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意义(精选5篇)
一、大学生荣辱观现状
(一)思想消极,理想淡化
(二)自我膨胀,行为失调
(三)道德主体意识较差
二、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二)家庭德育的问题是道德认知行为失调的关键原因
(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三、措施
(一)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广泛深入地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
(三)化教师的师德教育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意义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了大学生了解社会及社会主义道德间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
强
论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电商1022 1004202229 2011年6月20日
摘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它不仅需要得到大学生个体的自我确认,更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
[关键词] 存在价值 大学生 “八荣八耻” 荣辱观
(一)大学生荣辱观现状
大部分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能保持与主流价值观基本一致,认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正确评价身边和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并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体现了较强的道德自律性。虽然大学生荣辱观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在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荣辱观淡漠,道德水平低下,价值观模糊等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思想消极,理想淡化
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护士远大理想和目标。
(二)自我膨胀,行为失调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由于他们自控能力较差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
(三)道德主体意识较差
有些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较多地受一些社会不良倾向和周围同学的影响,对很多问题不能形成自己的正确判断或不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
二、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即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其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二)家庭德育的问题是道德认知行为失调的关键原因
忽视道德教育、德育过程迷茫。在家庭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少家长自己对道德教育的思想认识与具体方法、理论、指导思想与实际措施等方面存在不少困惑和迷茫。
(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现代大学生被称为泡糖水的一代,缺少磨难的成长是难以培养坚毅的性格和分辨是非で能力的。而看重分数、能力而忽略品格的培养都使得大学生更倾向于急功近利,对于长远发展所必需的诚信品质的养成重视不足,这也是造成某些大学生诚信程度低下的原因之一。
三、措施
(一)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
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网络、板报、橱窗等载体,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宣传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表彰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广泛深入地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
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参加“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通过自身的实践理解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增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
a)强化教师的师德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首先要有敬业精神,应自强不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精益求精,为培养和造就跨世纪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b)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担负着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历史重任,学校教育在传授其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强化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全面发展。
四、大学生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明荣辨耻的判断标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八荣”给大学生在人生的前进道路上提供了政治上、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八荣”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而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八耻”正是大学生行为的镜子,是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完全否定。通过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要树立“荣荣,耻耻”的社会价值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了大学生了解社会及社会主义道德的空间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发展,是衡量社会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是在新形势下,要不断进行思想教育。“八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出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行为表现。面对这些社会现象,大学生群体要充分认识到,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将是国家民族的栋梁,保持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开展下去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大学生群体要不断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刻认识社会及社会主义道德存在问题,认真修身养性,使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层次。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
关键词: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意义,对策
荣辱观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区分荣辱的正确标准,引导人们培养积极、健康的荣辱感。我们在用“厚颜无耻”“寡廉鲜耻”“无耻之尤”这样一些词语对一个人的德行进行诟病时,并不是说此人没有羞耻感,而是说他的荣辱观是不正确的,荣辱感是不健康的。一个人荣辱观不正确、荣辱感不健康,就可能是非混淆、善恶莫辨、以荣为耻、以耻为荣。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现象错综复杂,是非、善恶、真假杂糅交织,使人荣辱不分;个人的家庭、教育、经历不同,加之个人的认知、才智水平有限,也影响人们作出正确的荣辱选择;但更主要的是由于与旧的社会形态相联系的落后的道德意识的侵蚀和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人们的人生观扭曲、价值观迷失。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使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态势,道德选择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但不管价值取向如何,作出怎样的道德选择,人们都应坚守社会的道德底线,对是非之分、善恶之别、荣辱之殊应有正确而明晰的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在荣誉与耻辱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根据近几年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滚动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深化,树立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但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突出的负面影响,如功利主义、浮躁心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对他们的毒害,致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艰苦奋斗精神不足、诚实守信度下降、心理素质脆弱等不良现象,美丑不分、善恶不分的人和事也屡见不鲜。这些不良心态和现象不应当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大学生正处于寻求理想、探索理论、渴望知识、掌握本领的重要成长期,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美德、摒弃丑恶,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在精神文明领域树立的新标杆,它让人们清晰地认识到孰是孰非,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大学生进行以“八荣八耻”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好、更直接地体现以育人为本理念的新的切入点,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推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新契机。
二、全面、系统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高校要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全面、系统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把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拓展教育途径,增强教育效果。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身心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全面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各学科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因素,把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有关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举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营造良好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氛围,让大学生时时刻刻受到感染,从而明辨是非、甄别善恶、区分美丑,使他们自觉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2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知荣明耻,重在实践。“道德者,行也。”如果只停留在道德认知而不付诸行动,只知道何为荣辱而不在行动上真正地为荣拒辱,那荣辱观就不会有实际效果。因此,要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把树立和弘扬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净化心灵、熏陶思想、陶冶情操、升华认识、提高觉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牢固树立起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至上的思想,从而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3.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品德操行、价值取向、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厚而持久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在“言传身教”的“亲密接触”中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广大教师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做到明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职业和学术道德规范,为人师表,用楷模的力量去引导学生、熏陶学生,启迪学生的道德觉悟,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此外,教育系统也要把提高师德水平作为开展荣辱观教育的前提,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使其成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4.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学校是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荣辱观教育,要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导向,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内涵,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动力,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注重管理和积累,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成长发展。
5.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
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孕育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祖国传统美德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的原则,充分运用它们来熏陶教育大学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杨宾,黄志坚.明“八荣”知“八耻”——黄志坚教授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前线,2006,(4).
