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元角分优秀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元角分》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元角分》的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与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
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的红包啊?红包里面装的是什么呀?(钱)钱的作用可大了。老师啊,今天也准备了两个红包,里面也装了一些钱,老师啊打算把这两个红包奖给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得到它?那就好好表现哦!
小朋友,每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硬币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师: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部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学知识。
二、认识单位“元、角、分”
1、1元
(课件1元纸币)师: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吗?,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出来是1元的?
小朋友看,1下面有两个汉字(壹圆),壹是大写的`数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咱们现在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课件旧版1元)这是1元吗?你这么知道的?像这种是旧版的1元人民币,咱们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2、1角
师:小朋友再看,下面这张是1元吗?
啊?1角呀!这儿不是明明有数字“1”吗?为什么不是1元?
哦,1后边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字(角),你们看得真仔细!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课件出示)1元和1角,尽管都有1,但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远啦!
3、1分师:
小朋友再来看,这是一枚硬币,硬币都是用金属做成的。
1谁来当小老师来给我们大家介绍绍?这枚硬币啊,是多少钱?1分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很少用了(板书: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不同的单位名称。
4、认其他人民币
师:小朋友真厉害。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认识吗?那老师随便指那个,你能很快的说出来吗?
(这张紫色的是5角,黄色的硬币是5角,还有硬币是1角,2分,5分)
5、同桌互认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会快速的认出人民币了吗?同桌的小朋友合作,一人拿人民币,另外一位小朋友说说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币,开始。
6、分类
我们能把刚才认识的人民币分分类吗?
重点按单位分。
7、想想做做1
三、学习进率
教学1元=10角,1角=10分
师:好,小朋友请坐好。刚才啊,这两个小朋友最先坐正而且做得很直,好,请你们上来。老师要把我准备的红包送给他们,(呵呵,羡慕吧)(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你努力,后面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你呢)想不想知道红包里有多少钱啊?打开看看就知道了,是吧?(老师揭开两个红包,得出1元和10角)师:这是多少?(1元),再看看,有没有了?(呵呵,很多小朋友忍不住笑了,确实,比起长辈们给你们的百元大钞,确实挺少的,不过却是他们努力获得的,所以老师觉得这一元钱很珍贵。)
《认识元角分》的优秀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6、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模似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付钱,找钱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识别人民币的方法。明确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付钱,找钱的方法。
教具:学具盒:1元纸币硬币各一个,1角纸币硬币各10个,5角的纸币硬币各2个,1个5分,1个2分。
一、情境导入
情景引入:羊村学校开学,喜羊羊带着小羊们去买学习用品。
喜羊羊:买东西要用什么?(生:钱)
师: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板书: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二、教学新课
1、认识:一元、一角、一分。(如书上例1)
师: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向你的同桌小声的介绍一下。(学生活动。)学生介绍:
生:这张是1元的纸币。师板书:纸币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一元的?
生:数字1。
生:汉字壹圆。师:1元也可以用这样的汉字来表示。
师:这些人民币中还有1元吗?
生:有,硬币的1元。师:它和这个1元有什么不同?师板书:硬币师:其他的这些是多少面值的?
分别介绍1角、1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认识的这些人民币?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面值都和1有关?
师:那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单位不同。
师:1元的单位是元,1角的单位是角,1分的单位是分,元角分就是我们的人民币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3、研究1元=10角,1角=10分
师:认识了人民币,我们就可以去购物了。
美洋洋:欢迎光临,今天练习本特价,1元1本。
师:1元钱该怎样付?同桌合作,从钱袋中拿出1元钱,摆在桌上。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①1元的纸币
②1元的硬币
③10张1角的纸币
④10枚1角的硬币
师追问:摆10张1角的可以吗?
师板书:1元=10角,师:我们知道了1元等于10角,那请你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4、认识5角、5分、2分
媒体出示一只小羊,手里拿了2张5角的。
小羊问:买一本练习本,我这样付钱可以吗?
媒体出现单独的一张5角的纸币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张人民币吗?
除了我们刚才认识的1元、1角、1分,还有这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媒体出示例2的那些钱:5角、5分、2分
生:这张是5角,师:从哪里知道它是5角?
生:数字5。(媒体闪5)
生:汉字伍角。师:原来5角也可以用这样的汉字来表示。(媒体闪)师:这些人民币中还有5角吗?
生:有,硬币的5角。师:它和这个5角有什么不同?
