、跟我们的文化、跟我们的人民群众建立紧密的联系。中国基督教的健康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我们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脱离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基督教怎么能在中国发展?
那么,教会应该如何与社会相联系呢?这就需要教会能够深刻的了解社会和担当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教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基督教历来讲服务的精神,没有行动的信念是死的,这种精神需要用行动来见证和彰显。基督教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宗教,基督教的处境化决定了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未来,唯有为中国人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服务,才能体现中国基督徒博爱和服务的精神,也只有做好了服务,才能够很好的承担起我们的社会责任。作为基督教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的宗教生活,宗教生活跟社会生活不能够完全的隔离开来,只有紧密的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发展。我相信中国基督教通过社会服务,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在社会发展当中更积极的参与进去,中国基督教就一定能够健康的发展。佛教实际上也是外来宗教,但老百姓很多人愿意接受它,甚至把它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佛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有很多融合点。基督教同样如此,假如能把这个课题做好,把基督教的处境化做好了,基督教就必然会在中国健康和长期的发展,成为中国的基督教。事实上无论是哪里的基督徒,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主内的弟兄姊妹,彼此相爱。但只有跟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老百姓紧密联系,教会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大,才会为本国社会和本国人民所欢迎和喜爱。
福音时报:您能否介绍一下爱德基金会的缘起?
丘仲辉老师:爱德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是由中国基督教徒发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组成的民间公益机构,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成立的NGO之一。爱德的建立可以说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首先,我国八十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形成了思想解放热潮,为民间公益组织的产生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其次,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存在着较多的贫困人口,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而中央和江苏省一些党政领导非常开明,希望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第三,中国教会领袖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博爱的胸怀,同时,国际上一些友好教会和组织愿意提供公益资源开展民间合作,所有这些因素最终促成爱德基金会的顺利诞生。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也不会得到真正落实,更谈不上由教会领袖发起成立爱德基金会这样的一个民间公益机构。正是改革开放为爱德的孕育和产生创造了客观的社会条件。
同时,中国教会领袖的历史前瞻性为爱德的建立提供了主观条件。这种历史前瞻性源自于他们宽广的胸怀和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正因为这样的博爱心,具有“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精神,所以中国教会领袖十分重视社会服务事工,并试图通过社会服务事工,努力恢复与国际教会的关系,加强与国际教会的沟通与交流。爱德基金会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成立的。
福音时报:您能否谈谈目前中国慈善事业的整体状况? 丘仲辉老师:客观来讲,中国慈善事业还处于一个成长阶段,尽管前面已经有二、三十年的铺垫,但从整体上看,大多数慈善机构刚刚起步,从事慈善事业的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是目前的一个主要特点。
当然,在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这种状况并不意外。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经济领域曾有大量的公司出现,同时,也有大量的公司倒闭,这就是市场机制发挥了优胜劣汰的作用。所以,我相信社会组织的发展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最近一个时期,中央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任务。其中社会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承认,我国的社会建设方兴未艾,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对社会组织进行培育和扶持,而如何确保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更是当务之急。
社会建设涉及到很多利益群体,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需要我们更加谨慎的推动。但是,若能把社会建设搞好,把公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蕴藏在民间的力量充分释放出来,公民社会真正得以发展,对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福音时报:中国社会目前处于转型期,那么在这个期间还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国的NGO主要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从而更好的发展?
丘仲辉老师: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来自于社会组织自身和三部门的协同。
以市场经济为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企业已经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正从过去的经济建设主体,慢慢的抽身而出,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制定游戏规则,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但是,在社会发展中政府几乎仍然包揽一切,政府如何让渡空间给社会组织,培育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建设领域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由于我国现在还处于转型期,一方面,政府要在社会建设中给社会组织让渡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政府还要积极推动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管。如果只是退出没有培育发展和管理,社会就会出现真空,政府管理也会缺位。
在社会建设中,我觉得应该特别强调社会组织、政府和企业“三部门”加强联动、互相协同。因为第二部门是提供经济基础和资源的,如果没有资源支持,第三部门何以开展工作呢?当然,第三部门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倡导、法律的保障以及对购买服务资金的支持。在三个部门的互动过程中,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社会组织自身工作做不好,既不能取得政府的信任,也不能争取到企业的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就会迟滞,社会建设的速度就会放缓。
爱德基金会作为一家有着25年历史的公益组织,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与政府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坚持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和精细管理,努力做到用好捐赠人的每一分钱。我们在基金会内部建立了严格的监控制度,只要违反了捐赠人意愿,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意见,都可以制止,任何一个负责人都不能自己说了算。例如,今年教会捐给玉树灾区的130万项目款,我们充分征求了教会的意见,并各各个教会说明这笔善款的具体用途,不仅是主动接受捐赠人的监督,同时也是加强与捐赠人的沟通、交流与互动。
上海市在去年提出 “社会建设的主体应该是社会组织”,那么社会组织发展的优劣就决定了社会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爱德认识到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应该与其它社会组织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教训,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
福音时报:您觉得如何能够发挥媒体在推动慈善事业中的作用?
