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员操作指导书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业员操作指导书(精选8篇)

作业员操作指导书 篇1

作业员操作指导书

一、操作说明

1、准备工作

1)开机或接班前依生产指令或当班技术员,领班之要求提前准备好相应包装材料及加工用的工、治具。

2)与上一班作业员交接好尾数,了解该产品的加工、包装方式及品质要点的要求。

2、取货

1)开模终止时用左手推开安全门,待产品顶出后用右手将产品取出,留意各腔穴的产品是否齐全,发

现异常立即通知技术员或领班处理。

2)不可将批峰刀、剪、钳或其他硬物件带入模具内以免不慎将模具碰伤。

3、喷脱模剂

1)需电镀的产品不能喷脱模剂,喷油的产品原则上不能喷脱模剂,但在特殊情况下经允许可在后模喷

少许干性脱模剂。

2)脱模剂的喷咀跟受喷部位之间的距离依领班或技术员所指导的方式进行作业。

4、关安全门

1)经确认产品全部取出后方可用左手关上安全门进行下一个循环周期。

2)关安全门不能用力过猛,以轻轻合上为宜,杜绝以暴力碰撞。

5、剪水口批峰

1)须将水口剪平。

2)参照样板批峰,批峰时不能将产品刮伤,不能有齿状或条纹要批平。

3)需喷油的产品及透明件须戴手套作业,以免出现手印损伤产品。

4)所有产品必须将油污擦拭干净,(用白色碎布或白电油进行)。

5)需其他特殊工序“如定型”的产品按上司指导进行操作。

6、自检:对首件确认样板,对产品进行检查,将不合格的产品拣出,并通知技术员进行改善。

7、组装:有要求组装的产品按注塑工艺卡要求的品质标准进行组装实配。

8、包装

1)凡是容易碰伤、碰花的产品(如透明镜片)都要有胶袋或珍珠棉包装后再进行装箱。

2)其他小件用PE袋包装即可,数量按要求装袋。

9、装箱

1)有特别要求,依产品特性分模号装箱。

2)装满箱后贴上产品标示卡一张,标示纸上面写明产品名称、数量、颜色、班别、作业员姓名、生产

日期,并封好箱,待IPQC检验。

3)核对生产指令单与实际产品标示卡是否符合,否则及时知会技术员,领班处理。

10、下班前的工作

1)交接班时与下一班作业员交接好尾数。

2)向下一班作业员交待该机台产品的加工包装方式及品质要点的要求。

3)作好当班的生产数量统计并如实填写“作业员(注塑组)日报表”。

4)搞好该机台范围的清洁卫生方可下班。

二、注意事项

1、不可将产品批伤,不可将良品放入不良品箱里面。

2、关了安全门后,若遇紧急情况立即按下红色急停开关制。

3、不能压模(即产品未取出或未完全取出而进行关安全门而产生压模)

4、注意产品断针、粘模、缺模等不良现象。

5、机台设定参数不得擅自更改。

作业员操作指导书 篇2

标准化操作, 指的是在节拍时间, 以有效的操作顺序, 在同一条件下反复进行的操作。其中节拍时间定义为该操作工序完成该工序的周期时间;操作顺序指的是该工序的操作步骤, 按照工艺的加工顺序, 要求操作工执行的每一个动作;同一条件是要求操作工在同一环境, 同一状态下, 来进行操作, 这是要求操作工做到标准化操作的前提, 必须给予操作工同一环境及外部状态, 包括设备状态, 环境及零件质量等。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作为业内知名的底盘系统集成供应商, 在制造方面一直推进标准化作业的管理, 汇众制造系统HMS也在持续更新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标准化工作的推进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 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1.1 标准化操作指导书

标准化操作指导书, 也称SOS, Standard Operation Sheet。是上海汇众的一份指导现场操作工的动态标准化作业单。如图1, 这份作业单明确规定了操作做什么, 如何做及为什么要做。标准化操作指导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操作要素, 操作顺序和要素时间。

1.1.1 操作要素:操作工每个步骤需要完成的工作, 其明确了操作工具体做什么。要素中的具体要求: (1) 地址位置:要素被步行分开、一个要素只能在一个地点发生; (2) 产品分组:按产品类型进行分组。一个要素不会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分组上的操作合并起来; (3) 选取材料、工具:当选取材料或工具与基本动作之间必须步行时, 选取工具; (4) 质量检查:原则上一份完整的SOS应至少包含两个质量检查———互检 (上料检查) 、自检 (下料检查) , 但不能笼统地写互检或自检, 要明确检查什么; (5) 工艺文件中与操作工相关或由操作工实施的所有信息必须包括。

1.1.2 操作顺序:明确操作每个动作的顺序, 操作必须按照此顺序进行操作, 不能漏步骤或跳步骤, 这些违法操作顺序的动作都可能会造成缺陷零件的产生。

1.1.3 要素时间:操作工每个步骤所需要的时间, 要素时间测定时需要注意, 要素时间最好为实际单件工时的6%左右 (但不绝对) ;时间太短或太长不利于线平衡和持续改进;后续改进可借用DOU-BLE-E软件进行修整。

1.2 工作要素表

工作要素表, 也称JES, Job Element Sheet。这份工作要素表主要是要求了每个岗位的具体动作, 它细化了SOS表中每个步骤的具体的动作要素, 把动作以图片的形式进行表述。让操作工可以按照图片的要求, 去进行每个动作的操作, 从而完成整个步骤所有的工作。在JES文件中我们需要关注两点:主要步骤和关键点

1.2.1 主要步骤。主要步骤就是图示化地将该工序的所有动作, 细化并以附图的形式完整的表述出来。对该工序的所有动作, 是工艺要求的规范的动作, 是必须要进行的动作。针对一些不标准或多余的动作必须在文件剔除。例如, 操作工为了拿取工具方便, 将工具临时放在工位器具上, 而不是放在规定的工具摆放处。这些动作不符合标准化动作的要求, 必须在培训过程中指出, 并要求操作工按照标准化进行操作。在编制主要步骤的过程中, 为了使操作工的动作能更加规范化, 所以尽可能地把动作与图片一一对应。在主要步骤上标注动作序号, 在图片上也相应地标注上序号, 这样使操作工能清晰地明白每个动作的具体要求。

1.2.2 关键点。关键点是对主要步骤的补充说明, 也是对该步骤动作的重点说明。往往在工序的操作动作中会有一些容易疏漏或重要的地方, 关键点就是要在所有动作中能识别出来, 在JES文件中注明关键内容。例如某个道序容易产生一些质量缺陷, 需要进行标注;还有些道序是尺寸检测点, 需要将一些尺寸的影响重点关注。关键点的作用就是通过文件上的说明, 将该动作可能产生的质量风险, 告知操作工, 让操作工在工作中能引起关注。往往在文件编制过程中, 会将关键点在图片上相应的位置圈出来, 从而提醒操作工注意。

2 标准化操作指导书编制技巧

(1) 步骤详细, 这里的要细化所有动作。在编制过程中, 可以通过视频拍摄和软件动作分析, 来规范各工序每个步骤的动作。在动作分析的过程中, 清晰地识别出哪些是有效的动作, 哪些是无效的动作;有效的动作是否规范;有效的动作是否还有遗漏。辨识完整所有的动作后, 整合出详细的该工序所有的有效动作, 这样就完成了该工序的动作细化及规范化的工作。 (2) 图片清晰, 把动作的要点从图片中反映出来。例如一个简单的取件的工作, 常常会以一张零件的图片作为这个取件相对应的图片, 这样就忽视了操作工从哪里取件, 取件的位置在哪里等操作工需要知晓的信息。所以应该是把取件的工位器具和对应的零件放在一张图片里面。图片的功能就是描述抽象的文字, 用形象的图片表示出来, 让人一目了然, 简洁易懂。 (3) 要求规范, 需要工艺工程师在编制文件中准确地规范每个动作。操作工因个人习惯而修改的动作, 如果不符合工艺要求, 必须予以纠正, 避免产出不合格品。如果动作不违反规则, 为了提高操作性, 应该在文件中进行修订, 使该动作规范。