硬币出现后,移动到5角纸币的下面。
师:这个你认识吗?谁来介绍?
生:5分。师:那先信息告诉我们它的面值是5分?
生:数字5。(媒体闪)
生:汉字伍分。师:伍分也可以用这样的汉字来表示。(媒体闪)
师:最后这个是谁啊?
生:2分。师:你怎么来辨认的?
生:数字2。(媒体闪)
生:汉字贰分。师:2分也可以用这样的汉字来表示。(媒体闪)
师:那刚才小羊这样付可以吗?为什么?(媒体出示小羊)
生:可以,5角+5角=10角,10角就是1元。
先媒体出示:1张1元可以换()张5角,填2。
媒体出现:①?张5角的纸币1张1元的纸币
再出现2张五角的纸币,点一下2张五角的下面出现10角,最后点出现一个等号。呈现2张五角的纸币=1元
②出现1枚1角可以换()枚5分,填2。?张5分的硬币1枚1角的硬币
再出现2枚五分的硬币,点一下2枚五分的下面出现10分,最后点出现一个等号。呈现2枚5分的硬币等于1枚1角的硬币
老师再来考考大家,()枚2分可以换1枚1角。
③出现()枚2分可以换1枚1角。填5。
?张2分的硬币1枚1角的硬币
再出现5枚2分的硬币,点一下5枚二分的下面出现10分,最后点出现一个等号。呈现5枚2分的硬币等于1枚1角的硬币
4、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学得很棒,我们一起来帮小羊解决一些问题。
媒体出示1只小羊和书上的想想做做1。
师:小羊现在有这样的3张人民币,可以买什么商品,请你连一连,书上P67的第1题。
生汇报:5角可以买1只羽毛球,1元可以买1本书,1角可以买1和火柴。
媒体出示:小羊提问:今天我带了多少钱?想想做做第2题。
5、开始购物。
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小羊又解决了问题,下面我们一起用人民币去购物好吗?媒体出示,柜台。(羊村文具店)(商品有直尺8角、单块橡皮2角、笑脸橡皮7角、铅笔3角、数学本1元、铅笔套1角、票夹1角、透明胶9角、卷笔刀1元2角)
(1)师:每个小朋友准备好一元钱,买一样商品。(媒体出示)
生1:正好,师:可以买吗?生:可以。
生2:买一样东西不足1元。
师:1元钱买1支铅笔够不够?为什么?
生:1元=10角,10角>7角,够了。
师:既然1元比7角多,就要找钱?谁来做营业员找一下钱?
请一生上来找钱,集体判断找的对不对。
请3-4位学生。
(2)师:现在请大家买2样商品,要求合起来正好是1元。(媒体出示)生来买。
师:这样买可以吗?为什么?
生:()角+()角=10角,10角就是1元。
(3)师:现在老师不规定买几样,你可以任意买,但就是要把1元钱正好用完。(媒体出示)
请2-3位学生。
(4)师疑问:老师发现有一样商品始终没人买,为什么呢?
那1元2角可以怎样付呢?
师:拿出桌洞里的钱袋,倒在盘子里,和同桌一起拿盘子里的钱摆一摆,看谁的方法多?
