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研讨会心得体会(精选14篇)
11月24日我们物理组在一中多媒体教室举办2015年中考研讨会的汇报会议,听后很受启发,收益颇多。
本次研讨会的汇报工作由教研室高老师老师负责。会上高老师作中考分析报告会,讲考点、教法、复习方向、及指导学生怎样复习有利于中考等,教师进行点拨,联系拓展。与会教师交流、讨论。感受历史课程的改革趋势。
会上预测2015年中考物理命题导向。命题特点:
1、命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
2、命题的微观性越来越强;3命题的材料越来越全;4尤其是理解与运用层次的试题。
最后,分析了中考2014年物理变化情况,并分析对策。他在讲解过程中提到这几个特点,很重要:
1、物理学科中的主干知识必考,2、树立问题复习意识。
3、明确考点,抓住重点,准确、扎实理解物理概念。
4、材料分析题一定要“小切口,深挖掘。”在讲评试题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研讨会后,我静心思考,想了很多。。。我觉得目前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2014年物理中考进行有效率的复习。
复习既要重视知识考查又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复习中要淡化面(学科体系)、突出线(专题知识)、辐射点(社会热点),建构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新模式,做好专题复习,这是中考成败的关键!
中考物理复习应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以教材为本,紧扣考试说明,扎实基础,以新的复习模式指导学生做到四看四抓,也就是看目录,看课文,看插图,看大事年表,抓基础,抓重点,抓线索,抓网络.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融会贯通的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赵开花
一、限时完成识记巩固的题目
中考试卷中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比例较大, 是中考的重点。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 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 所以我把基础的知识点融入一些简单的题目中, 要求学生限时解答, 做到题目读完答案就得写完, 解答中对知识点要熟悉到不能有犹豫的程度。设计习题注意层次性问题, 把握一个由易到难、逐步上升的原则。避免复习完一部分知识后, 立即把针对该知识点的中考题搬来一阵狂轰滥炸。基础打扎实了, 知识才得以迁移, 解答中就会游刃有余。
二、典例分析, 从易错点着手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激发学生兴趣
在分章复习中, 要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和升华, 找出它与其他章节中某些知识点的联系, 从而激发学生复习旧知识, 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长度测量的相关题目现在对他们来讲是再简单不过了, 如果千篇一律地给学生陈述知识点, 那真是做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必须等他们“见了棺材掉眼泪”时, 他们会带着疑问急切地希望听到老师的讲解, 这时复习相关知识, 然后由学生自己找出出错的原因。所谓打蛇打七寸就这个意思, 使学生对学过但未掌握透彻的、遗漏的知识引起高度的重视, 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态度, 从而行之有效地复习。
例: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解答该题后, 学生对选B和C引起了争执, 这一现象说明有一部分学生对长度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我给学生复习了三个知识点: (1) 测量结果的组成。 (2) 分度值的判断方法。 (3) 根据测量结果用“对位标写单位法”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结果学生的争执没有了, 统一答案B。通过这一次, 我和学生都认识到再简单的内容和章节都不容忽视。抓住关键复习, 帮助学生把遗漏的知识补救过来, 杜绝因疏忽而导致对问题似是而非、似懂非懂, 在判断上的是与不是之间游离不定的现象。
三、通过不断反思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
学习物理的困难在于我们不但要学懂, 最重要的是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学生错答题无非两种情况: (1) 不理解该知识点; (2) 掌握该知识点不全面或一时忘记、遗漏, 解答中思考不全面。很多情况下解答题目都要综合考虑多个知识点, 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因果逻辑关系等。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在复习中反思的习惯, 在改正和总结的过程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具体方法是一类题目讲评完, 反思复习了哪些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用到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还可以变化?等等。从而使知识得以巩固、深化、提高, 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 由面到体,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另外要求学生定期整理自己的笔记和试卷, 找出自己以前做过错题, 认真仔细地弄清以前为什么错, 现在是否会做。结果发现, 他们经常错的往往是同样或类似的问题, 那这一部分内容就是他们的弱点, 在以后复习中要引起重视。
四、结合时代气息, 关注热点问题, 把握考试动态
当今世界的四大危机, 其中与我们初中物理紧密联系的是能源问题和环境保护。比如锅炉作为一种常见的加热工具, 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热源。但是由于它的广泛使用, 也给我们使用能源和保护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想办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有效地保护环境。学生由此会联想起家里使用的蜂窝煤炉、液化气灶、酒精炉等炊具, 并关心它们在使用时的节能与环保问题。
教师要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和成果、时事新闻、新产品的投放和使用等。分析这些内容, 研究它们与初中物理之间的联系, 或把它们作背景或载体, 命出原创的训练题, 开拓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能力。针对这些问题要让学生熟悉相关的题型: (1) 估计、估算题; (2) 动态问题分析; (3) 情境信息题; (4) 开放性试题 (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等) ; (5) 图像题; (6) 先学后用题。
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学生的解题习惯需要老师从平时的习题教学中逐步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分析题目、如何答题。物理规范化解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 解题过程的规范化, 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
【关键词】中考;物理教学;复习
一、引言
中考物理复习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再学习,让学生加强训练、加深理解,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对题目的举一反三。但是目前中考物理复习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而进行灌输式的概念复习和泛滥的题海战术,复习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使得本来就周期较长的复习课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学生复习课后的作业负担大。笔者意图根据近年物理中考复习授课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二、中考物理复习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到中考复习阶段,其直接目标无疑是希望通过复习保证学生在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然而对于教师而言,这一直接目标的达成却需要更加科学化、艺术化的手段。“学习中心论”要求教师主导的授课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有机结合,“教学并重”,既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指导、调控和组织作用,又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激发、调动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具体到中考物理复习教学中,则是达到以下要求:首先,保证学生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全面、系统的掌握,使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知识网;其次,根据学生平时学习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培养学生对同一类问题在新情境、新角度下联想的能力;最后,建立一种宽松、理解、鼓励的复习教学环境,防止学生的思维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处于禁锢状态而无法正常发散,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
在教学方式层面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分组学习、互助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具体来讲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特点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帮助小组确定各自学习目标,鼓励小组成员互相进行复述识记、笔记注解、技能练习、求助式交流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论述交流自己的看法,锻炼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期间,教师根据小组学习进度给予对应性的指导。在阶段性学习结束,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测验,统计个体分数,评比小组总分,奖励优秀小组。
