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战略发展总结(精选8篇)
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传统的互联网,用户是有意识地与网站发生交互行为之后留下行为信息,而物联网却能在用户尚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完成信息的搜集,使物可以在脱离人的状态下获得感知或被感知的能力。由此,物理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被打通,形成了互动反馈。
物联网的逻辑架构包括感知、网络和应用三个层次。感知层负责信息采集,主要通过传感器、RFID标签、数码设备等采集数据;网络层负责信息传输,随着IPV6技术的出现和4G网络的建设,网络传输技术正在向更快的方式迈进。应用层方面,覆盖了可穿戴设备、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以及工业互联网等众多垂直应用领域。
物联网的发展将至少包含三大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感知层和网络层的万物互联。第二个维度是应用层的全面实施。物联网的技术将逐步深入到产业和消费者领域,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逻辑。在众多垂直领域中,诸如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所带来的智能生产、智能交通以及智能生活的雏形,新的商业逻辑将逐步形成。第三个维度是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的完美统一,物联网最终将成为一个覆盖全球、懂得自我建设和运行的智能系统,这将改变整个社会的形态,使企业得以更智能、更高效地开展商业活动,人类得以享受更加智能化的生活。
一、金融物联网(传统物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目前物联网集中爆发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无人机等消费者领域。
1、实时运行情况分析。
物联网感知设备和智能终端采集数据,运用云计算对数据分析应用,来改进产品、完善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
2、移动设备客户端软件应用
物联网信息在手机、平板上的展示等应用系统建设。
3、智能家居
1)运营设备:让传统智能安防监控从事后追踪变革为事前预警
2)办公设备:手机、汽车、冰箱、电表、可穿戴设备和视频监控摄像机,都嵌入了微型芯片和传感器元件之后,万物将实现互联互通,人类社会和经济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4、可穿戴设备应用。
1)穿戴设备:苹果手表,收集人的信息。
5、虚拟现实
谷歌眼镜,虚拟银行:身临其境更好的体验,在线解答问题,与客户交流等。打破传统地域的局限。
6、无人机
二、物联网金融(物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变革金融的信用体系,将带来金融模式新革命,改变金融模式。动产融资,抵押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领域。资产管理:动产、不动产):
“物联网金融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的三流合一,全面降低虚拟经济的风险,将深刻而深远地变革银行、证券、保险、租赁、投资等众多金融领域的原有模式。”
物联网金融则能通过海量的、客观的、全面的数据建立相对客观的信用体系,风险管控的可靠性和效率性将得到提升。互联网金融停留在你看到的、听到的信息上,而物联网金融将基于你看不到、听不到的信息上,是全景式的,对实体+虚拟经济的全面影射,而基于此将会产生更好的信贷模式、信用评估和风险模式。
物联网发展给银行带来的全新机遇:一是产业领域构建物联网金融服务的生态圈(在诸多垂直领域与大型生产企业、交易平台、仓储物流企业合作,将银行的生态系统扩展为一个庞大的物联网络。银行的角色定位是从中获取大量的客户经营数据和以此为基础的对客户的洞察,以此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建议。)。二是物联网技术将使银行风控从主观信用走向客观信用模式,从而使经营效率大幅度提升。三是物联网发展最终将带来零边际成本的金融行为,使得全面服务中小企业成为可能(物联网+大数据+预测性算法+自动化系统)。
信用体系:
通过物联网为银行建立起客观信用体系,结合物联网先进的货物质押系统,将实现动产的全程无遗漏环节的监管。又比如,可以帮助银行实时掌控贷款企业的采购渠道、原料库存、生产过程、成品积压、销售情况,甚至用户使用情况,可按需贷款、按进度放款,并可帮助银行开展贷前调查,贷中管理,贷后预警,预防欺诈违约案件,提高风控水平。
产业领域:
通过物联网技术,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变革供应链金融模式,带来动产融资业务的智慧式新发展。物联网可实现对动产无遗漏环节的监管,极大地降低动产质押的风险。
1.物流管理:动产监管,过程追踪和溯源。借助RFID(射频识别)技术进行溯源和追踪,提高了供应链的可视化程度,成功破解了动产业务的品质管理难题。应用:动产融资监管,抵押风险控制
2.仓库管理:借助物联网技术对仓单质押、融通仓、物资银行等服务的进一步提升。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对仓储金融的监管服务实现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使得过去独立的仓储金融服务得到发展,也可使金融创新服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应用:供应链金融领域。消费领域:
1.公共服务物联网金融:如在远程抄表系统的智能卡上集成金融服务,可以实现远程金融直接结算,为控制风险,可增加手机或网络实时授权确认功能;这项金融服务可在燃气、水表、电表等公共服务上应用,完全可以集成在同一卡上,借助金融卡的集成作用作为通行证,打通各个公共服务物联网,实现各个专业的、孤立的物联网之间的共享服务。
物联网含义
