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2024-1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活动如何有效开展(精选13篇)

小学数学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篇1

保康县黄堡镇岞峪小学

朱开翠

内容提要: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活动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 生活实践 多媒体 网络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使数学实践活动由课外走进了课内。这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认识到,数学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创设情境,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价值,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活动中人人是平等的,人人都能参与,学生的手、口、脑并用,大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实践、比较、优化、尝试、探索,最终得到理想的解决策略。实践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为学生展示才华,体验成功提供了舞台。我认为小学数学活动有效开展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1、利用生活素材,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比如教 “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就是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木档子形成三角形,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这样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数学活动课《可能性的大小》,学生通过课上“摸球”活动,初步接触了统计思想,初步认识事件发生具有的可能性,并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社会上的抽奖、体育彩票就与可能性有联系,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件的可能性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假设你是商场经理,怎样设计一次抽奖促销活动等。通过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经常发生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并切实感受到处处存在数学,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加强实际操作,培养对数学应用的理解

理论与实际往往有很大差距,要想使所学的知识能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必须加强实际操作,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例如:在教学比例尺知识时,我首先从生活入手进行导入激趣:“老师星期天要去襄阳,你能帮助我测算一下到襄阳的路程吗?”学生兴趣盎然,各自在备好的“地图”上认真地测算。为测两地的图上距离,有的同学将重叠过的线拉直,求出了图上距离;有的用直尺直接量两地的直线距离。如何用图上距离求实际路程呢?同学们边看图例,边讨论,边试做。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确定路线应该按图上两地公路的长度作为图上距离,然后求出两地的实际路程。用线段比例尺可以这样求:每厘米所表示的千米数×图上距离=实际路程;用分数比例尺可以这样求:图上距离÷比例尺=两地路程。整个学习过程一直处于轻松愉悦、兴致盎然的气氛中。使学生既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又发现了新知识,更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例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电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得出了自家用电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电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再如,让学生解决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参观,教师10人,学生200人。门票价格:成人每位30元,学生每位10元;团体票50人(含50人)以上每人12元。按照这种价格,我们怎样购票最省钱?请大家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学生设计完后,将不同方案公布于众,通过比较,最后选出一种都认为最好、最省钱的方案。这种数学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理财的意识,又拓宽了知识面。

二、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

1、提倡开放课堂,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不是上几节课,搞几个数学活动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他需要我们教师要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智慧。如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之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回去出一些乘法分配律的练习题考考爸爸妈妈,2、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菜或购物时是怎样算账的。通过调查他们发现爸爸妈妈在算账时已经运用到乘法分配律。如:一斤辣椒4.5元买了二斤,先算4×2=8元,再算5×2=10角,一共是9元,这样的例子每位同学都能举出两三个。学生不仅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内涵,还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之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如学习了容积单位后,我让同学们去超市或药店调查哪些物品上有这些单位,并做好记录;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学习《利息》这节知识时我让学生去邮局、信用社调查当前利率和一些存储知识,学生了解到利率和利息税率在不断调整,但利息的计算方法是不变的,还有的同学问我为什么利

率、利息税率要变?是根据什么在变?让我真正体会到只有将学生置身于生活这样真实的大舞台中,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有用的。

2、加强实践,跳出练习的“纸上谈兵”

在学习《因数倍数》和《质数合数》之后我将我的手机号码编成了一道数学题。“(1)是奇数,但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比最小的质数大1。(3)比10以内3最大的倍数少2。(4)10以内最大的奇数。(5)比10以内3最大的倍数少2。(6)比10以内3最大的倍数少2。(7)最小的自然数。(8)10以内最大的偶数。(9)最小的自然数。(10)最小的合数。(11)10以内合数中并且是3的倍数的偶数。”然后让同学们以同样的方法将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或家里的电话号码编成数迷考考小组同学,看谁编的好!在活动中加深了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学习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题:中华牙膏管口处直径为5㎜,小红每次刷牙挤1㎝的牙膏,这样一盒牙膏可用180次。该品牌牙膏现推出新包装,将管口直径改为6㎜,小红还是按习惯每次挤出牙膏1㎝。这盒牙膏只能用多少次?计算后你有什么想法?同学们说到这样的创意会给牙膏厂家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效益。这时我顺势引导,热爱数学吧!它会使你变得有智慧!让我们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趋力。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符合儿童心理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快乐,从而不知不觉地走进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一数》这是一年级小朋友上数学课的第一课时,对于他们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利用多媒体引入一个游乐园的场情,学生看了就非常喜欢,加上一些轻松的音乐,让学生数数里面有些什么,是多少个,数完后,通过多媒体把它们按一定的顺序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再如教学计算题时,由于题目本身存在着枯燥性,学生的兴趣也提不高,在教学时我设计一些比赛形式:如小蚂蚁搬木箱、谁先到家等。还有游戏形式:如过独木桥,开锁等游戏,这样学生对计算就不会觉得枯燥,整个课堂也会活跃起来,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提高了。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是一本百科全书,叶澜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杂草,唯一的办法是给他种满庄稼。如复习了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后,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整百年要除以400?”我让大家自己到网上查阅,很快几个有电脑的孩子查来了并工工整整的抄在一张纸上,大家都争着阅读、研究。再如学了圆的认识之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为什么井盖是圆的?”第二天学生写了一大页答案:

因为井是圆的 ;因为是圆的不用辨别方向就可随意盖上,搬运方便;因为圆的无论怎么旋转都不会掉下去;因为圆的美观;因为圆的井盖制作成本最低等。利用网路资源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爱上学习。还是那句话:“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杂草,唯一的办法是给他种满庄稼”我们将实践活动的意识与学习方法种植到孩子的头脑中。

数学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教育创造空间,有自主性、综合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点,对任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出学生创新的火花。

小学数学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篇2

一、注重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体验, 体现实践性

“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 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因此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授课形式上, 都应该尽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努力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 提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一“摸牌与下棋”教学片段

师: 如果再放进4张红桃, 任意摸40次, 结果还会和刚才一样吗? 生: 应该不一样.