三、中考物理復习教学的具体安排
实践经验证明,中考物理复习分为“三轮复习”是最有效和科学的。
第一轮复习时间大约为50天,是三轮复习中耗时最长的,也是复习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为教学目标,教师要做到研习物理课标,紧抓大纲和教材,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考试新动向、考试的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选择合适的典型例题和针对性练习。
复习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应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压力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在此问题之上追问“为什么要引入压强的概念?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继而再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测量压强?计算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压力和压强之间有什么关系?改变压强的方法是什么?在对基本规律的理解上,复习时应该多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杠杆平衡原理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其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命题更多地重视考查科学研究方法。所以在复习中还应该灌输学生物理实验方法的概念。比如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滑动摩擦力,液体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导体的电阻大小、电流做功的多少、电流的产生热量的多少,哪些因素会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而研究电流产生的效应可以认识无法目视、触摸的电流、通过磁场产生的作用可以了解磁场的存在、用电磁铁吸大头针可以判断电磁的强弱,这些都是“转换法”的应用;曹冲称象、平面镜成像实验、判断几个力合力则是运用等效替代法。
第二轮复习时间大约为30天,这一阶段是以专题复习为脉络,强化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训练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和综合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教师需要做到打破章节的界限,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关注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利用专题教学来提炼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比如,将初中物理中有联系的知识点组合可以大致分成声、电、光、力、热等板块,各板块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现,可以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而对于能够起到链接作用的知识点进行深化。例如“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探究欧姆定律”、“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等实验中都要用到滑动电阻器。那么在这些实验中,作为重要器材的滑动变阻器分别有什么作用?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对电学实验有更加系统化的理解。
第三轮复习时间为20天,主要进行习题训练和模拟测试。这一轮复习时间较短,主要起是规范答题、查漏补缺的作用,使学生适应中考的能力要求,熟练使用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增强学生考试的信心。
该阶段应强调“反思”的作用,一味搞题海战术并不能使学生解题能力提高,应该通过练、评、交流等形式,对易错点、平时忽视掉的问题进行强化。还应该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比如,最近有哪些科学技术发明、时事热点新闻里有没有与物理相关的问题等。
四、中考物理复习教学的建议
1.深化教材的作用
物理教学与命题无疑都是以教材为依托的引申和组合。“依本扣纲”虽然是教学中的必备理念,但是教材的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被充分挖掘。比如,新教材中有很多小栏目通常被教师略过,但是这些栏目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很有作用,也极有可能成为中考命题的来源点。
2.充分运用图形与实验
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也是进一步物理学习深造的敲门砖。中考物理中可能出现作图和识图的内容有简单的机械图、力的示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如果训练学生能熟练地画出图形,就会很容易地看出题目的解题关键何在,准确得出物理规律,加快解题速度。而物理实验不仅仅是教师为了完成课标要求而作,实验的关键是给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能成为物理学习突破瓶颈的有效措施。
3.关注生活中的物理
物理是一门应用学科,这就使得其与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中考中也时常出现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物理问题,因此引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物理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向学生提问教室的照明灯你能画出电路图吗?厕所里的声控灯原理是什么?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以此来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考物理复习教学不仅是对旧知识的重复或者对习题的大量训练,应该是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教学。当然,教学方法并不固定,但是只有真正能提高复习有效性和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才能够帮助学生从容面对中考。
参考文献:
[1]董海弟.中考物理复习方略简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03);
[2]王鹏.中考物理总复习的几点体会[J].考试周刊,2012(25);
[3]刘征禧.实验教学在中考物理复习教学中的魅力和功能[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3(06);
2015年3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云南省2015年中考备考复习研讨会。研讨的内容包括:聆听了昆明十中张盛老师对2015年中考所做的简要预测与分析;评析了我省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及考生答卷情况;研讨毕业班总复习的范围、重点、难点;又听取了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介绍的复习教学经验等,虽是短短的不足两天的时间,对我来说却受益匪浅。
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给我的启示是:
1.求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变,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化,使学生成为主动获得知识的主体,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2.求源:重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建立过程。教师对中考片面的理解,使得初中物理教学只注重习题教学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教学。造成进入学生大脑的知识是僵硬的,学得越多死知识越多,长期如此,不仅师生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造成学习潜力得不到挖掘,越学越吃力,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是原始的知识,迁移能力就越强,因此,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知识意义的建构,在知识获得的初期十分重要。
3.求真:突出学科特点,重视能力培养。2011年物理试题中知识的应用,除要求知识本身的理解和知识意义的建构外,还在能力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观察能力、审题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归纳和表达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只有真正做到既能理解又能应用的程度,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4.求高:教师站位要高。教师站位高不仅是知识层次,教学能力,也包含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等,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从不同角度解读所谓的旧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5.求低: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关注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的都有所收获。教师要区分讲授新课还是初三总复习,不能时时刻刻瞄准中考。其实即使是中考试题也有约70%左右的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不应弱化。因此,教学中避免那些大题量,高难度,怪方法等做法,要求低不求高。
二、复习的总体要求:细、精、新、活、实细:通读课本,牢固掌握基本原理、概念、方法、技能、不留死角、消灭盲区。精: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精讲精练、详略得当,在答题规范、准确、速度、书写四个方面强化训练,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