物联网 (The Internet of things) 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 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里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 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目前, M2M (Machine to Machine) 是物联网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即把物联网中的关键设备———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移动中的汽车、商品、机械设备、供水供电设备、铁路公路交通设备、建筑物等各种物体中, 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 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一网络中, 物品 (商品) 能够彼此进行交流, 而无需人为干预。需要使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 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 人类可以用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 达到“智慧”状态,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来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这与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日本和韩国提出“U-japan”和“U-Korea”战略的基本思想是相近的。
物联网关键技术
“射频辨识系统” (RFID) 技术。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开始时主要应用于物流、食品、零售等行业, 近年来应用更加广泛。RFID具有快速读写、距离远、长期跟踪管理等特点, 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因为可以实现点对点的物对物的操作, 在物联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物联网”发展的上游产业, 特别是最具潜力的超高频RFID, 是“物联网”最前端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到来将加速其产业化发展, 是受益最大的基础产业, 同时, RFID也将帮助“物联网”真正的实现物理性。借助各种射频设备, 各种物品和设备就像携带了一个“电子身份证”, 更具智能化, 借助无线网络技术, 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 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进行“交流”。
全球产品电子编码 (EPC) 。EPC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即电子产品编码是一种编码系统, 主要应用于商品物流中。它建立在AN.UCC (即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条型编码的基础之上, 并对该条形编码系统做了一些扩充, 用以实现对单品进行标志。产品电子代码是下一代产品标识代码, 它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对象 (包括物品、货箱、货盘、位置等) 进行全球唯一的标识。EPC存储在RFID标签上, 这个标签包含一块硅芯片和一根天线。读取EPC标签时, 它可以与一些动态数据连接, 例如该产品的原产地或生产日期等。这与全球贸易项目代码 (GTIN) 和车辆鉴定码 (VIN) 十分相似, EPC就像是一把钥匙, 用以解开EPC网络上相关产品信息这把锁。与目前商务活动中使用的许多编码方案类似, EPC包含用来标识制造厂商的代码以及用来标识产品类型的代码。但EPC使用额外的一组数字———序列号来识别单个贸易项目。EPC所标识产品的信息保存在EPCglobal网络中, 而EPC则是获取这些信息的一把钥匙。
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要求设备与产品具有高效、低廉、安全的网络通信技术。在工业领域设备的需求多种多样, 但所有设备都要基于网络连接才能发挥功效, 即物品具有嵌入式、互通和实时性、时间性的网络通信要求, 因此产品网络通信技术就成了关键问题。在网络构造方面需要注重两个层面, 一是服务层面, 二是网络层面。要求合理利用一些公共网络资源使物品具有安全传输的保障, 并且成本低廉。
移动定位技术。在物品的流动、信息管理和网络通信中, 移动定位技术是物联网不可或缺的技术。目前比较通用的定位技术有GPS全球定位, 移动通信商的移动网络定位和适用于商场、货场、工厂车间的RFID内部定位等方面技术。
物联网的应用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及大环境的培育, “物联网”在随着技术的创新、互联网及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物联网”有关技术、产品和应用全球市场价值将会从由2008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15亿美元。应该说,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市场潜力也很巨大。有专家预测, “物联网”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浪潮, 未来十年, “物联网”将会得到大幅度的应用, 而且会带来上万亿规模的科技市场。将引领电子消费和电子商务进入一个更加经济、更加高效的时代, 在商务活动中形成一种高效、低耗、低排放的物流形态。目前我国物联网已在铁路设备、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中国移动也已在31个省进行M2M物联网应用, 开通了包括手机支付、物流管理、终端监控、电器卫视、农业蔬菜大棚监控等在内的一系列物联网相关业务, 终端数已超过300万, 年增长超过80%, 未来5年平均增长60%以上。无锡、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杭州、南京、广州等地纷纷开始规划自己的物联网城市蓝图, 争相将物联网作为各地城市“标签”。
物联网的发展思路
在太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设计中, 重视物联网的发展与技术应用。太原市生产性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的出台、民营科技中小企业的崛起、转型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及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蓝图均为太原市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环境。在项目顶层设计和项目征集中也出现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雏形。
日本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发展物联网也比其他国家起步较早。2000年公布的五年信息技术计划“e-Japan”就为日后物联网的发展做好了准备,之后又相继颁布了“u-Japan”国家物联网战略以及“ICT维新愿景2.0”计划,这些政策都大大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