师: 那你觉得哪种花色的牌被摸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生: 我猜应该是红桃.

师: 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 学生小组摸牌验证)

师: 你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比较大.

师: 为什么? 生: 红桃的张数比其他花色牌多一些, 红桃牌被摸到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师: 通过这两次试验, 你又发现了什么?

案例中通过摸牌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数据搜集、整理、分析过程, 通过两次实验对比, 使学生体验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一实践操作活动不仅解决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也为今后学习“可能性的大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注重学科知识与方法的联系与整合, 体现综合性

《新课标》强调: “综合与实践”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 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 还应体现其他学科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 同时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努力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获得一些基本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综合运用各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我们去春游”教学片段

师: 学校要组织我们四年级同学去春游, 你知道春游前要做哪些准备吗?

生1: 我们去哪里玩? 生2: 我们怎样去? ……

师: 你准备怎样调查这些信息? 生: 可以问老师, 打电话, 上网.

小组合作, 解决去春游的问题.

活动一: 解决怎样去的问题: 应该包几辆车? 每人乘车应交多少钱?.

汇报讨论. 学生列出88÷45, 提醒计算结果要符合生活实际情况.

活动二: 解决怎样玩, 需要多少钱的问题.

1. 出示游玩项目及定价表. 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 划船和游艇都是限制人数的)

2. 如果只有 10 元钱, 最多可以玩几个项目? 最少玩几个项目?

3. 你们小组准备玩哪些项目? 每人需要带多少钱?

小组讨论, 形成表格式书面计划.

汇报各自的游玩计划及所需费用.

活动三: 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师: 在实际的游玩中, 要不要考虑游玩的时间? 哪个小组的计划最为合理?

在以上案例中,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整理信息”、“计算交流”、“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综合运用了多种计算知识、统计知识以及列表等研究问题的方法, 利用独立探索与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 将多领域的知识运用到解决“我们去春游”的问题中. 不仅加强了各领域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更培养了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在策略运用中创新思维, 体现探索性

“探索与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调查、实验、制作等, 但是不管运用哪种形式, 都必须要以自主探索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以方法策略的运用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创新.

四、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体现应用性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小学数学的教育水平要求提升到一定高度。对于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在理论的联系指导下,围绕数学教学课堂中出现的实践性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强调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还能对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促进理论的不断完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能够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同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由此,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势在必行。

一、提升教研组学习能力

首先,要加强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巩固学习,能够利用有效的时间,提升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教研活动中组织数学教师学习名师的优秀案例,定期让教师去参加专家讲座,聆听优秀课例等等,结合自己的教学课堂,上一次示范课,并撰写教学反思。

同时制定好学习计划,教研组提供数学教学的学习资料,教师能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自学,可以通过写教学后记,做课题研究等方式来提升自我的教学实践,在深刻思考中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日积月累,增强自身教学能力,完善自我。同时教研组还需要进行集体研讨,按照教学计划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都积极开展对数学课题的研究,利用教研集中会,集体备课的时间结合数学教师自学的内容,有主题,有实效地学习数学新课改信息,并进行研讨交流,将数学理论和数学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更新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将最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样将个人的自学和集体的研讨学习相互结合,以其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其次,要让数学教师能够及时本学科的发展动向以及最新的数学研究成果,做到与时俱进。邀请专家到学校来指导数学教学,通过听课评课议课的形式对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课改的有效进行,增强数学教师的课改意识,让数学课程改革得到真正落实,教师能接受到数学课改的最新信息以及有效成果。还可以通过网络教研为数学教研提供交流平台,搭建数学教研的新阵地。教研组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这个新兴的知识平台,提升数学教师用网络来获取数学前沿的科研信息,便于教师之间更加紧密的协作交流。

二、改进教研组活动模式

对目前的数学教研活动的模式要加以改进,才能促进教研组的活动更加高效地进行。因此要注重教研组中的合作交流,实现互动研讨。首先实行集体备课,完善备课制度,能让组内的数学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汇集大家的智慧,在教案确立的过程中从教材、教法等进行积极研讨,实现以学定教,联系班级学生现状,不仅体现教师自身教学风格,还能确立出适合所教班级学生的数学教学最佳方案。在集体备课中安排主备教师,定出教学的设计方案,其他教师对其进行补充改进,达成共识,在博采众长的情况下确立教案,其余的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及自身教学特点来对教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在教研组各位教师完成实际教学后,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写出教学反思,完善自己的教案。

教研组活动模式的改进可以一位数学教师实现同课多上,先选定上课教师,独立写教案,教研组其他教师对其进行听课,并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研究。上课的教师吸取研讨精华,修改教案,再次上课。每一次上课教研组的其他教师都对其进行听课评课议课,提出建议,再改进,直到本教研组所带的班级同一课都上完。这对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有很好的效果。还可以进行同课异构,教研组内确立教学的主题,由教研组内的各位数学教师独立写教案,再分别上课,教研组集体听评课议课,让教研的研讨上一个台阶,提升教研组内各位教师的教学质量,让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以改进,能够在多元化的教学研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仅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还能促进教师形成自我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研组还能通过课题研究引领的方法来改进活动模式,课题研究的开展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课题,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确立课题的研究内容,将其与教学工作联系起来,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提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效率。