新:观念要新,在教学中自觉渗透课程改革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选材要新,学生复习不是重复讲课,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练习选题精准,要求学生练习的试题,必须是经过老师精选的试题;激发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活:一是重视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使学生在解题方面能够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二是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
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快速解题的能力。实:一是狠抓落实,执行计划要不折不扣,有始有终;二是落到纸面,确保学生会的试题能做对,避免出现“学而不会、懂而不对”。
三、复习的大致安排:
第一阶段全面系统复习:应该是以中考知识点的整理和查漏补缺为主要目的,将学生以前学到的所有零碎知识系统地、有条理地重组,优化知识结构。第一阶段复习是中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第一阶段复习中,应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
(一)复习不扎实,漏洞多:
1、所选的题目难度太大,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
2、复习速度过快,学生心中无底
3、对学生要求过松,或者有要求无落实,大量的复习资料,只布置不批改,不讲评。
(二)解题不少,能力不高:
1、题目重复过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
2、过多地让学生做综合练习及中考模拟题,拔苗助长。
第二阶段复习:突出重点、专题复习。如果说第一阶段复习是以纵向为主,顺序复习的话,那么,在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深化提高。
专题选择的原则是:
1、第一阶段中的弱点。(兼顾共性与个性)
2、教材及课程标准要求中的重点。
3、中考试题中的热点。
4、中考题型的创新点。(情景题、应用题、开放题、操作题、探究题等,体现出“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性目标)在第二阶段复习中,应避免以下问题:
1、防止与第一阶段复习机械重复
2、以题论题,不是以题论法,满足于解题后对一下答案,忽视解题规律的总结。
3、防止过多地搞难题。
第三阶段模拟套题训练和回归课本。
通过此次研讨会,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备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要和学校同科教师加大研究力度,精心设计习题,做好第一阶段全面系统复习、第二阶段专题复习、第三阶段模拟套题训练和回归课本。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为2012年中考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奠定基础。
昌宁县第二中学
王春华
邵菊仙
4月11日在文山大同中学召开“2010文山州初中物理教学及中考备考研讨会”。会议主要安排三项议程:
1、物理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
2、命题依据及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要求及题型说明;
3、2009年中考试卷分析
[会议概要]
一、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大同中学教师----张文艳)
(一)复习应把握的原则:(1)面向全体原则:兼顾好、中、差,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复习;(2)阶段渐进原则:先复习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找出物理知识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最后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归纳总结原则:
1、知识点的归纳,2、同类问题归纳,3、差异归纳,4、题型归纳;(4)动机激发原则: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复习的目的,自主学习;(5)实验教学原则: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考查物理试验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试验器材,试验原理,试验步骤和方法,观察试验现象,归纳出试验结论,然后进行交流评估。
(二)中考复习的三个步骤: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复习以课本为主,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明白课本上每个插图的意思
2、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以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例如怎样挖掘物理中隐含的条件:(1)从关键词中挖掘,(2)从物理学常识中挖掘,(3)从物理发展史中找,(4)从物理现象的出现条件中找,(5)从物理概念、物理原理中找,(6)从数学关系中找,(7)从图形、图表与曲线关系中找,(8)从实验的器材、操作过程或结果中找。
(三)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当的强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注意以下三方面:(1)解题格式要规范,(2)语言表达准确(3)训练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复习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突出学习主体;
2、重视实验,强化薄弱环节;
3、例题、练习的选取要有代表性;
4、强化试卷批改,重视试卷讲评,注重课下辅导,及时纠正错误;
5、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的熟练程度。
(五)关注热点和盲点:例如温哥华冬奥会,云南特大旱灾,青岛玉树地震等;通过这些知识的考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围目标。
(六)新课程理念下的典型案例-----自行车与物理,知识点覆盖了力学、光学、热学和声学,通过案例分析,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命题依据及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要求及题型说明(州教科所------冉飞)
1、命题依据:主要依据教材、课标和《2010年云南省招生考试说明》
2、考试内容要求:
(1)重视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2)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
(3)试题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科学性、教育性及稳定性。
3、命题原则:(1)不出偏题、怪题和计算繁难的题
(2)命题强调能力的考查,联系生活实际,易中难三个层次的划分为6:3:1
4、题型说明: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实验探究题(共25分)(1)基本测量工具的读数(2)作图(3)来自课本的探究实验和必需考查的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功率(4)来自课本之外跟高中物理接轨的探究实验
综合题(31分)(1)力学计算(2)热学计算(3)电热综合计算
5、各块内容分值分布:力学约占38 %
热学约占15%
电学约占37%
光学约占10%
三、2009年中考试卷分析(州教科所-----冉飞)
(一)2009年共考查了107个知识点,易中难是7:2:1
(二)随机抽样600份的统计分析
2009年中考,随机抽样600份的最高分100分,平均分62.56分,及格率57,83%。
(三)卷面情况反馈
多数考生卷面整洁,书写认真,几乎没有修改的痕迹。特别是成绩好的学生解题思路清晰,书写工整,表达准确。但是从卷面中我们
更多地看到的是可惜,是无奈,是由于一些老生常谈的原因导致的失分、丢分。考生读题、审题不认真、粗心,书写混乱,概念不清、混淆,物理量的符号乱写,公式变形错误,不带单位计算、单位不统一、单位换算格式错误,不会使用工具书等这些情况,就使考生吃亏了许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物理基础知识薄弱;(2)读题、审题不认真;(3)没有完全学会使用《物理手册》;(4)综合分析能力低。
(四)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2)教学要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3)加大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力度(4)重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物理科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介绍。(文山县三中 教师)主要介绍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的复学:(1)分析总结历年来电学部分所占分数,所考知识点,21个知识点每年考。
(2)(3)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双基”的巩固。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的培养。
[重要心得]
1、通过各位无聊专家的复习经验交流,是我们能掌握中考脉搏,把握中考方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复习
2、教学不是一足就而就,而是需要平时点点滴滴的积淀;
3、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所在,制定好有效可行的复习计划,避免盲目行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计划]
一、参考资料:《中考整体优化讲练》(原省教科院组织董振邦主编)。
二、理论依据:
1、本书总结了多年中考复习的指导经验,提炼了多年三尺讲台的备考精华,荟萃了众家桌边案头的心得体会,凝结了重家学堂课业的灵感智慧,初中三年的知识串珠成线又力避简单重复与陈词滥调,把考点、难点、重点、疑点归纳的梳理又力避新鞋老路与似曾相识,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完美体现又力避老题旧题与偏题怪题,力求精益求精,与中考实现零距离接触。
2、采用三轮滚动式复习策略:第一轮复习重在打牢基础,突出一个“广”字;第二轮复习重在提精撮要,突出一个“精”字;第三轮复习重在模拟演练,突出一个“练”字。
3、实施步骤:
(1)“中考要求及变化”通过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科学、准确、严密、清晰、重点突出而无遗漏的阐释,从客观上解决“考什么”的问题,能使学生明确目标方向,把握命题趋势,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加强备考的针对性。