e-Japan战略(2001-2005年)
2001年1月开始实施的e-Japan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自2001年起,互联网应用价格合理化;在2002年前创建良好的电子商务法律环境;在2003年前建设好电子政府的基础环境;在2005年前培养出与美国相当的信息化人才;在2005年前建设好超高速互联网。
到2005年底,e-Japan战略圆满落幕。日本互联网用户数量是2001年的20倍,达1690万;月入网费降低为原来的三分之一,仅2500日元(约合人民币205元);宽带互联网用户家庭数激增,ADSL用户达4630万,光纤用户达3590万。e-Japan战略迅速推进了日本信息化社会的建设,为日后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u-Japan战略(2006-2010年)
从2005年开始,“物联网”的概念开始在ICT科研界流行起来,日本总务省决定大力发展该技术。“U-Japan”中的“U”来自英文单词ubiquitous(无所不在的),这就是当时“泛在网”的概念。
日本政府主要希望通过u-Japan解决以下几大问题:
-减少交通事故及拥堵问题;
-通过信息化降低政务成本;
-防御自然灾害,减少社会犯罪;
-加强理工科教育,增强大学教育竞争力;
-远程医疗及电子病历建设;
-加强可再生能源和生物技术;
-通过ICT应用增强日本工业的竞争力,推动日本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提高日本的国际影响力;
-解决老年人、学生和妇女的就业问题,保证就业市场的公平。
战略公布初期,日本建立了uID中心(主导日本RFID标准研究与应用)和Auto-ID实验室(RFID技术开发研究),日本民众对该战略抱以极大期望。而因u-Japan代表着“泛在”的概念,因此宽带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日本总务省首先想到了发展无线网络,2008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为此发射了一颗卫星,将该战略的发展推向顶峰。但2008年出现的金融危机使得u-Japan战略无疾而终,默默收场。
日本官方最终也未能公布u-Japan战略的完成情况,但从各方数据来看,u-Japan的成果可总结成三大部分:一是90%的人口可接入宽带或超高速宽带,但未达到战略设定的100%目标;二是82%的人口开始了解ICT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重要性,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老年人仍对ICT了解甚微,这对日本ICT的发展可能是一大障碍,因为日本目前30%的人口超过50岁。三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ICT的比率已有显著提高。
ICT维新愿景2.0(2010-2020年)
2009年12月,日本总务省隆重推出“ICT维新愿景”计划。该计划对日本ICT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愿景”,摒弃了以前以“物联网”发展为重点的战略目标,将ICT发展目标定位于解决日本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
尽管这份战略与物联网并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但是战略中制定的一些目标是有利于推动日本物联网发展的。比如根据日本总务省的预测,ICT领域未来年平均投资总量将以9.3%的速度增长(目前为3%),直至达到2010年的两倍。2020年,投资总额将达40万亿日元。同时,战略中关于能源和绿色IT的规划也相当引人注目:日本预计将比1990年减少1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每年减少1.25亿吨。而超过半数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将要依靠“物联网”技术。从这些例子上可以看出日本“物联网”战略的新方向:物联网将根据具体问题来研究和开发解决方案,而不是在解决方案开发出来后才去寻找相应的问题。
“ICT维新愿景2.0”与当年的e-Japan相呼应,e-Japan是要让日本民众享受宽带接入,现在的目标是让所有的日本家庭在2015年前接入光纤,并将此计划命名为“光之道”。因此,有人认为“ICT维新愿景2.0”是e-Japan战略的回归。
除此之外,日本总务省还于2010年5月公布了“新ICT战略”,主要着眼于鼓励ICT合作以及开拓国际ICT新市场。
由于日本政局动荡,“ICT维新愿景”的前景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总之,除了u-Japan战略,日本的其他物联网国家战略总体来说较成功。仅从uID(泛在ID)标准在世界上造成的影响就可以看出,日本至少已经达到了“在世界物联网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目标。尽管“ICT维新愿景2.0计划”又回归到了有线互联网上,但这个战略对日本整体ICT水平的发展,尤其是物联网的发展仍然具有促进作用。
研究现状
日本大学里的物联网研究绝大多数依靠国家公共基金。因此,受日本政局的不确定影响,基本上只有那些当下热门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政府的财政资助。一般资助总额从1000万到3亿日元不等,分几年发放。日本的一名大学教授说道,经常有一些在当时热门的研究刚开始没几年,项目还未完成就不得不让位于新的热门课题。
尽管日本物联网领域的一些研究受到政府财政政策的制约,但私人资金也支持了许多重要的研究项目。从全球角度来看,日本是在物联网技术发展(尤其是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领域投资人力物力最多的国家之一。
(一)学术界著名研究项目
著名项目介绍之一:TRON
TRON项目(The Realtime Operating-system Nucleus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可谓是物联网的雏形,它由uID研究中心的坂村健教授于1984年启动,项目的目标是实现一个“泛在的计算环境”,即让所有“物体”相互“沟通”,协调运行,以实现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环境。
为实现节能高效的嵌入式计算结构,TRON项目开发了T-Engine解决方案用于高效开发实时嵌入式系统,它由开放式标准平台、标准化硬件结构(T-Engine)与标准开源实时开发系统核心(T-Kernel)组成。
T-Engine迄今为止共推出了四个基础架构,分别是:T-Engine(标准型)、μT-Engine(微型)、nT-Engine(纳米型)和pT-Engine(微微型),尺寸从大到小对应不同的功能需求。
TRON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中国)迅速推广,它在智能家居、泛在代码标签等物联网领域得以应用,许多企业和机构也已经在TRON基础上开发了新的技术和产品。
著名项目介绍之二:Live-E!
