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外包管理制度(通用8篇)
a、项目管理制度
要求有标准化的、完善可行的项目管理制度及相关的行政管理体系,能够确保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资源的控制力度及对公司内部其它资源的协调力度。
b、绩效考核制度
要求有完备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要与项目质量直接挂钩,绩效考核要包括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绩效考核结果要与团队和个人利益相对应,要切实持行绩效考核制度。
c、执行情况说明
公司要定期出具对项目管理和绩效考核执行情况的书面说明,以确保项目的进展在公司的总体控制之中,所有资源既能合理安排又不过度使用,确保项目团队的服务水平保持在一定的高度。
B、项目组成员的稳定性
任何项目都需要一定的需求熟悉过程,尤其是运维项目对人员的`稳定性要求更高,频繁更换项目组成员对于项目的总体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
a、出示参与人员合同复印件
参与人员必须是外包公司的固定员工,至少已经通过了试用期,原则上应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或者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b、参与人员在公司已服务的年限
公司员工的总体稳定程度可以从侧面反映公司整体经营策略的稳定性以及公司文化的凝聚力。政府项目通常利润低、难度大,如果不是对公司忠诚度很高的员工,很难理解项目的战略意义,并能圆满完成任务。
C、公司相关资质
资质是行业主管部门对于本领域内企业的一种能力认证,虽然资质本身并不决定项目的成败,但资质可以说明一个公司的整体实力,说明在项目组的背后有多大的支持能力。
当前跨国公司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在我国已经大规模的广泛发展起来。跨国公司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对外包企业进行供应链的重组, 其实质上是对现有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外包作为企业生产组织延伸的部分, 已经成为产业组织供应链和价值链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跨国公司对于外包环节的控制能力和对于承接外包业务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外包环节附加值的高低和企业的运营成本。跨国公司对外包企业有哪些控制和管理方式, 具体如何对外包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等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跨国公司企业形象和产品附加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从供应链链的角度来揭示跨国公司对外包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方式, 以期对我国企业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地方政府发展地区产业优势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相关文献综述
“跨国公司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外包”这一选题属于新兴的研究课题, 涉及跨国公司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竞争理论等经济和管理学科的一些重点和新兴研究领域, 是理论基础要求高而现实指导意义大的交叉性专题。国内外目前从外包角度对跨国公司海外经营发展的研究为数不多, 相关成果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产业集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向的研究。
跨国公司理论主要集中于对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方式的研究。经典的成果有垄断优势理论 (海默)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 、内部化理论 (巴克利和卡森) 、比较优势理论 (小岛清) 、国际折衷理论 (邓宁) 、寡头垄断行为理论 (尼克博克)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以及战略管理理论等。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 市场和企业都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聚, 企业之间良好的竞争与合作、分工与协作关系而形成的产业群, 集市场和企业的优势于一体, 优化了资源的配置。产业群理论有韦伯的集聚理论、增长极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社会经济网络理论和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它们主要研究了产业群形成的原因、类型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条件。
90年代以来, 国外学术界对外包开始有了一些研究。IDC (International Digital Corporation) 每年发布一份报告, 对未来5年内全球外包 (B P 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市场的规模进行预测。Cranfield管理学院采用访谈、问卷等研究方式, 以北美和欧洲企业为研究对象, 对外包的动因、外包的领域、外包双方的关系、外包提供企业的特征、外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外包的满意度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Andrew Kakabadse&Nada Kakabadse, 2002) 。HEC管理学院采用类似方法, 从范围、宏观环境、驱动因素、风险等角度对外包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 (Bertrand Quelin&Francois Duhamel, 2003) 。
Aidan Vining和Steven Globerman从成本和收益出发, 为企业的外包决策提供了一种考虑思路和分析框架。首先从企业的角度给出了一个评估外包成本和收益的框架;其次, 对外包相关的成本进行甄别;第三, 提供三个评价外包成本的指标:生产和经营的灵活性、竞争性、资产专用性;最后, 为各种背景下的企业提供可选择的外包策略 (Aidan Vining&Steven Globerman, 1999) 。
