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6篇)

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1

走进化学世界

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1)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2)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1)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2)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1)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2)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3)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仪器使用和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药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三、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液体药品滴入接收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

(1)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2)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若仰视滴加取得的量比实际所需偏大,若俯视滴加取得的量比实际所需偏小。

(3)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加热。

四、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等。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

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

②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五、洗涤仪器

1.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2.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部分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基本概念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CO2、P2O5

等。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O2、S、P等。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CO2、KClO3、SO2

等。

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6.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7.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8.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9.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0.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

——

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题

(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考虑产物)

2.空气的成分:

N

:78%;

O

:21%

;稀有气体:0.94%

;CO

: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按体积分数计)。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保护气、液氮用于医疗。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极不活泼,用做保护气;通电发光,用做霓虹灯。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

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

2、CO

氮的氧化物等。

三、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凝固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木炭、红磷、硫磺、铁丝(重点掌握四种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八种实验现象辨析)

四、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1)高锰酸钾

——

加热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

加热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

常温下

2.收集方法:

(1)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2)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3.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装一团棉花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夹在距管口1/3处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4.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有大量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6.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开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试管破裂)

(9)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上再拿出水槽。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气。

第三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二、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

(1)失去电子带正电

——

阳离子

(2)得到电子带负电

——

阴离子

四、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1.物质由元素组成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五、元素

1.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1)元素: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计个数

适用范围: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原子: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适用范围: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3)联系: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

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

4.元素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2)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3)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5.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2H:表示2个氢原子。

(4)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6N:6表示6个氮原子。

6.元素周期表

(1)发现者: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2)结构:7个周期16个族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4)在原子中: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第四部分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电解水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气体可燃烧是氢气。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

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

(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

(2)过滤

(3)消毒(氯气)

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而使液体变无色无味。

3.硬水和软水

(1)区别: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

(2)鉴别:肥皂水

加入肥皂水,搅拌,有较多浮渣较少泡沫的是硬水;

加入肥皂水,搅拌,有较少浮渣较多泡沫的是软水。

(3)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

三、物质的分离方法

1.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

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四、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2.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及水资源污染:主要水体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3.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防治水体污染的办法: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2

关键词:医药专业;化学知识;化学原理;教学应用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化学是医学和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从教材编写情况来看,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该类专业所用的有机化学教材,或者医用化学教材,主要是组织一线教师编写的。从特点来看,教材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但是,对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来讲,由于其基础较差,教材中对于化学知识点及其原理,以及它们在医药学中的应用实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显得有所欠缺。从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在授课中,往往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只有通过化学知识点及其原理,以及它们在医药学中的应用实例的必要补充,才能有助于学生将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果照本宣科的话,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的化学授课教师,应针对医药专业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特点,将有关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在医学中的意义和药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引导学生在自学思考中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理解

从实际情况来看,职业院校不少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学习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相对的被动状态。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一个人只有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才能在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否则,即使有再高明的教师,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拿化学科来讲,面对这样实际的教学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化,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进行基础性梳理,对应用性实例进行积极准备,在此基础上写好教师讲授提纲和学生自学提纲;其次,在教学中注重结合不同学生实际,采取梯度化教学法,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自学时各有目标、各有重点,学会概括知识要领,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对化学课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这个阶段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思考题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启发性,通过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少而精的讲解引导,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有的放矢地主动学习,在自学过程中针对案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采取分层教学法,通过不同层次的思考题,激发全班同学的参与兴致,通过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引导,把不同层级学生的思维凝聚到教师的主导之下,从而达到以疑激思,以思激学,疑学结合,使得学生的思维围绕教材和教师逐步深化;(3)注重做好知识点的难易衔接、新旧衔接、理论和实际衔接等,要结合职校学生的实际,对于学生刚学到的知识,要千方百计摆脱“难、怪、偏”,给学生以信心感,对于新旧知识的衔接,要注意化易为难,避免新旧之间的矛盾,给学生以必要的思维活动空间,对于理论和实际的衔接,要巧妙设定结合点,给学生以兴趣感和实用感,要善于铺设台阶,让学生顺势而上,而不是望而却步。

二、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加强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传授