三、总结

教研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能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实际的问题,能够想数学教学之所想,急之所急。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作为提升教育教学的便捷途径,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的教研活动,要提升教研组的学习能力以及改进教研组活动模式等方面为提升数学的教育质量而服务,同时也为提升数学教师素质而服务,教师不仅要加强素养的训练,还需要设计出有特色的课题研究,以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丰.问题研究:让校本教研凸显实效[J].江西教育,2011(08)

2 李文年.小学校本教研策略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 孙赫.小学校本教研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

小学数学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篇4

金凤区第五小学马海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中一项崭新的教学形式。它依据学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知识能力水平,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课题积极开展社会研究性的学习。不仅如此,还应该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因此,在贯彻、执行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抛开那些陈旧观念的禁锢,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重新构建语文教学的新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巧用形式,“动”中带“活”。

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新颖有趣,如口语交际、节目表演、材料收集、调查研究、辩论会、演讲等。有些活动可能只用其中一种,有些活动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我们只要正确把握活动的形式和途径,鼓励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角色中,手脑并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动口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活起来,动起来。

二、要放手活动,让学生独立参与。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实践活动课重在参与。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具体地指导下,积极动手实践,认真思维,灵活运用,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如上实践活动课《古诗欣赏》前,学生能够充分地查阅资料,加以整理并进行深入阅读。在课堂上,学生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来相互欣赏品味,或展示朗读,当获得同学们的掌声时,使每个人都有一股自豪感。

三、重视多方整合,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一是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二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语文教育要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具体说来,要体现如下“五个相结合”:

(一)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换句话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学生能够运用语文去实践,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必须注重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既应注重为实践而学习,又应注重为学习而实践,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习与实践相交互。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课堂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可谓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成为“语文实践”的渠道。可以说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内外相沟通,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三)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尽管学生认得大量的生字,但所认的只是生字卡片,或者是某一字的图样,并没有真正把握这一语言符号的实指意义。这就是理性与感性相脱节。只有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交融起来,使理性的抽象的符号与具体的感性的事物对应起来,从而发生关系,发生意义。

(四)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母语的掌握和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文规律的习得、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来自于大量语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任何知识与观念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都必须经历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并且这种“习得的过程”对个体的语言系统来说,也并非是一种纯粹由外而内的单向运动,而是一种在实践过

2程中内外交互的双向运动。如果单单机械地强调由外而内的吸纳,就会产生“一潭死水”现象;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积累,并不断地把积累的东西应用于实践,才能使语文学习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语文素养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语文实践是“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唯一渠道,是经验向能力、素养转变所必须经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与飞跃过程。

(五)体验与感悟相结合。母语是丰富多彩的,十分鲜活的,为了把握母语的这种丰富性、鲜活性,必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积累。语文实践是体验、感悟母语之妙的唯一渠道。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发挥个人和群体的聪明才智,运用多种语文实践的形式,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提高。

最后谈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所要注意的: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要明确,内容要充实,形式要新颖,准备要充分,结构要合理。

(二)与家长沟通好,取得协助与支持,提供材料并监督控制孩子上网的行为,以防学生借机玩别的。

(三)这个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收”与“放”的问题最为关键,也最难把握。放手发动学生,但也要提供一个总主题和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不能听之任之;完全放手,容易让学生处于无政府状态从而造成散漫适得其反。

(四)教师应重视实践过程中的学习,即重视过程而不单单只是注重结果。不管成功与否,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如何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 篇5

本学期,我们将如何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采取了一些构思和做法,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大班孩子的区域活动来与大家做个经验分享:

一、区域材料:

大班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所以我们可以设制一些操作性的材料,如:简单的字母连线、单词与图片连线、补全图片、拼图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做一些操作性强的材料,如:字母,数字牌类操作卡、棋类游戏、手偶等。待孩子都会玩此类操作材料后,我们可以在此操作材料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如将牌类操作卡上附上有句子和答案的两种卡片,让孩子在操作过程中作个抢答游戏,这样,可以避免孩子长时间玩同一类操作卡而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不想玩的现象。

我们不妨也可以做一些立体,让孩子们自身体验的操作材料,如:我们可以把所学的故事图片逐张地贴成大挂图放入用纸箱做的电视机里,这样,不仅让孩子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孩子们讲故事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体验放电视的乐趣。当然,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准备一些课本以外的,孩子们平时感兴趣的故事图片,如:《白雪公主》、《小白兔》等,让孩子用自已的语言来编故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在区域的语音角里,我们可以投放录音机或复读机,孩子们听听磁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听力。而复读机的录音功能让孩子们很热衷,因为他们喜欢把朗读英语小书的声音录制到复读机里,当他们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复读机里,孩子们感到很有成就感。由此可见,在区域里投放英语小书也是有必要的哦!

墙面上,我们可以贴上教材有关的背景图,让孩子可以在墙上操作。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我们教材材料,同时,让孩子们处处都能感觉浓厚的英语氛围。