3 结束语

上海汇众汽车的“精益生产”是以标准化为基础, 通过员工参与, 采取不断改进的方法, 提高制造质量, 缩短制造周期, 最终获得客户热忱的管理哲学。在上海汇众推行HMS的系统, 在每个生产基地及工厂中, 每个工位都有标准化作业单和岗位指导书, 它们是操作工工作的基本文件。像工具放在什么位置, 操作的员工是否能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地取用, 也必须标准化;连操作员工取工具的动作如何最省力、最快捷、最方便都要标准化, 且标准必须持续不断地改进。

指导学具操作,促进思维发展 篇3

学具操作思维发展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本文就如何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促进思维及有关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提高运用学具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例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①第一行摆6朵小红花,第二行与第一行摆同样多。(怎么摆,为什么这样摆?)②第一行摆5朵小红花,第二行先摆与第一行同样多的,再多摆2朵。(第二行与第一行比哪个多,多几多?第二行一共有几朵?)③第一行摆4朵小红花,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3朵。(怎么摆,为什么要这样摆?)④教师左手拿3支铅笔,背着右手问学生,右手的铅笔数比左手多2支,右手有几支?(你是怎样知道右手有5支的,并出示右手验证。)⑤演示:上排6颗五角星,下排(盖住)比第一批多4颗星,下排有几颗?(你是怎么想的?口述:比6颗多4颗是10颗。列式:6+4=10(颗)。

通过例题可以看出,运用学具操作不是直接向学生说明某一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性东西。这样,不仅使学生迅速地获取了应该获得的知识,而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为使学生在学具操作活动中既学知识又发展智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遵循一定程序和规则进行操作活动

学习时的操作和观察,都是有意义的、有计划的活动。在指导学生操作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规定操作程序和规则,还要设计学生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必要时,还可以组织几个学生进行预演性操作,以便发现学生操作中可能碰到的困难,或者发现操作中有什么技巧问题。比如,在学习“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学生的操作体现出了一个“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渐进过程,学生完成的是一个从感觉到知觉,再到建立牢固表象的认识过程(学生不看教师右手,也能想象到是10支铅笔)。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按程序和规则,有目的、有次序、有条理地去进行观察和思考。

2.加强观察、思维、表达的联系

我们知道,操作是学生手与眼的协同活动。动手操作的信息,即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必须通过仔细的观察活动才能准确输入大脑,促进抽象思维,形成数学概念、规律和方法。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语言的内化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必须把动手操作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叙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感知有效的内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比如,前面列举的“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一例中设计的操作活动中,每一次每一组摆的个数和方式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这些摆法中的共同特点,然后经过思考,才发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6+4=10),从而为后面接着学习应用题做好了必要的铺垫和准备。由于有了充分的直观经验做支柱,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理解得就更清楚,更深刻了。

3.重视操作活动的过程

小学生学习数学,乐以直观,停以表面,若以深入思考探究,要使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教师的继续指导和启发是至关重要的。在操作活动中,教师除了面向全体认真组织,如注意操作的秩序、纪律,控制操作的时间等以外,还要来回巡视指导,具体了解哪些学生还不会按规则操作,是否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特别要及时掌握操作过程的反馈信息,以便为后面的总结积累材料。在操作结束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动态表象展开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形成概念、规律和方法。

二、指导运用学具方法,促进思维发展

在课堂上设计、安排和组织操作活动,可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结构性

所谓的结构性,就是提供的材料(学具)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反映不同的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而不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比如,认识10以内的数时,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有小棒、小圆片、三角片等,还可以有直尺和内含实物图的韦恩图等;认识11~20以内的数,提供给学生的小棒,是20根,不是19根或21根,而且要求学生先把10根捆成一捆;探求三角形内角和,提供给学生的不是一种三角形,更不是几个特殊的三角形,而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任意三角形。

2.体现可操作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过程,是一种系统行为。操作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明白操作的目标,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者分析什么关系等,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提示操作的方法。

3.寻求针对性

学生操作是一种手脑并用并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内化方式。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在操作中伴以思维和语言的表达,使每一个人都要考虑怎样把操作的过程、看到的现象以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交流。

4.具备条理性

归结是在众议情况下精选出共同的条理性认识,即从表象中归纳、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计算方法,公式法则、性质定量等,真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和飞跃。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结时,一般可以安排这样的程序:(1)选定一种最佳方案或是得到大家认为是真实的认识;(2)用学生的语言加以描述;(3)读书,校正或验证自己的认识;(4)结合实例或在标准情况下进行尝试运用。比如,上面说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归结可以得到“拆小数,补大数,先凑十,再加几”的方法。抽象的算式形如9+2=9+1+1=10+1=11,8+3=8+2+1=10+1=11等。又如,开始学乘法的意义,要从若干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里,逐步改写成“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过渡到一个新的概念化认识:被乘数×乘数=积。

混凝土搅拌站操作人员作业指导书 篇4

一、铲车

1、铲车作业场地应随时清理,保持场地整洁、堆码整齐。

2、铲取物料时,车速不得超过4km/h,不得高速猛撞料堆,并注意轮胎不得打滑。

3、工作后或修理保养时,应停放在平坦、安全的地方,并将铲斗落地。

4、服从生产管理和工作调动,遵守企业劳动纪律。工作当班时间内禁止饮酒,禁止擅离职守。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铲车。

5、铲车下坡时严禁发动机熄火及挂空档滑行,铲斗举升后,禁止斗下站人,机器运转时,中绞接处严禁站人,车辆行驶时,观察四周不得有危险源。

6、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关注地材的变化,并在地材发生较大变化时立即告知技术部门相关人员。

7、认真执行有关噪声控制、废水排放和固体废弃物处置的规定,符合环保标准要求。

二、搅拌楼

1、操作者首先应详细学习配料机、混凝土搅拌机使用说明书,了解掌握机械结构及性能,熟悉安装调试、工作注意安全事项,懂得检查保养维修具体项目。使该机组能得到合理利用,保证生产质量及进度,发挥最好的经济效益。

2、操作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场地平整,机械布局合理,基础要坚实稳固,安装后机械应保持水平。皮带轨道架不得歪扭错位。

(2)电源要正确连接,电器元件不允许有断线、松动、短路现象,控制开关应安全可靠。防止电器元件及电线受损,电机受潮。配电控制箱应装接地线。

(3)配料秤的调试应根据施工混凝土配比量,由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一同进行调试,确保混凝土的配比质量。

(4)检查水泵引水是否充足,泵水龙头是否有回漏水现象,管路是否畅通,泵水时间继电器系统是否准确可靠。混凝土配水量及配水时间(继电器控制)应有工程技术人员调试确定。

(5)检查各齿轮箱的油位和油质,如有不足时应添加,不清洁应更换。

(6)检查运输胶带及三角胶带,调整涨紧度,不得跑偏、打滑,切勿使砂石等落入运转部位。

(7)按搅拌站的性能准备合格的砂石骨料。

3、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应精神集中,注意观察配料机是否正常,混凝土配比供水量是否合适,拌合机各部工作是否正常。

(2)皮带提升时,严禁在皮带下面站人,以免误伤。清理料坑时必须停机,关闭总电源。

(3)机械在运转搅拌时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料斗机架之间查看或探摸,严禁用手或工具等物伸入搅拌筒内扒料出料。

(4)配料机底部有砂石料物堆集,秤斗中存有粘着物时,应及时停机断电,进行清除,避免配料误差。(5)机器在运转过程中,不能进行检修。在搅拌时,不得随意停机。如发生故障,须立即打开卸料门停机关闭电源,用人工卸出物料,排除故障后再启动。