丘仲辉老师:毫无疑问,媒体在推动慈善事业中有其特殊作用。
第一,舆论监督作用。无论是对政府,对企业,还是对第三部门,媒体都具有特殊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在慈善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种不规范的慈善行为时有发生,各种慈善组织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如果媒体能够发挥监督作用的话,就会将一些不规范的问题暴露在阳光下,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促进社会组织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第二,弘扬倡导作用。慈善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注意到有一些媒体自己也搞筹款做慈善。其实媒体直接做慈善本身存在一个很大误区。因为从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来看,媒体不具有直接做慈善的主体资格。我认为,媒体在慈善事业中的重要性并不体现在直接去做慈善,而是体现在弘扬慈善文化上,通过政策的倡导,理念的倡导,价值观的倡导,形成良好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公众提高慈善意识,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如果媒体确有参与慈善事业的意愿,则可以选择与公益组织合作的方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第三,推动促进作用。媒体在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作用十分巨大。一个机构,一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微不足道,仅是沧海一粟。然而,媒体的正确引导,却可以动员起千千万万个机构或个人,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爱德基金会仅有60多名员工,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尽管每天都很忙碌,但却感到非常充实,因为我们对慈善事业都有一份热爱和追求,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着共同的理解,但是,一个机构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我们希望媒体能够对公益慈善事业进行多角度的发掘和宣传,一方面要宣传公益慈善事业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另一方面要倡导一种热爱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风气。我相信,不论是何种宗教信仰,不论有无宗教信仰,如果大家都有博爱在心中,定会感觉到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充分的享受生命的过程。基督教讲生命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我们不是完备的人,是半成品,所以,需要通过灵修和服务人群使自己一点点的向完备去努力,这样,才会有很丰盛的生命。我始终认为,公益事业是公众的事业,只有在广大公众的广泛参与之下,公益慈善事业才能真正大踏步的发展起来,因而需要媒体坚持不懈的宣传和推动。
福音时报:是的,媒体在推动慈善事业中发挥着舆论监督、弘扬倡导和推动促进的作用,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那么您认为NGO如何通过跟政府之间加强合作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丘仲辉老师:任何一个国家NGO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爱德基金会在25年的发展中也十分注重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合作。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对爱德的评价应该说是相当积极和肯定的。我们于1999年和2009年先后两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称号。很多不太了解中国国情的海外朋友对中国NGO和政府的关系常常不能理解。他们认为,中国政府非常强大,很多慈善机构、社会组织都是官办,NGO在中国的发展相当困难。加上爱德基金会还有一个标签,是由基督教发起,具有基督教背景,发展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但是,爱德基金会由于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不仅加强自身自律,增强综合能力,而且十分注重与政府的沟通和协同,通过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支持。这也是爱德基金会能够走到今天的成功经验之一。NGO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一要把握大局,二要主动沟通,三要讲究诚信。
把握大局,就是要明确合作的方向。社会组织所从事的公益慈善工作是政府做不好或包办不了的工作,所以,作为社会组织就要研究和把握政府工作重点。1993年,爱德基金会就已经开始把项目的重点放在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正因为站在了全局的高度,满足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当地政府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争取了大量海外资源,而且爱德本身也获得了发展。
主动沟通强调的是合作技巧。政府工作千头万绪,社会组织只有主动沟通,才能让政府知道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唯有通过沟通才能产生合作,经过合作才能增进理解,才会有更多的支持。爱德形成的“三心三力”机构文化,其中“三力”是指沟通力、合作力、创新力,沟通在前,合作在后,充分说明了沟通的重要。诚然,在与政府合作的过程中,NGO也要保持作为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具有自己的独立精神,否则完全依附于政府,就无法实现机构本身的使命和目标了。