二、区域常规

如何有效开展qc小组活动 篇6

一、领导思想重视,把QC活动融入企业文化,使QC小组活动具有实质性

有道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QC活动的推进工作中,公司总经理高度重视,积极策划、及时推进,公司总工程师亲自深入一线调研,对参与QC活动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积极营造QC文化,深入贯彻公司的“八不接”和“大市场、大业主、打品牌”的市场营销战略,以优质的产品质量、诚信的履约能力赢得了业主的认可,并将QC小组活动和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融入企业文化,通过不断强化QC活动对企业推进科学规范化管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使QC活动小组在增强竞争能力和改善市场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从上到下主动顺应和积极推动QC活动的工作氛围。企业领导的亲自参与,使得对QC小组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正是因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亲自参与,不仅最大程度地调动QC小组及其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通过公司领导在管理因素和技术因素等方面的特殊资源,为QC小组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经济支持。同时,经过领导的亲自参与和示范,有效的提高QC活动水平和工作质量,进而引导和帮助QC小组正确处理组内分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从而使公司的QC活动不断走向规范化和规模化。这是公司QC小组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陕西高速项目的“封闭箍筋新型技术应用QC活动小组、成立了以第二经理部总工程师为组长,技术部经理(项目总工)为主要负责人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设有兼职负责管理QC小组活动的成员,并将的QC小组活动纳入到2010年的工作计划中,通过公司与经理部、经理部与项目签订目标责任状,进行两级管理,将质量管理工作与司属单位的年终考核相挂钩,并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督促、检查、指导,全面质量小组把QC小组活动作为质量体系的一个要素来抓,将具体的工作细节落到实处。

二、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使公司QC小组活动更具广泛性

QC小组活动是广大职工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参加QC小组活动的人是以项目为主、公司及经理部两级机关全面配合,分月、季度在项目的过程检查中进行督促、指导,提供各种资源保障,从体制上进行最大限度的保障QC小组活动的全面开展,通过奖励、培训、教育,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使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树立了“质量第一”的管理理念,明确了工程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不断的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才能增强职工的问题意识、改进意识,通过这样,才能使公司的质量工作不断攀升,才能确保公司的工程产品用户满意度100%。

全体职工质量意识的提高而形成的质量观,必将深入到公司的文化当中,形成西北公司的质

量精神,最大范围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自主地参与QC小组活动。吸引广大职工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一线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使公司的QC小组活动更加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而且能够致力于自觉自主地解决身边存在的问题,为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排忧解难,使职工真正把单位看成是自己的家,把单位的命运与职工个人前途相统一,与单位共进退。2010年通过局企业管理部进行全面管理体系宣贯培训以来,不断的夯实质量基础管理工作,严格国家规范、标准和行业规程的要求,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不断的深化质量管理工作使QC小组活动之融入到项目管理、施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流程之中,使QC小组活动成为每一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使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有分析、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

三、加强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培训,切实打造优秀QC骨干队伍

QC小组活动要扎实有效地开展,不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不掌握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活动起来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在整合之前,一些QC小组在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些诸如活动记录不全、不按程序办事、流于形式,甚至于出现偏离实际的虚假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小组成员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欠缺,有的原来学过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法工具,由于没有经常运用,慢慢的淡忘,有的根本没按工作程序进行活动,造成了活动数据不全,活动断档。针对存在的问题,公司一成立,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全面宣贯和局全面管理体系的有效培训,强化了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掌握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使广大管理人员能够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活动,从5M1E(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入手,结合现场的实际,找出主要问题的症结,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达到降低施工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还结合职工岗位进行的技术基础知识的培训,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通过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施工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并应用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QC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随着西北地区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扩大,西北地区的建筑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而我公司的发展规模急速扩张,防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才流失和发展瓶颈,我们将不断培育和打造优秀QC活动骨干队伍,通过从公司、经理部、项目三级开展QC活动,不断的练内功、强素质、添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通过开展QC活动,凝聚人心,不断的吸引、留好和留住人才。通过不断的调动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参与QC活动的积极性,培育和壮大QC活动的骨干队伍,既为企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帮助,也为企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和

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实力提供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身处市场前沿的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尤其是基层项目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着力打造QC活动骨干队伍,进而带动项目QC活动开展,不断推动各层级QC文化的建设,方能把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开展小学有效数学活动教学的思考 篇7

但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数学活动教学却存在差强人意的地方.所以如何创设适宜的有效的数学活动来促进我们的数学教学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地方.

第一, 关于什么是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活动, 它是让学生经历数学思维的过程, 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一种活动.因此, 每一个数学活动的设计都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 要把抽象的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既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 又必须具备活动的特征.运用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教学”, 离开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活动, 不是数学活动, 而是一般意义的活动.因此, 在运用活动教学时要搞清活动的目的, 以活动促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所指的“数学活动”应是指数学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等实践和思维活动.它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手段和形式.数学活动教学是寓活动于教学内容之中,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它是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有意义的体验与建构活动,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认知水平及多种能力综合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

第二, 关于数学活动的设计, 要有几个必要的标准.

1.目的性.数学活动最要避免的就是盲目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 数学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要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紧密联系, 致力于加深数学理解,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适应性.教学中不可能每节课、每个环节都有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的设计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 另外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数学活动的设计也必须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 活动的内容、形式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 并与之相适应.活动的设计也要从学生的现实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 并据此进行教学.”例如, 口算教学“21+13”, 有的学生直接举手, 可教师生怕没有开展数学活动, 硬是让所有学生摆一摆小棒怎么拿, 然后再说一说计算过程.这一数学活动没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在活动中学生只进行了机械的操作, 并没有引起深层次的思维参与.

3.思考性.数学活动的本质是数学思维的活动, 如果学生只停留于动手操作的层面, 在头脑中没有经历内隐的思维活动, 动手与动脑相脱节, 没有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则数学课就变成了单纯的活动课.例如, 教学“观察物体”一节, 课上老师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活动———拍照.虽然学生经历了动手拍照活动, 欣赏了各种照片但很少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不同结果.显然这种没有经历“数学化”的活动是无意义的.