(6)机器不得超负荷运行。

(7)机器停止工作时,应打开冲洗开关,启动水泵清洗搅拌罐内外、卸料斗、秤斗的积灰,切断电源,清理施工现场,认真规范填写机械交接班记录。

4、检查保养维修具体项目:(1)每班应进行的检查保养项目:

a)检查紧固各部螺栓,特别是叶片及支撑臂的连接螺栓;检查搅拌叶片与衬板间隙。b)对各润滑点的加注润滑油脂。

c)寒冷季节,应将供水系统内的存水全部排尽。

d)必须彻底清除搅拌筒内、轨道架、机身的残留混凝土,清除配料机、秤斗、机架、传送带等部位的积灰与砂石。(2)每月检查与保养项目: a)检查钢丝绳,涂抹少量黄油; b)检查设备润滑油等,定期更换。c)清洁供水系统,检查清洗吸水阀及水管。d)检查行程开关摇臂是否松动,作必要调整。

e)检查电机,电气元件接线不得有松动现象,交流接触器触点情况。配电箱清除灰尘,限位开关不得进水。f)拧开放淤塞,检查轴端密封情况,若密封元件损坏,应进行修复或更换。

三、试验室

1、试验室检测人员注意因气候变化,进场材料批次等原因造成含水率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水量。

2、测定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扩散值并观察和易性,与试验室状况和控制要求作对比,并将信息反馈回微机室,对出厂混凝土进行质量监控,防止不合格的产品出厂,造成质量事故和商品混凝土往返运输成本的增加。

3、每种强度等级商品混凝土首车生产时,试验室检测人员必须进行测试并将信息反馈到操作室,确定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后才能继续生产,同时应填写开盘鉴定记录表。

4、当出料的混凝土坍落度小于或大于控制值而不合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最后在搅拌运输车快速搅拌2min,再取样检测,如仍不合格,该车混凝土不得运出搅拌站,通知技术部门和实验室处理。

5、试验室应根据技术部门要求,对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和强度检验进行取样抽检。出厂坍落度检验取样频率,同一工程、同一强度等级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取样测试不得少于一次。强度检验抽检批次:同一工程、同一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不超过100盘或1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6、供强度合格性检验试件采用标准养护,用于拆模强度试件采用同条件养护。试验室每天检测商品混凝土各龄期强度(7天、28天)作为质量动态监测和配合比调整依据,并如实填写强度记录表。

四、混凝土运输车及泵车

(一)混凝土运输车

1、出车前,主机操作员必须对每盘商品混凝土目测,在混凝土拌合物保证质量和数量时,方准发出站,填写发货单,发货单需标明收货单位、工程名称、发货人、数量及强度等级、坍落度值以及发车时间等要求,防止错送或混号等质量事故出现。

2、要认真选择最佳运输路线,以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距离将混凝土运送到工地现场。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如遇到堵车、交通不便或其他突发因素不能正常到达施工现场,驾驶员应及时与现场或站内联系,并按要求积极采取处理措施。

3、商品混凝土采用专用商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运输前驾驶员必须倒尽遗留在罐中的水分,运送过程中拌筒应保持3-6转/分的转速,以保证商品混凝土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运输车驾驶员运至浇筑地点入泵前,应高速旋拌筒2-3min,待混凝土拌合均匀后方可卸料。

4、搅拌运输车的罐体内壁应保持平整光洁,装料与卸料口应保持清洁,黏附的混凝土残渣应及时清除。加强车辆的日常保养,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减少车辆的维修费。

5、站内应密切与现场联系,控制发车节奏,保证每车商品混凝土从装卸至卸料整个运输时间一般不超过2h。

6、如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坍落度损失过大,严禁往运输车搅拌筒体内任意加水,只能在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泵机操作工,在试验室规定范围内向搅拌车内掺入外加剂溶液。掺入外加剂后拌筒快速旋转2min后,使整车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均匀后卸料。现场技术人员对整个过程监控,并做好记录,同时将信息反馈回搅拌站,站内及时调整坍落度。每辆车配备的备用外加剂桶必须随时装满,每次添加完后回站后必须加满,该项工作由驾驶员负责。

7、每车混凝土交货时驾驶员必须与施工现场收货人员办理签字手续,同时告知泵送人员该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现场签字认可后方可泵送。同时及时地将签字后的发货单交回本站。

8、商品混凝土现场检验取样,应随机从一车商品混凝土卸料1/4至3/4处取样,取样频率和组批条件:每100盘但不超过100 m3相同配合比的商品混凝土样不得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同配合比不足100盘或1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如现场有特殊要求可按现场要求在监理、施工及商品混凝土供应三方见证取样。

(二)泵车

1、商品混凝土泵送前现场负责人应掌握了解现场工程项目情况,即所需混凝土品种、技术要求、施工方案、浇灌方量、时间以及现场的施工准备是否具备浇注的条件(场地、技术准备等),由现场填写当天商品混凝土委托单通知生产部门安排生产。如委托单不能提前一天交到生产部门,在第二天开盘前站长应核实浇注的等级、时间、浇注部位等内容,开盘后委托单必须随第一车商品混凝土带回到生产部门。

2、商品混凝土泵送前现场负责人应掌握前道工序是否完成,水、电路是否有保证,并填写商品混凝土委托单将情况通知站内生产部门,由泵送主管安排泵工安泵和接管工现场布管,作好安装调试,待浇状态。

3、开始泵送时,应用适量水润湿泵的料斗,管道等与商品混凝土接触部分。经检查管路无异常后,根据输送管距离的长短采用适量的水泥砂浆进行润滑,润滑输送管道用的水泥砂浆,应根据工程情况处理,或弃掉,或分散浇注,严禁将润管用砂浆集中布料在同一处。

4、浇注过程中现场负责人和泵机操作工应对每车商品混凝土质量进行目测,监控浇筑点商品混凝土质量,如果发现商品混凝土坍落度过大、离析、泌水严重、假凝等其他异常情况应当立即通知试验室人员,现场无法处理的应将商品混凝土返站处理,由站内试验室检验处理,待各方面情况正常后再转入正常泵送。

5、泵送应连续进行,当商品混凝土供应不足或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泵送速度,保持连续泵送,但泵送总时间不得超过从搅拌到浇注完毕的允许延续时间(一般不多于2小时)。泵送困难,泵压升高,管路振动时,不得强制泵送,应立即对管路进行检查,采取措施排障,当输送管堵塞时,应停机反泵排堵后重新接管。泵送过程中,应将料斗格栅上大石块及杂物及时捡出,严禁向料斗中加水或外加剂。

二线岗位操作指导书 篇5

1. 目的

保证摆渡车正常运转。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型材料公司加气二线摆渡车岗位。3. 职责

3.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文明生产。

3.2坚持工作岗位,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工作分配,认真按时完成下达的生产任务。3.3工作中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3.4负责管好本岗位工具、器具及各种附件,使工具灵活可靠,安全可靠。

3.5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和技术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3.6保持场地清洁,做到安全生产。3.7有权指出操作中的违规行为。

4、摆渡工序操作规程 4.1 本岗位工艺简图

浇注 →摆渡→模具牵引 → 预养窑 4.2 主要设备

摆渡车、清扫上油机、控制屏 关联设备:牵引机、浇注搅拌机。4.3 班前准备

4.3.1 检查控制屏是否灵敏可靠。4.3.2 检查摆渡车轨道是否有障碍物。4.3.3 检查摆渡车行走是否正常。

4.3.4 检查预养窑的温度是否达到30-40℃左右。4.3.5 协助检查各关联设备是否正常。4.4 操作顺序

4.4.1 将模具送到摆渡车上。

4.4.2 启动摆渡车将模具移到搅拌机下面。

4.4.3 配合配料工序将搅拌好的料浆浇注到模具中。4.4.4 将浇注完的模具车牵引到预养窑。4.4.5 与配料工序配合,冲洗投料管。4.5 注意事项

4.5.1 本工序同配料人员要经常联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4.5.2 摆渡车在运行时一定要检查各部件是否出于良好状态。4.5.3 经常清理轨道两侧及搅拌电机周围的积料。