从行业角度对外包的研究有:对IT行业外包的研究 (M o s h e Z v i r a n&Niv Ahituv, Aviad Armoni, 2001;Jerome Barthelemy&Dominique Geyer, 2001) ;对汽车行业外包的研究 (Robert Collins&Kimberly Bechler, Silvio Pires, 1997) ;对制药行业外包的研究 (Patrick Taaffe, 1996;B.S.Piachaud, 2001) 。
此外, 还有一些对外包的管理和控制方面的研究 (Bowon Kim, 2003) ;外包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的研究 (David J.Bryce, Michael Useem, 1998) ;对中小企业选择外包还是自我生产提供了量化分析的工具和思路的研究 (Sidney J.Baxendale, 2004) 。
国内对外包的研究成果目前并不十分丰富, 其中的研究成果大多是简单的描述性或介绍性内容 (毕小青、彭晓峰, 2000;严琦玲, 李国振, 2002;孙明贵, 2002;何伟, 1998;杨沛霆, 1998) 。
三、外包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 从供应链生产环节整合程度来划分
1、实施一体化供应管理
一体化供应管理模式的发展是市场竞争加剧和市场变化速度加快的结果, 是企业提高反应速度和降低成本的需要, 是企业具备高度的柔性和精益性的表现。所谓一体化供应管理, 是指企业将某一非核心领域的全部运作与管理打包成外包项目, 由专门的供应商来提供该项目的全方位管理与服务。一体化供应管理是传统业务外包的发展, 它是整个项目的运作与管理的全方位外包。为此, 必须通过建立一整套的管控机制, 包括一体化供应管理服务供应商选择的标准, 合理的考核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 相应的一体化供应管理协调机构等。
一体化外包管理使企业的生产、办公、生活等方面的一些非核心业务领域, 将该领域全部的运作和管理集成为一个整体, 作为一个以管理业务为主的外包项目, 由专门的一体化管理供应商来提供该项目的全方位服务。
2、建立企业之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当前的竞争已经从早期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成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 首先应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并且加入供应链竞争的行列, 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的用户形成企业的合作伙伴这些企业以供应链为主线, 形成优势群体,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
3、实行单一外包环节管理
企业控制采购成本只是从单一环节出发, 所谓单一环节指的是采购成本的降低主要由采购部门负责, 而不是企业全体部门共同的职责。随着采购管理的日益重要, 尤其是关键性部件采购的战略主导性和高附加价值性所决定, 这些物品采购的关键是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它从企业内部的部门开始, 接着加强部门间协作效率, 然后改善与供应商合作绩效, 最后延伸到整个供应链。在外包管理中有两个方面异常重要:一是供应商的选择。随着企业互惠职能的不断扩大, 供应伙伴能起多大的作用关键在于如何选择供应链伙伴, 倾斜的供应链将成为一种竞争优势。二是供应双方贡献的确立。供应链成员将继续彼此依赖, 共同分享更多的资源, 以降低资源的重复建设, 实现最大的价值贡献。
(二) 从供应链各环节中外包企业与承包企业产权产权关系来看
业务外包是处于企业自制和完全市场交易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之间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从产权关系的角度上看, 外包业务的产权关系是处于上述两种产权关系非常明晰的资源配置方式之间的“灰色区域”;相应地从组织关系上看, 业务外包活动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处于企业和完全市场交易之间的“中间组织”, 产权关系的处理, 很可能会导致外包的交易成本过高, 从而导致外包活动的失败。因此, 对外包企业产权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按照业务委托企业享有外包业务产权的大小, 可以把业务外包分为完全市场交易、合同外包、合作外包、合资外包和独资外包。
(三) 从供应链环节对外包企业的重要性方面来划分
企业外包业务可以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由于非核心业务的大量存在, 造成了企业机构复杂、队伍臃肿、管理资源不能集中于核心业务、成本增高, 明显地影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对此类业务的重组和优化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供应链的外包合作体现了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 也加强了业务外包策略的利用。传统“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技术更新快、投资成本高、竞争全球化的制造环境, 现代企业应更注重于高价值生产模式, 更强调速度、专门知识、灵活性和革新。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控制和完成所有业务的做法相比, 实行业务外包的企业更强调集中企业资源于经过仔细挑选的少数具有竟争力的核心业务, 也就是集中在那些使他们真正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技能和知识上, 而把其他一些重要的但不是核心的业务职能外包给世界范围内的“专家”企业, 并与这些企业保持紧密合作的关系。这些企业就可以把自己企业的整个运作提高到世界级水平, 与此同时, 还往往可以省去一些巨额投资其结果是使现代商业机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内向配置的核心业务与外向配置的业务紧密相联, 形成一个供应链。企业运作与管理也由“控制导向”转为“关系导向”。
四、结束语
通常认为, 影响外包的因素有两大类:第一类因素是通讯成本、运输成本等影响中间产品交易成本的下降, 该原因是所有行业外包业务增加的背景性原因;第二类因素是成本因素、规模经济和企业生产周期性 (Abrah am&T ay lor, 1996) , 该原因是不同企业和行业外包业务增加的特殊原因, 它最终决定了跨国公司对承包企业采取何种管控方式或手段。研究外包动因与外包管控模式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对外包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从容应对国际产业转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Peter Baily etc., Purchasing Principles and Manag ement, Pearson E ducation Limited, 1998.