在与学生的讨论分析中,加强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传授。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面对信息时代的高速列车,教师要特别注重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前面已经讲过,职校学生基础较差,学情复杂,不少学生的认识水平较低,自学习惯较差,如何让学生在信息纷纭的背景下,加强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呢?笔者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师生一起讨论分析,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广泛参与、思维激发、思路开拓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分析和讨论方法,笔者认为,教学手段新、教材选取精、教学层次清、驾驭能力强、教学语言准等,是调动学生兴趣,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 (1)教师不能“唯我独尊”,搞“一言堂”,要时时刻刻替学生着想,通过启发、鼓励、引导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分析的积极性,在与学生双边共振、情感共鸣中强化讨论效果;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讨论分析,强化和发展学生的五种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3)注重克服思维定势,用新思维、新理念和新方法激活课堂教学,要善于分析研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特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缤纷多彩的信息引导,向学生讲清化学和现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必然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发挥能动性。

三、在归纳和练习中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掌握

在归纳和练习中,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掌握。化学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师画龙点睛般的讲授和学生高效的实际训练,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理解、吸收、试验和应用,从而达到提高化学知识水平,在医药学实践中灵活运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给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点和理论应用的讨论与实践,增强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和应用技能。教师在归纳和练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知识点讲评要做到少而精,学生练习要突出针对性和代表性;(2)选择和设计练习题目要紧扣教材,难易适中,从高职院校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引导学生寻找解题技巧的过程中,认识化学知识的规律;(3)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要即时讲评,在表扬鼓励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举例来讲,自由基是有机化学中较容易理解的一个知识点,也是很容易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的内容。在讲解自由基及抑制剂时,可适当引入自由基与人体衰老的关系,通过对自由基及抑制剂概念和知识点的归纳,让学生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导致人体内自由基(主要是氧自由基)增多,导致生命衰老。自由基反应活性高,在体内大量聚集时,很容易进攻细胞,损伤DNA,从而导致基因突变、衰老,诱发肿瘤等疾病;如沉积在血管壁上,会使血管发生纤维性病变,导致动脉管硬化,高血压,心肌梗塞;沉积在脑细胞时,会引起老年人神经官能不全,导致记忆、智力障碍以及抑郁症,甚至老年痴呆等。教师可以联系抗氧剂维生素C及目前号称生命科技中最具神奇魔力的“垃圾的清道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机理,通过适当的化学知识点和化学原理应用题型的应用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化学科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医学界,特别是在药物设计、药物代谢、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化学教师是化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只有努力学习充电,顺应时代潮流,才能不掉队。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化学授课教师,只有针对医药专业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特点,将有关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在医学中的意义和药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有效地引入课堂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萧峰,冉坤足.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任佩莲,肖坤莲.《医用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知识的教学探讨[J].化学试剂,2010(l0):133-136.

[3]周瑞媚,赵燕.有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之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14):151-152.

[4]梁萧,李银优.谈药学专业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医药管理杂志,2011(5):129-130.

[5]翁峰霞,周香琴,熊福林.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2(5):2640-2643.

[6]张勇,平利阳.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14):251-252.

[7]黄洪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5):129-130.

[8]李冰,谢百治.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2(2):2640-2643.

[9]苏彦伟,梁传杰.对学科建设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302-304.

九上总结和反思 篇3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级的物理教学,虽然已带过几届毕业班,但仍感到很沉重的压力。而九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的重要一年,为使学生在物理这门学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在本学期做了以下工作:

一、开学初,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依照教学大纲、教材、学生实际、学校安排和教育教学规律认真制定了教学计划,明确了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二、认真做好备课环节。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我每天花很多的时间来备课,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三、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合作、交流中学到知识。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加强听说、阅读、写作训练,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虚心学习。教师的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并非懂的一切,因此当有问题时,必会请教其他有经验的教师,清楚的讲给学生。并积极认真地参与学校的“说、讲、评”赛教活动,做好听课记录,取之所长,克服所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学习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说明和中考试题,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考点灌输,使教学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效率地开展。书写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坚持政治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五、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坚持布置适量的、有针对性作业、有层次性的作业,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在课后辅导中,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或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按层次、按情况进行辅导,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

总之,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地做好每项工作,使得一部分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但存在的不足也很多。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无法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而且学生层次已经拉开。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希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也能取得好的成绩。

九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从各方面能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下面我谈谈一学期来九年级物理教学的情况: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 “ 有备而来 ”,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批改作业 ,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及时、认真的批改学生作业,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使之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信心,并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总之,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学生成绩有所提高。存在的不足是,基础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动手实际操作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半年来我努力着,我确认阳光总在风雨后。