4.5.4 清理轨道及其它牵扯安全隐患部位时,必须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和闸,有人工作”的标识牌,以防有人启动机器造成事故。

4.5.5记清预养窑内的模具车数量,防止空模溜滑。4.5.6 注意检查模具与摆渡车是否准确定位。4.5.7 检查轨道定位是否准确。

4.5.8摆渡区域禁止闲杂人员通行,如工艺员需要进入观察,应随时了解人员位置,避免伤人。4.6 交班要求

4.6.1 交班时应将预养窑情况和设备及关联设备情况及注意事项记录好并交代清楚。4.6.2 将卫生清理干净。4.6.3 将设备擦拭干净。

4.6.4 将本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和下班可能出现的情况交清。4.6.5 记录准确无误。

4.6.6 发现的设备缺陷汇报班长并填写记录交事业部分管领导处理。

5、安全操作规程

5.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严禁喝酒。

5.2确认轨道上无故障,方可开车,发现问题及时停车,找有关人员解决。5.3班上严禁脱离岗位、打闹、说笑、睡觉及与工作无关的事。5.4精神要集中,注意摆渡车位置及过往行人。

切割岗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操作行为,确保切割系统正常运转。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型材料公司加气二线切割岗位工艺设备操作指导。3.职责

3.1确定切割尺寸,掌握最佳切割时机。

3.2服从领导的调度和工作安排,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工作任务,不擅自离岗。3.3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技术规程,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3.4积极参加设备故障的抢修工作,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3.5根据预防性维修保养计划,认真完成有关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3.6有权操作切割机。3.7有权制止违规操作。4 切割岗操作规程 4.1 岗位工艺简图

翻转→ 横切→纵切→半成品吊装

4.2 主要设备:行车翻转吊具、横切机、纵切机。4.3 班前准备

4.3.1 检查坯体的硬度是否符合切割要求。

4.3.2 检查切割机切割钢丝安装是否正确,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缺丝、断丝,钢丝是否过紧过松。

4.3.3 检查废浆搅拌机搅拌翅磨损程度。

4.3.4 检查翻转吊具、泥浆泵、行车是否正常。4.3.5 检查各阀门状态是否正常。4.4 操作顺序

4.4.1 按生产计划要求,挂好钢丝。

4.4.2启动废浆泵,投入循环水,启动废浆搅拌机。4.4.3 准备好后通知操作手、切割。4.4.4 启动切割机切割。

4.4.5 清理拖板上的废料、加固制品。

4.4.6 根据废浆浓度和液位与回浆工协调废浆处理方式。4.5注意事项

4.5.1切割中途出现断丝,应设法换上钢丝继续切割,将坯体全部切开。4.5.2 切勿使硬渣、钢丝等物进入废浆坑。

4.5.3 注意检查液压系统是否达到液面标准,管路、油缸、阀是否漏油。4.5.4 操作人员必须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做好交接班工作。4.5.5 经常检查废浆池液位,向回浆工了解废浆浓度。

4.5.6 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发现设备运转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停车检修,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4.5.7废浆泵、废浆搅拌机、管道停运前应保证内部无积料。4.5.8废浆泵禁止空转或进水不足。4.6 交班要求

4.6.1 交班前应检查电源断开,水门关闭;将设备情况及注意事项记录好并交清。4.6.2 讲卫生清理干净,每星期白班清理废浆泵坑内卫生并保持清洁。4.6.3 将有关设备擦拭干净。

4.6.4 将本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和下班可能出现的问题交清。4.6.5 记录准确无误。

4.6.6 发现的设备缺陷汇报班长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交事业部分管领导处理或直接与检修联系处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严禁喝酒。

5.2严禁用其他物品接触触摸屏,避免损坏屏幕或造成误操作。5.3 班上严禁脱离岗位、打闹、说笑、睡觉及与工作无关的事。5.4 更换切割钢丝时必须停机进行。

5.6进入地坑检查维护时,一定要和上面人打招呼,并在操作盘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识牌,并且要设监护人,以防造成事故。

上油岗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操作行为,确保上油工作正常。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型材料公司上油岗位安全操作指导。3.职责

3.1负责人工上油确保均匀全面.3.2负责填写交接班记录及设备运转记录、要求记录齐全、真实可靠。3.3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要及时向领导汇报,避免事故和经济损失.3.4有权填写交接班、运转等各项记录。3.5有权对上一班次记录提出异议。3.6有权处理当班相关事宜。3.7有权使用保养设备。4 操作规程 4.1主要设备

模具车 4.2班前准备

4.2.1检查油料是否充足,如不足及时领取。

4.2.2检查岗位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定位器是否准确。储油罐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4.2.3检查与本岗相关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如发现异样,及时与相关岗位负责人联系,协调正常后,方能开始工作。4.3工作顺序

4.3.1确认模具车停放稳定,定位器关闭准确。清理模具上面粘积的废料。4.3.2用滚刷均匀粘取适量的废机油,操作中注意不要将油漏到其它设备上。4.3.3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刷油,保证浇注模具充足。4.4注意事项

4.4.1杜绝漏油、漏刷现象,节约用油,爱护工具。

4.4.2刷油时注意观察模具底部是否平整,合模后有无漏油现象,防止浇注后漏浆,如发现问题自己无法处理,及时通知班长或维修人员。4.4.3注意本岗卫生,严禁出现油料滴漏、浪费现象。4.5交班要求

4.5.1交班时应将设备情况及注意事项记录好并交代清楚。4.5.2将卫生清理干净。4.5.3将有关设备擦拭干净。4.5.4经本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和下班可能出现的问题交清。4.5.5记录准确无误。5 安全操作规程

5.1工作前穿戴好劳保用品,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操作环境有无不安全隐患,否则不得进行操作。

5.2工作过程,注意环境卫生,刷油过程中注意模具车位置,确认车体定位稳定后,方可开始刷油。

5.3注意防火,严禁在工作岗位吸烟,其他非本岗人员严禁进入操作区域,如有检修,必须停车,严禁运转过程中检修。

5.4下班前,清理本岗废油、废料。保持周围环境清洁。5.5不能在轨道上站立,防止被模具车碰撞.卸货岗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操作行为,确保卸货系统正常运转。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型材料公司加气二线卸货岗位安全操作指导。3.职责

3.2服从领导的调度和工作安排,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工作任务,不擅自离岗。3.3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技术规程,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3.4积极参加设备故障的抢修工作,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3.5根据预防性维修保养计划,认真完成有关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3.6有权操作卸货机、掰板机。3.7有权制止违规操作。4 卸货岗操作规程 4.1 岗位工艺简图

出釜卷扬机→抱砖机

4.2 主要设备:卷扬机、抱砖机。4.3 班前准备

4.3.1 检查卷扬机是否正常。4.3.2检查抱砖机有无异常。4.4 操作顺序

4.4.1待蒸养小车出釜后,进行卸砖,放至指定位置。4.4.2 及时清理小车及出釜轨道上的废料。4.5注意事项

4.5.1切勿在蒸养小车未停稳时进行卸货。

4.5.2 操作人员必须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做好交接班工作。4.6 交班要求

4.6.1 交班前将设备情况及注意事项记录好并交清。4.6.2 保证现场卫生干净。4.6.3 将有关设备擦拭干净。

4.6.4 将本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和下班可能出现的问题交清。4.6.5 记录准确无误。

4.6.6 发现的设备缺陷汇报班长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交事业部分管领导处理或直接与检修联系处理。卸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严禁喝酒。

5.2严禁用其他物品接触触摸屏,避免损坏屏幕或造成误操作。5.3班上严禁脱离岗位、打闹、说笑、睡觉及与工作无关的事。

蒸压釜

1、目的

(1)规范操作行为,确保蒸压釜操作使用符合规定要求。

(2)本作业指导书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循的安全保证程序。

2、适用范围

(1)适用于新材公司加气车间蒸压釜岗位。

3、人员资质、职责、权限

(1)工作人员:专业从事蒸压釜操作人员,并且通过安规考试及技能资格鉴定。负责按工序及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对产品质量负责。(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本岗位的各项工作。