[2]、Michiel R.L eenders etc.,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 ement, McG raw-Hill.1997
[3]、Timothy M.L aseter, Balanced Sourcing, John Wiley&Sons, 1998.
[4]、 (美) 道格拉斯·K·麦克贝恩、尼尔·弗格森:《开发供应商伙伴关系》,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
[5]、宋华:《物流供应链管理机制与发展》,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6]、杨凯云, 尹柳营.企业如何进行核心竞争力分析[Jl.中外管理, 2001
[7]、厉无畏, 土玉梅.价伯链的分解与整合[J].经济管理, 2001 (3)
【关键词】 服务外包 优势竞争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它包括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商业流程外包)、KPO(Knowledge ProcessOutsourcing,知识流程外包)。(见表一)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是近几年来新兴的概念,在此之前制造外包是外包的热点。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服务外包不仅从技术上更是从现实上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进一步发展壮大。
1. 中国服务外包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
截至2009年1月,中国已经建成北京、天津、上海、大连、西安等20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开始承接包括IBM公司、GE公司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的外包业务,承接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额保持较快增长。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而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对目标市场定位不够准确。中国的服务提供商必须决定,是成为更小的(但却赢利的)占据适当位置的企业、还是成为向品牌服务公司提供专门贴牌服务的企业、还是通过周密的增长来获取规模的企业。但极少有中国的服务公司进行大量的市场研究工作,营销始于客户,市场研究将涵盖一个市场中的潜在机会和潜在风险,对潜在的目标客户进行严格分析是通向全球化的第一步。
1.2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偏弱,处于价值链低端。以软件外包为例,中国的IT服务公司超过了8000家,但最大的10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只占总体市场的20%,大多数提供商在管理方面过于粗放,开发流程有待细分,技术人员不成规模。在服务质量与资格认证方面,中国通过CMMI认证的企业较少,通过CMMI4级及其以上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只能承接大型跨国公司外包项目的一个环节,或一个较小的子项目,且接包项目绝大部分处于产品价值链底端,技术含量少,附加值小,利润成分低,不能开创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
1.3行业体系不够健全。中国已初步形成以服务外包重点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分布格局,华北以北京为主,华东以上海为主,华南以广州和深圳为主,东北以大连和沈阳为主,华中以长沙一带为主,西南以成都为主,西北以西安为主的外包产业集聚地,产业集聚度进一步上升,不同区域市场之间的盲目竞争加剧,各自为阵,严重影响了中国外包企业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1.4人才结构不合理,短缺高级专业服务外包人才。以IT产业为例,合理的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结构,而中国软件人才结构则呈现出纺锤型结构:位于产业上层的软件架构师、系统设计师人才严重短缺,同时属于产业基础的软件蓝领非常稀少,而应该处于金字塔中层的系统工程师却极大膨胀。
1.5相关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比较滞后。对电信网络信息传输平台业务实行严格许可和管制,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相关企业未给予足够的税收优惠等,都不利于服务外包业务的大规模发展和该领域的良性互动,同时也变相增加了这类企业的相对交易成本。此外,跨国公司在考虑外包服务时,对于承接地的管理水平、商务和法律的国际规范、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很高的要求。
2. 促进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建议
应该清醒的看到,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如果按目前发展状况,估计到2010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产值不过40亿美元”。《(经济日报》2008年3月报道),与联合国贸发会议测算的2010年全球20万亿美元的服务外包规模相比,这个数字有很大差距。所以,中国的以出口为重点的服务提供商应在其实力基础上进行优势竞争。
2.1制定独特的优势竞争战略。
中国企业所享有的成本优势战略并不理想,无益于国家经济实力的真正增强,极易被其他国家取代或被机器节约。
近几年来,东南亚各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工资差异日趋减小,中国提供商以成本优势来发展服务外包已经不能得到长久维持。但是,中国有其独特的实力与价值。中国有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交通、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硬件完备;与港、澳、台及其它地区性市场关系紧密;在英语语言技能和文化适用性方面,中国落后于爱尔兰、印度等重要外包供应国。但在日语、韩语方面,却远远强于其他主要外包国家;中国与亚太地区时区差异最小能使外包企业从中受益,与欧美国家时区差异能有效支持无休息日的昼夜服务。
2.2建立完善的行业体系。
中国需要像印度的NASSCOM(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ftware and Services Companies)一样的机构,以便能更好地在服务方面创建“中国品牌”,要求政府提供适当的支持与经济环境,让代表整个行业利益的全国性机构来处理各项事务。
2.3政策支持与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对软件盗版等严重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制定吸引服务外包高级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设立专门人才引进资金,在提供研究经费、住房、子女人学等方面给以更大的优惠和便利空间;加大CMMI级别认证力度,健全制度环境,构筑服务的比较优势。
2.4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引进和培养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建立参与国际服务外包竞争的主体;注重人才培养的方向,多渠道相结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分工协作、互动循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进步,把服务外包打造成新兴支柱产业。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影响力是广泛的,不仅对东道国有影响,对母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福利水平等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根据上述对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研究,可以发现,跨国公司服务外包正在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大好时机,怎样抓住这次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当关注的话题。基于此,在未来对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研究中,可探索跨国公司服务外包行为的特殊性以形成统一的研究基点和研究基础,也可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过程,从而丰富理论的研究内容与完善研究结构。
参考文献:
[1] 中国服务外包网http://chinasourcing.