[2]卢雁.复旦大学:将“八荣八耻”融入课堂教学[J].上海教育,2006,(7).
[3]刘穗燕.发挥高校工会优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1).
[4]秦书生.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途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年 素质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青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对于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必胜信心,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的创造力、活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发展,需要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青年人才。
一是要提高全民族素质,青年是基础。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中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
二是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青年是先导。国家兴盛,人才为本。要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青年人才的培养居于先导地位。要重点培养青年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广大青年人的创新能力,努力造就大批优秀青年人才。
三是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青年是关键。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关键。
二、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未来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青年的,中国的前途是青年。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践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未来。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因此,需要广大青年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艰苦创业,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是广大青年要勤奋努力。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想成为幸福的人,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勤于学,精于思,敏于行,讷于言。咬定青山不放松,事不成功誓不休,青年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二是广大青年要有敏锐性。不少青年人由于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不善于区分是非对错,不容易深切了解我国人民曾经怎样经历千辛万苦的斗争才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而建立一个美好的、富强的、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怎样的长时间的艰苦劳动。因此,需要在青年中间经常进行生动的、切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且应当经常把国家发生、面临的困难向他们作真实的说明,和他们一起研究如何解决困难的办法。从而促使青年不断自觉学习,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是广大青年要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要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最终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华崛起。
三、广大青年朝气蓬勃,活力无限,前途不可限量
青年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当前处于改革发展中的中国尤其是这样。但是也容易不能持之以恒,不善于规划计划。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关键是要做到:
一是要树立远大理想。无论能力大小,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工作生活实践中,不断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
二是要自觉。努力提高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和体悟,从容易实现的着手去做,目标可暂时设低些.再逐步上升实现的难度,让自己身体力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让“自觉”不知不觉地成为一种“身体力行”,时刻积极地鞭策自身,努力前行,让“自觉”真正变为有意义的终生性品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觉悟和素质。
(一)“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路明灯
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状况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打开改革开放27年来的历史,每一页都记载着我国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嬗变,对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无可避免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也有消极不良、腐败堕落的,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某些情况下混淆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界限,致使人们的荣辱观发生了某些畸变与偏差。然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社会的价值观念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受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与消费文化的冲击,社会上弥漫着金钱至上的荣辱取向。一些人的是非观念、荣辱观念已完全被金钱所左右,以金钱为转移,为了获取金钱不择手段,严重败坏了社会的风气。他们是假冒伪劣的商品的制造者、以权谋私的贪官、索要红包的医生、学术腐败的学者,而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甚至坑蒙拐骗的事件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试想,如果以这样的荣辱观为价值导向,我们的国家将走向何处。锦涛同志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直接针对和纠正的就是这些美丑、善恶、真伪不分的情况。
历史老人把它的经验大典不吝打开以示后人,后人从中可以体味到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每当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时期,精神支柱的力量是尤其不可或缺的,正确的荣辱观就是这一精神支柱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重要时刻,“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的提出,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拓展和丰富了新时期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渠道。
(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们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制定道德规范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做到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既要高举道德理想主义的旗帜,又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道德现实主义的基本要求。“八荣八耻”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的基本要求,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弘扬正气,有利于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达到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效支持,是一种适应现实要求、操作性强、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道德标准的道德规范体系。