讲究诚信是NGO与政府合作的前提和原则。爱德的使命、目标都是公开的,这些我们都与政府主动沟通,取得理解,绝不说一套做一套。另一方面,诚信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基础,诚信是社会组织公信力的保证。爱德人把诚信看成是自己的生命,把用好捐赠人的每一分钱作为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我们实施所有的项目都坚持到现场的项目管理要求,靠我们的腿和眼睛,确保项目质量和项目进度,靠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资金不发生任何问题,正因如此,不仅赢得海外合作伙伴的尊重,也获得各级政府的信任。这次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爱德经过主动沟通获得到了甘肃省民政厅特许,成功的将七批救灾物资直接运进灾区,发放给受灾群众。福音时报:您认为中国的NGO之间又应当如何加强合作? 丘仲辉老师:一是要加强行业合作自律。目前,中国NGO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身发展水平不高,能力不强。十几年来,我们一直想在这方面做一些推动,也曾与全国一些有影响力的基金会共同发起了NGO行业自律行动,试图联合不同类型的机构,营造NGO发展的健康环境,塑造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
二是要做到信息共享。最近NGO出现了一个新发展,就是建立了基金会中心网。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把本机构的一些财务和项目拿到网上晒一晒,在中心网上向公众披露,让大家在选择慈善机构时能够有一个比较,挑选合适的机构做合适的事情。
此外,我们也提倡各个机构之间的合作,提倡开展不同方式的合作,以便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福音时报:您能否结合国外NGO的发展经验,以及结合中国的国情谈一谈中国的NGO如何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丘仲辉老师:前些年我参加NGO的会议时,大家坐下来就谈哪里去找钱,没钱怎么发展呢?但是,我认为,NGO不能光看有没有钱,更重要的是要看哪里有需要。
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社会组织的出现不是谁想让他出现就出现的,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为什么我们先是经济改革再来社会建设,因为经济的多元化,社会也出现了多元化,不同社会群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诉求需要有管道、有机构代表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次,因为有不同的社会需要,需要有不同的机构为它呼吁,为他提供服务。只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适当、合理的满足,社会矛盾才能缓解,社会才会和谐稳定。使用行政手段遏止不同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需求,只能在短时间奏效,不可能长期产生作用。
可见,满足不同社会需求,服务社会不同群体是NGO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所在。爱德25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任何一家民间组织只有不断的发现社会需求,并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爱德基金会来说,可持续发展也将是要长期面对的一个重大而复杂的课题。近些年来,爱德在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是公益资源的多元发展。爱德最早的资源百分之百来自海外,后来降至百分之九十多。近年,我们努力拓展香港特区和内地的资源,去年已将国外资源的比例降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下。通过国内资源的挖掘,不但年筹款总额提高了,而且规避了机构发展过分倚重海外资源的风险。去年,我会在中国大陆的筹款额第一次过千万,虽然跟很多官办的基金会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这1000万的捐款却来自于众多爱心人士,是众人拾柴的结果。我们算了一下网络捐款,大约平均每人十块钱,最少的只有几毛钱。其它来自企业的捐款也不多,中小企业几万块钱的捐款还有些,最多的捐款有一两百万。所以,能有这1000万捐款,我们的内心非常感动,充满了希望。因为这些捐赠者的捐赠不是来自于某种压力或受某种利益的驱使,完全是自觉的行为,这些捐赠者必将成为我们国内资源的可靠提供者。
二是注重项目的开拓创新。根据国际经验,一般公益机构的企业捐款和个人捐款的比例基本上是四六开或三七开,个人捐款比例往往高于机构捐款。总体来看,个人捐款相对稳定,也是公益机构筹款工作的重点。经过几年国内筹款的摸索,我们深深感到,国内爱心人士数量巨大,要想争取他们的个人捐款,关键是需要公益机构进行项目创新,推出社会确实需要,又能让爱心人士感兴趣、有意义、效果好的项目。比如,前些年推出的重返校园项目,近年推出的孤儿助养项目,项目采取了一对一资助的方式,并在项目管理中吸引捐助人的全程参与,不仅向捐助人提供受助者的详细情况,让其自由选择,而且在捐助人和受助人之间搭起正常联系的桥梁,更定期组织捐助人对受助人进行探访,在网上公开探访结果,使项目完全公开和透明化,始终置于捐助人的严格监督下。尽管项目管理工作要求很高,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很辛苦,但却在捐助者中间赢得了好口碑,吸引越来越多爱心人士的参与。
福音时报: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学者提出,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必须形成公益慈善的正面社会压力,这是一种社会道德的压力,在香港的公益日要买旗做公益,当满城买旗做公益标志的时候,那些不买旗的少数人就会觉得很尴尬,通过形成正面的社会压力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您对这个观点是如何看待的?