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大复习的应对策略

作为初三物理组的任课教师,在去年的教学过程中有诸多感受及体会,现总结如下,以供在今后教学中,借前车之鉴,更好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一、重视实验,尤其是利用生活中的器材所设计的小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有趣的课堂演示实验,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相应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记忆,而指导学生自己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如饮料瓶、酸奶杯等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或探究某个物理规律,是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和加深印象的好方法。事实上,2005年的中考已将教材中“动手动脑学物理”部分的考察落到了实处,相信在今后的中考中,还会有所体现。所以,无论是八年级,还是九年级的物理教学,在演示实验和小实验的时间投入是值得的。

二、重视物理作业的多元化及时段性。

新教材的物理作业是多元化的,有计算型、简答型的练习,有探究实验及实验报告,有资料查询、有调查报告等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传统型的习题练习,较忽略探究实验、调查报告等等,我本人也曾认为在初三年级布置后者这样的作业,比较浪费时间。但事实上,到网上查询并下载,总结相关资料,写调查报告这样多元的作业方式,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科普阅读能力、文字表述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这几年的物理中考中有大量的文字表述题,很多老师头痛学生的表述能力太差,其实,这类作业可以说是对症的良方。但这类作业的布置需注意时段性,相应的物理规律学习后,及时的布置这类作业才有效果。

三、重视中考的方向和主题,有针对性地复习。

题海训练增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新教材的改革和使用,又加大了题目的深度和广度,给中考复习带来了难度,但研究这几年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能源和环保”已成为考查的两大主题。有针对性的复习,可大大提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学反思

回想近两年来,我们所有物理教师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尝试了不少课型的研究、新的教学考试题型以及更新教育观念的研究等等,其中酸甜酸苦辣个中滋味尽尝,但摸爬滚打下来还是有一定收获的,同学们的中考成绩还能勉强说得过去,但还是不够理想,和我的期望目标或者说是可实现的目标还有一段差距。坐下来仔细回顾两年来的教学落实情况,对照着中考试题和同学们的答题情况,总结反思如下:

一、对旧试题的割舍力度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或者是对课改力度的确信不够,对以前的偏、难、怪题型经常是欲舍不能,总要时不时地挂上一些,尤其是遇到压强、浮力、电功率等原来题目就特别多的重点章节更是不知能不能舍,或者说是不敢舍,所以造成较多的时间浪费而且人为增加了题目的难度、给学生学习物理造成大的压力、降低了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二、盲目地采用其它学校的模拟试度,有时针对性和实效性都不够强,尤其不能拿学生学习基础特别好的学校的试题照搬照抄。

三、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强化重视不够

今年中考下来,学生们普遍认为物理答得不错,自己给自己的估分一般都高于自己的最后得分,有些同学甚至对自己的成绩表示怀疑,但我是参加中考阅卷的成员之一,知道整个阅卷过程还是比较公平、公正而且科学化的,出现误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结合试题及阅卷要求反思,主要原因是有很多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表面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关键点或者说是本质上的东西掌握得不够精确,所以答起卷来似是而非,自我感觉良好,在阅卷要求较严的情况下自己是会吃亏的。所以在新的一轮教学中,我一定要在双基方面多下功夫,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性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物理学本质上的东西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四、要重视教研员提供的复习资料并认真对待教研活动

中考卷到手后,我粗略一看,还真有几道题稍微难一点儿的选择题就是《中考说明》上原题目的变形,有的是跟《中考说明》提供的配套试题形似神似的,记得当地政府初在做一道题时自我感觉意义不是很大,差点儿搧掉不讲,但是考虑到既然是出题人提供的样题应该重视,才又专门找时间讲的。本次中考题中的“联系实际”题在自己的直觉中认为有可能会出现,所以在课堂上也或多或少地不止一次地提到,这是从教研活动中认真听讲、领会教研员的思想后自己的感觉。

化学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复习与总结 篇4

长子一中

编制人:何佳佳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1、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糖类和油脂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部分能量,蛋白质主要用于组成人体组织,而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在整个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分类依据是看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单糖)的多少

3、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均为C6H12O6,它们是同分异构体,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能够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白色的金属银(银镜反应);也能够与碱性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含有醛基(-CHO)的物质都能够发生这样的反应。果糖不可以。