(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开放和宽容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现代社会生活多样性,给予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社会道德的底线,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特别是象我们这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国家,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市场经济从一个视为洪水猛兽的怪物变为上下通彻的亲睐之宝,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市场法则,相应的还有道德规范,至为重要的是需要构建一个完备的道德体系,以保证社会生产力发展、体现效率与公平、道义与利益、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起码人格准则,“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具有具体的操作性,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
(一)“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的调节器
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当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当社会规范呈现纷杂化趋向的现今这个变革之中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使社会生活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并通过这种共同的规范去调节人们的行为,使整个社会生活保持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之中。而这种有序的社会状态,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的调节器。
(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的导向标
革命圣哲马克思认为,人把握现实世界的方式,不限于科学的或理论的方式,还包括艺术、宗教和精神践行的方式。道德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最重要的精神实践方式,它面对现实,注重实践,指向理想。因此,“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以规范为基本形式,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为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表现提供一种价值的支撑和价值导向。
(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社会成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助推仪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对道德与人性的关系的认识有多么大的差异,但对道德特别是荣辱观对人的教化功能的认识则是惊人的一致。无论什么性质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最主要靠两条:一是社会制度,二是人的素质。而在人的素质系统中,起核心和灵魂作用的是思想道德素质。而“八荣八耻”荣辱观,既有社会主义中国的特色,也有全人类的普遍性能,它是社会成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强大的助推仪。
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具有深邃的思想性,是优秀伦理精华的与时俱进
(一)“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念的精髓所在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一个全新的社会,其道德价值观念,有着鲜明的社会特征,其精髓就是爱国主义的情操、共产主义的理想、集体主义的原则、吃苦耐劳的精神、先人后己的风尚、团结互助的关系,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作耻”荣辱观,从公民道德建设的角度为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全社会树起了一个新的标尺,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对于我国当前精神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有着非常鲜明的针对性,这就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念的精髓。
(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了主导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等相应内容的价值体系。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的价值在于塑造和培养既有高尚道德情操,又遵守基本道德操行的新人。“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就是围绕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对思想道德规范体系的补充、调整和完善。
(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优良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
1、“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
荣辱观念是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思想珍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严、勇、孝”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做人成事的准则。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过做人的三个标准,即智、仁、勇“三达德”,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然而,孔子有生之年,为之奋斗的伦理道德,是“礼”。
从公元前21世纪,就有了原始礼仪。周代以礼乐治天下,“周礼”的建设与发展前后八百余年。早于孔子百余年的齐国管仲,提出“四维”即“礼、义、廉、耻”,以礼为首,这些都是孔子所直接继承的伦理智慧。可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是对中华伦理智慧的继承与发展。
孔子一生从礼、崇礼,对礼的建设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以至对后世中华礼仪之邦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仁”,但在他一生所推行的道德是“礼”,也就是说,“仁”并没有成为当时人们共识与实践的道德规范。然而,孔子在“仁”与“礼”的关系上,确有重要贡献,他的“内仁外礼”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将“礼”融入“仁”中,使人的情感成为“循礼”的内在动因。这种外在与内在的和谐、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是孔子对礼的理论升华的突出贡献,成为中国建设“礼仪之邦”的理论依据,为当今礼的教育与礼的建设提供了参照。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四德”,是对儒家伦理的新整合。其中,以“仁”为首,“义”为次,“礼”从首位降到第三,“智”也从孔子“三达德”之首,退居到末位。
汉代董仲舒,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增加“信”德,表明当时“信”已经成为一种公共生活准则和社会发展需要。从此,“仁、义、礼、智、信”推为“五常”,成为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它将儒家伦理推向了新高度,并统领我国伦理道德教化与建设两千年。
到了宋代,又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其中再次恢复了管仲提出的“四维”,去掉了“仁”,增加了“孝”、“悌”与“忠”,将家族道德置于首位,“家”乃国之基。有了纵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横向的“兄友弟恭”,建构一个纵横交错的家庭伦理十字架,就可实现“家和万事兴”。
从清末到民初,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冲击,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认为,道德是中国之长项,只要推陈出新,就能够建构中国的新道德。
梁启超等维新派,试图以“孝、悌、忠、信”这“四德”为基础,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华,建构中国新道德。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这是“中体西用”、中西道德精华相融合的杰作。
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表明:以孟子“五伦”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宋代以“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孙中山以新“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国为本”的伦理道德观。这“三个为本”经历了三千年。分别成为不同时期道德教化的着重点,反映了不同时代及其发展对道德发展的必然要求。道德是历史的产物,又推动历史的不断进步。