丘仲辉老师:我觉得形成公益慈善社会压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提法似乎不很恰当。因为通过第三部门实现社会的第三次分配,其本质应该是发自内心、完全出于自愿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是爱心的释放,善意的表达。对于整个社会环境来说,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积极倡导,而不应该是社会压力。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最柔软的一部分,那就是爱,我们应该多从正面去引导。虽然我也能理解这种观点的成因和目的,其本意是想要形成一种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但我个人还是更希望多提、多用倡导的方法。其实,公益旗在香港的购买也是完全自愿的,买的时候花钱不同会给你不同的标签,这仅是公益慈善的一种形式。总体上我的理解还是刚才讲到的,就是通过公益文化的推动,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大公益的概念。为什么我更多的用公益这个词呢?因为慈善这个词有很多的理解,慈善有传统慈善和现代慈善之分。传统慈善是施舍型和给予性的,施者居高临下,受者被动接受,这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代慈善提倡的是平等、参与和分享,强调助人自助,助人发展,把弱势群体看作是平等的参与者和发展的主体,也视其为参与者。这跟基督教提倡的精神完全吻合。
我们在社会发展当中要坚持这一原则,在服务人群时要考虑让受益人群在服务过程中参与进来,能够有表达权、有选择权,有自主权,使其在项目过程中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爱德的很多项目都体现了这样一个原则。爱德要开展某一个项目,所在地老百姓都可以参与其中,讨论项目的可行性,项目是否为群众所需要,项目到底应该如何来做。这样他们就会慢慢了解项目从可行性调查、项目决策,到项目的实施、项目的评估的全过程,在完成了一个项目后,不仅使他们物质上得到了满足,而且能力也得到提高,精神得到满足。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看,在老百姓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老百姓朴实的秉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看到老百姓得到一点资助就会心怀感恩,我们也为能够参与到服务人群的工作中去而感恩,正如基督教说的“施比受更有福”。我们大家只有一起合力推动整个公益事业的发展,社会才会真正实现和谐。只有在现代慈善所提倡的平等理念之下,公益事业才会健康的发展。上一篇: 泉州工商基督徒培灵会 郑国治牧师分享福音遍传的使命
下一篇: 杭州基督教崇一堂举办“80后青年团契”一周年庆祝会 相关新闻
专访基督教慈善机构爱德基金会公共卫生与艾滋病防治项目 2010-09-14 09:50:31
专访基督教慈善机构爱德基金会社会服务中心项目 2010-09-13 10:36:45
专访基督教慈善机构爱德基金会社会组织培育中心项目 2010-09-07 11:16:16
带着“星星的孩子”走向外面的世界——首届爱德孤独症国际研 2010-10-20 09:58:20
爱德面包坊——智障人士自己的面包坊 2010-08-24 11:13:51 爱德面包坊邝振中访谈:“智障儿”也是上帝的最爱 2010-08-24 10:46:54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和人社部医疗保险司、社保中心、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处及地方人社部门、经办机构负责同志,中国社科院、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和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16人作精彩演讲,两位专家作点评。
王东进在演讲中首先深刻阐述了“健康中国”的精神内涵和战略意义,“健康中国”赋予全民医保新的内涵和新的使命。他接着强调,全民医保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守正”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坚守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基本制度。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就是要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主持会议并作会议总结。来自人社部、有关研究机构、部分高校和地方人社部门的代表参加研讨会。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善妇女劳力转移工作机制近几年来,农民增收幅度日趋缓慢,如何才能使妇女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已成为我镇妇联面临的一道难题,1999年社会调查时我们发现,当时的星一村,全村1110多人,外出务工的就有346人,仅外出打工收入就达220多万元,全村人均2000多元,而规模相当的西冒村,全村只有84人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只有500元,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村妇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们把这一调查结果及时向党委政府作了回报,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决定把转移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搞好妇女劳动力转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抓网络建立:镇上成立了由分管工业的副书记任组长,妇联、企管站、劳动就业办公室、成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明确各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妇女主任,担任劳务输出联络员和信息员,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多次召开协调会议,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镇村纵向的工作网络。二是抓责任制的建立。为强化镇村两级的责任意识,我们在全镇建立了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责任制,镇党委、政府与村长、妇女主任签订责任状,分解落实劳务输出任务。并制定了考核奖励办法,大大增强了各村妇女主任的责任意识,保证了全镇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成立中介机构,兴办镇级劳务市场。