(3)持证上岗,遵守劳动纪律,精心操作,不脱岗、不睡岗、不准干私活。

(4)负责蒸压釜的正常操作和保养,做到安全运行。对蒸压釜安全附件、附机需要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重大问题应立即报告领导。(5)保持蒸养室内外及蒸压釜卫生清洁。

(6)积极参加技术业务学习和本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7)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工作质量。(8)有权正常操作蒸压釜开、关工作。(9)有权指出工作中的违规操作。

工作负责人:做好操作措施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对安全操作负责。并在工作中及时做好安全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和工整。

4、操作前准备和检查 4.1 安全措施(1)办理工作票。

(2)进入现场穿工作服,戴好安全帽。4.2 蒸压釜检查:

(1)釜体内的轨道、釜前的摆渡车(或摆渡桥)和车间地面轨道标高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确。

(2)检查釜盖及悬挂位置是否安装调整正确。釜盖有无“自开”“自闭” 现象。(3)减速器里是否加了润滑油,用手摇是否轻快自如。

(4)扳动安全装置手柄,是否灵活,能否卡住釜盖挡块,位置是否正确,球阀安装是否正确。

(5)密封圈安装情况是否良好,贴合表面是否涂上石墨粉。密封进汽管路系统安装是否正确,各零部件是否工作灵活。

(6)全部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测温及测压系统等均应仔细检查是否安全,安装是否牢靠。

(7)蒸压釜的进汽管路安装是否正确可靠。

(8)排污装置是否安装正确,排放系统的各种阀门安装是否可靠。(9)蒸压釜的保温层安装是否完备。

(10)仔细检查釜体下部的各个支座是否在冷态都着地,滚子滚动表面是否有污物,应仔细清理阻碍釜体膨胀伸长运动的杂质。

(11)检查配汽室所有仪表、釜门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2)操作工应准备好《开关釜门操作票》。

(13)首次正式操作前应进行一次空车试运转,安全阀调整至小于或等于设计压力而高于工作压力,安全阀在调定压力下应能正确排汽,将蒸汽压力保持在工作压力,持续30分钟,对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漏汽,压力表和安全阀情况,如发现异常现象,必须立即降压进行检查,直到正常为止。4.3 操作程序

(1)将装有蒸养制品的蒸养车,逐辆推入釜内。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进釜,均应缓慢,防止制品倒在釜内。

(2)关釜盖,将釜盖轻轻推入釜体法兰齿间,摇动手摇减速器,釜门转动到位后就会碰上挡铁,即停止摇动减速器。

(3)将安全联锁装置的手柄转到锁紧位置,此情况下再摇减速器时,釜盖受到园缺板卡住而无法转动,此时安全联锁装置的球阀封闭,不能与大气相通。(4)将蒸气通入密封圈。

(5)蒸养制度要求抽真空的,打开抽真空阀门,开动真空泵,完毕后关闭阀门及真空泵。(6)打开进气阀,直至釜内压力升至工作压力时,方可打开釜端蒸汽管路中进釜体的截止阀,使密封圈的蒸汽也来自于釜内。这时按照要求升压——恒压——降压的全部蒸压养护工作。

(7)蒸压养护过程中,操作工应观察蒸压釜的各部位及仪表工作情况;

a所有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覆盖安全联锁装置,水位计工作情况。b釜体顶部和底部的温差情况,应该不超过40℃,否则检查冷凝水排放系统是其排水正常。c观察除污罐或冷凝水排放系统工作情况。(8)打开釜盖

蒸压釜工作完毕,切断汽源,釜上压力已回到零位,并按以下要点进行操作后方可打开釜盖.开釜盖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应严格按照程序认真仔细进行。a先将联锁装置的手柄转到开启位置,打开球阀,使釜内余汽排尽。b开盖时,操作人员应站在有减速器一侧,不能面对蒸压釜操作。

(9)将蒸养车从釜内拉出,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向外拉,均应小心缓慢,防止制品倒塌,甚至小车脱轨。

(10)制品出釜后,就要做下一釜工作前的准备工作。应在冷却后清除掉落在釜内的制品碎块。(11)蒸压釜开关盖应有车间班长在场监督,确保安全,每一釜的工作全过程情况均应记录在“蒸压釜操作记录本”上,班长应签字。

(12)与蒸压操作无关人,在开关釜盖时不应在釜端附近停留。

再次还必须补充说一说就是:

有的操作者看到压力表指令就认为釜内无余压,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釜的容积大,覆盖面积大,只要有很小的余压,作用在釜盖上的力就很大,例如釜内余压为0.005MPa(0.05Kgf/cm2),(一般压力表显示不出),作用在ø2m釜的釜盖上的力可达15710N(1571Kgi)作用在ø2.85的釜的釜盖上的力为31900N(3190Kgi),这样大的力足以将釜盖冲出去,在这方面均有过事故教训,切不可忽视这个问题,釜盖开启过程中,当釜盖轴向移动6毫米时,应稍停片刻,确认釜内无余汽后,再继续摇动手摇减速器,将釜盖全部打开。

5、蒸压釜的紧急停止运行

蒸压釜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突然发生故障,严重威胁安全时,蒸压釜专职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停止蒸压釜的运行,并立即报告车间主任。

蒸压釜停止运行包括泄放釜体内的气体,停止向釜内通入蒸气,使釜内压力下降。

蒸压釜在运运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运行。

(1)蒸压釜的工作压力、介质温度超过许用值,采取各种措施仍降不下来的。(2)釜体、釜盖发生裂纹、鼓包、变形、泄漏等缺陷危及安全。

(3)安全附件失灵,覆盖关闭不到位,连接管件断裂,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4)操作岗位发生火灾,威胁到蒸压釜安全操作。

(5)釜体上下壁温差超过限定值,采取排水措施仍降不下来时。(6)蒸压釜及其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

容器有严重缺陷。难以保证安全运行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向企业领导报告,如果企业领导不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则操作人员或主管容器的安全技术人员有权越级上报,当地劳动部门可责成企业领导采取安全措施,限期解决或停止运行。

6、蒸压釜的定期检查

蒸压釜的定期检查是在其设计使用期限内,每间隔一定的时间,即采用各种适当而有效的方法,对蒸压釜的承压部件和安全附件进行检查,以期发现蒸压釜存在的缺陷,在缺陷还没有发展到对蒸压釜的危害之前而被消除。以防止蒸压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乃至于爆炸事故。

(1)蒸压釜定期检验的必要性。

蒸压釜虽然是卧式静止设备,但它长期承受变应力的作用以及釜底部冷凝水的腐蚀的侵袭,而可能产生新的缺陷。

蒸压釜的操作工艺过程一般为升压——恒压——降压,因而蒸压釜受到了反复交变载荷的作用,当交变应力长期过大达到屈服限以上时,则蒸压釜的受压部件因局部金属组织的不均匀,在其薄弱部位会引起疲劳裂纹。

由于冷凝水对蒸压釜材料具有腐蚀性,使釜体底部发生连续不断的腐蚀麻点而导致壁厚的逐渐减薄,虽然在蒸压釜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了腐蚀影响而加大了腐蚀裕量,但是当腐蚀裕量消耗掉以后,蒸压釜假如继续按设计的最高工作压力进行运行,就会发生危险乃至破坏,为此实行定期检验,是及早发现缺陷,消除隐患,保证蒸压釜安全运行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这已被国内外长期的生产实践所证实,各国的压力容器规程对定期检验作了详尽的规定。(2)定期检验的项目和间隔时间。

蒸压釜的定期检验根据其使用特点和检验内容和时间间隔可分为内外部检查、内外部检验及耐压试验等三种。

内外部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内外部检验至少三年一次,耐压试验最长不超过九年两次。A内外部检查