(2)“考点梳理”、“要点归纳”是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详细梳理、有效整合和集中提炼,知能归类恰当全面,脉络清晰,能使学生系统把握知识点,紧扣考点,步步为营,快速实现知能转化,消除备考死角。
(3)“范例讲评”瞄准重点、难点、疑点、焦点、易混点,把近年中考鲜活试题和应当特别指导点拨之处对号入座,条分缕析,精语点悟,解析细致入微,探求规律方法切实有效,在山重水复出拨开云雾,于茫茫题海中指路导航,能使学生切中今年中考脉搏,启迪思维,对“怎样考”做到心中有数。
(4)“基础训练”、“专题训练”把章节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编拟成难度适中的习题,基础题、提高题、难题分别区分,题型优化组合,试题规范典型,力争与中考接轨,贴近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
近生活,捕捉新视点,着眼新信息,选择新材料,能是学生夯实基础,悟出真谛,为完善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复习走向成熟。
(5)“中考模拟试题”优中选优,百里挑一,或自己设计,大胆创新,从全局战略目标出发,立足于“热身”,立足于“实战”,立足于“练”,使概念在“练”中澄清,规律在“练”中总结,思路在“练”中清晰,技巧在“练”中掌握。通过全程、有序、高效的训练,在“练”中培养创新思维,在“练”中提高综合素质,在“练”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为了能在短短的三个多月以后打胜这场中考战,九年级的全体师生便早早地投入到紧张而激烈地学习工作当中来,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复习。下面就本学期我们物理复习计划安排:
一、明确考试要求、提高学生复习主动性。
1,学习考纲明确考试目标,了解试卷结构和试题内容分布,清楚知道考试的内容范围,初步了解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水平。要求学生准备好统一使用的复习资料,明确要以中考指导书为主。
2,和学生一齐根据考纲的要求归纳出:(1),要掌握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2),要记忆的物理常数;(3),会使用的测量工具、仪器;(4),要掌握原理的仪器;(5),要掌握的物理实验等,使学生心中有数。
3,要求学生做好每一道题,注意做后及时归纳同类型题目的解法和技巧,并巩固相应的知识。
4,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测试的分析,及时找出缺漏,并主动找同学、老师补缺补漏。
二、做好阶段复习工作。
1,第一阶段(1——7周):在前面了解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考纲的要求,按照课本教材的编排,按知识模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重点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理解和记忆,抓
基本功训练。
2,第二阶段(7——10周):通过综合模拟考题进行强化训练,测试第一阶段复习效果,全面补缺补漏和学生自己复习,通过做大量 的测试题来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3,第三阶段(10——14周):,按中考的考题形式作专题训练,重点抓综合能力,应试能力的提高,教师全天候答疑解惑。资料:物理教师整理的专题训练题,印发让学生去做。
4,第四阶段(14——16周):查漏补缺,调整考前心理。全面指导学生如何应对中考,师生合作,看资料、课本。
以上这些是我的复习计划,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将在今后复习中不断完善。我一定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来做好这次的复习工作!如何进行初中物理复习
初中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必要准备,复习课通过对初中阶段所学的物理知识的全面回顾和整理,经过归纳分析,比较和总结,从而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总之,通过物理复习能使学生系统整理、巩固深化物理知识,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也就是:说物理复习具有巩固、深化、拓宽、综合、应用的作用,根据教材实际情况和大纲要求,初中物理总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全面复习,紧扣课本“四清楚”
1、清楚课本的基本结构。在复习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各章节
所包括的物理知识点及相互关系,弄清各章节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使学生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对于课本中出现的黑体字和带波浪线的内容要重点记住,牢固掌握。在每一章节的复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在复习每章节前,教师可先不讲,而是让学生先看课本,写出本章的重点及所讲的内容纲要,然后让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边写边讲,这样既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他们对所记的内容掌握更老固。
2、清楚插图。随着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展,中考物理越来越重视对课本中的插图的理解和认识。因此,课本中的插图必须给以充分重视,要认真分析,学懂弄通。总之,对课本中的每张图和表都要仔细分析,弄清含义。
3、清楚习题。通过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有很多题都是从课本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中衍化而来的。所以,对于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和图习题要重新研究一便,对于重点习题要深入讨论,适当扩展延伸,学会一题多解、以少胜多;一题多变,类比延伸。达到“做一题,会一片”的效果,彻底消除“题海战术”,提高同学们的解题效益。
4、清实验。
二、重点复习要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全面复习是把学习的各个章节的所有知识通扫一遍,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在复习中,还必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知识,深刻理解熟练掌握;这就是说要进入重点复习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而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重
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要加强辨析、比较,深刻理解概念和规律所描述的物理意义。对于相近的概念不要混为一谈,也不要一字不漏地死记硬背定义,关键在于辨别各个定义所规定的物理意义,找出表现形式的明显特征,确定正确的思维方法。
三、综合复习抓运用知识,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理解和巩固,反馈到教师的教学来,教学相长,达到更显著的效果。复习时要掌握运用物理定律和公式,对物理定性估算,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用函数图象表示物理量的变化,要用规定的文字符号表示物理量,不可用X表示所求的物理量,适当运用比例知识,简化计算过程。
解答理论题时,从认真审题、理清思路、验证答案三方面来进行推理和判断。按判断概念——寻找依据——组织表达三个环节来组织答案顺序进行解答。
通过这种复习方法,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解决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思维、实践等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有自信,巩固了旧知识,又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一、处理好几个关系 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1、课本是教学和复习的根本,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近几年各地中考
命题基本上是紧扣课标和课本,大体上难而不超,活而不偏。实践证明:“紧扣课体不超标”是中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目前,各种中考复习资料很多,往往会造成以复习资料代替课本的现象,这是大错特错的,将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同时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复习资料,并从中筛选一些习题进行练习也还是有必要的,也是复习的有效手段和必要的补充,但切忌八方选题,滥购复习资料,大搞题海战术,忽略“双基”的训练和掌握,把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使他们望题生畏。
2、点与面的关系
既要抓住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
3、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要处理好与能力的关系,特别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4、讲与练的关系
在总复习过程中,讲练要有机结合,要做到精讲精练,切忌“满堂讲、满堂练”。既要讲基础知识,又要讲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规律和技
巧是重点。练也练基础知识,也要通过练总结出规律与方法,不断磨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讲要讲出新水平,新题型,新信息;练也练出新思路,新方法。
全卷的大题和小题分别统一编号, 每一大题都有相应的解答说明和分值。张掖市2012—2014年的中考物理试题各题型的题量及所占的分数如表所示。 (见附表)
从近三年张掖市中考物理试卷来看, 总题稳定在18~21个小题的范围内, 是比较合适的一种结构。从各题型的题量及所占的分数可以看出:中考物理注重物理实验能力的考查;试题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各块知识所占比例的控制
从2012年的命题不再按“力、热、电、光”四部分来计算比例, 而是按照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划分来统计各块所占的比例, 我把这三年的试题按章做了归类, 具体赋分见下表。
从考试内容来看, 主干知识重点考查, 力学和电学内容是考查的重点, 其中浮力、压强、功、功率、机械效率、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比热容的计算将是考查的重点。
三、试题的基本特点