4、常见的二糖有蔗糖和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式均是C12H22O11,属于同分异构体

5、常见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它们的化学式均是【(C6H10O5)n】,它们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因为他们本身是混合物

6、我们食用含糖食物后,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升高,一部分血糖进入细胞里被氧化,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另外一部分用于合成糖元和脂肪贮存于人体中

7、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发生病变,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里进行代谢,因而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很高,大量的糖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医院里常用银氨溶液或斐林试剂来检测糖尿病

8、油脂的全称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人体摄入油脂后,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一部分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另一部分在酶的作用下,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脂肪等物质

9、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被称为皂化反应

10、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有些蛋白质还含有S、P等元素

11、天然蛋白质水解可以得到α-氨基酸,任何氨基酸中都含有羧基(-COOH)和氨基(-NH2)

12、构成蛋白质的常见氨基酸大约有20种,其中有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称为必需氨基酸

13、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硫酸铵、硫酸钠等无机盐溶液时,会析出沉淀;再加适量水后,蛋白质重新溶解,仍然具有原来的活性。这个过程称为盐析。通过盐析可分离、提纯蛋白质。盐析属于物理变化,其过程可逆

14、蛋白质溶液遇到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或受热时发生凝结,失去原来的活性,这个变化称为变性。变形属于化学变化,其过程不可逆

15、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可以根据溶解性把其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16、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如果人体缺少维生素A,人易患夜盲症、干眼症等眼疾。胡萝卜、鱼肝油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

17、维生素C能够防治坏血病,又称为抗环血酸,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存在于蔬菜和新鲜水果中,维生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维生素C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因此,烹饪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等食物时,要注意防止维生素C的损失。注意,过量服用维生素C会引起胃肠不适和泌尿系统结石

18、人体必需的元素共有27种,11种常量元素(含量高于0.01%)为:H C N O Na Mg P S Cl K Ca ,其他16种为微量元素。各种必需元素在人体里有一个最佳范围,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人的生理机能。

19、碘(I)对人体的机能尤其是脑机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公认的“智慧元素”。学习要善于思考,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高二化学组开发设计

长子一中

编制人:何佳佳

碘在甲状腺中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儿童缺碘会导致发育迟缓,成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以加碘盐来补碘,注意,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的碘元素而不是碘单质,加碘盐中的碘添加剂主要是碘酸钾(KIO3),由于碘酸钾受热易分解,所以最好在菜将要起锅时加盐。20、钙(Ca)除了构成骨骼和牙齿之外,在体内能维持神经与肌肉的活动,包括神经的兴奋、传导等,还能激活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富含钙元素的食物有:乳制品

21、铁(Fe)是人体内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有:紫菜。但是过量服用补铁剂会引起铁中毒,造成胃肠道出血性坏死

22、锌(Zn)参与人体内许多金属酶的合成,缺锌会导致人的生长发生障碍。儿童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抵抗力差,食欲不振;孕妇缺铁可使胎儿发育不全,出生后智力低下;老人缺锌会引起免疫功能退化,缺乏抵抗力。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牡蛎、黄豆、玉米等

23、适当的用含氟(F)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第二章 关注身心健康

1,水在人体中的作用。(1)溶解,输送物质(2)体内各类生化反应很好的反应介质(3)调节体温的作用(4)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反应物。

2,食物酸碱性是指事物的成酸性或者成碱性。是指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划分 的。

3,着色剂是为了使食品的色泽更加诱人。着色剂分为两种,一、天然色素,如:叶绿素 β-胡萝卜素,辣椒红

二、人工合成色素。发色剂本身不是色素,但是用后可以使食品呈 现一定的颜色,比如:亚硝酸盐,但是亚硝酸盐有毒 4,调味剂有咸味剂(如食盐)、酸味剂(如食醋)、鲜味剂(如味精)、甜味剂(如蔗糖)、辣味剂(如辣椒粉)、食用香料(如香精)

5,疏松剂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海绵状多孔组织,使食品酥脆、疏松,口感更加良好。常用的疏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

防腐剂的使用是为了使食品保质更长久,我国规定可以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苯甲酸及其钠盐是应用很广的化学防腐剂,在PH为2.5 ~ 5的酸性环境下,它们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6,营养强化剂是为了补充食品中缺乏的营养成分或者微量元素。