4.趣味性.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喜欢新颖、有趣的事物, 设计有趣味性的活动, 如讲故事、猜谜语、放录像、做游戏、操作数学学具、组织竞赛等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第三, 关于数学活动的实施, 要有几个必要的原则:

1.适时、适量、适度原则.适时就是抓住时机在恰当的时候, 如要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拓展延伸处,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 这样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量就是要控制课上数学活动的总量, 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度就是立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相应的数学活动形式和活动时间.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只有让每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在活动中有所发现, 有所体验, 有所创造, 这样的数学活动才是有效和有意义的.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要及时发现, 给予帮助;在活动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要及时点拨和引导.

3.评价总结原则.活动结束时的总结评价是为了促进每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的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教师应恰当地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自己活动中的学习体验, 通过评价总结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学间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数学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活动教学是一种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 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的数学教学形式.相信课堂上通过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 不仅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而且有助于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摘要: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 数学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由于对数学活动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差数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致使数学活动的教学并没有促进学生的学习, 所以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生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的地方.

关键词:数学活动,有效数学活动设计标准,有效数学活动实施原则

参考文献

[1]宋宁娜.活动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71.

[2]田慧生, 潘洪建, 李臣之.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121.

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综合活动 篇8

開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次全新的改变。当然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需要新的认识,新的理念实践活动教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不少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束缚,再加上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特点把握不够,在教学中是穿新鞋走老路,对实践活动望而生畏,不愿意开展。下面,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谈谈对“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阶段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思维活动的程度。从直观、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让数学知识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与学生已了解的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使学生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能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这有助于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教师进行引导与点拨,体现师生交流互动,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互动讨论、掌握方法。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

师生之间积极讨论,相互交流意见,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在讨论时,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逐步深入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及时评价反思,获得知识的总结

在课堂评价和反馈时,要换位思考,力争使多数学生的反馈心态呈正值,发挥其激励作用。在评价中,应该注意发挥期望的激励效应。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估,要褒多于贬,鼓励多于批评,给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教师是带着显微镜去找缺点,还是带着放大镜去找优点,教师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命运迥异。善待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赞赏他们回答问题中的微小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做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这样,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巨大的潜能。

总之,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促使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知识,还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不仅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不仅改变着学生,同时也改变着我们教师,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创造。让我们一同努力,把我们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而又多彩。

小学数学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篇9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它是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游戏形式,对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而有意义、有趣而又符合幼儿能力发展的空间。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才能有效的开展区域活动呢?结合我的经验,基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做:

一、合理投放区域活动材料

1、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来投放材料,材料要具有探索性、层次性、适宜性和教育性,材料要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玩玩做做,主动愉快地操作学习。并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和调整。特别是注意利用废旧物品和自然材料。例如我们在益智区了投放了彩色的珠子和绳子让幼儿串项链,能力差的幼儿尝试把珠子串起来变成项链,能力稍强的幼儿能按颜色进行串珠,变成好看的项链或手环。这样区域的材料给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在简单有趣的游戏中逐渐提高动手能力与动脑思考能力。

2、能结合每个月的活动主题,及时更换材料。如十月份以《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题,在美工区投放了卡纸、油画棒、水彩笔等让幼儿画国庆真热闹;投放了火柴、卡纸、胶水等让幼儿粘礼花;投放了橡皮泥、磨具、牙签等让幼儿做团圆饭。在益智区投放了拼图两套让幼儿拼中国地图。在建构区投放了纸盒、易拉罐盒、各种车等让幼儿搭建天安门。十一月份以《社区真美丽》为主题,在建构区又投放了纸杯、积木等,让幼儿搭建自己的社区。根据季节特点,我们在美工区又投放了落叶,让幼儿运用树叶进行拓印画等。

二、保证充足的区域活动时间

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意愿去选择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地游戏氛围,才能更好的开展区域活动。

三、教师适时的参与指导

1、教师要以适当的身份适时的参与幼儿的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对活动区里出现新的材料很敏感,也乐意尝试,但由于不会玩,孩子的好奇心就因此会打折,甚至转移目标,离开游戏。所以在区域活动中不但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还需要教师在及时了解和掌握幼儿活动情况的基础上参与活动,根据活动需要以不同角色带动幼儿的游戏,并巧妙地把教师的意愿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幼儿自身的意愿。如五子棋的游戏,五子棋对多数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活动前为了让幼儿了解五子棋的游戏规则,我先让幼儿认识了棋盘和棋子,然后讲解并演示了下五子棋的方法。刚安排完活动,幼儿已经迫不及待的玩起来,看到幼儿下得特别认真,我就没好意思打扰,只是在一边观察,这时我发现媛媛和轩轩两个小朋友拿着棋子摆的起劲,都没有去堵对方的路,只是拿着棋子不停的摆,不一会儿就摆了很多棋子,渐渐的没有开始的兴致,这时我说:“轩轩你觉得这样下棋有意思吗?你看看你的‘白子’早就已经超过五颗排成一排了,你早就赢了。”她当时显得很高兴,我说:“这样下棋多没劲,没有对手,自己摆自己的,来,我陪你下一盘。”她听了可开心了,于是我拿起了“黑子”一边下,一边指导她,渐渐的她明白了下五子棋的方法,逐渐从中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这几年关于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区域活动的一些实践经验反思总结,并不表示所有的园所老师都会适用,还得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取舍,也需要因材施教,毕竟这只是关于有效开展幼儿区域活动工作的一些方面,园立方上还有一些同行的园长老师们在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区域活动工作上的各种经验教训,大家可以一起相互学习,交流分享。