物理试题稳中有变, 但变化不大, 突出了“基础”和“能力”两个主题, 并较好地处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试题大多数从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出发, 内容丰富, 知识性强, 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试题中没有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 难度适中, 充分体现了中考的评价和甄别功能。
(一) 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的考查
1.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仪器的工作原理、量程、读数、操作的掌握。例如, 2012年第15题、2013年第13题、2014年的第17题考查了学生实验常用的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等基本测量仪器的原理、使用和读数等。这样的考查, 能够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但三年的试题没有天平、测力计、刻度尺、电能表、量筒、电阻箱等基本测量仪器的原理、使用和读数的考查。这些基本测量仪器在以后的试题中也许会出现, 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2.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实验现象内容的理解。例如, 2012年的5道题、2013年的8道题和2014年的9道题。在加强学生对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的考查中, 没有对基本物理量的数值、单位进行粗略估计的考查。这种题型的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是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内容, 课标要求学生能初步感受物体质量的多少, 留意与人体有关的时间间隔和体温高低, 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尺度。培养估读能力, 拉进了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 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 但三年没有出现这样的试题。
(二) 着重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考查学生应用物理概念、规律解决简单的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 2013年第9题、2013年第14题。本题涉及了非常现实的生活用电问题。它考查了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对一些家用电器的作用和其技术参数的认识、利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安全用电措施等, 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考查了学生能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和自然界中的现象的能力。例如, 2014年第2、3、7题、2013年第11题、2012年第19题、2013年第19题。题中涉及与生产技术、日常生活、机械运动有关的事例, 分析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
3.考查了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作用。电磁波在现代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对电磁波的了解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 试题综合考查了有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污染、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等基础知识。既有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判断, 又有对一些基本的数据、结论必要的记忆, 体现了物理学习的基本规律。同时使学生认识到, 任何先进技术的应用, 在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存在弊端, 教会学生学会全面、科学、辩证地看待问题。试题具有STS教育意义。
(三) 体现了对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考查, 注重设置了开放性的实验题
物理试题对科学探究的考查比例一年比一年加大, 每套都有两个实验探究题, 三年的试题探究题分别是:测某种金属颗粒的密度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和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今年还有一道开放性实验题, 这样既有效地考查了知识点, 又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更重要的是试题提供给学生的自由发挥余地较大, 确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试题还可以看出, 在论述与计算题中也渗透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论证及评估的考查, 例如, “请你运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分析超载还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举两例即可) ”“请你简单分析该电热壶如此改造后使用时还有什么不理想的地方?”“请你根据给出的示例自己设置2个问题, 并进行定量计算。”“要显著降低电视机这种不正常的电能消耗, 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等注重设置了开放性的实验题。
(四) 注重试题情景的设置, 卷面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
三年的物理中考试题在编制上普遍加强了试题情景的设置, 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例如, “半挂列车”问题, 家用电器的待机问题, 这两道题都是阅读材料题, 这两道题考查的问题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或他们想知道的怎样解决的实际问题, 变成了一种学生主动解决实际问题, 展现自己才能的过程。同时使学生通过考试更加关注健康、环境、能源、安全等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所遇到的热点问题, 体现出物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物理教育的人文价值。
老高川学校
2017年4月15日,我在府谷县二中参加了中考研讨会,听取了西安市铁一中李武芹老师和府谷县二中云旭东老师的示范课,以及李老师关于中考备考的讲座,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云老师的示范课围绕着说明文的阅读展开。对说明文的知识点进行了回顾,解读了中考说明文常见题型,并在课堂上利用小组间的合作,真正做到了讲练结合。这堂课既回顾了知识点,也提高了学生的说明文阅读技能。云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一些答题方法的穿插,对于正在开展八年级说明文教学的我来说,收获良多。
第二节课是李老师针对2008年中考阅读题《壶口,壶口》展开的散文阅读教学。散文的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阶段的重难点,学生无法下手,教师在教学中也叫苦不迭。李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参会的老师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才发觉不是散文教学这座大山多么难以攀登,而是我们平时下的功夫还不够。李老师的示范课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真正起到了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她的启发式教学,鼓励性的言语,化整为零的结构分析,对待学生的耐心细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李老师就中考语文备考作了专题讲座。聆听讲座后,我明确了中考复习的方向。
1、关注课本
中考备考时课本是重点,除字词和古诗词背诵外,还应注重课内文言文的整理,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课后练习题的类型,重要文
章的思想意义和文章涉及的不同写作手法。李老师提到,教师要对课本考点做到心中有数,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尤其是近几年的古诗词鉴赏题,已经明确提出回归课内,需引起教师的注意。
2、关注历年中考题经典阅读语段
李老师以自身的教学经历,特别强调了研究历年中考题及答案的重要性。以句子的作用为例,她详细介绍了承上启下与总起下文在中考题的解答中的区别与运用。让我们明确将中考题及答案研究透彻,抓重点题型,落实扎实,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复习备考。
3、关注考试
教师应重视平时的模拟测试,认真分析试卷,哪道题做得好,哪道题做的不好,要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讲解,才会让学生在剩余的备考时间里有所提高。
4、关注课堂
有效课堂是李老师提倡的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部分是在做无用功,这样的课学生不喜欢听,教师教起来也费力。中考备考具体到题型的版块复习,一定要让课堂有重点的突破,才能称之为有效课堂。特别是讲到板书时,我才深知自己的不足。李老师的课堂,板书最为细致,经典题型的答题模式、得分点,直接板书,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她还提到了一个小窍门,就是可以让学生上黑板答题,这样教师也可以更加直观的明确学生的问题在哪里,从而一一解答。
5、关注教师的课堂行为
教师课堂上的表现,板书的认真书写,日常的习题批阅,对待
问题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李老师在铁一中任教两个班级,一百多个学生的作文,她可以头一天布置,第二天就批阅完成,并让学生接着完成下一篇。她的认真勤奋,兢兢业业给我们与会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比起来我也深知自己的教学态度,还有待提高。
对2013年的中考历史命题趋势和动向本人有一下的体会,现作如下介绍:
一、2013年中考历史命题原则及依据
(1)原则:正确导向、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科学规范。
(2)依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
二、中考复习的方法