mofcom.gov.cn/dl/content2.jsp?id=57795.
[2] 艾端市場咨询.中国IT服务外包市场研究[R].2007.[3].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为规范公司对外发包工程及使用外来工、临时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在对外发包工程及使用外来工、临时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防止“以包代管”,避免用工中的不规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和《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以及重庆市电力公司关于对外发包工程和外用工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第2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以及公司主办的集体企业对外发包工程和各单位需要使用外来工、临时工的安全管理。第二章 外包工程发包的安全管理
第3条 外包工程必须遵守公司有关工程发包的管理规定,严格履行合同手续,第4条 应选择具备足够施工能力且资信良好的企业作为外包工程承包单位。发包部门或单位(以下统称发包单位)应对工程承包单位进行法定经营资格和工程施工资质的审查。第5条 外包工程发包前,应由公司安全监察处对承包单位(含潜在的承包单位)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查。任何部门、单位不得向未经安全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单位发包工程。对于经常合作的承包单位,其安全资质审查结果在一年时间内有效。一年后若需继续向其发包工程,应由公司安全监察部进行安全资质复审。
公司主办的集体企业作为承包单位时,可免于安全资质审查,但必须签有工程承包安全协议。
第6条 外包工程应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双方安全责任,均应签订安全协议,作为工程承包合同的附件。其中,公司管理的外包工程,安全协议应由安全监察处审核后,合同方可签订。
第7条 外包工程应实行安全施工保证金办法,并列入工程承包合同条款。外包工程5—10%的工程款留作安全施工保证金。承包单位在施工中如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扣除全部保证金;发生人身重伤事故,扣除50%保证金;发生其它事故或发现严重违章作业行为,按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安全保证金的返还必须经安监处审核签字方可返还。
第8条 公司安全监察处应将外包工程纳入安全监察范围。发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野蛮施工、管理混乱等情况,可以当即予以纠正、教育,直至停止其工作。发现严重违章情况,应及时向工程发、承包双方进行通报,提出整改要求和处罚意见,并监督实施。
第9条 对于管理混乱或发生重大事故的承包单位,一年内不得向其发包工程。连续发生两次的,不得继续向其发包。第10条 凡上级和本公司规定不得发包的工程(劳务)一律不得对外发包。
第三章 工程承包单位应具备的安全资质 第11条 工程承包单位应具备以下安全资质:
①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并具有所承包工程相应的经营许可范围;
②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资质证书”和“安全资格许可证”等,且安全许可范围满足工程等级要求; ③安全施工的良好记录和近三年的工程范例;
④施工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技术素质符合工程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具有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书:
⑤备有满足安全施工需要、保证安全施工的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用具;
⑥备有工程施工必须的试验、测量设备以及仪器仪表,备有一定的周转器材和备品备件;
⑦有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网络和安全监督网络,具有两级机构的承包单位须设有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施工队伍超过30人的须配有专职安全员,30人以下的应设兼职安全员。第四章 工程承包单位应承担的安全责任
第12条 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以及重庆市电力公司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工作。
第13条 复杂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制订施工“四措一案”,经发包单位审查后贯彻实施。
第14条 工程开工前,必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均掌握工程状况、特点及施工“三措”,并对现场施工安全负责。
第15条 现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和发包单位对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入电力生产区域内施工,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对规定可以不使用工作票的工作,开工前应得到值班人员的同意。
第16条 开工前应对施工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确保符合安全规定并不超过检验周期。
第17条 必须按国家规定为施工人员配备合格的职业防护用品、用具;不得使用未成年工和不适应现场安全施工要求的老、弱、病、残人员;对特种作业的工作应派出经过有关部门安全技术培训合格的持证人员。
第18条 必须接受发包单位的安全监督和指导,施工企业负责人(安全施工第一责任人)对发包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提出的意见必须及时整改;发生人身事故和不安全情况,必须立即报告发包单位负责人。
第19条 凡承接我公司外包工程的单位,一律不准再行转包。第五章 工程发包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20条 依据“谁发包,谁负责”的原则,工程发包单位应加强对外包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对承包单位的工作范围、作业区域必须在安全协议中以书面形式向其明确,涉及输、变、配电设备上的工作,应派专人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协调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第21条 在外包工程开工前,应对承包单位负责人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司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和与工程有关的安全生产常识、现场安全注意事项等等。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的情况应留有完整的记录或资料。
第22条 在有危险性的电力生产区域内作业或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触电、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烧伤、烫伤等容易引起人员伤害以及可能引起生产设备停电、停运事故的场所作业,应要求承包单位事先制订工作的“四措一案”(即: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可靠性控制措施和现场应急处置预案),并审查和监督实施。