7,药物是指具有预防、诊断、缓解、治疗疾病及调节机体机能的一类物质

8,抗酸药主要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HCl)分泌过多,常见的抗酸药有胃舒平、碳酸氢钠、胃得乐等,9,原理如下:Al(OH)3 + 3H+ = Al3+ + 3H2O HCO3-+ H+ = H2O + CO2↑

MgCO3 + 2H+ = Mg2+ +H2O + CO2↑

还有一类抗酸药是抑制胃酸的产生,有:奥美拉唑、雷尼替丁

10,解热镇痛药的主要作用是能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至正常,并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阿司匹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胃溃疡、胃出血 11,抗生素是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或能杀灭某些微生物的一类药物,青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阿莫西林是青霉素中常见的一种 12,OTC是非处方药的简称

13,鸦片、吗啡、海洛因等物质具有麻醉、止痛、镇静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但其服用后容易上瘾,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严重危害,这类物质属于毒品。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学习要善于思考,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高二化学组开发设计

长子一中

编制人:何佳佳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1,合金是指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制成,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合金的熔点比其中的任何一种金属的熔点都低,日常中的铁是铁碳合金,生铁(含碳2% ~ 4%),钢(含碳0.3% ~ 2%)金属腐蚀

1、化学腐蚀: 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2+

3、Fe-2e →Fe→Fe(OH)2→Fe(OH)3→Fe2O3·XH2O

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烤蓝、油漆等)

② 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不锈钢)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玻璃,陶瓷,水泥

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一种,主要有:陶瓷、玻璃、水泥等

1、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设备是各种各样的窑

2、普通硅酸盐玻璃:

主要原料:石灰石【CaCO3】、石英砂【SiO2】、纯碱【Na2CO3】 主要设备:玻璃熔炉

高温 主要反应: Na2CO3 + SiO2 === Na2SiO3 + CO2↑

高温

CaCO3 + SiO2 === CaSiO3 + CO2↑ 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3、在玻璃中加入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小晶粒,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制成变色玻璃,其原理如下:

光 CuO

2AgBr === 2Ag + Br

22Ag + Br2 === 2AgBr

4、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以用来雕刻玻璃,SiO2 + 4HF == SiF4↑ + 2H2O

5、硅酸盐水泥:

主要原料:石灰石、黏土 生产设备:水泥回转窑

主要成分:硅酸二钙【2CaO.SiO2】、硅酸三钙【3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 主要性质:水硬性

6,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7,新型陶瓷分为两大类,结构陶瓷(或工程陶瓷)和功能陶瓷。具有机械功能、热功能和部分化学功能的陶瓷是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等。具有电、光、化学和生物特性,且有相互转换功能的陶瓷是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等

8,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可用于人体器官和组织的修复或再造

塑料,纤维和橡胶

1、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如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应该用聚乙烯

2、单体:用来制备聚合物的物质,两种以上单体间的加聚反应就是共聚反应。3,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如棉花,成分为纤维素,属于糖类)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成分为蛋白质)

4,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对天然纤维的加工,如粘胶纤维)

学习要善于思考,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高二化学组开发设计

长子一中

编制人:何佳佳

合成纤维(完全由人制造,如尼龙),尼龙又称锦纶,是人类第一次采用非纤维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化学纤维。

5,天然橡胶:以天然乳胶(主要从橡胶树取得)为原料,成分为聚异戊二烯,是线形分子。硫化橡胶,当中含有二硫键,使线形分子转变为体型网状分子,有弹性且不易变形。6,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等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并称三大合成材料

7,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比原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如钢筋混凝土、石棉瓦、玻璃钢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一、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4、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 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5、机动车尾气污染:尾气净化装置 2NO+2CO

N2+2CO2

6、CO 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 使能中毒

7、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8、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9、白色污染的危害:①破坏土壤结构②降低土壤肥效③污染地下水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10,污水处理常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化学方法 : 中和法 氧化还原 法沉淀法(1)中和法 适合于处理酸性污水

(2)氧化还原法 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3)沉淀法 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无害化处理:焚烧法、卫生填埋法、回收作特殊处理

垃圾处理 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5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3、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4、淡黄色固体:硫

5、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6、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7、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8、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9、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常见溶液的颜色的颜色

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

2、蓝色溶液:含Cu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4、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2、黄绿色气体:氯气