而今,中国又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家”、“国”,这“三个为本”在当代的辩证统一,必将对反映当今人际关系的新伦理、新道德,做出新的概括,从而建构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新道德,在新的千年推动中华道德有个新的发展。
历史进程表明,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包括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一些恒久不变的道德规范,是由人类社会生活长久不变的内容决定的,即使这些似乎“千古不变”、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自己的内涵。因此,每个历史时代的中国人,都有继承前人道德智慧的责任,又有“推陈出新”发展中华道德的义务。“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同等重要之地。正是由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代代传承,才成就了中华民族铁的脊梁。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其中只有中国的文化传续了下来,其他三个文明古国都消亡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但列强最终未能使我亡国灭种。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与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和思想珍宝一脉相承的,更是这些优良美德和思想珍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与时俱进。
2、“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芭蕾舞蹈教育;现状分析;意义;对策;中小学
芭蕾舞是一门表演细腻、魅力无穷的艺术。芭蕾演员在舞台上优雅的旋转、跳跃,仿佛让观众置身于梦幻的艺术境界。如今,芭蕾舞蹈已经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普及,它不再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的艺术。在这个素质教育盛行的时代,芭蕾以它丰富的艺术价值逐渐成为提高学生审美和素养的重要举措。
一、中小学生普及芭蕾教育的现状
现在,芭蕾教育在中国普通教育学校中并不常见,但在社会学校中,舞蹈教育是比较发达的。在高等艺术学院中,芭蕾的教学课程系统又专业。很多大城市中也有少儿芭蕾舞培训班、芭蕾沙龙等等一应俱全。遍及各地的文化宫、少年宫、青年宫,县、乡、镇的群众艺术机构的创建,让芭蕾教育真正深入生活,深入人心,也证明了舞蹈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向上的发展。
近几年来,不断有芭蕾演员积极开展芭蕾普及教育的工作,他们为打破“芭蕾是有门槛”的传统概念,让更多孩子和这门艺术相遇,创造了许多中小学生学习芭蕾的机会。中央芭蕾舞团与四所小学签署合作协议书,在一年级课程中开展每周一节的芭蕾基训的校本课程,并利用课外活动课程,在学校的社团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演出观摩以及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等方面上给予学校支持和帮扶。
二、中小学普及芭蕾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芭蕾对中小学生的益处
在我们童年时代,动作是人的最基本的表达、交流手段,早在人类产生的奴隶社会阶段,人体的动作这些功能就被有意识的自然形成了。因此,儿时的学习将对以后的成长及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1)芭蕾舞的训练中包含了音乐、舞蹈动作、健身,三者合一才能塑造出人的形体美。芭蕾舞可以提高人的机体能力,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芭蕾舞系统的课程和训练对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很重要,它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当学生走入社会,他们优雅的行为举止便成为了他们的标签,是一个人良好的素质所必不可少的。为了具备更高的修养,尤其是形体美的塑造,芭蕾舞的训练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2)芭蕾基础训练中的压腿、踢腿、下腰等都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学生们通过长期的芭蕾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他们身体的灵活性和耐力,并增强体质。动作协调的孩子还对他们大脑的发育有所帮助。福金说过“对舞蹈美的膜拜,是与人体的健康发育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芭蕾有利于发展各项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3)学习芭蕾的过程也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孩子们可以探索艺术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变化。有些自身条件最优异的孩子并不能够坚持最久,往往是那些自身条件并不突出的孩子,能够通过坚持看到自己身体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又反过来激励他们坚持下去。坚持和执着也是芭蕾艺术的精髓之一。
(二)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
在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发展,人类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总是从低层次需求转到高层次需求。高层次需求可以让我们更深地去了解人类的本质,也包括了自己的本质。现在,人对自我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审视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我们通常需要以高标准来发展孩子们的形体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向社会普及并推广芭蕾舞教育非常重要。而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从小接触学习芭蕾舞,最为有效。小孩子正处生长期,他们的身体可塑性非常强。并且儿时塑造的优美的体型会成为以后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融入整体的气质中。
三、中小学普及芭蕾教育的策略
芭蕾教学早在西方两百年前就得到了普及,著名乌克兰芭蕾舞教育家娜塔莉亚曾说过西方人一直做的三件事情:第一:喝牛奶;第二:跳芭蕾;第三:给孩子充足的睡眠。这三件事是最具科学的,具有强大的功能。所以,芭蕾教育不但要推广、普及、还要倡导课堂-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学体系。
首先,各个中小学应积极开展、支持芭蕾教育的引入,并深入、持久地完善课程,确保学生享有优越的高雅艺术资源,让更多孩子受益于芭蕾教育,让孩子们在芭蕾学习中自信健康成长。
其次,启用专业的教师、随时规范教学内容也是普及芭蕾教育的重要工作。教师应该建立儿童对芭蕾舞蹈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芭蕾舞,并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此,芭蕾艺术才能普及于社会,走进校园,走进社会,走进少年儿童。
芭蕾蕴含着高深博大的舞蹈艺术精华,在舞台上所展现出的唯美与脱俗的魅力使它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推崇。芭蕾舞的训练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好处,孩子们在跳跃、旋转、日复一日的磨练中能够拥有优美的姿态,健康的身体,他们也能在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芭蕾教育对中小学生益处多多,我们应该积极地支持、推广及发展它,把它引入到各个中小学的日常课程教学中,引导孩子们开始基础、规范的训练,就可以为中国孕育更多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慧慧著.《人体律动美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肖苏华著.《芭蕾艺术欣赏》[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论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意义】推荐阅读:
实事求是对大学生自身成长的意义09-16
论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10-14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09-25
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06-06
对大学生有益的演讲10-28
网购对大学生的影响10-01
谈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10-19
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及思考09-19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09-17
论文: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看法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