第23条 电力系统内的承包单位当需要派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时,必须将工作票签发人及其允许签发工作票的范围、工作负责人和允许工作的范围以公函形式呈报,并由公司安全监察部对其进行“安规”考试或考核,确认后方能让其担任。
第24条 凡由工程承包单位负责签发的工作票必须通过公司相应主管单位的会签。
第25条 起重、油漆、土建等非电力类施工单位以及非电力系统的电力类施工单位承包我公司运行变电站和线路大修、改造、扩建等工程中的分项目,必须由发包单位指派工作负责人,并由该工作负责人组织开工会和收工会,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安全注意事项,施工时严格实施监护。当工作地点较为分散或危险性较大时,应适当增派监护人。
第26条 外包工程应按xx电力公司的相关要求给承包单位施工人员办理配有本人照片的“胸卡”证,并在上岗时佩戴。第27条 严禁安排工程承包单位人员从事与其承包工程无关的工作。
第28条 外包工程竣工后,应组织验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工程费用结算时必须先经公司安全监察处对工程安全情况作出确认并签署意见。
第29条 落实工程承包合同或安全协议中规定的其它应由发包单位承担的安全和劳动保护事项。第六章 外用工的安全管理
第30条 各单位在生产、基建、后勤等工作中需使用临时工、外来工时,应严格执行政府有关用工方面的政策、法规,并贯彻“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临时工、外来工的安全管理。
第31条 公司下属车间、班组一般不得对外招用临时工、外来工,特殊情况应事先办理申请手续,阐明招用理由及招用数量、用工来源、使用期限等,经公司劳人处审核并报分管副总批准。
第32条 用工单位在用工前必须与其所在单位(无单位者与其本人)签订劳动合同及安全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对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外用工,可每年与其单位签订有效期为一年的安全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第33条 临时工、外来工上岗前,用工单位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并经安规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用工单位应妥善保存外用工安全教育和安规考试的记录,以备核查。第34条 若需安排临时工、外来工到技术岗位上工作,还应对其进行与岗位对应的生产技术和技能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第35条 用工单位应给录用的临时工、外来工办理带有本人照片的“胸卡”证,并要求其在上岗时佩戴。
第36条 用工单位对临时工、外来工的安全教育、安全活动、安全考核、劳动保护等各方面应与正式工同等对待。第37条 临时工、外来工分配到各班组参加电力生产工作时,应接受所在班组工作负责人的领导,应同样参加所在班组的开工会、收工会和班组安全活动。即使是从事生产区域的辅助性配合工作,也应按规定执行工作票制度,在有经验的正式工的严格监护下工作,并作好有效的安全措施。严禁临时工、外来工在电力生产区域内单独从事任何工作。第38条 用工单位应加强对临时工、外来工的现场施工安全检查和管理,如发现违章违纪现象,应立即制止或停止其工作,并按公司有关规定予以经济处罚,性质严重者应予以辞退。
第39条 临时工、外来工在现场工作中如发生因其自身责任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应按照劳动合同条款的规定由其本人承担全部经济损失。但用工单位应将事故情况如实上报,事故性质由安全监察处认定,并按“四不放过”原则调查处理,严禁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第七章 附 则
第40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公司安全监察处。
这2个多月的学习都是电话销售为主。因为我们专业队电商的学习并不深,所以我就以销售人员的身份进入公司,想了解电商公司是怎么样操作的。在这2个多月的学习中主要就是自己发掘潜在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把客户约来公司洽谈。销售行业主要的做法就是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开会,制定计划,设定目标,检查每天的完成情况。就是不断的施压给你,还不断的灌输他们的思想,加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在公司期间,我的抗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成,完成任务的能力,时效性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其实其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自信,沉稳,制如何定计划,如何一步步的实现计划。因为做销售你自己都不自信的话,你说的话就没有说服力,无论什么时候都好都要自信,而且无论现在处于何地都要自信,因为没什么场面是不能扭转乾坤的,我们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一切都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出发,一切该有的都会有的。
因为做销售会遇到很多的人和事,每天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挑战等着你,你要做的就是心思缜密,把要做的事,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都考虑好,就算不可预期的情况发生了也不要慌张,沉着面对,特别是在客户,上司领导面前最好都是变现自己沉稳的一面。沉着稳重的人才会有说服力。
在里面的学习还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就是制定计划。相信很多都有自己的目标,但是目标太远又很难实现,如何制定目标,如何一步步的实现。在公司里,会针对新人有个职业规划大赛。我们要制定今年的目标。制定好一年的目标后,再制定每周,每日要完成的.目标。每天都要高要求自己做好一天的工作。细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我们离我们的目标就很近了。比如我那时制定的目标是如果我一直在那个公司做下去在年末的时候就要当上经理这个职位。开始的那个月要转正,就要每天约到5个客户,后面的话再逐月递增,再到后面就要考虑如何带团队的问题,每天都有制定的任务。
甲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乙方:北京福佑鑫业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为了搞好外包项目驻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经双方充分协商签订本协议。第一条:法律法规
甲乙双方均应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条例;依照《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规定的发包方、承包方的各项安全责任,建立有关制度,规范管理行为;严格执行有关安全工作标准、安全工作程序、安全生产奖惩标准等规定。
第二条:甲乙双方责任
(一)甲乙双方共同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认真执行国家、行业、企业安全技术标准。
(二)在甲方的统一领导下,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和保证体系,并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工作。