2、教师应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如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巧手编制的材料,一是让幼儿用纸条进行编毯子,二是用毛线编花篮。这个游戏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耐心。刚开始游戏时,幼儿都愿意去积极尝试编织,但由于不太会玩,部分幼儿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编织,很多幼儿在编织过程中也渐渐没了耐心,失去了兴趣。这时教师认真观察,对不会玩的幼儿进行耐心的指导,现在班上多数幼儿已经学会了编织。所以教师在用心地观察、适时地参与幼儿活动的基础上,还应该作为指导者,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应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理解幼儿不同行为的合理性,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游戏环境。以观察、鼓励为主,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老师应当适时介入,对孩子指导要留有余地,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老师作为一个共同参与者,与幼儿共同商讨对策,鼓励、引导幼儿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使区角活动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活动。

四、注重活动的评价

在每次的区域活动中,老师及时地给予评价,是提升孩子经验的重要环节。在评价的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要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和智慧,对幼儿的讨论和交流起到引领、支持、整理的作用,能有效引发积极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 篇10

摘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而且必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而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现行的办学、管理模式,致使农村小学之间办学条件差别大,加之升学压力巨大,各种奖励措施也都偏向于主科,以致技能科教学研究工作没有被高度重视起来,绝大多技能科教研水平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状态。这一客观现实,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农村学校如何有效的开展技能科教研活动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村学校 技能科 教研活动 现状 对策

1农村学校技能科教研活动现状

1.1观念落后,对技能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及国家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学校虽然对技能科教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仍然把升学,学生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各种奖励措施也都偏向于主科教学,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技能科教学的作用,技能科老师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对技能科教学失去动力,进而严重影响技能科教研活动的开展。1.2技能科专职教师少,课务重,对教研活动热情不高

农村学校技能科专职教师较少,多数是主科兼技能科,重心往往在主科。对于同一科目的教研活动难开展,能够对一科目教学问题有建设性的想法较少,而交流就更难了,多数是一个科目仅一个专职教师,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问题很多人不敢大发其言,即使是有所建议作用也不大。

1.3学校教研活动多处于教而不研状态,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农村学校由于处于偏远地区,管理一般较松散,而受升学的影响对于主科较重视,教研活动也偏向于主科,多数学校没有开展技能科教研活动,主要表现为技能科教研组形同虚设,工作计划、总结与制度缺乏教研活动时间、次数无法保证,多数学校没有开展,即使有听课、评课活动也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这样对教师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意义有限。

2应对策略

近年来,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也提高很多,但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农村学校的技能科教学工作效率相对不高,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应该寻求适合自己的教研模式,积极投身课堂教学的改革,本着为学生高度负责与奉献的主人翁精神,确实有效地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

2.1转变观念,革新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教研活动氛围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教育的目标,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是深化农村学校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因此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主管部门,农村学校校长和各科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争做学校技能科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各教研组长要肩负技能科综合组教师走“以研促教,以教带研、科研兴校”之路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作为技能科教学主力军的各任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参加,刻苦专研,争做专家型技能科教师。

2.2立足校本教研打磨,争取出精品

各技能科教师要求自己每两周上出一堂自己比较满意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让自己的每一课都完美无缺,这不现实。比较有效的做法是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认真准备一堂提升课,通过查找资料,结合学生起点和学校现有条件对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改进教学,提升效率。教师可以把每一次课的反思通过博客的形式发至学校网站上,本着激励与提高的目的,相关负责人直接在网页上评分、回复。每月上一次校内公开课,要求技能科教师都参加,开课教师可以通过说课的形式,阐述该课的亮点,评课教师在表述优点的同事,也要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2.3每学期上出一堂精品课,全区展示。

在学校和学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与领导下,每学期举行学区各技能科展课评课活动,结合大家的力量,针对上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领、疏导和改正。收集其他老师的优点,通过今后课堂展示可以让更多的老师留下对课的整体印象,改进各自的教学。

2.4利用网络,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

网络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利用网络可以实现跨区域、多层面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它必将成为现代教师教研的一种重要方式。具体可作如下操作:

2.4.1建立学科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各技能科教师可以登录区域性的学科教研网站,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农村学校教研提供新的思路。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开展教研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信息容量很大、速度快的优势。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和研究成果也能及时为大家所知,定期邀请各科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这样各教师的积极性也能充分调动起来,逐步形成“乐于教学,乐于教研,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

2.4.2建立教研qq群;

以qq群贯穿起上个学科教师,采用qq群聊的方式,定期进行研讨,一般可以定为两星期一个主题。“磨课”毕竟是一种微观研究,它是针对教师课堂教学实际场景的,通常也只能解决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qq主题研讨是“磨课”的一个有效补充。一方面,qq群聊的成员固定、联系便捷,有利于培训人员及时引领与监督;另一方面,有骨干教师的加入,可把“磨课”研究纳入到宏观研究的主题框架下,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有利于教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在此过程中的所有过程资料要注意保存,不必太规范,但要注意真实性、原始性,资料要存档。聊课的效果及时、面广、效益高,真是集众人智慧,行教学质量提高之捷径。

2.5城乡合作

新课标实施以来,城区学校因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不少实际操作的经验与手段。农村学校也是新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采取必要的城区合作,鼓励学校间结成对子,定期借助优秀学校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对农村学校进行讲座、送教下乡等方式促成农村学校教师从理念到实际操作的尽早过渡;也可以让教师间以师徒结对的形式稳固彼此间的交流,这样,建立起“城区向农村辐射”的教研基地,形成捆绑式体育教研新格

局。相信肯吃苦耐劳的农村地区的教师一定能虚心请教、认真领会,然后付诸课堂教学实践的。

2.6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研发展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研活动激励机制,完善教研组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对于教研组的建设和教研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各校教研活动顺开开展,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建立以教师自主、校长、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教师民主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课余训练、科研成果、师德师风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多层次的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教师给与适当的奖励。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育教研环境,促进农村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3总结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篇11