Live-E!项目由日本宽带项目(WIDE)执行主席江崎浩教授(Hiroshi Esaki)领军,于2005年启动。项目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联网的传感器网络,用以收集全球所有地区的气象数据。对于通信领域专家江崎浩教授来说,这个项目有双重意义:一来可以收集气象数据,二来可以创建一个大范围的传感器网络。
传统的天气和气象研究设备相当复杂和昂贵,为节约成本、简化设备,近来有两种研究方向:一是建立涵蓋整个观察地区的观察站;二是将观察地区划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小区域装配一个传感器,由各传感器将信息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到中心站集中处理。
Live-E!项目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方案,它在每个观察点装配一个简单的气象传感器(Vaisala WXT510/WXT520),收集6种数据:风速、风向、温度、相对湿度、气压以及降水量。这些小的观察站建造简单而且开支少,可由个人、学校、研究机构等进行管理。中心站服务器每分钟更新一次数据,这些数据对外公开并可随时查询使用,这对预防自然灾害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对于那些不需要随时更新数据的观察点,Live-E!项目推出了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s),比如在自然放养的动物身上安装了一些用以收集动物活动、作息等方面信息的装置,这些装置只在特定时间才将收集的数据发送给中心站处理。
如今Live-E!项目已在日本(特别是东京)大范围展开,并发展到泰国和加拿大。
(二)产业界重要研究项目介绍
日本的产业界承担了大部分研究工作,甚至比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研究项目还多,一些大型企业如日本ICT行业巨头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就有几千名专业研究人员。该企业非常重视物联网方面的研究,并推出了一个大规模项目WAUN(Wide Area Ubiquitous Network宽带领域泛在网络)。
重点项目介绍之一——WAUN
WAUN项目由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于2005年推出,该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可加入现有其他网络的特殊的物与物之间“沟通”的网络,这个项目也响应了当年的u-Japan战略。
NTT公司没有使用传统的仅限定在特定封闭空间内的物联网应用技术,而是创建了一个可覆盖足够空间的无线网络,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泛在”的概念。
与传统的物联网通信(发射器-天线-接收器)技术不同,NTT公司的WAUN项目使用的是六角形单元组件,每个单元内包含三个天线。
在单元内部,每个“沟通”物体能与三个天线联系,因此,无论物体处于哪个位置,三个天线中任何一个都可以接收到信号,而传统网络在信号不好时只能处于特定位置才能发送或接收信号。
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在东京展开测试。根据NTT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已有上万个物体安装了这种传感器,每个物体每天能发送1千比特数据,数据总量仍有限。这个项目的主要优点是安全而非快速,因此目标客户是专业用户。而且,NTT公司预计可能需要到2015年才能将完全保证WAUN的可操作性,推向市场的日期更无法确定。
重要项目介绍之二 —— Mushrooms
位于京都的NTT通信科学实验室(CS Lab)也同样针对物联网展开了研究,于2004年10月推出了“蘑菇世界”项目(World of mushroom, steps towards Ambient Intelligence)。
“蘑菇”(Mushroom)在这里的含义是“隐蔽的小型物体”,只有当人们呼唤它的时候它才会出来;对环境不会构成威胁;可协助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任务。
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该项目。当你走进房间时,Cahmoo(装有面部识别功能相机的Mushroom)会对你的面部进行扫描,扫描信息会发送给房间内其他所有的Mushroom。当你提问:“Sultans of Swing这首歌是谁演唱的?它于哪年开始在电台播放?”Keekie(装有语音识别功能的Mushroom)能从所有声音中识别出您的声音,并将问题传输给Sheeshie(回答问题的Mushroom),Sheeshie将问题转换成自然文本形式,分析文本内容,然后在其数据库内查询答案。寻找到答案后,Sheeshie将信息传输给Chacha,它具备语音功能,可告诉你正确答案。
这个项目的研究时间可能会持续到2030或2050年,具体时间要根据科技进步的水平来决定。而且,目前这类研究也只是针对人机交流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探索,而非商业化的开發应用。
——XXX 很早就听说过物联网这个词,当我在选修课的列表看到走进物联网这门课时,我就毫不犹豫地选下了这门课。
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这个词是由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的。物联网就是实现物物相连,物物信息交换的网络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农业设施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
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而这门课的课程考核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哦,在众多小组中,我的小组选题是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为此,小组一行(江佳俊,贾普,相玉涛,张志轩)到溧水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的具体地点是南京白马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南京农业大学一个在建的农业实验基地。该基地建造的目的是租给相应研究人员做农业方面的研究,并兼做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实验基地。
我们本来的调研计划是:
1、在6月4号下午用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对该基地进行调研。
2、以准备的问题为基础,对在基地见到的现象及设计提问。
3、自行在实验基地逛逛看看。
我们先是下了溧水高铁站后在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的专长接送下到达基地。基地有四栋房子,房顶是白色纱布,四周则是用高透光的玻璃围成,在部分窗块中间还嵌有直径一米左右的风扇。在司机(一位南农研究生)的带领下,我们先是到了这个物联网基地的办公室,这个办公室也相当于是这个物联网基地的总控室。
三位南农研究生学长非常欢迎我们一行的到来,其中一位负责给我们介绍基地的情况。