生汇报:1元+2个1角,2个5角+2个1角,1个5角+7个1角,12个1角
三、全课小结
一、《元角分》教育游戏概述
1. 知识点
《元角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的内容, 笔者结合教材, 并和授课教师交流, 对学习者、学习内容进行细致分析, 最终设计了以下两个游戏情景和关卡。
2. 情景和关卡设计
游戏第一关卡:购买文具。游戏者可以点击游戏中货架上的物品, 按照显示屏上提示的价钱, 点选右侧相应的人民币, 直到累计点选金额与显示屏上的总价一致, 则可点击“确定”按钮, 进行成功交易;若点选金额和显示屏上的总价不一致, 则出现失败画面。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交易10次则顺利通关。
游戏第二关卡:拯救白雪公主。以小学生最喜欢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为背景故事, 为成功营救白雪公主, 必须从城堡中取出十件宝物, 游戏者首先点选珍宝阁中的宝物, 然后再点选界面右边的人民币。如果累计点选金额与宝物价格一致, 则付款成功, 获得宝物;否则, 购买失败。在规定的时间内购得10件宝物, 则顺利通过本关, 成功营救白雪公主。
二、教学实验的设计
1. 实验目的
笔者将自主设计并开发的《元角分》教育游戏软件应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验证其在课堂的教学效果, 分析游戏对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水平学生成绩的影响。
2.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等组控制前后测实验设计。
自变量:小学数学《元角分》课堂教学中采用教育游戏软件。
因变量:学生在课堂中的关于本知识点的学习成绩。
3. 具体做法
在某小学一年级中选择由一位数学教师带的两个平行班。
A班为对照班:教师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
B班为实验班:课堂采用《元角分》教育游戏软件, 以及小组讨论、合作、咨询老师等学习活动, 最终掌握知识点。
首先使用两个平行班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作为前测成绩, 把学生按成绩的高低分为三个层次:高、中、低。班级总人数的前27%为高水平的学生, 后27%为低水平的学生, 剩余为中等水平的学生。实验完成后, 通过笔答试卷对参加实验的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后测, 最后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数据:
(1) 两组被试期中数学考试成绩的比较;
(2) 两组被试中同一学习水平 (高、中、低) 的学习者后测成绩的比较;
(3) 两组被试中同一性别学习者在成绩方面的比较。
4. 分析
采用T检验对两组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横向差异显著性检验。
5. 被试
被试为山西省晋城市实验小学一年级3班、4班的学生, 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均由董老师来授课, 其中3班为实验组, 4班为对照组。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分组不是随机的, 而是两个自然班, 因此本次实验研究称为准实验研究。
三、教学实验的实施
1. 前测
将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作为实验前测数据, 分析两个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的差异性是否显著。如果差异显著, 则进行调整, 尽可能的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各方面差异性不显著, 并且按照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
2. 处理
对于实验中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老师由同一数学老师担任;保证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时间和教材一致, 实验班不增加学生负担。
3. 后测并统计处理
在实验处理之后, 对学生的单元学习成绩进行后测, 得出数据。通过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四、教学实验的结果
1. 学生前测成绩的比较
使用SPSS软件对两组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得出的结果F=0.539, P=0.464>0.05, 方差齐性, 并且t=0.582, sig=0.562>0.05, 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数学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 证明两组学生是同质的。
将两班学生分为高、中和低水平三组, 分别对两个班三组学生做显著性检验, 结果为:高水平组t=-0.012, sig=0.991>0.01;中等水平组t=-0.223, sig=0.825>0.01;低等水平组t=-1.345, sig=0.188>0.01。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2. 三种水平的学生数学成绩的比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后测。并对高水平组, 中等水平组, 以及低水平组分别进行了检验, 结果见表1、表2、表3。
从表1中可以看出, 高水平学生的t=0.437, sig=0.665>0.05, 两组学生的成绩并无很大差异。
从表2中可以看出, 中等水平学生的t=-0.626, sig=0.534>0.05, 两组学生的成绩也没有很大差异。
从表3中可以看出, 低水平学生的t=2.914, sig=0.006<0.01, 两组学生的成绩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有较大的差异性。
3. 不同性别的两组小学生在数学成绩方面的比较
为了考察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使用教育游戏软件之后学习成绩的差异性, 实验小组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按性别分组后, 进行显著性检验, 结果如表4、表5。
从表4中可以看出, f=0.065, p=0.799>0.05, 所以方差齐次。t=-0.882, sig=0.381>0.01, 因此对于男生而言, 两组学生成绩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没有较大差异性。
从表5中可以看出, f=11.456, p=0.001<0.05, 所以方差不齐。t=1.965, sig=0.055>0.01, 所以对于女生而言, 两组女生成绩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没有较大差异性。
从上述的均值检验来看, 对于男生或女生而言, 两组学生成绩无较大差异, 因此, 不能说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育游戏软件是更适合于男生, 还是更适合于女生。