(1)应加强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要求教师研读考纲——明确考什么、怎样考,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方向:一重视时序性和整体性的结合,方向是“古今贯通”考趋势,理清发展线索; “中外关联”考异同,加强中外比较。二依托教材,适度拓展延伸。选材涉及考点但超越教材,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内容源于书本,答案源于理解。教材对命题者而言,只是命题的知识背景„„,方向是内容在书外,落脚在书内,定向联想。三命题视角融入了先进的史学观念,试题更灵活,方向是以新的角度整合教材知识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四通过材料情景多层次、多角度设疑考查能力,方向是史实细透,阅读能力多元化。五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隐性介入,培养学生的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能力。
(2)紧扣考纲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抓好复习的切入点,一是微观切入——学透知识要点,如基础知识的七要素、解析考点、古今联系、中外对比、升华认识等。二是宏观突破——搭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清基本线索、把握阶段特征。如九年级上册的历史线索是:资本主
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理清了基本线索,便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九年级上册的阶段特征是: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14—18世纪末)—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命题视角融入了先进的史学观念,试题更灵活,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近年来,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来指导历史命题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在我们后期的复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史观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就某一历史事件也可以用多种史观整合内容,展开复习。
三、注重细节,认真仔细提高分。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一些细节的关注与否,会成为得失分的外在因素。首先要善于分析总结,根据“错题档案”,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评讲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答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另外,还要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由于是电脑阅卷,要向学生强调卷面书写要认真,力求程序得分。要做到:(1)文字规范化。用楷书或行书书写,不写草体字、繁体字、简化字,文字最起码要工整,力求美观,坚决杜绝错别字,尤其是关键字。(2)要点序号化。要求答案标上1、2、3...或(1)
(2)(3)....或①②③....的序号。要按照每个设问所赋分值的多少来确定要点,分值少的要精炼概括,分值多的要史论结合。例如有的题目是4分,实际上刚好有4(或者2个)个得分点。(3)语言学科化。用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来作答,不能用空洞无物的模糊语言或任意夸张的文学语言。
最后,不滥用资料,资料贵在精,最好的资料就是课本。资料应是线索、脉络式的,不应过多、过杂,重复性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以上就是我这次参加中考研讨会后主要的收获,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对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由此我对接下来的历史复习,以及教学更有信心,我相信,只要把握好中考的命题原则和考点,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深入研究复习策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在2013年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第一轮是全面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的阶段。
第一轮复习在中考的全程复习中处于基础性阶段,是先导性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第一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按照课标,控制难度(0.6难度),夯实双基,全面复习,单元过关。中考试卷的难度按7:2:1的分布,可以间接说明第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复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轮复习的功能主要复习旧知,巩固和深化基本概念、规律、方法、技能与思想,为后续复习扫清基础性知识障碍。因此,要提高第一轮复习的有效性,建议采取以下的复习策略:
1.找准切入点,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
以教材为本,但绝不是常规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应该重视知识的归纳总结,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方面来下功夫,对所学内容做一次大盘点,进行必要的知识梳理,归纳、简化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可以找一条主线,如现象、概念、公式、定律、实验等角度将知识串接起来进行复习。也可以按照常规将内容分为力、热、声、光、电、磁等方面进行复习。要打破章节内容,适当地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建立知识网络。形成一个由知识点到知识面、最后到知识网络的综合体。
2.基础知识复习,要求面要全,从面上发现常规教学中的遗留问题并解决之。
重点就是基础,就是概念。对学生有些容易混淆的相关、相近或相似的概念,通过列表类比的方法加以区分。对不同概念的不同表达式,找出相似的规律,增强记忆。从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对物理定律、定理和物理规律,要从内容的表述、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和运用条件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3.处理好教材与资料的关系,提高复习资料的辅助性。
中考命题总体上遵循“保持稳定,重视基础,贴近生活”的命题方向。课标是复习的依据,课本是复习的根本,资料是复习的补充。要充分利用课本,拓宽知识内容,延伸课后习题。挖掘课本,注意细节。要重视课本中的插图、表格和图表的研究,注意其中蕴藏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复习时,课内习题的处理尽量用内容提要带例题分析,根据教材特点、重点、难点和疑问点精心设置编拟题型多样、新颖、富有启发性的习题,一步步诱导学生复习巩固,使学生在基本概念上得到加强,在解题技巧上得到启迪。
第二轮是提升阶段。
在基础复习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根据学生出错多的问题,通过概括、归纳和总结,进行强化训练,选择典型的习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将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再次呈现,进行讲评,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应试能力。
主要采取“练、评、讲”的复习方法,坚持以学生综合练习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按知识系统划分,学生的综合练习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几个知识点配以小综合练习,使点连成线,形成一个小单元;二是以几个小单元配以较大范围的综合训练,使点形成面;三是以几个大单元配以大范围的综合练习,使面形成体,从而达到知识点立体化的境界。
讲评时,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应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注重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应用一题多联培养学生联想迁移概括归纳能力。教师通过学生的综合练习,获得学生知识“盲区”的信息,针对性进行专题训练,达到深化知识、扩充知识的目的。
第三轮是冲刺阶段。
主要是结合中考模拟题(海南题),进行查漏补缺。着重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模拟考试以四次为好,不要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注重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2.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
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3.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
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4.关注社会热点,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
这次有幸与另外两名语文教师到沁水示范初中参加了中考语文研讨会,通过两节观摩课和一节语文复习计划交流课,我真的是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第一节课是有关议论文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授课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握准确而全面,无论是从题型上,还是解题技巧上教师都能够讲解的非常清楚,并能够及时进行训练。既能巩固所学内容,又能快速掌握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第二节课是高平三中教师王爱萍讲的关于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她首先就这几年中考并未出现病句题,而后有可能考的现状做了分析,接着从我们应该“会说话”这个角度考虑,认为我们应该掌握这个知识点。随后,她从句子知识、什么是病句、病句的修改方法、修改原则、修改符号等方面着手,通过一系列的病句练习总结了病句的八大类型。条理而清晰,实用性很强,对于我来说,很受启发。
两节课之后,我们又做了复习计划的相互交流,并提出了相关问题,虽然我今年并不是初三教师,但听了之后,对于刚踏入教师行列的我,的确收获很大。
首先,我明确了《课标》的重要性,它是中考的依据,所以我们应该吃透《课标》,吃透教材.