本次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原本在文献中有的农业物联网信息在这个实验基地都基本找到了,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等传感器,及其组网。而且目前建成的只是基础设施,以后还会在这的基础上添加更加先进的技术。物联网在发展,农业物联网已经应用于农业研究领域。
摘要: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之后,蓬勃兴起的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是二十世纪人类社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的延展与归结。当今社会,物联网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日趋成熟,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文主要介绍物联网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还有个人的一些创新想法。
关键词:物联网
概述
应用
创新 一 物联网的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按照约定的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最终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从物联网的定义上我们不难看出物联网指的是将各式各样的信息传感设备(例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从目前物联网的发展来看,RFID电子标签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2.物联网的原理
物联网首先必须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任何事物网络。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概念提出,打破了传统旧思路,展开了一个新的技术领域。传统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基础的建设,例如机场,建筑物等,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例如个人电脑、宽带等,这两方面是相对独立存在的。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新一代的IT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我们可将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基础设施中,大到国家基础设施电网,铁路,桥梁等,小到家庭生活中的必须用品,空调,冰箱,热水器等,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真正的智能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3.物联网的特征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4.存在的问题
在物联网中所有“事物”都连接到全球网络,彼此间相互通信,这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例如可信度,认证,以及事物所感知或交换到的数据的融合。人和事物的隐私应该得到有效保障,以防止未授权的识别和攻击。安全与隐私这个问题,是人类社会的问题,不论是物联网还是其他技术,都是面临这两个问题。因此,不仅要从物联网内部的技术上做出一定的控制,而且要从外部的法规环境上作出一定的司法解释和制度完善。二 物联网的应用
1.物联网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在传统农业中,人们获取农田信息的方式都十分有限,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而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田环境的影响,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
在温室环境里,每个温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一个测量控制区。采用不同的传感器节点和具有简单执行机构的节点构成无线网络,来测量土壤湿度、土壤成分pH值、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和气压、光照强度、CO2浓度,由此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将生物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用户通过布置无线传感器网络检测系统,可以对牲畜家禽、水产养殖的生活习性、环境、生理状况及种群复杂度进行观测研究,也可用于对森林环境监测和火灾报警。传感器节点随机密布在森林之中,平常状态下定期报告环境数据,当发生火灾时,节点通过协同合作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火源的具体地址、火势大小等信息传送给相关部门。此外,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可以应用在精准农业中,来监测农作物中的害虫、土壤的酸碱度和施肥状况等。
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形状传感器、颜色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可用来监测物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由此确定作物的成熟程度,以便适时采摘和收获。用户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进行植物生长的人工环境的监控,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例如,塑料大棚蔬菜种植环境可以利用超声波传感器、音频传感器等进行灭鼠、灭虫;还能用流量传感器及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农田水利灌溉。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2.物联网在交通方面的应用
解决交通拥堵的传统方式是增加容量。但在当今交通容量有限的城市环境中,我们需要其他解决办法。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道路和汽车中是一个高效的解决途径。例如,增设路边传感器、射频标记和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城市管理设立一个城市监控报告中心,将城市划分为多个网格,这样系统能够快速收集每个网格中所有类型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如何通过使用新技术和新策略使交通更加方便快捷。这需要改变人们固有的思维和习惯,还可以丰富驾驶者的经验,而不再仅仅关心出行时间及路线选择。同时,它还可以改进汽车、道路以及公共交通,使之更具便利性。人可以通过手机查看下一班的市郊火车或地铁上有多少空座位。集成服务和信息对未来的公共交通至关重要。例如,为均衡供求,未来的交通系统将可以定位乘客位置,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智慧的交通工具。