蒸压釜的内外部检查中,对于外部检查可以在运行的清况下进行,内部检查应在停运时进行。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蒸压釜的内外表面及操作工艺方面所存在的安全因素。确定蒸压釜能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继续运行。内外部检查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承担。内外部检查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蒸压釜的釜体、釜盖有无变形、泄漏等异常现象。

a蒸压釜的釜体及釜盖法兰(及连接焊缝)上有无腐蚀、凹陷、裂纹以及其他外伤。b安全附件能否正常工作,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校验周期。c冷凝水排放装置是否工作正常。d釜门旋转机构及摆动机构是否动作灵活。

e 活动支座是否灵活,有无使蒸压釜不能自由膨胀等现象,基础是否下沉;

f蒸压釜上的连接法兰及其它所有可拆连接处有无泄漏,所有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 g蒸压釜的外壁保温层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撞落、松脱或变质的不良现象。

h蒸压釜的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工作介质的组成是否符合设计规定。i蒸压釜的内外部检查情况,包括检验日期,发现的问题及检查结论等应认真写蒸压釜的检查记录存档。B内外部检验。

蒸压釜的内外部检验应在蒸压釜停止运行的条件下进行。校验的目的是为了尽早发现蒸压釜内外部缺陷,包括在本次运行中新产生的缺陷及原有缺陷发展的情况,以确定蒸压釜能否继续运行和为保证蒸压釜安全运行所必须采取的相应措施。蒸压釜的内外部检验工作必须由专业检验人员担当。蒸压釜内外部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下列各项: 内外部检查的全部内容;

(a)蒸压釜的内外部表面、开孔接管处的腐蚀情况;(b)所有焊缝特别是应力集中处有无裂纹;

(c)检查发现有腐蚀时,应进行多点壁厚测定,最小壁厚如果小于允许点的最小壁厚时,应重新进行强度校核,并提出能否继续使用及允许的最高工作压力。(d)安全附件的校验及釜盖开闭安全联锁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对内外部检验发现有缺陷的蒸压釜,除了报废者外,可以根据蒸压釜的操作和缺陷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继续使用。

蒸压釜内外部检验情况,包括检验日期、所发现的缺陷以及检验结论等,检验人员应认真填写蒸压釜检验记录,检验中发现缺陷时,应将检验部位、尺寸、消除和修补情况以及所应采取的措施等记入检验记录内,需要缩短检验周期的,还必须注明下次检验日期。(3)耐压试验

蒸压釜耐压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它的检验和试验,以确定其能否在设计要求的工艺条件下继续安全运行。

蒸压釜耐压试验前,至少应做好下列各项: 内外部检验的全部检验内容;

对受压元件焊缝作无损探伤检查,探查长度为焊缝总长的20%。内外部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耐压试验。

经过耐压试验的蒸压釜应有检验人员根据检验情况做出检验结论。蒸压釜的检验情况,包括内外部检验情况及其所发现的缺陷、无损探伤情况(抽查复验的部位、探伤检验结果等)以及蒸压釜耐压试验情(试验压力、试验结论等)应认真填写检验记录存档。

3、检验周期的缩短

以上仅提出了一般情况下蒸压釜的检验周期,可是也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在这些特殊情况下,检验周期应当缩短。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蒸压釜,内外部检验周期应当缩短:

(a)腐蚀情况严重,均匀腐蚀速率超过设计给定腐蚀量的二分之一,和使用中发现有严重缺陷的蒸压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b)使用期达十五年的蒸压釜,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使用期达二十年的蒸压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c)受压元件所使用材料焊接性能较差、制造时产生微裂纹及经过多次返修的蒸压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d)蒸压釜使用头一年,应进行内外部检验。(e)检验人员认为应该缩短的。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蒸压釜,内外部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

(a)用焊接方法修理后更换蒸压釜主要受压元件的;

(b)停止使用二年以上,重新恢复使用的;

(c)新安装的或由外单位拆卸调入或移位后重新安装的;

(d)事故后重新修复使用的;

(e)使用单位对蒸压釜的安全性能有怀疑的。

4、蒸压釜检验的注意事项

(a)蒸压釜的定期检验,应由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授权的单位进行,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应经当地部门考核批准。检验单位对蒸压釜进行检验,应由设备技术人员,主管蒸压釜的安全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共同负责进行。

(b)蒸压釜进行内部检验时,必须将工作介质清理干净,切断蒸汽进入口阀门,并挂上醒目标志牌。

(c)釜们打开时应挂上检修标志牌,以免误操作。

(d)进入蒸压釜内部检验时,照明设备应使用不超过36伏的安全电压,如果仪器的使用电压超过36伏必须具有可靠的接地线。

铝粉岗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操作行为,确保铝浆的配制质量。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材公司加气车间铝粉岗位。3. 职责

3.1负责铝浆的精确计量和配制。

3.2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要及时向领导汇报,避免事故和经济损失。3.3有权处理当班相关事宜。3.4有权使用保养设备。

4、铝粉工操作规程 4.1主要设备

铝粉搅拌罐、铝粉称 4.2班前准备

4.2.1检查铝粉量是否满足当班生产需要,如不足及时领取。4.2.2检查铝粉称内是否有残余料,保证称内无残余、无杂质。4.2.3检查水源是否通畅,管线是否有漏水现象。4.3工作顺序

4.3.1按工艺要求称量好适量的铝粉、水(先加水后加铝粉),均匀搅拌。4.3.2搅拌好铝粉液后,及时通知配料员。

4.3.3连续配料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情况,特别注意检查铝粉搅拌罐内有无积料,下料口是否畅通,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按要求添加适量石膏。4.4注意事项

4.4.1称量铝粉过程中必须称量准确,避免过量投入造成物料浪费。4.5交班要求

4.5.1交班时应将设备情况及注意事项记录好并交代清楚。4.5.2将卫生清理干净。4.5.3将有关设备擦拭干净。

4.5.4经本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和下班可能出现的问题交清。4.5.5记录准确无误。

5、铝粉工安全操作规程

5.1铝粉为易燃易爆物品,操作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注意工作区间消防物品是否齐全。5.2注意防火,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本岗,严禁吸烟。

5.3工作前穿戴好劳保用品,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操作环境有无不安全隐患,否则不得进行操作。

5.4工作过程中,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杂物进入铝粉内。

面粉包装工段的操作指导书 篇6

文件编号:XF.GF07—2005版次:2目的规定了质量关键控制点清理工段的作业方法,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符合和稳定。范围

适用于包装工段的操作管理。

3工作程序、要求

1、重量准确,每包讲师误差按规定要求执行。

2、不跳针、不漏针,保持包装完好。

3、包装工在包装产品时,要每小时抽检,副班长每班至少检查二次,品管部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生产部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4、发现计量不准时,及时通知班长协调解决,不合格计量的批次包装逐包检查后,不合格的包装回机处理。主要设备的操作规程

4. 1DCS25A(50)电脑定量秤操作规程

开机和关机:

开机顺序:(1)先开空压机,直至压力上升到0.4-0.6MPA为止,然后检查柜内几路空气开关是否合上。(2)按下面板上电源开关,开机完毕,这时显示屏亮,并出现提示符DCS-A,几秒钟后,机器便进入自动状态。

关机顺序:任何情况下,按一下面板电源开关,机器就停止工作,显示屏熄灭,关机结束。数据设置办法

机器在出厂前,已给电脑输入了必要的工作参数,使用者在使用和调试维护过程中,随时可以调看内部数据或根据数据需要重新设置,修改工作参数。例如:大喂料切断点、小喂料切断点、本班工作量,具体如下:

A.按手动键,机器显示提示符DCS-A,几秒钟后机器显示皮重或净重,显示器首位不亮,表示已进入手动状态。

B.按一下“置数”键,显示屏显示“P熄熄,熄熄”表示这时可以输入本次打包包数,如8888,显示为P88,88,如认为正确可以按一下“确认”键,否则可重输数据,再按“确认”键。