关键词:数学练习 设计有效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随意练习、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练习极大地损伤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

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设计形式丰富多样、内容联系实际且典型有趣,同时又富有探索性与思考价值的课堂练习,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呢?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必须进行深入地思考,确保每道习题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兼顾儿童心理特点,积极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练习,力求习题形式上的新颖,生动有趣。

一、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具有自主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练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教师作为练习的设计者,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有效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做自己的“练习”。如在复习“1至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设计的练习形式有:(1)对口令接龙游戏:由前面学生说“几几”,后面的学生快速说出后半句口诀,说错的学生要将正确的口诀连读三遍;(2)小老师游戏:同桌互相出题,然后互判,看谁学得好。

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都获得了成功、快乐的体验,从以前的“教师要求我练”变为现在的“我自己喜欢练”。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活动是自主的,这就是成功的数学练习设计。

二、数学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层次性

课堂练习设计应该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首先,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准确地把握各部分知识结构的重点和难点;练习设计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及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以后,可将课堂练习设计为一组题,供学生选做:(1)爷爷要用篱笆围一块长方形菜地,菜地长10米,宽8米,四周都用篱笆围起来,求篱笆墙的周长。(2)爷爷要用篱笆围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三面围上篱笆,菜地长10米,宽比长短2米,求篱笆墙的周长。(3)爷爷要用篱笆围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三面围上篱笆,菜地长20米,是宽的2倍,求篱笆墙的周长。如果每隔2米埋一根木头,需要几根木头?

我们可以看出,这组练习的层次性非常强,所有学生都能自己做出(1),通过同桌合作探究可以做出(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做出(3),最终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这一特定知识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自主建构,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一步一步地取得成功。

三、积极探索多样性、开放性的数学练习

新课标下课堂练习的设计追求题型的多样化,题型可以有笔算练习、口算练习、判断练习、改错练习、选择练习、应用练习、游戏练习、竞赛练习、操作练习、综合练习等。学生学得积极、有趣、灵活,课堂才能活跃起来。课堂练习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练习要减少命令性成分,增加开放性内容,进而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如学完二年级“搭配”之后,练习的形式设计为:天冷了,你能用红黄蓝三种颜色,为洋娃娃设计不同的衣服和裤子吗?涂一涂(将美术引入数学练习),共有多少种设计方法?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心情愉悦,思维灵活,通过合作探究,每个学生完成的都很出色。

传统练习设计以习题为主,答案唯一,大多数练习都有较大的缺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定势,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性的练习。其特征是:很少有现成的算法与固定的答案,要求学生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这种练习更富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设计时既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如:商店里注音本5角钱一本,5个1角的,2个2角的,一个5角的,摆一摆(动手操作引入练习),可以怎样付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都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精心设计,使数学练习“你中有我”

数学本身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数学练习设计应该具有整合性。如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这样出题 “go to school”中:

(1)哪一个字母出现得最多?

(2)字母“o”共有几个?

(3)字母“o”字出现的次数占词组中所有字母的几分之几?

(4)答:2/5。

英语的加入,为这节练习课带来了活力。加强数学练习设计的整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方式,要立体的、多角度的,充分把握本学科内容与内容、及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练习课堂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乐园。

五、加强实践性,使数学练习生活化

数学练习设计应该生活化,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把真实的生活情景设计成练习,在练习中学习知识,再把学到的知识拿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去实践。

如学了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设计下面的练习:模拟房屋刷墙,每组一个长方体纸质学具(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要求:学生用刀片去掉2扇窗(长5厘米、宽5厘米),一扇门(长8厘米、宽2厘米),再去掉20厘米×15厘米的一个面(假设地面),用蓝色水笔刷内部的“墙”,最后计算已刷“墙”的面积……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为学生发展更广阔的数学学习空间,使学生不仅学到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在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地、持之以恒地不断探索,数学课堂练习一定会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让数学更具有趣味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让学生乐学、爱学数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4.

[2]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4(5).

[3]刘传敏.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学生之友:小学版[J],2010(1).

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地开展和进行 篇12

那么, 教师应该怎样科学教学, 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祛除传统教学观念的毒瘤, 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目标落实到实处呢?

一、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机制和学习需求,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在备课时, 总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尤其是有领导听课的时候, 教师提前设计好教学方案, 把它作为剧本, 连学生的台词也是教师“苦心经营”的, 教师的主角意识浓厚, 表演欲望太过强烈, 完全把学生当做配角。结果, 学生的学习成绩迟迟不前。

新课标的背景下, 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机制和学习需求, 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分析, 针对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因素,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对小学生认知结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的认识和把握, 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二、教师要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常常出现马虎、依赖、饱胀、厌烦、畏惧等心理, 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教师教育不得法、包办代替, 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方法单调乏味, 学生屡遭失败而得不到正确引导等。学生为何丧失信心,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差。教师应该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呢?