智慧的道路是减少交通拥堵的关键,但我们仍不了解行人、车辆、货物和商品在市内的具体移动状况。因此,获取数据是重要的第一步。通过安置的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系统技术等的先进自由车流路边系统来无缝地检测、标识车辆,我们可以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帮助监控和控制交通流量,并据此调整路线,从而避免拥堵。以后我们将能建成自动化的高速公路,实现车辆与网络相连,从而指引车辆更改路线或优化行程。智慧的交通系统可以缩短人们的空间距离,也可有效地保护环境。
3.物联网在生物识别方面的应用
生物识别技术在我国的普及速度十分惊人。从这项技术在国内出现到现在,不到十年时间,就已经处处可见。在大城市的写字楼中,很多公司使用的指纹打卡机就是生物识别技术的简单应用,还有笔记本电脑应用的人脸识别登录系统和指纹识别系统等等。这些技术看似与传统锁具相去甚远,但其实也属于锁具及安防产品的一部分。
相比指纹识别技术,人脸识别和视网膜(虹膜)识别技术似乎还不那么普及,但是在大城市郊外的别墅区,应用人脸识别和视网膜(虹膜)识别技术的锁具与安防系统比比皆是。生物识别技术是锁具及安防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式,但是目前我国能够生产指纹锁的企业并不是太多,而能生产人脸识别锁具和视网膜识别锁具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这与我国锁具及安防行业的发展现状有关。
2010中国国际锁具、安防产品展(CIL&S)专家表示“中国国际锁具、安防产品展(CIL&S)依托于全球第二大五金展——中国国际五金展(CIHS)的强大平台,致力于为广大锁具与安防企业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参与展会的将有300余家锁具与安防行业国内外领军企业参展,他们将带来最先进的锁具及安防产品参展。”该专家表示,“展会还将在现场设立„新品展示专区‟,为锁具及安防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提供免费的展示机会,助力锁具及安防企业把握未来行业发展的技术动向,进而促使自己的产品实现技术上的飞跃。” 三 可能的创新应用
天仕物联网研究院()
在物联网领域,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许多专家提到的目前我国的物联网发展水平和国外发展不相上下的论断,其实只适用在应用层面。比如CCTV(闭路电视)、ETC(不停车交费)、RFID(射频电子标签)等领域的应用,目前我国都处在全球的相关领域应用的前列,并不落后。但在核心技术层面,比如对每个物品的标识所采用的RFID技术,其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国外。另外,在物联网时代将会得到广泛应用的定位技术,目前全球都主要应用GPS、伽利略系统,至于中国的北斗星系统,还处在军事层面的试用之中,距离大范围的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同样,在传感器技术方面,很大部分的核心技术也在国外。
总体来讲,各部委尤其各个地方政府对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都想借这次契机抢占产业的制高点,想通过物联网的发展,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各地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不同的经济形态,制订了针对不同产业链环节的发展战略。
比如上海,其集成电路产业很发达,并且具有亚洲最大的超级计算机中心,同时具有很好的重大物联网项目运作基础,具有非常好的应用环境,从全国范围来讲,上海在物联网上走在了前头,洛阳也找到了一条“基于制造业的物联网产业基地”的路线,等等。各地的规划都不一样,可以看到的是,中央在推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推动各个地方物联网的发展。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大家对物联网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也没有对物联网的发展路径做出更多的思考。必须明确,物联网的概念是新的,但物联网产业并不新,并不是凭空落下的产业,而是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这可以从物联网的产业链来分析:物联网的基础架构可以分为标识层(信源层)、识别层、传输层、运营层(信息平台)。在信源层中,RFID的全球产业一直存在,温度、压力等传感器产业也存在,物联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把这些技术应用起来。在识别层,各种识别的技术是存在的,不过是应用的层级有点低,这些技术对物联网应用来说还不够,处在初级阶段。
物联网的传输层和互联网的传输层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的数据量很大,现有的传输构架不足以完成这个量级的数据传输,因而物联网可能会对数据传输构架产生颠覆性的变革。这里有一个例子:在古代,两辆马车并行的道路,已经是大道了,而现在的高速公路,显然和古代不可同日而语。而另一方面,飞机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交通的认识,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同样,物联网时代的传输一定是对其技术架构、通信和信息处理都产生革命性的变革。物联网的第四层是运营层,即各种信息平台,物联网汇聚成的信息怎样交换,怎样由物联网采集的信息变成可用的资源是运营层需要关注的内容。
据美国科技行业研究机构Forrester的预测, 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 物联网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引领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的行业, 未来的产业规模将突波万亿级。与其说“物联网”是一个外来的概念, 倒不如说它是“中国制造”的概念。简单讲,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通过智能感知、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 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完成物物相连。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 不如说是业务和应用,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
1.1 物联网产业驱动和面临挑战