全镇共成立劳务中介机构八家,还有一家正在筹建之中,因镇村合并精减下来的原大狄村妇女主任石太兰,缫丝厂下岗女工吴秀芳,下岗不失志,先后带头兴办起“**镇劳动就业服务站 ”、“**镇盛达职业介绍所”两家中介机构,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业务越做越大,自2000年以来先后向上海、浙江、苏州等地输送女工6000人,成为**镇劳务市场的领头羊。四是抓调查摸底,建立女劳动力输出档案。我们对全镇21个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对全镇待转移劳力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全镇有妇女劳力22555人,已转移16820人,全镇尚有5735名妇女未转移,通过调查摸底,根据未转移劳动力的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意识、技术技能进行分档归类,为岗前培训和向企业输送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分类指导提供了依据。
二、宣传发动,激励妇女外出创业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妇女增收的重要措施,紧紧抓在手中,逢会必讲劳务输出的意义和妇女外出劳务的好处,利用“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召开劳务输出座谈会,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向广大妇女反复宣传,妇女外出劳务能使妇女经济上日趋独立。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亦将随之提高,同时我们还注意培养和发掘妇女外出务工致富的典型,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妇女,感召妇女。贫困妇女吴美琴通过劳动中介去上海电子厂打工,年收入万元以上,很快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我们将这一典型事例在全镇广为宣传,一石击起千层浪,从而激发了全镇妇女创业就业的激情,消除了固守本土、小富即安、害怕受骗上当等消极畏难情绪,树立起跨出家门,共同挣钱,外出打工,就能快富的新观念,目前外出务工已成为我镇妇女特别是青年女性的新追求。
三、定单培训,为农村妇女外出劳务打基础劳务输出的最大障碍是劳务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亟等提高,往往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对口的劳务人员,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在强化初中毕业生接受技能培训的同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办法,开展“定单”培训,我们走出去,了解用人单位对所需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等方面的要求,然后用请进来的办法,请用人单位来我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近几年来,我镇先后举办电子、服装、花木等培训班50期,培训劳务人员6135人次,其中妇女3421人,今年上半年,就开办服装培训班2期,电子班2期,花木班2期,培训妇女400多人次。
四、以人为本,强化管理,为妇女外出务工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要求我们在劳务输出指导方式和服务工作方面,必须努力创新,为此我们着力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规范管理,增强中介服务的能力和信誉。镇妇联配合劳动力转移办公室把八家民营中介公司组织起来,统一抽调60多人在上海、昆山、苏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统一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统一中介服务的收费和工作流程,实现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使我镇劳务市场与上海、浙江、苏州等地的工厂企业建立起正常的业务关系,不但使我镇的劳务输出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还在为周边的市县服务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上海英华达等企业每次招工时,优先录用我镇输送的人员。(二)强化维权,保障外出妇女的合法权益。由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常常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为保障我镇外出妇女权益不受侵犯,首先我们要求中介公司与信誉较好,劳保待遇较多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我镇外出劳务妇女提供基本保证,其次,我们在对妇女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妇女学法、懂法、守法。在输送妇女进厂时,还给每人赠送一份材料袋,内装妇女权益保障、劳动法、合同法等学习材料,并附上致外出女工及女工家长的一封信,使女工进厂后能经常学法,同时我们还教育妇女自觉遵守厂规厂纪,保证女工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对女工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我们协同中介部门及时赴厂帮助调解处理,最大限度地维护女工权益。同时,我们在上海、苏州等地还设立了办事处,参与厂方的管理,及时关心女工工作生活情况,对用工方违反合同,辞退的女工,我们为女工极力争取厂方补偿,并积极为其联系合适厂家,直到女工再次就业为止。(三)关注特殊群体,优先安排转移困难妇女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优先安排贫困妇女、军嫂、三峡移民就业,岗前培训时,我们对一些贫困户实行免费培训,并对贫困户劳动力转移采取优先安置的扶持政策,此举使我镇不少结对扶贫户找到了较好的就业岗位,如三峡移民杨长斌刚落户我们**镇,针对其具备熟练缝纫工的优势,经多方联系协调,该同志已在新办的独资企业——雅尔美服饰有限公司落实了就业岗位。
【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推荐阅读:
当代中国妇女的光荣使命07-28
关爱妇女健康10-10
农村妇女健康知识讲座09-08
妇女健康教育、保健工作制度整套06-03
家庭妇女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09-30
健康中国与健康管理11-19
“健康中国2020”战略07-19
师生健康中国健康活动总结报告07-24
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个人学习心得2009-15
中国健康保健产品运营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