(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在组织施工生产时先落实安全保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四)抓好安全教育,严肃安全纪律,规范安全行为,净化作业环境,禁止野蛮施工,防止施工扰民。
(五)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拟订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第三条:甲方安全责任
驻场作业前对乙方负责人进行现场口头的安全事项说明,其内容是:项目的安全规章制度及对该项目有关联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四条:乙方安全责任
(一)乙方负责人为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该项目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双方签订合同之日起,乙方必须对所属人员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措施交底的安全教育,不经过安全教育的人员不得进入甲方院区内上岗。
(三)需使用甲方的机械、电器等设备、设施,必须经得甲方同意,并对其安全防护措施负责和承担安全责任。
(四)教育和监管所属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非该作业项目区域外的场所及触摸、启动机械、电器、控制阀等设备,否则因由此而引起的事故,乙方负全部责任。
(五)对该项目的安全施工作业以及对参与该工程作业的所使用的全部人员的安全负责。
(六)乙方的任何人员均不得在甲方院区及生活区打架斗殴、酗酒赌博。严禁酒后上班。
(七)乙方负责此项目生产的全部安全责任,如果在生产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由乙方承担全部的事故责任和经济责任。
(八)每月院内对乙方有效投诉未能及时正确处理,甲方有权提出警告,并可在当月扣除部分服务费用。
(九)乙方有违章操作、违反规章制度等,经指出后仍不改的,甲方有权对其按项目部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十)乙方违约造成现场混乱,发生事故造成损失的,由乙方负责照价赔偿,并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关责任。
(十一)特殊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操作人员不得玩弄机械设备,违者按项目部相关规定处罚。
(十二)乙方在甲方住宿人员,需遵守甲方相关要求,不得使用违禁物品和设备,如电动自行车充电、做饭等,因乙方住宿人员引起的任何问题,由乙方负全部法律责任、经济赔偿责任及甲方经济处罚。
第五条:甲、乙双方严格遵守本协议条款,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本协议双方签字后生效,一式两份,甲、乙方各执一份。
甲方: 乙方:
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是指企业将本来自身执行的非核心服务生产职能,以商业的形式发包给外部企业去执行的过程。服务外包是当前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形式。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不仅有利于接包国产业结构和贸易方式的转变,而且促进了接包国经济增长,从而带动接包国就业增长。服务外包对接包国的就业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就业数量的增长、就业结构的改善和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上,而这三方面的改变又会加快服务业的结构升级,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会进一步扩大服务外包的规模,从而带来新一轮就业的增长和结构升级以及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所以,从长期看,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改善我国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如图1)
二、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就业效应分析
(一)扩大就业数量
服务外包产业的就业增长效应不仅表现为通过发展服务外包直接扩大了服务业就业比重,而且表现为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劳动力就业带动作用,即服务外包产业的间接就业效应。
1. 服务外包的直接就业效应。
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对发达国家普遍较低,发达国家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往往把呼叫中心和数据录入等低端服务环节发包到发展中国家,以获取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利益。同时直接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在研发、设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服务部门的就业岗位。2008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达到1567.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为41.2%;从从业人员来看,2008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达到41万人,同比增长约36.7%。虽然中国服务外包市场发展速度较快,但占有世界市场份额较少,只占有世界接包市场份额的12%左右,而且主要承接日本和韩国的服务外包项目,所占美国市场份额大约只有3%左右。欧美是主要的发包市场,美国占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的42%。世界银行认为,如果外包服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可以使商务成本降低30%-40%,则发达国家的1%-5%的就业岗位将转向承接外包服务的发展中国家。有研究表明,美国潜在的服务外包将给承接服务的国家创造高达1400万个就业岗位。这样我们可以粗略估算全球服务外包将给承接服务的国家创造3400万的就业机会,按照目前我国所占世界服务外包市场份额计算,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就可以给我们国家创造400万个就业机会,而且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不断扩大,外包能力的不断增强,外包市场的不断扩大,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必定会给我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 服务外包的间接就业效应。