目前, 物联网在各国已经成为战略共识, 各国政府把物联网提到了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高度, 发达国家更是早已积极推动物联网发展规划。在传感技术、云技术、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发展推动下, 全球物联网应用进入实质阶段。而如今, 我国的物联网与发达国家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这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8月, 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 物联网已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根据我国《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 到2015年, 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另外, 来自产业链内部的因素也推动着物联网的发展, 包括分工清晰明确的产业链初步形成、新兴服务商的发展。
1.2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中国物联网在移动医疗、远程监控、智能交通等领域成果显著。各地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动惠民应用, 涌现了一大批成熟产品。我国物联网政策环境良好, 标准研制、应用示范等方面进展显著, 但技术产业环境正处在起步阶段。
2011年, 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2627.4亿元, 同比增长30.2%;2012年, 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3650亿元, 比2011年增长38.6%。预计在2013年, 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4896亿元, 到2015年, 这一规模达到7500亿元, 发展前景将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传统IT领域。产业分布上,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 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2 中国物联网产业并购战略
2.1 并购总体情况
近年来, 物联网应用领域并购活跃, 包括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收购天讯瑞达,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收购爱尔达电子设备和海格机械,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普天通信技术,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杰森技术设备等。
具体来看, 2010年至2011年, 物联网行业披露金额的并购事件共21例。其中, 境内并购事件18例, 共54.07亿元, 平均每例3亿元;境外并购事件3例, 涉及金额1.97亿元, 平均每例0.66亿元, 境内并购的平均金额远远高于境外并购。
数据来源:赛迪投资, 2012。
数据来源:赛迪投资, 2012。
2.2 并购企业特征与战略分析
2.2.1 横向并购为主, 协同效应明显增强
以2010年和2011年为例, 物联网企业横向并购15例, 涉及金额30.01亿元, 纵向并购6例, 涉及金额26.03亿元。可以看到, 物联网平台层企业投融资活跃, 并有横向扩张的巨大需求, 随着物联网应用领域的继续拓宽, 对平台层企业规模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企业并购浪潮仍在持续。2013年9月, A股公司完成对华阳微电子的收购, 华阳微电子成为大富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本次并购两家企业的协同效应更加明显。完成在玩具、物流、防伪、服装等多个领域布局的华阳微电子正期待利润的高增长, 但销售和资金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短板, 被大富科技并购后, 伴随着大富科技的持续投入和物联网基础平台的不断整合, 物联网业务板块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势必会加快公司的发展战略。
2.2.2 产业演变“合纵连横”, 产业链整合和专业化程度加强
目前, 物联网行业重在感知层和平台层的建设, 这类企业目前规模不大, 行业集中度不高, 但内在规模化发展驱动力的作用, 将使得以IT运维、软件服务和大数据分析等为代表的企业成为今后并购重点。在感知层和平台层的并购案例中, 并购方对并购对象各种资源都很看重, 但最为重视的仍然是并购对象在物联网领域的专业技术能力。2013年5月, 荣之联并购车网互联的案例颇具代表性。这次收购是在物联网和大数据行业良好发展前景之下发生的, 本次交易有利于实现车网互联在远程资源管理方面的物联网技术以及产品与荣之联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技术和产品的集合。为目标客户提供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到数据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进一步扩大下游市场空间, 确立物联网行业的领先地位。
3 结语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宽。随着智慧城市、电子病历、二维码的普及, 物联网正在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优化组织结构, 进一步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方向。企业间的横向并购功不可没, 正是横向并购让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国的物联网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各地方政府把物联网的发展作为地方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但也要看到, 如果要在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中赢得先机, 尽快实现物联网产业突破, 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纵向并购可以为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物联网具有涉及面广泛、产业链条长的特点, 在这样的特征下, 每一环节的企业因而拥有不同的资源、不同的优势。要想培育优质企业, 就必须进行产业整合, 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势在必行。
摘要:物联网的兴起正在引领世界信息产业的浪潮。中国物联网产业目前正处在产业链整合的关键时期, 产业演变“合纵连横”, 企业并购消息不断。本文从并购战略的角度对中国物联网产业进行分析, 虽然目前并购依然以横向并购为主, 集中在IT领域, 但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并购将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本文认为企业并购是进行产业链整合行之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物联网,并购战略,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欣斐.物联网的兴起对产品供应链的影响[J].现代商业, 2010 (03) .
[2]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9 (12) .