C.如不需要计划打包数或默认上次设置数,则可直接按“确认”键,此时出现“V熄熄,熄熄”,表示可以输入大喂料切断点,输入大切点,若不输入大切点,可直接按“确认”,即确认上次大切点,此时出现“U熄熄,熄熄”表示可以输入小喂料切断点,方法如上,此时再按“确认”键,机器便返回手动状态显示方式,数据设置完毕。

平时,在不需要修改参数时,一般不要随便按“置数键”以免操作不慎,丢掉内部数据。检查电脑内部的工作参数。

在手动状态下,按一下“检查”键,显示“SEE熄熄”,此时依次按“确认”显示屏分别显示出A本次打包数,C次品数E计包数,V大切点,U小切点,H校秤值,C校秤值与标准值差值,出现“LXX,XX”后,按“确认”键,机器返回手动状态,检查完毕。

去皮

江苏省淮安新丰面粉有限公司-10-

三级质量管理文件主题:包装工段的操作指导书

文件编号:XF.GF07—2005版次:2 “去皮”键为双功能键,按一下,机器去皮,显示净重,再按一下,机器显示皮重,去皮时若发现超3KG不能去皮,机器显示“EE熄06”,应设法把皮重降到3KG以内。

其它功能键,在手动状态下,按下面二排数字键,可分别启动或停止设备的各个部件。校秤:在机器刚投入运行前或机器检修后,均需进行校秤,使用中每一份至少校秤一次。

4. 2缝口机:

缝口机头在使用前,先将零件表面的油脂或灰尘擦洗干净,对凡是转动的轴套连杆、杠杆、轮等的工作表面零件的摩擦部分应每两小时注一次锭子油,并清除粉尘。

机头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无料空缝,以免损坏送布牙和压脚的工作表面。机头的最大转数,不应超过每分钟1500转,否则,将会很快引起机件的严重磨损。

面袋缝口时,袋口要托平,线路形成直接,面袋缝好后,切断的线头留10——15毫米,缝口距要均匀,无断线、掉扣现象。

面袋送入缝口机后,应随着缝口机速度前进,不得用力拉面袋来增加缝口速度。以免跳针、崩线和折断缝针。

4. 3检验秤:

在进行两次过磅时,应将面袋放在秤面中间,不得接触秤外任何物体,称重时要看准秤杆上下游动情况,应用固定的法码,随时进行校对。

在经过两次过磅时,重量要准确,每袋面粉误差正负不超过100G。

接班以前和工作中要进行验磅,每班不少于三次,以保证准确无误。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的指导策略 篇7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量筒, 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 (如塑料块) 和液体 (如盐水) 的密度。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教学过程:量筒的使用:1.如何测密度: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就可以由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出示正方体塑料块, 学生可用刻度尺测量, 通过计算得出。老师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如果是液体或固体的形状不规则体积如何测量呢?例如医院里护士如何量取药水?学生用注射器, 注射器上有刻度。老师在实验室中用标有刻度的容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2.观察量筒:老师引导学生看书, 观察量筒。3.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量筒: (1) 阅读书上提出的注意事项。 (2) 指出液面应看凹形底部。 (3) 指导学生测量液体的体积。 (4) 指导学生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使用课件“量筒的使用方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老师测量盐水和塑料块的密度。测量盐水的密度要先测什么?学生讨论得出: (1) 盐水的质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空烧杯的质量。 (2) 盐水的体积: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 老师引导如何设计实验表格。学生设计实验表格, 学生通过实验和计算测出盐水密度。

二、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

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2.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舞台灯光”视频, 在展示过程中也不断调节音量。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灯光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展示调光台灯的应用, 灯光的亮度同样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思考:调光台灯为什么能够调节灯的亮度?是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2.新课教学: (1) 自制调光台灯电路实验, 学生根据看到的调光台灯实物, 利用手边的器材, 连接一个调光台灯的电路。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电阻丝、导线若干。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 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学生动手实验接电路, 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实验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实验电路, 以及如何操作使得电灯的亮度发生改变。教师讲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从而改变电流。 (演示幻灯片) : (1)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2)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从而改变电流。 (2) 认识滑动变阻器。教师提问:在刚才的实验电路中, 对于灯的亮度的改变还不够多, 是因为电阻线太长了不方便, 如果还要进一步改变电阻值的大小比较, 那么滑动变阻器该做成什么形状?根据对实验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 猜测滑片顶端所标规格的含义? (3) 滑动变阻器接法的探究。学生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 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只能用两个接线柱。实验同样要达到调光的效果。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接法, 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提问:如何接滑动变阻器才能有效地改变电流, 让灯的亮度变化明显。学生总结出“一上一下”的接法, 以及两种不能改变电流的接法。滑键位于远离下接线柱的位置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

三、小孔成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自己动手,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 自制小孔成像。 (2) 知道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 知道像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光线的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利用物理模型研究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解释光直线传播的现象,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小孔成像成因的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 (2) 通过对我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我们发现大树下成的影子是大树的影子, 而经过树叶间的光线照到地上成的都是圆的。这是为什么呢?2.新课教学: (1) 教师演示:在光具座上我们依次放上点燃的蜡烛、带小孔的障碍物、光屏。让烛焰、小孔、光屏大致在同一高度。 (1) 成像是正立, 还是倒立? (2) 成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3)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吗? (2) 学生动手制作小孔成像器, 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制作小孔成像器, 剪去易拉罐的上部, 蒙上一层塑料膜在罐底钻一个小洞, 简单的仪器制成。同学们将小洞向外对着发光蜡烛, 就可在塑料膜上得到倒立的像。 (3)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吗?学生动手实验, 4人一组, 在光具座上改变障碍物上小孔的形状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4)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实验, 4人一组。 (1) 固定障碍物、光屏, 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距,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像距固定时, 物距越大, 小孔所成的像越小。 (2) 固定蜡烛, 障碍物, 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物距固定时, 像距越大, 小孔所成的像越大。

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指导策略 篇8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操作的目的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质量,是影响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学生受年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等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也需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很多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确立的.

首先,在操作活动中教师的主导表现在实践操作过程的设计上,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设定操作的程序和规则,还要预设需要学生观察、思考的问题,切实增强操作的目的性.

其次,教师的主导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上,应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与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媒体,让学生主动观察、讨论、探索知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口、脑、眼、手)参与教学,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案例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教学片断.

教师设计了以下操作:同学们的手中都有一把剪刀,请先剪一张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个三角形纸片剪一刀,把它们拼成四边形,大家能做到吗?

生:能!

师:那么就请大家分小组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四边形.

(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动手,不一会儿,各小组都有了结果.)

师:各小组都完成了吗?那好,我们一起来欣赏成果.

(各小组通过投影仪展示成果,发现所得到的都是一般的四边形.)

师:有没有拼出特殊四边形的?

生1:有!老师!

(生1展示出的是矩形,是沿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剪了一刀而拼成的,但这并不是教师所“期望”的那种剪法.)

师:有没有同学拼出平行四边形?请举手!

(听到教师的提问,学生又开始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剪法.)

教师设计这个操作活动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将三角形纸片剪一刀后,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三角中位线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结果由于操作目的不明确,学生并没有拼出平行四边形,而导致操作缺乏实效,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对于此案例,可以作如下修改,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

师:同学们的手中都有一把剪刀,请将三角形纸片剪一刀,把剪成的两张纸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课前发给各小组的一些三角形纸片是供大家不断尝试用的,剪之前可要先动动脑筋.

这样处理,可以节约剪三角形纸片的时间,同时缩小了所剪四边形的目标范围,从而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操作的科学性.

2加强教师的引领意识,增强操作的规范性

尽管新课程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教学实践中倡导先试后讲,但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自主同样重要.没有引领,自主学习便会失去方向.相反,教师的适时点拨、启发,犹如画龙点睛,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超越发展.因此,学生操作时,教师必须有效的组织,在明确操作要求后,要合理安排活动,引导学生的操作有序地进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知道“为何做”、“做何事”、“怎么做”.