其次,我明确了中考复习的方向,理清了复习的思路。初中语文总复习,内容多项目繁杂,中考题型又不断的变化,还有中考的范围,篇目知识点,这些都能够帮助我在总复习时制定详细明确的复习计划。
第三,这次研讨会指明了我们语文总复习的重点,文言文的复习,各类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综合提高,都是我们复习的要点,也是我们的主要复习任务。
第四,这次研讨会,有利于指导我们在复习中更好的进行查漏补缺,以弥补以往教学中的疏漏之处,病句的修改,文言文虚词的整理,现代文名篇背诵,例句的仿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考察等等。
x月x日,我们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中三语文复习研讨会,听了成继峰、贾小颜等老师的示范课,我们受益匪浅。另外语文教研员和二中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给我们分析了历年中招试题,预测了今年中考的出题动向,我们收获颇多。
如何真正把初三的语文复习工作做好,做到新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新编语文教材),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大语文教育思想,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协同互补,在语文能力培养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人文教育的同时,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以提高。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我市近年来中考语文遵循的“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进入总复习阶段,要提高语文学科复习的效率,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策略和方法,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分别就初三语文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想法。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才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学生积累的内容主要有:字词积累,古诗文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名著积累,语文常识积累等。
背诵默写考查的范围包括七年级至九年级教读课中要求背诵的诗文的篇和段。在历年中考中,默写写错的例子屡见不鲜。如错位搭配、答非所问、添(转载于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
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
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在复习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对三年来的阅读写作实践进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从中产生一些顿悟,明白一些阅读写作的道理,归纳出一些阅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1、阅读训练的策略。
了解阅读的能级和层次。根据阅读水平的不同,阅读可分为三个能级和层次。各类体裁作品的阅读首先都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之上发展为鉴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这就是
阅读能力层级。我们在复习时,要从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一些程序性知识,所以在复习时,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有的人将阅读的程序步骤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
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注重研究阅读训练,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赖于正确有效的阅读经验。而阅读经验的形成确实要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一定的阅读量可以培养起较好的语感,而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激发潜能。同时在一定量的阅读训练中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反复比较思考,纠正自己的思路偏差,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维。阅读材料要精选,试题要有思维含量,不要追求做得多,每做一题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
2、写作训练策略。
写作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就其能力层级而言应该属于“创造”。文章一旦被写出来,不论其水平高低,只要不是抄袭,都可以
看作是同学们的一种创作。因此,在复习阶段的任何程式化、格式化的训练都有悖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但是文章是有体裁的,虽然没有人是按照教科书上的几“要素”来写文章的,可是在必须打好写作基础的初中阶段,应当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记叙文和简单的议论文、说明文。所以我们主张在强调可用多种文体写作的大环境下,仍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文体感,要强化对表达方式的训练。
写作不是个纯技巧、纯技术性的操作,写作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对观察力、想象力的考查,因此,写作训练的基础是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在复习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载下来,以便到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
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有的还有材料)的内容,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写作服务。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的得与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研究一下它们的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怎样开拓思路,怎样精选材料,怎样构思谋篇的,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都怎样做到题目新颖,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材料新鲜,细节鲜活,情感独特的。
还须要求学生经常浏览报刊杂志,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1、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基本的语言知识,主要不是指概念性知识,而是指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即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又用来指导语言操作的实用性知识。包括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怎样辨识错别字,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怎样仿句,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2、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是靠总复习训练形成的,而是长期语言实践与积累的结果。只有从培养语言基本素养入手,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才会达到应有水平。总复习训练的任务则是在平时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归纳方法,提高基本语言知识运用水平。基本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核心是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而所谓的正确使用,除了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子,主要指的是恰当搭配与组合。因此,总复习训练中要下气力训练词语与词语、词语与句子、句子与句子的搭配组合能力。可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交流,从中发现问题,然后修改重写,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基本技能。
中考复习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开展中考物理复习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中考复习, 总结出一套复习方法——评、讲、练的三步曲。通过这三步骤, 学生就能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与条理化, 也提高了学生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年的中考物理成绩都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评, 就是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讲评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我们在上课之前必须对学生的作业逐题批改, 从批改中发现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教师只有在认真批改的基础上经过总结, 才能在评的过程中有的放矢, 评才会有一定的效果。如我在讲授“浮力”之前的一部分评的内容:在批改的作业中我发现大家普遍对压强的概念理解不够。有这样的一道题, 将一质量为27千克的立方体铝块, 放在1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上, 问铝块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大多数学生都把27千克化成270牛顿再除以1平方米得到压强为270帕, 问题是他们没有搞清受力面积的概念, 于是就会出这样的问题。这之后我又给学生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将一个底面积为2平方米的圆柱体放在1平方米的桌面上, 这时受力面积是多大?这时学生就会想到受力面积是指实际的接触面积。
当然, 教师不是随意找几个题目去讲评的, 这必须是建立在认真批改, 仔细分析, 及时归纳的基础上进行评讲。这个环节是复习提高的重要方面。
讲, 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用本节课大约二十分钟时间对知识点进行讲授的过程。不少教师都认为:复习课就是将原来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罗列、总结、归纳, 其实复习课有大家所说的罗列、总结、归纳, 还需说明的是, 这仅是复习课的一部分内容。一堂成功的复习课所包含的内容要比这多得多。
就复习的方法来说, 我们在上复习课时, 可以采用系统总结的方法, 对教材作系统的概括, 以便于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教师要带领学生对知识点结构总结, 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 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系统性, 同时所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用来排除学生中的疑惑。还可以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复习, 不少教师认为, 做实验是上新课时事, 一些实验放在复习课上让学生重做,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亲自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回忆、领会和验证学过的内容, 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复习“物态变化”时, 依据中考说明中的要求:能区分固、液、气三种物态, 并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初步了解云、雨、雾、露、霜的形成;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等。有了这样的要求, 就应将上课的重点放在物态变化三角形上面, 同时在几个探究实验上下一些功夫, 有了这个基础对于好多问题就能找到答案,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还会告诉学生, 这部分内容的考点是什么?容易出什么样的题型?这些题型怎解?过去遇到过的典型问题是什么?