1. 教师要利用多种渠道, 和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

教师可以进行家访, 举办家长会, 给家长写感谢信, 利用校讯通等多种途径, 和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 通过交谈,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生的家庭背景。

2. 教师要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揣摩学生心理,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

现代的学生独生子女人数增多。作为家里的“掌上明珠”, 他们既敏感, 自尊心又强, 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 易冲动, 意志还很薄弱, 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 自我意识逐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对待儿童的心灵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小心翼翼。作为数学老师, 在平日的教学中, 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从保护学生幼小心灵的角度出发, 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3.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 培养阅读意识

朱永新教授说过,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不只是学生和语文教师的事, 数学教师也要培养自身的阅读意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阅读可以是史学类的、文学类的、教育类的、数学方面的著作等等, 从多个方面去提升自己的修养。那么, 教师再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就会显得游刃有余, 就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也可以避免发生体罚学生的现象。

三、教师要更新数学教学方法, 实现课堂教学多元化、有效性

1.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投入到教学实践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预习是实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有效途径。对于数学课而言, 每节课前可以先设计一份前置小研究, 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让学生学会看重点、圈难点, 做好标记。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能动性。而且针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或是结果, 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反馈, 注重发扬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比如可以通过课前提问、小老师等形式检查预习成果, 及时给予评价激励。

2. 在教学中巧妙进行知识的迁移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 如在教学“长方形”时, 教师可以首先提供一些大小不一的模型, 让学生感知、观察, 总结长方形物品的共同特征, 归纳他们的本质特征:有四条边, 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相等且都是直角。然后把它们的本质特征推广到一切同类事物中, 让学生就其所处的学习环境, 找到身边的长方形。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进行表象联系、比较, 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都是四边形, 对边平行且相等) 和不同点 (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而平行四边形四个角不必是直角) , 让学生自己为长方形下定义。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体现数学学科的现代气息

在设计课件时, 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 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师的教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单频技术可以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 诱导学生深入浅出, 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文并茂来演示, 能及时调控, 可以进行综合处理, 也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 让学生在演示比较的过程中, 通过比较选择出适合的答案, 在演示比较的过程中, 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 可编写出带有控制性较强的模拟演示, 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QC小组活动 篇13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源泉,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有效武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QC小组作为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工作和有效活动,已经成为促进企业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实现技术进步,不断完善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

QC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它是职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质量改进活动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开展QC小组活动既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观,又能调动全体职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为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从而创造效益。“诚信、创新永恒 精品、人品同在”正是凭着这样的企业价值观,中铁建才能一次次创造着奇迹,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佼佼者;也是凭着这样的企业价值观,长期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发动主观能动性,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运用科学、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织职工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推进企业质量管理。

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铁路市场投资紧缩造成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如何积极的组织QC小组活动,以促进质量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一、企业领导重视QC小组活动的开展并加以正确引导,使QC小组活动具有实质性,不流于形式。

1、企业领导应注重对质量管理的学习,掌握理论方式方法,并积极组织参加QC小组的活动,亲自带头调研,对参加QC小组人员进行专业指导,营造QC文化,实现过程中检查指导,带动小组的积极性,并能为小组的开展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从而保证小组开展的顺利进行,领导的参与是以实际行动让小组成员感受企业抓质量工作的决心,极大程度上调动小组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职工自发的、深入的学习,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

2、领导要正确引导QC 小组活动的开展。一个合格的推进者应具备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和改进意识。密切联系基层,热心质量管理事业和关心QC 小组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引导、帮助QC 小组开展活动,并取得成效。特别是在QC 小组活动规范上,怎样选择一个优秀课题,怎样在过程中加以引导,正确处理好小组内的分工,并且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使QC 小组正规化,并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督促、指导,把QC小组活动作为质量体系的一个要素来抓,将具体的工作细节落到实处。

二、加强对QC 小组活动开展的组织。

1、QC小组主要类型有创新型、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那么QC小组的组建形式要从实际出发,本着自愿参加和行政组织等方式,可以在部门内部或者部门之间组建,组织有技术人员参加的科技开发型的小组,提倡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三级结合。使得QC小组课题研究更贴近实际,研究成果更具操作性。

2、QC小组课题选择。QC小组的课题可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管理、班组建设、提高效率、安全生产、科技开发、优质工程、增加效益、提高人的素质、文明施工等方面选择课题。课题的选择可针对现场施工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小组自选,或者采取部门推荐的形式,小组选择课题不宜过大,宜选择切合实际的,力所能及的课题,力求QC成果能立竿见影的改善现场施工所存在的问题,小组内部人员分工明确,做到现状清楚、目标明确、对策具体、方法得当、措施落实、责任到人,并及时检查总结。

三、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和质量教育,培养优秀QC小组骨干。

1、加强对QC小组活动成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QC小组成员要掌握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更加有效快捷的推进QC小组活动的开展,倘若专业技术知识不过关,往往会造成活动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在一些QC小组的活动开展中往往会存在记录不全,流于形式,不切实际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组成员专业技术不过关,质量管理知识的欠缺,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有利于提高小组成员的技术业务水平,熟练掌握本岗位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检验方法等,只有熟悉本岗位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并应用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QC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2、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使QC小组活动更具广泛性。加强质量教育,提高

员工质量意识,使所有人员树立了“质量第一”的管理理念,真正认识到一个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质量具有的极端重要意义,只有不断的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才能增强成员的问题意识、改进意识,才能真正调动小组成员关心质量、参与质量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QC小组作为一个提出问题,加以改进并解决提高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方式,全员质量意识的提高极大推进企业质量文化的塑造,一个企业质量文化必将最大程度影响到全员职工的质量观,吸引更多人参与并做好质量管理的工作。

四、QC小组成果的发布、经验交流与奖励机制。

1、企业应该定期召开QC小组成果发布会,以交流经验为主要目的,择优分类,在发布成果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QC小组课题,有针对性的体现课题的特色和关键内容。成果发布后要加强沟通交流,并可对优秀的QC成果可以进行适当实践推广。

2、重视对QC 小组活动的激励机制。员工坚持不懈地开展QC 小组活动,可采取一定激励手段。可以采取荣誉激励、物质激励、培训激励等手段调动全体员工参加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向取得优异成绩的QC 小组授予荣誉称号、给予表彰,是对员工的一种认可,并继续提高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上一篇:有关七夕表白的情书下一篇:法国的秘书和秘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