3、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4、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5、有毒的,气体: 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液体:CH3OH(甲醇),汞;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

波尔多液)

(四)、常见沉淀的颜色

1、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物是:AgCl、BaSO4等

2、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物是:CaCO3、BaCO3、BaSO3等

3、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生成的白色沉淀物是:Mg(OH)2、Zn(OH)

2、Al(OH)34、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物是Cu(OH)25、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物是:Fe(OH)3

二、初中化学常见

1、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2、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3、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4、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5、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6、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7、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8、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9、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14、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5、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1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前,要检验气体纯度。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十一、常见气体的性质

(1)氧气O2(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及用途(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a.供呼吸;b.炼钢;c.气焊。(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2)氢气(H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① 可燃性: a.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b.合成氨、制盐酸 c.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3H2 + Fe2O3 △ 2Fe + 3H2O

(3)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①CO2 + H2O ==H2CO3(酸性)(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a.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b.制饮料、化肥和纯碱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CO2 +2NaOH==Na2CO3 + H2O②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4)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聚焦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二) 篇6

错因分析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实现结构链到环到立体的思维转化;思维不全面导致同分异构中特殊形式没有考虑;醇与酚辨析不清,多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互推严谨性不足。

(1)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若是环烷烃则能形成5个C-C单键。

(2)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葡萄糖、油脂等都能在人体内水解并提供能量(×)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

(3)分子式为C4H6O2,它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符合①含有碳碳双键②能水解③能发生银镜反应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根据限定条件写出如下三种,第一种烯烃结构中有顺反异构,所以有四种异构体。

HCOOCHCHCH3HCOOCH2CHCH2HCOOCCH3CH2

(4)某高分子化合物R的结构简式为:CCH3COOCH2CH2OCOCHOHCH2CH2,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生成R, R完全水解后生成物均为小分子有机物,R的单体之一的分子式为C9H10O2,碱性条件下,1 mol R完全水解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 mol(×)R完全水解后生成物为CH2CCH3COOH、HOCH2CH2OH、HOCOCHOHCH2,只有HOCH2CH2OH属于小分子, 1 个R中含有(n+m)mol个酯基,1 mol R水解需(n+m)mol的NaOH。

(5)已知COHROH自动脱水R—CHO中A的分子式为C4H8O3。现有A、B、C、D、E、F六种有机物有如下转化, 则有机物A结构可能有四种, 反应①属于氧化反应,有机物B、D的最简式相同(×) A和氢氧化钠反应的两种生成物可以转化,说明B和C中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且B含有醛基,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OH)CH3,则B是CH3CHO,C是CH3COONa,D是CH3COOH,E是CH3CH2OH,F是CH3COOCH2CH3。反应①是醛基的还原反应。

(6)图1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X和Y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Z,W是中间产物(R1、R2均为烃基)。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1 mol W完全加成需要4 mol H2,X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X、Y、W、Z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W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羰基,苯酚中氢原子分为4类,X、Y、W、Z中含有酚羟基或酯基,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图1易错点6化学实验模块

错因分析缺乏对实验装置变通性,无法形成有效迁移;不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测量方法、记录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图2(1)粗碘转入到干燥的高型烧杯中,烧杯口放一合适的支管蒸馏烧瓶,蒸馏烧瓶口配一单孔胶塞,插入一根长玻璃管至蒸馏烧瓶底部,蒸馏烧瓶内放入一些冰块,a、b为冷凝水进出口,其中b接水龙头进水(×)泠凝水的流动方向是下口进上口流出,表面是b为下口,实际a为下口(图2)。

(2) 实验事实,向盛有1 mL 0.1 mol·L-1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 mL 1 mol·L-1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 mol·L-1 FeCl3溶液,静置,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分析,Mg2++2OH-Mg(OH)2↓;3Mg(OH)2(s)+2Fe3+(aq)2Fe(OH)3(s)+3Mg2+(aq) (×)从量上分析NaOH溶液与MgCl2反应后剩余,红褐色沉淀的生成不是沉淀转化,而是Fe3++3OH-Fe(OH)3↓。

(3)

有如下现象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设计实验方案是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溶液的酸性是产生现象的原因,条件控制为酸性,SO2被漂粉精氧化为硫酸,所以选用硫酸,若出现溶液变为黄绿色则假设成立。