服务外包产业大多是与生产环节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又更多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本身吸纳劳动力有限,但却能通过其他间接途径强有力地促进就业。服务外包的间接就业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就业收入乘数效应。从前面的理论模型可以看出,服务外包一方面提高了新增外包人员的工资水平,而且使原有国内从事外包业务的人员工资水平得到提高,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高收入将会导致高的消费支出。这种高消费支出不仅体现为消费数量的增加,而且还更多地体现为消费结构的变化,他们会比低收入者有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这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必然会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者要求原有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经济生产活动中来,也就意味着就业的增加。二是就业波及效应。主要指服务外包产业由于产业关联而对其他产业的就业所产生的波及效应。迈克尔·波特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一国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它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又离不开国内相关联产业的支持与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大多是与生产制造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所以其与生产性产业所具有的相互依附程度更大,服务外包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更大,服务外包产业所带动的前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的就业增长。
(二)改善就业结构
服务外包产业大多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服务、采购物流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财务服务等现代专业服务有关,就业层次较高,对接包国就业结构的改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正逐年增加,但就业增加速度比不上产值增加速度,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就业空间。在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中,目前我国比重较大的是商业、交通通讯、教育、商贸餐饮、社会服务和政府团体,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科技行业所占比重较小(见表1)。我国服务业就业结构不合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各传统服务业吸纳劳动力较多,但由于其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因此应改善服务业就业结构,扩大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我国目前存在的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失衡造成的。从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可以看出,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需求增加迅速,但对高学历人才需求增长缓慢,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相当困难。2006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3.6%;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5.5%。而求职者中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比重为16.1%;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比重为6.1%,都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服务外包是人才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有助于提高我国劳动力队伍中知识密集型劳动力的比例,对改善我国就业结构和缓解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有一定积极作用。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整理。
(三)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一直慢于制造业,主要原因是首先传统服务过程需要服务提供者的直接参与,因此劳动节约型的生产率提高很难实现,其次是由于服务过程提供的特殊性,服务产业无法像制造业那样达到规模经济效应。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和互联网技术的普遍运用,改进了服务模式和服务标准,服务外包的发展实现了服务的远距离提供,提高了服务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学者任志成、张二震(2008)指出服务外包可以从四个方面促进接包国的劳动力技能升级。即资本、技术、技能互补的升级效应;知识技术外溢下的技能升级效应;对承接国教育、培训的促进;服务外包与产业集聚带动的劳动力技能升级1978年,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只有0.1759亿元/万人,2007年上升到3.8616亿元/万人,增长了近21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2%。但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快的行业大都集中在传统服务领域,而生产服务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生产服务业是一种中间投入,这些部门大多是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主要投入对象,其产出中的知识和技术含量相应比较高(Markusen,1989)。生产服务业不仅本身生产率增长较快,而且还可以通过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带动众多服务部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服务外包,有利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全球产业链,获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同时通过技术转移与技术升级推动我国服务性企业产业升级,加速我国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提高生产服务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效率。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我国就业数量的扩张有积极作用,服务外包一方面直接扩大了我国服务业的就业数量,同时对国民经济系统的其他行业就业具有带动作用。2.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我国就业结构改善作用明显,可以提高我国知识密集型劳动力的就业层次。3.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提高了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所占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份额还比较小,但我国外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面对全球新一轮服务业的国际转移,我们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包产业,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升我国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与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改善和完善相关立法和执法。2.在一定时期对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实行优惠税收政策。3.鼓励大学和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培养既懂软件又懂外语的国际服务外包人才。4.完善服务业吸收外资政策,提高服务业吸收外资水平。5.增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带动作用。