五、分析与结论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使用教育游戏软件有助于提高低水平学生的成绩, 但对高中水平的学生成绩影响并不显著。课堂中使用教育游戏软件进行学习, 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了低水平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 有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游戏的过程中, 掌握了很多学习内容, 因而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中高水平的学生成绩较稳定, 不会因为短时间的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成绩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 从课堂教学效果出发建议:为小学低水平学生设计开发数学课堂教育游戏软件是值得的, 而对于中高水平学生而言, 使用教育游戏软件似乎没有太大必要。
在课堂中使用或不使用教育游戏软件, 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成绩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本次实验是在小学一年级中进行, 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的差异不是很显著, 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曾做过一次调查, 结果发现9岁的男孩和女孩掌握所有科学知识 (除了物质科学以外) 的程度几乎相同, 到13岁时男女生在科学方面的成绩出现明显距离[1]。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性别差异不大, 而且笔者所设计的游戏是以大多儿童都喜爱的童话故事为背景, 而没有选择一些有倾向性的故事情境为背景, 所以使用教育游戏软件以后, 整体低水平学生的成绩有了提高, 但男女生之间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因此, 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而言, 不应该有教育游戏更适合于男生, 或者更适合女生的偏见;专门为男生或女生设计开发教育游戏软件似乎没有必要。
参考文献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使用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设计:
课堂小测:3分钟20道口算题。
一、谜语导入 1.(课件显示谜语)
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谜语:薄薄一张纸,用处可真大,买书买笔买文具,都要用到它。
生:钱。
师: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呢?(课件出示各国的钱)
师: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日本使用的是日元,美国使用的是美元,(课件上指点给学生看!)2.引导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师: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的认识)二.讲授新课
(1)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请小朋友将准备好的钱袋拿出来。(同桌合作)
师:把你认识的人民币拿给同桌看一看,看谁认得最多,开始!(教师巡视)师: 刚才我看了一下,小朋友认得不错,下面我来看看你们都认对了没有?(课件出示)
师:说说你是怎么认的?(着重讲可以看数字、颜色)
(第一组:放大的100元
第二组:放大的20元
第三组:放大的10元)
(五角,一元,一角 的硬币及纸币同时出现)
师:两个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指着硬币,纸币的课件)生: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师:对,他们制作的材料不一样。师:两个硬币的背面是什么? 生:国徽。师:国徽是什么? 生: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师:很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因此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
师:盲人看不到颜色和数字,他们是如何区分人民币的呢? 师:对了,在人民币的右下角有盲点,盲人就是通过触摸盲点来区分人民币的。(2)给人民币分类
师:这么多钱放在桌上,老师想整理一下,那你们能把它们有规律地分一分吗?
(请一个小朋友说,教师移动鼠标将钱分类)
师: 哪个小朋友愿意来分一分?说说你按什么来分的? 生:按数字分。师:还有不一样 的 吗? 生:硬币纸币分。
师:按元、角、分来分。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谁来给他们三兄弟排排队? 生:元是老大,角是老二,分是老三(随小朋友说,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我们看看这些人民币和我们生活中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
生:左下角有一个红颜色的斜线。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这是样币。师:这小朋友知识面真广,这是样币,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3)简单的角与角的换算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了人民币按单位可以分成元角分,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课件出示)一张两角可以换--个一角,一张五角可以换--一角。(4)学习1元=10角
师:老师看大家表现这么好,奖励大家一起去逛超市,愿意吗? 生:愿意。
师:看,公交车来了,票价一元,请买票。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人民币,你能从中找出1元钱吗?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小组活动。
(指生交流,实物投影展示,追问孩子为什么这样拿,得出1元=10角)
1元=10角(板书,课件出示)
师:我们一起上车吧,车上我们也不能闲着,下面我们来看这些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练习20角=……元 3元=……角 1元2角=……角)三.游戏,逛超市
师:超市到了,大家想逛一逛吗?看看都有什么? 课件出示6种商品及价格。
师: 你想买什么? 师:大家都想买,那我来当售货员,找一个做得最直的小朋友来买。在买东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用语。
(找2个孩子到讲台前购物,展台展示找钱付钱的过程,并提示孩子用礼貌用语。)
师:刚刚我们买东西的过程叫做模拟购物,在家同学们可以和爸爸妈妈进行模拟购物。
四.课堂延伸:人民币的作用可真多,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了它。爸爸妈妈每天辛苦工作,挣钱养家,多不容易,我们应该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把我们的钱用到需要的地方,买书、笔等文具或是捐个需要它的人,好吗?