(4)铁明矾[Al2Fe(SO4)4·24H2O]对3H2C2O4+Cr2O2-7+8H+6CO2↑+2Cr3++7H2O反应有催化作用,为了铁明矾中Fe2+起催化作用,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2-7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设计实验方案是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Al2(SO4)3代替原实验中的铁明矾,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中c(Cr2O2-7)大于原实验中c(Cr2O2-7),则假设成立;若两溶液中的c(Cr2O2-7)相同,则假设不成立(√)实验控制变量,相同实验条件下,溶液中只相差Fe2+即可。也可以用等物质的量K2SO4·Al2(SO4)3·24H2O代替原实验中的铁明矾,进行对比实验。

易错点7化学用语使用技能模块

错因分析化学用语运用的程度,是衡量学生化学知识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信息给予型的化学方程式,及生产流程中反应转化方程式书写,因不能对新信息消化重组新的知识结构, 不能进行再认、推演等,思维受阻。

(1)图3装置进行醋酸亚铬的制备,醋酸亚铬(其中铬元素为二价)是红棕色晶体,不溶于水,在潮湿时,Cr2+极易被氧化成Cr3+。在A中放入1.47 g K2Cr2O7粉末、7.50 g 锌丝(过量),锥形瓶中放冷的醋酸钠溶液,在恒压滴液漏斗中放入35.00 mL 8.00 mol·L-1盐酸,夹紧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滴入盐酸,待反应结束后,将A中的液体转移到锥形瓶中,可见锥形瓶内有红棕色晶体析出。装置A的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2-7+8Cl-+14H+2Cr2++4Cl2↑+7H2O(×)题干中Cr2+极易被氯气氧化成Cr3+,题中标注锌丝(过量),Zn的还原性强于盐酸,正确书写为Cr2O2-7+4Zn+14H+2Cr2++4Zn2++7H2O。

图3(2)“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SO4+NH4HCO3CoCO3↓+NH4HSO4 (×)NH4HSO4的酸性相当于一元强酸,能与NH4HCO3继续反应,正确的书写是CoSO4+2NH4HCO3CoCO3↓+(NH4)2SO4+CO2↑+H2O。

(3)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ClO2方法。该法工艺原理如图4。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发生器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5NaClO3+6HCl6ClO2↑+5NaCl+3H2O(×)只考虑NaClO3和HCl归中生成ClO2,没有结合原理图,二氧化氯发生器有氯气生成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图4(4)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Li1-xCoO2+LixC6LiCoO2+6C(√)充电时负极接阴极发生还原反应LixC6+xe-6C+xLi+,正极接阳极发生氧化反应Li1-xCoO2-xe-+xLi+LiCoO2两极叠加得总电极反应式。

易错点8化学计算技能模块

错因分析试题情景不明了,化学概念与原理模糊,数据对应错误;运算中有效数字规则不清,对数据位数取舍失准。

(1)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物比还原物多1.75 mol,则生成40.0 L N2(标准状况),有0.250 mol KNO3被氧化,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反应中NaN3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KNO3中N元素由+5价降低为0,反应中共转移10电子,氧化产物15 mol还原产物1 mol,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 mol,

16N2↑~14 mol~2 mol KNO3被还原~

n11.75 mol

30 mol的N原子被氧化~转移10 mol电子

n2 n3

n1=2 mol生成标准状况下氮气的体积为44.8 L,n2=3.75 mol,n3=1.25 mol

(2)白磷中毒后可用CuSO4溶液解毒,解毒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60 mol CuSO4能氧化白磷的物质的量是6 mol(×)错解60 CuSO4~24H3PO4~6P4,24H3PO4是白磷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得失电子守恒60 mol CuSO4得到60 mol e-,60=n×4×(5-0)n=3 mol

图5(3)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5所示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 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左-Δm右)为10.4 g(×)左侧电极反应为H2O电离的OH-放电:

4OH--4e-2H2O+O2↑

4 mol32 g

2 mol 16 g

转移2 mol电子,离子交换膜H+移向右侧,左侧电解液共减少:16 g+2 g=18 g

右侧电极反应:

2NO-3+6H2O+10e-N2↑+12OH-

10 mol28 g

2 mol 5.6 g

转移2 mol电子,右侧电解液共减少:5.6 g-2 g=3.6 g因此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为:18 g-3.6 g=14.4 g。

上一篇:防治水检查总结下一篇:江苏省试生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