案例2“画三角形的高”的教学片断.

在学习“画三角形的高”时,如果三角形是常见的摆放,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画出它的高,但如果三角形的位置有变化,学生画高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错误.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在教学“画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时,教师进行了以下设计.

首先,初步体验画高的方法.教师示范画高(如图1),让学生观察并明确画高的方法.教师问:哪一条是底边BC上的高?学生尝试画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形状与图1同).

师:很好!那么也就是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是两个全等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位置有关.

本例通过在操作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行探究,从而得到对问题本质的认识.这种问题设计形式体现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操作中生成结论”的教学策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和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将数学知识和结论融于数学活动之中,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成了进行数学操作的过程,成了“做学问”的过程.在这里,教师以数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学生得到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操作、观察、归纳得到的,因而掌握得更加牢固.

菱形判定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若让学生先记住结论,再生搬硬套地做题,肯定事倍功半.为此,教者设计了一个剪纸活动,让学生通过折、剪、拼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索新知,始终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数学和会学数学,最终使学生能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并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的确,“动手操作”犹如数学课堂的“强心剂”,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没有做好方法上的准备和操作中缺少有效地引导,并不是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有效的.其实,教师的组织、引导、调控是动手操作取得实效不可或缺的条件.如何在操作活动中加强引导,从而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案例谈谈看法.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操作的目的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质量,是影响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学生受年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等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也需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很多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确立的.

首先,在操作活动中教师的主导表现在实践操作过程的设计上,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设定操作的程序和规则,还要预设需要学生观察、思考的问题,切实增强操作的目的性.

其次,教师的主导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上,应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与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媒体,让学生主动观察、讨论、探索知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口、脑、眼、手)参与教学,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案例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教学片断.

教师设计了以下操作:同学们的手中都有一把剪刀,请先剪一张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个三角形纸片剪一刀,把它们拼成四边形,大家能做到吗?

生:能!

师:那么就请大家分小组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四边形.

(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动手,不一会儿,各小组都有了结果.)

师:各小组都完成了吗?那好,我们一起来欣赏成果.

(各小组通过投影仪展示成果,发现所得到的都是一般的四边形.)

师:有没有拼出特殊四边形的?

生1:有!老师!

(生1展示出的是矩形,是沿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剪了一刀而拼成的,但这并不是教师所“期望”的那种剪法.)

师:有没有同学拼出平行四边形?请举手!

(听到教师的提问,学生又开始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剪法.)

教师设计这个操作活动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将三角形纸片剪一刀后,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三角中位线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结果由于操作目的不明确,学生并没有拼出平行四边形,而导致操作缺乏实效,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对于此案例,可以作如下修改,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

师:同学们的手中都有一把剪刀,请将三角形纸片剪一刀,把剪成的两张纸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课前发给各小组的一些三角形纸片是供大家不断尝试用的,剪之前可要先动动脑筋.

这样处理,可以节约剪三角形纸片的时间,同时缩小了所剪四边形的目标范围,从而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操作的科学性.

2加强教师的引领意识,增强操作的规范性

尽管新课程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教学实践中倡导先试后讲,但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自主同样重要.没有引领,自主学习便会失去方向.相反,教师的适时点拨、启发,犹如画龙点睛,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超越发展.因此,学生操作时,教师必须有效的组织,在明确操作要求后,要合理安排活动,引导学生的操作有序地进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知道“为何做”、“做何事”、“怎么做”.

案例2“画三角形的高”的教学片断.

在学习“画三角形的高”时,如果三角形是常见的摆放,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画出它的高,但如果三角形的位置有变化,学生画高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错误.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在教学“画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时,教师进行了以下设计.

首先,初步体验画高的方法.教师示范画高(如图1),让学生观察并明确画高的方法.教师问:哪一条是底边BC上的高?学生尝试画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形状与图1同).

师:很好!那么也就是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是两个全等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位置有关.

本例通过在操作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行探究,从而得到对问题本质的认识.这种问题设计形式体现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操作中生成结论”的教学策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和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将数学知识和结论融于数学活动之中,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成了进行数学操作的过程,成了“做学问”的过程.在这里,教师以数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学生得到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操作、观察、归纳得到的,因而掌握得更加牢固.

菱形判定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若让学生先记住结论,再生搬硬套地做题,肯定事倍功半.为此,教者设计了一个剪纸活动,让学生通过折、剪、拼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索新知,始终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数学和会学数学,最终使学生能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并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的确,“动手操作”犹如数学课堂的“强心剂”,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没有做好方法上的准备和操作中缺少有效地引导,并不是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有效的.其实,教师的组织、引导、调控是动手操作取得实效不可或缺的条件.如何在操作活动中加强引导,从而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案例谈谈看法.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操作的目的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质量,是影响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学生受年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等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也需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很多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确立的.

首先,在操作活动中教师的主导表现在实践操作过程的设计上,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设定操作的程序和规则,还要预设需要学生观察、思考的问题,切实增强操作的目的性.

其次,教师的主导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上,应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与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媒体,让学生主动观察、讨论、探索知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口、脑、眼、手)参与教学,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案例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教学片断.

教师设计了以下操作:同学们的手中都有一把剪刀,请先剪一张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个三角形纸片剪一刀,把它们拼成四边形,大家能做到吗?

生:能!

师:那么就请大家分小组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四边形.

(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动手,不一会儿,各小组都有了结果.)

师:各小组都完成了吗?那好,我们一起来欣赏成果.

(各小组通过投影仪展示成果,发现所得到的都是一般的四边形.)

师:有没有拼出特殊四边形的?

生1:有!老师!

(生1展示出的是矩形,是沿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剪了一刀而拼成的,但这并不是教师所“期望”的那种剪法.)

师:有没有同学拼出平行四边形?请举手!

(听到教师的提问,学生又开始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剪法.)

教师设计这个操作活动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将三角形纸片剪一刀后,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三角中位线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结果由于操作目的不明确,学生并没有拼出平行四边形,而导致操作缺乏实效,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对于此案例,可以作如下修改,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

师:同学们的手中都有一把剪刀,请将三角形纸片剪一刀,把剪成的两张纸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课前发给各小组的一些三角形纸片是供大家不断尝试用的,剪之前可要先动动脑筋.

这样处理,可以节约剪三角形纸片的时间,同时缩小了所剪四边形的目标范围,从而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操作的科学性.

2加强教师的引领意识,增强操作的规范性

尽管新课程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教学实践中倡导先试后讲,但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自主同样重要.没有引领,自主学习便会失去方向.相反,教师的适时点拨、启发,犹如画龙点睛,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超越发展.因此,学生操作时,教师必须有效的组织,在明确操作要求后,要合理安排活动,引导学生的操作有序地进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知道“为何做”、“做何事”、“怎么做”.

案例2“画三角形的高”的教学片断.

在学习“画三角形的高”时,如果三角形是常见的摆放,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画出它的高,但如果三角形的位置有变化,学生画高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错误.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在教学“画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时,教师进行了以下设计.

首先,初步体验画高的方法.教师示范画高(如图1),让学生观察并明确画高的方法.教师问:哪一条是底边BC上的高?学生尝试画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形状与图1同).

师:很好!那么也就是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是两个全等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位置有关.

本例通过在操作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行探究,从而得到对问题本质的认识.这种问题设计形式体现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操作中生成结论”的教学策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和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将数学知识和结论融于数学活动之中,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成了进行数学操作的过程,成了“做学问”的过程.在这里,教师以数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学生得到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操作、观察、归纳得到的,因而掌握得更加牢固.

菱形判定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若让学生先记住结论,再生搬硬套地做题,肯定事倍功半.为此,教者设计了一个剪纸活动,让学生通过折、剪、拼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索新知,始终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数学和会学数学,最终使学生能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上一篇:医院防汛抗洪应急预案下一篇:2024年高考——生物(重庆卷)