[3]刘志硕.关于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思考[J].综合运输, 2010 (02) .
[4]江宏.物联网引发供应链管理革命[J].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4 (5) .
一、智能互联产品,企业应开发哪类的功能和特色?
由于传感器和软件数量的边际成本较低,产品云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固定成本较高,公司容易陷入“功能越全越好”的陷阱。但是,公司能够提供大量的新功能不代表这些功能的客户价值能超过它们的成本。当公司展开“看谁功能全”的竞赛,它们之间的战略差异就会逐渐消失,陷入零和竞争的窘境。
企业选择提供的智能功能?有三条法则:
1.那些能为客户带来真正价值,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功能;
2.对于不同市场分层,功能的价值也各异,因此在挑选功能时,公司必须先选择要服务的客户层;
3.公司应该选择能加强其战略定位的功能。
二、产品应搭载多少功能?多少功能应该搭载在云端?
一旦决定提供的功能,公司就必须抉择:每一种功能应该内置在产品中(会提高每一件产品的成本),还是通过云端提供,亦或同时采用两种方式。除了成本这一基本因素,我们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响应时间、自动化程、网络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产品使用的地点,用户界面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升级频次。
三、公司应该采用开放还是封闭系统?
封闭系统的目的是迫使客户从一家生产商购买一整套智能互联系统。在封闭系统中,关键的界面都是独家控制的,只有选定的合作方才能接入。与之相反,开放系统允许客户自己组建方案,从涉及的产品到基础平台,客户可以选择不同公司的产品。开放系统内连接不同部分的界面是标准化且向外开放的,外部公司可以为系统开发新的应用。
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要企业抉择,比如封闭系统可以获得巨额利润,但前提是企业必须要对整个生态圈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当然除了上述两种模式,公司还可以采用混合模式。
四、智能互联产品的功能和基础设施开发,是否外包?
开发智能互联产品所需的“技术矩阵”需要公司对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因为大多数制造企业都不具备上述资源。大多数企业选择了混合制的方式。选择内部开发的公司能掌握关键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并能更好的控制产品的特色、功能和数据。此外,它们还能获得关键的先发优势。
五、如何通过数据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对于智能互联产品,数据是价值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然而收集数据需要传感器,这会增加产品成本。同理,数据传输、存储、保护和分析也会提高成本。要发现哪些类型的数据有最高的性价比,公司必须先回答以下问题:每一类数据如何为产品功能增添实际价值?数据如何提高公司在价值链中的效率?公司还需考虑产品的完整性、安全性以及每类数据涉及的隐私风险。当然战略定位也是必须要考量的关键因素。
六、公司应如何管理产品数据的所有权和接入权?
当公司选择需要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后,它必须选择如何保护数据的所有权以及如何管理数据接入权。其中的关键在于搞清谁是数据的所有者。对于数据的所有权,公司有一系列不同的选择。公司可以追求产品数据的完全所有制,也可以采用数据共同所有制。数据所有权可以在明确的协议中提出,也可以通过产品细则或繁复的法律文件注明。另外一种选择是建立一个数据分享框架,为部件供应商提供运行状态和性能等数据,但对地理位置等信息保密。
七、分销渠道、服务网络,如何实现“去中介化”战略?
智能互联产品为公司带来更直接,更深入的客户关系,这降低了对分销渠道合作伙伴的需求。公司还可以对问题和故障进行诊断,甚至进行远程修理,这降低了对服务网络的依赖。将中介的作用最小化,公司能获取到更多的收入和利润。直接向消费者宣传产品的价值,公司能加深消费者洞察,强化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忠诚度。
八、公司是否应该改变自身的商业模式?
智能互联产品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古老的商业模式。通过对产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制造商可以提前预测并修理故障,减少产品损坏的几率。制造商优化产品性能和服务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一系列全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从更高的服务效率到PaaS模式——制造商保留产品所有权,并对产品的运营和售后成本负责,向客户持续收取服务费用。这种模式下,制造商可以通过不断改进产品,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服务效率来提高利润。
九、公司是否应该开展新的业务,将数据出售给第三方?
在智能互联的时代,公司会逐渐发现,他们积累的产品数据不仅对客户有价值,对第三方实体也非常有价值。公司也可能发现,除了用来优化产品价值的数据,它们还能收集更多的对第三方实体有价值的数据。无论哪种情况,公司都有可能基于这些数据开展新的业务。
十、公司是否应该扩大业务范围?
智能互联产品不但会替代现有产品,更常常扩展行业的边界。
产品系统和产品体系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至少两个关于业务范围的战略选择:
第一,公司的业务是否应该扩展到相关产品或体系中的其他部件;
第二,公司是否应该提供一个技术平台,联接所有相关的产品和信息,即便公司不生产或控制这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