摘要:服务外包是当前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形式,服务外包的产生对接包国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务外包对接包国的就业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就业数量的增长、就业结构的改善和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方面。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不仅有利于扩大我国服务业就业数量,而且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就业也具有带动作用;对我国就业结构的改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生产服务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服务行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从长期看,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改善我国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服务外包,就业变动,结构升级,效应分析
参考文献
[1]江小涓.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4-70
[2]郑吉昌.论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增长机制[J].财贸经济,2007:94-97
“目前国内不少企业的IT应用系统数量已达到300~400个,一些比较大的企业甚至达到了1000多个应用系统。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应用系统,单靠企业自己的IT队伍完成应用系统的服务,面临很大困难,不得已企业要么在管理上打折扣,要么外包。”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应用管理服务部合伙人凃松柏在日前举行的“IBM 2012应用管理服务发布会”上表示。
据记者了解,为了节省成本以将有限的IT资源投入到更为关键的业务创新中,不少企业开始选择外包企业IT应用系统的管理和运维,由此推动了应用管理服务市场的快速成长。
应用管理服务兴起
中国经济的成长带动了IT市场的成长。根据IDC的预测,2012年中国IT市场规模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但与日本市场非常接近,预计2013年中国的IT市场总量就将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在中国的IT市场中,IT服务是增长最快的。IDC预计,到2016年,中国的IT服务占总体IT投资的比重有望提高23%。即使在今年中国经济形势面临很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国IT服务市场的增长率依然维持在13%左右。
“越是在经济不明朗时,企业越会加大IT投资当中IT服务的比重,这也证明在未来几年,中国的IT服务将会逐渐进入到黄金时代。”IDC IT服务高级研究经理杨挺表示。
杨挺所说的IT服务中就包括正在流行的应用管理服务。据凃松柏介绍,所谓应用管理服务(Application Management Service,AMS)是指从IT系统的建立到系统测试、上线、维护,以及功能改进等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IDC提供的数据显示,应用服务管理是一个前景看好的市场。在美国应用管理服务市场约占整个IT管理服务市场的21.7%,而在中国还不到13%。“中国的应用管理服务市场会迅速成长,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将接近19.8%,将是美国复合增长率的3倍。”杨挺说。
有必要指出的是,应用管理服务市场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IT运维。“人们常说的运维服务一般是指基础架构的运维,比如说把数据中心放到一个IDC 中心去运维。而我们谈到的应用服务管理则是指IT应用系统的维护、更新、升级,甚至是换代。” 凃松柏谈到这两者的区别时表示。
外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为什么要外包应用管理而不是由自己的IT部门来运维这些IT系统呢?“节省有限的IT资源,用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创新,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最根本的原因。”凃松柏表示。
当然,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原因也各异,只是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提升竞争力。比如,过去企业更看重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因此选择把IT基础设施和IT应用都外包给外部的服务商管理。随着企业发展而出现了转型的需求,企业需要打造核心竞争力,此时,企业为转嫁风险会选择把关键性的系统外包给服务水平较高的服务商。
“从管理服务的角度来讲,此时的企业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提升管理效率,最终使整个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得到提升。”杨挺表示。
实际上,承接这些应用管理服务的服务提供商也不仅仅只是提供一些传统的IT应用运维服务,而是更强调帮助企业切实改善IT的运营管理执行能力,提升IT运营的价值,并达成业务目标。据凃松柏介绍,为帮助用户提升IT系统的价值,在应用管理方面IBM推出了“智囊团服务”的理念,围绕企业客户长期发展目标,帮助企业解决各阶段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协助企业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完善应用管理。基于此,IBM还推出一系列服务,其中涉及规划、管理和执行三个层面。比如,致力于将IT打造成业务驱动力的“IT运营战略和规划”,融入IBM IT治理、企业架构和应用开发与维护经验的“卓越管理中心”,以及“全流程质量管理”、“业务分析与优化”等。
“今天的企业日益依赖IT,这给CIO带来很大压力,既要确保IT系统的可靠运行,同时,还要帮助企业创新。这就需要有一套机制和流程来保证,包括风险管理、应用程序的维护等,随着IT应用系统数量的增加,做到这两点越发困难,这正是像IBM这样富有丰富IT运维和管理经验的厂商能给企业提供帮助的地方。”凃松柏说。
【公司外包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公司外包服务合同05-30
物业公司保安外包合同07-16
人力资源外包公司名单12-19
物业公司外包服务质量控制程序11-03
外包合同管理07-08
外包物流管理制度10-13
保洁外包管理制度12-24
业务外包制度07-12
外包业务管理办法06-28
生产外包安全管理规定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