经过这样的过程, 学生就会把过去学生过的东西从大脑的后台调到前台, 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加以整合,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
练,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进行练习。对于理科知识通过练习巩固所复习的内容这是十分正常的。我们不少老师在复习练习时总认为:练习量越大越好, 布置作业时, 请同学们做某复习资料的第几页到第几页。不分练习的多少, 不看练习的质量, 不考虑学生的现状与实际情况,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使学生让费了宝贵的时间, 且可能是事倍功半, 不仅达不到练习的目的, 也会让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 复习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而事实上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练什么内容?练习量有多大?这个练习是针对什么问题设计的?是不是对于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习题?都应有所考虑。
如我在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时, 对于课内与课外的练习是这样设计的:在复习完知识点后, 设计的课内作业是一道用托盘天平的称量物体的质量的题目 (天平的调节, 天平的读数, 天平使用中的注意点) ;一道是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 (要读石块的质量, 并用水与量筒去测量石块的体积, 再算出石块的密度, 最后还要求对这次的实验过程做一个评价。) 这道题的最后一个问是个提高的问题, 对于有难度的同学可以不做。一道与密度的概念有关的选择题;一道是计算题。我们发现虽然只用了四道题, 就能较为全面的将这节课的内容预以概括。不必做太多的习题。当然课堂上的练习就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当这节课结束时我们也会适当布置一些课后作业, 我们也会有所选择, 题量可以适当一些, 由于是复习, 最后可以给出一些密度与压强、浮力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题目。这样就可以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有所拔高。
铁门二中 党锴
3月25日在洛阳市外语中学参加了全市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研讨会,这次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它指明了中考复习的方向,理清了复习的思路,初中语文总复习,内容多项目繁杂,中考题型又不断的变化,教研员对中考题型及内容的分析,明确了中考的范围,篇目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在总复习时制定详细明确的复习计划,复习思路。
其次,这次研讨会指明了我们语文总复习的重点,文言文的复习,各类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综合提高,都是我们复习的要点,也是我们的主要复习任务。
第三,通过这次研讨会,有利的指导我们在复习中更好的进行查漏补缺,以弥补以往教学中的疏漏之处,病句的修改,文言文虚词的整理,现代文名篇背诵,例句的仿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考察等等。
这次研讨会上几位老师精彩的讲座,对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我们中考语文各部分内容的复习指明了方法和思路。对我更是有所启发,鼓励我在复习教学课中对各类题型的指导做更一步的研究总结,以更好的用用于教学。
下一步,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复习
1.梳理字词。学生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所学过的生字词进行筛选。着重对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教材中的生字词与常用词进行归类,用作文本抄写,既练书写又强化背诵,可用课余时间做。对生字的注音要结合语境(语段中和句子中);书写,关键是要在平日训练中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对要求识记的3500个常用汉字,要注意汉字结构,把握其规律,并提高书写的质量与速度,做到“正确、规范、美观”。词语理解,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形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
2.诗文默写检查。包括课内诗文与课外古诗词。(应在一轮复习的第1至2周内检查第一遍,在本轮复习第3至4周内检查第二遍。可用自习的时间去。中考前需要再检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防止死记硬背。因为语文学科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应在背诵全文或全诗的基础上,对重点句作理解性的背诵,同时要勤于动笔以求准确,还要加强书写的规范和工整。还可利用早读、午间、晚自习或睡觉前等时间进行自我小测验以加强巩固。
3.语言运用和综合性学习活动。这部分内容一般源于生活,可以分类练习并给予方法指导,如:读图说明与简评、造句与仿写、提炼信息、口语交际等。教师可利用课前3—5分钟的时间进行,练习时应注意口头语言表达要规范,书面语言表达要准确,做到简明、连贯、得体,还要进行专项练习,此外,这期间还要利用课外时间适当阅读每册教材附录部分的“名著导读”,并用表格形式归纳,以达到积累和运用的目的,如:作品名称,作者简介、主题思想、内容概括、主要人物、性格分析、读后感想等,此外,综合性学习也不可忽视。
4、文言文阅读指导。文言文阅读一般分为:字词解释(包括实词、虚词和通假字)、句子翻译、内容理解、评价几部分。时间安排4周左右,教师要利用课堂的时间去做。复习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制作活页夹法。将原文认真抄写后,参照课本注释在原文下用红笔作小注,再找出重点句,另起一行在相对的位置上对译。采用活页形式会给学生带来方便,既可以添加内容,也便于携带,更促使大家将文言知识落实在笔头上。②掌握“一二三”阅读法。即把重点放在课内阅读,采取“一通读,二分析,三迁移”的方法,使这三个步骤相互联系起来。
5、现代文阅读指导法。现代文阅读应做到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由文本到拓展。从所学过的六本教材中分别选出记叙类、说明类、论文类范文3—4篇,注重把握记叙、说明、论文类三大文体的阅读知识、阅读方法、答题技巧。阅读时要做到:①.感知内容——整体性阅读法 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综合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对文章进行全面而仔细的通读、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说来,从阅读行为来看,既要训练鉴赏性阅读又要训练比较性阅读;从阅读题型上看,既要训练理解性阅读,又要训练开放性阅读;从阅读范围来看,既要抓住课内,又要重视课外;从文体来看,还要兼顾各种文体。②.揣摩语言——理解性阅读法 理解性阅读主要是指针对中考试题的考查方向,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学会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与作用,运用探究和创新观点评价文章的观点、内容和艺术特色。不是靠死记硬背去应付中考。③.拓展迁移——创新性阅读法 这是指阅读者不受作者观点的局限进行多角度创意性阅读,在阅读时要善于展开想象,将书本的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既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用知识指导生活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