五.课后练习:课本38页第2题。课后反思
课后通过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评课,我反思如下:
提问问题的语言还需斟酌,好几个问题孩子答非所问。如导入时提问: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呢?(想引出日元、美元等)可孩子的回答是:100元,50元。这个问题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世界上的钱有好多种,日本的钱叫日元,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而我们中国的钱叫做人民币。二是在认识人民币时,提问:说说你是怎么认的?(着重讲可以看数字、颜色)而孩子的回答是:自己知道的,妈妈告诉的。处理这个问题时可以口语化,如看100元时,可以说:你从哪看出这是100元?这样孩子才会知道从哪个方面回答,就因为这里没有处理好,导致购物环节时孩子不认识1元、5元(老版)的人民币。
本节课重点1元=10角夯实得还不够。在交流1元的不同拿法时,孩子说的还不错,都知道10角就是1元,但漏掉了一个小结的环节,如果再次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遍1元的拿法,总结只要10角就是1元,孩子会掌握得更牢固。
元角分的换算是本课的难点和重点。我首先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会了1元等于10角,1元等于100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就不会那么简单,于是我分了以下几步教会学生的元角分的计算。
简单的购物,加起来很简单,比如:3角+2角=5角,但是一涉及到进位,学生就不好算了,如:就忘记了进位。因此我就教学生对于购物时我们要用的就是分层算法:先算分加分,如:2分+8分=10分,再算角加角的:如3角+6角=9角,最后再算元加元。学生们对此方法很感兴趣,很快就掌握了。
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34页——35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结合商品价格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
2、会读商品价格中的小数,并能说出表示的实际含义:几元几角几分。
3、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用小数表示成用元作单位的形式。能力目标:
4、发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学习的能力。
5、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6、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结合商品价格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会读商品价格中的小数,并能说出表示的实际含义:几元几角几分。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用小数表示成用元作单位的形式。
2、难点:当1元不到的时候,用小数表示成用元作单位的形式。教学准备:
教具:商品标价的卡片 学具:学生收集的商品标价
一、引入小数
师:“前几天,老师去了次超市,看!这是我在超市里收集的物品的标价。”
二、探究阶段:
1.师:这些水果标价中的数有什么特点?(都有一个点。)
小结:这些数都叫做小数,小数中的点叫做小数点。(板书)2.
师:你们知道这些数怎么读吗?。
生:(根据平时经验读出)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教读)
火腿肠:5.98元
牛奶:2.50元
读作:五点九八元
读作:二点五零元
拖鞋:18:00
芒果12.06元
读作:十八点零零元
读作:十二点零六元
小结:先读小数点左边部分的数,然后读小数点,再读小数点右边部分的数,小数点右边部分的数要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读出来。师:你们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生:意思是火腿肠的价格5元9角8分。
别的同学知道吗? 生:牛奶:2元5角
拖鞋:18元
芒果:12元6分 小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表示(几角),第二位上的数表示(几分)。
3、小丁丁:2.50元,我们还可以写成2.5元,18.00元我们可以写成18元。12.06元我们写成12.6元,对吗?
(不对。因为12.06元是12元6分而12.6元是12元6角的意思。)
小结:所以小数中小数点后的数字最后的零可以去掉,中间的不能去掉。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判断
(1)3.84元读作:三点八四元(2)12.75元读作:十二元七十五元
(3)因为8.40元=8.4元,所以12.03元=12.3元(5)25.00元=25元
2、现在请小朋友把书打开翻到35页看第3大题,要求我们做什么?(把几元几角几分用小数来表示,课题板书完整)你会吗?请试一试。
3、将下列商品价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8元零5分 0.99元 12元6角3分 8.63元 1.00元()>()>()>()>()
四、总结
“元、角、分与小数”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教材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及其简单加减运算的初步知识。安排了“买文具”“货比三家”“买书”和“寄书”等具体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及其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因已有了“元角分”的知识经验,并且也有了购物时认读商品标价的生活经验,所以大部分学生学起本单元的知识还比较顺利。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买书和寄书”时,我都让学生小组讨论了计算方法,在探讨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算法的多样化,也从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但本单元的小数的学习都是以元、角、分为背景的,离开了情境,有个别接受能力不是太强的学生就无从下手了。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整数加减小数,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从右边起个位对齐,如: 0.23+5=0.28
2.整数部分是零的写法,有不写零的,也有写两个零的,如:12.27- 11.8=.47 ,这也是受了整数的最高位不能是零的影响。
3.解决问题时估算意识不强。
【认识元角分优秀教案】推荐阅读:
元角分的认识教学反思05-26
优秀教案!小班科学《认识乌龟》12-30
倍的认识优秀课例03-05
《吨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07-12
认识你,真好!高中优秀作文10-26
大班公开课《认识日历》优秀教案教学反思09-20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优秀12-07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的教学设计12-12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认识电子计算器》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